第 31 部分阅读
盗椒降娜恕?br />
安德烈的印象里也永远留下了萧永当时的英勇形象。萧永扛着617宽幅相机,沉重的三脚架,巨大的摄影包,就那么站在战火纷飞的战场上,站在一片高坡上,非常从容地架设起全套的器材,站得笔挺地按动快门,抓取整个战场的全景照片……正在发生战斗的战场的全景照片。在这之前,恐怕只有航拍捕捉到过一些这样的画面,而那更大程度上是一种侦查,而非摄影创作,或者是一些很不要命的战地摄影师拍摄的模糊抖动的画面。而萧永,却让战场第一次出现一种油画的质感,将整个战场收进了他的底片。以617相机的幅面和精度,差不多可以放大到几十米长……这种照片放在眼前,会是怎么样的感觉?但是,这种照片的拍摄和拿着普通的135相机或者是数码相机,只需要按下快门就好完全不同,大幅面相机的操作是非常复杂非常耗时的,摄影师为了能够拍出一张满意的照片,在相机上反复操作调整十几分钟乃至上小时都是正常的。但萧永知道,不可能有这样长的安全时间。萧永每次都尽量在五分钟内完成,饶是如此,还是让已经都知道了萧永的交战双方的所有人,都为萧永捏了一把汗。
萧永还不仅仅是拍摄了双方参战人员的肖像照,拍摄了大量的现场照片,更是协助进行了双方的斡旋,当战争双方终于发现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去理解对方的想法,可以去寻找共同点的时候,和解也就开始了。而萧永,则是整个过程的参与者和旁观者。那些照片,任何其他人都拍不到。在中非的领导人和普通军士们的心目中,萧永是让双方从敌视走向理智的关键人物,是要写进中非国家发展史的人物,是他们的朋友、人民的朋友。
而在萧永解决了那里的所有事情,和安娜一起回到了巴黎,他和安娜重新开始了那种各自为政的暧昧状态,但渐渐走向了分道扬镳。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度想要将萧永的这个“战争”主题的摄影作品展出,但最终还是不了了之了。
一直到了现在,萧永终于决定自费进行展示。一张12米高,34米长的照片被印制、拼接起来,将作为展馆的纽约麦迪逊花园球场的一面外墙彻底占据。观众们或许看过油画上呈现出来的壮丽的战争画面,但真实的照片却更有说服力。而在球场里,则排开了两排展架,一边是政府军阵营,一边是反政府武装阵营,双方都是想要击倒对方,让国家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发展,那是完全不可调和的矛盾,但是,双方的每个参与其中的人,却都是普普通通的,有着各种情感、有着优点和缺点的普通人……每一个人的叙写,仿佛都深入骨髓。这样的影展,哪里有“讽一劝百”的作用,哪能不吸引人?
第一百二十七章 重将加盟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宣传干事劳伦。克里听说萧永正筹备在麦迪逊花园球场进行主题为“战争”的摄影展,有些惊讶、有些莫名,又有些不忿。劳伦。克里的父亲是个珠宝商,本来差点就有机会借着和中非政府达成协议而独霸水晶山的开发工作。克里家族,也可以因此而获得一个大发展的机会。中非政府对外招商是善意的,但他们那样的大财团的财力物力人力,比起那些小国的政府都来得强大,只要项目合法到手,以后有的是各种猫腻可以玩呢。而这样的机会,就被萧永破坏掉了……至少,劳伦。克里是那样认为的。
没有人想到劳伦。克里的这层关系。当初,最开始,是克里的一个同事发现了萧永的那些作品,并且提议进行一次摄影展。克里出手破坏的时候,赞助摄影展的经费都已经快到位了。但克里毕竟有着诸多关系,还是通过某个更有影响力的人发了话,中止了这次赞助。而理由,看起来也很冠冕堂皇,他们毕竟不能鼓励战争,而萧永的那组《战争》太激励人了……
劳伦。克里制止这次摄影展,就是因为私怨,而他非常清楚,一旦这个影展揭幕,将给萧永赢得什么样的声誉,将把萧永捧到怎么样的高度。
萧永现在已经够有名了,作为巴拉克的肖像摄影师,作为现在被认为全球第一的肖像摄影师,萧永的身份已经完全不同了,他自然拿得出足够的资金,有些奢侈地租用麦迪逊花园球场来办影展。其实,要说内部场地,萧永能找到许多好得多的地方。美国现代艺术馆就主动提出提供场地的事情,肯尼迪图书馆和其他一些地点也想要进行展示,但萧永偏偏认准了纽约。还要在这个纽约人心目中有很高地位的地方来。这分明是在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向他示威。
劳伦。克里得到消息的当天,就去找了当初帮忙制止了萧永地影展的老人。没想到,老人这次只是笑了笑,有些爱莫能助地拍了拍他的肩膀,不置一词。而后,劳伦。克里又想要以各种办法去制止影展,他曾经致电白宫新闻办公室,对萧永这组摄影展的内容倾向和将要带来的影响表示质疑,但白宫新闻办公室和萧永的关系。现在是很铁的,接电话的人撂下一句:请您详细阅读美国宪法,就直接挂上了电话。克里也曾动过球场方面的脑筋,没想到的是,球场方面对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外墙悬挂战争主题地超大海报没什么意见,反而觉得是很好的宣传。对于每次碰到有球赛就要紧急将所有展架暂时挪进仓库这种比较麻烦的事情也没觉得什么不对,毕竟这是很挣影响力的事情,付出一点劳动力也应该。这个时候,虽然还没任何消息,但从萧永几次联络中表现出来的信心,和体育馆方面、展会经纪人等方面的言之凿凿来看,这次摄影展肯定会有大堆重量级嘉宾到场。
劳伦。克里还钻营了些其他地方。比如文化批评家、比如书评家、文化掮客等等,希望多方努力中止这次摄影展。但除了一堆白眼,他什么都没得到,人家反而对劳伦?克里地这种钻营十分不解,人家的摄影展。关你什么事?
但劳伦。克里的这番“努力”却引起了一些人的注意。中非驻联合国使节知道事情当天就递交了照会,要教科文组织给说法,到底算是怎么回事。而现在。经过几年发展,中非靠着水晶山的开采利用,靠着设计师和土著工匠的创意联合,用高品质的水晶制品狠狠挣了不少钱,国家已经很有起色,而萧永,则是他们大家地朋友。中非使节给萧永打了电话。由于萧永这个时候还没结束白宫的工作。他邀请萧永共进晚餐只能等以后再兑现,但他却表示。希望能够赞助这次影展,并且以中非这个国家的名义,在开幕上进行主题致辞。萧永同意了。不得不承认,在纽约这种地方混了一段时间,那个当时脑子就很灵活的年轻人,已经很有些外交官的派头,和政治宣传家地水准了。他居然提出,赶紧运一批当时的纪念品来,包括少量无害化的武器、一些当地人地服装、用具,甚至是简陋的房屋、帐篷,还有萧永拍摄过的那些细节物件的原件……萧永没理由不答应。虽然这些展品会让不得不一直闪展腾挪的麦迪逊花园球场在每次布展的时候平添许多工作量,球场方面倒是有点意见,但是,当白宫新闻办的人发了声音之后,球场方面却再也没有任何意见,连原先想让萧永多出点租用费和人员费用地事情都作罢了。劳伦。克里原本窃笑中非人搬起石头砸自己地脚,但这时候却终于笑不出来了,而他的麻烦还不止于此,他还得解释为什么他会那么卖力地阻挠影展。
劳伦。克里觉得这种解释只是有点麻烦,也没多想什么,直到某一天晚上他带着妖娆地女伴回到家里,刚关上门,还没走几步,咕咚一声,妖娆的女伴就倒在了地上,他回头一看,却看到安德烈正在嫌弃地擦着手,刚才正是他一手刀劈在那女子的脖子上。劳伦。克里想要呼救,但是,总有一种表达方式比语言更能表明态度:他看到了一支装着消音器的手枪直直指着自己。
“你……你想干什么?”劳伦。克里虚张声势地愤怒着,却压低了声音。他认识安德烈,他当年也是看过萧永全套照片的人。
安德烈对这种态度非常熟悉,他的脸上挂着淡淡的笑容,说:“这句话应该我问你才对,你……你们想干什么?”
劳伦。克里没有吭声。安德烈笑着提醒道:“不用我提醒你吧?你们克里家族的钱真多,居然舍得扔上三千多万在政府军身上。可是,你大概忘记了,军队不是这么玩的。想打一场代理人战争?没想到会是那样的结果吧?”
安德烈冷笑着继续说道:“本来第一次和政府军交手的时候,我就有些迷糊,怎么这帮人居然会用famas这种那么古怪的步枪?先前和他们打仗倒是没什么,后来,都变成一伙了,我可要调查清楚,到底是谁在资助政府军。我还真没想到,查到最后,居然是你们!”
安德烈脸上冷酷的笑容让劳伦。克里不寒而栗,他急冲冲地喊道:“不,不是我干的,我完全不知道还有这回事。”
安德烈笑着说:“我知道,你怎么可能知道这事情?你可没有3000万的决策权,你只不过是你老子宠爱,却又不知道拿你怎么办,也不想让你知道那些肮脏事物的小儿子而已。你自己却还偏偏想要玩阴谋,回去问问你老子吧,你差太远了。”
克里怒视着安德烈,没有说话。
“我是来拿点纪念品的,”安德烈笑着说:“图马要我告诫一下你老子,他那套,对他行不通。所以我来找你了。你可以自己选,想留点什么给我?”
克里的眼神四处飘散,像是要寻找什么可以逃脱的道路,但他自己心里清楚,在安德烈面前,这些花招没用。安德烈是个精明的家伙,也只有精明到一定程度,才能游弋在战地摄影师和佣兵这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职业上,还能自得其乐,混得很不错。
“不想选么?我本来想留下你一根手指就足够了,现在看来……呵呵。”安德烈扑了上来,一拳砸在克里的鼻子上,克里觉得眼前一黑,一下子就晕厥了过去。
“呸,”安德烈鄙夷地看了他一眼。他现在的确还在为图马工作,负责追查那些在国内冲突的时候冒出来的奇怪的赞助者究竟都是什么来头,究竟都是为了什么目的,安德烈也的确查到了克里家族的一些动态。但是,出手惩戒劳伦?克里,却纯属为了萧永出气。自从安德烈将萧永从集装箱里放出来的那一刻起,他就将萧永当作是朋友了。这也是他为什么不管萧永在做什么,始终在保护着萧永,最终才让萧永成就了一番别人想象不到的事业。他觉得,那也是自己的骄傲。萧永在战场上被炮弹的轰击波误伤的时候,也是安德烈将萧永从战场上抬下来,然后送进医院,直到最后,再将萧永和安娜塞进了飞往文明世界的飞机机舱的。而萧永,也将他当作是最亲密的朋友之一。这已经不仅仅是一种回报了,这是一种两个有着很多类似的地方的人的惺惺相惜。
安德烈还有另外一个目的。他刚听说了那个很好玩的组织“光之庭院”,看到那一连串在圈内十分煊赫的名字,也有些心动了,他想问问看,能不能算他一个,他也相信,作为职业的战地摄影师,而不是其他类型的摄影师客串一把,或许他并不能像萧永那样站在战场上悠哉游哉地拍宽幅片,但他却能够稳定而精确地向世人传达一个个战场的真实动态。
在罗平了,明天早上去看油菜花……
第一百二十八章 《战争》的表情
在光之庭院的摄影师们纷纷完成了巴拉克总统的主题摄影之后,萧永已经没什么事情了,博客还在维持更新,而书稿也在整理中。为了加快出书的速度,书商找来熟悉白宫的人与事的写手,在萧永的博客内容之外,询问萧永许许多多读者们可能会感兴趣的话题,在那些还没有被公布的照片里,寻找有趣的,却又不会触怒那些他们不敢得罪的人的照片。萧永口授他们笔录的方式,大大加快了进程,在书稿还没完成的时候,封面已经做好了,内页的排版方式都已经决定了,剩下的就是完成一章就把一章的内容灌到这个模板里去而已。
兰登书屋负责这件事的出版经理,想要赶在萧永的《战争》摄影展的时候,好歹能拿出第一批的样书来,这样,他们就能让总统在一册名为《白宫面孔》样书上签名留念,在那样的场合,无论如何巴拉克会给这个面子,他现在可是将萧永当成是朋友来着。而对于书商来说,大概再没有比这个更好的宣传了。
在结束在白宫的工作之后的第四天,萧永来到了纽约,来到了麦迪逊花园球场。那些布展的专家们,还有安妮?勒波维茨等人都已经来挑剔过布展的情况了,压根没什么可担心的。在拍照方面,萧永是很有自信的,但在布展这种事情上,绝对比不上安妮这样的老牌名摄影师。而安妮向萧永保证,这个影展的布置,绝对是国际一流水准。对于安妮的保证,恐怕现在还没有什么摄影师会说:“我还是亲自去看看好。”
于是。萧永得以一直到了开幕这天,才来到麦迪逊花园球场。甚至巴拉克总统都来地比他早,巴拉克在前一天就来到了纽约。由于总统莅临,加上前一阵中非投诉劳伦?克里的事情引起了一些人的关注,还有就是萧永在白宫的这一个多月攒下的交情,不少政要和外交官纷纷到场,一时之间,保安力量空前强大。而萧永、安妮等人。又都是有着非常良好的和明星们的关系的人,没有艾玟吉?安琪尔,萧永甚至未必会来到美国接受这个工作邀约,也就没有后续一系列地事情了。安琪尔本身就是个很能折腾的女孩子,叫来了一大帮关系不错的音乐圈的朋友,尤其是朋克、摇滚、爵士方面的知名乐手和一些制作人、经纪人。萧永和光之庭院里的那些摄影师交好的影视明星也到得很齐。至于和摄影师行业一向联系紧密的时尚行业,更是齐刷刷地来了一大帮,设计师、模特等等,林林总总不下百人。在这个形式十分简单的开幕典礼上。经常上报纸杂志地头条和封面地人物。起码有三百来个,而那些经常只闻其名,不见其人的幕后人物,加起来也有小一百人。
这些人的到来就足够耸动了,更别说还有嗅到了气味就不肯放的那些记者们,还有那些狂热的粉丝和反对者们。整个场面可以说是热烈至极。
“萧永先生,有个人说要见你……我们把他控制起来了,但他说是你的朋友。”一个特勤局的干员来询问道。“他说他叫安德烈,你认识他么?”
今天的戒备力量,不可谓不强大。虽然巴拉克还没有到场,但清理现场地工作却已经一茬茬地进行了好几次了。特勤局的人可是都看过安德烈的照片,这家伙可是国际知名地佣兵,一手狙击技术以及格斗技术出神入化,也屡次接受刺杀类的工作,虽然还不能算是职业杀手,不过相差也不算很多了。
安德烈一下子出现在门外。怎能不让特勤局的人紧张万分呢?
“安德烈?”萧永兴奋地问。“那个俄国人安德烈?”
“是的……”特勤局的干员不悦道。这家伙绝对是个危险分子,出现在这地方。哪怕真是萧永的铁哥们,他们这些特勤局的人也不得不打十二万分地小心才行,他地心情,总是好不起来的。
“当然认识,他救了我地命。”萧永搓了搓手,就想跟着干员去接安德烈。但干员制止了他,叹道:“萧永先生,我去接他进来,您请继续准备吧。”
再次看到安德烈,让萧永有些惊喜,本来他以为安德烈不来了呢。安德烈却好整以暇地和萧永来了个熊抱,随后拉着萧永坐下,解释了一下自己在做的事情,以及他对克里家族正在进行什么大的阴谋策划的揣测。劳伦?克里的事情他只是一笔带过,压根不觉得哪有什么值得和萧永详细说的。萧永听他讲着这些事情,倒是很感兴趣,也将情绪调动了起来。
开幕典礼终于开始了,其实,整个典礼之后很少几个环节,首先是请中非驻联合国大使发言、然后是总统巴拉克致辞、最后是萧永随便说几句就结束了。这只是一个摄影展而已,本来就不是什么大型活动,而萧永,对那些虚的实在没什么兴趣。
中非驻联合国使节说的那套内容,那些感谢,萧永已经听了无数次了。不管是图马还是巴扎卡,后来都是每次见面必定要提这些事情,让他好不郁闷。而在他之后,准时到达的巴拉克站在了讲台上。巴拉克没有准备讲稿,但已经大致浏览了整个展览之后的他,却要将自己深深的感触讲出来。有人说,萧永在讴歌战争,在全人类都在反对战争的时候,说那是在延续中国古代某种宏大的文体,一边罗列许许多多的战争的坏处,一边,却又在吸引人投身战场的东西,比如荣耀、比如勇气、比如让人激动的宏伟的场面和紧张刺激的感觉表现得更为明显。我想,这没错。萧永是在讴歌战争,不是在讴歌人们的互相杀戮,而是在讴歌一群人,一群有着自己的梦想的人,为了他们认为正确的事情,他们愿意付出自己的一切,乃至生命。那一张张战士的脸,从未如此生动过。正是因为,他们是这样的一群理想的战士,才真切地触动着我们,触动着我。我们,已经很久没有从人们的脸上看到这样的梦想了。这些战士,他们不是满脸麻木,只知道抱着炸药死死向前冲的恐怖分子;他们不是带着满不在乎的神情,在战场上追求金钱、刺激或者仅仅是杀戮的快感的匪徒;他们不是那些畏惧战争,只因为命令而开枪射击、或者操作更先进的武器的士兵,他们,是真正的战士。我们已经多少年没有看到这样的战士了?他们也曾出现在我现在所站的这片大地上,当第一批移民站上新大陆的土地,开始为了自己的生存,为了拓展他们的空间而战斗的时候,当这片土地上的人民为了反抗压迫和暴政,为了这个国家的独立而战斗的时候,当这个国家为了众生平等的理想,为了消灭一些人奴役另一些人的情况而战斗的时候……我们的战士甚至曾远赴欧陆,为了消灭危害全人类的邪恶的纳粹而战斗,在那之后,还有许许多多的人,都是这样的战士,他们可以不顾惜自己的生命而高声呐喊我有一个梦想。我们被《战争》这样的作品触动,不是因为萧永在讴歌战争,而是因为,他在讴歌人类最基本的权力:梦想,他在讴歌有梦想的人,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做的努力。看着那些照片,我们不禁要扪心自问,我们也能这样天正而简单地生活、梦想、战斗么?是的,我们能够!……是的,我们能够!……是的,我们能够!……是的……”
巴拉克不可自抑地激动了起来,在无数次公开演讲中将群众情绪煽动得***起来的口号一遍遍喷吐出来,也引起了周围人们的响应。但站在巴拉克身后的阴影里的萧永,却又一次按动了快门,以一张包罗了整个场景的广角照片,留下了巴拉克的挥舞着拳头兴奋地演讲的侧影;留下了他的身前的听众的欢呼如潮;却也留下了在阴影里,巴拉克的首席幕僚长脸上那一丝苦笑,他怎么能阻止一个理想主义的总统,变得理想主义起来,变得容易被理想主义的东西深深打动呢?
而萧永,这时候却藏在阴影里,脸上带着同样类似的苦笑。虽然知道巴拉克来了这里,必然就是来抢风头的,却没想到,巴拉克很给面子地如此高调赞扬了他。他的这番话,恐怕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人们观看这个影展的看法。《战争》看来是要露出“理想主义”的表情了。
其实,这也没什么不好。萧永自己还真是个理想主义的人,不然,他也不会将这样的照片呈现得如此精彩纷呈。而现在,却轮到他站上讲台。这真是个让人有些坐立不安的地方。但是,萧永的光芒,却不会被任何人任何事夺去……演讲大师巴拉克也不行。品,不过这次我出去,可是作为文字记者去的呀。
当然,照片肯定是有拍的,等我回家了整理整理,挑些传在公众吧。
第一百二十九章 《战争》的表情
在光之庭院的摄影师们纷纷完成了巴拉克总统的主题摄影之后,萧永已经没什么事情了,博客还在维持更新,而书稿也在整理中。为了加快出书的速度,书商找来熟悉白宫的人与事的写手,在萧永的博客内容之外,询问萧永许许多多读者们可能会感兴趣的话题,在那些还没有被公布的照片里,寻找有趣的,却又不会触怒那些他们不敢得罪的人的照片。萧永口授他们笔录的方式,大大加快了进程,在书稿还没完成的时候,封面已经做好了,内页的排版方式都已经决定了,剩下的就是完成一章就把一章的内容灌到这个模板里去而已。
兰登书屋负责这件事的出版经理,想要赶在萧永的《战争》摄影展的时候,好歹能拿出第一批的样书来,这样,他们就能让总统在一册名为《白宫面孔》样书上签名留念,在那样的场合,无论如何巴拉克会给这个面子,他现在可是将萧永当成是朋友来着。而对于书商来说,大概再没有比这个更好的宣传了。
在结束在白宫的工作之后的第四天,萧永来到了纽约,来到了麦迪逊花园球场。那些布展的专家们,还有安妮?勒波维茨等人都已经来挑剔过布展的情况了,压根没什么可担心的。在拍照方面,萧永是很有自信的,但在布展这种事情上,绝对比不上安妮这样的老牌名摄影师。而安妮向萧永保证,这个影展的布置,绝对是国际一流水准。对于安妮的保证,恐怕现在还没有什么摄影师会说:“我还是亲自去看看好。”
于是。萧永得以一直到了开幕这天,才来到麦迪逊花园球场。甚至巴拉克总统都来地比他早,巴拉克在前一天就来到了纽约。由于总统莅临,加上前一阵中非投诉劳伦?克里的事情引起了一些人的关注,还有就是萧永在白宫的这一个多月攒下的交情,不少政要和外交官纷纷到场,一时之间,保安力量空前强大。而萧永、安妮等人。又都是有着非常良好的和明星们的关系的人,没有艾玟吉?安琪尔,萧永甚至未必会来到美国接受这个工作邀约,也就没有后续一系列地事情了。安琪尔本身就是个很能折腾的女孩子,叫来了一大帮关系不错的音乐圈的朋友,尤其是朋克、摇滚、爵士方面的知名乐手和一些制作人、经纪人。萧永和光之庭院里的那些摄影师交好的影视明星也到得很齐。至于和摄影师行业一向联系紧密的时尚行业,更是齐刷刷地来了一大帮,设计师、模特等等,林林总总不下百人。在这个形式十分简单的开幕典礼上。经常上报纸杂志地头条和封面地人物。起码有三百来个,而那些经常只闻其名,不见其人的幕后人物,加起来也有小一百人。
这些人的到来就足够耸动了,更别说还有嗅到了气味就不肯放的那些记者们,还有那些狂热的粉丝和反对者们。整个场面可以说是热烈至极。
“萧永先生,有个人说要见你……我们把他控制起来了,但他说是你的朋友。”一个特勤局的干员来询问道。“他说他叫安德烈,你认识他么?”
今天的戒备力量,不可谓不强大。虽然巴拉克还没有到场,但清理现场地工作却已经一茬茬地进行了好几次了。特勤局的人可是都看过安德烈的照片,这家伙可是国际知名地佣兵,一手狙击技术以及格斗技术出神入化,也屡次接受刺杀类的工作,虽然还不能算是职业杀手,不过相差也不算很多了。
安德烈一下子出现在门外。怎能不让特勤局的人紧张万分呢?
“安德烈?”萧永兴奋地问。“那个俄国人安德烈?”
“是的……”特勤局的干员不悦道。这家伙绝对是个危险分子,出现在这地方。哪怕真是萧永的铁哥们,他们这些特勤局的人也不得不打十二万分地小心才行,他地心情,总是好不起来的。
“当然认识,他救了我地命。”萧永搓了搓手,就想跟着干员去接安德烈。但干员制止了他,叹道:“萧永先生,我去接他进来,您请继续准备吧。”
再次看到安德烈,让萧永有些惊喜,本来他以为安德烈不来了呢。安德烈却好整以暇地和萧永来了个熊抱,随后拉着萧永坐下,解释了一下自己在做的事情,以及他对克里家族正在进行什么大的阴谋策划的揣测。劳伦?克里的事情他只是一笔带过,压根不觉得哪有什么值得和萧永详细说的。萧永听他讲着这些事情,倒是很感兴趣,也将情绪调动了起来。
开幕典礼终于开始了,其实,整个典礼之后很少几个环节,首先是请中非驻联合国大使发言、然后是总统巴拉克致辞、最后是萧永随便说几句就结束了。这只是一个摄影展而已,本来就不是什么大型活动,而萧永,对那些虚的实在没什么兴趣。
中非驻联合国使节说的那套内容,那些感谢,萧永已经听了无数次了。不管是图马还是巴扎卡,后来都是每次见面必定要提这些事情,让他好不郁闷。而在他之后,准时到达的巴拉克站在了讲台上。巴拉克没有准备讲稿,但已经大致浏览了整个展览之后的他,却要将自己深深的感触讲出来。有人说,萧永在讴歌战争,在全人类都在反对战争的时候,说那是在延续中国古代某种宏大的文体,一边罗列许许多多的战争的坏处,一边,却又在吸引人投身战场的东西,比如荣耀、比如勇气、比如让人激动的宏伟的场面和紧张刺激的感觉表现得更为明显。我想,这没错。萧永是在讴歌战争,不是在讴歌人们的互相杀戮,而是在讴歌一群人,一群有着自己的梦想的人,为了他们认为正确的事情,他们愿意付出自己的一切,乃至生命。那一张张战士的脸,从未如此生动过。正是因为,他们是这样的一群理想的战士,才真切地触动着我们,触动着我。我们,已经很久没有从人们的脸上看到这样的梦想了。这些战士,他们不是满脸麻木,只知道抱着炸药死死向前冲的恐怖分子;他们不是带着满不在乎的神情,在战场上追求金钱、刺激或者仅仅是杀戮的快感的匪徒;他们不是那些畏惧战争,只因为命令而开枪射击、或者操作更先进的武器的士兵,他们,是真正的战士。我们已经多少年没有看到这样的战士了?他们也曾出现在我现在所站的这片大地上,当第一批移民站上新大陆的土地,开始为了自己的生存,为了拓展他们的空间而战斗的时候,当这片土地上的人民为了反抗压迫和暴政,为了这个国家的独立而战斗的时候,当这个国家为了众生平等的理想,为了消灭一些人奴役另一些人的情况而战斗的时候……我们的战士甚至曾远赴欧陆,为了消灭危害全人类的邪恶的纳粹而战斗,在那之后,还有许许多多的人,都是这样的战士,他们可以不顾惜自己的生命而高声呐喊我有一个梦想。我们被《战争》这样的作品触动,不是因为萧永在讴歌战争,而是因为,他在讴歌人类最基本的权力:梦想,他在讴歌有梦想的人,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做的努力。看着那些照片,我们不禁要扪心自问,我们也能这样天正而简单地生活、梦想、战斗么?是的,我们能够!……是的,我们能够!……是的,我们能够!……是的……”
巴拉克不可自抑地激动了起来,在无数次公开演讲中将群众情绪煽动得***起来的口号一遍遍喷吐出来,也引起了周围人们的响应。但站在巴拉克身后的阴影里的萧永,却又一次按动了快门,以一张包罗了整个场景的广角照片,留下了巴拉克的挥舞着拳头兴奋地演讲的侧影;留下了他的身前的听众的欢呼如潮;却也留下了在阴影里,巴拉克的首席幕僚长脸上那一丝苦笑,他怎么能阻止一个理想主义的总统,变得理想主义起来,变得容易被理想主义的东西深深打动呢?
而萧永,这时候却藏在阴影里,脸上带着同样类似的苦笑。虽然知道巴拉克来了这里,必然就是来抢风头的,却没想到,巴拉克很给面子地如此高调赞扬了他。他的这番话,恐怕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人们观看这个影展的看法。《战争》看来是要露出“理想主义”的表情了。
其实,这也没什么不好。萧永自己还真是个理想主义的人,不然,他也不会将这样的照片呈现得如此精彩纷呈。而现在,却轮到他站上讲台。这真是个让人有些坐立不安的地方。但是,萧永的光芒,却不会被任何人任何事夺去……演讲大师巴拉克也不行。品,不过这次我出去,可是作为文字记者去的呀。
第一百三十章 老本吃完
“在座的不少人都知道这场摄影展的过往,知道它曾经的赞助方最后还是中止了赞助。而在那之后的很长时间里我都没有时间、没有精力,无法将自己从复杂的事务中抽出来,来让这样一场摄影展成形。我曾经怨怼过,认为那让那些挣扎在贫困和由此而来的战争中的人们丧失了赢得关注、赢得援助、赢得走向世界,获得更好机会的可能。但是,随着时间流逝,这样的情绪渐渐的淡了。”萧永将相机塞在了口袋里,双手扶着讲台。和周围的那些西装革履的人不同,萧永略显得有些格格不入。他穿着质地十分舒适的黑色夹克衫,低调简洁的衣服其实说不上突兀,只是,周围的那些人实在是太严肃太庄重了,才让这种反差如此明显。
看着在场那些人略有些不解的表情,萧永继续说道:“今天,我们看到的事实,我们看到的中非人民向我们证明了一点,他们不需要援助,他们靠着自己干得很好。他们靠着自己,将水晶变成了艺术品,变成了珍贵的礼品,变成了在国际市场上很有些抢手的商品,而靠着那些收入,我想,现在我回到当初拍摄这些照片的地方,看到的,应该是完全不同的景象了。《战争》这样一个摄影展,好像现在大家最感兴趣的是,为什么我会扛着沉重的617相机,在战场上长久地站着,为了拍摄那一张、两张以及更多的照片,而为什么我又会敢这么做?”
“勇气或者有一点点极端的烦躁,或许都是原因,但是这并没有什么难的,真的。罗伯特。卡帕说,如果你拍得不够好,那是因为你不够近,我想,所有的摄影师。所有去过战场的摄影师都明白那是什么意思。但是。距离也并不是绝对,我们要为恰当的内容选择恰当的距离,选择正确地光圈快门,相比于盲目地在战场上游荡,期待灵光一现,或者期待机会砸到自己地头上,我觉得。在正确的时间和地点,把一张张照片有把握地拍好,才是最重要的。我知道我在做什么,那就够了。”萧永的声音带着一点磁性。他是用中文在说这些话,周围,能听得懂的,恐怕也只有再次来到萧永身边的安娜。门捷列娃和因为某种明摆着的目地而学中文学了很久的艾玟吉。安琪尔。但他语调里的那种淡定和从容,以及那种介于忧伤和希冀之间的情绪,却随着这种声音,准确地传达到了每个人地心里。同样没有讲稿的萧永,这种娓娓的语调让翻译很是有点头痛,但也是因为这种表达,翻译能同声做到准确表达他的意思。也就足够了。
“在这些让大家动容的面孔里,许多人已经不在了。他们或牺牲在彼此对抗的战场、或在与外部干涉力量的斗争中阵亡;又或者,在那艰巨、复杂而危险的,得不到有着先进技术的大财团支持的情况下地建设开拓工作中遭遇意外。在那里,他们罹患疾病的概率,高得我们无法想像,但是,我相信。这些人。我地这些朋友,哪怕到最后一刻也没有放弃自己的梦想。没有放弃自己为之奋斗的未来。战士,是一个崇高的职业。”萧永的声音斩钉截铁了起来:“想想生活在自诩为文明社会里的我们做了什么吧。我们在梦想遭遇挫折的时候放弃了,我们在遭遇强权、暴力、威胁地时候畏缩过,我们……甚至在遭遇白眼地时候都不敢大声。当我们放弃了这些我们生为一个生物,生为生物链上一环的抗争地本能,再正确的事情也变得不那么正确了起来。我们却觉得,那是我们作为一个社会人,而不是一个生物意义上的人,应该做的。再没有比这更讽刺的事情了。今天早上,当初是敌人现在却成为了时刻争执的朋友的图马和巴扎卡给我打电话,告诉了我当时在我的底片上留下身影的战士们的阵亡名单,感谢我至少能让他们的亲友有一个纪念、回忆、悼念、祭奠他们的亲人的途径,让人民能够永远记得那些为了国家的兴盛而失去生命的战士的时候,我也悔愧万分。当年,即使拿不到那样一笔赞助,如果我愿意倾家荡产,愿意问朋友们借贷一些资金,愿意多承担一些,或许,其中的一些人在今天能活着面对大家,做出更大的贡献。我也曾是那样的一个懦夫,一个不知道应该如何战斗,为了什么战斗的庸庸碌碌的凡人。”
全场鸦雀无声。哪怕是当初整天为萧永担惊受怕的安娜,也是第一次听到萧永坦陈自己当年的确不那么有生活的,也是第一次听萧永说起悔愧的话题。而中非的大使,已经在努力忍着眼泪。
“现在,除了被认为是最好的人像摄影师之外,恐怕不少人还在腹诽我的另一个最好……我,或许还是最好的遗像摄影师。”萧永稍稍停了一下,等自己心里稍微浓郁得过分了一点的壮怀激烈消歇下一些,他继续说道:“所幸,我的努力并不是完全没有意义。到了今天,这样的影展仍然能够为我的朋友赢得些什么,至少是尊重。而那些战士籍籍无名地倒在战场上的事情,再也不会发生了。巴扎卡说,他们现在有一个24人的摄影师队伍,带着廉价耐用的数码相机,开着吉普要跑遍整个中非的每个村子,为每个人留下身份档案,留下他们的容貌。那些摄影师里,有当时我认识的朋友,有我教授过的学生,他们简陋的技术,将帮助国家更好地了解人民,帮助人民更好地了解国家,了解其他人,而他们,也会将我们所认为的社会人的概念,将秩序、文明、优渥的生活和对未来的期望传达下去。再也没有比这个更有意义的事情了。我很感动,因为,摄影在这里,扮演的居然是如此重要的一个角色。”
“之所以到了这个时候,我反而愿意拿出钱来进行这样一次摄影展,在这个时候,那是因为,可能我的状况从没有像现在这样糟糕过。我指的不是金钱、名誉、声望和亲朋好友的数量和质量,而是我作为一个摄影师的生命。但是,相反地,我却再没有比现在更热爱生命,更相信自己的力量。一个摄影师的价值应该如何体现出来?或许,就是用这种现在已经越来越简单,越来越普及的技术,来影响人们,改变世界。这样的事情,摄影做到过,也将能够继续做到。既然摄影在油印、静电印刷、激光照排、网络的HTML时代都曾做到过这一点,那么,在Facebook和Youtue的时代,也将继续能够做到这一点。请允许我,证明给你们看。”
萧永双手松开了讲台,向着台下黑压压的人群浅浅一鞠躬,然后义无反顾地转身走回了阴影里。而当翻译急促而激动地翻译完最后一个单词的时候。全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大家知道,在那片阴影里,在他们面前的场馆的每一张照片后面,都有那样灼热的一个灵魂。
萧永没有感到释然感到轻松,他今天说得有些太多了,他暴露出来的内心太多了,他引起的关注也太多了,然后,当他在球场的某个猬集着大量钢筋水泥的阴暗角落里平复了所有的心情之后,他不由得还是露出了一丝?( 暗房 http://www.xlawen.org/kan/713/ )
安德烈的印象里也永远留下了萧永当时的英勇形象。萧永扛着617宽幅相机,沉重的三脚架,巨大的摄影包,就那么站在战火纷飞的战场上,站在一片高坡上,非常从容地架设起全套的器材,站得笔挺地按动快门,抓取整个战场的全景照片……正在发生战斗的战场的全景照片。在这之前,恐怕只有航拍捕捉到过一些这样的画面,而那更大程度上是一种侦查,而非摄影创作,或者是一些很不要命的战地摄影师拍摄的模糊抖动的画面。而萧永,却让战场第一次出现一种油画的质感,将整个战场收进了他的底片。以617相机的幅面和精度,差不多可以放大到几十米长……这种照片放在眼前,会是怎么样的感觉?但是,这种照片的拍摄和拿着普通的135相机或者是数码相机,只需要按下快门就好完全不同,大幅面相机的操作是非常复杂非常耗时的,摄影师为了能够拍出一张满意的照片,在相机上反复操作调整十几分钟乃至上小时都是正常的。但萧永知道,不可能有这样长的安全时间。萧永每次都尽量在五分钟内完成,饶是如此,还是让已经都知道了萧永的交战双方的所有人,都为萧永捏了一把汗。
萧永还不仅仅是拍摄了双方参战人员的肖像照,拍摄了大量的现场照片,更是协助进行了双方的斡旋,当战争双方终于发现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去理解对方的想法,可以去寻找共同点的时候,和解也就开始了。而萧永,则是整个过程的参与者和旁观者。那些照片,任何其他人都拍不到。在中非的领导人和普通军士们的心目中,萧永是让双方从敌视走向理智的关键人物,是要写进中非国家发展史的人物,是他们的朋友、人民的朋友。
而在萧永解决了那里的所有事情,和安娜一起回到了巴黎,他和安娜重新开始了那种各自为政的暧昧状态,但渐渐走向了分道扬镳。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度想要将萧永的这个“战争”主题的摄影作品展出,但最终还是不了了之了。
一直到了现在,萧永终于决定自费进行展示。一张12米高,34米长的照片被印制、拼接起来,将作为展馆的纽约麦迪逊花园球场的一面外墙彻底占据。观众们或许看过油画上呈现出来的壮丽的战争画面,但真实的照片却更有说服力。而在球场里,则排开了两排展架,一边是政府军阵营,一边是反政府武装阵营,双方都是想要击倒对方,让国家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发展,那是完全不可调和的矛盾,但是,双方的每个参与其中的人,却都是普普通通的,有着各种情感、有着优点和缺点的普通人……每一个人的叙写,仿佛都深入骨髓。这样的影展,哪里有“讽一劝百”的作用,哪能不吸引人?
第一百二十七章 重将加盟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宣传干事劳伦。克里听说萧永正筹备在麦迪逊花园球场进行主题为“战争”的摄影展,有些惊讶、有些莫名,又有些不忿。劳伦。克里的父亲是个珠宝商,本来差点就有机会借着和中非政府达成协议而独霸水晶山的开发工作。克里家族,也可以因此而获得一个大发展的机会。中非政府对外招商是善意的,但他们那样的大财团的财力物力人力,比起那些小国的政府都来得强大,只要项目合法到手,以后有的是各种猫腻可以玩呢。而这样的机会,就被萧永破坏掉了……至少,劳伦。克里是那样认为的。
没有人想到劳伦。克里的这层关系。当初,最开始,是克里的一个同事发现了萧永的那些作品,并且提议进行一次摄影展。克里出手破坏的时候,赞助摄影展的经费都已经快到位了。但克里毕竟有着诸多关系,还是通过某个更有影响力的人发了话,中止了这次赞助。而理由,看起来也很冠冕堂皇,他们毕竟不能鼓励战争,而萧永的那组《战争》太激励人了……
劳伦。克里制止这次摄影展,就是因为私怨,而他非常清楚,一旦这个影展揭幕,将给萧永赢得什么样的声誉,将把萧永捧到怎么样的高度。
萧永现在已经够有名了,作为巴拉克的肖像摄影师,作为现在被认为全球第一的肖像摄影师,萧永的身份已经完全不同了,他自然拿得出足够的资金,有些奢侈地租用麦迪逊花园球场来办影展。其实,要说内部场地,萧永能找到许多好得多的地方。美国现代艺术馆就主动提出提供场地的事情,肯尼迪图书馆和其他一些地点也想要进行展示,但萧永偏偏认准了纽约。还要在这个纽约人心目中有很高地位的地方来。这分明是在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向他示威。
劳伦。克里得到消息的当天,就去找了当初帮忙制止了萧永地影展的老人。没想到,老人这次只是笑了笑,有些爱莫能助地拍了拍他的肩膀,不置一词。而后,劳伦。克里又想要以各种办法去制止影展,他曾经致电白宫新闻办公室,对萧永这组摄影展的内容倾向和将要带来的影响表示质疑,但白宫新闻办公室和萧永的关系。现在是很铁的,接电话的人撂下一句:请您详细阅读美国宪法,就直接挂上了电话。克里也曾动过球场方面的脑筋,没想到的是,球场方面对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外墙悬挂战争主题地超大海报没什么意见,反而觉得是很好的宣传。对于每次碰到有球赛就要紧急将所有展架暂时挪进仓库这种比较麻烦的事情也没觉得什么不对,毕竟这是很挣影响力的事情,付出一点劳动力也应该。这个时候,虽然还没任何消息,但从萧永几次联络中表现出来的信心,和体育馆方面、展会经纪人等方面的言之凿凿来看,这次摄影展肯定会有大堆重量级嘉宾到场。
劳伦。克里还钻营了些其他地方。比如文化批评家、比如书评家、文化掮客等等,希望多方努力中止这次摄影展。但除了一堆白眼,他什么都没得到,人家反而对劳伦?克里地这种钻营十分不解,人家的摄影展。关你什么事?
但劳伦。克里的这番“努力”却引起了一些人的注意。中非驻联合国使节知道事情当天就递交了照会,要教科文组织给说法,到底算是怎么回事。而现在。经过几年发展,中非靠着水晶山的开采利用,靠着设计师和土著工匠的创意联合,用高品质的水晶制品狠狠挣了不少钱,国家已经很有起色,而萧永,则是他们大家地朋友。中非使节给萧永打了电话。由于萧永这个时候还没结束白宫的工作。他邀请萧永共进晚餐只能等以后再兑现,但他却表示。希望能够赞助这次影展,并且以中非这个国家的名义,在开幕上进行主题致辞。萧永同意了。不得不承认,在纽约这种地方混了一段时间,那个当时脑子就很灵活的年轻人,已经很有些外交官的派头,和政治宣传家地水准了。他居然提出,赶紧运一批当时的纪念品来,包括少量无害化的武器、一些当地人地服装、用具,甚至是简陋的房屋、帐篷,还有萧永拍摄过的那些细节物件的原件……萧永没理由不答应。虽然这些展品会让不得不一直闪展腾挪的麦迪逊花园球场在每次布展的时候平添许多工作量,球场方面倒是有点意见,但是,当白宫新闻办的人发了声音之后,球场方面却再也没有任何意见,连原先想让萧永多出点租用费和人员费用地事情都作罢了。劳伦。克里原本窃笑中非人搬起石头砸自己地脚,但这时候却终于笑不出来了,而他的麻烦还不止于此,他还得解释为什么他会那么卖力地阻挠影展。
劳伦。克里觉得这种解释只是有点麻烦,也没多想什么,直到某一天晚上他带着妖娆地女伴回到家里,刚关上门,还没走几步,咕咚一声,妖娆的女伴就倒在了地上,他回头一看,却看到安德烈正在嫌弃地擦着手,刚才正是他一手刀劈在那女子的脖子上。劳伦。克里想要呼救,但是,总有一种表达方式比语言更能表明态度:他看到了一支装着消音器的手枪直直指着自己。
“你……你想干什么?”劳伦。克里虚张声势地愤怒着,却压低了声音。他认识安德烈,他当年也是看过萧永全套照片的人。
安德烈对这种态度非常熟悉,他的脸上挂着淡淡的笑容,说:“这句话应该我问你才对,你……你们想干什么?”
劳伦。克里没有吭声。安德烈笑着提醒道:“不用我提醒你吧?你们克里家族的钱真多,居然舍得扔上三千多万在政府军身上。可是,你大概忘记了,军队不是这么玩的。想打一场代理人战争?没想到会是那样的结果吧?”
安德烈冷笑着继续说道:“本来第一次和政府军交手的时候,我就有些迷糊,怎么这帮人居然会用famas这种那么古怪的步枪?先前和他们打仗倒是没什么,后来,都变成一伙了,我可要调查清楚,到底是谁在资助政府军。我还真没想到,查到最后,居然是你们!”
安德烈脸上冷酷的笑容让劳伦。克里不寒而栗,他急冲冲地喊道:“不,不是我干的,我完全不知道还有这回事。”
安德烈笑着说:“我知道,你怎么可能知道这事情?你可没有3000万的决策权,你只不过是你老子宠爱,却又不知道拿你怎么办,也不想让你知道那些肮脏事物的小儿子而已。你自己却还偏偏想要玩阴谋,回去问问你老子吧,你差太远了。”
克里怒视着安德烈,没有说话。
“我是来拿点纪念品的,”安德烈笑着说:“图马要我告诫一下你老子,他那套,对他行不通。所以我来找你了。你可以自己选,想留点什么给我?”
克里的眼神四处飘散,像是要寻找什么可以逃脱的道路,但他自己心里清楚,在安德烈面前,这些花招没用。安德烈是个精明的家伙,也只有精明到一定程度,才能游弋在战地摄影师和佣兵这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职业上,还能自得其乐,混得很不错。
“不想选么?我本来想留下你一根手指就足够了,现在看来……呵呵。”安德烈扑了上来,一拳砸在克里的鼻子上,克里觉得眼前一黑,一下子就晕厥了过去。
“呸,”安德烈鄙夷地看了他一眼。他现在的确还在为图马工作,负责追查那些在国内冲突的时候冒出来的奇怪的赞助者究竟都是什么来头,究竟都是为了什么目的,安德烈也的确查到了克里家族的一些动态。但是,出手惩戒劳伦?克里,却纯属为了萧永出气。自从安德烈将萧永从集装箱里放出来的那一刻起,他就将萧永当作是朋友了。这也是他为什么不管萧永在做什么,始终在保护着萧永,最终才让萧永成就了一番别人想象不到的事业。他觉得,那也是自己的骄傲。萧永在战场上被炮弹的轰击波误伤的时候,也是安德烈将萧永从战场上抬下来,然后送进医院,直到最后,再将萧永和安娜塞进了飞往文明世界的飞机机舱的。而萧永,也将他当作是最亲密的朋友之一。这已经不仅仅是一种回报了,这是一种两个有着很多类似的地方的人的惺惺相惜。
安德烈还有另外一个目的。他刚听说了那个很好玩的组织“光之庭院”,看到那一连串在圈内十分煊赫的名字,也有些心动了,他想问问看,能不能算他一个,他也相信,作为职业的战地摄影师,而不是其他类型的摄影师客串一把,或许他并不能像萧永那样站在战场上悠哉游哉地拍宽幅片,但他却能够稳定而精确地向世人传达一个个战场的真实动态。
在罗平了,明天早上去看油菜花……
第一百二十八章 《战争》的表情
在光之庭院的摄影师们纷纷完成了巴拉克总统的主题摄影之后,萧永已经没什么事情了,博客还在维持更新,而书稿也在整理中。为了加快出书的速度,书商找来熟悉白宫的人与事的写手,在萧永的博客内容之外,询问萧永许许多多读者们可能会感兴趣的话题,在那些还没有被公布的照片里,寻找有趣的,却又不会触怒那些他们不敢得罪的人的照片。萧永口授他们笔录的方式,大大加快了进程,在书稿还没完成的时候,封面已经做好了,内页的排版方式都已经决定了,剩下的就是完成一章就把一章的内容灌到这个模板里去而已。
兰登书屋负责这件事的出版经理,想要赶在萧永的《战争》摄影展的时候,好歹能拿出第一批的样书来,这样,他们就能让总统在一册名为《白宫面孔》样书上签名留念,在那样的场合,无论如何巴拉克会给这个面子,他现在可是将萧永当成是朋友来着。而对于书商来说,大概再没有比这个更好的宣传了。
在结束在白宫的工作之后的第四天,萧永来到了纽约,来到了麦迪逊花园球场。那些布展的专家们,还有安妮?勒波维茨等人都已经来挑剔过布展的情况了,压根没什么可担心的。在拍照方面,萧永是很有自信的,但在布展这种事情上,绝对比不上安妮这样的老牌名摄影师。而安妮向萧永保证,这个影展的布置,绝对是国际一流水准。对于安妮的保证,恐怕现在还没有什么摄影师会说:“我还是亲自去看看好。”
于是。萧永得以一直到了开幕这天,才来到麦迪逊花园球场。甚至巴拉克总统都来地比他早,巴拉克在前一天就来到了纽约。由于总统莅临,加上前一阵中非投诉劳伦?克里的事情引起了一些人的关注,还有就是萧永在白宫的这一个多月攒下的交情,不少政要和外交官纷纷到场,一时之间,保安力量空前强大。而萧永、安妮等人。又都是有着非常良好的和明星们的关系的人,没有艾玟吉?安琪尔,萧永甚至未必会来到美国接受这个工作邀约,也就没有后续一系列地事情了。安琪尔本身就是个很能折腾的女孩子,叫来了一大帮关系不错的音乐圈的朋友,尤其是朋克、摇滚、爵士方面的知名乐手和一些制作人、经纪人。萧永和光之庭院里的那些摄影师交好的影视明星也到得很齐。至于和摄影师行业一向联系紧密的时尚行业,更是齐刷刷地来了一大帮,设计师、模特等等,林林总总不下百人。在这个形式十分简单的开幕典礼上。经常上报纸杂志地头条和封面地人物。起码有三百来个,而那些经常只闻其名,不见其人的幕后人物,加起来也有小一百人。
这些人的到来就足够耸动了,更别说还有嗅到了气味就不肯放的那些记者们,还有那些狂热的粉丝和反对者们。整个场面可以说是热烈至极。
“萧永先生,有个人说要见你……我们把他控制起来了,但他说是你的朋友。”一个特勤局的干员来询问道。“他说他叫安德烈,你认识他么?”
今天的戒备力量,不可谓不强大。虽然巴拉克还没有到场,但清理现场地工作却已经一茬茬地进行了好几次了。特勤局的人可是都看过安德烈的照片,这家伙可是国际知名地佣兵,一手狙击技术以及格斗技术出神入化,也屡次接受刺杀类的工作,虽然还不能算是职业杀手,不过相差也不算很多了。
安德烈一下子出现在门外。怎能不让特勤局的人紧张万分呢?
“安德烈?”萧永兴奋地问。“那个俄国人安德烈?”
“是的……”特勤局的干员不悦道。这家伙绝对是个危险分子,出现在这地方。哪怕真是萧永的铁哥们,他们这些特勤局的人也不得不打十二万分地小心才行,他地心情,总是好不起来的。
“当然认识,他救了我地命。”萧永搓了搓手,就想跟着干员去接安德烈。但干员制止了他,叹道:“萧永先生,我去接他进来,您请继续准备吧。”
再次看到安德烈,让萧永有些惊喜,本来他以为安德烈不来了呢。安德烈却好整以暇地和萧永来了个熊抱,随后拉着萧永坐下,解释了一下自己在做的事情,以及他对克里家族正在进行什么大的阴谋策划的揣测。劳伦?克里的事情他只是一笔带过,压根不觉得哪有什么值得和萧永详细说的。萧永听他讲着这些事情,倒是很感兴趣,也将情绪调动了起来。
开幕典礼终于开始了,其实,整个典礼之后很少几个环节,首先是请中非驻联合国大使发言、然后是总统巴拉克致辞、最后是萧永随便说几句就结束了。这只是一个摄影展而已,本来就不是什么大型活动,而萧永,对那些虚的实在没什么兴趣。
中非驻联合国使节说的那套内容,那些感谢,萧永已经听了无数次了。不管是图马还是巴扎卡,后来都是每次见面必定要提这些事情,让他好不郁闷。而在他之后,准时到达的巴拉克站在了讲台上。巴拉克没有准备讲稿,但已经大致浏览了整个展览之后的他,却要将自己深深的感触讲出来。有人说,萧永在讴歌战争,在全人类都在反对战争的时候,说那是在延续中国古代某种宏大的文体,一边罗列许许多多的战争的坏处,一边,却又在吸引人投身战场的东西,比如荣耀、比如勇气、比如让人激动的宏伟的场面和紧张刺激的感觉表现得更为明显。我想,这没错。萧永是在讴歌战争,不是在讴歌人们的互相杀戮,而是在讴歌一群人,一群有着自己的梦想的人,为了他们认为正确的事情,他们愿意付出自己的一切,乃至生命。那一张张战士的脸,从未如此生动过。正是因为,他们是这样的一群理想的战士,才真切地触动着我们,触动着我。我们,已经很久没有从人们的脸上看到这样的梦想了。这些战士,他们不是满脸麻木,只知道抱着炸药死死向前冲的恐怖分子;他们不是带着满不在乎的神情,在战场上追求金钱、刺激或者仅仅是杀戮的快感的匪徒;他们不是那些畏惧战争,只因为命令而开枪射击、或者操作更先进的武器的士兵,他们,是真正的战士。我们已经多少年没有看到这样的战士了?他们也曾出现在我现在所站的这片大地上,当第一批移民站上新大陆的土地,开始为了自己的生存,为了拓展他们的空间而战斗的时候,当这片土地上的人民为了反抗压迫和暴政,为了这个国家的独立而战斗的时候,当这个国家为了众生平等的理想,为了消灭一些人奴役另一些人的情况而战斗的时候……我们的战士甚至曾远赴欧陆,为了消灭危害全人类的邪恶的纳粹而战斗,在那之后,还有许许多多的人,都是这样的战士,他们可以不顾惜自己的生命而高声呐喊我有一个梦想。我们被《战争》这样的作品触动,不是因为萧永在讴歌战争,而是因为,他在讴歌人类最基本的权力:梦想,他在讴歌有梦想的人,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做的努力。看着那些照片,我们不禁要扪心自问,我们也能这样天正而简单地生活、梦想、战斗么?是的,我们能够!……是的,我们能够!……是的,我们能够!……是的……”
巴拉克不可自抑地激动了起来,在无数次公开演讲中将群众情绪煽动得***起来的口号一遍遍喷吐出来,也引起了周围人们的响应。但站在巴拉克身后的阴影里的萧永,却又一次按动了快门,以一张包罗了整个场景的广角照片,留下了巴拉克的挥舞着拳头兴奋地演讲的侧影;留下了他的身前的听众的欢呼如潮;却也留下了在阴影里,巴拉克的首席幕僚长脸上那一丝苦笑,他怎么能阻止一个理想主义的总统,变得理想主义起来,变得容易被理想主义的东西深深打动呢?
而萧永,这时候却藏在阴影里,脸上带着同样类似的苦笑。虽然知道巴拉克来了这里,必然就是来抢风头的,却没想到,巴拉克很给面子地如此高调赞扬了他。他的这番话,恐怕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人们观看这个影展的看法。《战争》看来是要露出“理想主义”的表情了。
其实,这也没什么不好。萧永自己还真是个理想主义的人,不然,他也不会将这样的照片呈现得如此精彩纷呈。而现在,却轮到他站上讲台。这真是个让人有些坐立不安的地方。但是,萧永的光芒,却不会被任何人任何事夺去……演讲大师巴拉克也不行。品,不过这次我出去,可是作为文字记者去的呀。
当然,照片肯定是有拍的,等我回家了整理整理,挑些传在公众吧。
第一百二十九章 《战争》的表情
在光之庭院的摄影师们纷纷完成了巴拉克总统的主题摄影之后,萧永已经没什么事情了,博客还在维持更新,而书稿也在整理中。为了加快出书的速度,书商找来熟悉白宫的人与事的写手,在萧永的博客内容之外,询问萧永许许多多读者们可能会感兴趣的话题,在那些还没有被公布的照片里,寻找有趣的,却又不会触怒那些他们不敢得罪的人的照片。萧永口授他们笔录的方式,大大加快了进程,在书稿还没完成的时候,封面已经做好了,内页的排版方式都已经决定了,剩下的就是完成一章就把一章的内容灌到这个模板里去而已。
兰登书屋负责这件事的出版经理,想要赶在萧永的《战争》摄影展的时候,好歹能拿出第一批的样书来,这样,他们就能让总统在一册名为《白宫面孔》样书上签名留念,在那样的场合,无论如何巴拉克会给这个面子,他现在可是将萧永当成是朋友来着。而对于书商来说,大概再没有比这个更好的宣传了。
在结束在白宫的工作之后的第四天,萧永来到了纽约,来到了麦迪逊花园球场。那些布展的专家们,还有安妮?勒波维茨等人都已经来挑剔过布展的情况了,压根没什么可担心的。在拍照方面,萧永是很有自信的,但在布展这种事情上,绝对比不上安妮这样的老牌名摄影师。而安妮向萧永保证,这个影展的布置,绝对是国际一流水准。对于安妮的保证,恐怕现在还没有什么摄影师会说:“我还是亲自去看看好。”
于是。萧永得以一直到了开幕这天,才来到麦迪逊花园球场。甚至巴拉克总统都来地比他早,巴拉克在前一天就来到了纽约。由于总统莅临,加上前一阵中非投诉劳伦?克里的事情引起了一些人的关注,还有就是萧永在白宫的这一个多月攒下的交情,不少政要和外交官纷纷到场,一时之间,保安力量空前强大。而萧永、安妮等人。又都是有着非常良好的和明星们的关系的人,没有艾玟吉?安琪尔,萧永甚至未必会来到美国接受这个工作邀约,也就没有后续一系列地事情了。安琪尔本身就是个很能折腾的女孩子,叫来了一大帮关系不错的音乐圈的朋友,尤其是朋克、摇滚、爵士方面的知名乐手和一些制作人、经纪人。萧永和光之庭院里的那些摄影师交好的影视明星也到得很齐。至于和摄影师行业一向联系紧密的时尚行业,更是齐刷刷地来了一大帮,设计师、模特等等,林林总总不下百人。在这个形式十分简单的开幕典礼上。经常上报纸杂志地头条和封面地人物。起码有三百来个,而那些经常只闻其名,不见其人的幕后人物,加起来也有小一百人。
这些人的到来就足够耸动了,更别说还有嗅到了气味就不肯放的那些记者们,还有那些狂热的粉丝和反对者们。整个场面可以说是热烈至极。
“萧永先生,有个人说要见你……我们把他控制起来了,但他说是你的朋友。”一个特勤局的干员来询问道。“他说他叫安德烈,你认识他么?”
今天的戒备力量,不可谓不强大。虽然巴拉克还没有到场,但清理现场地工作却已经一茬茬地进行了好几次了。特勤局的人可是都看过安德烈的照片,这家伙可是国际知名地佣兵,一手狙击技术以及格斗技术出神入化,也屡次接受刺杀类的工作,虽然还不能算是职业杀手,不过相差也不算很多了。
安德烈一下子出现在门外。怎能不让特勤局的人紧张万分呢?
“安德烈?”萧永兴奋地问。“那个俄国人安德烈?”
“是的……”特勤局的干员不悦道。这家伙绝对是个危险分子,出现在这地方。哪怕真是萧永的铁哥们,他们这些特勤局的人也不得不打十二万分地小心才行,他地心情,总是好不起来的。
“当然认识,他救了我地命。”萧永搓了搓手,就想跟着干员去接安德烈。但干员制止了他,叹道:“萧永先生,我去接他进来,您请继续准备吧。”
再次看到安德烈,让萧永有些惊喜,本来他以为安德烈不来了呢。安德烈却好整以暇地和萧永来了个熊抱,随后拉着萧永坐下,解释了一下自己在做的事情,以及他对克里家族正在进行什么大的阴谋策划的揣测。劳伦?克里的事情他只是一笔带过,压根不觉得哪有什么值得和萧永详细说的。萧永听他讲着这些事情,倒是很感兴趣,也将情绪调动了起来。
开幕典礼终于开始了,其实,整个典礼之后很少几个环节,首先是请中非驻联合国大使发言、然后是总统巴拉克致辞、最后是萧永随便说几句就结束了。这只是一个摄影展而已,本来就不是什么大型活动,而萧永,对那些虚的实在没什么兴趣。
中非驻联合国使节说的那套内容,那些感谢,萧永已经听了无数次了。不管是图马还是巴扎卡,后来都是每次见面必定要提这些事情,让他好不郁闷。而在他之后,准时到达的巴拉克站在了讲台上。巴拉克没有准备讲稿,但已经大致浏览了整个展览之后的他,却要将自己深深的感触讲出来。有人说,萧永在讴歌战争,在全人类都在反对战争的时候,说那是在延续中国古代某种宏大的文体,一边罗列许许多多的战争的坏处,一边,却又在吸引人投身战场的东西,比如荣耀、比如勇气、比如让人激动的宏伟的场面和紧张刺激的感觉表现得更为明显。我想,这没错。萧永是在讴歌战争,不是在讴歌人们的互相杀戮,而是在讴歌一群人,一群有着自己的梦想的人,为了他们认为正确的事情,他们愿意付出自己的一切,乃至生命。那一张张战士的脸,从未如此生动过。正是因为,他们是这样的一群理想的战士,才真切地触动着我们,触动着我。我们,已经很久没有从人们的脸上看到这样的梦想了。这些战士,他们不是满脸麻木,只知道抱着炸药死死向前冲的恐怖分子;他们不是带着满不在乎的神情,在战场上追求金钱、刺激或者仅仅是杀戮的快感的匪徒;他们不是那些畏惧战争,只因为命令而开枪射击、或者操作更先进的武器的士兵,他们,是真正的战士。我们已经多少年没有看到这样的战士了?他们也曾出现在我现在所站的这片大地上,当第一批移民站上新大陆的土地,开始为了自己的生存,为了拓展他们的空间而战斗的时候,当这片土地上的人民为了反抗压迫和暴政,为了这个国家的独立而战斗的时候,当这个国家为了众生平等的理想,为了消灭一些人奴役另一些人的情况而战斗的时候……我们的战士甚至曾远赴欧陆,为了消灭危害全人类的邪恶的纳粹而战斗,在那之后,还有许许多多的人,都是这样的战士,他们可以不顾惜自己的生命而高声呐喊我有一个梦想。我们被《战争》这样的作品触动,不是因为萧永在讴歌战争,而是因为,他在讴歌人类最基本的权力:梦想,他在讴歌有梦想的人,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做的努力。看着那些照片,我们不禁要扪心自问,我们也能这样天正而简单地生活、梦想、战斗么?是的,我们能够!……是的,我们能够!……是的,我们能够!……是的……”
巴拉克不可自抑地激动了起来,在无数次公开演讲中将群众情绪煽动得***起来的口号一遍遍喷吐出来,也引起了周围人们的响应。但站在巴拉克身后的阴影里的萧永,却又一次按动了快门,以一张包罗了整个场景的广角照片,留下了巴拉克的挥舞着拳头兴奋地演讲的侧影;留下了他的身前的听众的欢呼如潮;却也留下了在阴影里,巴拉克的首席幕僚长脸上那一丝苦笑,他怎么能阻止一个理想主义的总统,变得理想主义起来,变得容易被理想主义的东西深深打动呢?
而萧永,这时候却藏在阴影里,脸上带着同样类似的苦笑。虽然知道巴拉克来了这里,必然就是来抢风头的,却没想到,巴拉克很给面子地如此高调赞扬了他。他的这番话,恐怕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人们观看这个影展的看法。《战争》看来是要露出“理想主义”的表情了。
其实,这也没什么不好。萧永自己还真是个理想主义的人,不然,他也不会将这样的照片呈现得如此精彩纷呈。而现在,却轮到他站上讲台。这真是个让人有些坐立不安的地方。但是,萧永的光芒,却不会被任何人任何事夺去……演讲大师巴拉克也不行。品,不过这次我出去,可是作为文字记者去的呀。
第一百三十章 老本吃完
“在座的不少人都知道这场摄影展的过往,知道它曾经的赞助方最后还是中止了赞助。而在那之后的很长时间里我都没有时间、没有精力,无法将自己从复杂的事务中抽出来,来让这样一场摄影展成形。我曾经怨怼过,认为那让那些挣扎在贫困和由此而来的战争中的人们丧失了赢得关注、赢得援助、赢得走向世界,获得更好机会的可能。但是,随着时间流逝,这样的情绪渐渐的淡了。”萧永将相机塞在了口袋里,双手扶着讲台。和周围的那些西装革履的人不同,萧永略显得有些格格不入。他穿着质地十分舒适的黑色夹克衫,低调简洁的衣服其实说不上突兀,只是,周围的那些人实在是太严肃太庄重了,才让这种反差如此明显。
看着在场那些人略有些不解的表情,萧永继续说道:“今天,我们看到的事实,我们看到的中非人民向我们证明了一点,他们不需要援助,他们靠着自己干得很好。他们靠着自己,将水晶变成了艺术品,变成了珍贵的礼品,变成了在国际市场上很有些抢手的商品,而靠着那些收入,我想,现在我回到当初拍摄这些照片的地方,看到的,应该是完全不同的景象了。《战争》这样一个摄影展,好像现在大家最感兴趣的是,为什么我会扛着沉重的617相机,在战场上长久地站着,为了拍摄那一张、两张以及更多的照片,而为什么我又会敢这么做?”
“勇气或者有一点点极端的烦躁,或许都是原因,但是这并没有什么难的,真的。罗伯特。卡帕说,如果你拍得不够好,那是因为你不够近,我想,所有的摄影师。所有去过战场的摄影师都明白那是什么意思。但是。距离也并不是绝对,我们要为恰当的内容选择恰当的距离,选择正确地光圈快门,相比于盲目地在战场上游荡,期待灵光一现,或者期待机会砸到自己地头上,我觉得。在正确的时间和地点,把一张张照片有把握地拍好,才是最重要的。我知道我在做什么,那就够了。”萧永的声音带着一点磁性。他是用中文在说这些话,周围,能听得懂的,恐怕也只有再次来到萧永身边的安娜。门捷列娃和因为某种明摆着的目地而学中文学了很久的艾玟吉。安琪尔。但他语调里的那种淡定和从容,以及那种介于忧伤和希冀之间的情绪,却随着这种声音,准确地传达到了每个人地心里。同样没有讲稿的萧永,这种娓娓的语调让翻译很是有点头痛,但也是因为这种表达,翻译能同声做到准确表达他的意思。也就足够了。
“在这些让大家动容的面孔里,许多人已经不在了。他们或牺牲在彼此对抗的战场、或在与外部干涉力量的斗争中阵亡;又或者,在那艰巨、复杂而危险的,得不到有着先进技术的大财团支持的情况下地建设开拓工作中遭遇意外。在那里,他们罹患疾病的概率,高得我们无法想像,但是,我相信。这些人。我地这些朋友,哪怕到最后一刻也没有放弃自己的梦想。没有放弃自己为之奋斗的未来。战士,是一个崇高的职业。”萧永的声音斩钉截铁了起来:“想想生活在自诩为文明社会里的我们做了什么吧。我们在梦想遭遇挫折的时候放弃了,我们在遭遇强权、暴力、威胁地时候畏缩过,我们……甚至在遭遇白眼地时候都不敢大声。当我们放弃了这些我们生为一个生物,生为生物链上一环的抗争地本能,再正确的事情也变得不那么正确了起来。我们却觉得,那是我们作为一个社会人,而不是一个生物意义上的人,应该做的。再没有比这更讽刺的事情了。今天早上,当初是敌人现在却成为了时刻争执的朋友的图马和巴扎卡给我打电话,告诉了我当时在我的底片上留下身影的战士们的阵亡名单,感谢我至少能让他们的亲友有一个纪念、回忆、悼念、祭奠他们的亲人的途径,让人民能够永远记得那些为了国家的兴盛而失去生命的战士的时候,我也悔愧万分。当年,即使拿不到那样一笔赞助,如果我愿意倾家荡产,愿意问朋友们借贷一些资金,愿意多承担一些,或许,其中的一些人在今天能活着面对大家,做出更大的贡献。我也曾是那样的一个懦夫,一个不知道应该如何战斗,为了什么战斗的庸庸碌碌的凡人。”
全场鸦雀无声。哪怕是当初整天为萧永担惊受怕的安娜,也是第一次听到萧永坦陈自己当年的确不那么有生活的,也是第一次听萧永说起悔愧的话题。而中非的大使,已经在努力忍着眼泪。
“现在,除了被认为是最好的人像摄影师之外,恐怕不少人还在腹诽我的另一个最好……我,或许还是最好的遗像摄影师。”萧永稍稍停了一下,等自己心里稍微浓郁得过分了一点的壮怀激烈消歇下一些,他继续说道:“所幸,我的努力并不是完全没有意义。到了今天,这样的影展仍然能够为我的朋友赢得些什么,至少是尊重。而那些战士籍籍无名地倒在战场上的事情,再也不会发生了。巴扎卡说,他们现在有一个24人的摄影师队伍,带着廉价耐用的数码相机,开着吉普要跑遍整个中非的每个村子,为每个人留下身份档案,留下他们的容貌。那些摄影师里,有当时我认识的朋友,有我教授过的学生,他们简陋的技术,将帮助国家更好地了解人民,帮助人民更好地了解国家,了解其他人,而他们,也会将我们所认为的社会人的概念,将秩序、文明、优渥的生活和对未来的期望传达下去。再也没有比这个更有意义的事情了。我很感动,因为,摄影在这里,扮演的居然是如此重要的一个角色。”
“之所以到了这个时候,我反而愿意拿出钱来进行这样一次摄影展,在这个时候,那是因为,可能我的状况从没有像现在这样糟糕过。我指的不是金钱、名誉、声望和亲朋好友的数量和质量,而是我作为一个摄影师的生命。但是,相反地,我却再没有比现在更热爱生命,更相信自己的力量。一个摄影师的价值应该如何体现出来?或许,就是用这种现在已经越来越简单,越来越普及的技术,来影响人们,改变世界。这样的事情,摄影做到过,也将能够继续做到。既然摄影在油印、静电印刷、激光照排、网络的HTML时代都曾做到过这一点,那么,在Facebook和Youtue的时代,也将继续能够做到这一点。请允许我,证明给你们看。”
萧永双手松开了讲台,向着台下黑压压的人群浅浅一鞠躬,然后义无反顾地转身走回了阴影里。而当翻译急促而激动地翻译完最后一个单词的时候。全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大家知道,在那片阴影里,在他们面前的场馆的每一张照片后面,都有那样灼热的一个灵魂。
萧永没有感到释然感到轻松,他今天说得有些太多了,他暴露出来的内心太多了,他引起的关注也太多了,然后,当他在球场的某个猬集着大量钢筋水泥的阴暗角落里平复了所有的心情之后,他不由得还是露出了一丝?( 暗房 http://www.xlawen.org/kan/7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