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新辣文小说网 > 辣文小说 > 暗房 > 暗房 第 55 部分阅读

第 55 部分阅读

    张宸虽然和萧永没有师徒之名。但他一直将萧永当作自己的师长。从自己的那个小小的工作室被收购到现在,他从萧永这里获得的东西太多了。一个介于职业和业余之间,技术只能算是一般偏上地摄影师,在萧永的不断的指点和工作室超大量地联系、尝试、实验的机会中成长了起来。张宸现在是个没什么特点的摄影师,个人风格一点都不强烈,虽然工作室里萧永和聂信都鼓励他自信一点多尝试一些自己内心深处的想法,但他知道自己的能力局限在哪里。他这种什么照片都能拍,能够灵活转换各种风格,甚至能够模仿各种摄影师风格的能力,让他在商业人像摄影方面如鱼得水。而且。他还有和其他人完全不同地地方,他非常擅长和喜欢与那些影友们打交道,在影友团里的号召力。他仅次于萧永。而现在,张宸又获得了独当一面的机会,这个平台搭建起来之后,不管在普通的摄影爱好者,各个层级的摄影师,各个品牌的代表。乃至于在模特圈,他的影响力都会扩展到自己原来想都不敢想的程度。而对萧永怀着师长一般的崇敬、仰慕与完全信任地他,怎么会不唯萧永之命是从呢?

    而且,在这次搭建这个网站地过程中,还有朱建国、桑静茹等人的加入。朱建国非常单纯非常淡定地私人拿出了两千万人民币注资网站,获得了这个还没命名地平台12%的股权。桑静茹则投资500万人民币,加上由自己牵头组织了一个强大的广告营销组织团队,来为这个平台理顺广告主和广告投放这至关重要的前后两级的关系,并让公司在这方面迅速走上正轨。而羽星广告则获得8%的股权。羽星广告仍然是一个独立的机构。但他们已经开始组建专门的部门配合平台进行操作了。如果不出意外。第一单广告就会由他们来操作。羽星的那些人加入到网站之后,大家在业务方面还是得公事公办。但毕竟是原来的同事,沟通上肯定会比和其他公司来的轻松简单。桑静茹已经和楚弘闪电结婚,现在羽星实际上也是完完全全的自己人了。觉得比较郁闷的反而是现在的羽星广告的首席执行官秦勇。董事长都被拐进光涌了,以后来和自己谈判广告合作的,必然就有桑静茹,何苦呢?光涌又不是没钱,为啥不直接收购了羽星拉倒?

    这也是围绕着这个平台的又一项部署,也是楚弘的某种坚持。他觉得,他们需要的是一个完全健康的平台,他们需要有一个强健的合作伙伴来给其他有兴趣投入其中的公司做示范,但是,这种合作不能让公司自身有暗箱操作之类的问题,这也是为什么他们虽然越来越多地触及广告业务,却没有将现在在国内数得上号的羽星广告直接收购下来,而是做了如此让人残念的部署的原因。

    但是,随着这样的部署渐渐显露端倪,倒使现在一直关注光涌这边的情况的盛绪年警惕了起来。他虽然野心勃勃,但他的确是个经营管理的大师级人物。看到光涌这次这样操作,他立刻意识到萧永也好,还是给这个平台出谋划策的人也好,对这个平台的健康发展都非常重视,也可以想见他们在这个平台上倾注的期望之大。

    而这个时候,盛绪年左思右想之下觉得还是对萧永表现出一些善意,他没有先提出进一步的要求,就又安排了一次韩惟君和萧永的见面,而时间有足足一个下午。盛绪年的这番举动,倒是让萧永有些莫名,他觉得,盛绪年应该不是那么好说话的人,在他的这种大方背后,一定有其他的目的。

    果然。盛绪年过了没几天。兴致勃勃地打电话和萧永聊了足足有一个小时。然后才提起自己在德国地一个公司。希望萧永能够借着他在欧洲地关系。给与一些协助。萧永虽然稍微有些纳闷。也没问盛绪年所说地协助到底是什么方面地。就先答应了下来。挂上了电话。那家公司。同样是个搞机械制造方面地企业。同样是比较小巧。但在技术领域很有独到之处。总地来说。是和太田机械很像。

    稍稍调查之后。原来是这家公司碰到了恶意竞争。面对资金雄厚地对手地倾销。资金不那么充裕地他们处处碰壁。本来凭着自己地质量优势。他们应该能坚持下来。但却碰到了对方恶意地找了些捣乱地人介入。把局面弄得很混乱。最重要地是。原来有合作关系地那些公司。现在疑虑重重。很有些要撤单地意思。孙兴国地事情光涌那边还稍微有点心虚。毕竟这事情不占理。但这事情他们可就没什么顾忌了。两个手痒了很久地佣兵悄悄进入德国。一夜之间将那些捣乱地人全部打断一只手。绑在了一条街上地电线杆上。而那家不正当竞争地公司。则被悄悄潜入。破坏掉了一系列重要地设备。估计半年内都没办法恢复完全正常地运转。

    而后。盛绪年居然开始有选择地让萧永挑选各种各样可以帮上忙地事情。从联络媒体进行产品发布发表一直到盯梢、观察某几个人这样地事情。楚弘忽然发现。这些事情居然开始和盛绪年没有直接地联系了。如果不是盛绪年地势力宽泛到了他们压根摸不着边。就是盛绪年在故意找一些杂事交给他们。但楚弘觉得。这太有意思了。盛绪年这么做。不是因为真地有什么事情需要他们做。而是为了用一系列地事情试探他们地深浅。打乱他们做各种事情地步调。双方地第二轮互相试探。就这么开始了。

    “楚弘……你是不是折腾点事情让盛绪年这家伙无暇他顾?现在这样子。虽然我和惟君见面地机会是有保证了。但这样下去不是个办法啊。迟早被盛绪年拖死。而且。这些事情。他找我们这边做。我也是要托人地啊。这些事情零零碎碎地。越来越麻烦了。他丫地纯粹在玩人呢。索性划出道来倒也算了。”萧永对这样地情况有些不耐烦起来。

    “你以为我最近在做什么?”楚弘淡淡笑着说。他比萧永更早感觉到麻烦。也更早开始筹备。只是。这事情必须得做得足够隐秘。一定要让盛绪年觉得。完完全全是意外。而通过盛绪年地反应。他们能够获得地消息。可能是零零碎碎进行查探地几十倍。而这种阴谋地设计工作。实在是太激动人心了。

    第二百二十四章 倒霉的喝凉水的人

    盛家的企业里现在最主干的一个是盛世航运,一个是盛世贸易。而围绕着这两个骨干企业,还有一系列中小型企业,其中有盛家自己拥有的,也有参股的合作的,更多的则是因为各种各样的机会加入到这样一个庞大的利益团体中,有自己独到的地方的中小型企业。毕竟,做贸易要面对各种各样的需要,盛家只要将精力集中在那些主要的产品和关系上就可以了,大量零散的生意,还是交给为数众多的供应商比较有经济性。

    虽说盛家的确如盛绪年所说,一直秉持公平交易的家族传统,很少有仗势欺人的事情,但那也仅仅是很少而已。这种事情,怎么都是无法杜绝的。有时候,双方的想法根本不在同一个平面上,盛家的人觉得那是利理所应当,而他们手下的主管们则没有一定要秉承的家训,反而在这种比较重视传统和资历的家族企业里养成了一些不太好的习气,更是不会将那些和他们意见相左的小公司的利益太放在心上。虽然大问题不会出,盛英年一直都会努力协调好这些关系,但各种各样的小事情还是会将不满的情绪累积起来。等待某一天爆发出来。

    盛英年是盛家老二,盛黎年的弟弟,说起来他是盛世贸易的副总,但一直负责的都是各种协调关系的事情,时间长了不免也有些烦躁有些焦虑。背靠着盛家庞大的家业和人脉,有时候哪怕是盛家这边有做的不对的地方,他稍微放低一点姿态人家也都受宠若惊,很少有解决不了的问题,但是,这些事情做起来毕竟没什么滋味,也没什么成就感。更让盛英年不满的是,他经常在对盛家内部的那些搞出事情来的家伙进行处分地时候碰壁。盛绪年在日常经营中只问结果不管目的。而对手下那些人很护短,有时候甚至会为了手下人向盛英年求情,或者在其他方面网开一面给与一些补偿。盛英年虽然理解盛绪年带自己的团队也不容易。但他自己地权威感却由此永远建立不起来。而到了现在,他实在是有些心力交瘁了,乘着结婚,他一下子请了四个月的长假,跑去国外度蜜

    盛英年一离开,盛世贸易内部上上下下都有一种松了口气的感觉。

    而就在这个时候,盛世贸易发生了严重的公关危机。起因很简单。结款的问题。原先在盛世贸易工作多年的一个销售经理,在一次出差过程中不幸碰到了空难,遇难了,死在大西洋上的他到现在都还没找到尸体。而在盛世贸易手忙脚乱地委任了新地经理接掌集团繁杂的工作过程中,问题出现了。原先的经理出于操作方便考虑,和不少合作伙伴都有各种各样的结款协议,来控制集团的现金流,或者用长期的供货承诺来压低单批货物的价格。这种都是这个领域里经常发生的事情,只要他还在经理的位置上,继续和那些厂商保持好关系。这种本来都不是问题。但现在,一朝天子一朝臣,新任的经理对这种前任私下答应下来地事情他压根不知道。于是。纷争就这么产生了。

    而引燃整个矛盾的,是两家本来为了将来的生意苦苦忍耐,但在经济危机地不良局势下实在手里没有了现金流快无以为继的公司的催款,居然被盛世贸易的财务部门直接打回来了,态度恶劣。而盛世贸易的财务部门的理由很简单:他们是盛世,是盛家地产业。从来没被催款过。但实际上,按照合同,盛家的确应该把那些款项结清。那两家公司这下子忍不住了,拉了一帮公司去催款,而盛家的企业什么时候碰到过这种事情?盛英年这个调节关系的不在,而盛绪年压根不插手这个层面的事情,一个叫杨尹寒的副总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居然用了台面之下的手段。教训了那两家发起催款的企业。大企业大集团的做派凸显无疑。

    假如事情只是到这里。那就算了,盛绪年在这个时候终于听闻了这件事情。开始准备直接插手,可他还是晚了那么一点点。上海主流媒体里地一个愣头青记者童亚均本来一直在追踪大企业地话题,在知道了这件事情之后和盛世贸易联络,想要问问里面的关节,没想到被打了回票,约好采访盛绪年地,但盛绪年临时赶赴萧永的邀约,放了她的鸽子。而私底下,几个朋友、同事则对此事颇有意见,觉得这是盛世集团故意的。被这么一挑拨,这个年轻的女记者这下子不干了,她彻底认定盛世贸易盛世航运就是耍大牌的家族企业,公事的调查结合私人的报复情绪,也因为负责公关、媒体关系的盛英年不在,一篇报道此事的专题稿件居然发了出来。

    其实,到这个时候为止,楚弘只插手了两次,一次是让萧永在那个时间约盛绪年,聊些盛绪年感兴趣却不重要的话题,而另外一次,则是让以前给他写过稿子,现在在报社工作的小学徒,说了几句话。因势利导,浑若天成,一点痕迹都没有。

    随着这篇重磅报道的面市,那些企业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在和盛世贸易已经等同翻脸的情况下,将盛世贸易告上了法庭。这下子,这事情闹大了。这时候还在西班牙看斗牛的盛英年虽然知道了这事情,但是,他却无意提前结束自己的假期回来解决问题。而是继续保持沉默,将所有的事情都推给了盛绪年。盛绪年焉能不知盛英年对自己很有些情绪?只好努力将这事情平息下来。

    而在这个时候,童亚均这个因为报道盛世贸易而小有名气的记者,在几篇稿子被领导枪毙之后,居然辞职了,将那些专题采访报道全都发布在了自己的博客上,说盛世集团进行舆论压制是彻头彻尾的霸权主义。这个性子爽辣,形象也很阳光的女记者这下子彻底火了,简直变成经济领域的媒体斗士,引来大批网友的追捧,那些帖子也完全脱离了盛绪年的控制,在整个网络上传播得到处都是。当人肉引擎发动的时候,盛绪年觉得这简直是一场噩梦。网友们将各种各样盛家的产业,盛世贸易、盛世航运和各种企业的连带关系挖掘出来,分析着盛世集团优待自己人,剥削其他合作公司的事情。再加上一些有心人有意推波助澜、煽动造谣,还有媒体对于这类常见于大集团和小供应商之间的矛盾的官司的报道,他已经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在策划整个事情之前,楚弘就对萧永说过,他最近心情不能太好。而心情变化的时机本身,也有助于消除盛绪年对光涌这边的怀疑。光涌里面肯定是有盛绪年派来的探子的,盛绪年手里的人没本事插手光涌集团的高层,大概,是因为某种“气场不合”类型的理由,但他却能够派人进来观察萧永一举一动。而不用费多少工夫,人精类型的萧永和楚弘就能够看出来是谁。在策划针对盛家的阴谋的时候,楚弘一再提醒萧永:“你平时就铁青着一张脸好了,反正现在你的状态,这太正常了。在事情开始冒头的时候,你要注意,提起这事情,表情要很无所谓,要让人感觉,有点遗憾、不足的感觉。而在盛世集团焦头烂额之后,在那家伙面前稍微抬抬眉毛,有些幸灾乐祸的样子就可以了。那么,就算盛绪年觉得可能和我们有关,也不会怀疑到我们头上来了。这才是你应该有的最正常的情绪。”

    其实,盛绪年哪里有那么敏锐,他压根没想到这事情的背后可能有光涌的策动。在经营的方面,大集团和小公司之间的配合一直是个很麻烦的问题,而盛英年的离开、经济情况本身的恶化、那个遇到空难的经理、那个上台之后手足无措的继任者、以及那个愣头青记者、以及后来越来越多的网友讨论……他怎么也不可能想到这里面任何一个环节可能有光涌的参与。其中任何一个组成部分都挺偶然的,但就是这些偶然拼凑在一起才碰上了这样的事情,要说光涌策划,难道盛英年的蜜月可以由他们安排?还是说空难是他们折腾出来的?那个记者怎么调查也都和光涌毫无瓜葛,至于网友这一环,现在是想要调查也无从说起。盛绪年觉得自己就是那个倒霉的人,倒霉到了喝凉水也塞牙缝的人。

    盛家的主要业务受到严重影响那是肯定的了,而这事情暴露出来的盛家的兄弟之间的不和睦,集团内部的作风习气问题,尤其是诸多不规范的交易,都让老爷子怒不可遏。本来身体就不好的老爷子,对盛绪年的绝对信任也出现了一丝动摇。在他看来,如果盛绪年不是那么激进,不是那么不近人情,盛家的产业或许不会走到这个地步。而韩惟君,在老爷子面前则对此事保持着绝对的沉默,但是,对楚弘、萧永的了解比盛绪年深厚得多的她,还是从里面嗅到了一丝阴谋的气味。这,压根就是楚弘的风格啊。

    第二百二十五章 不看不知道

    盛绪年对司机说:“就停这里吧。”他的那辆宝马7系停在路边,距离光涌园区还有大约五六十米的地方。光涌园区所在的道路仍然安静,狭窄的街道两侧的行道树十分茂盛,更是显得静憩舒适。走近光涌园区,能看到贴着红色石材砖面的墙体上方装着摄像头和红外感应器,这种双重设置在上海的诸多所谓的创意园区类型的办公区里可不多见。再向前走,就能看到光涌园区的入口了。虽然是个办公区,但光涌门口放行汽车的自动隔离栏显然不是民用标准,更不是一些写字楼的停车场那种上下摆动只有一根横杆的东西,居然用的是地下伸出的金属柱来做隔离。后面还有一层平时一直打开着,只有到晚上才会关上的防撞击自动格栅。门房里的保安,看起来十分精悍,尤其是站在门口岗亭的那个,双手紧贴裤缝,站得笔直,他观察来往车辆和行人的时候,向两侧平转着头,然后迅速回到中间。这家伙一看就知道必然是刚刚离开部队没多久的家伙,军姿那叫一个标准,任凭汗水浸透衬衫,身上的着装一丝不苟。后面的门房间里,还有另外两个人,盛绪年撇了撇嘴,惊讶于小小一个园区居然有三个人当门房,防卫严密得有些过分了。而门房间那透光率明显不太理想的玻璃,看起来大概有一寸厚吧,有多少办公园区的门房是达到防弹标准地?

    盛绪年倒是从自己安排在摄影工作室的人那里得知。光涌的安全机制还不止于此,在供行人行走进出的通道上方,有摄像头,追踪每个人的面容,和电脑里的图形比对,而那个门两边都是射频信号接收器。有光涌园区地工作证的人,进出的时候就自动打卡记录了,而想要别人帮忙都不成。这套面容加上射频卡的安全和考勤相结合的机制,也不是民用技术,萧永能在这里用上这种先进技术,还得益于当年曾和纽约警方联合开发面容识别系统,交情摆在那里。搞来这么套民用的识别系统,加上自己这边开发出来的考勤系统,倒也相得益彰,只是这套东西光涌虽然有专利,但似乎并没有想要专门销售地意思。

    “您好,请问您找谁?”门口的警卫礼貌地问道。

    “萧永在吗?”盛绪年笑着问。

    “您预约了吗?”

    “没有,我突然想起来过来的。我是盛绪年。盛世贸易的。”

    “那您随身带着这张卡,到写字楼一楼前台,那边会给你安排的。”警卫从身后的金属盒子里取出一张来宾射频卡,交给了盛绪年。警卫没见过盛绪年。但面前的这个人,显然不是匪徒之流,而且。光涌内部的保安,一般来说也不惧怕什么特殊情况。

    盛绪年问:“哦?这就可以啊?萧永可是集团老总,不用预约都可以见?”

    “除了开会,萧永一般都在影棚或者自己的办公室。我们都不管他叫萧总什么的,您进去吧。要是他现在忙着那没办法,不然。一般都能找到他。”

    盛绪年进入了光涌园区,这还是他第一次来这里。光涌虽然有一个地下车库,但使用频率似乎不高地样子,大部分的车子都停在外圈,在建筑群和外围墙体之间。而中间整个一块空地则是绿树成荫的园林活动区。盛绪年抬头张望一下,在一栋四层地写字楼顶上,还有用高高的铁丝网围起来的篮球场和网球场。现在虽然还是上班时间,但中间的这个小广场里人不少,尤其是那些模特们。来公司处理完事情。和经纪人和客户沟通完之后,多数都会有大量的闲暇。大家经常围拢在这片舒适的小广场里聊天,打牌。本来还有模特建议说,要不中间搞个小型地露天游泳池吧?萧永或许本来也没想过拒绝,但由于在这个园区工作的人里有为数众多的IT人员,还有诸多广告行业和媒体行业的员工呢,可不光光是模特。要是经常从办公室里看出去能看到一堆比基尼美女在嬉水……这工作还要不要做了?于是,虽然这个建议让经纪公司和摄影工作室的上上下下都很心动,最终还是没有通过。不过,在天气良好的时候,模特们还是经常把充气的池子拿出来灌满……

    现在虽然看不到这样香艳愉悦的景象,但中间这片小园林里的闲适气氛却还是一望而知,好几个一看就是IT公司职员地男性抱着笔记本,坐在树荫底下,套着耳机在那里埋头工作。整个园区覆盖地无线宽带,让工作可以在任何地方进行。说起来光涌园区里应该都是比较热闹而繁杂的企业,比如模特经纪公司、摄影工作室、杨巷地演出公司等等,但整个园区却显得非常安静。不过,想来这也是因为现在是午后,慵懒的气息不可避免地侵袭着这里。

    盛绪年在前台询问地时候。负责接待地那个漂亮女生又一次提醒他。整个园区内一定要随时佩戴着那张射频卡。不然……保安随时可能上来找他。盛绪年这才醒悟过来。这园区里地安全工作看起来松散。实际上严密扎实。又充分考虑了创意工作者们性好自由地要求。实在是管理和安保方面地一大创新。

    要见萧永地确没什么问题。接待小mm给赵灵宁挂了个电话。就起身带着盛绪年朝着萧永独享地办公区去了。萧永现在地办公区就在叶嘉莹地专案组和训练间隔壁。里面堆着地各种影像设备加起来。大概有小一千万地样子吧。

    “你怎么来了?稀客稀客啊。”萧永觉得有些奇怪。盛绪年居然不请自来。而盛绪年地神态安然。既不像是最近被折腾得手忙脚乱地样子。也不像是以前见到他地时候平淡中带着一点倨傲地调调。现在地盛绪年。透射出一种安定自信地气息。

    盛绪年笑着说:“我来看看。没想到你这里现在搞得那么舒服。这里。大概是全上海工作环境最好地几个地方之一了吧?如果不得不用之一。”

    对这个评价。萧永很是受用。作为光涌地拥有者。他可是一手打造出现在光涌园区地样子。那些谷歌支援来地工程师们已经算是被谷歌那种宽松愉快地工作氛围养刁了地。到了这里仍然流连忘返。杨巷那里好几次笑呵呵地说。几个员工本来跳槽去了其他公司。没几个月又回来了……说是在这里干久了。去了那种标准地写字楼。不知道该怎么工作了。大家对这个环境地认同。对萧永来说可是纯粹地没有任何杂质地成就感。

    “也算是花了点心思吧。当然也花了不少钱。内部地这些乱七八糟地东西。居然也花了我两千多万地样子。”萧永笑着说。“不过。大家喜欢就行了。”

    盛绪年点了点头。亲眼目睹萧永这边的工作环境,他能感觉到平时和萧永楚弘这些人打交道的时候无法感觉到的东西。萧永和楚弘,对他必然是很有意见的,那种剑拔弩张的气氛时不时就冒一下头,但在这里,却是完全另一种调调。而一边受到他这里那么大压力,一边却能够安心完善园区这里的这些细节,这对他来说似乎也是某种暗示:萧永他还有余力,不然,他不会在他的内心深处仍然保留着这么平静的心绪。

    “来找你也没什么别的事情。一方面是惟君让我带消息给你,盛夏的生日怎么办。她说,如果可能,那天中午你是不是能去一次苏州。主要是老爷子晚上要给盛夏搞个宴会,请了不少人,我想你对去盛家的老宅也没什么兴趣吧?”盛绪年问道。

    “那我中午跑去苏州吧,反正很近的。”萧永点了点头,然后,笑着问道:“你不会就为了这么点事情来找我吧?”

    盛绪年笑着说:“我是想请你帮个忙……你手里有不少媒体资源吧?最近你应该也听说了,盛世贸易那里出了点麻烦。我有点头痛啊。能不能帮忙关照一声,让我能发发声音?”

    萧永奇怪地问:“你自己不是很容易就能搞定么?联络几个媒体做专访有什么难的?新闻类媒体巴不得有这样的机会呢。”

    “唉,你说得轻松。不和这些人打交道,是真不知道这些人多麻烦。记者们采访你的时候一切好说,到了杂志报纸上,就不是那么一回事了。而且,现在麻烦的还不是那些媒体,说到底,哪怕不太恭敬,不就是钱的问题么?可是,那些网友啊、博客啊,那才叫麻烦。以前只觉得看那些被人肉被评论热炒的挺好玩,可真轮到自己了,才知道那真够难受的。你也知道,我做贸易什么还行,但这行当,实在是有些无从着手。英年又不肯帮我,才搞得那么被动。”盛绪年叹了口气,说:“要不是现在内部一下子找不到人,我能拿盛家内部的事情来麻烦你吗?我这次可是拉下了这张脸来啦,你就帮帮忙吧。”

    萧永脑子里在转着各种念头,但嘴上已经轻松地答应了下来:“唉,你来找我,我能不帮忙么?我们详细聊聊?”

    第二百二十六章 将欲取之必先予之

    “虽然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但我觉得盛绪年应该知道是我们干的。”萧永笑着对楚弘说道。

    而在一边听着他们说话的龙冬倒是有些纳闷,怎么碰上这事情,居然萧永看起来挺开心的。龙冬略有些迟疑地说:“那现在怎么办?后面的事情还要继续跟进么?”

    “当然,”萧永和楚弘居然一起回答道,他们的意见显然非常一致。楚弘冲着萧永挤了挤眼睛,萧永笑着解释道:“我开心的是,我们显示了力量,我们能够动摇到盛家的基本面,盛家的核心产业。虽然现在盛绪年还是来找我,安排接下来和惟君的见面,但态度不同、立场不同,明显比以前软化了很多。他自己或许没有感觉到,但我能察觉出来。而且,登门拜访这回事,本来就很说明问题了,他要亲眼确认对手的实力和态度,这种潜意识里的想法,要比他实际上说什么做什么甚至更有作用。我想,盛绪年也不太可能抓住什么线索,只是从直觉上来说,最近出的这些事情太集中太密集了,而盛绪年,应该左思右想之下,还是决定不应该相信那是巧合。这种情况下,他必然得找个人来怀疑,然后才能开始调查,而他自然就会想到我们。”

    楚弘笑着说:“所以啊,龙冬,你怎么能停下手里那些人的动作呢?盛绪年来了一次光涌,然后一切问题都没有了,对他来说,没有比这更好的证据了。你只管干你的,不必加强,也不用缩减,就那么玩就是了。你只要觉得你那些人完全可靠,就这么玩下去就好。”

    龙冬点了点头,又问道:“那萧永你说尽量帮忙,那不是白瞎他吗?你不让我停下。这事情没办法操作啊?”

    楚弘得意地说:“只是你觉得没办法操作而已,我觉得好操作得很啊。你看,这事情和我们没关系,你干你的。然后,萧永自然可以找另外一拨人去帮着盛绪年。甚至还不用,他帮忙联系几个人对事情稍做澄清。反正要说媒体关系,我手下那帮人谁差过啊?最多盛世贸易的这种采访枪稿我来写,对方在这事情上就没办法说什么了。^^其他的。其实压根不用做什么,给盛绪年出个主意就好,剩下的就看他自己了。”

    在萧永和他叙述刚才盛绪年来访以及说的那些话的时候,楚弘已经在脑子里形成了非常完整地想法了。他读书是一目十行,想这种阴谋诡计却是一步百计,还乐此不疲。而他相信,既然萧永看起来那么轻松自如,他也肯定有了自己的想法。说不定。两个人想到一块去了。

    “要么,我们玩个很古典的游戏吧?”楚弘笑着说。

    “哦?”萧永很默契地投过一道眼光,说:“怎么玩?手心里写字也太老土了吧?洗手液也很污染环境的啊。”

    “你看,我们办公室里有两个tabletpc,我们屏幕上写,一起翻出来就行。”

    “好。”

    两个家伙立刻就行动了起来,而他们刷刷地在屏幕上写下来的东西果然一样:青石基金。

    萧永耸了耸肩,一副理所应当地样子,而龙冬和张泽辉两人面面相觑之后也明白了过来。^^^^现在的情况。盛绪年虽然可以解决问题,但不可能不付出代价。代价有两方面,一方面是金钱上的,另一方面则是关系上的。对于盛世贸易来说,虽然因为经济危机,他们也受到了不小地冲击,账面上的资金充足率可能不如以前那么多,但以支付货款的方式来平复那些供应商的情绪还是完全没问题的,只是。之后的一段时间里。他们会在资金流上比较紧张。这种金钱上要付出的代价是必须的,但是。盛家显然不可能就这样解决问题。他们地确可以靠着自己地关系、人脉,靠着他们的强势去解决官司,部分压制舆论,但是,一旦就这样解决了问题,盛家以后还怎么做生意呢?他们实际上是向那些供货商们服软了。一旦以后再出什么事情,毫无疑问,那些供货商必然会再次联合起来对抗盛世贸易,争取自己的空间。没有人是甘于一直被人控制、播弄的。那些供货商自然也是这样,通过这一次,他们已经意识到了,原来盛世贸易这样家大业大的超级巨鳄也会碰到没办法处理的事情啊?让这些供货商都继续保持合作关系,将来要是能一直比较顺利那也就算了,一旦出现什么问题,一旦盛世贸易碰上什么需要供货商和他们站在一起共同面对的困境,这些供货商很有可能就会变成定时炸弹。不说这些,光是从盛绪年的性格来说,就不能容忍这种事情。

    盛绪年肯定会对这些供应商做相当程度的处理,将其中闹得最凶地那几个从供应商的名单中清除,估计还得不大不小地给他们使点绊子,以儆效尤。这一次闹得凶的多,清退了这些公司,但货物供应还是得跟上啊。现在经济情况不好,大家都憋着劲地做生意,一旦货物跟不上,长期单子中的一部分被竞争对手抢走了,影响的可能就是之后三五年的事情。

    萧永在给盛绪年联络了采访和稿件发布之后,随口提到了这个问题。盛绪年耸了耸肩,他当时还没想到青石基金的问题。他的思路的确是没办法和萧永和楚弘这些憋着劲算计他地家伙们相提并论,而且,他最近那叫一个焦头烂额,也没空朝着哪方面想。^^^^萧永揶揄地提了句:“青石基金不是有钱么?又要洗钱?让他们收购下那些公司不就完了?看起来还是一模一样,实际上大翻天了。然后你爱怎么折腾怎么折腾,又有了供应商地嫡系部队……不过你本来就应该有嫡系部队的吧。”

    萧永地这句话听上去像是开玩笑,而萧永也就那么一说,似乎也就是一下子想到随口就冒了出来,没经过大脑,但这句话却让盛绪年豁然开朗。萧永这个话的确是玩笑,但这个完全是可以操作的。这些供应商只要其中的主要人员不动,生产线不动,背后老板是谁关系不大。而这些老板是自己人,那才叫好呢。而且,盛绪年想的是,这对他来说是更好的机会,这钱,完全可以自己出,配置成为青石基金的资产,这样,自己和青石基金就完全链接起来了,双方的关系就会非常紧密。青石基金通过贸易手段,通过掌握着大笔单子的盛绪年,获得了大量良性的合法的资源,自然不会说不,而盛绪年则能够直接插手青石基金高层事务,会有更大的发言权。而通过这些企业,通过进一步的潜移默化,距离他把整个青石基金掌握在手里也不会太遥远了。而且,通过这种方法,他等于是将这一次成功动摇了盛世贸易的威信,证明了实力的企业掌握在了自己手里,对于他这个对盛家的忠诚似乎很成问题的人来说,这毫无疑问是一种极为强力的资源。

    虽然萧永是无意间给了他一个提醒,但盛绪年还是投桃报李地进一步让他和韩惟君接触了。明显现在韩惟君的自由度大了很多,在最初对韩惟君的严密控制之下,不管是盛家的老爷子,还是韩家的那些亲戚,也都知道不可能永远把韩惟君局限在老宅这里。只是希望通过这段时间,让她能够和萧永分开……在他们看来,或者说,在盛绪年的解释、介绍和影响下,他们显然都认为萧永是那种管不住自己的家伙,很快就会在身边成群的美女面前暴露自己的本性,而韩惟君到时候也就能看清萧永了。而现在,韩惟君一边冷冷地对待那些居心并不怎么善意的自家亲戚,一边照顾好盛夏和老爷子,其余时间,她倒是比较自由了。手机还给她了,但为了不露出马脚,她并不会直接给萧永打电话,而是全部用盛夏的手机。虽然韩惟君住在苏州的盛家老宅子,但经常跑来上海和萧永碰面,而盛绪年,则会为他们两人打掩护。正好公司最近有一大堆危机公关的工作,盛绪年甚至将这部分事情全部扔给了韩惟君。

    私底下,他自然在进行着各种细致的部署,想要一举解决问题。一旦有了明确的思路,盛绪年的活力立刻就迸发了出来。青石基金所属的几个公司以各种方式介入了那些正在和盛世贸易打官司的企业,悄无声息地获得了控制权,然后,在盛绪年息事宁人的态度之下,盛世贸易不但陆陆续续支付了所有结款,甚至还付出了相当一部分赔偿,而和这些公司,盛家为了表示善意,和以后长久合作的决心,甚至又签了一系列的条件比以前优惠的合作协议。很快地,在短时间里引起巨大轰动的盛世贸易以大欺小的问题,似乎就这么非常和风细雨地解决了。

    萧永和楚弘对于这件事情里面盛绪年似乎能够获得的巨大利益置若罔闻?才不是,他们的用心更深一点。他们在赌另外一件事情……一件以前不小心有些忽略的事情。

    第二百二十七章 重击

    青石基金和盛绪年勾结起来之后,事情就这样平息了,比较不满意的也就是那个愣头青记者童亚均了。她虽然从原先的报社辞了职,但是因为她在这件事情中起到的关键的推动作用,而且报道出来的内容也很有些意思,虽然因为面子的问题没有回到原来的报纸,却回到了同一个集团的一个商业新闻周刊里。这里的工作更适合她,因为需要撰写的不再是零碎的豆腐干文章,而是一篇篇的专题报道。虽然花在文章里的时间和精力只有远超过原来可以不动脑筋人云亦云,不会出什么漏子的记事性报道,但她觉得很有成就感。前一段时间的风起云涌让她以为已经死去的新闻正义感熊熊燃烧了起来。现在,她手里的资源和当初完全不同了,通过盛世集团的系列报道,她结识了许许多多的圈内人物,和一些能够有“机密消息”披露的内幕人物,现在的周刊,有熟悉商业圈的记者编辑带她,而周刊的资料库也非常完备,有许许多多的研究性报道,尤其是被枪毙的报道可供参考。她眼界开阔了许多,思考问题的方式也在不断变化着,越来越像是个真正的采访记者,而非不知不觉之间被楚弘设计利用的莽撞小女生了。=

    最近一段时间,随着盛世集团的风波渐渐平息,总觉得里面有些什么不对劲的童亚均能做的事情很有限,那就是反复地看那些资料。她现在是盛世集团的拒绝往来户,是肯定采访不到盛世集团的任何一个人的。说实在的,小小年纪,刚刚脱离实习期没多久就有这种待遇,其实也蛮说明她现在的江湖地位了。她不仅阅读盛世集团的各种材料,从多少年之前的一些报道一直到最近的年报和各种相关消息,同时也阅读那些和盛世集团达成和解地企业的各种消息,努力想要从中理出一丝端倪来。周刊的资料库虽然完备,但毕竟有限。都是从公共渠道收集来的信息。而关于那些中小企业,尤其是制造加工型的企业,消息实在是太少了。但童亚均既然觉得有问题,她就会越看资料越觉得有问题……她将一个个时间和事件记录了下来,开始拼凑起一张所有这些企业发展地道路和他们与盛世集团合作的图谱。观察这些企业的不同发展轨迹以及他们和盛世集团的交集。越是做这种看似无用功地工作。童亚均却越是觉得,她在接近些什么,而周刊里的那些老记者和编辑,十分支持她。要知道这份周刊虽然做的是商业。可里面却有几个人都是著名的南方集团出来的家伙,当年都是被中宣部点名的家伙,现在虽然年纪大了,火气收敛了,对于那些揭露黑幕的事情似乎也在重重压力下,至少让别人以为自己不再热衷了,但内心的火焰却是熄灭不了地。其中几个在各方面关系比较铁地,甚至给童亚均借来了一些海关、工商方面的材料。而新的材料还在陆续补充中。

    童亚均每天就埋头在资料里。不时打打电话核实一些关键数据。每天都在报社里加班到深夜,这个勤奋的小女生,已经成为周刊的宠儿。至于日常的稿量完不成?总编都很关照她,怎么可能让她发生这种事情?杂志嘛,总有些软文什么的,以前多数是指定条线记者?( 暗房 http://www.xlawen.org/kan/713/ )

本站所有小说都是转载而来,所有章节都是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备案号:粤ICP备1234567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