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5 部分阅读
耍宰约旱拇Ψ>褪前炎约和档哪侵Ц直拭皇樟硕眩斓紫略趺椿嵊姓饷春玫氖虑椤?br />
晕晕乎乎的一堂课过去,董绍林根本就不知道那位老师讲的是什么,直到下课铃响,同学们一涌而出跑出去撒欢之后,董绍林才意识到已经下课了。
他偷眼望向郝建平,郝建平依然如同以往一般,低着头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写写画画,眉头微微的皱着,似乎他根本就没有关注过董绍林一般。
董绍林看到教室里只剩下不多的十几个学生,大多也都凑在一起叽叽嘎嘎,一副天南地北海阔天空的样子,根本就没有人留意他和郝建平这两个特殊学生。
董绍林狠了狠心,终于硬着头皮从自己的座位上站了起来,身上的关节一阵脆响,是许久没有活动的缘故。
董绍林站在郝建平的课桌前,一张脸已经烧得发烫,他踌躇良久,终于以低不可闻的声音说道:“郝总,对不起,谢谢你。”
郝建平猛然从沉思中惊醒,在学校被人称呼为郝总,他这还是第一次,他抬头看到站在面前的人是董绍林,脸上露出了笑容:“绍林,你好,请坐吧。”
也只有他听得明白董绍林又是对不起又是谢谢你的是什么意思。
从郝建平的身上很自然的就迸发出那种成功人士以上凌下的气势,这并不是郝建平刻意营造的,甚至说他的姿态还是非常和蔼可亲的,只是他现在管理着这么一大摊子事业,那种气势自然而然的就已经浸入了他的身体里面,随着说话很自然的就释放了出来。
董绍林踌躇了一下,没有按照郝建平的吩咐坐下来,依旧站在那里,只是声音更低了:“郝总,谢谢你。”
他是在谢郝建平保留了他的颜面,也是在谢郝建平对他的资助,只是这种资助让他觉得浑身不自在,类似于被人施舍的感觉。
郝建平呵呵一笑,伸手一指自己课桌对面的椅子:“坐吧,咱们俩聊聊。”
这一次董绍林依言坐了下来,他知道自己早晚要面对的,躲也躲不过去。
郝建平微微一笑,把自己还没有写完的笔记本合了起来,望着董绍林说道:“绍林,小节上的事情咱们不过多说了,我知道你只是出于需要,否则的话你不会只拿一只廉价钢笔。我资助你也并不是无偿的,我要你承诺,等到你学业有成之后,你必须要到我的企业里来工作,当然,并不是无限期的,我资助你多少年,你就要在我的企业里工作多少年,怎么样,你觉得咱们这个合作方式还算合理么?”
在瞬间,董绍林的眼眶湿润了。他知道,郝建平是在用这种方式让自己能够坦然的接受他的资助,而他需要的,只是一个承诺而已。
“郝总…谢谢你。”董绍林哽咽了,在郝建平身上,他感觉到了久违的温暖。
郝建平笑了笑,从课桌里把书包拿了出来,翻找了一会儿之后,从书包里掏出一支钢笔递向了董绍林:“绍林,这支钢笔送给你留作纪念吧。”
还是那只黑色的廉价钢笔,董绍林的脸腾地一下又烧了起来,他知道,郝建平这是在借物劝诫自己,什么事可为,什么事不可为。
董绍林紧紧地抓住了那支钢笔,终于抬起头来直视着郝建平的眼睛说道:“郝总,请相信我,我绝不会再犯类似的错误。”
郝建平笑着点了点头:“我相信你。”
就在这时,郝建平书包里的电话响了起来,是那种简单的电子音乐,可是就是这种简单的电子音乐的声音,让原本还有些喧闹的教室在瞬间就安静了下来。
县一中藏龙卧虎,班里面有两三个腰里别着bb机的同学,在同学们的眼中无疑已经是贵族般的存在了,可是那种贵族身份象征的bb机只会发出单调的‘滴滴’声,同学们也知道郝建平有bb机,可是啥时候bb机有这么好听的电子音乐了?貌似还是那首世界名曲‘致爱丽丝’。
直到这时,滞留在教室里的十几个男女同学这才发现班里最另类的两个学生不知道什么时候坐在了一起,而且还一副相谈甚欢的样子,一个个的忽闪着眼睛打量着郝建平和董绍林,在心里猜测他们的关系,等到郝建平从书包里拽出那个硕大的大砖头的时候,教室里哗声四起,已经有学生身不由己的站起来向郝建平走了过来。
郝建平不好意思的冲着目瞪口呆的同学们点了点头,这坑爹的大砖头,不仅携带不方便,而且功能也是奇缺,连基本的震动和来电显示功能都没有。
“我靠,这就是大哥大呀,我看录像上那些香港老大都是举着这个东西。”
“这大哥大恐怕得一万多块钱吧,郝建平,给我看一看。”
“看个毛呀,如果掉到地上摔坏了,你老爸好几年的工资可就没了。”
……
郝建平被人如同大猩猩一般围在了中间,头皮一阵阵的发麻。他急忙站起身,不好意思的冲着围过来的同学点了点头,分开人群走到了教室最后接通了电话:“你好,我是郝建平,请问你是哪位。”
第一百二十六章书记召见
仅仅上了一节课的郝建平迫不得已的又请假了,这一次请假的理由充分到了就算是陈韬知道了也不得不批准的地步。
县委书记召见,谁敢阻拦?
刚才郝建平接的那个电话竟然是邓国光的秘书徐承东亲自打过来的,话不多,只是简单的吩咐郝建平在十点钟赶到县委,邓书记要接见他。
徐承东想要找到郝建平的电话号码太简单了,给超市打个电话,表明自己的身份,谁敢隐瞒他?
郝建平赶到县委的时候刚刚九点四十,可惜他被县委保卫科的干部给拦在了门外。
任谁也得把郝建平拦住,郝建平因为今天去学校上课,也不想自己成为另类,所以规规矩矩的把校服给穿上了,邓国光临时召见,他自然也就没有时间跑回家去换衣服,喊了大刚急急忙忙的就跑了过来,虽然他是坐着车来的,保卫科的干部还是毫不迟疑的把这个穿着校服的半大小子给拦了下来。
这里是县委办公要地,可不是小孩子随便到处乱跑的地方。
“同志,是徐主任约我来的。”郝建平推门下车,直视着那个保卫干部说道。
“徐主任?哪个徐主任?”县委大院里姓徐的不多,够资格被称为主任的更是少之又少。
“县委办公室徐承东主任。”郝建平实话实说,抬出徐承东的大牌子也是迫不得已,面对这个保卫干部他可是绝对没有一点装逼的意思,没有必要。
保卫干部嘴角跳了一下,似乎是想笑,可是他忍住了,保不准面前这个学生是徐主任的什么亲戚呢,如果无缘头的得罪了徐主任可不是一件什么好玩的事情。不过保卫干部还是冲着郝建平说道:“你先在这里等一下,我打个电话询问一下。”
保卫干部走向窗口去打电话,可是目光一直也没有离开过郝建平,唯恐这个捣蛋学生突然冲进县委大楼胡闹一番,那可就是他天大的失职了。
在机关工作的人基本上都养成了谨小慎微的习惯,有什么事情先请示后汇报,能不自己擅自做主的事情就绝不擅自做主,这样做下去,即便无功,但是也不会有过。
郝建平面带微笑仰望着灰蒙蒙的县委大楼,这栋饱含着历史沧桑,历经了无数时代变迁的大楼在前世可是与他无缘,他也绝没想过自己会有朝一日走进这里,而且还是堂而皇之的蒙昭而来。
保卫干部回来得很快,回来之时一脸的警惕已经变成了灿烂的笑容:“呵呵,对不起郝总,让您久等了,那个您顺着这个楼梯上去,一直走到四楼向左转,邓书记的办公室就在走廊最里面那一间,徐主任已经在四楼等着您了。”
保卫干部到现在也没明白眼前这个小孩到底是那个单位的老总,不过他已经从徐主任口中得知面前这个小孩是邓书记亲自点名要见的人。
郝建平笑着冲着保卫干部点了点头,说了一声谢谢,吩咐大刚在楼下停车场等自己,就背着硕大的书包走进了县委大楼。
大刚看着郝建平沉稳的走进县委大楼,自嘲的苦笑了一下,打着火开进了停车场,停在了一堆奥迪桑塔纳之间。
唉,真是没法比呀,人家郝总年纪轻轻,在县委书记面前都挂上号了,而自己都已经二十岁了,还只是一个出租车司机,开的还是这种最低档的面包车,怎么比?
不过大刚也有一些沾沾自喜,自从他被郝建平选中之后,最少生活已经稳定了,而且通过这一段时间的交往,他也看出郝建平绝非池中之物,如果自己能够长久的跟随郝建平,他也可以预见自己的未来绝不会是就这样庸庸碌碌的平凡下去。
郝建平登上县委办公大楼四楼,一路上虽然遇到不少诧异地望着他的人,不过也没有人上前来询问郝建平找谁。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这是在机关工作首先要遵守的一条生存法则。
徐承东正站在四楼的走廊上等候郝建平,他以前见过郝建平两次,一次是他陪同邓国光到医院看望溺水儿童的那一次,另一次是在大洼乡中学商铺的施工工地上,这两次郝建平都有出色的表现,徐承东曾经听到邓国光在私底下夸奖了郝建平一番,所以徐承东也就对郝建平多留了一点心思。这可是做秘书的基本功,谁知道哪天邓书记又心血来潮想起这个救人小英雄来呢。
见到郝建平从楼梯爬上来,徐承东习惯性地看了一下手表,九点五十,比预约的时间提早了十分钟,不过郝建平也不是体制内的人,早来一会儿也没有什么关系,如果是寻常的官员,那就要被上司质疑你是否没有工作可干了。
“呵呵,郝总你好,邓书记正在办公室等你。”徐承东乐呵呵的冲着郝建平伸出了手,邓书记已经吩咐过了,郝建平来了之后直接带到他的办公室就可以了。
郝建平急走几步,双手握住了徐承东伸出来的手,使劲的一通摇晃,面子上的功夫坐的十足,可惜,这幅场景看在别人的眼中就有一些怪异了,原因无他,就是因为郝建平身上穿的校服和身侧那个硕大的书包。
客套了两句,徐承东笑着说道:“郝总,真没想到你在事业上也做出这么大的动作,邓书记对于在县城里开办超市和建立酿酒厂的事情很感兴趣呢,特别是你们推出的那个免费午餐,邓书记还向我询问过详细的内容呢。”
郝建平知道徐承东这是在向自己泄露邓国光召见自己的目的,这是一份人情,更何况跟县委书记的大密搞好关系也绝对不是一件什么坏事,他急忙使劲摇了摇徐承东的手,一脸谦恭的说道:“徐主任,您可别跟我称呼郝总,我承受不起,您就叫我建平好了。”
徐承东哈哈的笑了起来,眉目间也露出了感兴趣的表情:“呵呵,建平,那你也别跟我叫徐主任了,我比你痴长几岁,攀个大,你跟我称呼徐哥吧。”
“呵呵,徐哥,谢谢你。”郝建平称谢,自然是谢徐承东向自己泄露邓国光召见目的的事儿,这样自己也可以抓紧时间整理一下思路,以免一会儿对答失礼。
徐承东呵呵一笑,做了一个请的手势,带着郝建平走向邓国光的办公室,一只手还亲昵地拍了拍郝建平的后背:“建平,邓书记很关心你的事,你到省里去参加优秀共青团员表彰大会的事情常县长也专程向邓书记作了汇报,邓书记对你寄予了很高的期望。”
郝建平眉梢轻轻一跳,徐承东这是在向自己暗示,等一会儿邓书记和自己的谈话内容有可能还会涉及到自己参加省团委组织的优秀共青团员表彰大会的事情。
也许今天邓国光接见自己的事情不像表面上看起来的那么简单,郝建平还有一点自知之明,一家超市、一个还正在筹备中的酿酒厂、还有自己推出的免费员工餐,这几件事儿的分量恐怕还不足矣让一位县委书记专程接见自己。
郝建平脑筋一转,则理所当然的把事情想到了老爸的头上。
郝建平知道,老爸对陈宽的执政理念颇为推崇,隐隐的也有一些向陈宽靠拢的意思。在官场上,只要做到了老爸现今的这个位置,就已经没有骑墙观望的余地了。浮东县官场的两大势力,一个是邓国光,一个是陈宽,相对来说,陈宽的势力相对要弱小一些,这也是正常的,任何上级领导都不会安排一个强势的县长压着实为一把手的县委书记一头的,那与官场惯例不合,毕竟,党才是领导政权的主导者嘛。
现在对老爸的选择,一个是与陈宽站到一起,一个是向邓国光靠拢,如果想处在一个中立的位置上,除非是能力超群,否则必定会被边缘化。
如果分析一下,陈宽与邓国光两个人倒也分不出孰优孰劣来,两个人的执政理念也没有太大的冲突,只是邓国光的观念偏于保守,这可能也是与他的年龄有关。
四十几岁的县委书记,上升的空间还是很大的,根据外界的议论,邓国光的个人操守还是不错的,只要在任上没有什么比较大的失措,前进一步也是可以预料的事情。
可是邓国光如果想要拉拢老爸,那也不应该从自己这个小孩子身上着手吧?那样就有点偏于下乘了吧?
不管什么目的,先见了再说,有什么回答不了的问题自己装傻就好了,谁还能拿自己一个小孩子怎么着?
郝建平的心里已经拿定了主意,此时他才对自己年龄的问题充满了得意,小就有小的道理。
走到邓国光的办公室门外,徐承东向郝建平示意稍等一下,自己敲了敲门走了进去。
让徐承东感到有些意外的,邓国光并没有如同以往一样坐在宽大的办公桌后,而是拿着一张报纸坐在了待客沙发上,手里还燃着一根烟,很休闲的样子。
“书记,百信超市的郝建平董事长来了。”徐承东依足了规矩,对郝建平的称呼也是很正式的郝建平董事长。
邓国光从报纸上抬起了头,微微一笑说道:“请他进来吧。”
“是。”徐承东微微鞠了个躬,退出了办公室。
少顷,郝建平在徐承东的带领下走了进来。
第一百二十七章问道
郝建平远远的就向坐在沙发上笑眯眯地望着他,一脸慈祥的邓国光深深鞠了一个躬,可是称呼就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儿了,颇有一些以小卖小拉关系套近乎的嫌疑:“邓伯伯好。”
邓国光呵呵的笑了起来,他远远的冲着郝建平招了招手:“小鬼头,坐过来让我看看。”
邓国光并没有像接待其他人一般从沙发上站起来,那感觉就像长辈和子侄晚辈一般随意,也用此说明他今天接见郝建平完全是非正式的,是闲聊。
郝建平笑着走了过去,到了邓国光的身旁又鞠了一个躬:“邓伯伯,我爸爸让我代他向您问好。”
“哦?”邓国光注视了一会儿郝建平,忍不住哈哈的笑了起来,他知道郝建平此言只是礼节性的问候,这个臭小子连校服都没来得急换,哪有时间去请示郝立春,更甭说郝立春那个死犟的脾气,也不会让他带给自己问候了。
邓国光伸手一指自己一侧的沙发:“坐吧,我今天请你过来就是随便聊聊。呵呵,郝总,你的一些思路真是让我茅塞大开呀。”
郝建平急忙摆着手小脸苦了起来:“邓伯伯,您也来取笑我。跟您的运筹帷幄比起来,我那些事儿不过是一点小聪明罢了。”
邓国光哈哈的笑了起来,徐承东给郝建平送上茶水,因为郝建平的年龄关系,徐承东还特意端上来一盘葡萄,用眼神鼓励了一下郝建平,微微欠身退了出去。
邓国光看了一眼郝建平身上的校服和放在一旁的,呵呵一笑开口说道:“吃葡萄。怎么样小鬼头,学习还应付得过来吧?”
长辈问询晚辈,往往都是从学习上开头的,这也是在无形中凸出了两个人身份之间的差别。
郝建平挺直了腰板面含微笑地答道:“谢谢邓伯伯关心,学习马马虎虎还跟的上。”
“呵呵,你这个小鬼头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生意做得有声有色,怎么学习反而马马虎虎了?”邓国光指了指葡萄开口笑道。
郝建平嘿嘿一笑,伸手从那串葡萄上揪下一小串,恭敬地递给了邓国光,自己手中也捏上了两颗,却没有急着扔进嘴里,眼望着邓国光。
邓国光一笑,揪下一颗葡萄扔进嘴里,笑着说道:“老了,吃不得酸东西,你不要客气。”
郝建平哎了一声,也丢进嘴里一颗葡萄嚼了起来,嘴里说道:“邓伯伯,其实咱们县出产的葡萄还是不错的,颗粒饱满,汁水丰富,在巨峰品类中来说还算得上是中上之品的。”
邓国光笑着把手中的葡萄放进了盘子里,望着郝建平说道:“这就是你建那个酿酒厂的主要原因?”
郝建平笑了笑说道:“算是一个方面吧,其实葡萄深加工还是一个很有前景的项目,如果县里在政策上扶植的话,这个项目完全可以作为咱们县里的支柱产业来搞。”
听到郝建平把话题引到了大葡萄发展战略上去,邓国光笑着点了点头。其实关于大洼乡提上来的那份计划书他也详细看过了,从心理上,他对这份计划书是持支持态度的。无论他与陈宽两个人如何明争暗斗,他也不会拿损失全县利益的事情做政治斗争的筹码,这是原则问题,否则的话,那份由大洼乡发起,由县政府提议的大葡萄发展战略计划也不会那么简单就在县常委会上通过了,而且邓国光还主动提出了财政倾斜。
不过因为郝立春的态度问题,邓国光心里对这个计划是有那么一点膈应,但是他还是想听听由郝立春这个首倡者的儿子口中说出这个计划来,也许这就是他喜欢换个角度看问题的习惯使然。
顺着这个话题,郝建平也毫无保留的把自己从后世带回来的理解向邓国光复述了一遍,并没有比自己跟陈宽复述的那些内容少上一些。
郝建平的思路很简单,他不想让这个计划成为官场上某些人争权逐利的战场,无论是谁,只要大家齐心协力把县里的经济搞上去,让老百姓的日子都过得富足一些,那就是首功一件,至于个人的利弊得失反倒要放到其次。当然,现在从郝建平嘴里说出的这些思路已经变成了他在家里听老爸说的了,这份功劳一定是要栽赃给老爸的。
随着郝建平的陈述,邓国光原先眼中的几分戏侃也渐渐地消失了,他也随着郝建平的思路时而点头,时而微微蹙眉,陷入了沉思。
不知不觉,两个人谈话的时间就已经超出了原定的约见时间。
徐承东唯恐郝建平年龄小不懂得告辞的规矩,轻轻敲门走进来,却看到邓国光正在手抚着下巴沉思,而郝建平也正坐在一侧闭着嘴巴,正等着邓国光的继续询问。
“书记,您和商业局朱副局长约定的时间到了。”徐承东轻声的提醒道。
朱副局长就是县百货公司的总经理朱保国,跟商业局副局长这个正职比起来,百货公司总经理这个职位反倒更像他的正职。此时他正等候在门外,从微微敞开的门缝中,他看到跟邓书记坐在一起的那个人竟然是郝建平,忍不住愣了一下。作为县百货公司的经理,他对这个承包了第一门市部的小孩还是印象深刻的。
邓国光从沉思中惊醒,下意识地看了一下手表,抬起头来冲着徐承东说道:“你重新再跟朱副局长约个时间吧,今天上午就不见其他人了。”
说罢,邓国光转向了侧坐在一旁的郝建平开口说道:“你接着说,关于这个葡萄之乡的形象塑造还需要从哪些方面着手?”
徐承东的眉梢挑了一下,紧紧的在郝建平的脸上凝视了一眼,默不作声的转身走了出去。
至于门外等候的那位朱总经理已经懵了,这个小孩不就是大洼乡郝立春家的孩子么,他怎么跟邓书记这般熟稔,邓书记因为跟他谈话,竟然把跟自己的约定都推迟了。
朱总经理的脑子已经乱了,这个孩子不是拉着陈县长的侄子做了一个超市么,那么他或者郝立春应该算是陈宽的人才对呀,可是怎么他现在又跟邓书记在一起了,而且还是一副关系密切的样子。那么郝立春到底应该算是邓书记线上的人还是陈县长线上的人?
门轻轻地合上了,屋里的郝建平望着邓国光说道:“邓伯伯,其实塑造咱们县葡萄之乡的形象,不仅仅只是从经济上来考虑,种植多少葡萄,拥有多少与葡萄深加工有关的企业和人员,这一些只是一些硬数据,我个人认为县里还应该从软文化上着手。”
“软文化?说说看。”邓国光兴趣满满的问道。
两个人此时谈话的内容已经完全偏离了邓国光召唤郝建平而来的轨道,而且还偏得离谱,邓国光也是第一次被一个小孩子引导着,顺着别人的思路展开的话题。
两个人这一谈又是一个多小时,等到办公室的门打开的时候,已经是中午下班的时分了。
邓国光和郝建平一先一后从办公室里走出来,邓国光笑着冲着徐承东吩咐道:“小徐,通知食堂给准备几个菜,今天我要好好的招待一下咱们这位郝老板。”
徐承东的眉梢又是跳了一下,他急忙下去安排了。他跟随了邓国光有三年多的时间,可是熟稔邓国光的习惯,这三年来能够有幸被邓国光留饭的人屈指可数,私企老板更是绝无仅有,像郝建平这般另类的私企老板更是独此一家。在刚才朱保国来的时候,他可是清清楚楚的听到邓国光是在向郝建平询问葡萄之乡的形象塑造,这个话题肯定已经超出了商业范畴,甚至也超出了徐承东所知道的邓国光今天召见郝建平的所有话题,不客气的说,邓国光是在问道,是在向一个中学生问道,这也有点太颠覆了吧。
浮东县的县委食堂没有大小之分,其实在邓国光就任之初,县委食堂是有区别的,一个大食堂一个小食堂,大食堂是面对在县委上班的那些普通科室职工的,小食堂只是面对县委领导,做出的菜式当然要比大食堂里的精致一些。不过这项举措在邓国光上任之初就被废止了,也许当时有些人会认为邓国光是在作秀,可是时间长了,这样想的人就已经没有了。因为他们每天都可以看到,邓书记也和他们一样,就是食用那些厨师们作出的大锅菜,如果说有特殊的地方,那就是邓书记不用跟他们一样到打菜窗口去排队,而且也有一个自己独立的小空间。
对于这一点,县委干部们也是可以理解的。县委书记么,日理万机,每天需要考虑那么多事情,如果邓书记也跟大家一般坐到食堂大厅里用饭,那么估计邓书记连这一点空闲的时间都没有了。
谁不想没事找事儿的到县委书记面前汇报一下工作?露个脸总是好的吧?
今天,有心人注意到,跟着邓书记一起走进食堂的人是一个背着书包的学生,看他校服上的字样,人们知道这个学生是县一中的学生。
亲戚?子侄晚辈?
熟悉邓书记履历关系的人都是一头雾水,没听说邓书记在县一中有一个后生晚辈呀。
我靠,不会是邓书记的私生子吧?
扯你妈蛋,邓书记到浮东县才不过四年的时间,你看那个学生最少也有十五六岁了,你以为邓书记是超人呀。
这话有理,你要是在外面鼓捣出一个私生子出来,你会带到单位里来么?
人们的各种龌龊想法邓国光和郝建平自然不知道,他们看到的只是一张张献媚的笑脸。
“呵呵,小鬼头,想要吃点什么,随便点,今天我请你。”坐到座位上之后,邓国光又恢复了长者的姿态。
其实饭菜他已经告诉徐承东安排食堂大师傅准备了,此时一问也就是出于礼节。
郝建平倒是不客气,往一旁的椅子上一放,张嘴就说了一个:“我要吃红烧肉。”
老邓,我给你讲了一上午的课,口干舌燥的,你请我吃一顿红烧肉不过分吧?
邓国光一愣,哈哈笑了起来,冲着送茶水进来的餐厅服务员说道:“小李,没听郝总说么,他要吃红烧肉,赶紧让师傅给准备一份,要大份的,肥一点。”
郝总?那个被称呼为小李的服务员眨着大眼睛偷偷的打量着郝建平。
明明就是个学生么,怎么是郝总?
但是小李绝对不会怀疑邓书记说出的话,连邓书记都称呼他郝总了,那他一定就是哪个大公司的老板无疑了。
啥大公司用学生当老总?
小李已经晕菜了。
第一百二十八章肉食动物
出人意料的,吃饭的时候邓国光也并没有再提任何的问题,只是说了一些家长里短,甚至还怪怨郝建平没有到他的家里去玩。
这个话是有的,是郝建平救人的那一次,邓国光到医院探望的时候说的,可是话又说回来,那根本就是一句客套话,是邓国光感觉郝建平这个小孩有点意思随口说出来的亲近话,谁会拿了当真。
县委书记的家门是谁想去玩就能去的?
郝建平嘿嘿笑了起来,以小卖小的说道:“这可是您说的,到时候您可别嫌我烦就行。”
其实在郝建平的心里,他对邓国光并不反感。就说救人那一次,邓国光闻讯之后马上就赶到医院去探望那些溺水儿童,虽然电视台的记者也闻讯赶去了,多少有点作秀的嫌疑,不过那件事情的处理还是非常得体的,相关责任人也得到了应有的惩处,如果邓国光当时装聋作哑,静等着下面的人粉饰之后再把事情报上来,他随便签签字,作出重要批示,那样做也无任何的不妥,可是他没有那么做,这就说明他的立身还是非常负责任的。
还有薛富贵那件事,郝建平对邓国光多少还有一些钦佩,他并没有不顾原则的袒护自己手下,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这说明邓国光在原则问题上也有自己的准则。
这样的长者亲近一下绝对不会是什么坏事,只不过郝建平拿板砖把邓峰给拍了,如果到邓国光家里去的话,不可避免的会见到邓峰,两人相见之下多少会有一些尴尬。
听到郝建平的回答,邓国光哈哈的笑了起来:“小鬼头,要来就来,谁也没有绑住你的手脚。”
郝建平咧嘴嘿嘿的笑了两声,那是,我就算不去,您一张传票下来我不还是得屁颠屁颠的跑过来。
大盘的红烧肉端上来,大红辣椒衬托着油腻腻的肥肉膘,看得人食指大动。不过邓国光只是浅尝两口,就把整盘菜推到了郝建平的面前,郝建平也没有客气,就着一大碗米饭风卷残云一般把一大盘肉一扫而空,换来了邓国光一个‘肉食动物’的评价。
饭罢,邓国光和郝建平一起走出了食堂,还在食堂里就餐的干部们看到走出来的邓国光纷纷站起身来跟邓国光打招呼,眼神不可避免的也在这个有幸陪县委书记一起进餐的小屁孩脸上转了一圈,纷纷猜测这是谁家的孩子。
郝建平做事虽不低调,新闻也上过,报纸也登过,还跑东跑西的整出这么几家企业来,可是认识他的人毕竟没有几个,那些大干部们对他的认识还只是停留在那个跳下水救人的孩子身上,不过也只是文字上的,真正见过面的没有几个,邓国光自然也不会拉过一个人就告诉人家:这就是咱们县那个跳水救人的小英雄,大洼乡郝书记家的儿子。
穿过贯穿大楼的走道走到办公楼前,邓国光站在台阶上笑呵呵的揉了揉郝建平的脑袋:“小鬼头,生意好好做,学也要好好上,立春同志可是一个好面子的人,千万不要给你老爸脸上抹黑。”
郝建平笑嘻嘻的应了一声,在一起吃了一顿饭,两个人之间的感情也比当初要亲近了一些,不然的话国人怎么就喜欢在酒桌上交朋识友呢。
邓国光笑着冲着他挥了挥手,示意他走吧。
可是这个情形落在有心人的眼中可就非比寻常了,从食堂穿到办公楼前没有几个人看到,可是县委书记亲自把一个小屁孩送出了办公大楼可就引人瞩目了。
这个小孩是谁?
有心人已经在暗暗揣测了,不过相信用不了一天,郝建平的身份就会被人挖出来,县委大院里的能人多着呢。
直到坐上车,郝建平的脑子还在犯懵呢。
“老板,厉害呀,县委书记亲自把你送出大楼。”大刚翘着大拇指一脸羡慕的说道。但凡关心一点县里政治的人都会在县电视台的节目上见过邓国光的样子,邓国光亲自把郝建平送出大楼可是大刚亲眼目睹的。
郝建平轻轻摇了摇头,他根本就没有想这一环。
邓书记今天把自己招来做什么?难道就是跟自己拉拉家常?听自己白话白话大葡萄发展战略?
“这个老狐狸。”郝建平拍了一下脑袋,突然笑了起来,他想明白了问题的关键。
还真是此处无声胜有声呀,邓国光这次召见自己,其目的就是做给老爸或者是陈宽看的,表示邓国光已经在关注郝立春或者是郝建平,估计关于郝立春巨额资产来源不明的事情恐怕已经不了了之了,邓国光如此做派就是做给别人看的,估计用不了多久县里的那些官员们就都知道自己与县委书记促膝长谈共进午餐的事情了,这件事情虽然不会直接影响到郝立春和陈宽现在已经有些亲密的关系,但是无形中种下一根刺也是有可能的,就算达不到这个目的,邓国光也等于是借此事告诉人们自己胸襟磊落,郝立春是我提拔起来的,他虽然倒向陈宽了,可是我一样公私分明,如此一来,有一些一直观望的干部在心中也会对邓国光重新有个评价。至于邓国光是否真的很赏识郝建平,估计那已经不是人们真正关心的问题了。
这件事对郝建平甚或是郝立春来说并不是一件什么坏事,工作该怎么做怎么做,生意该怎么搞怎么搞,基本上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影响,如果有,那也是向好的一面发展。
假如人们知道了邓国光和陈宽都欣赏郝立春父子,那么不用说郝立春父子的身份也会跟着水涨船高。
至于陈宽,凭着郝建平与他的交往,他知道陈宽必定不会介意邓国光接见他的事情的,再说了,一个接见又能说明什么问题?
郝建平相信邓国光和陈宽的政治智慧都不会如此幼稚,也许,邓国光这次接见自己还有更深度的意义,郝建平想不出来,也不想再费那个脑子去想,船到桥头自然直,通过这一番与邓国光的长谈,他知道邓国光对他或者是对他老爸都没有什么恶意,这就已经足够了。
车出县委大院,郝建平不失礼节的冲着那个已经注目他许久的保卫干部点了点头,换来一脸灿烂的笑容。
“老板,咱们现在去哪儿?”大刚放缓了车速。
郝建平从书包里掏出大砖头开机,去见邓国光,郝建平自然不会臭显的把电话打开,在邓国光面前,他还没有卖弄的资格。
听到大刚的问询,郝建平想了想说道:“去郝家窝吧。”
既然已经请假出来了,就没有必要再回学校去苦熬了,郝建平也不想被同学们当成猴子一样围在中间问东问西。现在这已经成了他一件挠头的事情,是该想办法彻底解决这个问题了,实在不行就直接找师父或者是陈韬想想办法,不行就暂时休学好了,请一个称职的家教自己在家里自学也是一样,等到高考的时候去参加高考就可以了,以郝建平现在的状况来说,每天到学校去听课纯粹就是浪费时间。
车到大洼乡政府,郝建平吩咐大刚先等一会儿,自己走进乡政府找到了老爸,把邓国光见他的事儿跟郝立春了一遍。
看不出郝立春脸上有什么表情变化来,他只是轻轻点了点头,嗯了一声,表示已经知道了。
直到郝建平走出办公室,郝立春才若有所思的凝望着儿子的背影,嘴角露出了笑意。
这个臭小子,跟谁一起谈话都要占据主动权。听刚才儿子汇报的情况,邓国光竟然是被儿子牵着思路走了一圈,至于他原先接见儿子的初衷也早就已经丢之于脑后去了。
郝立春并没有吩咐郝建平可以按照邓国光的吩咐,没事的时候到邓家去拜访一下,他知道这个臭小子有自己的分寸,什么时候该干什么事情他心里都有数。
这是一件好事,郝立春心中也没有要跟邓国光摆开车马炮的意思,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他相信邓国光的心中也是想做出一些实实在在的政绩来的,否则的话他岂会任由郝建平这么一个小孩子坐到他面前大讲什么大葡萄发展战略,他完全可以一个电话把郝立春给拘过去,详详细细的向他汇报一番。这个计划已经经过乡党委这么多干部的完善补充,理论依据自然比儿子一张嘴信马由空更加全面,由此可见,邓国光对于这个计划是持完全支持的态度的,也是借跟儿子的谈话传达出了这么一个信息。
走出乡政府,郝建平直接驱车驶往了郝家窝。
现在他心头最重要的事情恐怕就数这家已经开始破土动工的古洼庄园了。
第一百二十九章专职司机
郝家窝古洼庄园的工地上热火朝天,郝立国差不多把建筑公司里一半的人手都投入到了古洼庄园的建设之中了。
郝立国算是最清楚郝建平发展轨迹的人之一,别的不说,自从郝建平假传圣旨鼓动他做起那个小建筑队起,他接的工程中有一半都是自己这个侄子的工程,粉笔厂、酿酒厂,而且他自己心里也有数,学校商铺、乡五金厂改建,如果没有自己这个侄子的推动,这两项工程也落不到他的手里。
郝立国现在在村里也是大大的能人,声望不在郝万山郝万年之下,毕竟现在建筑公司里有七八成的工人都是郝家窝的后生,端的都是他的饭碗。
现在造神的年代已经过去了,信仰已经贬值,有钱有势的说话就是比那些村干部们硬气。
本来郝立国在那些村干部们的眼中就是一个小字辈,充其量就是一个普通人。而现在,连郝万年有什么事儿有时也会想起来叫上他一起商量。
此时,郝立国正和郝万年等一些村干部一起站在旧砖窑上指点江山,不知何故,郝万山并没有在场,也许是因为这个工程是自己孙子的,而负责建设的人又是自己的儿子,老爷子在避嫌吧。
“立国,看你们这么大动静,建平的资金是不是已经到位了。”郝万年笑着问道。
看似不经意的一句话,村干部们的耳朵都已经立了起来,他们最关心的当然是项目资金的到位情况,毕竟这个项目是建在郝家窝的地头上,搬也搬不走,项目如果建设起来,对郝家窝来说稳赚不赔的。
郝立国自然知道他这位堂叔此问是什么意思,他呵呵一笑开口说道:“三叔,第一期建平已经拨过来十万,先进行厂里的基础建设。建平说了,三个月内再拨过来五十万,顺道把酿酒厂到村里的路修一修,如果资金允许的话,他还打算把村里到乡里的路也翻修一遍。”
听到郝立国的话,村干部们彼此交换了一下眼神,却无法掩饰脸上的喜色。
要想富先修路,这可不仅仅只是一句口号。改革开放这么多年,人们已经对路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深有感触,投资商因为路的关系撤回投资的事情已经屡见不鲜,郝家窝也曾经因为路的关系损失过一笔大生意,让村干部们懊恼了好长时间。
当然,那个大生意只是相对来说,跟眼前郝建平这个酿酒厂根本就是天地之差。
郝万年呵呵的笑了起来:“建平这小子,从小就没看错他,有出息。”
说过一会儿闲话,郝万年望着郝立国问道:“立国呀,村里打算成立一个木器加工厂,你觉得这个项目怎么样?”
在郝立国成立这个建筑公司之前,像这些事儿郝万年是绝对不会询问郝立国的意见的,而此时郝立国已经今非昔比,在村里的威望并不下于他,而且成立这个木器加工厂跟郝立国也会有丝丝缕缕的关系,所以郝万年才会向郝立国询问意见,甚至说郝立国如果否了的话,他这个村办木器加工厂是否能够办起来都是一个未知数,原因无他,是因为郝立国的建筑公司现在也正在招收会木器活的工人,村里就这么几个把式,郝万年可没有信心可以争得过郝立国的百信建筑公司。
郝立国根本没有考虑就已经笑着答了出来:“三叔,这件事儿我看您最好还是问一下建平的意思。”
谁都清楚,村里这个木器加工厂就是依托着古洼庄园而建的,不问可知,这?( 重生之遍地黄金 http://www.xlawen.org/kan/716/ )
晕晕乎乎的一堂课过去,董绍林根本就不知道那位老师讲的是什么,直到下课铃响,同学们一涌而出跑出去撒欢之后,董绍林才意识到已经下课了。
他偷眼望向郝建平,郝建平依然如同以往一般,低着头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写写画画,眉头微微的皱着,似乎他根本就没有关注过董绍林一般。
董绍林看到教室里只剩下不多的十几个学生,大多也都凑在一起叽叽嘎嘎,一副天南地北海阔天空的样子,根本就没有人留意他和郝建平这两个特殊学生。
董绍林狠了狠心,终于硬着头皮从自己的座位上站了起来,身上的关节一阵脆响,是许久没有活动的缘故。
董绍林站在郝建平的课桌前,一张脸已经烧得发烫,他踌躇良久,终于以低不可闻的声音说道:“郝总,对不起,谢谢你。”
郝建平猛然从沉思中惊醒,在学校被人称呼为郝总,他这还是第一次,他抬头看到站在面前的人是董绍林,脸上露出了笑容:“绍林,你好,请坐吧。”
也只有他听得明白董绍林又是对不起又是谢谢你的是什么意思。
从郝建平的身上很自然的就迸发出那种成功人士以上凌下的气势,这并不是郝建平刻意营造的,甚至说他的姿态还是非常和蔼可亲的,只是他现在管理着这么一大摊子事业,那种气势自然而然的就已经浸入了他的身体里面,随着说话很自然的就释放了出来。
董绍林踌躇了一下,没有按照郝建平的吩咐坐下来,依旧站在那里,只是声音更低了:“郝总,谢谢你。”
他是在谢郝建平保留了他的颜面,也是在谢郝建平对他的资助,只是这种资助让他觉得浑身不自在,类似于被人施舍的感觉。
郝建平呵呵一笑,伸手一指自己课桌对面的椅子:“坐吧,咱们俩聊聊。”
这一次董绍林依言坐了下来,他知道自己早晚要面对的,躲也躲不过去。
郝建平微微一笑,把自己还没有写完的笔记本合了起来,望着董绍林说道:“绍林,小节上的事情咱们不过多说了,我知道你只是出于需要,否则的话你不会只拿一只廉价钢笔。我资助你也并不是无偿的,我要你承诺,等到你学业有成之后,你必须要到我的企业里来工作,当然,并不是无限期的,我资助你多少年,你就要在我的企业里工作多少年,怎么样,你觉得咱们这个合作方式还算合理么?”
在瞬间,董绍林的眼眶湿润了。他知道,郝建平是在用这种方式让自己能够坦然的接受他的资助,而他需要的,只是一个承诺而已。
“郝总…谢谢你。”董绍林哽咽了,在郝建平身上,他感觉到了久违的温暖。
郝建平笑了笑,从课桌里把书包拿了出来,翻找了一会儿之后,从书包里掏出一支钢笔递向了董绍林:“绍林,这支钢笔送给你留作纪念吧。”
还是那只黑色的廉价钢笔,董绍林的脸腾地一下又烧了起来,他知道,郝建平这是在借物劝诫自己,什么事可为,什么事不可为。
董绍林紧紧地抓住了那支钢笔,终于抬起头来直视着郝建平的眼睛说道:“郝总,请相信我,我绝不会再犯类似的错误。”
郝建平笑着点了点头:“我相信你。”
就在这时,郝建平书包里的电话响了起来,是那种简单的电子音乐,可是就是这种简单的电子音乐的声音,让原本还有些喧闹的教室在瞬间就安静了下来。
县一中藏龙卧虎,班里面有两三个腰里别着bb机的同学,在同学们的眼中无疑已经是贵族般的存在了,可是那种贵族身份象征的bb机只会发出单调的‘滴滴’声,同学们也知道郝建平有bb机,可是啥时候bb机有这么好听的电子音乐了?貌似还是那首世界名曲‘致爱丽丝’。
直到这时,滞留在教室里的十几个男女同学这才发现班里最另类的两个学生不知道什么时候坐在了一起,而且还一副相谈甚欢的样子,一个个的忽闪着眼睛打量着郝建平和董绍林,在心里猜测他们的关系,等到郝建平从书包里拽出那个硕大的大砖头的时候,教室里哗声四起,已经有学生身不由己的站起来向郝建平走了过来。
郝建平不好意思的冲着目瞪口呆的同学们点了点头,这坑爹的大砖头,不仅携带不方便,而且功能也是奇缺,连基本的震动和来电显示功能都没有。
“我靠,这就是大哥大呀,我看录像上那些香港老大都是举着这个东西。”
“这大哥大恐怕得一万多块钱吧,郝建平,给我看一看。”
“看个毛呀,如果掉到地上摔坏了,你老爸好几年的工资可就没了。”
……
郝建平被人如同大猩猩一般围在了中间,头皮一阵阵的发麻。他急忙站起身,不好意思的冲着围过来的同学点了点头,分开人群走到了教室最后接通了电话:“你好,我是郝建平,请问你是哪位。”
第一百二十六章书记召见
仅仅上了一节课的郝建平迫不得已的又请假了,这一次请假的理由充分到了就算是陈韬知道了也不得不批准的地步。
县委书记召见,谁敢阻拦?
刚才郝建平接的那个电话竟然是邓国光的秘书徐承东亲自打过来的,话不多,只是简单的吩咐郝建平在十点钟赶到县委,邓书记要接见他。
徐承东想要找到郝建平的电话号码太简单了,给超市打个电话,表明自己的身份,谁敢隐瞒他?
郝建平赶到县委的时候刚刚九点四十,可惜他被县委保卫科的干部给拦在了门外。
任谁也得把郝建平拦住,郝建平因为今天去学校上课,也不想自己成为另类,所以规规矩矩的把校服给穿上了,邓国光临时召见,他自然也就没有时间跑回家去换衣服,喊了大刚急急忙忙的就跑了过来,虽然他是坐着车来的,保卫科的干部还是毫不迟疑的把这个穿着校服的半大小子给拦了下来。
这里是县委办公要地,可不是小孩子随便到处乱跑的地方。
“同志,是徐主任约我来的。”郝建平推门下车,直视着那个保卫干部说道。
“徐主任?哪个徐主任?”县委大院里姓徐的不多,够资格被称为主任的更是少之又少。
“县委办公室徐承东主任。”郝建平实话实说,抬出徐承东的大牌子也是迫不得已,面对这个保卫干部他可是绝对没有一点装逼的意思,没有必要。
保卫干部嘴角跳了一下,似乎是想笑,可是他忍住了,保不准面前这个学生是徐主任的什么亲戚呢,如果无缘头的得罪了徐主任可不是一件什么好玩的事情。不过保卫干部还是冲着郝建平说道:“你先在这里等一下,我打个电话询问一下。”
保卫干部走向窗口去打电话,可是目光一直也没有离开过郝建平,唯恐这个捣蛋学生突然冲进县委大楼胡闹一番,那可就是他天大的失职了。
在机关工作的人基本上都养成了谨小慎微的习惯,有什么事情先请示后汇报,能不自己擅自做主的事情就绝不擅自做主,这样做下去,即便无功,但是也不会有过。
郝建平面带微笑仰望着灰蒙蒙的县委大楼,这栋饱含着历史沧桑,历经了无数时代变迁的大楼在前世可是与他无缘,他也绝没想过自己会有朝一日走进这里,而且还是堂而皇之的蒙昭而来。
保卫干部回来得很快,回来之时一脸的警惕已经变成了灿烂的笑容:“呵呵,对不起郝总,让您久等了,那个您顺着这个楼梯上去,一直走到四楼向左转,邓书记的办公室就在走廊最里面那一间,徐主任已经在四楼等着您了。”
保卫干部到现在也没明白眼前这个小孩到底是那个单位的老总,不过他已经从徐主任口中得知面前这个小孩是邓书记亲自点名要见的人。
郝建平笑着冲着保卫干部点了点头,说了一声谢谢,吩咐大刚在楼下停车场等自己,就背着硕大的书包走进了县委大楼。
大刚看着郝建平沉稳的走进县委大楼,自嘲的苦笑了一下,打着火开进了停车场,停在了一堆奥迪桑塔纳之间。
唉,真是没法比呀,人家郝总年纪轻轻,在县委书记面前都挂上号了,而自己都已经二十岁了,还只是一个出租车司机,开的还是这种最低档的面包车,怎么比?
不过大刚也有一些沾沾自喜,自从他被郝建平选中之后,最少生活已经稳定了,而且通过这一段时间的交往,他也看出郝建平绝非池中之物,如果自己能够长久的跟随郝建平,他也可以预见自己的未来绝不会是就这样庸庸碌碌的平凡下去。
郝建平登上县委办公大楼四楼,一路上虽然遇到不少诧异地望着他的人,不过也没有人上前来询问郝建平找谁。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这是在机关工作首先要遵守的一条生存法则。
徐承东正站在四楼的走廊上等候郝建平,他以前见过郝建平两次,一次是他陪同邓国光到医院看望溺水儿童的那一次,另一次是在大洼乡中学商铺的施工工地上,这两次郝建平都有出色的表现,徐承东曾经听到邓国光在私底下夸奖了郝建平一番,所以徐承东也就对郝建平多留了一点心思。这可是做秘书的基本功,谁知道哪天邓书记又心血来潮想起这个救人小英雄来呢。
见到郝建平从楼梯爬上来,徐承东习惯性地看了一下手表,九点五十,比预约的时间提早了十分钟,不过郝建平也不是体制内的人,早来一会儿也没有什么关系,如果是寻常的官员,那就要被上司质疑你是否没有工作可干了。
“呵呵,郝总你好,邓书记正在办公室等你。”徐承东乐呵呵的冲着郝建平伸出了手,邓书记已经吩咐过了,郝建平来了之后直接带到他的办公室就可以了。
郝建平急走几步,双手握住了徐承东伸出来的手,使劲的一通摇晃,面子上的功夫坐的十足,可惜,这幅场景看在别人的眼中就有一些怪异了,原因无他,就是因为郝建平身上穿的校服和身侧那个硕大的书包。
客套了两句,徐承东笑着说道:“郝总,真没想到你在事业上也做出这么大的动作,邓书记对于在县城里开办超市和建立酿酒厂的事情很感兴趣呢,特别是你们推出的那个免费午餐,邓书记还向我询问过详细的内容呢。”
郝建平知道徐承东这是在向自己泄露邓国光召见自己的目的,这是一份人情,更何况跟县委书记的大密搞好关系也绝对不是一件什么坏事,他急忙使劲摇了摇徐承东的手,一脸谦恭的说道:“徐主任,您可别跟我称呼郝总,我承受不起,您就叫我建平好了。”
徐承东哈哈的笑了起来,眉目间也露出了感兴趣的表情:“呵呵,建平,那你也别跟我叫徐主任了,我比你痴长几岁,攀个大,你跟我称呼徐哥吧。”
“呵呵,徐哥,谢谢你。”郝建平称谢,自然是谢徐承东向自己泄露邓国光召见目的的事儿,这样自己也可以抓紧时间整理一下思路,以免一会儿对答失礼。
徐承东呵呵一笑,做了一个请的手势,带着郝建平走向邓国光的办公室,一只手还亲昵地拍了拍郝建平的后背:“建平,邓书记很关心你的事,你到省里去参加优秀共青团员表彰大会的事情常县长也专程向邓书记作了汇报,邓书记对你寄予了很高的期望。”
郝建平眉梢轻轻一跳,徐承东这是在向自己暗示,等一会儿邓书记和自己的谈话内容有可能还会涉及到自己参加省团委组织的优秀共青团员表彰大会的事情。
也许今天邓国光接见自己的事情不像表面上看起来的那么简单,郝建平还有一点自知之明,一家超市、一个还正在筹备中的酿酒厂、还有自己推出的免费员工餐,这几件事儿的分量恐怕还不足矣让一位县委书记专程接见自己。
郝建平脑筋一转,则理所当然的把事情想到了老爸的头上。
郝建平知道,老爸对陈宽的执政理念颇为推崇,隐隐的也有一些向陈宽靠拢的意思。在官场上,只要做到了老爸现今的这个位置,就已经没有骑墙观望的余地了。浮东县官场的两大势力,一个是邓国光,一个是陈宽,相对来说,陈宽的势力相对要弱小一些,这也是正常的,任何上级领导都不会安排一个强势的县长压着实为一把手的县委书记一头的,那与官场惯例不合,毕竟,党才是领导政权的主导者嘛。
现在对老爸的选择,一个是与陈宽站到一起,一个是向邓国光靠拢,如果想处在一个中立的位置上,除非是能力超群,否则必定会被边缘化。
如果分析一下,陈宽与邓国光两个人倒也分不出孰优孰劣来,两个人的执政理念也没有太大的冲突,只是邓国光的观念偏于保守,这可能也是与他的年龄有关。
四十几岁的县委书记,上升的空间还是很大的,根据外界的议论,邓国光的个人操守还是不错的,只要在任上没有什么比较大的失措,前进一步也是可以预料的事情。
可是邓国光如果想要拉拢老爸,那也不应该从自己这个小孩子身上着手吧?那样就有点偏于下乘了吧?
不管什么目的,先见了再说,有什么回答不了的问题自己装傻就好了,谁还能拿自己一个小孩子怎么着?
郝建平的心里已经拿定了主意,此时他才对自己年龄的问题充满了得意,小就有小的道理。
走到邓国光的办公室门外,徐承东向郝建平示意稍等一下,自己敲了敲门走了进去。
让徐承东感到有些意外的,邓国光并没有如同以往一样坐在宽大的办公桌后,而是拿着一张报纸坐在了待客沙发上,手里还燃着一根烟,很休闲的样子。
“书记,百信超市的郝建平董事长来了。”徐承东依足了规矩,对郝建平的称呼也是很正式的郝建平董事长。
邓国光从报纸上抬起了头,微微一笑说道:“请他进来吧。”
“是。”徐承东微微鞠了个躬,退出了办公室。
少顷,郝建平在徐承东的带领下走了进来。
第一百二十七章问道
郝建平远远的就向坐在沙发上笑眯眯地望着他,一脸慈祥的邓国光深深鞠了一个躬,可是称呼就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儿了,颇有一些以小卖小拉关系套近乎的嫌疑:“邓伯伯好。”
邓国光呵呵的笑了起来,他远远的冲着郝建平招了招手:“小鬼头,坐过来让我看看。”
邓国光并没有像接待其他人一般从沙发上站起来,那感觉就像长辈和子侄晚辈一般随意,也用此说明他今天接见郝建平完全是非正式的,是闲聊。
郝建平笑着走了过去,到了邓国光的身旁又鞠了一个躬:“邓伯伯,我爸爸让我代他向您问好。”
“哦?”邓国光注视了一会儿郝建平,忍不住哈哈的笑了起来,他知道郝建平此言只是礼节性的问候,这个臭小子连校服都没来得急换,哪有时间去请示郝立春,更甭说郝立春那个死犟的脾气,也不会让他带给自己问候了。
邓国光伸手一指自己一侧的沙发:“坐吧,我今天请你过来就是随便聊聊。呵呵,郝总,你的一些思路真是让我茅塞大开呀。”
郝建平急忙摆着手小脸苦了起来:“邓伯伯,您也来取笑我。跟您的运筹帷幄比起来,我那些事儿不过是一点小聪明罢了。”
邓国光哈哈的笑了起来,徐承东给郝建平送上茶水,因为郝建平的年龄关系,徐承东还特意端上来一盘葡萄,用眼神鼓励了一下郝建平,微微欠身退了出去。
邓国光看了一眼郝建平身上的校服和放在一旁的,呵呵一笑开口说道:“吃葡萄。怎么样小鬼头,学习还应付得过来吧?”
长辈问询晚辈,往往都是从学习上开头的,这也是在无形中凸出了两个人身份之间的差别。
郝建平挺直了腰板面含微笑地答道:“谢谢邓伯伯关心,学习马马虎虎还跟的上。”
“呵呵,你这个小鬼头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生意做得有声有色,怎么学习反而马马虎虎了?”邓国光指了指葡萄开口笑道。
郝建平嘿嘿一笑,伸手从那串葡萄上揪下一小串,恭敬地递给了邓国光,自己手中也捏上了两颗,却没有急着扔进嘴里,眼望着邓国光。
邓国光一笑,揪下一颗葡萄扔进嘴里,笑着说道:“老了,吃不得酸东西,你不要客气。”
郝建平哎了一声,也丢进嘴里一颗葡萄嚼了起来,嘴里说道:“邓伯伯,其实咱们县出产的葡萄还是不错的,颗粒饱满,汁水丰富,在巨峰品类中来说还算得上是中上之品的。”
邓国光笑着把手中的葡萄放进了盘子里,望着郝建平说道:“这就是你建那个酿酒厂的主要原因?”
郝建平笑了笑说道:“算是一个方面吧,其实葡萄深加工还是一个很有前景的项目,如果县里在政策上扶植的话,这个项目完全可以作为咱们县里的支柱产业来搞。”
听到郝建平把话题引到了大葡萄发展战略上去,邓国光笑着点了点头。其实关于大洼乡提上来的那份计划书他也详细看过了,从心理上,他对这份计划书是持支持态度的。无论他与陈宽两个人如何明争暗斗,他也不会拿损失全县利益的事情做政治斗争的筹码,这是原则问题,否则的话,那份由大洼乡发起,由县政府提议的大葡萄发展战略计划也不会那么简单就在县常委会上通过了,而且邓国光还主动提出了财政倾斜。
不过因为郝立春的态度问题,邓国光心里对这个计划是有那么一点膈应,但是他还是想听听由郝立春这个首倡者的儿子口中说出这个计划来,也许这就是他喜欢换个角度看问题的习惯使然。
顺着这个话题,郝建平也毫无保留的把自己从后世带回来的理解向邓国光复述了一遍,并没有比自己跟陈宽复述的那些内容少上一些。
郝建平的思路很简单,他不想让这个计划成为官场上某些人争权逐利的战场,无论是谁,只要大家齐心协力把县里的经济搞上去,让老百姓的日子都过得富足一些,那就是首功一件,至于个人的利弊得失反倒要放到其次。当然,现在从郝建平嘴里说出的这些思路已经变成了他在家里听老爸说的了,这份功劳一定是要栽赃给老爸的。
随着郝建平的陈述,邓国光原先眼中的几分戏侃也渐渐地消失了,他也随着郝建平的思路时而点头,时而微微蹙眉,陷入了沉思。
不知不觉,两个人谈话的时间就已经超出了原定的约见时间。
徐承东唯恐郝建平年龄小不懂得告辞的规矩,轻轻敲门走进来,却看到邓国光正在手抚着下巴沉思,而郝建平也正坐在一侧闭着嘴巴,正等着邓国光的继续询问。
“书记,您和商业局朱副局长约定的时间到了。”徐承东轻声的提醒道。
朱副局长就是县百货公司的总经理朱保国,跟商业局副局长这个正职比起来,百货公司总经理这个职位反倒更像他的正职。此时他正等候在门外,从微微敞开的门缝中,他看到跟邓书记坐在一起的那个人竟然是郝建平,忍不住愣了一下。作为县百货公司的经理,他对这个承包了第一门市部的小孩还是印象深刻的。
邓国光从沉思中惊醒,下意识地看了一下手表,抬起头来冲着徐承东说道:“你重新再跟朱副局长约个时间吧,今天上午就不见其他人了。”
说罢,邓国光转向了侧坐在一旁的郝建平开口说道:“你接着说,关于这个葡萄之乡的形象塑造还需要从哪些方面着手?”
徐承东的眉梢挑了一下,紧紧的在郝建平的脸上凝视了一眼,默不作声的转身走了出去。
至于门外等候的那位朱总经理已经懵了,这个小孩不就是大洼乡郝立春家的孩子么,他怎么跟邓书记这般熟稔,邓书记因为跟他谈话,竟然把跟自己的约定都推迟了。
朱总经理的脑子已经乱了,这个孩子不是拉着陈县长的侄子做了一个超市么,那么他或者郝立春应该算是陈宽的人才对呀,可是怎么他现在又跟邓书记在一起了,而且还是一副关系密切的样子。那么郝立春到底应该算是邓书记线上的人还是陈县长线上的人?
门轻轻地合上了,屋里的郝建平望着邓国光说道:“邓伯伯,其实塑造咱们县葡萄之乡的形象,不仅仅只是从经济上来考虑,种植多少葡萄,拥有多少与葡萄深加工有关的企业和人员,这一些只是一些硬数据,我个人认为县里还应该从软文化上着手。”
“软文化?说说看。”邓国光兴趣满满的问道。
两个人此时谈话的内容已经完全偏离了邓国光召唤郝建平而来的轨道,而且还偏得离谱,邓国光也是第一次被一个小孩子引导着,顺着别人的思路展开的话题。
两个人这一谈又是一个多小时,等到办公室的门打开的时候,已经是中午下班的时分了。
邓国光和郝建平一先一后从办公室里走出来,邓国光笑着冲着徐承东吩咐道:“小徐,通知食堂给准备几个菜,今天我要好好的招待一下咱们这位郝老板。”
徐承东的眉梢又是跳了一下,他急忙下去安排了。他跟随了邓国光有三年多的时间,可是熟稔邓国光的习惯,这三年来能够有幸被邓国光留饭的人屈指可数,私企老板更是绝无仅有,像郝建平这般另类的私企老板更是独此一家。在刚才朱保国来的时候,他可是清清楚楚的听到邓国光是在向郝建平询问葡萄之乡的形象塑造,这个话题肯定已经超出了商业范畴,甚至也超出了徐承东所知道的邓国光今天召见郝建平的所有话题,不客气的说,邓国光是在问道,是在向一个中学生问道,这也有点太颠覆了吧。
浮东县的县委食堂没有大小之分,其实在邓国光就任之初,县委食堂是有区别的,一个大食堂一个小食堂,大食堂是面对在县委上班的那些普通科室职工的,小食堂只是面对县委领导,做出的菜式当然要比大食堂里的精致一些。不过这项举措在邓国光上任之初就被废止了,也许当时有些人会认为邓国光是在作秀,可是时间长了,这样想的人就已经没有了。因为他们每天都可以看到,邓书记也和他们一样,就是食用那些厨师们作出的大锅菜,如果说有特殊的地方,那就是邓书记不用跟他们一样到打菜窗口去排队,而且也有一个自己独立的小空间。
对于这一点,县委干部们也是可以理解的。县委书记么,日理万机,每天需要考虑那么多事情,如果邓书记也跟大家一般坐到食堂大厅里用饭,那么估计邓书记连这一点空闲的时间都没有了。
谁不想没事找事儿的到县委书记面前汇报一下工作?露个脸总是好的吧?
今天,有心人注意到,跟着邓书记一起走进食堂的人是一个背着书包的学生,看他校服上的字样,人们知道这个学生是县一中的学生。
亲戚?子侄晚辈?
熟悉邓书记履历关系的人都是一头雾水,没听说邓书记在县一中有一个后生晚辈呀。
我靠,不会是邓书记的私生子吧?
扯你妈蛋,邓书记到浮东县才不过四年的时间,你看那个学生最少也有十五六岁了,你以为邓书记是超人呀。
这话有理,你要是在外面鼓捣出一个私生子出来,你会带到单位里来么?
人们的各种龌龊想法邓国光和郝建平自然不知道,他们看到的只是一张张献媚的笑脸。
“呵呵,小鬼头,想要吃点什么,随便点,今天我请你。”坐到座位上之后,邓国光又恢复了长者的姿态。
其实饭菜他已经告诉徐承东安排食堂大师傅准备了,此时一问也就是出于礼节。
郝建平倒是不客气,往一旁的椅子上一放,张嘴就说了一个:“我要吃红烧肉。”
老邓,我给你讲了一上午的课,口干舌燥的,你请我吃一顿红烧肉不过分吧?
邓国光一愣,哈哈笑了起来,冲着送茶水进来的餐厅服务员说道:“小李,没听郝总说么,他要吃红烧肉,赶紧让师傅给准备一份,要大份的,肥一点。”
郝总?那个被称呼为小李的服务员眨着大眼睛偷偷的打量着郝建平。
明明就是个学生么,怎么是郝总?
但是小李绝对不会怀疑邓书记说出的话,连邓书记都称呼他郝总了,那他一定就是哪个大公司的老板无疑了。
啥大公司用学生当老总?
小李已经晕菜了。
第一百二十八章肉食动物
出人意料的,吃饭的时候邓国光也并没有再提任何的问题,只是说了一些家长里短,甚至还怪怨郝建平没有到他的家里去玩。
这个话是有的,是郝建平救人的那一次,邓国光到医院探望的时候说的,可是话又说回来,那根本就是一句客套话,是邓国光感觉郝建平这个小孩有点意思随口说出来的亲近话,谁会拿了当真。
县委书记的家门是谁想去玩就能去的?
郝建平嘿嘿笑了起来,以小卖小的说道:“这可是您说的,到时候您可别嫌我烦就行。”
其实在郝建平的心里,他对邓国光并不反感。就说救人那一次,邓国光闻讯之后马上就赶到医院去探望那些溺水儿童,虽然电视台的记者也闻讯赶去了,多少有点作秀的嫌疑,不过那件事情的处理还是非常得体的,相关责任人也得到了应有的惩处,如果邓国光当时装聋作哑,静等着下面的人粉饰之后再把事情报上来,他随便签签字,作出重要批示,那样做也无任何的不妥,可是他没有那么做,这就说明他的立身还是非常负责任的。
还有薛富贵那件事,郝建平对邓国光多少还有一些钦佩,他并没有不顾原则的袒护自己手下,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这说明邓国光在原则问题上也有自己的准则。
这样的长者亲近一下绝对不会是什么坏事,只不过郝建平拿板砖把邓峰给拍了,如果到邓国光家里去的话,不可避免的会见到邓峰,两人相见之下多少会有一些尴尬。
听到郝建平的回答,邓国光哈哈的笑了起来:“小鬼头,要来就来,谁也没有绑住你的手脚。”
郝建平咧嘴嘿嘿的笑了两声,那是,我就算不去,您一张传票下来我不还是得屁颠屁颠的跑过来。
大盘的红烧肉端上来,大红辣椒衬托着油腻腻的肥肉膘,看得人食指大动。不过邓国光只是浅尝两口,就把整盘菜推到了郝建平的面前,郝建平也没有客气,就着一大碗米饭风卷残云一般把一大盘肉一扫而空,换来了邓国光一个‘肉食动物’的评价。
饭罢,邓国光和郝建平一起走出了食堂,还在食堂里就餐的干部们看到走出来的邓国光纷纷站起身来跟邓国光打招呼,眼神不可避免的也在这个有幸陪县委书记一起进餐的小屁孩脸上转了一圈,纷纷猜测这是谁家的孩子。
郝建平做事虽不低调,新闻也上过,报纸也登过,还跑东跑西的整出这么几家企业来,可是认识他的人毕竟没有几个,那些大干部们对他的认识还只是停留在那个跳下水救人的孩子身上,不过也只是文字上的,真正见过面的没有几个,邓国光自然也不会拉过一个人就告诉人家:这就是咱们县那个跳水救人的小英雄,大洼乡郝书记家的儿子。
穿过贯穿大楼的走道走到办公楼前,邓国光站在台阶上笑呵呵的揉了揉郝建平的脑袋:“小鬼头,生意好好做,学也要好好上,立春同志可是一个好面子的人,千万不要给你老爸脸上抹黑。”
郝建平笑嘻嘻的应了一声,在一起吃了一顿饭,两个人之间的感情也比当初要亲近了一些,不然的话国人怎么就喜欢在酒桌上交朋识友呢。
邓国光笑着冲着他挥了挥手,示意他走吧。
可是这个情形落在有心人的眼中可就非比寻常了,从食堂穿到办公楼前没有几个人看到,可是县委书记亲自把一个小屁孩送出了办公大楼可就引人瞩目了。
这个小孩是谁?
有心人已经在暗暗揣测了,不过相信用不了一天,郝建平的身份就会被人挖出来,县委大院里的能人多着呢。
直到坐上车,郝建平的脑子还在犯懵呢。
“老板,厉害呀,县委书记亲自把你送出大楼。”大刚翘着大拇指一脸羡慕的说道。但凡关心一点县里政治的人都会在县电视台的节目上见过邓国光的样子,邓国光亲自把郝建平送出大楼可是大刚亲眼目睹的。
郝建平轻轻摇了摇头,他根本就没有想这一环。
邓书记今天把自己招来做什么?难道就是跟自己拉拉家常?听自己白话白话大葡萄发展战略?
“这个老狐狸。”郝建平拍了一下脑袋,突然笑了起来,他想明白了问题的关键。
还真是此处无声胜有声呀,邓国光这次召见自己,其目的就是做给老爸或者是陈宽看的,表示邓国光已经在关注郝立春或者是郝建平,估计关于郝立春巨额资产来源不明的事情恐怕已经不了了之了,邓国光如此做派就是做给别人看的,估计用不了多久县里的那些官员们就都知道自己与县委书记促膝长谈共进午餐的事情了,这件事情虽然不会直接影响到郝立春和陈宽现在已经有些亲密的关系,但是无形中种下一根刺也是有可能的,就算达不到这个目的,邓国光也等于是借此事告诉人们自己胸襟磊落,郝立春是我提拔起来的,他虽然倒向陈宽了,可是我一样公私分明,如此一来,有一些一直观望的干部在心中也会对邓国光重新有个评价。至于邓国光是否真的很赏识郝建平,估计那已经不是人们真正关心的问题了。
这件事对郝建平甚或是郝立春来说并不是一件什么坏事,工作该怎么做怎么做,生意该怎么搞怎么搞,基本上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影响,如果有,那也是向好的一面发展。
假如人们知道了邓国光和陈宽都欣赏郝立春父子,那么不用说郝立春父子的身份也会跟着水涨船高。
至于陈宽,凭着郝建平与他的交往,他知道陈宽必定不会介意邓国光接见他的事情的,再说了,一个接见又能说明什么问题?
郝建平相信邓国光和陈宽的政治智慧都不会如此幼稚,也许,邓国光这次接见自己还有更深度的意义,郝建平想不出来,也不想再费那个脑子去想,船到桥头自然直,通过这一番与邓国光的长谈,他知道邓国光对他或者是对他老爸都没有什么恶意,这就已经足够了。
车出县委大院,郝建平不失礼节的冲着那个已经注目他许久的保卫干部点了点头,换来一脸灿烂的笑容。
“老板,咱们现在去哪儿?”大刚放缓了车速。
郝建平从书包里掏出大砖头开机,去见邓国光,郝建平自然不会臭显的把电话打开,在邓国光面前,他还没有卖弄的资格。
听到大刚的问询,郝建平想了想说道:“去郝家窝吧。”
既然已经请假出来了,就没有必要再回学校去苦熬了,郝建平也不想被同学们当成猴子一样围在中间问东问西。现在这已经成了他一件挠头的事情,是该想办法彻底解决这个问题了,实在不行就直接找师父或者是陈韬想想办法,不行就暂时休学好了,请一个称职的家教自己在家里自学也是一样,等到高考的时候去参加高考就可以了,以郝建平现在的状况来说,每天到学校去听课纯粹就是浪费时间。
车到大洼乡政府,郝建平吩咐大刚先等一会儿,自己走进乡政府找到了老爸,把邓国光见他的事儿跟郝立春了一遍。
看不出郝立春脸上有什么表情变化来,他只是轻轻点了点头,嗯了一声,表示已经知道了。
直到郝建平走出办公室,郝立春才若有所思的凝望着儿子的背影,嘴角露出了笑意。
这个臭小子,跟谁一起谈话都要占据主动权。听刚才儿子汇报的情况,邓国光竟然是被儿子牵着思路走了一圈,至于他原先接见儿子的初衷也早就已经丢之于脑后去了。
郝立春并没有吩咐郝建平可以按照邓国光的吩咐,没事的时候到邓家去拜访一下,他知道这个臭小子有自己的分寸,什么时候该干什么事情他心里都有数。
这是一件好事,郝立春心中也没有要跟邓国光摆开车马炮的意思,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他相信邓国光的心中也是想做出一些实实在在的政绩来的,否则的话他岂会任由郝建平这么一个小孩子坐到他面前大讲什么大葡萄发展战略,他完全可以一个电话把郝立春给拘过去,详详细细的向他汇报一番。这个计划已经经过乡党委这么多干部的完善补充,理论依据自然比儿子一张嘴信马由空更加全面,由此可见,邓国光对于这个计划是持完全支持的态度的,也是借跟儿子的谈话传达出了这么一个信息。
走出乡政府,郝建平直接驱车驶往了郝家窝。
现在他心头最重要的事情恐怕就数这家已经开始破土动工的古洼庄园了。
第一百二十九章专职司机
郝家窝古洼庄园的工地上热火朝天,郝立国差不多把建筑公司里一半的人手都投入到了古洼庄园的建设之中了。
郝立国算是最清楚郝建平发展轨迹的人之一,别的不说,自从郝建平假传圣旨鼓动他做起那个小建筑队起,他接的工程中有一半都是自己这个侄子的工程,粉笔厂、酿酒厂,而且他自己心里也有数,学校商铺、乡五金厂改建,如果没有自己这个侄子的推动,这两项工程也落不到他的手里。
郝立国现在在村里也是大大的能人,声望不在郝万山郝万年之下,毕竟现在建筑公司里有七八成的工人都是郝家窝的后生,端的都是他的饭碗。
现在造神的年代已经过去了,信仰已经贬值,有钱有势的说话就是比那些村干部们硬气。
本来郝立国在那些村干部们的眼中就是一个小字辈,充其量就是一个普通人。而现在,连郝万年有什么事儿有时也会想起来叫上他一起商量。
此时,郝立国正和郝万年等一些村干部一起站在旧砖窑上指点江山,不知何故,郝万山并没有在场,也许是因为这个工程是自己孙子的,而负责建设的人又是自己的儿子,老爷子在避嫌吧。
“立国,看你们这么大动静,建平的资金是不是已经到位了。”郝万年笑着问道。
看似不经意的一句话,村干部们的耳朵都已经立了起来,他们最关心的当然是项目资金的到位情况,毕竟这个项目是建在郝家窝的地头上,搬也搬不走,项目如果建设起来,对郝家窝来说稳赚不赔的。
郝立国自然知道他这位堂叔此问是什么意思,他呵呵一笑开口说道:“三叔,第一期建平已经拨过来十万,先进行厂里的基础建设。建平说了,三个月内再拨过来五十万,顺道把酿酒厂到村里的路修一修,如果资金允许的话,他还打算把村里到乡里的路也翻修一遍。”
听到郝立国的话,村干部们彼此交换了一下眼神,却无法掩饰脸上的喜色。
要想富先修路,这可不仅仅只是一句口号。改革开放这么多年,人们已经对路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深有感触,投资商因为路的关系撤回投资的事情已经屡见不鲜,郝家窝也曾经因为路的关系损失过一笔大生意,让村干部们懊恼了好长时间。
当然,那个大生意只是相对来说,跟眼前郝建平这个酿酒厂根本就是天地之差。
郝万年呵呵的笑了起来:“建平这小子,从小就没看错他,有出息。”
说过一会儿闲话,郝万年望着郝立国问道:“立国呀,村里打算成立一个木器加工厂,你觉得这个项目怎么样?”
在郝立国成立这个建筑公司之前,像这些事儿郝万年是绝对不会询问郝立国的意见的,而此时郝立国已经今非昔比,在村里的威望并不下于他,而且成立这个木器加工厂跟郝立国也会有丝丝缕缕的关系,所以郝万年才会向郝立国询问意见,甚至说郝立国如果否了的话,他这个村办木器加工厂是否能够办起来都是一个未知数,原因无他,是因为郝立国的建筑公司现在也正在招收会木器活的工人,村里就这么几个把式,郝万年可没有信心可以争得过郝立国的百信建筑公司。
郝立国根本没有考虑就已经笑着答了出来:“三叔,这件事儿我看您最好还是问一下建平的意思。”
谁都清楚,村里这个木器加工厂就是依托着古洼庄园而建的,不问可知,这?( 重生之遍地黄金 http://www.xlawen.org/kan/7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