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0 部分阅读
已经低头沉思起邓国光刚才的开场白中表达出的意思了。
他已经和陈县长做过沟通了,可是现在又让大家提名,很显然,他和陈宽两个人在这个镇党委书记的提名问题上还没有达成共识。
这可不仅仅是一个镇党委书记提名那么简单,十之八九被提上来的这位镇党委书记可是要入常的,那就是一位可以跟他们平起平坐的大僚。
邓国光眼神扫过,县委组织部长张景瑞轻轻咳嗽了一声,翻开了面前的笔记本开口说道:“邓书记,我提这里有两个人选,一个是清水乡的乡党委书记李庆生同志,这位同志工作履历比较丰富,这大家都是知道的,我在这里就不再赘言了,还有一位是县农业局的局长何明全同志,这位同志年富力强,在他就任农业局局长的这一段时间内,我们县农业发展的势头是非常好的,这些大家应该也是有目共睹的,这说明何明全同志的工作能力还是非常高的嘛,给他多压一些担子我觉得也是合适的……”
张景瑞不算亢长的发言结束之后,他把手中的笔记本一合,面含微笑的向大家点了点头,目光就垂直着落在了自己面前的笔记本上,手中的笔不紧不慢的轻轻敲着笔记本的封面,似乎他的工作已经就此完成了。
邓国光呵呵一笑,扫了一眼大家,开口说道:“大家都说说嘛。”
“邓书记、陈县长,各位同志,我说两句。”邓国光的话音刚落地,白崇德已经接口说了起来。
仅从称呼上,就已经知道白崇德是站在那条线上的人了。张景瑞发言的时候,单单只提到了一个邓书记,而白崇德发言的时候,却把陈县长也坠在了邓书记的后面,寓意邓书记和陈县长是平起平坐的两个人,至于在他心中的位置,恐怕陈县长还要排在邓书记的前面。
早知道第一个跳出来的人就是你,邓国光笑着冲着白崇德点了点头:“崇德书记请讲。”
白崇德清了清嗓子,开口说道:“首先,李庆生同志我觉得不太合适……”
首先?那么就是说你认为何明全也不太合适了?
邓国光的眼睛眯了一下,何明全可是在这个人事安排他力挺的一个人,至于那个李庆生根本就是一个陪衬,邓国光也没有指望他的提名能够在常委会上通过。
白崇德直接漠视了邓国光的反应,他接着说道:“李庆生同志主要是年纪太大了,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李庆生同志今年应该已经有五十七岁了吧?如果他就任这个职位,还干不了一届就已经到了退休的年龄,那么我们还需要再次寻找他的接任人选,这样对浮东镇的持续发展是不利的,如果李庆生同志一定要动一下的话,我认为到县人大、县政协或者是到县工会担任一个副职还是比较合适的。”
说罢这番话,白崇德的目光扫过了与会常委,有几位常委轻轻地向他点了点头,表示附和了他的说法。
白崇德点了点头,接着说道:“至于何明全同志,我们纪委现在接到了一些关于何明全同志的举报信,可信度还是非常高的,我建议对于何明全同志的动议还是要等到我们纪委核实过情况之后再说吧。”
举报信?邓国光一阵头晕,别说别人,就是坐在这间小会议室里的这些常委们哪一个屁股底下没有几封举报信?这也能当成否决一个干部任命的依据?要知道现在已经不是八分钱毁掉一个干部的年代了,如果不是实名举报或者是那些证据确凿,可信度非常高的举报信,人们基本上都已经可以直接忽视掉那些匿名举报了。
邓国光黑着脸用手中的笔在会议桌上敲了敲,望着白崇德说道:“崇德同志,关于何明全同志的举报是哪些方面的?”
邓国光有些恼火,既然你们纪委已经认为这些举报信可信度是比较高的了,为什么不向我汇报?还偏偏选在提名他作为浮东镇镇党委书记的时候把这件事儿抖出来?
白崇德笑了一下,开口说道:“是关于何明全同志作风问题的。”
第一百四十六章看不明白
如果邓国光是黑社会,他一定会抽出一把砍刀来,照着白崇德砍上几刀。
何明全的作风问题班子里的人有谁不知道?恐怕还有人跟何明全的小老婆坐在一起喝过酒吧?你白大书记早不提这件事,晚不提这件事,偏偏挑在这个节骨眼上把这件事儿挑了出来,什么意思?
白崇德微微一笑,终止了自己的发言。
作风问题绝对是干部提拔时的一把必杀剑,有些事儿大家心知肚明可以,也没有必要摆到桌面上来说,可是在必要的时候拿出来,这就是一条仅次于贪污受贿的雷线,触碰不得。
邓国光的两个提名被白崇德轻而易举的毙了,随后,市委宣传部长提出的两个提名也被张景瑞不容置疑的给毙了,关于浮东镇镇党委书记的接任人选问题陷入了僵局。
常委们都心中有数,除非现在提出一个非常有说服力的人选,否则必定会遭到对方的反击,所以大家都识趣的闭上了嘴巴,谁也不去找这个难堪。
这件事还是让两位老大自己拿主意吧,到时候自己举举手就好了。
邓国光从烟盒里抽出一只烟,自顾自的点燃了,眉头凝成了一坨。
第一个议题就已经没有办法继续下去了,那么这个常委会自己组织得就非常失败了。反之,这说明陈宽现在已经有能力可以挑战自己的权威了。
透过烟雾,邓国光的目光缓缓的从常委们的脸上扫过:“大家还有好的提名没有?如果没有,这件事情暂时搁置一下,咱们进行下一个议题。”
这时,一向在常委会上很少发言的统战部长周永明清了清嗓子开口说道:“邓书记、陈县长,各位同志,我来说两句。”
邓国光的眼睛眯了一下,盯着周永明笑呵呵的说道:“永明同志,请讲。”
在常委会上,周永明一向属于举手常委那种类型的,不属于任何派别,他也很少发表自己的意见,今天他突然站出来要说两句,确实出乎了大多数人的意料之外。至于他在称呼上把陈宽与邓国光并列,大家倒是没有感到意外,因为周永明一向如此,两头都不得罪。
难道周永明已经站队了?
邓国光用眼角的余光观察着陈宽的反应,可是他从陈宽的表情上看不出丝毫的变化来,陈宽也跟其他常委一般,笑眯眯的注视着周永明,而周永明除了刚开始时礼节性的向他点了一下头以外,目光则一直盯在自己的脸上。
周永明缓缓的开口说道:“我认为我们浮东县现在正处在一个良好的发展契机之上,在这个时候,作为全县政治经济中心的浮东镇应该是以稳定为主,我建议提拔浮东镇的梁晓玲镇长接替王书记的职务,这样对于工作衔接和稳定团结都是非常有益的。”
邓国光轻松的呼出了一口气,周永明这个提议是顺理成章的事情,老书记退休,镇长顶上也是应该的,而且最重要的一点,县委班子成员按要求是要有一定比例的女性参加的,现在浮东县的县委班子十一常委中只有宣传部长韩凤芹这么一位女性,比例是有一点偏低,但是勉强也能接受,如果再吸纳梁晓玲进入县委班子也是可以的。
邓国光也不是没有考虑过梁晓玲的问题,如果单以梁晓玲的工作能力来说,邓国光对她还算是比较满意的,虽然开拓不足,但是守业有余,这也和邓国光的工作作风颇为吻合。梁晓玲工作兢兢业业,也能够很好的把上级的指示落实下去,可是唯一让邓国光堵心的一点,就是这个梁晓玲自从陈宽到任之后,就和陈宽的关系走得比较近乎,如果不是因为梁晓玲比陈宽大十几岁,两个人年龄相差悬殊,恐怕一些风言风语早就已经传出来了,但是有一点是确定无疑的,梁晓玲是陈宽线上的人。
如果梁晓玲真的进入常委班子,那么陈宽就真的可以和邓国光分庭抗礼了。
这是邓国光最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周永明说完,冲着邓国光、陈宽分别点了点头,头一低又盯着自己的笔记本老僧入定了。
邓国光呵呵一笑,目光在大家的脸上游走一番,开口说道:“大家都议议吧。”
一般情况下,邓国光和陈宽没有达成共识的人事动议是不会拿到常委会上来讨论的,可是这一次王书记倒下的太突然了,把各方的部署都打了一个稀巴烂,邓国光和陈宽的临时沟通又没有达成一致,正如所言,这个任命如果耽搁的时间过长影响也是非常不好的,迫不得已之下,邓国光才硬着头皮把这件事拿出来交给大家讨论,而结果则完全是一个未知数。
邓国光话音落地,陈宽已经微微皱着眉头开口了:“如果梁镇长接任镇党委书记,那么镇长的职位将由谁来接替呢?县城的发展也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必须要选择一个年富力强有思想有魄力有开拓进取精神的同志来担任才好。”
邓国光脸色黑得几乎能够刮下水来。陈宽,你的吃相也忒难看了吧?我这里还没有发表意见呢,你就开始定调子了。你就这么确定梁晓玲就一定能够上这个党委书记?
邓国光的急先锋,县委组织部长张景瑞根本就无需邓国光暗示什么,关于梁晓玲的问题他们早就已经在私底下讨论过了,也有n条的理由阻止梁晓玲更进这一步,他轻轻的咳嗽了一声,很显然是要发言了。
“邓书记、陈县长,我倒是有一个好建议。”白崇德看也不看张景瑞,直接就把张景瑞还没有说出来的话堵了回去。
嗬,唱双簧呀?
邓国光笑了笑,冲着白崇德说道:“崇德书记请讲。”
白崇德这才向邓国光点了点头:“邓书记、陈县长、各位同志,刚才永明部长讲得很好呀,他说我们县现在正处在一个良好的发展契机上,这个契机就是我们县委县政府制定的大葡萄发展战略。不过我个人认为我们的胆子还是小了,步子迈得也小了,仅仅以一个大洼乡作为试点我认为是不够的,对于那些大型的葡萄深加工企业来说,一个乡的葡萄产量根本就不可能会对他们产生吸引力。”
说着话,白崇德翻动自己的笔记本找到了一页,眼神只是稍稍扫了一下就接着说道:“我查了一下相关资料,我国的主要葡萄产地有十几个,大多集中在我国东部地区,但是这些产地的规模都比较小,而且比较分散,很难造成一定的资源优势。而我们县也正处于这些产地的链条之中,土壤结构也更适合一些高端品种的生长,比如说赤霞珠、玫瑰香、梅洛、霞多丽等等,这些品种都适合在我们县种植。我的意思是扩大试点范围,加大以葡萄深加工为主要链条的招商引资项目。这样,就需要一个对这个产业链深有研究的干部来主持这项工作。我建议调任大洼乡的党委书记郝立春同志来担任浮东镇的镇长,以县城的优势来带动各乡镇对大葡萄战略计划的认同和推行。”
“郝立春?”
常委们面面相觑,白崇德说了这么大一番话,就为了推出一个郝立春?
要知道郝立春才刚刚被提拔为大洼乡的乡党委书记,椅子还没有坐热乎呢,马上就把他调到浮东镇来就任镇长,这也有点太离谱了吧。
虽然说浮东镇的镇长和大洼乡的乡党委书记是同一个级别,可是这里面的含金量可是天壤之别,平级调动还是一步登天?
邓国光诧异的望了一眼陈宽,很显然,陈宽打得不是无准备之仗,推出郝立春恐怕才是他真正的目的。
“郝立春?这怎么可能,他才刚刚就任大洼乡的党委书记,资历根本就不够,主持这么大一个县城的工作恐怕有些不妥吧。”无需邓国光暗示什么,张景瑞已经跳出来第一个反对了。
邓国光眉头一跳,乐呵呵的伸手冲着张景瑞向下压了压:“景瑞同志,这我可要批评你了。任命一个同志,看的不是他的资历而是他的能力。我看郝立春同志就挺好嘛,短短的这么一点时间,就把大洼乡搞得有声有色的。听说他们乡现在已经有几家葡萄深加工企业在建设了,这就很好嘛,这也说明我们以前有些太官僚了,像郝立春这样有能力的同志竟然被我们埋藏了这么多年……”
张景瑞望着侃侃而谈的邓书记,脑子里飞快的运转着,他却怎么也不敢想象邓国光的脑子里现在正浮现出郝建平那个臭小子的身影。
同样的,白崇德也有点迷糊了,他用眼角的余光偷偷的观察着陈宽的表情,却看到陈宽的嘴角轻轻的勾起了一抹笑容。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难道邓书记和陈县长的政见终于统一了?
常委们都看不明白了。
第一百四十七章县委领导
面对大家若有所思的目光,邓国光微微一笑接着说道:“此事事关我们浮东县经济发展的大策,我觉得我们不能限制一个很有前途的干部发展,而是应该给他一个更大的空间。我提议破格任命郝立春同志为浮东镇党委书记、县委常委,报请青州地委批准。”
高,实在是高。
在座的哪一个不是久炼成仙的千年老妖,在瞬间就已经明白了邓国光的用意,不由得在心中暗暗给邓国光挑起了大拇指。
与其上一个摆明了是陈宽人马的梁晓玲,那么还不如上一个迄今态度不明的郝立春。
邓国光这是明着摆了陈宽一道,人是你提名的没错,可是我却给了他一个更大的空间,你答应不答应?你不答应,提名的这点恩惠也就付之东流了,反而更把郝立春推到我的阵营,你答应了也于事无补,你只是提名他做一个镇长嘛,平级调动,我却提名他直接成为县委常委、浮东镇党委书记,这里面孰优孰劣已经不用分辨了,通过之后郝立春当然会对我感恩戴德,就算没有通过,这一份提携之恩也已经塞到他的手里了,就算想不要都不行。
无论怎么算,这笔生意我是赚定了。
“我同意。”
还没有宣布进入表决程序,张景瑞已经高高的举起了自己的手,旗帜鲜明的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心里对邓国光的钦佩也已经到了无可附加的地步。
这是什么?这就是政治智慧,以子之矛攻子之盾,让你根本就没有还手的余地。
人们的目光都转到了陈宽的脸上,白崇德的心中暗暗焦急,这个策略可是他与陈宽两个人商量出来的,他万万没有想到邓国光在瞬息之间就已经做出了取舍,如此一来反倒把陈宽推到了被动的位置上,无论取舍都会有失。
看到大家注视过来,陈宽呵呵的笑了起来:“书记真是慧眼识才呀,如果让郝立春同志担任浮东镇的镇长确实是有些屈才了,如果他能够成为县委领导,他的工作重心必定不会只局限在大洼乡、浮东镇这些弹丸之地了,对于书记的这个提议,我举双手赞成。”
只不过陈宽在说出这个他字的时候,脑子里浮出来的却是郝建平那张稚嫩狡黠的小脸。
远在数百里之外的郝建平哪知道自己现在已经落在了这两只老狐狸的算计之中,邓国光与陈宽的政见虽有不同,执政理念也有一些分歧,但是他们有一点是共通的,就是要把浮东县的经济搞上去,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连陈宽都已经通过了,这项人事任命自然毫无争议的全票通过了,任命下来,郝立春就已经可以到浮东镇履行镇党委书记的职责了。至于补认他为县委常委的申请还需要报请青州地委审批,进入正式的干部考察任命程序。
这戏法变的,完全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有的人已经摇头羡慕郝立春的好运气了,从一个副科级干部三级跳成为县委常委、副处级干部,郝立春只用了短短两三个月的时间,而自己走到这一步却苦熬了十几年,其中还颇多坎坷,哎,人和人真是比不得呀。
常委会上无秘密,刚刚散会,这个消息郝立春就已经得知了,郝立春除了震惊了一下之外,还给出了一个扯淡的评价。
不是扯淡是什么?谁见过有坐着火箭往上窜的干部?就算那些背景深厚的天之骄子们也要按部就班的踩着线一步一步向上熬。几个月前郝立春还只是一个副乡长、副科级干部,刚刚跨过乡长一步登天成为了乡党委书记就已经让他眩晕了好长时间,恍若做梦一般,这个梦还没有醒,转眼之间就要成为副处级高干、县委领导啦?
郝立春摇头苦笑一番,伸手抓起办公桌上的文件,连上面的字还没看清楚,办公桌上的电话就再次响了起来。
看清来电号码,郝立春急忙伸手抓起了电话:“邓书记你好,我是郝立春。”
“呵呵,立春同志你好呀,工作开展得还顺利吧?”邓国光的笑声从听筒里传了过来。
邓国光心里一惊,脑子里马上跳出了刚刚接到的那个电话,邓国光可不是没事给下属打电话唠闲嗑的人,难道…难道刚才那个消息是真的?
“谢谢书记关心,工作进展得还很顺利,乡里已经按计划正在建设两个葡萄深加工企业,还有一个企业正在洽谈之中,按照现在的情况来看问题不大,我们乡准备在明年扩大葡萄种植面积,再增加一些名贵新品种……”
邓国光用鼻子应着,听着郝立春的工作汇报,不时的插口询问一句。
郝立春自然知道电话不是汇报详细工作的地方,他只是大略的说了一下,不过也把乡里现在的情况基本上说明白了。
谈话告一段落,邓国光呵呵笑着说道:“呵呵,你们的工作还是很有成绩的嘛,对于有能力的同志,我们就要不拘一格的打破陈规陋俗,破格使用。立春同志呀,你可要做好思想准备,县里准备要给你多压些担子了,对于有能力的同志,我们就该给他一个更宽广的发展空间嘛,哈哈……”
猜测终于被证实了,郝立春头脑一阵眩晕,这件事情已经完全超出了他的心理承受范围之外。
邓国光呵呵笑着又勉励了郝立春几句,挂断了电话。
谁也不会说自己是个庸才,郝立春承认自己有抱负,也有一定的能力,但是他知道,自己的能力还不足以一飞冲天,在短短两三个月的时间里就可以三级跳,成为县委领导。
又接了几个贺喜电话之后,郝立春的头脑也渐渐的冷静了下来。
这件事情太出人意料了,难道,这里面还埋藏着什么玄机是自己没有看透的?
郝立春眉梢跳动了几下,他突然意识到,还有一个人没有给他打电话。
郝立春沉思了一下,抓起桌上的电话拨了出去,电话嘟嘟两声接通了:“你好,我是陈宽。”
“陈县长你好,我是郝立春,我有一些工作想要向你汇报一下。”
陈宽呵呵的笑了起来:“立春同志不用这么客气,呵呵,今天常委会上的决议你可能已经知道了吧?呵呵,其实我原本是准备让你在镇长的位置上过渡一下的,没想到邓书记这么看好你的能力,一定要把这付担子压到你的肩上。立春同志,不要有什么思想压力,工作该怎么干怎么干,我相信你到了新的工作岗位之后也一定能胜任你的工作的。呵呵,你们家那个臭小子能耐的跟孙猴子似的,也应该给那个小子加点压力了。”
“啊?”郝立春愣了一下,我调整工作,怎么也跟我儿子扯上关系了?
陈宽哈哈一笑:“立春同志就先这样吧,我这里还有客人。”
“是,陈县长你忙,我一定会努力工作,回报同志们对我的信任。”
陈宽笑着挂断了电话,郝立春拿着听筒愣了半天,脑子里乱哄哄的像是塞进了一窝蜜蜂。
生活的逆转似乎就是这两三个月的时间,先是和林莫言建立了良好的关系,然后事态急转,因为小农药厂的事情自己与薛富贵掰上了腕子,结果薛富贵倒台了,自己跨过刘满意坐到了薛富贵的椅子上,接下来又推出了一个大葡萄发展战略计划,获得了陈宽的青睐,而邓国光似乎对自己也印象良好,再到现在晕晕乎乎的就要成为县委领导了。
蒙蒙胧胧间,这一系列的事情渐渐地连成了一根线,而在这根线上也隐隐的浮出了一个模模糊糊的身影,小小的身影,这个身影在郝立春的脑子里越来越清晰,而随着这个身影的清晰,那条线也变得越来越清晰了。
‘你们家那个臭小子能耐的跟孙猴子似的,也应该给那个小子加点压力了。’陈宽的话还在郝立春的耳边回旋。
相通透了,郝立春豁然开朗,他眼睛盯着办公桌上的电话,手指动了数次,却终于没有触碰到那台电话机上。
991234
电话号码好记,可是拨出去真难呀,拨通了说什么?
第一百四十八章我想我妈
省城中山公园旁的石椅上,郝建平正拥着林雪燕,两个人就这样坐在一起,话很少,可是在这人来人往喧嚣城市的人潮之中,两个人的心却越贴越紧,呼吸也渐渐的同步到一个频率之上。
心灵的沟通不需要千言万语,有时是一个眼神,有时是一个轻轻的拥抱,那就已经足够了。
“燕子,为什么一直没听你提起过你妈妈?”郝建平轻声问道。这个疑问已经在他的心里存在了很长时间了。
两个人已经是这种关系了,郝建平觉得自己有必要问一下这个问题了。如果林莫言的老伴已经去世的话,郝建平甚至打算撺掇着林莫言再给自己找一个师母,毕竟林莫言也只有五十几岁,以后还有好长的路要走。
听到郝建平的问话,林雪燕轻轻战栗了一下,敏锐的郝建平感觉到林雪燕情绪上的波动,他低下头,紧了紧环在林雪燕肩膀上的胳膊,轻声问道:“怎么了?”
林雪燕仰起小脸看着郝建平,小手在郝建平的腰上抱得更紧了,也许只有这样,她才感觉到自己并不是孤独无助的一个人。
记忆的闸门已经生锈了,打开它需要很大的勇气。
晚风轻轻拂来,垂柳摇曳着她柔嫩的长发,把城市的喧嚣隔绝在了紧紧依偎在一起的这两个人儿的身外,用她的臂膀呵护住了这一份温情。
“我妈妈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已经走了。”林雪燕把小脸又重新贴回了郝建平的胸口,思绪已经回到了那遥远的、她已经有些记不清的过去……林雪燕的妈妈叫做苏贝莉,和林莫言一样,也是一位美籍华人,而且是最彻底的那种美籍华人,从她的上上代起就生于美国长于美国,这一点仅从苏贝莉的名字上就已经可以看出一点端倪来,经过近百年的沉淀,她和她的家庭已经慢慢的被西方化了。
苏贝莉的祖籍是在台湾,是在辛亥大革命刚刚爆发的时候就已经举家迁移到美国的,苏家殷富,在旧金山唐人街拥有一片不小的商铺。
苏贝莉和林莫言是在费城相识的,当时林莫言居住在新泽西州的普林斯顿,与旧金山之间横穿了整个美国,可是这么遥远的距离并没有阻挡住两个年轻人之间的爱情。
苏贝莉不顾家族的反对嫁入了林家,婚后不久,林莫言仅存的老父与世长辞,满腔爱国情怀的林莫言带着憧憬携爱妻返回了中国,那时正是在我国那个史无前例的大动荡后期。
刚开始,拥有着教育学博士学位的林莫言也受到了省政府部门的重视,直接就被任命为省教育厅教研室副主任,行政级别界定为副处级,正当踌躇满志的林莫言想要一展抱负的时候,苏贝莉的一封家书把他打入了万劫不复的地步。
当时,寄往海外的信件是要受到严格审查的,特别是对美日等‘敌对’国家。
其实当时在尼克松访华的大环境下,中美关系已经松动了,而且国家也鼓励海外学子学成归国,否则以林莫言美籍华人的身份返回大陆报效国家,也不会一开始就被委以重任。
可是,苏贝莉那封寄往旧金山的家书中,屡次提到了她对国内生活条件的抱怨,也涉及到了一些政治敏感话题,如果以现在的眼光来看,那也不过只是一些寻常的事情,可是,在那个年代,这就是一个滔天大罪。
这封家书不可避免的引起了轩然大波,林莫言和苏贝莉被隔离审查,因为苏贝莉的家族祖籍在台湾,这也更引起了国家某些部门的高度重视,虽然在审查无果的情况下,林莫言和苏贝莉还是被安上了敌反特的罪名,如果不是因为一位大人物为林莫言说了几句好话,林莫言的牢狱之灾是免不了的了。
可是就算如此,苏贝莉还是没有逃过牢狱之灾,林莫言被下放到农村劳动改造的那一天,苏贝莉被押解到了省城的监狱,七八个月之后,狱警在农田里找到了林莫言,交给了他一个襁褓中的婴儿,而这个婴儿就是郝建平此时怀里的林雪燕。
两年之后,平反后的苏贝莉出狱了,林莫言怀抱着已经蹒跚学步的林雪燕在簌簌寒风中迎接到了苏贝莉,可是没有想到,相见之日就是三个人的生离死别之日。
两年多的牢狱之灾,已经把如花似玉的苏贝莉摧残得形如枯槁,她的心已经死了,在劝说林莫言与她一起返回美国无果之后,一家人和着眼泪在一起吃了一顿团圆饭,苏贝莉和林莫言林雪燕在省城的照相馆里照了一张全家福,三天后,苏贝莉在领事馆的帮助下登上了绕道返回美国的飞机,从此之后,杳无音讯。
断断续续的叙述,已经让林雪燕泣不成声。
郝建平怀抱着簌簌发抖的林雪燕,心里痛得如同刀割一般,而他能做的,只有吻去林雪燕脸上那一滴滴晶莹的泪花。
“我…我想我妈……”林雪燕终于放声哭了起来。
郝建平慌了手脚,他紧紧的抱着林雪燕的肩膀:“燕子、燕子不哭、相信我,我一定会让你再见到你妈妈的。”
现在郝建平只得放出这一张空头支票,十几年的分离,他根本就没有把握能够帮林雪燕再和远在大洋彼岸的苏贝莉联系上,可是,现在又能让他说什么?
林雪燕的肩膀颤抖得更加厉害了,十几年的委屈,十几年的相思似乎都在这一刻发泄了出来。
苦命的燕子。
郝建平万万没有想到林雪燕竟然是在监狱中出生的,他甚至不敢想象一个下放劳动改造的男人是如何带大一个嗷嗷待哺的孩子的,其中的艰辛必定不是常人所能够想象的。
也只有在那个动荡的年代才会发生如此无视人权的事情,在刑法修改过之后,哺|乳的妇女就算身犯死罪也可以享受到相关的政策待遇。
可是现在说这些都是于事无补的,郝建平现在能给林雪燕所有的安慰都变得这样苍白,可是郝建平也知道,他今生的任务,就是绝不让燕子再受一点委屈。
林雪燕的放声啼哭引起了路人的侧目,人们虽然好奇,但也只是远远张望,毕竟好事者没有那么多。
郝建平掏出手绢擦着林雪燕控制不住的泪水:“咳咳,燕子,那个啥,咱俩人现在都快成了中山公园里的大熊猫了……”
“你才是大熊猫呢。”林雪燕不知道郝建平为何在此时说出如此大煞风景的话来,她握着小拳头,使劲的在郝建平的胸口捶了一拳,却也已经看到了远远围观的人们。
林雪燕一声惊呼,使劲的把小脑袋拱在了郝建平的胸口,小脑袋左右一摆,眼泪鼻涕直接就转移到了郝建平的衬衣上。
郝建平一阵苦笑,轻轻拍了拍林雪燕绷得紧紧的后背:“那啥,小丫头,咱们是不是换个地方?”
羞死人了,被人像看大熊猫一样的围观,林雪燕的小脸已经跟火烧云一般的燃烧了起来,她头也不敢抬,只是使劲的点了点头。
“都怪你,谁让你问这些事情的。”
“是是是,都怪我,我不好,我检讨。”郝建平油嘴滑舌的说道,希望能够岔开一些林雪燕的情绪。
“嘿嘿,哥们,玩得够猛呀,大庭广众之下就把这么漂亮的一个小姑娘给搞哭了。”
“尜尜……”
两个穿得花花绿绿的长毛家伙嘴歪眼斜一脸猥琐的站到了郝建平二人的面前。
“滚~”郝建平从嗓子深处逼出了这个字,怒目狠狠的盯住了挑头的那个家伙,眼睛里喷出的火直接烧灼到了那个家伙的身上。
那个家伙被郝建平的眼神吓了一跳,情不自禁的后退了一步,郝建平的眼神让他产生了一种被狼盯上的感觉,而且还绝不是中山公园那些被圈养在铁笼子里的狼。
他知道,如果自己一言不慎,必定会引起面前这个不起眼的小屁孩的猛烈攻击。
“艹,开个玩笑,至于么。”那个家伙冲着郝建平说着,退后两步,头也不回的带着他的同伴一起走了。
“哪儿都有这种人渣。”郝建平骂了一声,搂着林雪燕站了起来,顺着河畔的林荫道向回走去。
第一百四十九章百无禁忌
郝建平是接到郝馨的电话之后,匆匆从省城赶回浮东县的。
郝馨神秘兮兮的告诉他,老爸马上就要成为县委领导了。
郝建平吓了一跳,成为县委领导?这不太可能吧?老爸刚刚成为大洼乡的党委书记才多长时间。
经过详细询问之后,郝建平得知老爸现在已经交卸了大洼乡的工作,县委对郝立春就任浮东镇镇党委书记的任命已经下来了,关于任命他为县委常委的请示报告也已经递呈青州地区区委,进入了干部任命流程。
郝建平加快节奏处理好在省城的事情,原计划要到省团委拜访崔书记的计划也临时取消了,他在匆匆结束了省城之行之后,马不停蹄的赶回了浮东县。
多大的事儿也不如老爸此次的升迁重要,郝建平正是因为想不明白,所以才匆匆赶回来的。
郝立春履任,县里给了三天的假期,让他处理一下家里的事情,这也是惯例。领导也是人嘛,谁家里还没有个大事小情的?
郝建平走进家门的时候,客厅里正是笑声满堂,爷爷奶奶大伯大婶三爷爷他们都来了。郝立春成为县领导这可是一件大事,老郝家自史以来还没有出过这么大的大官,是值得让全家人庆祝一番的了。
客厅里还有一位客人,正是大洼乡的乡长、代书记刘满意,他是主动组织车辆帮郝立春搬家过来的。
刘满意也是几悲几喜,上次薛富贵倒台,他就暂代的大洼乡党委书记,原本以为这张书记的宝座已经十拿九稳落在屁股底下了,谁想到突然杀出个郝立春,一举越过他,硬生生的把那张椅子抢走了。刘满意还没有从失落之中恢复过来,一转眼郝立春又蹦到了县委领导的宝座上去了,那把椅子又空了出来,还是由他暂代。
现在刘满意已经暂时不做那个调到供电局去的打算了,打通关节难度太大,如果能坐稳了大洼乡党委书记这张宝座,似乎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要知道大洼乡现在可是县里的大葡萄战略试点乡,在政策资金上都会有一定的支持,而且郝立春也已经把摊子铺开了,后面的工作只会蒸蒸日上,如果自己能坐稳了乡党委书记这张宝座,那么等到桃子熟了的季节,自己自然也可以分到大大的一颗,也许,比那个劳什子供电局长过得还要滋润。
假如这次依旧是花落旁家,估计刘满意得找个没人的地方自己哭去。咱不带这么玩人的吧?
为了这张宝座,刘满意第一个要讨好的人就是郝立春。要知道上任党委书记推荐的继任人选是很有分量的,更何况郝立春还是升迁,谁都会买他几分面子。
郝建平进门,依次跟长辈们打着招呼,眼睛望着郝立春,他现在最渴望的就是跟老爸到房间里长谈上一番。
郝立春看了他一眼,似乎笑了一下,又转回头去跟刘满意说起大洼乡工作上的事情了。
“郝书记您放心,我一定会按照您的部署,坚决把您的指示贯彻下去。到明年,咱们乡的葡萄种植面积不会低于八千亩,品种也将会多样化。”刘满意只是瞟了一眼郝建平,就接着汇报起工作来,与其说是汇报工作,倒不如说是表忠心更贴切一些。
说起来,刘满意也是一个拿得起放得下的人,郝立春越过他成为乡党委书记,刘满意别扭了几天之后也摆正了态度,现在郝立春即将成为省委领导,刘满意也真正把自己放在一个下属的位置上了。
郝立春笑了一下说道:“满意同志,还是那句话,不要搞强行摊派,向农民们陈述清楚咱们乡发展葡萄经济的计划,要让老百姓自发的响应咱们政府的号召,自愿去种植葡萄,乡政府主要就是起到一个引导作用。现在如此做,主要是怕供需之间出现衔接上的缺口,如果等到我们的深加工企业都运作起来了,到那时不用乡政府去引导,老百姓也会自觉的去种植了。”
“是是是,郝书记高瞻远瞩,按照您的计划,明年咱们乡的葡萄供给缺口还不是很大……”
郝建平笑了一下,紧靠着郝万山坐了下来,望着郝立国问道:“大伯,庄园建设现在有什么问题没有?”
郝立国笑了一下:“有啥问题?你三爷爷整天在那儿盯着呢。”
一旁的郝万年呵呵的笑了起来:“建平,你就放心吧,村里全部的力量都用在你那个古洼庄园上了,有好多年轻人还找到我,吵着要到你那个酒厂里去上班呢。”
郝建平呵呵一笑答道:“等咱庄园建设起来,首先招聘的工人肯定是咱们村里的年轻人,不过……”
爷三个在这边聊起了古洼庄园的事情,眼看到了午饭时间,姚翠兰和二婶站起身到厨房去忙活了。
午饭过后,爷爷奶奶他们跟着刘满意的车返回了郝家窝,郝建平这才找到机会跟郝立春坐了下来。
“老爸,什么时候到镇政府去上班?”郝建平递给郝立春一根烟,殷勤的为老爸把烟点上。
“明天早上。”郝立春吸了一口烟说道。
调令刚刚下来,他还没有来得及到镇政府去报到。
郝建平微微皱了一下眉,像是自言自语的说道:“县里怎么会这么奇怪,这么快就把您调到县城来了。”
大家还是习惯称呼浮东镇为县城的,那样喊出来也气派一些。
“镇政府的王书记病倒了,现在还在青州医院里面,县里需要找一个人接替他的工作,应该也是因为大葡萄发展战略计划,看来这一回县里是准备大力度的发展葡萄经济了。”郝立春沉声说道。可是在他心里,他知道这只是其中的一方面,否则的话陈宽就不会在电话中特意点出这个小子的名字了。再说,就算是这个大葡萄发展计划,也是眼前这个臭小子的始作俑。
哎,世事多变呀,没有想到自己这么快就已经享受到儿女给自己带来的福泽了。
郝建平轻轻点了点头,他也知道,事情绝不会像表象上看起来的那么简单,不过那些过深的东西他也接触不上,只要这件事儿是对老爸无害的,那就已经够了,不过他还是要找个机会到邓国光和陈宽那里去探探口风,这些事儿老爸不太方便出头,而他则百无禁忌。
郝建平跟老爸几乎聊了一下午,主要还是围绕如何发展大葡萄经济。
随着这个战略计划的展开,郝建平脑子里的思路也越来越清晰。
前生浮东县的发展模式原先在郝建平的脑子里还只是一个概念,能看到的也只是一些表象化的东西,而现在,郝建平的古洼庄园建立之后,郝建平对这个模式也进行了深入思考,不仅是从经济面上,还从政治面、文化面等各方面做出了总结,可以说,在郝建平的脑子里,这个大葡萄发展战略计划已经得到了质的升华,跟原先他了解到的那些肤浅的东西已经不可同日而语,而这一切,则需要和一个有能力推动这个计划发展的人来沟通。
在此之前,郝建平在心里选择的人是陈宽,毕竟陈宽年轻,而且也有开拓精神,相比起邓国光的沉稳来,他更适合推动这个战略的发展。而现在,老爸竟然被鬼使神差的推到了这个高位之上,郝建平当然要把自己心中的想法合盘托给老爸了。毕竟在名义上老爸是这个计划的首倡者,由他来推动也是合情合理的事情。
父子二人的谈话直至有人来访才停了下来,颇有一些意欲未尽的味道。
来访的人是浮东镇党政办公室主任许家路,一位四十来岁很精明的中年人。
许家路未言先笑,很显然,他非常适合做这一份工作。
“呵呵,郝书记,打扰了,听说您已经搬到县城来了,我来请示一下,关于您的住处和配车问题怎么安排。”
郝立春在县城有住处他是已经扫听清楚的了,否则的话他岂会找到这里来。不( 重生之遍地黄金 http://www.xlawen.org/kan/716/ )
他已经和陈县长做过沟通了,可是现在又让大家提名,很显然,他和陈宽两个人在这个镇党委书记的提名问题上还没有达成共识。
这可不仅仅是一个镇党委书记提名那么简单,十之八九被提上来的这位镇党委书记可是要入常的,那就是一位可以跟他们平起平坐的大僚。
邓国光眼神扫过,县委组织部长张景瑞轻轻咳嗽了一声,翻开了面前的笔记本开口说道:“邓书记,我提这里有两个人选,一个是清水乡的乡党委书记李庆生同志,这位同志工作履历比较丰富,这大家都是知道的,我在这里就不再赘言了,还有一位是县农业局的局长何明全同志,这位同志年富力强,在他就任农业局局长的这一段时间内,我们县农业发展的势头是非常好的,这些大家应该也是有目共睹的,这说明何明全同志的工作能力还是非常高的嘛,给他多压一些担子我觉得也是合适的……”
张景瑞不算亢长的发言结束之后,他把手中的笔记本一合,面含微笑的向大家点了点头,目光就垂直着落在了自己面前的笔记本上,手中的笔不紧不慢的轻轻敲着笔记本的封面,似乎他的工作已经就此完成了。
邓国光呵呵一笑,扫了一眼大家,开口说道:“大家都说说嘛。”
“邓书记、陈县长,各位同志,我说两句。”邓国光的话音刚落地,白崇德已经接口说了起来。
仅从称呼上,就已经知道白崇德是站在那条线上的人了。张景瑞发言的时候,单单只提到了一个邓书记,而白崇德发言的时候,却把陈县长也坠在了邓书记的后面,寓意邓书记和陈县长是平起平坐的两个人,至于在他心中的位置,恐怕陈县长还要排在邓书记的前面。
早知道第一个跳出来的人就是你,邓国光笑着冲着白崇德点了点头:“崇德书记请讲。”
白崇德清了清嗓子,开口说道:“首先,李庆生同志我觉得不太合适……”
首先?那么就是说你认为何明全也不太合适了?
邓国光的眼睛眯了一下,何明全可是在这个人事安排他力挺的一个人,至于那个李庆生根本就是一个陪衬,邓国光也没有指望他的提名能够在常委会上通过。
白崇德直接漠视了邓国光的反应,他接着说道:“李庆生同志主要是年纪太大了,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李庆生同志今年应该已经有五十七岁了吧?如果他就任这个职位,还干不了一届就已经到了退休的年龄,那么我们还需要再次寻找他的接任人选,这样对浮东镇的持续发展是不利的,如果李庆生同志一定要动一下的话,我认为到县人大、县政协或者是到县工会担任一个副职还是比较合适的。”
说罢这番话,白崇德的目光扫过了与会常委,有几位常委轻轻地向他点了点头,表示附和了他的说法。
白崇德点了点头,接着说道:“至于何明全同志,我们纪委现在接到了一些关于何明全同志的举报信,可信度还是非常高的,我建议对于何明全同志的动议还是要等到我们纪委核实过情况之后再说吧。”
举报信?邓国光一阵头晕,别说别人,就是坐在这间小会议室里的这些常委们哪一个屁股底下没有几封举报信?这也能当成否决一个干部任命的依据?要知道现在已经不是八分钱毁掉一个干部的年代了,如果不是实名举报或者是那些证据确凿,可信度非常高的举报信,人们基本上都已经可以直接忽视掉那些匿名举报了。
邓国光黑着脸用手中的笔在会议桌上敲了敲,望着白崇德说道:“崇德同志,关于何明全同志的举报是哪些方面的?”
邓国光有些恼火,既然你们纪委已经认为这些举报信可信度是比较高的了,为什么不向我汇报?还偏偏选在提名他作为浮东镇镇党委书记的时候把这件事儿抖出来?
白崇德笑了一下,开口说道:“是关于何明全同志作风问题的。”
第一百四十六章看不明白
如果邓国光是黑社会,他一定会抽出一把砍刀来,照着白崇德砍上几刀。
何明全的作风问题班子里的人有谁不知道?恐怕还有人跟何明全的小老婆坐在一起喝过酒吧?你白大书记早不提这件事,晚不提这件事,偏偏挑在这个节骨眼上把这件事儿挑了出来,什么意思?
白崇德微微一笑,终止了自己的发言。
作风问题绝对是干部提拔时的一把必杀剑,有些事儿大家心知肚明可以,也没有必要摆到桌面上来说,可是在必要的时候拿出来,这就是一条仅次于贪污受贿的雷线,触碰不得。
邓国光的两个提名被白崇德轻而易举的毙了,随后,市委宣传部长提出的两个提名也被张景瑞不容置疑的给毙了,关于浮东镇镇党委书记的接任人选问题陷入了僵局。
常委们都心中有数,除非现在提出一个非常有说服力的人选,否则必定会遭到对方的反击,所以大家都识趣的闭上了嘴巴,谁也不去找这个难堪。
这件事还是让两位老大自己拿主意吧,到时候自己举举手就好了。
邓国光从烟盒里抽出一只烟,自顾自的点燃了,眉头凝成了一坨。
第一个议题就已经没有办法继续下去了,那么这个常委会自己组织得就非常失败了。反之,这说明陈宽现在已经有能力可以挑战自己的权威了。
透过烟雾,邓国光的目光缓缓的从常委们的脸上扫过:“大家还有好的提名没有?如果没有,这件事情暂时搁置一下,咱们进行下一个议题。”
这时,一向在常委会上很少发言的统战部长周永明清了清嗓子开口说道:“邓书记、陈县长,各位同志,我来说两句。”
邓国光的眼睛眯了一下,盯着周永明笑呵呵的说道:“永明同志,请讲。”
在常委会上,周永明一向属于举手常委那种类型的,不属于任何派别,他也很少发表自己的意见,今天他突然站出来要说两句,确实出乎了大多数人的意料之外。至于他在称呼上把陈宽与邓国光并列,大家倒是没有感到意外,因为周永明一向如此,两头都不得罪。
难道周永明已经站队了?
邓国光用眼角的余光观察着陈宽的反应,可是他从陈宽的表情上看不出丝毫的变化来,陈宽也跟其他常委一般,笑眯眯的注视着周永明,而周永明除了刚开始时礼节性的向他点了一下头以外,目光则一直盯在自己的脸上。
周永明缓缓的开口说道:“我认为我们浮东县现在正处在一个良好的发展契机之上,在这个时候,作为全县政治经济中心的浮东镇应该是以稳定为主,我建议提拔浮东镇的梁晓玲镇长接替王书记的职务,这样对于工作衔接和稳定团结都是非常有益的。”
邓国光轻松的呼出了一口气,周永明这个提议是顺理成章的事情,老书记退休,镇长顶上也是应该的,而且最重要的一点,县委班子成员按要求是要有一定比例的女性参加的,现在浮东县的县委班子十一常委中只有宣传部长韩凤芹这么一位女性,比例是有一点偏低,但是勉强也能接受,如果再吸纳梁晓玲进入县委班子也是可以的。
邓国光也不是没有考虑过梁晓玲的问题,如果单以梁晓玲的工作能力来说,邓国光对她还算是比较满意的,虽然开拓不足,但是守业有余,这也和邓国光的工作作风颇为吻合。梁晓玲工作兢兢业业,也能够很好的把上级的指示落实下去,可是唯一让邓国光堵心的一点,就是这个梁晓玲自从陈宽到任之后,就和陈宽的关系走得比较近乎,如果不是因为梁晓玲比陈宽大十几岁,两个人年龄相差悬殊,恐怕一些风言风语早就已经传出来了,但是有一点是确定无疑的,梁晓玲是陈宽线上的人。
如果梁晓玲真的进入常委班子,那么陈宽就真的可以和邓国光分庭抗礼了。
这是邓国光最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周永明说完,冲着邓国光、陈宽分别点了点头,头一低又盯着自己的笔记本老僧入定了。
邓国光呵呵一笑,目光在大家的脸上游走一番,开口说道:“大家都议议吧。”
一般情况下,邓国光和陈宽没有达成共识的人事动议是不会拿到常委会上来讨论的,可是这一次王书记倒下的太突然了,把各方的部署都打了一个稀巴烂,邓国光和陈宽的临时沟通又没有达成一致,正如所言,这个任命如果耽搁的时间过长影响也是非常不好的,迫不得已之下,邓国光才硬着头皮把这件事拿出来交给大家讨论,而结果则完全是一个未知数。
邓国光话音落地,陈宽已经微微皱着眉头开口了:“如果梁镇长接任镇党委书记,那么镇长的职位将由谁来接替呢?县城的发展也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必须要选择一个年富力强有思想有魄力有开拓进取精神的同志来担任才好。”
邓国光脸色黑得几乎能够刮下水来。陈宽,你的吃相也忒难看了吧?我这里还没有发表意见呢,你就开始定调子了。你就这么确定梁晓玲就一定能够上这个党委书记?
邓国光的急先锋,县委组织部长张景瑞根本就无需邓国光暗示什么,关于梁晓玲的问题他们早就已经在私底下讨论过了,也有n条的理由阻止梁晓玲更进这一步,他轻轻的咳嗽了一声,很显然是要发言了。
“邓书记、陈县长,我倒是有一个好建议。”白崇德看也不看张景瑞,直接就把张景瑞还没有说出来的话堵了回去。
嗬,唱双簧呀?
邓国光笑了笑,冲着白崇德说道:“崇德书记请讲。”
白崇德这才向邓国光点了点头:“邓书记、陈县长、各位同志,刚才永明部长讲得很好呀,他说我们县现在正处在一个良好的发展契机上,这个契机就是我们县委县政府制定的大葡萄发展战略。不过我个人认为我们的胆子还是小了,步子迈得也小了,仅仅以一个大洼乡作为试点我认为是不够的,对于那些大型的葡萄深加工企业来说,一个乡的葡萄产量根本就不可能会对他们产生吸引力。”
说着话,白崇德翻动自己的笔记本找到了一页,眼神只是稍稍扫了一下就接着说道:“我查了一下相关资料,我国的主要葡萄产地有十几个,大多集中在我国东部地区,但是这些产地的规模都比较小,而且比较分散,很难造成一定的资源优势。而我们县也正处于这些产地的链条之中,土壤结构也更适合一些高端品种的生长,比如说赤霞珠、玫瑰香、梅洛、霞多丽等等,这些品种都适合在我们县种植。我的意思是扩大试点范围,加大以葡萄深加工为主要链条的招商引资项目。这样,就需要一个对这个产业链深有研究的干部来主持这项工作。我建议调任大洼乡的党委书记郝立春同志来担任浮东镇的镇长,以县城的优势来带动各乡镇对大葡萄战略计划的认同和推行。”
“郝立春?”
常委们面面相觑,白崇德说了这么大一番话,就为了推出一个郝立春?
要知道郝立春才刚刚被提拔为大洼乡的乡党委书记,椅子还没有坐热乎呢,马上就把他调到浮东镇来就任镇长,这也有点太离谱了吧。
虽然说浮东镇的镇长和大洼乡的乡党委书记是同一个级别,可是这里面的含金量可是天壤之别,平级调动还是一步登天?
邓国光诧异的望了一眼陈宽,很显然,陈宽打得不是无准备之仗,推出郝立春恐怕才是他真正的目的。
“郝立春?这怎么可能,他才刚刚就任大洼乡的党委书记,资历根本就不够,主持这么大一个县城的工作恐怕有些不妥吧。”无需邓国光暗示什么,张景瑞已经跳出来第一个反对了。
邓国光眉头一跳,乐呵呵的伸手冲着张景瑞向下压了压:“景瑞同志,这我可要批评你了。任命一个同志,看的不是他的资历而是他的能力。我看郝立春同志就挺好嘛,短短的这么一点时间,就把大洼乡搞得有声有色的。听说他们乡现在已经有几家葡萄深加工企业在建设了,这就很好嘛,这也说明我们以前有些太官僚了,像郝立春这样有能力的同志竟然被我们埋藏了这么多年……”
张景瑞望着侃侃而谈的邓书记,脑子里飞快的运转着,他却怎么也不敢想象邓国光的脑子里现在正浮现出郝建平那个臭小子的身影。
同样的,白崇德也有点迷糊了,他用眼角的余光偷偷的观察着陈宽的表情,却看到陈宽的嘴角轻轻的勾起了一抹笑容。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难道邓书记和陈县长的政见终于统一了?
常委们都看不明白了。
第一百四十七章县委领导
面对大家若有所思的目光,邓国光微微一笑接着说道:“此事事关我们浮东县经济发展的大策,我觉得我们不能限制一个很有前途的干部发展,而是应该给他一个更大的空间。我提议破格任命郝立春同志为浮东镇党委书记、县委常委,报请青州地委批准。”
高,实在是高。
在座的哪一个不是久炼成仙的千年老妖,在瞬间就已经明白了邓国光的用意,不由得在心中暗暗给邓国光挑起了大拇指。
与其上一个摆明了是陈宽人马的梁晓玲,那么还不如上一个迄今态度不明的郝立春。
邓国光这是明着摆了陈宽一道,人是你提名的没错,可是我却给了他一个更大的空间,你答应不答应?你不答应,提名的这点恩惠也就付之东流了,反而更把郝立春推到我的阵营,你答应了也于事无补,你只是提名他做一个镇长嘛,平级调动,我却提名他直接成为县委常委、浮东镇党委书记,这里面孰优孰劣已经不用分辨了,通过之后郝立春当然会对我感恩戴德,就算没有通过,这一份提携之恩也已经塞到他的手里了,就算想不要都不行。
无论怎么算,这笔生意我是赚定了。
“我同意。”
还没有宣布进入表决程序,张景瑞已经高高的举起了自己的手,旗帜鲜明的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心里对邓国光的钦佩也已经到了无可附加的地步。
这是什么?这就是政治智慧,以子之矛攻子之盾,让你根本就没有还手的余地。
人们的目光都转到了陈宽的脸上,白崇德的心中暗暗焦急,这个策略可是他与陈宽两个人商量出来的,他万万没有想到邓国光在瞬息之间就已经做出了取舍,如此一来反倒把陈宽推到了被动的位置上,无论取舍都会有失。
看到大家注视过来,陈宽呵呵的笑了起来:“书记真是慧眼识才呀,如果让郝立春同志担任浮东镇的镇长确实是有些屈才了,如果他能够成为县委领导,他的工作重心必定不会只局限在大洼乡、浮东镇这些弹丸之地了,对于书记的这个提议,我举双手赞成。”
只不过陈宽在说出这个他字的时候,脑子里浮出来的却是郝建平那张稚嫩狡黠的小脸。
远在数百里之外的郝建平哪知道自己现在已经落在了这两只老狐狸的算计之中,邓国光与陈宽的政见虽有不同,执政理念也有一些分歧,但是他们有一点是共通的,就是要把浮东县的经济搞上去,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连陈宽都已经通过了,这项人事任命自然毫无争议的全票通过了,任命下来,郝立春就已经可以到浮东镇履行镇党委书记的职责了。至于补认他为县委常委的申请还需要报请青州地委审批,进入正式的干部考察任命程序。
这戏法变的,完全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有的人已经摇头羡慕郝立春的好运气了,从一个副科级干部三级跳成为县委常委、副处级干部,郝立春只用了短短两三个月的时间,而自己走到这一步却苦熬了十几年,其中还颇多坎坷,哎,人和人真是比不得呀。
常委会上无秘密,刚刚散会,这个消息郝立春就已经得知了,郝立春除了震惊了一下之外,还给出了一个扯淡的评价。
不是扯淡是什么?谁见过有坐着火箭往上窜的干部?就算那些背景深厚的天之骄子们也要按部就班的踩着线一步一步向上熬。几个月前郝立春还只是一个副乡长、副科级干部,刚刚跨过乡长一步登天成为了乡党委书记就已经让他眩晕了好长时间,恍若做梦一般,这个梦还没有醒,转眼之间就要成为副处级高干、县委领导啦?
郝立春摇头苦笑一番,伸手抓起办公桌上的文件,连上面的字还没看清楚,办公桌上的电话就再次响了起来。
看清来电号码,郝立春急忙伸手抓起了电话:“邓书记你好,我是郝立春。”
“呵呵,立春同志你好呀,工作开展得还顺利吧?”邓国光的笑声从听筒里传了过来。
邓国光心里一惊,脑子里马上跳出了刚刚接到的那个电话,邓国光可不是没事给下属打电话唠闲嗑的人,难道…难道刚才那个消息是真的?
“谢谢书记关心,工作进展得还很顺利,乡里已经按计划正在建设两个葡萄深加工企业,还有一个企业正在洽谈之中,按照现在的情况来看问题不大,我们乡准备在明年扩大葡萄种植面积,再增加一些名贵新品种……”
邓国光用鼻子应着,听着郝立春的工作汇报,不时的插口询问一句。
郝立春自然知道电话不是汇报详细工作的地方,他只是大略的说了一下,不过也把乡里现在的情况基本上说明白了。
谈话告一段落,邓国光呵呵笑着说道:“呵呵,你们的工作还是很有成绩的嘛,对于有能力的同志,我们就要不拘一格的打破陈规陋俗,破格使用。立春同志呀,你可要做好思想准备,县里准备要给你多压些担子了,对于有能力的同志,我们就该给他一个更宽广的发展空间嘛,哈哈……”
猜测终于被证实了,郝立春头脑一阵眩晕,这件事情已经完全超出了他的心理承受范围之外。
邓国光呵呵笑着又勉励了郝立春几句,挂断了电话。
谁也不会说自己是个庸才,郝立春承认自己有抱负,也有一定的能力,但是他知道,自己的能力还不足以一飞冲天,在短短两三个月的时间里就可以三级跳,成为县委领导。
又接了几个贺喜电话之后,郝立春的头脑也渐渐的冷静了下来。
这件事情太出人意料了,难道,这里面还埋藏着什么玄机是自己没有看透的?
郝立春眉梢跳动了几下,他突然意识到,还有一个人没有给他打电话。
郝立春沉思了一下,抓起桌上的电话拨了出去,电话嘟嘟两声接通了:“你好,我是陈宽。”
“陈县长你好,我是郝立春,我有一些工作想要向你汇报一下。”
陈宽呵呵的笑了起来:“立春同志不用这么客气,呵呵,今天常委会上的决议你可能已经知道了吧?呵呵,其实我原本是准备让你在镇长的位置上过渡一下的,没想到邓书记这么看好你的能力,一定要把这付担子压到你的肩上。立春同志,不要有什么思想压力,工作该怎么干怎么干,我相信你到了新的工作岗位之后也一定能胜任你的工作的。呵呵,你们家那个臭小子能耐的跟孙猴子似的,也应该给那个小子加点压力了。”
“啊?”郝立春愣了一下,我调整工作,怎么也跟我儿子扯上关系了?
陈宽哈哈一笑:“立春同志就先这样吧,我这里还有客人。”
“是,陈县长你忙,我一定会努力工作,回报同志们对我的信任。”
陈宽笑着挂断了电话,郝立春拿着听筒愣了半天,脑子里乱哄哄的像是塞进了一窝蜜蜂。
生活的逆转似乎就是这两三个月的时间,先是和林莫言建立了良好的关系,然后事态急转,因为小农药厂的事情自己与薛富贵掰上了腕子,结果薛富贵倒台了,自己跨过刘满意坐到了薛富贵的椅子上,接下来又推出了一个大葡萄发展战略计划,获得了陈宽的青睐,而邓国光似乎对自己也印象良好,再到现在晕晕乎乎的就要成为县委领导了。
蒙蒙胧胧间,这一系列的事情渐渐地连成了一根线,而在这根线上也隐隐的浮出了一个模模糊糊的身影,小小的身影,这个身影在郝立春的脑子里越来越清晰,而随着这个身影的清晰,那条线也变得越来越清晰了。
‘你们家那个臭小子能耐的跟孙猴子似的,也应该给那个小子加点压力了。’陈宽的话还在郝立春的耳边回旋。
相通透了,郝立春豁然开朗,他眼睛盯着办公桌上的电话,手指动了数次,却终于没有触碰到那台电话机上。
991234
电话号码好记,可是拨出去真难呀,拨通了说什么?
第一百四十八章我想我妈
省城中山公园旁的石椅上,郝建平正拥着林雪燕,两个人就这样坐在一起,话很少,可是在这人来人往喧嚣城市的人潮之中,两个人的心却越贴越紧,呼吸也渐渐的同步到一个频率之上。
心灵的沟通不需要千言万语,有时是一个眼神,有时是一个轻轻的拥抱,那就已经足够了。
“燕子,为什么一直没听你提起过你妈妈?”郝建平轻声问道。这个疑问已经在他的心里存在了很长时间了。
两个人已经是这种关系了,郝建平觉得自己有必要问一下这个问题了。如果林莫言的老伴已经去世的话,郝建平甚至打算撺掇着林莫言再给自己找一个师母,毕竟林莫言也只有五十几岁,以后还有好长的路要走。
听到郝建平的问话,林雪燕轻轻战栗了一下,敏锐的郝建平感觉到林雪燕情绪上的波动,他低下头,紧了紧环在林雪燕肩膀上的胳膊,轻声问道:“怎么了?”
林雪燕仰起小脸看着郝建平,小手在郝建平的腰上抱得更紧了,也许只有这样,她才感觉到自己并不是孤独无助的一个人。
记忆的闸门已经生锈了,打开它需要很大的勇气。
晚风轻轻拂来,垂柳摇曳着她柔嫩的长发,把城市的喧嚣隔绝在了紧紧依偎在一起的这两个人儿的身外,用她的臂膀呵护住了这一份温情。
“我妈妈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已经走了。”林雪燕把小脸又重新贴回了郝建平的胸口,思绪已经回到了那遥远的、她已经有些记不清的过去……林雪燕的妈妈叫做苏贝莉,和林莫言一样,也是一位美籍华人,而且是最彻底的那种美籍华人,从她的上上代起就生于美国长于美国,这一点仅从苏贝莉的名字上就已经可以看出一点端倪来,经过近百年的沉淀,她和她的家庭已经慢慢的被西方化了。
苏贝莉的祖籍是在台湾,是在辛亥大革命刚刚爆发的时候就已经举家迁移到美国的,苏家殷富,在旧金山唐人街拥有一片不小的商铺。
苏贝莉和林莫言是在费城相识的,当时林莫言居住在新泽西州的普林斯顿,与旧金山之间横穿了整个美国,可是这么遥远的距离并没有阻挡住两个年轻人之间的爱情。
苏贝莉不顾家族的反对嫁入了林家,婚后不久,林莫言仅存的老父与世长辞,满腔爱国情怀的林莫言带着憧憬携爱妻返回了中国,那时正是在我国那个史无前例的大动荡后期。
刚开始,拥有着教育学博士学位的林莫言也受到了省政府部门的重视,直接就被任命为省教育厅教研室副主任,行政级别界定为副处级,正当踌躇满志的林莫言想要一展抱负的时候,苏贝莉的一封家书把他打入了万劫不复的地步。
当时,寄往海外的信件是要受到严格审查的,特别是对美日等‘敌对’国家。
其实当时在尼克松访华的大环境下,中美关系已经松动了,而且国家也鼓励海外学子学成归国,否则以林莫言美籍华人的身份返回大陆报效国家,也不会一开始就被委以重任。
可是,苏贝莉那封寄往旧金山的家书中,屡次提到了她对国内生活条件的抱怨,也涉及到了一些政治敏感话题,如果以现在的眼光来看,那也不过只是一些寻常的事情,可是,在那个年代,这就是一个滔天大罪。
这封家书不可避免的引起了轩然大波,林莫言和苏贝莉被隔离审查,因为苏贝莉的家族祖籍在台湾,这也更引起了国家某些部门的高度重视,虽然在审查无果的情况下,林莫言和苏贝莉还是被安上了敌反特的罪名,如果不是因为一位大人物为林莫言说了几句好话,林莫言的牢狱之灾是免不了的了。
可是就算如此,苏贝莉还是没有逃过牢狱之灾,林莫言被下放到农村劳动改造的那一天,苏贝莉被押解到了省城的监狱,七八个月之后,狱警在农田里找到了林莫言,交给了他一个襁褓中的婴儿,而这个婴儿就是郝建平此时怀里的林雪燕。
两年之后,平反后的苏贝莉出狱了,林莫言怀抱着已经蹒跚学步的林雪燕在簌簌寒风中迎接到了苏贝莉,可是没有想到,相见之日就是三个人的生离死别之日。
两年多的牢狱之灾,已经把如花似玉的苏贝莉摧残得形如枯槁,她的心已经死了,在劝说林莫言与她一起返回美国无果之后,一家人和着眼泪在一起吃了一顿团圆饭,苏贝莉和林莫言林雪燕在省城的照相馆里照了一张全家福,三天后,苏贝莉在领事馆的帮助下登上了绕道返回美国的飞机,从此之后,杳无音讯。
断断续续的叙述,已经让林雪燕泣不成声。
郝建平怀抱着簌簌发抖的林雪燕,心里痛得如同刀割一般,而他能做的,只有吻去林雪燕脸上那一滴滴晶莹的泪花。
“我…我想我妈……”林雪燕终于放声哭了起来。
郝建平慌了手脚,他紧紧的抱着林雪燕的肩膀:“燕子、燕子不哭、相信我,我一定会让你再见到你妈妈的。”
现在郝建平只得放出这一张空头支票,十几年的分离,他根本就没有把握能够帮林雪燕再和远在大洋彼岸的苏贝莉联系上,可是,现在又能让他说什么?
林雪燕的肩膀颤抖得更加厉害了,十几年的委屈,十几年的相思似乎都在这一刻发泄了出来。
苦命的燕子。
郝建平万万没有想到林雪燕竟然是在监狱中出生的,他甚至不敢想象一个下放劳动改造的男人是如何带大一个嗷嗷待哺的孩子的,其中的艰辛必定不是常人所能够想象的。
也只有在那个动荡的年代才会发生如此无视人权的事情,在刑法修改过之后,哺|乳的妇女就算身犯死罪也可以享受到相关的政策待遇。
可是现在说这些都是于事无补的,郝建平现在能给林雪燕所有的安慰都变得这样苍白,可是郝建平也知道,他今生的任务,就是绝不让燕子再受一点委屈。
林雪燕的放声啼哭引起了路人的侧目,人们虽然好奇,但也只是远远张望,毕竟好事者没有那么多。
郝建平掏出手绢擦着林雪燕控制不住的泪水:“咳咳,燕子,那个啥,咱俩人现在都快成了中山公园里的大熊猫了……”
“你才是大熊猫呢。”林雪燕不知道郝建平为何在此时说出如此大煞风景的话来,她握着小拳头,使劲的在郝建平的胸口捶了一拳,却也已经看到了远远围观的人们。
林雪燕一声惊呼,使劲的把小脑袋拱在了郝建平的胸口,小脑袋左右一摆,眼泪鼻涕直接就转移到了郝建平的衬衣上。
郝建平一阵苦笑,轻轻拍了拍林雪燕绷得紧紧的后背:“那啥,小丫头,咱们是不是换个地方?”
羞死人了,被人像看大熊猫一样的围观,林雪燕的小脸已经跟火烧云一般的燃烧了起来,她头也不敢抬,只是使劲的点了点头。
“都怪你,谁让你问这些事情的。”
“是是是,都怪我,我不好,我检讨。”郝建平油嘴滑舌的说道,希望能够岔开一些林雪燕的情绪。
“嘿嘿,哥们,玩得够猛呀,大庭广众之下就把这么漂亮的一个小姑娘给搞哭了。”
“尜尜……”
两个穿得花花绿绿的长毛家伙嘴歪眼斜一脸猥琐的站到了郝建平二人的面前。
“滚~”郝建平从嗓子深处逼出了这个字,怒目狠狠的盯住了挑头的那个家伙,眼睛里喷出的火直接烧灼到了那个家伙的身上。
那个家伙被郝建平的眼神吓了一跳,情不自禁的后退了一步,郝建平的眼神让他产生了一种被狼盯上的感觉,而且还绝不是中山公园那些被圈养在铁笼子里的狼。
他知道,如果自己一言不慎,必定会引起面前这个不起眼的小屁孩的猛烈攻击。
“艹,开个玩笑,至于么。”那个家伙冲着郝建平说着,退后两步,头也不回的带着他的同伴一起走了。
“哪儿都有这种人渣。”郝建平骂了一声,搂着林雪燕站了起来,顺着河畔的林荫道向回走去。
第一百四十九章百无禁忌
郝建平是接到郝馨的电话之后,匆匆从省城赶回浮东县的。
郝馨神秘兮兮的告诉他,老爸马上就要成为县委领导了。
郝建平吓了一跳,成为县委领导?这不太可能吧?老爸刚刚成为大洼乡的党委书记才多长时间。
经过详细询问之后,郝建平得知老爸现在已经交卸了大洼乡的工作,县委对郝立春就任浮东镇镇党委书记的任命已经下来了,关于任命他为县委常委的请示报告也已经递呈青州地区区委,进入了干部任命流程。
郝建平加快节奏处理好在省城的事情,原计划要到省团委拜访崔书记的计划也临时取消了,他在匆匆结束了省城之行之后,马不停蹄的赶回了浮东县。
多大的事儿也不如老爸此次的升迁重要,郝建平正是因为想不明白,所以才匆匆赶回来的。
郝立春履任,县里给了三天的假期,让他处理一下家里的事情,这也是惯例。领导也是人嘛,谁家里还没有个大事小情的?
郝建平走进家门的时候,客厅里正是笑声满堂,爷爷奶奶大伯大婶三爷爷他们都来了。郝立春成为县领导这可是一件大事,老郝家自史以来还没有出过这么大的大官,是值得让全家人庆祝一番的了。
客厅里还有一位客人,正是大洼乡的乡长、代书记刘满意,他是主动组织车辆帮郝立春搬家过来的。
刘满意也是几悲几喜,上次薛富贵倒台,他就暂代的大洼乡党委书记,原本以为这张书记的宝座已经十拿九稳落在屁股底下了,谁想到突然杀出个郝立春,一举越过他,硬生生的把那张椅子抢走了。刘满意还没有从失落之中恢复过来,一转眼郝立春又蹦到了县委领导的宝座上去了,那把椅子又空了出来,还是由他暂代。
现在刘满意已经暂时不做那个调到供电局去的打算了,打通关节难度太大,如果能坐稳了大洼乡党委书记这张宝座,似乎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要知道大洼乡现在可是县里的大葡萄战略试点乡,在政策资金上都会有一定的支持,而且郝立春也已经把摊子铺开了,后面的工作只会蒸蒸日上,如果自己能坐稳了乡党委书记这张宝座,那么等到桃子熟了的季节,自己自然也可以分到大大的一颗,也许,比那个劳什子供电局长过得还要滋润。
假如这次依旧是花落旁家,估计刘满意得找个没人的地方自己哭去。咱不带这么玩人的吧?
为了这张宝座,刘满意第一个要讨好的人就是郝立春。要知道上任党委书记推荐的继任人选是很有分量的,更何况郝立春还是升迁,谁都会买他几分面子。
郝建平进门,依次跟长辈们打着招呼,眼睛望着郝立春,他现在最渴望的就是跟老爸到房间里长谈上一番。
郝立春看了他一眼,似乎笑了一下,又转回头去跟刘满意说起大洼乡工作上的事情了。
“郝书记您放心,我一定会按照您的部署,坚决把您的指示贯彻下去。到明年,咱们乡的葡萄种植面积不会低于八千亩,品种也将会多样化。”刘满意只是瞟了一眼郝建平,就接着汇报起工作来,与其说是汇报工作,倒不如说是表忠心更贴切一些。
说起来,刘满意也是一个拿得起放得下的人,郝立春越过他成为乡党委书记,刘满意别扭了几天之后也摆正了态度,现在郝立春即将成为省委领导,刘满意也真正把自己放在一个下属的位置上了。
郝立春笑了一下说道:“满意同志,还是那句话,不要搞强行摊派,向农民们陈述清楚咱们乡发展葡萄经济的计划,要让老百姓自发的响应咱们政府的号召,自愿去种植葡萄,乡政府主要就是起到一个引导作用。现在如此做,主要是怕供需之间出现衔接上的缺口,如果等到我们的深加工企业都运作起来了,到那时不用乡政府去引导,老百姓也会自觉的去种植了。”
“是是是,郝书记高瞻远瞩,按照您的计划,明年咱们乡的葡萄供给缺口还不是很大……”
郝建平笑了一下,紧靠着郝万山坐了下来,望着郝立国问道:“大伯,庄园建设现在有什么问题没有?”
郝立国笑了一下:“有啥问题?你三爷爷整天在那儿盯着呢。”
一旁的郝万年呵呵的笑了起来:“建平,你就放心吧,村里全部的力量都用在你那个古洼庄园上了,有好多年轻人还找到我,吵着要到你那个酒厂里去上班呢。”
郝建平呵呵一笑答道:“等咱庄园建设起来,首先招聘的工人肯定是咱们村里的年轻人,不过……”
爷三个在这边聊起了古洼庄园的事情,眼看到了午饭时间,姚翠兰和二婶站起身到厨房去忙活了。
午饭过后,爷爷奶奶他们跟着刘满意的车返回了郝家窝,郝建平这才找到机会跟郝立春坐了下来。
“老爸,什么时候到镇政府去上班?”郝建平递给郝立春一根烟,殷勤的为老爸把烟点上。
“明天早上。”郝立春吸了一口烟说道。
调令刚刚下来,他还没有来得及到镇政府去报到。
郝建平微微皱了一下眉,像是自言自语的说道:“县里怎么会这么奇怪,这么快就把您调到县城来了。”
大家还是习惯称呼浮东镇为县城的,那样喊出来也气派一些。
“镇政府的王书记病倒了,现在还在青州医院里面,县里需要找一个人接替他的工作,应该也是因为大葡萄发展战略计划,看来这一回县里是准备大力度的发展葡萄经济了。”郝立春沉声说道。可是在他心里,他知道这只是其中的一方面,否则的话陈宽就不会在电话中特意点出这个小子的名字了。再说,就算是这个大葡萄发展计划,也是眼前这个臭小子的始作俑。
哎,世事多变呀,没有想到自己这么快就已经享受到儿女给自己带来的福泽了。
郝建平轻轻点了点头,他也知道,事情绝不会像表象上看起来的那么简单,不过那些过深的东西他也接触不上,只要这件事儿是对老爸无害的,那就已经够了,不过他还是要找个机会到邓国光和陈宽那里去探探口风,这些事儿老爸不太方便出头,而他则百无禁忌。
郝建平跟老爸几乎聊了一下午,主要还是围绕如何发展大葡萄经济。
随着这个战略计划的展开,郝建平脑子里的思路也越来越清晰。
前生浮东县的发展模式原先在郝建平的脑子里还只是一个概念,能看到的也只是一些表象化的东西,而现在,郝建平的古洼庄园建立之后,郝建平对这个模式也进行了深入思考,不仅是从经济面上,还从政治面、文化面等各方面做出了总结,可以说,在郝建平的脑子里,这个大葡萄发展战略计划已经得到了质的升华,跟原先他了解到的那些肤浅的东西已经不可同日而语,而这一切,则需要和一个有能力推动这个计划发展的人来沟通。
在此之前,郝建平在心里选择的人是陈宽,毕竟陈宽年轻,而且也有开拓精神,相比起邓国光的沉稳来,他更适合推动这个战略的发展。而现在,老爸竟然被鬼使神差的推到了这个高位之上,郝建平当然要把自己心中的想法合盘托给老爸了。毕竟在名义上老爸是这个计划的首倡者,由他来推动也是合情合理的事情。
父子二人的谈话直至有人来访才停了下来,颇有一些意欲未尽的味道。
来访的人是浮东镇党政办公室主任许家路,一位四十来岁很精明的中年人。
许家路未言先笑,很显然,他非常适合做这一份工作。
“呵呵,郝书记,打扰了,听说您已经搬到县城来了,我来请示一下,关于您的住处和配车问题怎么安排。”
郝立春在县城有住处他是已经扫听清楚的了,否则的话他岂会找到这里来。不( 重生之遍地黄金 http://www.xlawen.org/kan/7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