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4 部分阅读
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难道你的爱也跟着增长了吗?自己已经不能包容你全部的爱了吗?
林雪燕的心里很乱。
她很想咬郝建平一口。
所以她咬了。
郝建平吃痛,嘴咧成了八万,却只敢在鼻子里闷哼一声。
隐隐的,他感觉到燕子今天的情绪与钟小妹有关,几年的朝夕相处,他和燕子之间只需要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就能体会到彼此之间的意思,他们两个人早就已经融合成了一体。
林雪燕哼了一声,从郝建平的后背上跃了下来,直视着郝建平问道:“为什么不喊疼?”
郝建平伸手捂着自己被咬的地方,嘿嘿干笑着。
“做贼心虚。”林雪燕小鼻子一皱,光着小脚丫吧唧吧唧跑进了别墅。
郝建平咧着嘴跟了进去,自己貌似还真是做贼心虚呀。
郝建平走进别墅,燕子已经跑进浴室冲淡水去了,郝建平刚想贱兮兮的也跟进去冲洗一下,顺道探探燕子的虚实,这时他放在茶几上的电话响了起来。
郝建平下意识地看了一下时间,原来才刚刚九点钟,今天晚上的时间难熬,显得这么漫长。
来电显示是老爸的电话号码,还有几个未接来电,郝建平来不及看那几个未接来电,急忙接通了电话,一个‘爸’刚刚出口,电话彼端早已传来了忙音,也不知道这个电话响了多长时间。
郝建平急忙给老爸回拨过去,电话响了两声接通了。
“老爸,您找我?”郝建平坐到了一旁的沙发上,这一路走回来身上的水渍早就已经干了,只是皮肤被收缩的有些难受。
“嗯”,郝立春的声音依旧沉稳:“因为长江流域水势紧张,这一期的党校***提前结束了。”
郝建平‘哦’了一声,他知道老爸绝不会是为了跟自己通报这个事情。
郝立春顿了一下之后说道:“今天中组部部长石连平同志找我谈话了。”
郝建平嘿嘿一笑,眼睛亮亮的问道:“老爸,您回来之后给您安排什么工作?”
他对那几位老人家准备把自己老爸安排到哪儿去也是一无所知,但是据他估计,安排一个地级市的市长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不过要是一步到位安排一个市委书记也是有可能的,那样才叫奖赏嘛。
郝立春现在已经愈发的沉稳,当时当他得知这个消息之后,第一个想到的还是要把这个消息告诉给自己的儿子。
“组织上决定让我担任石市的市长,原市长田韬同志调任发改委任职。”
“啊?”郝建平轻声的咳嗽了起来,老爷子们,你们给的这个赏赐可真够大的,直接把老爸提拔为石市的市长,那可是大河省的省会,数百万人口的副省级城市呀,老爸这一次岂不又是破格提拔了?
郝立春也是第一次主政这么大的一座城市,而且调过去之后是孤身一人,心里未免有些忐忑,而他想来想去,也唯有自己这个宝贝儿子能够帮他出出主意了。
“老爸,组织上安排您什么时候上任开始工作?”
“给了我一个星期的假,到时候省委组织部会下调函的。”
“好,我马上回去。”
正从浴室里出来擦着湿漉漉头发的林雪燕诧异地望着郝建平,今天才刚刚到天涯市,他又要去哪儿?
第四百零六章舍不得
省委组织部关于郝立春的任命已经下达到了青州市并传达到了浮东市,所有知道郝立春即将任职消息的人都被这个消息吓了一跳,郝立春的升迁之路也太陡峭了吧?
从一个副科级走到副厅级只用了短短四五年的时间,而现在在中~央党校学习了一圈回来,刷的一下就调到了省会城市担任市长,行政级别也调整为了正厅,伸手就已经可以摸到省部级的大门了。
石市的市长呀,行政级别岂能停留在正厅级上,向前再走一步可就是省委领导了,就算是按部就班的进步,等时机成熟的时候担任石市市委书记,按照惯例都要成为省委常委,就算不走这条路,市长任满之后也会被提拔为副省长。
而郝立春今年的年纪才多大?他不过才四十七岁而已,如果在县处级的级别上年龄算是偏大了,如果实在厅局级的级别上算得上是正当年,可是如果要是在省部级的级别上那可就算是年轻干部了。
一时之间无数人翻出了郝立春的任职履历研究了起来,羡慕嫉妒恨各种心绪都有,但是无一例外的,是他们在见到郝立春的时候都是脸上堆满了笑容,郝家也是门庭若市,众多的官员登门拜访,希望郝书记能够记住自己,等到时机得宜的时候也顺手拉自己一把。
郝立春在浮东市有着绝对的话语权,根据他的提名,现任的市委副书记市长李凯被任命为青州市市委常委、浮东市市委书记,浮东市常务副市长梁晓玲被任命为市委副书记、代市长。
这两个人都算是郝立春一手提拔上来的嫡系了,梁晓玲更是从郝立春担任浮东镇镇党委书记的时候就是浮东镇的镇长,她原是靠拢陈宽的,后来随着邓国光的调离,陈郝成为一家,浮东的干部们也就逐渐的没有了姓陈还是姓郝的概念。随着陈宽的升任,原先陈宽麾下的那些干将们也就自动转入了郝立春的门下。
梁晓玲本来已经五十几岁的年龄了,已经断了再进步的念头,可是她万万没有想到自己临到退休之前竟然还可以主政一届在整个省里都是红得发紫的浮东市。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梁晓玲这个位置是给王庭浩占着的,郝立春斟酌过一番之后,把王庭浩提拔为了浮东市的常务副市长,而刘满意却未作调整,主要是因为刘满意的年龄问题,等到这一届任满之后。刘满意已经快逼近退休的年龄了,提拔他有些太牵强,也不符合提拔任用年轻干部的基本政策,而王庭浩则不存在这个问题。
对于郝立春的安排人们也可以理解,浮东市是在郝立春的主政之下才走向辉煌的,浮东市就跟他的孩子一般,他把浮东市交到自己放心的人手中也是人之常情。
省委组织部给了郝立春七天的假期,领导也是人,也有家里的一些琐事需要处理。而这七天的假期对郝立春来说反而更加的忙碌,几乎都沉浸在了与青州市委、与浮东市委交接工作之中,晚上还要接待前来拜访的故旧,临到第四天头上才抽时间回到了郝家窝镇。结果乡亲们的接待更加热烈,整整一天郝家的院子里就没有停下过人流,如果不是三爷爷郝万年亲自压阵,乡亲们的热情恐怕就让郝立春应接不暇了。
郝立春返回郝家窝是来征询一下父亲郝万山的意思。看看他们要不要跟自己一起到省城去居住,他知道自己这一次走出家门之后,往后能回来的日子就越来越少了。而且大哥郝立国每天也是东奔西跑的,家里没有个人照应他实在放不下心来。
郝建平已经从天涯市回来好几天了,他把天涯市的工作简单安排了一下之后就直接返回了浮东市,跟老爸畅谈了一夜之后就开始在石市和浮东市之间往来奔波,此时他也顺着老爸的话头劝说郝万山和奶奶一起搬到省城里去。
“是呀万山,你就跟着立春到省城去住一段时间,如果实在住不惯就再回来,家里我负责给你看着。”郝万年一锤定音,把这件事儿定了下来,郝万山笑笑算是应了下来,年纪大了,谁都想跟儿女待在一起,虽是故土难离可是这却不是能够两全的事情。
自古都说忠孝不能两全,自己这个儿子是做大事的人,自己为什么就不能成全儿子的一片孝心呢?
次日,郝立春在李凯、梁晓玲、王庭浩等所有浮东市两套班子成员的陪同下,乘坐一辆大巴车最后巡视了一遍浮东市。
郝立春觉得自己还有很多工作没有做完,这份难以割舍是所有在一地付出了心血的官员都能够理解的,大巴车上静得出奇,只有郝立春沉稳的交代一些琐碎工作的声音。
大巴车在浮东市的境内整整转了一天的时间,走遍了浮东市的每一个角落,临晚,郝立春出席了市委市政府为他举行的送行晚宴,叮嘱大家到此为止安心工作,有时间他会回来看望大家。
次日天还没亮,郝立春一家人就偷偷的钻进了郝建平提前安排好的几辆车里,没有什么笨重的东西好带,这个家以后依旧是郝立春一家返回浮东市以后的家,郝建平已经在省城雅湖小区里为自己预留了一套四百多个平方的别墅,紧紧依靠在雅湖边上。不过到了省城之后郝建平就不与郝立春姚翠兰同住了,毕竟他们之间有断绝了父子关系一说,到了郝立春这个层级虽然已经不会再有人揪这根小辫子了,但是该避讳的还是要避讳一点。郝立春到省城之后会住进石市的市委常委院里,预留的这套雅湖别墅只是一家人相聚的时候才会使用,平时的时候只有郝建平和‘借住’的燕子两个人居住,郝万山和奶奶也跟着郝立春住进市委常委院中,这是一家人坐在一起商量好的。
一个小插曲,习娟本来已经收拾好了自己随身的东西准备跟着郝家一起搬往省城的,结果被郝建平黑着脸留了下来,名义上当然是让习娟帮忙照顾浮东市的这个家,结果害得小姑娘眼泪汪汪的去找姚翠兰哭诉,最终无效。
郝建平扶着爷爷奶奶坐进了自己的奔驰,郝立春和姚翠兰坐进了燕子的那辆宝马,随行的佟阿姨等人坐进了郝建平专门为姚翠兰购置的那辆车里,三辆车悄无声息的开出了祥和小区。
从祥和小区到石琴高速公路入口只有短短的五百米的距离,只需要几分钟的时间就可以驶上高速公路了,两个多小时就可以到达省城。
可是三辆车从祥和小区里驶出来之后,打头的郝建平就傻眼了。
小区门口的路旁停了黑压压的一长溜乌黑锃亮的奥迪车,看上去最少有上百辆,把公路两侧的路肩都停满了,最少有数百名官员聚集在小区的门口,分成了好几堆,晨幕之中只看到烟头和手机荧光屏微弱的亮光,可是连在一起却如群星一般的闪烁,蔚为壮观。
“郝书记出来了。”不知道是谁眼尖,一眼看到了正缓缓驶出来的三辆车,而打头的那辆正是在浮东市无人不熟悉的郝建平的那辆奔驰。
官员们一起向门口涌动过来,除了当先被簇拥着的李凯、梁晓玲等市委领导之外,其余的人已经没有办法排顺序了,是工业局的局长大还是清水乡的乡党委书记大?大家都是平级的嘛。
三辆车组成的小型车队被迫缓缓停了下来,前来送行的官员并没有一拥而上,只是站在车灯前不远的地方站住了脚步,凝视着面前的三辆车。
郝立春叹了一口气,从车里钻了出来,远远的冲着李凯伸手走了过去:“李凯同志,这我要批评你,我不是说过大家不要搞迎来送往的嘛,大家应该把精力放到工作上去。”
李凯双手握住郝立春的手使劲的摇晃着:“书记,我也没有想到大家会来,我只是想自己偷偷的过来送书记一程,却没有想到大家早就已经等候在这里了。我向您保证,这都是大家的自发行为。”
郝立春心中一阵翻滚,拍了拍李凯的手:“谢谢大家了。”
“书记。”李凯的手刚刚放开,梁晓玲已经迫不及待的抓住了郝立春的那只手使劲的摇晃着:“书记,我们舍不得您离开。”
郝立春也被梁晓玲的情绪感染了,他满怀激|情的说道:“我同样也舍不得离开你们,浮东市永远是我的家,无论我走多远,最后我还是要回来的。”
一些早起锻炼的人们本来就看到祥和小区门口停了这么多的官车感觉到有点不对劲,此时一些凑在官员们身后的人听明白了是怎么回事,马上就咋咋呼呼的喊了起来:“郝书记,你是不是要离开浮东市?离开我们?”
无需郝立春做什么解释,那些官员们凄苦的表情已经证实了他们的猜想。
第四百零七章万人相送
确定了郝立春要离开浮东市的消息,围观的老百姓们开始骚动了起来,有人向前挤,想要跟郝立春近距离接触一下,哪怕只是拉一下手说两句话,有人从口袋里掏出了电话,一边向前挤一边打起了电话,有人转身就向人群外跑,看样子是要把这个第一手消息扩散出去。
别说说话,就是这数百位官员一轮手握下来也要花去一两个小时的时间,更何况还有一些官员拉住郝立春的手不放开,想要最后向郝立春汇报一下自己的思想和工作。
随着东方渐渐放亮,马路上的人也越聚越多,更多得到消息的人赶了过来,心态不一。
一些路过的车辆被拥挤的人群逼停下来,在听闻是郝立春要离开浮东市之后,有些车没有地方停干脆就停在了马路中间,车上的人跳下车来也挤进了人群,而目的不过是想要再看一看郝立春,与郝书记拉拉手。
从祥和小区到石琴高速公路浮东入口只有短短五百余米的距离,而两个多小时过去了,郝立春以及他身后的三辆车才不过向前移动了五十米的距离。
这五百米的距离已经成了一道天堑,闻讯而来的市民已经把这条路堵了一个严严实实,挤都挤不动,看架势足有上万人之多。
郝建平被迫钻出了车,和曹成岩一起一左一右的护卫着额头已经满是汗水的郝立春。
“郝书记,留下来,郝书记,留下来、、、、、、”
无论是有机会挤到前面去的老百姓还是没有机会挤到前面去的老百姓,人们不约而同的齐声呼喊了起来,形成了一个越来越强劲的节奏,成为了送行人员的主旋律。
这样下去不是办法,按照现在这个情形。就算是走到天黑也不可能走到高速公路口。
郝建平跟郝立春低声耳语了一番,在周围官员的协同下围着自己的车打开了一个圈子,郝建平也顾不得心疼自己的车了,他伸手扶着郝立春登上了自己的车顶。
看到站到车顶上的郝家父子,欢呼声和掌声四起,人潮如同波浪一般以郝家父子为中心涌动了起来,那情形让人想到了国外某位天王巨星的个人演唱会。
已经被郝建平安排人转移出来的郝万年等人坐的车悄悄的退后,放弃了直接从浮东市上高速的打算,准备绕道数十里外的另一个高速口提前到省城去了。
坐着车离开的郝万山看着这潮动的人流同样是心潮澎湃,老脸也跟着放光。自己的儿孙们为浮东市的建设鞠躬尽瘁。而老百姓的心里都有一杆称,谁为他们做出了一点贡献,他们就会把谁永远的记在心里,一生一世也不会忘记,而他们表达自己感情的方式也是最简单:留下来。
得子如此,夫复何求?
郝建平的车成了郝立春的临时主席台,站在车顶上的郝立春同样是感激和激动,他努力的向下压着自己的手:“大家静一静,听我说两句。”
良久之后。欢呼声才渐渐的平息了下来,远处的骚动依旧,却已经不会妨碍郝立春的讲话了。
郝立春拱着手转了一圈:“首先,我先谢谢大家的热情。今天,我受组织上的安排调往石市,是组织对我工作的信任。可是在这里我要告诉大家的是,我是浮东人。土生土长的浮东人,无论我走到哪里,走出多远。我的身体里面流淌着的也是咱们浮东人的血,这里永远是我的家,最终我还是要回来的,因为这里还有你们,我的父老乡亲。”
距离汽车最近的李凯等政府官员率先鼓起了掌,李凯也感觉到了无比的压力,在他面前,郝立春就是一座山,一座永远也无法翻越的大山,他为官这么多年,还从来没有见过哪一位官员离任的时候会出现这种万人相送的情形,当然,人为组织的例外,可是他却清清楚楚的知道,今天绝对没有任何一个人组织这场送行,自己也是自发的偷偷过来的,可是当他来的时候,祥和小区的门前就已经停了二三十辆车了,有一些甚至彻夜未眠,在午夜时分就已经守候在这里了,而眼前这些老百信不过是刚刚才得到的消息,假如说郝立春离开的消息提前有人泄露的话,来送行的人恐怕就不会是眼前这区区万人之众了。
郝立春压了压手,等到人们平息下来之后继续说道:“我离开了,浮东市的发展不会停下来,浮东市在李书记和梁市长的带领下,依旧会保持着以往的开拓精神大步向前前进、、、、、、”
雷动的掌声中,郝立春又向大家拱起了手:“现在,我恳请大家让出一条路来,组织上调我去石市,我在石市还有很多的工作没有做,大家不想让我在上任的第一天就迟到吧?”
人们哄笑了起来,人们印象中的郝立春可是不苟言笑的。
远处听不清郝立春讲话的人还在往前挤,而跟前的人已经自己的向后退着,用自己的后背拱着后面的人,努力为这两被人们包裹起来的汽车打开一条通道。
“郝总,你会不会也离开咱们浮东市?”终于有人喊出了好多人都想问的这个问题。
正扶着郝立春走下车顶的郝建平笑着向人群挥了挥手:“我的根在这里,你们就算赶也赶不走我。”
人们哈哈的笑了起来,一颗悬着的心也跟着落了下来,包括一些浮东市的官员们。
郝建平扶着郝立春钻进了车里,奔驰车的天窗缓缓的打开,郝立春从天窗中探出了身子,向送行的人们挥着手,与邻近的人员探身握着手。
汽车在人群组成的夹道之中终于能够缓缓的向前移动了,浮东市的官员们主动的担当起了护卫的职责,身上整洁的衣服不大的工夫就已经被汗水浸透了。
五百米的距离,汽车在狭窄的人墙通道之中缓慢而行,郝立春的告别声一次次被人们的掌声和欢呼声打断。
一个人主政一方,他为老百姓做了什么没有多少人能够yi艳g样的数清,可是受过惠泽的人都会把这些记在自己的心里。
浮东市,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成为全国百强县市排名第一的县市,是谁做到的?
是人家郝家父子。
浮东市,在短短几年的时间内成为全国最宜居的城市之一,是谁做到的?
是人家郝家父子。
浮东市,人均收入水平一跃超过那些一线的大城市,是谁做到的?
是人家郝家父子。
数都数不清人家郝家父子为浮东市做出了多大的贡献,别的不知道,自己口袋里的真金白银却是实实在在的,那可不是用嘴吹出来的。
一个看上去面熟的人拉住了护在车旁的郝建平的胳膊,巴巴地问道:“郝总,你不会是糊弄我们,也要把百信集团迁到省城去吧?”
郝建平呵呵一笑拍了拍那个人的手:“放心,百信集团的总部永远不会离开浮东市。”
那个人咧开嘴笑了起来,冲着身后大声地喊道:“大家都听到了吧,百信集团永远都不会离开浮东市,是郝总亲口说的。”
人们欢声四起,郝建平频频向人们招手示意,又用了差不多一个小时的时间,奔驰车才艰难的开到了高速公路口,郝立春又走下车来与已经一身狼狈的浮东市那些官员们握手告别,使劲的拍了拍已经泪水汪汪的王庭浩的肩膀。
“书记,请您放心,我一定不会给您丢脸。”王庭浩信誓旦旦的向郝立春立下了保证。
郝立春板着脸教训道:“你不是为了我一个人而工作,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不是一句空话,你要把这句话深深地刻进自己的脑子里。”
“是,书记,我记下了。”王庭浩挺身答道。
谁不想做一个好官?谁不想自己离任的时候也能像郝立春这样?只有得到了老百姓的肯定,你的工作才算是交了一份合格的答卷。
郝立春凝望着王庭浩,轻轻的点了点头,依次和数位靠近的官员们握了握手。
大家都已经疲惫不堪了,再握一轮手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
郝立春退后两步,对着身后跟过来拥挤不堪的人群肃身而立,就这样站在高速公路的入口处,向浮东市,向浮东市的父老乡亲们深深的弯下了腰。
掌声、哭声和欢呼声混杂在了一起,也不知道人们想要表达自己的什么情绪。
足足有一分钟的时间,郝立春猛地直起了身子,头也不回的转身钻进了汽车,汽车轻轻颤了一下,开进了早就已经高高把护栏举起来的收费通道,随着护栏的落下,汽车加速拐过了弯道,如一条黑线一般向省城的方向开去。
“郝书记,我们会想你的,记得得空回来看我们。”
“郝书记、、、、、、”
这时,人群的最后匆匆跑来的几个人举着他们临时赶制的大红条幅赶了过来,条幅上的油色还没有干透:郝书记好书记留下来
第四百零八章非要瞎折腾
郝立春还没有报到,住处自然还没有安排,一行三辆车驶出高速之后直接开到了位于雅湖的郝建平那处别墅。
郝立春日后虽然不在这里住,不过郝建平还是把整个二层六个房间预留给了父母,还为老爸安排了一间书房,书房里除了那些大部头之外也为老爸装配了一套电脑。
与时俱进,郝立春也开始学习电脑操作了,现在也能浏览一下网页,也能用拼音输入法在word上整理一些文档,只是还不够熟练。
在临时安顿好之后,姚翠兰和燕子以及佟阿姨三个人到小区附近的百信超市去买菜开始准备午饭了,郝万山很少走出浮东市,此时和奶奶两个人走出别墅去欣赏雅湖的秀美景色,顺道看看孙子的这处产业,刚才在屋里小息的时候,他已经知道整个雅湖都是郝建平开发的,这一大片工程是自己的大儿子郝立国主持修建的。这么大的一处产业,看上去好像比古洼庄园还要壮观,光二十多层的高楼就有十几栋,还有众多数也数不清的各色楼盘,还有围绕着雅湖一隅的这么大一片别墅区,够老爷子转好大一圈的了。
郝建平已经给大伯打了电话,知道他此时正在省城视察另一个工程,告知他爷爷奶奶已到省城,请他过来一起吃饭。
屋子里清净了,郝立春和郝建平坐在了书房里,爷俩这才有时间说一些正事儿。
郝立春毕竟从来没有主政过这么大的一个城市,现在也有一种面对一个浑身是刺的刺猬无从下手的感觉。
浮东市虽然可以说是所有县级市中的佼佼者,可是就算把那些外来务工人员也算进去,也不过是几十万人口而已,也就等同于石市的一个区。整个石市六区十二县五个县级市和一个国家级高新产业技术开发区,常住人口就达到了一千万人,仅市区人口就有将近三百万人,还不包括外来务工经商人员。如果都算起来的话恐怕要超过五百万人。
市长是一个城市的当家人,每天睁眼考虑的就是老百姓的柴米油盐衣食住行,管理这么大一座城市,如果按照郝立春原先事必躬亲的工作作风是肯定不行的,一个人就算全天有三百六十个小时也是不够用的。
爷俩议政已经是常态,说话没有那么多的顾忌,郝立春也早就习惯了儿子的时政的指指点点,他心里比谁都明白,自己今天能走到这一步,跟自己这个能折腾的儿子密不可分。不然就算他功高至伟,也不可能有这样的晋升速度,自从自己从政以来,每走过的一个台阶现在回首都像是一个过度一般,只是稍微的站一站,还没有等到站稳,自己就又被推上了更高的一个台阶,而且完全是被动的。
郝立春知道,推着自己向前走的那只大手正是儿子这只初长成的大手。现在细想一下,好像被儿子推着走的人不仅仅是自己一个人,陈宽如此,邓国光如此。包括曾启明也是如此,所有人前进的每一步似乎都和自己的儿子有着密切的关系,郝立春甚至有的时候怀疑这个家伙到底是不是自己的儿子,从小郝建平就是被他一巴掌一巴掌的打大的。而现在他却觉得坐在自己面前的儿子给他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觉,他的那些经商理念和为人之道似乎根本就是与生俱来的。
郝建平把一张石市地图摆在了爷俩面前的茶几上,这个场景又让郝立春想起了当初在陈宽的家中三个人俯首研究浮东县地图的情形。现在与当初何其相像,只是这份地图却比那份地图扩大了无数倍。
“老爸,石市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与五省交界,与京卫泉龙商五大城市几乎等距,在历史上就有京畿之地、南北通衢、燕晋咽喉之称,但是石市的发展相对落后,并没有起到一个枢纽的作用,这是个关键性的问题,如何将石市建设成链接五市的经济枢纽将会对实施的未来发展影响重大。”
儿子一开口就把调子起得这么高,郝立春眉头微微的皱了皱。
平心而论,若果论起大局观来,郝立春自认要比儿子逊上一筹,方才他脑子里想的也只是石市,甚至还只限于市区的六区,目光还没有放远到石市所辖的十二个县五个县级市,而儿子一着眼则是相邻五省,这就让他看到了差距。
这个话如果要是旁人跟他说的话,他一定会批评对方好高骛远,可是对自己的儿子,他却知道这就是他胸中的丘壑。
“要想富先修路,这是一个完全正确的观念,您看,咱们石市现在修通了京石高速公路、石琴高速公路,与京鲁两省的经济交往已经非常活跃了,而西至龙城,南至商城现在主要的交通还是铁路和国道,老爸,如果条件适宜的话,可以考虑先把这两条经济大动脉进行立项。”
“这应该是省里的工作。”郝立春微微皱了皱眉说道。
这两个工程如果立项的话,那么这两个项目的投资实在是太大了,高速公路每公里的造价都是以两三千万元计算的,这两条高速公路的总造价保守估计也得数百亿元,数百亿元对于石市的财政来说将会是一个承受不起的重荷。
郝建平微微一笑说道:“这个工程虽然应该是省里的工作,可是也可以由市里提出规划,如果市里可以自筹资金**建设的话,我想省里应该是会鼓掌欢迎的。”
自筹资金,开玩笑,市里就算不吃不喝也修不起这两条公路呀。
郝立春知道儿子从来不会无的放矢,他望着郝建平轻轻的点了点头:“这个没有问题,只要和省里沟通好了就可以,关键是资金问题。”
“两个办法,第一,政府自筹资金,向上面伸手要一点,财政拨一点,再向银行贷一点,虽然有压力,不过应该问题也不会太大,而且还可以和龙商两市沟通一下,三方同时同工,各自负责自己区域,这样大家的压力都不会太大。”
郝建平看了看老爸,见老爸没有什么反应,接着说道:“另一个办法是面向社会公开招标,分路段把工程发包出去,向社会募集资金。”
郝立春的眉头一挑,盯着郝建平问道:“你是说高速公路民办?”
在这个时代,公路建设基本上还是依靠政府拨款,老百姓投资修路的事情还很鲜见,更何况是高速公路。
郝建平微微一笑点了点头:“这两条路对于石市的发展和稳定至关重要,能够早一天立项就尽量早一天立项。”
郝立春的眼睛眯了起来,郝建平此说的意思已经很明白了,看来他是打算投资建设这两条高速公路,这两条高速公路对于石市的发展确实能够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可是他为什么要说对石市的稳定也至关重要?
爷俩说话无需避讳,郝立春拧着眉望着郝建平问道:“你说的这个稳定是什么意思?”
郝建平笑了一下,掏出烟来递给老爸一支,顺手为自己和老爸点上:“老爸,石市市委书记马庆瑞作风比较硬朗,掌控欲比较强烈,原先的市长田韬苦苦经营几年在常委会上依然不能与马庆瑞抗衡,所以我觉得还是暂避锋芒比较稳妥一点。而您上任之初提出大搞公路建设,我想应该会得到马庆瑞的支持。”
又是政治斗争,郝立春一阵头疼,他突然觉得自己真的不适合做官,尤其是做高官,如果让他踏踏心心的做些实事他反而会更愉悦一些,哪怕他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办事员。
他现在已经留恋起在浮东市时的日子了。
其实郝建平还有话没跟老爸说,虽然整个大河省都是曾启明所在派系的后花园,可是这个大派系之内还有若干的分支,偏偏老爸的这位顶头上司却是徐家那一脉的得力干将,而现在老爸也被认为是曾家的一员虎将,,郝建平和徐家的关系已经势同水火,他不用想也知道老爸跟马庆瑞一起搭档以后的日子不会那么好过,他思考了半天之后才想出了这一条暂避锋芒的计策,这么大的两项工程如果上马之后,必定会牵动着千万人的心,派系内斗反而成了其次的问题,老爸也可以通过这两个工程为自己打下基础,颇有一些当初韩国郑国向强秦献策修筑郑国渠的意味,既转移了人们的视线,也可以缓解一下争斗,更主要的是建成之后对于石市将会有莫大的好处,可谓是一举三得的计策。
郝立春闷头抽了一口烟,任凭烟雾把自己的面容笼罩在了里面。他的政治智慧并不低,可惜他少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还没有完全适应自己的工作环境就被推着又向上走了一步,颇多无奈。
如果没有这么多的内耗,大家齐心协力的干工作不好么?难道就非得要瞎折腾么?
第四百零九章不好解决
午饭之后,郝建平跟老爸又扎在了书房了说了半天话,人们都知道他们爷俩在商量正事儿,也没有人去打扰他们,中间只有燕子给端了一盘水果进去。
现在郝家的人早就已经把燕子当成自己的儿媳妇看待了,姚翠兰甚至还偷偷的问过燕子他们打算什么时候要孩子这样的话,可见两个人的关系早就已经得到了两家的认可,姚翠兰甚至想过干脆就为两个人办个婚礼得了,虽说年龄不够,但是在乡下先结婚后领证的有的是,抱着孩子去领结婚证的也不乏其人,老家的规矩,只要婚礼办了,就算是已经承认了两个人的夫妻关系,那两个小红本本反倒是其次。
这一次,燕子又随同郝家一同来到了省城,而且这一次郝建平并不与郝立春一起同住,那么关于燕子的事儿姚翠兰觉得应该给远在台湾的林莫言夫妇一个交代了,人家闺女名不正言不顺的跟着你郝家在一起,凭什么?
关于这件事儿姚翠兰并没有提前征询郝立春和郝建平的意见,这一次她也采取了策略,先把自己的打算告诉了郝万山和奶奶,获得了他们的支持,在自上而下的推动这件事儿就简单了很多。
远在从书房里出来的时候,郝万山老夫妇和姚翠兰正坐在客厅里笑眯眯的等着她,见到燕子,姚翠兰笑眯眯的把她招呼了过去。
姚翠兰拉着燕子的手让她坐到了自己的身边,轻轻地拍着她的小手说道:“燕子,你和建平青梅竹马这么多年,现在你们也都不小了,我和爷爷商量了一下,准备选个日子把你们两个人的婚事给办了,你自己有什么想法没有?”
“啊?”还没有心理准备的燕子吃了一惊,小心肝也扑通扑通的跳了起来。
嫁给郝建平已经是她这么多年来跟郝建平一起相处唯一的愿望,而此时这一天真的来临的时候,她却突然发觉自己竟然还没有准备好。而且心里还有那么一点点朦朦胧胧的小疙瘩。
看到燕子的表情,姚翠兰愣了一下,拉着燕子的小手问道:“怎么了燕子?”
燕子慌乱的摇了摇头,有点结巴的说道:“没有什么,我只是、、、我只是还没有想好。”
姚翠兰咯咯的笑了起来。她以为是燕子害羞所致。她拍着燕子的手笑道:“这么多年了还没有想好,那么你们就结婚以后慢慢想好了,还有一辈子的时间够你好好想了。”
郝万山在一旁也笑了起来,大手一挥说道:“这件事儿就这么定了。等回头让立春把林校长约过来,大家坐在一起好好的商量一下。”
燕子低下头小声的‘哦’了一声。
离开郝建平她从来没有想过,可是她却已经隐隐的猜出了郝建平和钟小妹的关系,她只是觉得自己受到了天大的委屈,而这个委屈她却无法向人倾诉。她怕伤害到郝建平,也怕伤害到自己,她不想从任何人的口中听到那个确定的消息。
书房里的爷俩完全不知道外面发生的事情,他们正围绕着茶几上摊开的那张石市地图张开了一个庞大的布局,而这个布局已经脱离了市政建设、远景规划的范畴。
一直到天已经黑了下来,爷俩已经看不清茶几上的地图,郝建平起身准备去开灯的时候,书房的门被轻轻敲响,爷俩愣了一下才知道原来已经整整聊了一下午的时间。
郝建平快步拉开了书房的门。顺手把书房的灯打开了。
书房门口站的是郝立国,他呵呵笑着用手在鼻子前扇着走进了书房:“你们爷俩这是抽了多少烟呀,不知道的还以为房子里失火了呢。”
郝建平咧着嘴笑着跟大伯打过招呼,小跑着去把书房的窗户打开了,一股呛人的烟雾在穿堂风下滚滚而出。大伯的形容倒是毫不夸张,爷俩这一下午最少抽掉了两包烟。
郝立春笑着站起身招呼郝立国坐下,例行询问道:“大哥什么时候到的?”
郝立国呵呵一笑坐了下来,伸手推开郝立春递过来的烟笑道:“还是让这个屋子里清爽一下吧。我下午就过来了,他们说你们爷俩在书房里我就没有过来打扰你们。”
说着话。郝立国看了一眼茶几上已经被画得乱七八糟的地图,眼睛亮了一下,俯下身看着地图,只扫了两眼,抬起头来望着郝立春问道:“怎么,立春打算在石市也搞外环线?”
郝立春笑了笑说道:“几百万人口的一个大城市,仅搞一个外环线是缓解不了城市的交通压力的,我们打算分几步走,外环中环内环三条线一起上,大力发展立体交通,尽可能多的减少城市里的红绿灯,建设一条环绕全城的地铁环线,把所有的人口密集区、商业区都串联起来,准备建设一条城市轻轨连接高新技术开发区和市区,加快城市和的流通能力、、、、、、”
郝立国频频地点着头,低头对照着地图上那些并没有标明的红线红圈体会这爷俩的意图,伸手很自然地把茶几上的烟盒摸了起来,抽出一支自顾自的点上了,却已经忘了自己刚才说过的话。
郝立国早就在半年之前就从郝建平对郝建军的安排中察觉到郝立春的工作可能会有所变动,可是他万万没有想到郝立春竟然一跃成为了省会城市的市长,其实何止是他,就连郝立春郝建平父子都没有预料到,郝建平当初对郝建军的安排只是为了配合曾启明的调任而做的准备,可是他也没想到后来会发生这么多事,参加了伊万诺维奇的婚宴竟然让自己成了兼职的军火贩子,为祖国搞回来一艘朝思暮想的航母,而老爷子们为了嘉奖他,竟然绕过一些规则,安排郝立春到中~央党校学习进修,而老爸进修之后竟然被直接任命为石市的市长,就算是身在局中的几个人又有几个能猜到会是这个结果?
郝建平打开窗口后,等到烟雾散得差不多了,才把书房的门关上,紧走几步返回了沙发前挨着郝立国坐了下来。刚才他和老爸已经不再商量市政建设的问题了。毕竟他和老爸都不是专家,有一些细节的地方他们还不能参透,只能画出一个大体的框架出来,而现在大伯来了正好可以重拾这个话题,大伯现在对于建设上的问题基本上也算是一个专家了。
“大伯。你觉得地铁施工和地下管网施工同时进行的可行性大不大?”郝建平开口问道。
郝立国眉毛挑了一下。望着郝建平问道:“你的意思是建设和咱浮东市一样的地下管网?把给排水供电通信网络等都收揽进去?”
郝建平轻轻的点了点头:“是有这个打算。”
郝立国眉头微微的皱了起来,他考虑的不仅仅是这样施工的成本问题,他知道郝建平只要决心搞了,钱不是大的问题。现在他考虑的是这种施工的可行性问题。
郝建平前生在石市打了十几年的工,对于石市的熟悉程度不亚于在石市土生土长的那些当地人,而石市给他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石市的给排水系统。每年到了盛夏之时,石市都会出现大雨漫街的情形,排水不及的时候。有几条主干道水最深的地方竟然可以达到齐腰深,临街店?( 重生之遍地黄金 http://www.xlawen.org/kan/716/ )
林雪燕的心里很乱。
她很想咬郝建平一口。
所以她咬了。
郝建平吃痛,嘴咧成了八万,却只敢在鼻子里闷哼一声。
隐隐的,他感觉到燕子今天的情绪与钟小妹有关,几年的朝夕相处,他和燕子之间只需要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就能体会到彼此之间的意思,他们两个人早就已经融合成了一体。
林雪燕哼了一声,从郝建平的后背上跃了下来,直视着郝建平问道:“为什么不喊疼?”
郝建平伸手捂着自己被咬的地方,嘿嘿干笑着。
“做贼心虚。”林雪燕小鼻子一皱,光着小脚丫吧唧吧唧跑进了别墅。
郝建平咧着嘴跟了进去,自己貌似还真是做贼心虚呀。
郝建平走进别墅,燕子已经跑进浴室冲淡水去了,郝建平刚想贱兮兮的也跟进去冲洗一下,顺道探探燕子的虚实,这时他放在茶几上的电话响了起来。
郝建平下意识地看了一下时间,原来才刚刚九点钟,今天晚上的时间难熬,显得这么漫长。
来电显示是老爸的电话号码,还有几个未接来电,郝建平来不及看那几个未接来电,急忙接通了电话,一个‘爸’刚刚出口,电话彼端早已传来了忙音,也不知道这个电话响了多长时间。
郝建平急忙给老爸回拨过去,电话响了两声接通了。
“老爸,您找我?”郝建平坐到了一旁的沙发上,这一路走回来身上的水渍早就已经干了,只是皮肤被收缩的有些难受。
“嗯”,郝立春的声音依旧沉稳:“因为长江流域水势紧张,这一期的党校***提前结束了。”
郝建平‘哦’了一声,他知道老爸绝不会是为了跟自己通报这个事情。
郝立春顿了一下之后说道:“今天中组部部长石连平同志找我谈话了。”
郝建平嘿嘿一笑,眼睛亮亮的问道:“老爸,您回来之后给您安排什么工作?”
他对那几位老人家准备把自己老爸安排到哪儿去也是一无所知,但是据他估计,安排一个地级市的市长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不过要是一步到位安排一个市委书记也是有可能的,那样才叫奖赏嘛。
郝立春现在已经愈发的沉稳,当时当他得知这个消息之后,第一个想到的还是要把这个消息告诉给自己的儿子。
“组织上决定让我担任石市的市长,原市长田韬同志调任发改委任职。”
“啊?”郝建平轻声的咳嗽了起来,老爷子们,你们给的这个赏赐可真够大的,直接把老爸提拔为石市的市长,那可是大河省的省会,数百万人口的副省级城市呀,老爸这一次岂不又是破格提拔了?
郝立春也是第一次主政这么大的一座城市,而且调过去之后是孤身一人,心里未免有些忐忑,而他想来想去,也唯有自己这个宝贝儿子能够帮他出出主意了。
“老爸,组织上安排您什么时候上任开始工作?”
“给了我一个星期的假,到时候省委组织部会下调函的。”
“好,我马上回去。”
正从浴室里出来擦着湿漉漉头发的林雪燕诧异地望着郝建平,今天才刚刚到天涯市,他又要去哪儿?
第四百零六章舍不得
省委组织部关于郝立春的任命已经下达到了青州市并传达到了浮东市,所有知道郝立春即将任职消息的人都被这个消息吓了一跳,郝立春的升迁之路也太陡峭了吧?
从一个副科级走到副厅级只用了短短四五年的时间,而现在在中~央党校学习了一圈回来,刷的一下就调到了省会城市担任市长,行政级别也调整为了正厅,伸手就已经可以摸到省部级的大门了。
石市的市长呀,行政级别岂能停留在正厅级上,向前再走一步可就是省委领导了,就算是按部就班的进步,等时机成熟的时候担任石市市委书记,按照惯例都要成为省委常委,就算不走这条路,市长任满之后也会被提拔为副省长。
而郝立春今年的年纪才多大?他不过才四十七岁而已,如果在县处级的级别上年龄算是偏大了,如果实在厅局级的级别上算得上是正当年,可是如果要是在省部级的级别上那可就算是年轻干部了。
一时之间无数人翻出了郝立春的任职履历研究了起来,羡慕嫉妒恨各种心绪都有,但是无一例外的,是他们在见到郝立春的时候都是脸上堆满了笑容,郝家也是门庭若市,众多的官员登门拜访,希望郝书记能够记住自己,等到时机得宜的时候也顺手拉自己一把。
郝立春在浮东市有着绝对的话语权,根据他的提名,现任的市委副书记市长李凯被任命为青州市市委常委、浮东市市委书记,浮东市常务副市长梁晓玲被任命为市委副书记、代市长。
这两个人都算是郝立春一手提拔上来的嫡系了,梁晓玲更是从郝立春担任浮东镇镇党委书记的时候就是浮东镇的镇长,她原是靠拢陈宽的,后来随着邓国光的调离,陈郝成为一家,浮东的干部们也就逐渐的没有了姓陈还是姓郝的概念。随着陈宽的升任,原先陈宽麾下的那些干将们也就自动转入了郝立春的门下。
梁晓玲本来已经五十几岁的年龄了,已经断了再进步的念头,可是她万万没有想到自己临到退休之前竟然还可以主政一届在整个省里都是红得发紫的浮东市。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梁晓玲这个位置是给王庭浩占着的,郝立春斟酌过一番之后,把王庭浩提拔为了浮东市的常务副市长,而刘满意却未作调整,主要是因为刘满意的年龄问题,等到这一届任满之后。刘满意已经快逼近退休的年龄了,提拔他有些太牵强,也不符合提拔任用年轻干部的基本政策,而王庭浩则不存在这个问题。
对于郝立春的安排人们也可以理解,浮东市是在郝立春的主政之下才走向辉煌的,浮东市就跟他的孩子一般,他把浮东市交到自己放心的人手中也是人之常情。
省委组织部给了郝立春七天的假期,领导也是人,也有家里的一些琐事需要处理。而这七天的假期对郝立春来说反而更加的忙碌,几乎都沉浸在了与青州市委、与浮东市委交接工作之中,晚上还要接待前来拜访的故旧,临到第四天头上才抽时间回到了郝家窝镇。结果乡亲们的接待更加热烈,整整一天郝家的院子里就没有停下过人流,如果不是三爷爷郝万年亲自压阵,乡亲们的热情恐怕就让郝立春应接不暇了。
郝立春返回郝家窝是来征询一下父亲郝万山的意思。看看他们要不要跟自己一起到省城去居住,他知道自己这一次走出家门之后,往后能回来的日子就越来越少了。而且大哥郝立国每天也是东奔西跑的,家里没有个人照应他实在放不下心来。
郝建平已经从天涯市回来好几天了,他把天涯市的工作简单安排了一下之后就直接返回了浮东市,跟老爸畅谈了一夜之后就开始在石市和浮东市之间往来奔波,此时他也顺着老爸的话头劝说郝万山和奶奶一起搬到省城里去。
“是呀万山,你就跟着立春到省城去住一段时间,如果实在住不惯就再回来,家里我负责给你看着。”郝万年一锤定音,把这件事儿定了下来,郝万山笑笑算是应了下来,年纪大了,谁都想跟儿女待在一起,虽是故土难离可是这却不是能够两全的事情。
自古都说忠孝不能两全,自己这个儿子是做大事的人,自己为什么就不能成全儿子的一片孝心呢?
次日,郝立春在李凯、梁晓玲、王庭浩等所有浮东市两套班子成员的陪同下,乘坐一辆大巴车最后巡视了一遍浮东市。
郝立春觉得自己还有很多工作没有做完,这份难以割舍是所有在一地付出了心血的官员都能够理解的,大巴车上静得出奇,只有郝立春沉稳的交代一些琐碎工作的声音。
大巴车在浮东市的境内整整转了一天的时间,走遍了浮东市的每一个角落,临晚,郝立春出席了市委市政府为他举行的送行晚宴,叮嘱大家到此为止安心工作,有时间他会回来看望大家。
次日天还没亮,郝立春一家人就偷偷的钻进了郝建平提前安排好的几辆车里,没有什么笨重的东西好带,这个家以后依旧是郝立春一家返回浮东市以后的家,郝建平已经在省城雅湖小区里为自己预留了一套四百多个平方的别墅,紧紧依靠在雅湖边上。不过到了省城之后郝建平就不与郝立春姚翠兰同住了,毕竟他们之间有断绝了父子关系一说,到了郝立春这个层级虽然已经不会再有人揪这根小辫子了,但是该避讳的还是要避讳一点。郝立春到省城之后会住进石市的市委常委院里,预留的这套雅湖别墅只是一家人相聚的时候才会使用,平时的时候只有郝建平和‘借住’的燕子两个人居住,郝万山和奶奶也跟着郝立春住进市委常委院中,这是一家人坐在一起商量好的。
一个小插曲,习娟本来已经收拾好了自己随身的东西准备跟着郝家一起搬往省城的,结果被郝建平黑着脸留了下来,名义上当然是让习娟帮忙照顾浮东市的这个家,结果害得小姑娘眼泪汪汪的去找姚翠兰哭诉,最终无效。
郝建平扶着爷爷奶奶坐进了自己的奔驰,郝立春和姚翠兰坐进了燕子的那辆宝马,随行的佟阿姨等人坐进了郝建平专门为姚翠兰购置的那辆车里,三辆车悄无声息的开出了祥和小区。
从祥和小区到石琴高速公路入口只有短短的五百米的距离,只需要几分钟的时间就可以驶上高速公路了,两个多小时就可以到达省城。
可是三辆车从祥和小区里驶出来之后,打头的郝建平就傻眼了。
小区门口的路旁停了黑压压的一长溜乌黑锃亮的奥迪车,看上去最少有上百辆,把公路两侧的路肩都停满了,最少有数百名官员聚集在小区的门口,分成了好几堆,晨幕之中只看到烟头和手机荧光屏微弱的亮光,可是连在一起却如群星一般的闪烁,蔚为壮观。
“郝书记出来了。”不知道是谁眼尖,一眼看到了正缓缓驶出来的三辆车,而打头的那辆正是在浮东市无人不熟悉的郝建平的那辆奔驰。
官员们一起向门口涌动过来,除了当先被簇拥着的李凯、梁晓玲等市委领导之外,其余的人已经没有办法排顺序了,是工业局的局长大还是清水乡的乡党委书记大?大家都是平级的嘛。
三辆车组成的小型车队被迫缓缓停了下来,前来送行的官员并没有一拥而上,只是站在车灯前不远的地方站住了脚步,凝视着面前的三辆车。
郝立春叹了一口气,从车里钻了出来,远远的冲着李凯伸手走了过去:“李凯同志,这我要批评你,我不是说过大家不要搞迎来送往的嘛,大家应该把精力放到工作上去。”
李凯双手握住郝立春的手使劲的摇晃着:“书记,我也没有想到大家会来,我只是想自己偷偷的过来送书记一程,却没有想到大家早就已经等候在这里了。我向您保证,这都是大家的自发行为。”
郝立春心中一阵翻滚,拍了拍李凯的手:“谢谢大家了。”
“书记。”李凯的手刚刚放开,梁晓玲已经迫不及待的抓住了郝立春的那只手使劲的摇晃着:“书记,我们舍不得您离开。”
郝立春也被梁晓玲的情绪感染了,他满怀激|情的说道:“我同样也舍不得离开你们,浮东市永远是我的家,无论我走多远,最后我还是要回来的。”
一些早起锻炼的人们本来就看到祥和小区门口停了这么多的官车感觉到有点不对劲,此时一些凑在官员们身后的人听明白了是怎么回事,马上就咋咋呼呼的喊了起来:“郝书记,你是不是要离开浮东市?离开我们?”
无需郝立春做什么解释,那些官员们凄苦的表情已经证实了他们的猜想。
第四百零七章万人相送
确定了郝立春要离开浮东市的消息,围观的老百姓们开始骚动了起来,有人向前挤,想要跟郝立春近距离接触一下,哪怕只是拉一下手说两句话,有人从口袋里掏出了电话,一边向前挤一边打起了电话,有人转身就向人群外跑,看样子是要把这个第一手消息扩散出去。
别说说话,就是这数百位官员一轮手握下来也要花去一两个小时的时间,更何况还有一些官员拉住郝立春的手不放开,想要最后向郝立春汇报一下自己的思想和工作。
随着东方渐渐放亮,马路上的人也越聚越多,更多得到消息的人赶了过来,心态不一。
一些路过的车辆被拥挤的人群逼停下来,在听闻是郝立春要离开浮东市之后,有些车没有地方停干脆就停在了马路中间,车上的人跳下车来也挤进了人群,而目的不过是想要再看一看郝立春,与郝书记拉拉手。
从祥和小区到石琴高速公路浮东入口只有短短五百余米的距离,而两个多小时过去了,郝立春以及他身后的三辆车才不过向前移动了五十米的距离。
这五百米的距离已经成了一道天堑,闻讯而来的市民已经把这条路堵了一个严严实实,挤都挤不动,看架势足有上万人之多。
郝建平被迫钻出了车,和曹成岩一起一左一右的护卫着额头已经满是汗水的郝立春。
“郝书记,留下来,郝书记,留下来、、、、、、”
无论是有机会挤到前面去的老百姓还是没有机会挤到前面去的老百姓,人们不约而同的齐声呼喊了起来,形成了一个越来越强劲的节奏,成为了送行人员的主旋律。
这样下去不是办法,按照现在这个情形。就算是走到天黑也不可能走到高速公路口。
郝建平跟郝立春低声耳语了一番,在周围官员的协同下围着自己的车打开了一个圈子,郝建平也顾不得心疼自己的车了,他伸手扶着郝立春登上了自己的车顶。
看到站到车顶上的郝家父子,欢呼声和掌声四起,人潮如同波浪一般以郝家父子为中心涌动了起来,那情形让人想到了国外某位天王巨星的个人演唱会。
已经被郝建平安排人转移出来的郝万年等人坐的车悄悄的退后,放弃了直接从浮东市上高速的打算,准备绕道数十里外的另一个高速口提前到省城去了。
坐着车离开的郝万山看着这潮动的人流同样是心潮澎湃,老脸也跟着放光。自己的儿孙们为浮东市的建设鞠躬尽瘁。而老百姓的心里都有一杆称,谁为他们做出了一点贡献,他们就会把谁永远的记在心里,一生一世也不会忘记,而他们表达自己感情的方式也是最简单:留下来。
得子如此,夫复何求?
郝建平的车成了郝立春的临时主席台,站在车顶上的郝立春同样是感激和激动,他努力的向下压着自己的手:“大家静一静,听我说两句。”
良久之后。欢呼声才渐渐的平息了下来,远处的骚动依旧,却已经不会妨碍郝立春的讲话了。
郝立春拱着手转了一圈:“首先,我先谢谢大家的热情。今天,我受组织上的安排调往石市,是组织对我工作的信任。可是在这里我要告诉大家的是,我是浮东人。土生土长的浮东人,无论我走到哪里,走出多远。我的身体里面流淌着的也是咱们浮东人的血,这里永远是我的家,最终我还是要回来的,因为这里还有你们,我的父老乡亲。”
距离汽车最近的李凯等政府官员率先鼓起了掌,李凯也感觉到了无比的压力,在他面前,郝立春就是一座山,一座永远也无法翻越的大山,他为官这么多年,还从来没有见过哪一位官员离任的时候会出现这种万人相送的情形,当然,人为组织的例外,可是他却清清楚楚的知道,今天绝对没有任何一个人组织这场送行,自己也是自发的偷偷过来的,可是当他来的时候,祥和小区的门前就已经停了二三十辆车了,有一些甚至彻夜未眠,在午夜时分就已经守候在这里了,而眼前这些老百信不过是刚刚才得到的消息,假如说郝立春离开的消息提前有人泄露的话,来送行的人恐怕就不会是眼前这区区万人之众了。
郝立春压了压手,等到人们平息下来之后继续说道:“我离开了,浮东市的发展不会停下来,浮东市在李书记和梁市长的带领下,依旧会保持着以往的开拓精神大步向前前进、、、、、、”
雷动的掌声中,郝立春又向大家拱起了手:“现在,我恳请大家让出一条路来,组织上调我去石市,我在石市还有很多的工作没有做,大家不想让我在上任的第一天就迟到吧?”
人们哄笑了起来,人们印象中的郝立春可是不苟言笑的。
远处听不清郝立春讲话的人还在往前挤,而跟前的人已经自己的向后退着,用自己的后背拱着后面的人,努力为这两被人们包裹起来的汽车打开一条通道。
“郝总,你会不会也离开咱们浮东市?”终于有人喊出了好多人都想问的这个问题。
正扶着郝立春走下车顶的郝建平笑着向人群挥了挥手:“我的根在这里,你们就算赶也赶不走我。”
人们哈哈的笑了起来,一颗悬着的心也跟着落了下来,包括一些浮东市的官员们。
郝建平扶着郝立春钻进了车里,奔驰车的天窗缓缓的打开,郝立春从天窗中探出了身子,向送行的人们挥着手,与邻近的人员探身握着手。
汽车在人群组成的夹道之中终于能够缓缓的向前移动了,浮东市的官员们主动的担当起了护卫的职责,身上整洁的衣服不大的工夫就已经被汗水浸透了。
五百米的距离,汽车在狭窄的人墙通道之中缓慢而行,郝立春的告别声一次次被人们的掌声和欢呼声打断。
一个人主政一方,他为老百姓做了什么没有多少人能够yi艳g样的数清,可是受过惠泽的人都会把这些记在自己的心里。
浮东市,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成为全国百强县市排名第一的县市,是谁做到的?
是人家郝家父子。
浮东市,在短短几年的时间内成为全国最宜居的城市之一,是谁做到的?
是人家郝家父子。
浮东市,人均收入水平一跃超过那些一线的大城市,是谁做到的?
是人家郝家父子。
数都数不清人家郝家父子为浮东市做出了多大的贡献,别的不知道,自己口袋里的真金白银却是实实在在的,那可不是用嘴吹出来的。
一个看上去面熟的人拉住了护在车旁的郝建平的胳膊,巴巴地问道:“郝总,你不会是糊弄我们,也要把百信集团迁到省城去吧?”
郝建平呵呵一笑拍了拍那个人的手:“放心,百信集团的总部永远不会离开浮东市。”
那个人咧开嘴笑了起来,冲着身后大声地喊道:“大家都听到了吧,百信集团永远都不会离开浮东市,是郝总亲口说的。”
人们欢声四起,郝建平频频向人们招手示意,又用了差不多一个小时的时间,奔驰车才艰难的开到了高速公路口,郝立春又走下车来与已经一身狼狈的浮东市那些官员们握手告别,使劲的拍了拍已经泪水汪汪的王庭浩的肩膀。
“书记,请您放心,我一定不会给您丢脸。”王庭浩信誓旦旦的向郝立春立下了保证。
郝立春板着脸教训道:“你不是为了我一个人而工作,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不是一句空话,你要把这句话深深地刻进自己的脑子里。”
“是,书记,我记下了。”王庭浩挺身答道。
谁不想做一个好官?谁不想自己离任的时候也能像郝立春这样?只有得到了老百姓的肯定,你的工作才算是交了一份合格的答卷。
郝立春凝望着王庭浩,轻轻的点了点头,依次和数位靠近的官员们握了握手。
大家都已经疲惫不堪了,再握一轮手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
郝立春退后两步,对着身后跟过来拥挤不堪的人群肃身而立,就这样站在高速公路的入口处,向浮东市,向浮东市的父老乡亲们深深的弯下了腰。
掌声、哭声和欢呼声混杂在了一起,也不知道人们想要表达自己的什么情绪。
足足有一分钟的时间,郝立春猛地直起了身子,头也不回的转身钻进了汽车,汽车轻轻颤了一下,开进了早就已经高高把护栏举起来的收费通道,随着护栏的落下,汽车加速拐过了弯道,如一条黑线一般向省城的方向开去。
“郝书记,我们会想你的,记得得空回来看我们。”
“郝书记、、、、、、”
这时,人群的最后匆匆跑来的几个人举着他们临时赶制的大红条幅赶了过来,条幅上的油色还没有干透:郝书记好书记留下来
第四百零八章非要瞎折腾
郝立春还没有报到,住处自然还没有安排,一行三辆车驶出高速之后直接开到了位于雅湖的郝建平那处别墅。
郝立春日后虽然不在这里住,不过郝建平还是把整个二层六个房间预留给了父母,还为老爸安排了一间书房,书房里除了那些大部头之外也为老爸装配了一套电脑。
与时俱进,郝立春也开始学习电脑操作了,现在也能浏览一下网页,也能用拼音输入法在word上整理一些文档,只是还不够熟练。
在临时安顿好之后,姚翠兰和燕子以及佟阿姨三个人到小区附近的百信超市去买菜开始准备午饭了,郝万山很少走出浮东市,此时和奶奶两个人走出别墅去欣赏雅湖的秀美景色,顺道看看孙子的这处产业,刚才在屋里小息的时候,他已经知道整个雅湖都是郝建平开发的,这一大片工程是自己的大儿子郝立国主持修建的。这么大的一处产业,看上去好像比古洼庄园还要壮观,光二十多层的高楼就有十几栋,还有众多数也数不清的各色楼盘,还有围绕着雅湖一隅的这么大一片别墅区,够老爷子转好大一圈的了。
郝建平已经给大伯打了电话,知道他此时正在省城视察另一个工程,告知他爷爷奶奶已到省城,请他过来一起吃饭。
屋子里清净了,郝立春和郝建平坐在了书房里,爷俩这才有时间说一些正事儿。
郝立春毕竟从来没有主政过这么大的一个城市,现在也有一种面对一个浑身是刺的刺猬无从下手的感觉。
浮东市虽然可以说是所有县级市中的佼佼者,可是就算把那些外来务工人员也算进去,也不过是几十万人口而已,也就等同于石市的一个区。整个石市六区十二县五个县级市和一个国家级高新产业技术开发区,常住人口就达到了一千万人,仅市区人口就有将近三百万人,还不包括外来务工经商人员。如果都算起来的话恐怕要超过五百万人。
市长是一个城市的当家人,每天睁眼考虑的就是老百姓的柴米油盐衣食住行,管理这么大一座城市,如果按照郝立春原先事必躬亲的工作作风是肯定不行的,一个人就算全天有三百六十个小时也是不够用的。
爷俩议政已经是常态,说话没有那么多的顾忌,郝立春也早就习惯了儿子的时政的指指点点,他心里比谁都明白,自己今天能走到这一步,跟自己这个能折腾的儿子密不可分。不然就算他功高至伟,也不可能有这样的晋升速度,自从自己从政以来,每走过的一个台阶现在回首都像是一个过度一般,只是稍微的站一站,还没有等到站稳,自己就又被推上了更高的一个台阶,而且完全是被动的。
郝立春知道,推着自己向前走的那只大手正是儿子这只初长成的大手。现在细想一下,好像被儿子推着走的人不仅仅是自己一个人,陈宽如此,邓国光如此。包括曾启明也是如此,所有人前进的每一步似乎都和自己的儿子有着密切的关系,郝立春甚至有的时候怀疑这个家伙到底是不是自己的儿子,从小郝建平就是被他一巴掌一巴掌的打大的。而现在他却觉得坐在自己面前的儿子给他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觉,他的那些经商理念和为人之道似乎根本就是与生俱来的。
郝建平把一张石市地图摆在了爷俩面前的茶几上,这个场景又让郝立春想起了当初在陈宽的家中三个人俯首研究浮东县地图的情形。现在与当初何其相像,只是这份地图却比那份地图扩大了无数倍。
“老爸,石市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与五省交界,与京卫泉龙商五大城市几乎等距,在历史上就有京畿之地、南北通衢、燕晋咽喉之称,但是石市的发展相对落后,并没有起到一个枢纽的作用,这是个关键性的问题,如何将石市建设成链接五市的经济枢纽将会对实施的未来发展影响重大。”
儿子一开口就把调子起得这么高,郝立春眉头微微的皱了皱。
平心而论,若果论起大局观来,郝立春自认要比儿子逊上一筹,方才他脑子里想的也只是石市,甚至还只限于市区的六区,目光还没有放远到石市所辖的十二个县五个县级市,而儿子一着眼则是相邻五省,这就让他看到了差距。
这个话如果要是旁人跟他说的话,他一定会批评对方好高骛远,可是对自己的儿子,他却知道这就是他胸中的丘壑。
“要想富先修路,这是一个完全正确的观念,您看,咱们石市现在修通了京石高速公路、石琴高速公路,与京鲁两省的经济交往已经非常活跃了,而西至龙城,南至商城现在主要的交通还是铁路和国道,老爸,如果条件适宜的话,可以考虑先把这两条经济大动脉进行立项。”
“这应该是省里的工作。”郝立春微微皱了皱眉说道。
这两个工程如果立项的话,那么这两个项目的投资实在是太大了,高速公路每公里的造价都是以两三千万元计算的,这两条高速公路的总造价保守估计也得数百亿元,数百亿元对于石市的财政来说将会是一个承受不起的重荷。
郝建平微微一笑说道:“这个工程虽然应该是省里的工作,可是也可以由市里提出规划,如果市里可以自筹资金**建设的话,我想省里应该是会鼓掌欢迎的。”
自筹资金,开玩笑,市里就算不吃不喝也修不起这两条公路呀。
郝立春知道儿子从来不会无的放矢,他望着郝建平轻轻的点了点头:“这个没有问题,只要和省里沟通好了就可以,关键是资金问题。”
“两个办法,第一,政府自筹资金,向上面伸手要一点,财政拨一点,再向银行贷一点,虽然有压力,不过应该问题也不会太大,而且还可以和龙商两市沟通一下,三方同时同工,各自负责自己区域,这样大家的压力都不会太大。”
郝建平看了看老爸,见老爸没有什么反应,接着说道:“另一个办法是面向社会公开招标,分路段把工程发包出去,向社会募集资金。”
郝立春的眉头一挑,盯着郝建平问道:“你是说高速公路民办?”
在这个时代,公路建设基本上还是依靠政府拨款,老百姓投资修路的事情还很鲜见,更何况是高速公路。
郝建平微微一笑点了点头:“这两条路对于石市的发展和稳定至关重要,能够早一天立项就尽量早一天立项。”
郝立春的眼睛眯了起来,郝建平此说的意思已经很明白了,看来他是打算投资建设这两条高速公路,这两条高速公路对于石市的发展确实能够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可是他为什么要说对石市的稳定也至关重要?
爷俩说话无需避讳,郝立春拧着眉望着郝建平问道:“你说的这个稳定是什么意思?”
郝建平笑了一下,掏出烟来递给老爸一支,顺手为自己和老爸点上:“老爸,石市市委书记马庆瑞作风比较硬朗,掌控欲比较强烈,原先的市长田韬苦苦经营几年在常委会上依然不能与马庆瑞抗衡,所以我觉得还是暂避锋芒比较稳妥一点。而您上任之初提出大搞公路建设,我想应该会得到马庆瑞的支持。”
又是政治斗争,郝立春一阵头疼,他突然觉得自己真的不适合做官,尤其是做高官,如果让他踏踏心心的做些实事他反而会更愉悦一些,哪怕他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办事员。
他现在已经留恋起在浮东市时的日子了。
其实郝建平还有话没跟老爸说,虽然整个大河省都是曾启明所在派系的后花园,可是这个大派系之内还有若干的分支,偏偏老爸的这位顶头上司却是徐家那一脉的得力干将,而现在老爸也被认为是曾家的一员虎将,,郝建平和徐家的关系已经势同水火,他不用想也知道老爸跟马庆瑞一起搭档以后的日子不会那么好过,他思考了半天之后才想出了这一条暂避锋芒的计策,这么大的两项工程如果上马之后,必定会牵动着千万人的心,派系内斗反而成了其次的问题,老爸也可以通过这两个工程为自己打下基础,颇有一些当初韩国郑国向强秦献策修筑郑国渠的意味,既转移了人们的视线,也可以缓解一下争斗,更主要的是建成之后对于石市将会有莫大的好处,可谓是一举三得的计策。
郝立春闷头抽了一口烟,任凭烟雾把自己的面容笼罩在了里面。他的政治智慧并不低,可惜他少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还没有完全适应自己的工作环境就被推着又向上走了一步,颇多无奈。
如果没有这么多的内耗,大家齐心协力的干工作不好么?难道就非得要瞎折腾么?
第四百零九章不好解决
午饭之后,郝建平跟老爸又扎在了书房了说了半天话,人们都知道他们爷俩在商量正事儿,也没有人去打扰他们,中间只有燕子给端了一盘水果进去。
现在郝家的人早就已经把燕子当成自己的儿媳妇看待了,姚翠兰甚至还偷偷的问过燕子他们打算什么时候要孩子这样的话,可见两个人的关系早就已经得到了两家的认可,姚翠兰甚至想过干脆就为两个人办个婚礼得了,虽说年龄不够,但是在乡下先结婚后领证的有的是,抱着孩子去领结婚证的也不乏其人,老家的规矩,只要婚礼办了,就算是已经承认了两个人的夫妻关系,那两个小红本本反倒是其次。
这一次,燕子又随同郝家一同来到了省城,而且这一次郝建平并不与郝立春一起同住,那么关于燕子的事儿姚翠兰觉得应该给远在台湾的林莫言夫妇一个交代了,人家闺女名不正言不顺的跟着你郝家在一起,凭什么?
关于这件事儿姚翠兰并没有提前征询郝立春和郝建平的意见,这一次她也采取了策略,先把自己的打算告诉了郝万山和奶奶,获得了他们的支持,在自上而下的推动这件事儿就简单了很多。
远在从书房里出来的时候,郝万山老夫妇和姚翠兰正坐在客厅里笑眯眯的等着她,见到燕子,姚翠兰笑眯眯的把她招呼了过去。
姚翠兰拉着燕子的手让她坐到了自己的身边,轻轻地拍着她的小手说道:“燕子,你和建平青梅竹马这么多年,现在你们也都不小了,我和爷爷商量了一下,准备选个日子把你们两个人的婚事给办了,你自己有什么想法没有?”
“啊?”还没有心理准备的燕子吃了一惊,小心肝也扑通扑通的跳了起来。
嫁给郝建平已经是她这么多年来跟郝建平一起相处唯一的愿望,而此时这一天真的来临的时候,她却突然发觉自己竟然还没有准备好。而且心里还有那么一点点朦朦胧胧的小疙瘩。
看到燕子的表情,姚翠兰愣了一下,拉着燕子的小手问道:“怎么了燕子?”
燕子慌乱的摇了摇头,有点结巴的说道:“没有什么,我只是、、、我只是还没有想好。”
姚翠兰咯咯的笑了起来。她以为是燕子害羞所致。她拍着燕子的手笑道:“这么多年了还没有想好,那么你们就结婚以后慢慢想好了,还有一辈子的时间够你好好想了。”
郝万山在一旁也笑了起来,大手一挥说道:“这件事儿就这么定了。等回头让立春把林校长约过来,大家坐在一起好好的商量一下。”
燕子低下头小声的‘哦’了一声。
离开郝建平她从来没有想过,可是她却已经隐隐的猜出了郝建平和钟小妹的关系,她只是觉得自己受到了天大的委屈,而这个委屈她却无法向人倾诉。她怕伤害到郝建平,也怕伤害到自己,她不想从任何人的口中听到那个确定的消息。
书房里的爷俩完全不知道外面发生的事情,他们正围绕着茶几上摊开的那张石市地图张开了一个庞大的布局,而这个布局已经脱离了市政建设、远景规划的范畴。
一直到天已经黑了下来,爷俩已经看不清茶几上的地图,郝建平起身准备去开灯的时候,书房的门被轻轻敲响,爷俩愣了一下才知道原来已经整整聊了一下午的时间。
郝建平快步拉开了书房的门。顺手把书房的灯打开了。
书房门口站的是郝立国,他呵呵笑着用手在鼻子前扇着走进了书房:“你们爷俩这是抽了多少烟呀,不知道的还以为房子里失火了呢。”
郝建平咧着嘴笑着跟大伯打过招呼,小跑着去把书房的窗户打开了,一股呛人的烟雾在穿堂风下滚滚而出。大伯的形容倒是毫不夸张,爷俩这一下午最少抽掉了两包烟。
郝立春笑着站起身招呼郝立国坐下,例行询问道:“大哥什么时候到的?”
郝立国呵呵一笑坐了下来,伸手推开郝立春递过来的烟笑道:“还是让这个屋子里清爽一下吧。我下午就过来了,他们说你们爷俩在书房里我就没有过来打扰你们。”
说着话。郝立国看了一眼茶几上已经被画得乱七八糟的地图,眼睛亮了一下,俯下身看着地图,只扫了两眼,抬起头来望着郝立春问道:“怎么,立春打算在石市也搞外环线?”
郝立春笑了笑说道:“几百万人口的一个大城市,仅搞一个外环线是缓解不了城市的交通压力的,我们打算分几步走,外环中环内环三条线一起上,大力发展立体交通,尽可能多的减少城市里的红绿灯,建设一条环绕全城的地铁环线,把所有的人口密集区、商业区都串联起来,准备建设一条城市轻轨连接高新技术开发区和市区,加快城市和的流通能力、、、、、、”
郝立国频频地点着头,低头对照着地图上那些并没有标明的红线红圈体会这爷俩的意图,伸手很自然地把茶几上的烟盒摸了起来,抽出一支自顾自的点上了,却已经忘了自己刚才说过的话。
郝立国早就在半年之前就从郝建平对郝建军的安排中察觉到郝立春的工作可能会有所变动,可是他万万没有想到郝立春竟然一跃成为了省会城市的市长,其实何止是他,就连郝立春郝建平父子都没有预料到,郝建平当初对郝建军的安排只是为了配合曾启明的调任而做的准备,可是他也没想到后来会发生这么多事,参加了伊万诺维奇的婚宴竟然让自己成了兼职的军火贩子,为祖国搞回来一艘朝思暮想的航母,而老爷子们为了嘉奖他,竟然绕过一些规则,安排郝立春到中~央党校学习进修,而老爸进修之后竟然被直接任命为石市的市长,就算是身在局中的几个人又有几个能猜到会是这个结果?
郝建平打开窗口后,等到烟雾散得差不多了,才把书房的门关上,紧走几步返回了沙发前挨着郝立国坐了下来。刚才他和老爸已经不再商量市政建设的问题了。毕竟他和老爸都不是专家,有一些细节的地方他们还不能参透,只能画出一个大体的框架出来,而现在大伯来了正好可以重拾这个话题,大伯现在对于建设上的问题基本上也算是一个专家了。
“大伯。你觉得地铁施工和地下管网施工同时进行的可行性大不大?”郝建平开口问道。
郝立国眉毛挑了一下。望着郝建平问道:“你的意思是建设和咱浮东市一样的地下管网?把给排水供电通信网络等都收揽进去?”
郝建平轻轻的点了点头:“是有这个打算。”
郝立国眉头微微的皱了起来,他考虑的不仅仅是这样施工的成本问题,他知道郝建平只要决心搞了,钱不是大的问题。现在他考虑的是这种施工的可行性问题。
郝建平前生在石市打了十几年的工,对于石市的熟悉程度不亚于在石市土生土长的那些当地人,而石市给他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石市的给排水系统。每年到了盛夏之时,石市都会出现大雨漫街的情形,排水不及的时候。有几条主干道水最深的地方竟然可以达到齐腰深,临街店?( 重生之遍地黄金 http://www.xlawen.org/kan/7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