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新辣文小说网 > 辣文小说 > 重生之遍地黄金 > 重生之遍地黄金 第 97 部分阅读

第 97 部分阅读

    璞腹鞠衷诘闹髁Χ荚谑校偌由狭懔闵⑸⒌某泄尽傩啪频辍⒐愀婀竞团穆艄镜鹊龋皇敝湔偌锨擞Ω没刮侍獠淮螅衷谖ㄒ蝗狈Φ木褪蔷壬璞负椭鄞嗟模绞志仍暇钩尚Р皇悄敲聪灾?br />

    郝建平给刚刚分手不久的陈超打了一个电话,陈超呼呼喘着大气接通了电话:“干嘛?”

    这小子可是好久不敢这样跟郝建平说话了,不过今天情况特殊,试想一下,你如果正趴在美女身上做着活塞运动,冷丁的来个电话你又不得不借,你的心情会好到哪儿去?

    郝建平根本就不理会陈超的语气,此时命令道:“马上调集超市所有的游泳圈救生衣之类的送到河西良心医院,还要尽可能多的组织人手赶过来,方便食品、矿泉水也要保证供应。”

    “发大水啦?”陈超愣了一下问道。

    “速度!”郝建平毫不犹豫的挂断了电话。

    陈超扑棱一下从竹床上坐了起来,伸手使劲捏了一把身旁美女‘强健的胸肌’,骂骂咧咧的抓起裤子往身上套,也不知道他是骂老天爷还是骂自己苦逼,反正这小子现在是极度的不爽。

    第四百一十八章水漫石市(四)

    市里的抗洪抢险行动还停留在会议桌上,百信集团的抗洪抢险突击队已经集结待命,这不得不说是对政府某些工作程序的一个讽刺。

    此时的郝建平已经坐在了良心医院的院长办公室里,这里临时变成了百信集团抗洪抢险前线指挥部,总指挥自然就是郝建平。

    郝建平已经换了一身干爽的衣服,此时他正坐在椅子上跟曾启明通电话。

    电话是曾启明打过来的,每天晚上看新闻联播是每一个领导干部的必修课,新闻联播之后的天气预报也是官员们关心的问题,毕竟现在南方的数个省市正发生着五十年一遇的洪涝灾害,这也是对我国有史以来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三峡工程的一次考验。

    曾启明得知了石市突降暴雨的消息,他知道郝立春现在已经是石市的市长,刚才已经打电话给郝立春表示了关心,挂断郝立春的电话之后才给郝建平打过来,他也知道郝建平必定坐不住。

    两个人互相通报了一下彼此之间的情况,曾启明听说郝建平已经组织了上千人的队伍进行抢险之后,关心了几句就挂断了电话。他知道郝建平此时一定很忙,自己打这个电话表示自己正在关注他就已经足够了。

    陈超从敞开的门口走了进来,汇报说救生设备已经全部到位,已经安排各小队携带着奔赴石市水势比较严重的几个地区。

    这小子被郝建平从女人的肚皮上拉起来本来还一身的不爽,而此时见到这么大的水又兴奋了起来,都是玩,这么玩又风光又体面,而且还刺激。

    郝建平要是知道这小子把抗洪抢险当成玩,不知道会不会被气得七窍生烟。

    “好,做得不错,你马上安排在附近几个区设置一些临时安置点。安置那些受灾的群众,记住,安置点的饮食、医疗一定要跟上。”郝建平沉声吩咐道。

    “没问题,实在没有地方我就安排人把咱们的超市清出一部分场地来,一个场地安排上千人还是没有多大问题的。”陈超应着下去安排了。

    陈超前脚走,后脚良心医院的院长吕文元就站到了门口。

    办公室的门没关,现在是紧急时期,郝建平不想只想保持畅通省去一些不必要的环节,所以就把办公室的两扇大门全部都敞开了,不过就算如此。很多人进来汇报情况的时候还是站在门口先敲一下门,得到郝建平的允许之后才会走进办公室。

    吕文元还没有来得及敲门,郝建平已经向他招起了手:“吕院长请进来,医学院和护理学院那边是不是还有场地?”

    省城的良心医院是按照三等甲级的标准建造的,而且还附设了一个医学院和一个护理学院,专门为良心医院培养人才。

    “有,我们正准备把一部分群众转移到医学院和护理学院,那边的教学大楼很宽敞,而且医疗设施也比较完备。我已经安排人动员学生们参加抢险和安置群众,学生们的反响很热烈,基本上都报名参加了。”吕文元一边向里走着一边就做起了汇报。

    郝建平点了点头说道:“这些学生是我们的财富,不到万不得已不能让他们到抢险的第一线去。你安排一下,让他们作为第二梯队和辅助人员,跟陈总配合到各个临时安置点为那些群众服务,主要是发挥他们所长。让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

    “好,我马上去安排。”吕文元还没有走到办公桌前一旋身又走了出去。

    这就是集权和民主的不同之处,在非常时期。集权制的优势就凸显了出来,连开会商量的程序都免了,完全靠掌权者按照自己的思维去行事,而往往的,历史上那些强大的国家或团体都是在集权制下所诞生的,比如说二战时的德国希特勒、更远一些成吉思汗、嬴政等等,数不胜数,就比如现在,郝建平的百信集团都已经动起来了,而政府的相关部门才刚刚接到上级的通知,抢险队伍还没有组建起来,由此可见一斑,更别说刚才在市委市政府联席会议上还出现了扯皮事件。

    这个时候打太极推手、不作为的官员已经被郝立春拉入了黑名单,只等着秋后算账了,唯一一个例外,就是在刚才的联席会议上,郝立春直接就提议罢免防汛抗旱办公室主任的职务,他虽然还不知道这位防汛抗旱办公室主任是何许人也,但是这么大的雨,防汛抗旱指挥部竟然连一个值班人员都没有安排,这是严重的渎职行为,不杀不足以为干部职工们敲响警钟。

    马庆瑞毫不犹豫的同意了郝立春的这个建议,罢免一个无足轻重的防汛抗旱办公室主任根本不算什么,也表明了自己在这件事情上的态度,再说了,防汛抗旱办公室属于政府序列,作为市长的郝立春本身就具有罢免的权力,自己不过是做了一个顺水人情,何乐而不为?更何况这个错误本身就是一个不可原谅的错误。

    郝立国组织了上千人的抢险队伍也赶了过来,还带来了一些大型机械以防不测。

    这上千名由建筑工人组成的抢险队伍成为了百信集团抢险队的生力军,分成了若干小队分赴受灾最严重的各个城区,而各处的信息也随着抢险队的深入而汇总到了这个临时指挥部里,一张大大的石市城区地图摊在了办公桌上,红蓝两色铅笔已经把这张地图画得面目全非,那些篮圈红圈的只有操笔人郝建平才说得清是什么意思。

    午夜,雨点已经变得稀稀落落了,可是雨停了并不代表积水就排尽了,没有危险了,经过大半天雨水浸泡的房屋地基已经松软,有一些老房子也出现了险情,现在政府派来的抢险队和百信集团的抢险队都已经混合在了一起,同样都是在忙着疏散人群,劝说那些滞留在危房中的居民撤离,只不过政府的抢险队大多由民警、消防战士和武警组成,相比起来,先他们几个小时就已经开始抢险救援的百信抢险队倒更像是一帮乌合之众,而恰恰的,就是这帮乌合之众在正规军赶来之前就已经疏散了绝大多数的受灾群众。

    郝建平听着各方传来的电话汇报,不时的在地图上写写画画记录着汇总而来的信息,眉头锁得紧紧的,迄今为止,这场大雨已经造成了两栋房屋的坍塌,死亡了三名群众,失踪五人,受伤群众达到了七十余人,受灾并撤离的群众数字还无法统计,保守估计不低于五万之众,而且这个数字还在持续增长之中。

    为了这次水灾,百信集团投入了三千余人,救灾物资没有统计,但是绝不会低于数百万,其他的费用支出根本就没有无法统计。

    郝建平并不会心疼这些钱,他是在为石市的市政建设而忧心,一场大雨就可以给石市带来这么大的灾难,这座已经有着数百年历史的名城竟然如此不堪重荷,郝建平已经感受到了老爸肩膀上的担子有多重了。

    这时,一碗冒着热气的方便面摆到了郝建平面前的地图上,郝建平烦躁的抬起头,刚想要呵斥端面过来的人,却看到了林雪燕那张忧心忡忡的小脸,心里面一软,柔声问道:“你怎么来了?”

    燕子把一双筷子递给了郝建平:“先吃点吧。”

    爷爷奶奶和姚翠兰等人下午的时候已经搬去了市委常委院,诺大的一栋别墅只剩下了燕子和两个保镖一个保姆,外面下起了这么大的雨,燕子担心之下给郝建平打了一个电话,随之也就来了良心医院。她不能为郝建平分担什么,可是她能给郝建平泡一碗热气腾腾的泡面。

    此时,在市政府的小会议室中,郝立春同样是守着一张诺大的石市城区地图,同样的,地图上也用红蓝铅笔画出了一个个的圈圈点点,与郝建平所画的那张何其的类似,看来他也是受到了郝建平潜移默化的感染。

    只是在郝立春的面前并没有一碗冒着热气的方便面,反而多出来几位正在使劲抽烟的市领导。

    这是市里临时组成的防汛指挥部,郝立春上任伊始,马庆瑞任命郝立春为这个指挥部的总指挥,班子基本上是由市政府的领导组成的,看班子的设置情况,这个防汛指挥部也许会成为一个常态。

    “市长,根据最新得到的消息,我市在这场暴雨中受灾的群众达到了一万多人,死亡一人,是一位行动不便的老太太,失踪了一人,现在救灾人员正在搜救之中,还有十几名群众和抢险队员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现在正在接受治疗、、、、、、”

    郝立春面无表情的听着负责防汛抗旱工作的谢世军副市长的汇报,这个数据跟他从儿子那儿得到的数据相差甚远,很显然是已经被人为美化过的数据,报喜不报忧已经成为了一些官员的常态,只是不知道这些数据是被谢世军隐瞒的还是被下面的具体工作人员隐瞒的,不过郝立春知道,现在还不是自己该发飙的时候,现在的首要工作是先安顿好那些受灾群众、帮助那些群众恢复家园,其次才是要怎么解决这个积累下来的难题,至于是否要追究责任则需要斟酌了。

    第四百一十九章水漫石市(五)

    一夜未眠,下了半夜的大雨终于停了下来,经过一夜的排涝,数个被淹的城区绝大部分地区的积水已经被排干净了,有的地方变得一尘不染,有的地方变得淤泥成河,污秽不堪。

    市里组织了大量的干部职工走上马路清淤,真不知道这些污垢平时都是藏在什么地方,一场大雨竟然全从城市的各个角落里冒了出来,环卫局的大卡车已经不知道拉走了多少车,可是却依旧有数不清的淤泥等着处理。

    天麻麻亮的时候,郝立春就和防汛指挥部的领导们各自奔赴受灾的城区视察情况,慰问受灾群众,安排后续工作。

    郝立春也再次来到了南三街,不过此时郝立春的身边已经多出了十几名政府官员,秘书也已经变成了韧带轻度拉伤的袁文辉,而李晓林则被退返原单位。

    也许,李晓林是一个称职的政治教师,但是他绝不是一个合格的秘书。

    郝立春在向办公室主任高自清宣布自己的决定,让他为袁文辉调动工作关系时,高自清还委婉的提醒郝立春,袁文辉只是一个司机,而且只有高中的文化程度,恐怕不能胜任秘书的工作需要。

    郝立春似乎笑了一下,反问道:“谁规定司机就不能做秘书的?文化程度并不代表他的工作能力,这件事儿就这么定了,你重新给我安排一个司机,最好还是退伍军人。”

    看来郝市长是对退伍军人情有独钟了,高自清唯唯诺诺的接受了郝立春的命令,心里却把自己那个不争气的表弟骂了一个狗血喷头,给你这么好的一个机会你都没有抓住,看来你这一辈子就是教书的命了,试想一下,你在市政府转了这么一圈被刷下来了,以后哪位领导还会启用你?恐怕你以后在学校的工作都不会那么顺畅了。毕竟你是经过市长亲自鉴定不合格的人员,与之相比,你反而不如不被郝市长选上呢。

    幸运的小天使落在了袁文辉的肩膀上,虽然司机和秘书都是在为市长服务的,可是他们之间的身份和地位有着天壤之别,首先秘书为了配合领导的身份,一般的都会兼任市政府办公室副主任或者是主任,行政级别上也要做出相应的调整,最少也要是副科级,随着资历的增长。科级、处级都是指日可待的事情,而司机则不会,一个普通公务员的身份就可以了。

    成为郝立春的秘书,对袁文辉来说无亚于是一步登天,自从高自清向他宣布了郝立春的这个任命之后,小车班里的恭喜之声就一直没有断过,连那些平时与袁文辉不太对付的人也陪着笑脸凑过来给袁文辉上烟,人情事态由此可见一斑。

    南三街的水已经退得差不多了,南四街还有一些积水。而南五街的积水依旧达到了齐腰深,南五街的居民大多数已经被转移到了良心医院附属的医学院,临时被安置在教学楼和食堂里。

    郝立春来不及去探望这些受灾的群众们,他带着那些随从的各级官员们首先来到了积水依旧还未排尽的南五街。

    南五街地势较高的地方已经露出了路面。而地势低的地方积水还有没膝盖深,这些积水仅依靠市政下水管道是排不干净的。

    郝立春来到南五街的时候,郝立国正指挥着工人们使用水泵向外排水,由于被淹的路段还很多。距离通往秀水河的排水口还有很远的距离,只能采用接力排水的方法一点点向外排,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水下得这么快,这对南五街的居民们来说已经是有史以来的第一遭了。

    南五街的情况糟糕到这种地步是郝立春始料不及的,他跟郝立国打过招呼之后,听河西区的区长汇报了一下情况,转向袁文辉问道:“文辉,你家在什么地方,带我去看看。”

    昨晚郝立春对袁文辉的称呼还是小袁,今天就已经变成了文辉,这个亲昵的称呼是袁文辉自己争取来的。

    “市长,我给您带路。”袁文辉扶住了郝立春的胳膊,郝立春也没有拒绝他的好意。

    水还没有下去,不过郝立春的裤子鞋子也早已湿透,反而已经不用再在乎涉水了。

    “立春,建平在里面。”看到郝立春要向里走,郝立国在一旁开口提醒道。

    这个官当的,全家人都上阵了。

    郝立春苦笑着摇了一下头,抬脚趟着水向前走去,相随的那些官员们相互看了一眼,硬着头皮也趟进了黑乎乎的积水里面。

    由于这一片的地势低洼,脚底下的淤泥足有七八厘米厚,一脚踩上去滑不留足,行进的速度自然也快不到哪儿去,大家相互扶持着依旧是磕磕绊绊东倒西歪,这些官老爷们养尊处优已经惯了,除了作秀的时候谁受过这个苦,当然,在他们的脑子里恐怕郝立春现在也是在作秀,既然市长要作秀,那么就陪着市长作秀好了,谁让人家官大呢,只是白瞎了这一身衣服,早知道就把电视台的记者也叫来了。

    “文辉,你家里还有什么人,都转移出去了么?”郝立春趟着水,询问着袁文辉家中的情况。

    袁文辉以后就是他的秘书了,以后朝夕相处,他也需要对袁文辉的家庭有一些了解。

    “报告市长,家里父亲母亲都在,前面拐过弯去那家小卖店就是我们家开的,平常的时候都是父亲母亲打理的,他们有没有转移我不太清楚。”

    说着话,袁文辉顿了顿说道:“我父亲的腿脚有些不太方便,昨晚我本想回家去看一眼的、、、、、、”

    郝立春看了袁文辉一眼,轻轻的点了点头,他知道袁文辉昨晚没有回家是因为救人耽搁的,不过袁文辉的父亲腿脚有些不太方便倒是出乎了郝立春的意外。

    家里有个腿脚不方便的父亲,在昨天那种情况下袁文辉还能够舍己为人,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袁文辉的品质,这个人,没选错。

    还没有看到袁文辉家的小卖店,郝立春就先看到了正站在不远处的郝建平他们十几个人,他没有想到燕子也在这群人之中,小丫头两眼红红的,看样子也是一夜没睡。

    看到郝立春趟水过来,郝建平率先迎了上来,至于关心老爸为什么不休息一会儿这一类的废话他连说都没有说,他知道老爸现在肯定也不会睡着。

    迎上郝立春,郝建平扶住了他的胳膊向一旁走了两步,低声说道:“爸,我看原先的构想需要先做一下变化,我没想到南五街这里的情况这么糟糕,像这样的街道石市还有几条,我看回头需要整体规划一下,我准备投一些资,先把这些街道开发出来。”

    郝立春慎重的点了点头:“昨晚我也在考虑这些问题,第一,石市的排水系统必须要首先进行改造,这件事儿刻不容缓。第二,老城区的危房急需改造,政府会专门为了解决老城区的问题重新进行规划,争取在年内把这个问题解决掉。”

    爷俩想到一起去了,郝建平轻轻的点了点头:“爸,希望市里的整体规划能够早日出台,雨季才刚刚开始,如果拖沓下去早晚会出大问题,根据我们的统计,到现在为止已经有五个人因为昨晚的暴雨丧生了。”

    “五个人?”郝立春脸上的肌肉抽搐了一下,他现在得到的汇报依旧是停留在死亡一人上面。

    郝建平慎重的点了点头,这个数据是他核实过的,昨晚参加抢险的百信集团的员工们向他反馈回来了第一手的信息,死亡的五名群众有三名现在还停留在良心医院里面,其余的两名分别被员工们送到了就近的医院,已经证实医治无效死亡了。

    郝立春长呼了一口大气,一声不吭的趟了回来冲着袁文辉等人挑了一下下巴,沉声说道:“我们走。”

    袁文辉家的小卖店已经面目全非,冰柜货架全都泡在了齐膝深的水里,水面上漂浮着一些乱七八糟的商品,眼看着损失也是不小。

    袁文辉推开门喊了几声没有人回应,他急急忙忙的抛开了郝立春率先爬上了阁楼,阁楼上也没有父母的影子,袁文辉显得有些焦急了起来,咯噔咯噔的又从楼上跑了下来。

    郝立春从柜台上拿起一张被秤砣压着的纸条看了看,望着急急慌慌跑下来的袁文辉说道:“文辉,不用担心,你父母已经转移出去了,这是他们留给你的纸条。”

    袁文辉心里一松,急忙趟着水接过了郝立春手中的字条。

    “小辉,我和你妈与你王大爷他们被几个好心人送到良心医院去了,勿念,工作为主。”

    袁文辉长呼了一口气,一颗心这才放了下来。昨晚的水那么大,父亲的腿脚不便,仅靠母亲一个人是不可能搀扶父亲出去躲水的,王大爷是隔壁的邻居,连自己都照顾不来更不可能照顾得了父亲,看来是那几位好心人把父母送走的。

    袁家是南五街的老街坊,袁文辉的父母在南五街生活了一辈子,人头比谁都熟,现在留给自己的字条上只用好心人来形容送他们走的那几个人,看来那些人也不是南五街的街坊邻居。

    良心医院?

    袁文辉的心中动了一下,良心医院不就是郝市长儿子郝建平的产业么?难道那几位好心人也是郝市长的儿子派来的?

    第四百二十章水漫石市(六)

    这一场大雨到底淹了多少人人们不能统计出一个具体的数字来,就算统计出来摆到办公桌上的数据也都是被美化后的数据,相差多少完全就看那些具体办事人员的胆子大小了,熟蕴官道的人都知道那些数据根本就不足为信,但是有一个数据却是最准确的,因为这场大雨,石市的若干官员受到了牵连,最严重的就地免职,最轻的也受到了行政记过的处分,这场雨倒是把石市的官场给淹了一遍。

    现在这场暴雨已经过去几天的时间了,可是暴雨之后带来的余波还没有平息下来,因为这场暴雨,石市有十几名处级干部受到了处分,而且还是马庆瑞亲自批准的。

    人们预料中的市委书记和市长之间的第一次碰撞并没有发生,相反的,马庆瑞反而和郝立春携手合作了一把,整肃了一部分不作为的官员,据常委会上传出来的消息,马书记大力的宣扬了郝市长勇为人先的精神,号召广大的干部职工以郝市长为准绳,在思想和行为上要向郝市长看齐,马庆瑞的公开表态让很多人摸不着头脑了。

    政治斗争太熬人了,领导所说的每一句话你都要用心去琢磨,有的时候领导说出来的一句话并不是代表那句话原本的意思,你要听领导当时说那么句话时的口气,如果你能领会了领导的意图,那么你距离飞黄腾达也就不远了。

    也许是因为马庆瑞的公开表态,也许是因为其他的一些原因,现在已经有一部分官员开始向郝立春靠拢了,人数虽然不多,层级也不算是很高,但是这毕竟是一个好消息。郝立春只身来到石市上任,在石市可以说根基浅薄得很,说的不夸张一点。他甚至连一个可以完全信任的人都没有,那么工作如何进展也就是可想而知的事情了。

    无论是哪一位领导,处于什么层级,都需要有自己的班底,只有有了自己的班底工作才好展开,当然,那些浑浑噩噩混日子的领导除外。

    郝立春现在还不算有自己的班底,甚至说他连市政府的领导班子都不能完全的掌控,在郝立春举行的第一次市政府办公会议上,他提出的关于修缮市政设施。尤其是排水设施的提案就受到了若干的质疑,其焦点就在市财政的资金问题上,尤其是主管市财政的副市长摆出了若干的难题,最后就是一句话,没钱。

    财政是不好做,这一点谁都知道,可是财政又是一个肥得流油的衙门,这一点大家同样也都知道。做财政的,最擅长的就得是会耍太极拳。尤其是太极推手,你得会推,还得圆滑,把人推出去了谁都会。把人推出去人家还体谅你的苦衷就不大容易做到了。

    主管市财政局、工商局、税务局等等部门的聂副市长就是这么一个擅长使用太极推手的人,此时他又把这一套用在了郝立春的身上,对上级要哭穷,对下级也要哭穷。只有这样自己才有游刃的余地。

    可惜,郝立春在听到聂副市长的诸般说辞职后,只是笑了笑就宣布了散会。

    郝立春为官这么多年。已经不是当初的那位副乡长了。

    午饭的时候,郝立春刻意跟马庆瑞坐到了一起,笑着说闲话一般把上午市长办公会的情况跟马庆瑞说了一遍,马庆瑞的脸色登时就黑了。

    这位聂副市长并不是马庆瑞线上的人,聂副市长是郝立春的上任市长田韬的死忠,在副市长的任上已经有几年的时间了,也算是做得兢兢业业,无大功也无大过,田韬虽然调走了,但是田韬算是升职,调到了发改委担任副主任,所以田韬在石市的影响依旧存在,他在试试苦苦打拼了几年,也不是一点成效也没有,在马庆瑞的光芒下也发展起了自己小小的班底,而且还十分牢靠,这位聂副市长就是其中之一。

    而现在聂副市长公然在市长办公会上跟郝立春唱反调,这无疑是代表了田韬留下的班底发出的声音,他们是以这种方式表达了对郝立春‘篡位’的不满,论资历,那些副市长们哪一位不比郝立春的资历深厚,如果单论资历的话,他们哪一个人都比郝立春更有理由担任这个市长,而偏偏的现在就是这个郝立春后来居上,骑到了人们的头上,那些副市长们有些不满也是可以理解的事情,不过在工作上不配合就有些过分了。在外人的眼中,也许会被人们看成田韬留下的班底已经投靠马庆瑞了,给市长使绊子的,除了市委书记还有哪个?

    权把子,钱袋子,如果都抓在一个人手里是犯忌讳的,马庆瑞明明知道郝立春是在利用他,可是他却不得不接过这个话茬,勃然变色的说道:“这个老聂太不像话了,有什么难处可以向上级反应嘛。”

    马庆瑞勃然变色的后果,就是一周之后聂副市长被发配到了塞北市去担任市长,勉强算是官升一级,可是谁都知道聂副市长再想从那个苦寒之地回来可就难了,也许,也许只有等到他退休的那一天了。

    其实郝立春的要求并不高,他只是想踏踏实实的工作,不要出现什么人为的因素干扰,实实在在的为石市的老百姓做点实事,就这么简单。

    郝立春在市委常委会上的几个提案都获得了通过,改造老城区,尤其是市政设施的给排水系统、兴建石商高速公路、石龙高速公路,这几个提案都是花钱的活,马庆瑞只是提醒郝立春要合理的使用财政资金就举手同意了郝立春的提案,在他心中,这几个提案不过是痴心妄想罢了,在郝立春以前,就已经有两任市长做过类似的提议了,特别是对老市区,到最后还不是不了了之了,市财政根本就没有那么大能力彻底改造老市区的面貌,到最后的结局也就是修修补补,其实是无济于事,马庆瑞既然已经把钱袋子放给郝立春了,那么怎么折腾他自然是只提供一个指导意见,具体的实施还是要看市政府那边。

    马庆瑞知道郝立春有个有钱的儿子,但是他也不相信郝立春这个有钱的儿子会平白无故的往水里扔,改造老市区的市政设施,对商人而言没有丝毫的利润可图,谁傻了会把钱投到那个黑窟窿里面?最少你那个有钱的儿子是个商人,无利可图的事情他会做?改造老市区的市政设施可不跟你捐给国家一艘航母一般,会给你的集团带来隐性的收益,改造市政设施你什么也得不到。

    至于郝立春提出的修建那两条高速公路的提案,马庆瑞更是认为是异想天开。大河省修建了京石高速公路、石琴高速公路,这两条公路几乎已经把整个大河省的财政都掏空了,就算如此,还向国家相关部委打了秋风,贴着热脸讨来了十五亿,十五亿可以修多远的路?按照时价来说不过是百八十公里而已。而郝立春现在竟然提出了同时修建石龙、石商两条高速公路,这两条公路的里程加在一起将近七百公里,总造价超过了一百三十亿,修建这两条公路,钱从哪儿来?如果你真有办法筹集到这笔钱,我倒是乐见其成。

    且不说郝立春在市里的工作如何展开,郝建平这一周忙得也是团团转,除了公司的事务以外,郝建平还频繁出入于各种宴会,广为结交各路的显贵,包括石市各个层面的政府官员和一些在石市有影响力的人物,这里面黄捷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身为人母的黄捷依旧未改自己的脾气秉性,还是那副疯疯癫癫的样子,离婚之后,随着黄克铭的年龄距离退休越来越近,她身边的朋友越来越少,而知心朋友似乎就只剩下郝建平一个人了,燕子次之。

    黄捷和郝建平见面的机会虽然不多,但是两个人见面的时候丝毫没有那种生疏的感觉,依旧是笑笑闹闹,一起坐在一起喝杯咖啡的时候有过,一起坐到城隍庙夜市吃烧烤、吃香辣串的时候也有过,随随便便的,那感觉就跟几年前初识的时候没有太大的区别。

    其实郝建平也挺为黄捷的未来揪心的,这个疯丫头似乎还没有意识到黄克铭退休以后会给她带来什么影响,在她的眼中,世界总是美好的,有一点不平的地方,只要被她知道,她都会由着性子的给折腾出来,完全不管会发生什么后果。而以这个疯丫头的性格,她在自己将来混得不得意的时候,也绝不会接受郝建平的相助,在她眼中,朋友就是朋友,如果掺杂了利益关系,朋友也就变味了,她这一点跟伊万诺维奇则是完全相反,伊万诺维奇的观点朋友就是相互帮助相互利用,把双方的资源都充分的利用起来创造最大的利润,这才是真正的朋友。

    郝建平一直为黄捷筹划她的未来,甚至有几次郝建平直接询问黄捷为什么还不找个人把自己嫁了,黄克铭现在还在任上,黄捷如果现在把自己嫁出去的话,应该还会找到一个不错的归宿。

    可惜,黄捷送给郝建平的只是一对老大的白眼珠子:“你管我?你要管我就管我一辈子,要不你就别管我。”

    黄捷的一句话就把郝建平噎得背过气去,这个疯丫头,还真是啥话都敢说呀,你知道你这句话听在男人的耳朵里代表的是什么意思吗?

    第四百二十一章成事不足

    石市的常委院就坐落在秀水区人民公园的旁边,隔着人民公园的云湖与省委常委院遥遥相望,两个常委院的规模都差不多,住房的档次也相近,都是那种具有六七十年代风格,灰蒙蒙的二层小别墅,说是别墅,可是居住的舒适度甚至还不如现在外面一栋高档一些的商品房。里面的一些配套设施已经老化,跟不上这个时代的要求了。

    就是这些灰蒙蒙的小楼,却是无数大河省官员心目中的圣地,别说住进去,就是能有幸走进其中的某一家拜访一下,也许都会成为某些官员炫耀的资本。

    马庆瑞是省委常委,原本是有资格住进省委常委院去的,可是他却选择了住在石市的市委常委院里,笑言,住在哪儿都一样,住在这里方便工作嘛。

    如果你作为省委排名最末的省委常委,市委排名第一的市委书记,你会选择住在哪儿?是省委常委院还是市委常委院?

    此时,马庆瑞正和市纪委书记朱云贵坐在马庆瑞住的十一号楼后院的常青藤下,两个人正面湖而坐,每个人的面前都支着一根细长的钓竿,两人间的石桌上摆着水果和茶水,看架势已经这样坐了很长时间了。

    十一号楼可能是整个市委常委院里位置最好的一栋别墅,居住面积虽然和其他的那些小别墅没有太大的区别,可是贵在它后面有一个上百平米的小院,紧邻云湖,闲暇的时候坐在小院里或品茶,或手谈,或垂钓均是相得益彰。而且还具有一定的隐私性。

    朱云贵喝了一口茶,望着马庆瑞说道:“书记,三号楼那位现在活动的很频繁呀,今天他又、、、、、、”

    马庆瑞刷的坐直了身子,眼睛紧盯着湖面上的鱼漂。

    看到鱼漂有规则的上下抖动,朱云贵识趣的闭上了嘴。

    鱼漂上下抖动了一会儿,又重新恢复了平静,朱云贵微微一笑,刚要开口说话。马庆瑞嘴角露出笑意向他伸手做了一个暂缓的动作:“可能是草鱼。这个家伙很狡猾,它在试探我的耐心。”

    朱云贵微微一笑又闭上了嘴,他知道马书记对钓鱼有着偏执的喜爱,他甚至还专程购买了几本关于钓鱼技巧的书来研究,但是却拒绝了省钓鱼协会邀请他担任名誉会长的邀请。

    果不其然,大约等了一分多钟以后,就在朱云贵已经失去耐心的时候,马庆瑞的那个鱼漂突然呼的一下子沉入了水里,看走势正在向水深处逃窜。

    早有准备的马庆瑞刷的一下提起了钓竿,纤细的钓竿马上弯成了一张满弓。杆稍随着双方的角逐剧烈的抖动了起来,使人没来由的揪起心来,担心它随时会折断。

    “呵呵,个头还不小,是个大家伙。”马庆瑞呵呵笑着站了起来,摇动着吊杆上的滑轮与水中的鱼儿开始了对拼。

    朱云贵也已经跟着站了起来,伸手拿起一旁的抄网严阵以待,他向来就是马庆瑞的得力助手,知道在什么时候自己该干什么。

    几分钟的强力对抗。水中的那条鱼终于力竭,被坚韧的钓丝拉得浮出了水面,张着大嘴左右的摇摆着尾巴。想要努力摆脱钩在嘴上的那个讨厌的钓钩。

    马庆瑞缓缓的摇动着滑轮,松弛有度,引诱着那条鱼一点点的靠近岸边。

    朱云贵早就已经放低了身子,把手中的抄网沉入水中,配合着马庆瑞为他手中的猎物设下了一个陷阱。

    已经能看清湖岸上的两个人了,被钩住嘴巴的草鱼感到了强烈的危机,本已力竭的它突然拼命的摆动起了尾巴,拖着那根长长的钓线拼命向湖底钻去。而随着它的拼死一搏,马庆瑞手中那根高档的达瓦波纹龙钓竿发出了轻微的咔嚓声。

    经验丰富的马庆瑞急忙松动了手中的滑轮,缓慢的牵制着那条草鱼又放出了一节钓线,他知道这条草鱼已经是困兽犹斗,如果这一次它还不能挣脱钓钩,那么它就已经不可能再有余力挣脱了。

    人鱼之间的角力似乎又回到了起点,在放出了适度的钓线之后,马庆瑞又开始缓慢的摇动起了手中的滑轮。

    这套达瓦波纹龙钓竿是他的女婿孝敬给他的,听女儿说花了三万多块钱,当时马庆瑞黑着脸呵斥了白小磊一顿,不过还是换上了这套钓竿,而且用起来还颇为顺手,高档货就是高档货,比自己原先用的那套几十块钱的钓竿就是强上了很多。

    水中的那条草鱼再次被拉得靠近了岸边,朱云贵已经笑着拍起了小马屁:“书记果然是老道,看这个家伙吃饵的方式就已经知道是一条草鱼了,呵呵,不过这个家伙就是再狡猾也没有能逃脱您这位老猎手的手掌,看来今天晚上咱们又有熘鱼片吃了、、、、、、”

    马庆瑞也笑了起来,此时他已经感觉到了手上的轻松,看来这条草鱼真的已经力竭了,这个家伙还真是一个大家伙,看起来恐怕有三四斤重,人民公园的云湖钓者众多,像这么大的鱼已经很少见了。

    正在这时,白小磊和马静静走进了后院,远远看到热闹的马庆瑞和朱云贵,急忙加快脚步小跑了过来。

    “嚯,这么大一条鱼,朱叔,来让我抓它。”白小磊看到马庆瑞钓到这么大一条鱼也跟着兴奋了起来,没来得及跟岳父老子打招呼就已经伸手去抓朱云贵手中的抄网了。

    朱云贵呵呵一笑把手中的抄网交到了白小磊的手中,人家翁婿两个人配合抓大鱼,自己就不要胡乱跟着掺合了。

    白小磊继续了朱云贵刚才的工作,依旧把抄网沉在了水底,就等着那条大鱼走进他设下的圈套了。

    马庆瑞看了一眼白小磊,并没有多说什么,对这个女婿他说不上喜欢也说不上不喜欢。自己的女儿已经长成那样子了,有人肯娶她就已经是万福的事情了,更何况这个娶她的人还是省委统战部长白志忠的儿子,他只是想不明白白小磊到底看上了自己女儿的哪一点,而且好像还对自己的女儿俯首帖耳的样子,难道这就是缘分?

    马庆瑞对白小磊哪儿都满意,就是不喜欢这个小子不求上进的样子,连教育厅厅长迟建生家那个小子迟振斌都外放出去,现在都成了安平县的常务副县长了。这个小子现在还窝在团委那个摇篮里面。而且还是区团委,真不知道这个小子是咋想的,难道这一辈子就想这样混下去了?你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鼓捣那点生意岂是长久之计?

    在马庆瑞的心中,只有为官才是正途,其他的都是旁门左道。

    马静静也站到了马庆瑞的身旁,她倒是没有伸手去帮老爸扶鱼竿,她知道那样是会讨人嫌的。

    钓鱼的快感不在于鱼,而在把鱼俘获的过程,如果这个过程被人打断或者是横加干涉,任何人的心里都不会很爽快。

    今天他们两口子回来就是来讨老爷子欢心的。没由头惹得老爷子心里膈应。他们可是听说市里要大搞市政建设,还要修建两条投资过百亿的高速公路,这可是一场盛宴,岂能少得了他们两口子的事儿?他们此来就是探探老爷子的口风,先摸一摸这几个工程打算怎么搞,那样他们才好对症下药。在来之前他们就已经商量好了,这几项大工程无论如何也不能让它们花落旁家,最少也要在他们的手中转一圈。

    老城区改造的事儿他们不需要动太多的脑筋,只要有关城区建设的工程几乎已经形成了惯例。肯定会发包给他们名下的路桥建设公司的,至于最后落在哪家公司的手中完全是由他们说了算,他们关心的就是这两条高速公路的建设问题。关键是看谁来主导这两条高速公路的建设了,是省里还是市里。

    如果是省里拨款建设,那么主导权当然在省里,那样的话他们只能活动一下关系承包下一些周边的工程,不过那也是一块肥肉,在建设京石高速、石琴高速的时候,他们就已经赚了一个锅满盆溢,这一次当然也不例外。轻车熟路了嘛,他们最少比别的公司?( 重生之遍地黄金 http://www.xlawen.org/kan/716/ )

本站所有小说都是转载而来,所有章节都是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备案号:粤ICP备1234567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