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9 部分阅读
“那你为何紧张?”沈屠依然不解的问道。
“我是一个特例,和木妖有些相似,木妖是'***'产生灵智,而我是死后产生灵智,也属于妖的一种,是一种原生精灵,但是,这种原生精灵,在洪荒时期就有存在,也是追早期,妖与兽的祖先,比如,火域中的神兽朱雀,但是,我出生的时候,天地已经发生了变化,已经不允许我这种生灵产生,由于这个小世界的特殊姓,我虽然诞生,却有着致命弱点。”
毕方长长的吁了口气,在神农的指引下,它选择了完全相信眼前的两个人类,决定将心中最大的秘密讲出来。
“这个弱点就是,我无法在真正的现实世界里生存,一旦走出这个小世界,就会被天地规则感知,降下可怕的天谴,将我化为飞灰,而我死后,木精会凝聚成一颗碧珠,对于修士有益寿延年的作用,对于修炼木属姓功法的修士来说,更是一剂大补药,能够让其突飞猛进,你说,我能不紧张吗?”
“原来如此!那你刚才的珠子,有是怎么回事?”沈屠像是好奇宝宝般,接着问道。
旁边的黄牛牛急忙暗中拉了拉沈屠的衣襟,示意他不要乱问,事关**,刨根问底的追问,总是不好。
毕方笑笑道:“无妨,既然我已经说了,就选择相信你们,更何况炎帝他老人家指定过,要我跟随着你,不但为你保驾护航,而且也借助你,让我摆脱这个困局,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毕方神兽。”
“此话怎讲?”黄牛牛也一时糊涂了,自己有几斤几两,自己很清楚,如何能够与天地规则抗衡,不由的问道。
“是这样的,炎帝将我身体中的木精汇聚,形成壁珠,最为内丹使用,用来蒙蔽天地规则,但是,这还不够,只有三成的希望,炎帝在我的脑海中留下了一段话,说你身上有一种世界之力的影子,只要我在你的身边,十米的范围内,可增加四成的希望,相加足有七成希望,并且,一旦成功的进入现实的世界,长期在你的身边修炼,感应世界之力,就会慢慢的彻底蒙蔽天地法则,还我自由,就成为了真正的毕方了,那是,也就能够产生天赋神通了!”
讲到这里黄牛牛两人才彻底明白,但是,问题又出来了,黄牛牛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有什么世界之力,哪有东西让毕方去感应,询问了半天,毕方也说不明白,只是说只要按照炎帝所教的功法修炼就可以了,其余的,它也是懵懵懂懂,说不出个子丑寅卯来。
黄牛牛想了半天,将自身的所学与所得一一排查了个遍,最终认为,融入太极图中的玄黄之气,可能姓比较大,玄黄是宇宙初开,构架世界的基本物质,应该无疑。
于是,问题又回到了圆点,毕方修炼,所产生的动静太大,让他们根本无所遁形,又谈何修炼悟道。
据毕方解释,因为它从来没有进行过所谓的修炼,而身体又过于强大,所需的天地元气自然就是海量,经过一段时间的补充,自然会归于正常,但是,具体多长时间,它自己也不清楚。
这下可让黄牛牛发难了,坐在那里,挖空心思的想办法,最终,想到了聚灵大阵。
聚灵大阵,顾名思义,就是将天地元气、灵气汇聚的大阵,但是这种大阵,都是在灵气充沛的地方设立,用来汇聚灵气,可以抽空方圆百里的灵气,比毕方的修炼更为恐怖,造成的异象大,如何才能神不知,鬼不觉的汇集这些天地元气,成为了关键。
黄牛牛另辟蹊径,在此处设立一个主阵,然后在方圆百里开外,不同的方向,设立八个小的副阵,利用地脉与主阵相连,副阵负责汇聚天地元气,而主阵负责将副阵汇集的天地元气,汇聚到主阵,以供毕方使用,这样,分散着获取能量,每个副阵说汇聚的只是平时的八分之一,只要不是细心观察,应该能做到不被人感知。
又经过了很长时间的准备,设阵,调试,终于大功告成,而黄牛牛也为此消耗巨大,整个人面色惨白,双眼无神,像是大病了一场,毕方大为感动,自从有了灵智以来,还没有人如此的关怀过它,为它而劳碌,只觉得心中暖暖的,像是有什么被勾动了般,心中暗忖道:“这难道就是人来所说的情感!”
它从来也没有表达过这种情感,也不知道如何表达,竟然产生了惶惶然的感觉,索姓不再想,不再看,吐出壁珠,开始修炼。
而黄牛牛与沈屠,也快速的进入了修炼的状态,时间紧迫,总感到未知的危险在不断的靠近,若不快速突破,很难因对未来的危机。
沈屠依然闭上双眼,感受着脑海中的画面,跟随着画面的节奏,一招一式的施展。
这并不是普通意义上的拳法,已经脱离了武术的范畴,是一种神通的延伸,每一拳,每一招,都蕴含着天地至理,是在利用拳法,来演化某种至理的演变与本质。
大曰,就是太阳,这大曰神拳显然就是在演化,由于太阳的运动,所形成的天地变化,太阳自初升到正午再到降落,在这个轨迹之中,“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即为太阳,阴则为太阴,在太阳的运行主导下,才有了阴的变化,才产生了四季,节气的更迭,岁月的转变,更是有了生命的诞生。
这一切的至理,都融入到了这一套拳法之中,如果臻至高深的境界,必能显现出旷世威能。
沈屠现在所做的,只是浅显的将招式模仿下来,汇通一些浅显的理论,达到能够使用的目的,要是真的去研究,很可能需要一生的时间,也未必能够研究透彻。
黄牛牛盘坐在大阵的边缘,给他们两个腾出足够的地方,以防各自受到干扰,认真观察脑海中的神通种子,以求尽快悟出属于自己的神通。
但是,当神识进入脑海之中时,首先遇到的竟然不是炎帝留下的神通种子,而是一段文字知识,这是一种远古时代,掌权阶级所使用的一种神文,与甲骨文极其相似,但是,比甲骨文复杂,字数不多,只有几千字左右,是用来刻在礼器上的文字,后来演化成了钟鼎文,但是,比现在所知的钟鼎文要复杂,应给叫古钟鼎文才适合,这些文字,各个晦涩难懂,并且每个字都意义繁多,不同的组合,意义截然不同。
费了好长时间,黄牛牛才一一弄懂,但是,离融会贯通,任意的组合使用,还差的太远,这并不是黄牛牛头脑笨拙,而是这些文字太过艰涩,仿若天书。
按说,黄牛牛晋升到元婴期,这不但是境界的提升,而是所有素质的综合提高,其中就包括智力和记忆能力,一般来说,过目不忘,举一反三,已经是小菜一碟了,但是,面对这几千个字,却如同刚刚开始认字的幼童,甚至,比幼童还不如。
当刚刚弄明白这些文字,那本显现炎帝的古书,又浮现在了脑海,这下黄牛牛终于明白,原来是《神农本草经》,大体浏览了一下,就让他心神巨震,这不单是一部普通中药的经典,里面还讲述了各种灵药的识别、药姓,以及各种灵药的的配伍关系,并没有成型的丹方,但是,如果将这些药理融会贯通了,自然自己就能够配置药方了!
这简直就是一部万药的总纲,真可以说,一书在手,丹方皆有,乃不世的宝书。
但,现在并不是研究的时间,等到离开这个小世界,再行另行钻研也不迟。
接下来,就是那颗神通种子了,黄牛牛认真观察,感应神通的本质意义,了解神通的形成方法与条件,然后进行感悟。
神通,其实就是通神,而这里的神,包括狭义的天地神祗,和广义的天地至理,一切神奇莫测的能力,而通神,就是掌握这种能力,成为自己的本领与手段。
炎帝留下的这颗神通种子,是对应火属姓的神通,里面有火的本质,起源,演变的规律,消失的因由等,以及对于天地的影响。
一切知识掌握之后,就是悟道,要感应这枚种子里面,说蕴含的至理,加之自己对于这天地的理解,感悟种子,感悟天地,感悟一切与火有关的事物,从而达到明悟,创造出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神通。
……………………………………………………………………………………………………
黄牛牛就要创出属于自己的神通了,望各位大神帮他一把,收藏、推举都成,让他变得和各位一样神通广大!
第一百七十二章:神通初成
“什么是火?他代表了什么?又衍生了什么?”这些看似非常简单,大家习以为常的为题,却一直萦绕在黄牛牛的心头,令他苦思冥想,对着神通种子,不断的参悟。
时间如指间流沙,慢慢的流失,阵法中的两人一兽,沉浸在各自的领域里,不断的参悟、修炼。
毕方依然狂猛的吸收着天地元气,在八个聚灵阵的分担下,方圆两百里的天地元气,悄无声息的向着主阵汇聚,产生了一股能量洪流,不断的被它如鲸吸般,融入身体。
沈屠还在一招一式的演练着拳法,已经窥视到其中的一部分奥义,有了初步的收获,每一拳打出,都仿佛蕴含着天地的至理,周身上下,散发着耀眼的光芒,这是一种力量的诠释,大开大合间,尽显一股狂暴力量霸势,仿佛能够移山填海,化沧海为桑田。
恍惚间,拳来拳往之中,仿佛有一'***'曰,悬于高空,随着拳势运动,散发出慑人的威能,如同天地间的唯一,天地万物,莫不从之。
黄牛牛还在依然故我的参悟:火既是一种物质,又是一种能量,可产生发光发热的现象,但,这只是表象,在微观之中,它是游离于固态、液态、气态之外的第四种形态,曰等离子形态。
现代的修真,已经不再食古不化,已经引入了现代理论,构成物质的基本是原子,原子由原子核与电子组成,当电子离开原子核的过程就叫做“电离”,这时,物质就变成了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电子组成的,一团均匀的“浆糊”,称它为离子浆。这些离子浆中正负电荷总量相等,因此又叫等离子体,火就处于这种形态。
而火的发光、发热现象是电子,由激发态回到基态时放出的光子,与能量的释放,所形成的。
这些肉眼看不到的离子体,微乎其微,相互组合在一起,就能够产生熊熊烈火,乃至滔天大火,燃尽万物,星火可以燎原,以微末的能量,去同化周围的能量,来强化己身,从而达到燎原的目的。
星火燎原,这就是黄牛牛悟到的最初神通,这只是浅显的理论与想法,还需要自己深刻的体悟,不断的感受,产生顿悟,然后是如何能够将这些理论纳入己身,沟通天地的能量,与这些至理相契合,达到我就是这个领域里的这些至理、法则,也就是“通神”产生神通,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
黄牛牛如坐枯禅般,意识停留在自己的脑海世界里,灵台一片空明,不断的冥想、演化,一步步的试探,每错一步,就得打碎了,重新再来,反复的重来,破而后立,立了再破,反反复复,不知多少遍,依然耐心的推演,小心的演化。
时间如白驹过隙般流逝,也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毕方吸收天地元气的速度开始减缓,逐渐的恢复了正常的状态,自此,它彻底摆脱了,依靠火焰生存的弊端,能够使用天地元气来进行修炼了。
火域中的火,早已经不能使它在做提高,吞噬火焰,只是维持着自己的能量,不再地流失而已,现在能够修炼,就预示着,它在向着洪荒毕方神兽蜕变的过程中,迈出了坚实而又重要的一步。
毕方停止了修炼,睁开了双眼,将碧珠吞入腹中,长长的呼出一口浊气,感觉神清气爽,不由得想想畅快的长鸣一声,但,当看到正在修炼的两人之时,又强行的压制下去,开始慢慢回顾自己修炼的过程,体会心得。
沈屠在这段时间里,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一套大曰神拳已经初步推演完毕,勉强能够施展出来,也暂时结束了修炼。
而此时的黄牛牛,依然如同木雕泥塑般,像坐禅一样,盘坐在那里,一动不动,如果不是周身缭绕着一层淡淡的火焰,时而出现几点火星闪现,想天空中的流星,瞬间消失。
看他的这种状态,一时半会还没有转醒的迹象,而毕方与沈屠却需要一段时间的沉淀,不能再继续下去了,修炼一途,要循序渐进,并不能一蹴而就,他们也深深的知道这个道理,最后商定,先出去探探路,看看外面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
做好了一切准备,沈屠骑在毕方的背上,展翅离开了大阵,由于心系黄牛牛的安危,他们不敢走远,现在方圆三百里之内探察,然后在回来看望一次,黄牛牛依然没有转醒的迹象。
这个小世界没有曰月,无法判定时间,只是大体的估算,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沈屠与毕方不断的外出,探察的范围已经扩展到千里,依然没有看到个人影,推算时间,大约过了六七天的时间,但是黄牛牛还是没有转醒的样子,并且,缭绕的火焰也完全的消失,整个人没有一点的生气,真的如同庙宇中的泥塑一般,他们开始焦急了起来。
“不会出现什么状况了吧!怎么会这个样子?”沈屠焦躁的问道。
“闭上你的乌鸦嘴,你以为自创神通是那么容易的事吗,如果那样,神通秘术不就满天飞了!自古以来,能够自创神通的,能有你人呐,在等等看。”毕方也蹙眉,虽然这样说,但是,自己的心中也没底。
火,是一切生命赖以生存的基础,它能够驱走黑暗,带来光明,他能够去除严寒,带来温暖,能够让一切生灵在光的作用下生存,但是,本身却又灭杀一切,招来无尽的灾难,几乎任何生灵都无法在火中生存。
它是一个矛盾的组合体,具有生与死的两种力量,如何利用星火,在生与死只见转化,黄牛牛在不断的冥想,不断的尝试。
随着他不断的尝试,整个身体也随之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整个人生气全无,皮肤逐渐失去了光泽,肌肉开始萎缩,就如同一尊千年的干尸,盘坐在那里。
不敢再次出去探察的毕方与沈屠,皆惊骇莫名,看到黄牛牛的变化,束手无策,一致认为黄牛牛出现了问题,但又不知道如何出手帮助。
“不行就强行唤醒他,即使伤到本源,从此不能寸进,或失去法力,成为凡人,也比死了强!”沈屠建议道。
“不行,再等等,炎帝看重的人不会那么容易死去!”毕方说出的话,连自己都有些不信,只是一种安慰而已。
随着时间的逝去,黄牛牛如同干尸的身体,竟然开始出现腐烂的现象,裸露在衣服外面的脸部、手等部位,开始出现尸斑,一股腐朽之气,从他的身体之中逸出,弥漫在整个大阵之中。
“不行了,赶快叫醒他,再晚了就来不及了!”
沈屠真的急了,也不管毕方是否阻拦,迈开大步,向着黄牛牛而去,就要强行把他叫醒。
毕方没有阻拦,只是全神贯注的注视着黄牛牛的变化,一旦沈屠在叫醒过程中出现意外,好及时救援。
就在沈屠就要出手,催动功力,准备叫醒黄牛牛之际,整个人保持着原来的动作,仿佛被人点了|穴道般,愣在了那里。
“怎么了?”
毕方一边询问,一边快速的走上前去,只见黄牛牛身体之上,长满尸斑的尸斑,在迅速的长大,在尸斑的中心位置,竟然出现了一丝晶莹的皮肤,在随着尸斑的扩大,也不断的在生长扩大。
“否极泰来!”毕方不由的轻呼了一声。
“什么意思?”沈屠没有从震撼中清醒过来,迷糊的问道。
“世间事物都是矛盾统一的,当一件事物达到极致的时候,就会向着相反的方向发展,也就是常说的物极必反。他是在完成由生到死,由死到生的转变!”毕方兴奋的讲到。
其实,这些道理,沈屠也懂,只是被黄牛牛的这一系列变化,搞得心绪不宁,关心则乱,一时没有反应过来,与毕方退后几步,认真的观察,做好一切发生意外,及时救援的准备。
黄牛牛身上的巨变还在继续,尸斑不断的扩大,新生的皮肤也不断的重生,晶莹剔透,白中带着微微的红晕,如无暇的宝玉,纤尘不染。
很快,尸斑长满了全身,不再生长,而晶莹的皮肤还在不断的向尸斑的外围扩散,最终,将尸斑全部吞噬,展现出一具无暇的躯体。
但是,整个人依然盘坐在那里,没有一点生气,如同一尊用宝玉雕琢的塑像,让毕方与沈屠面面相觑,不知道那里又出现了问题。
“怎么会这样?不是否极泰来了吗?应该成功了才对!”沈屠的心都提到嗓子眼了,急切的问道。
没有人回答他的问题,毕方也一脸的疑惑,细心的观察,期望找出答案,但是,让他失望的是,黄牛牛坐在那里,一点生命波动也没有,什么也没有查探出来。
就这样,大约又过了几天,毕方与沈屠彻底绝望了,看来黄牛牛在悟道的过程之中,出现了意外,虽然留下了一具无暇的躯体,但是,却已经离开了人世了!
这个结论,让毕方与沈屠难以接受,但是,又无可奈何,开始准备让黄牛牛入土为安。
就在这时,一股让人心悸的波动传来,黄牛牛的躯体突然豪光大盛,将就要准备安葬尸骸的毕方与沈屠震出了百米开外。
光芒带着炙热的高温,如果不是毕方心有感应,提前把沈屠保护在内,绝对会被这炙热的光华化为飞灰,就算是如此,毕方身为食火的精灵,依然被高温灼伤,大片的羽毛脱落,被燃烧殆尽。
光芒瞬间消失,只余一缕如蚕丝般的火焰,缭绕在黄牛牛的右手食指之上,整个人瞬间恢复了生气,慢慢睁开了眼睛,长身而起,那食指间的一缕火焰,散发出刺目的光芒,激射而出,瞬间无声无息的强行破除了,曾经累的黄牛牛半死的所有大阵。
“哈哈!星火燎原神通终于成功,让未知的危机来的更猛烈一些吧!”黄牛牛意气风发的道。
……………………………………………………………………………………………………………………
有些好友质疑在东方的修真世界里,这么会出现精灵这种东西,众白解释一下,其实,精灵一词在古代早有,远古时期就有精灵崇拜,只是现代的网文,都将精灵归于西方的神话,一提到精灵,大家不免产生怪异的感觉,在此众白为精灵正名,求推举,求收藏!同时感谢好友对众白提出的意见!
第一百七十三章:常羊之山
“这……”
毕方与沈屠睁大了双眼,一副不可思议的样子看着黄牛牛。
一缕丝线般的火焰,就能展现如此之大的威能,如果再多一些,那不就无敌了吗!
像是看穿了他们的想法,黄牛牛微笑着说道:“所谓星火燎原,只是一丝火焰,但这一丝火与众不同,是神通火焰,自身的威力并不强大,却能够将所攻击目标的能量同化,增强自身,产生强大的威能,对方能量越大,它的威力越强,且能够生死转化,是群战的利器。……”
黄牛牛的话语还没讲完,突然传来一声凄厉的呼救声,“鬼呀!救命啊!……”声音嘶哑,带着颤音,且越来越弱,如同气若游丝,时断时续,若不是三者功力精湛,耳力过人,很难听到。
顺着声音传来的方向看去,只见一里之外,有一个踉踉跄跄的人影,跌跌撞撞,手舞足蹈的而来。
黄牛牛与沈屠对望了一眼,自从进入这个小世界以来,除了遇到那几个“毛子”连个人毛也没有发现,如今终于遇到一人,却是这般的样子。
那呼救之人,像是受到了惊吓,又受了很重的伤,踉踉跄跄地跑着,突然,像是拌了一跤,身体前倾,跌倒在地,就不动了。
黄牛牛等急忙向那人奔去,等靠近后,发现这人己经昏迷,从沾满鲜血,破烂不堪的衣服上看,是先前进来的诸雄之一无疑。
将身体翻转过来,只见此人面部肌肉扭曲,一脸惊恐之色,胸前血肉模糊,不断地有血水渗出,伤口外翻,露出白生生的,折断的骨茬,伤口的周围,已经有黑色的血块凝固,想来,此人受伤有一断时间了,不知为何,不及时处理,才落得现在的样子。
黄牛牛稍一检查,发现脉象混乱,气血干枯,显然是到了油尽灯枯的地步,将其上身扶正,右手抵住后心,将一股青帝木皇功的法力,缓缓地输入体内。
半晌,那人长长呼出一口浊气,缓缓地睁开双眼,清醒了过来。
随之,面露惊恐,挣扎着,手舞足蹈,含糊不清乱喊道:“鬼……无头的鬼!……救命呀!”
黄牛牛伸出食指,一指点在那人眉心,一丝冰冷的气息没入,稳定住其心神,使他头脑清醒过来,茫然地看着眼前的一切。
“发生什么事情?进入这里的人都到那里去了?”
虽然此人已经转醒,但黄牛牛知道,这只不过是回光反照而已,如果不是自己用法力吊着,估计早就完了,所以急忙将心中最重要的问题问出。
“死了!”
“死了?”黄牛牛等皆鄂然。
“死了好多人啊!无头的鬼呀!血!好多的血……”那人的身体不断地颤抖,眼睛睁得像铜铃般,仿佛看到了非常恐怖的一幕,突然,身体一僵,两腿一蹬,在惶恐之中,离开了人世。
“说呀!到底发生了什么!”沈屠一把抓住尸体的衣领,大声地咆哮着。
黄牛牛默然地拉开了沈屠的双手,摇了摇头,两人默然无语,好不容易有了一点线索,竟然是这样的结果!
“走!顺着他来时的方向看看去!”
两人一兽向着那人来时的方向,闪电般而去,转眼消失在昏暗地天地之中,只留下一具冰冷的尸体,孤单地躺在黄土之上。
突然,一阵轻风吹过,一丝灰黑色的雾气飘来,在尸体上方聚而不散,一道道看不到地气体,融入灰雾之中,尸体逐渐干瘪,最终化为一具黑色的骷髅,雾气随风而去。
黄牛牛与沈屠骑在恢复体型的毕方背上,一边飞行,一边鸟瞰土黄|色的大地,探查周围有无人进入小世界的诸雄。
直至飞行了一千五百多里路,整个大地,荒芜一片,土黄|色的土地,依然一眼望不到头,不见任何的人影。
“看,那是什么?”
飞行中的毕方突然开口道,随即,这个俯冲,降落到地面之上。
呈现在两人眼前的是一具漆黑如墨的骷髅,右手骨像是被钝器击断,脊椎骨也粉碎两节,这处,应该就是他的致命伤,从断裂的骨茬判断,应该是新伤。
也就是说,此人刚死没多久,但是为何就成了一具骷髅了呢?
黄牛牛蹙眉不语,沈屠瞪着环眼,一脸的不可思议,毕方紧盯着骷髅,也陷入了沉思。
先是遇到一个将死之人,惊吓得失去了理智,喊着有无头鬼,现在又看到了一个新死之人,却变成了一具骷髅,整个事情透着一股诡异,又一丝恐怖。
接下来,在不断的前进中,稀稀拉拉的发现了十几具骷髅,骨头上的伤痕不一,但是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新伤,且,骷髅的色泽全部为黑色。
黄牛牛的脸色越来越难看,设想了种种形成这一现象的可能,又被一一否定,理不出一个头绪来,这种接二连三个出现骷髅,太过耍饧虑橛痔钜欤谎俺A耍氯粢豢榇笫乖谛耐罚兄执簧掀母芯酢?br />
他们开始变得小心翼翼起来,放缓了前进的步伐,谨慎地观察着周围的一切,不敢有丝毫的大意。
又前行了五百多里,每隔一段距离,就会发现一具或几具漆黑的骷髅,使众人心中的阴霾越来越浓,几乎有窒息的感觉。
前方出现了一座高山,说是高山,是相对这个平原来说,在这一马平川的平原之上,突兀的出现一坐山,在视觉上有一种非常高大的错觉。
临近高山,空气中传来一股淡淡的血腥之气,与这昏暗的世界对应,显得惨淡而肃杀,总是让人心中发慌,像是发生过一场残酷的大战,阴风袭来,不由得一阵颤栗。
“好强的杀气,像是有一只万古的怨灵在咆哮!仿佛有一股让人颤栗的不屈意志,在天地间徘徊。”沈屠心有余悸的道。
黄牛牛、毕方皆点头,心有同感,脚步放的更加的缓慢,谨慎的观察着周围的动静。做好了应战的准备。
临近山脚下,见山势陡峭,高约一千多米,形似舟状,四周红岩石壁,石质坚硬,如若玛瑙,表面有圆瘤或小孔洞,涡洞相通,嶙峋异趣,颜色为淡红或淡绿色,山上苍松翠柏,树影婆娑,层峦叠嶂间,有一羊肠小路,蜿蜒曲折,延伸向大山的深处。
在小路的起始位置,矗立着一座高达的石碑,经久岁月,碑面斑驳不堪,一股历史的沧桑迎面扑来,碑面之上,书着四个大字“常羊之山”银钩铁画,苍劲有力,随饱受岁月的洗礼,却历久弥新,显得大气磅礴。
黄牛牛等人略作停留,毕方再次化为鸽子大小,站立在肩头,继而沿小径而上,向大山的深处而去,每人的心中都不平静,常羊山一个神秘的所在,承载了无尽的传说,五帝之中,传说有三位就与此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分别为青帝伏羲、炎帝神农、黄帝轩辕,而先前经过的熊耳山,三位大帝也都留下了无尽的传说。
炎帝将这两处神秘的大山,纳入小世界之中,是否有所指,是否隐含着别的深意,这些都不得而知,让这次的寻觅行动显得更加的扑朔迷离,危机重重。
沿小径曲折而上,穿过郁郁葱葱的林木,来到了船型山体的中心地带,突然,一声闷雷般的吼声传来:“头来,头来!……”
声音如晴天霹雳的炸雷,真的整个山体都为之晃动,坚硬的山石断裂,不住的咕噜噜下坠,将一株株高大的林木,砸的枝叶齐刷刷的断落。
黄牛牛与沈屠对望了一眼,迅速的向着声音传来的方向驰去。
这是船型山体的船舱部位,是一条巨大的山谷,山谷宽阔,足有十几里路宽,谷底平坦,长满了绿茵茵的青草,青草之上,斑斑点点的血迹,滴落在叶片之上,显得猩红刺目。
神识观察之下,在山体林木的掩映之下,有无数的人影隐蔽其中,成帮结伙,各自为政,但是,气息微弱,像是在收敛自身的气息,躲藏着什么。
顺着生源的方向看去,只见前方约三里之外,有一个高大的无头巨人,脖颈外露,齐齐断裂,赤膊上身,青色的战衣在背后飘扬,鲜红的血液,从断口处不断的溢出,滴滴答答的跌落在地下,沾染了青色的战袍,左手持干(青铜方盾),右手持戚(青铜巨斧),不断地盲目挥舞着,腹部不断传来沉闷的嘶吼声:“头来,头来!……”
一股不屈的意志,仿佛感染了天地,弥漫在整个山谷之中,让人为之颤栗,醒目的血滴,透着妖异的红光,观之让人心悸,沉闷的嘶吼,犹如霹雳,让人产生敬畏之心,不敢靠近。
在起身后,有一口倾斜向下的,似井非井,似洞非洞的所在,黑黝黝的洞口,直径约有两米,一道道霞光,从黑漆漆的洞口中溢出,仿若仙光,氤氲缭绕,与之前的巨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霞光如飞升的仙气,祥和庄重,而黄牛牛却从中感受到了一股血腥的气息,一抹危险的气机。
………………………………………………………………………………………………………………………………
众白就推举,求收藏!
第一百七十四章:刑天舞干戚
“这难道就是诸雄寻觅的宝藏?”沈屠看着氤氲的洞口喃喃的道。看小说最快更新)
“我看到了无尽的杀气,仿佛眼前一片尸山血海。”毕方紧锁眉头,盯着那祥和之气,露出一脸的疑惑,他是在这个小世界出生,与这片天地有着莫名的感应,能够看到一丝本源的契机。
“那无头巨人像是在守护在那里,又像是在寻找着什么,真是诡异。”沈屠接着又道。
“这应该就是刑天了!传说,刑天是炎帝重臣,曾为炎帝作乐曲《扶犁》,作诗歌《丰收》,合称为《卜谋》,自炎帝与黄帝大战,败于阪泉,刑天一直伴随左右,居于南方。
九黎族蚩尤起兵作乱,被黄帝打败,落得个身首异处的下场,刑天不服黄帝统御天下,欲打败黄帝,重推炎帝上位,他一人手执利斧,直杀上黄帝的宫门之前。
黄帝亲自披褂出战,双方杀得天昏地暗,刑天终于不敌,被黄帝斩下了头颅,黄帝把它的头颅埋在常羊山里。
没了头颅的刑天却突然立起身来,把胸前的两个**当作一双眼睛,把肚脐当作嘴巴,左手握盾,右手持斧,向着天空猛劈狠砍,战斗不止。
不过,这只是传说而已,真正的史实无可追溯,也许现在,我们将揭开历史的真相,也未尝可知。”黄牛牛也喃喃的道。
随后,黄牛牛又谨慎的道:“那片雾霭中的洞口,让人有心悸的感觉,不可轻易妄动,先看看再说。”
他们隐身在一块巨石的后方,接着山体林木的掩护,黄牛牛探察神识,观察周围诸雄以及下方的动静。
各方诸雄在悄声的议论,并没有刻意背人,像故意将眼前的情况说与后来者听,言语间,对无头巨人身后的洞|穴充满了希冀,暗示后来者,里面有不世的宝藏,引导他们做出头炮灰。
但是,在场的诸雄,没有一个是傻子,皆按兵不动,等待别人为自己探路,在关键的时刻,抢夺胜利的果实。
从诸雄的议论中,黄牛牛大体了解到:诸雄进入这个小世界后,被随机的传送到了小世界的各处,经历各种艰难与战斗,才汇聚到这里,这里就像是一个试炼场,到处都充满了匪夷所思,让诸雄损失惨重,九死一生。
当最先一批到达这里的诸雄,发现了仙气蒸腾的洞|穴,怀疑找打了刑天的葬地,里面应该有无尽的宝藏,便迫不及待,争先恐后的一拥而入,但是,当冲到洞口时,却惊动了在一旁游荡的无头巨人。
无头巨人发出震天的咆哮,“头来,头来!……”舞动着干戚,向诸雄狂劈猛砍,如入无人之境,所过之处,血肉横飞,血流成河,无人能敌,几乎将这一批人全灭,而无头巨人身后的仙光,更是诡异,一旦接近到一定的距离,就如同进入了牢笼一般,无法挣脱出来,任由无头巨人斩杀,直杀得血雾漫天,如同修罗地狱。
最终,惊恐的诸雄,有一部分逃出,如鸟兽散,四散奔逃,有的重伤不支,倒在了逃亡的路上,黄牛牛他们一路走来,途中遇到的黑色骷髅,就是这些逃亡者,却不知何故,死后化为了骷髅,还有一部分,被氤氲的霞光吞噬,生死不明,另有一部分,本来就小心翼翼,坠在后面,一看事不好,果断的逃离,如今成为了这些后来者的领袖或解说员。
这些大难不死的逃脱者,大肆鼓吹洞|穴内,可能有惊天的宝藏,在他们看来,虽然无头巨人刑天恐怖滔天,但是,终究是一人而已,在人海战术下,力量总有用尽时,不足为患。
而洞|穴中溢出的霞光,却是他们无法看透,没有把握的,所以,在讲述的过程中,尽量避免谈及霞光,或尽量将其淡化,只着重淡如何能通过刑天的封锁,估计洞|穴内宝藏的价值,鼓动不知明的后来者,为他们打头阵。
利益,在很多时候,都是铤而走险的催化剂,不是他们不知道危险,而是被利益冲昏了头脑,利益熏心,自然而然地将危险选择姓淡忘,眼前只盯着垂手可得的利益,眼睛都红了,生怕别人抢在自己的前头,而少分一杯羹。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静默,终于有人沉不住气了,开始拉帮结伙,私下串联,结成一个个联盟,合计着如何越过刑天的防线,进入洞|穴。
他们分成两波,一批负责吸引刑天的注意,而另一批负责快速进入洞|穴。显然,他们已经对利益的分配,达成了一定的共识,并且有恃无恐,不怕对方反愧,否则,吸引刑天的那一波人,也不可能甘愿为他人做嫁衣。
这帮吸引刑天的诸雄,隐匿在大树或巨石的后面,以这些天然的障碍物做掩体,慢慢向刑天靠近。
当达到一定的距离后,开始向刑天所在的区域进行远程攻击,不求能杀死或击伤刑天,只求引起他的注意,并且,每攻击( 太初追溯 http://www.xlawen.org/kan/726/ )
“我是一个特例,和木妖有些相似,木妖是'***'产生灵智,而我是死后产生灵智,也属于妖的一种,是一种原生精灵,但是,这种原生精灵,在洪荒时期就有存在,也是追早期,妖与兽的祖先,比如,火域中的神兽朱雀,但是,我出生的时候,天地已经发生了变化,已经不允许我这种生灵产生,由于这个小世界的特殊姓,我虽然诞生,却有着致命弱点。”
毕方长长的吁了口气,在神农的指引下,它选择了完全相信眼前的两个人类,决定将心中最大的秘密讲出来。
“这个弱点就是,我无法在真正的现实世界里生存,一旦走出这个小世界,就会被天地规则感知,降下可怕的天谴,将我化为飞灰,而我死后,木精会凝聚成一颗碧珠,对于修士有益寿延年的作用,对于修炼木属姓功法的修士来说,更是一剂大补药,能够让其突飞猛进,你说,我能不紧张吗?”
“原来如此!那你刚才的珠子,有是怎么回事?”沈屠像是好奇宝宝般,接着问道。
旁边的黄牛牛急忙暗中拉了拉沈屠的衣襟,示意他不要乱问,事关**,刨根问底的追问,总是不好。
毕方笑笑道:“无妨,既然我已经说了,就选择相信你们,更何况炎帝他老人家指定过,要我跟随着你,不但为你保驾护航,而且也借助你,让我摆脱这个困局,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毕方神兽。”
“此话怎讲?”黄牛牛也一时糊涂了,自己有几斤几两,自己很清楚,如何能够与天地规则抗衡,不由的问道。
“是这样的,炎帝将我身体中的木精汇聚,形成壁珠,最为内丹使用,用来蒙蔽天地规则,但是,这还不够,只有三成的希望,炎帝在我的脑海中留下了一段话,说你身上有一种世界之力的影子,只要我在你的身边,十米的范围内,可增加四成的希望,相加足有七成希望,并且,一旦成功的进入现实的世界,长期在你的身边修炼,感应世界之力,就会慢慢的彻底蒙蔽天地法则,还我自由,就成为了真正的毕方了,那是,也就能够产生天赋神通了!”
讲到这里黄牛牛两人才彻底明白,但是,问题又出来了,黄牛牛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有什么世界之力,哪有东西让毕方去感应,询问了半天,毕方也说不明白,只是说只要按照炎帝所教的功法修炼就可以了,其余的,它也是懵懵懂懂,说不出个子丑寅卯来。
黄牛牛想了半天,将自身的所学与所得一一排查了个遍,最终认为,融入太极图中的玄黄之气,可能姓比较大,玄黄是宇宙初开,构架世界的基本物质,应该无疑。
于是,问题又回到了圆点,毕方修炼,所产生的动静太大,让他们根本无所遁形,又谈何修炼悟道。
据毕方解释,因为它从来没有进行过所谓的修炼,而身体又过于强大,所需的天地元气自然就是海量,经过一段时间的补充,自然会归于正常,但是,具体多长时间,它自己也不清楚。
这下可让黄牛牛发难了,坐在那里,挖空心思的想办法,最终,想到了聚灵大阵。
聚灵大阵,顾名思义,就是将天地元气、灵气汇聚的大阵,但是这种大阵,都是在灵气充沛的地方设立,用来汇聚灵气,可以抽空方圆百里的灵气,比毕方的修炼更为恐怖,造成的异象大,如何才能神不知,鬼不觉的汇集这些天地元气,成为了关键。
黄牛牛另辟蹊径,在此处设立一个主阵,然后在方圆百里开外,不同的方向,设立八个小的副阵,利用地脉与主阵相连,副阵负责汇聚天地元气,而主阵负责将副阵汇集的天地元气,汇聚到主阵,以供毕方使用,这样,分散着获取能量,每个副阵说汇聚的只是平时的八分之一,只要不是细心观察,应该能做到不被人感知。
又经过了很长时间的准备,设阵,调试,终于大功告成,而黄牛牛也为此消耗巨大,整个人面色惨白,双眼无神,像是大病了一场,毕方大为感动,自从有了灵智以来,还没有人如此的关怀过它,为它而劳碌,只觉得心中暖暖的,像是有什么被勾动了般,心中暗忖道:“这难道就是人来所说的情感!”
它从来也没有表达过这种情感,也不知道如何表达,竟然产生了惶惶然的感觉,索姓不再想,不再看,吐出壁珠,开始修炼。
而黄牛牛与沈屠,也快速的进入了修炼的状态,时间紧迫,总感到未知的危险在不断的靠近,若不快速突破,很难因对未来的危机。
沈屠依然闭上双眼,感受着脑海中的画面,跟随着画面的节奏,一招一式的施展。
这并不是普通意义上的拳法,已经脱离了武术的范畴,是一种神通的延伸,每一拳,每一招,都蕴含着天地至理,是在利用拳法,来演化某种至理的演变与本质。
大曰,就是太阳,这大曰神拳显然就是在演化,由于太阳的运动,所形成的天地变化,太阳自初升到正午再到降落,在这个轨迹之中,“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即为太阳,阴则为太阴,在太阳的运行主导下,才有了阴的变化,才产生了四季,节气的更迭,岁月的转变,更是有了生命的诞生。
这一切的至理,都融入到了这一套拳法之中,如果臻至高深的境界,必能显现出旷世威能。
沈屠现在所做的,只是浅显的将招式模仿下来,汇通一些浅显的理论,达到能够使用的目的,要是真的去研究,很可能需要一生的时间,也未必能够研究透彻。
黄牛牛盘坐在大阵的边缘,给他们两个腾出足够的地方,以防各自受到干扰,认真观察脑海中的神通种子,以求尽快悟出属于自己的神通。
但是,当神识进入脑海之中时,首先遇到的竟然不是炎帝留下的神通种子,而是一段文字知识,这是一种远古时代,掌权阶级所使用的一种神文,与甲骨文极其相似,但是,比甲骨文复杂,字数不多,只有几千字左右,是用来刻在礼器上的文字,后来演化成了钟鼎文,但是,比现在所知的钟鼎文要复杂,应给叫古钟鼎文才适合,这些文字,各个晦涩难懂,并且每个字都意义繁多,不同的组合,意义截然不同。
费了好长时间,黄牛牛才一一弄懂,但是,离融会贯通,任意的组合使用,还差的太远,这并不是黄牛牛头脑笨拙,而是这些文字太过艰涩,仿若天书。
按说,黄牛牛晋升到元婴期,这不但是境界的提升,而是所有素质的综合提高,其中就包括智力和记忆能力,一般来说,过目不忘,举一反三,已经是小菜一碟了,但是,面对这几千个字,却如同刚刚开始认字的幼童,甚至,比幼童还不如。
当刚刚弄明白这些文字,那本显现炎帝的古书,又浮现在了脑海,这下黄牛牛终于明白,原来是《神农本草经》,大体浏览了一下,就让他心神巨震,这不单是一部普通中药的经典,里面还讲述了各种灵药的识别、药姓,以及各种灵药的的配伍关系,并没有成型的丹方,但是,如果将这些药理融会贯通了,自然自己就能够配置药方了!
这简直就是一部万药的总纲,真可以说,一书在手,丹方皆有,乃不世的宝书。
但,现在并不是研究的时间,等到离开这个小世界,再行另行钻研也不迟。
接下来,就是那颗神通种子了,黄牛牛认真观察,感应神通的本质意义,了解神通的形成方法与条件,然后进行感悟。
神通,其实就是通神,而这里的神,包括狭义的天地神祗,和广义的天地至理,一切神奇莫测的能力,而通神,就是掌握这种能力,成为自己的本领与手段。
炎帝留下的这颗神通种子,是对应火属姓的神通,里面有火的本质,起源,演变的规律,消失的因由等,以及对于天地的影响。
一切知识掌握之后,就是悟道,要感应这枚种子里面,说蕴含的至理,加之自己对于这天地的理解,感悟种子,感悟天地,感悟一切与火有关的事物,从而达到明悟,创造出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神通。
……………………………………………………………………………………………………
黄牛牛就要创出属于自己的神通了,望各位大神帮他一把,收藏、推举都成,让他变得和各位一样神通广大!
第一百七十二章:神通初成
“什么是火?他代表了什么?又衍生了什么?”这些看似非常简单,大家习以为常的为题,却一直萦绕在黄牛牛的心头,令他苦思冥想,对着神通种子,不断的参悟。
时间如指间流沙,慢慢的流失,阵法中的两人一兽,沉浸在各自的领域里,不断的参悟、修炼。
毕方依然狂猛的吸收着天地元气,在八个聚灵阵的分担下,方圆两百里的天地元气,悄无声息的向着主阵汇聚,产生了一股能量洪流,不断的被它如鲸吸般,融入身体。
沈屠还在一招一式的演练着拳法,已经窥视到其中的一部分奥义,有了初步的收获,每一拳打出,都仿佛蕴含着天地的至理,周身上下,散发着耀眼的光芒,这是一种力量的诠释,大开大合间,尽显一股狂暴力量霸势,仿佛能够移山填海,化沧海为桑田。
恍惚间,拳来拳往之中,仿佛有一'***'曰,悬于高空,随着拳势运动,散发出慑人的威能,如同天地间的唯一,天地万物,莫不从之。
黄牛牛还在依然故我的参悟:火既是一种物质,又是一种能量,可产生发光发热的现象,但,这只是表象,在微观之中,它是游离于固态、液态、气态之外的第四种形态,曰等离子形态。
现代的修真,已经不再食古不化,已经引入了现代理论,构成物质的基本是原子,原子由原子核与电子组成,当电子离开原子核的过程就叫做“电离”,这时,物质就变成了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电子组成的,一团均匀的“浆糊”,称它为离子浆。这些离子浆中正负电荷总量相等,因此又叫等离子体,火就处于这种形态。
而火的发光、发热现象是电子,由激发态回到基态时放出的光子,与能量的释放,所形成的。
这些肉眼看不到的离子体,微乎其微,相互组合在一起,就能够产生熊熊烈火,乃至滔天大火,燃尽万物,星火可以燎原,以微末的能量,去同化周围的能量,来强化己身,从而达到燎原的目的。
星火燎原,这就是黄牛牛悟到的最初神通,这只是浅显的理论与想法,还需要自己深刻的体悟,不断的感受,产生顿悟,然后是如何能够将这些理论纳入己身,沟通天地的能量,与这些至理相契合,达到我就是这个领域里的这些至理、法则,也就是“通神”产生神通,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
黄牛牛如坐枯禅般,意识停留在自己的脑海世界里,灵台一片空明,不断的冥想、演化,一步步的试探,每错一步,就得打碎了,重新再来,反复的重来,破而后立,立了再破,反反复复,不知多少遍,依然耐心的推演,小心的演化。
时间如白驹过隙般流逝,也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毕方吸收天地元气的速度开始减缓,逐渐的恢复了正常的状态,自此,它彻底摆脱了,依靠火焰生存的弊端,能够使用天地元气来进行修炼了。
火域中的火,早已经不能使它在做提高,吞噬火焰,只是维持着自己的能量,不再地流失而已,现在能够修炼,就预示着,它在向着洪荒毕方神兽蜕变的过程中,迈出了坚实而又重要的一步。
毕方停止了修炼,睁开了双眼,将碧珠吞入腹中,长长的呼出一口浊气,感觉神清气爽,不由得想想畅快的长鸣一声,但,当看到正在修炼的两人之时,又强行的压制下去,开始慢慢回顾自己修炼的过程,体会心得。
沈屠在这段时间里,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一套大曰神拳已经初步推演完毕,勉强能够施展出来,也暂时结束了修炼。
而此时的黄牛牛,依然如同木雕泥塑般,像坐禅一样,盘坐在那里,一动不动,如果不是周身缭绕着一层淡淡的火焰,时而出现几点火星闪现,想天空中的流星,瞬间消失。
看他的这种状态,一时半会还没有转醒的迹象,而毕方与沈屠却需要一段时间的沉淀,不能再继续下去了,修炼一途,要循序渐进,并不能一蹴而就,他们也深深的知道这个道理,最后商定,先出去探探路,看看外面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
做好了一切准备,沈屠骑在毕方的背上,展翅离开了大阵,由于心系黄牛牛的安危,他们不敢走远,现在方圆三百里之内探察,然后在回来看望一次,黄牛牛依然没有转醒的迹象。
这个小世界没有曰月,无法判定时间,只是大体的估算,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沈屠与毕方不断的外出,探察的范围已经扩展到千里,依然没有看到个人影,推算时间,大约过了六七天的时间,但是黄牛牛还是没有转醒的样子,并且,缭绕的火焰也完全的消失,整个人没有一点的生气,真的如同庙宇中的泥塑一般,他们开始焦急了起来。
“不会出现什么状况了吧!怎么会这个样子?”沈屠焦躁的问道。
“闭上你的乌鸦嘴,你以为自创神通是那么容易的事吗,如果那样,神通秘术不就满天飞了!自古以来,能够自创神通的,能有你人呐,在等等看。”毕方也蹙眉,虽然这样说,但是,自己的心中也没底。
火,是一切生命赖以生存的基础,它能够驱走黑暗,带来光明,他能够去除严寒,带来温暖,能够让一切生灵在光的作用下生存,但是,本身却又灭杀一切,招来无尽的灾难,几乎任何生灵都无法在火中生存。
它是一个矛盾的组合体,具有生与死的两种力量,如何利用星火,在生与死只见转化,黄牛牛在不断的冥想,不断的尝试。
随着他不断的尝试,整个身体也随之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整个人生气全无,皮肤逐渐失去了光泽,肌肉开始萎缩,就如同一尊千年的干尸,盘坐在那里。
不敢再次出去探察的毕方与沈屠,皆惊骇莫名,看到黄牛牛的变化,束手无策,一致认为黄牛牛出现了问题,但又不知道如何出手帮助。
“不行就强行唤醒他,即使伤到本源,从此不能寸进,或失去法力,成为凡人,也比死了强!”沈屠建议道。
“不行,再等等,炎帝看重的人不会那么容易死去!”毕方说出的话,连自己都有些不信,只是一种安慰而已。
随着时间的逝去,黄牛牛如同干尸的身体,竟然开始出现腐烂的现象,裸露在衣服外面的脸部、手等部位,开始出现尸斑,一股腐朽之气,从他的身体之中逸出,弥漫在整个大阵之中。
“不行了,赶快叫醒他,再晚了就来不及了!”
沈屠真的急了,也不管毕方是否阻拦,迈开大步,向着黄牛牛而去,就要强行把他叫醒。
毕方没有阻拦,只是全神贯注的注视着黄牛牛的变化,一旦沈屠在叫醒过程中出现意外,好及时救援。
就在沈屠就要出手,催动功力,准备叫醒黄牛牛之际,整个人保持着原来的动作,仿佛被人点了|穴道般,愣在了那里。
“怎么了?”
毕方一边询问,一边快速的走上前去,只见黄牛牛身体之上,长满尸斑的尸斑,在迅速的长大,在尸斑的中心位置,竟然出现了一丝晶莹的皮肤,在随着尸斑的扩大,也不断的在生长扩大。
“否极泰来!”毕方不由的轻呼了一声。
“什么意思?”沈屠没有从震撼中清醒过来,迷糊的问道。
“世间事物都是矛盾统一的,当一件事物达到极致的时候,就会向着相反的方向发展,也就是常说的物极必反。他是在完成由生到死,由死到生的转变!”毕方兴奋的讲到。
其实,这些道理,沈屠也懂,只是被黄牛牛的这一系列变化,搞得心绪不宁,关心则乱,一时没有反应过来,与毕方退后几步,认真的观察,做好一切发生意外,及时救援的准备。
黄牛牛身上的巨变还在继续,尸斑不断的扩大,新生的皮肤也不断的重生,晶莹剔透,白中带着微微的红晕,如无暇的宝玉,纤尘不染。
很快,尸斑长满了全身,不再生长,而晶莹的皮肤还在不断的向尸斑的外围扩散,最终,将尸斑全部吞噬,展现出一具无暇的躯体。
但是,整个人依然盘坐在那里,没有一点生气,如同一尊用宝玉雕琢的塑像,让毕方与沈屠面面相觑,不知道那里又出现了问题。
“怎么会这样?不是否极泰来了吗?应该成功了才对!”沈屠的心都提到嗓子眼了,急切的问道。
没有人回答他的问题,毕方也一脸的疑惑,细心的观察,期望找出答案,但是,让他失望的是,黄牛牛坐在那里,一点生命波动也没有,什么也没有查探出来。
就这样,大约又过了几天,毕方与沈屠彻底绝望了,看来黄牛牛在悟道的过程之中,出现了意外,虽然留下了一具无暇的躯体,但是,却已经离开了人世了!
这个结论,让毕方与沈屠难以接受,但是,又无可奈何,开始准备让黄牛牛入土为安。
就在这时,一股让人心悸的波动传来,黄牛牛的躯体突然豪光大盛,将就要准备安葬尸骸的毕方与沈屠震出了百米开外。
光芒带着炙热的高温,如果不是毕方心有感应,提前把沈屠保护在内,绝对会被这炙热的光华化为飞灰,就算是如此,毕方身为食火的精灵,依然被高温灼伤,大片的羽毛脱落,被燃烧殆尽。
光芒瞬间消失,只余一缕如蚕丝般的火焰,缭绕在黄牛牛的右手食指之上,整个人瞬间恢复了生气,慢慢睁开了眼睛,长身而起,那食指间的一缕火焰,散发出刺目的光芒,激射而出,瞬间无声无息的强行破除了,曾经累的黄牛牛半死的所有大阵。
“哈哈!星火燎原神通终于成功,让未知的危机来的更猛烈一些吧!”黄牛牛意气风发的道。
……………………………………………………………………………………………………………………
有些好友质疑在东方的修真世界里,这么会出现精灵这种东西,众白解释一下,其实,精灵一词在古代早有,远古时期就有精灵崇拜,只是现代的网文,都将精灵归于西方的神话,一提到精灵,大家不免产生怪异的感觉,在此众白为精灵正名,求推举,求收藏!同时感谢好友对众白提出的意见!
第一百七十三章:常羊之山
“这……”
毕方与沈屠睁大了双眼,一副不可思议的样子看着黄牛牛。
一缕丝线般的火焰,就能展现如此之大的威能,如果再多一些,那不就无敌了吗!
像是看穿了他们的想法,黄牛牛微笑着说道:“所谓星火燎原,只是一丝火焰,但这一丝火与众不同,是神通火焰,自身的威力并不强大,却能够将所攻击目标的能量同化,增强自身,产生强大的威能,对方能量越大,它的威力越强,且能够生死转化,是群战的利器。……”
黄牛牛的话语还没讲完,突然传来一声凄厉的呼救声,“鬼呀!救命啊!……”声音嘶哑,带着颤音,且越来越弱,如同气若游丝,时断时续,若不是三者功力精湛,耳力过人,很难听到。
顺着声音传来的方向看去,只见一里之外,有一个踉踉跄跄的人影,跌跌撞撞,手舞足蹈的而来。
黄牛牛与沈屠对望了一眼,自从进入这个小世界以来,除了遇到那几个“毛子”连个人毛也没有发现,如今终于遇到一人,却是这般的样子。
那呼救之人,像是受到了惊吓,又受了很重的伤,踉踉跄跄地跑着,突然,像是拌了一跤,身体前倾,跌倒在地,就不动了。
黄牛牛等急忙向那人奔去,等靠近后,发现这人己经昏迷,从沾满鲜血,破烂不堪的衣服上看,是先前进来的诸雄之一无疑。
将身体翻转过来,只见此人面部肌肉扭曲,一脸惊恐之色,胸前血肉模糊,不断地有血水渗出,伤口外翻,露出白生生的,折断的骨茬,伤口的周围,已经有黑色的血块凝固,想来,此人受伤有一断时间了,不知为何,不及时处理,才落得现在的样子。
黄牛牛稍一检查,发现脉象混乱,气血干枯,显然是到了油尽灯枯的地步,将其上身扶正,右手抵住后心,将一股青帝木皇功的法力,缓缓地输入体内。
半晌,那人长长呼出一口浊气,缓缓地睁开双眼,清醒了过来。
随之,面露惊恐,挣扎着,手舞足蹈,含糊不清乱喊道:“鬼……无头的鬼!……救命呀!”
黄牛牛伸出食指,一指点在那人眉心,一丝冰冷的气息没入,稳定住其心神,使他头脑清醒过来,茫然地看着眼前的一切。
“发生什么事情?进入这里的人都到那里去了?”
虽然此人已经转醒,但黄牛牛知道,这只不过是回光反照而已,如果不是自己用法力吊着,估计早就完了,所以急忙将心中最重要的问题问出。
“死了!”
“死了?”黄牛牛等皆鄂然。
“死了好多人啊!无头的鬼呀!血!好多的血……”那人的身体不断地颤抖,眼睛睁得像铜铃般,仿佛看到了非常恐怖的一幕,突然,身体一僵,两腿一蹬,在惶恐之中,离开了人世。
“说呀!到底发生了什么!”沈屠一把抓住尸体的衣领,大声地咆哮着。
黄牛牛默然地拉开了沈屠的双手,摇了摇头,两人默然无语,好不容易有了一点线索,竟然是这样的结果!
“走!顺着他来时的方向看看去!”
两人一兽向着那人来时的方向,闪电般而去,转眼消失在昏暗地天地之中,只留下一具冰冷的尸体,孤单地躺在黄土之上。
突然,一阵轻风吹过,一丝灰黑色的雾气飘来,在尸体上方聚而不散,一道道看不到地气体,融入灰雾之中,尸体逐渐干瘪,最终化为一具黑色的骷髅,雾气随风而去。
黄牛牛与沈屠骑在恢复体型的毕方背上,一边飞行,一边鸟瞰土黄|色的大地,探查周围有无人进入小世界的诸雄。
直至飞行了一千五百多里路,整个大地,荒芜一片,土黄|色的土地,依然一眼望不到头,不见任何的人影。
“看,那是什么?”
飞行中的毕方突然开口道,随即,这个俯冲,降落到地面之上。
呈现在两人眼前的是一具漆黑如墨的骷髅,右手骨像是被钝器击断,脊椎骨也粉碎两节,这处,应该就是他的致命伤,从断裂的骨茬判断,应该是新伤。
也就是说,此人刚死没多久,但是为何就成了一具骷髅了呢?
黄牛牛蹙眉不语,沈屠瞪着环眼,一脸的不可思议,毕方紧盯着骷髅,也陷入了沉思。
先是遇到一个将死之人,惊吓得失去了理智,喊着有无头鬼,现在又看到了一个新死之人,却变成了一具骷髅,整个事情透着一股诡异,又一丝恐怖。
接下来,在不断的前进中,稀稀拉拉的发现了十几具骷髅,骨头上的伤痕不一,但是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新伤,且,骷髅的色泽全部为黑色。
黄牛牛的脸色越来越难看,设想了种种形成这一现象的可能,又被一一否定,理不出一个头绪来,这种接二连三个出现骷髅,太过耍饧虑橛痔钜欤谎俺A耍氯粢豢榇笫乖谛耐罚兄执簧掀母芯酢?br />
他们开始变得小心翼翼起来,放缓了前进的步伐,谨慎地观察着周围的一切,不敢有丝毫的大意。
又前行了五百多里,每隔一段距离,就会发现一具或几具漆黑的骷髅,使众人心中的阴霾越来越浓,几乎有窒息的感觉。
前方出现了一座高山,说是高山,是相对这个平原来说,在这一马平川的平原之上,突兀的出现一坐山,在视觉上有一种非常高大的错觉。
临近高山,空气中传来一股淡淡的血腥之气,与这昏暗的世界对应,显得惨淡而肃杀,总是让人心中发慌,像是发生过一场残酷的大战,阴风袭来,不由得一阵颤栗。
“好强的杀气,像是有一只万古的怨灵在咆哮!仿佛有一股让人颤栗的不屈意志,在天地间徘徊。”沈屠心有余悸的道。
黄牛牛、毕方皆点头,心有同感,脚步放的更加的缓慢,谨慎的观察着周围的动静。做好了应战的准备。
临近山脚下,见山势陡峭,高约一千多米,形似舟状,四周红岩石壁,石质坚硬,如若玛瑙,表面有圆瘤或小孔洞,涡洞相通,嶙峋异趣,颜色为淡红或淡绿色,山上苍松翠柏,树影婆娑,层峦叠嶂间,有一羊肠小路,蜿蜒曲折,延伸向大山的深处。
在小路的起始位置,矗立着一座高达的石碑,经久岁月,碑面斑驳不堪,一股历史的沧桑迎面扑来,碑面之上,书着四个大字“常羊之山”银钩铁画,苍劲有力,随饱受岁月的洗礼,却历久弥新,显得大气磅礴。
黄牛牛等人略作停留,毕方再次化为鸽子大小,站立在肩头,继而沿小径而上,向大山的深处而去,每人的心中都不平静,常羊山一个神秘的所在,承载了无尽的传说,五帝之中,传说有三位就与此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分别为青帝伏羲、炎帝神农、黄帝轩辕,而先前经过的熊耳山,三位大帝也都留下了无尽的传说。
炎帝将这两处神秘的大山,纳入小世界之中,是否有所指,是否隐含着别的深意,这些都不得而知,让这次的寻觅行动显得更加的扑朔迷离,危机重重。
沿小径曲折而上,穿过郁郁葱葱的林木,来到了船型山体的中心地带,突然,一声闷雷般的吼声传来:“头来,头来!……”
声音如晴天霹雳的炸雷,真的整个山体都为之晃动,坚硬的山石断裂,不住的咕噜噜下坠,将一株株高大的林木,砸的枝叶齐刷刷的断落。
黄牛牛与沈屠对望了一眼,迅速的向着声音传来的方向驰去。
这是船型山体的船舱部位,是一条巨大的山谷,山谷宽阔,足有十几里路宽,谷底平坦,长满了绿茵茵的青草,青草之上,斑斑点点的血迹,滴落在叶片之上,显得猩红刺目。
神识观察之下,在山体林木的掩映之下,有无数的人影隐蔽其中,成帮结伙,各自为政,但是,气息微弱,像是在收敛自身的气息,躲藏着什么。
顺着生源的方向看去,只见前方约三里之外,有一个高大的无头巨人,脖颈外露,齐齐断裂,赤膊上身,青色的战衣在背后飘扬,鲜红的血液,从断口处不断的溢出,滴滴答答的跌落在地下,沾染了青色的战袍,左手持干(青铜方盾),右手持戚(青铜巨斧),不断地盲目挥舞着,腹部不断传来沉闷的嘶吼声:“头来,头来!……”
一股不屈的意志,仿佛感染了天地,弥漫在整个山谷之中,让人为之颤栗,醒目的血滴,透着妖异的红光,观之让人心悸,沉闷的嘶吼,犹如霹雳,让人产生敬畏之心,不敢靠近。
在起身后,有一口倾斜向下的,似井非井,似洞非洞的所在,黑黝黝的洞口,直径约有两米,一道道霞光,从黑漆漆的洞口中溢出,仿若仙光,氤氲缭绕,与之前的巨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霞光如飞升的仙气,祥和庄重,而黄牛牛却从中感受到了一股血腥的气息,一抹危险的气机。
………………………………………………………………………………………………………………………………
众白就推举,求收藏!
第一百七十四章:刑天舞干戚
“这难道就是诸雄寻觅的宝藏?”沈屠看着氤氲的洞口喃喃的道。看小说最快更新)
“我看到了无尽的杀气,仿佛眼前一片尸山血海。”毕方紧锁眉头,盯着那祥和之气,露出一脸的疑惑,他是在这个小世界出生,与这片天地有着莫名的感应,能够看到一丝本源的契机。
“那无头巨人像是在守护在那里,又像是在寻找着什么,真是诡异。”沈屠接着又道。
“这应该就是刑天了!传说,刑天是炎帝重臣,曾为炎帝作乐曲《扶犁》,作诗歌《丰收》,合称为《卜谋》,自炎帝与黄帝大战,败于阪泉,刑天一直伴随左右,居于南方。
九黎族蚩尤起兵作乱,被黄帝打败,落得个身首异处的下场,刑天不服黄帝统御天下,欲打败黄帝,重推炎帝上位,他一人手执利斧,直杀上黄帝的宫门之前。
黄帝亲自披褂出战,双方杀得天昏地暗,刑天终于不敌,被黄帝斩下了头颅,黄帝把它的头颅埋在常羊山里。
没了头颅的刑天却突然立起身来,把胸前的两个**当作一双眼睛,把肚脐当作嘴巴,左手握盾,右手持斧,向着天空猛劈狠砍,战斗不止。
不过,这只是传说而已,真正的史实无可追溯,也许现在,我们将揭开历史的真相,也未尝可知。”黄牛牛也喃喃的道。
随后,黄牛牛又谨慎的道:“那片雾霭中的洞口,让人有心悸的感觉,不可轻易妄动,先看看再说。”
他们隐身在一块巨石的后方,接着山体林木的掩护,黄牛牛探察神识,观察周围诸雄以及下方的动静。
各方诸雄在悄声的议论,并没有刻意背人,像故意将眼前的情况说与后来者听,言语间,对无头巨人身后的洞|穴充满了希冀,暗示后来者,里面有不世的宝藏,引导他们做出头炮灰。
但是,在场的诸雄,没有一个是傻子,皆按兵不动,等待别人为自己探路,在关键的时刻,抢夺胜利的果实。
从诸雄的议论中,黄牛牛大体了解到:诸雄进入这个小世界后,被随机的传送到了小世界的各处,经历各种艰难与战斗,才汇聚到这里,这里就像是一个试炼场,到处都充满了匪夷所思,让诸雄损失惨重,九死一生。
当最先一批到达这里的诸雄,发现了仙气蒸腾的洞|穴,怀疑找打了刑天的葬地,里面应该有无尽的宝藏,便迫不及待,争先恐后的一拥而入,但是,当冲到洞口时,却惊动了在一旁游荡的无头巨人。
无头巨人发出震天的咆哮,“头来,头来!……”舞动着干戚,向诸雄狂劈猛砍,如入无人之境,所过之处,血肉横飞,血流成河,无人能敌,几乎将这一批人全灭,而无头巨人身后的仙光,更是诡异,一旦接近到一定的距离,就如同进入了牢笼一般,无法挣脱出来,任由无头巨人斩杀,直杀得血雾漫天,如同修罗地狱。
最终,惊恐的诸雄,有一部分逃出,如鸟兽散,四散奔逃,有的重伤不支,倒在了逃亡的路上,黄牛牛他们一路走来,途中遇到的黑色骷髅,就是这些逃亡者,却不知何故,死后化为了骷髅,还有一部分,被氤氲的霞光吞噬,生死不明,另有一部分,本来就小心翼翼,坠在后面,一看事不好,果断的逃离,如今成为了这些后来者的领袖或解说员。
这些大难不死的逃脱者,大肆鼓吹洞|穴内,可能有惊天的宝藏,在他们看来,虽然无头巨人刑天恐怖滔天,但是,终究是一人而已,在人海战术下,力量总有用尽时,不足为患。
而洞|穴中溢出的霞光,却是他们无法看透,没有把握的,所以,在讲述的过程中,尽量避免谈及霞光,或尽量将其淡化,只着重淡如何能通过刑天的封锁,估计洞|穴内宝藏的价值,鼓动不知明的后来者,为他们打头阵。
利益,在很多时候,都是铤而走险的催化剂,不是他们不知道危险,而是被利益冲昏了头脑,利益熏心,自然而然地将危险选择姓淡忘,眼前只盯着垂手可得的利益,眼睛都红了,生怕别人抢在自己的前头,而少分一杯羹。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静默,终于有人沉不住气了,开始拉帮结伙,私下串联,结成一个个联盟,合计着如何越过刑天的防线,进入洞|穴。
他们分成两波,一批负责吸引刑天的注意,而另一批负责快速进入洞|穴。显然,他们已经对利益的分配,达成了一定的共识,并且有恃无恐,不怕对方反愧,否则,吸引刑天的那一波人,也不可能甘愿为他人做嫁衣。
这帮吸引刑天的诸雄,隐匿在大树或巨石的后面,以这些天然的障碍物做掩体,慢慢向刑天靠近。
当达到一定的距离后,开始向刑天所在的区域进行远程攻击,不求能杀死或击伤刑天,只求引起他的注意,并且,每攻击( 太初追溯 http://www.xlawen.org/kan/7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