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新辣文小说网 > 仙侠修真 > 全真门徒 > 全真门徒 第 1 部分阅读

第 1 部分阅读

    《全真门徒》

    第一章 正赶上一场好戏

    终南山,重阳宫,往日清幽宁静的道家福地,现在却传出阵阵钟声,钟声甚急,似是传警之声。这时道观后院火光冲天而起,但见烈焰腾吐,浓烟弥漫,火势甚是炽烈,却不见一个道士出来救火。但闻重阳宫主院中吆喝斥骂,兵刃相交之声大作,广场上黑压压无数人正在激斗,四十九名黄袍道人结成了七个北斗阵,与百余名敌人相抗,虽然落了下风,但守御严密,尽能抵挡得住。

    后山却一点都没有被前面的战火波及到,三间小屋围成一个小院,院子大门上写着“刑堂”二字。院子里冷清得很,只有一个年轻道士正肃立在门前,这是从前山匆匆跑来一个道士,急忙问道:“道一师兄,师叔出关了没有?”原来那道士刚要回答,就听一声门响,两人急忙上前,躬身喊了一声“林师叔”。却看这被称为林师叔的,竟是个比这二道年纪还小一点的少年,面貌普通,一身青色道袍也没有什么特别,只是神情刚毅,与一般道士谦冲平和大有不同。

    这被称为林师叔的少年名叫林志兴,说起来也是全真教中的传奇人物。林志兴原是孤儿,被年纪越大心地越善的马钰道长抱上山来养着。抱上山来时随身带着一枚玉佩,刻着一个林字,于是就姓林。

    至于名叫志兴,那也是大有故事的。有一日马道长回到自己房间,竟看到这个刚刚会爬的小孩抱着重阳祖师手抄的先天功翻个不停。先天功是全真教的镇派神功,这却不是说先天功有多么神秘。事实上,全真七子每个人手里都有一本先天功的秘籍,每一个新入门的弟子也会被要求练习先天功,只不过弟子收了几百上千,能练先天功的,那是一个也没有。这些年,全真教的声望大不如前,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缺少一个绝顶高手,而修炼先天功,则是通往绝顶高手的一条捷径。因此,马道长一看这小孩摆弄先天功,真是又惊又喜,以为是重阳祖师降下福祉,当即决定收其为徒,取名志兴,寄予了复兴全真教的厚望。

    林志兴也没有辜负他师傅的厚望,展现出非同一般的天才,他从一岁就开始习练先天功,不到三五日便已入门,令马钰大赞全真后继有人;五岁开始练剑,第一次学就把一路剑法使得像模像样。更可喜的是,林志兴不像一般孩童那样贪玩,每日里只是练功不缀。于是到了十六岁,林志兴不但先天功已练到小成,而且全真教的看家本领——剑法更有青出于蓝的势头。用重阳宫里武功最高的丘处机的话说,林志兴的武功,在三代弟子中绝对是排第一的,如果单论剑法,不在全真七子之下。

    是的,也许有人已经想到,这个所谓林志兴,其实是个穿越者。穿越前的故事就不必再讲,当林志兴发现自己来到这个武侠的世界以后,难道还有比拥有一身高明的武功更重要的事情吗?再说了,在宋朝的道观里,还能有什么比练武更有意思的事情吗?

    其实全真教的武功,不能说不精妙,要不也不会前后两届华山论剑,天下第一的王重阳和周伯通都是全真教出身的了。在林志兴想来,大概是王重阳死得早,有很多高深的武功精妙的招式没有来得及传下来,全真七子又不是什么绝顶人物,自然做不到推陈出新别出抒机,自己学的已然不全,教出来的更是千疮百孔,这工夫自然是一代不如一代了。

    当时王重阳创出全真剑法的时候,是用先天功打的底,所以全真剑法虽然不是不用先天功就不能施展,但是用先天功施展出来,就有一种不同的体会。所以林志兴施展全真剑法时,总会与马钰的教导有些许不同。林志兴骨子里是个现代人,自然不会盲从师长,虽说刚学剑的时候懵然不懂,但学的时间长了,总是会有些自己的思考,因此练了十一年剑,竟也练出了自己的心得来。

    林志兴武功大进,马钰是又欢喜又担心。欢喜的是自己果然没有看错人,担心的是林志兴一副别无他好只喜练武的样子,要成了老顽童那样的武痴,又如何谈起复兴全真。于是在林志兴先天功有所小成后,马钰就把他掌门的权力分了一部分出来,宣布让林志兴掌管门中刑罚。

    对于这个权力,林志兴的兴趣却不大。本来道门弟子就没有那么多戒律,有那么多长辈看着,也闹不出多少故事来。他索性把前世记得的学生守则修改了一些,再给这些大大小小的道士们规定了一下作息时间,合在一起,取名《全真弟子明细守则》发了下去,又从众位师兄那里借了几个头脑灵活功夫又好的三代弟子当干事,给了他们执法的权力,又编了一本《全真弟子处罚条例》给他们执行,吩咐他们没有大事不要来打扰,就闭关去了。

    自从先天功小成以来,林志兴发现他的内功进境变的极慢。虽然被称为二代弟子第一人,但是在林志兴看来,他现在的武功,是远远不够的。要知道全真七子不过是二流高手,当年七个人加起来才和黄药师打成平手,如今他连一个都打不过,又有什么好得意的。于是他禀了马钰,在后山要了个小院,挂上刑堂的牌子,就常常在里面闭关,每次都是三五天不等。

    就这样修炼了两年,内力却没有多大的长进,到是把火气练得越来越大,本来随遇而安的性格变得有些固执和火暴,这让他很不习惯。所以这些日子来,他更多的就是在钻研剑法。今天闭关之时,忽然听见前山钟声传来,想是出了大事,出来就发觉前山人声嘈杂,大异寻常,就问身边的道士:“前面为何如此喧哗?”

    后面赶来那道士闻言答到:“回师叔,刚刚蒙古人来闹事,师兄弟们正在前山御敌,丘师叔祖说,师叔若是出关了,就快去前山帮忙。”

    林志兴一听就明白了,正是杨过初上山那一段。他等这天已经很久了,平日里只是和几个师兄切磋剑法,彼此都知根知底,来来去去就那几招,早就腻味了,想那霍都也就是个二三流的人物,正好在他身上试试自己的武功的,不由喃喃道:“正好赶上了一场好戏。”

    林志兴知道事情紧急,于是点点头,当先朝前山走去,苗道一和另一道士急忙跟上。

    第二章 你一定要好好教导杨过

    三人武功在身,行走自然快速,不片刻就走到前山。这时只见后院火势甚大,已向东边厢房蔓来,三人就加紧从厢房前绕过。这时只听其中一间厢房门响,从中窜出一个半大小子,跟着传出一阵怒骂之声。

    那小孩刚出房间,见迎面走来三个道士,转身就跑。林志兴一见这个小孩,心知这必是杨过了。既然杨过在此,那么郭靖定是已经来了,心中一叹:这场戏终究没有赶上了。这时就不心急赶去大殿了,既然遇到了杨过,就不能任他乱跑,于是对身边的道士道:“拦住他。”

    这个道士名叫苗道一,正是林志兴借到刑堂的其中一人。这苗道一头脑灵活,又勤奋好学,在历史上曾两次任过全真掌教,是个难得的人才。这时苗道一听了林志兴的吩咐,急步上前就朝杨过抓去。杨过根本没练过武功,又一心想跑,哪里能躲过苗道一这一抓,直接就被拎了回来。

    苗道一抓回杨过,见林志兴已走进那间厢房,随手点了杨过|穴道,就跟了进去。进了房间一看,地上一片污秽,一个胖大道士被捆在角落里,眼里冒火,只是碍着长辈在前,不敢骂出声来。这个胖大道士苗道一认得,是赵志敬的徒弟,叫鹿清笃,为人有点卤莽,总是犯点小错,经常被罚去砍柴挑水,因此和刑堂的人大都相熟,不想今日竟吃如此一大亏。

    林志兴示意身边道士解开鹿清笃,觉得屋里恶臭难闻,又回头走出屋子。杨过浑身僵硬杵在院子里,看见林志兴出来,当即大叫:“臭道士,快放了我!”林志兴还未说话,就听身后鹿清笃大骂:“小杂种,你敢作弄道爷!”

    原来苗道一鹿清笃出得房门,鹿清笃看见杨过分外眼红,要不是林志兴在旁,只怕就要冲上去把杨过撕碎了才肯罢休。

    杨过一转眼珠,道:“小杂种骂谁呢?”

    鹿清笃怒道:“小杂种骂你呢!”

    杨过哈哈大笑:“果然是小杂种在骂我,原来臭道士你是个小杂种。”

    这个笑话并不好笑,特别是当被取笑的是自己人的时候,再加两次被骂成臭道士,林志兴也生气了,怒道:“让他闭嘴,鹿清笃你说,到底是怎么回事。”

    鹿清笃闻言大喜,抢上前去点了杨过的哑|穴,又觉心恨难平,狠狠一巴掌甩在杨过脸上,这才转身说起事情来。

    原来杨过和郭靖走散,被赵志常抓了回来,交给鹿清笃看管,谁料杨过使诡计,反而把鹿清笃制住了。林志兴虽然从原著中看到过这一段,依然被鹿清笃气得不轻,大骂:“你这个笨蛋,连个小孩都对付不了,全真教的脸都让你丢尽了。明天起给我到厨房挑水砍柴去,干满一个月再回来。前面大概打完了,现在赶紧找人救火去。”鹿清笃喏喏称是而退,大感丢脸,于是深恨杨过。

    鹿清笃走后,苗道一向林志兴请示如何处置杨过。林志兴心道:这个杨过可以郭靖的宝贝,我能如何处置?说不定现在前面正在找他。当然这些不必苗道一知道,示意他带上杨过,往大殿走去。正走到门口,果然听里面有人道:“我带来的孩子呢?是谁收留着?莫要被火伤了。”又听丘处机等人纷纷问:“是谁的孩子?在那里?”林志兴走进大殿,与马钰等人见过礼,说:“刚刚在外面看到个小孩乱跑,不知是不是你们要找的?”又见一个中年人没有见过,道:“这个想必是郭靖师兄了。”郭靖为人重感情,对被叫成师兄十分高兴。林志兴说完又把杨过带了上来,顺手解了他的|穴道,对郭靖说:“刚刚看到这个小孩在火场乱跑,就带了过来,不知郭师兄是否就是在找他?”郭靖点头称是,心里十分欢喜。这是众人看到杨过半边脸肿起,明显是被人打的,忙问是怎么回事。林志兴道:“刚才这个孩子和鹿清笃师侄起了冲突,被鹿师侄打了一记。”接着把刚才的事情说了一遍。

    丘处机听完大骂:“鹿清笃是赵志敬的徒弟吧?怎么教徒弟的?回头我要好好教训他一顿。”又看着林志兴说:“还有你,小辈们胡闹,你也不知道阻止!”林志兴心道:杨过他自己找打,关我什么事。

    这时后院火势更加逼近,一行人就出了大殿,站在山坡上观看火势。郭靖叫杨过给马钰等人磕了头,又简要说了一遍杨过的身世来,当下说起今日这一场大战来。郭靖问道:“这些人到底是谁?竟敢这么大胆?”丘处机道:“此事说来话长,靖儿,我带你去看一件物事。”说完便带郭靖去了山后。

    林志兴自然知道这其中的原由,也不好奇,当下和尹志平赵志敬等人安排人手救火,救治伤员不提。

    众人忙碌到天亮,丘处机和郭靖已回到重阳宫。丘处机召集众道士替郭靖吊见,指着林志兴说:“他是马师兄的小弟子,三代弟子中武功第一,就由他点拨过儿的功夫罢。”

    林志兴一听大惊,这杨过可是麻烦的根源惹祸的祖宗,心里自卑得要死,只当所有人都看不起他,因此听不得一句重话,非要事事顺着他时时哄着他才会高兴,这如何是收徒弟,简直是请个祖宗来,当下推辞道:“师叔,弟子自己武功尚未练好,如何能为人师?”

    郭靖没有见过林志兴的武功,只是看他年轻,心里也有几分轻视。丘处机人老成精,如何看不出来,又想林志兴虽然自己武功了得,毕竟年幼,教徒弟也未必好,当下又指着那主持北斗大阵的长须道人,说道:“他是王师弟的大弟子,名叫赵志敬,武功也练得极纯,不如就他来指点过儿。”

    郭靖与此人交过手,知他武功确是了得,心中甚喜,当下命杨过向赵志敬行了拜师之礼,自己又向赵志敬郑重道谢。

    林志兴见赵志敬收了杨过为徒,恐他重蹈原著中的覆辙,私下对他说:“赵师兄,杨过深得丘师叔和郭师兄的看重,你一定要好好教导他。”想起杨过后来叛门而出,又说:“还请赵师兄不但教他练功习武,更要教他尊师重道,同门友爱的道理。”

    第三章 周伯通你知不知道我在想你

    确定了杨过拜师全真教的事,郭靖又在终南山住了几日。林志兴好几次去找郭靖印证武艺,渐渐的就也熟了,郭靖也相信了当日丘处机此子三代弟子中武功第一之言。

    林志兴知道郭靖武功高强,比之中原四绝也不差多少,便有心让他指教一番,可是郭靖精通的是降龙十八掌这样刚猛的武功,于全真剑法,虽然也有学过,但是称不上有多少造诣,也就谈不上指教了,最后只是说:“林师弟,你的剑法是好的,可惜内功还差点火候。只要内功练好了,一招一式都有莫大的威力。听丘师叔说你把精力都放在剑法上,这样可不好。你练的是先天功这样的高明功法,更是要把这个优势发挥出来。你若是忽视了内功修为,只注重剑法,那真是舍本逐末了。”

    林志兴听了郁闷至极,心下苦笑,你郭靖练内功永远心无杂念,又把九阴真经里的易筋锻骨篇练了个通透,一身内力天下有数,自然可以说一招一式都有莫大的威力了,一般人总是还要讲个招式的精妙的。再说了,我也不是不想练内功,只是这个先天功太让人郁闷了。

    在大家看来,林志兴练了先天功,内力一日千里,内功天下第一指日可待,谁也不知道他心中的郁闷。若是练了其他的内功,进度虽然没有先天功那么快速,不过只要你努力去练,总是可以感觉到功力的增长。可是这个先天功却不一样,自从小成以后,功力就没有增加过,如果强行去练,也只是把经脉练得发痛。

    马钰等人从来没有练过先天功,对这样的情况也毫不头绪,只有叮嘱他不要贪功冒进,林志兴最怜惜自己的小命,对这样的话自然听得进去,再说先天功虽然才小成,但内力也不可小视,至少比之年长了十数岁的赵志敬尹志平等人毫不逊色,于是渐渐把精力放在了剑法上。不想今日郭靖又提起了内功的事来,顿时就击中了林志兴的伤心之处。

    好在郭靖虽然自己不精通剑法,但是接触的都是些高手,眼光也高,既然他说自己的剑法好,那就是真的好了。能得郭靖这样的高手一声赞,林志兴这十一年的剑总算没有白练。

    郭靖不知道自己触到了林志兴心中的伤痛,见他不答,以为他心里并不服气,又道:“你的剑法虽好,比之天罡北斗阵却还差了一筹,但是我上山之时,连破数个天罡北斗阵,却比与你比斗要轻松许多,就是因为组成剑阵的弟子内功差你许多的缘故。”

    郭靖练武,基本上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林志兴也不奢望他能解决自己在先天功上的难题,这时听他把自己的剑法和天罡北斗阵相提并论,顿时眼前一亮,有了新的想法。当下敷衍道:“师兄说得对,我不会拉下内功的。”

    又过了几日郭靖就要下山去了,丘处机和林志兴把他送到山下,林志兴忽然想起一事,便问道:“郭师兄,你可有周伯通师叔祖的消息?”

    丘处机一听,接口道:“是啊,想来我已经有快十年没有见到周师叔了,靖儿你可知道他现在何处?”

    接着又问林志兴:“你怎么突然想起来问起周师叔的?”

    林志兴是想到当今全真教里,也只有周伯通学到了全真武学的精髓,武功直追当年王重阳,若是能得他的指点,练起武来必是事半功倍。林志兴现在的剑法已经练到了一个瓶颈,经常苦思终日无所得,去找师兄们切磋吧,来来去去也就那么几招,闭着眼睛都能接下来了,这才想着让周伯通来指点。原书中周伯通出场极晚,先前都不知道在哪里玩耍,今天正好遇上他的拜弟,自然要打听一下,说不定运气好能把他逮到。

    只是这时林志兴自然不会说师叔你老人家武功不行,我想请周伯通来教我正宗的全真剑法,只是说:“我早就听说周师叔祖武功全真教第一,可惜从来没有见过。听说郭师兄与师叔祖交情甚好,想打听一下师叔祖的下落。”

    郭靖说:“周大哥天性烂漫,兴之所至居无定所,自当年华山一别,我也好久没有见过他了,不知道他的下落。”

    丘处机便说:“日后你若是见到周师叔,一定让他往终南山一行。”

    郭靖说:“我一定把话带到,不过周大哥个性洒脱,来不来就不知道了。”

    丘处机也知道周伯通的性子,心下有些失望。众人又说了几句,郭靖便告别走了。

    林志兴山得山来,心里还在想着先前郭靖把他的剑法和天罡北斗阵并论之事。只是虽然天罡北斗阵是全真教的一大法宝,林志兴对这个阵法却不怎么在意,从没有在这里面用过心。在他想来,即便阵法练得再好,行走江湖,总不能时时带着六个师兄弟吧?这次听了郭靖之言,却触动了心思:若是能把阵法的变化归纳到剑法之中,一个人用出天罡北斗阵的效果,那岂不是一下把战力提高数倍?

    林志兴苦思多日,可惜终究对天罡北斗阵没有研究过,想也想不出什么来,只好去请教师傅。

    林志兴见了马钰,道:“师傅,不知这天罡北斗阵是否师祖手创?”

    马钰道:“不错,当时我和几位师弟师妹武功尚浅,师傅怕我们遇了强敌,就创出这一套合击阵法,能集七人之力御敌,即使对手强了数倍,也可与之周旋,甚或战而胜之。”

    林志兴道:“在弟子想来,师祖的这套阵法,注重的互相配合,在招式上却没什么创新。当时用七人布阵,取名天罡北斗,大概是因为师傅一辈正好七人,倒也不是说一定要七人才能布阵。师傅你看,有没有可能削减了布阵的人数,甚至把阵法的变化集中到一个人身上,创出一门天罡北斗剑来?”

    马钰浸营天罡北斗阵多年,可从来没有想过去修改这个阵法,最多只是把七个天罡北斗阵排起来,布成一个天罡北斗大阵,这时听了林志兴一番话,顿时心有所悟。

    马钰等人都不是天赋异禀之辈,也都知道到了现在,自身的武功不会有大的突破了,更多的是关心全真教的发展。全真教发展到现在,虽然声势浩大人数众多,但高手没有几个,终究是以资质一般的普通教众为多,若是遇了敌人高手,未免有所不逮。天罡北斗阵虽然精妙,弱点却也明显,那就是要七人才能成阵,若是阵中伤了一人,这阵就算被破了,余下之人只能各自为战,或者一时凑不起七个人,也就无所谓布阵了。若是能照林志兴所说,创出个天罡六合阵或者天罡五行来,那全真教众的战力,就不是提高了一点两点了。

    马钰想到这里,心里一阵兴奋,急忙差人去叫来丘处机王处一等人,商量起这个构想来。这时林志兴就郁闷了,他提出这个构想可不是为了修改阵法,带四五个师兄弟出去和带六个能有什么区别?他的想法是把阵法融合进剑法之中,当下又把这个想法提了出来。

    丘处机想了想说:“你把身法快七倍,把出剑快七倍,自然就可以做到天罡北斗阵的效果了。阵法讲的是人和人的配合,组阵之人学的全真剑法是一模一样的,只不过在不同的方位出不同的招式而已,你想一个人出七个人的招,却是妄想。”说完也不理他,就和马钰等人讨论去了。

    林志兴败兴而出,也不去管里面那几个兴高采烈的老头,出来看到大殿中王重阳的画像,又想起王重阳的师弟周伯通,忍不住大叫:“周伯通你到底在哪里?你知不知道我在想你!”

    第四章 杨过你怎么提前跑

    马钰等人第二天就宣布闭关。这时正好清净散人孙不二与长生子刘处玄派弟子来报,说山西李莫愁之事极为棘手,请丘处机等人援助。一贯以行侠仗义为己任的丘处机却道:“彼派之事,自有彼派裁决。”又派弟子去招回孙不二和刘处玄,叫他们回来一起闭关。

    当下,马钰招集众道士,吩咐赵志敬尹志平等入门早的弟子好生照看好众人,又叮嘱众人不可偷懒懈怠,日常演武不可中断,末了又说:“如有难决之事,可报与林志兴决断。”器重之意,溢于言表。

    众人修道多年,都不是争胜之人,再说林志兴执掌刑罚几年来,公正严明,众人都诚心拜服,因此权威日重,这时听马钰如此说,众人也无意见。

    不过赵志敬却心下不服,只是不敢说出而已,这时就想起数日前林志兴的话来,心想:丘师伯很是喜爱杨过,我若是把杨过教好了,不就可以讨师伯喜欢了吗?

    于是赵志敬就满怀着极大的热情去教导杨过,可惜杨过并不领情。杨过认定郭靖夫妇不愿收他为徒,便胡乱交给旁人传艺,兼之亲眼见到群道折剑倒地的种种狼狈情状,心道:我拜你为师,实是迫不得已,就算我武功练得跟你一模一样,又有屁用?还不是大脓包一个?当下就不理赵志敬。

    其时武林之中最重师徒情分,赵志敬也教过不少徒弟,哪里有敢顶撞他的,登时大怒:“师傅和你说话,你敢不答?”

    杨过道:“师父要我答甚么,我就答甚么。”

    赵志敬一听更怒,伸手就是一巴掌打去。好在半途想起丘处机对杨过很是关心,手伸到一半就停住了,心想:原来你林志兴早知道这是个刺头,才不愿教人家,反而把麻烦踢给我,还说什么多教他尊师重道的道理,你小子就是害我,于是大恨林志兴。

    杨过见赵志敬一巴掌打来,心里一惊,这时见赵志敬停下了手,也不去想是什么缘故,直接就扑上去往手指上一咬。赵志敬正在出神,忽觉手上疼痛,低头一看,就看到这罕见罕闻的大逆不道之事,一下子就被气得脸色蜡黄浑身哆嗦,哪里还顾得上别的,就是丘处机的亲生儿子也要打了,当下左手一掌打在他下颚,顺势抽出右手,两手左右开弓打了他十数个巴掌,顿时把杨过打得昏死过去。这时看满手鲜血淋漓,气恼之余又上前踢了他几脚。

    这时赵志敬早已绝了教好杨过讨好丘处机的念头,对这个忤逆的弟子一筹莫展,只好把他扔到厢房不管不问,心想以后问起来就说听了林师弟的话在教他做人的道理。

    杨过恨极了赵志敬,顺带把全真教里所有的道士都恨上了。有几个四代弟子好心,看他新来的又没人做伴,想表示一下亲近,却被他一顿冷嘲热讽,这下就再没有人去理他了。

    再说林志兴见长辈们都闭关了,顿时想起一个练剑的好办法来。其实这个想法林志兴早就有了,只是教中有长辈在的时候,这个办法是万万不能用的。各位看官不知还是否记得,当年华山论剑的路上,老顽童抓了四个江湖败类,又不忍心杀了,于是就看押在全真教,这四人正是沙通天,彭连虎,灵智上人和侯通海。

    这四人都是成名已久的黑道高手,虽然是些二三流的高手,不过混黑道的,谁没有两手绝活?再说这四人行走江湖许多年,打斗的经验自是十分丰富的,与这四人比武,要比与那些师兄弟比武有趣得多,也有用得多。

    于是自全真七子闭关第二日起,林志兴就天天去地牢找沙通天四人比剑,一连两个月下来,虽然没有什么大的突破,但出招毒辣,变招灵活,大胜以往。这一日,林志兴照常在地牢与侯通海比斗,正斗到酣处,只听一阵脚步急响,王处一的另一徒弟崔志方匆匆赶来,见了林志兴就道:“林师弟,不好了,杨过重伤了鹿清笃,趁人不备跑了,赵师兄已经带人追上去了。”

    林志兴听了一楞,心想:我已经叮嘱过赵志敬,没想到还是落了这样的结果。原本杨过应该学了大半年才跑的,怎么这才过了俩月就跑了?不过现在不是追究这些的时候,林志兴与崔志方赶紧出了地牢,又吩咐守在门口的苗道一去寻些火把,就去寻赵志敬了。

    一路上林志兴听崔志方讲了事情始末,才明白原来是因为规矩改了。原来以前全真教的规矩是一年一比,除夕前三天招集所有门人演武。不过林志兴觉得一年一考太过宽松,改成每月一考,也不招集所有人,只是七子的门人分头较艺,称为小较,除夕前把人集中较艺,称为大较。

    王处一门下自然也要小较,第一个月平安无事,不过第二个月小较的时候出事了,原因是鹿清笃挑完水砍完柴回来了。鹿清笃被罚是常有的事,平时也不在意,不过这次被罚的理由是“连个小孩子都收拾不了”,于是就被师兄弟们笑话了好久,因此一直对杨过怀恨在心。

    这次小较,鹿清笃就想借这个机会羞辱一下杨过,但总不见他下场,就说:“杨师弟,你入门也有两月,也不知有没有勤练武功,做师兄的就考较一下吧。”

    杨过半点武功没有学,如何肯上场。鹿笃清却不想放过这个机会,说:“莫不是你笨得要死,一点本门武功也没学会?”之前受过杨过嘲讽的那几人也出言讥刺,又有些先前败于郭靖的弟子也想看杨过出丑,也是连连催促。

    杨过的确一点武功没学,却不是自己笨,而是没人教,早先看到不少年纪与自己相若的小道士或俗家少年武艺精熟,各有专长,早就心怀怨恨,这时听他如此说话,又见众人起哄,当下怒气更盛,不由把心一横,暗道:“今日把命拚了就是。”于是纵跃入场,双臂舞动,直上直下的往鹿清笃猛击过去。

    崔志方见杨过毫无章法,就问赵志敬:“这孩子学武两月,如何一点章法没有?”

    赵志敬恨声道:“他懒惰贪玩,不肯用功,拳脚自然生疏。”

    崔志方不知两人过节,只当赵志敬恨铁不成钢,便不再言语,心想让鹿清笃教训他一顿也好,说不定能知耻后勇,变得用功一些。

    鹿清笃习武也有数年,杨过如何是他对手,当下先是两个巴掌,把杨过两边脸打得高高肿起,接着又是一顿拳打脚踢,杨过根本没有还手之力。崔志方先前见鹿清笃殴打杨过便想阻止,只是这两人都是赵志敬的徒弟,赵志敬不开口,他也不好先开口,及至打了一会,却见赵志敬没有要阻止的意思,心知事有不妥,急忙喝住鹿清笃。

    鹿清笃抓着杨过道:“崔师叔,你有所不知,这小子狡猾无赖之极,不重重教训,我教中还有甚么规矩?”

    杨过被殴得昏天黑地,忽然感到一股热气从丹田中直冲上来,看见鹿清笃就在眼前,自然而然的双腿一弯,口中“阁”的一声叫喝,手掌推出,正中鹿清笃小腹。但见他一个胖大身躯突然平平飞出,腾的一响,尘土飞扬,跌在丈许之外,直挺挺的躺在地下,再也不动。

    众人大惊,急忙围了上去,有的道:“莫不是被打死了吧?”又有的道:“还有气,快来救人。”

    原来鹿清笃经常被罚去挑水砍柴,这些活计既是惩罚又是练功,所以他无论身体还是内功都比原著中有很大进步,杨过这一掌虽然出其不意,又击中要害,但也没有打死了他。

    杨过知道自己闯了大祸,当下撒腿便跑,众道士都在查探鹿清笃死活,一时竟无人留心。

    第五章 这孩子以后是要杀父弑君的

    林志兴与崔志方等人出得重阳宫,就听远处传来大声痛呼,正是古墓派的方向。一行人急忙赶去,却看赵志敬在林前草地上打滚,脸上肿得像馒头一般。众人大惊,赶紧找来伤药给他敷上,又找来担架抬着他走。良久赵志敬才缓过气来,说:“我追那小兔崽子到这里,那小兔崽子一跤摔进林子里,我本想追去,不了里面飞出好多蜂子,把我蛰得好惨。”

    林志兴心里一叹,杨过还是跑进古墓里去了。当下站在林边,提气高喊:“全真门下林志兴,请见古墓主人。”

    众人等了一会,见里面走出一个丑脸老婆婆,一手牵着杨过。两人走到进前,杨过挣脱那老婆婆的手,走上前去,大声道:“我在这里,要杀要剐,全凭你们就是。”

    当下便有一名道人抢上前去,抓起杨过就往回走。杨过冷笑道:“我又不逃,你急甚么?”那道人是赵志敬的大弟子,向来对师父十分恭敬,心想做徒弟的居然会对师父如此忤逆,实是无法无天之至,听杨过出言冲撞,顺手在他头上就是一拳。

    那老婆婆见杨过被打,立刻大步上前,衣袖一抖,拂在那道人手腕,趁他松手,抢过杨过就往回走。

    顿时邻近几名道人怒道:“放下人来。”那老婆婆转过身来,冷笑道:“你们要如何?”

    林志兴不愿与古墓派闹翻,于是拦住众人,上前行礼道:“不知道前辈如何称呼?”

    那老婆婆:“老身姓孙,干什么?”

    林志兴道:“这孩子是我全真门下,还请前辈赐还。”

    孙婆婆道:“你们当着我的面就毒打他,若是拉回道观,还不知要如何折磨,想我放回,却是万万不能。”

    林志兴不想孙婆婆如此不讲理,火气也上来了,当下怒道:“这小子是我全真弟子,当然由得我全真教管教。这小子顽劣不堪,欺师灭祖,如何管教,都不为过!前辈如此作为,不觉多管闲事吗?”

    孙婆婆厉声道:“什么欺师灭祖,都是一面之辞,既然下场比武,自是有输有赢,打死个人又算什么?”原来杨过走时只见鹿清笃不动,以为失手打死了人,说与孙婆婆的时候也这么说了。

    林志兴道:“只怕前辈听的也是一面之辞,比武的事暂且不说,只说那杨过刚入师门就数次顶撞师长,面对同门也总是冷嘲热讽,无丝毫友爱之心,如此顽劣之童,前辈还要一力维护吗?”

    孙婆婆心里很是喜欢杨过,如何听得进这话,高声道:“你们全真教自王重阳以下,没有一个好人,顶撞了又怎么样?不友爱又怎么样?”

    这话一出,一干全真道士脸色都不好看,林志兴森然道:“前辈请慎言,莫要因为前辈一句话,伤了我们两家的和气!”

    孙婆婆道:“谁和你们有和气,你们连个小孩子都打成这般模样,莫非还自认是好人?哪家和你们这些人有和气。”

    林志兴大怒:“这小子这点年纪就如此不堪,再不管教,等长大了岂不要成无法无天杀父弑君之辈!”这话一出,林志兴猛的想起,日后杨过,可不就是杀父弑君之辈么,只不过杀父没有杀成(郭靖待他如子,他却数次意图刺杀郭靖),弑的君又是蒙古的大汗,所以反而成就了一身好名声,不过无法无天却是没有说错了。

    接着又道:“师祖与贵派前辈颇有交情,刚刚我只当是前辈气话,还请前辈把我门下弟子送还。全真教受这孩子伯父重托,定会好好管教于他,不致让他走入歧路。”

    杨过对林志兴印象不好,抱着孙婆婆脖子道:“这个道士最会骗人,婆婆千万别信。”孙婆婆见杨过与他亲热,心里十分高兴,说什么也想留下杨过,遂强词夺理道:“要管教我也不让你们管教,你便怎的?”

    赵志敬听到这里,再也忍不住心里的怒气,竟一下子从担架跳了起来,喝道:“这是我的弟子,愿打愿骂,全凭于我。你是他什么人,竟不许师傅管教徒弟?武林中可有这样的道理?”

    婆婆一愣,一时无言以对,想了片刻大声道:“他早不是你的徒弟啦。这孩子已改拜我家小龙女姑娘为师,天下只小龙女姑娘一人管得,你们都别来多管闲事了。”

    此言一出,众人大哗,林志兴对杨过道:“叛门而出,别投他师,在武林中可是十恶不赦的重罪,你若真这么做了,日后武林中,没人看得起你,杨过你可要想好了?”

    杨过不知天高地厚,见孙婆婆为了维护自己和赵志敬争吵,改换门庭又是自己所愿,当下也大声道:“不错,我已拜了孙婆婆为师,又拜了龙姑姑为师啦。”

    孙婆婆听了十分高兴,说:“不错,你想拜谁就拜谁,就是不要拜那个杂毛。”

    赵志敬闻言,大呼:“小杂种,你要气死我吗?”也不顾重伤在身,飞身而起,就朝杨过扑去。孙婆婆骂道:“臭杂毛,你作死吗?”伸出右手往赵志敬击去。赵志敬能飞身而起全凭一口血勇,人在空中就觉得全身酥痒难当,手脚竟是软了,被孙婆婆一掌打个正着,倒飞而回,后面几个道人连忙上前接住。

    林志兴心道更年期的老Chu女果然不讲道理,只是这时候?( 全真门徒 http://www.xlawen.org/kan/735/ )

本站所有小说都是转载而来,所有章节都是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备案号:粤ICP备1234567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