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新辣文小说网 > 仙侠修真 > 全真门徒 > 全真门徒 第 15 部分阅读

第 15 部分阅读

    说了一遍。

    当日史良被刺的消息传回来的时候,照例是先传到史弥远府上的。史弥远毕竟已经老了,骤闻最疼爱的侄子先他而去的消息,一时悲伤过度,竟病倒了。

    原本史弥远在地时候,一应内政军事,都有史弥远处理得井井有条,完全不用理宗陛下操心。如今史弥远一倒,理宗陛下就没有人为他分忧了,无奈之下,只好亲自召开朝会。

    朝会上,理宗陛下拿着刘副将的奏折,坐在龙椅上把蒙古人骂了个狗血喷头。骂了半晌,皇帝转头看向下面立着的臣工道:“襄阳不可有失,诸位爱卿谁愿为朕分忧,去襄阳抗敌?”

    不到一月就死了两个城守,任谁都知道如今的襄阳是多么的可怕,哪里还会有人主动跳出来找死。能官居高位的哪个不是人精,像史良这样地二世祖毕竟只是少数,因此往往是皇帝的眼神看到什么地方,什么地方的大臣便缩起脑袋,生怕被皇帝看中。

    皇帝陛下等了许久,也不见有人请缨,怒道:“平日里一个个都很有本事的样子,用到你们的时候怎么没人出声了?朕养了你们这些废物有什么用!”接着指着缩在人群中的兵部尚书史弥坚道:“史爱卿,你主管兵部,你来给朕出个主意。”

    皇帝这话一出,殿上武官齐刷刷转头看着史弥坚,生怕他举荐自己。史弥坚被看得浑身一个激灵,这些手里有兵的武夫可轻易得罪不得,可是皇帝有令不能不说,眼珠一转,反手把身后兵布侍郎张虎拉来了出来道:“回皇上,张侍郎对人事比较熟悉,还是由张侍郎举荐一人为好。”

    见皇帝点点头,众人的眼神都转移到了张虎身上。可能从来没有被这么关注过吧,张虎一时间竟有点手足无措。好在有一个成语叫作“急中生智”,急切间真让他想出了个好主意,当即胆气大壮,上前对皇帝说:“回皇上,臣保举一人,定能破敌。”

    皇帝大喜:“爱卿保举何人?”

    张虎道:“史载本朝宣和年间,辽人南侵,徽宗陛下招安了梁山泊贼人,派他们北上抗辽,大获全胜……”他没有说保举何人,反而讲起故事来,皇帝顿时不耐烦了,打断道:“这事《水浒》中有详细记载,人尽皆知,你扯这事做什么?和你要保举之人有何关系?”

    张虎道:“回皇上,臣地意思是当年朝廷可以招安一伙贼人去打辽人,那么今日我们也可以故技重施。”

    “招安贼人去打蒙古人?可如今江南似乎没有这般有实力的贼人。”

    张虎早就想好了:“皇上不必担忧,贼人虽然没有,但臣听说前段时间天下武林中人齐聚襄阳,推举了一个叫郭靖地人领头,声势也颇为浩大……”

    皇帝顿时兴奋起来:“好,朕这便下令,招安了郭靖这伙人。”

    张虎提醒道:“皇上,郭靖他们不是反贼,不能用招安。”

    “对,对,不是招安,是征辟,朕封他为京湖制置使,知襄阳府,让他替朕打蒙古人去。”

    “皇上英明。”众臣工只要这差使不牵扯到自己头上就好,见皇帝主意已定,谁也不会出言反对,于是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

    那钦差讲地兴高采烈,郭靖与几位副将也听得有滋有味。不管皇帝是怎么想的,反正朝廷没有再派白痴过来,襄阳城中也有了主将,这总是好事。

    第七十一章 蒙古兵退

    送走了这个健谈的钦差,郭靖这下可以名正言顺地差遣诸将了,这时便吩咐诸将去安排新到的援军,自己则匆匆回府去了。当时消息已经传遍全城,黄药师等人都在府里等他。黄蓉见他回来,笑着行了个大礼道:“拜见郭大人。”郭芙见了有趣,也有样学样地行了个礼,把郭靖看得哭笑不得,连忙上前拉起她们两个道:“做官可不是我的本意,这官来得有些莫名其妙,要不是岳父要我答应,我还真想拒了它呢。”

    黄蓉打趣道:“别人都是千方百计求官做,你这呆子到手的官位都要往外推。你来说说,这官来得有多么莫名其妙?”

    郭靖于是把那钦差所言朝会上的事讲了一遍,黄蓉听了,笑得更欢了:“那皇帝想来是把我们当梁山好汉一样对待了,说起来靖哥哥你祖上也是梁山好汉中的一位,那皇帝这一次倒没有弄错呢。”

    话说当日朝廷招安梁山好汉后,又谴他们南征北战,众好汉死得死,走得走,及至宋江等人死后,朝廷有感于他们忠义,特地在梁山泊盖起祠堂,御笔亲书“靖忠之庙”,又着人编出一本《水浒》来宣扬他们的事迹,因此梁山好汉之名,上到皇帝丞相,下到农夫走卒,个个耳熟能详。当然书中写的都是众好汉如何如何心怀忠义弃暗投明,如何如何杀敌报国功成名就,给当时绿林中的好汉指明了一条康庄大道。至于他们为什么落草为寇,几次打败朝廷大军征讨之类的事情,自然就被春秋笔法了。

    黄药师道:“怪不得这次朝廷这么大方,竟直接封了个制置使,原来他们是想仿照梁山故事,让我们和蒙古人拼个两败俱伤。”

    对于大宋的官制。这里除了黄药师,其他人都是一知半解的。洪七公这时就好奇了:“黄老邪。你还真的什么都知道啊。这制置使是干什么地?老叫花子见了武官一律喊将军,可不知道这里面还有那么多道道。”

    所谓制置使,便是掌管本路诸州军事的要职,算是高级武官,除了不管民政,已经与唐时地节度使差不多了。黄药师这时简单地把官职介绍了一下,倒让众人吓了一跳。看来朝廷为了拉拢郭靖,这次可算是下了血本了。

    郭靖却道:“岳父地意思是,朝廷不怀好意?那为何还要我答应下来?”

    黄药师对他女婿的迟钝有些无可奈何:“若是朝廷不封你官,你就不守襄阳了,不打蒙古人了?”

    “这怎么可能,蒙古人一日不退兵,我便一日不离开襄阳城。”

    “那不就是了,”洪七公接口道:“反正你是要和蒙古人拼命的,答应下来又有什么坏处?如今你是襄阳一地最高统帅。恩,你还知襄阳府,襄阳军事民政尽归你手,是吧黄老邪?不必再怕朝廷派人来指手画脚,这样不是很好吗?”

    丘处机也道:“男儿应当仁不让,与其让朝廷派些白痴来捣乱,还不如把襄阳城掌握在自己手里。”

    郭靖这才恍然,连连点头称是,林志兴笑道:“不管朝廷什么打算,如今正逢乱世。最要紧的是手里有兵有地盘。到时候无论是割据一方还是造反当皇帝都……”

    丘处机见他说的不是话。连忙狠狠地瞪他一眼,林志兴摸摸鼻子。把后面半截话吞进肚里,惹得小龙女轻笑不已。

    等众人走后,黄药师对郭靖道:“仔细想想,林志兴那小子的话前面半截还是有几分道理的,朝廷暗弱,对抗蒙古人还要靠我们自己,襄阳这地方你可要经营好了。”

    郭靖道:“小婿也曾领过大军,因此军务这块没有问题,可是民政这边,我就一窍不通了。”

    黄药师道:“城里还有不少文官,暂时就只好依靠他们了。别人做官都是手下幕僚一大堆,什么事有什么人专门去做,你也该去找几个幕僚了。”

    无论郭靖还是黄药师,结交地都是武林好汉,不会武功的读书人,他们都是没有兴趣去认识的,这时候要找些文人做幕僚,哪里能找得到,只好暂且按下这分心思。

    接下来郭靖只管操练士卒,又从难民中选了精壮补充进军中,其他安置流民,安抚百姓等事自有对应官员去做,凭着郭靖的威望,城中上下无人不服,襄阳面貌涣

    然一新。

    蒙古营中,鄂尔多正带队操练,这时另一个百夫长也带了一队蒙古兵过来,那人是鄂尔多的熟人,老远就打招呼道:“老鄂尔多,你听说了吗?襄阳又换守将了,听说新来的叫郭靖。”

    鄂尔多闻言,停下来惊疑不定地问:“郭靖?可是原来的金刀驸马?”

    那人一愣:“金刀驸马是什么?不过我听说这郭靖是四大王父亲的安答。”

    鄂尔多道:“那就不会错了,真的是金刀驸马。”

    那人好奇心起:“你给我们说说,这金刀驸马是怎么回事?”

    手下军士也起哄道:“是啊,长官,给我们讲讲您老当年地战绩吧。”

    鄂尔多神情里充满了回忆,良久才缓缓道:“你们这些后生们可能不知道,那时候金刀驸马可是大大的有名。撒麻尔罕城你们见过吧?这么高这么大的城就是金刀驸马带人打下来的,而且还只带了一千兵……”原来鄂尔多是郭靖带兵西征时的旧部,黄蓉计取撒麻尔罕,此人是最先飞降入城的勇士之一,自那以后便对郭靖敬畏有加,这时便把当年郭靖如何用兵如神,如何战无不胜绘声绘色地讲了出来。

    众将士一时听得津津有味,良久才反应过来,鄂尔多故事里的主角这时就在襄阳城里与他们为敌,其中一个蒙古兵弱弱地问:“那金刀驸马这么厉害,襄阳还打得下吗?”

    鄂尔多道:“金刀驸马在襄阳,我是不敢去冒犯他的。”

    “听说了吗?新来的襄阳守将当年曾带一千兵就打下了撒麻尔罕。”

    “新来的襄阳守将当年曾单枪匹马就打下了撒麻尔罕。”

    “新来地襄阳守将当年单枪匹马就屠绝了撒麻尔罕。”

    各式各样地传言在蒙古军营中传播开来,而且越传越离谱,传到忽必烈耳中地时候已经是:“新来的襄阳守将当年挥挥手,天上就降下雷电把撒麻尔罕夷成了平地。”

    忽必烈气道:“天上降下雷电把撒麻尔罕夷成了平地?那现在地撒麻尔罕城是什么东西?给我查,这谣言是从哪里传出来的,我要他好看。”

    好不容易等忽必烈气平了,手下谋士道:“四大王,传闻虽然信不得,但这郭靖不管怎么说本事还是有的,如今士气如此,襄阳又援军已到,只怕不是一时半会就能攻下的了。大汗已经快不行了,这时大王还领兵在外,恐怕汗位……”

    忽必烈叹道:“我又何尝不知道现在最好回去,只是没有攻下襄阳的功劳,我即使回去了,又拿什么去和我三哥争呢?”

    那谋士劝道:“大王征战多年,功劳也不小了。襄阳难攻,这是大家都知道的,即使攻不下,也不影响大王英明。”

    忽必烈想了想道:“襄阳援军新到,还没有和老兵磨合,说不定有机可趁。再攻十天,若是十天攻不下,我就领兵回去。”于是一面谴人去军中辟谣,一面加重赏格。在金钱地位的刺激下,蒙古人一时军心大振。

    接下来的十天,蒙古人像吃错了药一样,不要命地猛攻襄阳,一时战事惨烈,每天战后,林志兴都要站在城墙上往北看,心道:不是说窝阔台已经不行了吗?你怎么还不死呢?

    十天一过,宋兵如往常一般上了城墙准备迎敌,谁知直到日上中天,蒙古人还是人影全无。郭靖怕蒙古人别有诡计,急忙派人出去打探消息。派出去的人回来后说:“蒙古大营中人数少了大半,剩下来的也都顾自操练,没有要出战的意思。”

    原来忽必烈说走就走,留下了霍都带着后来的五万兵监视襄阳。他这次回去是和蒙哥争汗位的,当然要把蒙哥的手下留在外面削弱他的实力。霍都可不会这么老实地留下,他吩咐手下将军掌兵,自己和欧阳峰两人悄悄地回去去见蒙哥去了。留下的将军可不敢轻启战端,整日闭门不出,只管操练士兵。

    等蒙古人退走的消息得到证实以后,襄阳城中一片欢腾,林志兴更是感动得热泪盈眶:总算可以从这堆烂泥里脱身出来了,丰富多彩的江湖,我来了!

    第三卷襄阳城终!

    第七十二章 轻轻的我走了

    蒙古大军走后,劫后余生的襄阳城一片欢腾,城中百姓彻夜狂欢,郭靖也在府上大摆筵席,犒赏群雄。

    这次的宴席又与平时不同,没有人站起来说话,大家都在不停地喝酒,和认识的人喝,和不认识的人喝,喝着喝着就又是哭又是笑地,大声说着自己也听不明白的话。战场上的凶险是这些江湖汉子们没有想到的,多少兄弟朋友为此付出了生命,活下来的人们怎能不好好珍惜这胜利的时刻。

    郭靖端着酒来到全真诸子那一桌,对着丘处机等人一个一个敬过去,最后深情地说:“多亏了几位道长相助啊,这次襄阳得保,全真教的师兄弟们出了大力啊。”

    丘处机瞪着眼睛道:“靖儿你说什么废话,那帮小崽子们不来这里杀鞑子,练了武功有什么用?”接着又高声道:“我丘处机自武功有成,贪官恶霸,金狗汉奸,蒙古鞑子杀了无数,可就是这几日杀得最痛快,这趟襄阳,老道没有白来。”

    丘处机这话说得声音大了,一时无数人回应:“对,杀得痛快,干了!”“说得好,这趟没有白来。”……

    赫大通急忙扯扯丘处机,低声道:“师兄,你喝醉了。”

    丘处机一把甩开他,大声说:“胡说,我没醉,你问问靖儿,当年我和他师傅们喝酒,那可是用缸喝的。”

    不过当年是当年,今日是今日。连日守城,全真教虽然人数不多,但责任不小,虽说有林志兴帮他出谋划策,但他身为首脑,压力全在他身上,这时早已身心俱疲,几碗酒下肚,已经有了醉意。

    林志兴?这小子在哪?整天都是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看老道今日不灌醉了他。丘处机四处张望,想找出林志兴的位置,不过他的举动马上就被打断了。

    “哈哈,爽快。”邻桌一个老头听了他刚才的豪言凑上来道:“我以前一直不喜欢你们名门正派的做派,做什么事都扭扭捏捏地。先讲上半天道理,不够豪气。不过道长刚才那话讲得够爽快,来,小老儿敬道长一杯。”

    丘处机原本是极爱交朋友的,可惜后来全真教声望渐高。他作为教中首脑之一,也是威严日盛,就少有人敢和他交朋友了,这时冒出来一个。他自然喜不自禁,一连和那老头干了三碗。

    “道长好酒量。”这时朱子柳也过来凑热闹。丘处机又与他干了一碗,道:“这算什么,想当年我刚出道的时候……”丘处机出道甚早,又跟着天下第一的王重阳。有些事情他讲出来,是一般人闻所未闻的,因此周围群雄渐渐地都聚了过来,听他讲一些江湖轶事。

    林志兴正坐在一堆师兄弟们之间埋头吃菜,这带着酒糟味地酒明显没有眼前无公害的猪牛羊肉有吸引力,不过若是有人来敬酒,他倒也来着不拒酒到即干。这时李志常端着酒摇摇晃晃地走过来道:“林师弟,今日大伙儿高兴,喝点酒不算犯戒吧?”

    林志兴笑道:“当然不算,没看丘师叔都带头喝了吗?”

    李志常道:“龙姑娘不在。你怎么不多喝点?”

    原来黄蓉因为有身孕不能喝酒,今次没有出来作陪,反而把小龙女等一干女侠都叫了去单独开了席。林志兴心中狂汗,心道:我喝不喝酒和龙儿有什么关系?于是他朝人群围困中的丘处机那边指了指道:“若是喝醉了可看不到这样有趣的情景了。”

    这时丘处机已经在讲郭靖的由来了:“你们可能不知道,靖儿地名字还是老道我给起的,那日我来到牛家村……”这个平日道骨仙风的老修真这时兴奋地手舞足蹈,看得李志常目瞪口呆。

    林志兴又指着两个明显喝高了抱在一起的全真弟子道:“明日可以好好地笑他们一笑。”李志常顿时又是一阵恶寒。

    全真弟子平日都是不准喝酒的,因此酒量都不怎么样。不一会就倒了一片,只剩林志兴一人含笑看着场中醉态可鞠地群雄。

    散席已是深夜。林志兴回到房中的时候,小龙女正在等他,见他是自己走回来的,惊喜道:“你居然没有喝醉?”

    林志兴笑道:“当然。怎么你盼着我喝醉吗?哦,你是不放心,才在这里等着我的,对不对?”

    小龙女被他说破心思,害羞便要

    离开,林志兴急忙拉住她道:“你在这里,正好省得我去找你了,赶紧收拾好东西,我们马上就走。”

    小龙女疑惑道:“马上就走?丘道长不是说明天走吗,你不和他一起走?”

    林志兴道:“若是跟着丘师叔,肯定就一路回山去了。这次出来,就泡在襄阳城里,我可不想这么快就回终南山去。”接着顿了顿,又道:“我来这世界二十多年了,哪儿都没去过,早就想四处看看了。听说江南风光最好,又没有战乱波及,这次定要亲去游历一番。”

    小龙女听了,也有些神往。她只要和林志兴在一起,去哪里都无所谓,当即回房简单地收拾了一下行李,两人便悄悄地摸出府去。

    还没走多远,前头就窜出一人,沉声道:“是谁?”及至看清两人面目才笑道:“你们两个偷偷摸摸干什么呢?老叫花子还以为来了贼人。”www。10;1du。net

    林志兴道:“哪里会有贼人这么大胆,敢到这里来放肆。洪老前辈怎么在这里?”

    洪七公道:“刚刚喝了酒,睡不着。你们两个半夜三更要到哪里去?”

    林志兴道:“不想就这么回山去,想出去四处走走。”

    出去走走?出去走走用得着半夜三更?洪七公可不相信他地鬼话,不过别人的私事他也不想多管,想起一事,便道:“你要是行走江湖,便替老叫花子留意一下,看看有没有好的徒弟胚子。”

    林志兴这就郁闷了:我哪知道什么样的叫好的徒弟胚子?转念一想,便道:“郭夫人不是快要生产了吗?父母都是高手,生出来小孩资质肯定不差,足够给前辈当徒弟地了。”

    洪七公道:“现在郭小子当大官了,只怕他不愿意。”

    林志兴道:“郭师兄只怕从来没把自己当成官。”

    洪七公喜道:“若果然如此,老叫花子就要过来亲自教导,郭小子教徒弟的本事实在太差。”

    林志兴怕耽搁久了被其他人看到,便向洪七公告辞:“洪老前辈,晚辈们就先走了。”

    洪七公心情正好,挥手道:“走吧,走吧,我不会和丘处机说的。”

    两人于是走出府去,一路找僻静处走,再没有被人发现,到城墙上寻了个角落顺着墙根滑下城去,没有惊动值勤的宋兵就来到了城外。到了城外,小龙女提议先去大胜关陆家庄,因为孙婆婆在那里,还有个师侄也在那里。

    等两人来到陆家庄的时候,天已经亮了。孙婆婆见了小龙女十分欢喜,上下打量了她一番道:“听说襄阳打得很激烈,老身就一直担心姑娘。如今姑娘平安无事,老身就放心了。”聊了几句又问起杨过来,林志兴道:“杨过好着呢,已经当将军了。”

    孙婆婆反而不放心了:“那孩子,头脑一热就闯祸,怎么能当将军呢?不行,我得去管着他。”说完又对林志兴道:“我把我家姑娘交给你照顾,姑娘若是受了委屈,我可饶不了你。”

    林志兴笑道:“婆婆放心,我可不会让龙儿受半点委屈的。”

    接着小龙女又去教了陆无双一些古墓的功夫,林志兴在一旁看着两人,对一样看着两人的程英道:“你师傅就在襄阳,你不去看看他吗?”

    程英已经好久没有见过黄药师了,闻言惊喜道:“真的?我这就去襄阳见他。”

    陆无双听到了跑过来道:“表姐,你要去哪?”

    程英道:“我师傅在襄阳,我要去见他。”

    陆无双当即道:“我也要去。”

    于是五人一起离开了陆家庄,孙婆婆、程英、陆无双是去襄阳城,林志兴与小龙女则是另一路,两队人在路口依依作别。

    却说丘处机直到第二天下午才宿醉方醒,见天色已晚只好再等一天再走。第三天要走时招集弟子,这才发现少了林志兴。看到林志兴房中写着“弟子先走一步”的纸条,众人表情各异。

    刘处玄问道:“丘师兄,是不是派弟子去找他回来?”

    丘处机想了想道:“不必了,江湖并不如想象中地有趣,等他累了,自然会回来的。人都到齐了吧?出发,回山。”

    第七十三章 顺江而下

    林志兴与小龙女辞别孙婆婆三人,转道一头扎进襄阳城西的密林里。看着密林深处的石洞,小龙女觉得仿佛回到家中一般,终南山上的古墓也是这样密林环绕人迹稀少,不由对这未曾谋面的前辈起了亲切之意。

    及至见了洞中的石桌石椅,小龙女更添亲切之感,想要走近看一看,蓦地看到一条碗口粗细的三角头大蟒盘踞在石桌的另一侧,不自禁地发出“啊”的一声惊呼。

    原本有天敌大雕在此,那些蛇不敢靠近石洞,如今大雕走了,那些蛇就四散而出,恰好有一条钻进了洞里。

    好在小龙女不是一般女子,看着这么大一条蛇,虽然心里发毛,手上的动作却不慢,连忙拔剑,想要先下手为强。古墓派的武功以灵巧多变为长,一时洞里剑光闪烁,那蛇片刻之间就被小龙女刺了好几下。不过那蛇皮糙肉厚,小龙女又没有刺中要害,因此没受什么实质性的伤害,吃了痛暴躁起来,追着小龙女不放,想用蛇身缠住小龙女。

    小龙女仗着轻功还能不被蛇追上,可是她见这么个庞然大物追在身后,可她怎么也伤不了那蛇,心里早就慌了神。林志兴本来在外面找剑冢所在,听到小龙女的惊呼连忙跑进洞来,见状便喊道:“刺它眼睛。”本来刺七寸更好,不过这么大的蛇,林志兴也不知道它的七寸在什么地方。

    小龙女道:“刺不到。”声音中隐隐带点泣意,显然被这蛇吓到了,她也几次想去刺蛇的眼睛,不过那蛇也晓得保护要害,总是提前躲开,小龙女的剑再快,也没有那蛇转脑袋转得快。

    林志兴道:“一起来。”于是小龙女又朝着蛇头刺出一剑,那蛇一转头闪开,不料这时林志兴也刺出一剑。正好撞在蛇眼上,顿时打瞎了那蛇一只眼。那蛇吃痛,又把头甩了回去,小龙女见机又出一剑,把它另一只眼睛也废了。

    那蛇失了双目。愈加狂暴,碗口粗细的蛇身不住在地上翻滚,洞里的石桌石椅都被打了个粉碎。林志兴急忙拉着小龙女跳出战圈,站在洞口看那蛇发飚。

    女孩子看到这种蛇虫之物本能的有些害怕,小龙女刚才身在险境还不觉得,这时想起来心中后怕,双手紧紧抓着林志兴不放。林志兴转头见小龙女脸色发白。安慰她道:“你不要怕,看我一剑斩了它。”

    这时那蛇虽然气势十足,不过因为目不能视物,处处露出破绽,等了一会,林志兴看准个机会,狠狠地一剑斩下它的脑袋。那蛇扑腾了几下便瘫倒在地下不动了。

    见大蛇死了,小龙女的脸色才好看一点。林志兴拉着她走到大蛇跟前,剖开蛇腹,挖出一个深紫色的蛇胆递给小龙女:“赶快趁新鲜吃了。”

    蛇胆上还带着血迹,外加一股腥臭之味,小龙女刚刚恢复地脸色又白了,连忙摇着头躲开,任林志兴百般劝说,就是不肯吃。林志兴最后急了。拿着蛇胆放在她嘴边道:“张嘴。”

    小龙女倔强地看着他就是不张嘴。林志兴也毫不示弱地拿着蛇胆瞪着她,两人对视一会,最后小龙女拗不过他,只好张开嘴让他把蛇胆喂进嘴里。

    蛇胆入口。小龙女不敢把它咬破。闭着眼睛囫囵吞了下去。林志兴道:“快运功。”小龙女依言运功,觉得一股清凉之气流过。全身内内外外都像是被洗了一遍,襄阳守城时留下的伤痛疲劳都被洗得干干净净,精力兴旺尤胜平时,心里又惊又喜,张开眼睛说道:“我们再去杀条蛇,你也吃一个。”

    林志兴笑道:“谷里蛇多,总能吃到的,我先带你去个地方。”

    于是两人来到一处峭壁下,抬头见峭壁中部离地大约二十丈有一块大石,上写着“剑冢”二字。两人轻功都不差,二十丈的距离,瞬息可到。及至上了平台,见石头上“剑冢”两字边上还刻有几行小字,写的是:剑魔独孤求败既无敌于天下,乃埋剑于斯。呜呼!群雄束手,长剑空利,不亦悲夫!

    林志兴早就知道独孤求败很厉害,看了也没有什么感触,转头见了一座石头堆起地大坟,就招呼小龙女一起把它挖开。不一会两人搬开石块,露出并排放着的

    三柄长剑,林志兴便伸手朝中间那把玄铁剑抓去。

    原本林志兴就是冲这把玄铁剑来的,至于独孤九剑,他可没这个奢望:没听说独孤求败把这东西埋在这里了啊。等他抓起那把七八十斤重的玄铁剑,不禁心中苦笑:我总算知道什么叫“重剑无锋,大巧不工”了,这根本不是剑,是锤子,是金刚杵,用来砸人倒是一下一个准。他内力在身,抓起这剑自然没问题,不过要用这剑使出剑法来,那就太强人所难了。林志兴对自己现在的剑法很满意,既不想去瀑布里自虐,也不想去海浪里找死,这把重剑大概是用不上了。林志兴可没兴趣背着七八十斤的大铁四处走,至少在他找到会打造玄铁的铁匠之前,这把剑还是在这里躺着吧。反正这地方本来就人迹罕至,如今雕也走了,不怕有别人会找到这里。

    小龙女这时正拿着另一把剑端详,那剑青光闪闪,锋利无比,林志兴见了便道:“无主之物,你要喜欢就拿着吧。”小龙女道:“不要了,我看看就好。”她看完又把剑放了回去,两人把石头草草盖上,顺着来路又下到谷底。

    这时天色已晚,两人在山中待了一夜,第二天又抓了几条蛇,分吃了蛇胆,不但疲劳一扫而空,很多平时内力不易走到地关脉|穴道竟也变得畅通无阻,内功也略有进境,林志兴笑着对小龙女道:“这独孤求败和你家祖师婆婆倒有点像,不过他养的怪蛇比你家养的玉蜂要有用多了。”

    两人又在谷里待了两天,林志兴估摸着丘处机已经走了,便又回了襄阳城,准备在襄阳坐船,顺流而下去江南游历一番。两人来到城北,见码头上停着一艘客船,林志兴便上前问船老大:“你这船是到哪里去的?”

    王二是个老船主了,他手下有一条中等大小的客船,常年来往于襄阳和鄂州之间,这些年来也攒下不少家财。前几天襄阳危急的时候,他也想过举家迁往鄂州,不过现在嘛,“有郭大侠在,襄阳怎么也丢不了。”王二靠在码头上,美滋滋地想着:“该给儿子找个媳妇了。那小崽子太不让人省心,竟跑去当兵去了。你去当兵了,你老子的船到时候交给谁?看来是该有个媳妇管管他了,是邻居李家地闺女好呢,还是对门刘家的闺女好?”

    “你这船是到哪里去的?”林志兴的话顿时打断了王二的想象,王二抬头一看,眼前站着一男一女两人,都是腰带长剑,明显是江湖中人,那男的倒也罢了,那女子便如仙女般美丽,王二不禁多看了两眼。

    这几天陆续有协助守城的江湖中人从襄阳离开,王二船上也送走不少,这时便道:“小老儿的船是到鄂州的。两位是帮着守城地英雄吧?若是坐我地船,只收你们半价。”

    林志兴点点头:“就去鄂州。”鄂州是现在的武昌,交通便利,林志兴便把第一站定在那里。这时船上又上来几个客人,其中有一个林志兴认得,是江南霹雳堂的,姓雷,当时去刺杀忽必烈的时候找他要过雷火弹。那人也认出了林志兴,上前招呼道:“林少侠,龙姑娘,丘道长昨天就走了,你们怎么没有和丘道长一起走啊?”

    林志兴道:“长年都在北边,早就听说江南繁华,这次想去江南看看。”

    那人道:“北边都在打仗,江南安定,繁华是繁华,都是那些当官地看不到在打仗,等哪天蒙古人打到家门口了,看他们怎么办。”

    其实林志兴就是要趁着蒙古人没有打过来,去看看大宋最后地繁华,当然这话不能说出来,就问道:“雷兄是要回家去吗?”

    那人道:“是啊,不过回去了还要回来,郭大侠说了,火器非常有用,这次回去了我就把家搬到襄阳来,造他一大堆火器,等着蒙古人来。”

    那时候的蒙古人就像抗战时候地小日本一样,说起打蒙古人来,平民百姓可能有点害怕,不过有点本事的人都是打骨子里兴奋,林志兴早就见怪不怪了,两人又说了一会,等船开了就各自散去。

    第七十四章 全真有劫

    船刚开出襄阳,林志兴还在甲板上观景,就见江北岸远远的人。那人虽瘸了一条腿,但拄着根拐杖依然跑得飞快,身后数十骑蒙古骑兵一时竟追之不上。眼看得前面汉江拦路,身后的蒙古人越来越近,那人毫不迟疑,“扑通”一声就跳进水里,好一会都不冒个头出来。蒙古人都不会水,只好呆呆地在岸上看着,稀稀拉拉地放了几支箭,就悻悻地回去了。

    “快救人。”船上也不知是谁喊了一声,船老大连忙把船开了过去,没开出多远,就见那人在船旁露出个头来,船上水手急忙扔了绳子下去。

    等那人被拉上来,众人一看,那人是个老者,须发灰白,约莫五十来岁的样子,身上衣服已成破布,特别是背上,箭伤、刀伤无数,有许多箭簇还留在体内,不过刚被河水洗过,倒也看不到血迹,也不知道那人受了这么重的伤,是怎样撑到这里的。林志兴见了,急忙上前输了一道真气给他,替他吊住小命。

    那人见自己到了船上,蒙古人想来是追不上了,放下心来,急急地道:“快带我去见郭靖,我有紧急军情。”说完竟一头昏了过去。

    紧急军情?蒙古人都已经走了,这时还有什么紧急军情?难道蒙古人又要回来了?众人听了,顿时反应不一,有害怕蒙古人想逃往外地的,也有摩拳擦掌想打蒙古人的。这样一个义士冒死送来地军情,谁也不敢怠慢。好在船刚起航,船老大一声令下,又把船开回襄阳码头。

    船刚靠岸,林志兴已经当先抱起那人,与小龙女一道朝郭府跑去,船上众人也都暂时不走了,纷纷在岸边等候消息。见了郭靖,林志兴不及寒暄,当头便道:“郭师兄。快来救人。”

    郭靖也不知这人是谁,见他伤得重,便把随身带着的九花玉露丸取出,给他服了一颗。又运功替他化开药力。这时黄蓉也从后面出来,问林志兴:“这人是谁?怎么伤的?”wp。101^du。NeT

    林志兴道:“这人说有紧急军情,当时他被蒙古人追杀,跳进汉江才得以逃脱。”

    黄蓉也猜不透这时候会有什么紧急军情。好在那人得了灵药相助伤势好转,这时正好清醒过来,睁开眼睛第一句话便是:“我是冯默风,我有紧急军情要告诉郭靖。”

    郭靖道:“我就是郭靖……”他的话还未说完便被人打断。黄药师像一阵风一样冲了出来,旋即意识到自己失态了,顿时咳嗽一声。板着脸问:“默风。你还记得我吗?”

    黄药师这些年除了头发白了点样子没什么大变。冯默风如何不认得。他擦了擦眼睛,确定自己没有看错。哽咽道:“师傅,弟子可又见到您了。”说完心中有感,止不住嚎啕大哭起来,又挣扎着要爬下来给黄药师行礼。

    黄蓉赶紧把他扶住,笑道:“冯师兄,几位师兄师姐里只有你没有消息,父亲这些年可想你了。”

    黄药师本来就最喜欢这个原来的小徒弟,今日见到了,说不高兴,那肯定是假的,不过黄药师可不会承认,继续板着脸道:“胡说,我想他干什么?想起来就心烦。”

    冯默风忽然挣开黄蓉,跪下给黄药师磕头道:“弟子不敢劳烦师傅想念,可弟子无时无刻不在想着师傅。”

    冯默风的伤都在背上,这时一磕头,便被黄药师看到了,原本要说的话被他吞进肚里,脸色忽的一变,怒道:“默风,是谁打伤你地?好大的胆子,敢伤我黄药师的弟子。”

    冯默风喜极而泣:“师傅,您还肯认我做徒弟,我就是立刻死了,也是开心的。弟子这伤是被蒙古兵打地,对了,弟子得到消息,蒙古人要去攻全真教,特地赶来相报。”

    林志兴原本站在一旁看他们师徒重逢看得正高兴呢,这时忽然听到这个消息,顿时大吃一惊,连连追问这个消息是否属实。

    原来当日冯默风被当作铁匠被蒙古人抓进军中,蒙古人退兵时,工匠被当作重要资源安排在中军,与忽必烈的军帐相距不远,冯默风无意之中就听到了忽必烈的安排。这次没能攻下襄阳,忽必烈迁怒到全真教和其他武林人士的头上,那些武林人士要不家在江南,要不本身就是绿林大盗,想对付他们,

    忽必烈有心无力,于是唯有选择对付全真教了。

    冯默风得了?( 全真门徒 http://www.xlawen.org/kan/735/ )

本站所有小说都是转载而来,所有章节都是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备案号:粤ICP备1234567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