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新辣文小说网 > 仙侠修真 > 全真门徒 > 全真门徒 第 20 部分阅读

第 20 部分阅读

    其上还有《六脉神剑》这样以指力当剑的传奇绝学。可惜后辈不肖,不但《六脉神剑》已经失传,便是一阳指也没有学到家。老衲年轻时一心好武,最大的梦想就是能重现隔空伤人的一阳指,可无论我怎么努力,无论用多少内力去催动,指力离指以后,迅速消散,短短三寸之外就感觉不到了。这个难题困扰老纳多时,直到后来用先天功运行一阳指替黄蓉丫头疗伤时,感觉指力凝而不散,与平时大不相同,这才有所心得。可惜先天功对身体损害颇大,老衲每用一次先天功,都要调理良久,直到后来入了先天境界,才能细细体会这其中的变化。”

    莫非那时候的人练的都是先天武功?林志兴不可抑制地萌发出这么个想法。这只是个猜想,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一灯大师教给自己地就是一阳指,心中只觉受宠若惊。道:“大师如此厚爱,晚辈真是,真是……”

    一灯大师打断道:“老衲何尝不是从你这里获益匪浅。当年重阳兄不远千里来到大理,用先天功换取老衲的一阳指。冥冥中也是天意。身负先天功之人才是最适合学一阳指的,我那几个徒弟都是得其形不得其神,若是因为敝帚自珍的缘故,让一阳指湮没失传,老衲才是罪人。”

    林志兴再次谢过,头一偏,见小龙女正站在一旁,神色微微有些沮丧,忙走过去,握着她地手轻轻地问道:“龙儿。什么事不开心?”

    小龙女在一灯大师说话的时候就出来了,她心无杂念,练功时就一门心思在练功上,一阳指的功夫比林志兴还早练成,只是玉女心经虽然精妙,到底不是先天功夫。就如一灯大师所言,她也是指力打出两三寸就消失得无影无踪。本来一门功夫,无论学会学不会,小龙女是不会在意的,不过她与林志兴配合默契惯了,林志兴有先天功,她就有玉女心经,林志兴有全真剑法。她就有玉女剑法,这时林志兴多学了一门功夫。她却学不会。觉得少了门和他般配的武功,一时有些闷闷不乐而已。这时听林志兴问到,便道:“没事,只是我很笨……”

    林志兴一听就明白了,笑道:“你用玉蜂针打人,也是一样的。”小龙女一想也对,这才高兴起来。

    一灯大师在一旁看着他们,不禁想到当初自己还是大理国王时的日子,想起年轻时的瑛姑,忽地回过神来,对小龙女道:“龙丫头,老衲这里还有一篇《九阴真经》的总纲,这便传了给你吧,不过你要向老衲保证,不可把这篇总纲告诉林小友。”

    小龙女一听便道:“那我不要学了。”她还没什么东西不可和林志兴分享,听老和尚这么一说,便有些不高兴。

    林志兴赶紧劝道:“大师不让你告诉我,是因为重阳祖师有遗训,全真弟子不可练《九阴真经》,以示他当年夺经书没有私心,你可不能让我违反祖训。这篇总纲是好东西,难得大师肯教,你赶紧去学了来。”

    一灯大师接着道:“这篇总纲,端得玄妙无比,能把修行之人的心魔业障转为神通,是进军先天境界地捷径。林小友已是先天境界,练之也无大用,你若学了,却可尽快达到与他一样的先天境界。”

    最后一句才是关键,小龙女听了,当即答应下来,随一灯大师学《九阴真经》总纲去了。那篇总纲虽字数不多,不过字字珠玑,含义深远,一灯大师练了这么多年,也有不少经验心得,可不是几天就能学完的。

    那两人走后,林志兴又用起新学的一阳指试了试,发现最远能打到一丈左右,

    不过那个距离只能给人挠痒痒了,再远就一点感觉都没有了,看着一灯大师站在三丈以外打出的那个深坑,心里唏嘘不已:那老和尚几十年的功力果然不是吹地,只怕比洪七公、黄药师他们还要高一筹。

    忽地他想起一事,转身回了房间,双手各握一支笔,凝神片刻,两支笔同时在纸上画图,依稀可以看出,一个是圆,一个是方,只是圆中带点棱角,方中带点弧润,极具抽象美感。林志兴看了摇了摇头,又一连画了十几个这样圆不圆,方不方的东西,才确认自己确实没有分心两用的本事,颓然叹口起,放下笔来。

    原本他对左右互搏这门功夫并不期待,一来大凡武功招式,不光有手上的招式,还有步法配合,你左右手用不同的招式,若这两个招式配合的步法不一样,你脚上怎么办?二来一个人的功力只有这么多,分心去使两个招式,每个招式就只能用一半力,还不如全力用一个招式有用。因此左右互搏绝对达不到实力翻倍的效果,最多就算一门诡异地武功,其实最大的用处还是自己和自己打架,而且谁知道用得多了会不会精神分裂?不过学了一阳指以后他倒觉得可以试一试这左右互搏,与人争斗时一手与人缠斗,忽然另一手发出一记一阳指,一定能打得别人措手不及吧?

    不过事实证明,他林志兴是没有这个本事地,因此郁闷不已,推开门走了出去。眼见得院中无人,他信步走到院后地菜地里,只见慈恩盘腿坐在地上,浑身颤抖不已,便好心地问道:“慈恩大师,你这是怎么了?”

    慈恩自从杀了人,身体时时气血翻腾,心中恶念总是冒个不停,全靠他出家这么些年学的佛法苦苦压住,这时也是恶念发作,正苦守一线清明,与身体里地恶念斗争,不料被林志兴一扰,顿时灵台失守,整个人跳了起来,大叫道:“我生来就是恶人,上天不容我悔过。我虽无意杀人,终究免不了伤人性命,我不做和尚啦!”说完双眼一睁,见林志兴站在眼前,不由分说就挥掌朝他打去。

    林志兴没料到会有这般变故,急忙右掌在胸前一挡,接下了他这一掌,慈恩随即双手连环发招,一掌接着一掌朝他攻来,一边还高叫道:“你怎么不还手,是看不起我吗?”

    林志兴知道他这时神志不清,心里骂道:你这样猛攻,让我怎么还手?他如今剑不在手,攻击力一下弱了好多,不过他的功夫本来就是被欧阳峰压着打出来的,防守能力无以伦比,而且全真弟子练掌法还在练剑之前,因此他双掌使得毫不逊色,不管慈恩如何猛攻,都稳稳地守着自己一亩三分地。过了片刻,慈恩就不再大呼小叫了,只管红着眼,喘着粗气,一掌一掌不停地对着林志兴打去,仿佛那就是他不共戴天的仇人一样,林志兴也不说话,慈恩怎么攻,他就怎么守,反正先天功回气快,先撑不住的总归不会是自己。就这样一直打了大半个时辰,只听慈恩气喘如牛,出掌渐渐地慢了下来,眼神也渐渐地变得清明,终于打出最后一掌后收手而立,对着林志兴打个稽首道:“多谢小友襄助。”

    一灯大师和小龙女早被惊动,一直站在旁边没有去打扰他们,这时一灯大师走上前去,也对林志兴谢道:“多亏了小友帮忙。”接着又转头对慈恩道:“你好些了吗?”

    慈恩道:“师傅,弟子这次觉得把恶念尽数发泄了出去,全身上下从来没有这么轻松过。”

    一灯大师一愣,随即道:“以前我总叫你苦苦忍耐,却忘了堵不如疏,这次沉疴尽去,真要好好谢谢林小友。”

    林志兴急忙道:“不敢当。”

    一灯大师和慈恩走后,小龙女走上来对林志兴道:“你又做了件好事。”

    林志兴皱眉道:“那也未必。慈恩这件事,我许是帮了倒忙。”

    小龙女愕然道:“怎么会?大师都已经说了。”

    林志兴道:“心中的恶念只有靠自己才能克服,我今天帮了他,却怕他自以为找到了捷径,日后恶念再起时还想着找别人帮忙,因此这事我也不知道做得是对是错。”

    第九十一章 杀该杀之人

    第二天,小龙女继续向一灯大师讨教《九阴真经》总纲门来找林志兴。他出家二十年来,手上的功夫却不曾拉下,二十年前他就是五绝之外的第一人,如今功夫更有进步,没想到一个年轻人竟能只守不攻,挡他半个时辰,生生拖到他没有力气为止,心里是又吃惊又佩服。

    林志兴两次助他战胜心魔,他就借着道谢的由头来找林志兴。两人都是学武之人,谈来谈去不久就谈到了武功上。慈恩先不论为人如何,单论武功,那绝对称得上宗师级人物的,自是见多识光,经验丰富,而林志兴再世为人,号称天南地北无所不知,练的又是先天功,另辟奚径,每有新论,总让人耳目一新,因此两人越谈越投机,还时不时为各自的观点争论。

    末了,慈恩叹道:“自入了师傅门下,好久没有这么轻松过了。”

    林志兴道:“所谓执念,你越是想着它,它就越是要冒出来,你若一点都不想它,那就一点事情都没有了。”

    慈恩听了一呆,接着摇头叹道:“若是这样就好了。十年前我入师傅门下已久,可是还是忍不住杀了三人。杀人之前只觉得心念难熬,非发泄出来不可。可杀过人后却感觉十分后悔,当时若是再忍一忍,可能就忍过去了。昨天也是这样,若不是小友相助,只怕今天也在后悔吧。师傅总说成善果,成善果,像我这样什么时候才能恶念除尽,得成善果呢?”

    成善果?林志兴心道:有朝一日,你能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就离成善果不远了。不过他对佛教没什么好感,对一灯大师还是很尊敬的,这时见慈恩说得郁闷,就道:“你若是怕杀了人后悔,就去杀那些杀了不会后悔的人。”

    慈恩道:“人人都是父母所生,都有亲戚朋友,我们要善待每一条生命,哪里有杀了不会后悔的人?”慈恩听一灯大师讲了二十年经,平时脑筋清楚的时候,就把这些经文奉作正道。也算是个合格地和尚。

    林志兴听得眼珠子都要掉出来了,这真的是以前那个杀人不眨眼的裘千吗?一灯大师你未免教得太好了点吧?于是就问:“有人为官三年只知盘剥百姓闹得治下家破人亡不知凡几,这样的人该不该杀?”

    这样的人自然该杀,可这又与平时所学不符,一灯大师从来都是教他远离杀业的,慈恩一时有些犹豫,林志兴见了嗤笑道:“原来你学佛法把脑子学坏掉了,连是非都分不清了。”

    慈恩大怒:“谁说的,这样的人自然该杀!”

    “那你杀了他会不会后悔?”

    慈恩道:“这样的人,杀一百遍都不为过。怎会后悔?”

    林志兴又道:“有人拉帮结派横行乡里,对其他乡亲任打任骂。看到有姿色的女子就抢回家中,一言不合就当街杀人,这样地人该不该杀?杀了会不会后悔?”

    慈恩这次想也不想就道:“该杀,绝不后悔。”

    林志兴便道:“着啊,有这许多该杀之人,你又何必苦苦忍耐。”

    慈恩听了默然不语。

    林志兴接着道:“当年在华山,大师问江湖上谁没有杀过人,犯过恶行,可还记得洪老帮主是怎么答的吗?”慈恩这人,性格暴躁易怒。当年幡然悔悟之后,若是能跟着洪七公弃恶扬善,行侠仗义,现在未必不是一个有名的大侠。可惜跟了一灯这个老和尚学佛,大违心性,因此学得事倍功半。到如今还时时为心中执念烦恼。林志兴今天与他聊得投机,便想助他一把。

    当年慈恩被众人围攻,不敌之下喝问:“若论动武,你们恃众欺寡,我独个儿不是对手。可是说到是非善恶,嘿嘿,裘千仞孤身在此,哪一位生平没杀过人、没犯过恶行的,就请上来动手。在下引颈就死,皱一皱眉头的也不算好汉子。”

    当时众人都心中有愧,只有洪七公敢答,他道:“老叫化一生杀过二百三十一人,这二百三十一人个个都是恶徒,若非贪官污吏、土豪恶霸,就是大奸巨恶、负义薄幸之辈。老叫化贪饮贪食,可是生平从来没杀过一个好人。”这话说得众人气夺,慈恩现在回想起来,还是忍不住心中激动。

    慈恩好不容易克制住情绪道:“可惜我当年坏事做尽,可不能如洪老帮主那样问心。”

    林志兴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过能改,善莫大焉。你总是念念不忘以前的错事,可你再是心中忏悔,于那些事又有什么好处?还不如将功补过,以前杀了一个义士,如今去杀得十个恶人,也就补过了。”

    慈恩想了想,忽然笑了起来:“师傅一心想让我远离恶业,你却在这里劝我杀人,真是……”

    林志兴道:“菩萨也有金刚怒目的时候,谁说出了家就不能杀人了,如今蒙古人肆虐,汉人饱受欺凌,你师傅教你武功,就是让你出家当缩头乌龟的吗?”虽然蒙古人的崛起是历史上写定了的,可林志兴一点都不喜欢,他就是要挑战历史,只要有可能,他就要给蒙古人找麻烦。慈恩这样地高手,不去帮着打蒙古人真是太浪费了。

    —

    慈恩哈哈一笑道:“小友说得对,是我想差了。”他既然决定要除恶以补过,以前那些错事有了弥补之道,就不再时刻煎熬着他了,一时纠缠他二十年的沉疴尽去,心中无比轻松,接着道:“小友地功夫别出心裁,昨日我浑浑噩噩,看不出其中奥妙,今日还要再讨教讨教才好。”

    林志兴也笑道:“敢不从命。”

    接下来的日子,小龙女依旧每日去找一灯大师学武,林志兴有时自个儿练功,有时去找慈恩切磋。一灯大师见慈恩喜怒随心,行止自然,不再像以前那般总是苦苦忍耐着心中的恶念,虽不知林志兴与他说了什么,心里还是很欢喜的。不过若是他知道林志兴教唆慈恩去杀人,不知会是什么表情?

    小龙女极喜欢这样安静的日子,学完了《九阴真经》的总纲后也没想着要走。她性格单纯,喜欢就是喜欢,丝毫没有作为客人的不好意思,一灯大师也毫不在意。林志兴见她喜欢,也不说要走,两人就像当年在终南山上那样,整天在一起练武嬉戏,若有武学难题,就去请教一灯大师,大师耐心甚好,总是翻来覆去,直讲到你完全明白了为止。倒是慈恩,时不时就来找两人,有时是喝茶,有时是切磋。

    这样的日子一连过了几个月,有一天慈恩从山下回来,面色严峻,见了一灯大师道:“师傅,山下都传遍了,蒙古人定了新的可汗,又要大举南侵了。”

    一灯大师叹道:“那些帝王元帅们以天下为赌注,输了的不但输去了江山,输去了自己性命,可还害苦了天下百姓。”他是出家之人,不欲理会这些事,这时只叹了叹就没有下文了。

    慈恩继续道:“师傅慈悲,弟子佩服。这次蒙古大军分两路南下,一路由王爷忽必烈率领去攻襄阳,自然有郭靖他们守着,另一路却是可汗蒙哥亲自带领,一路南下,攻地是四川。”慈恩这次是有了出山之意,因此一灯大师没有问,他却原原本本地把这些消息都说了出来。

    四川?过了四川就是大理国了吧?一灯大师虽然出家几十年了,可毕竟还没有成罗汉,还是故土难忘,一听说蒙古人去了四川,生怕四川的宋兵抵挡不住,大理国也跟着遭殃,一时眉头大皱,过了一会,才道:“我知道了,你下去吧。”

    慈恩接着道:“要不弟子去打探打探消息?”

    一灯大师一言不发,不置可否,慈恩不得要领,只好退了下去,出了一灯大师的房门,就去找林志兴与小龙女商议。

    不料过了一会,一灯大师找了过来,看到人都在,就说:“老衲离开大理已经有三十多年了,终究是故土难忘,也该回去看看了。老衲这就下山,回大理去了。”接着又对慈恩道:“我知道你的心思,你先去四川,我去过大理,就来和你会合。”

    慈恩道:“弟子遵命。”

    林志兴记得慈恩就是去打探消息地时候遇到金轮法王,不敌而死的,虽然不知道是不是这次,这时哪放心他一个人去?再说,主人家都走了,做客人的怎么还好意思赖在这里,因此站起来道:“我们与慈恩大师同去,看看有没有能帮忙地地方。”

    江湖中人出行,最是简单不过,随便收拾些衣物干粮,四人说走就走,不到一柱香的工夫就收拾停当,掩了门便下山去了。

    第九十二章 名将之弟

    人下得山来,分作两路。一灯大师自去大理不提,兴、小龙女一路便朝四川赶去。林志兴新学了一阳指,手握利刃,信心满满:这般阵容,不要说金轮法王一人,就是金轮法王、欧阳峰、公孙止同来,他们也丝毫不惧。

    不料一路上风平浪静,三人一直走到重庆,竟连个蒙古士兵都没有见过。重庆是四川首府,川东重镇,三人尚未进城,便能感受到战争的气氛。城墙上固然旌旗蔽日,长江边艨斗舰鳞次栉比,最要命的是,几队全副武装的士兵守在城门口,凡是要进出重庆城的,都要仔细查看户籍证明,以免蒙古人的奸细混入城中。

    慈恩落户在湖广南路,自有当地官府开出的户籍证明,想要进城自无不可,不过林志兴与小龙女两人哪里有这东西,顿时傻了眼:一路越往前线肯定盘查地越严,像我这样的莫不是会被他们当成奸细?那不是说从今日起就进不得城了?那还如何出手帮忙?

    林志兴看着戒备森严的城门发呆,心里正盘算着从哪里去弄两张户籍证明来,忽然听到似乎有人在喊自己,连忙回过神来,转头一看,就看到了一个熟人:转轮王张一氓。

    张一氓走到近前,喜道:“我老远看着就像是林兄弟和龙姑娘,试着叫了一声,没想到果然是你们。你们怎么会在这里?”

    说完也不等林志兴答话,拉着他就往城里走,一边走一边道:“真没想到会在这里遇到林兄弟,今天定要在城里找一家像样的酒楼,我做东,请几位尝尝川菜。”

    说话间就已到了城门口,守城的士兵中有个当官的走了过来,林志兴心中一紧,却见那人并没有向他们要什么户籍证明,而是躬身向张一氓行礼道:“见过张先生。先生是要进城吗?”

    张一氓指着林志兴三人道:“正是。他们几个是和我一道的。”

    那人听了,神色恭谨,也不管他们要什么证明了,让那些士兵让开一条路,就放他们进了城。

    林志兴见了诧异,就问道:“你怎么混到军中去了,貌似地位还不低?”

    张一氓道:“这事说来话长。先找个酒店,一会边吃边说。

    于是四人在街上找了家看上去颇有规模的酒店,抢在林志兴发问前,张一氓先道:“你还没有给我介绍这位大师呢。”张一氓见慈恩神气内敛,一派宗师风度。早就心中好奇了。

    林志兴道:“这位慈恩大师,你也许没有听说过,不过大师出家前,那可是赫赫有名的。”

    张一氓听了,在心中盘算了一番:听他说出家前就有威名,那肯定不是少林寺或者其他寺庙里的高僧了,可这些年来没听说有什么名人出家了呀?纵然有几个薄有微名的,有怎能配得上他这般宗师风度?苦思半晌毫无头绪。笑道:“林兄弟,你也别卖关子了,我实在想不出大师是哪位高人。你就好心告诉我吧,要不我吃饭都没有心思。”

    林志兴笑道:“正要你没有心思,我们好多吃一点。”接着转头对慈恩道:“大师不履江湖太久,江湖上竟没人记得你了。”

    慈恩被一灯大师教导多年,不以虚名为意勉强还是能做到的。这时听了微笑道:“江山代有人才出,老衲老了,被人忘记也是应该。”林志兴愕然道:“你倒是看得开。怎么和我比武地时候还要时时争胜?”接着又对张一氓道:“‘铁掌水上漂’的名号听说过吧?”

    慈恩出家已经二十年,张一氓刚出道的时候,慈恩已经出家了,铁掌帮也已经散了,不过事隔不久,那时还会有人时不时提起当年赫赫有名的裘千仞和铁掌帮,因此张一氓也听说过,若是再晚几年,只怕连提的人都没有了。

    江湖传说当年裘千仞屡次和郭大侠作对,最后被郭大侠一掌打死了,连累若大一个铁掌帮也烟消云散,这是张一氓早年听过的传闻,早就忘在脑后了,这时听说当事人不但未死,还就在眼前,不禁瞪大了眼睛问道:“您老就是‘铁掌水上漂’裘老前辈?”

    裘千仞武功够高,为人够豪气,因此在黑道中的名声远不如正派中狼籍,慈恩听了淡然道:“这里没

    仞,只有慈恩。”

    张一氓听了,呆了半晌道:“大师高深莫测,晚辈佩服。”

    人都认识了,张一氓也不卖关子,就道:“如今我在吕大帅那儿当个客卿,那些当兵地都认识,因此给足了我面子。”

    林志兴奇道:“哪个吕大帅?”

    “自然是新任的四川制置副使吕文涣大人。听说他是名将吕文德的兄弟,这次朝廷倒没有糊涂,一听说蒙古人来了,就派了吕大帅带水军逆流而上,去增援前线。”

    名将吕文德?林志兴听了心中暗笑,他不知道,历史上吕文德还真不是盖的,钓鱼城保卫战,拖死了蒙古大汗蒙哥,也有他一分功劳,后来又多次击败蒙军,解了鄂州之围,若不是在襄阳犯了错,还真当得上名将这个称呼。南宋直到末年依然名将辈出,可惜朝廷不会用,把大好的河山丧在蛮夷铁蹄下,真真可惜了。

    林志兴听了问道:“张兄闲云野鹤,怎么跑去给吕大帅当客卿了?厨子兄呢?”

    张一氓笑道:“那天在安乡闹出好大地动静来,湖南是待不下去了。我和厨子就一路往西走,路上遇到个老头,自称百草仙。厨子和那老头谈得投机,跟着那老头研究吃草去了,哈哈。”幸灾乐祸之情,溢于言表。这就是所谓损友吧?原来古已有之。林志兴见了暗暗摇头。

    张一氓接着道:“我路上遇到一队蒙古兵欺凌百姓,看不过去,就出手杀了一些,其余的跑了,我也懒得追,谁知道那些跑了的竟叫了一大群帮手来,我可只有一个人,哪里敢和那么多人动手,一人一口唾沫都淹死我了,于是转身就跑。那些蒙古兵骑着马,我可没本事甩开他们,要不是遇到吕大帅带兵经过,帮忙杀退了这些蒙古兵,兄弟你现在就见不到我了。”

    “我受了吕大帅救命之恩,哪能拍拍屁股说走?再说,蒙古人追得我这般狼狈,这个仇一定要报,我一个人不行,就指望吕大帅的大军了。这些天我和吕大帅配合默契,我在前面探路,吕大帅带兵在后,把流窜过来的蒙古乱兵杀了个干干净净。”

    原来如此,怪不得一路一个蒙古兵都没见到。林志兴这才了然。这时菜上都来了,众人的话题就转到菜上去了。川菜据说起源于古代的巴国和蜀国,素有“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的美誉。这时川菜还未流行开,只能在四川地方吃到,四人都不曾吃过,这顿饭吃得津津有味。吃过饭,张一氓一把拉住林志兴道:“来了就别走了,帮哥哥报仇去。”

    林志兴没有户籍证明,反正也没处去,就跟他去见了吕文涣。张一氓一一替他们介绍道:“吕大人,这位是全真教地林少侠,这位是古墓派的龙姑娘,这位是铁掌帮的慈恩大师。”

    全真教地?吕文涣眉头一挑,什么古墓派铁掌帮,他连听都没听过,不过全真教可是皇上亲口赞过的。于是开口问道:“可是帮郭大人守襄阳的全真教?”

    郭靖现在是制置使,吕文涣是制置副使,官比郭靖低了些,因此这声大人叫地也妥当。不过以前说起郭靖都叫郭大侠,骤然听到一声“郭大人”让林志兴心中有些怪异,听吕文涣问起,就道:“正是,鄙派还有不少师兄弟在襄阳,在下出来游历,听说蒙古大汗来攻四川,便赶来助战。”

    吕文涣喜道:“好,好,当初郭大人守襄阳,有恁多义士相助,看得我十分羡慕,如今先有张先生,又有三位高人相助,在下十分欢喜。”

    客套完了,吕文涣也给了三人客卿的身份,没有户籍证明?那就更好办了,吕文涣叫手下文书拿来两张空白的证明,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接着说起当前地战局来,吕文涣道:“余公在四川经营多年,整个四川固若金汤,蒙古人虽然来势汹汹,要打下四川,那是绝无可能。原本四川之战不需要在下多事,不过朝廷既然任命我做了这个制置副使,又领了这些水军,若是不能趁机给蒙古人一个教训,打一个大胜仗,如何对得起朝廷的厚望?”

    第九十三章 嘉定初战

    时正值余玠守四川,对内轻徭薄赋以安民,对外则在地势险要之处广设堡垒,每遇蒙古人进攻,就把附近军民迁入堡垒中。那些堡垒易守难攻,蒙古人若攻其中一个,便有边上其他堡垒出兵袭扰,每令蒙古人一无所得。川西平原之地且不说它,整个川东固若金汤。这次蒙哥虽来势汹汹,亲带五万精兵、十数万杂兵来攻四川,但四川军民信心十足,一点都没有把他看在眼里。

    吕文涣又在重庆城中休整了几日,便率战船千艘逆江而上,去增援被围在嘉定的余玠。这时重庆周边已被肃清,林志兴等人在军营中无事可做,时不时只有出营去附近村镇中转悠,早就有些腻了,这时大军开拔,才稍稍提起些兴致来。

    嘉定地处岷江和大渡河交汇之处,余玠在此扼守,便绝了蒙古人顺江而下的念头,蒙古水军本就不强,被余玠一挡,也不敢冒险急进,因此吕文涣大军一路西进都无阻碍。林志兴站在船头,见沿江百姓照常劳作,毫无大战将近那种不安的景象,心下对余玠大是佩服。

    大军一路西行,直到嘉定城不远,才看到来拦截的蒙古水军。蒙古水军船只既少,又都是小船,吕文涣看了笑道:“螳臂当车,不自量力,给我冲过去!”嘉定城上早就有人看到吕文涣的船队,在江上连绵数里,见首不见尾。城上守军见援军如此声势,城头鼓乐齐鸣。士气大涨。

    水军前锋得了令,十几艘楼船就出列而上,船上箭如雨下,一时蒙古水军离得近的被楼船撞过,船翻人亡,离得远地就被突来的箭雨洗过,船上也剩不了几人。蒙古水军也十分顽强,虽然损失惨重,依然坚守不退。小舟见缝插针,插进宋军的船队里,一面用弓箭还击。

    这时蒙古人布置在两岸的弩砲投石也不甘寂寞地加入了战团,顿时两岸矢石齐飞。朝江中打来。宋军船大,不但目标大,而且不灵活,很快每艘船都挨了不少石块,伤亡颇大,而蒙古人的船小,躲在宋军的间隙里,没受什么损伤。

    船上宋兵也纷纷用弓弩还击。不过两岸都是高山,蒙古人居高临下,宋军的还击大打折扣。过了一会,前锋抵挡不住,只好败退下来。

    前锋将领来吕文涣处请罪道:“末将出师不利,请大帅责罚。”

    吕文涣道:“这事罪不在你,是我考虑不周。没料到蒙古人另有布置。”接着便多派了几艘楼船给他,令他再攻了一次。不过这次局面还是老样子,先是被蒙古水军纠缠住。再被岸边的蒙古兵击退。吕文看了愁眉不展道:“看来要先破了蒙古人的投石机才行。”

    慈恩早就心中不耐,听了便道:“大帅放心,这事交给洒家就行。”接着回头一瞪林志兴道:“这次比比谁杀得多。”

    林志兴笑着应了,一把揽住小龙女道:“一人一边,龙儿助我。”

    张一氓也笑了,对慈恩道:“我来助大师。”

    吕文涣见他们毫无惧色,心里受了感染,豪气顿生,大笑道:“在下就替四位摇旗呐喊。”等四人走后便下令大军压上。

    慈恩号称“铁掌水上漂”,这个绰号没有一点不实之处,这时就见他从船上一跃而下,一路踩水而行,如履平地,江水竟只能没到他脚踝。登时无论是宋兵还是蒙古兵都看得目瞪口呆,直到他走到江边,宋兵中这才整整齐齐地爆出一声喝彩,蒙古人也突然醒了过来,急急地调兵来拦他。弓弩投石机只能远攻不能近战,被慈恩杀到跟前就无用了,因此那些蒙古士兵只好分一部分人出来,拿起刀剑来和他拼命。

    这些蒙古兵如何放在他地眼里,只见他双掌一错,就有两个蒙古兵倒飞出去,砸倒后面七八个人,顿时阵形大乱,慈恩趁机杀入人群中,就如虎入羊群,走到哪里,哪里便是一阵大乱,不说去拦截他的那些士兵,就是剩下的士兵又如何还顾得上去操作投石机?

    另一边林志兴可没有慈恩这般本事,于是把剑背在身后,回头从甲板上找来一块木板,扬手扔了出去,接着一手拉着小龙女,两人同时腾空而去。及至跃过几丈距离,眼见得一口真气用尽,身体开始下沉,先前扔出的那块木板正到了脚下。两人先

    木板上再次跃起,下次再落地时已经到了岸边。

    这一下若论难度,是比不上慈恩地,不过凌空虚渡姿态优美,光论卖相就胜过慈恩许多,在一般兵士看来,还是林志兴与小龙女更高明些,因此喝彩声也更高一些。

    两人刚一落地,就有等候的蒙古兵上来围攻。两人宝剑在手,对付这些小兵也用不上玉女素心剑法,只管一路劈砍过去,路上有胆敢阻拦的,无论是兵器还是人,亦或是弩车投石机,一剑下去,统统断成两截,顿时断刃残肢满地,场面惨不忍睹,可是无论林志兴还是小龙女,都是神色安详,白衣胜雪,一点血迹都没有沾上。小龙女是一贯这个表情,林志兴经历过几次沙场,对这场面也熟视无睹了。

    再说张一氓在船上急得跳脚,他的轻功不是强项,比不得这三人,这时也学林志兴的样子拿了块木板,比划来比划去,还是觉得不保险,便催促军士把船往边上靠一点,如是两三次,他才觉得差不多了,这才一扔木板,两个起落到了岸边,谁知落地时差了一点,一脚踩在水里,十分狼狈。

    船上宋兵看习惯了,又见了他的狼狈样,没几个人还在坚持喝彩,只有嘉定城墙上的宋兵无事可做,叫“好”之声不绝,取笑之声也一样不绝,张一氓顿感失落无比,心中的怨气全朝蒙古人撒去。那些蒙古人正被慈恩打得晕头转向,眼见来了一个书生,登时围了上来,也不想想能从那么远地船上蹦到这里的书生,可是好欺负的?张一氓很快就给他们上了一课,那些蒙古兵丢下十几具尸体,一下子作鸟兽散,连军法都顾不上了,跑了个干干净净。

    少了两岸地投石机,宋军战船在江中横冲直撞,少数的蒙古水军如何是宋军的对手,眼见得事不可为,围城的蒙军将领只好下令退兵,吕文趁胜追击,一直杀到蒙古水寨外方罢休,把原本就弱小的蒙古水军打掉了七层不止。

    接着吕文涣又派船接了四人从水门如城,这时城中早就传遍了四人大破江两岸蒙古大军地事迹,有说慈恩龙王出世的,有说林志兴与小龙女神仙下凡的,只有张一氓风头不盛,被传为龙王身边地跟班,令他无比郁闷,日后苦练轻功,创出一门“神行百变”的绝学,此乃后话。

    四人刚进城不久,就见众多官员簇拥着一个老头,刚刚进城的吕文也站在一旁。那老头见四人上了岸,走上几步道:“老夫余玠,能得四位英雄相助,老夫代四川百万军民谢过。”

    慈恩与小龙女都不爱不说话,张一氓正郁闷中也不睬他,林志兴只好答道:“大人言重了,杀敌报国,是每个学武之人应该做的。”

    众人远道而来,余玠便安排他们先去休息了。第二天一早,便有小厮敲开林志兴的房门道:“余大人请先生过去。”

    林志兴问道:“余大人有说是什么事吗?”

    那小厮道:“小的不知,林先生去了就知道了。”

    林志兴来到大堂,见堂上不少人在座,余玠一脸笑意,看他进来就道:“襄阳捷报,我听说先生也在襄阳待过,便请先生一同分享。”说着递过一叠战报交给他。

    林志兴接过来一看,原来忽必烈大军还在路上,便有散落在外的全真教弟子侦得蒙古人囤粮之地,小将杨过带着新练的两千骑兵昼夜急行,一路绕过忽必烈大军,奔袭千余里,一把火把蒙古人的军粮烧得干干净净。襄阳城下坚壁清野,忽必烈失了军粮,又筹不到粮,他上次在襄阳败退,已是大失了人望,这次大军困在路上,进也进不得,退又不敢退,一时伤透了脑筋。

    余玠这时谓众人道:“襄阳郭大人已经先胜了一场,蒙古人两路大军,忽必烈那一路已经不足为惧,如今就看我们的了,蒙古大汗蒙哥亲自在此,诸位有没有胜他的信心?”

    余玠经营四川日久,凡是胆小怯战的将领都被他换了一茬,今日在座的都是有真本事的,哪个会没有信心?只是蒙古人一( 全真门徒 http://www.xlawen.org/kan/735/ )

本站所有小说都是转载而来,所有章节都是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备案号:粤ICP备1234567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