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新辣文小说网 > 仙侠修真 > 全真门徒 > 全真门徒 第 25 部分阅读

第 25 部分阅读

    陆无双顿时眼珠一转道:“打仗啊,带上我好不好?上次蒙古人打襄阳。我留在陆家庄没看到。还不知道打仗是什么样子地呢。”

    林志兴断然道:“不行,打仗可不是小女孩玩过家家。你不能去。”

    陆无双登时就被气到了,高声道:“林师叔,我可不是娇生惯养的千金小姐,我可是练过武,杀过人的,你凭什么不让我去?”

    可无论她怎么说,林志兴总是不准,最后听得烦了,竟把她点住|穴道,扔进了屋子里来个眼不见为净,把陆无双气得脸上都要憋出血来了。

    不说陆无双解开|穴道之后在耶律燕面前大骂林志兴,却说丘处机一行人也像当初公孙止那样,悄悄地出了襄阳城,没有让一个闲人发觉。在奔往旬阳的路上,丘处机担心地问:“也不知道公孙止这时候到了什么地方?”

    林志兴道:“这个简单,丐帮弟子在中原根基深厚,让他们注意一下,哪个县城里县令亲自带兵出征剿匪,大概就是公孙止他们了。”的确,如今虽然各路义军安分了不少,城里的官儿门还是生怕有个万一,因此基本上没有什么人会出来带兵剿匪,肯亲自出来地,也只有公孙止了。

    公孙止还不

    人在算计他,他只是在郁闷,自从在旬阳白河大胜义下的义军都躲了起来,任他卖出多少破绽,也无人来打他的主意。另一件令他郁闷地事便是,他之前向忽必烈讨要第一国师的位置,忽必烈却不置可否,摆明了支持金轮法王。

    这时丘处机一行人已经到了山西,联系上了当地义军的头领祁志诚。祁志诚是丘处机的徒弟,如今师傅到了,徒弟自然要事事听从师傅吩咐。众人先是确定了公孙止的所在,然后便是诱他出战了,用丘处机的话说:“这次我们不搞阴谋诡计,要堂堂正正地击败公孙止,让他们看看全真教的实力。”

    这次丘处机带了好几百个教中好手,分别北上,最后集合还花了几天的工夫。这时人已到齐,万事具备,只欠东风了。

    当公孙止还在各处寻找义军的同时,一个消息传到了他的耳中:那些义军并没有消失,而是聚在了一起。附近三州十六县地义军歃血为盟,决定集中兵力对付公孙止这一支“蒙古精兵”,据说参与会盟的义军足有好几万人,看上去声势浩大。

    公孙止对着樊一翁笑道:“他们还以为我们是什么‘蒙古精兵’呢,真可笑,人多就有用吗?等我把他们一个个送进地狱的时候,不知道他们是什么表情呢?真是期待啊。”更令人期待的是,消灭了这么大一支反贼,忽必烈总该把第一国师的位置给我了吧?金轮法王寸功未立,再占着这个蒙古第一国师也太说不过去了吧?

    临渊慕鱼,不如退而织网。公孙止也是这么做的,他吩咐弟子们换上衣服,又带了些当地的杂兵撑门面,急吼吼地带着队伍朝那些义军会盟的村庄杀去。也许是连续地胜利冲昏了公孙止地头脑,他一点都没有怀疑消息的可靠,也没有沿路派出斥候,打探情报。

    好在丘处机也没想着要伏击他,要不半道上就让他全军覆没了。等公孙止带着人赶到传说中义军会盟之地时,果然看到有几万人堆在村子里,或者村子外面,公孙止眯着眼睛看了一会,发现人群中有几个腰带长剑的中年道士武功似乎不错,看样子是首领任务,只要把他们干掉,其他拿着扁担锄头的农民就不足为惧了。

    于是公孙止便连招呼都不打一声,挥手就命令全军冲锋,自己更是一马当先冲在前面,前面挡路的,无论是村民还是士兵,都没他狠狠地打飞出去。不过他地好运很快就用完了,他先前看到地那几个中年道士有三个持剑朝他冲来,接着人群中又窜出四个老道士来,赫然就是全真四子,他们也不顾面子就和先前三人一起围攻公孙止。

    这就是天罡北斗阵?公孙止满心惊讶,每次他要去打人的时候,那被打之人还没什么呢,旁边两人就出剑挡住了他,剩下地人就找准机会返攻过去,一下子便他公孙止狼狈不堪。

    樊一翁见公孙止形势危急,急忙擎起巨大的铜棒杀入了战团。

    天罡北斗阵可不会因为敌人多了一个而崩溃,樊一翁进了阵中,也遭遇了与公孙止一样的麻烦,一时间只有招架之力,没有还手之力。

    得樊一翁相助,公孙止这下才能缓过口气来。他抽空往四面看了看,这一看就看得他心里瓦凉瓦凉的。也不知道从那里突然冒出这么一群道士,六七人结成个阵,正在不停地收割着绝情谷弟子的性命。绝情谷弟子都拿出了备用的渔网,可全真弟子七人一组,相互照应,无论渔网对准了哪个人,总会有别的人来掩护他,返攻拿着渔网的绝情谷弟子,那些弟子无法,只能拿着渔网站在他们剑光达不到的地方,茫然不知所措。

    也许是为了给先前战死的师兄弟们报仇,也许是襄阳血战激起了他们的凶性,这时的全真弟子,全然没有修道之人平静的感觉,对待对面那些绝情谷的弟子毫不留情,手起剑落就是一条人命了帐。

    全真弟子本来就人多,既然渔网阵拿天罡北斗阵没有办法,众多弟子也放开了手脚,死命地追杀绝情谷的弟子。公孙止往四面看的时候,绝情谷弟子早已经死得死,伤的伤,还有不少人这时已经顾不上他这个谷主,四散而逃了。

    第一百一十章 公孙之死

    一会不光公孙止的绝情谷弟子死得死,逃得逃,便是的几千当地杂兵也跑得干干净净,战场上只剩下公孙止、樊一翁在丘处机等人组成的天罡北斗阵中苦苦支撑。

    本来那两人武功也不过比丘处机等人高了一线而已,能在阵里支持这么久,一来靠着公孙止武功诡异,他的金刀黑剑虽然断了,可阴阳倒乱刃法可没有丢,这等奇怪的武功,这时拿着普通的钢刀钢剑使出来,也着实让丘处机他们迷糊了一阵。二来樊一翁用的是重武器,那根大铜杖舞将开来虎虎生风,全真教这边使的是长剑,怎敢硬磕?

    不过很快他们就没有那么轻松了。丘处机等人无一不是久经江湖的人精,这阴阳倒乱刃法骗得了他们一时,时间一长,便被人看出端倪来了。被看破的阴阳倒乱刃法也不过是一门略显高明的武功,在天罡北斗阵中被完全压制住了,于是唯一有威胁的就是樊一翁的铜杖了,不过要舞动这般沉重的兵器,对体力的消耗是非常大的,就不知道他能撑到几时了。

    公孙止打着打着,觉得四周的厮杀之声渐渐轻不可闻,忙抽空往四面看了看。不看还好,这一看差点把他的魂都吓掉了:四下里都是手持长剑的全真弟子,正围着他们观战,至于自己的那些弟子,大概都躺在地上了吧?

    这是一个陷阱。公孙止心里瓦凉瓦凉的:今日一败,我还有什么理由去求那第一国师?随即醒悟过来,能不能逃出性命还两说,便是现在忽必烈许了自己第一国师的位置,没有命去坐,那还不是白给?

    逃命的念头深深地炙烤着他的心,公孙止知道,阴阳倒乱刃法已经不能给他提供足够的保护了,于是他有意无意地往樊一翁身后躲去。让樊一翁来抵挡丘处机他们大部分的攻击。

    樊一翁也许知道,也许不知道,他只是用力舞动着手里的铜杖,把他和公孙止都保护在杖子的后面。只要他稍不注意,对面全真道士地剑便会如幽灵一般从意想不到的地方朝他刺去,因此他根本不敢分心。也不知道绝情谷的弟子已经全军覆没,他只知道,他快要没有力气了。

    这时公孙止正好在他身侧。他转过头去轻声对公孙止道:“师傅快走。”也不等公孙止回答,就见樊一翁抢上一步,手里的钢杖舞得水滴不进,丘处机等人连忙避之不及。

    公孙止早就在寻找脱身的机会,这时见全真教七人都被樊一翁阻在一边,正是难得的机会,急忙脚下一点,连场面话都不留一句,转身朝来路跑去,就这么在一群观战地全真弟子面前跑了个无影无踪。

    那些全真弟子收拾了敌人。正看着他们两人对战天罡北斗阵,看得津津有味呢,没料到公孙止忽然就跑了,反应慢的还不知道出了什么事了,有反应快的连忙上去阻拦,可以他们地武功,哪里能挡得住公孙止啊,只好眼睁睁地看着他跑了。

    这下场中便只剩下樊一翁一人了。别看他把铜杖舞得像风火轮似的很威风的样子。

    可看他脸色陀红,青筋绷起,明显是尽了全力。过了一会,可能是实在没力气了吧,樊一翁的杖势渐渐地缓了下来。已经不能对丘处机等人造成威胁了。可奇怪的是丘处机等人也没有去追公孙止,郝大通看着樊一翁站都站不稳了。还在努力地挥杖似乎想要阻止自己,心中不忍,便道:“你师傅已经弃你而去了,你又何必再替他卖命?若你答应老道,此后不在帮助蒙古人与汉人为敌,老道便做个主,放你离开。”

    樊一翁喘着粗气道:“师傅他,师傅他救过我的性命,今日便把命还给了他就是。”说着不退反进,抡着大铜棒子朝郝大通扑了过来。

    众人虽心中对他十分同情,这时却不能手下留情,几把长剑同时刺进他的身体,樊一翁举起的铜杖顿时无力地落在地上,整个人也抽空了所有的力气似的,瘫倒在地上再也爬不起来了。

    不说丘处机这边大获全胜,却说那仓皇逃命地公孙止,急急地跑出几里地之后才敢停下来喘口气,见后面没有人追赶这才放下心来。本来他对战天罡北斗阵就消耗了大量的体力和精神,后来又发足狂奔,这时只能扶着树干大口大口地喘着起,又

    辛苦培养的弟子死伤殆尽,更是悲从中来。

    这时只见前面树后转出两个人来。公孙止无愧高手之称,虽然力气消耗大半,可灵识仍在,这两人一出现,他便感觉到了,紧了紧手里的刀剑,这才抬头去看来人是谁。

    来人正是林志兴与小龙女,他们就是怕有漏网之鱼,才事先在回去的路上守着。这时林志兴上前笑道:“谷主来得何其慢也。”

    公孙止一看是他们两人,顿时心里一沉,今天是不能善了了,先想办法保住性命再说,于是挤兑林志兴道:“林少侠也是江湖名人了,难道要以多欺少,对付一个刚刚经历过大战的人么?”

    若是一般的江湖中人,被他这么一挤兑,肯定不肯占这个便宜,非要等他恢复了气力再公平一战,可林志兴虽然在江湖上颇为有名,可他骨子里就不是一个江湖中人,闻言笑道:“您是前辈,若是以一对一,哪里能显示出前辈的威风呢?因此我与龙儿同上,便是给前辈一个表现地机会。”

    说完也不与他废话,与小龙女同时出剑,一左一右朝公孙止攻去。公孙止心中大骂,知道拖延是没有希望了,只好打起精神来打这事关自己小命地一战。

    眼见得两人的剑就要递到自己鼻子面前了,公孙止大喝一声,左右手刀剑齐出,一刀劈向林志兴的剑,一剑去挡小龙女的剑。可他刚刚出招,一眼扫过,便看清了两人手里的剑,正是从他府里抢走地君子淑女剑,心中顿时怒气勃发。可他也知道这两把剑利,自己地兵器不是上去找砍吗?想到这一节,公孙止急忙变招。

    可招式使了出来又岂是说变就能变的,他这一变就给林志兴抓到了机会,长剑一扬便朝他面上刺来。公孙止心中大骂,手里地刀下意识地去挡,可那刀刚举起一半,随即又想到他的剑利,也不知道是挡好还是不挡好。他学了几十年武功,原本不该这么举棋不定的,可他还没从刚刚的打击中恢复过来,脑筋转得慢了,这一刻竟不知道该怎么做好。

    他在这里犹豫不绝,可林志兴却没有犹豫。在他看来,公孙止忽然像傻了一样,这样的机会怎么能放过,上前一步,手里的剑扎扎实实地刺进他的咽喉,从脖子后辈穿出,这时公孙止还在思考:我到底是挡不挡呢?

    原本林志兴与小龙女都做好了苦战的准备,毕竟刨去人品不谈,公孙止的武功还是颇不错的,没想到最后竟如此的容易就得手了,林志兴觉得自己仿佛是在做梦。不管怎么说,公孙止已经死得不能再死了,于是两人收拾了他的尸首,再去与丘处机他们会合后,回襄阳去了。

    公孙止一死,消息传来,义军方面自是士气大涨,蒙古人却更是兢兢战战,不说那些知府县令不敢出门,便是当地的驻军,也只敢龟缩在军营里不出来,一时之间各地义军势力大涨,有靠近南宋边境的地方,甚至还有几支义军联合起来打下了县城的事。

    忽必烈如今更是整日愁眉不展,他原本依手下提供的计谋,不给霍都粮食军饷,想借机把霍都逼走,可不知道霍都从哪里弄来那么许多粮食,竟死赖着就是不走,这下就把他手下三万大军拖在西线不能动弹。如今治下各地又出现了层出不穷的义军,把当地的驻军打得不敢出门。

    还好阿里不哥没有出兵,要不自己只好去跳海了。不过中原再这么闹下去,不说他反败为胜,便是抵挡阿里不哥的实力都没有了,因此忽必烈急忙招来他手下的头好幕僚子聪和尚商量:“如今河南山西等地不稳,当地的驻军一无用处,是不是该调大军平乱?”

    子聪想了想道:“这些地方都是大汗的根基,绝对不能乱了。既然那些杂兵无用,只能指望蒙古精兵了。不过燕京城里的兵要防范阿里不哥,西线阿术元帅的兵要防范霍都,只能从南阳调兵了。

    听说襄阳郭靖刚刚嫁了女儿,应该不会马上出兵。”

    忽必烈笑道:“正合我意。”

    不过如果他知道了霍都联合了襄阳的郭靖,郭靖正在算计他的南阳,他还笑得出来吗?

    第一百一十一章 南阳攻略

    暂缺

    第一百一十二章 刺杀与刺杀

    杨过又立功了。

    如果南阳的守将知道杀进城里的,只有杨过带着的两千骑兵,还有一百多四处放火捣乱的全真教弟子,而不是他认为的满城尽是南宋兵,也许他就不会弃城而走了。可惜他不知道,而且在南阳多年的舒适生活消磨掉了他早年战场上锻炼出来的勇气,所以情况还没查明他就抢先跑了。于是当郭靖带着各路大军赶到的时候,南阳城头插着的是大宋的旗帜,杨过带着手下在城门口一字排开,等着郭靖到来。

    见郭靖带着一些将领过来,杨过大呼道:“南阳已下,请郭大人进城。”

    身后兵士齐声大呼道:“请郭大人进城!”

    郭靖十分高兴,一则南阳已被攻下,二则杨过果然不负他的期望,又立下奇功。那些将领也十分高兴,一则打了胜仗总是好的,二则南阳城高墙厚,若不是杨过攻下了,攻城之时手下儿郎要死不知多少。只有武家兄弟一脸怨毒地看着杨过,郭靖赞许的眼光,那些将领的吹捧,士兵崇拜的眼神,更是火上浇油一样激起了他们对杨过的嫉妒。

    武修文道:“哥哥,南阳不堪一击,若是我们是前锋,如今立功的就是我们了,可恨师傅偏心,把功劳都送给杨过。”

    武敦儒无奈道:“那又有什么办法?还是算了吧。你又不是不知道,师傅从小就偏心,什么事闹到最后还不是我们挨骂?”

    武修文尖声道:“算了?这怎么能算了?你能咽下这口气,我可咽不下!”

    “那能怎么办?莫非你有主意?”武敦儒的语气里含着一种急切。他不是不想对付杨过,而是想不到怎么对付他,不过他知道他弟弟一向歪点子多,说不定有办法对付杨过。

    “我看我们是当兵当傻了,非要跟他抢什么战功。我们是什么人?武林高手。你看刺杀蒙哥的林志兴。谁听了不赞一声?如今蒙哥死了,不是还有忽必烈嘛……”

    “你要去刺杀忽必烈?可是金轮法王……”武敦儒打断道。

    “除了忽必烈,听说洛阳也有不少蒙古的大官……”一听到金轮法王,武修文也软了,改口道。

    两人都是不知天高地厚的,只知道他们的师傅是天下有数的高手,便以为自己也是高手了,也不和别人商量一声。留书一封,就偷偷地溜了出去。

    却说南阳守将一路逃窜,一直跑到阿术元帅重兵把守的洛阳才停了下来。他原是阿术部将,自知丢了南阳,罪责难当,便想找当年地老上司求救,到了阿术府上,看到阿术。也不管边上还有谁在,便拜伏在地道:“元帅,大事不好。宋军打过来了。”

    阿术并未说话,而是边上另有一个熟悉的声音传来:“宋军?打到哪里了?你回来干什么?”

    那人抬头一看,赫然竟是忽必烈,顿时吓得魂飞魄散,张口不知如何作答。

    要说忽必烈如何在这里,还要从头说起。原来自全真教大兴义兵之后。霍都便多次上书给阿里不哥,请他领军南下。夹攻忽必烈。开始的时候阿里不哥不为所动,可时间一长,他见中原实在闹得厉害,忽必烈已经焦头烂额了,终于在不久前下定决心。宣布讨伐叛逆忽必烈。

    阿里不哥振臂一呼。顿时响应者云集,几天工夫就凑成二十万大军。直逼燕京。忽必烈内忧未平,外患又起,急得不知道如何是好,赶紧招集幕僚商议。如今忽必烈手下人才凋零,原本一个第一国师之位,那么多人相争,如今只剩下金轮法王一人,而至于文官,也就子聪和尚等寥寥几人,很多投降过来的人都被南边拉回去了,后来襄阳还网罗了一个金国公主,把忽必烈手下的金人几乎统统拉到襄阳那边去了。

    忽必烈把情况一说,子聪就道:“既然阿里不哥动了,霍都那边肯定也会跟着动的。”见忽必烈脸色一黑,赶紧接着道:“不过霍都那里不要紧,阿术元帅大军在洛阳,便足以抵挡霍都了,还可以从南阳调军北上,霍都不足为虑。”

    听他说完,忽必烈脸色才好看起来。子聪接着道:“关键就在阿里不哥那一路。如今燕京城里有兵七万,若说守城,那是绰绰有余,可这战是汗位之战……”

    忽必烈明白他的意思,若是被人打得闭门不出,还争什么汗位?只怕那些还在观望的部落,很快就会投向阿里不哥。可要出城野战,忽必烈这七万兵固然是精兵,可阿里不哥地二十万大军也不是吃素的,忽必烈还真没把握在野战中打胜这一仗。

    正头疼中,金轮法王忽然道:“大汗不必担心,老衲这就北上,带阿里不哥的脑袋回来给大汗。”

    忽必烈大惊:“大师不可,我那王弟常居军中,四周戒备森严,大师武功再高,可伤势未好,也不能与二十万人为敌啊。”

    金轮法王道:“无妨,老衲伤势已好。上次受伤后,老衲感觉武功又有所突破,已触摸到龙象般若功第十二层的门槛,如今放眼天下,还有谁是我敌手?”

    子聪也道:“大汗,此计甚好。法王此去,又不是从大军中杀过去。阿里不哥身边没有高手,只要不被人发觉,此行有十分把握。”又对金轮法王道:“若是能杀了阿里不哥自然最好,若是没有机会,杀几个部落头领,让他们乱上一阵,也是好的。”

    金轮法王口里答应,心里却道:若是不杀了阿里不哥,哪里能显出我的本事来?打定主意非杀了阿里不哥不可。

    忽必烈想了想,如今除了孤注一掷外,也别无他法,便向金轮法王行礼道:“一切仰仗大师了。”

    金轮法王连忙还礼:“大汗放心。”

    子聪和尚又道:“既然如此,不如集中兵力,先把霍都灭了,然后会合阿术元帅的部队回师,不管法王有没有杀掉阿里不哥,大汗都有了与他一战的本钱。”

    金轮法王见子聪又怀疑他能不能杀掉阿里不哥,不禁狠狠地瞪了他一眼,可惜子聪视而不见。

    于是金轮法王独自一人起程北上,忽必烈和子聪等人带了四万精兵来到洛阳,留下三万兵把守燕京。忽必烈刚到洛阳,正要与阿术商议霍都之事,就听见有人说宋军来了。

    忽必烈问完话,见那人不答,提高了声音又问了一遍。那南阳地守将吓了一跳,赶紧道:“宋军已经攻下南阳。宋军趁夜攻城,四面八方都是敌人,不知道有多少,总之不会少于十万。”

    忽必烈见南阳被占,他却一根寒毛未伤,怒道:“我让你守南阳,你在干什么?”那人低声道:“我见敌况不明,怕落在宋兵陷阱里,就带着兵撤了出来……”

    忽必烈大怒:“撤了出来?那我还要你干什么?”环顾左右道:“拉出去,砍了。”

    那人大惊,求饶道:“大汗饶命,大汗饶命。”忽必烈毫不理睬,阿术等几个元帅将军也无人为他说情。

    不一会儿,左右就提个人头上来向忽必烈复命。屋里众人重新坐下议事。忽必烈问清了事情始末,愁眉不展,道:“南宋怎敢出兵?”

    要知道临安那些大臣,畏蒙古人如虎,自己不去打他们,他们就该烧高香了,怎么敢主动打过来?而之前他已经与南宋签定了停战协议,也不知道是谁敢冒着不尊上喻、擅启战端的大罪主动进攻。

    他却不知道,一般的宋将地确不敢这样,可郭靖不是一般的宋将,他骨子里还是个武林中人,对朝廷不是很看重,而他身边也都是这样的人,忽必烈眼中的大罪,他们压根就没想过,只知道有机可趁,错过就太可惜了。

    如今多了一个大敌,众人复又焦头烂额起来。有谋士道:“能不能引宋兵去打霍都?”

    忽必烈咬牙切齿地道:“他们是一伙的。好你个霍都,竟敢和南人勾搭在一起。我总算知道他哪里来那么多粮食草料了。众人又吃了一惊,最后还是子聪胸有成竹地道:“诸位何必惊慌?襄阳虽然出兵了,可襄阳能有多少兵?从襄阳到南阳,好大一块地方,他都要分兵把守,哪里还有能力北上?打到南阳,已经是他的极限了。我们不用去理会他,还是照原计划先集中兵力灭了霍都,接下来无论是打阿里不哥还是宋军都游刃有余了。”

    其时天色已晚,众人吃过晚饭,又开始商议出兵地细节。就在这时,众人忽然听到外面卫兵高喊:“有刺客!”

    第一百一十三章 意外的大鱼

    南阳城内,城中百姓多是汉人,南阳城先被金人占,后又被蒙古人占,早就盼着王师北伐。如今郭靖打着大宋荆湖制置使的旗号进城,百姓夹道欢迎,根本不必他出什么安民告示。

    如今郭靖手下人才云集,不光有许多慕名而来、投笔从戎的南宋书生,更有契丹、女真族人来投,这时攻占南阳,自有相关官员去接受政务。从襄阳到南阳好大一片地盘,宋军只是从中打通了一条路,其余如邓州、如新野,都还在蒙古人手中。不过没有南阳作后盾,这些城池就如没有根基的大树一样摇摇欲坠。第二天,郭靖招集众人议事,准备分兵占领这些地方。不一会儿,诸将都已经到了,便是丘处机、林志兴也赫然在座,惟独不见了武家兄弟。

    郭靖见他们两个不在,脸上顿时沉了下来,问道:“敦儒修文人呢?”

    黄蓉道:“已经派人去叫了。”

    这时门外跑进来一人,手里拿了封信,急急嚷道:“郭大人,不好了,两位武将军不见了。”

    郭靖一急,也不见他怎么动作,那人手里的信已经到了他的手里。郭靖粗粗一看,气得把信往桌子上一掼,怒道:“不知天高地厚!”

    黄蓉见了奇怪,伸手把信拿起来看了看,脸色也是一变,随即笑道:“忽必烈的头号手下阿术正带着兵在洛阳防备霍都呢,若是他们真的得手了,霍都趁势进攻,忽必烈不败也要败了。”

    郭靖道:“别人不知道,我自己的徒弟,我还能不知道?他们两个的武功如何能拿得出手?这不是往蒙古人手里送吗?”

    黄蓉沉吟道:“那也未必,阿术身边没听说有什么高手,像他们那样的将领。马背上的功夫固然了得,可近身搏杀,可不是你那两个徒弟的对手了。”

    可惜他们不知道,这时候忽必烈也在洛阳,洛阳城里的戒备,不是一般地森严,武家兄弟可不以轻功见长,远远地就被人发现了。

    这时邻近几人已经把信都看了。林志兴站起来道:“郭师兄,如今领兵出征,我也帮不上什么忙,不如就去洛阳看看,看能不能把他们两个带回来。**

    郭靖道:“那两个逆徒,理他们做什么?落在蒙古人手里也是活该,便是回来了,我也要好好教训教训他们。”

    话虽然这么说。到底是十多年的师徒情分,最后郭靖还是请林志兴去洛阳城走一趟了。黄蓉道:“林兄弟,叫上龙姑娘一起去吧。”洛阳城重兵云集。有如龙潭虎|穴一般,她担心林志兴一人应付不过来。她知道林志兴与小龙女有一套双剑合壁的剑法,用出来威力倍增,便是龙潭虎|穴也可以闯一闯了。

    于是两人辞别众人,一路赶到洛阳,只见城里三步一岗。五步一哨,又有数队巡兵反复往来。看到可疑之人就上去盘问。林志兴心中奇怪:就是忽必烈在的燕京也不会这般戒备吧?悄悄地询问了一下路人,这才知道原来将军府刚刚来了刺客,如今正满城地抓同伙呢。

    小龙女轻轻地问:“是不是他们?”

    林志兴点点头:“应该就是了。”

    不过满大街的蒙古兵,两人也不敢妄动,老老实实地找了家酒店住了进去。直到天色全黑。才换了夜行服,一路小心地避过巡逻的蒙古兵。悄悄地潜进将军府里去。也许是问明白了这两个刺客没有同伙,白天满大街的蒙古兵这时已经撤得干干净净,只有例行巡逻的蒙古兵还在忠诚地执行着任务。

    将军府中地防卫依然十分森严,不过林志兴与小龙女的武功可不是武家兄弟可以比的。两人借着夜色的掩护,躲避着一个个明哨暗岗,偷偷地翻进了一处还亮着灯的院子。

    说也奇怪,府中其他地方都岗哨林立,只有这个院子里,紧要之处站着几个卫兵,其他地方一个人都没有。这里正是忽必烈的下榻之处,为了保密,除了几个信得过的贴身卫士,其余人等,都被赶了出去。不过林志兴可不知道,只以为院中之人不是什么要紧的人物,正好抓了问问今天地刺客之事。

    两人互相掩护着靠近屋子,就听屋子里一个熟悉的声音说道:“我那叔父也是个英雄人物了,没想到收了两个这么脓包的徒弟。”

    忽必烈!我不会运气这么好吧?林志兴心里一惊,心跳也慢了半拍,忽地想到忽必烈在这里,那么金轮法王应该也在,刚刚失态,他肯定察觉到了。想到这里,连忙拉着小龙女,做好退走地准备。

    小龙女嗔怪地看了他一眼,仿佛不明白他有什么好激动的。林志兴等了半晌,也不见里面有动静,这才小心地在窗户纸上开了个洞,往里张望一番,却不见金轮法王其人。这时又听阿术道:“还好他们两个并不是冲着大汗来的,想来大汗到此的消息还没有传开。如今法王不在,大汗的安全还要多多注意才对。”

    忽必烈道:“周围都是我蒙古的勇士,我地安全有什么好担心的?倒是法王那边,我实在是放心不下啊。”

    金轮法王不在。林志兴听了这么久,这句话无疑是最令人开心地了。他用眼神询问了一下小龙女,小龙女知道他的意思,点点头表示赞同。林志兴指了指门口的两个卫兵,于是两人偷偷地摸到他们后面,那两个可怜的卫兵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就眼前一黑,见阎王去了。

    收拾了两个卫兵,林志兴一掌劈开房门。房中两人正在说话,忽然见房门被打开,不约而同地望向房门,阿术还以为是门外的卫兵,张口就要骂人。林志兴与小龙女都没有蒙面,房中两人一下子就认了出来,尤其是小龙女这么出色地容貌,看过地人一辈子都不会忘记。阿术立刻站了起来,挡在忽必烈身前,张口就要喊人,林志兴如何能让他如愿,正要出剑,小龙女动作更快,飘上前去,一剑刺在他咽喉,把他的喊声生生地憋回肚子里。

    阿术双手捂着咽喉,却止不住潺潺流出地鲜血,摇晃了几下,圆睁着双眼,满心不甘地倒在地上。忽必烈端坐如故,就像没有看到阿术死在他的面前一样,淡淡地道:“林先生,龙姑娘,我们又见面了。”

    林志兴也不得不为他这份镇定喝彩,赞道:“不愧是忽必烈,可惜了,你是蒙古人。”林志兴深知夜长梦多的道理,说完也不与他拖延时间,一剑割下了他的脑袋。

    忽必烈的武功差他太远,虽然见到他出剑,身体已经来不及反应了,只能静静地等着死亡降临。及至林志兴割下他的脑袋,他的脸上还是带着一丝笑意。

    这个在历史上一手灭掉南宋,在位长达五十多年的牛人就这么死了?林志兴捧着忽必烈的脑袋,还是感觉一阵阵的不真实:我真的改变了历史么?先前虽然杀了蒙哥,不过一来不是他亲手杀的,二来蒙哥的名声,比起忽必烈来,还是差很多的,感触远没有这次深刻。这时他不禁想起了那句一直挂在嘴边的话:改变历史的感觉真好。

    小龙女见他发呆,急忙扯了扯他的衣袖。林志兴回过神来,想起现在还在蒙古人的城里,深知此地不可久留。可是他们两个是为武家兄弟来的,如今对武家兄弟的情况一无所知,就这么走了也不妥。好在外面的蒙古人还没有被惊动,正想出去再找个人问问,忽然院门打开,一个和尚带着几个随从从外面走了进来。

    两边一照面,那和尚见院子里多了两个黑衣人,张口便喊:“有刺客!”

    林志兴与小龙女都被他这一嗓子吓了一跳。原本以为这个和尚是忽必烈新招揽的高手,还在持剑戒备呢,没想到他第一反应竟是叫人。林志兴急忙上前一剑刺死这个和尚,不过他的喊声已经传开,四面八方的蒙古兵朝这里围了过来。林志兴当机立断,趁蒙古人还未合围,拉着小龙女就往城外跑。至于武家兄弟,是被恼羞成怒地蒙古人杀了祭忽必烈,还是被惊惶失措的蒙古人遗忘掉,就不是他能控制的了。

    府里的蒙古兵乱成一团,有去查看忽必烈情况的,有去追杀林志兴小龙女的,可惜群龙无首,这般乱糟糟的就给了两人可趁之机,趁着他们混乱,每每寻了他们照看不到的地方,溜出了将军府。白天戒严的蒙古兵大部分都回营去了,因此他们两人跑出了将军府,所受到的阻力就少了很多。那些蒙古人在将军府里抓不到他们,到了府外就更抓不到了。两人跑出洛阳城,合计了一下,郭靖正在消化新接受的地盘,已经无力北上,不如便宜了霍都,于是一路向西,跑到霍都营中。

    霍都听说他们两个来了,亲自领着手下将领到军营门口迎接他们。林志兴见了霍都第一句话便是:“忽必烈和阿术都已经死了,你还在等什么?”

    第一百一十四章 洛阳之乱

    霍都行礼行了一半,忽然僵在那里,瞠目结舌说不出话来。再看他身后诸将,也是张着嘴一副说不出话的样子。林志兴提高了声音喊了一声:“霍都王子!”他这句话含着内力喊出,众人只觉得耳边炸起了一个响雷,浑身一激灵回过神来。

    霍都张口就问:“忽必烈真的死了?阿术也死了?”

    林志兴道:“这还有假,你自己去洛阳看看就知道了。”

    忽必烈雄才大略,一直都是霍都心头一块大石,这时忽然听到他的死讯,霍都只觉得心中无比轻松,笑道:“洛阳?怎么忽必烈跑洛阳去了?”

    “是啊,他还带了不少兵,准备先把你灭了。”

    “什么?”霍都一阵后怕,同时又带着十分的不解:“他带了兵来洛阳?大汗那边呢?燕京他不要了?”

    “我哪知道。”林志兴双手一摊。

    这时他身后那些将军们纷纷回过神来了,插话道:“大王,还等什么?快去把洛阳打下来吧。”

    霍都连忙道:“对,对,传令下去,各部集合,去洛阳。”又对林志兴道:“林兄一起去吧?”

    林志兴想起武家兄弟还在洛阳,有必要回去看一看,便点点头答应了。

    洛阳城中,这时吵成了一团。大汗死了,便是大汗手下第一元帅阿术也死了,第一谋士子聪和尚也死了,余下的人中没有能服众的,对于何去何从,蒙古官和外族降官吵个不停。

    那些本是蒙古人的官员想着投靠阿里不哥,本来草原上争夺汗位的事常有,主子死了,换一个便是。对他们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可那些外族的降官不干了,早就知道阿里不哥排外,以前( 全真门徒 http://www.xlawen.org/kan/735/ )

本站所有小说都是转载而来,所有章节都是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备案号:粤ICP备1234567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