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新辣文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玩宝大师 > 章节目录 第241章 文帝信玺

第241章 文帝信玺

    余耀苦笑,心说你还不知道,这小玉印的缺角,原本也在我手上!</P>

    </P>

    才朋玺却接着问道,“这件小玉人,你到底如何得来?对方居然并不珍视,就这么出手了?”</P>

    </P>

    “老爷子,你想想,一般人见到这种玉质,首先想到的会是什么?”余耀反问。</P>

    </P>

    “嗯,首先是不识得,那往往就会归结为地方玉种。”</P>

    </P>

    “那不就是了?不过,这小玉人并没有在市面上流传,这是刚刚在中原省出土不久,就被一个铲地皮的弄到了,我是从他手里买下的!”</P>

    </P>

    “怪不得!我曾经长期查访这种玉质,却是一无所获!”</P>

    </P>

    余耀想了想,“老爷子,还有件事儿,我应该跟您说说。好在现在还没和特殊文物调查局签署保密协议,他们只是征用了我的东西。”</P>

    </P>

    接着,余耀便把缺角的小玉块的事儿给说了。</P>

    </P>

    郎先琨的旧藏小玉印,居然能和小玉块吻合,才朋玺又是土字口传人,确实是应该说的。</P>

    </P>

    这也算是他们“鬼眼门内部”的事儿,才朋玺定不会外传。</P>

    </P>

    “什么?”才朋玺先是一惊,转而沉吟道,“这倒不算是个坏事儿。特殊文物调查局的力量,肯定比我们要大要广。”</P>

    </P>

    “对,而且我手里还握着这件小玉人,托了底,咱们也可以查,并行不悖,所以我才答应。”</P>

    </P>

    才朋玺点点头,“既然现在发现了两件,那么说不定还有第三件······”</P>

    </P>

    “这?能再发现新东西最好。但我感觉。希望很渺茫!否则咱们不会没有听说过,他们也不会如此珍视。”</P>

    </P>

    才朋玺却道,“有些东西,在民间的隐藏是很深的。虽然肯定多不了,但也不一定就没有了。”</P>

    </P>

    余耀心想,这也有一定道理。比如鬼眼门秘藏中的“荆轲刺秦王”元青花大罐,又有几人知道呢?</P>

    </P>

    “这个咱们随时碰头,也急不得。”才朋玺喝了口茶,“中午别走了,留下吃饭吧。”</P>

    </P>

    “本来也没饭辙呐,正好。”余耀应了句,“对了,才总最近怎么样?”</P>

    </P>

    “才总?”</P>

    </P>

    “您孙子啊,不是汉唐的艺术总监么?”</P>

    </P>

    “你不说我还忘了提了,这我得谢谢你,这小子确实有变化,最起码对我关心多了。”才朋玺露出了暖心的笑意,“他去缅甸了,不然我就叫他来了。”</P>

    </P>

    “这个时候去,翡翠公盘啊?”</P>

    </P>

    缅甸翡翠公盘今年举行两次,夏季已经举行了一次,冬季的马上就要开了,也是在缅甸首都内比都。</P>

    </P>

    “公盘,他们公司有专人参加,现在基本都是明料,工具又这么先进,没多少赌石的成分了。他是休假了,纯属私人行为,去淘一些囤积的老料。”</P>

    </P>

    “我听说,私人的料子,可不好出关啊!”</P>

    </P>

    “货主自有路子,这边看好货之后,他们负责过关,然后在华夏境内货款两清。”才朋玺说着,抬手晃了晃,“对了,这小子临走之前送我一件东西,正巧也是玉石印!你一并看看,还真有点儿值得讨论。”</P>

    </P>

    “好。”</P>

    </P>

    才朋玺收起玉盒离开客厅,余耀也收起了小玉人。</P>

    </P>

    回来的时候,才朋玺又拿了一个精致的锦盒,比那个玉盒可大多了。</P>

    </P>

    余耀打开一看,质地是黄灿灿的玉石,雕成了一方印。</P>

    </P>

    “黄蜡石?”余耀看了两眼,便顺口说了一句。</P>

    </P>

    “对,和现在桂省贺州玉的黄蜡石基本一致,比滇省的黄龙玉更细腻一些。”才朋玺应道。</P>

    </P>

    桂省贺州产黄蜡石,连同其他颜色的同类玉石,比如荔枝冻,现在一并被命名为贺州玉。黄蜡石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也就是石英质的底子,和产自滇省的黄龙玉成分类似。</P>

    </P>

    不过贺州玉黄蜡石的历史可要比黄龙玉早得多,最起码明代就有了;而黄龙玉是二十一世纪初才被发现的,因为成分基本就是黄蜡石,又产自龙陵,才被叫黄龙玉。</P>

    </P>

    余耀点点头,开始拿起这方印细看。</P>

    </P>

    原来,这不是一方印,而是一方玺!</P>

    </P>

    方形底座,底边三厘米多点儿,高度也在三厘米左右,雕的是盘龙钮,龙头微微昂起,盘曲的身体上,鳞片和龙尾都雕得极为精细。</P>

    </P>

    而且,这方玉玺,看年头儿,可比明代要早得多。余耀细看之下,感觉年份能到西汉!</P>

    </P>

    汉代怎么可能用黄蜡石制作玉玺?</P>

    </P>

    余耀这时候翻看印文,小篆,中间还用田字格隔开了。</P>

    </P>

    文帝信玺!</P>

    </P>

    嗯?这更不对了!</P>

    </P>

    秦始皇之前,平头老百姓的私印也可以叫玺,秦始皇称帝之后,玺就成了特指,只有皇帝的印才是。</P>

    </P>

    秦始皇在位时,主要就是一方传国玉玺;而西汉时期,除了传国玉玺这一方,还有其他六方:皇帝之玺、皇帝行玺、皇帝信玺、天子之玺、天子行玺、天子信玺。</P>

    </P>

    号称“七玺”。</P>

    </P>

    不同的玺有不同的用途,比如皇帝信玺,是皇帝征召调遣文臣武将用的。</P>

    </P>

    如果,这方黄蜡石玉玺是西汉的皇帝信玺,那西汉只有一个汉文帝,就是汉高祖刘邦的儿子刘恒。</P>

    </P>

    但,汉文帝刘恒的皇帝信玺,是不可能带着“文帝”两个字的!</P>

    </P>

    因为汉文帝是刘恒的谥号。其实他的谥号是“孝文皇帝”,不过汉代皇帝谥号的前头都有个孝字,所以一般就省略了。</P>

    </P>

    华夏历史上,皇帝有过几百个。如今,除了名字,称呼大抵离不开三个范围:年号、庙号、谥号。</P>

    </P>

    乾隆,是年号;唐太宗,是庙号;汉文帝,是谥号。</P>

    </P>

    其中,谥号是皇帝被后世追封的;庙号,是皇帝被供奉在太庙中的称呼,就是牌位上的称呼。这两种,只会驾崩了才有。</P>

    </P>

    年号,是登基后所用的纪年名号。皇帝活着的时候,只可能知道自己的年号。</P>

    </P>

    所以,这玺文虽然是“文帝信玺”,年份也能到西汉,却不可能是汉文帝的玉玺。</P>

    </P>

    余耀放下玉玺,站起身来,点了一支烟,“老爷子,这可真是值得讨论了。”</P>

    </P>

    才朋玺微笑,“这小子,说我名字里有个玺,送给我最合适了,却也没细说怎么淘来的。不过,依我看,是西汉的总没错!”</P>

    </P>

    “确实没错,是西汉时期的东西。”余耀点了点头。( 玩宝大师  http://www.123xyq.com/read/18/18551/ )( 玩宝大师 http://www.xlawen.org/kan/7524/ )

本站所有小说都是转载而来,所有章节都是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备案号:粤ICP备1234567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