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新辣文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七品封疆 > 七品封疆 第 52 部分阅读

第 52 部分阅读

    第二百六十九章 再立大功(二)

    韦刚的藏身地,离这个交易地点并不算太远。一听说那里还有五万两阿芙蓉,瑞恩斯坦自告奋勇,带着锦衣卫的人马就去打前站。西班牙的主力部队已经灭了,广西那边的人马又折了许多,这剩下的人,还有什么可怕。这时候是痛打落水狗的大好时机,谁能放过。

    李天梁听说那些人领头的是韦银豹的儿子,也知道这是难得的大好良机。韦银豹可是两犯过靖江王府的,虽然没造成什么实际危害,但令大明朝颜面无存。

    朝廷对他恨之入骨,赏格开的极高。靖江王府也发了悬赏,不惜千金购其韦银豹的首级。拿住他的儿子,这赏金也不会太少。

    除了经济利益之外,最重要的是影响。韦刚这个广西反贼,居然流窜到了广东。说明什么?说明两广总督剿贼不利,居然让他们可以跳出包围圈,进入广东为害。

    眼下朝廷的巡按正在给吴桂芳制造压力,有了韦刚的事,多少可以转移一下注意力,让吴桂芳的日子好过一点。

    广东巡抚的需要,就是广东文武的需要。为了给巡抚分忧,刀山枪林尚且不惧,何况区区一韦刚?李天梁将手一摆,叫来自己的亲兵队主“带二百人,跟着刘大老爷他们过去抓人。传我的话,不可放走一个。不要在意斩首,只在意破贼。”

    大明军功注重斩首,有时因为首级的事。还会贻误战机,由胜转败。方才在与西班牙人的战斗里,总算李天梁带兵得法。才没出现因为争首级而自乱阵型的事。现在仗打完了,那些士兵全都冲过去找基本完好的人头,砍下来准备领赏,这时候掌握部队最为困难。

    好在李天梁军法森严,那位亲兵队主吆喝了几声,先把那支骑队都掌握起来,又将左近的百多名步兵掌握住。大队人马由那些广西武林的人引着,朝韦刚藏身地扑去。

    他们选的也是一个小村落。这地方的一位富户,与韦银豹是结拜兄弟。对于韦刚等人给予收容,又派出自己的家丁佃户,打探官府消息。不过李炎卿手下的侠少们。对于摸岗哨的事,做的驾轻就熟。那些地主家的家丁,也不懂得什么叫暗哨,结果很快都被摸掉。三方联军迅速对村子形成包围,李炎卿摆手道:“给我冲!”

    “奉吴军门令,捉拿乱贼。有敢阻拦的一律抄家灭门,株连九族啊!”

    “锦衣卫办差,谁敢拒捕,一律同罪啊。”

    这些官军也见识过韦刚部队的悍勇。从那俘虏口中也得到情报,他们剩下的部队也还有六十多人,都是广西乱军里的精锐不好对付。在预料中。他们将面临一场苦战,李炎卿甚至做好了自己的公人继续减员的准备。

    只是冲进这宅院之后,他们却只看到了遍地的血腥,和没来得及掩埋的死尸。韦刚等首领的人头刚刚砍下时间不长,其部众还有一些没来得及砍。那位韦银豹的结拜兄弟正在训斥着自己手下的家丁“你说你们能干点什么?连个人头都砍不下来,到底干什么行?还不赶紧去几个人挖坑。这么多死尸堆在这,不嫌恶心么?”

    看着冲进院子的官兵和公人。那位富户倒是半点也不怕“你们是为了捉韦贼来的吧。这些大胆的强盗,居然敢冲到我家里打劫,被我和我的家人砍了一堆,又抓了一些。听说他们是广西韦银豹的部下,那种反贼,我可不认识。这不正想把他们都砍了,送到衙门去报功呢。听说得韦贼首级者,可赏银三百两,我这钱不要了,情愿孝敬几位老爷就是。”一边说,一边又把一锭银子塞向瑞恩斯坦手里。

    看着那许多人头,瑞恩斯坦已经欲哭无泪。这是多大的一个线索啊,多大的功劳啊。这回倒好,全被这富户给搅了。他气的抬手一巴掌,将那富户打的倒在地上“混蛋!你这勾结叛贼的混蛋,还想要欺骗伟大的瑞恩斯坦伯爵么?来人啊,把他们全给我抓了,一个不留。有敢反抗者,格杀勿论。”

    这位富户也算得地方上的豪强,家中佃农家丁,能动员出二百多人。在这宅子里足聚集了上百壮丁,而且这些壮丁全都获得了武装。可问题是这些壮丁只是普通的佃户、家丁,他们敢对韦刚下手,可没人敢和官兵作对。

    尤其听说这官兵只是前哨,吴桂芳的三千抚标营稍后就到,压阵的是俞大猷的两万大军。这些人的腿都软了,哪还敢起来反抗。全都扔了兵器跪倒在地道:“老爷饶命,老爷开恩。这都是我们家主干的,跟小人无关啊。您问什么我们招什么,我们真不是反贼。”

    那些侥幸没被杀的广西人,原本是和官府势不两立。可是眼下,却把仇恨都对准了那富户。从来叛徒都比敌人更可恨,这些人异口同声道:“他就是我们的同伙,你问什么,我们都招。我们就是死,也要拉上他一起下地狱。你们快搜吧,这家里违禁品多着呢。”

    这位富户不愧是能和韦银豹结拜的角色,简单一搜,就发现了大批的兵器。这些兵器数量足可以武装起来一营人,其中甚至有大铠十余领,强弩二十余张。

    单就这些物件,就足以把这富户抄家灭门。除了这些东西,还有将近一百石的私盐,外加几个被囚禁的妇人,最后又搜出了十几份委任书。

    这些委任状上,从广东督军到两广总督再到东南都招讨,云贵两广四省节度使总督江南诸军事,不一而足。颁发机关除了龙凤王朝和韦银豹的广西势力外,居然还有九丝城。这位富户看来确实交游广阔,朋友遍布天下,真个有孟尝再世的风范。

    “好啊。这回算是意外之喜,韦银豹交了个好朋友啊。”李炎卿看着从各处搜来的物资,这位小豪强的家底不错啊。金银合计能有四千多两,粮食一千多石。田地商铺的契约,还有几张借据。可是这些财产加起来,似乎并不足以支撑他拥有这么多兵器啊。这么多的刀枪铠甲,即使是梁家那种豪强,也没有这么多武器啊。

    就在这时,又有公人道:“报告大老爷,发现了一个密室。这里可都是好东西,真正的好东西啊。”(未完待续)

    第二百七十章 再立大功(三)

    好东西,当然是好东西,这东西好到,李炎卿恨不得杀了那个公人的地步。看看,他给自己找到了什么好东西。

    帝冠龙袍玉带朝靴,这是关起门来自己做皇帝才用的上的衣服,找来这个有什么用?难道对外说出去,自己香山县境内有个假皇帝,自己这知县很有面子?他现在只想怎么论证,这个地方不归自己香山县管领,是南海县的管辖范围。

    除了这件价值不菲的龙袍外,还有百十面旗帜,既有白莲教的旗,也有什么凌霄天子旗,还有的则是李炎卿也认不出来历的旗号。

    几十样可以拆卸的攻城器械。从投石机到冲车,应有尽有。那带队的亲兵队主看来,这些器械都称的起做工精良,匠心独特。其各个关键部件是可以拆卸的,完全可以随军运输,到了地方按编号组装使用。这东西如果配合上几百儿郎,攻打个府城都大有希望。

    另一边则是堆满的铜钱,还有大批的铜料和铅。那些铜钱上都写着“值五钱”“值十钱”“值百钱”之类的字样。粗略估算,怕也得有不下几万贯之数。至于那些铜料,若是全部用来铸钱,差不多可得十五万贯以上的铜钱。如果里面加上大量的白铅,得的钱就更不可计算。

    角落里堆着十几个鼓囊囊的麻袋,像是乡下存粮食的口袋一样,胡乱堆在一处。李炎卿随手打开一个麻袋。却看到里面都是一个个卷轴,随便打开一个,乃是一张古画。这画年代久远。一看就知是古物。另一个口袋一打开,却是滚出了几十颗红玛瑙。

    这是什么世界?这个富户石宝山,只是个乡下的小豪强而已。按他的财力,备办不论是刀枪铠甲还是攻城器械,明显超出他的财力范围。这些玛瑙金石,更不是他能备办的出的。就随便一麻袋宝石,都是他家产的若干倍。

    那些私铸的白铅钱。含铜量低不说,值五。值十,值百这些面额的钱币,大明从来没有发行过。所以那不能叫做假币,而只能叫伪币。在眼下。这种钱根本花不出去,那他造来干什么?

    “我要去通知我家主将,所有的东西必须封存,等我们主将来了再说。”那位亲兵队主甚是忠心,即使瑞恩斯坦将一把珍珠塞到他手里,他也坚持要等李天梁来了再说。

    这座地下仓库的财富,比起当初螃蟹岛的财富多出几倍。粗略估计一下,也得价值近百万两白银。负责看守宝库的士兵都是几路人马的心腹,个个如临大敌。手握兵器,任谁向前一步,他们都可能暴起杀人。

    不过那位亲兵队主的忠诚。也是有自己的代价的。花惜香派出了两个得力女侠,外加一千两现银,总算换来了一麻袋宝物。那位队主说的很明白“我家主将救过我的命,我得对的起他。你们只能拿一个麻袋,再多拿,就得从我和我们这二百儿郎的尸体上踩过去。”

    李炎卿当然没有和这支官军翻脸的打算。只好让花惜香进去挑。想她一身武功,力气比自己大的多。肯定能拿出一大麻袋珠宝。女人和巨龙一样,都喜欢闪闪发光的东西,她出手肯定错不了。

    只是没想到,花惜香最后拿出来的并不是预料中的珠宝,而是一麻袋金石书画。她见李炎卿表情失望,笑道:

    “妹夫,你好歹也是个读书人,怎么不识货?这里边的东西我看了,随便拿出一份,都抵的上半口袋珍宝。这东西虽然你不能把它变成钱,但却可以让它发挥比钱更重要的作用。你的基业在京师,不在这。到了京师,这东西比钱好用。”

    李炎卿听了之后也点头道:“花姐说的对。可惜啊,这些东西全是假的,都是赝品。”

    花惜香先是一愣,但随即笑道:“没错,都是赝品。它们必须是赝品。可恨的贼子,居然仿造了这么多古董出来,不知道要干什么。”

    “假货,全都是假货。这石宝山居然敢制造假珠宝,分明就是个拐子。这样的人,我们不能留着他。”李天梁听了亲兵报信,二话不说催马赶来。等进了库房看了那剩下的口袋之后,二话不说,就把所有的东西都宣布为假。

    瑞恩斯坦倒是有些胆小“都是假的?是不是这里也可能……我是说可能。也可能有些真货?”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这些东西我们都验过了,全都是假货,一件真货也没有。”李天梁和李炎卿异口同声,宣布了所有库存的死刑。李天梁又对瑞恩斯坦道:“瑞洋人,你也清醒点。就算你送了如数的真货进京,也不过是官晋三级。可你如果拿了假货回家,将来运动个指挥使也未必不能,这时候不能害人害己啊。”

    “你说的我明白,可是这么多假货……”

    “放心吧,我有办法。”李炎卿接过话来。“我手下有那么多侠女侠少,会什么的没有?不过制造假珠宝,这也是需要成本的。”

    李天梁虽然紧缺钱用,但是他心里有数。这东西上缴到朝廷,自己能得到多少?可如果留在自己手里,将来拿这笔钱不管是照顾部队,还是买个大好前程,都不叫事。如果投到东印度公司里,将来靠股本生息,也能为子孙后代挣个金饭碗。

    他点头道:“刘兄弟,咱们是换贴的兄弟,还有什么可说?这东西咱们三人,怎么都好分。你到时候随便多拿几件珠宝走就好了。瑞洋人,今天这事若是走了风声,咱们三人都是不得好死。我和刘兄弟换了金兰谱,干脆你也入一伙吧,咱就算桃园三结义,今后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背信弃义,万剐凌迟!”他说到这,一双眼睛也盯住了瑞恩斯坦。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为了这么一大笔钱,他甚至可以下的了决心,将这支锦衣卫人马全数火并。瑞恩斯坦看着那些口袋,一咬牙道:“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咱们自己管住自己的部下,谁敢胡说八道,定斩不饶!”

    这些财物是好东西,但是这三个人的脑子都不糊涂。这么庞大的一笔财富,石宝山从哪来的?慢说他不过是一个小豪强,即使是江南的大富翁,也没有这么庞大的财富啊。再看那些攻城器械以及龙袍,甲兵,他到底要干什么?这个石宝山,到底是个什么人?(未完待续)

    第二百七十一章 再立大功(四)

    “谋反大案,这是谋反大案啊。咱们这回可真走运,本以为是抓一群阿芙蓉贩子,没想到居然侦破了谋反大案。私造钱币,加上制造旗帜,这肯定是要谋反。这样的案子破了,咱们的官职就还能升。”

    自来升官发财,瑞恩斯坦刚发了大财,脑子就转到了升官上。家中藏了这么多甲兵,他不是反贼,什么人是反贼。

    “升个鬼。我的治下出了这样的反贼,而且我之前还没能发现他们的踪迹。这事我还不知道怎么把自己洗干净呢。现在巡按正等着找我们的茬,这事落到他手里,搞不好就要摘印了。”

    瑞恩斯坦倒是笃定“放心吧,这事不会有任何问题。别忘了,我们可是锦衣卫。锦衣卫无所不能,这点小事还能难住我们?”

    有瑞恩斯坦的证词,李炎卿治下地面不严,导致反贼长期潜伏。就能变成与锦衣卫通力合作,放长线钓大鱼。将一个包藏祸心,意图谋反的大贼一网打尽,成功挫败了一起意图颠覆朝廷大阴谋的丰功伟绩。

    自来锦衣卫和文官的关系就不怎么好。难得李炎卿虽然是文官,却与锦衣相善,背后又有强硬的靠山。自上而下,都希望瑞恩斯坦和他把关系搞好,在文官内为锦衣卫寻找盟友。瑞恩斯坦与李炎卿刚拜了金兰,对于这种事,自然乐意背书。

    李天梁也道:“有我广东新军为你说话。我看那巡按能把你如何?再说我们现在手头有钱,到时候就是拿钱砸,也砸翻了这个鸟巡按。咱们先审审这个石宝山。把他的来历问出来再说。”

    石宝山及他的家眷尽数都已经被拿,由锦衣卫集中看押。瑞恩斯坦等不到回香山,就催促着开审。石家往日里放债收租,自有刑房用来规劝那些还不出债交不出租的穷鬼,交出妻女田地,欠债还钱,做个守法良民。各项工具一应俱全。倒是省了备办的时间。

    这些锦衣卫知道遇上了个要紧角色,上面又下了死命令。只要口供不要人命。手上的各般刑具流水价使出来,拿出了全部的本事。

    石宝山初时紧咬牙关,可他自家的刑具毫无良心,对他这位前主人半点面子也不讲。他只吃了一半的刑。就忍不住道:“我招,我全招了。孤乃是天命之人,只可惜,功亏一篑啊。”

    石宝山确实是天命之人,他的来历之大,完全当的起叱咤风云举足轻重的评价。他才是真正的白莲教教主!或者说,白莲教的产业本来就该是他的。

    石家在宋朝时,就做过白莲教主。当时的白莲教,还没有奉行票选至尊的制度。而是世袭罔替,石家一连做了几代教主,在教中广有党羽。是当时天下一等一的豪强。

    白莲教本来就是以造反为职业的组织,石家既然是白莲教主,又怎么可能不造反?他们在北宋时期于江南起兵,兵锋最盛时,占据江南几十军州,搅动大宋半壁江山。

    可惜白莲教的起义注定走向失败。在各路宋军联合围剿之下,这次起义最终大败亏输。石家的子弟在战斗中伤亡惨重。骨干部队全军覆没,连教中大权都丢掉了。

    这一败于白莲教不算什么打击,毕竟他们被官府打击惯了。但是对于石家来说,这次失败却足以致命。不但让自己家的骨干死伤无数,最重要的是,父传子子传孙的江山,被外人篡了去,从世袭变成了推选。

    当时石教主家中残存亲人逃出乱军,辗转流落到广东地面,于香山隐姓瞒名生存下去。这石宝山就是当年石教主之后,算的上根红苗正的老牌白莲教。最要紧的是,当年石家不是赤手空拳到香山的,而是带着白莲圣库,一路逃到的香山。

    那些麻袋里装的,都是当初白莲教荼毒江南,攻破巨室时掠夺的财宝。起义过程中夺取财富十分容易,但是他们缺乏将财富转化成战斗力的能力。这些财宝若是在官军手里,自可化为无数的粮草、援军、兵器。可是落在他们手里,就只能是财宝。

    对石家人来说,当前第一大敌已经从大明朝廷变成了窃居教主宝座的逆贼。他们用财富购买土地,又秘密购买兵器,就是准备有朝一日打回教内,夺回江山。只是当时正逢乱世,群雄逐鹿。石家人一次错误的投资,差点让整个家族遭受灭门之祸。

    好不容易筹措的军资器械,在那次败北之后,只剩了几十台攻城器械。家主死中得活,哪还敢有半点反意,只是将其都藏在地宫里,再没有争霸天下之念。

    等到大明定鼎之后,江山稳固,人心思定。白莲教已经变成|人人喊打的高危职业。石家人连遭重创,痛定思痛。觉得自己家这富家翁当的挺好,何必还去做白莲教主送死?那些损失的军资,就当没有过,以后安心过日子吧。

    他们手中虽然掌握着海量的财富,但是同样缺乏把珠宝字画变成金银的渠道。再说贸然出手太多财物,肯定会引来官府上门。这时候江山初立,朱元璋手里也不宽裕,正在找肥鹅来杀,自己何必去送死?

    那位石家家主是个明白人,深知韬光养晦的道理。索性把那些宝藏藏于地下,只做不时之需。安心带领子弟屯垦开荒,耕种为生。

    既不做贫民,也不做出头的大富翁,安心守着自己那份小家业,反倒落个平安。即使明初四大案,号称席卷大明全境,石家依旧得到保全。

    当今家主石宝山才略也非等闲,只是野心也大,不肯像祖先那样继续过安生日子。他当初请人看相,那相士说他富贵不可及,更趴在他耳边嘀咕了一番位及人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混话,让他动了心思。

    自己可应该是白莲教的教主啊。当时广东正值倭患丛生之时,广东境内盗贼蜂起,人心不稳。在石宝山看来,此正是大英雄做出一番事业之时,自己应该继承祖宗遗志,做出一番事业。

    他若是直接去找白莲教要求当教主,那自然是要被白莲教上下集体欢迎,送去和海神沟通感情。他知道,自己要发展的是实力,要拥有的是本钱。只要有了本钱,小小的白莲教,又算的了什么?(未完待续)

    第二百七十二章 再立大功(五)

    石宝山放弃了那些白莲教世代相传的经书教义,也不曾在村里画符布道,他知道,那都没用。祖辈走这条路造反的,最后全都以丧命告终,他要走一条属于自己的谋反之路。这位白莲教根红苗正的继承人,闭门苦读,仔细研究大明律及明大诰,出关之后,成了一名出色讼棍。

    他熟读律条,巧舌如簧,连杀人偿命欠债还钱这种道理,都能把它说的是落后黑暗,乃是人类毒瘤,还有什么罪过洗不清?

    当然,如果是有人杀了石老爷家的人,或是欠了他的高利贷,那他就会用另一番道理,让你全家偿命,或是倾家荡产。总之不管他站在哪一边,总是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最让他出名的是,他曾为几名死刑犯脱罪,让其从板上钉钉的死刑中摆脱出来,死罪改流刑,最后又被他花钱打点出来。

    那些死刑犯固然成了他的铁杆死士,他废死英雄,免死金牌的名号,也算闯了出来。而他还号召一干有名的讼棍,据说要搞什么废除死刑,让大明从此没有死罪。这事虽然还没弄成,不过也让他的名声大为提升。

    这石宝山既有泼天的富贵,又有能为人脱死罪的本事,自然也就结交了许多过命的朋友。这些朋友大多是急公好义且充满活力的社会人士,可以为了朋友两肋插刀。

    每当有人欠了石老爷的印子不肯还。或是不肯把田地卖给石老爷时,这些好朋友就会深夜前去劝诱,或是让这有主之地变成无主之田。

    广东前些年倭患严重。盗贼四起。石宝山的朋友也就越来越多,不但是剪径的豪杰,就连海外的东洋人士,他也多有交往。座上客常满,杯中酒不空,在绿林中,石家也是个小有名气的地方豪强。是江湖人的好朋友。

    在韦银豹那,石宝山是与他换了金兰谱。部下有三千儿郎,可与广西豪杰遥相呼应,互为犄角的生死至交。

    在白莲教主孙无敌的档案中,他是部众八千。良田千顷,王师一到可以作为前驱,席卷广东的义军头领。在四川都掌蛮的档案里,他则是麾下有三万甲兵,旦夕之间可得两广的一路诸侯。

    可按着石宝山自己的说法“呸!那些人算什么东西?他们懂刑律么?他们读过法条么?乌合之众,只配为王前驱。我家是白莲教主,白莲教是我家的产业。若是那些兵马为我所用,再加上这许多军资,天下何处不可去?大明天下注定是该由我来坐。轮不到其他人染指。只有孤,才是天命之主。可惜啊,我的大志未酬。死不瞑目。”

    他这次栽的也算冤枉。本来他结交的绿林豪强加上海盗水贼,能动员出上千人。上次广东兵变时,他就想趁机起兵。可后来见广东乱军难通乱象就知道他们成不了事,自己贸然出头,反倒会白做了别人的饷源。再说,广东坐镇的总兵是俞大猷。有那人在,起兵多半就是个死。

    他家中原本有个铁匠铺。可以打造些兵器。只是匠师手艺低劣,打不出什么好刀枪,手下的人马也始终武装不起来。利用广东兵变,石家倒是积累了一批铠甲兵器,实力大为扩张。

    他又从日本秘密购买铜料铅料,私自铸造假钱,手中的私钱已经超过十万贯。若是再给他时间,百万贯的钱也能铸的出。

    这些钱现在自然是没什么用处,也花不出去。可只要自己起兵之后,就能在占领区强行推广这些私钱。而老百姓也不会把这种钱留在手里,会第一时间花出去。

    到最后,必然会让大明钱法大坏,其破坏力远比战争大的多。或者说从他手里流出一文私钱,大明就得损失百文钱来恢复秩序。李炎卿这次误打误撞,倒是为大明免去了一场大难。

    这位石庄主虽然野心勃勃,时刻准备大展拳脚,但是柘林水军败的太快了。他还没准备好一切,这支叛军就一败涂地。

    接着广东就是一轮暴风骤雨般的反扑,将那些英雄好汉,一个个捉去砍头。石宝山的朋友损失大半,剩下的也全都隐姓瞒名,一个个比孙子都老实。再想拉他们出来起事,还不如直接把他们杀了。按照石宝山的看法,就是复兴大业,毁于一旦,只能静待时机,以图再起。

    他本有着石家祖上良好的隐忍基因,可与当年的尝胆越王一论短长。在官府眼里,他是个安善良民,是个不会出问题的普通小财主。那些衙门小吏,平日里也拿了他不少好处,自然也不会有人说他个不字。

    官府有什么征召摊派,他也不曾落于人后,几次清查扫荡,他丝毫没受怀疑,安心过他的日子。这次韦银豹派子来投,他放心收容,想来也不至于走露消息。

    按他的想法,韦家打的越好,对他就越有力。如果广西真的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朝廷派广东军队入广西,倒是自己的大好时机。

    只要俞大猷这国朝第一将离开,自己就可以挑起义旗,成就大业。这些私钱,那些积蓄,到时候就能转换成战力,席卷两广,进可南面称孤,退也可据地为王。

    对于韦刚,倒是十分欢迎,为他们安排食宿及藏身地,又请了几个广西军中悍将帮自己操练士卒,训练三军。

    他手里有钱有粮有兵器,可部下都是自己的家丁佃户,只能算是有武装的庄稼人,距离部队的要求太远。即使以一对一,他们也不如大明的辅兵有战斗力,正好请这些广西乱军帮自己指导一番,提升整体战力。

    只是这韦刚为人太过粗鲁,目中无人。来到石家之后不把石宝山放在眼里,反倒与石宝山的几个姬妾都进行了深入交流。石宝山忌惮他有二百余劲卒,只好继续发扬勾践精神,一切只当没看见。

    按他的想法,韦刚早晚是要走的。这里最终还是自己的地方。只要那个地宫不暴露,自己最大的本钱保持住,将来自己的子孙后代,就可以靠着那些宝贝东山再起,这江山,终究还是自己的。

    可是今天韦刚败的太惨了,带出去的实力损失掉了七成,部下总数不足百人。回到石家后,韦刚又大言不惭的要把石宝山的部众吞并到自己手中。石宝山见他手上兵力已经不足百人,就动了杀机。他先是摆了酒席给这些广西兵犒劳,又在烈酒里下了药,将几十条好汉全都迷倒,挨个拉出去砍头。(未完待续)

    第二百七十三章 再立大功(六)

    按石宝山的想法,这人留着就是祸害,交到官府里,也只会把自己供出来。先把当头的砍死,留下几个不杀的,再让他们帮自己教练三军。人头送到官府请赏,这五万两阿芙蓉,也全都归自己了。

    只是武装的佃户终归不是兵,慢说临阵,砍人头都砍的这么慢。官军也来的太快一些,莫名其妙的就被拿了。

    他怒道:“这小贼韦刚欺人太甚,不杀他,难消孤心头之恨。所谓王者不死,虞舜烈风雷雨不迷,光武河冰结,昭烈跃檀溪。孤是天命之人,没这么容易死的!我一直在推动大明废死,如果朝廷真的废除死刑,我说不定就没事了。当今天下将乱,正是豪杰立功之时,几位都是世之英雄,何必辅佐昏君奸臣?不如跟我干吧,我将来封你们做王爷,与孤同享富贵。”

    瑞恩斯坦等三人对望一眼,李炎卿道:“原来你这鸟人一力宣扬不杀一人,是存了这个念头。可惜你打的大好算盘,须知朝廷没害失心疯,自然不会放过这等想要篡夺大位的奸佞。你和你的家族,全都要死,一个都别想活。”

    这石家百万两以上的家私,接收起来,也是个复杂的工作。李天梁和李炎卿既与瑞洋人拜了兄弟,也只好让这洋兄弟趁机多捞些油水。左右百万两的宝贝都吞了,难道不让别人捞油水?现在他们的心思,都用在如何写奏折写报告上。

    眼下巡按刘勘之在广东。正在寻人错处。这个时候如果把这个大案如实报上去,于吴桂芳未必是好事。毕竟广东境内潜伏着这么一个乱臣贼子,却无人发觉。很容易就被人说成怠惰公务有负圣恩,吴帅反倒会发脾气。

    可是闹了这么大的动静,前后出动上千官兵,香山公人殉职将近二十人。这种伤亡,在广东兵变后,还属首见,这事要想压住。也势比登天。这事必须要上报,但是要报的一定要有技巧。吴桂芳在这件事上要有责任。但是责任的多少,就要分清楚了。

    一番商议之下,这几次交战的敌人身份首先确定为盗匪,来源为广西韦银豹部。其总员兵力定为千人。持两广总督方面开据的公文。蒙骗了沿途关卡,成功潜入广东。其目的意图洗劫广州,为叛军夺取军饷,袭杀朝廷巡按刘勘之,制造混乱。同时他们还与佛郎机人勾结,想要购买火炮,攻打府城桂林。

    又有广西富户石宝山,寄籍于广东。其为韦某多年至交,依靠广西方面制造的假身份。长期潜伏在广东,制造假珠宝假古董和假黄金,又制造海量私钱。意图破坏广东地区经济。为广西贼提供物资援助,兼为向导,几酿不测之祸。

    幸亏广东方面在吴军门的英明指导下,布置有方,应对得当。放长线钓大鱼,将这批来犯之敌一网打尽。使其无一漏网。是役官军阵亡不过百(南少林、点苍及当地民壮伤亡不计其内,官军公人受伤亦未曾统计)。得首五百有奇。大佛郎机人为其爪牙,也为我大明官军一举成擒。

    这一战的胜利,充分说明了吴帅明见万里,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我广东官兵上下一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艰苦奋斗。这场胜利属于吴帅,属于整个广东,至于当事人,则只在其中占很小的一部分,功劳微不足道。

    这份奏折话里话外,把罪过都推到了殷正茂头上。左右都是你广西方面防线不严,才把这么多强盗漏到了广东。

    又说他们意图谋杀巡按刘勘之,算是替刘巡按和殷总督之间拉了下仇恨。想来刘公子是名门之后,有名的仁厚君子,一定不会介意,不会打击报复的。

    更为要紧的是,说他们要购买大炮攻打桂林。这虽然算是一个移花接木,但是却也把事情的严重性点了出来。

    这些叛贼手里如果有了大炮,不但要让官军多流不知多少鲜血,桂林城也保不住。香山的公人和广东的官兵,是为桂林是为靖江王挡了炮弹,这功劳还小么?

    那假黄金、假珠宝的事一说。李炎卿手里那些侵吞的赃物,就算彻底洗白。上次水玲珑被骗,收的那些假金条都在香山库房,这回总算能发挥作用了。

    李天梁又道:“这石宝山一家为害乡里又阴谋叛乱,想要颠覆大明江山。即使押到广州,乃至进了京师,也是死路一条。我看这舟车劳顿,审问废时,还是趁早了结了他们为好。”

    这私吞脏银百万的事,石宝山是最大的证人,无论是谁,也不能让他活着进京受审。李炎卿道:“这事倒是这么个道理,可是手下可有干活的人选?”

    “我这里军兵数千,难道还找不出几个死士?好歹这营头是我一手拉起来的,这点把握,我还是有的。只是咱们的口径一定要一致,不能出任何问题,也不能让干活的儿郎寒了心。”

    广东惠州,刘勘之看着香山方面送来的呈文,面带一丝冷笑“刘朝佐倒是个干将啊。居然这么大的案子,又叫他给破了。这些盗贼千里迢迢从广西来广东杀我,我没想到还有这么大的面子。而这些盗贼居然还带着龙衣龙袍,旗帜兵器,也当真是伙有趣的反贼。”

    崔佑之道:“听说重要人犯石宝山一家,还没等押解到广州城,就赶上监牢着火。一把大火烧成平地,石家一个也没有逃出来。”

    “好手段,好心机啊。若不是有这份心狠手辣的劲,又怎么敢杀害朝廷命官,自己取而代之?”刘勘之脸上已经如同罩了层寒霜。

    “吴桂芳这老儿当真可恶,真以为把广东弄成铁桶江山,我就动不了他?我这回非要让他知道知道,我刘勘之的厉害不可。”

    “东翁明见万里,这种小伎俩自是糊弄不了您。这呈文,咱们是不是仔细查一查?依学生想来,他们既然敢杀人灭口,想必其中必有什么要紧的勾当,不敢让我们知道。”(未完待续)

    第二百七十四章 得力干将

    “能有什么勾当?不过是杀良冒功,诬良为盗的旧把戏而已。他们还把无辜的乡绅关在监狱里,说是什么勾结盗贼,暗通白莲的贼子。这广东官场已经不成样子了,若是不荡涤一番,还不知道要成什么样。只可恨吴桂芳辜负圣恩,带头败坏纲纪,这大好的江山,早晚就坏在他们这样人的手里。”

    他这回到广东,要说工作也颇有进展,前后被他查出的问题有十五项,涉及官吏也达六十余人,战果可谓辉煌。但是这种战果在刘勘之看来,并无半点可夸耀处,这不是什么成果,相反,是对他的侮辱。

    那些所谓的问题,全都是不痛不痒的皮毛,即使报上去,也掀不起什么风浪。那些犯在他手里的官吏,犯的都是些芝麻绿豆的小过失,左右不过是罚俸降职,以他的雷霆手段,也只革职不用而已。

    要知他从南京出发时,可是带着王命旗牌的。论起对文武的处置之权,他与吴桂芳不分伯仲,都可以对低级官吏先斩后奏。

    拿了这么重要的权柄出京,到最后却只搞了点小鱼小虾,连一个高品大员都没放倒,自己还有什么脸回去见人,又称的上什么白面包公?

    再说他心里有数,高阁选自己做巡按视察广东,为的就是要挑毛病,要做掉吴桂芳,破坏香山开海。如果做不到这一步,又怎么向高阁老交代?吴桂芳让自己抓的那些人。不过是卖个破绽,真正的问题,都藏的严实。不会让自己抓了把柄去。

    他初出茅庐,正是无所畏惧之时,吴桂芳这种先卖个破绽,又护住要害的做法,在他看来就是不拿他当回事。若是这回自己不把吴桂芳斩落马下,将广东官场清扫一空,又怎么显得出自己的手段?要做到这一步。最后的关键点,还是要落在刘朝佐身上。自己盯上他了。

    崔佑之提出的杀人灭口,还是自己提出的杀良冒功,这?( 七品封疆 http://www.xlawen.org/kan/760/ )

本站所有小说都是转载而来,所有章节都是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备案号:粤ICP备1234567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