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6 部分阅读
风。
当初李炎卿是见过俞大猷的。那老将基本就没拿正眼看他。这戚继光论官职也不比俞大猷为小,他如今以南京左军都督府右都督衔实授浙江总兵,即使再文贵武贱。这一品武官的品级也远在李炎卿这个知县之上。可两下见面后,戚继光却抢先两步跪倒在地“末将戚继光给刘公子见礼了。”
他这下官见上官的举动,把个李炎卿弄了个手足无措,慌忙的将他搀扶起来道:“戚总兵,您是一品武官,在下不过一县令,可万不敢担此大礼啊。”
戚继光却道:“话不能这么说。刘公子少年英雄。上任不足一年,就连为国朝立下大功。前途不可限量。日后进可入阁拜相,外可开府一方,戚某不过一介武夫,哪敢在刘公子面前装大?你若是看的起我。就喊我一声戚兄,这就是给我面子了。”
那几位夫人见他一个乡下财主模样,差点以为是冒名顶替的。又见他这副举止,丝毫看不出擎天一柱的气魄,看着也没什么意思,纷纷告辞而去。
倒是花惜香、柳叶青等几个习武的女人看的出来,这戚继光举手投足间气度森严,二目之内神光内敛,竟是江湖上绝顶高手的修为。知道绝不会有假,也不敢有些许小看。只不过思来想去,实在想不通。他怎么这么一副巴结模样。
晴云暖雪这时却是一副明白人的模样说道:“这有什么?戚继光当总兵,是靠着我家老爷做靠山,相公是张家的女婿,他结交还来不及,哪敢充大。”
“没错没错。他与咱相公论兄弟还算委屈了相公,在家里他与游七总官姚八管家。也是论兄弟的。”
“他给老爷的禀贴上,一向自称门下沐恩。”
“我们的武艺。还是他夫人教的呢。这戚继光怕老婆,若是相公能学他这点就好了。”
“唉不好。当初戚总兵可给老爷送过一对波斯女人,那对西洋妖精天生就是狐猸子最会勾人。他不会也给相公送来一对波斯女人吧。”
“他要是敢,我就把这事告诉他老婆,让他老婆打死他。”
这两姐妹边走边将戚继光的老底兜了个净,这些女人才知道,不是所有大将都与俞大猷一样,是那个混帐脾气,也有这等懂得做人的。当初为了走张家的门子,他不但与张家管家结拜,还买了一对波斯胡姬送给张居正暖床,算的上八面玲珑。只是想到戚继光送礼的劣迹,又不免有些担心,不知道他这次送来什么要紧的礼物,会不会又送来一对狐狸精。
在客舱内,戚继光却是与李炎卿越谈越热络,李炎卿见他那刻意巴结的样子,自己倒有点不好意思。再看他身上那领战袍实在是有些破旧,那双战靴也是磨损的厉害,而送来的礼单,却丰厚的很,倒判断不出他是有钱还是没钱。只好问道:“戚总兵,无事不登三宝殿,您来我这,想是有什么事吧。”
“没有的事。只是末将听说刘公子到金陵,末将怎敢不来拜见?他日张相怪罪下来,末将也吃罪不起。没什么事……真的没什么事。”
李炎卿笑道:“戚老哥,你既然让我称呼您一声老哥,那咱们就是兄弟。兄弟之间,应该坦诚相待。兄弟没别的本事,不过察言观色的本事还有一些。你老人家若是没事,我第一个不信。你有什么话只管说,在下向来敬仰您的为人和战功,在广东做生意时,也没少仰仗您照应,就冲这个,我也得给您帮忙。您要是实在不说,那我只好端茶送客了。”
戚继光没办法,不好意思道:“这事说来实在是有些难以开口,我这也是没办法……这次我到南京,实在是为我浙兵几万儿郎求条活路。不过我手上带的银子有限,这几日刘公子请客吃酒,我孝敬些银两也是应该。可是眼下这手上是有点不凑手,还请刘公子多多见谅,能不能在国公爷面前,替老哥我美言几句,高抬贵手。日后老哥手里周转过来,一定把这钱补上就是。”
这几日魏国公大摆流水席,请李炎卿吃花酒,所费不少。魏国公财大气粗,花这点钱不皱眉头。可若是全都要国公自己结帐,那南京四十九卫的指挥使以及南京都督府的各位武将是干什么吃的?你们到底还想干不想干,这个官还做不做了?
这些日子的花费,全是都督府的将官和四十九卫的军头们自愿认捐,替国公爷结帐的。而戚继光来南京办事,离不开南京方面的照顾,离不开魏国公千岁的亲切关怀,那让你认捐一部分饭钱和花酒帐,不算过分吧。
戚继光身上带的银子倒也不少,可是魏国公的席面规格太高,叫的姑娘又都是教坊司的头牌花魁,秦淮河上最红的姑娘身价银子也高的吓人,戚继光身上的银两花费一空,连给李炎卿送礼,都是借的高利贷。
“刘兄弟,听说老千岁还要送你一对清倌人,还望你美言几句,这清倌人是好,可你去京师讨老婆,带着不方便。再说她们的身价,实在是太贵了啊。”
李炎卿道:“我当是什么事呢。这点事算不了什么,不过戚老哥,您老听说很快就要选调蓟门,到时候归京师兵部管,又何必受南京的气?”
戚继光摇头道:“我自己的前程算不了什么。再说有恩相在,我也不会吃亏。我在乎的是我手下那几万儿郎,我是替他们来求命的,又怎么敢不听从?人家怎么斩,我就只好怎么听。”(未完待续)
第三百四十五章 好风频借力(五)
当初倭寇肆虐东南,大明东南原有军事体系,基本已经被破坏殆尽。为了应对倭寇的入侵,不得不编练营兵,招募勇壮,以营兵替代军卫,承担保卫东南抗击倭寇的任务。
而在编练勇营的过程中,又发现温台勇营皆不堪用,反倒是义乌人能杀善战服从性纪律性强,是练兵的好苗子,于是戚继光编练浙兵两营,作为抗倭之用。
后来他又结交上了张居正家的管家游七姚八,搭上了张居正线,朝中有了奥援,自己手里又有实打实的战功,这浙兵的体系也就越来越大。
如今在东南地区,浙兵已经扩充到了二十八营,兵力八万有余,是一个庞大的作战单位。可是倭寇却已经越打越少,海面上基本已经平定,这支庞大的军队维持经费,就成了个问题。
戚家军每人每月军饷九钱,加上军粮战具等开支,每月也要十几万两银子。战乱既然已经平息,这十几万两白银的开支,哪一个地方也不愿意承担,已经有人上书,希望朝廷裁撤浙兵,就地解散。
这些人马跟着戚继光四处征战,有不少人落了一身伤病,全指望熬大营养活自己一家老小。所谓就地解散,就是朝廷不再承担,任其自生自灭,这不是逼着这些人去死?戚继光也知,这背后有高拱的推手,基本已经不可逆转。
哪怕张居正建议其移防蓟门。转去打北虏,也没能换取高拱的退让。其只同意戚继光带两营浙兵北上防范图门汗,其余二十六营。则不想再保留建制。
这些兵马都是戚继光一手练出来的新军,他在这些人马上付出了巨大心血,哪忍心看着这支大明最好的部队,就这么散了。
胳膊拧不过大腿,他眼下只想尽可能的为浙兵争取一条出路。南京的魏国公在这事上是能说进去话的,若是他能够将浙兵吸收到南京防卫体系里,这些人就算有了出路。为此他特意带了全部身家来南京打点。为自己的部下谋个出身。
李炎卿听后颇为感动,自来落袋为安。钱到了自己口袋里。再想拿出去千难万难。李天梁编练新军,自己也没少往口袋里装钱,若说让他拿出自己的积蓄为部下买出身,还不如杀了他的好。
这戚继光的手脚算不上干净。否则也没钱为张居正买千金姬送。可是他的钱拿来不是给自己买田买地,而是给部下打点个出路,这却也算不得错处。
戚继光道:“自来狡兔死,走狗烹。倭寇一灭,浙兵保不住,这个我其实也想过。曾经有人向我出过主意,要我学那辽东李家,打仗时胜三仗败两仗。让这倭寇屡剿屡兴,屡兴屡剿。到了那时地方上不管压力多大。也得捏着鼻子养我这支能打战的部队,部下们也不怕没了出路。”
他说到此,心情颇有些难过。“可我戚某实在不是一个聪明人。用不出这聪明人的办法。让我玩夷养寇,挟倭势自重,靠着残害百姓来维持我的部队,我却无论如何也做不出来。只好四处求爷爷告奶奶,希望有人肯给浙兵一条活路。也别说,总算我这张糙脸有点用处。如今已经安置了三营浙兵,有地方就食。”
二十六营的庞大建制。不过安置了三营,可戚继光脸上的笑容,却似打了一个天大的胜仗一样。
“三个营头,也是一万人马了。再说那几位大人十分客气,不但肯收容浙兵,连家眷也一并接收,答应予以安置。虽然军饷只能发六成,但好歹这些人不至于饿死。他们跟随戚某转战东南,立下不知多少功劳,身上不知落了多少伤疤。除了当兵,他们再无所长。他们的手可以拿的动刀,却再也扶不动犁。若是让他们自谋生路,等于就是要他们活活饿死。这一来总算安顿了一万人,我这心里多少舒坦了点。前些日子,我又遇到了张大公子。”
他说到此朝李炎卿拱手道:“刘贤弟大仁大义,肯给这些浙兵留条活路,我在这里先替他们谢过了。可是这些人马数量太多,若是让你的东印度公司养活,那未免强人所难。我还是尽量让地方官府解决一部分才好,还望刘贤弟为多多美言。”
他的浙兵是朝廷经制营兵,只要保持住建制不被裁撤,那就依旧是朝廷里的官身。别看地方上寄食之处,只肯给六成饷,但那也是算朝廷官军。东印度公司的双饷,性质可变成了私兵。一私一公,差距悬殊,戚继光心里有自己的算盘。
这些人马是他一手练出来的精锐,还指望日后拿来北击胡虏,扫荡蒙古,从心里不想他们成为某个势力的私人军队。
李炎卿的东印度公司,只能算是这些浙兵的最后出路,能找到地方安顿,还是找地方安顿为好。南京当初编练振武营,可是足足五万营兵的庞大建制。这里是大明陪都,六朝金粉之地,财力雄厚,可以养活大兵。
振武营兵变之后,这十营大兵裁撤过半,如今南京的营兵不足一万。只要魏国公肯点一点头,上一道本章,那么起码也能收容三万以上的浙兵,那便解决了大问题。
只是徐千岁何等尊贵,他的头哪是那么容易点的。戚继光在南京没有门路,连片子都递不上去。眼下又被人当肥羊来斩,实在无以为继,只好找李炎卿帮忙。李炎卿见这位打的倭寇落花流水的国朝英雄,现在是这副困顿模样,心内大生恻隐,点头道:
“戚老哥你只管放心。我今天就和徐千岁讲一讲人情,看看我的面子管用不管。不过丑话说在前面,我不过是个从五品的小角色,在南京这地方一抓一大把,满大街都是,我说的话未必管用。不过我在东印度公司说话还是管点用的,若是戚老哥赏脸,就让浙兵到东印度公司,帮我带带部队。多了安排不起,两三个营头,兄弟还是养的活的。”
戚继光自是没口子道谢,只是苦于手里无钱,无法表达谢意,只好说有情后补。李炎卿回去之后一说,几位夫人倒也通情达理,袁雪衣道:“相公这也是做好事,我们怎么好阻拦。只是你吃花酒可以,那些女人你不许带回来。”(未完待续)
第三百四十六章 横扫天女(一)
这奉了夫人的命令喝花酒,李炎卿也就无所顾忌,又下了条子,又去定酒席,这回请的席面十分丰盛。那徐千岁也四海的很,拍着李炎卿的肩头道:“这戚继光带了二十八个营头,手里一定肥的流油。老夫本想多斩他几刀,不过看在你的面子上,那就算了。马马虎虎,我收容他几个营头好了。”
徐老千岁身份尊贵,金口从不轻开。这口一开,若是三两个营头收容,有什么面子?他大手一挥,部下自然有人帮着计算,南京马马虎虎,收容十五个营头,四万五千兵不成问题。
毕竟南京陪都所在,安全问题谁也不敢轻视。倭寇的祸害虽然不严重,但是老国公的财富全都在此,若是万一有了什么闪失,谁负责赔偿啊?
至于钱粮问题,反正有朝廷负责协助,再不行就寄食周边府县,左右不是从国公府拿钱。而这个人情,却能为国公府换来实打实的船引和股份,何乐不为?又有徐天鹏在旁说好话,戚继光陪了无数笑脸,花了无数银两没办成的事,李炎卿三言两语间就彻底解决。
只是徐鹏举又道:“刘大老爷,你的东印度公司若是周转上有什么问题,只管来找老夫。我一个条子,筹措十几万银子不成什么问题。再说那胡静水有的是钱,单是这次朝廷督造海船的生意,他少说进帐也有三五万银子。他跟江南的几个大钱庄都熟的很。随时可以调动几十万银子。怎么着,也不能把老爷子派出来集资,还是向商人们融资。这未免也太丢人了吧。”
李炎卿听的一头雾水不知道徐鹏举说的是什么。徐鹏举见他神色不似做假,问道:“怎么,你爹到南京找商人们集资入股的事,你不知道?这也难说的很,毕竟上了年纪的人,可能手里都想存点钱才踏实。不过话说回来,这么大的数目。怎么也该知会你一声啊。毕竟这些都是股份,将来是要给商人分红的。”
李炎卿越听越糊涂。他那个便宜老子刘安,不是到江西学道去了么。怎么好端端,又跑到南京融资?东印度公司慢说经济运转良好,不需要外来资金注入。即使需要。这事刘安也掺和不上。东印度公司是他的地盘,从来没想过让刘家人介入,这是闹的哪一出。
徐鹏举道:“就在前段时间,令尊到南京集资,说是东印度公司在南洋发现了金山,还要招募一部分民壮,到南洋去挖金子。这集资许的是三分利息,还能够转换成在南洋金矿的股份。我说这肥水不流外人田,前后你们不过在南京集资十几万银子。这点钱我们勋贵们凑一凑,也不是凑不出来。何必让那些商人占了股份,不是白送他们便宜?那金山大不大。有多少黄金?当然偷采黄金是犯法的,不过若是有我们在,这事就不犯法了。依我说不如归还股本,改由咱们联手开采算了。”
李炎卿越听脸色越不对,最后问道:“老千岁,这事我刚到南京时。您怎么不提啊。”
“急什么?那金山又飞不了。若是见面就提采金子,那多没意思。反正采黄金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你们的民壮也没备齐,我急什么。只是这几天,总有些商人托了人情到我这里,希望老夫跟你说说,能不能把那文书上的私章,换成香山县的章。他们对这东印度公司的章,似乎有点不大放心。”
李炎卿苦笑道:“老千岁,我要说那事不是我爹做的,您信还是不信?”接着他将刘安学道的事一一分说,又说了他随行的人乃是香山的锦衣卫,有据可查。等到说了相貌,徐鹏举的眉头也皱了起来。
“不对。这模样首先对不上,那人虽然也是不住的咳嗽,可是五官上,却与你说的不同。那老汉生的个好相貌,颇有几分神仙中人的气概。只是与你说的大不相同,难道他居然是拐子?这可麻烦了,我还以为有金山可挖,想要给我的天鹏孙孙弄个金山股份传家,没想到这次没希望了。”
李炎卿暗道:这老千岁不愧是国朝栋梁,眼下先关注自己孙子的前途,却没想到那老汉既然是拐子,这些商人的股本,也就血本无归。十多万银子,不知道有多少人要倾家荡产,乃至家破人亡。也只有老千岁这等杀伐果断之人,才能如此不在意小小的人命损失,把眼光盯在自己孙子这个大问题上,佩服佩服。
列席的还有那位秉笔太监高进忠,他宣旨之后,暂时代理南京守备太监的职位,在东南地方也是执一方牛耳的大佬。他虽然是个阉人,不过喝花酒的热情程度,一点不逊色于这些大好男儿。叫姑娘时,他每次比别人还要多叫几个,让人不禁浮想联翩。听了这事,他接过话来。
“这群拐子骗几个钱使使,倒也没什么大不了。不过还敢冒充刘兄弟的长辈,这就未免欺人太甚了。你放心,有我们这些朋友在,保证让这伙拐子无处遁形。我回头就把东厂的孩子们派出去,不把这群拐子找出来,就让老千岁砸了我的守备衙门。”
除了东厂之外,大明在南京也设有锦衣千户所。只是这里的锦衣卫日子也不好过。南京遍地勋贵,随便碰上一个,就可能有个世袭的官职在身。满大街的买卖铺子是不少,可谁的背后没有个靠山?
哪个店铺的掌柜,就是某个高门大户的总管的亲戚,或是某位勋贵家沾边挂拐的亲戚。这样的人家,做生意又怎么能交税?既然连正税都不交,锦衣卫的陋规常例更没处去收。
他们的钱没有地方收,工作却是半点也不能少做。误了哪位爷的大事,都是一顶大帽子砸下来,接着就是一通臭骂,搞不好就要革职的。这次李炎卿过境喝花酒,都喝出了一个拐子团伙。这些锦衣卫连同南京刑部的衙役也得全伙出动,四处访拿拐子。
这些拐子打的是东印度公司的旗号,其中也牵扯到了李炎卿,他也就只好先停留几天,等这案子有了眉目再动身。只是他心里对于拿住罪犯并不抱太大希望,中间耽误了将近半个月时间,怕是所有的罪犯都跑了,上哪寻去?可是这一天,却有本地的几个锦衣如飞般跑来“刘老爷,刘公子,那群拐子的消息被我们访出来了。卑职名叫辛烈治,您可一定要记住这个名字啊。这案子是我破的。”(未完待续)
第三百四十七章 横扫天女(二)
辛烈治这奏功自然是不尽不实,这案子不能叫他破的,最多只能算是被他撞上的。上宪衙门下了严令,要求严拿拐子,这边的商人们也听到了风声,似乎自己上了当,或是那位刘大老爷不想认帐,总之他是不想承认跟他们签了文书的人,是他的爹。
这些商人颇有能量,一般人要是如此作为,早就被他们派打手请到个安静所在,进行一番肉体上的教育,让他明白,欠债还钱,是千古不变的道理,不遵守的人,是要受到报应的。
可问题是李炎卿是一般人么?这些商人去找他要债的结果,就是几个闹的最欢的商人,被锦衣卫带到了安静所在,进行了一番肉体的教育,让他们明白,讹人是不对的。这爹到底是真是假,儿子最有发言权。难得糊涂,吃亏是福。妄想讹诈朝廷命官的人,是要受到报应的。
在皮鞭和老虎凳的共同说服下,这些商人基本已经放弃了追索欠款的想法。改为向老天真心祈祷“老天爷,您睁睁眼吧,这日子没法过了,还让不让人活啊。”
这些商人也明白过来,要么就是与李炎卿合作把罪犯抓到,要么就只当这笔钱被官府借去了协饷。痛定思痛,他们只好改为与官府合作,积极提供线索,又下了高赏格,对于能跑案的人提供重奖,也算是刺激了这些人的积极性。
辛烈治不过是个小旗。在南京这种地方,这身份和平民也没太大区别,日子过的不算多好。这次是看在高赏格的面上。亲自跑了次镇江。结果到了镇江之后,却发现镇江本地的锦衣卫没心思侦办这个上峰催办的大案,反倒拉着辛烈治问道:
“怎么样兄弟,手里有钱么?如果有钱赶紧入一股,入股就能发财啊。沈万三的宝藏知道吧?现在有人发现了沈万三迷藏所在,正在集资挖掘呢。一分投入,百倍回报。有钱没有。有钱赶紧投啊。”
沈万三原名沈富字仲荣,乃是元末一等一的大富豪。据说家私有百万之数。只是死后其财产风流云散,除了周庄的部分不动产外,现金部分下落不明。有说燕王拿他的私藏修了京师,有说三宝太监靠着沈万三的遗产。才完成了下西洋的大业。
总之各种有关沈万三财产的传说,流传经久不息,吸引了无数江湖好男儿为其折腰。不知有多少人对着自己的爱人说一句“等挖到了沈万三的宝藏,我就回来娶你”。然后提起裤子转身离去,混藏身与名。
其藏宝的金额,也在传说中不断增值,如今其藏宝金额已经被传说到了千万之数,可见藏宝与储蓄一样,都能够以钱生钱。
辛烈治也是老锦衣了。亲手抓的这种寻宝客不下百人。忍不住问道:“这事靠谱不靠?咱抓的这样的寻宝客不知多少,这事我怎么不老相信的。”
那位镇江的锦衣官与辛烈治是同乡,两人私交甚厚。拍胸膛保证道:“你不信别人,还能不信我?我告诉你这沈万三是个聪明人啊。当年大元未灭时,他就预感到元朝的江山不能长久,居然未雨绸缪,把全部家当都存到了佛郎机钱庄。这也是为什么咱们的寻宝客这么多年,始终没找到过这笔钱的原因。这次是沈万三的后代出来。带着咱找宝藏啊。”
他边说边比画道:“那小娘子的模样你是没看见,简直就像天仙一样。兄弟我见的美人多了。在南京教坊司也不是没睡过姑娘。可是那些红牌跟她一比,就全都没了颜色,完全不值一提啊。那佛郎机钱庄里坐地升值,光是利息就已经翻了几倍,现在粗略估计,也有上千万两白银。只是那些佛郎机人十分狡猾,坚决不肯还款。你想想,这么多的钱,怎么能便宜了佛郎机人?那位沈家小姐决心要和佛郎机人把官司打到底,不要回祖宗的欠款不罢休。可是这打官司需要请讼师,需要伙食费,需要路费盘缠。沈小姐就是请咱们集资捐献路费盘缠,凑够了盘缠,就可以带着咱到佛郎机打官司。”
“这官司打起来,咱们一定赢的。沈小姐手里有存取款文件一正三副,包括金版、银版、丝版、五色套印纸版等,共计100余件。黄金版文件上的女人头像就是此款保管人、沈万三最宠爱的一个妾室。制造这些文件的版费,更是大于黄金的价值。这凭据在手,咱还怕官司不赢么?我跟你说,当初洪武爷打下江山之后,那些狗日的佛郎机人,就冻结了大明在海外的全部资产,沈万三的资产也包括在内。咱们哪能受这个鸟气?这次打官司,既是为自己发财,也是为了替大明争面子,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沈小姐集资工作进展的很顺利,现在已经不接受集资了。可是咱们哥们是什么关系?有我的面子在,你这一股一定能入上。百倍回报,百倍回报啊。”
辛烈治听了之后,也自热血澎湃,表示这种事自己肯定要参加,现在就回南京取钱。等他回了南京,二话不说就先奔了李炎卿住的客栈来报功。
“辛烈治是吧。你怎么不去入股?百倍回报,这么好的发财机会,你难道不动心?”
“刘老爷,我好歹也是锦衣卫出身,脑壳又没坏掉,怎么会信这种事。这契约么,自然都是纸的,哪有用黄金造契约文书的。这一看就是假的,难道订立契约时,就想到几百年后才可能取钱,否则何必造成金的?”
李炎卿点头道:“你这也算歪打正着,居然被你看破了端倪。不过就只这一个证据?”
“不光是这个,卑职还打听到,那位小姐为了保证能要到钱并把钱运回来,在镇江招募青壮,伙食待遇一概从优。这说辞与南京招挖金的矿工十分近似,我偷着去看过,那边招募处的负责人,与招矿工的是一伙人,这不就是露馅了。”
“那你为何不去报告你家长官,反倒上我这来了?”
“回刘老爷的话,我家那长官是不管用的。我去报他,不过是得几十两赏银,还要被他扣一半的手续费。只有回报给刘老爷,我才能挣一个大好出身回来。我这宝就算是押在您的身上了。”(未完待续)
第三百四十八章 横扫天女(三)
李炎卿笑道:“辛兄这一宝我看多半是要押空啊,我不过是个小小的县令,跟着我混能有什么前途?哪如在锦衣卫里前程远大,能得大好前途。@-,w☆ww。23w∽x。co+m”
“刘老爷,您的事卑职还是知道一些的。瑞恩斯坦当初不过也是一小旗,还是个洋人。可如今已经一路加到了四品衔,实授一个千户,暂理香山百户所。这才多长时间,他就有了这么大的造化,不全靠您的提携么。卑职我还是个汉人,难道不能比瑞恩斯坦混的好?只要您提拔提拔我,卑职保证为您粉身碎骨,再所不辞。”
既然辛烈治如此诚意来投,李炎卿也不好拒人于千里之外,只好勉强道:“辛小旗非要跟着我这条破船混,我也只好尽量给辛兄来个妥善的安排。不过眼下,咱先把拐子拿了再说。沈家后人,天仙一样,有意思,有点意思。”
他本意是自己前去拿贼,哪知事机不密,这拐子里有一个美貌的小娘子的消息被他的夫人打探到了消息,李炎卿的耳朵就遭了殃。
戚继光本来是听说了自己十五个营得到安置的消息,特意来向李炎卿道谢的。结果却正好见到李炎卿被夫人们打的的不住求饶的模样,心有戚戚焉,与李炎卿顿成知己。
靠着戚大将军的面子,李炎卿总算暂且免打。戚继光安慰道:“大丈夫生在天地之间,摧城破敌,刀山剑林也无所畏,然夫人一怒,却最为可怕。比起雷霆霹雳还要可怕几分。刘兄弟年纪轻轻,就有了这许多如夫人。也算的上好福气。只是内宅一定要安稳,否则这日子就没法过了。”
说到这他还露出一副过来人的模样“你这还没大妇呢。等将来有了大妇。这日子……算了不提了。张相的女儿,必然是贤惠温柔的,不会吃醋,也不会悍妒。你和老哥我不一样,不会像我这么惨的。这拐子的事,老哥帮你。”
戚继光武功盖世,有他和他的几个护兵亲卫在,就是江南的武林门派也打的平,何况区区一群拐子。除了这几个人外。徐老公爷又发了道手令,挑选了几百精壮士兵到镇江拉练。
五军都督府虽然无权调兵,但是有权练兵。这拉练地点的选择,是徐千岁职权所在,别人也说不出什么错处。这几百儿郎都是挑选出来的精锐,再加上东厂的精锐番子和辛烈治的几个好友,这支队伍浩浩荡荡离了南京,直抵镇江。
李炎卿的夫人们,听说那女拐子国色天香。生怕自己的丈夫借机去偷香,也全都跟着前往。当然,她们嘴上说的理由是拐子万一狗急跳墙,丈夫不会武功。万一受了伤怎么办?自己在一旁,可以保护夫君,保证不出意外。
李炎卿换了一身文生公子打扮。带了几个会武的夫人扮做游山玩水的游客,前去探察那些拐子下落。只是袁雪衣这个不会武功的。却也要同行。看她那可怜模样,李炎卿也不忍拒绝。只好带了她同行。
这一行人由辛烈治领着,直到镇江锦衣衙门。那位百户见了辛烈治十分欢喜,可又看了李炎卿一行,却道:“这些是什么人?”他再看那些美貌的夫人,目光有些发直“这些小娘子怎么生的都这么美?老辛你可不够意思,秦淮河来了新货色,你怎么不说一声。只要我这次发了财,多贵的姑娘我都玩的起。这些女人什么价啊。”
辛烈治急忙用手堵了他的嘴,“别胡说。这是我们南京的大贵人,船王胡静水的亲戚。这些也都是他的内眷,要命的不要乱说话。”
胡静水在东南极有名望,结交公卿,朋党遍及江南诸省。在南京各大衙门,全都有他的朋友,就算南京锦衣千户,见了他也要必恭必敬。
这小小的镇江锦衣百户,可不敢得罪胡静水的亲属。连忙向李炎卿告罪,又主动引着李炎卿,去见那位沈家的后人。
这沈家后人出身尊贵,所住的地方,自然不能是普通所在。整个镇江最高档的客栈,被她一个人包下。门外还有几个健壮家丁仆役守卫,一般的客人想要见大小姐,得送名刺,预约好了时间,才能见面。
不过那锦衣百户算是沈家财产追讨工作的重要合作伙伴,在沈小姐面前大有面子,这一套手续全都省了。那家丁见来的不过是个书生加上一群女人外加一个相貌普通的管家,想来也不会有意外。
再看他们衣着华贵,那些女人身上的首饰金光闪闪珠光宝气,一看就是大富大贵之人,脸上笑的更是恭顺。
那会客的客厅内,重新进行了布置。房间内用了某种神秘香料,整个房间内香气怡人。人一进屋,就觉得一阵说不出的舒服。地上铺了厚厚的波斯地毯,招待客人的,全都是佛郎机葡萄酒,用的杯,则是上好的夜光杯。
那位镇江本地的锦衣在旁说道:“你们看看,这布置,这酒,这杯。不是沈家谁有这份排场?光是这场面,就是大手笔啊。你们还有什么可不相信的,投资,准没错。这酒在别处我都没喝过,是沈小姐招待贵客才用的。也就是我,才在沈小姐这喝过几回。”
在众人面前,挂了一道珠帘,一个窈窕倩影坐在珠帘之后,看不见五官相貌。只是那女子的声音犹如空谷黄莺,格外动听。
“客气了。小女子实在是对不起祖宗,只能用这些粗劣之物招待客人,若是祖上有灵,多半就要见怪了。只要能拿回祖上的财富,小女子必以沈家最高规格来款待几位贵宾。”
李炎卿将这葡萄酒在嘴里品了品滋味,一翻腕子,就将一杯葡萄酒全倒在了那名贵的波斯地毯上。
“沈万三想当初号称首富,又叫活财神。他的后代子孙看来也是落魄的很了,拿这种不值钱的货色出来招待客人,也不怕丢光祖宗的脸么?这种酒是西洋的水手喝的,怎么可以拿来接待客人。至于这地毯么,脏了就扔了吧。我手上这东西有的是,你要多少就有多少。小娘子既然手头紧张,不如就随了我去,给我当个侧室,保你吃尽穿绝,不受这份穷。”(未完待续请搜索,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第三百四十九章 横扫天女(四)
那女子没想到李炎卿说出这种话来,也僵了一僵。她这阵势是费了许多心机备办出来,保证以最少的经费,达到最好的效果。
即使是南方的富商,见了她这阵势,也自先乱了阵脚,认定她是个有钱的女人,言语之间十分客气。像李炎卿这般狂放的,却是第一个。
不过他虽然口出大言,但也表现出有非常雄厚的财力。客户永远是对的,这是女子在门派内学到的第一项铁律。尤其像这种有钱的客户,即使是给自己一巴掌,自己也要对他赔笑脸,直到榨出他最后一文钱为止。
因此这女人也不着恼,反倒是用可怜的声音说道:“这位公子教训的是。小女子实在是对不起祖宗,可惜我家中千万家私,全在佛郎机人的掌握之中。只要小女子能够将那笔属于我沈家的财富拿回来,一定会重现沈家的容光,用真正的好酒来款待这位公子。只是那庞大的讼师费,小女子……”
“讼师费?那算的了什么。”李炎卿不在乎的一挥手“那才几个钱。我家有泼天的富贵,花不尽的银两。我一声令下,随时都能调拨几十万的款子。这么多钱,就算砸,也砸倒了佛郎机的衙门。有这些钱打官司,怎么也够用了吧。这个官司,我包了。”
那女子听的心中欢喜,暗道:这人果然是个酒涩纨绔,不中用的败家子。若是真能把他的钱弄到手里。大事就成了一半,自己也不必冒险还留在镇江。
“公子真乃大仁大义之人,小女子代我沈家列祖列宗。谢过公子高义了。若果真能够取回我祖上的财富,小女子绝不食言,定当以百倍之数,以偿公子。”
“钱算个什么东西?老子要多少钱,就有多少钱。”李炎卿越发骄狂,把一把将袁雪衣抱在怀里“看看,这才是真正的活宝贝。至于钱。那有什么用?我要的是斗倒那些佛郎机混蛋,不让他们占着我大明的财富不还。欠债还钱。天经地义,他凭什么不还啊。第二么,古人云千金一笑,本公子一掷何止千金。只不过要换美人笑上几笑。可惜啊,这一道珠帘好生讨厌,难道小姐连面都不肯露?若是如此,咱这生意可怎么做啊。”
那女子见他这浮浪模样,也就没了戒备,吩咐一声,几个美貌使女将那珠帘撤去,露出这女子的庐山真面。
只见她年纪其实已经不算小,大概在二十四五左右。在大明朝,这绝对算大龄。身段修长,梳着蓬松俏皮的坠马髻。纤细的皓腕上佩着一只羊脂玉镯,肤质竟比镯子还要腻润。两道如黛的秀眉,一双清澈的美眸( 七品封疆 http://www.xlawen.org/kan/760/ )
当初李炎卿是见过俞大猷的。那老将基本就没拿正眼看他。这戚继光论官职也不比俞大猷为小,他如今以南京左军都督府右都督衔实授浙江总兵,即使再文贵武贱。这一品武官的品级也远在李炎卿这个知县之上。可两下见面后,戚继光却抢先两步跪倒在地“末将戚继光给刘公子见礼了。”
他这下官见上官的举动,把个李炎卿弄了个手足无措,慌忙的将他搀扶起来道:“戚总兵,您是一品武官,在下不过一县令,可万不敢担此大礼啊。”
戚继光却道:“话不能这么说。刘公子少年英雄。上任不足一年,就连为国朝立下大功。前途不可限量。日后进可入阁拜相,外可开府一方,戚某不过一介武夫,哪敢在刘公子面前装大?你若是看的起我。就喊我一声戚兄,这就是给我面子了。”
那几位夫人见他一个乡下财主模样,差点以为是冒名顶替的。又见他这副举止,丝毫看不出擎天一柱的气魄,看着也没什么意思,纷纷告辞而去。
倒是花惜香、柳叶青等几个习武的女人看的出来,这戚继光举手投足间气度森严,二目之内神光内敛,竟是江湖上绝顶高手的修为。知道绝不会有假,也不敢有些许小看。只不过思来想去,实在想不通。他怎么这么一副巴结模样。
晴云暖雪这时却是一副明白人的模样说道:“这有什么?戚继光当总兵,是靠着我家老爷做靠山,相公是张家的女婿,他结交还来不及,哪敢充大。”
“没错没错。他与咱相公论兄弟还算委屈了相公,在家里他与游七总官姚八管家。也是论兄弟的。”
“他给老爷的禀贴上,一向自称门下沐恩。”
“我们的武艺。还是他夫人教的呢。这戚继光怕老婆,若是相公能学他这点就好了。”
“唉不好。当初戚总兵可给老爷送过一对波斯女人,那对西洋妖精天生就是狐猸子最会勾人。他不会也给相公送来一对波斯女人吧。”
“他要是敢,我就把这事告诉他老婆,让他老婆打死他。”
这两姐妹边走边将戚继光的老底兜了个净,这些女人才知道,不是所有大将都与俞大猷一样,是那个混帐脾气,也有这等懂得做人的。当初为了走张家的门子,他不但与张家管家结拜,还买了一对波斯胡姬送给张居正暖床,算的上八面玲珑。只是想到戚继光送礼的劣迹,又不免有些担心,不知道他这次送来什么要紧的礼物,会不会又送来一对狐狸精。
在客舱内,戚继光却是与李炎卿越谈越热络,李炎卿见他那刻意巴结的样子,自己倒有点不好意思。再看他身上那领战袍实在是有些破旧,那双战靴也是磨损的厉害,而送来的礼单,却丰厚的很,倒判断不出他是有钱还是没钱。只好问道:“戚总兵,无事不登三宝殿,您来我这,想是有什么事吧。”
“没有的事。只是末将听说刘公子到金陵,末将怎敢不来拜见?他日张相怪罪下来,末将也吃罪不起。没什么事……真的没什么事。”
李炎卿笑道:“戚老哥,你既然让我称呼您一声老哥,那咱们就是兄弟。兄弟之间,应该坦诚相待。兄弟没别的本事,不过察言观色的本事还有一些。你老人家若是没事,我第一个不信。你有什么话只管说,在下向来敬仰您的为人和战功,在广东做生意时,也没少仰仗您照应,就冲这个,我也得给您帮忙。您要是实在不说,那我只好端茶送客了。”
戚继光没办法,不好意思道:“这事说来实在是有些难以开口,我这也是没办法……这次我到南京,实在是为我浙兵几万儿郎求条活路。不过我手上带的银子有限,这几日刘公子请客吃酒,我孝敬些银两也是应该。可是眼下这手上是有点不凑手,还请刘公子多多见谅,能不能在国公爷面前,替老哥我美言几句,高抬贵手。日后老哥手里周转过来,一定把这钱补上就是。”
这几日魏国公大摆流水席,请李炎卿吃花酒,所费不少。魏国公财大气粗,花这点钱不皱眉头。可若是全都要国公自己结帐,那南京四十九卫的指挥使以及南京都督府的各位武将是干什么吃的?你们到底还想干不想干,这个官还做不做了?
这些日子的花费,全是都督府的将官和四十九卫的军头们自愿认捐,替国公爷结帐的。而戚继光来南京办事,离不开南京方面的照顾,离不开魏国公千岁的亲切关怀,那让你认捐一部分饭钱和花酒帐,不算过分吧。
戚继光身上带的银子倒也不少,可是魏国公的席面规格太高,叫的姑娘又都是教坊司的头牌花魁,秦淮河上最红的姑娘身价银子也高的吓人,戚继光身上的银两花费一空,连给李炎卿送礼,都是借的高利贷。
“刘兄弟,听说老千岁还要送你一对清倌人,还望你美言几句,这清倌人是好,可你去京师讨老婆,带着不方便。再说她们的身价,实在是太贵了啊。”
李炎卿道:“我当是什么事呢。这点事算不了什么,不过戚老哥,您老听说很快就要选调蓟门,到时候归京师兵部管,又何必受南京的气?”
戚继光摇头道:“我自己的前程算不了什么。再说有恩相在,我也不会吃亏。我在乎的是我手下那几万儿郎,我是替他们来求命的,又怎么敢不听从?人家怎么斩,我就只好怎么听。”(未完待续)
第三百四十五章 好风频借力(五)
当初倭寇肆虐东南,大明东南原有军事体系,基本已经被破坏殆尽。为了应对倭寇的入侵,不得不编练营兵,招募勇壮,以营兵替代军卫,承担保卫东南抗击倭寇的任务。
而在编练勇营的过程中,又发现温台勇营皆不堪用,反倒是义乌人能杀善战服从性纪律性强,是练兵的好苗子,于是戚继光编练浙兵两营,作为抗倭之用。
后来他又结交上了张居正家的管家游七姚八,搭上了张居正线,朝中有了奥援,自己手里又有实打实的战功,这浙兵的体系也就越来越大。
如今在东南地区,浙兵已经扩充到了二十八营,兵力八万有余,是一个庞大的作战单位。可是倭寇却已经越打越少,海面上基本已经平定,这支庞大的军队维持经费,就成了个问题。
戚家军每人每月军饷九钱,加上军粮战具等开支,每月也要十几万两银子。战乱既然已经平息,这十几万两白银的开支,哪一个地方也不愿意承担,已经有人上书,希望朝廷裁撤浙兵,就地解散。
这些人马跟着戚继光四处征战,有不少人落了一身伤病,全指望熬大营养活自己一家老小。所谓就地解散,就是朝廷不再承担,任其自生自灭,这不是逼着这些人去死?戚继光也知,这背后有高拱的推手,基本已经不可逆转。
哪怕张居正建议其移防蓟门。转去打北虏,也没能换取高拱的退让。其只同意戚继光带两营浙兵北上防范图门汗,其余二十六营。则不想再保留建制。
这些兵马都是戚继光一手练出来的新军,他在这些人马上付出了巨大心血,哪忍心看着这支大明最好的部队,就这么散了。
胳膊拧不过大腿,他眼下只想尽可能的为浙兵争取一条出路。南京的魏国公在这事上是能说进去话的,若是他能够将浙兵吸收到南京防卫体系里,这些人就算有了出路。为此他特意带了全部身家来南京打点。为自己的部下谋个出身。
李炎卿听后颇为感动,自来落袋为安。钱到了自己口袋里。再想拿出去千难万难。李天梁编练新军,自己也没少往口袋里装钱,若说让他拿出自己的积蓄为部下买出身,还不如杀了他的好。
这戚继光的手脚算不上干净。否则也没钱为张居正买千金姬送。可是他的钱拿来不是给自己买田买地,而是给部下打点个出路,这却也算不得错处。
戚继光道:“自来狡兔死,走狗烹。倭寇一灭,浙兵保不住,这个我其实也想过。曾经有人向我出过主意,要我学那辽东李家,打仗时胜三仗败两仗。让这倭寇屡剿屡兴,屡兴屡剿。到了那时地方上不管压力多大。也得捏着鼻子养我这支能打战的部队,部下们也不怕没了出路。”
他说到此,心情颇有些难过。“可我戚某实在不是一个聪明人。用不出这聪明人的办法。让我玩夷养寇,挟倭势自重,靠着残害百姓来维持我的部队,我却无论如何也做不出来。只好四处求爷爷告奶奶,希望有人肯给浙兵一条活路。也别说,总算我这张糙脸有点用处。如今已经安置了三营浙兵,有地方就食。”
二十六营的庞大建制。不过安置了三营,可戚继光脸上的笑容,却似打了一个天大的胜仗一样。
“三个营头,也是一万人马了。再说那几位大人十分客气,不但肯收容浙兵,连家眷也一并接收,答应予以安置。虽然军饷只能发六成,但好歹这些人不至于饿死。他们跟随戚某转战东南,立下不知多少功劳,身上不知落了多少伤疤。除了当兵,他们再无所长。他们的手可以拿的动刀,却再也扶不动犁。若是让他们自谋生路,等于就是要他们活活饿死。这一来总算安顿了一万人,我这心里多少舒坦了点。前些日子,我又遇到了张大公子。”
他说到此朝李炎卿拱手道:“刘贤弟大仁大义,肯给这些浙兵留条活路,我在这里先替他们谢过了。可是这些人马数量太多,若是让你的东印度公司养活,那未免强人所难。我还是尽量让地方官府解决一部分才好,还望刘贤弟为多多美言。”
他的浙兵是朝廷经制营兵,只要保持住建制不被裁撤,那就依旧是朝廷里的官身。别看地方上寄食之处,只肯给六成饷,但那也是算朝廷官军。东印度公司的双饷,性质可变成了私兵。一私一公,差距悬殊,戚继光心里有自己的算盘。
这些人马是他一手练出来的精锐,还指望日后拿来北击胡虏,扫荡蒙古,从心里不想他们成为某个势力的私人军队。
李炎卿的东印度公司,只能算是这些浙兵的最后出路,能找到地方安顿,还是找地方安顿为好。南京当初编练振武营,可是足足五万营兵的庞大建制。这里是大明陪都,六朝金粉之地,财力雄厚,可以养活大兵。
振武营兵变之后,这十营大兵裁撤过半,如今南京的营兵不足一万。只要魏国公肯点一点头,上一道本章,那么起码也能收容三万以上的浙兵,那便解决了大问题。
只是徐千岁何等尊贵,他的头哪是那么容易点的。戚继光在南京没有门路,连片子都递不上去。眼下又被人当肥羊来斩,实在无以为继,只好找李炎卿帮忙。李炎卿见这位打的倭寇落花流水的国朝英雄,现在是这副困顿模样,心内大生恻隐,点头道:
“戚老哥你只管放心。我今天就和徐千岁讲一讲人情,看看我的面子管用不管。不过丑话说在前面,我不过是个从五品的小角色,在南京这地方一抓一大把,满大街都是,我说的话未必管用。不过我在东印度公司说话还是管点用的,若是戚老哥赏脸,就让浙兵到东印度公司,帮我带带部队。多了安排不起,两三个营头,兄弟还是养的活的。”
戚继光自是没口子道谢,只是苦于手里无钱,无法表达谢意,只好说有情后补。李炎卿回去之后一说,几位夫人倒也通情达理,袁雪衣道:“相公这也是做好事,我们怎么好阻拦。只是你吃花酒可以,那些女人你不许带回来。”(未完待续)
第三百四十六章 横扫天女(一)
这奉了夫人的命令喝花酒,李炎卿也就无所顾忌,又下了条子,又去定酒席,这回请的席面十分丰盛。那徐千岁也四海的很,拍着李炎卿的肩头道:“这戚继光带了二十八个营头,手里一定肥的流油。老夫本想多斩他几刀,不过看在你的面子上,那就算了。马马虎虎,我收容他几个营头好了。”
徐老千岁身份尊贵,金口从不轻开。这口一开,若是三两个营头收容,有什么面子?他大手一挥,部下自然有人帮着计算,南京马马虎虎,收容十五个营头,四万五千兵不成问题。
毕竟南京陪都所在,安全问题谁也不敢轻视。倭寇的祸害虽然不严重,但是老国公的财富全都在此,若是万一有了什么闪失,谁负责赔偿啊?
至于钱粮问题,反正有朝廷负责协助,再不行就寄食周边府县,左右不是从国公府拿钱。而这个人情,却能为国公府换来实打实的船引和股份,何乐不为?又有徐天鹏在旁说好话,戚继光陪了无数笑脸,花了无数银两没办成的事,李炎卿三言两语间就彻底解决。
只是徐鹏举又道:“刘大老爷,你的东印度公司若是周转上有什么问题,只管来找老夫。我一个条子,筹措十几万银子不成什么问题。再说那胡静水有的是钱,单是这次朝廷督造海船的生意,他少说进帐也有三五万银子。他跟江南的几个大钱庄都熟的很。随时可以调动几十万银子。怎么着,也不能把老爷子派出来集资,还是向商人们融资。这未免也太丢人了吧。”
李炎卿听的一头雾水不知道徐鹏举说的是什么。徐鹏举见他神色不似做假,问道:“怎么,你爹到南京找商人们集资入股的事,你不知道?这也难说的很,毕竟上了年纪的人,可能手里都想存点钱才踏实。不过话说回来,这么大的数目。怎么也该知会你一声啊。毕竟这些都是股份,将来是要给商人分红的。”
李炎卿越听越糊涂。他那个便宜老子刘安,不是到江西学道去了么。怎么好端端,又跑到南京融资?东印度公司慢说经济运转良好,不需要外来资金注入。即使需要。这事刘安也掺和不上。东印度公司是他的地盘,从来没想过让刘家人介入,这是闹的哪一出。
徐鹏举道:“就在前段时间,令尊到南京集资,说是东印度公司在南洋发现了金山,还要招募一部分民壮,到南洋去挖金子。这集资许的是三分利息,还能够转换成在南洋金矿的股份。我说这肥水不流外人田,前后你们不过在南京集资十几万银子。这点钱我们勋贵们凑一凑,也不是凑不出来。何必让那些商人占了股份,不是白送他们便宜?那金山大不大。有多少黄金?当然偷采黄金是犯法的,不过若是有我们在,这事就不犯法了。依我说不如归还股本,改由咱们联手开采算了。”
李炎卿越听脸色越不对,最后问道:“老千岁,这事我刚到南京时。您怎么不提啊。”
“急什么?那金山又飞不了。若是见面就提采金子,那多没意思。反正采黄金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你们的民壮也没备齐,我急什么。只是这几天,总有些商人托了人情到我这里,希望老夫跟你说说,能不能把那文书上的私章,换成香山县的章。他们对这东印度公司的章,似乎有点不大放心。”
李炎卿苦笑道:“老千岁,我要说那事不是我爹做的,您信还是不信?”接着他将刘安学道的事一一分说,又说了他随行的人乃是香山的锦衣卫,有据可查。等到说了相貌,徐鹏举的眉头也皱了起来。
“不对。这模样首先对不上,那人虽然也是不住的咳嗽,可是五官上,却与你说的不同。那老汉生的个好相貌,颇有几分神仙中人的气概。只是与你说的大不相同,难道他居然是拐子?这可麻烦了,我还以为有金山可挖,想要给我的天鹏孙孙弄个金山股份传家,没想到这次没希望了。”
李炎卿暗道:这老千岁不愧是国朝栋梁,眼下先关注自己孙子的前途,却没想到那老汉既然是拐子,这些商人的股本,也就血本无归。十多万银子,不知道有多少人要倾家荡产,乃至家破人亡。也只有老千岁这等杀伐果断之人,才能如此不在意小小的人命损失,把眼光盯在自己孙子这个大问题上,佩服佩服。
列席的还有那位秉笔太监高进忠,他宣旨之后,暂时代理南京守备太监的职位,在东南地方也是执一方牛耳的大佬。他虽然是个阉人,不过喝花酒的热情程度,一点不逊色于这些大好男儿。叫姑娘时,他每次比别人还要多叫几个,让人不禁浮想联翩。听了这事,他接过话来。
“这群拐子骗几个钱使使,倒也没什么大不了。不过还敢冒充刘兄弟的长辈,这就未免欺人太甚了。你放心,有我们这些朋友在,保证让这伙拐子无处遁形。我回头就把东厂的孩子们派出去,不把这群拐子找出来,就让老千岁砸了我的守备衙门。”
除了东厂之外,大明在南京也设有锦衣千户所。只是这里的锦衣卫日子也不好过。南京遍地勋贵,随便碰上一个,就可能有个世袭的官职在身。满大街的买卖铺子是不少,可谁的背后没有个靠山?
哪个店铺的掌柜,就是某个高门大户的总管的亲戚,或是某位勋贵家沾边挂拐的亲戚。这样的人家,做生意又怎么能交税?既然连正税都不交,锦衣卫的陋规常例更没处去收。
他们的钱没有地方收,工作却是半点也不能少做。误了哪位爷的大事,都是一顶大帽子砸下来,接着就是一通臭骂,搞不好就要革职的。这次李炎卿过境喝花酒,都喝出了一个拐子团伙。这些锦衣卫连同南京刑部的衙役也得全伙出动,四处访拿拐子。
这些拐子打的是东印度公司的旗号,其中也牵扯到了李炎卿,他也就只好先停留几天,等这案子有了眉目再动身。只是他心里对于拿住罪犯并不抱太大希望,中间耽误了将近半个月时间,怕是所有的罪犯都跑了,上哪寻去?可是这一天,却有本地的几个锦衣如飞般跑来“刘老爷,刘公子,那群拐子的消息被我们访出来了。卑职名叫辛烈治,您可一定要记住这个名字啊。这案子是我破的。”(未完待续)
第三百四十七章 横扫天女(二)
辛烈治这奏功自然是不尽不实,这案子不能叫他破的,最多只能算是被他撞上的。上宪衙门下了严令,要求严拿拐子,这边的商人们也听到了风声,似乎自己上了当,或是那位刘大老爷不想认帐,总之他是不想承认跟他们签了文书的人,是他的爹。
这些商人颇有能量,一般人要是如此作为,早就被他们派打手请到个安静所在,进行一番肉体上的教育,让他明白,欠债还钱,是千古不变的道理,不遵守的人,是要受到报应的。
可问题是李炎卿是一般人么?这些商人去找他要债的结果,就是几个闹的最欢的商人,被锦衣卫带到了安静所在,进行了一番肉体的教育,让他们明白,讹人是不对的。这爹到底是真是假,儿子最有发言权。难得糊涂,吃亏是福。妄想讹诈朝廷命官的人,是要受到报应的。
在皮鞭和老虎凳的共同说服下,这些商人基本已经放弃了追索欠款的想法。改为向老天真心祈祷“老天爷,您睁睁眼吧,这日子没法过了,还让不让人活啊。”
这些商人也明白过来,要么就是与李炎卿合作把罪犯抓到,要么就只当这笔钱被官府借去了协饷。痛定思痛,他们只好改为与官府合作,积极提供线索,又下了高赏格,对于能跑案的人提供重奖,也算是刺激了这些人的积极性。
辛烈治不过是个小旗。在南京这种地方,这身份和平民也没太大区别,日子过的不算多好。这次是看在高赏格的面上。亲自跑了次镇江。结果到了镇江之后,却发现镇江本地的锦衣卫没心思侦办这个上峰催办的大案,反倒拉着辛烈治问道:
“怎么样兄弟,手里有钱么?如果有钱赶紧入一股,入股就能发财啊。沈万三的宝藏知道吧?现在有人发现了沈万三迷藏所在,正在集资挖掘呢。一分投入,百倍回报。有钱没有。有钱赶紧投啊。”
沈万三原名沈富字仲荣,乃是元末一等一的大富豪。据说家私有百万之数。只是死后其财产风流云散,除了周庄的部分不动产外,现金部分下落不明。有说燕王拿他的私藏修了京师,有说三宝太监靠着沈万三的遗产。才完成了下西洋的大业。
总之各种有关沈万三财产的传说,流传经久不息,吸引了无数江湖好男儿为其折腰。不知有多少人对着自己的爱人说一句“等挖到了沈万三的宝藏,我就回来娶你”。然后提起裤子转身离去,混藏身与名。
其藏宝的金额,也在传说中不断增值,如今其藏宝金额已经被传说到了千万之数,可见藏宝与储蓄一样,都能够以钱生钱。
辛烈治也是老锦衣了。亲手抓的这种寻宝客不下百人。忍不住问道:“这事靠谱不靠?咱抓的这样的寻宝客不知多少,这事我怎么不老相信的。”
那位镇江的锦衣官与辛烈治是同乡,两人私交甚厚。拍胸膛保证道:“你不信别人,还能不信我?我告诉你这沈万三是个聪明人啊。当年大元未灭时,他就预感到元朝的江山不能长久,居然未雨绸缪,把全部家当都存到了佛郎机钱庄。这也是为什么咱们的寻宝客这么多年,始终没找到过这笔钱的原因。这次是沈万三的后代出来。带着咱找宝藏啊。”
他边说边比画道:“那小娘子的模样你是没看见,简直就像天仙一样。兄弟我见的美人多了。在南京教坊司也不是没睡过姑娘。可是那些红牌跟她一比,就全都没了颜色,完全不值一提啊。那佛郎机钱庄里坐地升值,光是利息就已经翻了几倍,现在粗略估计,也有上千万两白银。只是那些佛郎机人十分狡猾,坚决不肯还款。你想想,这么多的钱,怎么能便宜了佛郎机人?那位沈家小姐决心要和佛郎机人把官司打到底,不要回祖宗的欠款不罢休。可是这打官司需要请讼师,需要伙食费,需要路费盘缠。沈小姐就是请咱们集资捐献路费盘缠,凑够了盘缠,就可以带着咱到佛郎机打官司。”
“这官司打起来,咱们一定赢的。沈小姐手里有存取款文件一正三副,包括金版、银版、丝版、五色套印纸版等,共计100余件。黄金版文件上的女人头像就是此款保管人、沈万三最宠爱的一个妾室。制造这些文件的版费,更是大于黄金的价值。这凭据在手,咱还怕官司不赢么?我跟你说,当初洪武爷打下江山之后,那些狗日的佛郎机人,就冻结了大明在海外的全部资产,沈万三的资产也包括在内。咱们哪能受这个鸟气?这次打官司,既是为自己发财,也是为了替大明争面子,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沈小姐集资工作进展的很顺利,现在已经不接受集资了。可是咱们哥们是什么关系?有我的面子在,你这一股一定能入上。百倍回报,百倍回报啊。”
辛烈治听了之后,也自热血澎湃,表示这种事自己肯定要参加,现在就回南京取钱。等他回了南京,二话不说就先奔了李炎卿住的客栈来报功。
“辛烈治是吧。你怎么不去入股?百倍回报,这么好的发财机会,你难道不动心?”
“刘老爷,我好歹也是锦衣卫出身,脑壳又没坏掉,怎么会信这种事。这契约么,自然都是纸的,哪有用黄金造契约文书的。这一看就是假的,难道订立契约时,就想到几百年后才可能取钱,否则何必造成金的?”
李炎卿点头道:“你这也算歪打正着,居然被你看破了端倪。不过就只这一个证据?”
“不光是这个,卑职还打听到,那位小姐为了保证能要到钱并把钱运回来,在镇江招募青壮,伙食待遇一概从优。这说辞与南京招挖金的矿工十分近似,我偷着去看过,那边招募处的负责人,与招矿工的是一伙人,这不就是露馅了。”
“那你为何不去报告你家长官,反倒上我这来了?”
“回刘老爷的话,我家那长官是不管用的。我去报他,不过是得几十两赏银,还要被他扣一半的手续费。只有回报给刘老爷,我才能挣一个大好出身回来。我这宝就算是押在您的身上了。”(未完待续)
第三百四十八章 横扫天女(三)
李炎卿笑道:“辛兄这一宝我看多半是要押空啊,我不过是个小小的县令,跟着我混能有什么前途?哪如在锦衣卫里前程远大,能得大好前途。@-,w☆ww。23w∽x。co+m”
“刘老爷,您的事卑职还是知道一些的。瑞恩斯坦当初不过也是一小旗,还是个洋人。可如今已经一路加到了四品衔,实授一个千户,暂理香山百户所。这才多长时间,他就有了这么大的造化,不全靠您的提携么。卑职我还是个汉人,难道不能比瑞恩斯坦混的好?只要您提拔提拔我,卑职保证为您粉身碎骨,再所不辞。”
既然辛烈治如此诚意来投,李炎卿也不好拒人于千里之外,只好勉强道:“辛小旗非要跟着我这条破船混,我也只好尽量给辛兄来个妥善的安排。不过眼下,咱先把拐子拿了再说。沈家后人,天仙一样,有意思,有点意思。”
他本意是自己前去拿贼,哪知事机不密,这拐子里有一个美貌的小娘子的消息被他的夫人打探到了消息,李炎卿的耳朵就遭了殃。
戚继光本来是听说了自己十五个营得到安置的消息,特意来向李炎卿道谢的。结果却正好见到李炎卿被夫人们打的的不住求饶的模样,心有戚戚焉,与李炎卿顿成知己。
靠着戚大将军的面子,李炎卿总算暂且免打。戚继光安慰道:“大丈夫生在天地之间,摧城破敌,刀山剑林也无所畏,然夫人一怒,却最为可怕。比起雷霆霹雳还要可怕几分。刘兄弟年纪轻轻,就有了这许多如夫人。也算的上好福气。只是内宅一定要安稳,否则这日子就没法过了。”
说到这他还露出一副过来人的模样“你这还没大妇呢。等将来有了大妇。这日子……算了不提了。张相的女儿,必然是贤惠温柔的,不会吃醋,也不会悍妒。你和老哥我不一样,不会像我这么惨的。这拐子的事,老哥帮你。”
戚继光武功盖世,有他和他的几个护兵亲卫在,就是江南的武林门派也打的平,何况区区一群拐子。除了这几个人外。徐老公爷又发了道手令,挑选了几百精壮士兵到镇江拉练。
五军都督府虽然无权调兵,但是有权练兵。这拉练地点的选择,是徐千岁职权所在,别人也说不出什么错处。这几百儿郎都是挑选出来的精锐,再加上东厂的精锐番子和辛烈治的几个好友,这支队伍浩浩荡荡离了南京,直抵镇江。
李炎卿的夫人们,听说那女拐子国色天香。生怕自己的丈夫借机去偷香,也全都跟着前往。当然,她们嘴上说的理由是拐子万一狗急跳墙,丈夫不会武功。万一受了伤怎么办?自己在一旁,可以保护夫君,保证不出意外。
李炎卿换了一身文生公子打扮。带了几个会武的夫人扮做游山玩水的游客,前去探察那些拐子下落。只是袁雪衣这个不会武功的。却也要同行。看她那可怜模样,李炎卿也不忍拒绝。只好带了她同行。
这一行人由辛烈治领着,直到镇江锦衣衙门。那位百户见了辛烈治十分欢喜,可又看了李炎卿一行,却道:“这些是什么人?”他再看那些美貌的夫人,目光有些发直“这些小娘子怎么生的都这么美?老辛你可不够意思,秦淮河来了新货色,你怎么不说一声。只要我这次发了财,多贵的姑娘我都玩的起。这些女人什么价啊。”
辛烈治急忙用手堵了他的嘴,“别胡说。这是我们南京的大贵人,船王胡静水的亲戚。这些也都是他的内眷,要命的不要乱说话。”
胡静水在东南极有名望,结交公卿,朋党遍及江南诸省。在南京各大衙门,全都有他的朋友,就算南京锦衣千户,见了他也要必恭必敬。
这小小的镇江锦衣百户,可不敢得罪胡静水的亲属。连忙向李炎卿告罪,又主动引着李炎卿,去见那位沈家的后人。
这沈家后人出身尊贵,所住的地方,自然不能是普通所在。整个镇江最高档的客栈,被她一个人包下。门外还有几个健壮家丁仆役守卫,一般的客人想要见大小姐,得送名刺,预约好了时间,才能见面。
不过那锦衣百户算是沈家财产追讨工作的重要合作伙伴,在沈小姐面前大有面子,这一套手续全都省了。那家丁见来的不过是个书生加上一群女人外加一个相貌普通的管家,想来也不会有意外。
再看他们衣着华贵,那些女人身上的首饰金光闪闪珠光宝气,一看就是大富大贵之人,脸上笑的更是恭顺。
那会客的客厅内,重新进行了布置。房间内用了某种神秘香料,整个房间内香气怡人。人一进屋,就觉得一阵说不出的舒服。地上铺了厚厚的波斯地毯,招待客人的,全都是佛郎机葡萄酒,用的杯,则是上好的夜光杯。
那位镇江本地的锦衣在旁说道:“你们看看,这布置,这酒,这杯。不是沈家谁有这份排场?光是这场面,就是大手笔啊。你们还有什么可不相信的,投资,准没错。这酒在别处我都没喝过,是沈小姐招待贵客才用的。也就是我,才在沈小姐这喝过几回。”
在众人面前,挂了一道珠帘,一个窈窕倩影坐在珠帘之后,看不见五官相貌。只是那女子的声音犹如空谷黄莺,格外动听。
“客气了。小女子实在是对不起祖宗,只能用这些粗劣之物招待客人,若是祖上有灵,多半就要见怪了。只要能拿回祖上的财富,小女子必以沈家最高规格来款待几位贵宾。”
李炎卿将这葡萄酒在嘴里品了品滋味,一翻腕子,就将一杯葡萄酒全倒在了那名贵的波斯地毯上。
“沈万三想当初号称首富,又叫活财神。他的后代子孙看来也是落魄的很了,拿这种不值钱的货色出来招待客人,也不怕丢光祖宗的脸么?这种酒是西洋的水手喝的,怎么可以拿来接待客人。至于这地毯么,脏了就扔了吧。我手上这东西有的是,你要多少就有多少。小娘子既然手头紧张,不如就随了我去,给我当个侧室,保你吃尽穿绝,不受这份穷。”(未完待续请搜索,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第三百四十九章 横扫天女(四)
那女子没想到李炎卿说出这种话来,也僵了一僵。她这阵势是费了许多心机备办出来,保证以最少的经费,达到最好的效果。
即使是南方的富商,见了她这阵势,也自先乱了阵脚,认定她是个有钱的女人,言语之间十分客气。像李炎卿这般狂放的,却是第一个。
不过他虽然口出大言,但也表现出有非常雄厚的财力。客户永远是对的,这是女子在门派内学到的第一项铁律。尤其像这种有钱的客户,即使是给自己一巴掌,自己也要对他赔笑脸,直到榨出他最后一文钱为止。
因此这女人也不着恼,反倒是用可怜的声音说道:“这位公子教训的是。小女子实在是对不起祖宗,可惜我家中千万家私,全在佛郎机人的掌握之中。只要小女子能够将那笔属于我沈家的财富拿回来,一定会重现沈家的容光,用真正的好酒来款待这位公子。只是那庞大的讼师费,小女子……”
“讼师费?那算的了什么。”李炎卿不在乎的一挥手“那才几个钱。我家有泼天的富贵,花不尽的银两。我一声令下,随时都能调拨几十万的款子。这么多钱,就算砸,也砸倒了佛郎机的衙门。有这些钱打官司,怎么也够用了吧。这个官司,我包了。”
那女子听的心中欢喜,暗道:这人果然是个酒涩纨绔,不中用的败家子。若是真能把他的钱弄到手里。大事就成了一半,自己也不必冒险还留在镇江。
“公子真乃大仁大义之人,小女子代我沈家列祖列宗。谢过公子高义了。若果真能够取回我祖上的财富,小女子绝不食言,定当以百倍之数,以偿公子。”
“钱算个什么东西?老子要多少钱,就有多少钱。”李炎卿越发骄狂,把一把将袁雪衣抱在怀里“看看,这才是真正的活宝贝。至于钱。那有什么用?我要的是斗倒那些佛郎机混蛋,不让他们占着我大明的财富不还。欠债还钱。天经地义,他凭什么不还啊。第二么,古人云千金一笑,本公子一掷何止千金。只不过要换美人笑上几笑。可惜啊,这一道珠帘好生讨厌,难道小姐连面都不肯露?若是如此,咱这生意可怎么做啊。”
那女子见他这浮浪模样,也就没了戒备,吩咐一声,几个美貌使女将那珠帘撤去,露出这女子的庐山真面。
只见她年纪其实已经不算小,大概在二十四五左右。在大明朝,这绝对算大龄。身段修长,梳着蓬松俏皮的坠马髻。纤细的皓腕上佩着一只羊脂玉镯,肤质竟比镯子还要腻润。两道如黛的秀眉,一双清澈的美眸( 七品封疆 http://www.xlawen.org/kan/76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