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6 部分阅读
他本就是个直性子,不是个会说谎的。听李炎卿问,他也不隐瞒。“我等若是边关投军,一刀一枪,转战经年,十不余一,将来除了落一身伤病外,也落不了什么好前途。投奔大老爷,却只想要飞黄腾达。将来搏个封妻荫子,为子孙后代挣个前程。”
李炎卿哈哈笑道:“若是你肯这么说。我倒是放心了。吴大侠你有一身好武艺,只要肯为我尽忠。就不愁没有好前途。我给你个亲兵队的差事,将来保举你个军职。俞龙戚虎刘刀邓枪东李西麻,怎么就不能有个吴铁剑?学会文武艺,货卖帝王家。只要您对我够忠心,你和你的人,我保证都有荣华富贵,大好前程。再说,咱不是外人。云裳既然是我的侧室,你就得算我的亲戚,我不关照亲戚还能关照谁呢?你说是不是啊。”
他这一说,吴飞云心头大喜。他心眼实在,只当这大老爷是真拿自己当亲戚看。反倒觉得这婚事是好事,算是为自己师门一脉挣了个大好前途。等他站起来时,已经拿自己当成了刘老爷的心腹看待,开始为这个团体的利益谋算起来。
“蔡公冲那个窝囊废,干点什么能成?居然被少林的秃驴夺去了几万石粮食,他的人是怎么带的?当年恩师在时,跟少林寺的佃户抢水,我们就没输过一回。大老爷放心,这干少林僧人的根基我清楚的很,没什么大不了的。我这次带了几十个好兄弟,再让我动员起来我们白云山庄的佃户,不就是少林寺么,我包打!那些粮食他敢少还一石,我就一把火烧了少林寺。”
“不必了,吴大侠且去休息,这少林寺的事,本官自己想办法解决。你把力气留足了,给我对付佛郎机人就好。等到了广东,我安排粮台,给你准备一身铠甲兵器,那个叶飞欢的佩剑好象还在我手里,回头给你用就是。放心吧,我不会让自己人吃亏的。”
吴飞云在谢天涯门下时,也不过是个大弟子而已。也就是一个干脏活累活的,几时想过能得到师门佩剑,还能得堂堂正五品大员这样高看,连恩师赠送给师弟的佩剑也落到自己手里,顿生生平首遇知己之感,除了磕头也不知该说些什么。
等他人下去,紫幽兰笑道:“恭喜姑爷又得一战将。这吴某虽然脑子不灵,但是打仗却是有名的敢打敢拼,否则也不会叫拼命三郎。一口宝剑,一个空口许的前程,就买了他一条命,姑爷果然好本事。”
“姑爷也是你叫的?”
“就是,姑爷只有我们能喊。你这个新来的,有什么资格喊,还不快下去,只有我们能伺候姑爷更衣。”
晴云暖雪联袂而来,紫幽兰却是扑哧一笑,什么也没说径自去了。这两姐妹中晴云原本还是被迫跟了李炎卿,这时却格外吃醋“相公,你是不是喜新厌旧,把我们都给忘了。”
“是啊,你大前天睡在我们那里,这几天就不露面了。不行不行,我们还要更多。”
李炎卿笑着在两人脸上各亲一口“你们都是我的心头肉,哪个我都喜欢。赶紧伺候我穿好衣服,今天讨老婆不是什么大事,会一会这四方的草莽男儿,才是个大事。我这东印度公司,说不定就能再招一批武林高手充实队伍。”(未完待续)
第三百九十七章 筹备(七)
白云山庄加天女门的面子固然大,但他不相信大到了让这么多江湖好汉都来参加婚礼的地步。要知道来的可不是什么普通阿猫阿狗,混饭吃的小把戏,而是一方之雄,真正的武林要角。
就连武当山的道长,都从湖北赶过来参加婚宴。他们可不是看着漕帮的面子或是天女门的威风吧,再说武当山来的,是几位老道长,而不是什么年轻侠少。紫幽兰魅力再高,也影响不到他们头上。
这次的婚礼,与其说是刘朝佐纳新妇,不如说是但半个武林参与的分蛋糕活动。武林中有田就有派,讲派先讲钱。各大小门派的实力大小,都取决于各自所拥有的田产数量。
除了田地以外,再重要的,就是现金。谁手里的款子越多,就能雇佣更多的杀手刀客。各大门派的英主,都是能够为本派扩充田产,增加收入的强人,自然就要多想些创收手段,为门派谋利。
东印度公司的名声通过秦云杰的宣传,在江湖上的影响越来越大。花惜香手下那些侠少侠女,也积极的造势,让这些名门大派,对于东印度公司的兴趣越来越浓厚。
他们的消息不比官场中人,只知道东印度公司经略海外,据说东西两洋金山银海,都被他们占住了矿藏。每年得利无数,家里珍珠如土金似铁。连各位大员,都在这公司里入股,听说单纯为了娶张若兰,这位刘老爷就一次拿了几十万银子的聘礼。
以往他们要想巴结刘朝佐,却是找不到一个合适的机会。这个婚礼,算是给了他们一个结交刘朝佐刘大老爷的机会,这些人才上赶着过来送礼喝喜酒。这大明发财的机会不多。像东印度公司,就是还没被开采的金矿。谁能放过它?
不过参加酒席只是第一步,大家都是江湖上的要角,但也只是江湖要角而已。距离一位朝廷五品大员。广东兵备道,实在是身份差的有些悬殊。
别看席面上都是美味珍馐。可是却没人有心思动筷子。所有人的眼睛都在转来转去,寻找一个可以连通自己和刘朝佐的桥梁。不过这个桥梁,很快就出现了。
“本官是新任的香山县县令白斯文,曾任过云南昭通县县令,是刘老爷的结拜兄弟,他见了我也要叫一声老哥哥。跟你们江湖人,也算是有交情的。五毒教知道吧,她们教主见了我也要叫一声白老爷呢。哈哈我跟你讲啊。那些苗女的滋味……别看我年纪不轻了,我厉害着呢,让那些苗女哇哇大叫,一个劲的求饶的……对了,听说你们江湖人随身都有纯药,有没有对男人用的,卖我一点。”
这白斯文别看年过半百,胜在精力充沛,身手敏捷,周旋于各桌之间。往来敬酒,表现的十分四海。群雄见这人既是刘老爷的结拜兄长,对他也格外客气。那秘传的铁枪丸,雄风散等药物都不知道送了多少。
这白斯文也好说话“好说好说,你们不就是想在东印度公司入股么,好办好办,我一句话的事。什么?没钱。没钱也没关系,有人就行。你们门派里,都有会武的子弟吧,眼下朝廷在广东用武,正是用人之际。你们各派既然有那么多练武的青壮子弟,养在派里。不如派到军中。一刀一枪,搏个大好前程。将来兴许还能得个官职呢。再说了,这些人的军饷,不就可以作为你们的投资么?”
各派里的青壮子弟,是各派的壮工加优秀打手。各大派不管是收租,收债,还是抢水夺地,都是靠这些人当急先锋,轻易不会给出去。
再说,大派弟子多,能拉出去干硬架的,却十分有限。少林寺这种正道支柱,也不过是几百能干硬架的子弟,这就足以傲视武林。大多数门派,能干硬架的门徒不会超过两位数。这也是为什么武林中一场浩劫,伤亡不会超过百人的原因。
这次是去打仗,不是去打架,要派去的,必须是有胆子的能干硬架的核心子弟,搞不好就要送命。能够为门派卖命的徒弟,都是各派的宝贝疙瘩,连一个都不愿意给出去,何况多给?
兵凶战危,万一阵亡,到时候抚恤烧埋谁来出,受伤的话,谁来掏汤药费,这全都是问题。见这些人全都沉默不语,白斯文夹了一口菜
“我说你们,怎么脑子全都不好使了?这弟子们立了功,得利的可是你们门派。到时候我在我把弟面前一句话,给你们弄个官身,也不是不可能啊。再说了,行军打仗,可不都是战兵。你们出不了战兵,还不能出辅兵,出不了辅兵,还不能出夫子么?”
他这话一说,这些武林大佬们脸上的神色就好看了。对啊,自己出不了能干硬架的子弟,还不能出夫子?这玩命的门徒各派不多,可是当苦力的门徒,各派都有的是。那些弟子门徒白吃白喝,哪还能不付出劳动?
他们到哪都是做苦力,在这做在军营做,没什么区别。而应该支付给他们的军饷,就可以转化为自己的股份,这确实是件好事。至于说官军里夫子的生活水平如何,劳动强度大不大,这跟掌门有什么关系,谁会在意?
“如此就有劳白老爷在刘大老爷面前多美言几句,我们肯定少不了您的好处。不过那些夫子若是在战场上侥幸得了什么功劳,他们的奖赏,可要发给我们,不要落到他们手里。这些人都是大手大脚的,到手的钱转身就会花掉,到老年就受罪了。我得替他们存着。我们昆仑派这次最少要出五十个夫子,顺带我们手里有些破石头,没什么用处,想要送给刘老爷,还望白老爷给搭搭线啊。”
“我们血刀盟出三十战兵,二百夫子。”
“我们……”
白斯文见这些人踊跃的报数,心头暗喜:看来从这些江湖人身上,可以凑出半个营的夫子。既然老把弟说,这一仗要靠夫子来打,我就先替他多准备些夫子。这香山县印我就能掌住,将来广州府的印,也跑不了。至于什么好处,我白老爷倒是可以不要。只要有女侠来暖被就好。
武当来的几位道长,都是各自道观的掌门,身份特殊,倒是不屑于参与到这种事里。武当派也不会让自己的门下去做夫子,他们想做的是侍卫。可是四下看去,却不见一个本该出现在这的熟人不见踪迹,忙问道:“要说门下弟子多,战力强。还是得首推少林啊,但不知少林的智光方丈,现在何处?”(未完待续)
第三百九十八章 筹备(八)
少林的智光方丈,这位执掌河南或者说执掌大明武林正道的强人,一颗闪亮的光头上冷汗直流,让他不得不拿出手帕不停的擦拭,口内道:“六万石……六万石粮食,这未免也太多了,贫僧是没办法向寺内的各位师兄弟交代的。贫僧虽然是少林方丈,但也要向少林的长老团负责,心禅堂那还有一群辈分比我高一辈的和尚在,您这是要我去死啊。”
作为在河南作威作福的狠人,他已经有很多年没有这么低声下气的说过话了。上一次这样说话时,自己好象还是给上任方丈当记室的时候,没想到一把年纪了,却还得再经历一次。
他努力回忆着自己做记室时的说话方式,仔细且谨慎的组织着语言,生怕激怒这位年轻的五品大员。虽然一个五品官不算什么,广东兵备也管不到河南,可是这个人,他却绝不敢小看。
河南是高拱的老家,自然被他当做基本盘经营,大小官吏差不多全是高系,张居正女婿的这个身份,在这没多大用。可是自己这个江湖大佬的身份,同样没多大用。高拱信用邵大侠,对其他江湖人没什么好看法,加上隆庆天子信佛,就让高拱对和尚这个集体都没好感。
在他的授意下,少林寺被打击的厉害,连睡佃户的老婆闺女,都要被开封知府追责。眼下若是不及时找到一根新大腿来抱,怕是少林的地位要维持不住。可是这帮该死的,居然不把情报调查清楚就敢动手,居然惹上了刘老爷的小妾家,这不是作死么?
如果那刘朝佐借题发挥,张高两系联手发动。让少林大伤元气也是很有可能的。这由不得他不低头,不能不向刘朝佐输城。
可是这六万石粮食的价码,未免提的该高了一些。这可是六万石。六万石啊。这么大一笔粮食,少林倒不是赔不出来。可是赔出这么大一笔粮食,自己怎么向心禅堂那些老不死的交代。他智光大师可是出了名的铁腕方丈,连长老们去喝花酒的帐也不肯报销,下面对他意见很大。这回要是被他们逮到漏洞,可是不好交差。
那边紫幽兰却是面带寒霜“大师,这些粮食可是军粮。如果少林不肯将粮食交出来,就是强占军粮。刘道是要到广东防御佛夷入侵的,如果因为军粮不济不能成行。到时候这个责任,怕是就要少林来背。贵寺能否承担这么大的责任,请您考虑清楚。”
少林寺向来与天女门井水不犯河水,基本没什么冲突。紫幽兰站到刘朝佐这边对少林施加压力,让智光感觉呼吸更困难了。他并不清楚,李炎卿天胆也不敢不去广州,转头回京师。只知道,要是自己耽误了军队的事,那可比睡几个泥腿子家的女人问题严重多了。高拱还不趁机剥了自己的皮,把少林折腾散了再说?
他只好哀求道:“可是这数目……实在是有点大啊。少林虽然有些产业。但是一次拿六万石粮食出来,依旧有压力啊。”
李炎卿摇头道:“智光大师,你这少林方丈我本以为是个聪明人。可是今日一见,实在是让本官有点失望啊。你少林好歹也有十八门,你自己不过是一门首领而已,难道你不会让其他十七门想办法么?这是个老天降下的机会,让你大发一笔财,也能让你的门派压过其他十七门,你却不知道抓住机会。看来少林的好日子不长了,这掌门素质不过关啊。”
智光也是个聪明伶俐的,一听这话反应过来“大老爷。您的意思是?从那十七门身上想办法?”
“我什么都没说,你自己考虑清楚。如果你不交粮呢。我也不会因此就回京师去。哪怕粮饷不济,我也得到前线为国杀敌。哪能没粮就回去。不过谁捐献的粮食多,我这都有帐,将来要作为有功人士上报朝廷,请朝廷嘉奖。”
智光当然明白,他这话里的意思是如果少林不交粮,将来那上报的功劳薄外,肯定还会有一个黑名单,少林必然名列其中。再说他已经在李炎卿点拨下,明白了这里面的无限商机,忙问道:“贫僧多问一句,如果多献些粮,能不能把粮食转成股份?还有,如果粮食一时不凑手,换成田地,银子,行不行?”
“这样啊。”李炎卿面露为难之色,“这个田地我又带不走,银子又不能吃。不过看在大师你的面上,咱们万事有商量。那些田地,你千万不要投献在我的名下,否则当心我跟你急啊。”
智光当然听的明白,这话的意思是,那些土地必须投献在刘朝佐的名下,否则大老爷就跟自己急。他连连点头,当下表示“为国为民侠之大者,我们少林既然是正道的支柱,这种事就不能落在人后。贫僧回去之后,马上就动手组织物资,哪怕是砸锅卖铁,也要把这十一万石粮食凑出来,绝不能让前线大军短了吃喝。”
这次谈判后来成了智光生平第一大功劳,每次年底述职时,他都会拿出来大讲特讲。“当初那刘大老爷初到河南时,那是狮子大张口啊。张口就要少林出粮食三十万石出来劳军,如果敢说个不字,就要发兵攻打少林寺,天女门也要号召武林正道,来关心一下少林派弟子的生活问题。还是贫僧据理力争,几次拉锯,甚至不惜跟他一死相拼,才让他看到了少林的立场。最后把价格谈到了十八万石粮食,这是多不容易的事啊。虽然为了凑这批粮食,我们卖了一些佛田,又牺牲了一些僧兵。但是从主流看,这次投资是值得的,是回报大于付出的,是值得肯定的,你们还要反对我,还有良心没有?我们通过这次投资,从东印度公司,共得到回款……”
眼下,智光还不知道这次投资带来的回报有多大,他只知道,作为经手人,他从中间可以赚一笔可观的好处费,还能打压其他十七门。毕竟少林寺谁当方丈,是取决于谁人多钱多地盘多。那十七门损失越大,他就越有好处。那些股份的收益,可都是归他个人,而不入少林公帑的。
等那老和尚离开,紫幽兰笑道:“恭喜姑爷,这回收拾了少林寺,大军的军食得到解决,您也不用忧愁粮草了。接下来就可以安心做你的新郎官,这个婚礼太好了,我也好想有一个啊。”(未完待续)
三百九十九章 回归(一)
这婚礼操办的规模仪式,和娶正妻没什么区别,算是给足了白云山庄面子。那些江湖人搞不清楚谢云裳在李家是什么地位,只当她真正得宠,不由对白云山庄又高看几眼。
那几位武当的道人更是拉着智光道:“大师,贵派和白云山庄的那点小矛盾,我看还是算了吧。这漕帮好惹,刘朝佐可不是好惹的,东印度公司更不好惹。来来吃肉,别停筷子。那个今天你不在的时候,我们都在东印度公司入了股,如果他号召我们联手讨伐少林,我们也很难做人的。”
李炎卿与众人寒暄了一番,就由紫幽兰负责接待客人,他自己溜到新房里。只见牙床上,一个窈窕身影身穿吉服,头上顶着大红盖头,端端正正的坐着,一旁谢云裳却是满脸委屈的伺候着。
李炎卿道:“我知道你心里有委屈,不过这规矩就是规矩。你只是一个通房,连身份都没有,这婚礼自然没你的份。你若是觉得委屈,我可以放你走。”
现在谢云裳连根基都丢了,天下还有地方可去么?她纵然一肚子的委屈,也只能下跪道:“主人,奴婢不敢有什么委屈。只是希望主人能多来看看奴婢,奴婢就知足了。毕竟奴婢也是个通房来着,可是最近,您很少让奴婢来侍奉了。”
“一个通房还知道邀宠了?到外面伺候着,等会叫你进来分点好处,也算是对的起你。”那戴着盖头的佳人一声吩咐,谢云裳只好退到外间去。李炎卿双手揭了盖头,却见花惜香已经哭的泪流满面。
这就是张若兰的安排。前面拜堂的是谢云裳,到了新房里,就换成了今天正牌的新娘子花惜香。她当年先是委身叶飞欢。后受谢云裳报复,遭遇坎坷,再后来更是过了一段荒唐岁月。
年纪又比李炎卿大好几岁。心中只想着有一日欢情就享受一日欢情,什么时候人老珠黄恩宠不再。或许一包毒药或是一根绳子就是最好的归宿。
可没想到,她居然还能享受这么一个婚礼,还能做一次新娘子。她思想过往,却已经忍不住哭成了个泪人。“我不是一个好女人,我真的不配……也许我该离开的,毕竟过几年,你就会厌烦我,不如趁着现在情热。趁着你还记得我,我该走的。”
李炎卿却温柔的将她抱住“花姐,你要再这么说,我可就要生气了。你是我的女人,我怎么能放你离开,你若是敢走,我就用我所有的人脉把你捉回来,再好好收拾你。”
“相公。”花惜香以往恩爱时,什么样的话都说过,却只有相公二字。这是第一次喊出来,只觉得有了今天这一遭,就算立时就死。也无遗憾。柳叶青此时也从外面走了进来,见师姐这幸福的模样,心内那股醋意,倒是减弱了几分。师姐也是个苦命人,有今天算是不错。可是她……她怎么却也喜欢这没良心的坏蛋啊。
李炎卿那边已经把她也拉过来,“叶青,你跟我最早,我是不会忘了你的。等到了广州,咱们就也操办这么一场婚礼。不会让你有遗憾。虽然来不了这么多江湖人,可是咱可以来文武大员。整个广东的大员都要来,还有。到时候你们巫山派的人也要来。让那伪掌门给你赔罪,保证你有面子。”
吃他一哄,柳叶青的不满情绪总算消减几分,再一想师姐是不能生孩子的。不管再怎么受宠,将来也比不得自己有子防身,与其防她,还不如防其他姨娘,尤其那个紫幽兰,更是个狐狸精。
那点不满,也就转移了目标,只任李炎卿将自己也像师姐那般剥的精光。花惜香朝外喊道“谢云裳,你滚进来吧。过去的事,我虽然记恨你。可也正是因为你,我有了今天,所以算我破个例,许你一起来伺候相公。”
她心里有自己的算盘,谢云裳别管和自己有多大的仇,她都是自己这的通房丫头。将来生了孩子,完全可以夺过来,算成自己的骨肉。总好过孤苦伶仃,无子送终的局面。为了这个大计,过去的仇恨可以放一放,雨露她也可以沾一沾,有儿子才是第一位。
再看李炎卿对自己的恩宠,她越发自惭形秽,觉得该早点找个控制的住的处子过来充实实力。
这场婚礼前后热闹了三天,李炎卿这边也等到了自己急需的粮食。包括漕帮的粮食在内,前后凑了二十几万石粮食,足以应付大军开支。而且漕帮当初运输漕粮,手里颇有积蓄,得到了他们的帮助,粮食供应并不为难。
另一个时空的改漕归海,第一次航行就有六艘海船报为海难沉没,最终打消了改漕为海的念头。可是这个时空里,由于有了张居正的背后支持,漕帮已经决定,第一次要把十三条海船报沉没。
一次发运一共海船一百零三艘,报沉十三艘,就是百分之十以上的沉没率,足以能把这改漕归海的提议吓回去。而那些船只和上面的粮食,就是漕帮的股份,送给李炎卿去打一个胜仗。
河南地方倒是有官员想要参奏李炎卿一本,可是很快就有同僚阻拦道:“你这个时候参他,不是给自己找病?他如果借题发挥,自己回京去待参,难道广州那个火坑要老兄你自己去跳?咱们都是高相的人,彼此都要帮衬。等他在广州打了败仗,再拿这事参他,借他人头一用,眼下不是时候。”
白斯文倒是十分自觉,他知道自己的身份名义是香山县令,实际就是一护印官,做李炎卿的傀儡而已。头天帮着李炎卿从各大门派那里弄了近两千的夫子和一百多战兵,次日就先行登程前往香山,临行之时,他将胸脯拍的山响“刘老弟你放心,有老哥哥我在,保证把兄弟的事情办好。到了香山,我就组织团练,招募民夫,你说的那叫啥来着?对,这是一场要靠夫子取得的胜利。”
“没错,这场胜利与其说要靠浙兵闽勇,不如说要靠民夫。佛夷到时候就会知道,什么叫百姓战争的大海,有他们受的。这千斤重担,白老兄,你可要替我担起来,香山的局面就靠你了。”(未完待续)
第四百章 回归(二)
按李炎卿的意思,他还要把紫幽兰也打发走。既然她在南洋有无数的棋子,这回就都得用起来。“紫幽兰,你是被我强占了身子,心里恨我也是应当的。我现在给你一个机会,一个报仇的机会。大佛郎机人船坚炮利,你在南洋又有羽翼。你肚子里的蛊虫,那纯粹是骗人的。你是个聪明人,早晚都能想明白,我也不想骗你。你若是心里恨我,此去南洋就如龙归大海虎上高山,正可联和大佛郎机人报仇,与我分个高下。若是你有心助我,他日取胜之后,内宅里,自有你一席之地。即使其他人与你的恩怨,我也想办法为你调解就是。”
哪知紫幽兰却摇头道:“我哪都不去,你也别想让我离开。你既然睡了我,就得对我负责任,别想把我甩了。南洋的棋子,我只要下道命令,派我手下的人去送信就成。我去和她们去,没有任何区别。我就算死,也不会离开你。而内宅里,也必须有我一个地方,那些恩怨,你也要替我去摆平。因为我的肚子里虽然没有什么蛊虫,却有比蛊虫更厉害十倍的东西,把我拴在你的身边。孩子,一个你的孩子。如果我去了南洋,那些女人肯定会想办法让这个孩子的身份成问题,我哪也不去。”
这位武林神女,大元的贵胄,这时也总算明白,为什么那些前辈掌门一有了骨肉,就没了雄心壮志。她现在有了身孕,就把心思都用在了未出世的孩子身上,至于那些皇图霸业,反倒不怎么重要。
她一头扑在李炎卿怀里,“我们的孩子不能没有父亲,也不能没有母亲。他是你的骨血。不能是什么通房丫头生的野种。”
她在内宅里到处都是仇人,却连一个盟友都没有,想入门做姨娘比谢云裳还困难几分。可是这回怀了身子。即使是被她坑过一次的张若兰,都不好真把她拒之门外。只好道:“等相公到了广州。就把你的事也办了。不过少不得,又是柳家妹子受委屈,本来办事的就不少,你这又插了一杠子。”
最后还是柳叶青心眼好,看着自己那个胖儿子,反倒有些心疼紫幽兰。“都是那一个坏蛋干的好事,你也算是受苦了,过去的事就不提它了。看在孩子的份上,也给你个名分就是。”
这事的最大影响,不在于紫幽兰主动提出将天女门的产业分出五成给内宅各位姨娘,也不在于,她决定将天女门在南洋的全部棋子发动起来,不在意损失的为大明服务。而在于谢云裳听了此事大受刺激,一有机会就缠上李炎卿邀宠,大有不怀上身孕不罢休的气势。
这支船队队伍日趋扩大,让李炎卿都有些担心起安全问题。好在有漕帮这种地头蛇全力帮助,各位漕帮把头及帮主亲自护送。这些人是水贼的祖宗。各路水上好汉,看到他们能躲多远躲多远。过了长江,沿途的浙兵带兵官。将手本流水般的送来。
他们知道,保全自己这支血脉的大恩人,就是这位刘公子。又用人家自己的产业,养活了自己一营半的同袍。这份恩情,自己若是忘了,那还叫人么?有了浙兵的表态,任是邵方本领再高,也不敢轻举妄动。
再者各大派都表态支持李炎卿,江湖上谁要动他。那就成为武林公敌,跟白莲魔教一个下场。各路水寇不但不敢来打主意。反倒是主动送钱送粮,哪还敢来打主意。
没过几天。又有一位意外的客人前来拜访。“妹夫,我本来是被爷爷赶着进京赶考的,结果听说你点了道员,要在广东和佛夷开战?这考科举有什么意思?还是和佛夷开战要紧,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亲戚没有不帮亲戚的道理,我这就跟你回去打仗,这个鸟进士,我就晚几年再考。”
李炎卿见梁满仓换了一身武士短打,背后还背上了那口泼风九环刀,十足一副海盗模样。摇头道:“梁老兄啊,这考进士的事耽搁不得。你是个中了解元的,只要不自己作死,怎么也能中进士。这个可万万耽搁不得,赶紧给我进京。我手下有的是精兵强将,用不着你。赶紧给我赶考去,否则我回去跟梁老说一声,看不打断你的腿。”
梁满仓愁眉苦脸道:“这考进士简直是比杀了我都难受。我宁可和一百个佛夷海盗去玩命,我也不想去科场啊。也罢,你要非让我去,我只好去走一遭,反正无论如何也是考不上的。”
李炎卿也知他说的有道理,以他的根底,怎么可能考的中进士。只希望岳父从中运作一下,让他得个前程才好。他却不知,就因为他这一坚持,隆庆朝就多了一个梁状元梁六首,整个香山也从大明有名的科举沙漠变成科举强县。日后香山系在官场神憎鬼厌偏又让人无可奈何,梁满仓在里面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他这庞大船队没进香山,先到广州面见林守正。他这广州兵备,不归林守正节制。可是要想工作进展顺利,却又离不开这位广州地方官的配合。浙兵已经开始逐步进驻广东,不过由于战争没有开始,这些士兵还是分驻于各地,广州本城的浙兵不多。
他这顶头上司一到,浙兵头领已经在码头迎接。这员战将生的身材魁梧,面皮黝黑。看他的手本,乃是个副千户衔把总,名叫马文英。
如今广州城内五百浙兵都归他节制,而以广州为中心,周边各县、府、州,零散驻扎着多少不等的兵队,如果集合起来,大概可以集合一个半营。而另一个半营的浙兵,已经以解散的名义转兵为民,前往夷州充当教导队训练东印度公司的士兵。
马文英深知自己这些人马得以有地方就食而不至于被解散,都是这位年轻公子的功劳。见面之后十分客气,将各营带兵官的手本全都递了上去。
等李炎卿问起军食军饷时,他也十分满意。“林翁确实够意思,儿郎们离乡背景,就怕拿不到粮饷。我们到了广州,就得了两个月军饷,每日的主食副食都不错,几乎顿顿有鱼,这日子比起在浙江还好,儿郎们都说是您的恩典。”
广州知府林守正当然会积极配合李炎卿的工作。他原本以为李炎卿这次进京,就是瞄着自己的位子下手,已经封存了府库,整理好了全部的帐本,时刻做好交印准备。
没想到李炎卿的任命,居然变成了广州兵备道,这回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接他的印把子,他林守正显然还能再干几年。
眼下广州正是要发财的时候,能多干一年,都可以多几万两的进项,林守正哪有不高兴的道理?基于这种原因,他对浙兵自然关照的很,又准备了八千两现银四千石粮食作为战略储备。
花花轿子人抬人,李炎卿对于这过去的上级,也给予了充分的尊敬。不但送了一份厚礼,言辞间也十分恭敬。
“林翁,您是我的老上级,老领导,现在您也是我的领导。我刘朝佐对您,一向是很尊敬的。这次佛夷入寇的事,还是离不开您的帮助。咱们广东的防卫工作,可全要靠您和您招募的民夫,您无论如何,也得配合我的工作,否则晚辈这差使就没法干了。”(未完待续)
第四百零一章 回归(三)
他说的越客气,林守正那边却是越不敢接话。他自己知道自己的斤两,现在他只想多弄几个钱,混个平稳降落,能少担的责任就少担一点,能少干的工作就少干一点。这打佛夷的事,弄不好是要出大问题的,这个担子他哪担的起来?
“刘观察,你就不要害我了。过去咱们两人搭班子搭的不错,老朽自认,没扯过你的后腿,你可不能坑我啊。这么大的事,我一个人哪承担的起来,不过二三日间,吴大帅就能到,这广东的事,说到底都离不了吴帅。”
吴桂芳对于广东的控制能力确实很强,上次战败刘勘之之后,他在广东的威望又达到了一个新高峰。李炎卿本想在后方安顿一下,就前去拜见他,没想到吴桂芳居然亲自前来。
而且吴桂芳不是赤手空拳过来,他带了整整一万三千两银子外加两万石的粮食,又把自己的标营全都拉了过来。只要李炎卿需要,他随时可以把自己的标营投进去,也就是说,这支他手下最为重要的部队,就是李炎卿的总预备队。那份钱粮对于广东这个穷惯了的省,也算是掏光家底表了心意。
除了这些钱粮,他带来的又一件法宝,就是他的王命旗牌。“王命旗牌虽然不能外借,但是我带着它过来,就是表明一个态度。刘观察的工作,我吴桂芳无条件支持,他的意思就是我的意思,他要保举谁的官职,我肯定联名附署,他说要请粮请饷,我也第一个支持,他说砍谁。就能砍谁。人由他来砍,这个责任由我来负。”
在几位广东武臣要角面前,吴桂芳的话可称掷地有声。有意无意,眼睛也往俞大猷身上瞅。别看这一文一武没少联手做事。可是关系实在算不上好。俞大猷脾气太烂,一向是下了战场就进监牢的主,如果不是朝廷里始终有贵人扶持,他也未必能活到今天。
吴桂芳这次过来,也算是为李炎卿友情站台。有他这广东第一大佬在,谁也不敢不给李炎卿面子。李炎卿忙对吴桂芳施礼道:
“军门提携之恩,下官铭感五内。朝廷委我这个广州兵备,实为防佛贼寇边。当年倭寇荼毒东南。祸害苍生,佛夷兵势,又较倭寇为强。稍有不甚,下官这颗头怕是保不住,整个广东的大好局面,也要毁于一旦。下官是个不知兵的,若是到了战时,就全靠各位出力,我不过是个摇旗呐喊的。但我也不是空手前来,我船上拉着几十万两银子。外加几十万石粮食。保证大军足粮足饷,出了问题,我来背锅。要砍脑袋我是第一个。”
吴桂芳哈哈笑道:“你啊你啊,进了一次京师,这爱开玩笑的毛病却还是没改。果然还是我广东的刘朝佐,说话我爱听。”
他本来担心一点,就是李炎卿见他出头之后,说一句一切全听大帅吩咐,把责任转嫁到自己头上。可是听他说话,却没有半点推卸责任的意思,心中倒是十分欢喜。看来自己没看错人。这刘朝佐是个有良心的。
与高拱的想法不同,吴桂芳对于李炎卿要接自己的位子并没有什么抵触情绪。他这个位子早晚是要让出去的。就是谁接手的问题。
如果是殷正茂接手,他完全可能不给自己面子。对于广东钱粮问题上一点也不肯放松。尤其殷正茂又有爱钱的毛病,很可能最后自己要从为官多年的积蓄中拿出钱来补窟窿,不被他勒个七荤八素,就别想过关。
可李炎卿有良心,又在自己面前向来恭顺,他接自己的位子不是坏事。不管是钱粮还是其他方面,都能睁一眼闭一眼。东印度公司里,自己还有那么多干股,?( 七品封疆 http://www.xlawen.org/kan/760/ )
李炎卿哈哈笑道:“若是你肯这么说。我倒是放心了。吴大侠你有一身好武艺,只要肯为我尽忠。就不愁没有好前途。我给你个亲兵队的差事,将来保举你个军职。俞龙戚虎刘刀邓枪东李西麻,怎么就不能有个吴铁剑?学会文武艺,货卖帝王家。只要您对我够忠心,你和你的人,我保证都有荣华富贵,大好前程。再说,咱不是外人。云裳既然是我的侧室,你就得算我的亲戚,我不关照亲戚还能关照谁呢?你说是不是啊。”
他这一说,吴飞云心头大喜。他心眼实在,只当这大老爷是真拿自己当亲戚看。反倒觉得这婚事是好事,算是为自己师门一脉挣了个大好前途。等他站起来时,已经拿自己当成了刘老爷的心腹看待,开始为这个团体的利益谋算起来。
“蔡公冲那个窝囊废,干点什么能成?居然被少林的秃驴夺去了几万石粮食,他的人是怎么带的?当年恩师在时,跟少林寺的佃户抢水,我们就没输过一回。大老爷放心,这干少林僧人的根基我清楚的很,没什么大不了的。我这次带了几十个好兄弟,再让我动员起来我们白云山庄的佃户,不就是少林寺么,我包打!那些粮食他敢少还一石,我就一把火烧了少林寺。”
“不必了,吴大侠且去休息,这少林寺的事,本官自己想办法解决。你把力气留足了,给我对付佛郎机人就好。等到了广东,我安排粮台,给你准备一身铠甲兵器,那个叶飞欢的佩剑好象还在我手里,回头给你用就是。放心吧,我不会让自己人吃亏的。”
吴飞云在谢天涯门下时,也不过是个大弟子而已。也就是一个干脏活累活的,几时想过能得到师门佩剑,还能得堂堂正五品大员这样高看,连恩师赠送给师弟的佩剑也落到自己手里,顿生生平首遇知己之感,除了磕头也不知该说些什么。
等他人下去,紫幽兰笑道:“恭喜姑爷又得一战将。这吴某虽然脑子不灵,但是打仗却是有名的敢打敢拼,否则也不会叫拼命三郎。一口宝剑,一个空口许的前程,就买了他一条命,姑爷果然好本事。”
“姑爷也是你叫的?”
“就是,姑爷只有我们能喊。你这个新来的,有什么资格喊,还不快下去,只有我们能伺候姑爷更衣。”
晴云暖雪联袂而来,紫幽兰却是扑哧一笑,什么也没说径自去了。这两姐妹中晴云原本还是被迫跟了李炎卿,这时却格外吃醋“相公,你是不是喜新厌旧,把我们都给忘了。”
“是啊,你大前天睡在我们那里,这几天就不露面了。不行不行,我们还要更多。”
李炎卿笑着在两人脸上各亲一口“你们都是我的心头肉,哪个我都喜欢。赶紧伺候我穿好衣服,今天讨老婆不是什么大事,会一会这四方的草莽男儿,才是个大事。我这东印度公司,说不定就能再招一批武林高手充实队伍。”(未完待续)
第三百九十七章 筹备(七)
白云山庄加天女门的面子固然大,但他不相信大到了让这么多江湖好汉都来参加婚礼的地步。要知道来的可不是什么普通阿猫阿狗,混饭吃的小把戏,而是一方之雄,真正的武林要角。
就连武当山的道长,都从湖北赶过来参加婚宴。他们可不是看着漕帮的面子或是天女门的威风吧,再说武当山来的,是几位老道长,而不是什么年轻侠少。紫幽兰魅力再高,也影响不到他们头上。
这次的婚礼,与其说是刘朝佐纳新妇,不如说是但半个武林参与的分蛋糕活动。武林中有田就有派,讲派先讲钱。各大小门派的实力大小,都取决于各自所拥有的田产数量。
除了田地以外,再重要的,就是现金。谁手里的款子越多,就能雇佣更多的杀手刀客。各大门派的英主,都是能够为本派扩充田产,增加收入的强人,自然就要多想些创收手段,为门派谋利。
东印度公司的名声通过秦云杰的宣传,在江湖上的影响越来越大。花惜香手下那些侠少侠女,也积极的造势,让这些名门大派,对于东印度公司的兴趣越来越浓厚。
他们的消息不比官场中人,只知道东印度公司经略海外,据说东西两洋金山银海,都被他们占住了矿藏。每年得利无数,家里珍珠如土金似铁。连各位大员,都在这公司里入股,听说单纯为了娶张若兰,这位刘老爷就一次拿了几十万银子的聘礼。
以往他们要想巴结刘朝佐,却是找不到一个合适的机会。这个婚礼,算是给了他们一个结交刘朝佐刘大老爷的机会,这些人才上赶着过来送礼喝喜酒。这大明发财的机会不多。像东印度公司,就是还没被开采的金矿。谁能放过它?
不过参加酒席只是第一步,大家都是江湖上的要角,但也只是江湖要角而已。距离一位朝廷五品大员。广东兵备道,实在是身份差的有些悬殊。
别看席面上都是美味珍馐。可是却没人有心思动筷子。所有人的眼睛都在转来转去,寻找一个可以连通自己和刘朝佐的桥梁。不过这个桥梁,很快就出现了。
“本官是新任的香山县县令白斯文,曾任过云南昭通县县令,是刘老爷的结拜兄弟,他见了我也要叫一声老哥哥。跟你们江湖人,也算是有交情的。五毒教知道吧,她们教主见了我也要叫一声白老爷呢。哈哈我跟你讲啊。那些苗女的滋味……别看我年纪不轻了,我厉害着呢,让那些苗女哇哇大叫,一个劲的求饶的……对了,听说你们江湖人随身都有纯药,有没有对男人用的,卖我一点。”
这白斯文别看年过半百,胜在精力充沛,身手敏捷,周旋于各桌之间。往来敬酒,表现的十分四海。群雄见这人既是刘老爷的结拜兄长,对他也格外客气。那秘传的铁枪丸,雄风散等药物都不知道送了多少。
这白斯文也好说话“好说好说,你们不就是想在东印度公司入股么,好办好办,我一句话的事。什么?没钱。没钱也没关系,有人就行。你们门派里,都有会武的子弟吧,眼下朝廷在广东用武,正是用人之际。你们各派既然有那么多练武的青壮子弟,养在派里。不如派到军中。一刀一枪,搏个大好前程。将来兴许还能得个官职呢。再说了,这些人的军饷,不就可以作为你们的投资么?”
各派里的青壮子弟,是各派的壮工加优秀打手。各大派不管是收租,收债,还是抢水夺地,都是靠这些人当急先锋,轻易不会给出去。
再说,大派弟子多,能拉出去干硬架的,却十分有限。少林寺这种正道支柱,也不过是几百能干硬架的子弟,这就足以傲视武林。大多数门派,能干硬架的门徒不会超过两位数。这也是为什么武林中一场浩劫,伤亡不会超过百人的原因。
这次是去打仗,不是去打架,要派去的,必须是有胆子的能干硬架的核心子弟,搞不好就要送命。能够为门派卖命的徒弟,都是各派的宝贝疙瘩,连一个都不愿意给出去,何况多给?
兵凶战危,万一阵亡,到时候抚恤烧埋谁来出,受伤的话,谁来掏汤药费,这全都是问题。见这些人全都沉默不语,白斯文夹了一口菜
“我说你们,怎么脑子全都不好使了?这弟子们立了功,得利的可是你们门派。到时候我在我把弟面前一句话,给你们弄个官身,也不是不可能啊。再说了,行军打仗,可不都是战兵。你们出不了战兵,还不能出辅兵,出不了辅兵,还不能出夫子么?”
他这话一说,这些武林大佬们脸上的神色就好看了。对啊,自己出不了能干硬架的子弟,还不能出夫子?这玩命的门徒各派不多,可是当苦力的门徒,各派都有的是。那些弟子门徒白吃白喝,哪还能不付出劳动?
他们到哪都是做苦力,在这做在军营做,没什么区别。而应该支付给他们的军饷,就可以转化为自己的股份,这确实是件好事。至于说官军里夫子的生活水平如何,劳动强度大不大,这跟掌门有什么关系,谁会在意?
“如此就有劳白老爷在刘大老爷面前多美言几句,我们肯定少不了您的好处。不过那些夫子若是在战场上侥幸得了什么功劳,他们的奖赏,可要发给我们,不要落到他们手里。这些人都是大手大脚的,到手的钱转身就会花掉,到老年就受罪了。我得替他们存着。我们昆仑派这次最少要出五十个夫子,顺带我们手里有些破石头,没什么用处,想要送给刘老爷,还望白老爷给搭搭线啊。”
“我们血刀盟出三十战兵,二百夫子。”
“我们……”
白斯文见这些人踊跃的报数,心头暗喜:看来从这些江湖人身上,可以凑出半个营的夫子。既然老把弟说,这一仗要靠夫子来打,我就先替他多准备些夫子。这香山县印我就能掌住,将来广州府的印,也跑不了。至于什么好处,我白老爷倒是可以不要。只要有女侠来暖被就好。
武当来的几位道长,都是各自道观的掌门,身份特殊,倒是不屑于参与到这种事里。武当派也不会让自己的门下去做夫子,他们想做的是侍卫。可是四下看去,却不见一个本该出现在这的熟人不见踪迹,忙问道:“要说门下弟子多,战力强。还是得首推少林啊,但不知少林的智光方丈,现在何处?”(未完待续)
第三百九十八章 筹备(八)
少林的智光方丈,这位执掌河南或者说执掌大明武林正道的强人,一颗闪亮的光头上冷汗直流,让他不得不拿出手帕不停的擦拭,口内道:“六万石……六万石粮食,这未免也太多了,贫僧是没办法向寺内的各位师兄弟交代的。贫僧虽然是少林方丈,但也要向少林的长老团负责,心禅堂那还有一群辈分比我高一辈的和尚在,您这是要我去死啊。”
作为在河南作威作福的狠人,他已经有很多年没有这么低声下气的说过话了。上一次这样说话时,自己好象还是给上任方丈当记室的时候,没想到一把年纪了,却还得再经历一次。
他努力回忆着自己做记室时的说话方式,仔细且谨慎的组织着语言,生怕激怒这位年轻的五品大员。虽然一个五品官不算什么,广东兵备也管不到河南,可是这个人,他却绝不敢小看。
河南是高拱的老家,自然被他当做基本盘经营,大小官吏差不多全是高系,张居正女婿的这个身份,在这没多大用。可是自己这个江湖大佬的身份,同样没多大用。高拱信用邵大侠,对其他江湖人没什么好看法,加上隆庆天子信佛,就让高拱对和尚这个集体都没好感。
在他的授意下,少林寺被打击的厉害,连睡佃户的老婆闺女,都要被开封知府追责。眼下若是不及时找到一根新大腿来抱,怕是少林的地位要维持不住。可是这帮该死的,居然不把情报调查清楚就敢动手,居然惹上了刘老爷的小妾家,这不是作死么?
如果那刘朝佐借题发挥,张高两系联手发动。让少林大伤元气也是很有可能的。这由不得他不低头,不能不向刘朝佐输城。
可是这六万石粮食的价码,未免提的该高了一些。这可是六万石。六万石啊。这么大一笔粮食,少林倒不是赔不出来。可是赔出这么大一笔粮食,自己怎么向心禅堂那些老不死的交代。他智光大师可是出了名的铁腕方丈,连长老们去喝花酒的帐也不肯报销,下面对他意见很大。这回要是被他们逮到漏洞,可是不好交差。
那边紫幽兰却是面带寒霜“大师,这些粮食可是军粮。如果少林不肯将粮食交出来,就是强占军粮。刘道是要到广东防御佛夷入侵的,如果因为军粮不济不能成行。到时候这个责任,怕是就要少林来背。贵寺能否承担这么大的责任,请您考虑清楚。”
少林寺向来与天女门井水不犯河水,基本没什么冲突。紫幽兰站到刘朝佐这边对少林施加压力,让智光感觉呼吸更困难了。他并不清楚,李炎卿天胆也不敢不去广州,转头回京师。只知道,要是自己耽误了军队的事,那可比睡几个泥腿子家的女人问题严重多了。高拱还不趁机剥了自己的皮,把少林折腾散了再说?
他只好哀求道:“可是这数目……实在是有点大啊。少林虽然有些产业。但是一次拿六万石粮食出来,依旧有压力啊。”
李炎卿摇头道:“智光大师,你这少林方丈我本以为是个聪明人。可是今日一见,实在是让本官有点失望啊。你少林好歹也有十八门,你自己不过是一门首领而已,难道你不会让其他十七门想办法么?这是个老天降下的机会,让你大发一笔财,也能让你的门派压过其他十七门,你却不知道抓住机会。看来少林的好日子不长了,这掌门素质不过关啊。”
智光也是个聪明伶俐的,一听这话反应过来“大老爷。您的意思是?从那十七门身上想办法?”
“我什么都没说,你自己考虑清楚。如果你不交粮呢。我也不会因此就回京师去。哪怕粮饷不济,我也得到前线为国杀敌。哪能没粮就回去。不过谁捐献的粮食多,我这都有帐,将来要作为有功人士上报朝廷,请朝廷嘉奖。”
智光当然明白,他这话里的意思是如果少林不交粮,将来那上报的功劳薄外,肯定还会有一个黑名单,少林必然名列其中。再说他已经在李炎卿点拨下,明白了这里面的无限商机,忙问道:“贫僧多问一句,如果多献些粮,能不能把粮食转成股份?还有,如果粮食一时不凑手,换成田地,银子,行不行?”
“这样啊。”李炎卿面露为难之色,“这个田地我又带不走,银子又不能吃。不过看在大师你的面上,咱们万事有商量。那些田地,你千万不要投献在我的名下,否则当心我跟你急啊。”
智光当然听的明白,这话的意思是,那些土地必须投献在刘朝佐的名下,否则大老爷就跟自己急。他连连点头,当下表示“为国为民侠之大者,我们少林既然是正道的支柱,这种事就不能落在人后。贫僧回去之后,马上就动手组织物资,哪怕是砸锅卖铁,也要把这十一万石粮食凑出来,绝不能让前线大军短了吃喝。”
这次谈判后来成了智光生平第一大功劳,每次年底述职时,他都会拿出来大讲特讲。“当初那刘大老爷初到河南时,那是狮子大张口啊。张口就要少林出粮食三十万石出来劳军,如果敢说个不字,就要发兵攻打少林寺,天女门也要号召武林正道,来关心一下少林派弟子的生活问题。还是贫僧据理力争,几次拉锯,甚至不惜跟他一死相拼,才让他看到了少林的立场。最后把价格谈到了十八万石粮食,这是多不容易的事啊。虽然为了凑这批粮食,我们卖了一些佛田,又牺牲了一些僧兵。但是从主流看,这次投资是值得的,是回报大于付出的,是值得肯定的,你们还要反对我,还有良心没有?我们通过这次投资,从东印度公司,共得到回款……”
眼下,智光还不知道这次投资带来的回报有多大,他只知道,作为经手人,他从中间可以赚一笔可观的好处费,还能打压其他十七门。毕竟少林寺谁当方丈,是取决于谁人多钱多地盘多。那十七门损失越大,他就越有好处。那些股份的收益,可都是归他个人,而不入少林公帑的。
等那老和尚离开,紫幽兰笑道:“恭喜姑爷,这回收拾了少林寺,大军的军食得到解决,您也不用忧愁粮草了。接下来就可以安心做你的新郎官,这个婚礼太好了,我也好想有一个啊。”(未完待续)
三百九十九章 回归(一)
这婚礼操办的规模仪式,和娶正妻没什么区别,算是给足了白云山庄面子。那些江湖人搞不清楚谢云裳在李家是什么地位,只当她真正得宠,不由对白云山庄又高看几眼。
那几位武当的道人更是拉着智光道:“大师,贵派和白云山庄的那点小矛盾,我看还是算了吧。这漕帮好惹,刘朝佐可不是好惹的,东印度公司更不好惹。来来吃肉,别停筷子。那个今天你不在的时候,我们都在东印度公司入了股,如果他号召我们联手讨伐少林,我们也很难做人的。”
李炎卿与众人寒暄了一番,就由紫幽兰负责接待客人,他自己溜到新房里。只见牙床上,一个窈窕身影身穿吉服,头上顶着大红盖头,端端正正的坐着,一旁谢云裳却是满脸委屈的伺候着。
李炎卿道:“我知道你心里有委屈,不过这规矩就是规矩。你只是一个通房,连身份都没有,这婚礼自然没你的份。你若是觉得委屈,我可以放你走。”
现在谢云裳连根基都丢了,天下还有地方可去么?她纵然一肚子的委屈,也只能下跪道:“主人,奴婢不敢有什么委屈。只是希望主人能多来看看奴婢,奴婢就知足了。毕竟奴婢也是个通房来着,可是最近,您很少让奴婢来侍奉了。”
“一个通房还知道邀宠了?到外面伺候着,等会叫你进来分点好处,也算是对的起你。”那戴着盖头的佳人一声吩咐,谢云裳只好退到外间去。李炎卿双手揭了盖头,却见花惜香已经哭的泪流满面。
这就是张若兰的安排。前面拜堂的是谢云裳,到了新房里,就换成了今天正牌的新娘子花惜香。她当年先是委身叶飞欢。后受谢云裳报复,遭遇坎坷,再后来更是过了一段荒唐岁月。
年纪又比李炎卿大好几岁。心中只想着有一日欢情就享受一日欢情,什么时候人老珠黄恩宠不再。或许一包毒药或是一根绳子就是最好的归宿。
可没想到,她居然还能享受这么一个婚礼,还能做一次新娘子。她思想过往,却已经忍不住哭成了个泪人。“我不是一个好女人,我真的不配……也许我该离开的,毕竟过几年,你就会厌烦我,不如趁着现在情热。趁着你还记得我,我该走的。”
李炎卿却温柔的将她抱住“花姐,你要再这么说,我可就要生气了。你是我的女人,我怎么能放你离开,你若是敢走,我就用我所有的人脉把你捉回来,再好好收拾你。”
“相公。”花惜香以往恩爱时,什么样的话都说过,却只有相公二字。这是第一次喊出来,只觉得有了今天这一遭,就算立时就死。也无遗憾。柳叶青此时也从外面走了进来,见师姐这幸福的模样,心内那股醋意,倒是减弱了几分。师姐也是个苦命人,有今天算是不错。可是她……她怎么却也喜欢这没良心的坏蛋啊。
李炎卿那边已经把她也拉过来,“叶青,你跟我最早,我是不会忘了你的。等到了广州,咱们就也操办这么一场婚礼。不会让你有遗憾。虽然来不了这么多江湖人,可是咱可以来文武大员。整个广东的大员都要来,还有。到时候你们巫山派的人也要来。让那伪掌门给你赔罪,保证你有面子。”
吃他一哄,柳叶青的不满情绪总算消减几分,再一想师姐是不能生孩子的。不管再怎么受宠,将来也比不得自己有子防身,与其防她,还不如防其他姨娘,尤其那个紫幽兰,更是个狐狸精。
那点不满,也就转移了目标,只任李炎卿将自己也像师姐那般剥的精光。花惜香朝外喊道“谢云裳,你滚进来吧。过去的事,我虽然记恨你。可也正是因为你,我有了今天,所以算我破个例,许你一起来伺候相公。”
她心里有自己的算盘,谢云裳别管和自己有多大的仇,她都是自己这的通房丫头。将来生了孩子,完全可以夺过来,算成自己的骨肉。总好过孤苦伶仃,无子送终的局面。为了这个大计,过去的仇恨可以放一放,雨露她也可以沾一沾,有儿子才是第一位。
再看李炎卿对自己的恩宠,她越发自惭形秽,觉得该早点找个控制的住的处子过来充实实力。
这场婚礼前后热闹了三天,李炎卿这边也等到了自己急需的粮食。包括漕帮的粮食在内,前后凑了二十几万石粮食,足以应付大军开支。而且漕帮当初运输漕粮,手里颇有积蓄,得到了他们的帮助,粮食供应并不为难。
另一个时空的改漕归海,第一次航行就有六艘海船报为海难沉没,最终打消了改漕为海的念头。可是这个时空里,由于有了张居正的背后支持,漕帮已经决定,第一次要把十三条海船报沉没。
一次发运一共海船一百零三艘,报沉十三艘,就是百分之十以上的沉没率,足以能把这改漕归海的提议吓回去。而那些船只和上面的粮食,就是漕帮的股份,送给李炎卿去打一个胜仗。
河南地方倒是有官员想要参奏李炎卿一本,可是很快就有同僚阻拦道:“你这个时候参他,不是给自己找病?他如果借题发挥,自己回京去待参,难道广州那个火坑要老兄你自己去跳?咱们都是高相的人,彼此都要帮衬。等他在广州打了败仗,再拿这事参他,借他人头一用,眼下不是时候。”
白斯文倒是十分自觉,他知道自己的身份名义是香山县令,实际就是一护印官,做李炎卿的傀儡而已。头天帮着李炎卿从各大门派那里弄了近两千的夫子和一百多战兵,次日就先行登程前往香山,临行之时,他将胸脯拍的山响“刘老弟你放心,有老哥哥我在,保证把兄弟的事情办好。到了香山,我就组织团练,招募民夫,你说的那叫啥来着?对,这是一场要靠夫子取得的胜利。”
“没错,这场胜利与其说要靠浙兵闽勇,不如说要靠民夫。佛夷到时候就会知道,什么叫百姓战争的大海,有他们受的。这千斤重担,白老兄,你可要替我担起来,香山的局面就靠你了。”(未完待续)
第四百章 回归(二)
按李炎卿的意思,他还要把紫幽兰也打发走。既然她在南洋有无数的棋子,这回就都得用起来。“紫幽兰,你是被我强占了身子,心里恨我也是应当的。我现在给你一个机会,一个报仇的机会。大佛郎机人船坚炮利,你在南洋又有羽翼。你肚子里的蛊虫,那纯粹是骗人的。你是个聪明人,早晚都能想明白,我也不想骗你。你若是心里恨我,此去南洋就如龙归大海虎上高山,正可联和大佛郎机人报仇,与我分个高下。若是你有心助我,他日取胜之后,内宅里,自有你一席之地。即使其他人与你的恩怨,我也想办法为你调解就是。”
哪知紫幽兰却摇头道:“我哪都不去,你也别想让我离开。你既然睡了我,就得对我负责任,别想把我甩了。南洋的棋子,我只要下道命令,派我手下的人去送信就成。我去和她们去,没有任何区别。我就算死,也不会离开你。而内宅里,也必须有我一个地方,那些恩怨,你也要替我去摆平。因为我的肚子里虽然没有什么蛊虫,却有比蛊虫更厉害十倍的东西,把我拴在你的身边。孩子,一个你的孩子。如果我去了南洋,那些女人肯定会想办法让这个孩子的身份成问题,我哪也不去。”
这位武林神女,大元的贵胄,这时也总算明白,为什么那些前辈掌门一有了骨肉,就没了雄心壮志。她现在有了身孕,就把心思都用在了未出世的孩子身上,至于那些皇图霸业,反倒不怎么重要。
她一头扑在李炎卿怀里,“我们的孩子不能没有父亲,也不能没有母亲。他是你的骨血。不能是什么通房丫头生的野种。”
她在内宅里到处都是仇人,却连一个盟友都没有,想入门做姨娘比谢云裳还困难几分。可是这回怀了身子。即使是被她坑过一次的张若兰,都不好真把她拒之门外。只好道:“等相公到了广州。就把你的事也办了。不过少不得,又是柳家妹子受委屈,本来办事的就不少,你这又插了一杠子。”
最后还是柳叶青心眼好,看着自己那个胖儿子,反倒有些心疼紫幽兰。“都是那一个坏蛋干的好事,你也算是受苦了,过去的事就不提它了。看在孩子的份上,也给你个名分就是。”
这事的最大影响,不在于紫幽兰主动提出将天女门的产业分出五成给内宅各位姨娘,也不在于,她决定将天女门在南洋的全部棋子发动起来,不在意损失的为大明服务。而在于谢云裳听了此事大受刺激,一有机会就缠上李炎卿邀宠,大有不怀上身孕不罢休的气势。
这支船队队伍日趋扩大,让李炎卿都有些担心起安全问题。好在有漕帮这种地头蛇全力帮助,各位漕帮把头及帮主亲自护送。这些人是水贼的祖宗。各路水上好汉,看到他们能躲多远躲多远。过了长江,沿途的浙兵带兵官。将手本流水般的送来。
他们知道,保全自己这支血脉的大恩人,就是这位刘公子。又用人家自己的产业,养活了自己一营半的同袍。这份恩情,自己若是忘了,那还叫人么?有了浙兵的表态,任是邵方本领再高,也不敢轻举妄动。
再者各大派都表态支持李炎卿,江湖上谁要动他。那就成为武林公敌,跟白莲魔教一个下场。各路水寇不但不敢来打主意。反倒是主动送钱送粮,哪还敢来打主意。
没过几天。又有一位意外的客人前来拜访。“妹夫,我本来是被爷爷赶着进京赶考的,结果听说你点了道员,要在广东和佛夷开战?这考科举有什么意思?还是和佛夷开战要紧,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亲戚没有不帮亲戚的道理,我这就跟你回去打仗,这个鸟进士,我就晚几年再考。”
李炎卿见梁满仓换了一身武士短打,背后还背上了那口泼风九环刀,十足一副海盗模样。摇头道:“梁老兄啊,这考进士的事耽搁不得。你是个中了解元的,只要不自己作死,怎么也能中进士。这个可万万耽搁不得,赶紧给我进京。我手下有的是精兵强将,用不着你。赶紧给我赶考去,否则我回去跟梁老说一声,看不打断你的腿。”
梁满仓愁眉苦脸道:“这考进士简直是比杀了我都难受。我宁可和一百个佛夷海盗去玩命,我也不想去科场啊。也罢,你要非让我去,我只好去走一遭,反正无论如何也是考不上的。”
李炎卿也知他说的有道理,以他的根底,怎么可能考的中进士。只希望岳父从中运作一下,让他得个前程才好。他却不知,就因为他这一坚持,隆庆朝就多了一个梁状元梁六首,整个香山也从大明有名的科举沙漠变成科举强县。日后香山系在官场神憎鬼厌偏又让人无可奈何,梁满仓在里面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他这庞大船队没进香山,先到广州面见林守正。他这广州兵备,不归林守正节制。可是要想工作进展顺利,却又离不开这位广州地方官的配合。浙兵已经开始逐步进驻广东,不过由于战争没有开始,这些士兵还是分驻于各地,广州本城的浙兵不多。
他这顶头上司一到,浙兵头领已经在码头迎接。这员战将生的身材魁梧,面皮黝黑。看他的手本,乃是个副千户衔把总,名叫马文英。
如今广州城内五百浙兵都归他节制,而以广州为中心,周边各县、府、州,零散驻扎着多少不等的兵队,如果集合起来,大概可以集合一个半营。而另一个半营的浙兵,已经以解散的名义转兵为民,前往夷州充当教导队训练东印度公司的士兵。
马文英深知自己这些人马得以有地方就食而不至于被解散,都是这位年轻公子的功劳。见面之后十分客气,将各营带兵官的手本全都递了上去。
等李炎卿问起军食军饷时,他也十分满意。“林翁确实够意思,儿郎们离乡背景,就怕拿不到粮饷。我们到了广州,就得了两个月军饷,每日的主食副食都不错,几乎顿顿有鱼,这日子比起在浙江还好,儿郎们都说是您的恩典。”
广州知府林守正当然会积极配合李炎卿的工作。他原本以为李炎卿这次进京,就是瞄着自己的位子下手,已经封存了府库,整理好了全部的帐本,时刻做好交印准备。
没想到李炎卿的任命,居然变成了广州兵备道,这回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接他的印把子,他林守正显然还能再干几年。
眼下广州正是要发财的时候,能多干一年,都可以多几万两的进项,林守正哪有不高兴的道理?基于这种原因,他对浙兵自然关照的很,又准备了八千两现银四千石粮食作为战略储备。
花花轿子人抬人,李炎卿对于这过去的上级,也给予了充分的尊敬。不但送了一份厚礼,言辞间也十分恭敬。
“林翁,您是我的老上级,老领导,现在您也是我的领导。我刘朝佐对您,一向是很尊敬的。这次佛夷入寇的事,还是离不开您的帮助。咱们广东的防卫工作,可全要靠您和您招募的民夫,您无论如何,也得配合我的工作,否则晚辈这差使就没法干了。”(未完待续)
第四百零一章 回归(三)
他说的越客气,林守正那边却是越不敢接话。他自己知道自己的斤两,现在他只想多弄几个钱,混个平稳降落,能少担的责任就少担一点,能少干的工作就少干一点。这打佛夷的事,弄不好是要出大问题的,这个担子他哪担的起来?
“刘观察,你就不要害我了。过去咱们两人搭班子搭的不错,老朽自认,没扯过你的后腿,你可不能坑我啊。这么大的事,我一个人哪承担的起来,不过二三日间,吴大帅就能到,这广东的事,说到底都离不了吴帅。”
吴桂芳对于广东的控制能力确实很强,上次战败刘勘之之后,他在广东的威望又达到了一个新高峰。李炎卿本想在后方安顿一下,就前去拜见他,没想到吴桂芳居然亲自前来。
而且吴桂芳不是赤手空拳过来,他带了整整一万三千两银子外加两万石的粮食,又把自己的标营全都拉了过来。只要李炎卿需要,他随时可以把自己的标营投进去,也就是说,这支他手下最为重要的部队,就是李炎卿的总预备队。那份钱粮对于广东这个穷惯了的省,也算是掏光家底表了心意。
除了这些钱粮,他带来的又一件法宝,就是他的王命旗牌。“王命旗牌虽然不能外借,但是我带着它过来,就是表明一个态度。刘观察的工作,我吴桂芳无条件支持,他的意思就是我的意思,他要保举谁的官职,我肯定联名附署,他说要请粮请饷,我也第一个支持,他说砍谁。就能砍谁。人由他来砍,这个责任由我来负。”
在几位广东武臣要角面前,吴桂芳的话可称掷地有声。有意无意,眼睛也往俞大猷身上瞅。别看这一文一武没少联手做事。可是关系实在算不上好。俞大猷脾气太烂,一向是下了战场就进监牢的主,如果不是朝廷里始终有贵人扶持,他也未必能活到今天。
吴桂芳这次过来,也算是为李炎卿友情站台。有他这广东第一大佬在,谁也不敢不给李炎卿面子。李炎卿忙对吴桂芳施礼道:
“军门提携之恩,下官铭感五内。朝廷委我这个广州兵备,实为防佛贼寇边。当年倭寇荼毒东南。祸害苍生,佛夷兵势,又较倭寇为强。稍有不甚,下官这颗头怕是保不住,整个广东的大好局面,也要毁于一旦。下官是个不知兵的,若是到了战时,就全靠各位出力,我不过是个摇旗呐喊的。但我也不是空手前来,我船上拉着几十万两银子。外加几十万石粮食。保证大军足粮足饷,出了问题,我来背锅。要砍脑袋我是第一个。”
吴桂芳哈哈笑道:“你啊你啊,进了一次京师,这爱开玩笑的毛病却还是没改。果然还是我广东的刘朝佐,说话我爱听。”
他本来担心一点,就是李炎卿见他出头之后,说一句一切全听大帅吩咐,把责任转嫁到自己头上。可是听他说话,却没有半点推卸责任的意思,心中倒是十分欢喜。看来自己没看错人。这刘朝佐是个有良心的。
与高拱的想法不同,吴桂芳对于李炎卿要接自己的位子并没有什么抵触情绪。他这个位子早晚是要让出去的。就是谁接手的问题。
如果是殷正茂接手,他完全可能不给自己面子。对于广东钱粮问题上一点也不肯放松。尤其殷正茂又有爱钱的毛病,很可能最后自己要从为官多年的积蓄中拿出钱来补窟窿,不被他勒个七荤八素,就别想过关。
可李炎卿有良心,又在自己面前向来恭顺,他接自己的位子不是坏事。不管是钱粮还是其他方面,都能睁一眼闭一眼。东印度公司里,自己还有那么多干股,?( 七品封疆 http://www.xlawen.org/kan/76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