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 部分阅读
    ! ∥鞯露泳堇砹φ俏ё×酥鞑门校笸妓捣谋湔庖慌芯觯蛭夤叵档剿墙北淖钪盏弥鳌2还谟⒏窭记蛎缘难燮ぷ拥紫拢鞑门忻蛔鋈魏稳貌健3∩媳确直涑闪?∶2,英格兰队领先。这就是世界足球史上最有争议的〃第三球〃。  〃第三球〃似乎摧毁了西德队最后的斗志,球员们再也无心恋战。领先后,英格兰队吸取了教训,他们不再一味地防守。赫斯特也憋了一肚子火,他不想让人们以为英格兰队是靠裁判帮忙在家门口赢得世界杯,他们要掌握自己的命运。面对消极应付的西德队,赫斯特丝毫没有放松进攻的节奏,他继续不断地向西德队的大门施加压力。  终场哨声就要响起的时候,鲍比·摩尔再次将球长传给赫斯特。比赛的评论员说:〃人们已经站了起来,以为球赛结束了。〃赫斯特高速带球突进,眨眼间就靠近了西德队的禁区。面对守门员,他冷静地将球挑射,球旋转着进了球门的左上角。10秒钟后,主裁判吹响了全场比赛结束的哨声。比赛评论员风趣地说:〃现在好了。〃人们习惯将一个队员在一场比赛中进3个球叫〃帽子戏法〃,迄今为止,在世界杯决赛当中上演帽子戏法的只有赫斯特一人。  英格兰队干净利索地将西德队击跨了。西德队未圆夺冠之梦,屈居第二。关于有争议的〃第三球〃,这已经成了世界足球历史上的一起冤案,多少年来一直是世人讨论的话题。  细心的体育工作者研究了当时的所有记录,包括电影胶片,认为这个球的确是从门楣上弹进门线内的。但随着计算机的普及,1996年德国的一家科研机构测出了当时那个球根本就没有进。至于他们如何得出的这个结论无人知晓,当然国际足联也不承认。  退役后,赫斯特与队友罗杰·亨特一起在一家保险公司工作。亨特作为〃第三球〃的见证人接受过无数次采访。每次他都信誓旦旦地说,那个球绝对进了。  1998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为表彰赫斯特为英格兰足球所做的贡献,专门在白金汉公为他举行了授爵仪式。赫斯特作为英格兰足球的功臣,将载入史册。  
No。39 〖瑞典〗 莱纳特·约翰松
本书之所以在各大洲的足联主席 中只选约翰松一人,是因为作为欧洲足联主席,约翰松成绩斐然。他担任欧洲足联主席期间,每届世界杯赛的前八强绝大多数出自欧洲,欧洲三大杯赛也有声有色,在丰田杯赛上欧洲俱乐部已经不再逊色于南美球队。作为国际足联副主席,约翰松也是一个很有影响的人物,他参政意识很强,积极为国际足联的建设和发展建言献策。他刚直不阿,仗义执言,甚至对年近八旬的阿维兰热的一些做法提出批评直至挑战阿维兰热的权威,并挑战现任主席布拉特,在国际足联内部产生了不小的震动。 约翰松是一个爱才如命的人,他对贝利、克鲁伊夫等球星非常尊敬,在他看来正是有了这些球星的天才表现,足球事业才有了今天的发展。他特别看不惯国际足联主席阿维兰热后期一些霸道的做法,最使他忍无可忍的是1994年美国世界杯的分组抽签仪式。 当时抽签仪式安排在赌城拉斯维加斯举行,组委会特邀球王贝利前来助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就在贝利走进会场之前,阿维兰热突然下了一道密令,禁止贝利参加抽签仪式;原因是贝利与阿维兰热的女婿,巴西足协主席谢拉特的商务纠纷。虽然包括美国足协主席罗森伯格在内的多位足坛要员出面求情,阿维兰热死活不肯收回成命,霸气冲天,一代球王贝利只好眼含热泪原道返回。 更让约翰松不能容忍的是78岁的阿维兰热在连任6届之后私自选定他的女婿特谢拉为下一任国际足联主席。堂堂国际足联蜕变成了阿维兰热的私有财产,这么重要的事情不跟副主席和委员们商量就自己作主,这既不符合程序也不符合民意。阿维兰热简直目中无人。作为对国际足坛影响最大的欧洲足协主席,约翰松咽不下这口气。 1994年10月,在纽约举行的国际足联执委会上,阿维兰热以〃瞒天过海〃之计在未与执委会委员商量的情况下抛出了一份由他选定的国际足联新一届执委会委员名单,将几位反对他的欧洲委员排除在外。此举显然是拿欧洲足联开刀,谁敢跟他作对他就排挤谁。欧洲足联强烈不满,并进行了强硬的抵制。为了密切与各大洲足联的关系,约翰松还建议今后世界杯在各大洲轮流举办,颇受各大洲足联官员和球迷的欢迎。但是阿维兰热已经安排好了今后两届世界杯的主办国,他认为约翰松的这一建议分明是向他挑战,给他出难题。 约翰松一气之下公开宣布:欧洲足联打算脱离国际足联,另起炉灶。阿维兰热也不示弱,他说欧洲足联去留悉听尊便,最好下届世界杯也别参加了。这下欧洲足联也有点顶不住了,因为哪个国家的球队都想参加世界杯赛,毕竟那才是展示足球水平的大舞台。 约翰松与阿维兰热之间的矛盾由此公开化了。1995年8月,欧洲足联提出了一项改革计划。根据这一计划,各大洲的足联的作用将得到加强,而国际足联的工作重点将局限于组织世界杯赛之类的大型国际比赛的事务上。9月在国际足联开会讨论这一计划前,国际足联就批评有人故意将计划细节披露了出去,并称其他各洲足联并不支持这一计划。阿维兰热对这一计划更是深恶痛绝,认为它对国际足联赖以存在的全部基础提出了疑问,〃实质上是把'所有国家足协的联合'变为'各大洲足联的集合体'。〃 对此约翰松予以否认,他说自己无意挑起与国际足联的争端,也根本没有批评这一世界第一体育运动领导机构的不民主:〃我们所要的只是世界足球运动更广泛的民主。〃他强硬地表示,如果国际足联否决了他的计划,他将不会放弃继续努力,直至将这一计划在国际足联年度代表大会上提交给足联的所有代表成员。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实际上是约翰松与阿维兰热在斗法。但权力在阿维兰热的手里,他把9月8日会议本该讨论的这一计划推迟到12月11日举行的国际足联执委会会议上讨论,让约翰松有苦难言。 9月19日,在葡萄牙波尔图市举行的欧洲足联纪律委员会上,约翰松表示自己将竞选下届国际足联主席。1995年上半年,约翰松就曾提过此事,引来了阿维兰热的不满和国际足联内部的不和。 面对约翰松的叫板,阿维兰热心里不安。他知道约翰松在足联工作多年,有能力也有经验,并不容易对付。从约翰松的行动中就能看出,他志在必得:抛出了一份迎合各大洲足联的计划作引子,宣布自己竞选的目的,希望各大洲足联能够向他靠近。 在这场明争暗斗当中,约翰松得到了非洲足联的支持。足球水平很高的尼日利亚站在了约翰松的一边,该国体育部长公开批评国际足联对尼日利亚不守信用,取消了尼日利亚举办世青赛的权利。为了安抚非洲足联,阿维兰热亲自向尼日利亚当局道了歉。 在亚洲,由于争办2002年世界杯赛的需要,日本站在了国际足联一边,而韩国则向欧洲足联靠拢。国际足联最年轻的副主席、韩国人郑梦准在布拉格的一次酒会上公开批评阿维兰热的失策。郑梦准这样做是为了至少可以获得与日本联合举办2002年世界杯的权利。结果韩国人成功了。 没有成功的是约翰松的竞选。为了竞选的需要,布拉特对包括欧洲在内的各洲足联大开空头支票,其中包括:2002年世界杯留给亚洲3个名额,亚足联秘书长维拉潘出任国际足联秘书长;许诺非洲享有2006年世界杯举办权。约翰松手中无权,也不敢对各洲足联做任何承诺,在缺少亚非兄弟的支持下痛失好局。1998年6月8日国际足联主席的投票活动在法国巴黎凡赛尔宫举行,此前一直被人们看好的约翰松在191张选票中只得了80票,而国际足联秘书长布拉特却得到了111张选票。 虽然约翰松在竞选国际足联主席活动中失败了,但他成功地向年迈的阿维兰热提出了挑战,为国际足联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计划。很难想像,如果没有约翰松的叫板,阿维兰热会在下台之前那样收敛。 上任伊始布拉特的权威地位就受到了挑战。1999年1月3日,为削弱欧洲足球联合会权力,布拉特称现在4年一届的世界杯赛事已经不能顺应时代的变化,应该把它改为两年一届。5天后约翰松就威胁说,假如国际足联坚持要把世界杯改为两年一届,欧洲从今以后将抵制这一世界大赛。布拉特首次削藩,约翰松强硬抵制,新政胎死腹中。 1999年7月9日,迫于欧洲代表的反对,布拉特在亚洲三个世界杯名额和国际足联秘书长之职食言。在国际足联召开代表大会上,亚足联主席夏赫亲王率领到会的43个亚足联会员集体退场以示抗议,布拉特上任后首次遭到面对面的对抗。最终,德国人鲁菲宁出任国际足联秘书长之职,亚洲分得现在的两个半名额。 1999年底,为争夺欧洲冠军杯、联盟杯市场,布拉特提出设立世俱杯比赛。首届比赛于2000年1月在巴西举行。由于举办国巴西经费不足,布拉特将国际足联电视转播中获得的4800万美元全部投入比赛,结果世俱杯赛后国际足联却血本无归。扩增至32支队伍参加的第二届世俱杯原定于2001年夏季在西班牙举行,由于ISL/ISMM破产,已经推迟。与此同时,欧洲14家超级俱乐部决定推出G14联赛。 2000年7月,德国在国际足联投票中以12比11戏剧性地击败南非,夺得2006年世界杯举办权。布拉特再次食言,约翰松再次获胜。 2000年8月,布拉特提出各大洲轮流主办世界杯,表示希望南非率先举办2010年世界杯。2001年4月,国际足联官方网站宣布2010年世界杯由南非举办后遭到欧洲强烈反对,布拉特召开新闻发布会〃辟谣〃。此后,为赢回非洲代表支持,布拉特到非洲观看青年锦标赛时再次表示支持非洲。 2001年6月,布拉特涉嫌在ISL/ISMM破产案中受贿,欧洲足联要求国际足联召开执委会,进行财务审查。约翰松提出了25点质疑,要求布拉特明确答复。在他眼里,不管是谁都必须民主,不能自以为是,自行其事。 热情的球迷们对约翰松非常感激,是他的仗义执言让人们看到了国际足联内部存在的许多问题,他说了许多人不敢说的话。  
No。40 〖德 国〗 约瑟夫·赫贝格尔
赫贝格尔出生于1897年,似乎生来 就与足球结下了不解之缘。1936年,赫贝格尔临危受命,接过德国国家队教鞭,从此与德国足球生死相依。 赫贝格尔一直为德国足球的命运操劳。1930年世界杯开始举办以后,德国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没有参加在乌拉圭举办的第一次杯赛。1942年和1946年世界杯赛因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原因都没举办。1950年世界杯赛恢复后,西德百废待兴,自顾无暇,没有参加。到了1954年世界杯举行的时候,赫贝格尔已近60岁。有道是十年磨一剑,他在绿茵场上奋斗了几十年,已经深谙足球之道。他立志在赛场上一鸣惊人,在国际足坛上占有一席之地。 参赛前,赫贝格尔分析了各队的情况,做到了知己知彼。让他惊喜的是原莱比锡俱乐部的足坛名将舍恩从东德投奔到他的队伍里,心甘诚愿地当他的助手。他们俩配合默契,是历史上最好的教练组合。 杯赛开始后,匈牙利人借助西贝斯的〃四前锋制〃阵形,加上普斯卡什、希代西提等一代名将,气势逼人,在小组赛中将上届世界杯赛冠军乌拉圭队和亚军巴西队都斩于马下,早早地让他们卷铺盖回了家。面对匈牙利人的无敌气势,赫贝格尔开动脑筋想出了制敌高招,当然这一招既阴险又歹毒,表面上看起来天衣无缝,但经不起细细琢磨。 老狐狸赫贝格尔眼看着别的队伍在匈牙利队面前丢盔卸甲,决定避其锋芒,在小组赛中先用替补队员上场输给匈牙利队,然后在决赛中利用匈牙利人的骄横轻敌心理打他们个措手不及。这个计划中还有一招最为毒辣,他安排队员将匈牙利场上队长普斯卡什踢伤,给匈牙利队釜底抽薪。 赫贝格尔如愿以小组第二身份晋身复赛后,又打败南斯拉夫队,在半决赛中以6∶1战胜奥地利队,顺利进入决赛,迎战匈牙利队。 1954年7月4日,天降大雨,双方在雨中展开了撕杀。当赫贝格尔看到普斯卡什带伤上场时,他得意地露出了一丝笑容。他胸有成竹,此役必胜。 普斯卡什毕竟是匈牙利队的灵魂人物,开赛不到5分钟他就抓住一次机会先得一分,极大地鼓舞了匈牙利队的士气。第10分钟,匈牙利队的另一边锋吉伯尔接队友一记妙传,晃过对方的后卫后轻松射门再添一分。才10分钟就以2∶0领先,他们做梦也没想到。 本届世界杯开赛以来匈牙利队太顺利了,没有接受过严重的挑战,他们以为西德队不过如此,不堪一击。他们离冠军只有一步之遥了,只要守住这一比分,冠军非匈牙利队莫属。 赫贝格尔看到匈牙利队不思进取后立即命令队员全线出击,西德队大发神威,在不到10分钟的时间内先后由莫罗克和拉恩各进一球,迅速将比分扳平。 匈牙利人做梦也没想到德国队如此顽强,他们开始组织进攻,围着德国队的大门发起了一轮又一轮的射门练习,但只开花不结果,被西德队守门员一一没收。有趣的是,匈牙利队一反击,赫贝格尔就让队员集中防守,寻找机会打反击。这一招还真灵。在90分钟比赛即将结束的时候,德国队中有〃双子星〃之称的兄弟球星中的哥哥弗兰茨在前场抢断了希代古提脚下的球,准确地传给了锋线上的神射手拉恩。拉恩不负众望,抬脚就射,洞穿了匈牙利守门员的五指关,将比分改为3∶2,西德队后来居上。 终场哨声吹响的时候,匈牙利队眼看到手的金杯落到了西德队的手里。赫贝格尔从1936年到1964年执教国家队28年,最辉煌的一天就是1954年7月4日,这一天西德队第一次捧起了雷米特杯。  
No。41〖意大利〗 迪诺·佐夫
迪诺·佐夫1942年2月28日出 生于意大利费留利地区的马里亚诺镇。佐夫最崇拜的守门员是苏联的雅辛,他收集了许多雅辛的照片和资料放在家里,一有时间就琢磨雅辛的动作。模仿雅辛是他当时的主要爱好。 1956年,14岁的佐夫进了马里亚诺少年足球队。发现佐夫足球天赋的是一个叫杜德的足球专家,他把佐夫推荐给了颇有名气的乌迪内队。 1958年佐夫加入乌迪内队,但到了1961年9月才作为该队正选门将出现在意大利甲级联赛赛场上,参加了该年度的甲级联赛。佐夫表现出了超乎寻常的救球才华,门前的把守牢不可破,为本队进入前八名立下了功劳。 1963年,佐夫加盟曼托瓦队,技术日渐成熟。在这里他得到了更多的锻炼机会,经验更加丰富。在第一年的全国甲级联赛中基本上代替了老守门员桑塔切尔的位置,颇受教练和队友们的信任。1967年,佐夫转入那不勒斯队。1968年,26岁的佐夫入选意大利国家队,并作为正选门将参加了1970、1974、1978、1982年4届世界杯赛,获得了好成绩。1970年,佐夫第一次参加墨西哥举行的第九届世界杯赛。他以判断准确、出击及时而赢得了人们的肯定。意大利队一路过关斩将,先后淘汰了乌拉圭、瑞典、以色列、墨西哥、西德等队杀入决赛,与巴西队争夺冠军。因为巴西队过于强大,意大利队以1∶4败北,获得了亚军。这对第一次参加世界杯赛的佐夫来说是一次难得的荣誉。 1972年佐夫转入尤文图斯队,这是一个世界球星云集的俱乐部,在该队踢球本身就是一种荣誉。佐夫为该队效力12年,战绩斐然。 1978年第十一届世界杯赛时,意大利队在著名教练贝阿尔佐特的带领下,采取了不同于以往的打法,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小组赛中,意大利队连胜3场,昂首挺胸进入了半决赛。此后连遭全攻全守的橙色大军荷兰队和桑巴足球的发源地巴西队的阻击,没能杀入决赛,只取得了第四名的成绩。不过,这次杯赛,人们对意大利足球有了重新的认识,他们的〃锁链式〃防守似混凝土一般牢不可破。他们攻守兼备,但以守为主的打法引起了世界足坛的高度重视。在贝阿尔佐特的这一设计当中,佐夫是意大利的最后一道防线,全队的整体作战能力在他这里得到了集中体现。佐夫与全队协调一致,一次次地瓦解了对方的犀利进攻。有人评价说,佐夫像一块大理石雕琢成的门神。他的守门技术使对方无机可乘,使射手们顾虑重重。 1982年,40岁〃高龄〃的佐夫参加了在西班牙举行的第十二届世界杯。经过多年的培养,此事意大利已经拥有了多名世界一流的球星,像金童子罗西、孔蒂等都技术超群。善于谋划的教练贝阿尔佐特制定了详细的比赛计划。他让佐夫担任场上队长,以他的威望与技术带领全队团结一致,以牢固的防守为基础,打快速反击战术。在第一阶段的比赛中,意大利队似乎在磨合,只以一个净胜球的优势进入复赛。但在淘汰赛中,意大利队原形毕露,以前中后三条线协调一致的〃锁链式防守〃牢牢套住了上届冠军阿根廷队的进攻,以2∶1取胜。意大利队乘胜追击,以2∶1战胜了巴西队。最后与西德队的决赛中,佐夫和队友们忠实地执行教练的意图,攻守并举,进退有序,以3∶1的比分战胜了西德队,成为世界冠军,捧得大力神杯。佐夫也成为捧得金杯年龄最大的运动员,完成了他足球生涯中最光辉的一章。佐夫因其出色表现全票当选为世界第一号〃守门员〃,球迷们称赞他为〃攻不破的铜墙铁壁〃。 佐夫的守门技术简洁实用。他头脑冷静,反应敏捷,站位好,随机应变和爆发能力无可匹敌。 佐夫在意大利甲级队服役的21年间,扑住了402个点球,平均每个赛季19个。创造了代表国家队参赛115场的记录。在1973~1974年6月间的一系列比赛中,佐夫保持了1145分钟不失球的记录,这个记录至今无人打破。〃零〃成为这位守门奇才的代号。 佐夫作为一名守门员,保持了较长的运动青春。1983年6月2日,42岁的佐夫正式宣布退出足坛,消息传出,在意大利引起强烈反应。 1984年5月国际足联在庆祝足联成立80周年大会上,授于他〃国际足联荣誉勋章〃,以表彰他〃为世界足球技术做出的突出贡献〃。国际足联在一份文件中说〃没有人能像他那样可靠和值得信任〃。  
No。42 〖利比里亚〗 乔治·威阿
非洲是一块出运动员的大陆。非 洲人天生的柔韧性、良好的体质以及运动灵性使他们天生就是从事体育运动的料。虽然喀麦隆的老将米拉〃大叔〃当选为20世界非洲最伟大的运动员,但他从来没有像威阿那样获得过那么多的荣誉。 乔治·威阿1966年10月1日出生于非洲利比里亚首都蒙罗维亚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他从小喜爱足球,在父亲的指点下进步神速。他的命运在14岁那年发生了变化。有一天,当威阿和小朋友在街上踢足球时,一位足球经纪人发现了他的天才,把他带到了让·苏维沃俱乐部。 在让·苏维沃俱乐部队,威阿一开始是当守门员,他最敬佩拉丁美洲著名守门员奇拉维特,立志当一名把门大将。但后来他看着队友们在场上拼杀,就按捺不住了,便当起了前锋。 威阿改行后,球技渐精。1986年,威阿转会到利比里亚的甲级队〃隐形11人队〃。1987年,他转会到喀麦隆雅温得托里队,在这里他得到了米拉、比耶克等著名球星的言传身教。虽然他只在这里踢了一年球,但这是他进步最大的一年。 由于非洲大陆经济不发达,稍有名气的球星都纷纷前往欧洲俱乐部淘金。威阿也不例外,1987年他加盟了法国摩纳哥队,引起了不大不小的轰动。他为该队效力3年,表现不俗,共打入33个球,夺取了1991年的法国足协杯赛冠军。他本人被评为1989年度的非洲足球先生。 1992年,威阿以500万美元的身价转会法国巴黎圣日耳曼队。在费尔南德兹执教的圣日耳曼队,威阿与巴西梦幻王子拉易、法国新偶像吉诺拉组成强大的三角配合,天衣无缝。1992年打入联赛四强,1993年夺取法国足协杯赛冠军,1994年摘取了法国联赛冠军的奖杯,1995年成为法国联赛和足协杯赛的双料冠军,威阿本人再次获得1994年的非洲足球先生称号。 在欧洲冠军杯决赛中,威阿出尽风头。小组赛两胜拜仁慕尼黑,1/4决赛以3∶2力克巴塞罗那队,他的功劳最大。6场比赛,他几乎场场都有斩获。但是,他们最终没能闯过C米兰这一关。他在比赛中的出色表现把卡佩罗征服了,后者不惜一切将他召入C米兰帐下,从此他穿上了红黑条队服。 在卡佩罗的调教下,威阿与巴乔、萨维切维奇一起组成了火力威猛的〃三叉戟〃,所向披靡。威阿每次出扬都会令对方防不胜防。他成了亚平宁半岛上继巴斯腾之后的又一射手。他穿着独具特色的红球鞋,在场上跑起来就像一阵风,轻盈而灵性。 1995~1996年这一赛季,威阿为AC米兰队夺取意大利甲级联赛冠军,并成为联赛年度最佳球员,向世人证明了自己并非浪得虚名。1996~1997赛季,威阿与AC米兰队一起开始走下神坛,陷入低潮期,但他仍射进11个球,是AC米兰队的最佳射手。1997~1998赛季,威阿继续状态低靡,表现捉摸不定,令人担心。 〃黑珍珠〃乔治·威阿是目前非洲乃至世界上最有名望的球星之一,他孩子般的微笑赢得了世界球迷的普遍尊敬和好感。他有黝黑发亮的皮肤,结实厚壮的身板,机敏灵活的反应以及娴熟华美的脚下功夫。他在场上宛若一只〃猎犬〃,窥寻着射门得分的机会,一旦机会降临,便会闪电般杀出,给对手以致命一击。1996~1997赛季,威阿曾上演一出〃千里走单骑〃的好戏,从本方禁区一直杀到对方门前,施射入网,令球迷拍案叫绝。 威阿在C米兰的日子并不好过,他最后与主教练扎切罗尼闹僵。他在马赛俱乐部重新认识到了自己的价值,动力很足,这可能正是对扎切罗尼最好的报复。作为一个黑人球员,他知道应该忍耐什么。  
No。43 〖匈牙利〗 弗洛里安·阿尔贝特
阿尔贝特是匈牙利足球在20世 纪60年代辉煌时代的代表性人物,曾被评为1967年的欧洲足球先生。本书除选入匈牙利的绿茵大师西贝斯主教练之外,另选择普斯卡什和阿尔贝特为球员代表。普斯卡什是20世纪50年代匈牙利足球黄金时代的代表,而阿尔贝特是后来人,是60年代的风云人物。 1941年9月15日弗洛里安·阿尔贝特出生于匈牙利一个农民家庭里,为了让他接受良好的教育,父亲决定全家移居首都布达佩斯。但与父亲的愿望相背的是阿尔贝特在学习方面的才华明显逊于他的足球天赋,他的兴趣并不在课堂上,而是迷上了足球。 11岁那年,阿尔贝特进了费伦克瓦罗斯足球学校。他以匈牙利当红球星普斯卡什、柯奇士和希代古提为楷模,苦练球技。经过几年的勤奋练习,他集上述几位匈牙利球星的特长于一身,练就了一身过硬的技术。他的足球天赋很快得到了青年队教练的注意。17岁那年他就随匈牙利国家队参加了首场国际比赛,并以3∶2战胜瑞典队。 阿尔贝特射门力量大,风度优雅,颇具希代古提的风范。他既能踢内锋为两名前锋输送炮弹,又能寻找机会适时插上破门。他的盘球动作娴熟,假动作逼真,几名后卫都拦不住他。阿尔贝特在场上踢球看似漫不经心,好像精力不集中,懒懒散散,其实这是他麻痹对手的一种办法。他在不经意的盘球时实际上是在寻找机会,一旦机会来了他会疾风暴雨般地带球冲向对手的大门。他的节奏转换奇快,常常令对手防不胜防。 阿尔贝特的视野开阔并有一套传球绝技,他能在跑动中保持身体微倾,反向传球是他的绝活儿,看上去他的身体向右倾而实际上他却在向左传球,迷惑性很大。他的假动作是最令对方后卫头痛的,他们没法判断他的动机,没法预测他的下一个动作,没法有效地预先做出防范。 阿尔贝特帮助国家队得过1960年的奥运会足球赛季军,还获得过1965年欧洲联盟杯冠军。但他本人最不能忘怀的是1962年和1966年的世界杯。 1962年阿尔贝特首次参加世界杯赛。在梦寐以求的世界杯赛场上他忘我拼搏,赢得了各方的好评。在首场对英格兰的比赛中,阿尔贝特在离终场前18分钟攻入关键一球,使匈牙利队以2∶1战胜了英格兰队。在第二场对保加利亚的比赛中,阿尔贝特上演了帽子戏法,一人攻入3球,最后匈牙利队以6∶1大胜东欧劲旅保加利亚队。在进入1/4决赛后,匈牙利队败在了马索普斯特领衔的捷克斯洛伐克队脚下。不过,阿尔贝特仍以4粒入球与其他5名球员一起获得了智利世界杯赛〃最佳射手〃称号。 在1966年英格兰世界杯赛上,上届冠军巴西队在首场以2∶0轻松击败保加利亚队之后,放松了警惕,却在匈牙利队面前丢尽了脸面。在这场势力并不悬殊的比赛中,匈牙利队在阿尔贝特的带领下不畏强手,越战越勇,频频撕开巴西队的防线。阿尔贝特成了场上最引人注目的英雄人物,他穿针引线,组织全队的攻守。匈牙利队最终以3∶1的比分将巴西队淘汰出局,爆出了本届世界杯赛的最大冷门。第三个进球是本届世界杯赛的经典之作。阿尔贝特在中场得球后高速带球前进,连过对方3名后卫,将球传给贝内,贝内又将球传给位置更好的法尔卡斯,后者心领神会将球轻推入网。这个进球匈牙利队几经转移,配合流畅,所有动作干净利索,丝毫不拖泥带水,反映了队员的高超水平。可惜的是匈牙利队进入八强后再次受阻,没能继续前进。这届世界杯赛如果不是英格兰队在家门口夺冠的话,最佳球员的奖励可能不会是博比·查尔顿的,而应该是阿尔贝特的。因为这届世界杯赛有两场经典比赛,一场是匈牙利队以3∶1打败巴西队,另一场就是决赛,英格兰队打败西德队。 1967年,阿尔贝特终于当选为欧洲足球先生。获奖后,阿尔贝特并没有飘飘然。他说如果在50年代就设立这个奖项的话,他肯定不是第一个获此殊荣的匈牙利人,他的同胞普斯卡什和柯奇士都有可能获奖。 阿尔贝特的球技令巴西人永难忘怀。1968年,阿尔贝特应邀到足球王国巴西做了两场示范表演。著名的弗拉门戈队邀请他加盟,但当时的政治气氛不允许他这样做。他谢绝了对方的好意,回到了自己的祖国。 挂靴后,阿尔贝特当过教练,但并不成功。他还当过费伦克瓦罗斯俱乐部副主席,后来当过名誉主席,还兼过匈牙利青年队负责人。  
No。44 〖意大利〗 维多利奥·波佐
意大利真正成为足球强国要感谢 维多利奥·波佐,在他的执教后,意大利足球迅速崛起在国际足坛,两度夺得世界杯冠军,成绩斐然。 1886年3月2日维多利奥·波佐出生于意大利北部工业城市都灵。中学毕业后,波佐受聘于尤文图斯队,后来又转会到都灵队,开始了绿茵场上的征战。但后来波佐退出了比赛,先后到法国、瑞士和英国攻读外贸经济专业。 波佐在英格兰学习期间经常到球场观看英格兰的足球比赛,现代足球的鼻祖英格兰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这里,队员的个人技术超群,球队整体配合默契,尤其像盘球大师马修斯的精彩球技令他叹为观止。 两年后,波佐学成回国。他出人意料地放弃了外贸专业,宁愿当一名体育记者。由于他对足球的见解独到,写了一些入木三分的文章,在足球圈内产生了相当的影响。不久他就被推选为都灵足协秘书长。 都灵是尤文图斯的大本营,除了尤文图斯这支王牌俱乐部队之外还有几支小球队。波佐力排众议,将几支球队合并成一支球队,把优秀队员集中到一个球队里,形成更强的攻击力。合并后的尤文图斯队第一任教练就是波佐。在他的指导下,尤文图斯称雄意大利足坛多年。 波佐在足球理论方面的造诣帮助了他的教练生涯,加上他管理有方,训练得法,吸收了英格兰的先进打法,并将其与意大利本土的打法相结合。尤文图斯队在意大利国内的比赛中傲视群雄,波佐的名声也因此传遍了亚平宁。 1912年6月,26岁的波佐被意大利足协任命为国家队的主教练。他是意大利足球历史上最年轻的国家队教练。不过他的第一任期非常短,只指挥了3场球赛。但是他的足球才华已经得到公认,为他后来再次担任国家队教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29年末,波佐再次被聘为国家队教练。上任之后,他积极提倡开放型打法,即全面开放,不再闭门训练和踢球,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当时意大利流行封闭式打法,平时队员在各俱乐部踢球,每当有重大的国际比赛,就把队员集中起来进行几天封闭式训练。不让队员与外界联系,不能探亲,也不能会友。这样做的结果是队员消极怠工,应付训练,根本没有热情。波佐对此很有意见。他说这是〃残忍、无知和违反生理现象的做法〃。 他尊重人性,尊重客观现实,大刀阔斧地进行了改革。他缩断了国家队集训的时间,允许队员定期回家与家人团聚,允许已婚队员过正常的夫妻生活。他的这一改革受到了队员们的欢迎。不但没有影响队员们的训练和比赛场上的正常发挥,反而提高了国家队的训练质量和比赛成绩。 波佐在管理方面也是一位专家。他和队员们的关系很亲密,从不向队员们发火,但对训练要求相当严格。他说:〃教练员的职责是和队员们团结一致,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关系,这是教练员工作的出发点。在此基础上,才谈得上技术训练和战术配合。〃 波佐就是这样一位教练,他能谦虚谨慎地听队员们提出任何建议,他也能号令如山,不允许任何人违背他的章法。他善于发现每个队员的优点,利用每个队员的长处,将大家的优势融合到一起,形成一个团结的极具战斗力的集体。 20世纪30年代,英国发明了一种WM的打法,即3223布阵方式,风靡全球。波佐对这种以防守为主的打法做了一番研究后决定,吸取其精华的部分,放弃其不足的地方,结合意大利足球的特点进行改进。他的理论是应该稳固防守、控制中场、快速进攻。波佐特别强调从两翼发动进攻,认为这样做容易撕开对方的防守,将密集在中路的防守力量吸引开来,为自己破门得分创造机会。靠着这一打法,波佐率国家队在1934年和1938年的世界杯赛上两次折桂。 波佐知人善任。他摈弃门户之见,任人惟贤。他根据自己的战术思想选择队员,不是根据个人的好恶来选人。他说:〃一支球队是否有战斗力,选才是相当重要的,要采用'逻辑选才'法。〃他的〃逻辑选才〃就是以人为本,根据教练员的作战思想和打法,把最适合这种打法的队员召到国家队里来,形成一个打法统一思想一致的整体。每次选队员,波佐都要反复斟酌认真考虑。梅阿查就是经过十几场比赛的考察之后才确定的。在波佐的指导下,他在两届世界杯赛中过关斩将,好不风光。 波佐以好学闻名,他通晓五国语言,经常研读外国足球俱乐部的先进管理模式和打法,吸取宝贵的营养,充实到自己的教练工作中来。 从1929~1939年的10年间,波佐率领意大利国家队先后与27个国家的球队进行过77场比赛,取得了53胜16平8负的好成绩。除夺得两届世界杯冠军外,还于1936年获得过一次奥运会冠军,两次世界大学生锦标赛冠军和三次欧洲国际杯赛冠军。 如果不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波佐还可以继续为意大利足球谱写新的篇章。 1948年,在足坛上奋斗了20年的波佐退休了。迄今为止,意大利足球甲级联赛已经演变成了小世界杯,拉美和非洲几乎所有的顶尖高手都在亚平宁半岛踢过球。他们带来了独特的技术和理念,在不断地完善着波佐曾经提出的意大利足球理论。不过,还没有一个意大利国?( 影响世界足球名人排行榜 http://www.xlawen.org/kan/767/ )
        
        
                
        No。39 〖瑞典〗 莱纳特·约翰松
本书之所以在各大洲的足联主席 中只选约翰松一人,是因为作为欧洲足联主席,约翰松成绩斐然。他担任欧洲足联主席期间,每届世界杯赛的前八强绝大多数出自欧洲,欧洲三大杯赛也有声有色,在丰田杯赛上欧洲俱乐部已经不再逊色于南美球队。作为国际足联副主席,约翰松也是一个很有影响的人物,他参政意识很强,积极为国际足联的建设和发展建言献策。他刚直不阿,仗义执言,甚至对年近八旬的阿维兰热的一些做法提出批评直至挑战阿维兰热的权威,并挑战现任主席布拉特,在国际足联内部产生了不小的震动。 约翰松是一个爱才如命的人,他对贝利、克鲁伊夫等球星非常尊敬,在他看来正是有了这些球星的天才表现,足球事业才有了今天的发展。他特别看不惯国际足联主席阿维兰热后期一些霸道的做法,最使他忍无可忍的是1994年美国世界杯的分组抽签仪式。 当时抽签仪式安排在赌城拉斯维加斯举行,组委会特邀球王贝利前来助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就在贝利走进会场之前,阿维兰热突然下了一道密令,禁止贝利参加抽签仪式;原因是贝利与阿维兰热的女婿,巴西足协主席谢拉特的商务纠纷。虽然包括美国足协主席罗森伯格在内的多位足坛要员出面求情,阿维兰热死活不肯收回成命,霸气冲天,一代球王贝利只好眼含热泪原道返回。 更让约翰松不能容忍的是78岁的阿维兰热在连任6届之后私自选定他的女婿特谢拉为下一任国际足联主席。堂堂国际足联蜕变成了阿维兰热的私有财产,这么重要的事情不跟副主席和委员们商量就自己作主,这既不符合程序也不符合民意。阿维兰热简直目中无人。作为对国际足坛影响最大的欧洲足协主席,约翰松咽不下这口气。 1994年10月,在纽约举行的国际足联执委会上,阿维兰热以〃瞒天过海〃之计在未与执委会委员商量的情况下抛出了一份由他选定的国际足联新一届执委会委员名单,将几位反对他的欧洲委员排除在外。此举显然是拿欧洲足联开刀,谁敢跟他作对他就排挤谁。欧洲足联强烈不满,并进行了强硬的抵制。为了密切与各大洲足联的关系,约翰松还建议今后世界杯在各大洲轮流举办,颇受各大洲足联官员和球迷的欢迎。但是阿维兰热已经安排好了今后两届世界杯的主办国,他认为约翰松的这一建议分明是向他挑战,给他出难题。 约翰松一气之下公开宣布:欧洲足联打算脱离国际足联,另起炉灶。阿维兰热也不示弱,他说欧洲足联去留悉听尊便,最好下届世界杯也别参加了。这下欧洲足联也有点顶不住了,因为哪个国家的球队都想参加世界杯赛,毕竟那才是展示足球水平的大舞台。 约翰松与阿维兰热之间的矛盾由此公开化了。1995年8月,欧洲足联提出了一项改革计划。根据这一计划,各大洲的足联的作用将得到加强,而国际足联的工作重点将局限于组织世界杯赛之类的大型国际比赛的事务上。9月在国际足联开会讨论这一计划前,国际足联就批评有人故意将计划细节披露了出去,并称其他各洲足联并不支持这一计划。阿维兰热对这一计划更是深恶痛绝,认为它对国际足联赖以存在的全部基础提出了疑问,〃实质上是把'所有国家足协的联合'变为'各大洲足联的集合体'。〃 对此约翰松予以否认,他说自己无意挑起与国际足联的争端,也根本没有批评这一世界第一体育运动领导机构的不民主:〃我们所要的只是世界足球运动更广泛的民主。〃他强硬地表示,如果国际足联否决了他的计划,他将不会放弃继续努力,直至将这一计划在国际足联年度代表大会上提交给足联的所有代表成员。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实际上是约翰松与阿维兰热在斗法。但权力在阿维兰热的手里,他把9月8日会议本该讨论的这一计划推迟到12月11日举行的国际足联执委会会议上讨论,让约翰松有苦难言。 9月19日,在葡萄牙波尔图市举行的欧洲足联纪律委员会上,约翰松表示自己将竞选下届国际足联主席。1995年上半年,约翰松就曾提过此事,引来了阿维兰热的不满和国际足联内部的不和。 面对约翰松的叫板,阿维兰热心里不安。他知道约翰松在足联工作多年,有能力也有经验,并不容易对付。从约翰松的行动中就能看出,他志在必得:抛出了一份迎合各大洲足联的计划作引子,宣布自己竞选的目的,希望各大洲足联能够向他靠近。 在这场明争暗斗当中,约翰松得到了非洲足联的支持。足球水平很高的尼日利亚站在了约翰松的一边,该国体育部长公开批评国际足联对尼日利亚不守信用,取消了尼日利亚举办世青赛的权利。为了安抚非洲足联,阿维兰热亲自向尼日利亚当局道了歉。 在亚洲,由于争办2002年世界杯赛的需要,日本站在了国际足联一边,而韩国则向欧洲足联靠拢。国际足联最年轻的副主席、韩国人郑梦准在布拉格的一次酒会上公开批评阿维兰热的失策。郑梦准这样做是为了至少可以获得与日本联合举办2002年世界杯的权利。结果韩国人成功了。 没有成功的是约翰松的竞选。为了竞选的需要,布拉特对包括欧洲在内的各洲足联大开空头支票,其中包括:2002年世界杯留给亚洲3个名额,亚足联秘书长维拉潘出任国际足联秘书长;许诺非洲享有2006年世界杯举办权。约翰松手中无权,也不敢对各洲足联做任何承诺,在缺少亚非兄弟的支持下痛失好局。1998年6月8日国际足联主席的投票活动在法国巴黎凡赛尔宫举行,此前一直被人们看好的约翰松在191张选票中只得了80票,而国际足联秘书长布拉特却得到了111张选票。 虽然约翰松在竞选国际足联主席活动中失败了,但他成功地向年迈的阿维兰热提出了挑战,为国际足联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计划。很难想像,如果没有约翰松的叫板,阿维兰热会在下台之前那样收敛。 上任伊始布拉特的权威地位就受到了挑战。1999年1月3日,为削弱欧洲足球联合会权力,布拉特称现在4年一届的世界杯赛事已经不能顺应时代的变化,应该把它改为两年一届。5天后约翰松就威胁说,假如国际足联坚持要把世界杯改为两年一届,欧洲从今以后将抵制这一世界大赛。布拉特首次削藩,约翰松强硬抵制,新政胎死腹中。 1999年7月9日,迫于欧洲代表的反对,布拉特在亚洲三个世界杯名额和国际足联秘书长之职食言。在国际足联召开代表大会上,亚足联主席夏赫亲王率领到会的43个亚足联会员集体退场以示抗议,布拉特上任后首次遭到面对面的对抗。最终,德国人鲁菲宁出任国际足联秘书长之职,亚洲分得现在的两个半名额。 1999年底,为争夺欧洲冠军杯、联盟杯市场,布拉特提出设立世俱杯比赛。首届比赛于2000年1月在巴西举行。由于举办国巴西经费不足,布拉特将国际足联电视转播中获得的4800万美元全部投入比赛,结果世俱杯赛后国际足联却血本无归。扩增至32支队伍参加的第二届世俱杯原定于2001年夏季在西班牙举行,由于ISL/ISMM破产,已经推迟。与此同时,欧洲14家超级俱乐部决定推出G14联赛。 2000年7月,德国在国际足联投票中以12比11戏剧性地击败南非,夺得2006年世界杯举办权。布拉特再次食言,约翰松再次获胜。 2000年8月,布拉特提出各大洲轮流主办世界杯,表示希望南非率先举办2010年世界杯。2001年4月,国际足联官方网站宣布2010年世界杯由南非举办后遭到欧洲强烈反对,布拉特召开新闻发布会〃辟谣〃。此后,为赢回非洲代表支持,布拉特到非洲观看青年锦标赛时再次表示支持非洲。 2001年6月,布拉特涉嫌在ISL/ISMM破产案中受贿,欧洲足联要求国际足联召开执委会,进行财务审查。约翰松提出了25点质疑,要求布拉特明确答复。在他眼里,不管是谁都必须民主,不能自以为是,自行其事。 热情的球迷们对约翰松非常感激,是他的仗义执言让人们看到了国际足联内部存在的许多问题,他说了许多人不敢说的话。  
No。40 〖德 国〗 约瑟夫·赫贝格尔
赫贝格尔出生于1897年,似乎生来 就与足球结下了不解之缘。1936年,赫贝格尔临危受命,接过德国国家队教鞭,从此与德国足球生死相依。 赫贝格尔一直为德国足球的命运操劳。1930年世界杯开始举办以后,德国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没有参加在乌拉圭举办的第一次杯赛。1942年和1946年世界杯赛因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原因都没举办。1950年世界杯赛恢复后,西德百废待兴,自顾无暇,没有参加。到了1954年世界杯举行的时候,赫贝格尔已近60岁。有道是十年磨一剑,他在绿茵场上奋斗了几十年,已经深谙足球之道。他立志在赛场上一鸣惊人,在国际足坛上占有一席之地。 参赛前,赫贝格尔分析了各队的情况,做到了知己知彼。让他惊喜的是原莱比锡俱乐部的足坛名将舍恩从东德投奔到他的队伍里,心甘诚愿地当他的助手。他们俩配合默契,是历史上最好的教练组合。 杯赛开始后,匈牙利人借助西贝斯的〃四前锋制〃阵形,加上普斯卡什、希代西提等一代名将,气势逼人,在小组赛中将上届世界杯赛冠军乌拉圭队和亚军巴西队都斩于马下,早早地让他们卷铺盖回了家。面对匈牙利人的无敌气势,赫贝格尔开动脑筋想出了制敌高招,当然这一招既阴险又歹毒,表面上看起来天衣无缝,但经不起细细琢磨。 老狐狸赫贝格尔眼看着别的队伍在匈牙利队面前丢盔卸甲,决定避其锋芒,在小组赛中先用替补队员上场输给匈牙利队,然后在决赛中利用匈牙利人的骄横轻敌心理打他们个措手不及。这个计划中还有一招最为毒辣,他安排队员将匈牙利场上队长普斯卡什踢伤,给匈牙利队釜底抽薪。 赫贝格尔如愿以小组第二身份晋身复赛后,又打败南斯拉夫队,在半决赛中以6∶1战胜奥地利队,顺利进入决赛,迎战匈牙利队。 1954年7月4日,天降大雨,双方在雨中展开了撕杀。当赫贝格尔看到普斯卡什带伤上场时,他得意地露出了一丝笑容。他胸有成竹,此役必胜。 普斯卡什毕竟是匈牙利队的灵魂人物,开赛不到5分钟他就抓住一次机会先得一分,极大地鼓舞了匈牙利队的士气。第10分钟,匈牙利队的另一边锋吉伯尔接队友一记妙传,晃过对方的后卫后轻松射门再添一分。才10分钟就以2∶0领先,他们做梦也没想到。 本届世界杯开赛以来匈牙利队太顺利了,没有接受过严重的挑战,他们以为西德队不过如此,不堪一击。他们离冠军只有一步之遥了,只要守住这一比分,冠军非匈牙利队莫属。 赫贝格尔看到匈牙利队不思进取后立即命令队员全线出击,西德队大发神威,在不到10分钟的时间内先后由莫罗克和拉恩各进一球,迅速将比分扳平。 匈牙利人做梦也没想到德国队如此顽强,他们开始组织进攻,围着德国队的大门发起了一轮又一轮的射门练习,但只开花不结果,被西德队守门员一一没收。有趣的是,匈牙利队一反击,赫贝格尔就让队员集中防守,寻找机会打反击。这一招还真灵。在90分钟比赛即将结束的时候,德国队中有〃双子星〃之称的兄弟球星中的哥哥弗兰茨在前场抢断了希代古提脚下的球,准确地传给了锋线上的神射手拉恩。拉恩不负众望,抬脚就射,洞穿了匈牙利守门员的五指关,将比分改为3∶2,西德队后来居上。 终场哨声吹响的时候,匈牙利队眼看到手的金杯落到了西德队的手里。赫贝格尔从1936年到1964年执教国家队28年,最辉煌的一天就是1954年7月4日,这一天西德队第一次捧起了雷米特杯。  
No。41〖意大利〗 迪诺·佐夫
迪诺·佐夫1942年2月28日出 生于意大利费留利地区的马里亚诺镇。佐夫最崇拜的守门员是苏联的雅辛,他收集了许多雅辛的照片和资料放在家里,一有时间就琢磨雅辛的动作。模仿雅辛是他当时的主要爱好。 1956年,14岁的佐夫进了马里亚诺少年足球队。发现佐夫足球天赋的是一个叫杜德的足球专家,他把佐夫推荐给了颇有名气的乌迪内队。 1958年佐夫加入乌迪内队,但到了1961年9月才作为该队正选门将出现在意大利甲级联赛赛场上,参加了该年度的甲级联赛。佐夫表现出了超乎寻常的救球才华,门前的把守牢不可破,为本队进入前八名立下了功劳。 1963年,佐夫加盟曼托瓦队,技术日渐成熟。在这里他得到了更多的锻炼机会,经验更加丰富。在第一年的全国甲级联赛中基本上代替了老守门员桑塔切尔的位置,颇受教练和队友们的信任。1967年,佐夫转入那不勒斯队。1968年,26岁的佐夫入选意大利国家队,并作为正选门将参加了1970、1974、1978、1982年4届世界杯赛,获得了好成绩。1970年,佐夫第一次参加墨西哥举行的第九届世界杯赛。他以判断准确、出击及时而赢得了人们的肯定。意大利队一路过关斩将,先后淘汰了乌拉圭、瑞典、以色列、墨西哥、西德等队杀入决赛,与巴西队争夺冠军。因为巴西队过于强大,意大利队以1∶4败北,获得了亚军。这对第一次参加世界杯赛的佐夫来说是一次难得的荣誉。 1972年佐夫转入尤文图斯队,这是一个世界球星云集的俱乐部,在该队踢球本身就是一种荣誉。佐夫为该队效力12年,战绩斐然。 1978年第十一届世界杯赛时,意大利队在著名教练贝阿尔佐特的带领下,采取了不同于以往的打法,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小组赛中,意大利队连胜3场,昂首挺胸进入了半决赛。此后连遭全攻全守的橙色大军荷兰队和桑巴足球的发源地巴西队的阻击,没能杀入决赛,只取得了第四名的成绩。不过,这次杯赛,人们对意大利足球有了重新的认识,他们的〃锁链式〃防守似混凝土一般牢不可破。他们攻守兼备,但以守为主的打法引起了世界足坛的高度重视。在贝阿尔佐特的这一设计当中,佐夫是意大利的最后一道防线,全队的整体作战能力在他这里得到了集中体现。佐夫与全队协调一致,一次次地瓦解了对方的犀利进攻。有人评价说,佐夫像一块大理石雕琢成的门神。他的守门技术使对方无机可乘,使射手们顾虑重重。 1982年,40岁〃高龄〃的佐夫参加了在西班牙举行的第十二届世界杯。经过多年的培养,此事意大利已经拥有了多名世界一流的球星,像金童子罗西、孔蒂等都技术超群。善于谋划的教练贝阿尔佐特制定了详细的比赛计划。他让佐夫担任场上队长,以他的威望与技术带领全队团结一致,以牢固的防守为基础,打快速反击战术。在第一阶段的比赛中,意大利队似乎在磨合,只以一个净胜球的优势进入复赛。但在淘汰赛中,意大利队原形毕露,以前中后三条线协调一致的〃锁链式防守〃牢牢套住了上届冠军阿根廷队的进攻,以2∶1取胜。意大利队乘胜追击,以2∶1战胜了巴西队。最后与西德队的决赛中,佐夫和队友们忠实地执行教练的意图,攻守并举,进退有序,以3∶1的比分战胜了西德队,成为世界冠军,捧得大力神杯。佐夫也成为捧得金杯年龄最大的运动员,完成了他足球生涯中最光辉的一章。佐夫因其出色表现全票当选为世界第一号〃守门员〃,球迷们称赞他为〃攻不破的铜墙铁壁〃。 佐夫的守门技术简洁实用。他头脑冷静,反应敏捷,站位好,随机应变和爆发能力无可匹敌。 佐夫在意大利甲级队服役的21年间,扑住了402个点球,平均每个赛季19个。创造了代表国家队参赛115场的记录。在1973~1974年6月间的一系列比赛中,佐夫保持了1145分钟不失球的记录,这个记录至今无人打破。〃零〃成为这位守门奇才的代号。 佐夫作为一名守门员,保持了较长的运动青春。1983年6月2日,42岁的佐夫正式宣布退出足坛,消息传出,在意大利引起强烈反应。 1984年5月国际足联在庆祝足联成立80周年大会上,授于他〃国际足联荣誉勋章〃,以表彰他〃为世界足球技术做出的突出贡献〃。国际足联在一份文件中说〃没有人能像他那样可靠和值得信任〃。  
No。42 〖利比里亚〗 乔治·威阿
非洲是一块出运动员的大陆。非 洲人天生的柔韧性、良好的体质以及运动灵性使他们天生就是从事体育运动的料。虽然喀麦隆的老将米拉〃大叔〃当选为20世界非洲最伟大的运动员,但他从来没有像威阿那样获得过那么多的荣誉。 乔治·威阿1966年10月1日出生于非洲利比里亚首都蒙罗维亚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他从小喜爱足球,在父亲的指点下进步神速。他的命运在14岁那年发生了变化。有一天,当威阿和小朋友在街上踢足球时,一位足球经纪人发现了他的天才,把他带到了让·苏维沃俱乐部。 在让·苏维沃俱乐部队,威阿一开始是当守门员,他最敬佩拉丁美洲著名守门员奇拉维特,立志当一名把门大将。但后来他看着队友们在场上拼杀,就按捺不住了,便当起了前锋。 威阿改行后,球技渐精。1986年,威阿转会到利比里亚的甲级队〃隐形11人队〃。1987年,他转会到喀麦隆雅温得托里队,在这里他得到了米拉、比耶克等著名球星的言传身教。虽然他只在这里踢了一年球,但这是他进步最大的一年。 由于非洲大陆经济不发达,稍有名气的球星都纷纷前往欧洲俱乐部淘金。威阿也不例外,1987年他加盟了法国摩纳哥队,引起了不大不小的轰动。他为该队效力3年,表现不俗,共打入33个球,夺取了1991年的法国足协杯赛冠军。他本人被评为1989年度的非洲足球先生。 1992年,威阿以500万美元的身价转会法国巴黎圣日耳曼队。在费尔南德兹执教的圣日耳曼队,威阿与巴西梦幻王子拉易、法国新偶像吉诺拉组成强大的三角配合,天衣无缝。1992年打入联赛四强,1993年夺取法国足协杯赛冠军,1994年摘取了法国联赛冠军的奖杯,1995年成为法国联赛和足协杯赛的双料冠军,威阿本人再次获得1994年的非洲足球先生称号。 在欧洲冠军杯决赛中,威阿出尽风头。小组赛两胜拜仁慕尼黑,1/4决赛以3∶2力克巴塞罗那队,他的功劳最大。6场比赛,他几乎场场都有斩获。但是,他们最终没能闯过C米兰这一关。他在比赛中的出色表现把卡佩罗征服了,后者不惜一切将他召入C米兰帐下,从此他穿上了红黑条队服。 在卡佩罗的调教下,威阿与巴乔、萨维切维奇一起组成了火力威猛的〃三叉戟〃,所向披靡。威阿每次出扬都会令对方防不胜防。他成了亚平宁半岛上继巴斯腾之后的又一射手。他穿着独具特色的红球鞋,在场上跑起来就像一阵风,轻盈而灵性。 1995~1996年这一赛季,威阿为AC米兰队夺取意大利甲级联赛冠军,并成为联赛年度最佳球员,向世人证明了自己并非浪得虚名。1996~1997赛季,威阿与AC米兰队一起开始走下神坛,陷入低潮期,但他仍射进11个球,是AC米兰队的最佳射手。1997~1998赛季,威阿继续状态低靡,表现捉摸不定,令人担心。 〃黑珍珠〃乔治·威阿是目前非洲乃至世界上最有名望的球星之一,他孩子般的微笑赢得了世界球迷的普遍尊敬和好感。他有黝黑发亮的皮肤,结实厚壮的身板,机敏灵活的反应以及娴熟华美的脚下功夫。他在场上宛若一只〃猎犬〃,窥寻着射门得分的机会,一旦机会降临,便会闪电般杀出,给对手以致命一击。1996~1997赛季,威阿曾上演一出〃千里走单骑〃的好戏,从本方禁区一直杀到对方门前,施射入网,令球迷拍案叫绝。 威阿在C米兰的日子并不好过,他最后与主教练扎切罗尼闹僵。他在马赛俱乐部重新认识到了自己的价值,动力很足,这可能正是对扎切罗尼最好的报复。作为一个黑人球员,他知道应该忍耐什么。  
No。43 〖匈牙利〗 弗洛里安·阿尔贝特
阿尔贝特是匈牙利足球在20世 纪60年代辉煌时代的代表性人物,曾被评为1967年的欧洲足球先生。本书除选入匈牙利的绿茵大师西贝斯主教练之外,另选择普斯卡什和阿尔贝特为球员代表。普斯卡什是20世纪50年代匈牙利足球黄金时代的代表,而阿尔贝特是后来人,是60年代的风云人物。 1941年9月15日弗洛里安·阿尔贝特出生于匈牙利一个农民家庭里,为了让他接受良好的教育,父亲决定全家移居首都布达佩斯。但与父亲的愿望相背的是阿尔贝特在学习方面的才华明显逊于他的足球天赋,他的兴趣并不在课堂上,而是迷上了足球。 11岁那年,阿尔贝特进了费伦克瓦罗斯足球学校。他以匈牙利当红球星普斯卡什、柯奇士和希代古提为楷模,苦练球技。经过几年的勤奋练习,他集上述几位匈牙利球星的特长于一身,练就了一身过硬的技术。他的足球天赋很快得到了青年队教练的注意。17岁那年他就随匈牙利国家队参加了首场国际比赛,并以3∶2战胜瑞典队。 阿尔贝特射门力量大,风度优雅,颇具希代古提的风范。他既能踢内锋为两名前锋输送炮弹,又能寻找机会适时插上破门。他的盘球动作娴熟,假动作逼真,几名后卫都拦不住他。阿尔贝特在场上踢球看似漫不经心,好像精力不集中,懒懒散散,其实这是他麻痹对手的一种办法。他在不经意的盘球时实际上是在寻找机会,一旦机会来了他会疾风暴雨般地带球冲向对手的大门。他的节奏转换奇快,常常令对手防不胜防。 阿尔贝特的视野开阔并有一套传球绝技,他能在跑动中保持身体微倾,反向传球是他的绝活儿,看上去他的身体向右倾而实际上他却在向左传球,迷惑性很大。他的假动作是最令对方后卫头痛的,他们没法判断他的动机,没法预测他的下一个动作,没法有效地预先做出防范。 阿尔贝特帮助国家队得过1960年的奥运会足球赛季军,还获得过1965年欧洲联盟杯冠军。但他本人最不能忘怀的是1962年和1966年的世界杯。 1962年阿尔贝特首次参加世界杯赛。在梦寐以求的世界杯赛场上他忘我拼搏,赢得了各方的好评。在首场对英格兰的比赛中,阿尔贝特在离终场前18分钟攻入关键一球,使匈牙利队以2∶1战胜了英格兰队。在第二场对保加利亚的比赛中,阿尔贝特上演了帽子戏法,一人攻入3球,最后匈牙利队以6∶1大胜东欧劲旅保加利亚队。在进入1/4决赛后,匈牙利队败在了马索普斯特领衔的捷克斯洛伐克队脚下。不过,阿尔贝特仍以4粒入球与其他5名球员一起获得了智利世界杯赛〃最佳射手〃称号。 在1966年英格兰世界杯赛上,上届冠军巴西队在首场以2∶0轻松击败保加利亚队之后,放松了警惕,却在匈牙利队面前丢尽了脸面。在这场势力并不悬殊的比赛中,匈牙利队在阿尔贝特的带领下不畏强手,越战越勇,频频撕开巴西队的防线。阿尔贝特成了场上最引人注目的英雄人物,他穿针引线,组织全队的攻守。匈牙利队最终以3∶1的比分将巴西队淘汰出局,爆出了本届世界杯赛的最大冷门。第三个进球是本届世界杯赛的经典之作。阿尔贝特在中场得球后高速带球前进,连过对方3名后卫,将球传给贝内,贝内又将球传给位置更好的法尔卡斯,后者心领神会将球轻推入网。这个进球匈牙利队几经转移,配合流畅,所有动作干净利索,丝毫不拖泥带水,反映了队员的高超水平。可惜的是匈牙利队进入八强后再次受阻,没能继续前进。这届世界杯赛如果不是英格兰队在家门口夺冠的话,最佳球员的奖励可能不会是博比·查尔顿的,而应该是阿尔贝特的。因为这届世界杯赛有两场经典比赛,一场是匈牙利队以3∶1打败巴西队,另一场就是决赛,英格兰队打败西德队。 1967年,阿尔贝特终于当选为欧洲足球先生。获奖后,阿尔贝特并没有飘飘然。他说如果在50年代就设立这个奖项的话,他肯定不是第一个获此殊荣的匈牙利人,他的同胞普斯卡什和柯奇士都有可能获奖。 阿尔贝特的球技令巴西人永难忘怀。1968年,阿尔贝特应邀到足球王国巴西做了两场示范表演。著名的弗拉门戈队邀请他加盟,但当时的政治气氛不允许他这样做。他谢绝了对方的好意,回到了自己的祖国。 挂靴后,阿尔贝特当过教练,但并不成功。他还当过费伦克瓦罗斯俱乐部副主席,后来当过名誉主席,还兼过匈牙利青年队负责人。  
No。44 〖意大利〗 维多利奥·波佐
意大利真正成为足球强国要感谢 维多利奥·波佐,在他的执教后,意大利足球迅速崛起在国际足坛,两度夺得世界杯冠军,成绩斐然。 1886年3月2日维多利奥·波佐出生于意大利北部工业城市都灵。中学毕业后,波佐受聘于尤文图斯队,后来又转会到都灵队,开始了绿茵场上的征战。但后来波佐退出了比赛,先后到法国、瑞士和英国攻读外贸经济专业。 波佐在英格兰学习期间经常到球场观看英格兰的足球比赛,现代足球的鼻祖英格兰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这里,队员的个人技术超群,球队整体配合默契,尤其像盘球大师马修斯的精彩球技令他叹为观止。 两年后,波佐学成回国。他出人意料地放弃了外贸专业,宁愿当一名体育记者。由于他对足球的见解独到,写了一些入木三分的文章,在足球圈内产生了相当的影响。不久他就被推选为都灵足协秘书长。 都灵是尤文图斯的大本营,除了尤文图斯这支王牌俱乐部队之外还有几支小球队。波佐力排众议,将几支球队合并成一支球队,把优秀队员集中到一个球队里,形成更强的攻击力。合并后的尤文图斯队第一任教练就是波佐。在他的指导下,尤文图斯称雄意大利足坛多年。 波佐在足球理论方面的造诣帮助了他的教练生涯,加上他管理有方,训练得法,吸收了英格兰的先进打法,并将其与意大利本土的打法相结合。尤文图斯队在意大利国内的比赛中傲视群雄,波佐的名声也因此传遍了亚平宁。 1912年6月,26岁的波佐被意大利足协任命为国家队的主教练。他是意大利足球历史上最年轻的国家队教练。不过他的第一任期非常短,只指挥了3场球赛。但是他的足球才华已经得到公认,为他后来再次担任国家队教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29年末,波佐再次被聘为国家队教练。上任之后,他积极提倡开放型打法,即全面开放,不再闭门训练和踢球,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当时意大利流行封闭式打法,平时队员在各俱乐部踢球,每当有重大的国际比赛,就把队员集中起来进行几天封闭式训练。不让队员与外界联系,不能探亲,也不能会友。这样做的结果是队员消极怠工,应付训练,根本没有热情。波佐对此很有意见。他说这是〃残忍、无知和违反生理现象的做法〃。 他尊重人性,尊重客观现实,大刀阔斧地进行了改革。他缩断了国家队集训的时间,允许队员定期回家与家人团聚,允许已婚队员过正常的夫妻生活。他的这一改革受到了队员们的欢迎。不但没有影响队员们的训练和比赛场上的正常发挥,反而提高了国家队的训练质量和比赛成绩。 波佐在管理方面也是一位专家。他和队员们的关系很亲密,从不向队员们发火,但对训练要求相当严格。他说:〃教练员的职责是和队员们团结一致,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关系,这是教练员工作的出发点。在此基础上,才谈得上技术训练和战术配合。〃 波佐就是这样一位教练,他能谦虚谨慎地听队员们提出任何建议,他也能号令如山,不允许任何人违背他的章法。他善于发现每个队员的优点,利用每个队员的长处,将大家的优势融合到一起,形成一个团结的极具战斗力的集体。 20世纪30年代,英国发明了一种WM的打法,即3223布阵方式,风靡全球。波佐对这种以防守为主的打法做了一番研究后决定,吸取其精华的部分,放弃其不足的地方,结合意大利足球的特点进行改进。他的理论是应该稳固防守、控制中场、快速进攻。波佐特别强调从两翼发动进攻,认为这样做容易撕开对方的防守,将密集在中路的防守力量吸引开来,为自己破门得分创造机会。靠着这一打法,波佐率国家队在1934年和1938年的世界杯赛上两次折桂。 波佐知人善任。他摈弃门户之见,任人惟贤。他根据自己的战术思想选择队员,不是根据个人的好恶来选人。他说:〃一支球队是否有战斗力,选才是相当重要的,要采用'逻辑选才'法。〃他的〃逻辑选才〃就是以人为本,根据教练员的作战思想和打法,把最适合这种打法的队员召到国家队里来,形成一个打法统一思想一致的整体。每次选队员,波佐都要反复斟酌认真考虑。梅阿查就是经过十几场比赛的考察之后才确定的。在波佐的指导下,他在两届世界杯赛中过关斩将,好不风光。 波佐以好学闻名,他通晓五国语言,经常研读外国足球俱乐部的先进管理模式和打法,吸取宝贵的营养,充实到自己的教练工作中来。 从1929~1939年的10年间,波佐率领意大利国家队先后与27个国家的球队进行过77场比赛,取得了53胜16平8负的好成绩。除夺得两届世界杯冠军外,还于1936年获得过一次奥运会冠军,两次世界大学生锦标赛冠军和三次欧洲国际杯赛冠军。 如果不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波佐还可以继续为意大利足球谱写新的篇章。 1948年,在足坛上奋斗了20年的波佐退休了。迄今为止,意大利足球甲级联赛已经演变成了小世界杯,拉美和非洲几乎所有的顶尖高手都在亚平宁半岛踢过球。他们带来了独特的技术和理念,在不断地完善着波佐曾经提出的意大利足球理论。不过,还没有一个意大利国?( 影响世界足球名人排行榜 http://www.xlawen.org/kan/76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