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 部分阅读
诱郊ɑ拢问萍弊毕隆G蛎悦桥巫虐颓浅龀。┧垡布坏剿诼桃稹〕∩系纳碛啊?997~1998赛季,卡佩罗重掌C米兰教鞭,但他的主要条件是巴乔离队,而此时离下个赛季开赛时间很短。
可怜的罗伯特·巴乔,空有 一身绝技竟沦落到了被人扫地出门的境地。
雪上加霜的是巴乔本来要加盟帕尔玛队,但该队教练安切洛蒂竟然落井下石,向俱乐部摊牌,有巴乔没他,有他没巴 乔。不久,巴乔应邀转会博洛尼亚队,并忍痛剪掉留了10年〃马尾辫〃,一心一意地要为博洛尼亚队踢球。
巴乔后来又投奔国际米兰。巴乔往日英俊潇洒的脸 庞上堆满了忧郁,他得到的不公正待遇太多,善良的人们从此给他起了个〃忧郁王子〃的绰号。
萨基在美国世界杯后就想方设法把巴乔赶出了国家队,但巴乔以 钢铁一般的毅力苦练,感动了新任国家队主教练老马尔蒂尼,他参加了1998年在法国举办的世界杯。
巴乔信仰佛学,喜欢东方文化。他胸怀宽广,不计前 嫌,尤其在对萨基的评价方面客观而公正,不像维亚利等人与萨基反目成仇。他在场上经常被对方踢翻,但从来不报复。对裁判错判也从不计较,有谦谦君子风 度。
No。72 〖德国〗 托尼·舒马赫
舒马赫是德国足球史上最伟大的 守门员之一,但他最为人所津津乐道的并不是他的球技,而是他的〃屠夫〃绰号、婚外情和因出版《开场哨响》一书向贝肯鲍尔发难一事。 1954年托尼·舒马赫出生于联邦德国。他1972年加盟科隆俱乐部足球队,在1977、1978和1983年协助球队夺得联邦德国全国甲级联赛冠军。他活动范围大,判断准确,出击及时,把守的大门非常牢固。1979年入选国家队后,参加过1982年和1986年的两届世界杯。1982年的西班牙世界杯赛那场惊心动魄的点球大战让舒马赫大显身手,风光占尽。他被公认为是世界一流守门员。7月8日,德法半决赛扣人心弦。法国队由普拉蒂尼、吉雷瑟和蒂加纳组成的中场有〃铁三角〃之称,以犄角之势遏制了西德队一轮又一轮潮水般的进攻。双方经过120分钟苦战以3∶3战平,只好进行点球决战。前三轮德法双方都弹无虚发,但当德国老将斯蒂克利上场罚球时,由于紧张,一脚将球踢飞,气得他当即跪在地上掩面痛哭。这时候经验老到的舒马赫走过来安慰斯蒂克利,并接住了法国队希克斯射的一记点球,使双方踢成6∶6。紧接着法国队的普拉蒂尼和西德队的鲁梅尼格上场主罚命中,双方以7∶7进入最残酷的〃立死点球〃罚球,即一加一罚球,谁射失谁倒楣。当法国球星博西斯射的点球就要入网的时候,舒马赫一个鱼跃将球揽在怀中。西德球员赫鲁贝什一记怒射,球应声入网,这样西德队凭借舒马赫的功劳进入了决赛。 不过在这场比赛中舒马赫得到了球场〃屠夫〃的绰号。就在120分钟比赛快结束的时候,法国人抓住了一次机会,做出了一连串令人叫绝的配合,一记长传将球吊向门前,法国队员巴蒂斯通飞马杀到,一个漂亮的停球动作将球控制在脚下,直奔大门,形成单刀。眼看对手即将取胜,舒马赫心急如焚,他用出了最毒的一计,一个箭步冲向巴蒂斯通,高高地用膝盖顶了出去。巴蒂斯通因为速度太快,已经没法停下来,活活地被舒马赫放倒在门前。他的腹部撞在舒马赫的膝盖上,脸部也被舒马赫的肩部撞了个正着。巴蒂斯通当场晕倒,整个下腭骨粉碎,血流如注。好端端的一个球员就这样被舒马赫糟塌了。愤怒的法国人送给舒马赫一个〃屠夫〃的外号。 1986年的墨西哥世界杯赛,舒马赫把守的大门也创造了奇迹,但最终没能挡住马拉多纳率领的阿根廷队的攻击,最后屈居亚军。他被公认为是本届世界杯赛最优秀的守门员之一。 在贝肯鲍尔担任西德队主教练之后,因其做法比较激进,在一些事情上与队员发生了矛盾,其中舒马赫对他的意见最大。在瑞典举行欧洲杯赛时,舒马赫在西德有影响的《明镜》周刊上大做文章,称〃要想获得墨西哥世界杯冠军,除非让弗朗茨滚蛋。如果他带队,我们准被淘汰,没有他,我们倒会通过预选赛,那时我们就会坚定地对他说:如果你觉得你的球队不争气,就回家去吧,我们自己干……〃 不用说,此文一经刊登,立即被各种传媒转载,对贝肯鲍尔形成了极大的负面作用。 1986年的墨西哥世界杯赛,西德队果然没能夺冠,这让舒马赫有些不满。他认为此次冲击世界杯失利主要是球员不务正业和教练水平低下所致,为此他推出了一本专著《开场哨响》。这不是一本专讲足球的书,书中的内容大多是西德队队员在墨西哥世界杯赛期间吸毒、服用兴奋剂、玩弄妓女等丑恶行径。此书一出,联邦德国国内立即像炸了锅一样,谴责之声不绝于耳。 盛怒之下,贝肯鲍尔炒了舒马赫的鱿鱼,将他从国家队扫地出门,结果国内的俱乐部没有一家敢收留他。这位德国历史上最有个性的守门员只好流落他乡,虽然凭借自己的知名度和一身绝技勉强找到了就业的机会,但他再也没能在德国足坛上重现,这位天才守门员就这样毁在了自己的手里。  
No。73 〖巴西〗 索乌萨·罗马里奥
索乌萨·罗马里奥1966年1月29 日出生于巴西里约热内卢。身高米,人称〃小马拉多纳〃,绰号〃独狼〃、〃冷面杀手〃。 罗马里奥的长相酷似马拉多纳,又矮又胖,也穿10号球衣,他同马拉多纳一样,具有超人的平衡能力和魔术般的控球技巧。他能够跌跌撞撞地从人缝中把球带出来直扑球门,身后留下一群东倒西歪的后卫。罗马里奥的脾气也像马拉多纳,他同样桀傲不驯。不同的是马拉多纳从来不和队友吵,罗马里奥急起来却不分内外,逮谁跟谁急。 罗马里奥在1988年汉城举办的奥运会足球赛一举成名。在对苏联队的比赛中,他带球直插对方禁区,苏联的著名后卫库兹涅佐夫情急之下用双手紧紧搂住他的腰,企图阻止他的前进,但罗马里奥仍然不顾一切地将球踢进对方的大门。这种高难动作的进球只有马拉多纳才踢得出来,所以人们称他为马拉多纳第二。在这届奥运会上罗马里奥获得了最佳射手奖称号,可他好像并不看重荣誉,一副无所谓的样子,进球是他的本职,他责无旁贷,这是他的热情之源。〃一场比赛进三四个球没什么好激动的,〃他说,〃因为这是我的工作。〃 罗马里奥后来转会荷兰PSV埃因霍温队,在这里体会了全攻全守的真谛。他不仅负责进攻,还积极参与防守,把桑巴舞与荷兰的速度与技术结合在一起,战斗力有了明显的提高。埃因霍温队夺得1989、1991和1992年荷兰甲级联赛冠军;1989、1990年荷兰杯赛冠军,罗马里奥是主要功臣之一。 1992年罗马里奥转会西班牙巴塞罗那队,但他适应不了该队的踢法和人际关系,后转会巴西弗拉门戈队,回到国内踢球。1994年第十五届世界杯足球赛上,他和贝贝托组成了杀伤力极大的前锋线,在佩雷拉和扎加洛的指挥下,每场比赛都给对方的大门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在本届世界杯赛上他共射入5球,荣获金球奖,使巴西队捧回久违24载的世界杯冠军。1994年底罗马里奥当选国际足联评选的世界足球先生。 罗马里奥性情孤傲,恃才傲物,口无遮拦,经常与队友和教练发生争执。他经常不留情面地对教练和队友指手划脚,批评1994年世界杯的最佳搭档贝贝托是个胆小鬼,说埃德蒙多和穆勒是凡夫俗子。他甚至对教练的排兵布阵说三道四,指点江山,盛气凌人,人际关系较差。难怪有的媒体说:〃罗马里奥控制球的本领明显比他控制嘴的本领强100倍。〃 不过,罗马里奥有自己的资本,他不信英雄无用武之地,凭着一身空前球技他不信保不住自己的饭碗。1992年因拒绝参加巴西国家队对德国队的比赛,被巴西队除名,他扬言再也不为国家队踢球。但在1994年美国世界杯的外围赛上巴西队处境尴尬,几名前锋队员虽然很努力但就是不进球,得势不得分,在最后对乌拉圭的比赛只有战胜才能取得出线权。临危时刻,罗马里奥成了巴西队的救命稻草,再次被请回国家队,结果他不负众望,以两个干净利落的进球将巴西队送进了美国杯赛场。赛后,他自然成了巴西队的英雄,他在回答记者的提问时不假思索:〃我是上帝派来的使者。〃结果赢得满堂喝彩。 罗马里奥笃信上帝,每次比赛上场前他都要在胸前划十字,祈求上帝保佑他。每次进球后他不是像贝贝托那样做出抱婴儿的动作,而是双手合十,感谢上帝的恩赐。1994年参加美国世界杯,刚下飞机他就直奔教堂,虔诚祈祷。 罗马里奥拥有独步当今世界足坛的球技,他精灵怪巧的抢点、弹无虚发的射门和声东击西的助攻使对手防不胜防。他在场上很少积极跑动穿插策应,但只要一有机会他会像雄鹰一样翩然而至,破门得分。他靠的不是满场飞式的跑动,而是猎犬式的灵敏嗅觉。 罗马里奥有〃独狼〃之称。这个绰号至少有两方面的意思。一方面指他不善与人交际,天马行空独来独往;另一方面指他在场上很少跑动,表面上懒懒散散。有人计算过,一场足球比赛,罗马里奥也就跑十几个来回,很少参与防守,一般都在对方半场守株待兔。一旦他在对方禁区前沿得球,他十有八九能攻破对手的大门。他就像一只独狼,在没见到猎物的时候很可怜,但一见到猎物,杀手本性便暴露无遗。 克鲁伊夫曾说:〃罗马里奥常常在整个比赛中消失,然后突然从什么地方冒出来,踢进一个决定胜负的球。〃这位荷兰足球大师的评价很有道理。 罗马里奥最典型的入球是在对方禁区前沿得球,然后急转身起脚打门,动作连贯,从不拖泥带水。在运动中射门是他的看家本领,在对方后卫的夹缝中寻找破绽起脚打门是他的拿手好戏。 罗马里奥仍然驰骋在绿茵场上。在2001年对墨西哥的一场比赛中,老将罗马里奥在最后一秒钟的进球使巴西队以3∶3逼平了对手。罗马里奥同时以68个进球超过济科成为为巴西国家队进球第二多的人,排名第一的是球王贝利,他为国家队踢进了100个球。  
No。74 〖意大利〗 保罗·马尔蒂尼
保罗·马尔蒂尼是世界上的最佳后卫之一。他风度翩翩,有〃C米兰王子〃和〃白马王子〃之称。
保罗·马尔蒂尼1968年6月26日出生在意大利米 兰。父亲塞萨里·马尔蒂尼是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C米兰队和国家队的主力后卫,谙熟锁链式防守的真谛。1955年在C米兰队首次获得意大利甲级 联赛冠军,此后又相继在1957、1959和1962年3次夺冠。1963年作为C米兰队的队长率队以2∶1战胜葡萄牙本菲卡队获得C米兰历史上的第 一个欧洲冠军杯。他是第一个举起这个奖杯的意大利人,创造了C米兰历史上的第一个辉煌年代。老马尔蒂尼1967年5月28日打完最后一场甲级联赛后正式 结束了自己的球员生涯。第二年他的宝贝儿子保罗·马尔蒂尼出生。
1985年1月,年仅16岁的马尔蒂尼开始了意甲联赛的第一步。当时,具有传奇色彩的 教练尼尔斯·林德霍尔姆对他说:〃出去踢,那只是场比赛。〃马尔蒂尼说:〃在多年的足球职业生涯中,我一直在意甲效力。我非常幸运一开始便参加了水平极高 的比赛,并且逐渐成长起来。和弗兰科·巴雷西在一起,我学到了不少东西,不仅有足球技术,而且学习他的领袖气质。可不是每一个优秀球员都能那么幸福地加盟 一支优秀球队,还能不断取得各种荣誉。〃
小马尔蒂尼充满激|情而又不失成熟的表现,使他很快就赢得了C米兰队的一个主力位置,并在1987~1988 赛季随队一起夺得了意甲联赛冠军。当第一块金灿灿的奖牌挂在脖子上的时候,他才19岁,比他父亲当年获得第一块金牌早了3年。
马尔蒂尼每时每刻都精力 充沛,无论赛场上发生怎样的情况,他都会保持自己清醒的头脑,而不会轻易冲动,防守对方时准确而又干净。他左脚的技术日臻完美。如果空间允许,他为了躲开 对手,会先将球踢出3米以上,然后再人球分过,屡试不爽。
在1988~1989赛季,马尔蒂尼获得了平生第一个欧洲冠军杯。在决赛中他和巴雷西等队友 密不透风的后卫线让布加勒斯特星队无功而返。在稳固防守的同时,他频频插上助攻,结果全队以4∶0战胜了布加勒斯特星队。
第二年马尔蒂尼和队友们又以 1∶0将本菲卡队打败,再获欧洲冠军杯。1989年和1990年他们分别以1∶0和3∶0战胜哥伦比亚的麦德林民族队,巴拉圭的奥林匹亚队。他迎来了父亲 退役之后C米兰的又一个黄金时代。
1990年在意大利本土举办的第十四届世界杯赛上,马尔蒂尼和他的队友们没能进入决赛,失去了一次在家门口夺冠的 机会。
在1994年的欧洲冠军杯赛中,由于巴雷西无法参加对巴塞罗那的决赛,卡佩罗教练将马尔蒂尼调入中路,他以开阔的视野和气质不凡的大将风度让人 们领教了他的本领。其实他可以踢好几乎每一个位置。这场比赛,拥有罗马里奥和斯托伊奇科夫等超级球星的巴塞罗那队以0∶4败北。
也许命中注定与世界杯 奖杯无缘,马尔蒂尼在1994年的美国世界杯赛上再次冲击失利。由于巴雷西因伤退出比赛,他站在了巴雷西习惯的位置上,并担任场上队长。十年磨一剑,马尔 蒂尼不仅技术成熟了,他的作风也成熟了,他的为人得到了教练和队友的一致肯定,他是场上无可争议的灵魂。在决赛中,他们在点球比赛中输给了巴西队。意大利 队再次输在了点球上,命运就是这样作弄人。
公道自在人心。在这届世界杯赛上,马尔蒂尼的表现值得称道。他是这届杯赛上上场时间最多的队员,高达690 分钟。国际足联的技术小组、德国《踢球者》、法国《十一人》均将他选为世界杯最佳阵容。这一年他第四次夺得欧洲冠军杯冠军。1994年底英国《世界足球》 评选他为〃世界足球先生〃,他是世界上第一位获此殊荣的后卫。
人们称赞马尔蒂尼是这个星球上最好的后卫。他的动作有效但不粗野,是个中规中矩的球员。 虽然偶尔也有犯规动作,但由于他在裁判心中的印象不错,所以经常能够侥幸地逃过处罚,一个赛季下来几十场比赛,他累计黄牌不超过四张,从未得过红牌。这应 该得益于其父老马尔蒂尼的真传。用脑子踢球而不是去踢伤对手是父亲给他的忠告。
马尔蒂尼留给足坛的是一流的防守技术和忠诚。巴雷西退役后,他自然而然 地代替了巴雷西的位置。他坚决执行新教练扎切罗尼的〃三后位〃打法,说服队友一起服从教练的战术,正是因为他的这种奉献,C米兰队才在1999年再次夺 冠,取得了短暂的辉煌。
作为世界第一左后卫,在比赛当中,再优秀的前锋都不愿意闯马尔蒂尼这道关。他的最大特点是紧逼盯人和卡位相结合,头脑清醒,判 断力强,卡球不卡人,不侵人犯规。他在绿茵场上拼搏了这么多年,从来没有哪一位前锋被他踢伤过。他也不与裁判争执,对队友如同兄弟,他是队里的绝对精神领 袖。
No。75 〖阿根廷〗 卡洛斯·比拉尔多
比拉尔多是由妇科医生改行当教 练的,这本身就非常令人惊奇。更奇的是他敢为人先,提出了与众不同的足球思想。他坚决执行明星战术,提倡比赛结果论,不追求表面的好看,是20世纪80年代国际足坛上非常著名的一位教练。 卡洛斯·比拉尔多生于1939年,60年代毕业于医学专业,是执业的妇科医生。由于酷爱足球,他放弃行医进入足球界,曾在博卡俱乐部以及国家队担任主教练。比拉尔多是一个善动脑子的人,他谙熟足球历史,对足球技术的发展做过非常深入的研究,所以在排兵布阵上自成一体。 比拉尔多对20世纪70年代盛行的〃全攻全守〃打法非常欣赏,但也找出了其中的破绽。〃全攻全守〃的前身实际上是60年代由英格兰教练拉姆齐发明的〃4…4…2〃阵形,其优点在于提供了足够的防守力量,确保了球队控制中场,并向两名前锋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比拉尔多经过研究,发现参赛各队基本上都用〃4…4…2〃阵形,只安排两名前锋担当攻击任务,因此只需要两名盯人后卫和一名自由中卫照顾他们即可。这就解放了传统打法中的一名后卫,使中场由4人增加到5人。这样既可保证阿根廷队后卫线稳如泰山,又增加了中场的力量。 比拉尔多是一个坚定的中场论者,他认为足球比赛究其根本是中场的争夺。进攻从中场开始,防守也从中场开始,谁掌握了中场核心,谁就能赢得胜利。但掌握中场核心的必须是一个技术熟练能够控球的球星,承担进能攻退能守的组织责任,穿针引线,将全队拧成一股绳。马拉多纳正是这种领军人物,有了马拉多纳,比拉尔多可以放心,中场大权必在阿根廷队手下。为此,他专门制定了以马拉多纳为核心的踢法,进攻由马拉多纳发动,防守也由马拉多纳指挥,3条线谐调一致,进退有序。有人称比拉尔多的战术是明星战术,他并不反对。没有杰出的明星就没有一流的球队。 1986年比拉尔多率领阿根廷国家队征战墨西哥世界杯赛,所向无敌。他们在1/4决赛中战胜了坚持〃4…4…2〃打法的英格兰队,证明了〃3…5…2〃战术的优越性。这场比赛马拉多纳顺利地完成了比拉尔多交给他的任务,并一人攻进了两个具有经典意义的球。赛后连球王贝利也不得不承认马拉多纳是几十年才出一个的足球天才。这届世界杯夺冠是比拉尔多用智用谋的结果,也与巅峰时期的马拉多纳和队友的努力分不开。 比拉尔多追求的是成功,他摈弃了拉美足球的表演特色,转而务实地追求成功率,哪怕只赢对手一个球都行。这种指导思想在1990年的意大利世界杯赛上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比拉尔多先后应聘去哥伦比亚、西班牙、危地马拉、利比亚等国的足球队执教。做为妇科医生出身的足球教练,比拉尔多对球员在比赛前的性生活做过研究。比拉尔多认为,球员在场上集中精力踢球是最要紧的,这需要很多因素,其中之一就是性生活正常。运动员都是四肢发达的人,有强烈的欲望,必须给他们发泄的机会。不论哪个项目的运动员,健康的标准应该是不熬夜、不酗酒、不抽烟和性生活适度。他的建议是每次比赛后球员应该回家,吃好、喝好、休息好,第二天有一次性生活,星期二便可以正常投入训练,这样可保一周平安。假如采取相反的办法,球员在星期二训练时腿都站不直。 比拉尔多的执教生涯是成功的,一次世界杯冠军和一次世界杯亚军足以证明。 比拉尔多对政治也有浓厚的兴趣。新世纪第一天,比拉尔多宣布,他将参加2003年的总统竞选。迄今为止有意竞选2003年阿根廷总统的还有前总统梅内姆。比拉尔多已经组建了自己的政党……〃团结党〃。他强烈抨击当前的阿根廷国家政治腐败,认为自己虽然缺少从政的经验,但更重要的是想为公众切切实实办点事,何况〃现在需要做的事太多了!〃。 在视足球为生命的阿根廷,比拉尔多的号召力是不容置疑的。  
No。76 〖英格兰〗 汤姆·芬尼
汤姆·芬尼是一个典型的生不逢 时的足球队员,以他的能力,即使穿着风衣代表任何球队参加任何地点的比赛都照样会射门得分。这不是夸大其辞,他有超凡的球技。如果不是英国人当初自以为是不愿意参加各种大赛的话,如果不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耽误了两届世界杯的话,他可能会取得足以令各路球星们嫉妒的成绩。 他个人一生得过的最高奖赏是1955年和1958年的最佳球员。除此之外,他没有什么荣誉可以炫耀。 芬尼生于1922年。14岁那年,普雷斯顿俱乐部欲和他签约,每周付给他两英镑10先令薪水,条件是除了踢球外,他还要负责擦鞋和拖地板。 普雷斯顿俱乐部有着辉煌的历史和传统。1938年芬尼还是替补的时候,俱乐部就赢得了足总杯冠军。1940年秋季芬尼作为职业球员第一次上场踢球。但由于当时处于战争状态,球队不久就解散了,球员的周薪降到了10先令,各地区自行开展足球联赛。普雷斯顿队在芬尼的带领下夺得了北方赛区的冠军。 1942年汤姆·芬尼应征入伍,在皇家装甲兵部队服役,在第八军当过坦克兵和机械兵。后来,他的足球才华帮了他的忙,他被特许不再舞枪弄棒,而是给部队表演足球杂耍。他的足迹遍及南安普顿、纽卡斯尔等地。后来,他被派到埃及服役,即使在这里他也没忘掉足球,经常组队比赛。 战后,芬尼就重新加入了普雷斯顿俱乐部。他白天工作,晚上训练,想把损失的时间补回来,有时不我待的使命感。足协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终于启动了联赛。1946~1947赛季开始后,芬尼才真正开始了自己的足球生涯。 第二年,在主场对德比郡队的比赛中,芬尼的表现令人叹为观止。开赛后不久,德比郡队先声夺人,以2∶0领先。芬尼力挽狂澜,追成2∶2平。上半场结束时,双方踢成3∶3平。下半场双方易地再战,又是德比郡先得分,以4∶3领先,但芬尼越战越勇,不仅追成平局,最后还以7∶4让对方臣服。这场比赛被芬尼称为他一生最精彩的比赛,每到关键时刻都是他追平,最后是他得分反超。 接下来的赛季芬尼因伤不能上场,大部分时间作了看客,结果普雷斯顿降级。他们花了两个赛季的时间才夺得乙级队冠军。在普雷斯顿为升级而拼搏的时候,芬尼在国家队如日中天。这期间他代表国家队出场50次,无一败绩,其中对葡萄牙队和意大利队的比赛尤其值得一提。1947年芬尼第一次与马休斯合作,代表国家队迎战葡萄牙队。虽然芬尼只攻入一球,但英格兰队以10∶0的悬殊比分狂胜对方。两队再次相逢的时候,葡萄牙队技术有了明显的提高,但芬尼进步得更快,英格兰队以5∶3战胜对方,其中有4球是芬尼攻进的。 到都灵挑战10年前的世界冠军意大利队对英格兰队来说很刺激。虽然遭二战重创,但意大利队仍被认为是世界第一强队。客场作战,芬尼丝毫没有畏惧,他梅开二度,两破对方大门,最后英格兰队以4∶0战胜了这支老牌劲旅。 1950年,以现代足球鼻祖自居的英格兰终于放下架子,参加了在巴西举办的世界杯。在小组赛中,他们先以2∶0击败智利队,但第二役却输给了名不见经传的美国队。赛前夺冠呼声很高的英格兰失去了一次宝贵的机会。芬尼受到了球迷们的谩骂与指责。但最让芬尼痛心的是英格兰足球技术已经落伍,WM阵形已经过时。 1953年主场迎战匈牙利的比赛更加坚定了芬尼的看法。这场球赛在温布利大球场举行,虽然芬尼因故没能披挂上阵,但他在观众席上看得真真切切,以普斯卡什和希代古提为首的匈牙利队打法先进,气势如虹,以6∶3轻取自以为是的英格兰队。7个月后,芬尼随队回访匈牙利队,结果以1∶7输得更惨。芬尼哭了,不是为输球。几十年来,英格兰足协闭门塞听,孤陋寡闻,不睁眼看世界,根本不知道外国已经超过了他们,芬尼伤心透了。 有人喜欢把芬尼与马休斯作比较,其实他们是不可比的。马休斯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边锋,具有超一流的盘球功夫,他得球后会利用个人技术盘带过人,直奔禁区,传给同伴。他很少射门,因为他的射门功夫不尽人意,在为国家队出征的84场比赛中,马休斯共射进3球。相比之下,芬尼伟大得多。他不仅可以长奔突袭直捣对方禁区,还可以在对方的密集防守中寻找破绽破门得分,盘球过人给队友创造机会也是他的拿手好戏。他的技术全面,左右脚功夫均在马休斯之上。 1954年在瑞士举办的世界杯上,英格兰队再遇挫折,虽然打入八强,但最终被南美劲旅乌拉圭击败。西德队赢得了这届世界杯。具有讽刺意味的是,6个月后,英格兰队在温布利大球场迎战西德队,芬尼和马休斯在本国球迷的助威声中越战越勇,以3∶1赢了世界冠军西德队。英格兰队的实力可见一斑。第二年他被评为最佳球员。 1958年芬尼第三次征战世界杯,在首场比赛中他罚进一粒点球。但由于伤病的原因,他没有参加其余的比赛。但这一年,他在国内超级联赛和其他友谊比赛中的成绩使他再次当选为最佳球员,也成了英国历史上第一位两次当选最佳球员的人。 1998年的新年,芬尼被册封为爵士。  
No。77 〖意大利〗 贾尼·里韦拉
意大利的C米兰俱乐部拥有过 两个世界一流的射手;一个是贾尼·里韦拉,另一个则是荷兰的范·巴斯腾。在俱乐部评选20世纪最佳球员的时候,巴斯腾以一票之差败给了里韦拉。事后,代表C米兰出场201次打入124球的超级射手巴斯腾说:〃我只是C米兰历史上的一个小片段,而里韦拉却是永恒的。〃他知道自己与里韦拉的差距很大。 里韦拉是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意大利最出色的球星,是意大利足球历史上最聪明的内前锋。由于他攻击力强,破门得分多,擅长为队友创造进攻机会,人称〃炮手〃。他4次代表意大利国家队参加世界杯赛,为意大利先后夺得1968年欧洲足球锦标赛冠军和1970年第九届世界杯亚军。 里韦拉最辉煌的业绩是在C米兰俱乐部建立的。他是公认的战术统帅、场上的灵魂和射手,没有人能像他那样出色地代表C米兰队。他17岁加盟C米兰,在这里拼搏了20年,直到1979年退出足球比赛为止。在他的帮助下,俱乐部才把欧洲冠军杯等荣誉收入囊中的。 贾尼·里韦拉1943年8月16日生于意大利亚历山德里亚市。他从小喜欢足球,少年时代就在该市一个教会的代表队里踢过球。13岁那年,亚历山德里亚市足球俱乐部的教练佩德罗尼首先发现了里韦拉的足球才华,让里韦拉加入了亚历山德里亚足球俱乐部的乙级队。亚历山德里亚队专门为他配备了教练,从一招一式教他,使他打下了牢固的基础。15岁那年,里韦拉参加了8场青年队的比赛。1960年,里韦拉被财大气粗的C米兰队以万美元买走,当时他才16岁。虽然亚历山德里亚队舍不得放他,但为了他的前程也只能忍痛割爱。 里韦拉身材比较单薄,个头不高,在场下非常文静,格外讨人喜欢。但一到了赛场上里韦拉立刻就会换上另一幅面孔,表现得生龙活虎。他技术动作非常漂亮,接球稳、传球准,盘带过人如入无人之境,禁区内射门脚法巧妙,头球功夫也很出色。才十几岁的年纪,里韦拉就以自己超凡脱俗的球技和乖巧的为人赢得了C米兰俱乐部上上下下的喜爱。里韦拉在球场上的表现更为他赢得了天才少年的美誉。 里韦拉很快在C米兰队站稳了脚根。第一个赛季他就取得了骄人的成绩。1962年他入选国家队,第一次出场是代表国家队迎战实力不俗的比利时队。同年,里韦拉帮助C米兰队夺得了意大利甲级联赛的冠军,并成为队里的主力。 一年后的1963年,C米兰在英格兰举行的欧洲冠军杯决赛中遭遇葡萄牙的本菲卡队。比赛当 中,里韦拉摆出了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架式与特拉帕托尼密切合作,打败了这支不可一世的球队。正是因为在欧洲比赛中的杰出表现,在当年的欧洲最佳球员评选中里韦拉仅次于苏联的著名守门员雅辛,居第二。如果里韦拉生在现在这个时代的话,他肯定不会比罗纳尔多差,在20岁之前他也能当选世界足球先生。 从此,里韦拉就成了C米兰的灵魂人物。人们对他的期望值更高了。一方面这是好事,因为大家认可了他的水平,相信他能发挥得好;但另一方面这也是压力,是一种思想负担。 1966年的世界杯上,意大利队表现平平,遭到了国内舆论的猛烈抨击,里韦拉受到的指责最多。他克服了常人难以想像的压力,挺了过来。 1968年里韦拉再次带领C米兰夺得意大利甲级联赛冠军,比排在第二位的俱乐部净剩9分,可谓遥遥领先。1969年里韦拉当选欧洲足球先生,这是他足球生涯中得到的最高荣誉。 1968~1970年期间,里韦拉卷入了一场纷争。他和国际米兰队的马佐拉双双入选国家队,但两人为谁踢主力谁穿几号球衣发生了争执,并惊动了意大利足协。1970年世界杯赛前,意大利足协主席出面调停,让里韦拉和马佐拉双双改踢攻击型中场的位置,马佐拉踢上半场,里韦拉踢下半场,两人的矛盾才算平息。在对西德队的半决赛中,里韦拉披挂上阵后,积极跑动寻找战机,在双方踢成3∶3的情况下将比分改写为4∶3,是他的一粒关键入球将西德队送上了回家的路程。这个进球至今还让德国球迷耿耿于怀。 70年代,里韦拉在平息了国家队里的矛盾之后,斗志更高,球技更精。他重新踢起了自己熟悉的内前锋位置,并于1973年再次为C米兰球队夺得意大利冠军杯和欧洲优胜者杯。 1979年里韦拉正式挂靴,退出了足球比赛。  
No。78 〖意大利〗 西尔维奥·贝卢斯科尼
西尔维奥·贝卢斯科尼是一个传 奇式的人物,他既是一位政客,两次出任意大利总理;又是一个成功的商人,旗下的费尼韦斯特集团经营着电视新闻网、出版业、房地产等。他在意大利是一个很有影响的人物。把他选入本书是因为他经营的C米兰足球俱乐部曾辉煌无限,尤其是荷兰〃三剑客〃风光一时,为现代足球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贝卢斯科尼富甲一方,旗下有500多家公司,包括意大利3家最大私营电视台、最大出版公司、著名的C米兰足球队以及银行、保险及其他业务。据《福布斯》杂志估计,贝卢斯科尼在全球富豪排名榜中排第21位。 贝卢斯科尼1936年9月29日生于米兰,获得过法律学位。他父亲是当地一家银行的官员。贝卢斯科尼小时候便显示出了商业才能:学生时代,他曾帮同学做考试卷并以此获得额外收入。 贝卢斯科尼的商业生涯始于20世纪60年代。1962年,贝卢斯科尼成立了一家建筑公司,并且在60年代的米兰房地产热潮中赚了大钱。1978年,贝卢斯科尼建立了有线电视台。贝卢斯科尼的理想是打破国有广播电视公司RI在全国电视广告方面的垄断。然而当时最大的障碍在于,法律只允许RI在全国范围播送节目,而私有商业电视台的节目只能在当地播出。但贝卢斯科尼很快就找到了解决办法。他从国外购入大量制成节目(尤其是美国电影和肥皂剧),并以很低的价钱出售给地区性小电视台。贝卢斯科尼从他事先录制好的插在这些电视节目中的广告中获取收益。而Cnle5的各个连锁电视台都在同一时间播出这些节目和广告。就这样,贝卢斯科尼很快在全国范围内赢得了观众。到1986年,他占据了全国商业电视80%的市场。 贝卢斯科尼1986年2月买下C米兰足球队。这个俱乐部建于1899年,当时的创始人休伯特·基普林就说〃红色是魔鬼的颜色,而黑色则散发恐怖气息〃。他要让所有的球队害怕C米兰队。 贝卢斯科尼买下C米兰俱乐部之后,对俱乐部进行了大刀阔斧般的改造。他从帕尔玛请来了由鞋商改当教练的萨基执教,当他把聘书放在萨基的办公桌上时,萨基激动得热泪盈眶。萨基是位执着的教练,他从不服输。但萨基也有许多毛病,他为人死板,独断专行,有时候甚至骂骂咧咧,许多人感觉与他很难相处。贝卢斯科尼却用人不疑,他尊重萨基,让他放心大胆地研究新战术,试用新打法。在他的鼓励下,萨基把荷兰式的全攻全守与意大利式的稳固防守相结合,形成了新式的全攻全守打法。这种打法颇有声势,攻守兼备,领一时风骚。 萨基还建议贝卢斯科尼招兵买马,增加新鲜血液。贝卢斯科尼慷慨解囊,先后于1987年和1988年从荷兰请来了古利特、巴斯腾和里杰卡尔德,组成荷兰〃三剑客〃。后卫线上还有忠诚不二的巴雷西司职清道夫的位置( 影响世界足球名人排行榜 http://www.xlawen.org/kan/767/ )
可怜的罗伯特·巴乔,空有 一身绝技竟沦落到了被人扫地出门的境地。
雪上加霜的是巴乔本来要加盟帕尔玛队,但该队教练安切洛蒂竟然落井下石,向俱乐部摊牌,有巴乔没他,有他没巴 乔。不久,巴乔应邀转会博洛尼亚队,并忍痛剪掉留了10年〃马尾辫〃,一心一意地要为博洛尼亚队踢球。
巴乔后来又投奔国际米兰。巴乔往日英俊潇洒的脸 庞上堆满了忧郁,他得到的不公正待遇太多,善良的人们从此给他起了个〃忧郁王子〃的绰号。
萨基在美国世界杯后就想方设法把巴乔赶出了国家队,但巴乔以 钢铁一般的毅力苦练,感动了新任国家队主教练老马尔蒂尼,他参加了1998年在法国举办的世界杯。
巴乔信仰佛学,喜欢东方文化。他胸怀宽广,不计前 嫌,尤其在对萨基的评价方面客观而公正,不像维亚利等人与萨基反目成仇。他在场上经常被对方踢翻,但从来不报复。对裁判错判也从不计较,有谦谦君子风 度。
No。72 〖德国〗 托尼·舒马赫
舒马赫是德国足球史上最伟大的 守门员之一,但他最为人所津津乐道的并不是他的球技,而是他的〃屠夫〃绰号、婚外情和因出版《开场哨响》一书向贝肯鲍尔发难一事。 1954年托尼·舒马赫出生于联邦德国。他1972年加盟科隆俱乐部足球队,在1977、1978和1983年协助球队夺得联邦德国全国甲级联赛冠军。他活动范围大,判断准确,出击及时,把守的大门非常牢固。1979年入选国家队后,参加过1982年和1986年的两届世界杯。1982年的西班牙世界杯赛那场惊心动魄的点球大战让舒马赫大显身手,风光占尽。他被公认为是世界一流守门员。7月8日,德法半决赛扣人心弦。法国队由普拉蒂尼、吉雷瑟和蒂加纳组成的中场有〃铁三角〃之称,以犄角之势遏制了西德队一轮又一轮潮水般的进攻。双方经过120分钟苦战以3∶3战平,只好进行点球决战。前三轮德法双方都弹无虚发,但当德国老将斯蒂克利上场罚球时,由于紧张,一脚将球踢飞,气得他当即跪在地上掩面痛哭。这时候经验老到的舒马赫走过来安慰斯蒂克利,并接住了法国队希克斯射的一记点球,使双方踢成6∶6。紧接着法国队的普拉蒂尼和西德队的鲁梅尼格上场主罚命中,双方以7∶7进入最残酷的〃立死点球〃罚球,即一加一罚球,谁射失谁倒楣。当法国球星博西斯射的点球就要入网的时候,舒马赫一个鱼跃将球揽在怀中。西德球员赫鲁贝什一记怒射,球应声入网,这样西德队凭借舒马赫的功劳进入了决赛。 不过在这场比赛中舒马赫得到了球场〃屠夫〃的绰号。就在120分钟比赛快结束的时候,法国人抓住了一次机会,做出了一连串令人叫绝的配合,一记长传将球吊向门前,法国队员巴蒂斯通飞马杀到,一个漂亮的停球动作将球控制在脚下,直奔大门,形成单刀。眼看对手即将取胜,舒马赫心急如焚,他用出了最毒的一计,一个箭步冲向巴蒂斯通,高高地用膝盖顶了出去。巴蒂斯通因为速度太快,已经没法停下来,活活地被舒马赫放倒在门前。他的腹部撞在舒马赫的膝盖上,脸部也被舒马赫的肩部撞了个正着。巴蒂斯通当场晕倒,整个下腭骨粉碎,血流如注。好端端的一个球员就这样被舒马赫糟塌了。愤怒的法国人送给舒马赫一个〃屠夫〃的外号。 1986年的墨西哥世界杯赛,舒马赫把守的大门也创造了奇迹,但最终没能挡住马拉多纳率领的阿根廷队的攻击,最后屈居亚军。他被公认为是本届世界杯赛最优秀的守门员之一。 在贝肯鲍尔担任西德队主教练之后,因其做法比较激进,在一些事情上与队员发生了矛盾,其中舒马赫对他的意见最大。在瑞典举行欧洲杯赛时,舒马赫在西德有影响的《明镜》周刊上大做文章,称〃要想获得墨西哥世界杯冠军,除非让弗朗茨滚蛋。如果他带队,我们准被淘汰,没有他,我们倒会通过预选赛,那时我们就会坚定地对他说:如果你觉得你的球队不争气,就回家去吧,我们自己干……〃 不用说,此文一经刊登,立即被各种传媒转载,对贝肯鲍尔形成了极大的负面作用。 1986年的墨西哥世界杯赛,西德队果然没能夺冠,这让舒马赫有些不满。他认为此次冲击世界杯失利主要是球员不务正业和教练水平低下所致,为此他推出了一本专著《开场哨响》。这不是一本专讲足球的书,书中的内容大多是西德队队员在墨西哥世界杯赛期间吸毒、服用兴奋剂、玩弄妓女等丑恶行径。此书一出,联邦德国国内立即像炸了锅一样,谴责之声不绝于耳。 盛怒之下,贝肯鲍尔炒了舒马赫的鱿鱼,将他从国家队扫地出门,结果国内的俱乐部没有一家敢收留他。这位德国历史上最有个性的守门员只好流落他乡,虽然凭借自己的知名度和一身绝技勉强找到了就业的机会,但他再也没能在德国足坛上重现,这位天才守门员就这样毁在了自己的手里。  
No。73 〖巴西〗 索乌萨·罗马里奥
索乌萨·罗马里奥1966年1月29 日出生于巴西里约热内卢。身高米,人称〃小马拉多纳〃,绰号〃独狼〃、〃冷面杀手〃。 罗马里奥的长相酷似马拉多纳,又矮又胖,也穿10号球衣,他同马拉多纳一样,具有超人的平衡能力和魔术般的控球技巧。他能够跌跌撞撞地从人缝中把球带出来直扑球门,身后留下一群东倒西歪的后卫。罗马里奥的脾气也像马拉多纳,他同样桀傲不驯。不同的是马拉多纳从来不和队友吵,罗马里奥急起来却不分内外,逮谁跟谁急。 罗马里奥在1988年汉城举办的奥运会足球赛一举成名。在对苏联队的比赛中,他带球直插对方禁区,苏联的著名后卫库兹涅佐夫情急之下用双手紧紧搂住他的腰,企图阻止他的前进,但罗马里奥仍然不顾一切地将球踢进对方的大门。这种高难动作的进球只有马拉多纳才踢得出来,所以人们称他为马拉多纳第二。在这届奥运会上罗马里奥获得了最佳射手奖称号,可他好像并不看重荣誉,一副无所谓的样子,进球是他的本职,他责无旁贷,这是他的热情之源。〃一场比赛进三四个球没什么好激动的,〃他说,〃因为这是我的工作。〃 罗马里奥后来转会荷兰PSV埃因霍温队,在这里体会了全攻全守的真谛。他不仅负责进攻,还积极参与防守,把桑巴舞与荷兰的速度与技术结合在一起,战斗力有了明显的提高。埃因霍温队夺得1989、1991和1992年荷兰甲级联赛冠军;1989、1990年荷兰杯赛冠军,罗马里奥是主要功臣之一。 1992年罗马里奥转会西班牙巴塞罗那队,但他适应不了该队的踢法和人际关系,后转会巴西弗拉门戈队,回到国内踢球。1994年第十五届世界杯足球赛上,他和贝贝托组成了杀伤力极大的前锋线,在佩雷拉和扎加洛的指挥下,每场比赛都给对方的大门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在本届世界杯赛上他共射入5球,荣获金球奖,使巴西队捧回久违24载的世界杯冠军。1994年底罗马里奥当选国际足联评选的世界足球先生。 罗马里奥性情孤傲,恃才傲物,口无遮拦,经常与队友和教练发生争执。他经常不留情面地对教练和队友指手划脚,批评1994年世界杯的最佳搭档贝贝托是个胆小鬼,说埃德蒙多和穆勒是凡夫俗子。他甚至对教练的排兵布阵说三道四,指点江山,盛气凌人,人际关系较差。难怪有的媒体说:〃罗马里奥控制球的本领明显比他控制嘴的本领强100倍。〃 不过,罗马里奥有自己的资本,他不信英雄无用武之地,凭着一身空前球技他不信保不住自己的饭碗。1992年因拒绝参加巴西国家队对德国队的比赛,被巴西队除名,他扬言再也不为国家队踢球。但在1994年美国世界杯的外围赛上巴西队处境尴尬,几名前锋队员虽然很努力但就是不进球,得势不得分,在最后对乌拉圭的比赛只有战胜才能取得出线权。临危时刻,罗马里奥成了巴西队的救命稻草,再次被请回国家队,结果他不负众望,以两个干净利落的进球将巴西队送进了美国杯赛场。赛后,他自然成了巴西队的英雄,他在回答记者的提问时不假思索:〃我是上帝派来的使者。〃结果赢得满堂喝彩。 罗马里奥笃信上帝,每次比赛上场前他都要在胸前划十字,祈求上帝保佑他。每次进球后他不是像贝贝托那样做出抱婴儿的动作,而是双手合十,感谢上帝的恩赐。1994年参加美国世界杯,刚下飞机他就直奔教堂,虔诚祈祷。 罗马里奥拥有独步当今世界足坛的球技,他精灵怪巧的抢点、弹无虚发的射门和声东击西的助攻使对手防不胜防。他在场上很少积极跑动穿插策应,但只要一有机会他会像雄鹰一样翩然而至,破门得分。他靠的不是满场飞式的跑动,而是猎犬式的灵敏嗅觉。 罗马里奥有〃独狼〃之称。这个绰号至少有两方面的意思。一方面指他不善与人交际,天马行空独来独往;另一方面指他在场上很少跑动,表面上懒懒散散。有人计算过,一场足球比赛,罗马里奥也就跑十几个来回,很少参与防守,一般都在对方半场守株待兔。一旦他在对方禁区前沿得球,他十有八九能攻破对手的大门。他就像一只独狼,在没见到猎物的时候很可怜,但一见到猎物,杀手本性便暴露无遗。 克鲁伊夫曾说:〃罗马里奥常常在整个比赛中消失,然后突然从什么地方冒出来,踢进一个决定胜负的球。〃这位荷兰足球大师的评价很有道理。 罗马里奥最典型的入球是在对方禁区前沿得球,然后急转身起脚打门,动作连贯,从不拖泥带水。在运动中射门是他的看家本领,在对方后卫的夹缝中寻找破绽起脚打门是他的拿手好戏。 罗马里奥仍然驰骋在绿茵场上。在2001年对墨西哥的一场比赛中,老将罗马里奥在最后一秒钟的进球使巴西队以3∶3逼平了对手。罗马里奥同时以68个进球超过济科成为为巴西国家队进球第二多的人,排名第一的是球王贝利,他为国家队踢进了100个球。  
No。74 〖意大利〗 保罗·马尔蒂尼
保罗·马尔蒂尼是世界上的最佳后卫之一。他风度翩翩,有〃C米兰王子〃和〃白马王子〃之称。
保罗·马尔蒂尼1968年6月26日出生在意大利米 兰。父亲塞萨里·马尔蒂尼是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C米兰队和国家队的主力后卫,谙熟锁链式防守的真谛。1955年在C米兰队首次获得意大利甲级 联赛冠军,此后又相继在1957、1959和1962年3次夺冠。1963年作为C米兰队的队长率队以2∶1战胜葡萄牙本菲卡队获得C米兰历史上的第 一个欧洲冠军杯。他是第一个举起这个奖杯的意大利人,创造了C米兰历史上的第一个辉煌年代。老马尔蒂尼1967年5月28日打完最后一场甲级联赛后正式 结束了自己的球员生涯。第二年他的宝贝儿子保罗·马尔蒂尼出生。
1985年1月,年仅16岁的马尔蒂尼开始了意甲联赛的第一步。当时,具有传奇色彩的 教练尼尔斯·林德霍尔姆对他说:〃出去踢,那只是场比赛。〃马尔蒂尼说:〃在多年的足球职业生涯中,我一直在意甲效力。我非常幸运一开始便参加了水平极高 的比赛,并且逐渐成长起来。和弗兰科·巴雷西在一起,我学到了不少东西,不仅有足球技术,而且学习他的领袖气质。可不是每一个优秀球员都能那么幸福地加盟 一支优秀球队,还能不断取得各种荣誉。〃
小马尔蒂尼充满激|情而又不失成熟的表现,使他很快就赢得了C米兰队的一个主力位置,并在1987~1988 赛季随队一起夺得了意甲联赛冠军。当第一块金灿灿的奖牌挂在脖子上的时候,他才19岁,比他父亲当年获得第一块金牌早了3年。
马尔蒂尼每时每刻都精力 充沛,无论赛场上发生怎样的情况,他都会保持自己清醒的头脑,而不会轻易冲动,防守对方时准确而又干净。他左脚的技术日臻完美。如果空间允许,他为了躲开 对手,会先将球踢出3米以上,然后再人球分过,屡试不爽。
在1988~1989赛季,马尔蒂尼获得了平生第一个欧洲冠军杯。在决赛中他和巴雷西等队友 密不透风的后卫线让布加勒斯特星队无功而返。在稳固防守的同时,他频频插上助攻,结果全队以4∶0战胜了布加勒斯特星队。
第二年马尔蒂尼和队友们又以 1∶0将本菲卡队打败,再获欧洲冠军杯。1989年和1990年他们分别以1∶0和3∶0战胜哥伦比亚的麦德林民族队,巴拉圭的奥林匹亚队。他迎来了父亲 退役之后C米兰的又一个黄金时代。
1990年在意大利本土举办的第十四届世界杯赛上,马尔蒂尼和他的队友们没能进入决赛,失去了一次在家门口夺冠的 机会。
在1994年的欧洲冠军杯赛中,由于巴雷西无法参加对巴塞罗那的决赛,卡佩罗教练将马尔蒂尼调入中路,他以开阔的视野和气质不凡的大将风度让人 们领教了他的本领。其实他可以踢好几乎每一个位置。这场比赛,拥有罗马里奥和斯托伊奇科夫等超级球星的巴塞罗那队以0∶4败北。
也许命中注定与世界杯 奖杯无缘,马尔蒂尼在1994年的美国世界杯赛上再次冲击失利。由于巴雷西因伤退出比赛,他站在了巴雷西习惯的位置上,并担任场上队长。十年磨一剑,马尔 蒂尼不仅技术成熟了,他的作风也成熟了,他的为人得到了教练和队友的一致肯定,他是场上无可争议的灵魂。在决赛中,他们在点球比赛中输给了巴西队。意大利 队再次输在了点球上,命运就是这样作弄人。
公道自在人心。在这届世界杯赛上,马尔蒂尼的表现值得称道。他是这届杯赛上上场时间最多的队员,高达690 分钟。国际足联的技术小组、德国《踢球者》、法国《十一人》均将他选为世界杯最佳阵容。这一年他第四次夺得欧洲冠军杯冠军。1994年底英国《世界足球》 评选他为〃世界足球先生〃,他是世界上第一位获此殊荣的后卫。
人们称赞马尔蒂尼是这个星球上最好的后卫。他的动作有效但不粗野,是个中规中矩的球员。 虽然偶尔也有犯规动作,但由于他在裁判心中的印象不错,所以经常能够侥幸地逃过处罚,一个赛季下来几十场比赛,他累计黄牌不超过四张,从未得过红牌。这应 该得益于其父老马尔蒂尼的真传。用脑子踢球而不是去踢伤对手是父亲给他的忠告。
马尔蒂尼留给足坛的是一流的防守技术和忠诚。巴雷西退役后,他自然而然 地代替了巴雷西的位置。他坚决执行新教练扎切罗尼的〃三后位〃打法,说服队友一起服从教练的战术,正是因为他的这种奉献,C米兰队才在1999年再次夺 冠,取得了短暂的辉煌。
作为世界第一左后卫,在比赛当中,再优秀的前锋都不愿意闯马尔蒂尼这道关。他的最大特点是紧逼盯人和卡位相结合,头脑清醒,判 断力强,卡球不卡人,不侵人犯规。他在绿茵场上拼搏了这么多年,从来没有哪一位前锋被他踢伤过。他也不与裁判争执,对队友如同兄弟,他是队里的绝对精神领 袖。
No。75 〖阿根廷〗 卡洛斯·比拉尔多
比拉尔多是由妇科医生改行当教 练的,这本身就非常令人惊奇。更奇的是他敢为人先,提出了与众不同的足球思想。他坚决执行明星战术,提倡比赛结果论,不追求表面的好看,是20世纪80年代国际足坛上非常著名的一位教练。 卡洛斯·比拉尔多生于1939年,60年代毕业于医学专业,是执业的妇科医生。由于酷爱足球,他放弃行医进入足球界,曾在博卡俱乐部以及国家队担任主教练。比拉尔多是一个善动脑子的人,他谙熟足球历史,对足球技术的发展做过非常深入的研究,所以在排兵布阵上自成一体。 比拉尔多对20世纪70年代盛行的〃全攻全守〃打法非常欣赏,但也找出了其中的破绽。〃全攻全守〃的前身实际上是60年代由英格兰教练拉姆齐发明的〃4…4…2〃阵形,其优点在于提供了足够的防守力量,确保了球队控制中场,并向两名前锋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比拉尔多经过研究,发现参赛各队基本上都用〃4…4…2〃阵形,只安排两名前锋担当攻击任务,因此只需要两名盯人后卫和一名自由中卫照顾他们即可。这就解放了传统打法中的一名后卫,使中场由4人增加到5人。这样既可保证阿根廷队后卫线稳如泰山,又增加了中场的力量。 比拉尔多是一个坚定的中场论者,他认为足球比赛究其根本是中场的争夺。进攻从中场开始,防守也从中场开始,谁掌握了中场核心,谁就能赢得胜利。但掌握中场核心的必须是一个技术熟练能够控球的球星,承担进能攻退能守的组织责任,穿针引线,将全队拧成一股绳。马拉多纳正是这种领军人物,有了马拉多纳,比拉尔多可以放心,中场大权必在阿根廷队手下。为此,他专门制定了以马拉多纳为核心的踢法,进攻由马拉多纳发动,防守也由马拉多纳指挥,3条线谐调一致,进退有序。有人称比拉尔多的战术是明星战术,他并不反对。没有杰出的明星就没有一流的球队。 1986年比拉尔多率领阿根廷国家队征战墨西哥世界杯赛,所向无敌。他们在1/4决赛中战胜了坚持〃4…4…2〃打法的英格兰队,证明了〃3…5…2〃战术的优越性。这场比赛马拉多纳顺利地完成了比拉尔多交给他的任务,并一人攻进了两个具有经典意义的球。赛后连球王贝利也不得不承认马拉多纳是几十年才出一个的足球天才。这届世界杯夺冠是比拉尔多用智用谋的结果,也与巅峰时期的马拉多纳和队友的努力分不开。 比拉尔多追求的是成功,他摈弃了拉美足球的表演特色,转而务实地追求成功率,哪怕只赢对手一个球都行。这种指导思想在1990年的意大利世界杯赛上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比拉尔多先后应聘去哥伦比亚、西班牙、危地马拉、利比亚等国的足球队执教。做为妇科医生出身的足球教练,比拉尔多对球员在比赛前的性生活做过研究。比拉尔多认为,球员在场上集中精力踢球是最要紧的,这需要很多因素,其中之一就是性生活正常。运动员都是四肢发达的人,有强烈的欲望,必须给他们发泄的机会。不论哪个项目的运动员,健康的标准应该是不熬夜、不酗酒、不抽烟和性生活适度。他的建议是每次比赛后球员应该回家,吃好、喝好、休息好,第二天有一次性生活,星期二便可以正常投入训练,这样可保一周平安。假如采取相反的办法,球员在星期二训练时腿都站不直。 比拉尔多的执教生涯是成功的,一次世界杯冠军和一次世界杯亚军足以证明。 比拉尔多对政治也有浓厚的兴趣。新世纪第一天,比拉尔多宣布,他将参加2003年的总统竞选。迄今为止有意竞选2003年阿根廷总统的还有前总统梅内姆。比拉尔多已经组建了自己的政党……〃团结党〃。他强烈抨击当前的阿根廷国家政治腐败,认为自己虽然缺少从政的经验,但更重要的是想为公众切切实实办点事,何况〃现在需要做的事太多了!〃。 在视足球为生命的阿根廷,比拉尔多的号召力是不容置疑的。  
No。76 〖英格兰〗 汤姆·芬尼
汤姆·芬尼是一个典型的生不逢 时的足球队员,以他的能力,即使穿着风衣代表任何球队参加任何地点的比赛都照样会射门得分。这不是夸大其辞,他有超凡的球技。如果不是英国人当初自以为是不愿意参加各种大赛的话,如果不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耽误了两届世界杯的话,他可能会取得足以令各路球星们嫉妒的成绩。 他个人一生得过的最高奖赏是1955年和1958年的最佳球员。除此之外,他没有什么荣誉可以炫耀。 芬尼生于1922年。14岁那年,普雷斯顿俱乐部欲和他签约,每周付给他两英镑10先令薪水,条件是除了踢球外,他还要负责擦鞋和拖地板。 普雷斯顿俱乐部有着辉煌的历史和传统。1938年芬尼还是替补的时候,俱乐部就赢得了足总杯冠军。1940年秋季芬尼作为职业球员第一次上场踢球。但由于当时处于战争状态,球队不久就解散了,球员的周薪降到了10先令,各地区自行开展足球联赛。普雷斯顿队在芬尼的带领下夺得了北方赛区的冠军。 1942年汤姆·芬尼应征入伍,在皇家装甲兵部队服役,在第八军当过坦克兵和机械兵。后来,他的足球才华帮了他的忙,他被特许不再舞枪弄棒,而是给部队表演足球杂耍。他的足迹遍及南安普顿、纽卡斯尔等地。后来,他被派到埃及服役,即使在这里他也没忘掉足球,经常组队比赛。 战后,芬尼就重新加入了普雷斯顿俱乐部。他白天工作,晚上训练,想把损失的时间补回来,有时不我待的使命感。足协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终于启动了联赛。1946~1947赛季开始后,芬尼才真正开始了自己的足球生涯。 第二年,在主场对德比郡队的比赛中,芬尼的表现令人叹为观止。开赛后不久,德比郡队先声夺人,以2∶0领先。芬尼力挽狂澜,追成2∶2平。上半场结束时,双方踢成3∶3平。下半场双方易地再战,又是德比郡先得分,以4∶3领先,但芬尼越战越勇,不仅追成平局,最后还以7∶4让对方臣服。这场比赛被芬尼称为他一生最精彩的比赛,每到关键时刻都是他追平,最后是他得分反超。 接下来的赛季芬尼因伤不能上场,大部分时间作了看客,结果普雷斯顿降级。他们花了两个赛季的时间才夺得乙级队冠军。在普雷斯顿为升级而拼搏的时候,芬尼在国家队如日中天。这期间他代表国家队出场50次,无一败绩,其中对葡萄牙队和意大利队的比赛尤其值得一提。1947年芬尼第一次与马休斯合作,代表国家队迎战葡萄牙队。虽然芬尼只攻入一球,但英格兰队以10∶0的悬殊比分狂胜对方。两队再次相逢的时候,葡萄牙队技术有了明显的提高,但芬尼进步得更快,英格兰队以5∶3战胜对方,其中有4球是芬尼攻进的。 到都灵挑战10年前的世界冠军意大利队对英格兰队来说很刺激。虽然遭二战重创,但意大利队仍被认为是世界第一强队。客场作战,芬尼丝毫没有畏惧,他梅开二度,两破对方大门,最后英格兰队以4∶0战胜了这支老牌劲旅。 1950年,以现代足球鼻祖自居的英格兰终于放下架子,参加了在巴西举办的世界杯。在小组赛中,他们先以2∶0击败智利队,但第二役却输给了名不见经传的美国队。赛前夺冠呼声很高的英格兰失去了一次宝贵的机会。芬尼受到了球迷们的谩骂与指责。但最让芬尼痛心的是英格兰足球技术已经落伍,WM阵形已经过时。 1953年主场迎战匈牙利的比赛更加坚定了芬尼的看法。这场球赛在温布利大球场举行,虽然芬尼因故没能披挂上阵,但他在观众席上看得真真切切,以普斯卡什和希代古提为首的匈牙利队打法先进,气势如虹,以6∶3轻取自以为是的英格兰队。7个月后,芬尼随队回访匈牙利队,结果以1∶7输得更惨。芬尼哭了,不是为输球。几十年来,英格兰足协闭门塞听,孤陋寡闻,不睁眼看世界,根本不知道外国已经超过了他们,芬尼伤心透了。 有人喜欢把芬尼与马休斯作比较,其实他们是不可比的。马休斯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边锋,具有超一流的盘球功夫,他得球后会利用个人技术盘带过人,直奔禁区,传给同伴。他很少射门,因为他的射门功夫不尽人意,在为国家队出征的84场比赛中,马休斯共射进3球。相比之下,芬尼伟大得多。他不仅可以长奔突袭直捣对方禁区,还可以在对方的密集防守中寻找破绽破门得分,盘球过人给队友创造机会也是他的拿手好戏。他的技术全面,左右脚功夫均在马休斯之上。 1954年在瑞士举办的世界杯上,英格兰队再遇挫折,虽然打入八强,但最终被南美劲旅乌拉圭击败。西德队赢得了这届世界杯。具有讽刺意味的是,6个月后,英格兰队在温布利大球场迎战西德队,芬尼和马休斯在本国球迷的助威声中越战越勇,以3∶1赢了世界冠军西德队。英格兰队的实力可见一斑。第二年他被评为最佳球员。 1958年芬尼第三次征战世界杯,在首场比赛中他罚进一粒点球。但由于伤病的原因,他没有参加其余的比赛。但这一年,他在国内超级联赛和其他友谊比赛中的成绩使他再次当选为最佳球员,也成了英国历史上第一位两次当选最佳球员的人。 1998年的新年,芬尼被册封为爵士。  
No。77 〖意大利〗 贾尼·里韦拉
意大利的C米兰俱乐部拥有过 两个世界一流的射手;一个是贾尼·里韦拉,另一个则是荷兰的范·巴斯腾。在俱乐部评选20世纪最佳球员的时候,巴斯腾以一票之差败给了里韦拉。事后,代表C米兰出场201次打入124球的超级射手巴斯腾说:〃我只是C米兰历史上的一个小片段,而里韦拉却是永恒的。〃他知道自己与里韦拉的差距很大。 里韦拉是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意大利最出色的球星,是意大利足球历史上最聪明的内前锋。由于他攻击力强,破门得分多,擅长为队友创造进攻机会,人称〃炮手〃。他4次代表意大利国家队参加世界杯赛,为意大利先后夺得1968年欧洲足球锦标赛冠军和1970年第九届世界杯亚军。 里韦拉最辉煌的业绩是在C米兰俱乐部建立的。他是公认的战术统帅、场上的灵魂和射手,没有人能像他那样出色地代表C米兰队。他17岁加盟C米兰,在这里拼搏了20年,直到1979年退出足球比赛为止。在他的帮助下,俱乐部才把欧洲冠军杯等荣誉收入囊中的。 贾尼·里韦拉1943年8月16日生于意大利亚历山德里亚市。他从小喜欢足球,少年时代就在该市一个教会的代表队里踢过球。13岁那年,亚历山德里亚市足球俱乐部的教练佩德罗尼首先发现了里韦拉的足球才华,让里韦拉加入了亚历山德里亚足球俱乐部的乙级队。亚历山德里亚队专门为他配备了教练,从一招一式教他,使他打下了牢固的基础。15岁那年,里韦拉参加了8场青年队的比赛。1960年,里韦拉被财大气粗的C米兰队以万美元买走,当时他才16岁。虽然亚历山德里亚队舍不得放他,但为了他的前程也只能忍痛割爱。 里韦拉身材比较单薄,个头不高,在场下非常文静,格外讨人喜欢。但一到了赛场上里韦拉立刻就会换上另一幅面孔,表现得生龙活虎。他技术动作非常漂亮,接球稳、传球准,盘带过人如入无人之境,禁区内射门脚法巧妙,头球功夫也很出色。才十几岁的年纪,里韦拉就以自己超凡脱俗的球技和乖巧的为人赢得了C米兰俱乐部上上下下的喜爱。里韦拉在球场上的表现更为他赢得了天才少年的美誉。 里韦拉很快在C米兰队站稳了脚根。第一个赛季他就取得了骄人的成绩。1962年他入选国家队,第一次出场是代表国家队迎战实力不俗的比利时队。同年,里韦拉帮助C米兰队夺得了意大利甲级联赛的冠军,并成为队里的主力。 一年后的1963年,C米兰在英格兰举行的欧洲冠军杯决赛中遭遇葡萄牙的本菲卡队。比赛当 中,里韦拉摆出了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架式与特拉帕托尼密切合作,打败了这支不可一世的球队。正是因为在欧洲比赛中的杰出表现,在当年的欧洲最佳球员评选中里韦拉仅次于苏联的著名守门员雅辛,居第二。如果里韦拉生在现在这个时代的话,他肯定不会比罗纳尔多差,在20岁之前他也能当选世界足球先生。 从此,里韦拉就成了C米兰的灵魂人物。人们对他的期望值更高了。一方面这是好事,因为大家认可了他的水平,相信他能发挥得好;但另一方面这也是压力,是一种思想负担。 1966年的世界杯上,意大利队表现平平,遭到了国内舆论的猛烈抨击,里韦拉受到的指责最多。他克服了常人难以想像的压力,挺了过来。 1968年里韦拉再次带领C米兰夺得意大利甲级联赛冠军,比排在第二位的俱乐部净剩9分,可谓遥遥领先。1969年里韦拉当选欧洲足球先生,这是他足球生涯中得到的最高荣誉。 1968~1970年期间,里韦拉卷入了一场纷争。他和国际米兰队的马佐拉双双入选国家队,但两人为谁踢主力谁穿几号球衣发生了争执,并惊动了意大利足协。1970年世界杯赛前,意大利足协主席出面调停,让里韦拉和马佐拉双双改踢攻击型中场的位置,马佐拉踢上半场,里韦拉踢下半场,两人的矛盾才算平息。在对西德队的半决赛中,里韦拉披挂上阵后,积极跑动寻找战机,在双方踢成3∶3的情况下将比分改写为4∶3,是他的一粒关键入球将西德队送上了回家的路程。这个进球至今还让德国球迷耿耿于怀。 70年代,里韦拉在平息了国家队里的矛盾之后,斗志更高,球技更精。他重新踢起了自己熟悉的内前锋位置,并于1973年再次为C米兰球队夺得意大利冠军杯和欧洲优胜者杯。 1979年里韦拉正式挂靴,退出了足球比赛。  
No。78 〖意大利〗 西尔维奥·贝卢斯科尼
西尔维奥·贝卢斯科尼是一个传 奇式的人物,他既是一位政客,两次出任意大利总理;又是一个成功的商人,旗下的费尼韦斯特集团经营着电视新闻网、出版业、房地产等。他在意大利是一个很有影响的人物。把他选入本书是因为他经营的C米兰足球俱乐部曾辉煌无限,尤其是荷兰〃三剑客〃风光一时,为现代足球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贝卢斯科尼富甲一方,旗下有500多家公司,包括意大利3家最大私营电视台、最大出版公司、著名的C米兰足球队以及银行、保险及其他业务。据《福布斯》杂志估计,贝卢斯科尼在全球富豪排名榜中排第21位。 贝卢斯科尼1936年9月29日生于米兰,获得过法律学位。他父亲是当地一家银行的官员。贝卢斯科尼小时候便显示出了商业才能:学生时代,他曾帮同学做考试卷并以此获得额外收入。 贝卢斯科尼的商业生涯始于20世纪60年代。1962年,贝卢斯科尼成立了一家建筑公司,并且在60年代的米兰房地产热潮中赚了大钱。1978年,贝卢斯科尼建立了有线电视台。贝卢斯科尼的理想是打破国有广播电视公司RI在全国电视广告方面的垄断。然而当时最大的障碍在于,法律只允许RI在全国范围播送节目,而私有商业电视台的节目只能在当地播出。但贝卢斯科尼很快就找到了解决办法。他从国外购入大量制成节目(尤其是美国电影和肥皂剧),并以很低的价钱出售给地区性小电视台。贝卢斯科尼从他事先录制好的插在这些电视节目中的广告中获取收益。而Cnle5的各个连锁电视台都在同一时间播出这些节目和广告。就这样,贝卢斯科尼很快在全国范围内赢得了观众。到1986年,他占据了全国商业电视80%的市场。 贝卢斯科尼1986年2月买下C米兰足球队。这个俱乐部建于1899年,当时的创始人休伯特·基普林就说〃红色是魔鬼的颜色,而黑色则散发恐怖气息〃。他要让所有的球队害怕C米兰队。 贝卢斯科尼买下C米兰俱乐部之后,对俱乐部进行了大刀阔斧般的改造。他从帕尔玛请来了由鞋商改当教练的萨基执教,当他把聘书放在萨基的办公桌上时,萨基激动得热泪盈眶。萨基是位执着的教练,他从不服输。但萨基也有许多毛病,他为人死板,独断专行,有时候甚至骂骂咧咧,许多人感觉与他很难相处。贝卢斯科尼却用人不疑,他尊重萨基,让他放心大胆地研究新战术,试用新打法。在他的鼓励下,萨基把荷兰式的全攻全守与意大利式的稳固防守相结合,形成了新式的全攻全守打法。这种打法颇有声势,攻守兼备,领一时风骚。 萨基还建议贝卢斯科尼招兵买马,增加新鲜血液。贝卢斯科尼慷慨解囊,先后于1987年和1988年从荷兰请来了古利特、巴斯腾和里杰卡尔德,组成荷兰〃三剑客〃。后卫线上还有忠诚不二的巴雷西司职清道夫的位置( 影响世界足球名人排行榜 http://www.xlawen.org/kan/7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