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新辣文小说网 > 仙侠修真 > 演化洪荒 > 演化洪荒 第 22 部分阅读

第 22 部分阅读

    敖乙道:“那位前辈曾经救过我的命,还为我重塑这具具有魔性的龙躯,我觉得他没有什么种族之分,应该可以请出山。”

    洪荒三族都陷入沉默,洪荒没有这么简单,强者如林,以前随便自己等人折腾,是人家根本就不在意。的确可笑之极,在别人眼里就是跳梁小丑。

    洪荒暂时走上上了平静的轨道,看是平静,也许更加波涛汹涌。

    在洪荒之中随处可见争斗,每次的打斗都会死去无数的生灵,一股股生灵死前不甘的怨气,怨念,戾气等等负面力量,统统汇聚到一起形成一股庞大的魔云,魔云翻滚,为幽冥地的四极煞气柱不断的提供能量。

    起初四极煞气柱只是散发着淡淡的能量波动,并没有引起罗睺的注意。

    日积月累之下煞气柱身上的气息变得加浓厚,丝丝摄人心魄的力量开始从其上散发而出。但是还不够,直到天地大劫初现,大量的魔云形成,浇筑在四极煞气柱上,才使得四极煞气柱散发的力量陡然增加。

    罗睺每日在四极煞气柱下修炼感悟,等待这天地恶煞至宝的出世。

    恶煞至宝出世之日就是自己斩破天地,跳脱这幽冥地之时。

    罗睺向还在闭关的大荒骷髅,天鬼吩咐道:“你们向冥河借个路,去洪荒大陆吧!”

    幽冥血海,汪洋的血水无边无际,无波无浪。而就在此时,原本寂静无波的血海忽然翻腾起一片浪涛,紧接之后整片血海一阵沸腾,一道人影从血海之中缓缓升起。

    这人脸色阴沉,又要借路,心中顿时大怒,自己不去招惹你就罢了,何必招惹我。

    忽地血海一阵狂啸,竟然有人可以搅动这无边无波的血海,一股凌厉的杀气弥漫于整片幽冥血海。冥河也不是软弱之人,大喝一声,引动血海之力,对抗那凌厉的杀气。

    凶煞之气,嗜血之光猛然碰撞在一起,厉鬼般的嘶吼,野兽般的嚎叫,漫天的血光,凶煞的黑气,血海为之翻腾,空间为之震荡……

    混沌深处,一座绵延千千万里的大陆横贯整个混沌深处。大陆上部漂浮着三朵不知有几万里的庆云。庆云不住幻化云涛海浪,如波似涛,云中阵阵灰蒙蒙的光芒翻腾不定,演化世间众生。

    其中一朵庆云之中,忽的青光闪现,接着金光大作,霞光四溢。霞光之中一朵青莲舒茎展叶,枝叶青翠欲滴,如同翡翠,透出莹莹宝光;其上镌刻无上的大道铭文和神秘图案。接着花苞慢慢展开,大放五彩毫光,璎珞万朵,无边异香弥散开来。

    其中端坐一青袍道人,容貌高古而清奇,双眼看似浑浊,却似演绎星辰生死幻灭,万物轮回,迷雾之后有无量金玉之光,一股看破尘世的沧桑感扑面而来,金木水火土五气透胸而出,如同水汽,蒸腾而上。

    庆云之下的大陆,一阵翻腾,无数的灰尘扑簌,山石碎裂,呼啦啦的掉落。这大陆不断缩小,慢慢端坐起来。

    那青莲之中的道人,被一朵青莲托浮,慢慢飘到大陆跟前,施礼道:“见过本尊。”

    那大陆化为盘古模样,还礼道:“见过道友。”

    那道人是盘古善尸,道:“洪荒杀劫将起,天地不免崩塌,可惜了道友的一番心血。”

    盘古一阵心痛道:“也怪不得别人,天地演化过于简单,没有一点限制,任其自己自我演化。天地灵气又充足富裕,造就了一批批天地强者。更恨这些人野心太大,妄想霸占整个天地,令人遗憾的是天地没有限制他们的力量。现在悔之晚矣。”

    善尸道:“这就是天地演化的一个必要过程,我们就是要一步步完善天地,那恶尸开辟的天地,恶念影响了整个世界太多,也不无关系。”

    盘古又叹息道:“大道把混沌中神魔残魂和天材地宝的碎片一次投入那方世界,是不是错了。”

    善尸道:“大道的念头,不是我等能揣测的。”

    盘古望了一下混沌深处,道:“也是我们还看不透,天地真的会破碎吗?也许……”

    善尸道:“我们还要早作打算。嗯!”

    盘古沉默一声,问道:“道友,什么时候开天。”

    善尸道:“我还要等待时机。道友保重,”说着,化身一道流光,向那天地飞去。

    望着化身流光的善尸,暗自叹道,每个人都自己的路,也许会永世长存,也许是昙花一现。我也有自己的路,看不破自己,认不清自己,那就去寻找自我。

    头顶上的一朵庆云晃动,从中射出一道玄奥的玄黄光芒,玄黄之气流转。

    盘古向面前的黄袍道人,施礼道:“见过道友”

    那道人还礼亲切的问道:“道友,你可决定了。”

    盘古点头不语。

    那黄袍道人道:“自身难斩,世人皆可分得清善恶,但是难看透自我。”

    盘古施礼道:“还请玄黄道友成全。”

    玄黄道:“好,你欲本我开天,我可以保全您这世记忆,待到你有一天能找回自己,我还你记忆。但是此去,磨难重重,甚至有可能在洪荒轮回中烟消云散。”

    盘古道:“多谢道友,不需多劝,这么多元会过去,一路从混沌中走来,我还是看不清自己,必须有所抉择。也许舍去才能有所得。执念即我,我即执念。还请道友多加看护我这三念元神。”

    玄黄道:“这个自然,你我相交多年,你那善尸与我一份元神相合,化名鸿钧,行走于洪荒之中。你那恶尸元神,也在慢慢恢复中。”

    盘古长叹一声,道:“那就好。”说着一道满含执念的元神,从盘古头颅中溢出,被玄黄收在手中。一具顶天立地的万丈身躯,耸立于混沌之中。

    玄黄望着这万丈身躯,施了一礼,喃喃自语道:“你这三道元神都是有大气运的,大机缘的,自会有大道守护,道友无须多虑。去吧”

    玄黄伸手一指,庆云中的青莲飞进那具没有元神的身躯,那身躯顿时发出一声震天怒吼。

    玄黄淡淡道:“去吧,这方世界,没有灵气,没有天道,没有修炼法门传承,没有天材地宝,只有平平淡淡,一切自我演化。这就是盘古的执念,希望通过这样方法,减少毁天灭地的力量,让天地长存。”

    第八十一章 点化

    洪荒此时仅仅经历了百万年的时候展,先天灵气充足的在很多地方已经液化成水。而且洪荒之中任何一处地方灵气充足,变成一片片完全由灵气聚合成的雾云。

    无数灵根植被遍布洪荒,但是草木之精天生灵魂弱小,灵智开启几乎需要莫大的机缘,尤其是天生强悍的先天灵根,几乎一生都不能化形。但是一旦开启灵智,由于天生的亲近自然,融于自然,吸取灵力储存灵力的本领,几乎没有洪荒其他生灵可以相比。所以洪荒之中草木灵根多之又多,往往成为其他洪荒生灵的口中之物。

    这也是天地演化的结果。

    洪荒之中遍地都是珍宝,随处可见的先天药材,灵根。鸿钧一路驾云而行,领略洪荒百态,感悟造化之奇,遇到一些珍稀灵根,仙草都会顺手收取。

    这洪荒要是少了这许多杀戮,真是天地胜景。

    鸿钧望着眼前的一处山谷,不由感叹到,又是一处仙家福地,只见山谷云雾蒸腾,白雾弥漫,似梦如幻,日月精华之气沉积,瑞气喷薄,霞光万道,光华阵阵,犹如仙境!

    鸿钧迈步其中,见一天然阵法阻隔,双目神光闪烁,把整个山谷看通透,看着那山峰起伏出灵气阵阵,一缕黄光时隐时现,氤氲之气缭绕,地脉滚滚黄|色之气不断凝聚消散,掐指一算,大笑道:“先天戍土之气凝化,开天后先天灵根人参果树,修炼千万载,就等今日之机缘。罢了,今日就成全于你。”

    鸿钧双手一挥,在不破会阵法的前提下,迈步进入山谷,一株通天大树,直上去有千万尺余高,根下有七八千丈围圆。枝叶相连,遮天蔽日。青枝馥郁,绿叶阴森,那叶儿却似芭蕉模样,其上遍布奇异的花纹脉络,天成的大道神物。枝上金光点点,闪烁着耀眼的光芒,让人不敢直视。

    鸿钧运转神目,金光之中显露出一个人参果,真个象孩儿一般。挂在枝头,手脚乱动,点头晃脑,风过处似乎有声。

    这人参果树三千年一开花,三千年一结果.再三千年才得以成熟,九千年产三十颗。人若有缘,闻一闻能活三百六十岁.吃一个能活四万七千年。

    鸿钧伸手一点,一道玄黄之气蕴含着造化之力,夹杂着修炼法门,飘向人参果树。

    只见那人参果树一阵轻颤,枝头人参果乱跳,做参拜施礼状,像是感谢这点化之人。

    鸿钧淡淡一笑,道:“你也是有大机缘之人,再送你一场造化。”体内的玄黄之气涌动,冲向地底不断聚灭的滚滚黄|色之气。

    滚滚黄气顿时被万物之母气的玄黄之气包裹,发出一声欢快的鸣叫,穿透天地屏障,在空中映射出一龙一凤的虚纹,无边的天地灵气,日月精华,地脉龙气,化为漩涡涌入这龙凤虚纹之中,随着大量天地精华的融入,这龙凤之体逐渐凝实。

    金凤展翅,鸣动天地,金龙腾跃,啸传神州。这时,还未消散的洪荒三族的精气被龙凤宝录牵引,纷纷化为漩涡融入其中。

    鸿钧点头道:“这天地胎膜形成的龙凤宝录,可以引动天地之力,蕴盖天地万物。这龙凤宝录出世,洪荒三族的命运也大体被天道定下了。强求不得,看三族各自的造化了。”

    鸿钧心中一动,只听一阵震耳欲聋的‘隆隆’之声自心神中传来,

    抬头望去,目光穿透虚空,直达混沌,只见混沌之中,一个顶天立地的硕大身躯,猛地挥斧向混沌劈砍。那巨大的声音就是就是开天斧碎天之声!顿时混沌之中地水风火涌现,如果给它们足够的时间演化,这地水风火会慢慢演化为天地四灵;伴随着一声声巨响,混沌震动,斧头所到之处那混沌之气中混沌元气尽数化作天地灵气,其中有青黄赤黑白五种元气最为特殊,它们先天五行灵气,这些都是孕育天地五行灵根的本源。

    开天神斧斩破混沌形成的轻灵之气与重浊之气,开始自我演化。轻灵之气上升为天穹,重浊之气下沉为地。

    但是天地产生的天地灵气,包括先天五行灵气,并没有融入新开的天地,而是不断旋转凝聚,变化。一个白色光球悬浮天地之间,这白色光球光华流转,其上有天地之纹,万物之影,遮蔽整个天穹。这时一个黑色光球自虚空中骤然出现,绕着那白色光球旋转了起来!同时那白球也是动了起来,跟那黑球交相呼应,急速的旋转了起来!两者相互旋转融合,天地之力不断被黑白两个光球抽取。

    只见天空中的黑白之球旋转了一副太极图!这太极图的轮廓刚刚形成,只见那万丈身躯的双目神光闪烁,两道精光,这些精光是盘古之身的阴阳之力的精华。这阴阳之力直接融入那天地阴阳之中,只见光芒四耀,那阴阳鱼竟是成型,阴中含阳,阳中带阴,阴阳流转,生生不息!

    整个天地的灵气以及本源力量几乎被抽取一空,只剩下维持宇宙天地运转的基本灵气和力量。

    “那是太极图!”鸿钧感到不可思议,这新开辟的天地,竟然融天地之力,形成一个巨大的太极阴阳图。难道说这新生的天地,只有维持生命生存的基本力量,这也太恐怖了。

    太极图在空中停留了片刻,化为一天地至宝,飞向混沌深处。

    ‘砰’!那开天神斧好像禁不住这巨大的开天之力,猛地碎裂开来,竟是变成了茫茫的黑白雾气,遮天蔽日!那白色部分光芒万丈,照耀四方,这光芒到了那黑色部分,却是被瞬间吞噬,那黑色部分,吞没一切,淹没万物!

    停了片刻,那两团雾气竟是慢慢交汇,形成了灰蒙蒙的一片!在这灰蒙蒙的雾气之中,隐隐有光芒闪烁,这雾气犹如呼吸般起伏,发出有稀稀拉拉的呼吸声,一阵一阵的传来,这声音竟是无比美妙,如同天籁,又如同大道天音!美妙无比的声音,让人不由自主的直随着这韵律一同律动!

    这时,那万丈身躯吐出一口精气,这是盘古本体中的混沌之气,修炼一万个元会沉寂下的混沌精气。这混沌精气快速的炼化这团灰蒙蒙的雾气,一张古朴的旗幡形成,一道道混沌元气从混沌之中涌入,被这古朴的旗幡吸取。

    这时一道神念向鸿钧传来,“道友,这是盘古本体混沌精气所化,以开天斧为基,我称之为盘古幡,用来守护盘古执念元神,可好。”

    鸿钧叹了一口气,向虚空施礼道:“多谢道友照顾。只是这新开一界有些特殊,我那本尊的意图我有些猜不透。”

    “的确。你是他,他不是你,你们对宇宙世界的领悟不同,这方世界,就是他对世界的领悟,不需要灵气,不需要天道之力,只需要平平凡凡的自我演化。我定之为凡界。道友也不需担心,盘古本体蕴含无穷的力量,无穷的神秘,也许会有变数。”

    鸿钧道:“还需道友守护凡界,道友性本无为,倒也切合了本尊的愿望,只是那凡界力量太过薄弱,倒是让人担心不已。”

    “道友多虑了,天地运行自有其规则和气运,任何人都不得强行干预。真到那时,也许就是凡界的一次劫数,化解之道不在你我,只在大道。”

    也许完成了种种,那万丈身躯心而无憾,缓缓的跌落在重浊之气之上,化作一方世界。

    混沌中开天辟地的一幕,让被封印在幽冥地的罗睺心中久久不能平静,残留盘古灵魂记忆的罗睺,由于气机的牵引,看到了这气势恢宏的斩破混沌,另立天地的豪壮。

    心中的那一丝源于魔性盘古的开天辟地的不甘,开始消散。

    以己之力破开混沌、再造世界,是何等壮阔,死而亦无憾

    以己之身演化万物、孕育万千,是何等壮举,死而当无憾。

    罗睺的整个身心,好像在这一刻快速的升华,心中的道不再偏激,一身魔气少了几分戾性,多了不少正和之性。

    这新开的世界好像很是特殊,没有修炼的本源力量,为什么会这样,这样的天地该怎样在运行。对了,我所在的洪荒世界又是怎样运行的。

    我只知有天道,天道的作用是什么,为了制衡吗。

    为了这世界天道曾经把魔性盘古的残魂封印,但又通过另一种方式,让其重见天日。

    我是盘古残魂孕育成长的,我还是不是盘古,就算把盘古真身凝聚,天道会愿意吗。

    我自己愿意消散吗,不知道。戮天是我的一具分身成长而成的,有独立我之外的思维和心中的道,我若吞噬他,他会甘心吗。

    还有九头魔狮也已经有了独立思维和自己的道。

    一些杂乱无章的思维,在罗睺心间流淌,但是伴随着这些思绪,他自身的气质和修为,在不断地改变,也许等到他悟通的那一刻,他就真的改变了。

    第八十二章 传道不周山

    不周山,盘古脊梁所化,古朴,苍凉之意流转其中。高不知几千亿里,直欲刺破九天,直抵混沌。宽不知几千亿里,横贯天地四方。周围亿万仙山连绵不绝,高低起伏,一条条巨大巍峨的山脉如众星捧月般围绕着不周山。

    连绵亿万里的巨大山脉横贯在洪荒大地上,同时加上那不周山特有的气息,是那么的震撼,让洪荒生灵不由自主的膜拜。

    山间郁郁葱葱,参天巨树,老藤乱草,都喷薄着乙木精气,蔚为壮观。山脉之中流水潺潺,波光粼粼,水面闪烁着如同星光点点一般,银鳞翻越,无数奇珍异物藏于其中。

    鸿钧一步步的漫步在不周山的天然小径之上,不急不缓。路旁的小草轻轻地颔首,好像是迎接对方的到来。

    鸿钧心中微动,觉得似乎有什么东西在吸引自己。草木虽然渺小,但是它们天生也有一种向道之心,无论什么艰苦的环境,都能努力生长;无论洪荒生灵如何对待它们,它们都无怨无悔;它们灵智初开,但懂得迎人以礼,相遇即有缘。于是便盘腿坐下开始为众花草讲道,草木之道朴素清静,无尘污垢。

    鸿钧并非有施展法力,助涨草木精灵的修为,只是讲解天地万物的循环往复之理,自强不息之道。声音虽然不大,却好像洪钟大吕,在不周山之间回荡。

    鸿钧最后叹了一口气,起身离开,做一歌曰:“心若无事,万法不生。意绝玄机,纤尘何立?道本无体,因体而立名。道本无名,因名而得号。若言即心即道,今时未入玄微。若言非心非道,犹是指踪极则。向上一路,千圣不传。学者劳形,如猿捉影。”(摘抄)

    那些沉迷在鸿钧道法之中的不周山中的众花草也逐渐醒来,见了鸿钧起身离开一起摆动起来,像是欢送。

    这时地面忽然裂开,一股清香扑鼻而来,洒下无数先天甲木真气,这些青气化为朵朵青莲盛开,涌入周遭花草之中,那些花草顿时灵智大开,修为精进。只见漫天青雾中,一颗天地灵根显出虚影向鸿钧施礼道:“老师,还望点化。”

    鸿钧心中一动,叹了一口气,漫步向上。

    那道虚影苦苦哀求道:“老师,我等草木,天生苦厄,一身精气滋养天地。天道不公,不仅让我等难以开启灵智,难以化形不说,还让我等受万物奴役,压榨。我心不甘。”

    鸿钧停下脚步,叹道:“水流任急境常静,花落虽频意自闲。道法自然,明心净性。”

    那虚影道:“天地生灵万物,都是天道之物,为何我等草木,没有一丝功德,处处受万物奴役,压榨还不许有半点怨言。”

    鸿钧沉思半天,叹了一口气,道:“罢罢,您等天地五行灵根,开天本都具有大造化,本该享受天地之福泽。只是您心中怨念丛生,有失偏薄;以灵根之诱惑,挑拨洪荒三族之争端;虽为小瑕,好自为自吧。”

    那虚影道:“本是洪荒三族生性贪婪,天道借我之手降下惩罚而已。”

    鸿钧冷哼道:“看是为草木众生征求功德,实则为己谋以私利,挑拨洪荒三族也就罢了,那些收你影响因挑拨而丧生的草木之精,你可出手救过他们。你之心与我之道失之甚远,况且你之过天道已降下因果,今生证道无望不说,还有杀劫就在跟前。”

    那虚影忙趴伏在地道:“还望老师救我。我与散去全身精气,化作跟随老师的福泽。”

    鸿钧道:“罢了,你也有几分机缘,我可以帮你化解你之杀劫,但证道还在于你。”

    那虚影道:“多谢老师。”说着显出自己的本体,先天甲木之灵根黄中李。这黄中李,六万年一开花,六万年一结果,再六万年方成熟。产果三颗,果上有天地之纹,似黄中二字,食之成金仙道果。

    这黄中李果树说着,就要散尽全身修为,一身先天甲木之气澎湃,完全有令一颗枯寂的宇宙枯木逢春,生机勃勃。

    鸿钧这时心头一动,感到有一股气机牵引。由于现在天道不明,天机不显,因果错乱,只有通过气机的牵引,才可以掐算一二。

    也真是这种原因,使得天地之间很难通过推断看清前因后果。这天地间具有推算神通的,目前也只有鸿钧,与帝俊二人。鸿钧的体内有一半是玄黄三分之一的元神,与守护天地的玄黄元神有联系,二帝俊伴身灵宝是河图洛书就有推算功效。鸿钧的推算也不是随心所欲,也只有遇到了相应气机的牵引才可以。

    鸿钧点头暗道:“原来还有这般因果”顿时,一股玄黄之气向开始散功的黄中李飘去,玄黄之中的天地正气开始冲刷黄中李体内的因果业力。

    同时,开口问道:“你是不是天生伴有一道天地至宝,还未演化成形。”

    黄中李闻言,心中大骇,原来自己这道伴生灵宝,身具先天五行之力,自己一直想把它其中的五行之力吸取,没有让它自我演化。

    鸿钧点头道:“此宝有些逆天,可以逆化阴阳五行,也该有此一难。”

    黄中李心中大囧,说着从自己体内招出一团漂浮不定的七彩光团,有阴阳五行之气浮腾。

    鸿钧哈哈大笑,伸手一点,一道造化之力围绕着那团七彩之气,那团七彩之气快速的演变,化为一个古朴别致的小鼎。

    这鼎刚一形成,就开始吸取天地间的灵气,尤其是这小鼎周围的花草树木都好像遭受劫难一般,无数的灵气从它们体内流失,逐渐的枯萎。

    黄中李苦笑一声,会出体内的先天甲木之气,先是护住周圈的花草树木,接着把大量的甲木精华注入小鼎之中。小鼎快速的吸取涌来的先天甲木精气,不断的锻炼,完善自己。

    阴阳之力鼎耳,天地人三才为鼎足,金木水火土五行在鼎内流转。乾坤鼎逐渐成形,乾坤鼎蕴含乾者,天也;坤者,地也,鼎者包容之物,空间也;故此乾坤鼎能够包容天地,炼化万物。更加逆天的是有可以让后天之物返还先天的功效。

    鸿钧见状,自言自语道:一饮一啄,莫非前定。

    黄中李知道只因前期自己压制这伴生灵宝,还不断汲取其中五行之力,现在倒把一身的先天甲木之精还给对方,真是有因必有果。

    鸿钧一手托着乾坤鼎,一边向法力修为尽失的黄中李,道:“还不进鼎内休养。”黄中李化为一道流光,飞入乾坤鼎内。

    也许是不周山的草木之灵有感于鸿钧的讲道之恩,万千山花碧草在鸿钧脚下蔓延,为他铺就一道有山花碧草编织的地毯,异香遍地,灵气缠绕。

    这时,一修士驾祥云向鸿钧追来,施礼道:“老师,慢走!”

    这修士忙快步向前,再次施礼道:“老师,不周山修士女娲拜请老师移驾。”

    鸿钧看了女娲一眼,笑而不语,略一点头。

    女娲道:“刚才聆听老师大道,心中疑惑不解,还请老师解惑。”

    鸿钧道:“大道三千,谁能通透,茫然不知,才是真诀。”

    于是二人到了女娲修行的地方一同论道。女娲拿出一些先天灵果,琼浆玉液。

    鸿钧也摆出一些天地灵果,灵果中有有火枣,人参果,黄中李,五行果,星辰果……有些竟然是混沌中之物,这些灵果比自己的灵果何止强了百倍!还有一些根本听说过!

    二人论起道来,刚开始女娲还能插上几句说一些自己的见解,后来变成了鸿钧讲道!女娲只能听着,更多时侯是疑惑丛生,皱眉聆听。

    鸿钧这一讲道讲了一百多年。待得鸿钧停下讲道,女娲却还沉浸在道的领悟中。

    女娲醒来后朝鸿钧一拜道:“望老师收我为弟子!”

    鸿钧受了女娲一拜道:“你身具大功德,大机缘,你与我却有师徒之缘!”

    女娲闻言大喜,忙参拜道:“弟子女娲拜见老师!”

    鸿钧点头笑而不语,忽然凌厉双目的射出两道神光,直接穿透洞府。

    女娲大急,自己虽然不知道自己的老师的修为到何种境界,但是看他在不周山闲庭兴步,就知是有大神通之人,这不周山为盘古脊梁所化,天生带有盘古不屈的意志和开天威压,除却生就此处的原住生灵,没有大神通者妄想前进一步。更何况老师心中之道,大而深,奥妙无穷。

    女娲也知道来人肯定是与自己有同根之源的伏羲,自己拜之为兄,这伏羲兄长好不通情理,自己偷听了这么长时间,也不来参拜老师。

    女娲忙向伏羲喊道:“兄长,还不来参拜老师。”

    伏羲一见鸿钧心中就不大舒服,自己兄妹都是天生的先天生灵,尤其是女娲,天生具有大功德之人,自己都望尘莫及。这道人何德何能做她的老师。

    伏羲虽说听了鸿钧所讲的道,疑惑之处太多,只能把它当做骗人之把戏。

    鸿钧暗叹一声,这伏羲虽说机缘不浅,但也证道无望了。

    第八十三章 天地葫芦

    不周山一处仙气环绕的山谷,也是女娲孕育之地,无数灵根植被布满方圆千里的山谷之中,山谷之中流水潺潺,珍稀灵根遍布都是。而且在山谷中央之地有一口小泉,不断有先天灵气飘荡,形成云霞雾霭,霞光与祥云相伴相生,真是奇妙不已。

    鸿钧双目之中射出的神光两道,顿时让天地灵气蛰伏,霞光祥云消散。

    那伏羲大步向前,略微施礼道:“道长,我有一问,不知道友能否解答?”

    鸿钧点头道:“道友也是有大机缘之人,大智慧之人。”

    伏羲道:“好!道长请听。这第一问便是,何为天?”

    鸿钧略有思索,便答道:“我现在坐在这儿,我便是天!”

    伏羲冷哼道:“狂妄无知,这天繁衍生息万物,这天默默庇护万物。我等长于斯生于斯,受天地大恩,竟敢妄称天。大逆不道!”

    鸿钧道:“这天何来,这恩何来。”

    伏羲道:“盘古大神开天辟地,盘古大神身化万物,这恩之大,如同父母,汝竟视之不见。”

    鸿钧道:“盘古大神开天之前,何为天。世上本无天,心中有天,自然这天也就存在了。天若牢笼,芸芸众生不过是生活其中一只只蝼蚁(摘抄)。”

    不仅伏羲一时镇住,就连女娲也眉头紧皱,不住的思索。

    两人揣摩这鸿钧话中深意,这天地只是一个小小空间,我们都是被束缚在天地中的一小小蝼蚁,没有自由,自有妄自尊大。开天之前,天在哪里;开天之后,这天只是一方空间,天之外有什么。洪荒之大,大而无边际,之上有天管着天地运行,芸芸众生在天的掌控之下,只是一小小蝼蚁。今天方知天之外还有天。

    伏羲冷汗连连,忙向鸿钧拜服道:“还望老师教我打破这牢笼之道。”

    鸿钧笑而不语。

    伏羲心中愧然,自己还真是目中无人,明明听了别人的讲道,受益匪浅,还一副兴师问罪的样子,忙向鸿钧施礼道:“弟子不敢妄求,只求跟随老师身前服侍,以便能聆听无上大道。”

    鸿钧道:“你我有师徒之缘,但无师徒之分。也罢,你暂时留在我身边吧,我收你为记名弟子。”

    伏羲知道这肯定是鸿钧的极限了,能伴随他身前听道不管多少年,也是莫大的机缘,忙施礼道:“弟子伏羲拜见老师”

    两人忙寻一处僻静之所,感悟鸿钧传下的道。

    鸿钧盘坐在山谷中,默默推断,天机一片晦涩,推算无比艰难,但是也隐隐推算到自己在洪荒中有一些机缘。见两人在闭关中苏醒。开口道:“听闻洪荒之中天材地宝无数,风景无限,尤其这不周山为最,为师带你们游历一番。”

    伏羲心中一阵激动,这不周山天地灵宝,还有天地至宝存在,大都有天地阵法阻隔,一般不能深入其中,往往心中苦闷不已。

    鸿钧这一游历洪荒不要紧,天地间许多至强法宝都被其收罗囊中。想想罗睺也够冤的,自己地盘上的东西,都被被人收刮走了,到头来别人还用这些东西打自己。

    两人跟着鸿钧漫步在不周山之上,慢慢游历,两人也是感悟很多,但是也许是机缘不到,始终不能突破那道隔阂,迈出那一步。

    就在三人在不断的寻找机缘之时,突然感受到远处的灵气在不断的汇聚,伏羲女娲两人不由的加快前进的速度。这灵气汇聚十分的快速,看来是有什么灵宝吧。

    两人很快的到达了灵气汇聚的地方,但是那里好像有一道天地屏障存在。伏羲知道这道屏障是天地孕育的阵法,可攻可守,威力非凡。

    一般情况下不可攻破,除非有大神通或是与之有缘之人方可进入。大概是觉得自身修为精进不少,伏羲祭出伴生灵宝五弦古琴,其材质非桐非木,五弦有五行之力,可演化阴阳之气。

    五弦者,金弦主杀,有金戈铁鸣,处处杀机之音;火弦主攻,有乱人心神,急火攻心之效;土弦主守,厚重如山,防御至极;木弦主生,滔滔生机,生生不息;水弦主静,潺潺流水,明心见性。

    只见金火两弦拨动,杀机迸发,夹杂着天地之力,猛然攻向那防护阵法。但是那阵法也表现出强烈的杀伐之力,不仅把伏羲的攻击全数反弹,还加倍不少,一时让伏羲阵脚大乱。

    伏羲还欲在加强攻击,却被女娲拉住,向鸿钧施礼道:“还请老师出手。”

    鸿钧暗自点头,心道:“这女娲懂进退之道,的确是有大机缘之人。这阵法看是简单,却强悍无比,不仅能反弹一切物理攻击,还能凝聚元神攻击。”

    鸿钧全身玄黄之气包裹,轻轻穿过这阵法,又为伏羲,女娲留下一个通道,只见阵法中间乃是一株葫芦藤,藤上七个葫芦挂在那里,六个已经完全的成熟,只剩下最后一个还在吸收这周围的灵气,颜『色』变得越来越深,看来很快就要成熟了。

    鸿钧道:“玄天葫芦藤,不在五行,不属先天,混沌之根,虽说开天受劫,但是所孕育的七个葫芦都是先天之物。”

    伏羲听罢心中大动,眼中一道精光闪过,忙行前走去,妄想摘取一个。

    鸿钧道:“慢着”

    伏羲回头施礼道:“弟子鲁莽了,还请老师为先”

    鸿钧摇摇头,观看着葫芦藤的变化。只见周围的灵气的汇聚的速度更加的快速,不断向玄天葫芦藤的根部涌去。灵气的汇聚的速度越来越快,形成一个灵气漩涡,整个葫芦藤之上不断的闪耀着各样的各种各样的光芒。

    随着各样的光芒的闪耀,葫芦藤的枝叶也在不断的颤动,七个葫芦不断的震动,一个个的颜色不断变深。葫芦不断的颤动,幅度变得越来越大,首先第一个葫芦从葫芦藤上落下,这个葫芦整体紫金之色,落下之后不断的旋转,然后却是直接的飞到了鸿钧的手中。鸿钧看着手中的葫芦也没有多在意,直接收进袖中。

    伏羲心中一动,原来这葫芦会自动择主,暗想不知自己会得到哪一个。但是令他意想不到的是,剩下的六个葫芦,一阵晃动,从葫芦藤上震落,呼呼的向四周飞去。葫芦藤上的葫芦一个个坠下,这葫芦藤仿佛完成孕育使命,开始就变的枯黄,直至枯萎。

    伏羲大急,忙出手阻拦。鸿钧阻止道:“宝物有灵,不要强染因果。”

    伏羲望着枯萎的玄天葫芦藤心中一阵沮丧,心不在焉的看着女娲,但是一旁的女娲却是一直盯着那枯萎的藤蔓。忽然想到老师说过,在这不周山内有两人的机缘。所说女娲两手空空,但肯定有所收获,而自己呢。

    鸿钧伸手点了一下伏羲,道:“痴儿,这阵法之强,世所罕见。”伏羲心中一动,整个人的心神顿时沉静了下来,迈步走到大阵之下,细细参悟起来。

    鸿钧点头,心中道:这伏羲还是需要一些磨炼,心浮气躁,心性不定,缺少一种沉稳的气质。说着伸手传出一道神识,夹杂阵法感悟。

    女娲很快注意到葫芦藤的根部,有一道若隐若现的混沌之气流转,而且这股混沌之气之中蕴含着十分强大的生机,其中还有一丝的造化之道,可是这些都十分的微弱。

    女娲轻轻来到了葫芦藤的旁边,轻轻摩挲着葫芦藤,感悟其中的造化之力。这葫芦藤果然不是简单的事物,就是枯萎了这坚硬程度先天灵宝。那根部一丝生机散发出来,一丝造化之力从根茎之上散发。

    鸿钧望着感悟中的两人,点了点头。轻轻来到女娲的面前,一道神识包裹着造化之道,慢慢融入女娲的识海之中。

    这道神识在女娲识海中幻化成鸿钧模样,氤氲之气,环绕周身,无数的仙灵之气飘荡。这道神识开口宣讲造化之道,只见天花乱坠,地涌金莲,无数仙音凭空而现。

    一道道生机注入体内,一丝丝感悟涌现心头。造化之道化为天地符文印在女娲心头。天地间的造化之力不断被这些天地符文汲取,融入女娲体内,不断填充重塑着女娲的肉身。

    也不知过了多久,狂暴不已的天地灵力早已平复,伏羲早已醒来,不住的在阵内穿梭,探索其中的奥秘。

    女娲在感悟中醒来,向鸿钧施了一礼,道:“多谢老师,老师此地之事已了,敢问老师我们何时离开。”

    鸿钧睁开双目,淡淡道:“舍本逐末,失之多已。”

    女娲福至心灵,顿时领会,知道此地还有一场机缘,不在玄天葫芦藤之上,那就在孕育这奇特葫芦藤的地方。扬手一挥,地上的泥土直接的散开,露出一层柔和的奇异之光,土粒之上散发这浓厚的造化之气,九颗土粒灿若星辰,成奇特的阵势排列。

    女娲捻起一颗,只感到重逾千钧,宛如一股生命在手中蠕动,散发着强烈的造化之气。

    女娲问道:“老师,这为何物”

    鸿钧道:“九天息壤,与你证?( 演化洪荒 http://www.xlawen.org/kan/816/ )

本站所有小说都是转载而来,所有章节都是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备案号:粤ICP备1234567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