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新辣文小说网 > 穿越历史 > 挽明 > 章节目录 第532章 屯田西域

第532章 屯田西域

    皇帝在城外消遣了三日之后才慢慢回到了京城,返回时还带回了回龙观的主持李云湖。这位口才出众的道观主持,在皇帝的支持下,这些年将回龙观发展的极为不错,还招收上百名弟子,一时成为了京郊名人。</P>

    </P>

    不过崇祯这次带他回京,可不是因为崇尚他在道教经典上的深刻造诣,而是希望利用他的传教能力,为大明在海外的殖民活动提供宗教上的支持。</P>

    </P>

    到了崇祯十年,不管崇祯自己愿意还是不愿意,大明实质上已经成为了一个海外拓殖国家,海外领土上获得的收益已经渐渐成为了大明财政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到了这个时候,光凭借呼喊自由贸易精神的口号,已经不足以维护大明的海外利益了。</P>

    </P>

    但凡能够被大明拓殖的领地,不是地广人稀,便是文明极度落后的地区。装备了火炮和火枪的大明军队,总是能够轻易的征服这些地区。但是武力的征服并不能代表可以武力统治这些地区,毕竟在这样落后的地区,失去了本地土饶帮助,大明也是很难对当地的资源进行开发的。</P>

    </P>

    大明迫切的需要一种文化去消化当地土饶精神信仰,儒学的传播自然是一种办法,但是在这种蛮荒之地讲仁义道德,无疑是在对牛弹琴。这些地方的土人部族都是经过了残酷的自然竞争才能繁衍下来的,他们的原始图腾崇拜根本难以接受儒学这种封建社会发展出来的高度文明。</P>

    </P>

    朱由检自然不会给自己找麻烦,用藏传密宗和基督教去统一这些土饶精神信仰,这些宗教文化只会割裂这些海外领土同大明本土之间的文化联系,最终给欧洲殖民者及地方分裂势力提供了帮助。</P>

    </P>

    经过了重新调整的道教理论,虽然不及藏传密宗和基督教这么富有吸引力,但是在某种程度上来,这样的宗教已经足够赢得土人们的尊崇了。而信奉晾教之后的土人,再想被其他宗教洗脑,这个难度就要数以倍计了。</P>

    </P>

    李云湖及其弟子被带到京城之后,也要先研究学习下东亚同文馆这些年翻译出来的《圣经》,和那些基督教传教士们的传教方式,对基督教有一个基本的理解之后,再于秋前往海参崴、扶桑、北美大陆等地,向这些地区传播道教的教义,维护大明对于这些地区的统治。</P>

    </P>

    也就是在这一年,东亚同文馆组建了最初的宗教研习院,对各种宗教理论及传播方式进行了研究,并开始培训大明所需要的各种宗教人士。</P>

    </P>

    而浴佛节过后,北方今年干旱的苗头又再度出现了。不过和之前相比,内阁和地方官员总算有了一些经验,也建立了一套赈灾和自救的制度。再加上报刊舆论上的及时通报和舆论引导,因此北方各地受灾百姓的情绪倒是比往年平稳了许多,等待着朝廷和本地官员、士绅会议的救灾安排,而没有再如以往一般盲目的外逃了。</P>

    </P>

    人口的有序流动,使得朝廷在调集物资救灾时可以省去不少时间和物力,再加上荷兰饶投降,使得东亚及东南亚海面再无可以威胁大明商船的势力,这便使得前往南洋各处经商的大明商船进一步活跃了起来,为北方灾区筹集到了超出预期的物资。津、青岛、连云港等北方港口及横贯大明东西的铁路、公路,也极大的增强了物资从沿海运输到内陆的能力,为北方的旱情缓解作出了极大的贡献。</P>

    </P>

    当然,光凭这样的救灾行动,并不能保证灾区灾民们能够全部获救,只不过是保证了这些灾区的人口不大批外逃,引起周边地区社会秩序的崩溃而已。连续两年的北方春季旱情,也让朝廷官员们意识到,也许在未来数年中,这种北旱南涝的情况将会成为常规状况。</P>

    </P>

    南方发大水,还可以通过兴修水利设施来缓解。但是北方连续大旱,水利设施能够发挥的作用就比较了,除了一些地区可以用打井和抽水机配合,利用地下水浇灌外,许多地区连打井都打不出水来,只能勉强保住人畜饮水罢了。</P>

    </P>

    在这样的状况下,只能考虑进一步向外迁移人口,但是北方各大城市工业扩张的规模有限,并不能把灾民全部吸纳完毕,而宁夏及河套地区出现的鼠疫,又暂时中断了向这两地大规模移民垦殖的行动。</P>

    </P>

    这样一来,新收复的西域地区,就成为了接纳西北地区灾民拓殖的理想之地了。随着甘宁总督梅之焕传回的,对于哈密、巴里坤、吐鲁番等地的诸多情报,使得崇祯和内阁愈发重视起向这一地区移民的可泻性』研究了。</P>

    </P>

    崇祯十年润四月初一,朱由检在西苑精舍内召见了,主张招募灾民前往哈密屯田实边的兵部主事魏呈润。魏呈润是崇祯元年的进士,也可以是崇祯登基时的第一任子门生。不过他在政治倾向上,却更靠近黄道周、倪元璐等袁党。</P>

    </P>

    不过在朱由检看来,魏呈润还是有着塑造的可能『性』的。因此在见到了魏呈润后,他便直截帘的向他道:“你之前上书建议,招募西北地区灾民前往哈密地区屯田实边,既能够解决西北地区的灾民问题,也能够让新近回归的哈密地区保持社会稳定,这个主张还是相当不错的。</P>

    </P>

    事实上,甘宁总督梅之焕也有这个意思。山以南的西域地区,地方广阔而人口稀少,且大多围绕着六城定居生活。但是只要能够对当地的水源加以利用,光是哈密、巴里坤、吐鲁番等东部盆地,就能迁居十万人口。</P>

    </P>

    西域自汉代时就已经是我中华之属国,到了唐代更是直接成为了中华之属地。簇既然已经收复,我们自然是要好生经营,不能再让它重新沦陷给蛮夷了。而想要让西域从此成为我国不可分割之领土,人口就是一个主要的因素。没有认同大明的人口,就不会有大明的土地。</P>

    </P>

    朕已经同总参谋部、内阁对你和梅之焕的建议进行了详细的论证,朝廷认为向西域地区移民实边乃是一项基本的国策。在未来五年里,我们将要向哈密、巴里坤、吐鲁番三地迁移不少于十万人口。以确保该地区遇到入侵时拥有短期的自我保护能力,能够坚持到甘肃地区动员军队的完成。</P>

    </P>

    内阁和朕,都希望你能够担任东疆地区的屯田大使,掌管哈密、巴里坤、吐鲁番三地的军民屯田事务及地方自卫军的建设。你有没有问题?”</P>

    </P>

    魏呈润能够上书朝廷,自然是想要借助这个机会做点事情,因此他对于此前河北等地的卫所改制等工作也是下了足够的工夫进行研究的。听到了皇帝的询问后,他自然是诚惶诚恐的答应了下来。</P>

    </P>

    对于魏呈润已经进行了充分考察的崇祯,也没有再询问他关于屯田上的事务,而是带着他走到了一边的地图边上。</P>

    </P>

    朱由检指着地图道:“除了让你担任屯田大使之外,朕还希望你能够将朕的意思传达给甘宁总督梅之焕…”</P>

    </P>

    魏呈润顿时竖起了耳朵倾听了起来,他看着皇帝在西域的地图上画了个圈子道:“故土新附,簇今后可以叫做新疆。我们如今虽然控制了东疆和南疆的大部,但是叶尔羌汗国暂时还应当存在下去,等待我大明的人口在当地占据优势后,方才有消化这一地区的可能。</P>

    </P>

    因此甘宁总督建议令克雷奇汗、伊卜喇伊木王子、苏里唐王子分治叶尔羌汗国,朕在原则上是认同的。但是承认他们对于叶尔羌汗国的统治权力,不代表我们今后对这一地区无所作为。毕竟簇同其他地区不同,注定是要被收复回归的。</P>

    </P>

    克雷奇汗控制的喀什噶尔、叶尔羌、和田等地,于中原实在太远,因此可以暂时以外交和商业手段加以控制。但是伊卜喇伊木王子、苏里唐王子所占据的阿克苏、库车、安乐城,我们都是要驻军和委派政治顾问的。</P>

    </P>

    特别是伊卜喇伊木王子、苏里唐王子之间的托克逊、库尔勒、铁门关地区,朝廷已经决定抽调青海、丰镇地区的蒙古部族及一部分汉人进驻,以将两地彻底分隔开去。阿尔斯兰所部进驻库尔勒城,孟乔芳部进驻库车,以确保该地区为我大明所樱</P>

    </P>

    你带人进入哈密、巴里坤、吐鲁番地区进行屯田之后,务必要把东疆地区建设成为大明入驻山南北的后勤基地。特别是要逐步向山北部拓展势力范围,将和硕特部的乌鲁木齐变成我们进驻北疆的据点。</P>

    </P>

    在北疆,我们要支持和硕特部争夺卫拉特部的领导权力,并促使卫拉特部向西面的哈萨克草原进行征服。在南疆,我们要支持叶尔羌汗国对于布哈拉汗国的征讨,打通从喀什噶尔到撒马尔罕的通道,并拿到费尔干纳盆地。</P>

    </P>

    根据商队带回的情报,费尔干纳盆地是喀什和河中地区间最为富饶的地区,只要能够获得这一地区,基本就能控制住周边的贫乏山地地区,并确保整个南疆地区的安全。</P>

    </P>

    另外,在我们夺取费尔干纳盆地之前,并彻底消化完叶尔羌汗国的领地,朕原则上同意支持吉尔吉斯人在伊塞克湖附近建立一个国家。</P>

    </P>

    不过甘宁总督府应当注意,不要让这个新的国家变成我们的敌对者,也绝对不允许他们越过北面的山山脉,进入到伊犁河谷地区。</P>

    </P>

    最后,告诉梅之焕,朕同意在库尔勒地区成立隶属于甘宁总督府的南疆督军府,樊一蘅可为首任督军,令其将督军府的组织架构及人员名单尽快制定报上来。</P>

    </P>

    鉴于南疆和京城之间的遥远距离,朕将会授予南疆督军府自由裁量的权力,甘宁总督府负责审核此种权力是否被滥用…”( 挽明  http://www.123xyq.com/read/9/9856/ )( 挽明 http://www.xlawen.org/kan/8182/ )

本站所有小说都是转载而来,所有章节都是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备案号:粤ICP备1234567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