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 部分阅读
K源蠹宜降紫露妓笛步值某窍峋嵌贾恰>荽偌姨担膊还恍Γ且远贾堑拿烂樘煜隆?br />
女学生比东都之狼还厉害的说法李知远还是头一回听说,他想像了一会,还是没法想像英华那白白嫩嫩的小手执鞭请卖白菜的大婶收摊的情形,不禁摇头微笑。
就这么一会功夫,英华和赵十二已是跑了一个来回。这一回换了赵十二在前头跑,英华在后头追。经过李知远两个身边,英华勒住了马,红扑扑的小脸笑成了一朵花儿,道:“好久没跑,颠的都有些受不了了!”
杨小八就使马鞭柄去戳英华的马屁股,英华轻轻一鞭甩过来,杨小八的马就蹿了出去,恼的他大喊:“才夸你温柔安静呢。”
英华啐道:“是你先想使坏,你再来,我就不抽你的马!”
杨小八恨恨的追赵十二去了。这片山坡下是块草滩,杨小八和赵十二就在草滩上赛马耍子。他们的随从们四散开,渐渐英华和李知远身边的人都走远了。
英华站在树荫下,脸上的红潮许久都没有褪去。李知远只当她热,指着半山竹林道:“那边凉快些,咱们去那边吹吹风罢。”
英华不动,他便下马牵住了英华马的缰绳,慢慢把英华拉到竹林里,寻了个略空旷些,又能看到下面草滩的所在,搬了块大石头,又将手帕摊在石头上,方喊英华来坐。
英华羞答答坐下,不敢看他,面向山下,轻声道:“你热不热,坐下歇歇罢。”
李知远又搬了块大石头,挪了半日,是放在英华身边近一点呢,还是远一些?近了,怕英华恼他不晓得尊重人家,远了,又舍不得。然石头毕竟是沉的,岂能总抱在怀里想心事。李知远想了一会抱不住,挣扎着挪到英华身边,估量一个不远不近的所在,把石头重重放下,轻轻坐上,就在袖子里找手帕抹汗。他袖子里那块本是英华的,方才又垫在石头上让英华坐,哪里还有帕子,越找越急,越急越出汗。
英华把自己怀里的一块丢过去,道:“用这个。”
李知远握着这块还带体温的手帕,哪里好意思上脸,嘿嘿笑了两声,顾左右,道:“有诗云独坐幽篁里,这个幽字,就是现在罢。”
这个山坡上,浓荫匝地,小凉风嗖嗖的,风吹过来都带着竹叶的清香,最适合谈谈情——错了错了,是弹弹琴吹吹箫神马的了。
英华沉默许久,方鼓起勇气道:“听讲你要在曲池府说亲了,是哪家的小姐?”
这是恼了,还是恼了。李知远觉得屁股底下这块石头不是放远了,就是放近了。他捏着香喷喷的小手帕,结结巴巴道:“没有的事。便是要说亲,我也不去曲池府。”
“那你去哪里说亲?”英华抠着手指甲,心里乱的和山脚下被风吹马踩的草滩一样。
“去你家,你许不许?”李知远涨红了脸,满是期待的看着英华。
英华低头半日,轻声道:“你去问我爹爹。”
“你不许,我不敢去。”李知远悄悄儿把石头朝英华那边挪了两步,“你许不许呀。”
“你去问我爹爹。”英华心慌的要死,又喜欢的要死,又羞得恨不能寻个地洞钻进去,蓦地站起来解开绳子,上马直奔草滩,把小马鞭甩的啪啪响,甩得杨小八和赵十二鬼哭泣狼嚎。
她……应该是许了罢。李知远托腮苦思,心里七上八下,呆坐在山坡上许久。
日头太晒,过不得半个时辰,赵十二就和英华前后上来,杨小八带着人不晓得从哪里摸了几个大西瓜上来,先挑了两个大的使人送回庵里去供奉先生。也不等随从们抽刀,杨小八一拳砸过去,就把一只大瓜砸得稀烂。他举着滴滴答答淌红汁的半边西瓜先让赵十二,赵十二摇头让过一边,他又让英华。英华挽起袖子接过来,自腰带上抽出一柄小匕首,就在瓜皮上蹭了蹭,将西瓜切成两块。赵十二伸手就抢走一块,逃到一边低头猛啃。
英华又把那块一切两半,分给杨小八和李知远。她自拣了个大小合适的,切成四块摆到石头上。早有随从把地上的碎瓜拣了去。英华方取了一块,使小匕首一块一块削着吃。
杨小八最快,赵十二也不慢,两个人不约而同抛了手里的来抢,李知远看他们饿虎觅食的样子,忙把最后一块揽到怀里,四个聚在一处吃瓜。
旁人都罢了,杨小八啃一口,兴高采烈地,把瓜子儿噗噗吐出来,就朝英华身上吐。
赵十二一边吃一边笑骂:“一会英华妹子揍你,别跑。”
英华让到李知远身后,冷笑着削瓜,道:“明儿你别吃我家的饭食,我天天给你茶饭里放巴豆。”
“巴豆贵呐。”杨小八笑道:“倒不如存几个铜钱买米。”虽是这般说,他换了个方向,朝着山那边吐瓜子儿。他实是吐的快活,赵十二看的眼馋,一眨眼就站到他身边和他一起吐瓜子去了。
英华试着吐了了两下,因李知远盯着她看,不好意思的笑着说:“有趣的紧,叫娘晓得了,必要骂我,我不敢了。”心里却是拿定了主意,回家也要弄几个瓜来,就在自家院子里吐个痛快。
花开两头各表一枝。且说王耀芬兄弟几个连日在家闷的紧。这日同族一个堂兄就请他们游清凉山,又喊了几个朋友陪伴。他们来的早,在山顶上吃过中饭,又歇了大半个时辰才下山。走到半道看见竹林里英华坐在几个少年中间吃瓜,耀文就先愣了一下,道:“英华妹妹在下面呢。怎么边上都是陌生人?”
耀廷看了一,一堆男人里很有几个生得好看的,并无王家的管家使女,他也不悦,道:“这是怎么,二叔二婶自家便不来,也该有几个老成家人陪伴。”
堂兄因还有外人在,笑道:“那是二叔家的英华?二叔家才搬回富春,家人安能个个认得,想来二叔二婶也来了罢,这等热,老人家必定在哪里歇中觉,咱们再逛一两个时辰再去请安问好罢。”
和英华堂妹站在一处的那个美少年,便是烧成了灰,耀芬也是认得他的。新仇旧恨一起涌上心头,耀芬在衣袖内捏紧了拳头,没好气道:“这等不守妇道,二叔不管,咱们不能当看不见,今日我必要好好替二叔教训教训这丫头。”
他就迈着大步下山,铁青着脸冲到英华跟前,喝道:“王英华,你还要不要脸面!”
英华认得耀文和耀廷,对这个大堂兄实是没有什么印像。好好儿的叫人唾沫溅到西瓜上,实在恶心。英华想都不想,把西瓜照着耀芬的面门砸去,又是一脚踹在他的肚子上,啐道:“哪里来的醉汉。”
李知远肚里那句“那是你大堂兄”就硬生生被这一脚踢了回去。这当口,只能妆不认得堂兄了。他就把英华挡着身后,皱眉道:“把那醉汉捆起来送官。”
杨小八还愣着,得李知远这句提醒,忙喊:“捆起来捆起来。”
随从们绳子刀子尽有,扑出来四五个把耀芬按在地下就要捆。
耀文和耀廷先见英华动手,都吓着了,似杨小八一般愣了半晌,见人家绳子都摸出来了,耀廷就先喊:“莫捆,英华,那是大哥。”耀文笑道:“英华妹妹,那是我大哥,你没见过。他实是吃醉了。”
“这个……”英华的神情极是嫌弃,“这是耀芬堂兄?不会。堂兄可是富春书院的山长,为人师表的,怎么会这副烂醉模样?”
这妮子,分明是故意的。李知远忍着笑意,强板着脸道::“原来是自家人。扶他起来罢。王世兄,就是自家人,吃的酒气冲天,闯过来指着人鼻子就骂,也是不该。”
王耀芬实是多吃了几钟黄酒,醉意是有的,却不到烂醉,被英华瓜砸脚踢招呼了一顿不算,又补了冷嘲热讽做点心,灰头湿脸爬起来,气的直哼哼。
耀廷看英华和这几个陌生少年很是亲密,先替哥哥不平,后替张文才吃醋,没好气道:“王家人说话,没你们什么事。英华妹妹,我问你,你一个女孩儿家,在这里做什么?”
“我哪里是一个人?”英华笑嘻嘻道:“我边上站的这几个难道是鬼?赵恒,人家说你是鬼哎。”
赵十二冷笑几声,把西瓜砸到地上,都不带正眼看他们的,过来拉着英华手,道:“先生午睡当醒了,咱们回去罢。”扶着英华上了马,早有随从把他们三个的马牵过来,大家上马,前呼后拥下山去了。
王耀芬又愤怒又觉得冤枉。王家的女孩儿,哪个在父兄面前不是温柔恭顺的,他就没有想到二叔的女儿这般骄纵蛮横,还这般不要脸,当着这许多的人的面,就和男人拉手。不只是他和耀廷恼火,便是耀文,也看不惯英华这般,皱着眉道:“不该这样的。”
倒是他们堂兄,打了个哈哈,道:“英华堂妹原是在京城长的,京城风俗和咱们富春不同也是有的。叫自家妹子踢一下也没什么,莫和她计较。耀芬,咱们还有几处不曾走,今日不看,以后可没机会再看了。”
耀芬一边使手帕揩脸,一边恨道:“大哥自去耍罢,今日我还偏要寻二叔讨个公道。”
耀廷扶着哥哥的胳膊,也道:“我陪哥哥去。”
他两个要去,耀文拦不住,只得也跟着去。那位堂兄想息事宁人都不能,不好带着朋友去看热闹,就把人都带走了。他亲兄弟三个跟着马蹄印寻到庵里,耀芬气冲冲推开半掩的庵门进去,果见二叔在荫凉处高卧,他就高声道:“二叔,你还我一个公道。”
王翰林睡梦里听见有人要公道,只当做了恶梦,翻个身起来,见亲侄儿头上红的黑的还有西瓜瓤,胸上又有一个小巧的脚印,不禁奇道:“这是怎地?老夫还在做梦?”
王家管家满头是汗过来,抱怨道:“守门的海清师太哪里去了?便是无人守门,也当在门口站一站,就这般闯进来,是何道理。”
这一堆话摔出来,王耀芬的脸皮虽然不薄也受不住。耀文和耀廷早闹了个大红脸。耀文唱喏道:“扰了二叔午觉,是我们的不是。还望二叔愿谅则个。”
王翰林挥手,道:“年轻人行事多是这般儿,无妨无妨。你们来可是为的富春书院?”
耀芬脸上一僵,王翰林又道:“既然分家时我不曾要书院,也自然不会再管书院的事情,你们不必说了。若是渴了,吃杯茶儿再走,若是有事,请回罢。”
“我是来跟二叔讨公道的。”耀芬恨的脸都发青,怒道:“英华砸了我一头一脸西瓜,还踢了我一脚。”
“我女儿我晓得。”王翰林拈着胡须乐呵呵道:“你二叔当年在京里很收了几个调皮的学生,你英华妹妹都是使马鞭子收拾人家的。哈哈,惹了她,只踢你一脚算是轻的。这等小事你也要来问二叔讨公道,还真是个孩子。”就把耀芬当个孩子,命管家带他去洗脸换衣。
耀芬恼的要死,**道:“二叔这般溺爱英华,总有一日总有一日……”
“你这孩子啊,心眼太小。”王翰林笑眯眯摇头叹息,道:“你们回去罢,代我跟你们父亲问好。”
耀芬还要说话,耀文已是连声答应,一手拉着他,一手拉着耀廷出来,在庵门外道:“上回耀祖哥说了英华几句,二叔揍他下的那狠手。你没听二叔说,这个妹妹平常收拾人都是使马鞭的?”
“那我哥就叫她白踢了?”耀廷恨道:“偏心也没偏成这样的。”
耀文在弟弟额上弹了一下,道:“方才原是大哥吃醉了失礼。若是旁人这般,不是冲撞我妹子是什么,我头一个就给他一拳。”
“你这个吃里扒外的东西。”耀芬恼道:“她不守妇道,我教训妹子,哪里错了?”
“英华不认得你。”耀文苦笑道:“大哥,莫恼了,吃自家妹子踹一脚,也没什么的,算了罢。”
“大哥吃打也罢了。”耀廷道:“咱们王家的女孩儿,这般没规矩,人都看着呢。不收拾了她,王家的名声都叫她败坏了。”
“我们方才妆做不认得,默不作声路过也完了。”耀文叹气,“凭心而论,富春书院是二叔出的钱多,还是咱们出的钱多?咱们家这几十年把二三万两的家当是花光干净了,可是别忘了,咱们这房的家当,二叔也有份,他还添了几万两。最后分家,二叔一个钱都没要。这等小事,咱们让一步又何妨。”
“原来还有明白的人。”赵十二冷笑着出来,指着耀文道:“你既看得明白,就晓得先生是不和你们计较,带着你的糊涂兄弟走罢。”
耀芬涨红了脸,哆哆嗦嗦指着美少年,恨道:“这是我王家的事,轮不到外人插嘴。”
“先生的事,就是学生的事。”杨小八撸袖子,笑道:“我们就爱用拳头和浑人讲道理。”
赵十二点点头,一言不发撸袖子,露出雪一样白的好肉,胳膊上还有锦团似的两团纹身。
英华挽着袖子,提着马鞭冲出来,小脸涨的通红:“张口闭口说我不守妇道,我又不曾嫁人,又不曾许人,哪里有妇道可守?仗着是同族兄长,就敢满口胡柴,可恶。”
李知远带着一根扁担出来,将英华隔在后面,苦笑道:“莫恼莫恼,打几下容易,他若是在这庵门口又哭又闹撒泼耍赖,坏了王家名声怎么处?”
耀文只当李知远是最老实厚道的,偏这个老实厚道的说话比针扎人还疼。难为二叔有这们三位能挥拳头会讲歪理的学生,耀文连答腔都不敢,扯着兄长和弟弟就走。
作者有话要说:这章从两点写到现在,默,六斤两点才睡着。
好像今天会进V。呃,我先去睡一会,争取晚上能更一章。
收复富春书院计划
( )耀芬回头还要说话,被耀文用力扯住膀子,下狠力拖走。英华咬着嘴唇看着他们的背影,脸蛋气的通红,喘的气呼呼都喷到李知远脸上。
先前赵十二牵着英华的手扶她上马,李知远心里一直不是味道,这会看英华恼成这样,他的心又偏到英华身上,笑着劝道:“打也由你打了,还恼他做甚。”
“气不过。”英华恨道:“我都不认得他,跑过来就骂人,我只恨揍少了。”
“要收拾他极容易。”杨小八乐呵呵道:“你是要把他切碎还是活埋?只要你恭敬喊我三声表哥……”
“我呸,你休想。”英华转而瞪杨小八,恼道:“等我二哥来家,必要好好揍他一顿。”
赵十二抱着胳膊沉思半晌,慢慢道:“富春书院的新山长就是这厮?”
李知远重重叹了一口气,道:“似他这般,就是咱们不收拾他,也有的是人收拾他。且等着看罢。”
英华看他,他苦笑道:“旁人家不论,只我本宗李臭虫之名,就不是白叫的。恁大一块无主的好羊肉,不晓得有多少人掂记他呢。方才和他们一路的人里头,就有个上回到我家闹事吃了板子的。他见了我躲到人后去了。且洗眼看着罢。”
“我爹爹三十年的心血,就这样叫他们败光,我不依。”英华皱着眉头,恨道:“法子总是人想出来的。”
法子总是人想出来的。他们四个打小衣食不愁,心地又都不坏,除去花银子赎买,实是想不出什么好法子,就商量晚上再议。
他们想不出来,旁人不见得想不到。耀芬在二叔这边惹了一肚子气回去,堂兄劝不得,叫那几个朋友拉到县里吃花酒赌钱耍子不提。
只说王翰林洗了脸,吃了两块西瓜,带着孩子们骑马爬了一会清凉山,恰好遇到官兵过来清道儿,也就下山上船,赵杨两家的随从和李家的管家们自从官道回梅里。老翰林带着三个学生和爱女,就在船上排开宴席,一边吃酒行酒令耍子,一边看两岸的山影云影。
赵十二和杨小八都是打小就和英华认得,长大了也不怎么回避。吃饭时你揪我一下,我拍你一下,老翰林都是笑眯眯看着。李知远看意中人和旁人亲密,心中不免做酸,然细心看英华待赵十二和杨小八并无两样,纯是出自天性,他心里渐渐平复,夹在中间说笑,甚是融洽。
老翰林之所以要收李知远这个学生,小半因他是老友爱子,大半是要考察准女婿。李知远在席间落落大方,也不似那等轻狂人煞风景在席间扯什么男女之防,王翰林心里倒是很喜他,觉得若是将来结亲,女儿现在在他面前流露真性情是不是坏事。
晚上到家,沐浴之后歇息,老翰林便和柳氏说悄悄话儿道:“我看老李这个儿子甚好,平常和老李闲话他也有和咱们做亲家的意思,你怎么看?”
柳氏凝神想了一会,笑道:“迁都在即,还怕寻不得一个好女婿?英华才十五,倒不急在这一时。且慢慢儿察考罢,若是李公子人品性情都合适,也未尝不可。”
瑶华十五六岁上头,大儿子到京里探亲,执意要父亲把妹子许给他一个来京赶考的同窗。老翰林听得儿子把那同窗说的千好万好,也甚中意,偏柳氏不肯,说要慢慢儿察考。那人等不及,中了进士就另说了一门亲事,耀祖好生抱怨。谁知不过半年,那人就将娘子的陪嫁嫖赌花净。因此,老翰林觉得妻子慢慢儿察考实为挑女婿上策,再替瑶华择配,察考了梅家两老带亲戚朋友足足三四年,才放心把女儿嫁过去。瑶华嫁过去琴瑟和鸣,公婆也和气,亲友也没有歪缠的,日子过的极好。瑶华不是妻子亲生的,尚要考察好几年,英华是她心头宝贝,自然也要细细考量,若是一口答应才是怪事。王翰林也慎重,就道:“且看罢。他家上下倒和气,就不晓得同族怎么处。”
柳氏觉得女儿还小,迁都之后世家大族的良家子弟要多少有多少,尽可以慢慢儿挑那家世清白,人品高洁的。是以丈夫答应她慢慢儿察考,她就不把李知远放在心上,和王翰林商量家务,取弟弟寄来的信给他看,道:“英华舅舅说咱们梅里离新京城太近,置田庄没什么好处,劝咱们在梅里镇左近买几亩地,种些粮食果菜家用也罢了。我就托他替咱们买几亩罢。”
王翰林在庶务上一向不大通,都是听柳氏的,柳氏说什么,他都嗯嗯点头。
柳氏又道:“都传新京城没有城墙,若真是这样,倒不必再在京城置宅。英华舅舅打算就在咱们梅里镇安家,说不得过几日会有一两个管事要在我们家暂住。”
“舅老爷若在梅里长住,你也多个地方走走。甚好,甚好。”老翰林笑道:“住的地方么,就把耀宗的住处先挪出来罢,英华隔壁不是还空着,先给儿子住罢。儿子说亲还有时日……”
“儿子也有二十了。”柳氏啐道:“到儿子这里你又不急了?我看隔壁芳歌甚好,只是陈夫人和她生母的性情儿都不晓得,且住一年半载,大家摸清了脾气再说罢。”
“英华不急,耀宗越发不急了。”王翰林拈须,笑道:“女儿嫁不到好人家,拼着撕破脸和离改嫁也罢了。娶个不贤的儿媳,养出来的孙男孙女俱不中用。还请夫人加倍用心替耀宗挑个好妻子。”
这不贤像是指摘大儿媳,柳氏对大儿子一家,都是能绕就绕开,从不多讲一句,就扯开话柄笑道:“你儿子使人来报平安,还特为捎了两块好砚与你。”就把搁在窗下条几上的小匣递与王翰林。王翰林生掀开匣盖去看,两块新砚不过花样新巧,他却握在手里不忍放,欢喜摩娑到夜深。
且说李知远到家洗了澡,才把头发擦干扎起,赵十二就使人来请。他连腰带都没有来得及扎,趿着一双新布鞋就过来了。却见赵十二院里当中厅堂四角点着四只儿臂粗细的蜡烛,蜡烛里头不晓得放了什么香料,厅里香气幽雅。赵十二也是才洗的头,一头乌亮的头发披在肩上,越发衬的他唇红齿白,美色炫目。
李知远摇头赞道:“似赵世兄这般,若是在泉州城里走一遭儿,必定有许多人哭着喊着要认契弟。”
赵十二却不晓得契弟的意思,却是误会了,问道:“泉州城这等以貌取人?”
李知远不想他这般老实,不好意思再拿他打趣,呵呵一笑,道:“世人莫不如此,泉州尤甚。且不说这个,你这么急喊我来,为着何事?杨世兄呢?”
“他去喊英华去了。”赵十二提到英华,便不肯披头散发,忙道:“你先坐一坐,我去梳头。”回他屋里坐着,几个管家围着与他梳头,束发。一时屋里鸦雀无声。
李知远看边上圆桌上搁着几本册子,随手拿起一看,却是邸抄,看日子就是前几日的。这玩意儿自从离了泉州府任上他就没再看过了,又无聊的紧,随手翻看不提。
杨小八原是翻墙过去,自然英华也是翻墙过来。她也才洗过澡,湿漉漉的头发分成两股束在肩上,穿着一件小小的青底折枝梅花纹罗衫,因是爬墙,就不曾系裙,松花色的裤子撒着裤角,腰上系着一条烟霞色的汗巾儿,乍一看似个小厮。
这一回翻墙梨蕊拦不住,她自家过来又怕杨小八调戏她,就是杏仁带了小海棠跟过来。两个丫头掇了条长板凳,就在门外廊下坐着。英华笑嘻嘻走过来,猛一看见李知远,欢喜道:“哎呀,你都来了。”
“啧啧,几个月不见哥,都没有这么亲热。”杨小八进门就把外袍脱了,手一挥丢到杏仁怀里。
英华嗔道:“莫惹我的使女。”
“不惹不惹。”杨小八扭头看了杏仁一眼,不大满意的咂嘴道:“没有梨蕊一半好看。早晓得梨蕊那丫头出落的恁般美貌,当年哥就该先把她买下来。”
“说正事罢。”李知远看他两个斗嘴很有把几十年前的事重头斗起,虽然他也很想晓得,但他很怕英华晚了回去教柳夫人晓得又要打她,就把册子丢到一边,正色道:“太晚我就回不去了。咱们先说正事。”
赵十二忙忙的把纱帽扣到头上,推开要替他系带子的管家,跑到英华身边坐下,笑道:“除去使银子,我就想不出什么好法子来。你们可有什么好法子?”
“急不来的,郎中治病开药还要先望闻问切呢。”李知远笑道:“我在清凉山就使了几拨人去打听了。方才头两拨人都回来了。”
“怎么说的?”英华睁大眼睛看着李知远,灯下,那双美丽又清亮的眼睛,亮的耀眼。
“一则,原来在富春书院教书的汪先生在县里租了十几间屋子,自立门户办了个杏林书院。听讲这几日在竭力收拢书院的旧学生,到底有多少富春书院的学生转投杏林书院,还不晓得,且过几日使人再探去。”李知远苦笑道:“二则,我使人去打听地价。清凉山那边地价都涨到二百两一亩了,就这般贵价,居然还有人买。”
“疯了这是。”连赵十二都摇头,道:“买二百两一亩的地,他想干什么?”
“富春书院那边,也有人五十两一亩在收地。”屋子里点了四根大烛亮是够亮,就是太热了些。李知远抓住那本邸抄扇风,“云台山最好的地方都让富春书院占下了,听讲有商人出价三万两要买书院。王家不曾卖。”
“三万两还不卖。等京城的大人们各自占定地方,三千两都卖不掉。”杨小八冷笑道:“这是有人打算买好地方要送礼呢。就是不晓得送哪一位。”
赵十二只摇扇子,眉头越皱越紧,蓦地把扇子拍在桌上,恼道:“看谁有那么大胆子,居然把主意打到先生身上。”
“府上分家那日,闹上门的那个妇人,实是有些蹊跷。”李知远有些为难的看着英华,苦笑道:“若不是她那么一闹,府上也不得就分家,就是不晓得她是谁派来的。”
这话里的意思倒像是怀疑大伯家使的鬼了。英华低头想了一会,笑道:“便是真卖了三万两,我爹爹能分一半到手,也不过多填五年富春书院的窟窿。这事不消提了。”
也只王翰林这般舍得的人,才养得出这般豁达的女孩儿。李知远笑道:“好,不提。我觉得要继承老太爷的遗愿让书院造福乡里,倒不如就此放手,由他们去罢,咱们自己再办个书院,”
“母亲也提过,爹爹不肯,说再办个书院就是和富春书院打擂台,没有自家人拆自家人台的理。”英华为难道:“少了那些学生,书院不过是云台山上的空壳,可是书院不在云台山上,就不是我爹的富春书院了呀。”
“你那个堂兄行事甚是荒唐,他就能办好书院?”杨小八拍案道:“不然我去打他一顿,叫他把山长的位子让出来罢。”
四个人商量半日,不是花银子买,就是挥拳头抢,这两个法子都没有什么用。一时之间四人托着腮在灯下愁眉苦脸。
赵十二的一个管家送茶过来,笑道:“其实这也没什么难的。咱们只要把翰林老爷收李公子看文的事情传出去,那新办的杏林书院就要办不下去了。”
大家想一想,可不是这个理儿。杏林书院说到底是借了富春书院的东风,那位汪先生论学问,不如王翰林,论声望,更不如王翰林。王翰林肯收学生了,谁还肯跟着别人走。自然都愿意投翰林门下。
赵十二指着管家道:“接着说。说好了厚赏你。”
“就是翰林老爷不见他们,李公子是老爷门下,出头收拢他们,或是结社或是文会,先弄起来,翰林老爷也不好意思不赏脸去一两趟。大家齐齐的请翰林老爷把富春书院的牌子重立起来,他便不肯,弄个富春文会总使得。”管家咳了两声,又笑道:“富春文会都是书院的学生,回书院去上学,偏不肯要翰林老爷的侄儿做山长,他又能怎么样?只要大家心齐把他赶走,再请翰林老爷主持书院不是水到渠成之势?我们少爷再写封信回京里,说要在富春书院读书。谁还敢来占这块地?真等迁了都,云台山上的土地就是再值钱,也无人敢来我们少爷口里抢食,卖不卖,还不是咱们说了算。”
“这般。就怕他们先把书院卖了。”李知远反应最快,先道:“咱们先找个合适的人放风,说有人要出大价钱买富春书院,把他们胃口吊起来,休说三万两,十万两他们都不肯卖才好。”
“这个容易。”英华甜蜜蜜笑道:“我舅舅不是现成的么,不消他老人家出头,只要他使的人放出风声说谁筹了许多银子想把富春书院买下来,必是有人信的。”
“那剩下的就是把杏林书院的学生收拢过来了。”杨小八抓头,为难道:“怎么叫人家都来咱们文会?”
赵十二摇着扇子微笑,李知远和他相对一笑,异口同声道:“容易。”
“我们先都不要讲。”赵十二笑道:“叫英华猜。”
叫英华猜,这法子实是太狡猾了。英华会和哪个心意相通?李知远吸了一口气,笑道:“英华,你猜。”
“法子多的很呀。”英华笑的好像才吃饱的小猫,“最容易打成一片就是蹴鞠耍子,咱们办个蹴鞠会,如今哪个是不爱蹴鞠的,一场大会赛个七八场,闲下来大家一块吃吃茶,谈谈天,看天要落雨了,日头太晒了,就办个文会。何如?”
英华才说完,杨小八已是欢喜的拍案笑道:“这个法子哥喜欢。文会都是虚的,最要紧天天有球踢。”
赵十二提到蹴鞠,也是眼冒精光,笑道:“说的脚痒了,咱们就先踢几下练练脚儿?”
蹴鞠李知远也是爱的,然他要老成些,咳了一声笑道:“中元节那几日,县里也要办蹴鞠会的,咱们办蹴鞠会,必要先有些好名声儿,人才肯来。”
“容易。”杨小八笑道:“明日咱们都到梅里镇外寻个平坦所在踢起来,再弄两队比赛,把站边上看的书生拉几个来。到中元还有两个月呢,这两个月咱们打遍富春无敌手,自然有名声了呀。”
“就这么办起来!”赵十二高高兴兴一拳砸在桌上,笑道:“其实我早就这么想了,怕英华妹子说我贪玩。”
李知远咳了一声,笑道:“先生交待下来的功课,也不能忘。明日去看选地方,英华你想不想和我们同去?”
“想,可是……”英华有些儿为难。
“你想去,我把芳歌和青阳都带上,不过你要陪他两个坐车,可使得?”李知远从怀里抽出银票放到英华面前,笑道:“你先用着罢,不够说一声儿。”
英华也不看,把折起的银票揣到袖子里。
李知远立刻站起来,道:“时候也不早了。英华妹妹,我送你回去罢。”
英华便站起来随他出去。杨小八和赵十二落在后头。杨小八就道:“难怪我祖母说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你看李世兄,把英华就制的死死的。”
赵十二脚下就踩了个空,趔趄两步,哼道:“原该叫英华妹子早些回去的。师母恼了打人不是耍的。”
李知远深有戚戚的看了赵十二一眼,抱怨似的说:“极是,上回我和英华出门逛了逛,回来天黑,英华就挨了师母板子,愚兄回家也挨了打。”
这哪里是抱怨,分明是炫耀。赵十二暗地里把牙咬的嘎嘎响,他俩真的是出去逛逛才挨的打?
作者有话要说:MS很快就要下月榜了哎。以后在主页上就不大好找了。所以,为了方便的找到奴家,请收藏一下。
表哥哎,你慢些
( )李知远从王家出来,径至父亲书房。李知府和陈夫人正在商量家务,见儿子春风满面进来,陈夫人心里先不乐意了,嗔道:“这般妆束就敢到人家去,你是越来越……”
“嗳,夫人。”李知府笑道:“同窗们相处,总是一本正经的也不好。”
李知远笑嘻嘻奉茶给母亲,又给她打扇,也不说话。陈夫人抢过扇子,自家扇了两下,又给儿子打扇,道:“明年就要娶媳妇的人了,还这么憨。”
明年?李知远想到英华白日里问他是不是要到府里娶亲,难道母亲真给他定了亲事?他额上的汗还不曾干,背上的汗又争先恐后冒出来了。“母亲要给儿子娶谁家的小姐?”李知远觉得自己的声音都有点发颤。
李知府也抬头看向夫人。陈夫人微笑道:“我给他大舅写了封信,托他访好人家的女孩儿。想来这几日就有回信。”
“这……”李知府愣了一下。儿子看上英华的事妻子也是清楚的,怎么反倒张罗着给他到曲池府说亲?更何况,他在老友面前暗示过了,老友也收了儿子做学生,大家都不曾明说,只要两个孩子性情人品都合适,这门亲事自然而然也就成了,又何必着急?
李知府想了一会,妻子这般,倒不忙先和她说知,不妨拖她一拖,因道:“急什么。迁都在即,过二三年什么样的世家大族都在眼前,要挑什么样的儿媳妇挑不得?”
李知府不过是不想和老妻因为儿子的婚事起争执使的缓兵之计,陈夫人听在耳内甚是受用,欣然道:“还是老爷想的周全,就等二三年也罢了。只是——儿子年纪也不小了。”陈夫人慈爱的看着儿子,“听讲隔壁王家的二儿子房里有个极美貌的婢女,咱们是不是……”
“我不要!”李知远摇手摇的飞快,跑的更快,走到门外回头道:“爹爹,儿子有事和您商量,一会再来。”
“使不得。”李知府正色道:“咱们这边没这个规矩。”
“人家使得,咱们家怎么就使不得了?”陈夫人恼了,“又不与他早娶亲,又不与他房里放个人,难不成让他出去花天酒地?”
“咳,夫人!咱们的儿子是什么品性你还不清楚?”李知府无奈的很,老妻样样都好,就是到几个孩子头上,就偏心糊涂了。“虽然京城有些人家有在儿子屋里放人的,然讲究些的人家都不肯和这样的人家结亲,你莫溺爱孩子,反教孩子说不到好亲事。”
娶媳妇自是要娶讲究人家的女孩儿,曲池府的女孩儿和京里的大家闺秀相比,再好也有限。还是过二三年再给儿子说亲罢,陈夫人被丈夫说服,拿定了主意,就回卧室去给娘家写信。
李知府使人把儿子喊来,笑道:“有什么事,说罢。”
李知远就把在王家几个人商量的话都学说给父亲听,又把赵十二那个管家的主意说了,笑道:“看那管家生的相貌颇不俗,也像是个读过书的样子,怎么就肯给人做管家了呢。”
“京城里来的,藏龙卧虎呀。”李知府也曾旁敲侧击和王翰林打听过赵杨两个的身份。王翰林只说杨小八是英华舅母的娘家侄儿,赵十二是杨小八的姨表兄,因为亲戚的缘故,两个都是打六岁起跟他着读书的。这越不肯明说的,越是显贵。用脚后跟想想,天底下姓赵的虽多,显贵再贵能高得过官家去?
“赵十二可有大名儿?”李知府想了半日,还是问儿子。
“好像是赵恒。”李知远笑道:“这个辈份儿……”
李知府皱眉道:“或者是皇( 富春山居 http://www.xlawen.org/kan/828/ )
女学生比东都之狼还厉害的说法李知远还是头一回听说,他想像了一会,还是没法想像英华那白白嫩嫩的小手执鞭请卖白菜的大婶收摊的情形,不禁摇头微笑。
就这么一会功夫,英华和赵十二已是跑了一个来回。这一回换了赵十二在前头跑,英华在后头追。经过李知远两个身边,英华勒住了马,红扑扑的小脸笑成了一朵花儿,道:“好久没跑,颠的都有些受不了了!”
杨小八就使马鞭柄去戳英华的马屁股,英华轻轻一鞭甩过来,杨小八的马就蹿了出去,恼的他大喊:“才夸你温柔安静呢。”
英华啐道:“是你先想使坏,你再来,我就不抽你的马!”
杨小八恨恨的追赵十二去了。这片山坡下是块草滩,杨小八和赵十二就在草滩上赛马耍子。他们的随从们四散开,渐渐英华和李知远身边的人都走远了。
英华站在树荫下,脸上的红潮许久都没有褪去。李知远只当她热,指着半山竹林道:“那边凉快些,咱们去那边吹吹风罢。”
英华不动,他便下马牵住了英华马的缰绳,慢慢把英华拉到竹林里,寻了个略空旷些,又能看到下面草滩的所在,搬了块大石头,又将手帕摊在石头上,方喊英华来坐。
英华羞答答坐下,不敢看他,面向山下,轻声道:“你热不热,坐下歇歇罢。”
李知远又搬了块大石头,挪了半日,是放在英华身边近一点呢,还是远一些?近了,怕英华恼他不晓得尊重人家,远了,又舍不得。然石头毕竟是沉的,岂能总抱在怀里想心事。李知远想了一会抱不住,挣扎着挪到英华身边,估量一个不远不近的所在,把石头重重放下,轻轻坐上,就在袖子里找手帕抹汗。他袖子里那块本是英华的,方才又垫在石头上让英华坐,哪里还有帕子,越找越急,越急越出汗。
英华把自己怀里的一块丢过去,道:“用这个。”
李知远握着这块还带体温的手帕,哪里好意思上脸,嘿嘿笑了两声,顾左右,道:“有诗云独坐幽篁里,这个幽字,就是现在罢。”
这个山坡上,浓荫匝地,小凉风嗖嗖的,风吹过来都带着竹叶的清香,最适合谈谈情——错了错了,是弹弹琴吹吹箫神马的了。
英华沉默许久,方鼓起勇气道:“听讲你要在曲池府说亲了,是哪家的小姐?”
这是恼了,还是恼了。李知远觉得屁股底下这块石头不是放远了,就是放近了。他捏着香喷喷的小手帕,结结巴巴道:“没有的事。便是要说亲,我也不去曲池府。”
“那你去哪里说亲?”英华抠着手指甲,心里乱的和山脚下被风吹马踩的草滩一样。
“去你家,你许不许?”李知远涨红了脸,满是期待的看着英华。
英华低头半日,轻声道:“你去问我爹爹。”
“你不许,我不敢去。”李知远悄悄儿把石头朝英华那边挪了两步,“你许不许呀。”
“你去问我爹爹。”英华心慌的要死,又喜欢的要死,又羞得恨不能寻个地洞钻进去,蓦地站起来解开绳子,上马直奔草滩,把小马鞭甩的啪啪响,甩得杨小八和赵十二鬼哭泣狼嚎。
她……应该是许了罢。李知远托腮苦思,心里七上八下,呆坐在山坡上许久。
日头太晒,过不得半个时辰,赵十二就和英华前后上来,杨小八带着人不晓得从哪里摸了几个大西瓜上来,先挑了两个大的使人送回庵里去供奉先生。也不等随从们抽刀,杨小八一拳砸过去,就把一只大瓜砸得稀烂。他举着滴滴答答淌红汁的半边西瓜先让赵十二,赵十二摇头让过一边,他又让英华。英华挽起袖子接过来,自腰带上抽出一柄小匕首,就在瓜皮上蹭了蹭,将西瓜切成两块。赵十二伸手就抢走一块,逃到一边低头猛啃。
英华又把那块一切两半,分给杨小八和李知远。她自拣了个大小合适的,切成四块摆到石头上。早有随从把地上的碎瓜拣了去。英华方取了一块,使小匕首一块一块削着吃。
杨小八最快,赵十二也不慢,两个人不约而同抛了手里的来抢,李知远看他们饿虎觅食的样子,忙把最后一块揽到怀里,四个聚在一处吃瓜。
旁人都罢了,杨小八啃一口,兴高采烈地,把瓜子儿噗噗吐出来,就朝英华身上吐。
赵十二一边吃一边笑骂:“一会英华妹子揍你,别跑。”
英华让到李知远身后,冷笑着削瓜,道:“明儿你别吃我家的饭食,我天天给你茶饭里放巴豆。”
“巴豆贵呐。”杨小八笑道:“倒不如存几个铜钱买米。”虽是这般说,他换了个方向,朝着山那边吐瓜子儿。他实是吐的快活,赵十二看的眼馋,一眨眼就站到他身边和他一起吐瓜子去了。
英华试着吐了了两下,因李知远盯着她看,不好意思的笑着说:“有趣的紧,叫娘晓得了,必要骂我,我不敢了。”心里却是拿定了主意,回家也要弄几个瓜来,就在自家院子里吐个痛快。
花开两头各表一枝。且说王耀芬兄弟几个连日在家闷的紧。这日同族一个堂兄就请他们游清凉山,又喊了几个朋友陪伴。他们来的早,在山顶上吃过中饭,又歇了大半个时辰才下山。走到半道看见竹林里英华坐在几个少年中间吃瓜,耀文就先愣了一下,道:“英华妹妹在下面呢。怎么边上都是陌生人?”
耀廷看了一,一堆男人里很有几个生得好看的,并无王家的管家使女,他也不悦,道:“这是怎么,二叔二婶自家便不来,也该有几个老成家人陪伴。”
堂兄因还有外人在,笑道:“那是二叔家的英华?二叔家才搬回富春,家人安能个个认得,想来二叔二婶也来了罢,这等热,老人家必定在哪里歇中觉,咱们再逛一两个时辰再去请安问好罢。”
和英华堂妹站在一处的那个美少年,便是烧成了灰,耀芬也是认得他的。新仇旧恨一起涌上心头,耀芬在衣袖内捏紧了拳头,没好气道:“这等不守妇道,二叔不管,咱们不能当看不见,今日我必要好好替二叔教训教训这丫头。”
他就迈着大步下山,铁青着脸冲到英华跟前,喝道:“王英华,你还要不要脸面!”
英华认得耀文和耀廷,对这个大堂兄实是没有什么印像。好好儿的叫人唾沫溅到西瓜上,实在恶心。英华想都不想,把西瓜照着耀芬的面门砸去,又是一脚踹在他的肚子上,啐道:“哪里来的醉汉。”
李知远肚里那句“那是你大堂兄”就硬生生被这一脚踢了回去。这当口,只能妆不认得堂兄了。他就把英华挡着身后,皱眉道:“把那醉汉捆起来送官。”
杨小八还愣着,得李知远这句提醒,忙喊:“捆起来捆起来。”
随从们绳子刀子尽有,扑出来四五个把耀芬按在地下就要捆。
耀文和耀廷先见英华动手,都吓着了,似杨小八一般愣了半晌,见人家绳子都摸出来了,耀廷就先喊:“莫捆,英华,那是大哥。”耀文笑道:“英华妹妹,那是我大哥,你没见过。他实是吃醉了。”
“这个……”英华的神情极是嫌弃,“这是耀芬堂兄?不会。堂兄可是富春书院的山长,为人师表的,怎么会这副烂醉模样?”
这妮子,分明是故意的。李知远忍着笑意,强板着脸道::“原来是自家人。扶他起来罢。王世兄,就是自家人,吃的酒气冲天,闯过来指着人鼻子就骂,也是不该。”
王耀芬实是多吃了几钟黄酒,醉意是有的,却不到烂醉,被英华瓜砸脚踢招呼了一顿不算,又补了冷嘲热讽做点心,灰头湿脸爬起来,气的直哼哼。
耀廷看英华和这几个陌生少年很是亲密,先替哥哥不平,后替张文才吃醋,没好气道:“王家人说话,没你们什么事。英华妹妹,我问你,你一个女孩儿家,在这里做什么?”
“我哪里是一个人?”英华笑嘻嘻道:“我边上站的这几个难道是鬼?赵恒,人家说你是鬼哎。”
赵十二冷笑几声,把西瓜砸到地上,都不带正眼看他们的,过来拉着英华手,道:“先生午睡当醒了,咱们回去罢。”扶着英华上了马,早有随从把他们三个的马牵过来,大家上马,前呼后拥下山去了。
王耀芬又愤怒又觉得冤枉。王家的女孩儿,哪个在父兄面前不是温柔恭顺的,他就没有想到二叔的女儿这般骄纵蛮横,还这般不要脸,当着这许多的人的面,就和男人拉手。不只是他和耀廷恼火,便是耀文,也看不惯英华这般,皱着眉道:“不该这样的。”
倒是他们堂兄,打了个哈哈,道:“英华堂妹原是在京城长的,京城风俗和咱们富春不同也是有的。叫自家妹子踢一下也没什么,莫和她计较。耀芬,咱们还有几处不曾走,今日不看,以后可没机会再看了。”
耀芬一边使手帕揩脸,一边恨道:“大哥自去耍罢,今日我还偏要寻二叔讨个公道。”
耀廷扶着哥哥的胳膊,也道:“我陪哥哥去。”
他两个要去,耀文拦不住,只得也跟着去。那位堂兄想息事宁人都不能,不好带着朋友去看热闹,就把人都带走了。他亲兄弟三个跟着马蹄印寻到庵里,耀芬气冲冲推开半掩的庵门进去,果见二叔在荫凉处高卧,他就高声道:“二叔,你还我一个公道。”
王翰林睡梦里听见有人要公道,只当做了恶梦,翻个身起来,见亲侄儿头上红的黑的还有西瓜瓤,胸上又有一个小巧的脚印,不禁奇道:“这是怎地?老夫还在做梦?”
王家管家满头是汗过来,抱怨道:“守门的海清师太哪里去了?便是无人守门,也当在门口站一站,就这般闯进来,是何道理。”
这一堆话摔出来,王耀芬的脸皮虽然不薄也受不住。耀文和耀廷早闹了个大红脸。耀文唱喏道:“扰了二叔午觉,是我们的不是。还望二叔愿谅则个。”
王翰林挥手,道:“年轻人行事多是这般儿,无妨无妨。你们来可是为的富春书院?”
耀芬脸上一僵,王翰林又道:“既然分家时我不曾要书院,也自然不会再管书院的事情,你们不必说了。若是渴了,吃杯茶儿再走,若是有事,请回罢。”
“我是来跟二叔讨公道的。”耀芬恨的脸都发青,怒道:“英华砸了我一头一脸西瓜,还踢了我一脚。”
“我女儿我晓得。”王翰林拈着胡须乐呵呵道:“你二叔当年在京里很收了几个调皮的学生,你英华妹妹都是使马鞭子收拾人家的。哈哈,惹了她,只踢你一脚算是轻的。这等小事你也要来问二叔讨公道,还真是个孩子。”就把耀芬当个孩子,命管家带他去洗脸换衣。
耀芬恼的要死,**道:“二叔这般溺爱英华,总有一日总有一日……”
“你这孩子啊,心眼太小。”王翰林笑眯眯摇头叹息,道:“你们回去罢,代我跟你们父亲问好。”
耀芬还要说话,耀文已是连声答应,一手拉着他,一手拉着耀廷出来,在庵门外道:“上回耀祖哥说了英华几句,二叔揍他下的那狠手。你没听二叔说,这个妹妹平常收拾人都是使马鞭的?”
“那我哥就叫她白踢了?”耀廷恨道:“偏心也没偏成这样的。”
耀文在弟弟额上弹了一下,道:“方才原是大哥吃醉了失礼。若是旁人这般,不是冲撞我妹子是什么,我头一个就给他一拳。”
“你这个吃里扒外的东西。”耀芬恼道:“她不守妇道,我教训妹子,哪里错了?”
“英华不认得你。”耀文苦笑道:“大哥,莫恼了,吃自家妹子踹一脚,也没什么的,算了罢。”
“大哥吃打也罢了。”耀廷道:“咱们王家的女孩儿,这般没规矩,人都看着呢。不收拾了她,王家的名声都叫她败坏了。”
“我们方才妆做不认得,默不作声路过也完了。”耀文叹气,“凭心而论,富春书院是二叔出的钱多,还是咱们出的钱多?咱们家这几十年把二三万两的家当是花光干净了,可是别忘了,咱们这房的家当,二叔也有份,他还添了几万两。最后分家,二叔一个钱都没要。这等小事,咱们让一步又何妨。”
“原来还有明白的人。”赵十二冷笑着出来,指着耀文道:“你既看得明白,就晓得先生是不和你们计较,带着你的糊涂兄弟走罢。”
耀芬涨红了脸,哆哆嗦嗦指着美少年,恨道:“这是我王家的事,轮不到外人插嘴。”
“先生的事,就是学生的事。”杨小八撸袖子,笑道:“我们就爱用拳头和浑人讲道理。”
赵十二点点头,一言不发撸袖子,露出雪一样白的好肉,胳膊上还有锦团似的两团纹身。
英华挽着袖子,提着马鞭冲出来,小脸涨的通红:“张口闭口说我不守妇道,我又不曾嫁人,又不曾许人,哪里有妇道可守?仗着是同族兄长,就敢满口胡柴,可恶。”
李知远带着一根扁担出来,将英华隔在后面,苦笑道:“莫恼莫恼,打几下容易,他若是在这庵门口又哭又闹撒泼耍赖,坏了王家名声怎么处?”
耀文只当李知远是最老实厚道的,偏这个老实厚道的说话比针扎人还疼。难为二叔有这们三位能挥拳头会讲歪理的学生,耀文连答腔都不敢,扯着兄长和弟弟就走。
作者有话要说:这章从两点写到现在,默,六斤两点才睡着。
好像今天会进V。呃,我先去睡一会,争取晚上能更一章。
收复富春书院计划
( )耀芬回头还要说话,被耀文用力扯住膀子,下狠力拖走。英华咬着嘴唇看着他们的背影,脸蛋气的通红,喘的气呼呼都喷到李知远脸上。
先前赵十二牵着英华的手扶她上马,李知远心里一直不是味道,这会看英华恼成这样,他的心又偏到英华身上,笑着劝道:“打也由你打了,还恼他做甚。”
“气不过。”英华恨道:“我都不认得他,跑过来就骂人,我只恨揍少了。”
“要收拾他极容易。”杨小八乐呵呵道:“你是要把他切碎还是活埋?只要你恭敬喊我三声表哥……”
“我呸,你休想。”英华转而瞪杨小八,恼道:“等我二哥来家,必要好好揍他一顿。”
赵十二抱着胳膊沉思半晌,慢慢道:“富春书院的新山长就是这厮?”
李知远重重叹了一口气,道:“似他这般,就是咱们不收拾他,也有的是人收拾他。且等着看罢。”
英华看他,他苦笑道:“旁人家不论,只我本宗李臭虫之名,就不是白叫的。恁大一块无主的好羊肉,不晓得有多少人掂记他呢。方才和他们一路的人里头,就有个上回到我家闹事吃了板子的。他见了我躲到人后去了。且洗眼看着罢。”
“我爹爹三十年的心血,就这样叫他们败光,我不依。”英华皱着眉头,恨道:“法子总是人想出来的。”
法子总是人想出来的。他们四个打小衣食不愁,心地又都不坏,除去花银子赎买,实是想不出什么好法子,就商量晚上再议。
他们想不出来,旁人不见得想不到。耀芬在二叔这边惹了一肚子气回去,堂兄劝不得,叫那几个朋友拉到县里吃花酒赌钱耍子不提。
只说王翰林洗了脸,吃了两块西瓜,带着孩子们骑马爬了一会清凉山,恰好遇到官兵过来清道儿,也就下山上船,赵杨两家的随从和李家的管家们自从官道回梅里。老翰林带着三个学生和爱女,就在船上排开宴席,一边吃酒行酒令耍子,一边看两岸的山影云影。
赵十二和杨小八都是打小就和英华认得,长大了也不怎么回避。吃饭时你揪我一下,我拍你一下,老翰林都是笑眯眯看着。李知远看意中人和旁人亲密,心中不免做酸,然细心看英华待赵十二和杨小八并无两样,纯是出自天性,他心里渐渐平复,夹在中间说笑,甚是融洽。
老翰林之所以要收李知远这个学生,小半因他是老友爱子,大半是要考察准女婿。李知远在席间落落大方,也不似那等轻狂人煞风景在席间扯什么男女之防,王翰林心里倒是很喜他,觉得若是将来结亲,女儿现在在他面前流露真性情是不是坏事。
晚上到家,沐浴之后歇息,老翰林便和柳氏说悄悄话儿道:“我看老李这个儿子甚好,平常和老李闲话他也有和咱们做亲家的意思,你怎么看?”
柳氏凝神想了一会,笑道:“迁都在即,还怕寻不得一个好女婿?英华才十五,倒不急在这一时。且慢慢儿察考罢,若是李公子人品性情都合适,也未尝不可。”
瑶华十五六岁上头,大儿子到京里探亲,执意要父亲把妹子许给他一个来京赶考的同窗。老翰林听得儿子把那同窗说的千好万好,也甚中意,偏柳氏不肯,说要慢慢儿察考。那人等不及,中了进士就另说了一门亲事,耀祖好生抱怨。谁知不过半年,那人就将娘子的陪嫁嫖赌花净。因此,老翰林觉得妻子慢慢儿察考实为挑女婿上策,再替瑶华择配,察考了梅家两老带亲戚朋友足足三四年,才放心把女儿嫁过去。瑶华嫁过去琴瑟和鸣,公婆也和气,亲友也没有歪缠的,日子过的极好。瑶华不是妻子亲生的,尚要考察好几年,英华是她心头宝贝,自然也要细细考量,若是一口答应才是怪事。王翰林也慎重,就道:“且看罢。他家上下倒和气,就不晓得同族怎么处。”
柳氏觉得女儿还小,迁都之后世家大族的良家子弟要多少有多少,尽可以慢慢儿挑那家世清白,人品高洁的。是以丈夫答应她慢慢儿察考,她就不把李知远放在心上,和王翰林商量家务,取弟弟寄来的信给他看,道:“英华舅舅说咱们梅里离新京城太近,置田庄没什么好处,劝咱们在梅里镇左近买几亩地,种些粮食果菜家用也罢了。我就托他替咱们买几亩罢。”
王翰林在庶务上一向不大通,都是听柳氏的,柳氏说什么,他都嗯嗯点头。
柳氏又道:“都传新京城没有城墙,若真是这样,倒不必再在京城置宅。英华舅舅打算就在咱们梅里镇安家,说不得过几日会有一两个管事要在我们家暂住。”
“舅老爷若在梅里长住,你也多个地方走走。甚好,甚好。”老翰林笑道:“住的地方么,就把耀宗的住处先挪出来罢,英华隔壁不是还空着,先给儿子住罢。儿子说亲还有时日……”
“儿子也有二十了。”柳氏啐道:“到儿子这里你又不急了?我看隔壁芳歌甚好,只是陈夫人和她生母的性情儿都不晓得,且住一年半载,大家摸清了脾气再说罢。”
“英华不急,耀宗越发不急了。”王翰林拈须,笑道:“女儿嫁不到好人家,拼着撕破脸和离改嫁也罢了。娶个不贤的儿媳,养出来的孙男孙女俱不中用。还请夫人加倍用心替耀宗挑个好妻子。”
这不贤像是指摘大儿媳,柳氏对大儿子一家,都是能绕就绕开,从不多讲一句,就扯开话柄笑道:“你儿子使人来报平安,还特为捎了两块好砚与你。”就把搁在窗下条几上的小匣递与王翰林。王翰林生掀开匣盖去看,两块新砚不过花样新巧,他却握在手里不忍放,欢喜摩娑到夜深。
且说李知远到家洗了澡,才把头发擦干扎起,赵十二就使人来请。他连腰带都没有来得及扎,趿着一双新布鞋就过来了。却见赵十二院里当中厅堂四角点着四只儿臂粗细的蜡烛,蜡烛里头不晓得放了什么香料,厅里香气幽雅。赵十二也是才洗的头,一头乌亮的头发披在肩上,越发衬的他唇红齿白,美色炫目。
李知远摇头赞道:“似赵世兄这般,若是在泉州城里走一遭儿,必定有许多人哭着喊着要认契弟。”
赵十二却不晓得契弟的意思,却是误会了,问道:“泉州城这等以貌取人?”
李知远不想他这般老实,不好意思再拿他打趣,呵呵一笑,道:“世人莫不如此,泉州尤甚。且不说这个,你这么急喊我来,为着何事?杨世兄呢?”
“他去喊英华去了。”赵十二提到英华,便不肯披头散发,忙道:“你先坐一坐,我去梳头。”回他屋里坐着,几个管家围着与他梳头,束发。一时屋里鸦雀无声。
李知远看边上圆桌上搁着几本册子,随手拿起一看,却是邸抄,看日子就是前几日的。这玩意儿自从离了泉州府任上他就没再看过了,又无聊的紧,随手翻看不提。
杨小八原是翻墙过去,自然英华也是翻墙过来。她也才洗过澡,湿漉漉的头发分成两股束在肩上,穿着一件小小的青底折枝梅花纹罗衫,因是爬墙,就不曾系裙,松花色的裤子撒着裤角,腰上系着一条烟霞色的汗巾儿,乍一看似个小厮。
这一回翻墙梨蕊拦不住,她自家过来又怕杨小八调戏她,就是杏仁带了小海棠跟过来。两个丫头掇了条长板凳,就在门外廊下坐着。英华笑嘻嘻走过来,猛一看见李知远,欢喜道:“哎呀,你都来了。”
“啧啧,几个月不见哥,都没有这么亲热。”杨小八进门就把外袍脱了,手一挥丢到杏仁怀里。
英华嗔道:“莫惹我的使女。”
“不惹不惹。”杨小八扭头看了杏仁一眼,不大满意的咂嘴道:“没有梨蕊一半好看。早晓得梨蕊那丫头出落的恁般美貌,当年哥就该先把她买下来。”
“说正事罢。”李知远看他两个斗嘴很有把几十年前的事重头斗起,虽然他也很想晓得,但他很怕英华晚了回去教柳夫人晓得又要打她,就把册子丢到一边,正色道:“太晚我就回不去了。咱们先说正事。”
赵十二忙忙的把纱帽扣到头上,推开要替他系带子的管家,跑到英华身边坐下,笑道:“除去使银子,我就想不出什么好法子来。你们可有什么好法子?”
“急不来的,郎中治病开药还要先望闻问切呢。”李知远笑道:“我在清凉山就使了几拨人去打听了。方才头两拨人都回来了。”
“怎么说的?”英华睁大眼睛看着李知远,灯下,那双美丽又清亮的眼睛,亮的耀眼。
“一则,原来在富春书院教书的汪先生在县里租了十几间屋子,自立门户办了个杏林书院。听讲这几日在竭力收拢书院的旧学生,到底有多少富春书院的学生转投杏林书院,还不晓得,且过几日使人再探去。”李知远苦笑道:“二则,我使人去打听地价。清凉山那边地价都涨到二百两一亩了,就这般贵价,居然还有人买。”
“疯了这是。”连赵十二都摇头,道:“买二百两一亩的地,他想干什么?”
“富春书院那边,也有人五十两一亩在收地。”屋子里点了四根大烛亮是够亮,就是太热了些。李知远抓住那本邸抄扇风,“云台山最好的地方都让富春书院占下了,听讲有商人出价三万两要买书院。王家不曾卖。”
“三万两还不卖。等京城的大人们各自占定地方,三千两都卖不掉。”杨小八冷笑道:“这是有人打算买好地方要送礼呢。就是不晓得送哪一位。”
赵十二只摇扇子,眉头越皱越紧,蓦地把扇子拍在桌上,恼道:“看谁有那么大胆子,居然把主意打到先生身上。”
“府上分家那日,闹上门的那个妇人,实是有些蹊跷。”李知远有些为难的看着英华,苦笑道:“若不是她那么一闹,府上也不得就分家,就是不晓得她是谁派来的。”
这话里的意思倒像是怀疑大伯家使的鬼了。英华低头想了一会,笑道:“便是真卖了三万两,我爹爹能分一半到手,也不过多填五年富春书院的窟窿。这事不消提了。”
也只王翰林这般舍得的人,才养得出这般豁达的女孩儿。李知远笑道:“好,不提。我觉得要继承老太爷的遗愿让书院造福乡里,倒不如就此放手,由他们去罢,咱们自己再办个书院,”
“母亲也提过,爹爹不肯,说再办个书院就是和富春书院打擂台,没有自家人拆自家人台的理。”英华为难道:“少了那些学生,书院不过是云台山上的空壳,可是书院不在云台山上,就不是我爹的富春书院了呀。”
“你那个堂兄行事甚是荒唐,他就能办好书院?”杨小八拍案道:“不然我去打他一顿,叫他把山长的位子让出来罢。”
四个人商量半日,不是花银子买,就是挥拳头抢,这两个法子都没有什么用。一时之间四人托着腮在灯下愁眉苦脸。
赵十二的一个管家送茶过来,笑道:“其实这也没什么难的。咱们只要把翰林老爷收李公子看文的事情传出去,那新办的杏林书院就要办不下去了。”
大家想一想,可不是这个理儿。杏林书院说到底是借了富春书院的东风,那位汪先生论学问,不如王翰林,论声望,更不如王翰林。王翰林肯收学生了,谁还肯跟着别人走。自然都愿意投翰林门下。
赵十二指着管家道:“接着说。说好了厚赏你。”
“就是翰林老爷不见他们,李公子是老爷门下,出头收拢他们,或是结社或是文会,先弄起来,翰林老爷也不好意思不赏脸去一两趟。大家齐齐的请翰林老爷把富春书院的牌子重立起来,他便不肯,弄个富春文会总使得。”管家咳了两声,又笑道:“富春文会都是书院的学生,回书院去上学,偏不肯要翰林老爷的侄儿做山长,他又能怎么样?只要大家心齐把他赶走,再请翰林老爷主持书院不是水到渠成之势?我们少爷再写封信回京里,说要在富春书院读书。谁还敢来占这块地?真等迁了都,云台山上的土地就是再值钱,也无人敢来我们少爷口里抢食,卖不卖,还不是咱们说了算。”
“这般。就怕他们先把书院卖了。”李知远反应最快,先道:“咱们先找个合适的人放风,说有人要出大价钱买富春书院,把他们胃口吊起来,休说三万两,十万两他们都不肯卖才好。”
“这个容易。”英华甜蜜蜜笑道:“我舅舅不是现成的么,不消他老人家出头,只要他使的人放出风声说谁筹了许多银子想把富春书院买下来,必是有人信的。”
“那剩下的就是把杏林书院的学生收拢过来了。”杨小八抓头,为难道:“怎么叫人家都来咱们文会?”
赵十二摇着扇子微笑,李知远和他相对一笑,异口同声道:“容易。”
“我们先都不要讲。”赵十二笑道:“叫英华猜。”
叫英华猜,这法子实是太狡猾了。英华会和哪个心意相通?李知远吸了一口气,笑道:“英华,你猜。”
“法子多的很呀。”英华笑的好像才吃饱的小猫,“最容易打成一片就是蹴鞠耍子,咱们办个蹴鞠会,如今哪个是不爱蹴鞠的,一场大会赛个七八场,闲下来大家一块吃吃茶,谈谈天,看天要落雨了,日头太晒了,就办个文会。何如?”
英华才说完,杨小八已是欢喜的拍案笑道:“这个法子哥喜欢。文会都是虚的,最要紧天天有球踢。”
赵十二提到蹴鞠,也是眼冒精光,笑道:“说的脚痒了,咱们就先踢几下练练脚儿?”
蹴鞠李知远也是爱的,然他要老成些,咳了一声笑道:“中元节那几日,县里也要办蹴鞠会的,咱们办蹴鞠会,必要先有些好名声儿,人才肯来。”
“容易。”杨小八笑道:“明日咱们都到梅里镇外寻个平坦所在踢起来,再弄两队比赛,把站边上看的书生拉几个来。到中元还有两个月呢,这两个月咱们打遍富春无敌手,自然有名声了呀。”
“就这么办起来!”赵十二高高兴兴一拳砸在桌上,笑道:“其实我早就这么想了,怕英华妹子说我贪玩。”
李知远咳了一声,笑道:“先生交待下来的功课,也不能忘。明日去看选地方,英华你想不想和我们同去?”
“想,可是……”英华有些儿为难。
“你想去,我把芳歌和青阳都带上,不过你要陪他两个坐车,可使得?”李知远从怀里抽出银票放到英华面前,笑道:“你先用着罢,不够说一声儿。”
英华也不看,把折起的银票揣到袖子里。
李知远立刻站起来,道:“时候也不早了。英华妹妹,我送你回去罢。”
英华便站起来随他出去。杨小八和赵十二落在后头。杨小八就道:“难怪我祖母说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你看李世兄,把英华就制的死死的。”
赵十二脚下就踩了个空,趔趄两步,哼道:“原该叫英华妹子早些回去的。师母恼了打人不是耍的。”
李知远深有戚戚的看了赵十二一眼,抱怨似的说:“极是,上回我和英华出门逛了逛,回来天黑,英华就挨了师母板子,愚兄回家也挨了打。”
这哪里是抱怨,分明是炫耀。赵十二暗地里把牙咬的嘎嘎响,他俩真的是出去逛逛才挨的打?
作者有话要说:MS很快就要下月榜了哎。以后在主页上就不大好找了。所以,为了方便的找到奴家,请收藏一下。
表哥哎,你慢些
( )李知远从王家出来,径至父亲书房。李知府和陈夫人正在商量家务,见儿子春风满面进来,陈夫人心里先不乐意了,嗔道:“这般妆束就敢到人家去,你是越来越……”
“嗳,夫人。”李知府笑道:“同窗们相处,总是一本正经的也不好。”
李知远笑嘻嘻奉茶给母亲,又给她打扇,也不说话。陈夫人抢过扇子,自家扇了两下,又给儿子打扇,道:“明年就要娶媳妇的人了,还这么憨。”
明年?李知远想到英华白日里问他是不是要到府里娶亲,难道母亲真给他定了亲事?他额上的汗还不曾干,背上的汗又争先恐后冒出来了。“母亲要给儿子娶谁家的小姐?”李知远觉得自己的声音都有点发颤。
李知府也抬头看向夫人。陈夫人微笑道:“我给他大舅写了封信,托他访好人家的女孩儿。想来这几日就有回信。”
“这……”李知府愣了一下。儿子看上英华的事妻子也是清楚的,怎么反倒张罗着给他到曲池府说亲?更何况,他在老友面前暗示过了,老友也收了儿子做学生,大家都不曾明说,只要两个孩子性情人品都合适,这门亲事自然而然也就成了,又何必着急?
李知府想了一会,妻子这般,倒不忙先和她说知,不妨拖她一拖,因道:“急什么。迁都在即,过二三年什么样的世家大族都在眼前,要挑什么样的儿媳妇挑不得?”
李知府不过是不想和老妻因为儿子的婚事起争执使的缓兵之计,陈夫人听在耳内甚是受用,欣然道:“还是老爷想的周全,就等二三年也罢了。只是——儿子年纪也不小了。”陈夫人慈爱的看着儿子,“听讲隔壁王家的二儿子房里有个极美貌的婢女,咱们是不是……”
“我不要!”李知远摇手摇的飞快,跑的更快,走到门外回头道:“爹爹,儿子有事和您商量,一会再来。”
“使不得。”李知府正色道:“咱们这边没这个规矩。”
“人家使得,咱们家怎么就使不得了?”陈夫人恼了,“又不与他早娶亲,又不与他房里放个人,难不成让他出去花天酒地?”
“咳,夫人!咱们的儿子是什么品性你还不清楚?”李知府无奈的很,老妻样样都好,就是到几个孩子头上,就偏心糊涂了。“虽然京城有些人家有在儿子屋里放人的,然讲究些的人家都不肯和这样的人家结亲,你莫溺爱孩子,反教孩子说不到好亲事。”
娶媳妇自是要娶讲究人家的女孩儿,曲池府的女孩儿和京里的大家闺秀相比,再好也有限。还是过二三年再给儿子说亲罢,陈夫人被丈夫说服,拿定了主意,就回卧室去给娘家写信。
李知府使人把儿子喊来,笑道:“有什么事,说罢。”
李知远就把在王家几个人商量的话都学说给父亲听,又把赵十二那个管家的主意说了,笑道:“看那管家生的相貌颇不俗,也像是个读过书的样子,怎么就肯给人做管家了呢。”
“京城里来的,藏龙卧虎呀。”李知府也曾旁敲侧击和王翰林打听过赵杨两个的身份。王翰林只说杨小八是英华舅母的娘家侄儿,赵十二是杨小八的姨表兄,因为亲戚的缘故,两个都是打六岁起跟他着读书的。这越不肯明说的,越是显贵。用脚后跟想想,天底下姓赵的虽多,显贵再贵能高得过官家去?
“赵十二可有大名儿?”李知府想了半日,还是问儿子。
“好像是赵恒。”李知远笑道:“这个辈份儿……”
李知府皱眉道:“或者是皇( 富春山居 http://www.xlawen.org/kan/8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