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新辣文小说网 > 穿越历史 > 富春山居 > 富春山居 第 17 部分阅读

第 17 部分阅读

    李知远对赵十二感激的笑笑,对文才道:“既然订亲,你就要一心一意待我表妹好,不然,”他瞄瞄文才战战兢兢发抖的两条腿,冷笑几声道:“王二哥打断你左腿,我打断你右腿。”

    杨小八看火候已到,把手搭在似经霜打的茄子表弟的肩上,笑道:“走,我送你家去。”半扶半拉把文才带走,李知远想了想,和耀宗说:“二哥,我送文才回家去。”

    耀宗没好气道:“去罢,这里我照应。”

    知远笑一笑,和小八一左一右把文才送回家。张家穷李知远也是晓得的,进了门看他家四堵墙之外,连书架上都无几本书,文才窗外晒着的几件里衣俱是补丁打补丁,李知远犹豫了一下,出来和杨小八说:“这事儿总会传到我那个表妹耳里,我先去和她说知,也省得她嫁过去和英华姑嫂不和。”

    杨小八笑道:“省得,你去罢。”和他并肩走了几步,又笑道:“想娶我英华表妹,可没有那么容易哟。”

    李知远轻轻一拳锤在杨小八膀子上,笑着转过一条窄弄,打后门回家,先到父亲书房。

    李知府每日上午守着小青阳读书,看见大儿子站在门口,便叫小儿子自己念书,他自走到院子里一棵桂花树下停步。李知远跟上来,小声道:“儿子方才到张家去了。”

    “张家?你是说你老师的外甥张文才?”李知远皱眉,道:“怎么说?”

    李知远道:“这门亲事……看上去不大妥当呢。”

    李知府摇头,道:“人家与你表妹插簪,你表妹也受了。人家来提亲,你大舅也答应了,轮不到咱们说话的。”

    李知远斟酌半日,道:“张家穷的只有几间屋,表妹嫁过去会失望罢。”

    “哪里有屋。”李知府冷笑道:“连那几间屋都是你老师借把张家住的。你老师提亲时都和陈大舅明说了,你大舅也说家里女孩儿多,没得陪嫁。淑琴……是淑琴罢,她自家看上了,必要成全她的。”

    李知远愣了一下,笑道:“大舅怎么这么急?”

    “俗语说嫁女如烧屋,中等以下人家哪里是嫁得起几个女儿的。”李知府感叹,“你几个舅舅偏又养了十来个女儿,差不多的人家,都嫌陈家女儿没嫁妆。说起来呢,你不图我家陪嫁,我也不嫌你家穷,倒是爱亲才做亲。你能替你表妹担心,可见你有友爱之心。然你莫忘了她来我们家,原谋的是嫁你。这几个表妹们的事,你还是退避三舍罢。”

    李知远微笑低头,连连称是。恰好小青阳写完了字,跑出来央求父亲和哥哥让他也去文会耍,李知府答应了,叫两个儿子出去,他自走到后头,寻陈夫人说话。

    陈夫人因几个侄女都跑去文会上看热闹,正在生气。陈大舅陪着小心哄大姐:“家里女孩儿多,实是备不起嫁妆,媒人来说的都是那等做田的粗人,还要你陪三五十亩地。我们家一共就十来顷地,儿要婚女要嫁,哪里备办得起。文会总有几个不曾订亲的少年公子罢,若是相互看中了,孩子们自家乐意,就是咱们陪嫁少些,也嫁得了。”

    陈夫人恼道:“只要咱们孩子出挑,便没嫁妆怎地。做田的人家又如何,只要人家清白子弟肯上进,嫁过去守着男人读书,苦十来年,总有出头之日,何必鼠目寸光?”

    陈大舅心道:大姐,你嫁了个穷书生丈夫,苦了十来年出头,何等幸运!陈家女孩儿安能个个有这个福气?然他不敢这样讲,只一个劲陪笑道:“女孩儿大了,一个两个留在家里慢慢挑女婿还罢了。十个八个留在家里,你几个弟妇愁的头发都要白了。”八月中旬,早晚天气凉快,陈大舅却是一边讲话一边抹汗,看见姐夫进来如见救星,忙站起来道:“姐夫来了,姐夫快坐。”

    陈夫人便道:“青阳的功课完了?”

    “今日过节,早课完了放他假,让他去文会耍耍。”李知府笑道:“今年曲池府几位大人忙的都顾不上过中秋,孩子们自己做兴起来办文会猜谜耍子,也算是玩的风雅。大舅,晚上咱们也去猜几个谜,散散闷,何如?”

    “好好好。”陈大舅连连点头,笑道:“我去去就来,淑琴订了亲,我去写个字儿送回家。也叫三弟和三弟妹高兴高兴。”

    陈氏夫人把大舅送到厅门口,回来气鼓鼓的说:“张家那样穷都肯把淑琴许他,大弟怎么急成这样!”歇了一会又道:“还说这几个女孩儿任我挑一个,我还没说话,他就先嫁出去一个。”

    李知府看着陈氏笑了半日。陈氏老脸微红,嗔道:“我娘家人多嘴杂,不晓得的,只怕要说我儿子不好,大家都看不上他。”

    李知府笑道:“你儿子方才特为跑来和我说,说他才到张家去看过,觉得张家太穷,表妹的婚事要斟酌。”

    陈氏呸道:“这孩子,越长越回去了。难道要让淑琴嫁他?淑琴可是自家做主受了人家的簪!休说是淑琴,这几个侄女一听说外头有男人,拦都拦不住,个个都不是安份的,莫让哪个缠上我儿!”一边说一边暴燥的转圈,“快把他喊回来!”

    “已是和他说了,叫他莫管。”陈知府脸上笑的风淡云轻,那个圆肚子却似风吹荷塘,不停的荡漾。“我来是有话和你商量,张家办,陈家也没嫁妆,你这个侄女嫁过去吃什么用什么?”

    陈氏不悦的看着李知府,“你什么意思?”

    “要不然,咱们给你侄女添点儿?”李知府微笑道:“她嫁过来,也算是傍着你居住,与其将来见日与她三升两斗,倒不如体体面面给她添妆。”

    “这一个开了头,后头还有十来个呢。说起来都是我侄女,没有的厚此薄彼的,”陈氏为难道:“怎么添得起?再说,李家这边想使咱们银子的不在少数……”

    “多行不义必自毙,那几个臭虫跳的越欢,死的越早。李家这边我倒不担心。到是你娘家这些侄女儿,原是奔着做你儿媳妇来的。你一个都不看中,倒怕你弟妹们对着你弟弟们抱怨你。便与这些孩子们些添妆,也是你做长姑母的心意,何如?”

    陈氏思量半日,点头道:“还是老爷想的周道,就与淑琴先添妆罢,正好在泉州时打了十几双四两重的金镯子,一人一双再添点什么,你看可使得?”

    “直接给银子罢。与她八十两银子。”李知府拈着胡须笑道:“晚上吃团圆饭时与她,就说她订了亲与她添妆。再和芳歌说一声儿,也让她出两样首饰给人家添妆。以后同住在梅里,咱们就是她娘家,须叫她晓得咱们是替她撑腰的。”

    正说话间,杨小八和王耀宗笑嘻嘻过来请李知府去评文。李知府出来到镇口,却是吓了一跳,原来那片踢球的地方,除去中间一块地方摆着十来张桌子,团团坐着几十个书生。外头围了有半个县的闲人在看热闹,又有几十辆马车挤在树下,车门帘高高卷起,里头少有一位小姐,多有两三位小姐端坐,孤芳自赏者有之,含羞带怯者有之,端庄大方者有之,妩媚风流的,也有。小姐们长像不同,神情不一,都把眼睛看向书生们那一处。

    再加上屏风里还坐着虎视眈眈要找女婿的陈小姐们**位,这哪里是文会,分明是相亲大会!

    李知府哭笑不得走到王翰林身边坐下,王翰林的笑容也发僵,将一叠文章递把他,道:“这些我先看过了,写的好的都做了记号,你且看看。”

    李知府和王翰林都是考得起的,肚内是真有墨水。这个文会轰动了半个县的人来相亲,若是办砸了必将遗臭万年。李知府摸着胡子认真看文,王翰林手不停笔写评语。底下已经开始第二场,少年公子们被几十双多情的眼睛注视着,俱都坐的端端正正写字儿。有那等胆小的,鼻尖都沁出汗来。

    生的俊俏自是赵十二,英气逼人当数杨小八,镇定如王耀宗,淡定如李知远,都被热情的富春人民吓到了。办一个文会耍子,居然有这么多人来看热闹,四个额头渗汗,相对无语。

    唯有昨日和他们打出交情的方公子甚是镇定,一边写字儿,一边小声笑道:“都等着看咱们踢球呢,写快点儿。”

    杨小八瞄一眼一个频送秋波与赵十二的明媚布衣少女,压低声音道:“贵处的女孩儿们,胆子恁大。”

    方公子得意的要死,小声说:“晚上咱们出去看月,你就晓得什么叫做胆大了。”

    赵十二闷闷的说:“昨日就领教过了。”

    方公子看不惯赵十二,冷笑道:“你手是断的,她朝你怀里扑,你不能把她推出去?”

    赵十二昨日原是故意,想叫英华吃醋,谁知英华根本不当一回事,他从昨日闷到现在,再叫方公子一激,恼的就把笔搁下。杨小八按住他,笑道:“打和酒都吃了,昨日事昨日毕。十二哥,快写完交卷,咱们好踢球耍子。”

    几位陈小姐和怀翠把能看外面的地方都占住了。英华和芳歌就坐在桌边和小青阳一起闲话,商量晚上拜月。芳歌便道:“泉州风俗,中秋月圆小姐们还能到街上走一走。我在府衙住着偏没有出去过。”

    英华笑道:“晚上有哥哥们陪着,咱们就出去走走,不怕的。”又压低声音道:“有那个什么踏月望歌的,咱们就去望一望。”

    “不好。”芳歌捂着嘴,笑嘻嘻想了一会,又道:“若是真有,妹子也是想看看的。”

    小青阳还不懂什么叫踏月望歌,看她两个笑的鬼鬼祟祟的,问她们什么叫踏月望歌,她两个都不好意思说,他便恼了,道:“一定不是好事,你们要不带我去,我就和母亲说,你们踏月望歌去了。”

    芳歌手忙脚乱去捂弟弟的嘴,英华竖着指头,嘘道:“带你去,你莫叫她们听见。”

    小青阳瞟一眼表姐们,点头,小声道:“我省得。”

    陈家小姐们心齐,不动声色把怀翠挤到一边。怀翠待发作,一人之力不敌她们七个,闷闷回来坐在英华身边。她来了大家都有些不自在,小青阳就道:“我要小解。”

    芳歌对怀翠笑笑,道:“叫管家带你家去。”

    小青阳不干,道:“家去叫母亲看见,就不放我出来了,大姐你陪我寻个无人的地方。”

    芳歌无法,只得陪他去走动。英华便道:“我陪你一起去呀。”也不要杏仁跟着,她们两个大的带着一个小的,又喊了个管家陪着,挪开屏风,出去捡了一条小道走到一片林子里,管家陪着小少爷到一棵大树后方便去了。芳歌拉着英华朝回走了几步,指着那边人山人海笑道:“我从来没有想过,咱们家门口能有这样热闹。”

    英华瞄那边几十辆香车美人,微笑道:“看那边。”

    那边车上跳下来一个人,提着裙子小跑着过来,看准了英华扯住她的袖子,含着泪说:“姐姐,求你助我。”

    英华再看,却是昨日藏到赵十二怀里的那位娇小美人,不禁愣住了。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六斤同学和奶奶走亲戚去了,肥扫没煮饭,哈哈,今天的更新很给力哦

    桃花啊桃花

    ( )赵恒招惹的烂桃花,还是让他自己去摘干净。英华笑嘻嘻甩脱桃花,道:“我又不认得你,凭什么帮你。”

    那个女孩儿恼的要死,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粉面带着春色,薄嗔娇羞又跺脚的模样儿极是养眼。可惜英华和芳歌一不是怀春少年,二和她不熟。她自顾自使小性儿,两个俱都皱眉。英华便和芳歌说:“我最讨厌自来熟的人了。”

    芳歌笑应道:“这人真是莫名其妙。”

    那个女孩儿生的娇美,家人都是宠着她,哪里受过这样的明嘲热讽。被她两个两句话一说,气得哇哇大哭。英华和芳歌相对一笑,欲绕过她走路。她离着芳歌近些,就伸手扯住芳歌的衣袖,嚷道:“你们欺负人,不许走!”

    英华好笑道:“你一来就对我们拉拉扯扯的,有眼睛的人都看得到是你欺负我们呀,快放手。”

    芳歌默默抽手,那个女孩儿被拉了一下,脚踩到一块石头,朝后一仰跌倒,连带把芳歌也扯倒在地。芳歌有英华扶着。她半坐在地下,却无人理会,小姑娘又疼又委屈,哭的越发大声了。

    便有几个怜香惜玉的少年闻声而至,一窝蜂去扶那个女孩儿,还有一个没挤上前,转过身来笑嘻嘻拦住英华两个,道:“两位小娘子,怎么欺负人呀。”

    芳歌气的满面通红,还想说:“我们没有欺负人,分明是她欺负我们。”

    英华已是提起裙子照着那厮的肚子狠狠踢了一脚,啐道:“欺负你又怎地,找打。”踢倒了他,还照他胁上狠狠踩了几脚。

    这位小娘子生的甚是柔弱,说话也娇滴滴地,偏脚下极是有劲儿。那人一连吃了几踩,受了惊吓都不晓得喊疼。他的几个同伴俱都看呆了。

    英华伸出芊芊玉指,遥指那个女孩儿的鼻子尖,笑道:“看清楚了,这个才叫欺负人。少在我们面前装娇弱。”牵住芳歌的手,说:“咱们走。”走过那倒霉孩子身边,还神气活现又踢人一脚。

    惊呆少年被踢醒,抱着肚子长号:“杀人了,救命呀。”

    小青阳和管家从树后跑出来,那管家便喝道:“那泼皮,好大胆子。小少爷,快回去喊人。”拦在英华和芳歌身前。

    小青阳好像一只小兔子,在山道上蹦得几下,一溜烟跑进人堆。过不得半柱香时,王耀宗和杨小八二马当先扒开人群冲在前头,李知远把小青阳扛在肩上紧随其后。赵恒和方大少两个板着面孔落在后面。再后头,是数百梅里百姓。

    王耀宗看见李家管家把英华和芳歌护在身后,再看几个油头粉面的少年把个娇弱少女围在中间,他便一拳打倒一个少年,把那个少女拉出来推到妹子那边,啐道:“只会欺负女孩儿,真有出息。”

    人家原是一伙的,二哥又搞错了!英华冲芳歌笑笑,拉着她让过一边。娇弱少女扁着嘴抽泣,看到王耀宗不过说几句话的功夫就把那几个人齐齐打倒,惊奇的睁大了眼睛。

    赵恒看见是昨日那女孩儿,凑到杨小八身边问:“怎么回事?”杨小八摇头不语。

    方大少却是一脸的羞愧,道:“表妹,你昨日害我不够,今日又来做什么?”

    原来这位是方大少的表妹,英华同情的看方大少一眼,附着芳歌的耳朵小声道:“他那个表妹昨日和赵世兄讲话,他去找赵世兄麻烦,咱们和他打了一架。”

    芳歌细瞅这位方大少,脸上还有伤,一脸的沮丧和无可奈何,忍不住笑出声来。

    方大少昨日见识过翰林小姐的雌威,心里已是怕了她。今日远远看见英华,下意识就把目光绕到别处,突然听见陌生女孩儿的笑声,再一看,小母老虎身边站着的女孩儿正看着他笑。这女孩儿眉目如画,端庄温婉,方大少几时见过这样的佳人,直直的看着芳歌不带眨眼的。

    王耀宗喝声滚,少年们屁滚尿流滚下山道。文会俱然有英雄救美女的戏码,围观的百姓都觉得不虚此行,纷纷喝采。耀宗抱拳谢道:“多谢乡亲们援手,已是无事了。”

    李知远放下弟弟,满面是汗,看乡亲们越集越多,冲着四下里拱手,道:“多谢多谢。大家散了罢,半个时辰之后咱们赛蹴鞠,有愿意一起耍的,可以商量组队,回头咱们抽签比赛呀。”

    英雄求美的戏已是唱完了,踢球才是正经事,大家呼朋引伴商量组队。山道上只剩自己人。李知远就问管家:“怎么回事?”

    老管家一边抹汗一边偷眼看英华。家里哪个不晓得英华小姐是大少爷的心上人?说英华小姐挥拳打人的事传到夫人耳里……把英华小姐的胆子借他他也不敢。

    小青阳不晓得老管家的心思,抢着说:“我来讲我来讲。姐姐带我过来走走,那个女的,”他指着楚楚动人的方家表妹,“她过来要英华姐姐帮忙,英华姐姐说不认得她,不要帮她。她就撒赖说我们欺负她,还把我姐姐推在地下。”

    王耀宗瞪方家表妹,方家表妹吓得朝自家表兄身边缩了缩。李知远皱眉,英华对赵十二翻了个白眼。杨小八看看芳歌,看看赵十二,直摇头。赵十二先听说英华不肯帮忙,微露喜色,再见听说方家表妹把芳歌推倒,也皱眉。

    “后来那几个坏人就跑来了,帮着她说英华姐姐和我姐姐欺负人。”小青阳大声道:“英华姐姐要保护我们,就把带头的那个坏人打倒在地。再后来我就跑去喊你们来了。”

    “我不认得他们。”方家表妹怯怯的争辩。

    方大少冷冷的把表妹推开,道:“大家给我个面子,别和她计较。”又对她说:“你快回家去,我没空管你。”

    方家表妹泪珠儿在眼眶里打转转,看看赵十二,赵十二却不理她。赵十二昨日搂她在怀那般温柔,今日却对她视而不见,怎么会这样?她想不通,泪如雨下。

    王耀宗看不惯方大少这般,正待说他,李知远说话,道:“令表妹这般回家也不大好,方世兄还是送送她罢。”

    “我不走!”方家表妹突然蹿到赵十二身边,似八爪鱼一般,贴着赵十二的胳膊扭来扭去,“你昨日都肯为了我打架,为何今日不理我?”

    这个表妹,比潘晓霜还可怕。杨小八哭笑不得的让开几步,同情的拍拍方大少。

    缠别人都是不对的,缠赵恒这个臭小子,原是他自找的。王耀宗心情和表情都很愉快,转过身无事人一般问妹子:“今日穿的软底鞋?脚疼不疼?”

    英华微笑摇头,道:“不疼。二哥,爹爹晓不晓得?”

    “不晓得。”想到一会还要和爹爹交待,女儿犯错,老头子打儿子从不手软——王耀宗笑脸转黑,又瞪赵十二。

    李知远笑着摸摸小青阳的头,道:“一会我们和老师说呀,老师不会怪英华妹妹的。”

    芳歌微笑着挽住英华的胳膊,道:“英华姐姐是为了帮我才打人的,如果王伯父一定要罚,就让我和英华姐姐一起受罚呀。”

    杨小八笑看一脸挫败的王耀宗,凑到芳歌身边,小声道:“你英华姐姐犯错,一向是咱们王二哥挨打。”

    王耀宗摸摸鼻子,心酸不已,转身下山,背影落寞。英华娇嗔的推杨小八,道:“我几时犯错了?”

    杨小八退后两步,笑道:“看见没有,你英华姐姐还不承情呢。”

    英华啐他一口,道:“那是我二哥。”偶一转头,李知远笑盈盈望着她,她轻轻哼了一声,大步追上王耀宗,亲亲热热挽着她二哥的胳膊,又回头道:“你们还走不走?”

    小青阳有样学样,挽住姐姐的胳膊,另一只手待去挽李知远,杨小八抢着把他的小手夹在臂弯里,道:“咱们下山罢。”小青阳个子才到芳歌的肩膀。芳歌偏头看他,正和杨小八打了个照面,对着杨小八炯炯发亮的眼眸,芳歌怔了一下,偏过头看自家哥哥。

    李知远抱着胳膊对妹子微笑,道:“我就来。”

    赵十二被方家表妹摇来摇去摇了半日,一言不发。方大少眼巴巴看着芳歌下山的背影,李知远拍了他一下,他才回过神了,结结巴巴道:“李大哥,何事?”

    李知远冲他那个表妹扬扬下巴,道:“令表妹你不管?”

    “昨日就郎有情妹有意。还能怎么办?成亲好了。”方大少冷笑道:“昨日我回家还挨了家父一顿板子,我是不管了。你走不走?反正我是要走了。”他甩手,自下山去了。

    赵十二崭新的青罗袍大袖上教方家表妹的眼泪鼻涕糊的一塌糊涂。平常纠缠他的女子不少,似这个这样真性情,却是罕见。看人家哭的上气不接下气,他其实已经心软了。方才大家都在,他却不开面子,现在只得李知远一个人在,他便放软了语气,哄道:“姑娘莫哭了,眼睛哭肿了不好看呢。”

    这句话比太上老君的仙丹都要灵。方家表妹立刻收了哭声,又红又肿又水灵的眼睛无限景仰的看着赵十二,跟看见胡萝卜的小白兔似的。

    这个赵十二,也难怪王二哥不喜欢他,难怪英华不要嫁他。李知远暗自摇头,悄悄儿撒了。

    过了一个多时辰,将到中饭时,踢球的都散了。大家坐在一处吃茶歇息,才见赵十二和方家表妹手拉着手回来。方家表妹眼睛虽然还有红肿,却是满面春风,骄傲的瞄过看着她一脸受了惊吓模样的李家表妹们和王家表妹,坐到英华身边,笑道:“英华姐姐,芳歌姐姐,方才原是妹子错了,妹子给你们陪不是。”

    芳歌惊讶的手里握着的一把瓜子全都洒到裙子上了。英华还镇定,慢慢把茶咽下,微笑道:“哪里哪里,姐姐吃茶。”放下茶碗,拿了一个海棠蕉叶杯给她倒了一杯茶。方小姐接过茶,自家却不吃,捧到赵十二面前。

    赵十二接着手里慢慢吃着,看看英华,英华面色如常又在倒第二杯茶,他掉过头看远方。

    方家表妹去接第二杯茶。怀翠和另一个李家表妹已是一人一边贴着赵十二站定,一个问他:“你去哪里了?”一个说他:“大太阳底下,晒的都是汗。”就把手帕递了过去。

    赵十二接了帕子慢慢擦汗,那方家表妹却是恼了,就把茶杯用力朝怀翠身上砸去,道:“狐媚子,不要脸。”

    这醋劲儿,比潘晓霜大多了。英华偏着头看戏,还不忘从桌上盘子里抓一把瓜子。芳歌看看英华,再看看杨小八,杨小八就挪过来在她身边一个空坐儿坐下,也在盘子里抓了一把瓜子磕着玩儿。

    怀翠怔怔的看着**的新罗衣,又怔怔的看着赵十二,两只眼睛闪烁又委屈又无辜的泪光。方家表妹拉赵十二的手,嗔道:“十二哥,不要理这两个坏女人,我们走。”

    李家表妹原来都在做壁上观,一听方家表妹说她们家的也是坏女人,都不干了。一个就道:“昨日见面就滚到你十二哥怀里,哎哟哟,谁干得出这样的事哎。”

    一个就道:“和你十二哥说句把话的叫狐媚子,缩在人怀里的,该叫骚蹄子了。”

    再一个说:“还拿茶杯砸人,不晓得那茶是烫的么,这心眼儿,要多坏有多坏。”

    方家表妹又跺脚,又摇赵十二的胳膊。赵十二笑嘻嘻由她拉走了。

    方大少面孔涨成红紫色,僵硬的站在一边,嘴唇哆嗦着,一句话都说不出来。李大少的脸色也好不了多少,他咳了一声,道:“该吃中饭了,大妹,你去厨房瞧瞧准备的怎么样了。”拉着青阳,和王二哥说:“吃过中饭再来拉绳子挂字谜呀。”

    王二哥点点头,他就一手拉着小青阳,一手拉着芳歌,对表妹们说:“咱们回家罢。”一大群人浩浩荡荡先走了。

    自家表妹丢人又不好说她,又不好替她出头,王耀宗心里其实也不大好过,他朝英华使了个眼色。英华忙过去扶住怀翠,道:“我陪表姐家去换衣裳。”

    一转眼大家都走了,只留杨小八和方大少两个。杨小八悠哉悠哉仍旧磕瓜子,方大少坐立不安,过了一会,道:“叫家母晓得,逃不脱还是一顿板子。”

    杨小八笑道:“方才李世兄暗示你把令表妹送回家去,你怎么不理?”

    “我那个表妹,最是会胡搅蛮缠的。我都怕了她。”方大少苦笑道:“昨日我误会赵世兄缠着她,为她出头打架,她也不出声解释,真是!”

    杨小八道:“十二哥生的俊,缠着他的女人数不胜数,他安能个个都娶回家?你还是劝劝令表妹罢,省得她将来后悔,令亲还要怪你。”

    方大少怏怏的答应一声,道:“好,我带她回去。”

    “走,我们去寻他们去。”杨小八把瓜子放回盘里,两个自去寻赵十二不提。

    且说英华到家,王翰林和柳氏问得事情经过,似这般打架,原来在京城日日都有,不是自家孩子的错,柳氏和王翰林都不放在心下,大家等赵十二和杨小八回家吃中饭不提。

    陈夫人听说儿子又打架了,却是恼了,把三个孩子叫到阶下跪着,先问小青阳,小青阳照实说了。陈夫人恼道:“要小解为何不回家,女孩儿一出门就惹事,将来叫你姐姐婆家晓得,她还能有好日子过?”

    说的小青阳低下头不敢言语。又说芳歌:“你弟弟小不懂事,你也不懂事?就陪着他胡闹!若是那几个泼皮无赖对你动手动脚,你还要不要活!”

    “英华姐姐护着女儿,并不曾让坏人近身……”芳歌看母亲脸色越发难看,不敢再说,低头看母亲裙底露出的脚尖。

    陈夫人不愿意提王家二小姐,又发落大儿子:“还有你,你说你打包票,不会让妹妹出屏风一步,结果呢?”

    “是儿子的错。”李知远伏在阶下,低声道:“若是儿子安排的再缜密些,就不会让大妹受惊,请母亲责罚,儿子愿受家法。”

    陈夫人冷笑,李大人拦住她,笑道:“亲戚在家里住着你打孩子,倒像是撵人走似的。这种事孩子们也不想的嘛。都起来都起来。今日文会,一县少年的文章都不错,我儿子的能排前三!”

    陈夫人听得这话,心气稍平,看三个孩子跪在地下还不敢起,道:“以后做事多想想,都起来罢。”

    李知远先扶弟弟,次拉妹子,三个老实起来。

    陈夫人发作完了自己家的孩子,也没有放过几个侄女,又对着陈大舅抱怨道:“都是至亲骨肉,我待说,伤和气,待不说,女孩儿家的名声最是要紧。我是大姐,拼着现在受你们埋怨,也不能叫女孩儿们将来在婆家受人指摘。”

    陈大舅苦笑称是,陈夫人就先指着那三个看上赵十二的侄女的名字,道:“你们表兄那个油头粉面的同窗,就不是个好东西。他若是对你们中的哪一个有意,说几句话也罢了,对别个姑娘就当回避。若是对你们都无意思,就当不与你们打交道,怎么你们递帕子也受,送茶也受?我看他就是拿你们当傻子,看你们争风吃醋取乐儿。你们晓不晓得羞,偏一个两个三个都凑上去!他一个人娶得你们姐妹三个?就是娶了你们中的哪一个,那两个还要不要嫁人?叫婆家晓得你们从前这般,人家能敬重你们?丈夫能真心敬爱你们?从今日起,你们要再出二门一步,自回府城去,我还怕你们带坏了我家芳歌。”

    说得三个女孩儿似那用大酱红烧的豆腐,脸上红一阵白一阵黑一阵。陈夫人这几句话固然利害,却是正经话,陈大舅都不敢驳,除去淑琴今日不曾出门,那七个心里不服气,大家嘴上都不敢吱声。唯有淑贤是大舅亲生的,又生的美貌最受父亲宠爱,在家原也是受不得气的,姑母这般说她们,她便道:“我们递茶与表哥和他几位同窗吃,并无别的意思。似王家翰林小姐,两日就和男人打了两架,若似姑母所言,她这样不守规矩的小姐,就该打死。”

    英华几时得罪你了?英华可曾似你们那般不要脸抢男人了?李知远恨的牙根都疼,这个淑贤表妹,分明是晓得他想娶英华,故意来拆散他们的。

    李大人咳了一声,道:“王小姐昨日打架我却晓得,原是误会那一位苗小姐被坏人纠缠,看她哥哥和你表哥去打架,她去帮忙的。今日打架,也是为了不让芳歌受人欺负,我倒觉得英华这个孩子单纯爽朗,是芳歌的好朋友。”

    陈夫人虽然不想要英华做她儿媳妇,人家为了自己女儿才打架的,倒不好说她不好,也点头道:“难道任芳歌由人欺负么,她的心地实是好的,不顾及自己的名声,也不肯让芳歌吃亏。说起来,咱们当谢谢她。”

    李知远头一回看母亲夸人打架,又是夸他心爱的英华妹子,美的心花都放了。再一看父亲朝他挤眼,无声的说:“求亲。”他便道:“母亲实是深明大义。若是旁人,哪里能似母亲这般明理。英华妹妹若是嫁到旁人家,必会因此受委屈的。”

    李知远朝母亲身边走了几步,就势跪下,抱着陈夫人的双腿道:“母亲,儿子实是对英华妹妹中意的紧,要娶英华妹妹为妻,求母亲答应。”

    作者有话要说::)

    婚约(上)

    ( )陈夫人把厅里几个娘家侄女儿一一看过,论容貌,隔壁翰林小姐生的不比娘家侄女儿差,论家世,王小姐更和自家儿子相称,论性情儿,和娘家侄女儿们算是半斤八两,自家侄女看见男人一点都不矜持,这样的性情儿实是不能做儿媳妇。陈夫人本不想答应,偏方才才夸过王小姐,现在一口拒绝有点下不来台,她就给李大人使眼色。

    李大人摸着胡子笑道:“我看王小姐也好,又跟芳歌和青阳合得来。她虽然性子活泼些,到底年小嘛,再过几年自然就稳重了。夫人,正好大舅在家,就烦大舅做媒,可使得?”

    陈夫人待说不肯,李知远可怜巴巴摇她双腿。这个儿子到底不是她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若是真不许,只怕就此生了嫌隙。既然儿子实是想娶,丈夫也乐意,目前又没有更好的人选,便答应他罢。陈夫人不情不愿道:“还不晓得人家肯不肯呢,且提亲试试。”就拉儿子起来。

    李知远高高兴兴起来,又给陈大舅做揖。

    陈大舅心里实是有些不是滋味。原来大姐的意思是在娘家挑个儿媳妇,偏家里人心不齐,不肯相让,个个都要来。若是只来一两个,自然在家里安安静静坐着,又怎么会让大姐看不惯?自家亲侄女怎么也比外人亲,稳稳的一个好女婿,生生是让这七八个女孩儿吓飞了。方才大姐话里的意思,显然是不会再在娘家说媳妇了,倒不如大方些,就与他做个媒人。陈大舅笑笑,道:“吃过饭就去,可使得?”

    李知远又高高兴兴给陈大舅再做揖。李大人指着儿子笑骂:“就这么急着娶老婆?”

    李知远笑着退到一边,小青阳蹦的老高,拍掌道:“哦,哦,英华姐姐做嫂嫂喽,英华姐姐做嫂嫂喽。”

    看上李知远的那两位表妹心中万分凄苦,她两个明争暗斗好几天,原来李家表哥喜欢的是王小姐,难怪这几日压根就没有把她们放在眼里。今日表哥又当着她们的面要姑母去提亲,分明就是在和她们讲,李知远看不上你们两个,你们两个比那位爱打架的翰林小姐还不如。她两个对看一眼,都从对方的眼里看到无奈和失落。

    且不提陈大舅去隔壁王家提亲,只说饭后陈夫人亲自把几个侄女送回她们的住处,又关照守门的婆子不许她们无事出门。候陈夫人走了,陈小姐们聚在一处说话儿,都说姑母是饱汉子不晓得饿汉子饥,似她们这般没嫁妆的,若不自己走出门去,哪能觅得好丈夫?大家商量晚上央求陈大舅带她们出去耍。

    淑琴原是最识实务的,不然她也不会看上张文才。她自家的婚事已定,大可不必跟着姐妹们凑热闹,就走到院门口,和守门的婆子说要寻芳歌说话儿。那婆子半信半疑,使了个小丫头陪她去后头。

    芳歌正偎在沈姐身上说话儿,听见外头脚步声,忙站起来接出去。一看是淑琴,笑道:“淑琴姐,就你一个人来了?”

    淑琴微笑道:“我上午不曾出门,实是闷的紧,所以来寻你说说话儿。”

    芳歌便拉她进屋坐,沈姐默默出来到东厢绣花去了。淑琴在芳歌屋子里坐了一会,两个说些闲话,因芳歌坐卧的三间房里并无绣架绣绷,淑琴就问:“妹妹平常不做活么?”

    芳歌只得把她带到东厢房去,指着沈姐身边的另一只绣架道:“那是妹子绣的。”

    淑琴去看,绣架边的小几上压着一幅荷花的小画,绣架上绣的荷花和那画上的一模一样,已将绣完。

    “妹妹这副荷花图绣了多久?”淑琴赞叹不已。

    “三四个月了。”芳歌笑问:“姐姐在家绣什么?”

    “我们哪得功夫绣花,一家子的衣衫鞋子都弄不完。”淑琴叹气,又笑道:“叫妹妹笑话了,我们家人多,针线上都是自己动手。”

    “家家都有家家的难处。”芳歌客气的笑笑,道:“我学着做了一双鞋,总觉得哪里不大好,正好姐姐与我看看。”就去开柜子找鞋。

    听讲从前姑丈穷的很,姑母嫁他也不过一个柜子两个衣箱,做了官回乡便能住大屋,穿华服。旁的不论,看芳歌表妹,不过是个庶出的女孩儿,单单是绣花,就有三间屋子与她放家伙、存东西。淑琴羡慕的看着架子上成堆的绫罗绸缎,一格格缠好的丝线,暗暗拿定主意:无论如何都要让张文才考进士做官,将来似姑母一般过好日子。

    芳歌把鞋送到淑琴手上。淑琴带着妒忌的挑剔眼光去看这双鞋,却是一点儿错都挑不出。无论配色,针脚,鞋尖绣的两朵小花,俱是尽善尽美。她看了又看,笑道:“妹妹这双鞋,姐姐挑不出一点不好来呢。”

    芳歌笑( 富春山居 http://www.xlawen.org/kan/828/ )

本站所有小说都是转载而来,所有章节都是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备案号:粤ICP备1234567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