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3 部分阅读
耗费了太多的精力。
他已控制不住了,这几乎已是他最后一次狂烈的追击。
梵。温贝克赫在前面的躲闪避让之时,就一直在等待这一刻。尽管这其实很冒险,毕竟面对这样的攻击,没有几个人有如此的意志等待,更多人可能还没等到这时就已崩溃,败于敌手了。
“轰隆——”一声震动整个战场的巨爆瞬间发生了。
剧烈的爆炸,汹涌而出的力量,挟着被对手逼压到极致的斗气,全都浓缩在那一剑的还击上。
这是一柄剑,又窄又细,柔柔软软的一柄轻剑,只需要那铁锤轻轻一碰就碎裂成无数的破片。
阿德南贝伊却看到了一柄重达八十三斤的巨斧!
巨斧刃口带着隐隐闪烁的蓝光,这样的月色却使它显得令人心寒。在战场外为己方大将摇旗呐喊的我方士兵看来,却只看到了一汪蓝色的海洋,无边无际波涛汹涌险浪阵阵的大海。大海的中央,是阿德南贝伊泛起的衣角幻成的一叶危舟。尽管,有许多人没有见过蓝色的海洋,但他们相信此时看到了。
阿德南贝伊身穿的铠甲不知什么时候被自身狂霸的力道挣得粉碎,一如梵。温贝克赫。而此时,阿德南贝伊铠甲下的丝质的中衣,也被梵。温贝克赫手中的利斧劈得片片飞散。
阿德南贝伊只觉得一阵突然而来的力量,就那样将自己全力扫出的一锤生生凝在了半空,锤尖离梵。温贝克赫左颊不过一寸。他尽力催动紧握的铁锤,力量已完全灌注其间,却毫无任何动静。这一刻,他的气势已不能不泄。
梵。温贝克赫左手的轻剑却准确一点,刺在了对手的右肩。
这个看似轻描淡写的冲刺动作结束了战斗。
阿德南贝伊觉得一股颤抖着的异己力量从伤口处源源不绝的涌入,凉飕飕,轻飘飘,整个右手都已不能动弹。
“哐当”一声轻响,那柄铁锤掉到了地上,激起飞扬的尘土,砸开好大一个坑。这声音本来应该很大的,此刻却完全引不起场内两人、场外众人的注意。
贝伊变化不停的发色也终于稳定下来,刚才被击散的斗气复又开始汇聚,泛射出丝丝不相容于黑暗的金色。
在这最后,已完全无益于战斗的时刻,他终于提升到了黄金武士的等级。
“我败了,杀了我吧。”贝伊的声音微弱然而坚强。“杀死一名黄金武士,这是你的光荣。”
梵。温贝克赫的发色与斗气却都还没有稳定,不停变幻着,经过刚才猛烈的冲击,在生与死面前,他的力量也冲破旧有的瓶颈,向着更高等级进化。
他握剑的手微微颤抖,却并没有横移刺杀。
“不,我不会在此刻杀你,我现在杀死的其实并不是黄金武士,我很清楚。”梵。温贝克赫放弃了这个机会,“你走吧,我知道你的右手已经废了。”
确实,外表看来,阿德南贝伊的右手除了一个小小的剑伤就完整无缺。其实,这条右臂已整个的残废了,除了日常活动,已不能再承受任何的武士力量。要想再拿起这样一柄大铁锤,怕是终身无望了。
“你可怜我?”
“不,我尊敬一名真正的武士。”
“好吧,为了对得起你的话,下次你遇到我的时候将面对一名真正的黄金武士。”说完,阿德南贝伊转身大踏步走去。
“我会等,等着你成为一名真正的黄金武士,那时,我会杀了你!”梵。温贝克赫说着,吩咐旁边士兵道,“给他两匹马。”
“我不会令你失望!”贝伊跃上战马,头也不回的打马而去。
“传令,放贝伊走!”
“到时候,我也已经是一名黄金武士了吧。”梵。温贝克赫已注意到自身的变化,如此想着离开了战场。
第七章 提前结束
第七章 提前结束
“什么,差点失手!”当我得到汇报时,不禁有些震怒于梵。温贝克赫的纵性。这可并不是个人决斗的时候,而是关系大军成败的战场。
转念间,我又说道:“着人带去慰问物品以及救伤之药嘉奖梵。温贝克赫以及他的部队,派两名治疗法师去。”
此时,我的军队第三纵队已冲入前线,突破敌方第二条阵线前两队都已暂时后撤休停。
在我方已攻破的这个缺口,我已派人去联络后备部队“镇北军”迅速跟上,巩固阵线,搭建临时营寨,给前线输送补给。
只有前后统一协调步骤,才可能赢得战争,否则,就只是孤军深入。
命令已经下达,或许可以暂时轻松一会吧?我这样问着自己,又想到了自己与“镇北军”的矛盾。在战事如此多变复杂的情况下,“镇北将军”或许不会做出什么违逆的事来。我却觉得有些忐忑,毕竟这里是他们的地盘,就算太子殿下,也不能说斩就斩的,更何况我所得的尚方宝剑,不过起威慑作用罢了。真要斩如此北方重将,可不是我目前所可以轻易为之的。
只希望他们能好自为之。
我缓缓的躺回了宽大的座椅,暂时做闭目养神。
一张毛毯覆向我身上,使我醒了过来。睁眼一看,是沙儿。
“小心着凉。”她温存的说着,替我沏茶。
“哦,我只是闭一会儿,没事的。”
“知道你法力强大,但现在也是深秋了,还是要注意。而且前线战事也紧张,可不能少了你这位总指挥呀。”
“是,是,遵命,一定注意。”我笑了,她倒水的手也微颤,差点倒在桌上。
“大人,大人!”一名随从慌张的跑了进来。
“什么事故做惊咋,影响大人喝茶?”沙儿斥责道。
“哦,没什么。你说吧,何事慌乱?”我猜,一定是有什么特殊情况,否则这名多日随侍左右的随从也不会这么失态。
“大人,是这样的……”他略微整束了一下,这才一一说道。
原来,这名随从被我叫去传令给“镇北军”,要求他们做好后勤准备,并沿线跟进。得到我的手令之后,阿加耶夫。哈米德巴夏表面上到是应承了,并立马派人办理。但后来,他才发现实际上哈米德巴夏阳奉阴违,只派出少许军队跟进,根本不足已巩固阵地,其所派出之补给也远低于实际需求。
“那么,也就是说,我们的士兵,此刻正在受冻,正在挨饿?”我问那随从。
“是的,大人……”
正在此时,长长的一声“报——”自帐外传了进来。
“传!”
话音刚落,一名满脸污泥的士兵已冲了进来。
“大人……”他刚说了一句,就说不下去了。
“不要慌,慢慢说。侍卫,给他喝口水。”我知道,一定是发生了重大变故。
好一会,他才有了说话的力气,“……我们凌将军所带先头部队,退下之后,才发现‘镇北军’输运来的燃料、帐篷、食物、衣物等,无一不缺,且多为次品。凌将军与他们理论,他们却径直返回了……”
“什么,不是下令要替前线部队戍卫、扎寨的吗,怎么竟走了?”怒火,腾的一下就升了起来,这不是明摆着与我作对、与帝国作对,难道想反叛不成?
对于“镇北将军”其尊崇的地位、悠久的历史,我都略有所知,却没想到在此关键时刻,他们竟有这样的作为。
“……而且,当我们自己刚扎好营寨,左右敌军就已涌了过来,目前我军已陷入苦战……我们五人被派回求援,在城门处被拦下四人,只我冲了进来……”
什么,既犯了军令,还打算隐瞒?在我的计划中,后援逐步跟上并巩固阵地,同样是重要的事情。此时,凌大哥的军队刚疲惫的从前线退下,又陷入苦战,难保不会被敌军击退,这样,岂不前功尽弃?而突击到前面的部队自也成了无根之水,无源之火。
整个绝地军团全军覆没?
这样的情况如此一来不一定不会出现。
时不我待。
我猛的站了起来,说道:“走,跟我去找‘镇北将军’!”
“先喝口茶吧。”沙儿端过杯子。
“不喝了。”我一手推开了杯子,冲了出去,几名随从跟我走了出去。
刚到门口,就见两名侍卫队长站在那里。
“你,带人去城门,解救我的士兵。你,带人跟我走。”
匆匆吩咐,我已跨上战马,直冲辕门而出。
“镇北将军”府第处于城西,外观极为华丽,每一块砖与每一根木都镌刻着历史与岁月。
此刻,无论多少沧桑之感,都无法唤起我的景仰,我此刻只有愤怒,武士之怒。
我的士兵,我的朋友,在前线鏖战之后,又遭遇后方如此待遇。而二十余万“镇北军”就只是在后面观望,这些人,难道不也是帝国的士兵?
我可不怕什么自治领主,什么“镇北将军”。
这是师父的国家,我是他唯一的传人。
一路之上,我不断重复着这句话,不知不觉间就握紧了怀中的剑柄。
剑,帝国标志的圣剑,也禁不住随着我的怒气而颤动,发出阵阵名剑的兴奋与鸣啸,这只有我才可以听到的声音。
“啊,大人,神使!……”
“让开!”我毫不理睬守门士兵,纵马冲了进去。
沉重厚实的侯门,也经不起这样的撞击,突然就化做了段段碎片,旁边的士兵都惊叫着后退。原来,我身上的斗气已不知不觉间散发了出来,先已将大门割得寸裂,怒气所及将碎片激得漫天飞舞。
“哈米德巴夏,哈米德盖兹,你们出来!”我的怒喝打破了府内的宁静。
果然,这是一片宁静平和之园,也是我没想到的。
园子深处,隐隐传出歌舞之声。
**** ***** ****
跨下的奔马似乎也通晓了我的意图,毫不费力的踢破了那扇门冲了进去。
堂上歌舞欢声也在此刻骤然停歇,然后是一阵慌乱哭喊之声。
哈米德盖兹赫然端坐堂上,其长子哈米德巴夏坐于其下,左右各有一艳装少女。
“你,你,你,做什么?”哈米德盖兹有些气急败坏。
“大胆小子,擅闯‘镇北府’,给我拿下!”哈米德巴夏尽管同样满脸酒气,毕竟正处于盛年,清醒许多。
“我看,该拿下的不是我,而是你们吧?”冲了进来,我的怒气到压住了许多,毕竟此时更需要冷静。我引着战马在堂里直兜圈子,侍卫们也都冲了进来。
“我们?你敢!别说是你,见了帝国皇帝,我们也不用下拜,更何况你这小子!”哈米德巴夏身子一挺,站了起来,复又坐了下去。看来,那顿棍棒之责,此刻仍令他疼痛难忍。
“你们好象忘了我的军令了,既不命人作好前军的后勤工作,更命人拦截堵杀报信士兵,这又该当何罪?”
“证据,证据!”哈米德巴夏似乎比我还凶。
“好,你要证据是吧……”
“大人,证人来了。”正在此时,刚才派去北城门的侍卫已进入,带着救回的一名报信士兵与抬进的三具士兵尸体。
“对,这就是证据。他们就是从凌玄发的部队派回求援的,而你们居然命人在北城拦截,企图掩盖前方军情。这,又是什么罪名呢?”我指着尸体与那名士兵说道,“此刻我也不与你们争什么罪名,左右,给我拿下!交出镇北军令!”
“你,你……”哈米德盖兹浑身乱抖,却说不出话来。
侍卫已冲上去,准备拿下哈米德巴夏。他的卫队也冲了过来,双方在堂中形成对峙之势。
“你们最好不要附逆!”我劝说道,亮出了圣剑,“凭我神之使者之名,凭我手中的帝国圣光剑,给我拿下哈米德巴夏,军令暂借!至于哈米德盖兹,我知道不是您的过错,您年龄大了,可能受了巴夏的蒙蔽。其余从者,放下武器者,恕;违者,杀!”
看到我手中忽然冒出的光剑,面上浮现的神光,哈米德巴夏的随从有些迟疑,有些当场就扔下了武器。有的方在迟疑之间,我的侍卫们已冲了上去,当场格毙两人。这一下,其他人都扔下了手上武器,表示投降。
惟有哈米德巴夏,却拔出了佩剑。我知道,尽管受了杖责,其人仍有惊人实力。只可惜,他将面对的不仅是我的侍卫们,更是我。
我已不想再拖延时间,决定立即解决当前的问题。
我手中蓝光一闪,圣剑似乎脱手而出,又似乎根本就没有动过一样,众人只觉眼前一花,巴夏手中的剑就已断成了六段丁零当啷的掉在地上。
我与他的距离,本来最少也有五米。
“投降吧!至于怎么发落,待会等太子殿下处理。”毕竟,我现在还不能杀他,免得引起兵变。
见情势确实不对,哈米德盖兹说话了:“阿加耶夫,你就跟他去吧,他不敢怎么你的,我立即去见太子。”
听父亲这样说,巴夏终于伸出双手表示投降。
“带走!令牌拿来。”
我并不理睬哈米德盖兹,他已是七十余岁的老人,带着部下退了出去。
哈米德巴夏,我将他带在一起,主要是防止他煽动“镇北军”发起叛乱,毕竟他的家族在这里有着根深蒂固的关系。
“好了,现在我们去‘镇北军’大营,要他们给前线立即运送物资,支援前线。”我这样说,并不寻求哈米德巴夏的同意。此刻,巴夏是命在我手,不得不从。
我们冲进了“镇北军”大营。
此时,已是下半夜四点左右。
进入中军帐之后,挟着哈米德巴夏,很快我的侍卫就握着“镇北军”令牌将众将传了过来。
“你,立即带本部军马前去接应前线部队,稳定阵脚,绝对不能失守,否则定斩不饶!……你,率领军队带着后勤补给物资,立即前去安定军心,为前线部队安扎临时营寨,记住,自你到达之时起,再有士兵因冻饿而倒下的,你就自杀以谢吧。……你,带着部下五万人马,紧守后方,把住城池,绝对不得出战,更不得贻误,否则,死罪难逃!”很快,我就将命令一一发布了下去。
只是,前线现在究竟怎样了,自两小时前回报之后,我再也没得到任何前方的消息,恐怕很危险。
目前,将所有“镇北军”调派完毕之后,还剩下五万军队。难道就让他们在这里原地待命,休息不成?
不行,现在可能前面与后方的交通暂时已中断了,说不定敌人正在反扑。假如我军前后不通,前后失去联络,那可就真的危险了。
绝地军团,可是目前北地最精锐的部队,帝国目前也没有更多的部队投入了,绝对不能任其覆灭。
更有可能,敌军以意识到我方出现的问题,在一名经验丰富的统帅指挥下,不仅破坏我方所有计划,还给我军以重大打击。
那名公主,带军突击云梦密林的将领,应该就有这样的潜质吧。
我方前线将领在意外而来的混乱之下,恐怕没有人可以控制局势,更没有可能继续保持原计划而行动。
“秋雨”行动面临失败的危险,帝国也必将在这次失败后面临危险。
此刻,我才意识到自己计划的冒险性,成功了,就可以逐出敌人;失败了,则可能就不仅是一支军队失败了。
我应该亲自出击,至少在士气上也可以大为振奋人心,我可是“神之使者”啊。
“传令,剩下的五万军队立即整装,随我出发,补救前线!”
“大人,您亲自……”
“是的,不用多说了,去准备吧,十分钟后出发!”
**** ***** ****
带着五万图救前方将士的部队,我很快就冲出城外十公里。
这里,正是前锋战士退下后原定的临时营地。
此时,左右两边的敌军都已集中起来,正围攻驻停这里的凌玄发与绝地军团另一统领柏肯道夫伯爵共十万疲兵。
虽说敌方只有二十万不到的军队,本也不是主力精锐,但我方将士却俱处于疲惫不堪之中,且连夜激战,休息不足,又面临阵地不稳、饥寒交迫,这样的士兵,这样的将领,能够支持到现在都很不错了。
敌军主要是驻守于其中央主阵两侧的护翼,在我的计划中是要在攻下前面的拉姆斯特因城后再分兵两路往回扫除抹拭的,此刻没想到竟提前遭遇了。
本来我以为他们应该已在我方中央强大的突击攻势面前吓得后退、溃逃。此时,却军容整齐的集中在我军前锋的后方,围攻我军最精锐又最需要休息的重装甲铁骑兵。他们的统帅,是谁?就是那位雕玉长公主?
看着这样齐整的围攻,防守,外围阻击,敌方士兵的行动已显出他们有着一位杰出的将领。
一群虫,在龙的带领下,也将成为一群龙。
先前我已派出的十万“镇北军”已密密将对方围在核心,这使得最中间的我方绝对军团将士军心大振,可惜“镇北军”数量虽多,其攻击却毫无章法。
“叫他们的主将过来,命他们退下。”我知道,此刻不是犹豫的时候,要当机立断。否则,等敌军歼灭了我内线精锐部队,就会借势反冲,将我外线部队全部打垮。
很快,在我的命令下,那十万“镇北军”开始撤下,防守在两侧,一防敌军突围,二防我军某处被冲破。
这一战,看来就是与敌军在拉姆斯特因城以南军队的总决战的提前到来了。敌军,不能输。我军,更不能失败。这里关系着帝国北地这最后五十万军队,也关系着帝国北地的利益。
“前锋准备,弓箭兵准备……放箭!”
至少,我军目前的军备是整齐而充分的。
数以万计的箭矢在长声命令之下,同一时刻发射出去。
海一样的箭,雨一样的射向敌人。
敌人此刻正全力攻击内线,企图先全歼我被围大军之后,再抽身回击。这样一来,其外面正对我们的,虽也不是什么弱兵,却也不是什么强将,数量上更是逊色。
“第二组,准备,……发射!”
又是一轮箭如飞蝗的攻击。
在这样两组数万羽箭劲射攻击之下,敌军纷纷倒下。有好些站在最前排的敌人,此时已被射成马蜂窝,手中的盾牌也完全不成样子,在强烈的箭矢撞击下变得四分五裂。站在后面一些的,虽看不到他们的表情,却也可以想象此刻恐怕已没有多少正常的脸色。
“射,射,继续!不要顾惜箭矢,只管射!……掷矛手,也做好投掷准备……投石兵,进入战备状态!”
我不停的发布着命令,此刻,就是要以无匹的令敌人毫无喘息之机的打击击溃敌人心中重新建立起来的信心。
浪费掉的箭,矛,投车,不过是“镇北军”的装备罢了,而里面被围着的,则是帝国的忠诚卫士。当然,这只是我心中的闪念,不可能示人。
“把我们的同胞、战友救出来,为了帝国!……”这样的口号才是目前最合适的。
又是无数挟着强烈劲风的长矛,被掷矛手们扔了远远的出去。
此刻,我们已越来越逼近敌军,沉重的长矛,正是眼前最好的攻击性武器。弓箭,基本上已停止了射击,免得伤了己方士兵。
敌人的外围开始溃乱了,有人开始往中间挤,往后退了。他们的指挥官不断已军令处罚逃跑的士兵,暂时稳住了一会阵脚。
可很快,敌军各级军官也止不住士兵的溃跑了。
几百辆投石车,被推到了阵前,无数巨大的石头从天而降砸落在敌人的头顶。这本是攻城时最好的武器,此刻拿来击溃平地上的敌人也用样有效。
“快跑哇……”
不知是谁这样带着哭腔大喊了一声,敌军终于守不住阵型,开始逃跑了。
其实,他们只要再多坚持一会,我们这样毫无保留的狂风攻击就会衰竭,然后就可能无法很快打退他们救出被围的“绝地”军团了。我刚好知道,我们所有的箭矢、飞矛、巨石就在此时全都用完了。
只可惜,敌人并不知道,他们只感觉到头上如雨般掉下的石块、长矛,他们只要稍微跑晚一点点就可能没命了。
没有人不怕死。
即使有睿智的主帅、严整的军令,也不能阻止这样的溃败。
“大人,敌军溃逃了!”我的侍卫长刘施图兴奋的说。
“我们出击吧。传令,全军冲锋!”
嘹亮的号角吹开了乌云,吹来了凌晨,既吹醒了人们心中建立战功的渴望,也吹回了被包围在核心中“绝地”军团的意志。
整整十五万大军开始了冲锋,步兵靠着手中的钢刀,骑兵借着跨下的战马,冲击着敌人逃跑的信念。
我的战马也跟在后面不由自主的向前猛跑,我也并不打算控制,任其恣意的快跑,这可是一次难得的淋漓尽致跑步机会。
追过了关外五十公里处的小石城,敌人稍微固守之后又快速后退。我军几乎就一直尾随于后毫不放松。
天色开始渐渐由微光显得发白,白色终于开始发黄,然后就在那瞬间,我们赶过了日头,看到了金色弥漫的天空。
太阳,以他君临天下的气势高高的升了上来。
“以上神的名义,突击……”
我不断的喊着口号,鼓舞我的士兵。
“正义跟随神的使者……”
大概,没有人此时会不相信。就是敌人,听到了这样的喊声,也只能相信。
跑了大半夜,我们居然都跑过了前面的几支部队,到了拉姆斯特因城下。
“大人,敌军退入城了。”
“围城,今日日落前攻克!”我只是发布指示,给将士们以信心,而并不负责解释。
我军兵临城下。
此时,我方的阵营已抵达关外两百公里的预定战线,只是,我都没想到会如此之快。这样的巨变,可能也不是对方将领所可想象的。这沿途之上,除了鲜血,还是鲜血,此刻也正在日光照耀下凝结。
“城内有多少人?”
“大约有军队二十万,其中一半是昨晚溃逃的疲兵。”
“很好。”我淡淡说道。“秋雨计划可以提前结束了。”
第八章 围击拉姆斯特因
第八章 围击拉姆斯特因
红云历1842年9月23日夜十一点,在我的直接指挥下,处于拉姆斯特因城外绕城河南面的四十万大军开始了攻城之战。
本来我率领的十五万镇北军加上三十万绝地军,应有四十五万。现在,由于攻城以及后续可能面对情况的需要,我令包括伤残在内的五万多人暂时回“蓟门关”,或修养或运送物资补给。另外在关内的五万镇北军,实际现在也掌握在我的手中,随时可以派上用场。
目前剩下的近四十万而号称“百万”的大军,几乎全是毫无损伤的精锐部队。
刚到城外,我就召集各部将领前来召开了紧急军事前敌会议,大军则暂时休息,恢复从昨夜以来大量透支的精力。其实,假如现在有一支精壮的部队突然冲入我阵,恐怕就会出现崩溃的情况。幸运的是,这种情况没有发生。
战士们多数在静静的休息。
这当然不是处于侥幸,侥幸只能胜得一时,而不能获得真正的成功。
我军刚一抵近城下,我就先命令宗尹的双鱼宫佯装攻城,却又很快后退至背城外河沟几丈之近,原地休息。这时,为了显得我军还后劲十足只待天黑再举进攻的局面,命令双鱼宫布置于全军外围,面向城墙一面的人都解甲、下马,很放松而有恃无恐状。
“不怕他们突然冲出来扰乱我们的阵脚吗?”宗尹有些疑惑。
“不,他们本以为我们应该已经疲累之极,假如我们不做出这个样子或许他们就会组织突围或进攻。现在,却反而摸不清我们的虚实,他们的主帅决不敢轻举妄动。而且,你还可以做得再像一点,派出一队人马在我们左近进进出出,似乎正有大军以及大批物资到来的样子。”
“哦,那我明白了,主要是让对手一时看不穿我们,而大军就争取时间布置好。”
“是,你明白就好,只要可以达到这样的效果,你放手去做。”
宗尹大声保证一定要暂时麻痹敌人之后,就出去了。
此时,各部将领也都等候在外面了。
“让他们都进来吧。”
大家鱼贯而进。
“诸位,接下来,我们应该如何部署,如何破城,这是一个问题。”我首先把要讨论的内容抛出。
大家坐下之后,就开始了讨论。
我则一边思考着,一边注意倾听他们谈论的内容,种种设想。
过了一会,听大家的说法,对于速攻一事并无分歧,主要的问题是出现在具体方式上,由此而出现了两种不同意见。此时,两派人几乎有些面红耳赤了。
一方认为应专注于一处作为突破口,集中兵力进行打击。
另一方则认为应以该城四面同时进攻,以潮水般不停息的攻击使敌人顾此失彼。
由于这两种见解都有可取之处,我决定结束双方的争论了。
“好了,我看大家都有了些想法,总这么大声争吵可不是办法。诸位,静一下。”
声音渐渐平息下来。
我首先问主张“专注一点”最力的哈罗德。梵。科特尼:“将军,您先说明一下为什么您认为应该集中兵力?”对于他这样的老将,我还是要在语气上表现出应有的尊敬与和缓,特别在征询意见时。
梵。科特尼走过来指着桌上的军用沙盘道:“大人您看这里形势……”
这正是拉姆斯特因城周围的山河地理模型图。帝国北部这片原野地形确实比较独特。蓟门关南北几百公里范围内就是传统帝国地理知识上认为的“北地”。关内地带,属于一片高原的横截面,高原以西就是著名的云梦密林,以东纵列着并一直抵达海边的则是从我国延伸到象牙帝国境内的狼居胥山。“山”与“林”之间,就是这所谓的北地。
整个“北地”由蓟门关分为两段,关外部分则又分为两部分,就以拉姆斯特因城为界。城南两百公里,是高原逐渐平缓的一片缓冲,地势却呈现外窄内阔的相对情形。到了城周围,两边的“山”与“林”又一次汇聚到一起,在空隙中间形成了这座城。只是这里情况与蓟门关处又有差别。“关”所在处惟有“关”可交通内外,而“城”处周围还另有余隙,当初敌军正是穿过这余隙到达“城”后方前后夹击一举拿下了城。这样冒险的战略居然获得成功,更主要还在于我军的疏虞防范,北地驻军几乎全聚于“关”内,关外剩下的都是耕作之人。
当初我曾问过“镇北将军”怎么将如此险要地势拱手让人,居然连守军都没有几个。以我当时区区统制身份,回答自然是没有的。从旁的途径我才猜知,大概是由于将军府内地位之争导致各派势力将军队后撤,给了敌国以可乘之机。
这城外,面向南方恰有一条不太宽阔的河流自东向西流过,又折而向北从城左流过一直到了城外那片真正广阔的大平原。正是这条河流灌溉成就了纵两百、横两千公里的肥田沃土,也才成为了帝国主要的产粮区。
很不幸的是,这条河的位置令人觉得刚好放错了方向,似乎应该在城北门更好一些。但可惜,如今不是讨论该城当初如何设计并施工的问题。现在,我军就在河对岸与城上守军对峙。
如何克服这些既成事实并快速破城,才是当务之急。
我的眼光急速扫过巨大的沙盘内的地理模型,其实这个我早已看了不知多少遍,我也不说话,只等梵。科特尼继续说。
“……由于此城南面与西面都有河水环绕,形成了天然屏障。假如我们四面进击,则南与西两路短时间内不易奏功,反而还导致分兵出击使我军各处攻击力量都显得不够。更何况我军其实已是疲兵,室不适宜四面进攻。同时,从北面进攻则更是一种危险,那边其实已是敌军的势力范围,谁也不知道敌方援军什么时候到达。”
统领喝了一口水,才又接着说:“而反过来,假如我们集中一点攻击,恐怕效果就大不一样,危险程度也将大为降低,使我方伤亡率降到最小。集中攻击,我以为最好是从东面山坡上向下攻击,居高临下,可使敌方一览无遗,使我军最快攻破该城……”
“什么一览无遗?你知道拉姆斯特因城的城墙有多高?”统领的话还没说完,绝地军团另一位统领发里希。梵。阿泰已大着嗓门打断了这位老将略显保守的说话。
“你……恩,约二三十丈吧。”梵。科特尼话没说完就被打断了,心中着实不爽,但一来年龄大了就算火气还在精力也不在了,二来又见这是前敌会议,当下忍住了气大略回答了一句。
“是呀,你也知道有二三十丈高,那旁边的山坡有多高?虽说后面的山顶有一百多丈高,却总不能让我们的士兵在疲累之余又去爬几个小时山再从山上往下面冲吧。而则山坡本身也就与城墙差不多高,想要在那上面对城内一览无遗,恐怕还是有点困难啊……”
他话还没说完,就有人笑了起来。
我立即瞪了一眼那笑的绝地军团另一统领梵。维特伏尔脱,厉声制止道:“这是临战会议,不是互相攻讦的时候。”
气氛立即严肃了。
“梵。阿泰,你继续说。”我示意凌玄发以温言插话说。
“好,我说我的想法……”
“我觉得,最好还是四面进攻。第一,北面攻击部队既有攻击的任务,也可以担当警戒任务,假如敌方援军到来,也可以先抵挡一阵,免得到时城还没攻下,就先被敌人援军打乱了。
“第二,另外东、南、西三路应该是主攻。南、西两面,敌军肯定会自恃河险,以为我方大概不易攻击。但我们则要反敌军之意,偏从这两处不好进攻的地方攻,以出其不意。当然,我们最好将进攻时间拖得晚一些,这样我军士兵体力也恢复了,更便于趁黑渡河攻击。此外,东面大概是敌军主力防守位置,精兵多会放于那边,我们自也不能不管,否则他们从城内忽然绕出来,我军南面攻击部队可能会吃大亏。……”
只用了好几分钟,这位外型言语俱有些卤莽的统领才有条不紊的说完了他的方略。
“军师将军,你觉得呢?”我征询凌玄发的看法。
“哦,刚才我仔细听了他们的讨论,也注意了刚才两位将军的话。我觉得呢,我们既需要‘集中’也需要‘四面’,两位虽然都说得有理,但最好将两个方案结合起来。”看来,凌玄发对这个问题已有了清楚的思虑。
“结合?那怎么个结合法?”我追问道。
“是这样的,首先,为了尽快攻下该城,我们肯定需要集中主力攻击一点。但是,谁也不敢保证哪一点才是最容易攻破的一点,毕竟对方的统帅可也不是常人啊。……”
他提到的这个问题,“哪一点”,刚才我还一直没想到。
只听他继续道:“因此,我们应该集中一点强力攻击,但是也不放松其余三面,假如一面受阻,另外几面也有突破的可能。反观城内,他们肯定没有全面完美防御的可能,他们兵力只有我军一半,且又有一半或伤残或疲惫或已无斗志,大概真正有用的也就**万人。
“因此,我建议,北面,照刚才梵。阿泰将军所言,以三万军队佯攻,实为防敌逃窜,也防止敌方援军突然到达。东南西三面主攻,其中以东面作为最主力位置,可以放置二十万军队在那边,所有的攻城器械如投石车之类都放到那边,目前已造出的少量雷火弹也可以放在那边,在必要时使用。剩下两处,各以八万人攻之,仅剩一万左右在大本营。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虽说西、南两面并非主力,却要发起首攻,以吸引守城敌军注意,使我军主力趁机渡河到达东面山坡……”
我忽然想起了一个问题,立即问道:“那么,我军从哪处渡河?还有到北面的三万人马,怎么过去?”
“确实,渡河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我却已想过了。刚才我大概命人探勘了一下,此河通常宽度为五十米,深三四米,本来南、西两面皆有宽大的浮桥。南面浮桥在敌军仓皇通过后几已损坏,而西面浮桥则被我们控制了。只是,如此多军马要很快渡河,仅以浮桥肯定不堪重负。探子已经回报,说发现了两处相对较窄较浅的河段,分别位于东南与西南,我军主力从那两处渡河。至于北面三万人,可以先命他们通过浮桥到位。”
听他解释清楚,我高兴的说:“大哥您真是立了大功啊,居然想到先命人去勘察了河流情况。要不然,今晚可不一定攻得下来呢。好,那三万人,此刻就让他?( 虚空之门(完整版) http://www.xlawen.org/kan/856/ )
他已控制不住了,这几乎已是他最后一次狂烈的追击。
梵。温贝克赫在前面的躲闪避让之时,就一直在等待这一刻。尽管这其实很冒险,毕竟面对这样的攻击,没有几个人有如此的意志等待,更多人可能还没等到这时就已崩溃,败于敌手了。
“轰隆——”一声震动整个战场的巨爆瞬间发生了。
剧烈的爆炸,汹涌而出的力量,挟着被对手逼压到极致的斗气,全都浓缩在那一剑的还击上。
这是一柄剑,又窄又细,柔柔软软的一柄轻剑,只需要那铁锤轻轻一碰就碎裂成无数的破片。
阿德南贝伊却看到了一柄重达八十三斤的巨斧!
巨斧刃口带着隐隐闪烁的蓝光,这样的月色却使它显得令人心寒。在战场外为己方大将摇旗呐喊的我方士兵看来,却只看到了一汪蓝色的海洋,无边无际波涛汹涌险浪阵阵的大海。大海的中央,是阿德南贝伊泛起的衣角幻成的一叶危舟。尽管,有许多人没有见过蓝色的海洋,但他们相信此时看到了。
阿德南贝伊身穿的铠甲不知什么时候被自身狂霸的力道挣得粉碎,一如梵。温贝克赫。而此时,阿德南贝伊铠甲下的丝质的中衣,也被梵。温贝克赫手中的利斧劈得片片飞散。
阿德南贝伊只觉得一阵突然而来的力量,就那样将自己全力扫出的一锤生生凝在了半空,锤尖离梵。温贝克赫左颊不过一寸。他尽力催动紧握的铁锤,力量已完全灌注其间,却毫无任何动静。这一刻,他的气势已不能不泄。
梵。温贝克赫左手的轻剑却准确一点,刺在了对手的右肩。
这个看似轻描淡写的冲刺动作结束了战斗。
阿德南贝伊觉得一股颤抖着的异己力量从伤口处源源不绝的涌入,凉飕飕,轻飘飘,整个右手都已不能动弹。
“哐当”一声轻响,那柄铁锤掉到了地上,激起飞扬的尘土,砸开好大一个坑。这声音本来应该很大的,此刻却完全引不起场内两人、场外众人的注意。
贝伊变化不停的发色也终于稳定下来,刚才被击散的斗气复又开始汇聚,泛射出丝丝不相容于黑暗的金色。
在这最后,已完全无益于战斗的时刻,他终于提升到了黄金武士的等级。
“我败了,杀了我吧。”贝伊的声音微弱然而坚强。“杀死一名黄金武士,这是你的光荣。”
梵。温贝克赫的发色与斗气却都还没有稳定,不停变幻着,经过刚才猛烈的冲击,在生与死面前,他的力量也冲破旧有的瓶颈,向着更高等级进化。
他握剑的手微微颤抖,却并没有横移刺杀。
“不,我不会在此刻杀你,我现在杀死的其实并不是黄金武士,我很清楚。”梵。温贝克赫放弃了这个机会,“你走吧,我知道你的右手已经废了。”
确实,外表看来,阿德南贝伊的右手除了一个小小的剑伤就完整无缺。其实,这条右臂已整个的残废了,除了日常活动,已不能再承受任何的武士力量。要想再拿起这样一柄大铁锤,怕是终身无望了。
“你可怜我?”
“不,我尊敬一名真正的武士。”
“好吧,为了对得起你的话,下次你遇到我的时候将面对一名真正的黄金武士。”说完,阿德南贝伊转身大踏步走去。
“我会等,等着你成为一名真正的黄金武士,那时,我会杀了你!”梵。温贝克赫说着,吩咐旁边士兵道,“给他两匹马。”
“我不会令你失望!”贝伊跃上战马,头也不回的打马而去。
“传令,放贝伊走!”
“到时候,我也已经是一名黄金武士了吧。”梵。温贝克赫已注意到自身的变化,如此想着离开了战场。
第七章 提前结束
第七章 提前结束
“什么,差点失手!”当我得到汇报时,不禁有些震怒于梵。温贝克赫的纵性。这可并不是个人决斗的时候,而是关系大军成败的战场。
转念间,我又说道:“着人带去慰问物品以及救伤之药嘉奖梵。温贝克赫以及他的部队,派两名治疗法师去。”
此时,我的军队第三纵队已冲入前线,突破敌方第二条阵线前两队都已暂时后撤休停。
在我方已攻破的这个缺口,我已派人去联络后备部队“镇北军”迅速跟上,巩固阵线,搭建临时营寨,给前线输送补给。
只有前后统一协调步骤,才可能赢得战争,否则,就只是孤军深入。
命令已经下达,或许可以暂时轻松一会吧?我这样问着自己,又想到了自己与“镇北军”的矛盾。在战事如此多变复杂的情况下,“镇北将军”或许不会做出什么违逆的事来。我却觉得有些忐忑,毕竟这里是他们的地盘,就算太子殿下,也不能说斩就斩的,更何况我所得的尚方宝剑,不过起威慑作用罢了。真要斩如此北方重将,可不是我目前所可以轻易为之的。
只希望他们能好自为之。
我缓缓的躺回了宽大的座椅,暂时做闭目养神。
一张毛毯覆向我身上,使我醒了过来。睁眼一看,是沙儿。
“小心着凉。”她温存的说着,替我沏茶。
“哦,我只是闭一会儿,没事的。”
“知道你法力强大,但现在也是深秋了,还是要注意。而且前线战事也紧张,可不能少了你这位总指挥呀。”
“是,是,遵命,一定注意。”我笑了,她倒水的手也微颤,差点倒在桌上。
“大人,大人!”一名随从慌张的跑了进来。
“什么事故做惊咋,影响大人喝茶?”沙儿斥责道。
“哦,没什么。你说吧,何事慌乱?”我猜,一定是有什么特殊情况,否则这名多日随侍左右的随从也不会这么失态。
“大人,是这样的……”他略微整束了一下,这才一一说道。
原来,这名随从被我叫去传令给“镇北军”,要求他们做好后勤准备,并沿线跟进。得到我的手令之后,阿加耶夫。哈米德巴夏表面上到是应承了,并立马派人办理。但后来,他才发现实际上哈米德巴夏阳奉阴违,只派出少许军队跟进,根本不足已巩固阵地,其所派出之补给也远低于实际需求。
“那么,也就是说,我们的士兵,此刻正在受冻,正在挨饿?”我问那随从。
“是的,大人……”
正在此时,长长的一声“报——”自帐外传了进来。
“传!”
话音刚落,一名满脸污泥的士兵已冲了进来。
“大人……”他刚说了一句,就说不下去了。
“不要慌,慢慢说。侍卫,给他喝口水。”我知道,一定是发生了重大变故。
好一会,他才有了说话的力气,“……我们凌将军所带先头部队,退下之后,才发现‘镇北军’输运来的燃料、帐篷、食物、衣物等,无一不缺,且多为次品。凌将军与他们理论,他们却径直返回了……”
“什么,不是下令要替前线部队戍卫、扎寨的吗,怎么竟走了?”怒火,腾的一下就升了起来,这不是明摆着与我作对、与帝国作对,难道想反叛不成?
对于“镇北将军”其尊崇的地位、悠久的历史,我都略有所知,却没想到在此关键时刻,他们竟有这样的作为。
“……而且,当我们自己刚扎好营寨,左右敌军就已涌了过来,目前我军已陷入苦战……我们五人被派回求援,在城门处被拦下四人,只我冲了进来……”
什么,既犯了军令,还打算隐瞒?在我的计划中,后援逐步跟上并巩固阵地,同样是重要的事情。此时,凌大哥的军队刚疲惫的从前线退下,又陷入苦战,难保不会被敌军击退,这样,岂不前功尽弃?而突击到前面的部队自也成了无根之水,无源之火。
整个绝地军团全军覆没?
这样的情况如此一来不一定不会出现。
时不我待。
我猛的站了起来,说道:“走,跟我去找‘镇北将军’!”
“先喝口茶吧。”沙儿端过杯子。
“不喝了。”我一手推开了杯子,冲了出去,几名随从跟我走了出去。
刚到门口,就见两名侍卫队长站在那里。
“你,带人去城门,解救我的士兵。你,带人跟我走。”
匆匆吩咐,我已跨上战马,直冲辕门而出。
“镇北将军”府第处于城西,外观极为华丽,每一块砖与每一根木都镌刻着历史与岁月。
此刻,无论多少沧桑之感,都无法唤起我的景仰,我此刻只有愤怒,武士之怒。
我的士兵,我的朋友,在前线鏖战之后,又遭遇后方如此待遇。而二十余万“镇北军”就只是在后面观望,这些人,难道不也是帝国的士兵?
我可不怕什么自治领主,什么“镇北将军”。
这是师父的国家,我是他唯一的传人。
一路之上,我不断重复着这句话,不知不觉间就握紧了怀中的剑柄。
剑,帝国标志的圣剑,也禁不住随着我的怒气而颤动,发出阵阵名剑的兴奋与鸣啸,这只有我才可以听到的声音。
“啊,大人,神使!……”
“让开!”我毫不理睬守门士兵,纵马冲了进去。
沉重厚实的侯门,也经不起这样的撞击,突然就化做了段段碎片,旁边的士兵都惊叫着后退。原来,我身上的斗气已不知不觉间散发了出来,先已将大门割得寸裂,怒气所及将碎片激得漫天飞舞。
“哈米德巴夏,哈米德盖兹,你们出来!”我的怒喝打破了府内的宁静。
果然,这是一片宁静平和之园,也是我没想到的。
园子深处,隐隐传出歌舞之声。
**** ***** ****
跨下的奔马似乎也通晓了我的意图,毫不费力的踢破了那扇门冲了进去。
堂上歌舞欢声也在此刻骤然停歇,然后是一阵慌乱哭喊之声。
哈米德盖兹赫然端坐堂上,其长子哈米德巴夏坐于其下,左右各有一艳装少女。
“你,你,你,做什么?”哈米德盖兹有些气急败坏。
“大胆小子,擅闯‘镇北府’,给我拿下!”哈米德巴夏尽管同样满脸酒气,毕竟正处于盛年,清醒许多。
“我看,该拿下的不是我,而是你们吧?”冲了进来,我的怒气到压住了许多,毕竟此时更需要冷静。我引着战马在堂里直兜圈子,侍卫们也都冲了进来。
“我们?你敢!别说是你,见了帝国皇帝,我们也不用下拜,更何况你这小子!”哈米德巴夏身子一挺,站了起来,复又坐了下去。看来,那顿棍棒之责,此刻仍令他疼痛难忍。
“你们好象忘了我的军令了,既不命人作好前军的后勤工作,更命人拦截堵杀报信士兵,这又该当何罪?”
“证据,证据!”哈米德巴夏似乎比我还凶。
“好,你要证据是吧……”
“大人,证人来了。”正在此时,刚才派去北城门的侍卫已进入,带着救回的一名报信士兵与抬进的三具士兵尸体。
“对,这就是证据。他们就是从凌玄发的部队派回求援的,而你们居然命人在北城拦截,企图掩盖前方军情。这,又是什么罪名呢?”我指着尸体与那名士兵说道,“此刻我也不与你们争什么罪名,左右,给我拿下!交出镇北军令!”
“你,你……”哈米德盖兹浑身乱抖,却说不出话来。
侍卫已冲上去,准备拿下哈米德巴夏。他的卫队也冲了过来,双方在堂中形成对峙之势。
“你们最好不要附逆!”我劝说道,亮出了圣剑,“凭我神之使者之名,凭我手中的帝国圣光剑,给我拿下哈米德巴夏,军令暂借!至于哈米德盖兹,我知道不是您的过错,您年龄大了,可能受了巴夏的蒙蔽。其余从者,放下武器者,恕;违者,杀!”
看到我手中忽然冒出的光剑,面上浮现的神光,哈米德巴夏的随从有些迟疑,有些当场就扔下了武器。有的方在迟疑之间,我的侍卫们已冲了上去,当场格毙两人。这一下,其他人都扔下了手上武器,表示投降。
惟有哈米德巴夏,却拔出了佩剑。我知道,尽管受了杖责,其人仍有惊人实力。只可惜,他将面对的不仅是我的侍卫们,更是我。
我已不想再拖延时间,决定立即解决当前的问题。
我手中蓝光一闪,圣剑似乎脱手而出,又似乎根本就没有动过一样,众人只觉眼前一花,巴夏手中的剑就已断成了六段丁零当啷的掉在地上。
我与他的距离,本来最少也有五米。
“投降吧!至于怎么发落,待会等太子殿下处理。”毕竟,我现在还不能杀他,免得引起兵变。
见情势确实不对,哈米德盖兹说话了:“阿加耶夫,你就跟他去吧,他不敢怎么你的,我立即去见太子。”
听父亲这样说,巴夏终于伸出双手表示投降。
“带走!令牌拿来。”
我并不理睬哈米德盖兹,他已是七十余岁的老人,带着部下退了出去。
哈米德巴夏,我将他带在一起,主要是防止他煽动“镇北军”发起叛乱,毕竟他的家族在这里有着根深蒂固的关系。
“好了,现在我们去‘镇北军’大营,要他们给前线立即运送物资,支援前线。”我这样说,并不寻求哈米德巴夏的同意。此刻,巴夏是命在我手,不得不从。
我们冲进了“镇北军”大营。
此时,已是下半夜四点左右。
进入中军帐之后,挟着哈米德巴夏,很快我的侍卫就握着“镇北军”令牌将众将传了过来。
“你,立即带本部军马前去接应前线部队,稳定阵脚,绝对不能失守,否则定斩不饶!……你,率领军队带着后勤补给物资,立即前去安定军心,为前线部队安扎临时营寨,记住,自你到达之时起,再有士兵因冻饿而倒下的,你就自杀以谢吧。……你,带着部下五万人马,紧守后方,把住城池,绝对不得出战,更不得贻误,否则,死罪难逃!”很快,我就将命令一一发布了下去。
只是,前线现在究竟怎样了,自两小时前回报之后,我再也没得到任何前方的消息,恐怕很危险。
目前,将所有“镇北军”调派完毕之后,还剩下五万军队。难道就让他们在这里原地待命,休息不成?
不行,现在可能前面与后方的交通暂时已中断了,说不定敌人正在反扑。假如我军前后不通,前后失去联络,那可就真的危险了。
绝地军团,可是目前北地最精锐的部队,帝国目前也没有更多的部队投入了,绝对不能任其覆灭。
更有可能,敌军以意识到我方出现的问题,在一名经验丰富的统帅指挥下,不仅破坏我方所有计划,还给我军以重大打击。
那名公主,带军突击云梦密林的将领,应该就有这样的潜质吧。
我方前线将领在意外而来的混乱之下,恐怕没有人可以控制局势,更没有可能继续保持原计划而行动。
“秋雨”行动面临失败的危险,帝国也必将在这次失败后面临危险。
此刻,我才意识到自己计划的冒险性,成功了,就可以逐出敌人;失败了,则可能就不仅是一支军队失败了。
我应该亲自出击,至少在士气上也可以大为振奋人心,我可是“神之使者”啊。
“传令,剩下的五万军队立即整装,随我出发,补救前线!”
“大人,您亲自……”
“是的,不用多说了,去准备吧,十分钟后出发!”
**** ***** ****
带着五万图救前方将士的部队,我很快就冲出城外十公里。
这里,正是前锋战士退下后原定的临时营地。
此时,左右两边的敌军都已集中起来,正围攻驻停这里的凌玄发与绝地军团另一统领柏肯道夫伯爵共十万疲兵。
虽说敌方只有二十万不到的军队,本也不是主力精锐,但我方将士却俱处于疲惫不堪之中,且连夜激战,休息不足,又面临阵地不稳、饥寒交迫,这样的士兵,这样的将领,能够支持到现在都很不错了。
敌军主要是驻守于其中央主阵两侧的护翼,在我的计划中是要在攻下前面的拉姆斯特因城后再分兵两路往回扫除抹拭的,此刻没想到竟提前遭遇了。
本来我以为他们应该已在我方中央强大的突击攻势面前吓得后退、溃逃。此时,却军容整齐的集中在我军前锋的后方,围攻我军最精锐又最需要休息的重装甲铁骑兵。他们的统帅,是谁?就是那位雕玉长公主?
看着这样齐整的围攻,防守,外围阻击,敌方士兵的行动已显出他们有着一位杰出的将领。
一群虫,在龙的带领下,也将成为一群龙。
先前我已派出的十万“镇北军”已密密将对方围在核心,这使得最中间的我方绝对军团将士军心大振,可惜“镇北军”数量虽多,其攻击却毫无章法。
“叫他们的主将过来,命他们退下。”我知道,此刻不是犹豫的时候,要当机立断。否则,等敌军歼灭了我内线精锐部队,就会借势反冲,将我外线部队全部打垮。
很快,在我的命令下,那十万“镇北军”开始撤下,防守在两侧,一防敌军突围,二防我军某处被冲破。
这一战,看来就是与敌军在拉姆斯特因城以南军队的总决战的提前到来了。敌军,不能输。我军,更不能失败。这里关系着帝国北地这最后五十万军队,也关系着帝国北地的利益。
“前锋准备,弓箭兵准备……放箭!”
至少,我军目前的军备是整齐而充分的。
数以万计的箭矢在长声命令之下,同一时刻发射出去。
海一样的箭,雨一样的射向敌人。
敌人此刻正全力攻击内线,企图先全歼我被围大军之后,再抽身回击。这样一来,其外面正对我们的,虽也不是什么弱兵,却也不是什么强将,数量上更是逊色。
“第二组,准备,……发射!”
又是一轮箭如飞蝗的攻击。
在这样两组数万羽箭劲射攻击之下,敌军纷纷倒下。有好些站在最前排的敌人,此时已被射成马蜂窝,手中的盾牌也完全不成样子,在强烈的箭矢撞击下变得四分五裂。站在后面一些的,虽看不到他们的表情,却也可以想象此刻恐怕已没有多少正常的脸色。
“射,射,继续!不要顾惜箭矢,只管射!……掷矛手,也做好投掷准备……投石兵,进入战备状态!”
我不停的发布着命令,此刻,就是要以无匹的令敌人毫无喘息之机的打击击溃敌人心中重新建立起来的信心。
浪费掉的箭,矛,投车,不过是“镇北军”的装备罢了,而里面被围着的,则是帝国的忠诚卫士。当然,这只是我心中的闪念,不可能示人。
“把我们的同胞、战友救出来,为了帝国!……”这样的口号才是目前最合适的。
又是无数挟着强烈劲风的长矛,被掷矛手们扔了远远的出去。
此刻,我们已越来越逼近敌军,沉重的长矛,正是眼前最好的攻击性武器。弓箭,基本上已停止了射击,免得伤了己方士兵。
敌人的外围开始溃乱了,有人开始往中间挤,往后退了。他们的指挥官不断已军令处罚逃跑的士兵,暂时稳住了一会阵脚。
可很快,敌军各级军官也止不住士兵的溃跑了。
几百辆投石车,被推到了阵前,无数巨大的石头从天而降砸落在敌人的头顶。这本是攻城时最好的武器,此刻拿来击溃平地上的敌人也用样有效。
“快跑哇……”
不知是谁这样带着哭腔大喊了一声,敌军终于守不住阵型,开始逃跑了。
其实,他们只要再多坚持一会,我们这样毫无保留的狂风攻击就会衰竭,然后就可能无法很快打退他们救出被围的“绝地”军团了。我刚好知道,我们所有的箭矢、飞矛、巨石就在此时全都用完了。
只可惜,敌人并不知道,他们只感觉到头上如雨般掉下的石块、长矛,他们只要稍微跑晚一点点就可能没命了。
没有人不怕死。
即使有睿智的主帅、严整的军令,也不能阻止这样的溃败。
“大人,敌军溃逃了!”我的侍卫长刘施图兴奋的说。
“我们出击吧。传令,全军冲锋!”
嘹亮的号角吹开了乌云,吹来了凌晨,既吹醒了人们心中建立战功的渴望,也吹回了被包围在核心中“绝地”军团的意志。
整整十五万大军开始了冲锋,步兵靠着手中的钢刀,骑兵借着跨下的战马,冲击着敌人逃跑的信念。
我的战马也跟在后面不由自主的向前猛跑,我也并不打算控制,任其恣意的快跑,这可是一次难得的淋漓尽致跑步机会。
追过了关外五十公里处的小石城,敌人稍微固守之后又快速后退。我军几乎就一直尾随于后毫不放松。
天色开始渐渐由微光显得发白,白色终于开始发黄,然后就在那瞬间,我们赶过了日头,看到了金色弥漫的天空。
太阳,以他君临天下的气势高高的升了上来。
“以上神的名义,突击……”
我不断的喊着口号,鼓舞我的士兵。
“正义跟随神的使者……”
大概,没有人此时会不相信。就是敌人,听到了这样的喊声,也只能相信。
跑了大半夜,我们居然都跑过了前面的几支部队,到了拉姆斯特因城下。
“大人,敌军退入城了。”
“围城,今日日落前攻克!”我只是发布指示,给将士们以信心,而并不负责解释。
我军兵临城下。
此时,我方的阵营已抵达关外两百公里的预定战线,只是,我都没想到会如此之快。这样的巨变,可能也不是对方将领所可想象的。这沿途之上,除了鲜血,还是鲜血,此刻也正在日光照耀下凝结。
“城内有多少人?”
“大约有军队二十万,其中一半是昨晚溃逃的疲兵。”
“很好。”我淡淡说道。“秋雨计划可以提前结束了。”
第八章 围击拉姆斯特因
第八章 围击拉姆斯特因
红云历1842年9月23日夜十一点,在我的直接指挥下,处于拉姆斯特因城外绕城河南面的四十万大军开始了攻城之战。
本来我率领的十五万镇北军加上三十万绝地军,应有四十五万。现在,由于攻城以及后续可能面对情况的需要,我令包括伤残在内的五万多人暂时回“蓟门关”,或修养或运送物资补给。另外在关内的五万镇北军,实际现在也掌握在我的手中,随时可以派上用场。
目前剩下的近四十万而号称“百万”的大军,几乎全是毫无损伤的精锐部队。
刚到城外,我就召集各部将领前来召开了紧急军事前敌会议,大军则暂时休息,恢复从昨夜以来大量透支的精力。其实,假如现在有一支精壮的部队突然冲入我阵,恐怕就会出现崩溃的情况。幸运的是,这种情况没有发生。
战士们多数在静静的休息。
这当然不是处于侥幸,侥幸只能胜得一时,而不能获得真正的成功。
我军刚一抵近城下,我就先命令宗尹的双鱼宫佯装攻城,却又很快后退至背城外河沟几丈之近,原地休息。这时,为了显得我军还后劲十足只待天黑再举进攻的局面,命令双鱼宫布置于全军外围,面向城墙一面的人都解甲、下马,很放松而有恃无恐状。
“不怕他们突然冲出来扰乱我们的阵脚吗?”宗尹有些疑惑。
“不,他们本以为我们应该已经疲累之极,假如我们不做出这个样子或许他们就会组织突围或进攻。现在,却反而摸不清我们的虚实,他们的主帅决不敢轻举妄动。而且,你还可以做得再像一点,派出一队人马在我们左近进进出出,似乎正有大军以及大批物资到来的样子。”
“哦,那我明白了,主要是让对手一时看不穿我们,而大军就争取时间布置好。”
“是,你明白就好,只要可以达到这样的效果,你放手去做。”
宗尹大声保证一定要暂时麻痹敌人之后,就出去了。
此时,各部将领也都等候在外面了。
“让他们都进来吧。”
大家鱼贯而进。
“诸位,接下来,我们应该如何部署,如何破城,这是一个问题。”我首先把要讨论的内容抛出。
大家坐下之后,就开始了讨论。
我则一边思考着,一边注意倾听他们谈论的内容,种种设想。
过了一会,听大家的说法,对于速攻一事并无分歧,主要的问题是出现在具体方式上,由此而出现了两种不同意见。此时,两派人几乎有些面红耳赤了。
一方认为应专注于一处作为突破口,集中兵力进行打击。
另一方则认为应以该城四面同时进攻,以潮水般不停息的攻击使敌人顾此失彼。
由于这两种见解都有可取之处,我决定结束双方的争论了。
“好了,我看大家都有了些想法,总这么大声争吵可不是办法。诸位,静一下。”
声音渐渐平息下来。
我首先问主张“专注一点”最力的哈罗德。梵。科特尼:“将军,您先说明一下为什么您认为应该集中兵力?”对于他这样的老将,我还是要在语气上表现出应有的尊敬与和缓,特别在征询意见时。
梵。科特尼走过来指着桌上的军用沙盘道:“大人您看这里形势……”
这正是拉姆斯特因城周围的山河地理模型图。帝国北部这片原野地形确实比较独特。蓟门关南北几百公里范围内就是传统帝国地理知识上认为的“北地”。关内地带,属于一片高原的横截面,高原以西就是著名的云梦密林,以东纵列着并一直抵达海边的则是从我国延伸到象牙帝国境内的狼居胥山。“山”与“林”之间,就是这所谓的北地。
整个“北地”由蓟门关分为两段,关外部分则又分为两部分,就以拉姆斯特因城为界。城南两百公里,是高原逐渐平缓的一片缓冲,地势却呈现外窄内阔的相对情形。到了城周围,两边的“山”与“林”又一次汇聚到一起,在空隙中间形成了这座城。只是这里情况与蓟门关处又有差别。“关”所在处惟有“关”可交通内外,而“城”处周围还另有余隙,当初敌军正是穿过这余隙到达“城”后方前后夹击一举拿下了城。这样冒险的战略居然获得成功,更主要还在于我军的疏虞防范,北地驻军几乎全聚于“关”内,关外剩下的都是耕作之人。
当初我曾问过“镇北将军”怎么将如此险要地势拱手让人,居然连守军都没有几个。以我当时区区统制身份,回答自然是没有的。从旁的途径我才猜知,大概是由于将军府内地位之争导致各派势力将军队后撤,给了敌国以可乘之机。
这城外,面向南方恰有一条不太宽阔的河流自东向西流过,又折而向北从城左流过一直到了城外那片真正广阔的大平原。正是这条河流灌溉成就了纵两百、横两千公里的肥田沃土,也才成为了帝国主要的产粮区。
很不幸的是,这条河的位置令人觉得刚好放错了方向,似乎应该在城北门更好一些。但可惜,如今不是讨论该城当初如何设计并施工的问题。现在,我军就在河对岸与城上守军对峙。
如何克服这些既成事实并快速破城,才是当务之急。
我的眼光急速扫过巨大的沙盘内的地理模型,其实这个我早已看了不知多少遍,我也不说话,只等梵。科特尼继续说。
“……由于此城南面与西面都有河水环绕,形成了天然屏障。假如我们四面进击,则南与西两路短时间内不易奏功,反而还导致分兵出击使我军各处攻击力量都显得不够。更何况我军其实已是疲兵,室不适宜四面进攻。同时,从北面进攻则更是一种危险,那边其实已是敌军的势力范围,谁也不知道敌方援军什么时候到达。”
统领喝了一口水,才又接着说:“而反过来,假如我们集中一点攻击,恐怕效果就大不一样,危险程度也将大为降低,使我方伤亡率降到最小。集中攻击,我以为最好是从东面山坡上向下攻击,居高临下,可使敌方一览无遗,使我军最快攻破该城……”
“什么一览无遗?你知道拉姆斯特因城的城墙有多高?”统领的话还没说完,绝地军团另一位统领发里希。梵。阿泰已大着嗓门打断了这位老将略显保守的说话。
“你……恩,约二三十丈吧。”梵。科特尼话没说完就被打断了,心中着实不爽,但一来年龄大了就算火气还在精力也不在了,二来又见这是前敌会议,当下忍住了气大略回答了一句。
“是呀,你也知道有二三十丈高,那旁边的山坡有多高?虽说后面的山顶有一百多丈高,却总不能让我们的士兵在疲累之余又去爬几个小时山再从山上往下面冲吧。而则山坡本身也就与城墙差不多高,想要在那上面对城内一览无遗,恐怕还是有点困难啊……”
他话还没说完,就有人笑了起来。
我立即瞪了一眼那笑的绝地军团另一统领梵。维特伏尔脱,厉声制止道:“这是临战会议,不是互相攻讦的时候。”
气氛立即严肃了。
“梵。阿泰,你继续说。”我示意凌玄发以温言插话说。
“好,我说我的想法……”
“我觉得,最好还是四面进攻。第一,北面攻击部队既有攻击的任务,也可以担当警戒任务,假如敌方援军到来,也可以先抵挡一阵,免得到时城还没攻下,就先被敌人援军打乱了。
“第二,另外东、南、西三路应该是主攻。南、西两面,敌军肯定会自恃河险,以为我方大概不易攻击。但我们则要反敌军之意,偏从这两处不好进攻的地方攻,以出其不意。当然,我们最好将进攻时间拖得晚一些,这样我军士兵体力也恢复了,更便于趁黑渡河攻击。此外,东面大概是敌军主力防守位置,精兵多会放于那边,我们自也不能不管,否则他们从城内忽然绕出来,我军南面攻击部队可能会吃大亏。……”
只用了好几分钟,这位外型言语俱有些卤莽的统领才有条不紊的说完了他的方略。
“军师将军,你觉得呢?”我征询凌玄发的看法。
“哦,刚才我仔细听了他们的讨论,也注意了刚才两位将军的话。我觉得呢,我们既需要‘集中’也需要‘四面’,两位虽然都说得有理,但最好将两个方案结合起来。”看来,凌玄发对这个问题已有了清楚的思虑。
“结合?那怎么个结合法?”我追问道。
“是这样的,首先,为了尽快攻下该城,我们肯定需要集中主力攻击一点。但是,谁也不敢保证哪一点才是最容易攻破的一点,毕竟对方的统帅可也不是常人啊。……”
他提到的这个问题,“哪一点”,刚才我还一直没想到。
只听他继续道:“因此,我们应该集中一点强力攻击,但是也不放松其余三面,假如一面受阻,另外几面也有突破的可能。反观城内,他们肯定没有全面完美防御的可能,他们兵力只有我军一半,且又有一半或伤残或疲惫或已无斗志,大概真正有用的也就**万人。
“因此,我建议,北面,照刚才梵。阿泰将军所言,以三万军队佯攻,实为防敌逃窜,也防止敌方援军突然到达。东南西三面主攻,其中以东面作为最主力位置,可以放置二十万军队在那边,所有的攻城器械如投石车之类都放到那边,目前已造出的少量雷火弹也可以放在那边,在必要时使用。剩下两处,各以八万人攻之,仅剩一万左右在大本营。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虽说西、南两面并非主力,却要发起首攻,以吸引守城敌军注意,使我军主力趁机渡河到达东面山坡……”
我忽然想起了一个问题,立即问道:“那么,我军从哪处渡河?还有到北面的三万人马,怎么过去?”
“确实,渡河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我却已想过了。刚才我大概命人探勘了一下,此河通常宽度为五十米,深三四米,本来南、西两面皆有宽大的浮桥。南面浮桥在敌军仓皇通过后几已损坏,而西面浮桥则被我们控制了。只是,如此多军马要很快渡河,仅以浮桥肯定不堪重负。探子已经回报,说发现了两处相对较窄较浅的河段,分别位于东南与西南,我军主力从那两处渡河。至于北面三万人,可以先命他们通过浮桥到位。”
听他解释清楚,我高兴的说:“大哥您真是立了大功啊,居然想到先命人去勘察了河流情况。要不然,今晚可不一定攻得下来呢。好,那三万人,此刻就让他?( 虚空之门(完整版) http://www.xlawen.org/kan/85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