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6 部分阅读
9月30日下午五点20分,我所率领的中军六千军队正在紧张的进行着从昨日以来的第六次渡河。
我的部队里,包括两千重装甲骑兵,这也是这次所带出的装甲骑兵的精华。很明显,装甲骑兵在渡河时所耗费的时间与体力肯定大于其他兵种,而且,主要就只有靠船只运送。本来有人建议可以直接让重装甲骑兵与轻骑兵一样,采取涉水而过的办法。当我决定先由某人做个试验时,立时就出了问题。
那重达一千多公斤、连人带马的骑兵,刚踏入河水中不久,就完全走不动了,而且还越陷越深。马与骑士都差一点淹死了。
我连忙组织救援,好不容易才把他们从松软的淤泥里拉出来。
又有人建议可以让骑兵们先将人马的装甲卸下来,待渡河完毕之后再重新穿上。我还没有试验,就发现了这其中的弊端。装甲的装卸,将耗费大量的时间。假如此时敌人忽然来袭,恐怕就是灭顶之灾了。
最后,确定了船载,并且先行渡河。自然,这样做同样有危险,事实上,所有分开的五支部队中,就以我的中军在渡河时最危险。敌人可以轻易的将我军拦截在水中,并击败。这种情况,就只有靠我的个人能力了。
部队渡河的速度并不快。由于重装甲骑兵过重,每艘小木船只能装载两骑。这样一来,用了近一个小时,都还有一批重装骑兵没有渡河。
此时,就是这最后一批了,然后就是那四千轻骑兵了。此外,部队中的二十名法师,也吩咐他们先飞到了对岸,布下一个魔法阵,以免敌人突袭。
在这最后一批重装骑兵渡河时,后面的某些轻骑兵已忍不住开始涉水而过了,大概有些人已经等得不耐烦了。
我也同样有些焦躁了,不停的在河岸上走来走去,看着水流中的骑兵。
“应该不会有情况吧?我军都渡河这么长时间了,也没发现有敌人在附近。”我怀着一种乐观的心态想道。
我又低头看了一下怀表,指针正是五点二十四。
一声凄厉的响箭忽然打破了我内心的宁静。
眼前的景象也就在这瞬间发生了巨大变化。
只见滚滚的浓烟,灼热的火光,这些刚才都毫无征兆的东西,突然出现在河对岸,那边有一千五百已渡河的重装骑兵。很快,火势就开始朝河中转移,一支硕大的火箭挟着魔法的闪光射在正好拥挤在中流的骑兵群中,轰隆一声爆炸开来,化做了无数追命的火蛇,啸叫着,吼叫着划开空气的阻挡,啮咬着人马身上的铠甲,烧灼着柔软的皮肤。
我闻到一股浓烈的**烧焦的味道,不久前喝下的热汤忍不住就要往上荡,差点就冲口而出。
我连忙压下了心中的烦恶,虽然不知眼前究竟为何会发生这样的变故,却肯定是中了敌军的埋伏。
“暂停渡河,沿河结阵!”我大声命令道,即使是这样的乱军,每一名士兵也一定可以听清楚。
在诺伯特。梵。冯以及梵。维特伏尔脱两位将军的组织下,尚未开始渡河的近四千轻骑兵立即按照预定方案在河边布阵。训练有素的将士们在同一时间跃下马背,强迫身着轻甲的马匹蹲下,骑士们就躲在马的后面。这样沿着河岸排开,形成了宽度一百五十米的人马护堤,每排五十匹马,间隔三米又是一排,近八十排。在厚厚的防御阵中心,是沙儿与丝丝。
被拦截在半流的人马,或冒着火箭继续向前,或开始慌乱的后退。就这短短几十秒,河面上已留下了近百具烧得焦黑的尸体。这时,有几个刚下水不远的骑兵飞快的向回跑,背上拖着燃烧的箭羽。
我忽然闻到了另外一种异样的空气,一个念头瞬间闪了过来。
“不要让他们靠岸,射死他们!”我可以清楚的感觉到自己嗓音中的恐惧。
有些人迟疑着,并没有立即执行命令。所幸有些士兵已经听懂了我的话,本已拉得紧绷的箭电一样穿了出去。
我凝聚剑上的力量也同时挥了出去,形成一面巨大的斗气性盾牌。我只希望自己的力量还挡得住那可能出现的更危险状况。
果然,就在我方射出的铁箭撞进那几名奔逃回来的士兵身体时,一连串剧烈的爆炸发生了。这爆炸之源,正是先前射在他们背上的火箭。
由于那种火箭,使这些士兵的身体已同化成了一个个的炸药包,只要他们跑回我方阵地,就会发生连锁爆炸。我及时看出了这点。
这不是普通工匠制造出来的黑火药的爆炸,这爆炸的力量明显不同。
一个高达三十米,产生大量黑烟的爆炸圈形成了。从里面猛的轰击出一团强烈的冲力,刚好撞在我布下的斗气盾上。
以刚碰刚。
我明显感觉到自身力量的不足,这是前几天战斗留下的创伤。
我却不能停手,我忽然想起这是什么东西,这是一个最少由两百名黑铁等级以上法师才能完成的火系魔法阵,“火焰狂涛”。很久以前我听师父给我简单的描述过。
顾名思义,它的危害正在于,由少数一些法师聚集并放射出的高压火元素,在空气中释放后迅速膨胀,并发生爆炸。它的爆炸并不是立刻结束的,而是以爆炸圈为中心,吸引自然中游离的火元素,剥离被炸物——如人体——内的火元素,进而引起继续爆炸,无休无止的爆炸将继续到周边的火元素被烧光才结束。
这个魔法阵,从性质上来看,就已经比较接近“上帝之躯”了,当然由于没有其他元素的参与,相对威力比起那个被禁用的法术稍差一些。
就算如此,用它来对付血肉之躯,确实最有效的了。因为任何生命的躯体,都是五种元素的混合与凝固,虽然个体通常并不能利用自身的构成元素,但魔法却可以以外力的形式使用它们。
我只看到眼前越升越高的烟尘,无数的河水在瞬间蒸发,形成了一片平地而起的云雾,将前后的视野都模糊起来。我渐渐的觉得手上开始酸软了,此时我面对的并不是两百名法师,而是被魔法引爆的自然力量。
无数的烈焰与怒火向我铺天盖地的压来,它们愤怒,因为我挡住了它们前进的道路,我抵挡了它们继续的壮大,阻止了它们最辉煌的一次涅盘。
黄|色的,红色的,黑色的,无数倾向火焰一边的色彩也跟着朝我进逼,我体内那个“法师的另一半”,却似乎完全熟睡了。
“该死,关键时刻也不出来。”我在心中咒骂着,又期待着。
那团火,离我越来越近了,十米,八米,五米……
脸上,传来阵阵发烫的感觉,我觉得我已支持不住了。
我的后面,在金色的斗气御盾后面,是四千多将士及战马,中间围着沙儿以及丝丝。
第六章 七千 I
当我清醒之后不久,就发现不仅身体各处伤口正在快速痊愈,浑身也充满了元素的波动。那些被我瞬间吸入体内的火元素在我体内经脉循环中已自动转化为元素的混沌形态。
最初的命令则是要连夜袭击达克茹勒城。
这主要是基于这样的考虑:首先,该城大部分法师已经损失了,将无法形成强有力的魔法防御或进行魔法打击。其次,对方认为其半流袭击虽然损失了许多人,但也同样造成了我军的重大伤亡,甚至会以为我方多数人都已在“火焰狂涛”中被烧死了。毕竟,当时情形看来就是这样的。再次,他们一定认为我方主将——我——在最后抵抗魔法阵的时候被炸死了。那样的场面,剧烈的燃烧与爆炸,常人是不可能活得下来的。
如此一来,该城的防御一定会比较松懈。就算那里有二十万军队,却无法形成真正的战斗力。
自然,我的袭击计划也不会是拖沓繁复的。
那瞬间我就想到了,我不需要那么多的人,只需要一支精兵就行了。
七千,对,七千人就够了。
其中包括五百名法师,这是这次战斗的关键,使用五个中型魔法阵,打击其城墙、守城士兵,由白羊宫梵。阿里斯提德、金牛宫梵。雪伦道夫两位黑铁法师分别主持。另外六千多人,一半是掩护法师们,以取得足够的时间发动魔法阵、诵唱咒语,这部分,就由宗尹指挥。另一半,主要负责法师们使用阵势消除其主要守城力量后,发起攻城与破城,这由凌玄发率领。
我则与法师们在一起,坐镇指挥。
从装束上来看,这七千将士都是轻骑兵。
剩下的大部队,则要求在后面跟着前来,不过,普通速度就可以了。这主要由诺伯特。梵。冯与梵。维特伏尔脱两位都统制负责。
目前我们的位置,离达克茹勒城约五十几公里,当然,这是直线距离。虽然我们不可能完全走直线行军,却也是尽量如此。那么,从傍晚六点出发,预计晚上九点就可以到达。
“跟着大部队后面来,啊。”我对沙儿嘱咐道。
我跃上了战马,位于队伍的前面。我回头看着大家,所有这七千人都已做好了一切准备,战斗或死亡。
“出发!”
我跨下的战马箭一样射了出去,余人也都跟了上来。
这一天,正是十月一日。
滚滚的烟尘,被我远远的抛到了后面,迅即又被后面的部队抛到了再后面。
撕裂空气的声音,在变得尖锐之时的刹那,又轰的一声被我超越,撞在后面的将士们闪亮的铠甲上,粉碎着向四面八方飞溅。又是尖啸,又是轰的巨响,又是千万个声音的碎片。数千人短时间内发出的音响,爆炸着分开空气,分开原野,终于超越了时间。
我只有一个念头,就是在最短的时间内到达目的,攻破该城。那里,将成为我在北方平原蚕食计划的第一个据点。
最后,我干脆放弃了思维,任意识的河恣意的奔流,抛起来,又摔下去,撞在一块块礁石上,阻在一堵堵河道前,然后轰然裂开,冲进新的河床。
思维,一次次的改道,一次次的冲锋。
战马,坚定不移的向着东北方,那里有达克茹勒城,横跨蓟北河两岸。
起初还有风声,然后是淅沥的小雨,秋雨丝丝的下起来。这真是一个奇怪的环境,有着奇怪的天气,一会雪一会晴一会雨。
每一滴雨水都没有在我铠甲表面停留多久,它们渐渐的被我体内肆虐乱跑的元素能量烧得粉碎,化做一团团雾气,包裹在我身体周围。
最后,连雾气也没有形成的机会了,它们只能遥遥的升起在我头顶上空。
风,冰冷的风,无情的划割着我面上的皮肤,想要把它的朋友“雨”也渗透进来。当我速度冲破空气的瞬间,风也知趣的自动分向两边,又滑到后面,钻进我身后将士们裸露的脖颈。
我似乎不再用眼睛,而是用灵智,观看着前方的道路。此刻,道路已不需我专门去看,战马似乎通灵的知道正确的方向。
当我的意识恢复正常时,夜色已经覆盖在苍茫的大地上,除了远处城楼上星星灯火,似乎原野上再没有别的迹象显示出附近有生命的存在。
显然,我们这些外来的生客打扰了这块土地的休息。
静寂的河水,在刹那间奔腾起来,汹涌着、咆哮着揭示陌生人的到来。
一声接一声孤独的狼嚎,此起彼伏的响起在漆黑一片的旷野上。
只有对面的城墙上,还是那么昏黄的几个灯笼,在习习夜风中摇曳。
刚才还是极度运动中的部队,在这一刻由极动迅速转化为极静。没有火光,没有人声,没有马嘶,唯一可能听到的,是极轻微的呼吸。
在离城半里的地方,我军悄悄的、静静的察看着对面的情势。
城楼上走过了一队哨兵,在这样冰凉的夜晚,他们的咒骂远远的划破空间的阻隔钻入我们的耳朵。大约半小时后,又是一队哨兵走过。
我忽然发现自己浑身上下已经完全湿透了,先前奔跑中积累下的汗水在这半小时中慢慢的渗透我的皮肤、内衣、皮甲。与马背相接的大腿处,也是累累的汗珠。我体内的能量正在趋于平缓,不再像先前般遍布全身并可以蒸发体表的水分。
我后面的将士们,想来也差不多。
一阵轻轻的风,就可以把我们吹倒?
不能再等了,休息也已足够了,我可以感觉到身后是两万八千只渴战的眼睛。人与马的动作与意识,全都系于我这刻的命令。
我抬起左手,轻轻的做了一个手势。
行动,就在瞬间悄无声息的开始了。
首先是两位统制官所辖的五百名法师。
五个圆圈,迅速的散布在我军侧面。
宗尹的三千兵丁,全部跃下马来,分布在我军正面,刚好掩护住后面的法师们。其中一半盾牌兵悄悄的举起了手中的藤牌,另一半弓箭兵则张弓搭箭,转动投射架,放好“雷火弹”,准确的对着前面的城楼之上。
凌玄发的三千将士,是负责在法师的第一轮攻击奏效后,立即对该城上下进行物理打击的。他们开始拖扛着攻城的器械,云梯、冲车之类,迅速步行靠近前面的城门。
一切都按照计划准确的进行着,所有准备都已完成。
只等着我的攻城命令。
我抬头看了看天,一团又一团硕大的黑云,将整个夜空遮挡得一片乌黑。
除了城墙上几个孤单的灯笼,此刻,它们正给我们清楚的指示着打击方向。
第六章 七千 II
“水阵……”我回头命令道,负责水阵的金牛宫梵。雪伦道夫黑铁法师跑了过来。
“大人……”
“准备好你们的法师,等会在凌军师率人挖掘封堵上流河道时,就在旁边布阵。待我命令放水泄洪时,以某个水系法术增大其效果。务必要一举将下流变为泽国。”
“是,大人。”他回答之后,却并不离去。
“还有什么问题?”
“大人,卑职本不该说,只是觉得,觉得那样恐怕也会央及河水下流的无辜百姓。”
“这样啊,我自有准备,你只管做你的,去吧。”
我转过了身子,依旧看着对岸的火光,不再理他。
其实,我又何尝不知这样可能会淹死下流许多民众,只是我目前没有多的法师可以使用了,否则还可以做一个防水阵法。火阵、土阵与金阵法师在攻城时就已使用了,众法师在元素大耗之余都在我的命令下休息去了。现在我还只有木阵没有用,这是打算在敌人援军突然到达时要用的。
“宗尹,你带些人,去把那些人转移开。”我指着可能被淹没的地区说道。
宗尹带人去了。
当然,误伤是难免的,这是战争的代价。我只能这样自我安慰,尽量不去想假如我就是那其中的一员牺牲品又会怎样。
一个小时过去了,我要求的民工在凌玄发带领下到达河中小岛的上流。部分人将河水中流截断,另一部分人则在人造堤坝的下面将直到小岛附近的河床进行深挖,同时将河道两边朝中间挤,使河道变得狭窄。
在我的计划中,当上流蓄水到了一定数量时,就可以开坝泄洪。在两旁狭隘的河道压迫下,河水去势将更加迅猛,使岛中敌军在瞬间就被淹没。
不要多少活口,是这个方案的由来。
我抬头看了看天,乌云已经移开,月光开始淡淡的洒落大地。这又是一个没有星星的夜晚,本应出现在北天空的天蝎星座被掩藏在了月光的阴影之下。清冷的月光,总是在改变历史的无数次重大场景里出现,以她亿万年的形象冷眼的看着这个时刻充满血腥的世界。
这又是一个流血之夜。
“那些人,都转移了吗?”我随口问道。
宗尹在下去吩咐部将根据命令行动之后,就返回待命了。
“是的,大人。”
就在刚才的一小时内,我其实已听闻了无数的哭喊。
“很好,把受灾百姓就控制在这个范围内,不要扩散了。”
“是,大人,卑职这就去办。”宗尹有些惶恐的回答。在战场上,他是一员猛将;在上司面前,他也常常是不卑不亢的。但,自从我成为他的上司以来,他已经越来越感受到了我身上散发的强大力量,不仅是破坏性的,更是威慑性的。
我运起“神圣之光”,回头看了一眼他,他在我的盯视下垂下头,后退了好几步,才转身大步走去。
我刚才已看出,他已明白了我的意思:既控制住事态,不让等会的洪水央及旁的更大范围,同时也要封锁消息,不能让城内其他居住区的民众知道真相。
我完全可以想象,在我的士兵凶神恶煞的把那些无辜百姓从睡梦中吵醒、从温暖的被窝中拉出时,抗拒与死伤都是难免的。
时间在等待中缓缓的流逝。
“现在几点了?”我有些不耐烦了,凌大哥一直没派人来报告工程进展情况。
“大人,三点了。”我的侍卫队长刘施图禀告道。
“啊,现在已经是十月二日了。”我自语道。
对岸,那些仓皇的敌人并没有安静下来。事实上,整个达克茹勒城此刻都在骚动的心态中等待,尽管表面上由于我的安民通知现在城中显得很安静。
敌人在不安中等待援军,民众在慌乱中等待和平,我则等待临时拦河坝工程结束的报告。
所有人都在匆匆的等待什么。
天色由漆黑转月色,由月色转漆黑,渐渐的,东方开始出现了灰白。
“几点了?”我觉得我都要吼出来了。
“刚刚五点,大人。”刘施图小心的回道。
“怎么还没有消息?那两位都统制带的军队怎么这么慢,还不到?叫个人去问一下凌军师,看他的进度怎样了,什么时候可以发动歼灭攻击。再叫人去城门守军处问一下,有没有后面部队的消息。”
“是……”侍卫队长话音未落,就被长长的拖声打断了。
“报——报告大人,”这时,那名传信兵上气不接下气的跑到了面前。“大人,凌大人说十分钟后开始……”
话未说完,他就倒在了地上。
“施图,命人立即救治。我们马上退到一个高些的位置去,好戏要开始了。”虽然那士兵没说完,我却已明白了他的意思,掩饰不住心中的高兴。
很快,我们退到附近一座高楼上,这里绝对不会被狂冲而下的洪水影响,却既可以看清左侧的小岛,又可以隐隐看到那边水坝的动静。
时间这次过得很快,五点十分。
只见五道冲天水柱如五条银色巨龙,猛的冲上高天,又轰的落下,击破水坝之后汹涌的往下奔流。这是梵。雪伦道夫指挥的水系魔法阵,“车水马龙”。顾名思义,这是一个速度既快,流量且大的水系冲击性法术,在这个法术带领下,是后面澎湃而下汇集了半夜的河水。
然后,我才听到了轰隆隆的巨响传来。
等我再要去仔细看看那些水龙时,铺天盖地的洪水已经到了眼前,朝着河床中央的小沙洲张开了血盆大口。
想想看,二十万已疲惫了半夜,一直没有合眼的人群,在这瞬间出现的壮丽却又带来死神请柬的景象面前,会同时发出多么巨大的呐喊?
这呐喊中包含了恐惧,惊讶,疑虑,痛苦,悔恨,咒骂,……无数可以想象不可以想象到的人类情绪。所有这些,都汇集在了这短短一分钟间。
很快,狂野而不受控制的水声代替了一切,也淹没了一切。
平时坚实的甲胄,趁手的兵器,此刻都不过是使人沉没得更快的手段而已。岛上根本就没有多少可以在水中浮游的东西,例如木板、木床,尽管岛上蓄积了城内一半以上的粮食。
几乎就没有考虑如何逃生的机会,一切都太快,发生在瞬息之间。
或许有人会抓住一块救命的破木板,一根烂木头,甚至还施展了一下漂亮的游泳技术。可惜,在几个浪头之后,所有这些都归于沉寂,被无穷无尽看似柔弱的流水永远的拖了下去。
“结束了吗,大人?”刘施图谨慎的问。
“恩,”我点点头,“多亏了法师们的魔法阵。”
我很清楚,造成如此巨大伤害的,除了借助自然力之外,更有推波助澜的人力。
一轮灼灼的红日,正极快的从东方地平线下升起,它重重一跃,就跳入了渴盼太阳照耀的人们视线之中。
“大,大人……不好了。”一名士兵忽然跑了上来。
“怎么了,快说!”难道敌方援军到了?
“大人,据我们派出的探子报告,梵。维特伏尔脱两位大人率领的大部队在离城二十里的地方遭遇了敌方援军。”
原来如此,敌军被他们拖住了。
“有多少?”我心中飞快的思考着,应该怎么做?增援,还是坐等?
“大概,有五六万。”
“慌什么,这么点,虽然比我军多几倍,但他们远道而来,难道两位将军带着两万大军还应付不来吗?”我呵斥道,“去,继续打探。”
其实我也知道,虽然敌军并不太多,但我军也是连夜赶路,疲惫是难免的了。现在只希望敌人状态与我军差不多,那么就好办了。
当然,我更希望敌军没有多少法师在内。不过,这是很有可能的,因为此前为了临河拦截我军,敌人在这左近范围内的法师都已调过来了,而他们大部肯定受了重伤,现在应该都已到水底与鱼虾为伍去了。
而我手中还有最后一支可以动用的法师力量:木系法师阵。
“你,去分别传告凌军师与宗统制,我亲自带着木系法师们出城增援。告诉两人,既要守住城,也要妥善安定民心。”
然后,我一招手,就带着侍卫们匆匆下楼而去。
第七章 血战蓟北河畔 I
二十里,并不是一个遥远的距离。我带着几十名侍卫、百余法师很快就快马而至。
西面是被阻的我方大军,东面是来援的敌军。
单从数量上看,对方有明显优势。但不幸的是,对方还不只这些明显的优势。因为,战斗并不全以数量决定,尤其双方数量差异并没有达到决定性优势时。
关键在于,从气势上看,我军两万疲惫之师,就明显不敌对方六万鲜衣怒马之军。
我军由于连日行军,多次渡河,其实已是精疲力竭。而敌军从容前来,前后无忧,补给充足,气势上已压过我军。
双方中军之间,约相隔两里,对于战阵冲锋来说,这实在是一个微不足道的数字。完全的混战已经开始,敌军正疯狂的以大股骑兵冲击着我军外沿阵线。在敌方骑兵不知疲倦的冲锋之下,我军阵地已有些松动迹象。
敌方所处位置也很好,明显利于冲锋,正是一个小小的坡地。斜度不大,却也足够。一团团的乱云、烟尘,蜂拥着、欢呼着、跳跃着向我军包裹而来。
人头,纷纷落地;血光,次次再现。
刀卷了,枪钝了,唯一不减的是勇猛的斗志。
面对如此敌人,我军将士有些胆怯了。
这些,正是我抵达时所看到感受的。
“你们先在后面布阵。”我对法师们说道。然后转向刘施图:“怕吗?这么多这么凶的敌人。”
“不怕,只要有大人在!”
大声的回答,十足的信心。但前提就是,我在。
“很好,带着弟兄们,跟我上!”
我拔出了光剑,意识到处,闪闪的光芒已骤跳而起。
马在奔跑着,剑在挥舞着,血在乱溅着。
前面,一名头戴羽冠的将军正纵马往回猛跑,后面是大群追兵。从铠甲看来,他是一名骑兵大队长。
我冲了上去。
两剑,追兵就已倒下了五人。然后,我看见了追兵的主将。
黑色的头盔黑色的铠,连剑的护锷都是黑色的。斑斑的血迹,在他铠甲光滑的表面自豪的炫耀着,那正是我军将士的。剑身反射着初升的日光,晃在他的眼里,我看到了一片冰凉。
那是敌军一员万骑长。
此时的我正对太阳,在杀人之前我不觉朝天那边看了看,阳光向我直扫过来,我不禁眨了眨眼。一股强烈的血腥在空气飞速流动下朝我卷了过来,那是敌人的杀气。
其实对于我来说,用眼看还是用心看,差别不大。在敌人眼中,我已犯下了一个致命错误,他自然不会错过。
我可以感觉到,这一剑的气与量足够杀死我,然后是我的座马以及旁边的几名士兵。这风是如此之劲,猎猎的携带着大量的尘土,都已先行打在我的脸上。
空气被割裂了,时间被斩断了。
周围一切都静止下来,我清楚的听到了自己的呼吸声。
无论他从前是怎样的高手,有怎样的功绩,怎样的声誉,这已注定是他的最后一次出剑。
我不会再给他第二次出剑的机会,犯错的是他不是我。
当攻击力最强大时,也就是防御力最微弱的时候。此刻,人的意识其实最放松,因为在他看来,对手已是一个死人。
只可惜,我不是这样一名对手,他也不是这样一名高手。
就在这一秒的末尾,他必然会觉得奇怪,既而害怕,然后想放弃,转身逃去。但是,他已没有时间。
我忽然连人带马硬生生的向左横移了半米,这却已足够,足够使他全神贯注的冲刺在瞬间落空,在瞬间使他所有的理想幻灭。
我手中,蓝幽幽的剑光刚好出手。
那是一道美丽而神秘的虹彩,飞速的掠过这一米半的空间,以一个接一个的圆圈占领对手所有的视野。
他看到了一把弧线型的弯刀,刀身皎洁,月光清明,曾经引起无数浪漫联想的广寒殿宇。他喜悦的发现自己正飞向月色,融入那一片无邪的银光。
“月之缺——”
当这个声音传入他脑海之时,他已经再没有了对这个世界的眷恋,而是义无返顾的投入了那曼妙神秘之间。
后面的敌军忽然惊讶的看到,我对手的那名万骑长,忽然自动放弃了攻击,抛下了手中的剑与盾,带着幸福与满足的微笑跃进了一片灿烂的银光中。光圈周围,几名小兵也跟着不由自主的面含愉悦朝里走去。
银光过后,四人一马三矛一剑,都保持原状的停在那里。
我手中的剑却已消失了。
周围的敌军潮水一般涌了过来,想要朝我进攻。
正好吹来了一阵风。
只听哗啦啦一连串轻响,刚才还保持身形的人与马以及斜插与地的兵器瞬时就随风肢解了。
每个人的头、手足四肢,马的头四蹄,忽然就错开了原位,然后纷纷掉下地去。汩汩的热血,带着满腔的热气腾腾,此刻才泉涌而出。
那名万骑长的剑,呛啷啷的碎作了无数裂片,撒落一地。那坚实的刚玉盾牌,从中心处开始龟裂,终于也化作千百万片,每一片都折射着主人的遗体,煞是诡异。而那几名士兵的铁矛,也同样的断开,碎裂。
周围的敌军忽然停止了脚步,手中的刀剑矛也不自觉的垂了下去,满脸恐怖的看着这一突如其来的变化。
血还在涌,风还在吹。
我则山一样的堵在他们的面前,似乎连整个日头都已被我遮盖。
“逃啊——”不知谁猛的发一声喊,敌军不约而同的一齐扭头就跑,决不回头。跑得慢的干脆扔掉了武器,脱掉了铠甲,以减轻重量,然后健步如飞的追上自己的伙伴,大家相邀着、相和着开始了长跑比赛。
“你怎么样?”我并不回头,只是问道。
那名被我救下的骑兵队长惶恐的回答:“大人,小的很好。”
“带上你的人,跟我追。”
我不再理他,打马追了上去,周围所有目睹这一现场的将士都勇气大增,跟着我一齐冲了上去。
原来,就在刚才那一剑,我忽然突破了自身武技的限制,领悟了“风花雪月”之月之终极变招的“月之缺”的最后精髓。此前,这一招的使用只意味着力量的使用,量多者获胜。但现在,我却明白力量的使用并不全在于数量的大小,而更在于将自身力量合理的组织并运用。
当我将体内的元素能量有效的组织起来灌注在“月之缺”中时,月光的精华,关于月的种种联想都冒了出来。这不仅影响了对手的攻击,也影响了对手的精神状态,在这个剑招范围圈中的人都入魔一般不可控制的陷了进来。然后就是无数的圆圈斩击,将其中的敌人全数绞杀了。
虽然剑招中的元素能量并不多,但在新领悟的剑招内部却获得了最大的组织效果,其爆发的威力却完全不是数量虽巨却毫无组织的元素力量可比的。
这也正是白金等级与黄金等级的差异。由于个体所能容纳的元素能量在数量上总是有限的,再怎么提高也不可能趋于无限,所以想要纯以蛮力气制人肯定是不行的。可以想象,黄金武士与白金武士的力量差距并不大,甚至可能相若。但白金武士与黄金武士实力的差距却大过了所有其它等级间的差异。这其间的关键就在于,是否合理有效的组织了自身的力量,并使自己的招式也合理有效的组织起来。
当散碎的元素力量获得了完美组织时,在结构中,在层级中,力量本身产生的整体威力自然大过组织性较差的同等数量的元素力量。
这也就是武士必然具有不同等级,较低等级的人不可突然超越较高等级者的原因。谁的力量自组织程度越高,谁的实力就越强。
我忽然明白,我此刻已达到了白金武士等级。
我带着原本有些散乱的士兵,追击着前面狼狈奔逃的敌人。我的将士们,开始恢复了镇静,逐渐回复到自身的角色,在追击过程中重新组织了起来。
溃乱的士兵,就算有十万人,也什么都不是。而组织起来的士兵,就算只有几千人,也是可以扫荡大陆的雄兵。
此刻,追随着我的,就只有两千多战士,但已足够。
战士们的刀剑矛盾上,一次次的沾染敌人的鲜血。
一路不再遇到有效抵抗,我军很快就深入敌阵一里多。尽管周围都是敌军,阵脚却在我军到达前就已被己方的溃兵冲乱了,在一片喊逃声中也就跟着向后乱跑了。
此时,由于我的到来,并带着前军冲锋,后面的大军在仓皇过后也跟着掩杀上来,一起痛打落水狗。如此一来,敌军更是不成阵势,此刻就算有主帅站出来要组织抵抗都已是不可能了。
一条大河出现了敌军前方,他们必须渡河才可能逃生。可惜,他们没有机会,我军也决不会给时间让他们渡河。
无情的砍杀,无情的箭雨,无情的矛刺,在士兵们的杀敌竞赛中开始了。
刀卷了,就换剑,剑缺了,就换矛,矛折了,就换盾。士兵的盾牌虽然只掺杂了少数刚玉,却也是足够坚硬,足够砸死敌人。
慌乱的人群,对,此刻的敌人已不能再称之为“军队”,只是逃命的人流。他们拥挤在狭小的河滩边,忙乱的跳入汹涌的河水,并不管自己是否会水,或许淹死比杀死要好过些。
渡河是需要专门组织的,此刻敌人却毫无组织,所有敌人都失去了战士的特征,只有“逃”的信念。
事后我军统计了一下,敌人淹死的明显超过了被我军杀死的。
只有少数人渡过了河逃了回去,这其中包括敌军主帅汉斯。冯,总共也不过一百多人。
在这人心惶惶时刻,我方的法师们也跟了上来,在河边高地上摆下了他们的木系魔法阵“幻象之桥”,一座巨大的木桥忽然出现在怒涛之上。
慌不择路的敌人毫不思索的冲上了木桥,没有人去考虑桥为什么会出现,只以为是神的恩赐。
这是一座死亡之桥,由精神元素幻化出来的魔法桥梁引上了另一个世界。每一个上桥的敌人都没有生还的。
残余敌人终于投降了,他们已经不起丝毫的打击。
降者约有五千人,余者或被水淹,或被杀死,或上了“幻象之桥”。
“大人,这些降兵如何处理?”自知无能的梵。维特伏尔脱都统制主动过来小心的请教道。
“你觉得呢?”我有些轻视又有些可怜这位“绝地”军团五大犊统制之一的将军,由于多年的表面和平,自身的力量与智慧都全已浪费在了歌舞宴乐之间。此刻,只因为突发的战争,而不得不抛妻弃子,离开安乐窝来到这危险的战阵上。
“卑职还是谨遵大人吩咐。”
我也不想多为难他,就说道:“让他们先打扫战场,将双方阵亡将士分别聚集起来。对我方的,士兵们就在河滩边埋在一起,立碑以志。哨官以上将领,在河滩边建立陵园,分别安葬。所有阵亡者,抚恤其家属。至于敌方的嘛,葬在一起,哦,对了,还有达克茹勒城中,让他们一并清理掩埋了,最后?( 虚空之门(完整版) http://www.xlawen.org/kan/856/ )
我的部队里,包括两千重装甲骑兵,这也是这次所带出的装甲骑兵的精华。很明显,装甲骑兵在渡河时所耗费的时间与体力肯定大于其他兵种,而且,主要就只有靠船只运送。本来有人建议可以直接让重装甲骑兵与轻骑兵一样,采取涉水而过的办法。当我决定先由某人做个试验时,立时就出了问题。
那重达一千多公斤、连人带马的骑兵,刚踏入河水中不久,就完全走不动了,而且还越陷越深。马与骑士都差一点淹死了。
我连忙组织救援,好不容易才把他们从松软的淤泥里拉出来。
又有人建议可以让骑兵们先将人马的装甲卸下来,待渡河完毕之后再重新穿上。我还没有试验,就发现了这其中的弊端。装甲的装卸,将耗费大量的时间。假如此时敌人忽然来袭,恐怕就是灭顶之灾了。
最后,确定了船载,并且先行渡河。自然,这样做同样有危险,事实上,所有分开的五支部队中,就以我的中军在渡河时最危险。敌人可以轻易的将我军拦截在水中,并击败。这种情况,就只有靠我的个人能力了。
部队渡河的速度并不快。由于重装甲骑兵过重,每艘小木船只能装载两骑。这样一来,用了近一个小时,都还有一批重装骑兵没有渡河。
此时,就是这最后一批了,然后就是那四千轻骑兵了。此外,部队中的二十名法师,也吩咐他们先飞到了对岸,布下一个魔法阵,以免敌人突袭。
在这最后一批重装骑兵渡河时,后面的某些轻骑兵已忍不住开始涉水而过了,大概有些人已经等得不耐烦了。
我也同样有些焦躁了,不停的在河岸上走来走去,看着水流中的骑兵。
“应该不会有情况吧?我军都渡河这么长时间了,也没发现有敌人在附近。”我怀着一种乐观的心态想道。
我又低头看了一下怀表,指针正是五点二十四。
一声凄厉的响箭忽然打破了我内心的宁静。
眼前的景象也就在这瞬间发生了巨大变化。
只见滚滚的浓烟,灼热的火光,这些刚才都毫无征兆的东西,突然出现在河对岸,那边有一千五百已渡河的重装骑兵。很快,火势就开始朝河中转移,一支硕大的火箭挟着魔法的闪光射在正好拥挤在中流的骑兵群中,轰隆一声爆炸开来,化做了无数追命的火蛇,啸叫着,吼叫着划开空气的阻挡,啮咬着人马身上的铠甲,烧灼着柔软的皮肤。
我闻到一股浓烈的**烧焦的味道,不久前喝下的热汤忍不住就要往上荡,差点就冲口而出。
我连忙压下了心中的烦恶,虽然不知眼前究竟为何会发生这样的变故,却肯定是中了敌军的埋伏。
“暂停渡河,沿河结阵!”我大声命令道,即使是这样的乱军,每一名士兵也一定可以听清楚。
在诺伯特。梵。冯以及梵。维特伏尔脱两位将军的组织下,尚未开始渡河的近四千轻骑兵立即按照预定方案在河边布阵。训练有素的将士们在同一时间跃下马背,强迫身着轻甲的马匹蹲下,骑士们就躲在马的后面。这样沿着河岸排开,形成了宽度一百五十米的人马护堤,每排五十匹马,间隔三米又是一排,近八十排。在厚厚的防御阵中心,是沙儿与丝丝。
被拦截在半流的人马,或冒着火箭继续向前,或开始慌乱的后退。就这短短几十秒,河面上已留下了近百具烧得焦黑的尸体。这时,有几个刚下水不远的骑兵飞快的向回跑,背上拖着燃烧的箭羽。
我忽然闻到了另外一种异样的空气,一个念头瞬间闪了过来。
“不要让他们靠岸,射死他们!”我可以清楚的感觉到自己嗓音中的恐惧。
有些人迟疑着,并没有立即执行命令。所幸有些士兵已经听懂了我的话,本已拉得紧绷的箭电一样穿了出去。
我凝聚剑上的力量也同时挥了出去,形成一面巨大的斗气性盾牌。我只希望自己的力量还挡得住那可能出现的更危险状况。
果然,就在我方射出的铁箭撞进那几名奔逃回来的士兵身体时,一连串剧烈的爆炸发生了。这爆炸之源,正是先前射在他们背上的火箭。
由于那种火箭,使这些士兵的身体已同化成了一个个的炸药包,只要他们跑回我方阵地,就会发生连锁爆炸。我及时看出了这点。
这不是普通工匠制造出来的黑火药的爆炸,这爆炸的力量明显不同。
一个高达三十米,产生大量黑烟的爆炸圈形成了。从里面猛的轰击出一团强烈的冲力,刚好撞在我布下的斗气盾上。
以刚碰刚。
我明显感觉到自身力量的不足,这是前几天战斗留下的创伤。
我却不能停手,我忽然想起这是什么东西,这是一个最少由两百名黑铁等级以上法师才能完成的火系魔法阵,“火焰狂涛”。很久以前我听师父给我简单的描述过。
顾名思义,它的危害正在于,由少数一些法师聚集并放射出的高压火元素,在空气中释放后迅速膨胀,并发生爆炸。它的爆炸并不是立刻结束的,而是以爆炸圈为中心,吸引自然中游离的火元素,剥离被炸物——如人体——内的火元素,进而引起继续爆炸,无休无止的爆炸将继续到周边的火元素被烧光才结束。
这个魔法阵,从性质上来看,就已经比较接近“上帝之躯”了,当然由于没有其他元素的参与,相对威力比起那个被禁用的法术稍差一些。
就算如此,用它来对付血肉之躯,确实最有效的了。因为任何生命的躯体,都是五种元素的混合与凝固,虽然个体通常并不能利用自身的构成元素,但魔法却可以以外力的形式使用它们。
我只看到眼前越升越高的烟尘,无数的河水在瞬间蒸发,形成了一片平地而起的云雾,将前后的视野都模糊起来。我渐渐的觉得手上开始酸软了,此时我面对的并不是两百名法师,而是被魔法引爆的自然力量。
无数的烈焰与怒火向我铺天盖地的压来,它们愤怒,因为我挡住了它们前进的道路,我抵挡了它们继续的壮大,阻止了它们最辉煌的一次涅盘。
黄|色的,红色的,黑色的,无数倾向火焰一边的色彩也跟着朝我进逼,我体内那个“法师的另一半”,却似乎完全熟睡了。
“该死,关键时刻也不出来。”我在心中咒骂着,又期待着。
那团火,离我越来越近了,十米,八米,五米……
脸上,传来阵阵发烫的感觉,我觉得我已支持不住了。
我的后面,在金色的斗气御盾后面,是四千多将士及战马,中间围着沙儿以及丝丝。
第六章 七千 I
当我清醒之后不久,就发现不仅身体各处伤口正在快速痊愈,浑身也充满了元素的波动。那些被我瞬间吸入体内的火元素在我体内经脉循环中已自动转化为元素的混沌形态。
最初的命令则是要连夜袭击达克茹勒城。
这主要是基于这样的考虑:首先,该城大部分法师已经损失了,将无法形成强有力的魔法防御或进行魔法打击。其次,对方认为其半流袭击虽然损失了许多人,但也同样造成了我军的重大伤亡,甚至会以为我方多数人都已在“火焰狂涛”中被烧死了。毕竟,当时情形看来就是这样的。再次,他们一定认为我方主将——我——在最后抵抗魔法阵的时候被炸死了。那样的场面,剧烈的燃烧与爆炸,常人是不可能活得下来的。
如此一来,该城的防御一定会比较松懈。就算那里有二十万军队,却无法形成真正的战斗力。
自然,我的袭击计划也不会是拖沓繁复的。
那瞬间我就想到了,我不需要那么多的人,只需要一支精兵就行了。
七千,对,七千人就够了。
其中包括五百名法师,这是这次战斗的关键,使用五个中型魔法阵,打击其城墙、守城士兵,由白羊宫梵。阿里斯提德、金牛宫梵。雪伦道夫两位黑铁法师分别主持。另外六千多人,一半是掩护法师们,以取得足够的时间发动魔法阵、诵唱咒语,这部分,就由宗尹指挥。另一半,主要负责法师们使用阵势消除其主要守城力量后,发起攻城与破城,这由凌玄发率领。
我则与法师们在一起,坐镇指挥。
从装束上来看,这七千将士都是轻骑兵。
剩下的大部队,则要求在后面跟着前来,不过,普通速度就可以了。这主要由诺伯特。梵。冯与梵。维特伏尔脱两位都统制负责。
目前我们的位置,离达克茹勒城约五十几公里,当然,这是直线距离。虽然我们不可能完全走直线行军,却也是尽量如此。那么,从傍晚六点出发,预计晚上九点就可以到达。
“跟着大部队后面来,啊。”我对沙儿嘱咐道。
我跃上了战马,位于队伍的前面。我回头看着大家,所有这七千人都已做好了一切准备,战斗或死亡。
“出发!”
我跨下的战马箭一样射了出去,余人也都跟了上来。
这一天,正是十月一日。
滚滚的烟尘,被我远远的抛到了后面,迅即又被后面的部队抛到了再后面。
撕裂空气的声音,在变得尖锐之时的刹那,又轰的一声被我超越,撞在后面的将士们闪亮的铠甲上,粉碎着向四面八方飞溅。又是尖啸,又是轰的巨响,又是千万个声音的碎片。数千人短时间内发出的音响,爆炸着分开空气,分开原野,终于超越了时间。
我只有一个念头,就是在最短的时间内到达目的,攻破该城。那里,将成为我在北方平原蚕食计划的第一个据点。
最后,我干脆放弃了思维,任意识的河恣意的奔流,抛起来,又摔下去,撞在一块块礁石上,阻在一堵堵河道前,然后轰然裂开,冲进新的河床。
思维,一次次的改道,一次次的冲锋。
战马,坚定不移的向着东北方,那里有达克茹勒城,横跨蓟北河两岸。
起初还有风声,然后是淅沥的小雨,秋雨丝丝的下起来。这真是一个奇怪的环境,有着奇怪的天气,一会雪一会晴一会雨。
每一滴雨水都没有在我铠甲表面停留多久,它们渐渐的被我体内肆虐乱跑的元素能量烧得粉碎,化做一团团雾气,包裹在我身体周围。
最后,连雾气也没有形成的机会了,它们只能遥遥的升起在我头顶上空。
风,冰冷的风,无情的划割着我面上的皮肤,想要把它的朋友“雨”也渗透进来。当我速度冲破空气的瞬间,风也知趣的自动分向两边,又滑到后面,钻进我身后将士们裸露的脖颈。
我似乎不再用眼睛,而是用灵智,观看着前方的道路。此刻,道路已不需我专门去看,战马似乎通灵的知道正确的方向。
当我的意识恢复正常时,夜色已经覆盖在苍茫的大地上,除了远处城楼上星星灯火,似乎原野上再没有别的迹象显示出附近有生命的存在。
显然,我们这些外来的生客打扰了这块土地的休息。
静寂的河水,在刹那间奔腾起来,汹涌着、咆哮着揭示陌生人的到来。
一声接一声孤独的狼嚎,此起彼伏的响起在漆黑一片的旷野上。
只有对面的城墙上,还是那么昏黄的几个灯笼,在习习夜风中摇曳。
刚才还是极度运动中的部队,在这一刻由极动迅速转化为极静。没有火光,没有人声,没有马嘶,唯一可能听到的,是极轻微的呼吸。
在离城半里的地方,我军悄悄的、静静的察看着对面的情势。
城楼上走过了一队哨兵,在这样冰凉的夜晚,他们的咒骂远远的划破空间的阻隔钻入我们的耳朵。大约半小时后,又是一队哨兵走过。
我忽然发现自己浑身上下已经完全湿透了,先前奔跑中积累下的汗水在这半小时中慢慢的渗透我的皮肤、内衣、皮甲。与马背相接的大腿处,也是累累的汗珠。我体内的能量正在趋于平缓,不再像先前般遍布全身并可以蒸发体表的水分。
我后面的将士们,想来也差不多。
一阵轻轻的风,就可以把我们吹倒?
不能再等了,休息也已足够了,我可以感觉到身后是两万八千只渴战的眼睛。人与马的动作与意识,全都系于我这刻的命令。
我抬起左手,轻轻的做了一个手势。
行动,就在瞬间悄无声息的开始了。
首先是两位统制官所辖的五百名法师。
五个圆圈,迅速的散布在我军侧面。
宗尹的三千兵丁,全部跃下马来,分布在我军正面,刚好掩护住后面的法师们。其中一半盾牌兵悄悄的举起了手中的藤牌,另一半弓箭兵则张弓搭箭,转动投射架,放好“雷火弹”,准确的对着前面的城楼之上。
凌玄发的三千将士,是负责在法师的第一轮攻击奏效后,立即对该城上下进行物理打击的。他们开始拖扛着攻城的器械,云梯、冲车之类,迅速步行靠近前面的城门。
一切都按照计划准确的进行着,所有准备都已完成。
只等着我的攻城命令。
我抬头看了看天,一团又一团硕大的黑云,将整个夜空遮挡得一片乌黑。
除了城墙上几个孤单的灯笼,此刻,它们正给我们清楚的指示着打击方向。
第六章 七千 II
“水阵……”我回头命令道,负责水阵的金牛宫梵。雪伦道夫黑铁法师跑了过来。
“大人……”
“准备好你们的法师,等会在凌军师率人挖掘封堵上流河道时,就在旁边布阵。待我命令放水泄洪时,以某个水系法术增大其效果。务必要一举将下流变为泽国。”
“是,大人。”他回答之后,却并不离去。
“还有什么问题?”
“大人,卑职本不该说,只是觉得,觉得那样恐怕也会央及河水下流的无辜百姓。”
“这样啊,我自有准备,你只管做你的,去吧。”
我转过了身子,依旧看着对岸的火光,不再理他。
其实,我又何尝不知这样可能会淹死下流许多民众,只是我目前没有多的法师可以使用了,否则还可以做一个防水阵法。火阵、土阵与金阵法师在攻城时就已使用了,众法师在元素大耗之余都在我的命令下休息去了。现在我还只有木阵没有用,这是打算在敌人援军突然到达时要用的。
“宗尹,你带些人,去把那些人转移开。”我指着可能被淹没的地区说道。
宗尹带人去了。
当然,误伤是难免的,这是战争的代价。我只能这样自我安慰,尽量不去想假如我就是那其中的一员牺牲品又会怎样。
一个小时过去了,我要求的民工在凌玄发带领下到达河中小岛的上流。部分人将河水中流截断,另一部分人则在人造堤坝的下面将直到小岛附近的河床进行深挖,同时将河道两边朝中间挤,使河道变得狭窄。
在我的计划中,当上流蓄水到了一定数量时,就可以开坝泄洪。在两旁狭隘的河道压迫下,河水去势将更加迅猛,使岛中敌军在瞬间就被淹没。
不要多少活口,是这个方案的由来。
我抬头看了看天,乌云已经移开,月光开始淡淡的洒落大地。这又是一个没有星星的夜晚,本应出现在北天空的天蝎星座被掩藏在了月光的阴影之下。清冷的月光,总是在改变历史的无数次重大场景里出现,以她亿万年的形象冷眼的看着这个时刻充满血腥的世界。
这又是一个流血之夜。
“那些人,都转移了吗?”我随口问道。
宗尹在下去吩咐部将根据命令行动之后,就返回待命了。
“是的,大人。”
就在刚才的一小时内,我其实已听闻了无数的哭喊。
“很好,把受灾百姓就控制在这个范围内,不要扩散了。”
“是,大人,卑职这就去办。”宗尹有些惶恐的回答。在战场上,他是一员猛将;在上司面前,他也常常是不卑不亢的。但,自从我成为他的上司以来,他已经越来越感受到了我身上散发的强大力量,不仅是破坏性的,更是威慑性的。
我运起“神圣之光”,回头看了一眼他,他在我的盯视下垂下头,后退了好几步,才转身大步走去。
我刚才已看出,他已明白了我的意思:既控制住事态,不让等会的洪水央及旁的更大范围,同时也要封锁消息,不能让城内其他居住区的民众知道真相。
我完全可以想象,在我的士兵凶神恶煞的把那些无辜百姓从睡梦中吵醒、从温暖的被窝中拉出时,抗拒与死伤都是难免的。
时间在等待中缓缓的流逝。
“现在几点了?”我有些不耐烦了,凌大哥一直没派人来报告工程进展情况。
“大人,三点了。”我的侍卫队长刘施图禀告道。
“啊,现在已经是十月二日了。”我自语道。
对岸,那些仓皇的敌人并没有安静下来。事实上,整个达克茹勒城此刻都在骚动的心态中等待,尽管表面上由于我的安民通知现在城中显得很安静。
敌人在不安中等待援军,民众在慌乱中等待和平,我则等待临时拦河坝工程结束的报告。
所有人都在匆匆的等待什么。
天色由漆黑转月色,由月色转漆黑,渐渐的,东方开始出现了灰白。
“几点了?”我觉得我都要吼出来了。
“刚刚五点,大人。”刘施图小心的回道。
“怎么还没有消息?那两位都统制带的军队怎么这么慢,还不到?叫个人去问一下凌军师,看他的进度怎样了,什么时候可以发动歼灭攻击。再叫人去城门守军处问一下,有没有后面部队的消息。”
“是……”侍卫队长话音未落,就被长长的拖声打断了。
“报——报告大人,”这时,那名传信兵上气不接下气的跑到了面前。“大人,凌大人说十分钟后开始……”
话未说完,他就倒在了地上。
“施图,命人立即救治。我们马上退到一个高些的位置去,好戏要开始了。”虽然那士兵没说完,我却已明白了他的意思,掩饰不住心中的高兴。
很快,我们退到附近一座高楼上,这里绝对不会被狂冲而下的洪水影响,却既可以看清左侧的小岛,又可以隐隐看到那边水坝的动静。
时间这次过得很快,五点十分。
只见五道冲天水柱如五条银色巨龙,猛的冲上高天,又轰的落下,击破水坝之后汹涌的往下奔流。这是梵。雪伦道夫指挥的水系魔法阵,“车水马龙”。顾名思义,这是一个速度既快,流量且大的水系冲击性法术,在这个法术带领下,是后面澎湃而下汇集了半夜的河水。
然后,我才听到了轰隆隆的巨响传来。
等我再要去仔细看看那些水龙时,铺天盖地的洪水已经到了眼前,朝着河床中央的小沙洲张开了血盆大口。
想想看,二十万已疲惫了半夜,一直没有合眼的人群,在这瞬间出现的壮丽却又带来死神请柬的景象面前,会同时发出多么巨大的呐喊?
这呐喊中包含了恐惧,惊讶,疑虑,痛苦,悔恨,咒骂,……无数可以想象不可以想象到的人类情绪。所有这些,都汇集在了这短短一分钟间。
很快,狂野而不受控制的水声代替了一切,也淹没了一切。
平时坚实的甲胄,趁手的兵器,此刻都不过是使人沉没得更快的手段而已。岛上根本就没有多少可以在水中浮游的东西,例如木板、木床,尽管岛上蓄积了城内一半以上的粮食。
几乎就没有考虑如何逃生的机会,一切都太快,发生在瞬息之间。
或许有人会抓住一块救命的破木板,一根烂木头,甚至还施展了一下漂亮的游泳技术。可惜,在几个浪头之后,所有这些都归于沉寂,被无穷无尽看似柔弱的流水永远的拖了下去。
“结束了吗,大人?”刘施图谨慎的问。
“恩,”我点点头,“多亏了法师们的魔法阵。”
我很清楚,造成如此巨大伤害的,除了借助自然力之外,更有推波助澜的人力。
一轮灼灼的红日,正极快的从东方地平线下升起,它重重一跃,就跳入了渴盼太阳照耀的人们视线之中。
“大,大人……不好了。”一名士兵忽然跑了上来。
“怎么了,快说!”难道敌方援军到了?
“大人,据我们派出的探子报告,梵。维特伏尔脱两位大人率领的大部队在离城二十里的地方遭遇了敌方援军。”
原来如此,敌军被他们拖住了。
“有多少?”我心中飞快的思考着,应该怎么做?增援,还是坐等?
“大概,有五六万。”
“慌什么,这么点,虽然比我军多几倍,但他们远道而来,难道两位将军带着两万大军还应付不来吗?”我呵斥道,“去,继续打探。”
其实我也知道,虽然敌军并不太多,但我军也是连夜赶路,疲惫是难免的了。现在只希望敌人状态与我军差不多,那么就好办了。
当然,我更希望敌军没有多少法师在内。不过,这是很有可能的,因为此前为了临河拦截我军,敌人在这左近范围内的法师都已调过来了,而他们大部肯定受了重伤,现在应该都已到水底与鱼虾为伍去了。
而我手中还有最后一支可以动用的法师力量:木系法师阵。
“你,去分别传告凌军师与宗统制,我亲自带着木系法师们出城增援。告诉两人,既要守住城,也要妥善安定民心。”
然后,我一招手,就带着侍卫们匆匆下楼而去。
第七章 血战蓟北河畔 I
二十里,并不是一个遥远的距离。我带着几十名侍卫、百余法师很快就快马而至。
西面是被阻的我方大军,东面是来援的敌军。
单从数量上看,对方有明显优势。但不幸的是,对方还不只这些明显的优势。因为,战斗并不全以数量决定,尤其双方数量差异并没有达到决定性优势时。
关键在于,从气势上看,我军两万疲惫之师,就明显不敌对方六万鲜衣怒马之军。
我军由于连日行军,多次渡河,其实已是精疲力竭。而敌军从容前来,前后无忧,补给充足,气势上已压过我军。
双方中军之间,约相隔两里,对于战阵冲锋来说,这实在是一个微不足道的数字。完全的混战已经开始,敌军正疯狂的以大股骑兵冲击着我军外沿阵线。在敌方骑兵不知疲倦的冲锋之下,我军阵地已有些松动迹象。
敌方所处位置也很好,明显利于冲锋,正是一个小小的坡地。斜度不大,却也足够。一团团的乱云、烟尘,蜂拥着、欢呼着、跳跃着向我军包裹而来。
人头,纷纷落地;血光,次次再现。
刀卷了,枪钝了,唯一不减的是勇猛的斗志。
面对如此敌人,我军将士有些胆怯了。
这些,正是我抵达时所看到感受的。
“你们先在后面布阵。”我对法师们说道。然后转向刘施图:“怕吗?这么多这么凶的敌人。”
“不怕,只要有大人在!”
大声的回答,十足的信心。但前提就是,我在。
“很好,带着弟兄们,跟我上!”
我拔出了光剑,意识到处,闪闪的光芒已骤跳而起。
马在奔跑着,剑在挥舞着,血在乱溅着。
前面,一名头戴羽冠的将军正纵马往回猛跑,后面是大群追兵。从铠甲看来,他是一名骑兵大队长。
我冲了上去。
两剑,追兵就已倒下了五人。然后,我看见了追兵的主将。
黑色的头盔黑色的铠,连剑的护锷都是黑色的。斑斑的血迹,在他铠甲光滑的表面自豪的炫耀着,那正是我军将士的。剑身反射着初升的日光,晃在他的眼里,我看到了一片冰凉。
那是敌军一员万骑长。
此时的我正对太阳,在杀人之前我不觉朝天那边看了看,阳光向我直扫过来,我不禁眨了眨眼。一股强烈的血腥在空气飞速流动下朝我卷了过来,那是敌人的杀气。
其实对于我来说,用眼看还是用心看,差别不大。在敌人眼中,我已犯下了一个致命错误,他自然不会错过。
我可以感觉到,这一剑的气与量足够杀死我,然后是我的座马以及旁边的几名士兵。这风是如此之劲,猎猎的携带着大量的尘土,都已先行打在我的脸上。
空气被割裂了,时间被斩断了。
周围一切都静止下来,我清楚的听到了自己的呼吸声。
无论他从前是怎样的高手,有怎样的功绩,怎样的声誉,这已注定是他的最后一次出剑。
我不会再给他第二次出剑的机会,犯错的是他不是我。
当攻击力最强大时,也就是防御力最微弱的时候。此刻,人的意识其实最放松,因为在他看来,对手已是一个死人。
只可惜,我不是这样一名对手,他也不是这样一名高手。
就在这一秒的末尾,他必然会觉得奇怪,既而害怕,然后想放弃,转身逃去。但是,他已没有时间。
我忽然连人带马硬生生的向左横移了半米,这却已足够,足够使他全神贯注的冲刺在瞬间落空,在瞬间使他所有的理想幻灭。
我手中,蓝幽幽的剑光刚好出手。
那是一道美丽而神秘的虹彩,飞速的掠过这一米半的空间,以一个接一个的圆圈占领对手所有的视野。
他看到了一把弧线型的弯刀,刀身皎洁,月光清明,曾经引起无数浪漫联想的广寒殿宇。他喜悦的发现自己正飞向月色,融入那一片无邪的银光。
“月之缺——”
当这个声音传入他脑海之时,他已经再没有了对这个世界的眷恋,而是义无返顾的投入了那曼妙神秘之间。
后面的敌军忽然惊讶的看到,我对手的那名万骑长,忽然自动放弃了攻击,抛下了手中的剑与盾,带着幸福与满足的微笑跃进了一片灿烂的银光中。光圈周围,几名小兵也跟着不由自主的面含愉悦朝里走去。
银光过后,四人一马三矛一剑,都保持原状的停在那里。
我手中的剑却已消失了。
周围的敌军潮水一般涌了过来,想要朝我进攻。
正好吹来了一阵风。
只听哗啦啦一连串轻响,刚才还保持身形的人与马以及斜插与地的兵器瞬时就随风肢解了。
每个人的头、手足四肢,马的头四蹄,忽然就错开了原位,然后纷纷掉下地去。汩汩的热血,带着满腔的热气腾腾,此刻才泉涌而出。
那名万骑长的剑,呛啷啷的碎作了无数裂片,撒落一地。那坚实的刚玉盾牌,从中心处开始龟裂,终于也化作千百万片,每一片都折射着主人的遗体,煞是诡异。而那几名士兵的铁矛,也同样的断开,碎裂。
周围的敌军忽然停止了脚步,手中的刀剑矛也不自觉的垂了下去,满脸恐怖的看着这一突如其来的变化。
血还在涌,风还在吹。
我则山一样的堵在他们的面前,似乎连整个日头都已被我遮盖。
“逃啊——”不知谁猛的发一声喊,敌军不约而同的一齐扭头就跑,决不回头。跑得慢的干脆扔掉了武器,脱掉了铠甲,以减轻重量,然后健步如飞的追上自己的伙伴,大家相邀着、相和着开始了长跑比赛。
“你怎么样?”我并不回头,只是问道。
那名被我救下的骑兵队长惶恐的回答:“大人,小的很好。”
“带上你的人,跟我追。”
我不再理他,打马追了上去,周围所有目睹这一现场的将士都勇气大增,跟着我一齐冲了上去。
原来,就在刚才那一剑,我忽然突破了自身武技的限制,领悟了“风花雪月”之月之终极变招的“月之缺”的最后精髓。此前,这一招的使用只意味着力量的使用,量多者获胜。但现在,我却明白力量的使用并不全在于数量的大小,而更在于将自身力量合理的组织并运用。
当我将体内的元素能量有效的组织起来灌注在“月之缺”中时,月光的精华,关于月的种种联想都冒了出来。这不仅影响了对手的攻击,也影响了对手的精神状态,在这个剑招范围圈中的人都入魔一般不可控制的陷了进来。然后就是无数的圆圈斩击,将其中的敌人全数绞杀了。
虽然剑招中的元素能量并不多,但在新领悟的剑招内部却获得了最大的组织效果,其爆发的威力却完全不是数量虽巨却毫无组织的元素力量可比的。
这也正是白金等级与黄金等级的差异。由于个体所能容纳的元素能量在数量上总是有限的,再怎么提高也不可能趋于无限,所以想要纯以蛮力气制人肯定是不行的。可以想象,黄金武士与白金武士的力量差距并不大,甚至可能相若。但白金武士与黄金武士实力的差距却大过了所有其它等级间的差异。这其间的关键就在于,是否合理有效的组织了自身的力量,并使自己的招式也合理有效的组织起来。
当散碎的元素力量获得了完美组织时,在结构中,在层级中,力量本身产生的整体威力自然大过组织性较差的同等数量的元素力量。
这也就是武士必然具有不同等级,较低等级的人不可突然超越较高等级者的原因。谁的力量自组织程度越高,谁的实力就越强。
我忽然明白,我此刻已达到了白金武士等级。
我带着原本有些散乱的士兵,追击着前面狼狈奔逃的敌人。我的将士们,开始恢复了镇静,逐渐回复到自身的角色,在追击过程中重新组织了起来。
溃乱的士兵,就算有十万人,也什么都不是。而组织起来的士兵,就算只有几千人,也是可以扫荡大陆的雄兵。
此刻,追随着我的,就只有两千多战士,但已足够。
战士们的刀剑矛盾上,一次次的沾染敌人的鲜血。
一路不再遇到有效抵抗,我军很快就深入敌阵一里多。尽管周围都是敌军,阵脚却在我军到达前就已被己方的溃兵冲乱了,在一片喊逃声中也就跟着向后乱跑了。
此时,由于我的到来,并带着前军冲锋,后面的大军在仓皇过后也跟着掩杀上来,一起痛打落水狗。如此一来,敌军更是不成阵势,此刻就算有主帅站出来要组织抵抗都已是不可能了。
一条大河出现了敌军前方,他们必须渡河才可能逃生。可惜,他们没有机会,我军也决不会给时间让他们渡河。
无情的砍杀,无情的箭雨,无情的矛刺,在士兵们的杀敌竞赛中开始了。
刀卷了,就换剑,剑缺了,就换矛,矛折了,就换盾。士兵的盾牌虽然只掺杂了少数刚玉,却也是足够坚硬,足够砸死敌人。
慌乱的人群,对,此刻的敌人已不能再称之为“军队”,只是逃命的人流。他们拥挤在狭小的河滩边,忙乱的跳入汹涌的河水,并不管自己是否会水,或许淹死比杀死要好过些。
渡河是需要专门组织的,此刻敌人却毫无组织,所有敌人都失去了战士的特征,只有“逃”的信念。
事后我军统计了一下,敌人淹死的明显超过了被我军杀死的。
只有少数人渡过了河逃了回去,这其中包括敌军主帅汉斯。冯,总共也不过一百多人。
在这人心惶惶时刻,我方的法师们也跟了上来,在河边高地上摆下了他们的木系魔法阵“幻象之桥”,一座巨大的木桥忽然出现在怒涛之上。
慌不择路的敌人毫不思索的冲上了木桥,没有人去考虑桥为什么会出现,只以为是神的恩赐。
这是一座死亡之桥,由精神元素幻化出来的魔法桥梁引上了另一个世界。每一个上桥的敌人都没有生还的。
残余敌人终于投降了,他们已经不起丝毫的打击。
降者约有五千人,余者或被水淹,或被杀死,或上了“幻象之桥”。
“大人,这些降兵如何处理?”自知无能的梵。维特伏尔脱都统制主动过来小心的请教道。
“你觉得呢?”我有些轻视又有些可怜这位“绝地”军团五大犊统制之一的将军,由于多年的表面和平,自身的力量与智慧都全已浪费在了歌舞宴乐之间。此刻,只因为突发的战争,而不得不抛妻弃子,离开安乐窝来到这危险的战阵上。
“卑职还是谨遵大人吩咐。”
我也不想多为难他,就说道:“让他们先打扫战场,将双方阵亡将士分别聚集起来。对我方的,士兵们就在河滩边埋在一起,立碑以志。哨官以上将领,在河滩边建立陵园,分别安葬。所有阵亡者,抚恤其家属。至于敌方的嘛,葬在一起,哦,对了,还有达克茹勒城中,让他们一并清理掩埋了,最后?( 虚空之门(完整版) http://www.xlawen.org/kan/85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