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 部分阅读
右脚外脚背将球轻轻一磕,我一个急停甩开了紧跟在自己身旁的对方右后卫,调整也来不及便踢出一记右脚内脚背弧线球,试图吊进对方的大门右上角。
对方的门将虽然措手不及地被老江打进个30米外的远射,但毕竟不是泛泛之辈,只见他紧贴着门线高高跃起,将球摘了下来。看台上顿时响起了一阵叹息声。
第45分钟,桐青队的“胖子”再次尝试了一脚远射,稍稍偏出了少许。这也是本场比赛中双方的最后一脚射门。
终场哨声响起的时候,看台上的清中拉拉队一片欢腾,体育办的几位老师的兴奋就不用说了,就连专程赶来的副校长以及政教处的老师都纷纷跳了起来。要不是为人师表,估计他们这会儿能从看台上跳下来——反正最低那地方离地面也就一米不到……
和场下的表现完全相反,我们在哨声响起的同时全都瘫倒在了地上。虽然我们都知道,一个从去年的倒数第一变成今年的冠军的神话已经由我们亲手打造成功了,但终于搏下这场比赛的巨大疲劳感瞬间便淹没了我们。原来,胜利就是这样一种痛苦而又快乐的滋味……
四十二、 欧洲杯
2000年7月3日。
被我们私底下称为“县大会”的全县足球联赛已经结束两个月了。去年的最后一名拿下了今年的冠军,在我们这个小县城里头虽然是大家茶余饭后很不错的谈资,但两个月下来,再好的话题也被嚼烂了。何况,各所学校都刚刚结束了期末考试,高考大战也即将上演,群众的注意力早就转移到孩子们的成绩上了。
对我们而言,除了自身的喜悦和校内师生一段时间的关注之外,夺冠似乎并没有带给我们什么更多的东西,至少校长并没有因为我是校队主力而请数理化几位任课老师在期终考试里放我一马。而带着几门红灯回家的我自然也不会因为刚拿了个并不为老爸所看重的足球赛冠军回去而减轻了被骂的强度。
当然,也有人还是因此多了些事的,比如从小就长得油头粉面的老江就因为外形不错球技上佳而收到数名女生的眉目传情,结果女朋友大为不满,横眉冷对数日,搞得这小子手忙脚乱。由此,也招致我和冬子的嘲笑数日,这些都是题外话,就此略过不提。
不过,面对着这个世界如此悠长的岁月之河,又有什么事不是那一瞬间的浪花呢——虽然这么说确实很有些扯虎皮做大旗的诡辩之嫌……
不过,东家孩子挂了红灯西家孩子有望上清华,又或者自家孩子读书争气不争气,这些话题在成绩最初公布的那几天里自然是如风暴一般席卷了整个县城,但几天后风暴平息,生活还是在继续。打也打过骂也骂过,每个学期结束后都要上演的戏码并不会因为千禧年而比平时在生活的舞台流连更久。
但对我们来说,今年的7月3日显然与往年不同,因为2000年欧锦赛的决赛正是在这一天打响。
94年在地球另一面举行的世界杯对我们这些当时仅仅小学五年级的孩子来说,不仅在空间上而且在时间上都太过遥远了;96年的英格兰欧洲杯则正如令比埃尔霍夫这个老“新星”成名的那脚转身抽射一般,给我们留下的也只有模糊的几个经典镜头。直到98年的法国世界杯上,无论是未及弱冠的欧文那次轻盈灵动的追风一击还是冰王子博格坎普那记冰刀般锐利的外脚背弧线,才真正让我们这批家伙领略到世界大赛的风采。正是因为有了两年前法兰西仲夏夜的那场盛典,2000年的欧洲杯才让我们格外期待。
而事实上,首次出现两个东道主的这次大赛也确实带给了我们许多精彩。无论是青春逼人的葡萄牙“黄金一代”,还是激|情四溢的荷兰郁金香,都让我们难以忘怀。
晚上,确切的说是7月2号的晚上8点多,大家都到了胡晓家——这小子家里以前是农民户口,住的房子是自家造的三层小楼,有足够大面积容纳我们这一大帮人——准备一起看3日凌晨2点开始的欧洲杯决赛。
星絮也如影随形地跟着我跑了过来。老爸一开始非常反对,主要还是觉得一个女孩子大半夜的不好好在家睡觉、反而和一群男孩子跑出去看足球赛,实在是有点儿不注意影响。但是架不住星絮和被星絮几句央求便调转枪口来帮干女儿说话的阿姨两人双管齐下,再加上和星絮再亲也毕竟不是自家的孩子、实在不方便管得太过严厉,最后也只好无奈地挥手放行。
如此轻易的成功过关自然看得我郁闷不已,想当初跟老爸说上一句想看球——还是在家里看,都会被赶回自己房间去复习功课。能和兄弟们一起熬夜看球的机会几乎可以说是数年来软磨硬泡还不知挨了多少骂才好不容易争取到的,没想到人家小姑娘撒撒娇就摆平了。如此巨大的差别对待,实在让我不得不再次怀疑老爸是不是有重女轻男的性别歧视倾向……
比赛的上半场双方互有攻守,但谁都没有得分,多少有点波澜不惊的感觉。一群人与其说是看球,倒不如说是在聊天更为确切一些,尤其是有星絮这么个美女在,每个人都好像舌头突然灵活了不少。比如冬子和老江这两个家伙,原本就是一见面互相挖苦个没完的人,今晚美女在旁,又有足球这么个世界上最好的话题在面前,两人的舌战更是从词汇量到幽默感齐齐拔升一个档次,让我在旁听得几乎要以为平时屡屡在口水仗中输给我的是另外两个人。
至于胡晓他们几个,在经过了起初对这么个看似很文静的美女会和我们混到一起来看球的惊讶后,也时不时地会找些话说以试图吸引下美女的目光。
小科的话倒是不多,不过他向来真正响应国家号召,做到男女平等——他根本就是拿女生也当作男生对待的……
作为马尔蒂尼的fans,我自然是当仁不让的意大利球迷,老江虽然不是法国球迷,但因为正和姚飞争夺“皮耶罗”称号的冬子支持了意大利,所以就临时客串了一把法国队球迷,不断嘲笑表现低迷的皮耶罗同时恶毒诅咒意大利。姚飞虽然还在抢“皮耶罗”的称号,却莫名其妙地选择了支持法国,也不知道葫芦里卖得什么药。小科既然是被我们叫做舍甫琴科,自然是AC米兰球迷,也就理所当然地顺嘴支持一把意大利。剩下几个哪国都不支持的家伙看看老江阵营单薄,索性也帮法国加油,两拨人倒是斗了个旗鼓相当。
可惜,唯一的女性球迷虽然是米兰球迷,但在大家询问的目光下笑嘻嘻地宣布自己保持“中立”,令我们少了很多与她聊天的借口
关键赛事给人的感觉总是时间过得很快,没多久就到了中场休息,老江看了两分钟广告后开始无聊,于是开始怂恿大家出去逛街:“15分钟哎,很长时间呢!”
或许是上半场的比赛太平淡,或许是插播的广告太狗血,凌晨2点50分左右出去逛街这种提议居然也得到了大家的赞同。一群人浩浩荡荡地站起身,准备出去走走。没出去的只剩了我、胡晓和星絮。
我自认不是疯子,所以没兴趣三更半夜地跑到空无一人的大街上去吹冷风,何况出去晃上一圈的话,搞不好就错过进球了,所以我坚决留在房间里看电视。
胡晓的理由估计也是和我差不多。至于星絮,作为一个长期受到传统家庭管教的女生,自然不会也不敢小混混一样大半夜的跑到街上去。不过话说回来,她要是很没脑子地想出去,我也只好扮黑脸把她拦下来的——万一出点什么问题,不说她爸妈那边我能不能交待得了,光我爸黑一下脸就够我胆战心惊的了。
果然,正如我预料的一样,下半场开始的时候,一群人都还不知道在什么地方,更不要说及时回来看球了。于是,德尔维奇奥的第一个进球自然也只有我们三个人看到:
第52分钟,意大利队推进到法国队的禁区右侧,被称为2000年欧洲杯意大利最大惊喜的托蒂拿球后做了个要带球突破下底的假动作后,脚跟将球向后大力一磕,身后快速插上的佩索托迎球便直接起脚传中,球正好落在了法国队两名后卫之间,早已埋伏到位的德尔维奇奥在无人看管的情况下半转身,轻松地起左脚打出一记推射,打破了僵局。
我虽然激动,但也仅仅是挥舞了一下拳头,并没有忘形地大叫起来。一方面是因为胡晓事先交待过,不要太过喧哗以免影响他父母休息;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房间里只有3个人,实在是太过冷清,缺少了一种大声喊叫、宣泄的气氛。但和胡晓两人压低音量地相对咧嘴一笑还是让我们都找到了一点喜悦的感觉。星絮虽然口头上说要“中立”,但同样为这个进球笑得灿烂无比,倒是看得我和胡晓暂时忘记了比赛,小失神了一把……
四十三、 看球
下半场大概打到15分钟的时候,一群人终于回来了,同时,也终于把热热闹闹看球的气氛带了回来。
老江这咋咋呼呼的家伙一进门就牛哄哄地问:“怎么样?没进球吧?肯定没进。”
“意大利1:0了。”胡晓还是标志性地一脸坏笑。
“什么?1:0了?哦耶!”冬子一边还在脱鞋子一边身子已经跌进了门里,至于挖苦老江的机会他是永远不会放过的,“看到没有?法国拉拉队员?我们领先了!”
“老江你个贱人,我说早点回来吧?这下进球没看到了。”姚飞一坐下就抱怨连连。
“吵什么,意大利进球,没看到有什么好惋惜的。”老江接连被人挑衅,自然要开口维护下自己的面子,攘外必先安内地镇压了同阵营的姚飞后,又不屑地对冬子撇撇嘴,“不就才0:1嘛,看着我们齐丹怎么搬回来吧!”
“切,齐你个骨头,我还鸡蛋嘞!”一球在手,冬子牛气冲天。
“鸡蛋里面挑骨头嘛,把他们那个鸡蛋挑掉么算了。”小科在一旁添油加醋。
七嘴八舌间,一球领先的意大利又习惯性地好了疮疤忘了痛地开始收缩防守,而两年前刚刚凭借比巴西光头们更加光芒四射的那个秃顶的两记头球拿下世界冠军的法国队则是气势如虹地展开了猛攻。一时间,意大利门前险象环生,托尔多也是忙了个不亦乐乎。
“看到没有,看到没有?”老江马上又开始嚣张起来,“打得你们连还手之力也没有!哎,齐~~丹!!!”后半句几乎是喊出来的,却是因为齐达内突然起脚打了一记冷射。
“靠!你TMD的声音轻点!”还没等冬子回嘴,胡晓先敲了坐在自己沙发前地板上的老江脑袋一下,“吵到我爸妈,老子就挂了!”
“就是就是,没素质!”眼看托尔多稳稳地将球压在了身下,松了口气的冬子这才回应老江,“看到我们圣托尔多了没有,不要忘记人家刚刚扑出了荷兰六个点球!”
“放屁六个点球!”相当喜欢荷兰队的老江顿时被冬子的话触到了痛处,“一共才罚了六个点球,进了一个,一个打在门柱上、一个打飞,你托尔多自己造了三个点球出来扑啊?”
“这么激动干什么?又不是你射的。”胡晓显然是又嫌老江嗓门大了,又伸手想敲他脑袋,但这次被老江一偏头躲了过去。
冬子冷笑数声:“我只是说得夸张点,倒是某些人,六个点球只进一个还好意思叫!不要说托尔多,我站门里么意大利也赢了。”
“不对不对,应该这样说,我去罚么也不会六个点球只进一个了。”姚飞也来劲儿了。
“你去罚么当然不会只进一个。”小科虽然是进高中后才和我们认识的,但天天跟着老江的他早和姚飞胡晓几个家伙混熟了,损起人来也是不带脏字儿的:“你会一个都不进!哈哈哈……”
“我说你小子帮谁的,怎么和敌人一个鼻孔出气?”老江踹了坐在身旁的姚飞一脚……
嘻嘻哈哈间,几乎快要演变成半场攻防演练的比赛也到了即将结束的时候。法国队一次次的进攻全都无功而返,意大利仍然1:0领先。焦急的法国人开始频频起高球,攻势也是大多集中在刚刚替补登场不久的维尔托德所在的左路。
冬子刚嘲笑了两句法国队单调的打法,场上忽然风云突变:法国队的密集在左路的高球终于令高大的意大利混凝土墙上最矮小的一个点力不能支——卡纳瓦罗冒顶了!
维尔托德卸下来球,就势杀入禁区左侧,小角度打出一记角度刁钻、速度极快的地滚球,球虽然被侧身扑救的托尔多的左手擦了一下,却还是贴着地面飞进了网内。
1:1!
房间里一片寂静,老江倒是想叫,可是还没开口就被反应贼快的胡晓一把捂住了嘴,半个“耶”字也被塞回了肚子里,只剩下一只不断挥舞的右手在宣示着他的兴奋心情。
半分钟后,各种各样的声音开始迸发了出来,但是不论哪个阵营什么想法,总结起来其实都差不多:这球都能进?!当然,老江是“早就知道法国能漂亮的扳平”的那个人……
加时赛进行到十二分钟,皮雷斯禁区左侧传中,特雷泽盖一记精彩的左脚凌空抽射,将球打进了球门左上角。
2:1,法国队凭借后来在尤文图斯拿下意甲射手王金靴的特雷泽盖在加时赛中的这粒金球,成功地上演了一出足以在世界足坛历史上列名前十的经典逆转大戏。
以老江为首的一群法国队支持者自然是开心非常,不过除了老江这个从来没半句人话的家伙之外,其他人也没什么特别得意的表情——既没有因为猜中冠军而获得什么奖励,法国队在事实上也不是自己长期支持的那一支,那么何必为了打赌赢了别人而大肆庆祝不已呢?何况所谓的打赌对手也是自己兄弟,在这种时候为自己的胜利开心,多少也有点在别人伤口上撒盐的味道。
当然,老江这个没心没肺的家伙是不能用常理来推测的,要不是大家都知道他喜欢并支持的球队是阿根廷,这小子现在那副恨不得敲锣打鼓的样子几乎要让人把“法国队超铁杆球迷”的称号就此颁给他。
我自然很郁闷,冬子也很郁闷,但是我们两个表现自己郁闷的方式不同:相比起坐在那儿满脸不爽一声不吭的我,冬子更倾向于去找上窜下跳嚣张不已的老江的碴,比如说老江蹦来跳去的,差点踩到他;或者说老江大半夜的这么神经兮兮的,搞不好等会儿走在路上会被人送到省城的第七人民医院去等等。
作为一个三流的马基亚维利主义者,我其实一直对高举防守反击坚信结果重于过程的意大利传统打法都相当喜欢。事实上,这样的打法也是非常有效果的,若非皮耶罗两次将大好机会白白浪费,法国队早就没有了生存下去的机会,更不要说翻盘了。
当时仅仅在心底哀叹着意大利毁在了皮耶罗这个顶不住大赛压力的人脚下的我,并不会想到在接下来的02年世界杯和04年欧锦赛上,特拉帕托尼执掌的意大利居然会将防守反击打得如此不堪入目——完全将进球的希望寄托在了个别球员身上,准确快速的反击都被抛到了脑后,剩下的似乎只有龟缩后场、密集防守、以及毫无准头的大脚长传直接找前锋了。当防守反击失去了反击,只剩下防守,结果自然是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
不过毕竟只是一群看客,再郁闷也终归不是因为自己的事而郁闷。很快,在冬子和老江的拌嘴中,输掉比赛的难过心情慢慢过去,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大多开始沉浸在对刚结束的这场比赛的回味之中。
聊了会儿天,大家明显都兴奋地有点睡不着觉,开始讨论接下来干什么。七嘴八舌了半天,也不知是谁提议去有PS的那家游戏房玩实况,自然引来一片赞同声。于是一群人便纷纷起身准备出门。
看了看星絮,我对提建议的人有点不满——那家游戏房相当隐蔽,我家里原本并没有人知道。现在星絮在这里,如果要把她带去,岂不是自己把窝点给暴露了?如果不带她去,那么势必要送她回家,既然她回了家,我为什么大半夜的还在外头晃,不回家?要知道,出来的借口是“和同学一起看球赛”,并没有包括球赛结束后的后续活动。也就是说,如果送她回去,我也就只好和兄弟们说声拜拜,回家睡觉了。
四十四、 牵手
“要不,我们先回去吧?”考虑了半天,我还是选择了后者——游戏可以少玩一次,但据点暴露了,今后就经常要玩得提心吊胆了,一时之快和一世之痛这两件事我还是明白怎么取舍的。
星絮愣了一下,露出一副显然不是很情愿的表情问我:“你不跟他们一起玩啦?”
我当然想继续去玩的,我实在很想把这句话扔过去,想想还是找了个很冠冕堂皇的理由:“我觉得这么晚了,你跟着我们去游戏房……不是很好吧……”
星絮用很奇怪的眼神盯了我半天,直到我浑身都不自在起来,才好像完全看穿了我在想什么似的拍拍我的肩,凑到我耳边轻轻地来了一句:“放心啦,不会跟你爸妈说的。”
心事被人说穿了,自然脸有些红,我嗫嚅了两声:“不是这个……我是真的觉得不是很好……”但终归还是在她一脸坏坏的微笑里声音越来越轻,只好扭回头准备跟上大部队。
两个人一转回头,都差点被吓了一跳,冬子他们几个人几乎都站在前面三、五步远的地方回头看着我们。路灯下,一群人暧mei的眼神和笑容看上去特别显得诡异。老江这个最欠抽的家伙还特意咳嗽两声,夸张地拉着兄弟们转身继续往前走,但也不知是不是故意的,“不要打扰人家卿卿我我”这句话还是音量大的足够让我们听得很清楚。估计是星絮刚才附到我耳边轻语的动作被这帮人正好看到,然后很顺理成章的不知道联想到什么地方去了。
我的脸原本就有些红,这么一来更是烫得不行,偷眼瞥了下低着头跟在身边的星絮,尽管路灯的灯光昏黄,还是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她已经连耳后都羞得红了起来。一时间,两个人之间的气氛陡然尴尬了起来。我也不好意思再说什么送她回去之类的话,直到我们绕了大半个县城走到那家游戏房为止,两个人都没有再说过话。一路默默无语——尽管后来冬子死活要说我当时显然是在使“此时无声胜有声”这招……
之所以这家游戏房能够成为我们的秘密据点,最大的原因自然是在偏僻。谁会想到,江边那一片因为年内将要拆迁的缘故、住户大多已经搬走的破破烂烂的平房里,会有一间游戏房呢?同时,老板也很聪明的完全不放小孩子进去玩,所有去玩的人基本都是年纪和我们相仿、同学朋友之间互相带出来的熟客,这也减少了被人举报或发现的危险。
当然,这间游戏房并不是通宵营业的,之所以会想到跑过来玩游戏,完全是因为老板那个和我们年纪差不多的儿子也是个球迷,我们觉得他应该也会看比赛而已。事实上,当我们一路浩浩荡荡地逛过来的时候,谁的心里也没抱着“那边肯定开门”的念头。
显然,即便是游戏房老板的儿子,也并不会选择在自家的游戏房里和朋友一起看球赛顺便玩游戏。当我们到达那片平房区,从小巷子里转到游戏房前,毫不意外地看见了把门的铁将军。除了叹息了几声之外,我们也并没有什么人对刚才出主意的家伙有什么抱怨,或许,大家在向这里进发的时候,就已经作好了这里不开门的可能吧?毕竟,在凌晨4点多这种时候,游戏房要是开着,那才是不正常呢……
没说什么话,一群人索性穿过了前面一排沿江的已经被拆的房子,准备到了江边再作打算——这片已经开始拆迁的平房区在现在这个时候很容易便给人一种阴暗的恐惧感,何况时不时的还从不知哪家传出几声狗叫。我们几个家伙还好,星絮显然是已经有点害怕,又不好意思拉着我,一只手攥着我的衣服,另一只手拉着我退着的自行车,亦步亦趋地紧紧跟在我后面。
老江不知和冬子说了两句什么,两个人突然开始打赌比谁车骑得快,然后老江抢先要走了小科的山地车,冬子环顾四周,也不知是觉得我平时车飚得比较快还是觉得轮胎大比较有优势,冲过来就抢走了我的凤凰。然后两个人推着车在坑坑洼洼还散落着砖块的小路上飞快地跑了出去,几个起哄的家伙也全跟着奔了出去。
我也一样起着哄,正想跟着跑过去,衣服背后传来的拉扯劲才让我想起来后面还跟着一个小丫头。眼看着人都纷纷跑到前面老远的地方了,这或许让小姑娘的恐惧感又加深了少许,连走在后面都不敢了,快着脚步挨到了我右边。
可能是太过紧张让她没有看清脚下的路,刚走到和我并排,忽然被砖头什么的绊了一下,顿时一个趔趄。我想也没想的便赶紧伸手抓住她的手,一把拉住了她。
“谢谢。”星絮右手拍着自己的心口,转过头朝我笑笑。
“啊……没什么……”我习惯性地抬起右手,想去抓抓头皮,却尴尬地发现还没有松开刚才抓着她的手。
赶紧松开手,还不知该说些什么,脸已经烧了起来,如果这边有个路灯,我想星絮一定会发现我的脸已经红得像刚从锅子里捞出来的螃蟹。星絮可能也有点尴尬,对着我笑了笑又把头低了下去专心走路。于是,两个人又开始回到了之前一路默然的状态。
走出一米,我忽然想到,刚才这下似乎可以算是自己第一次和一个女生牵手了——如果幼儿园的时候小朋友们手拉手排队放学不算在内的话;
走出两米,我开始满脑子都是刚才那一下牵手时右手的触感,在伸手拉住她的那一下并没有什么太多的想法。但在双方尴尬地松手前那一刻,手上的触觉似乎陡然变得敏感起来,星絮柔软细滑的小手握在自己手中的感觉确实让人怦然心动;
走到第三米的时候,两个人因为挨得比较近,手背无法避免地碰在了一起,又像触电一样的微微弹开;
第四米,满地砖瓦零散,路变得比较难走,仿佛是给了双方一个借口似的,我右手下意识地向后摆了一摆,正好迎上星絮微微前探的左手,两人像是排练过无数次一般自然地将手牵到了一起。
前方短短的五米多小路都是拆两侧房子时散落下的石头砖块,两个人也就牵着手慢慢走过了这五米。我自然不知道星絮是怎么想的,但就自己而言,忽然明白了以前看的那些小说上所说的“心中只盼这路越长越好,最好从此没有了尽头”是怎么样的感觉。
只可惜,五米路并不长,走得再慢也花不了多久,何况前方还有一票兄弟朋友在等着我们。还没等我胡思乱想完,江滨大道上明亮街灯已经照在了身上,星絮也在我们离开黑暗的那一瞬间不动声色地将手抽了回去。
老江和冬子刚刚飚走,我有点做贼心虚地晃悠到小科面前,问他:“怎么样?哪个快?”问得小科一乐,“人才刚走呢,我怎么知道。”
“呃……”我顿时一脸尴尬,偷眼看看星絮,小妮子像是什么也没听到似的向着老江和冬子飚走的方向张望着,一副完全不管我死活的样子,只好欲盖弥彰地强词夺理,“发车肯定有快慢的嘛,是谁出去的快谁出去的慢你总看得出来的。”
“不是我说,你觉得你那辆老坦克真的有机会飚赢我的山地车么?”小科的话很拽,也很容易让人产生一种大家在看《头文字D》的感觉。不过飚自行车和飚汽车最大的区别,在于骑车人的体力其实比车子重要,尤其是在车子其实差不了多少的情况下……
“我靠,冬子这家伙速度真快!”还没等我说什么,姚飞已经叫了起来,从空无一人的马路那头转出来的正是我的凤凰,直到冬子向我们飚近了快10米,才看到老江拼命蹬着小科那辆不知道什么牌子的山地车从路的尽头拐出来。如此大的差距,看得我们几乎全体笑趴下。
“我日啊,小马你的车是不是做弊的啊?”老江气喘吁吁地到了终点,面对我们的嘲笑,第一句话居然是对我说的,“下坡的时候比小科这个车快好多!”
原本还以为他发现了什么不合理现象的众人全部无语:这家伙真的是清中头号只要考试前翻翻书就能物理考到年级前三的那个老江么?怎么问出连我这样物理从来不及格的人都知道的问题……
四十五、 结尾+后记
夏天总是天亮的很早,在江边玩闹了不多久,天就渐渐开始亮了起来。五点左右的时候,天已经完全大亮了,只是太阳还没有翻过山头将它炽热的光芒直接撒向我们而已。
“去体育中心踢球吧?”老江忽然冒出个古怪的主意,球倒是好办,程勇家就在附近,就算冬瓜这家伙还在睡觉,楼下喊几声让他把球扔下来也是能办到的。问题在于,除了我这个一年四季一双球鞋不离脚的家伙,大家穿得都是拖鞋或者凉鞋,那要怎么踢?
“光着脚踢嘛,慌什么!”老江一副智珠在握的样子。
结果,5点半的时候,桐县体育中心出现了一群光着脚摆了两个小门在踢球的家伙,大呼小叫的,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而另一个看上去文文弱弱的小女生居然也坐在一旁的矮墙上为这群人的时不时冒出的对话笑得前仰后合,毫无淑女风度。
“我靠,小马,你又踩到我了!”
“哦,对不起哦。”
“操,对不起有个毛用!把球鞋脱了!”
“对!叫他把鞋脱了!光看到这小子踩人了!”
“我说他今天怎么跑这么快,都不硌脚,才想起来这家伙穿着鞋,我们光着脚……”
“哦耶!我又进球了!”
“我日啊,你怎么不去抢他的球,就看着他带进去的?”
“怕被踩……”
…………
毕竟一晚上没睡,强撑着最后的兴奋劲儿,踢了会儿球,一群人终于全都累得不行,只想着回去睡觉了。大家在体育中心门口互相道别的时候,并没有想到,这晚的欧洲杯决赛居然是我们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在一起看的一场大赛决赛,02年的世界杯因为高考的缘故,谁也没有心思看,而之后的日子,所有人都四散各地,更加难以在有世界大赛的日子里聚在一起,重温这一晚的快乐……
***************************************************************
那晚牵手的事似乎只是一个插曲,事后无论是星絮还是我,都没有再提起,也没有更进一步的发展。高二的时候,老爸莫名其妙地打发我去住校了一年,这直接导致我在学校找到了窝点,后来在高考前某天和老爸吵架后离家出走,在学校呆了两天没有回去还硬是没让任何家里人包括星絮找着我,闹得全家上下大乱,当然那是后话也是题外话了。
章兄他们几个高三的,在那年夏天毕业离校、上大学,大家并没有太多的感伤。尽管一起拿了一个冠军,尽管那是为清中正名的一个冠军,但毕业离校这种事儿每年都有,大家多少有些麻木,也大多有了心里准备,因此也没什么抱头痛哭依依不舍之类的三流电视剧桥段出现。只是在他们高考完后,全队的人去聚餐了一顿,算是吃了个散伙饭,席间更多的还是我们对他们高考成绩的祝愿和他们对我们将来的鼓励,大家都表现得很男人,欢声笑语、酒到杯干。只不过那晚回到家,我一直睡到第二天吃晚饭才清醒,结果被老爸思想教育N久……
直到高中毕业,我也不知道叶茹和林枫究竟是不是一对,不过那并不重要。正如《读者》上那句话说的,我对她的暗恋几乎持续了整个高中年代两年多的时间,甚至还做了一些在现在看来很傻的事。虽然在如今看来多少有点“往事不堪回首”的味道,但当时着实乐在其中,或许,这就是青春吧?
高二那年,正当我们摩拳擦掌准备再冲击一次冠军时,噩耗传来:足球联赛停办了,就像第一届联赛不知为什么会举办一样,仅仅进行了两届的桐县足球联赛也完全不知原因的停办了。当然,原因是肯定有的,只不过我们这些学生是最没有机会听到解释的而已。流言自然很多,最靠谱的大概还是说好几所学校连着两年战绩不佳,不愿意再参加了;最不能证明真假的,则是说新上任的县领导班子没人喜欢足球……总之,不管原因如何,联赛就此停办终究是我们无法抗拒的现实。于是,尽管校队依然存在,但存在的意义又不知何在了,也许,做学生的就经常会遇到这类奇奇怪怪的问题吧?
高二下的时候,被分到了文科班的我和冬子不再同班,老江倒是分到了冬子隔壁,于是经常是他们两个人蹲在一起对着足坛大事谈天说地,我则在教学楼的另外一头无聊地忍受一帮花痴女生整天贝克汉姆,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到毕业,我居然没被逼疯,说明人的忍受能力确实还是比较神奇的。
老江是上海户口,理所当然的回上海高考,不过这小子高二起开始沉迷于《传奇》,整天逃课,高考理所当然的落榜。我则因为数学实在差到了惊天地泣鬼神的地步,同样不出意料的落榜。两人和同样没能考好的小科只能无可奈何地去了某个据说满地都是高复学校,高复生比当地应届毕业生还多一倍的高复圣地读了一回“高四”。唯有冬子,轻轻松松地考上了上海某重点大学,从此很有资格在我们面前摆“学长”架子,这让我们私底下郁闷不已。
冬子说:“你小子什么时候把我们当年的事写个小说吧?”我说好,于是开始写,虽然写得很烂,但是重温一遍回忆的感觉,真的很好。
不知是在什么杂志上看到一位什么牛人说了如下这么一句话:“当你开始回忆过去的时候,就说明你已经老了。”或许,当我在试着将过往的那些事以这篇连自己看了都不是很看得下去的小说的形式回忆起来的时候,我正在慢慢的老去吧?
后记:
因为工作原因断断续续的,写得很不舒服,也写得很不好——至少连我自己都满足不了。这小说没什么人看,大抵还是因为写得太烂的缘故,当然,写作手法应该也是有一定的问题。
因为这本身是比较自我的一次回忆,为了当初对兄弟的一个承诺,同时想先练练手,适应下起点的一些规矩或者操作方式,才开始写这篇东西。没什么人看,并不是什么不能接受的事。但是因为自己一开始就没有定好自己的定位,始终在虚构和真实内容之间不断的摇摆,也就是说,在小说和回忆的结合上完全不能令自己满意。考虑到新入公司,事情比较多,也需要好好表现,最终还是决定草草了结——因为自己很讨厌TJ。等以后空了,自己肯定会重新修改这篇小说,希望最终能将《清中纪事》变成真正比较好的自己对高中时代的一段回忆。只不过,那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的事了……( 清中纪事 http://www.xlawen.org/kan/886/ )
对方的门将虽然措手不及地被老江打进个30米外的远射,但毕竟不是泛泛之辈,只见他紧贴着门线高高跃起,将球摘了下来。看台上顿时响起了一阵叹息声。
第45分钟,桐青队的“胖子”再次尝试了一脚远射,稍稍偏出了少许。这也是本场比赛中双方的最后一脚射门。
终场哨声响起的时候,看台上的清中拉拉队一片欢腾,体育办的几位老师的兴奋就不用说了,就连专程赶来的副校长以及政教处的老师都纷纷跳了起来。要不是为人师表,估计他们这会儿能从看台上跳下来——反正最低那地方离地面也就一米不到……
和场下的表现完全相反,我们在哨声响起的同时全都瘫倒在了地上。虽然我们都知道,一个从去年的倒数第一变成今年的冠军的神话已经由我们亲手打造成功了,但终于搏下这场比赛的巨大疲劳感瞬间便淹没了我们。原来,胜利就是这样一种痛苦而又快乐的滋味……
四十二、 欧洲杯
2000年7月3日。
被我们私底下称为“县大会”的全县足球联赛已经结束两个月了。去年的最后一名拿下了今年的冠军,在我们这个小县城里头虽然是大家茶余饭后很不错的谈资,但两个月下来,再好的话题也被嚼烂了。何况,各所学校都刚刚结束了期末考试,高考大战也即将上演,群众的注意力早就转移到孩子们的成绩上了。
对我们而言,除了自身的喜悦和校内师生一段时间的关注之外,夺冠似乎并没有带给我们什么更多的东西,至少校长并没有因为我是校队主力而请数理化几位任课老师在期终考试里放我一马。而带着几门红灯回家的我自然也不会因为刚拿了个并不为老爸所看重的足球赛冠军回去而减轻了被骂的强度。
当然,也有人还是因此多了些事的,比如从小就长得油头粉面的老江就因为外形不错球技上佳而收到数名女生的眉目传情,结果女朋友大为不满,横眉冷对数日,搞得这小子手忙脚乱。由此,也招致我和冬子的嘲笑数日,这些都是题外话,就此略过不提。
不过,面对着这个世界如此悠长的岁月之河,又有什么事不是那一瞬间的浪花呢——虽然这么说确实很有些扯虎皮做大旗的诡辩之嫌……
不过,东家孩子挂了红灯西家孩子有望上清华,又或者自家孩子读书争气不争气,这些话题在成绩最初公布的那几天里自然是如风暴一般席卷了整个县城,但几天后风暴平息,生活还是在继续。打也打过骂也骂过,每个学期结束后都要上演的戏码并不会因为千禧年而比平时在生活的舞台流连更久。
但对我们来说,今年的7月3日显然与往年不同,因为2000年欧锦赛的决赛正是在这一天打响。
94年在地球另一面举行的世界杯对我们这些当时仅仅小学五年级的孩子来说,不仅在空间上而且在时间上都太过遥远了;96年的英格兰欧洲杯则正如令比埃尔霍夫这个老“新星”成名的那脚转身抽射一般,给我们留下的也只有模糊的几个经典镜头。直到98年的法国世界杯上,无论是未及弱冠的欧文那次轻盈灵动的追风一击还是冰王子博格坎普那记冰刀般锐利的外脚背弧线,才真正让我们这批家伙领略到世界大赛的风采。正是因为有了两年前法兰西仲夏夜的那场盛典,2000年的欧洲杯才让我们格外期待。
而事实上,首次出现两个东道主的这次大赛也确实带给了我们许多精彩。无论是青春逼人的葡萄牙“黄金一代”,还是激|情四溢的荷兰郁金香,都让我们难以忘怀。
晚上,确切的说是7月2号的晚上8点多,大家都到了胡晓家——这小子家里以前是农民户口,住的房子是自家造的三层小楼,有足够大面积容纳我们这一大帮人——准备一起看3日凌晨2点开始的欧洲杯决赛。
星絮也如影随形地跟着我跑了过来。老爸一开始非常反对,主要还是觉得一个女孩子大半夜的不好好在家睡觉、反而和一群男孩子跑出去看足球赛,实在是有点儿不注意影响。但是架不住星絮和被星絮几句央求便调转枪口来帮干女儿说话的阿姨两人双管齐下,再加上和星絮再亲也毕竟不是自家的孩子、实在不方便管得太过严厉,最后也只好无奈地挥手放行。
如此轻易的成功过关自然看得我郁闷不已,想当初跟老爸说上一句想看球——还是在家里看,都会被赶回自己房间去复习功课。能和兄弟们一起熬夜看球的机会几乎可以说是数年来软磨硬泡还不知挨了多少骂才好不容易争取到的,没想到人家小姑娘撒撒娇就摆平了。如此巨大的差别对待,实在让我不得不再次怀疑老爸是不是有重女轻男的性别歧视倾向……
比赛的上半场双方互有攻守,但谁都没有得分,多少有点波澜不惊的感觉。一群人与其说是看球,倒不如说是在聊天更为确切一些,尤其是有星絮这么个美女在,每个人都好像舌头突然灵活了不少。比如冬子和老江这两个家伙,原本就是一见面互相挖苦个没完的人,今晚美女在旁,又有足球这么个世界上最好的话题在面前,两人的舌战更是从词汇量到幽默感齐齐拔升一个档次,让我在旁听得几乎要以为平时屡屡在口水仗中输给我的是另外两个人。
至于胡晓他们几个,在经过了起初对这么个看似很文静的美女会和我们混到一起来看球的惊讶后,也时不时地会找些话说以试图吸引下美女的目光。
小科的话倒是不多,不过他向来真正响应国家号召,做到男女平等——他根本就是拿女生也当作男生对待的……
作为马尔蒂尼的fans,我自然是当仁不让的意大利球迷,老江虽然不是法国球迷,但因为正和姚飞争夺“皮耶罗”称号的冬子支持了意大利,所以就临时客串了一把法国队球迷,不断嘲笑表现低迷的皮耶罗同时恶毒诅咒意大利。姚飞虽然还在抢“皮耶罗”的称号,却莫名其妙地选择了支持法国,也不知道葫芦里卖得什么药。小科既然是被我们叫做舍甫琴科,自然是AC米兰球迷,也就理所当然地顺嘴支持一把意大利。剩下几个哪国都不支持的家伙看看老江阵营单薄,索性也帮法国加油,两拨人倒是斗了个旗鼓相当。
可惜,唯一的女性球迷虽然是米兰球迷,但在大家询问的目光下笑嘻嘻地宣布自己保持“中立”,令我们少了很多与她聊天的借口
关键赛事给人的感觉总是时间过得很快,没多久就到了中场休息,老江看了两分钟广告后开始无聊,于是开始怂恿大家出去逛街:“15分钟哎,很长时间呢!”
或许是上半场的比赛太平淡,或许是插播的广告太狗血,凌晨2点50分左右出去逛街这种提议居然也得到了大家的赞同。一群人浩浩荡荡地站起身,准备出去走走。没出去的只剩了我、胡晓和星絮。
我自认不是疯子,所以没兴趣三更半夜地跑到空无一人的大街上去吹冷风,何况出去晃上一圈的话,搞不好就错过进球了,所以我坚决留在房间里看电视。
胡晓的理由估计也是和我差不多。至于星絮,作为一个长期受到传统家庭管教的女生,自然不会也不敢小混混一样大半夜的跑到街上去。不过话说回来,她要是很没脑子地想出去,我也只好扮黑脸把她拦下来的——万一出点什么问题,不说她爸妈那边我能不能交待得了,光我爸黑一下脸就够我胆战心惊的了。
果然,正如我预料的一样,下半场开始的时候,一群人都还不知道在什么地方,更不要说及时回来看球了。于是,德尔维奇奥的第一个进球自然也只有我们三个人看到:
第52分钟,意大利队推进到法国队的禁区右侧,被称为2000年欧洲杯意大利最大惊喜的托蒂拿球后做了个要带球突破下底的假动作后,脚跟将球向后大力一磕,身后快速插上的佩索托迎球便直接起脚传中,球正好落在了法国队两名后卫之间,早已埋伏到位的德尔维奇奥在无人看管的情况下半转身,轻松地起左脚打出一记推射,打破了僵局。
我虽然激动,但也仅仅是挥舞了一下拳头,并没有忘形地大叫起来。一方面是因为胡晓事先交待过,不要太过喧哗以免影响他父母休息;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房间里只有3个人,实在是太过冷清,缺少了一种大声喊叫、宣泄的气氛。但和胡晓两人压低音量地相对咧嘴一笑还是让我们都找到了一点喜悦的感觉。星絮虽然口头上说要“中立”,但同样为这个进球笑得灿烂无比,倒是看得我和胡晓暂时忘记了比赛,小失神了一把……
四十三、 看球
下半场大概打到15分钟的时候,一群人终于回来了,同时,也终于把热热闹闹看球的气氛带了回来。
老江这咋咋呼呼的家伙一进门就牛哄哄地问:“怎么样?没进球吧?肯定没进。”
“意大利1:0了。”胡晓还是标志性地一脸坏笑。
“什么?1:0了?哦耶!”冬子一边还在脱鞋子一边身子已经跌进了门里,至于挖苦老江的机会他是永远不会放过的,“看到没有?法国拉拉队员?我们领先了!”
“老江你个贱人,我说早点回来吧?这下进球没看到了。”姚飞一坐下就抱怨连连。
“吵什么,意大利进球,没看到有什么好惋惜的。”老江接连被人挑衅,自然要开口维护下自己的面子,攘外必先安内地镇压了同阵营的姚飞后,又不屑地对冬子撇撇嘴,“不就才0:1嘛,看着我们齐丹怎么搬回来吧!”
“切,齐你个骨头,我还鸡蛋嘞!”一球在手,冬子牛气冲天。
“鸡蛋里面挑骨头嘛,把他们那个鸡蛋挑掉么算了。”小科在一旁添油加醋。
七嘴八舌间,一球领先的意大利又习惯性地好了疮疤忘了痛地开始收缩防守,而两年前刚刚凭借比巴西光头们更加光芒四射的那个秃顶的两记头球拿下世界冠军的法国队则是气势如虹地展开了猛攻。一时间,意大利门前险象环生,托尔多也是忙了个不亦乐乎。
“看到没有,看到没有?”老江马上又开始嚣张起来,“打得你们连还手之力也没有!哎,齐~~丹!!!”后半句几乎是喊出来的,却是因为齐达内突然起脚打了一记冷射。
“靠!你TMD的声音轻点!”还没等冬子回嘴,胡晓先敲了坐在自己沙发前地板上的老江脑袋一下,“吵到我爸妈,老子就挂了!”
“就是就是,没素质!”眼看托尔多稳稳地将球压在了身下,松了口气的冬子这才回应老江,“看到我们圣托尔多了没有,不要忘记人家刚刚扑出了荷兰六个点球!”
“放屁六个点球!”相当喜欢荷兰队的老江顿时被冬子的话触到了痛处,“一共才罚了六个点球,进了一个,一个打在门柱上、一个打飞,你托尔多自己造了三个点球出来扑啊?”
“这么激动干什么?又不是你射的。”胡晓显然是又嫌老江嗓门大了,又伸手想敲他脑袋,但这次被老江一偏头躲了过去。
冬子冷笑数声:“我只是说得夸张点,倒是某些人,六个点球只进一个还好意思叫!不要说托尔多,我站门里么意大利也赢了。”
“不对不对,应该这样说,我去罚么也不会六个点球只进一个了。”姚飞也来劲儿了。
“你去罚么当然不会只进一个。”小科虽然是进高中后才和我们认识的,但天天跟着老江的他早和姚飞胡晓几个家伙混熟了,损起人来也是不带脏字儿的:“你会一个都不进!哈哈哈……”
“我说你小子帮谁的,怎么和敌人一个鼻孔出气?”老江踹了坐在身旁的姚飞一脚……
嘻嘻哈哈间,几乎快要演变成半场攻防演练的比赛也到了即将结束的时候。法国队一次次的进攻全都无功而返,意大利仍然1:0领先。焦急的法国人开始频频起高球,攻势也是大多集中在刚刚替补登场不久的维尔托德所在的左路。
冬子刚嘲笑了两句法国队单调的打法,场上忽然风云突变:法国队的密集在左路的高球终于令高大的意大利混凝土墙上最矮小的一个点力不能支——卡纳瓦罗冒顶了!
维尔托德卸下来球,就势杀入禁区左侧,小角度打出一记角度刁钻、速度极快的地滚球,球虽然被侧身扑救的托尔多的左手擦了一下,却还是贴着地面飞进了网内。
1:1!
房间里一片寂静,老江倒是想叫,可是还没开口就被反应贼快的胡晓一把捂住了嘴,半个“耶”字也被塞回了肚子里,只剩下一只不断挥舞的右手在宣示着他的兴奋心情。
半分钟后,各种各样的声音开始迸发了出来,但是不论哪个阵营什么想法,总结起来其实都差不多:这球都能进?!当然,老江是“早就知道法国能漂亮的扳平”的那个人……
加时赛进行到十二分钟,皮雷斯禁区左侧传中,特雷泽盖一记精彩的左脚凌空抽射,将球打进了球门左上角。
2:1,法国队凭借后来在尤文图斯拿下意甲射手王金靴的特雷泽盖在加时赛中的这粒金球,成功地上演了一出足以在世界足坛历史上列名前十的经典逆转大戏。
以老江为首的一群法国队支持者自然是开心非常,不过除了老江这个从来没半句人话的家伙之外,其他人也没什么特别得意的表情——既没有因为猜中冠军而获得什么奖励,法国队在事实上也不是自己长期支持的那一支,那么何必为了打赌赢了别人而大肆庆祝不已呢?何况所谓的打赌对手也是自己兄弟,在这种时候为自己的胜利开心,多少也有点在别人伤口上撒盐的味道。
当然,老江这个没心没肺的家伙是不能用常理来推测的,要不是大家都知道他喜欢并支持的球队是阿根廷,这小子现在那副恨不得敲锣打鼓的样子几乎要让人把“法国队超铁杆球迷”的称号就此颁给他。
我自然很郁闷,冬子也很郁闷,但是我们两个表现自己郁闷的方式不同:相比起坐在那儿满脸不爽一声不吭的我,冬子更倾向于去找上窜下跳嚣张不已的老江的碴,比如说老江蹦来跳去的,差点踩到他;或者说老江大半夜的这么神经兮兮的,搞不好等会儿走在路上会被人送到省城的第七人民医院去等等。
作为一个三流的马基亚维利主义者,我其实一直对高举防守反击坚信结果重于过程的意大利传统打法都相当喜欢。事实上,这样的打法也是非常有效果的,若非皮耶罗两次将大好机会白白浪费,法国队早就没有了生存下去的机会,更不要说翻盘了。
当时仅仅在心底哀叹着意大利毁在了皮耶罗这个顶不住大赛压力的人脚下的我,并不会想到在接下来的02年世界杯和04年欧锦赛上,特拉帕托尼执掌的意大利居然会将防守反击打得如此不堪入目——完全将进球的希望寄托在了个别球员身上,准确快速的反击都被抛到了脑后,剩下的似乎只有龟缩后场、密集防守、以及毫无准头的大脚长传直接找前锋了。当防守反击失去了反击,只剩下防守,结果自然是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
不过毕竟只是一群看客,再郁闷也终归不是因为自己的事而郁闷。很快,在冬子和老江的拌嘴中,输掉比赛的难过心情慢慢过去,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大多开始沉浸在对刚结束的这场比赛的回味之中。
聊了会儿天,大家明显都兴奋地有点睡不着觉,开始讨论接下来干什么。七嘴八舌了半天,也不知是谁提议去有PS的那家游戏房玩实况,自然引来一片赞同声。于是一群人便纷纷起身准备出门。
看了看星絮,我对提建议的人有点不满——那家游戏房相当隐蔽,我家里原本并没有人知道。现在星絮在这里,如果要把她带去,岂不是自己把窝点给暴露了?如果不带她去,那么势必要送她回家,既然她回了家,我为什么大半夜的还在外头晃,不回家?要知道,出来的借口是“和同学一起看球赛”,并没有包括球赛结束后的后续活动。也就是说,如果送她回去,我也就只好和兄弟们说声拜拜,回家睡觉了。
四十四、 牵手
“要不,我们先回去吧?”考虑了半天,我还是选择了后者——游戏可以少玩一次,但据点暴露了,今后就经常要玩得提心吊胆了,一时之快和一世之痛这两件事我还是明白怎么取舍的。
星絮愣了一下,露出一副显然不是很情愿的表情问我:“你不跟他们一起玩啦?”
我当然想继续去玩的,我实在很想把这句话扔过去,想想还是找了个很冠冕堂皇的理由:“我觉得这么晚了,你跟着我们去游戏房……不是很好吧……”
星絮用很奇怪的眼神盯了我半天,直到我浑身都不自在起来,才好像完全看穿了我在想什么似的拍拍我的肩,凑到我耳边轻轻地来了一句:“放心啦,不会跟你爸妈说的。”
心事被人说穿了,自然脸有些红,我嗫嚅了两声:“不是这个……我是真的觉得不是很好……”但终归还是在她一脸坏坏的微笑里声音越来越轻,只好扭回头准备跟上大部队。
两个人一转回头,都差点被吓了一跳,冬子他们几个人几乎都站在前面三、五步远的地方回头看着我们。路灯下,一群人暧mei的眼神和笑容看上去特别显得诡异。老江这个最欠抽的家伙还特意咳嗽两声,夸张地拉着兄弟们转身继续往前走,但也不知是不是故意的,“不要打扰人家卿卿我我”这句话还是音量大的足够让我们听得很清楚。估计是星絮刚才附到我耳边轻语的动作被这帮人正好看到,然后很顺理成章的不知道联想到什么地方去了。
我的脸原本就有些红,这么一来更是烫得不行,偷眼瞥了下低着头跟在身边的星絮,尽管路灯的灯光昏黄,还是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她已经连耳后都羞得红了起来。一时间,两个人之间的气氛陡然尴尬了起来。我也不好意思再说什么送她回去之类的话,直到我们绕了大半个县城走到那家游戏房为止,两个人都没有再说过话。一路默默无语——尽管后来冬子死活要说我当时显然是在使“此时无声胜有声”这招……
之所以这家游戏房能够成为我们的秘密据点,最大的原因自然是在偏僻。谁会想到,江边那一片因为年内将要拆迁的缘故、住户大多已经搬走的破破烂烂的平房里,会有一间游戏房呢?同时,老板也很聪明的完全不放小孩子进去玩,所有去玩的人基本都是年纪和我们相仿、同学朋友之间互相带出来的熟客,这也减少了被人举报或发现的危险。
当然,这间游戏房并不是通宵营业的,之所以会想到跑过来玩游戏,完全是因为老板那个和我们年纪差不多的儿子也是个球迷,我们觉得他应该也会看比赛而已。事实上,当我们一路浩浩荡荡地逛过来的时候,谁的心里也没抱着“那边肯定开门”的念头。
显然,即便是游戏房老板的儿子,也并不会选择在自家的游戏房里和朋友一起看球赛顺便玩游戏。当我们到达那片平房区,从小巷子里转到游戏房前,毫不意外地看见了把门的铁将军。除了叹息了几声之外,我们也并没有什么人对刚才出主意的家伙有什么抱怨,或许,大家在向这里进发的时候,就已经作好了这里不开门的可能吧?毕竟,在凌晨4点多这种时候,游戏房要是开着,那才是不正常呢……
没说什么话,一群人索性穿过了前面一排沿江的已经被拆的房子,准备到了江边再作打算——这片已经开始拆迁的平房区在现在这个时候很容易便给人一种阴暗的恐惧感,何况时不时的还从不知哪家传出几声狗叫。我们几个家伙还好,星絮显然是已经有点害怕,又不好意思拉着我,一只手攥着我的衣服,另一只手拉着我退着的自行车,亦步亦趋地紧紧跟在我后面。
老江不知和冬子说了两句什么,两个人突然开始打赌比谁车骑得快,然后老江抢先要走了小科的山地车,冬子环顾四周,也不知是觉得我平时车飚得比较快还是觉得轮胎大比较有优势,冲过来就抢走了我的凤凰。然后两个人推着车在坑坑洼洼还散落着砖块的小路上飞快地跑了出去,几个起哄的家伙也全跟着奔了出去。
我也一样起着哄,正想跟着跑过去,衣服背后传来的拉扯劲才让我想起来后面还跟着一个小丫头。眼看着人都纷纷跑到前面老远的地方了,这或许让小姑娘的恐惧感又加深了少许,连走在后面都不敢了,快着脚步挨到了我右边。
可能是太过紧张让她没有看清脚下的路,刚走到和我并排,忽然被砖头什么的绊了一下,顿时一个趔趄。我想也没想的便赶紧伸手抓住她的手,一把拉住了她。
“谢谢。”星絮右手拍着自己的心口,转过头朝我笑笑。
“啊……没什么……”我习惯性地抬起右手,想去抓抓头皮,却尴尬地发现还没有松开刚才抓着她的手。
赶紧松开手,还不知该说些什么,脸已经烧了起来,如果这边有个路灯,我想星絮一定会发现我的脸已经红得像刚从锅子里捞出来的螃蟹。星絮可能也有点尴尬,对着我笑了笑又把头低了下去专心走路。于是,两个人又开始回到了之前一路默然的状态。
走出一米,我忽然想到,刚才这下似乎可以算是自己第一次和一个女生牵手了——如果幼儿园的时候小朋友们手拉手排队放学不算在内的话;
走出两米,我开始满脑子都是刚才那一下牵手时右手的触感,在伸手拉住她的那一下并没有什么太多的想法。但在双方尴尬地松手前那一刻,手上的触觉似乎陡然变得敏感起来,星絮柔软细滑的小手握在自己手中的感觉确实让人怦然心动;
走到第三米的时候,两个人因为挨得比较近,手背无法避免地碰在了一起,又像触电一样的微微弹开;
第四米,满地砖瓦零散,路变得比较难走,仿佛是给了双方一个借口似的,我右手下意识地向后摆了一摆,正好迎上星絮微微前探的左手,两人像是排练过无数次一般自然地将手牵到了一起。
前方短短的五米多小路都是拆两侧房子时散落下的石头砖块,两个人也就牵着手慢慢走过了这五米。我自然不知道星絮是怎么想的,但就自己而言,忽然明白了以前看的那些小说上所说的“心中只盼这路越长越好,最好从此没有了尽头”是怎么样的感觉。
只可惜,五米路并不长,走得再慢也花不了多久,何况前方还有一票兄弟朋友在等着我们。还没等我胡思乱想完,江滨大道上明亮街灯已经照在了身上,星絮也在我们离开黑暗的那一瞬间不动声色地将手抽了回去。
老江和冬子刚刚飚走,我有点做贼心虚地晃悠到小科面前,问他:“怎么样?哪个快?”问得小科一乐,“人才刚走呢,我怎么知道。”
“呃……”我顿时一脸尴尬,偷眼看看星絮,小妮子像是什么也没听到似的向着老江和冬子飚走的方向张望着,一副完全不管我死活的样子,只好欲盖弥彰地强词夺理,“发车肯定有快慢的嘛,是谁出去的快谁出去的慢你总看得出来的。”
“不是我说,你觉得你那辆老坦克真的有机会飚赢我的山地车么?”小科的话很拽,也很容易让人产生一种大家在看《头文字D》的感觉。不过飚自行车和飚汽车最大的区别,在于骑车人的体力其实比车子重要,尤其是在车子其实差不了多少的情况下……
“我靠,冬子这家伙速度真快!”还没等我说什么,姚飞已经叫了起来,从空无一人的马路那头转出来的正是我的凤凰,直到冬子向我们飚近了快10米,才看到老江拼命蹬着小科那辆不知道什么牌子的山地车从路的尽头拐出来。如此大的差距,看得我们几乎全体笑趴下。
“我日啊,小马你的车是不是做弊的啊?”老江气喘吁吁地到了终点,面对我们的嘲笑,第一句话居然是对我说的,“下坡的时候比小科这个车快好多!”
原本还以为他发现了什么不合理现象的众人全部无语:这家伙真的是清中头号只要考试前翻翻书就能物理考到年级前三的那个老江么?怎么问出连我这样物理从来不及格的人都知道的问题……
四十五、 结尾+后记
夏天总是天亮的很早,在江边玩闹了不多久,天就渐渐开始亮了起来。五点左右的时候,天已经完全大亮了,只是太阳还没有翻过山头将它炽热的光芒直接撒向我们而已。
“去体育中心踢球吧?”老江忽然冒出个古怪的主意,球倒是好办,程勇家就在附近,就算冬瓜这家伙还在睡觉,楼下喊几声让他把球扔下来也是能办到的。问题在于,除了我这个一年四季一双球鞋不离脚的家伙,大家穿得都是拖鞋或者凉鞋,那要怎么踢?
“光着脚踢嘛,慌什么!”老江一副智珠在握的样子。
结果,5点半的时候,桐县体育中心出现了一群光着脚摆了两个小门在踢球的家伙,大呼小叫的,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而另一个看上去文文弱弱的小女生居然也坐在一旁的矮墙上为这群人的时不时冒出的对话笑得前仰后合,毫无淑女风度。
“我靠,小马,你又踩到我了!”
“哦,对不起哦。”
“操,对不起有个毛用!把球鞋脱了!”
“对!叫他把鞋脱了!光看到这小子踩人了!”
“我说他今天怎么跑这么快,都不硌脚,才想起来这家伙穿着鞋,我们光着脚……”
“哦耶!我又进球了!”
“我日啊,你怎么不去抢他的球,就看着他带进去的?”
“怕被踩……”
…………
毕竟一晚上没睡,强撑着最后的兴奋劲儿,踢了会儿球,一群人终于全都累得不行,只想着回去睡觉了。大家在体育中心门口互相道别的时候,并没有想到,这晚的欧洲杯决赛居然是我们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在一起看的一场大赛决赛,02年的世界杯因为高考的缘故,谁也没有心思看,而之后的日子,所有人都四散各地,更加难以在有世界大赛的日子里聚在一起,重温这一晚的快乐……
***************************************************************
那晚牵手的事似乎只是一个插曲,事后无论是星絮还是我,都没有再提起,也没有更进一步的发展。高二的时候,老爸莫名其妙地打发我去住校了一年,这直接导致我在学校找到了窝点,后来在高考前某天和老爸吵架后离家出走,在学校呆了两天没有回去还硬是没让任何家里人包括星絮找着我,闹得全家上下大乱,当然那是后话也是题外话了。
章兄他们几个高三的,在那年夏天毕业离校、上大学,大家并没有太多的感伤。尽管一起拿了一个冠军,尽管那是为清中正名的一个冠军,但毕业离校这种事儿每年都有,大家多少有些麻木,也大多有了心里准备,因此也没什么抱头痛哭依依不舍之类的三流电视剧桥段出现。只是在他们高考完后,全队的人去聚餐了一顿,算是吃了个散伙饭,席间更多的还是我们对他们高考成绩的祝愿和他们对我们将来的鼓励,大家都表现得很男人,欢声笑语、酒到杯干。只不过那晚回到家,我一直睡到第二天吃晚饭才清醒,结果被老爸思想教育N久……
直到高中毕业,我也不知道叶茹和林枫究竟是不是一对,不过那并不重要。正如《读者》上那句话说的,我对她的暗恋几乎持续了整个高中年代两年多的时间,甚至还做了一些在现在看来很傻的事。虽然在如今看来多少有点“往事不堪回首”的味道,但当时着实乐在其中,或许,这就是青春吧?
高二那年,正当我们摩拳擦掌准备再冲击一次冠军时,噩耗传来:足球联赛停办了,就像第一届联赛不知为什么会举办一样,仅仅进行了两届的桐县足球联赛也完全不知原因的停办了。当然,原因是肯定有的,只不过我们这些学生是最没有机会听到解释的而已。流言自然很多,最靠谱的大概还是说好几所学校连着两年战绩不佳,不愿意再参加了;最不能证明真假的,则是说新上任的县领导班子没人喜欢足球……总之,不管原因如何,联赛就此停办终究是我们无法抗拒的现实。于是,尽管校队依然存在,但存在的意义又不知何在了,也许,做学生的就经常会遇到这类奇奇怪怪的问题吧?
高二下的时候,被分到了文科班的我和冬子不再同班,老江倒是分到了冬子隔壁,于是经常是他们两个人蹲在一起对着足坛大事谈天说地,我则在教学楼的另外一头无聊地忍受一帮花痴女生整天贝克汉姆,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到毕业,我居然没被逼疯,说明人的忍受能力确实还是比较神奇的。
老江是上海户口,理所当然的回上海高考,不过这小子高二起开始沉迷于《传奇》,整天逃课,高考理所当然的落榜。我则因为数学实在差到了惊天地泣鬼神的地步,同样不出意料的落榜。两人和同样没能考好的小科只能无可奈何地去了某个据说满地都是高复学校,高复生比当地应届毕业生还多一倍的高复圣地读了一回“高四”。唯有冬子,轻轻松松地考上了上海某重点大学,从此很有资格在我们面前摆“学长”架子,这让我们私底下郁闷不已。
冬子说:“你小子什么时候把我们当年的事写个小说吧?”我说好,于是开始写,虽然写得很烂,但是重温一遍回忆的感觉,真的很好。
不知是在什么杂志上看到一位什么牛人说了如下这么一句话:“当你开始回忆过去的时候,就说明你已经老了。”或许,当我在试着将过往的那些事以这篇连自己看了都不是很看得下去的小说的形式回忆起来的时候,我正在慢慢的老去吧?
后记:
因为工作原因断断续续的,写得很不舒服,也写得很不好——至少连我自己都满足不了。这小说没什么人看,大抵还是因为写得太烂的缘故,当然,写作手法应该也是有一定的问题。
因为这本身是比较自我的一次回忆,为了当初对兄弟的一个承诺,同时想先练练手,适应下起点的一些规矩或者操作方式,才开始写这篇东西。没什么人看,并不是什么不能接受的事。但是因为自己一开始就没有定好自己的定位,始终在虚构和真实内容之间不断的摇摆,也就是说,在小说和回忆的结合上完全不能令自己满意。考虑到新入公司,事情比较多,也需要好好表现,最终还是决定草草了结——因为自己很讨厌TJ。等以后空了,自己肯定会重新修改这篇小说,希望最终能将《清中纪事》变成真正比较好的自己对高中时代的一段回忆。只不过,那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的事了……( 清中纪事 http://www.xlawen.org/kan/8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