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5 部分阅读
心中这番思忖,可却未料她那撇嘴的动作却被袁石麒看在眼中,皱眉直接出言问道:“世子妃对此有何疑义不成?不妨说出一二,让卑职开开眼界。”
袁石麒如此话语却是让明启帝和秦中岳等人都有些心颤,心中不免开始埋怨这袁石麒实在是妄自菲薄,太过嚣张
他二人在此连番吹捧,不过是yù把他架上个台阶,让太后不好寻由子在此事上再添周折,可这袁石麒的xìng子却太过自大,这时候不收敛一二,反而还自己出面找叶云水的茬?
太后把这叶云水叫来,就是在给袁家人挖坑,而这袁石麒非但不绕着走,还自动自觉的往里跳,这不明摆着是耗子嫁猫,自讨苦吃?
叶云水倒是没想到袁石麒会主动找上她,虽有意外却并不惊诧,笑着言道:“本妃不懂朝堂之事,无话可说。”
“不懂?”袁石麒冷笑一声,“那刚刚为何面露讥讽之sè?卑职还以为世子妃有何良策。”
袁石麒这话一出,可是让明启帝恨不得上去chōu他**掌
秦中岳的牙齿咬的“咯咯”作响,只差上去怒骂一顿,太后因这乃是亲近袁家之将,故而才未落了帘子,可太后不落帘子,这等臣子却必得一直低头回话,终归乃是武将,不如此做便罢了,还一直盯着叶云水?
那袁家与其的恩怨在此做不得数,可袁石麒这举着俩眼珠子luàn瞄,太后如若就此恼了,将他这一双眼珠子挖出来都不为过
袁石弘连忙拽着袁石麒道:“二哥,你少说两句”
叶云水故作茫然的看着太后,而后连忙福身,委屈的道:
“臣妾向太后请罪,臣妾在此恐实在不合适,还连累袁大人犯了错,臣妾还是先退居殿后,等候太后召唤。”
“他的错,与你何干?”太后冷眼瞪了这袁石麒一眼,却与明启帝道:“这位袁大人终归是皇上选中的人,哀家也不得驳了他出征的差事,否则岂不是被人说成祸国殃民的罪人?”
“母后乃大月国的梁柱,怎会是什么罪人?袁大人恐是自幼便于军中粗鄙惯了,对这等宫中规矩不懂,还望母后莫挂记于心,何况他袁家与庄亲王府也算得上是亲戚,此事大可化小,小事化无,朕一定好好教导袁大人,不允他再犯如此之错。”
明启帝这话一出,却是让袁石麒皱了眉,虽是心中不悦,可却不敢再有话语道出,这里可是皇宫,他一个大老爷们儿的看着这世子妃,的确是犯了规矩。
不过这等规矩袁石麒从来不吝,如若不是在太后与明启帝面前,他也不会就此无声的眯着……
太后沉了沉,又抿了一口茶,淡笑一声:“不过哀家喜欢云水这孙媳妇儿,不忍她受委屈,皇上说应该怎么办?”
明启帝只觉得额头渗出了汗,狠瞪了袁石麒一眼,那目光是在要他跪下请罪,可惜这袁石麒哪里懂这暗示?却是丝毫不动,看着明启帝在等他下令。
袁石弘在一旁yù到袁石麒身边给些提示,可太后的目光就盯着他们二人,袁石弘不敢有太多的动作,站在原地焦急难耐。
明启帝无可奈何,却又不愿在此僵硬,只得赶紧笑着与太后言道:“母后yù如何给袁大人些小惩?朕都无意见。”
话语中已是说了“小惩”二字,明摆着是在替这袁石麒说好话。
秦中岳一直看着叶云水,那狠厉眼神甚是恶心,叶云水余光睹见,却在一旁低头不做声,眼神也绝不往那方向瞧。
笑话,难不成这时候让她出来替这袁石麒请罪免罚?纵使说肚子里怀着宝贝儿,多做善事为腹中孩儿积德,可叶云水却不信这道理,多做善事是应该,可放这有仇的人去祸害自个儿男人,那她不是吃饱了撑的?
秦中岳咬着下唇也是没辙,只得看向太后。
太后叹了口气,看着袁石麒,缓缓言道:“终归是大月国的有功之臣,皇上也说了小惩,哀家倒是难办了。”
“都听母后的吩咐。”明启帝连忙又说一句,太后却是看着袁石麒言道:“说是想要那四爪金蟒的袍子,这却是想成大月国之名将公侯,死后也永垂千古,那哀家就满足你这个想法。”说罢,太后指示黄公公,“提笔。”
“母后”明启帝有些惊愕,拿不定这太后yù做何事,这本来说是小惩,而这会却是封了个公侯?这到底是yù作何?
秦中岳正是思忖着如何替这袁石麒脱个罪,可听完太后的话,却也是瞪大眼珠子左右的看,将手朝后狠掐了自个儿一把,根本不敢相信会有此事发生
袁石弘目瞪口呆,也顾不得什么规矩不规矩,眼光不时的在袁石麒和明启帝之间来回瞧着
太后半句话不说,只给了黄公公几个手势,黄公公照着太后的意思拟好懿旨,捧在手中送了太后跟前,口中讪笑道:
“咱家这手笔实在入不得眼,而二位大人又急着yù赴西北,来不及寻那拟旨官,太后瞧着可还行?行的话就请太后盖印吧?”
太后笑着拿起自个儿的印,宫nv在一旁送上朱砂,袁石麒的目光紧紧的盯着太后的手,口中更是咽了几口唾沫,那一副模样就像是饿虎饥鹰,贪婪无比。
大印盖上,太后摆了手,淡言道:“宣。”
黄公公捧旨宣道:
“太后懿旨,册封袁石麒一等西青侯,赏四爪金蟒袍一件、黄金百两、白银千两,赏……享双俸”
黄公公这一席话说出,袁石麒笑灿不已,那“哈哈”之声狂放而出,跪地叩头,诚心膜拜给太后磕了几个头,“卑职谢太后恩典,谢皇上恩典,皇上万岁……太后千岁……”
明启帝可未搭理这袁石麒,而是看向了太后,太后未等明启帝问出话来,则是笑着道:“皇上觉得哀家这道旨意如何?”
“母后惜武将之苦,朕甚是欣慰。”明启帝口中说此,可脸上明显是依旧擎着劲儿,不敢有半分松懈,他是太后之子,自是了解太后的脾xìng,太后那嗔怒之余却是赏了这袁石麒一个一等侯,这并非是什么好事,定还有话在后。
秦中岳虽无明启帝这心思,但也觉得此事没那么干脆,太后阻拦这二人到安和宫,说是犒劳,而这袁石麒还这番不懂规矩,太后真的赏他个一等侯?这怎么都让人无法相信啊
叶云水在一旁也不做声,脸上没有半分的惊愕表情,那晚太后与她说起“忍不得,不想忍”,这定是还有招在后,否则白赏这袁石麒一个石青侯,哪有那么便宜的事?
黄公公等人忙前忙后,为袁石麒准备着封赏的物件,特意寻来一套四爪金蟒的袍子,递上前道:“石青侯,因您赶赴西北,故而来不及让人先为您量身做一套这蟒袍,暂且先用这一套可行?”
“无妨”袁石麒抓起那蟒袍便套在身上,又短又小,叶云水觉得这蟒袍穿在他的身上,就像是一乞丐捡了件锦衣……
可即便如此,这袁石麒依旧笑灿不停,太后也在一旁笑了笑,问向袁石弘,言道:“你这位兄长之愿是满足了,你可后悔刚刚没说出心中话?”
袁石弘连忙上前,回言道:“回太后的话,卑职不悔。”
“不悔也对。”太后说罢,又看向袁石麒,收拢起脸上的笑意,话语比之前多了一分肃然,言道:
“哀家赏你这一等候,满足了你的愿望,可袁大人你是不是也得满足哀家心愿?哀家如今没什么太多的心思,只惦念哀家之子在西北的征战会否有何危险,而你这位一等侯正yù前往西北,可是一件巧事,哀家这会儿便要你做庄亲王爷的马前卒,贴身之卒,就像哀家跟前的黄公公这番照料一样,他让你做什么,你就得做什么,让你往东,你不得往西,让你冲锋在前,你不得后退半步,哪怕是他瞧你不顺眼,要你这颗脑袋,你也得双手奉上”
第五百一十一章死
太后这话一出,却是让所有人都惊了
先是赏了个一等侯来当,随即便让去给庄亲王爷当马前卒,这无疑是给贴了金的脸上又狠狠的chōu一巴掌
明启帝在一旁惊了半晌,却只得哀叹两声,半句话都驳不出。
秦中岳却在一旁傻的不知所措,他虽知太后这一举措定还有招在后,可却绝对没想出会如此毒辣。
袁石弘连忙跪地,而袁石麒却站在那里双拳紧握,连嘴都咬出了血。
叶云水只是倒chōu一口冷气,心里头却是舒畅些许,虽太后这举措让她颇为意外,但这的确是让她足够解恨了。
无论你是功臣还是良将,在太后面前跋扈嚣张,太后怎会不让这袁石麒想想明白,到底谁是主?谁是奴?也在告诫明启帝和秦中岳,皇亲与臣下区别在何处
“太后”袁石麒怔了半晌,喝出此话,太后抬眼瞧着他,冷漠的目光让袁石麒心中发寒。
他刚刚看了明启帝半晌,却见明启帝半分反驳之意都未有,心惊心凉,虽早知明启帝以孝为先,奉太后为尊,可他这到涅粱来,却并未对此有过多少接触,不过以为那是明启帝尊“孝”治国的方略,却未成想,这不是故作姿态而是果真如此。
“袁大人难不成是不想圆哀家心中这个愿望?”太后的目光扫了扫他身上的那件蟒袍,讥讽一笑,出言道:
“你若不愿,哀家便只得收回这道懿旨,驳了你这一等侯的身份,不过哀家可要提醒你一句,哀家至今未收回过懿旨,而你这一等侯如若被驳,可不但是爵位没了,连带着官职可也都要没了……你可愿如此?”
许爵容易罢爵难,这是所有官场中人都所知之事,而袁石麒这番狂妄自大却是单把这件事给忽略了
呆若木jī、不知所措,袁石麒半句话都说不出,太后却是看了叶云水一眼,“哀家累了,云水扶着哀家回去吧。”
叶云水连忙上前,与黄公公二人一齐将太后扶上了软辇,临走之时,太后则指着跪在地上的袁石弘,淡漠的下令道:
“你们袁家三兄弟,已是有一位在西北任副将,那一位如何选择,都看他自个儿的,至于你,闺nv刚刚嫁入宫中,还不呆在涅粱享受官员恭贺收收礼?跑西北那荒无人烟之地作甚?就留在涅粱吧”
话语说完,太后摆手,小太监们抬起软辇便往后殿而去,袁石弘跪在地上半晌没起来,将他留在涅粱无非是留一个把柄在手,袁家这兄弟三人不可都离开涅粱回到西北。
太后如此吩咐,明启帝似才恍然感悟。
太后如若不提,他却是只当有一个秦中岳的侧妃在此即可,却忘记了一个年仅十三的丫头又能担得多大的分量?军权jiāo易可不如寻常,起码要留一个袁家有分量之人在此。
明启帝将此事想通,再看着秦中岳便略有不悦,如若不是他在这里接二连三的吹捧派人,而且拼命的鼓吹借这个机会让庄亲王爷归来,顺便把军权拿握在手,他怎么会忘记如此大忌?
秦中岳这会儿心里也是委屈,可却是被太后这一手段给吓的有些不知所措,“父皇,这……这可怎么办?”
“怎么办?”明启帝冷叹一声,看着袁石麒言道:“袁石麒,太后的话你也听见了,朕还是劝你依着她老人家的吩咐办,不然这懿旨收回,你可就……声名远扬了”
说是声名远扬,不过是遮盖那“臭名昭著”,能驳太后懿旨不尊之人,他还能有什么好的活路?
驳爵罢官,袁石麒这种人让他做寻常百姓,定也得不着好,那些各地粗野小官还不借着这个机会拼命的踩踏打压,好博取上官的欣赏?借此机会往上攀爬?纵使躲过这一层,就他这从小生长在武将之家的跋扈之人,让他成为一村野莽夫,比杀了他还难受。
袁石麒怔在原地,好似僵硬坚石,今日这一时辰内,他的这一颗心从疑至怒、从怒至喜、从喜至悲,而如今这悲涌心头,他只恨不得自己是一死人
早先只想得功称爵,成就一世英名,而如今他心底才深知,得再多的功不如这位太后的一句话,称再高的爵位,也不过是这皇宫中的一个奴才
眼见这袁石麒半点儿反应都还未有,明启帝则吩咐秦中岳道:“你推举的人,你自己安排”说罢,明启帝则离开“安和宫”,秦中岳傻在当地,猛chōu自己一嘴巴。
袁石弘有些惊骇,看着袁石麒,又转过身与秦中岳道:“太子殿下,如今可该如何办?”
秦中岳怒斥,“本宫怎知如何办?”说完此话,又指着袁石麒道:“张扬跋扈,跋扈嚣张,连父皇与本宫在太后面前都规规矩矩的守着理,你都快跋扈上天了,没抹了你的脖子就万幸吧,还不出去跟随官兵前往西北?在这里等着挨板子不成?”
秦中岳说完此话,则率先出了安和宫的正殿大mén,边走边吩咐着:“去把梁总兵给本宫叫来,要快”
叶云水扶着太后回了寝殿,又为太后按摩后,扶着太后躺下。
太后歪躺在凤榻之上,看着叶云水道:“心里有什么话?说说。”
叶云水坐了一旁的小杌子上,沉了半晌才是道:“孙媳心里没什么话,只觉得舒畅。”说着孙媳,表示亲近,亲近才可说出心里话。
太后笑了,“还以为你会说些什么大义之言,倒是够爽快。”
叶云水也没了拘谨之意,反而在一旁笑着道:
“孙媳哪里有太后宽广的心胸,孙媳心里只有太后、有世子爷、有孩子,太后是孙媳的依仗,世子爷是孙媳背后的墙,兜兜是孙媳的依赖,缺一不可,少一不行,如今这有人想在孙媳背后的墙上卸掉两块砖,孙媳哪里容得?虽说没那本事和能耐去折腾人家,可孙媳的依仗出面替孙媳出了这口气,自然畅快”
太后笑灿不停,指着叶云水便是道:“这张小嘴呀,就会哄人,哀家最初见你,只觉得你心眼儿不少,如今相处久了,倒觉得你是个活宝”顿了顿,太后又是道:“哀家喜欢你这xìng子。”
叶云水在一旁抿嘴笑着,这一会儿功夫,外面的小太监过来给黄公公回了话,黄公公则凑到太后跟前,悄声回着:“袁石麒大人已经领了太后您老人家的懿旨,跟随着前往西北而去,袁石弘大人则被安置在城中,闲职。”
太后点了点头,叶云水对此事不再提起半分,该出的气也已经出完,如若再添油加醋,反而会让太后心生恼意。
虽说是向着庄亲王爷与秦穆戎,可这是因他二人不是这皇位之上坐着的人,可尽管如此,却不代表太后心里不重视明启帝与秦中岳。
所以那些话叶云水说不得……
太后自知叶云水的心思,只将此事略过不提。
“安和宫”里是风平làng静,但这涅粱城里可是翻开了花。
朝堂之上都知这袁石麒和袁石弘二人任将统帅前往西北,接替庄亲王爷之职,可还未等离开这皇宫,只去了一趟“安和宫”见太后,袁石弘则被留在涅粱闭mén不出,而袁石麒虽然跟随军队前行,身着一等侯的四爪金蟒袍,却是骑马行军在大部队最末。
无官职、无随行,甚至连个替背行囊的小厮都没有,纵使脑袋反应最慢的人也知他这一等侯来的颇有蹊跷,绝没那番风光……
如此变化定是临行之前在“安和宫”中发生了什么事,可这等秘闻无人敢打听,也根本打听不到,故而只得揣着心思远离袁家,本是准备去往袁石弘处送贺礼恭祝其nv成为太子侧妃的那些人,此时全都在斟酌到底这份礼是送?还是不送?
于是这涅粱城里整**来我往,多数讨论的都乃是袁家这些事到底什么说法?
可是无论如何猜想、无论如何探讨,最终的答案却是在这一行人到达西北之后才传回信来。
袁石麒这位一等侯乃是太后派去给庄亲王爷做马前卒之人,还未等做足两日,一身四爪金蟒袍不抵西北冬日之寒,手脚生疮、身体生寒,卧床不起,随军大夫上前诊治乃被袁石麒持刀削断手臂,更刺庄亲王爷手臂一刃,被其长兄袁石介一刀刺心扎死。
袁石介了结了袁石麒之命后,上书于明启帝自辞此职请罪,却被明启帝相驳,让其戴罪立功,袁石弘上书请战,却依旧被留在涅粱,为人失魂落魄,索xìng大mén不出。
叶云水听着黄公公如讲故事一般,将这来龙去脉给太后与其讲个清楚,随即说道:“……太后与世子妃莫担忧,庄亲王爷的伤无大碍,估摸着这信到涅粱的这些时日,胳膊上的伤疤早已痊愈了。”
太后长叹一声,笑看叶云水,问着黄公公道:“可是有世子妃的信?”
黄公公笑着奉上,“自然少不得。”
叶云水眼前一亮,一把抢过,却是顾不得面红耳赤,当着太后的面就拆开来看,是秦穆戎霸气狂草一首小七言:
“远行边塞刀矢处,
始信人间别离苦。
扬弓疾行蹄踏雪,
望卿莫怨君无书。”
叶云水泪流满面……
第五百一十二章筹
自从进入yīn历十一月,“安和宫”比以往多了几分热闹。
因为再过上几日,便是小兜兜的周岁。
太后这些时日也打起了jīng神,将这宫内的所有宫nv、宫嬷、太监都指使的气喘汗流,可纵是如此,这些宫婢们也兴高采烈,都愿随着这位小世子沾沾喜气。
也是因“安和宫”已空落许久,鲜少有这等欢快之事容她们置办。
叶云水这怀孕三个多月,依旧身体熬不住。
偶尔困乏的一睡便是整日,偶尔又连续两夜的失眠闭不得眼,而且这才三个多月本应不到肚子凸显的时候,这时却已有悄悄隆起,只因冬日穿着的多,外人还瞧不出来。
整日的看着秦穆戎这几月中送来的那一封信,叶云水偶有泪眼蒙蒙。
……想他,本想借着军报的八百里加急,送书信一封,可连续多次提笔,都未能写出半个字。
太后以为她是不愿掺杂军事之中,倒是颇为满意,而后却看她这般难过,特意召她,特意允她去一封书信给秦穆戎。
叶云水苦笑,思索一宿,二日拿去的书信却是让太后惊诧片刻。
没有半个字,而是三个手印,一大、两小,乃是叶云水、小兜兜和姝蕙三人……
太后抿嘴淡笑,让黄公公送到永和殿,八百里加急。
小兜兜这昨儿晚到今儿一早,一直都在添着自个儿的小手,因为叶云水给他涂的不是墨、不是朱砂,而是晾凉的红糖,姝蕙则总是觉得自个儿的小手不干净,跟邵嬷嬷央求着:“要洗手。”
小兜兜不是皇子,依照太后所言,他是第一位在宫中过周岁的小世子,连带着文贵妃在一旁捧着场,这些时日到“安和宫”来给小兜兜送周岁礼的可实在不少,光是那金银物件不提、就是那羊脂白yù、jī血晶石、红黄白翡、冰青yù翠就数不胜数。
小兜兜多了玩物,姝蕙则在一旁陪着,叶云水这迎来送往,偶尔就累的坐在那椅子上睡了过去。
文贵妃整日在这“安和宫”中,那些妃嫔们瞧见如此,纵使心有不悦却也不敢提,而后干脆就送上礼、说上几句夸赞小兜兜的话便离开“安和宫”。
文贵妃便陪着太后闲聊,待叶云水醒来再与其说着周岁礼的安排……
一连几日过去,明日便是兜兜的周岁礼,太后之前传了话,大办,这孩子的祖父与父亲都在西北出征,她这曾皇祖母便要做起主,撑起这个场面,太后如此话语,连带着明启帝与文贵妃都要前来,何况各宫妃嫔?
叶云水对此颇是苦笑无奈,小兜兜自幼便被捧上了天,这将来可该如何是好?
她倒是没那份以此当殊荣的心,受着各宫嫔妃的追捧、得了各官夫人的yàn羡,便觉站的多高?她的这份荣耀要看庄亲王爷与秦穆戎二人能建多大的功,起码二人都完好无损的归来,这便是最大的福了
黄公公和吴嬷嬷准备着小兜兜明日抓周的物件,因乃在宫中,故而这抓周的物件更守了规矩。
秤砣、竹简书、财神像、双龙衔钟、官星印、食神盒、将军盔、串铃、炊具、墨斗、陀螺乐、酒令筹筒,这十二种物件各自代表着说法,这物件给叶云水拿来,又听着吴嬷嬷在一旁逐样的说着,叶云水只觉得头大,连忙摆手言道:
“嬷嬷了解便罢,不用给我回了,明儿就依着你跟黄公公二人多帮衬帮衬,别出什么岔子就好。”
吴嬷嬷在一旁福了福身,“定不会出岔子,世子妃放心。”
叶云水点了点头,吴嬷嬷则先行下去,黄公公则凑到叶云水跟前,嘘声的说着:“世子妃,明儿‘安和宫’摆宴,您今儿早些的歇着,明儿好照料小世子和蕙小主子,不然人多,您又不在,光是吴嬷嬷和邵嬷嬷可没那主心骨。”
这话说的虽隐晦,但叶云水听出黄公公话中之意。
吴嬷嬷与邵嬷嬷看着小兜兜和姝蕙,可终归她们是奴,真若有什么人前来找茬闹事的,她们还是做不了主,而太后的身子又不可能一直都在,难免被人钻了空子。
叶云水点了点头,“黄公公好意本妃心知。”
“咱家可是盼着世子爷、世子妃好,盼着小世子好。”黄公公说完这话,二人心照不宣的一笑,叶云水自知这黄公公也是在寻找退路。
太后身子坚持不了太久,而他要么陪葬,要么再另寻个主子,可他服侍太后已久,这宫中谁能容得下他?
能得个恩赐,出宫自谋生路是寻常宫妃跟前的太监最好的盼头,可黄公公他这等自幼进宫,在外没有任何出路的人,出去不跟寻死一样?
如若庄亲王府能站得稳、立得住,叶云水又是心慈之人,收容他到庄亲王府那是他最好的归宿。
叶云水说起庄亲王府,“……王府他人不用请来,只劳烦你知唤一声四夫人即可。”
黄公公领了令,又拱手行了礼,未在多说半句则退下去筹备明日之事。
叶云水沉了沉,叫来了花儿,“明儿一定跟着我,如若瞧见我困乏睡过去,就把我给掐醒。”
花儿瞪了眼,“这怎么行?”她一个奴婢,被带入宫中,还敢掐世子妃,莫说没这胆子,就是有这胆子对着叶云水也下不去手啊?
“让你这么做自有缘故,明日那么多咱惹不起的人,我若真出了点儿什么事,兜兜和姝蕙连带着出了危险怎么办?”叶云水说到此,又是叮嘱道:“可一定要掐我,不怕疼”
花儿无奈的点了点头,虽然心知叶云水所言也有道理,可看了看自个儿的手,脸上则是哀苦,刚刚听了这话手抖跟着麻,明日这手哪能好使?
明日的周岁礼已有宫中众人跟着筹备,叶云水索xìng把心全放了肚子里,天刚刚一黑,她就躺床上睡了过去。
这一宿,叶云水睡的极为踏实,连梦都没做一个,好似只闭上眼,再一睁眼就是第二日天亮。
起身洗漱,“安和宫”中的宫nv、宫嬷早都已经开始准备,吴嬷嬷抱着小兜兜过来时,可是已经连衣裳都穿好了
“叫一声娘……”叶云水接过小兜兜抱在怀中,又如以往似的教习他开口说话,小兜兜不开口,就是“咯咯”的乐,在叶云水的腿上蹦来蹦去。
吴嬷嬷在一旁言道:“世子妃可莫急,小世子还小,两岁开口都不晚。”
叶云水只叹气不言,现代的孩子可是七八个月就有开口说话的,周岁开口已经不早,两岁开口可是迟了……可这小子就是整日的乐,不肯好好的学说话,这的确让叶云水颇有发愁。
花儿从外进来,上前道:“世子妃,太后传您陪着用早膳,您还是快着点儿,莫让太后久等。”
叶云水点了点头,今儿可是个重要的日子,不能光想着兜兜说不说话的事……扶着花儿的手往外走,吴嬷嬷和邵嬷嬷带着兜兜和姝蕙跟随其后……
太后坐在“安和宫”的后殿,菜肴摆满一桌。
叶云水先给太后请了安,太后则笑看着她,“快坐,今儿可是哀家曾孙的好日子,咱们这早膳也省不得”
连带着小兜兜和姝蕙也被赐了坐,乐裳与十四郡王也被叫了过来,太后允了动筷,黄公公伺候太后用膳,花儿服侍着叶云水。
姝蕙看着叶云水,叶云水指了什么吃食,她也伸着小手指,叶云水用帕子抹抹嘴,她也从邵嬷嬷那里拿过帕子抹抹嘴,食不言、寝不语,这一顿早膳也不过是筷碗偶碰出叮当微响,最大的声响便是小兜兜在一旁吧嗒着小嘴,偶尔发出“咯咯”笑声。
太后擦了嘴、撂了筷,叶云水与乐裳也先后跟随,小兜兜还在那里吃着,叶云水正yù拿过他的小碗,太后则是没让撤,“他一个小家伙儿,又是今儿周岁礼的正主,用不着守这些个规矩,哀家守这一辈子规矩,可是烦透了,把这小子抱哀家这儿来,哀家瞧瞧他这装扮。”
叶云水先是道了谢,随即抱着小兜兜上前,手里攥着一块儿酥甜饼,又被太后抱了怀里,小兜兜如以往那般先对着太后的脸“吧唧”的亲了一口,随即把那酥甜饼往太后嘴里放。
太后笑灿着高兴,亲自用帕子给小兜兜擦了擦嘴,“这小子,不会说话却先会哄人,长大了可是个小人jīng”
“世子妃也是个有心的,整日的教,这还未开口说话,已经整日在旁读诗、读著给小世子听,本宫这也在一旁跟随着学,将来也以此来教十四郡王。”乐裳跟着chā了话,太后看着她,又看了看叶云水,笑着道:
“你哪里用跟着学?这十四郡王乃是云水给接生的,将来这教习的活儿也jiāo给她就是了,你啊,就跟着哀家一样,只想着如何在这些小娃娃身上找乐就是福气”太后这话说出,乐裳与叶云水二人对视一眼,都看出对方神情中的肯定之意…
第五百一十三章庸
临近中午,明启帝、文贵妃到此,而太子、太子妃与侧妃袁蝶锦也一起跟随到来。
叶云水倒是仔细的看了袁蝶锦几眼,那一身锦袍穿在身上,就好似孩童穿身戏装,怎么瞧都不合适……年仅十三啊
袁蝶锦好似被人瞧惯了,只是红着脸低头,跟随在太子妃之后,太子妃给谁行礼请安,她便跟随着行礼,那一板一眼的福礼纳的倒是规矩,显然是之前已有人特意的教习过。
明启帝只看着小兜兜说了几句“此子独一无二、定有大成”之类的话,又赏赐了一套金碗,随即便带着众人祭拜祖先,连着小兜兜都被叶云水扶着磕了一个头。
祭拜完毕,明启帝与太后问候寒暄几句,则先行离去。
文贵妃今儿格外兴致勃勃,明启帝一走,她算是成了来的这群人中之主,笑灿的抱着小兜兜好一通亲,笑着道:
“可别误了时辰,先抓周,稍后再说闲话,瞧瞧这小家伙儿将来能有什么大的成就,本宫再考虑如何赏赐。”
秦中岳在一旁赞道:“对对,别误了时辰,二弟妹?”说完此话,秦中岳则看向叶云水,叶云水本是心中庆幸这明启帝先行离去,轻松些许,可孰料这口气还没喘完,秦中岳又叫上了她。
上前福了福身,叶云水出言道:“太子殿下有何吩咐?”
“二弟妹脸sè不佳,可是近期身体不适?”秦中岳的目光盯着叶云水,让叶云水浑身máo骨悚然,连忙退后回道:
“谢太子殿下关心,臣妾无事。”说罢,叶云水连忙召唤了吴嬷嬷和邵嬷嬷,“……别耽搁时候了,免得太后她老人家过度劳累。”
吴嬷嬷与邵嬷嬷二人领命而去,叶云水本还yù等候一下夏氏到来,可如今这个时辰她还未到,却是不好再等候过久,容易引出不必要的事,莫不如早早把这抓周礼行完,赶紧把这秦中岳打发走……
太后看着秦中岳却是半句话未提,文贵妃则抱着小兜兜到太后跟前,笑着道:
“就在太后的眼皮子底下行这‘抓周礼’,看他能抓出个什么物件来”
太后笑着摸摸兜兜的小脑袋瓜,而这时宫nv们全都把那十二个物件送了上来,秤砣、竹简书、财神像、双龙衔钟……
“回太后、文贵妃娘娘、世子妃,所有物件都预备齐了。”吴嬷嬷上前,一一将物件摆好,众人正准备着让小兜兜上前抓一个,孰料秦中岳却是忽然拦住,看着那官星印道:“这是何物?”
“官星印”文贵妃直言回答,“太子殿下连这物件都不记得了?当初您年幼时,可是直接抓的是太子印。”
文贵妃这话说的略是yīn阳怪气,叶云水不知何为,却听秦中岳点头道:
“那时怎会记得,只是而后听本宫母妃说起,那是抓了官星印后,父皇又让人准备十二个大印,让本宫从中挑选,正好挑中的太子印,本宫如今倒是有一提议,如若小侄儿也抓了官星印,不如也选十二个大印让他从中再选一次?”
秦中岳这话说出,却是让文贵妃都倒吸一口凉气,那微皱的眉头和目光显然在思索秦中岳是否心里又有什么花花主意?
让小兜兜一个小世子与他这位太子用同样的法子行抓周礼,这消息如若传出,可实在不太合适,而此时明启帝又已离开,文贵妃却是有些拿不定主意……此事说大便大,说小即小,都看这秦中岳对外如何一番说辞,想到此,文贵妃则看向了叶云水。
叶云水这会儿是半点儿困倦之意全无,心里虽知这秦中岳会出什么歪歪道,却没想到他会在这抓周礼上寻由子。
庄亲王爷与秦穆戎二人如今在西北征战,小兜兜纵使抓了官星印,然后再选十二印来抓,无论抓到哪个都是错。
秦中岳暂且不会说什么,可就怕往后yù夺军权时,连带着小兜兜抓了官星印又与太子一般再抓十二官印的事被摆出来,可着实的让庄亲王爷与秦穆戎都难做。
叶云水顾不得再多思忖,只得上前言道:“太子殿下好意臣妾心领,可您贵为太子,公楠只是一介小世子哪里能与太子殿下同礼?此法使不得。”
如此推却,可秦中岳却摆了摆手,依旧坚定不容拒绝言道:
“哪里行不得?这大月国若说太子只有本宫一位,可若说亲王小世子,可不也只有公楠一位?行得,行得”
秦中岳这话说出可谓是带着刺儿,叶云水正在思忖该如何推,太后却是道:“不用为难,就按照太子说的办。”
太后发了话,叶云水倒是一愣,看着太后依旧那么淡然的笑,她只得撂下心头的疑虑,遵照太后的意思办,秦中岳笑着看了看太后,却是张罗着让小兜兜快行这“抓周礼”。
太子妃与袁蝶锦二人也凑上前来,都围在这凤榻周围,叶云水只心里头期盼着,小兜兜可别抓那官星印,哪怕是抓那一“酒令筹筒”,被外人讽这孩子将来会是个纨绔世子,她这心里也没半点儿不悦。
这什么抓周不过是个习俗,依照叶云水的心思,她是半点儿不信的,可在这时代、这地界,抓了那不好说辞的物件,可就容易惹出大事了。
小兜兜被放置在那十二个物件中间,坐了那凤榻之上,小眼珠挨个的瞧,太后一直淡笑的看着他,文贵妃心中也与叶云水一样的想法,可她并非是不信这“抓周”的风俗,而是不愿因此而惹出什么事来。
秦中岳的眼睛瞪的好似铜铃,更是不停的指着那官星印让小兜兜往那方向看去。
太子妃孟yù欣此时却一直在看着叶云水,对小兜兜抓周却未太关注,叶云水心里头不停的念叨着:千万不要抓那官星印,千万不要抓……
秤砣、财神像、官星印、将军盔、酒令筹筒……这些物件在小兜兜的眼珠子里转啊转,看着哪个都稀奇,都乃他之前从未见过的物件,小手转了半天,却是忽然往叶云水这方看去,似是在问他可拿哪个?不可拿哪个?
叶云水此时半点儿表情都忍住没露,这时候不能开口说话,也不能用手指,对兜兜这刚一岁的孩子来讲很容易理解错误,那不是适得其反?
越不愿小兜兜拿什么,这小子反倒是把手伸向了官星印
只是伸过去,碰触了两个手指头,未等拿在手里,秦中岳则立马上前,拱手笑着道:
“恭喜太后、恭喜世子妃,小侄儿碰了这官星印,命中有官、官运亨通,自幼生来便是这亲王小世子,将来前程锦绣、不可估量啊”
说到最后这“不可估量”四字,秦中岳的话语带了一股子yīn损告诫之意……
如此硬说小兜兜选的是官星印……众人略有惊讶,而后便随即故作欢笑当做此事就成,除却太后与文贵妃以外,无人能驳秦中岳话语之意,可太后没有什么反应,文贵妃自也是把嘴闭上,算是认了这官星印就是小兜兜所抓之物。
孟yù欣脸上没什么表情,那袁蝶锦倒是好奇的抬头看?( 药窕淑女 http://www.xlawen.org/kan/898/ )
袁石麒如此话语却是让明启帝和秦中岳等人都有些心颤,心中不免开始埋怨这袁石麒实在是妄自菲薄,太过嚣张
他二人在此连番吹捧,不过是yù把他架上个台阶,让太后不好寻由子在此事上再添周折,可这袁石麒的xìng子却太过自大,这时候不收敛一二,反而还自己出面找叶云水的茬?
太后把这叶云水叫来,就是在给袁家人挖坑,而这袁石麒非但不绕着走,还自动自觉的往里跳,这不明摆着是耗子嫁猫,自讨苦吃?
叶云水倒是没想到袁石麒会主动找上她,虽有意外却并不惊诧,笑着言道:“本妃不懂朝堂之事,无话可说。”
“不懂?”袁石麒冷笑一声,“那刚刚为何面露讥讽之sè?卑职还以为世子妃有何良策。”
袁石麒这话一出,可是让明启帝恨不得上去chōu他**掌
秦中岳的牙齿咬的“咯咯”作响,只差上去怒骂一顿,太后因这乃是亲近袁家之将,故而才未落了帘子,可太后不落帘子,这等臣子却必得一直低头回话,终归乃是武将,不如此做便罢了,还一直盯着叶云水?
那袁家与其的恩怨在此做不得数,可袁石麒这举着俩眼珠子luàn瞄,太后如若就此恼了,将他这一双眼珠子挖出来都不为过
袁石弘连忙拽着袁石麒道:“二哥,你少说两句”
叶云水故作茫然的看着太后,而后连忙福身,委屈的道:
“臣妾向太后请罪,臣妾在此恐实在不合适,还连累袁大人犯了错,臣妾还是先退居殿后,等候太后召唤。”
“他的错,与你何干?”太后冷眼瞪了这袁石麒一眼,却与明启帝道:“这位袁大人终归是皇上选中的人,哀家也不得驳了他出征的差事,否则岂不是被人说成祸国殃民的罪人?”
“母后乃大月国的梁柱,怎会是什么罪人?袁大人恐是自幼便于军中粗鄙惯了,对这等宫中规矩不懂,还望母后莫挂记于心,何况他袁家与庄亲王府也算得上是亲戚,此事大可化小,小事化无,朕一定好好教导袁大人,不允他再犯如此之错。”
明启帝这话一出,却是让袁石麒皱了眉,虽是心中不悦,可却不敢再有话语道出,这里可是皇宫,他一个大老爷们儿的看着这世子妃,的确是犯了规矩。
不过这等规矩袁石麒从来不吝,如若不是在太后与明启帝面前,他也不会就此无声的眯着……
太后沉了沉,又抿了一口茶,淡笑一声:“不过哀家喜欢云水这孙媳妇儿,不忍她受委屈,皇上说应该怎么办?”
明启帝只觉得额头渗出了汗,狠瞪了袁石麒一眼,那目光是在要他跪下请罪,可惜这袁石麒哪里懂这暗示?却是丝毫不动,看着明启帝在等他下令。
袁石弘在一旁yù到袁石麒身边给些提示,可太后的目光就盯着他们二人,袁石弘不敢有太多的动作,站在原地焦急难耐。
明启帝无可奈何,却又不愿在此僵硬,只得赶紧笑着与太后言道:“母后yù如何给袁大人些小惩?朕都无意见。”
话语中已是说了“小惩”二字,明摆着是在替这袁石麒说好话。
秦中岳一直看着叶云水,那狠厉眼神甚是恶心,叶云水余光睹见,却在一旁低头不做声,眼神也绝不往那方向瞧。
笑话,难不成这时候让她出来替这袁石麒请罪免罚?纵使说肚子里怀着宝贝儿,多做善事为腹中孩儿积德,可叶云水却不信这道理,多做善事是应该,可放这有仇的人去祸害自个儿男人,那她不是吃饱了撑的?
秦中岳咬着下唇也是没辙,只得看向太后。
太后叹了口气,看着袁石麒,缓缓言道:“终归是大月国的有功之臣,皇上也说了小惩,哀家倒是难办了。”
“都听母后的吩咐。”明启帝连忙又说一句,太后却是看着袁石麒言道:“说是想要那四爪金蟒的袍子,这却是想成大月国之名将公侯,死后也永垂千古,那哀家就满足你这个想法。”说罢,太后指示黄公公,“提笔。”
“母后”明启帝有些惊愕,拿不定这太后yù做何事,这本来说是小惩,而这会却是封了个公侯?这到底是yù作何?
秦中岳正是思忖着如何替这袁石麒脱个罪,可听完太后的话,却也是瞪大眼珠子左右的看,将手朝后狠掐了自个儿一把,根本不敢相信会有此事发生
袁石弘目瞪口呆,也顾不得什么规矩不规矩,眼光不时的在袁石麒和明启帝之间来回瞧着
太后半句话不说,只给了黄公公几个手势,黄公公照着太后的意思拟好懿旨,捧在手中送了太后跟前,口中讪笑道:
“咱家这手笔实在入不得眼,而二位大人又急着yù赴西北,来不及寻那拟旨官,太后瞧着可还行?行的话就请太后盖印吧?”
太后笑着拿起自个儿的印,宫nv在一旁送上朱砂,袁石麒的目光紧紧的盯着太后的手,口中更是咽了几口唾沫,那一副模样就像是饿虎饥鹰,贪婪无比。
大印盖上,太后摆了手,淡言道:“宣。”
黄公公捧旨宣道:
“太后懿旨,册封袁石麒一等西青侯,赏四爪金蟒袍一件、黄金百两、白银千两,赏……享双俸”
黄公公这一席话说出,袁石麒笑灿不已,那“哈哈”之声狂放而出,跪地叩头,诚心膜拜给太后磕了几个头,“卑职谢太后恩典,谢皇上恩典,皇上万岁……太后千岁……”
明启帝可未搭理这袁石麒,而是看向了太后,太后未等明启帝问出话来,则是笑着道:“皇上觉得哀家这道旨意如何?”
“母后惜武将之苦,朕甚是欣慰。”明启帝口中说此,可脸上明显是依旧擎着劲儿,不敢有半分松懈,他是太后之子,自是了解太后的脾xìng,太后那嗔怒之余却是赏了这袁石麒一个一等侯,这并非是什么好事,定还有话在后。
秦中岳虽无明启帝这心思,但也觉得此事没那么干脆,太后阻拦这二人到安和宫,说是犒劳,而这袁石麒还这番不懂规矩,太后真的赏他个一等侯?这怎么都让人无法相信啊
叶云水在一旁也不做声,脸上没有半分的惊愕表情,那晚太后与她说起“忍不得,不想忍”,这定是还有招在后,否则白赏这袁石麒一个石青侯,哪有那么便宜的事?
黄公公等人忙前忙后,为袁石麒准备着封赏的物件,特意寻来一套四爪金蟒的袍子,递上前道:“石青侯,因您赶赴西北,故而来不及让人先为您量身做一套这蟒袍,暂且先用这一套可行?”
“无妨”袁石麒抓起那蟒袍便套在身上,又短又小,叶云水觉得这蟒袍穿在他的身上,就像是一乞丐捡了件锦衣……
可即便如此,这袁石麒依旧笑灿不停,太后也在一旁笑了笑,问向袁石弘,言道:“你这位兄长之愿是满足了,你可后悔刚刚没说出心中话?”
袁石弘连忙上前,回言道:“回太后的话,卑职不悔。”
“不悔也对。”太后说罢,又看向袁石麒,收拢起脸上的笑意,话语比之前多了一分肃然,言道:
“哀家赏你这一等候,满足了你的愿望,可袁大人你是不是也得满足哀家心愿?哀家如今没什么太多的心思,只惦念哀家之子在西北的征战会否有何危险,而你这位一等侯正yù前往西北,可是一件巧事,哀家这会儿便要你做庄亲王爷的马前卒,贴身之卒,就像哀家跟前的黄公公这番照料一样,他让你做什么,你就得做什么,让你往东,你不得往西,让你冲锋在前,你不得后退半步,哪怕是他瞧你不顺眼,要你这颗脑袋,你也得双手奉上”
第五百一十一章死
太后这话一出,却是让所有人都惊了
先是赏了个一等侯来当,随即便让去给庄亲王爷当马前卒,这无疑是给贴了金的脸上又狠狠的chōu一巴掌
明启帝在一旁惊了半晌,却只得哀叹两声,半句话都驳不出。
秦中岳却在一旁傻的不知所措,他虽知太后这一举措定还有招在后,可却绝对没想出会如此毒辣。
袁石弘连忙跪地,而袁石麒却站在那里双拳紧握,连嘴都咬出了血。
叶云水只是倒chōu一口冷气,心里头却是舒畅些许,虽太后这举措让她颇为意外,但这的确是让她足够解恨了。
无论你是功臣还是良将,在太后面前跋扈嚣张,太后怎会不让这袁石麒想想明白,到底谁是主?谁是奴?也在告诫明启帝和秦中岳,皇亲与臣下区别在何处
“太后”袁石麒怔了半晌,喝出此话,太后抬眼瞧着他,冷漠的目光让袁石麒心中发寒。
他刚刚看了明启帝半晌,却见明启帝半分反驳之意都未有,心惊心凉,虽早知明启帝以孝为先,奉太后为尊,可他这到涅粱来,却并未对此有过多少接触,不过以为那是明启帝尊“孝”治国的方略,却未成想,这不是故作姿态而是果真如此。
“袁大人难不成是不想圆哀家心中这个愿望?”太后的目光扫了扫他身上的那件蟒袍,讥讽一笑,出言道:
“你若不愿,哀家便只得收回这道懿旨,驳了你这一等侯的身份,不过哀家可要提醒你一句,哀家至今未收回过懿旨,而你这一等侯如若被驳,可不但是爵位没了,连带着官职可也都要没了……你可愿如此?”
许爵容易罢爵难,这是所有官场中人都所知之事,而袁石麒这番狂妄自大却是单把这件事给忽略了
呆若木jī、不知所措,袁石麒半句话都说不出,太后却是看了叶云水一眼,“哀家累了,云水扶着哀家回去吧。”
叶云水连忙上前,与黄公公二人一齐将太后扶上了软辇,临走之时,太后则指着跪在地上的袁石弘,淡漠的下令道:
“你们袁家三兄弟,已是有一位在西北任副将,那一位如何选择,都看他自个儿的,至于你,闺nv刚刚嫁入宫中,还不呆在涅粱享受官员恭贺收收礼?跑西北那荒无人烟之地作甚?就留在涅粱吧”
话语说完,太后摆手,小太监们抬起软辇便往后殿而去,袁石弘跪在地上半晌没起来,将他留在涅粱无非是留一个把柄在手,袁家这兄弟三人不可都离开涅粱回到西北。
太后如此吩咐,明启帝似才恍然感悟。
太后如若不提,他却是只当有一个秦中岳的侧妃在此即可,却忘记了一个年仅十三的丫头又能担得多大的分量?军权jiāo易可不如寻常,起码要留一个袁家有分量之人在此。
明启帝将此事想通,再看着秦中岳便略有不悦,如若不是他在这里接二连三的吹捧派人,而且拼命的鼓吹借这个机会让庄亲王爷归来,顺便把军权拿握在手,他怎么会忘记如此大忌?
秦中岳这会儿心里也是委屈,可却是被太后这一手段给吓的有些不知所措,“父皇,这……这可怎么办?”
“怎么办?”明启帝冷叹一声,看着袁石麒言道:“袁石麒,太后的话你也听见了,朕还是劝你依着她老人家的吩咐办,不然这懿旨收回,你可就……声名远扬了”
说是声名远扬,不过是遮盖那“臭名昭著”,能驳太后懿旨不尊之人,他还能有什么好的活路?
驳爵罢官,袁石麒这种人让他做寻常百姓,定也得不着好,那些各地粗野小官还不借着这个机会拼命的踩踏打压,好博取上官的欣赏?借此机会往上攀爬?纵使躲过这一层,就他这从小生长在武将之家的跋扈之人,让他成为一村野莽夫,比杀了他还难受。
袁石麒怔在原地,好似僵硬坚石,今日这一时辰内,他的这一颗心从疑至怒、从怒至喜、从喜至悲,而如今这悲涌心头,他只恨不得自己是一死人
早先只想得功称爵,成就一世英名,而如今他心底才深知,得再多的功不如这位太后的一句话,称再高的爵位,也不过是这皇宫中的一个奴才
眼见这袁石麒半点儿反应都还未有,明启帝则吩咐秦中岳道:“你推举的人,你自己安排”说罢,明启帝则离开“安和宫”,秦中岳傻在当地,猛chōu自己一嘴巴。
袁石弘有些惊骇,看着袁石麒,又转过身与秦中岳道:“太子殿下,如今可该如何办?”
秦中岳怒斥,“本宫怎知如何办?”说完此话,又指着袁石麒道:“张扬跋扈,跋扈嚣张,连父皇与本宫在太后面前都规规矩矩的守着理,你都快跋扈上天了,没抹了你的脖子就万幸吧,还不出去跟随官兵前往西北?在这里等着挨板子不成?”
秦中岳说完此话,则率先出了安和宫的正殿大mén,边走边吩咐着:“去把梁总兵给本宫叫来,要快”
叶云水扶着太后回了寝殿,又为太后按摩后,扶着太后躺下。
太后歪躺在凤榻之上,看着叶云水道:“心里有什么话?说说。”
叶云水坐了一旁的小杌子上,沉了半晌才是道:“孙媳心里没什么话,只觉得舒畅。”说着孙媳,表示亲近,亲近才可说出心里话。
太后笑了,“还以为你会说些什么大义之言,倒是够爽快。”
叶云水也没了拘谨之意,反而在一旁笑着道:
“孙媳哪里有太后宽广的心胸,孙媳心里只有太后、有世子爷、有孩子,太后是孙媳的依仗,世子爷是孙媳背后的墙,兜兜是孙媳的依赖,缺一不可,少一不行,如今这有人想在孙媳背后的墙上卸掉两块砖,孙媳哪里容得?虽说没那本事和能耐去折腾人家,可孙媳的依仗出面替孙媳出了这口气,自然畅快”
太后笑灿不停,指着叶云水便是道:“这张小嘴呀,就会哄人,哀家最初见你,只觉得你心眼儿不少,如今相处久了,倒觉得你是个活宝”顿了顿,太后又是道:“哀家喜欢你这xìng子。”
叶云水在一旁抿嘴笑着,这一会儿功夫,外面的小太监过来给黄公公回了话,黄公公则凑到太后跟前,悄声回着:“袁石麒大人已经领了太后您老人家的懿旨,跟随着前往西北而去,袁石弘大人则被安置在城中,闲职。”
太后点了点头,叶云水对此事不再提起半分,该出的气也已经出完,如若再添油加醋,反而会让太后心生恼意。
虽说是向着庄亲王爷与秦穆戎,可这是因他二人不是这皇位之上坐着的人,可尽管如此,却不代表太后心里不重视明启帝与秦中岳。
所以那些话叶云水说不得……
太后自知叶云水的心思,只将此事略过不提。
“安和宫”里是风平làng静,但这涅粱城里可是翻开了花。
朝堂之上都知这袁石麒和袁石弘二人任将统帅前往西北,接替庄亲王爷之职,可还未等离开这皇宫,只去了一趟“安和宫”见太后,袁石弘则被留在涅粱闭mén不出,而袁石麒虽然跟随军队前行,身着一等侯的四爪金蟒袍,却是骑马行军在大部队最末。
无官职、无随行,甚至连个替背行囊的小厮都没有,纵使脑袋反应最慢的人也知他这一等侯来的颇有蹊跷,绝没那番风光……
如此变化定是临行之前在“安和宫”中发生了什么事,可这等秘闻无人敢打听,也根本打听不到,故而只得揣着心思远离袁家,本是准备去往袁石弘处送贺礼恭祝其nv成为太子侧妃的那些人,此时全都在斟酌到底这份礼是送?还是不送?
于是这涅粱城里整**来我往,多数讨论的都乃是袁家这些事到底什么说法?
可是无论如何猜想、无论如何探讨,最终的答案却是在这一行人到达西北之后才传回信来。
袁石麒这位一等侯乃是太后派去给庄亲王爷做马前卒之人,还未等做足两日,一身四爪金蟒袍不抵西北冬日之寒,手脚生疮、身体生寒,卧床不起,随军大夫上前诊治乃被袁石麒持刀削断手臂,更刺庄亲王爷手臂一刃,被其长兄袁石介一刀刺心扎死。
袁石介了结了袁石麒之命后,上书于明启帝自辞此职请罪,却被明启帝相驳,让其戴罪立功,袁石弘上书请战,却依旧被留在涅粱,为人失魂落魄,索xìng大mén不出。
叶云水听着黄公公如讲故事一般,将这来龙去脉给太后与其讲个清楚,随即说道:“……太后与世子妃莫担忧,庄亲王爷的伤无大碍,估摸着这信到涅粱的这些时日,胳膊上的伤疤早已痊愈了。”
太后长叹一声,笑看叶云水,问着黄公公道:“可是有世子妃的信?”
黄公公笑着奉上,“自然少不得。”
叶云水眼前一亮,一把抢过,却是顾不得面红耳赤,当着太后的面就拆开来看,是秦穆戎霸气狂草一首小七言:
“远行边塞刀矢处,
始信人间别离苦。
扬弓疾行蹄踏雪,
望卿莫怨君无书。”
叶云水泪流满面……
第五百一十二章筹
自从进入yīn历十一月,“安和宫”比以往多了几分热闹。
因为再过上几日,便是小兜兜的周岁。
太后这些时日也打起了jīng神,将这宫内的所有宫nv、宫嬷、太监都指使的气喘汗流,可纵是如此,这些宫婢们也兴高采烈,都愿随着这位小世子沾沾喜气。
也是因“安和宫”已空落许久,鲜少有这等欢快之事容她们置办。
叶云水这怀孕三个多月,依旧身体熬不住。
偶尔困乏的一睡便是整日,偶尔又连续两夜的失眠闭不得眼,而且这才三个多月本应不到肚子凸显的时候,这时却已有悄悄隆起,只因冬日穿着的多,外人还瞧不出来。
整日的看着秦穆戎这几月中送来的那一封信,叶云水偶有泪眼蒙蒙。
……想他,本想借着军报的八百里加急,送书信一封,可连续多次提笔,都未能写出半个字。
太后以为她是不愿掺杂军事之中,倒是颇为满意,而后却看她这般难过,特意召她,特意允她去一封书信给秦穆戎。
叶云水苦笑,思索一宿,二日拿去的书信却是让太后惊诧片刻。
没有半个字,而是三个手印,一大、两小,乃是叶云水、小兜兜和姝蕙三人……
太后抿嘴淡笑,让黄公公送到永和殿,八百里加急。
小兜兜这昨儿晚到今儿一早,一直都在添着自个儿的小手,因为叶云水给他涂的不是墨、不是朱砂,而是晾凉的红糖,姝蕙则总是觉得自个儿的小手不干净,跟邵嬷嬷央求着:“要洗手。”
小兜兜不是皇子,依照太后所言,他是第一位在宫中过周岁的小世子,连带着文贵妃在一旁捧着场,这些时日到“安和宫”来给小兜兜送周岁礼的可实在不少,光是那金银物件不提、就是那羊脂白yù、jī血晶石、红黄白翡、冰青yù翠就数不胜数。
小兜兜多了玩物,姝蕙则在一旁陪着,叶云水这迎来送往,偶尔就累的坐在那椅子上睡了过去。
文贵妃整日在这“安和宫”中,那些妃嫔们瞧见如此,纵使心有不悦却也不敢提,而后干脆就送上礼、说上几句夸赞小兜兜的话便离开“安和宫”。
文贵妃便陪着太后闲聊,待叶云水醒来再与其说着周岁礼的安排……
一连几日过去,明日便是兜兜的周岁礼,太后之前传了话,大办,这孩子的祖父与父亲都在西北出征,她这曾皇祖母便要做起主,撑起这个场面,太后如此话语,连带着明启帝与文贵妃都要前来,何况各宫妃嫔?
叶云水对此颇是苦笑无奈,小兜兜自幼便被捧上了天,这将来可该如何是好?
她倒是没那份以此当殊荣的心,受着各宫嫔妃的追捧、得了各官夫人的yàn羡,便觉站的多高?她的这份荣耀要看庄亲王爷与秦穆戎二人能建多大的功,起码二人都完好无损的归来,这便是最大的福了
黄公公和吴嬷嬷准备着小兜兜明日抓周的物件,因乃在宫中,故而这抓周的物件更守了规矩。
秤砣、竹简书、财神像、双龙衔钟、官星印、食神盒、将军盔、串铃、炊具、墨斗、陀螺乐、酒令筹筒,这十二种物件各自代表着说法,这物件给叶云水拿来,又听着吴嬷嬷在一旁逐样的说着,叶云水只觉得头大,连忙摆手言道:
“嬷嬷了解便罢,不用给我回了,明儿就依着你跟黄公公二人多帮衬帮衬,别出什么岔子就好。”
吴嬷嬷在一旁福了福身,“定不会出岔子,世子妃放心。”
叶云水点了点头,吴嬷嬷则先行下去,黄公公则凑到叶云水跟前,嘘声的说着:“世子妃,明儿‘安和宫’摆宴,您今儿早些的歇着,明儿好照料小世子和蕙小主子,不然人多,您又不在,光是吴嬷嬷和邵嬷嬷可没那主心骨。”
这话说的虽隐晦,但叶云水听出黄公公话中之意。
吴嬷嬷与邵嬷嬷看着小兜兜和姝蕙,可终归她们是奴,真若有什么人前来找茬闹事的,她们还是做不了主,而太后的身子又不可能一直都在,难免被人钻了空子。
叶云水点了点头,“黄公公好意本妃心知。”
“咱家可是盼着世子爷、世子妃好,盼着小世子好。”黄公公说完这话,二人心照不宣的一笑,叶云水自知这黄公公也是在寻找退路。
太后身子坚持不了太久,而他要么陪葬,要么再另寻个主子,可他服侍太后已久,这宫中谁能容得下他?
能得个恩赐,出宫自谋生路是寻常宫妃跟前的太监最好的盼头,可黄公公他这等自幼进宫,在外没有任何出路的人,出去不跟寻死一样?
如若庄亲王府能站得稳、立得住,叶云水又是心慈之人,收容他到庄亲王府那是他最好的归宿。
叶云水说起庄亲王府,“……王府他人不用请来,只劳烦你知唤一声四夫人即可。”
黄公公领了令,又拱手行了礼,未在多说半句则退下去筹备明日之事。
叶云水沉了沉,叫来了花儿,“明儿一定跟着我,如若瞧见我困乏睡过去,就把我给掐醒。”
花儿瞪了眼,“这怎么行?”她一个奴婢,被带入宫中,还敢掐世子妃,莫说没这胆子,就是有这胆子对着叶云水也下不去手啊?
“让你这么做自有缘故,明日那么多咱惹不起的人,我若真出了点儿什么事,兜兜和姝蕙连带着出了危险怎么办?”叶云水说到此,又是叮嘱道:“可一定要掐我,不怕疼”
花儿无奈的点了点头,虽然心知叶云水所言也有道理,可看了看自个儿的手,脸上则是哀苦,刚刚听了这话手抖跟着麻,明日这手哪能好使?
明日的周岁礼已有宫中众人跟着筹备,叶云水索xìng把心全放了肚子里,天刚刚一黑,她就躺床上睡了过去。
这一宿,叶云水睡的极为踏实,连梦都没做一个,好似只闭上眼,再一睁眼就是第二日天亮。
起身洗漱,“安和宫”中的宫nv、宫嬷早都已经开始准备,吴嬷嬷抱着小兜兜过来时,可是已经连衣裳都穿好了
“叫一声娘……”叶云水接过小兜兜抱在怀中,又如以往似的教习他开口说话,小兜兜不开口,就是“咯咯”的乐,在叶云水的腿上蹦来蹦去。
吴嬷嬷在一旁言道:“世子妃可莫急,小世子还小,两岁开口都不晚。”
叶云水只叹气不言,现代的孩子可是七八个月就有开口说话的,周岁开口已经不早,两岁开口可是迟了……可这小子就是整日的乐,不肯好好的学说话,这的确让叶云水颇有发愁。
花儿从外进来,上前道:“世子妃,太后传您陪着用早膳,您还是快着点儿,莫让太后久等。”
叶云水点了点头,今儿可是个重要的日子,不能光想着兜兜说不说话的事……扶着花儿的手往外走,吴嬷嬷和邵嬷嬷带着兜兜和姝蕙跟随其后……
太后坐在“安和宫”的后殿,菜肴摆满一桌。
叶云水先给太后请了安,太后则笑看着她,“快坐,今儿可是哀家曾孙的好日子,咱们这早膳也省不得”
连带着小兜兜和姝蕙也被赐了坐,乐裳与十四郡王也被叫了过来,太后允了动筷,黄公公伺候太后用膳,花儿服侍着叶云水。
姝蕙看着叶云水,叶云水指了什么吃食,她也伸着小手指,叶云水用帕子抹抹嘴,她也从邵嬷嬷那里拿过帕子抹抹嘴,食不言、寝不语,这一顿早膳也不过是筷碗偶碰出叮当微响,最大的声响便是小兜兜在一旁吧嗒着小嘴,偶尔发出“咯咯”笑声。
太后擦了嘴、撂了筷,叶云水与乐裳也先后跟随,小兜兜还在那里吃着,叶云水正yù拿过他的小碗,太后则是没让撤,“他一个小家伙儿,又是今儿周岁礼的正主,用不着守这些个规矩,哀家守这一辈子规矩,可是烦透了,把这小子抱哀家这儿来,哀家瞧瞧他这装扮。”
叶云水先是道了谢,随即抱着小兜兜上前,手里攥着一块儿酥甜饼,又被太后抱了怀里,小兜兜如以往那般先对着太后的脸“吧唧”的亲了一口,随即把那酥甜饼往太后嘴里放。
太后笑灿着高兴,亲自用帕子给小兜兜擦了擦嘴,“这小子,不会说话却先会哄人,长大了可是个小人jīng”
“世子妃也是个有心的,整日的教,这还未开口说话,已经整日在旁读诗、读著给小世子听,本宫这也在一旁跟随着学,将来也以此来教十四郡王。”乐裳跟着chā了话,太后看着她,又看了看叶云水,笑着道:
“你哪里用跟着学?这十四郡王乃是云水给接生的,将来这教习的活儿也jiāo给她就是了,你啊,就跟着哀家一样,只想着如何在这些小娃娃身上找乐就是福气”太后这话说出,乐裳与叶云水二人对视一眼,都看出对方神情中的肯定之意…
第五百一十三章庸
临近中午,明启帝、文贵妃到此,而太子、太子妃与侧妃袁蝶锦也一起跟随到来。
叶云水倒是仔细的看了袁蝶锦几眼,那一身锦袍穿在身上,就好似孩童穿身戏装,怎么瞧都不合适……年仅十三啊
袁蝶锦好似被人瞧惯了,只是红着脸低头,跟随在太子妃之后,太子妃给谁行礼请安,她便跟随着行礼,那一板一眼的福礼纳的倒是规矩,显然是之前已有人特意的教习过。
明启帝只看着小兜兜说了几句“此子独一无二、定有大成”之类的话,又赏赐了一套金碗,随即便带着众人祭拜祖先,连着小兜兜都被叶云水扶着磕了一个头。
祭拜完毕,明启帝与太后问候寒暄几句,则先行离去。
文贵妃今儿格外兴致勃勃,明启帝一走,她算是成了来的这群人中之主,笑灿的抱着小兜兜好一通亲,笑着道:
“可别误了时辰,先抓周,稍后再说闲话,瞧瞧这小家伙儿将来能有什么大的成就,本宫再考虑如何赏赐。”
秦中岳在一旁赞道:“对对,别误了时辰,二弟妹?”说完此话,秦中岳则看向叶云水,叶云水本是心中庆幸这明启帝先行离去,轻松些许,可孰料这口气还没喘完,秦中岳又叫上了她。
上前福了福身,叶云水出言道:“太子殿下有何吩咐?”
“二弟妹脸sè不佳,可是近期身体不适?”秦中岳的目光盯着叶云水,让叶云水浑身máo骨悚然,连忙退后回道:
“谢太子殿下关心,臣妾无事。”说罢,叶云水连忙召唤了吴嬷嬷和邵嬷嬷,“……别耽搁时候了,免得太后她老人家过度劳累。”
吴嬷嬷与邵嬷嬷二人领命而去,叶云水本还yù等候一下夏氏到来,可如今这个时辰她还未到,却是不好再等候过久,容易引出不必要的事,莫不如早早把这抓周礼行完,赶紧把这秦中岳打发走……
太后看着秦中岳却是半句话未提,文贵妃则抱着小兜兜到太后跟前,笑着道:
“就在太后的眼皮子底下行这‘抓周礼’,看他能抓出个什么物件来”
太后笑着摸摸兜兜的小脑袋瓜,而这时宫nv们全都把那十二个物件送了上来,秤砣、竹简书、财神像、双龙衔钟……
“回太后、文贵妃娘娘、世子妃,所有物件都预备齐了。”吴嬷嬷上前,一一将物件摆好,众人正准备着让小兜兜上前抓一个,孰料秦中岳却是忽然拦住,看着那官星印道:“这是何物?”
“官星印”文贵妃直言回答,“太子殿下连这物件都不记得了?当初您年幼时,可是直接抓的是太子印。”
文贵妃这话说的略是yīn阳怪气,叶云水不知何为,却听秦中岳点头道:
“那时怎会记得,只是而后听本宫母妃说起,那是抓了官星印后,父皇又让人准备十二个大印,让本宫从中挑选,正好挑中的太子印,本宫如今倒是有一提议,如若小侄儿也抓了官星印,不如也选十二个大印让他从中再选一次?”
秦中岳这话说出,却是让文贵妃都倒吸一口凉气,那微皱的眉头和目光显然在思索秦中岳是否心里又有什么花花主意?
让小兜兜一个小世子与他这位太子用同样的法子行抓周礼,这消息如若传出,可实在不太合适,而此时明启帝又已离开,文贵妃却是有些拿不定主意……此事说大便大,说小即小,都看这秦中岳对外如何一番说辞,想到此,文贵妃则看向了叶云水。
叶云水这会儿是半点儿困倦之意全无,心里虽知这秦中岳会出什么歪歪道,却没想到他会在这抓周礼上寻由子。
庄亲王爷与秦穆戎二人如今在西北征战,小兜兜纵使抓了官星印,然后再选十二印来抓,无论抓到哪个都是错。
秦中岳暂且不会说什么,可就怕往后yù夺军权时,连带着小兜兜抓了官星印又与太子一般再抓十二官印的事被摆出来,可着实的让庄亲王爷与秦穆戎都难做。
叶云水顾不得再多思忖,只得上前言道:“太子殿下好意臣妾心领,可您贵为太子,公楠只是一介小世子哪里能与太子殿下同礼?此法使不得。”
如此推却,可秦中岳却摆了摆手,依旧坚定不容拒绝言道:
“哪里行不得?这大月国若说太子只有本宫一位,可若说亲王小世子,可不也只有公楠一位?行得,行得”
秦中岳这话说出可谓是带着刺儿,叶云水正在思忖该如何推,太后却是道:“不用为难,就按照太子说的办。”
太后发了话,叶云水倒是一愣,看着太后依旧那么淡然的笑,她只得撂下心头的疑虑,遵照太后的意思办,秦中岳笑着看了看太后,却是张罗着让小兜兜快行这“抓周礼”。
太子妃与袁蝶锦二人也凑上前来,都围在这凤榻周围,叶云水只心里头期盼着,小兜兜可别抓那官星印,哪怕是抓那一“酒令筹筒”,被外人讽这孩子将来会是个纨绔世子,她这心里也没半点儿不悦。
这什么抓周不过是个习俗,依照叶云水的心思,她是半点儿不信的,可在这时代、这地界,抓了那不好说辞的物件,可就容易惹出大事了。
小兜兜被放置在那十二个物件中间,坐了那凤榻之上,小眼珠挨个的瞧,太后一直淡笑的看着他,文贵妃心中也与叶云水一样的想法,可她并非是不信这“抓周”的风俗,而是不愿因此而惹出什么事来。
秦中岳的眼睛瞪的好似铜铃,更是不停的指着那官星印让小兜兜往那方向看去。
太子妃孟yù欣此时却一直在看着叶云水,对小兜兜抓周却未太关注,叶云水心里头不停的念叨着:千万不要抓那官星印,千万不要抓……
秤砣、财神像、官星印、将军盔、酒令筹筒……这些物件在小兜兜的眼珠子里转啊转,看着哪个都稀奇,都乃他之前从未见过的物件,小手转了半天,却是忽然往叶云水这方看去,似是在问他可拿哪个?不可拿哪个?
叶云水此时半点儿表情都忍住没露,这时候不能开口说话,也不能用手指,对兜兜这刚一岁的孩子来讲很容易理解错误,那不是适得其反?
越不愿小兜兜拿什么,这小子反倒是把手伸向了官星印
只是伸过去,碰触了两个手指头,未等拿在手里,秦中岳则立马上前,拱手笑着道:
“恭喜太后、恭喜世子妃,小侄儿碰了这官星印,命中有官、官运亨通,自幼生来便是这亲王小世子,将来前程锦绣、不可估量啊”
说到最后这“不可估量”四字,秦中岳的话语带了一股子yīn损告诫之意……
如此硬说小兜兜选的是官星印……众人略有惊讶,而后便随即故作欢笑当做此事就成,除却太后与文贵妃以外,无人能驳秦中岳话语之意,可太后没有什么反应,文贵妃自也是把嘴闭上,算是认了这官星印就是小兜兜所抓之物。
孟yù欣脸上没什么表情,那袁蝶锦倒是好奇的抬头看?( 药窕淑女 http://www.xlawen.org/kan/8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