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新辣文小说网 > 青春校园 > 揭秘天后王菲扑朔迷离的感情纠葛:王菲画传 > 揭秘天后王菲扑朔迷离的感情纠葛:王菲画传 第 3 部分阅读

第 3 部分阅读

    匾淦鹫舛尉彼担骸?992年春节,大年初一,她打电话给我拜年,并且问我。她下一步应该做什么。我告诉她要马上回来。在香港只要半年,人们就会忘掉你是谁,以前的努力都会付之东流了。我还给她分析了当时的情形,我的另外一个学生梅艳芳宣布不再领奖,歌坛女歌手正缺乏新生力量。王菲外表不错,唱功也好,怎么可能不红呢?就这样,王菲在大年初三回到了香港。”  告别美国的月亮,香港的太阳开始明媚起来。

    容易受伤的女人成了红女人(1)

    回到香港,下飞机第一件事,便是赶去拜访师父和师母,聆听师父的教诲。  对于王菲坚毅决断的性格,戴思聪十分欣赏,同时,他发现,她离港驻美的时间虽然很短,思想却成熟了许多,对世事人生的看法,有了很大的改变,尤其是在师尊长辈面前,变得前所未有的乖顺。师徒俩坐在一起聊起来,谈香港歌坛的现状,谈未来的发展方向。王菲也谈起她对美国流行歌坛的了解,谈被认为另类的摇滚在北京的悄然兴起。  戴思聪说,纵观香港歌坛,目前主要还是男歌手的天下。谭咏麟、张国荣是宝刀不老,陈百强、张学友异军突起,刘德华、黎明虽然功底不怎么样,但他们非常投入,兼且人气极佳,因此后劲十足。与男歌手相比,女歌手的情况则相对要弱得多,迄今为止,香港女歌手,仍然无人能够和梅艳芳叫板。梅艳芳正处于一个极其尴尬的境地,只要她还在舞台上,每年的各类大奖,非她莫属。一些与之竞争的公司,已经开始有了微词,甚至买通媒体,指责梅艳芳压制了新人。就梅艳芳自己方面来说,所有的大奖她都已经拿过,再拿也没有太大意义,自己的存在确实给一些新人造成了压力和障碍。鉴于形势,她只好宣布从此不再领奖,将机会让给新人。实际上,真正有实力与之相拼的新人,在戴思聪看来,是根本没有。目前,香港歌坛,正处于梅艳芳退出后的真空状态,也正是王菲冲出的绝佳机会。他告诉王菲,他已经设法和陈家瑛取得了联系,陈家瑛回话说,她注意过王靖雯,只是了解还不全面,希望能够多听一些她的歌。戴思聪已经将王菲的一些歌带资料转交给了陈家瑛,估计这几天就会有回音。  陈家瑛是香港歌坛的著名经纪人,当时,她的旗下,有多名实力不俗的签约歌手,尤其是陈百强,能够以一曲《一生何求》唱红两岸三地,陈家瑛功不可没。听说陈家瑛有兴趣担任自己的经纪人,王菲兴奋得差点跳起来。  她当然清楚,一个歌手是否成名,他背后的人同样十分重要。尤其是经纪人,代表歌手参与整个包装过程,并且通过自己的关系和能力,负责联系词曲创作、形象包装、宣传策划等一切活动。一般著名的经纪人,对歌手的选择是非常严格的,没有相当把握,他们不轻易和普通歌手签约。  实际上,比王菲更兴奋的是陈家瑛。陈家瑛第一次成了大嘴巴,逢人便说,自己刚签了个歌手,叫王靖雯,嗓子好得不得了,将来一定会大红大紫。她甚至说,这是她从事这个行业以来,遇到的最好的一个歌手。以前和别的歌手签约,她总得在声乐训练方面操不少心。现在这个王靖雯,基本功非常好,悟性也好。林燕妮在《冷面丽人——王菲》一文中,就曾谈到陈家瑛当时的心情:记得在1992年,陈家瑛跟我说:“我找到了个嗓子好得不得了的女孩子。”这个女孩子就是王菲,阿菲不负家瑛所望,轻易攀到天后歌星的位置。

    容易受伤的女人成了红女人(2)

    陈家瑛当了王菲的经纪人,立即就着手筹备推出她的第四个专辑。可没料到,这项工作正在进行当中,出了一件大事,她旗下的金牌歌手陈百强出事了,因病送到医院后,一直昏迷不醒。陈家瑛大受打击,不得不将一些工作尽可能向后推,以便有更多的时间处理陈百强的医疗事宜。  因此事冲击,王菲出新专辑的事,不得不延迟。唱片公司只好出了两张王靖雯的精选辑《Shirley Once More》和《More Shirley》,虽然不是原唱的个人专辑,可这把声音,立即受到了歌迷的喜爱,两张唱片销量不俗,尤其是《Shirley Once More》,冲破白金数字,为唱片公司赚了一大笔钱。唱片公司在第一个精选辑卖出好价钱以后,准备接二连三推出。陈家瑛自然不干,坚持如果再出,就一定要出原创歌曲。  在这一年的下半年,王菲的第四个专辑《Coming Home》在唱片公司和陈家瑛的精心安排下面市。在演唱风格上,王菲借鉴美式P&B和骚灵乐风,令香港歌迷耳目一新。唱片推出一周,各大经销商纷纷表示已经售罄,要求唱片公司立即追加。  这张专辑中,《浪漫风暴》、《Miss You Night & Dy》、《容易受伤的女人》、《不相识的约会》、《把钥匙投进信箱》、《这些那些》、《开心眼泪》、《重燃》、《兜兜转》、《Kisses in the Wind》等歌,几乎每一首都受到歌迷的热捧。其中最经典的是《浪漫风暴》这首歌,在当时就已经对王菲前期的演唱风格进行了定位。王菲式的独有拖音风格,在此定型,并且成为她的招牌。其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她基本就是沿着这条路线在走。而最受歌迷追捧的,却是《容易受伤的女人》。正是这首《容易受伤的女人》,为王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成功。  那年的年底,整个香港的大街小巷,都能听到歌迷们哼唱:情难自禁,我却其实属于极度容易受伤的女人/不要不要不要骤来骤去/请珍惜我的心/如明白我继续情愿热恋,这个容易受伤的女人/不要等,这一刻请热吻/终此一生也火般的热吻。  这首歌,获得当年香港无线电视台劲歌金曲十大金曲奖,其后又获得劲歌金曲金奖、香港电台十大中文金曲奖、香港商业台叱咤乐坛流行榜至尊歌曲大奖及全国专业推荐银奖。  这张唱片,更是获得了香港歌手最高荣誉:白金唱片奖。  一夜之间,王靖雯站到了香港乐坛的最顶峰。  面对忽如其来的荣誉,王菲说:“一张《Coming Home》的唱片,将我的情况改变。特别是一首《容易受伤的女人》,让我被更多的人认识,在外间的观念是‘我红了’。身为局中人的我,却有另一种感觉:其实没有什么不同。无可讳言,这首歌带给我许多荣誉,但是我对这没有共鸣。而许多人开始喜欢我,这种感觉也不是骤然而至,而是慢慢的来,在忙忙碌碌中,渗进我的生活。”

    迷失在摇滚中爱情开始疯长(1)

    王菲成名了,可王菲并不真正快乐,根本原因在于她不能像在美国那样自由。她的一切被人安排,包括穿什么衣服、蓄什么发型,时间自然不用说,行程都是由经纪人一手掌握,甚至是什么说话,也都是事先安排好的。  并非她不喜欢自己的新经纪人陈家瑛,恰恰相反,她和陈家瑛一见如故,感情突飞猛进。但心中的不快乐,与此无关。让她心烦的是工作打乱了她的生活,她仿佛生活在工作中而不是工作在生活中。她厌恶做作,憎恨伪装,她希望以自己的真实面目出现于人前,哪怕真实面目是丑的。  于是只要有机会,她就飞回北京。她渐渐有了一种感觉,香港是办公室,是与工作相关的,是疲劳和伪饰。北京是家,是一个可以释放心情的所在,是一个展示自我的所在。家是一个极其奇妙的地方,你在外面累了,可以回到家休息。你在外面伤了,可以回到家疗伤。甚至你在外面厌倦了人模狗样衣冠楚楚的日子,你可以回到家一丝不挂。北京就是这样一个地方,在这里,王菲不用担心自己说错话,不用担心自己得罪人。她可以随心所欲地装扮自己,既可以让自己成为村姑懒妇,也可以让自己成为公主格格。  尤其是走进北京摇滚圈子后,让王菲有了一种新的生命体验。  她认识很多摇滚乐队,参加他们办的Prty,玩摇滚乐,激起青春之火,敢于挑战现实,敢于在幽黑迷乱年代里张扬一颗颗赤诚之心。她说,那些人生活在压抑氛围之中,精神苦闷迷茫,体内充满了不满情绪和反叛精神。他们借着摇滚的狂放不羁向世人宣布:一切是真性情。他们不为赚钱,与商业演出没有丝毫关系,在一个越来越经济越来越商业的社会中,固执而又坚强地守卫着最后一块领地不被污染。在这个圈子里,王菲发现了自我找到了自找,灵魂深处发出的共鸣音异常强烈。她甚至觉得,自己是误入歧途,应该站在摇滚圈子才对。她认为自己天生就应该是这个圈子中的一员,因为他们的狂放不羁,他们的傲世独立,他们的释放自我,是王菲早就寻找的自认识他们才终于醒悟的感觉。  几年后,北京摇滚乐队在香港红矗逵菅莩觯侄映稍蓖醴频暮门笥阎缓斡旅娑韵愀塾槔秩λ盗艘环篮椎幕啊K砸焕乐谏叫〉挠锲担骸跋愀鬯拇筇焱趵铮苏叛в阎猓渌亩际切〕蟆!闭饣霸谙愀塾槔秩ν断铝艘幻吨匕跽ǖ偈币鹣愀凵缁嵋黄蠡K拇筇焱踝匀徊换崴凳裁矗杀还髯哟虻沟囊淮俗蛔×耍追字冈鸷斡挛拗裢! ∫黄按蛏校醴评洳欢∫挥锏榔菩K担惺裁春闷模咳思宜盗苏婊啊2坏ナ翘焱酰姓飧鋈ψ拥母枋郑鋈鞯南肴ザ鳎鞯南肴プ鎏焱酰讼氲玫较胍模家汲闪诵〕蟆5〕蟛淮硎裁矗〕笠灿猩婕壑担蝗徊换岽嬖谀敲淳谩;褂型醴泼挥兴党隼吹幕埃涸谡飧鋈ψ又校磺卸际潜话暗模疾磺宄氖钦婺氖羌伲拖褚桓鋈プ隽苏菔质踔蟮呐耍斜桓谋涞囊磺校闪怂约海阋丫苣逊智寮俸驼嬷涞慕缦摺T谡飧鋈ψ樱崃嘶橐牙掀藕⒆硬刈乓醋牛⒘朔枰话阏仪槿巳从止已蛲仿艄啡狻?br />

    迷失在摇滚中爱情开始疯长(2)

    与此相反,真实地活着,正是摇滚歌手们追求的终极目标。  王菲爱上了这个圈子,在这里她看到了一种刻骨铭心的真,这正是自己所期望所追求所需要的。这是她内心深处的乌托邦,是她梦中的伊甸园。在这个伊甸园里,爱情之花,悄然开放。  留连于北京摇滚圈的那些日子,她和这个圈子里许多人成了好朋友,前面提到的何勇,以及常宽、峦树、窦唯,还有这个圈子周围的一些追随者,其中也包括一个唱通俗歌曲的名叫姜昕的女孩。这确实是一个另类的群体,他们是一帮快乐的穷光蛋,仅有的一点点钱,全都投进了他们酷爱的摇滚之中,口袋里的钱,往往连吃一顿饱饭都不够。长发披肩是他们的招牌,破了大洞的牛仔裤是他们的形象。后期摇滚乐者将此当成标新立异的追求,但在摇滚乐发展的前期,这些很难说不是他们的窘境所致。没有钱理发,于是让长发飘起来,没有钱买衣服,于是弄来那种经磨耐磨的牛仔裤,一直穿到浑身破洞为止。全世界的摇滚乐发展,走的是同一条路,后来倒自成一体、自树一格。  同是唱歌,王菲的一切都被别人安排,而摇滚人却自行其事。可以想见,这个圈子对于她的吸引,是何等强烈。  在香港,王菲毕竟是星了,一颗正在冉冉升起的新星。于是,媒体开始对她格外关注。狗仔队发现王菲常常往返于北京香港之间,便觉得这里面大有文章。秘密跟踪的结果,他们发现王菲和摇滚歌星常宽走得非常之近。于是,一则报道在香港抛出,称王菲经常回北京是因为秘密拍拖,男友便是摇滚歌星常宽。  香港传媒搞对了方向却搞错了对象。  那时,王菲确实和一名摇滚歌手拍拖,但不是常宽,而是黑豹乐队的主音歌手峦树。

    黑豹乐队里的窦唯(1)

    有关王菲和常宽的绯闻尚未落幕,香港传媒又开始盛炒她和黎明拍拖的绯闻。这段绯闻的缘起,完全因为他们在电视连续剧《原振侠》里有激|情表演。  卫斯理科幻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原振侠》,并非王菲的表演Chu女作。早在王菲1991年去美国之前,就曾拍下平生第一部电影。这部电影名叫《莫欺少年穷》,典型的香港早期电影模式,很俗气却又极能迎合当时香港人心理的一个故事。影片的男主角是黄家驹、黄贯中、阿强和叶世荣,王菲在片中扮演叶世荣的女友,片中,Beyond四友是富有正义感,为共同的音乐梦想而奋斗的好兄弟。可在生活里,他们挫折不断,困顿潦倒,却又不屈不挠。作为叶世荣的女友,王菲在片中戏份很轻,只是一个非常普通的配角。但当时已经是影坛大哥的黄家驹,对王菲大加青睐,多次公开表示:“王靖雯日后一定会红。”  《原振侠》是王菲的第一部电视剧,无论是在片场还是在生活中,王菲和片中担任男主角的黎明都非常亲近,而黎明又是一个绯闻大王自然会引出绯闻。其实,这完全是误传。因为同是戴思聪的门生,又同样来自北京,两人在戴家相识后,立即成为好朋友,是一件极其自然的事。何况,王菲当时到香港不久,交际圈子非常之窄,没有几个知心朋友,遇到一个会说普通话的,私下有些交往,是很正常的。兼且,两人对北京都怀有一腔热情,王菲要回北京约会自己的男友峦树,黎明要去北京参加一些社交活动,两人结伴而行,也在情理之中。  香港传媒极其偶然地发现两人一同出现在香港机场,而且坐的是同一班机,目的地又都是北京,因此大哗,认定他们在拍拖。并且断言,黎明是一个大花哥,闹绯闻比吃生菜还频繁,他们的这段恋情,根本不可能有结果。  看到这些报道,王菲只是淡然一笑。她是一个极其有主见的女孩,她心里清楚自己需要什么样的男人,需要什么样的感情。第一,她不喜欢话多的男人;第二,她不喜欢高调的男人;第三,她又不喜欢沉默寡言的男人。仅从这三点来看,黎明都不在她的选择之列。何况,她喜欢的男人,是那种极成熟,极有主见,极有个性的。他不一定要高大英俊风流潇洒,但他一定要卓然独立。这样的人,在香港歌坛难以见到,但在北京摇滚圈中却有大把。  窦唯就是其中一个。  王菲认识窦唯的时候,窦唯只是一个符号,一个带着“玩摇滚的”四个字的符号。  就像长期生活在鸭群中的丑小鸭突然发现天鹅才是自己的同类,王菲走进北京的摇滚圈子之后,顿时有一种如梦方醒的感觉。走进这个圈子,她第一次发现自己如此接近自己长久以来的梦想。她开始痴迷,开始沉醉,开始留连忘返,甚至想脱离香港的那个圈子,投身于北京的这个圈子中,投身于这个属于自己的理想,属于自己的梦想的圈子,做一只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天鹅。

    黑豹乐队里的窦唯(2)

    那时候的窦唯,在这个圈子里初露锋芒,成为很多痴迷于摇滚的少女们追捧的对象。  王菲仅仅因为常宽、峦树和窦唯是音乐之友而与之相识,她并不十分清楚,窦唯因为早年父母离婚,和母亲以及妹妹住在北京一处老四合院里,不清楚这个三口之家,正过着十分清苦的日子。更不清楚因为父母婚姻的不幸给窦唯的人生,罩上了挥之不去的阴影。自然,如此年轻的她,也不可能知道,个性极度张扬的另一面,便是极度的自私和以自我为中心。  人生的许多事,正如一首歌中所唱,需要30岁以后才明白,或者需要受伤之后才明白。但明白之后,一切已经晚了,人生没有回头路,时光流逝,永不再回。

    爱情是一场不平衡的战争(1)

    有关王菲和窦唯的开始,还得从窦唯的前女友姜昕说起。  姜昕还是一名女大学生的时候,极其偶然地踏进了摇滚圈子,并且认识了窦唯。据姜昕说,第一次见面,窦唯便对她展开攻势,但那时她只钟情于高大英俊的男孩,窦唯离这个目标有些远,她因此没怎么放在心上。也是在那一晚,窦唯给了她一个预警,叫她离他的那些朋友远一点,因为这些人会“吃”了她。她没有听取窦唯的忠告,不仅和那些人走得很近,甚至因此退学。一年以后,她和窦唯第二次相遇,他将她带到了朋友租下的房子里,两人从此开始恋爱,并在不久后搬到了窦家过起同居生活。  他们分手多年以后,姜昕写了一本自传体小说《长发飞扬的日子》,讲述了她和窦唯的这段恋情,其中自然少不了王菲。后来,姜昕在接受媒本采访时称,小说中的D便是窦唯,而王菲则以“她”代称。  其实他们早就认识,只是那时候,大家各有各的生活,各有各有情感,互不相干罢了。关于她,我只知道她早已离开北京,偶尔会飞回来看她的男友,在一些Prty上也见过她几面,仅此而已。  H乐队去了一次她在的地方演出,回来后听说她和她的男友分手了。但这当然和我没有什么关系。  然后,有一天下午,我一个人在家,邮差送来一张包裹提取单,发件人处写的竟是她。这让我觉得多少有点儿意外,因为在这之前她和D好像从来都没有过什么联系。那一段儿我和D一直很好,所以我也就没太多想。只是有点儿奇怪,她会有什么东西要寄给他呢?等D回来后,我把单子交给他,他去邮局取回了东西,是一箱CD唱片和一顶很漂亮的线帽,除此之外,还有一封信。D把信拆开来看了,然后很大方的顺手塞给了我:“没吃醋吧?”他笑着探过头来观察了一下我的表情,发现我多少有点儿不太自然(是想表现得若无其事来着,可那么一大箱原装CD,又从那么远的地方寄来,大概要花不少钱吧。普通朋友会那么大方?我怎么能完全做到视若无睹呢?)“别小心眼儿,噢?”D把那顶线帽给我戴上:“这个给你还不行吗?去照照,好看死了。”他吻了一下我的脸颊,又做了个他拿手的鬼脸儿,就兴致勃勃的跑去拆那些CD了……  我看了那封信,虽然他让我无话可说,可好奇心还是让我不能不看:那是两张淡蓝色的信笺(要是我,大概也会选择这样的颜色吧),字迹干净整洁,无非是写了一些最近心情不好的话……只是在最后,她说:你以后可不可以别再叫我小X?  这段情,一开始就注定会充满风雨。然而,身陷情网的王菲,哪里知道这些?

    爱情是一场不平衡的战争(2)

    按照姜昕的说法,她和窦唯同居几年这件事,在圈内并不是什么秘密,王菲应该是清楚的。因此,后来有一段时间,传媒指斥王菲是第三者。  站在姜昕的角度,王菲是后来者,传媒指责她是第三者,似乎也不为错。但在姜昕和窦唯同居到王菲出现这三年间,姜昕和窦唯也是几度分合,王菲是否在这期间走进窦唯的生活,亦是难说的一件事。  姜昕在她的自传体小说中谈到她和王菲之间的一次正面冲突。  那是春天的一个晚上,窦唯离开黑豹之后自建的乐队经过一个冬天的秘密训练,终于准备登台亮相了。出发之前,姜昕亲自为乐队的每一个成员化妆。分别时,窦唯反复叮嘱:“你一定要去看这场演出,顺便帮我盯着点,听听大家的反映,看还存在什么问题。”当天晚上,姜昕也有演出,不可能在开演前赶到。窦唯说,他会和主办单位交涉,尽量把他们的出场时间往后推。  当天晚上,姜昕参加完自己的演出赶过去时,那个演出才进行一半,但窦唯他们的演出已经结束,乐队的其他人都在,窦唯却不知去向。乐队的队友告诉姜昕,窦唯出去“飞”点儿(吸大麻),一会儿就回来。姜昕不相信,在那里一边看演出一边苦等,直到最后一个乐队表演,仍然没有见到窦唯,再找他的那些队友,也早已不知去向。姜昕的朋友出面打听,得知王菲当天下午飞回了北京,并且来到了演出现场,窦唯是和王菲一起走的。  然后,姜昕忽然想起,王菲每次回来,总是住在某一间酒店,她因此打电话去酒店查问,果然找到了王菲的房间号码。她拦了一辆出租直奔酒店,然后不顾保安的查问,直奔王菲的房间。在那个房间的卫生间里,姜昕见到了窦唯,他刚洗过澡,头发是湿的。此事惊动了酒店保安部,三个人被以某种理由带到了保安部办公室。王菲是“外宾”,很快便被允许返回房间。窦唯和姜昕则被留到第二天早晨。出门后,两人先还默默走了一段,后来,窦唯越走越快,拉开了同她的距离之后,开始向前跑,然后就从她的眼前消失了。  据香港媒体报道,那段时间,王菲只要有机会,就往北京跑。后来,人们才知道,她是回北京打这场战争,并且早已经摆出一副不获全胜,誓不收兵的架式。王菲后来也用一首歌《将爱》中唱出了自己当时的感受:“风风火火,轰轰烈烈,我们的爱情像一场战争,我们没有流血,却都已经牺牲,掩埋殉难的心跳,葬送一世的英明”。  这首歌绝了,几乎成了所有王菲式爱情的写照。

    胡同口涮马桶的天王巨星(1)

    1992年,王菲红了,红了之后的王菲,自然是媒体关注的对象。许多记者一涌而上,争相采访她,并且无一例外地问起她对爱情的看法以及未来男朋友的标准。  记者问她,希望将来得到什么样的爱情。她坦然回答说,这个很难说清楚,主要看是否有感觉,没准在电梯里遇到个水管工就爱上了。记者又问她,可以描述一下你未来男友的外貌吗?她带点神秘而幸福的语气说:“也没什么特别的条件。不过,一定要懂国语。还有,我喜欢眼细细,单眼皮的人,就是那种非常普通的北方人。”其实,王菲的这句话,已经泄露了天机。窦唯就是这样一个男人,不帅,却非常有个性,才华横溢而又独断独行。  到了1993年,王菲第一次亲口承认了她和窦唯的亲密关系。她说:“我可以说,我们现在的确很要好。”又说,香港媒体将她在黑豹的恋人认定是常宽,那是个“美丽的误会”,她说,“那个人从来就不是常宽,他……他可以说是被拖下水的。”从来就不是常宽这种说法颇有意味,暗示在黑豹,曾先后有过至少两个人,所以才有此一说。日后,人们对这段恋情了解更多一些,兼且窦唯曾有过“阴谋”的说词,外间因此认为,王菲这次承认恋情,也是“阴谋”的一部分。笔者更愿意相信,这只是王菲打这场战争的一个步骤,一次战略,一种有效利用自己所能控制的媒体资源的宣传攻势。如果一定要和“谋”拉上关系,这是阳谋而不是阴谋。  据姜昕所称,她最终决定退出这场战争,缘于1994年9月所发生的一系列事情。此前的那次酒店事件,窦唯虽然没有向她作任何解释,可冷战一段时间,加上王菲回到了香港,他们又和好如初了。到了这个9月,两人分别有了走|穴的机会,姜昕去福建石狮而窦唯去深圳。那时,手机对于普通消费阶层绝对是奢侈品,他们只能约定,在酒店住下来后,彼此打电话给窦唯的妹妹。可姜昕一天无数个电话打回去,窦颖答复说,哥哥一直没有来电话。姜昕意识到,深圳和香港只有一河之隔,窦唯的神秘消失,肯定和王菲有关。  他终于返回了北京,没料到第二天,她也来了,来到了他在北京某个四合院的那个简陋的家。此时,姜昕才意识到,她原来是和他一同返回北京的,他们一直在一起。  姜昕写道:  那是一个闷热的午后,那突如其来的情形似乎加重了空气里的湿度……那是很奇怪的一天:三个人居然坐在一张桌上吃饭,然后,在一个屋檐下相安无事的处到深夜。当然,我们之间很少对话,可是我知道,每个人的心里都不可能平静……他曾像是对两个女孩儿又像是自言自语的说过那样混乱的一些话。那番话很长,具体措辞我已记不太清,大概的意思是这样的:这是我一直想说的话,我知道也许我这么想太自私了,可是今天,我还是想把我心里真实的想法说出来,不管你们会怎么想。我知道你们爱我,我也爱你们。可是,说实话我不觉得这有矛盾。你们希望从我这里得到的我都可以给你们,所以,我真的不明白为什么我们要让自己痛苦。这些话我一直不敢说,一直放在心里,因为我也在自问:这样想是正常的吗?是正确的吗?我也不是没有推翻过自己,并且强迫自己做出选择。可是那之后我又总会良心不安……我真的觉得,如果是因为爱的缘故,那么做任何一种选择都是错误的……那番话后他分别去拉我和她的手,当时我背靠墙坐在床上,她坐在沙发上,而他就坐在那之间的椅子上。我们都没有拒绝,很奇怪,像是被定住了。他又继续说了些什么,我和她始终都没有插话。后来,他也就不再说了。三个人就那样陷在沉默里。我和她只有过一次对话,那是他去厕所的时候,那天我们都喝了太多的水,尽管很少说话,大概是因为闷吧。而我,他和她,也一直都无比周到的在给对方的杯子里加水。她问我:“你觉得他爱你吗?”我说:“如果不爱,为什么在一起?”她说:“可是他也是这么跟我说的。”

    胡同口涮马桶的天王巨星(2)

    ……  后来,夜渐渐深了,她说她累了,要去酒店了。他说他得去送她。我没有阻拦,因为我也累了。那天晚上他还是没回来,可我还是等了。第二天,他打电话回来,说:“对不起……”我说:“我只想问你一个问题,你爱她吗?”他在电话那边沉默了半饷,然后说:“爱!”我说:“那你还是做一个选择吧。你的理想太高了。”他说:“她也是这么说的。”他又沉默了半饷,然后说:“那……我想,她吧。对不起……”我挂断了电话。  姜昕不情不愿却又无可奈何地退出了,这场战争,王菲终于取得了暂时的胜利。  只要有机会,王菲就飞回北京,走进北京那个小胡同,走进那个小四合院,在那间姜昕住了四年的房子,和窦唯过起了秘密同居的生活。此时,王菲不再是那个正冉冉升起的天王巨星,而是和平凡的老公相濡以沫的快乐小女人。如果日子一直这样走下去,这便是一个最经典的现代童话了。  这就是王菲,为了爱情,她可以不顾一切,可以舍弃一切。  1995年初夏的一天清晨,香港记者摸到了小胡同深处的那个四合院,悄悄地等候一旁准备拍照。此时,其中的一扇门开了,从里面走出一个穿着普通睡衣的年轻女人,头发蓬松,睡眼朦胧。初看上去,这女人和北京的任意一个胡同小巷里的其他女人没什么不同,仔细观察,才发现,她竟然是大名鼎鼎的王菲。王菲的手里,竟然端着一只装夜尿的痰盂,她趿着拖鞋,向那间又脏又臭的公共厕所走去。记者迅速按下了手中的快门,拍下了这张照片。这张照片很快出现在香港的媒体上,整个香港社会,为之大哗。许多人不解,王菲这是为了什么?一个身家数千万的天王巨星,竟然愿过这样的生活?  我们没法知道王菲本人看到这幅照片时的表情,更无法洞悉她的思想。可是,我们能够从她唱的《我愿意》中感受她的心情。  我愿意为你,我愿意为你,我愿意为你忘记我姓名/就算多一秒,停留在你怀里,失去世界也不可惜/我愿意为你,我愿意为你,我愿意为你,被放逐天际/只要你真心,拿爱与我回应/什么都愿意,我什么都愿意/什么都愿意,什么都愿意,为你。

    男人是一本书,女人永远都读不懂(1)

    有人说,窦唯用音乐征服了王菲的心,这话有相当的可信度。这一年王菲推出的新碟《执迷不悔》,被认为是王窦音乐合作的开始,也是王窦爱情的写照:这一次我执着面对,任性地沉醉/我并不在乎,这是错还是对/就算是深陷,我不顾一切/就算是执迷,我也执迷不悔/别说我应该放弃,应该睁开眼/我用我的心,去看去感觉/你并不是我,又怎么了解/就算是执迷,就让我执迷不悔/我不是你们想的如此完美/我承认有时也会辩不清真伪/并非我不愿意走出迷堆/只是这一次,这次是自己而不是谁/要我用谁的心去体会/真真切切地感受周围/就算痛苦,就算是泪/也是属于我的伤悲/我还能用谁的心去体会/真真切切地感受周围/就算是疲倦,就算是累/也只能执迷而不悔。  1994年,王菲终于下定决心抛弃别人强加给她的王靖雯这个名字,恢复自己的王菲真名,改名之后的王菲举办了首次个人演唱会,以连演18场创下乐坛新人演唱会的最高纪录。  而到了1995年,被王菲倒掉的夜香,气味尚在空气中回旋,窦唯再一次和姜昕走到了一起。传媒一致认为,1995年,窦唯和姜昕在唐朝乐队吉他手张炬的葬礼上再次碰面,旧情复燃。  按照姜昕的说法,他们根本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了断。姜昕跑到长春唱歌,是为了躲开一段日子。但自己的衣服等日用品,还在窦唯那里。王菲在那间四合院里倒马桶的时候,只要打开衣柜,不留神还能看到姜昕的衣服。冬天到来的时候,姜昕不得不派人回北京取衣服,那人找到了窦唯。窦唯替她收拾好衣服的同时,还写了一封信。这是窦唯的专用信封,正面两人的名字中间,有窦唯写上的两行英文。上面一行写着:Let’s be Love!后面是一壶清茶,还冒着热气。下边印着To Be In Love With Ech Other。信封的背面是放大的石膏头像,右下角印着四行小字:多而乱的皱纹是岁月层层叠叠的刻度/大小深浅的斑点是过去的记忆/这就是平衡平淡的现实生活/创造出丰富的艺术生命。  信写得很温情缠绵,如同他们从来不曾闹过矛盾一般。题头是“亲爱的昕”,落款是Miss,Kiss—Love。  从长春回到北京后,姜昕过起了租居日子,一直不曾主动和窦唯联系。窦唯事多,自然也没有和她联络。直到1994年的严冬,姜昕跑场子的时候,极其偶然地和他相遇,两人坐在包厢里,不咸不淡地说了几句话。然后在演出结束的时候,窦唯主动邀请她去宵夜,姜昕便如被催眠一般跟着他走了。于是,他们恢复了联系,他给她留下一个话头,说是要去看她的新居。春节过后,窦唯准备将约定变成现实,于是给她打电话。他们约定在街心花园见了面,然后一起去喝咖啡,再然后顺便吃了晚饭。接下来便是参观她的新居,非常自然的,直到第二天早晨,他才离开。

    男人是一本书,女人永远都读不懂(2)

    王菲不得不将这场爱情保卫战继续打下去。这一年,她疲于奔命,穿梭于京港两地。甚至推掉了所有能推的工作,只有确实推不掉的,才勉强应付一下便飞回北京。王菲的经纪人解释说,因为她身体有恙,不得不回北京休养。记者们看到的,是王菲一步不离地跟在窦唯身边。窦唯忙他的工作,王菲则像个初恋的少女,捧着一本小说坐在角落里幸福而又满足地读个不亦乐乎。  这个圈子永远都没有铁板订钉的了,有人向传媒报料,称窦唯和王菲发生情变,记者们立即围住了姜昕。姜昕高调出场,对记者说:“我真的不能接受,王菲回北京,他就找王菲。王菲到香港去了,他就来找我。这样的关系已经维持了一段日子。”  这段话让所有的菲迷们迷惑了,他们怎么都没有想到,这个现代版七仙女和董永的故事,竟然演变成这样。  对于姜昕的说词,窦唯不肯回应,只是继续拉着王菲的手,在公开场所露面。记者问他,你爱的人是谁?他说,他爱的只有王菲。记者又问他,你花不花心?他坦率地承认,过去是的,现在不会了。王菲则以一句话应对“情变之说”:一切都没有改变。  真的没有改变?有人说,爱情令人盲目。此时的王菲,显然是盲了。她没有看到海誓山盟背后那永远都无法读明白的男人心事。  王菲不止一次公开承认,她是个糊涂的女人。世上事往往如此,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谁都能一眼看明白的事,当事人就是犯迷糊。糊涂女人如果一直糊涂,难说不是一种幸福,最怕的是有朝一日,不得不从梦游状态中醒来。  糊涂的日子过了一年多,一个孩子不期而至。当王菲意识到自己的身体发生了某种变化时,正是她和英国骚灵组合推出自己的另类歌碟《浮躁》筹备工作最紧张的时候。这个专辑,受窦唯的影响太大,里面到处都是窦唯的影子。她希望将此当成送给窦唯的最好礼物,当成他们爱情的永恒见证。那段时间,她常常往返于英国、香?( 揭秘天后王菲扑朔迷离的感情纠葛:王菲画传 http://www.xlawen.org/kan/941/ )

本站所有小说都是转载而来,所有章节都是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备案号:粤ICP备1234567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