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 部分阅读
    ⒆颖ё挪皇娣ㄊ强薜模⒆右豢蓿阈殖け慊崮铀母熘眩煤⒍Γ熘涯硬恍α耍阍诤⒍苌碚倚Φ恪!?br />
“真是难为皇兄了。”
“他是个糊涂老儿。就是这样,才害的汉儿不语的。宛如,若是汉儿终身不语,我将开不得口,自责在心;但汉儿现在好了,希望你别怪罪你的兄长和我。”
“宛如不敢。”李娫一脸不明白。
昝氏内疚道:“人的笑点,多为哑**。我有次见你兄长拍得汉儿笑不出声,我便责备他了。后来汉儿果真不语,当时有御医照看,我便宽心些,可……幸好汉儿吉人自有天相。”
昝氏忍不住掉下了眼泪。
李娫早为人母,心地已成熟,劝慰道:“既然我们汉儿好了,就不再提及了。”
两人携手走至花园前,见李势追着小桓征玩,难得见他开怀,甚是舒心。
李势教小桓征讲成都话。小桓征更为欢喜,一刻都不肯消停,夜间还要和大舅一同睡。
——
——
夜半,小桓征推醒李势。小声道:
“大舅,大舅,屋顶上有人走动呢。”
“汉儿乖乖,没有人的。快快睡觉。”李势拉着小桓征的小脑袋放在自己手臂。
屋顶确是有高手夜行。李势自然没听出来。小桓征任督二脉已通,身上蓄有一个甲子内力,已属罕见,等同一等一高手的耳目,即便身有内伤,十丈以内特殊动静都是听得出。
小桓征见大舅不理,便叫道:“屋顶是谁?”
屋顶人听露了行迹,便揭瓦而下,杀人灭口先。
李势听瓦碎声音,惊觉起身道:“谁?”
入室人听李势声音,朝外轻道:“大哥。李势狗贼在这。”
——
——
待续……
第二十一章 人之将死 其言或也善(下)
闻声,是一个老者。Www。刹时又飞身进来一个人。两人相貌甚似。花白鬓发,山羊胡子。
李势已经起身拿剑。黑暗中,看不出大概,嚇道:
“什么人。”
一人道:“拿住他再说。”
二人赤手出掌,进攻挥剑李势。寥寥几招下来,李势虽有剑在手,却得不到一点好处,若不是这些年无事练剑,恐怕早就束手就擒了。来者二人一掌一抓,招招攻击要害,凶狠毒辣,毫不留情。
及时,昝氏和李娫闻声也拿剑过来。李娫虽为人妻为人母,但越女剑法仍没落下,攻守兼着。与兄长合攻一人。
昝氏以姿势优美而威力十足的‘峨眉剑法’斗另一人,正是‘玉女素心妙入神,残虹一式定乾坤,身若惊鸿莺穿柳,剑似追魂不离人。临敌只须出半手,纵是越女也失魂。’另一人虽内劲十足,赤手终究难破‘峨眉剑法’。
有李娫和昝氏加入,三人对两人,暂时可以打平手对立。但终究实力玄虚,久战下来定是落败。
昝氏道:“来者何人,即便拼死也当死个明白。”
“我们便是青城派范氏长功二老。寻仇而来。”
昝氏知道到范氏长功二老,是成汉国元老丞相范长生的两个亲孙子。两人是孪生,为兄范天齐,练就一套摧心掌;为弟范范天成,摧坚爪可破利器。两人皆是青城派高手。
昝氏抱拳,江湖规矩。
“原来是青城长功两位师兄。同门之间大打出手,有违祖训。”
并非套近乎,昝氏此话有缘由的。青城派乃是峨眉派分支。所谓‘一树开五花,五花八叶扶,皎皎峨眉月,光辉满江湖。’昝氏师出峨眉,与青城派范氏也算的上同门。
范天成道:“什么同门。我青城派诸多弟子来到建康,都有来无回。难不成不是你们害死的。”
昝氏道:“并非……”
不等昝氏说,范天齐道:“莫再多辩。我等今日就是寻仇来的。你当是同门,便不与你为难,也希望你不与我兄弟俩为难。李势狗命,我等是拿定了。”
说罢,范天齐便攻向李势。此时侍卫也都围上来,眨眼功夫,被范天齐摧心掌击中几人。昝氏救夫,不得不出手。
范天成的摧坚爪更为犀利,伤及见血,李娫不慎一抓锁肩膀,白衣便渗血见红。
“母亲。”
小桓征见母亲受伤倒地,跑过去要护住。范天成见一个孩儿,以为是李势的儿子,想拿住作要挟,速战速决,省的动静太大。
范天成卸去内劲,拿住小桓征的肩膀,冲李势喊道,“快束手就擒,否者要了你孩儿的命先。”
小桓征只觉着肩膀一阵麻,但此时他更为关心的是母亲。
众人见此,都歇下手。范天齐在李势注意分散,也没停下功夫,摧心掌直击李势胸口。所谓一掌摧心肝,九命皆由天。
李势应声倒下,还喊道:“别伤孩子!”
昝氏尖叫:“子仁。”
小桓征又见大舅被打倒。倔劲发出,全身筋脉涌动。倒是范天成解了他肩上的云门**。
桓征伸手要拿开范天成抓在他肩膀上的手,刚好拇指扣在范天成的外关**。此时桓征内力已深,吸力自然很强,范天成不备就被吸住,内力有如决堤之洪流去。
“大哥。”范天成还使出全劲叫了一声。
范天齐见弟弟有如中邪般颤抖,伤了李势后,便轻功跳过。
“怎了?”
范天成抽搐着脸,可见其身上筋脉气行,已然不能在开口说话。
小桓征受到强大内力冲击,比在岛上吸郝自通好些。他不知道,自己身体的内力可以与范天成的抗衡了。不管怎样,对他本身还是有害无益的。他消化不了。所谓嚼多而不烂。
“啊……啊……啊……”
小桓征只能是张嘴咆哮,以卸身上难控之气。众人不知何故,无以为解。
范天成很快萎靡,范天齐见势不妙,要出帮手,小桓征松开范天成,双手去推范天齐。范天齐毫不在意。却不想那一推的威力,着实在范天齐腰背,范天齐有如重创,气血不顺,涌到嘴里一口咸血,为保武林前辈的颜面,生硬吞下,却要理气中和才敢动弹。
小桓征见敌人都不动了,忍着身上的不适,立马去扶自己的母亲。李娫勉强站起,母子俩蹒跚走近李势昝氏。
侍卫见敌人突然倒地的倒地,理气的理气,哪管他光明磊落怎的,出刀攻击。范天齐无奈收气,只有身负内伤,但见范天成有如散功,便竭力起身,一手提携着范天成越墙而上,走为上策。想不通的是,吃亏吃得糊里糊涂,一个孩子怎么能伤及自己,莫不是附近有高人助他。
侍卫要追出。
昝氏道:“莫去追。做好防守。”
受伤的受伤,幼小的幼小,若是敌人再来,想是难保。
昝氏与仆俾扶着李势、李娫进屋。又命人去烧水拿药,给李娫看伤。同时悲泪连连。她心知肚明,李势中了摧心掌,看去无伤,其实五脏六腑皆被震碎,只有最后一口气,回天无力。
李势奄奄一息指着小桓征,昝氏拉桓征的手去给李势,发觉小桓征的手奇热无比。心中暗骂范天成畜生,真对孩子下手。
把脉一看,脉象素乱急迫,脉不出何故,定有内伤。昝氏原本坚强,巾帼不让须眉,此时忍不住哭出声。
昝氏让小桓征打坐,自己运功与他疗伤,却觉自己内力丝毫不起作用,一近小桓征身,如风般被拂去。没有一点折子。她不知道,小桓征也在自己调和真气,只是作用不大。
昝氏拉着小桓征的手放在李势的手上,哭道:“李家究竟造了什么孽。国破家亡。国破家亡啊。”
“无双。”李势看看昝氏,又看看小桓征,“好孩子。”然后闭目微微地,“广弟……”
手便落下,片刻冷去。九亲王李广之死,也是他心中揭不去的伤疤。
昝氏道:“宛如。你皇兄驾崩了。”
李娫也悲伤痛哭起来。整个归义侯府,凄惨凝重。小桓征倒在昝氏怀里,鼻孔流着血……
直至天亮。归义侯府有人不断敲门。来者是常德,常府管家。一脸沉重,说是求见归义侯。他不知昨夜变
故。
昝氏接见常德同时,吩咐下人准备白麻衣去。
常德一脸惊慌拜见昝氏:“皇后。”
昝氏脸色也甚是疲惫,“我已不是皇后。常伯,起身。叫我无双就好。大早如此匆忙,所为何事?”
“常公他……”
“常公怎了?”
“今日我早起,见常公在书房,吐血身亡。昨夜还好好的。”
昝氏叹气道:“莫非,也是青城派杀人。”
常德愤道:“青城派怎就如此无理。这么些年来,纠缠不清。”
“常伯,事已至此,节哀顺变。你也回去发丧。他日一同归蜀报丧。再向青城派讨个说法。”
——
——
待续……
第二十二章 叶落归根 此仇铭记心(上)
“这……”常德不解。。
“子仁,昨夜也遇害了。”昝氏不禁又翛然落泪。
常德再次跪下,义愤填膺,满眶浊泪。“青城范氏一族,太没个天理了。”
送走常德。
昝氏让下人备好马车,携李娫,小桓征,去到大司马府。其一,送他母子回去大司马府更安全;其二,她有求于南康公主,现今只有南康公主可以助她护着亡夫灵柩归蜀。
南康公主见他们昨日还再好不过,隔一晚上,个个都脸无血色,或病或伤。从昝氏手中接过小桓征,看孩子喘息难受,问道:“克儿是怎么了?”
李娫泪流,昝氏咬牙将前一晚,归义侯府遇刺说个大概。
“却不知克儿这是何故。”
桓冲道:“定是内伤发作。”
桓冲这才把小桓征受功无名道士师兄,不慎受内伤的事说出。
“无名道士说一月后,再来府拜访,要带克儿远赴一趟西域天山求医。不想克儿……那刺客何许人也?定拿了碎尸万段。”
“我派人去白鹭洲,看无名道士可在。”桓冲说罢便出门,他自去安排军士,另一目的是捉拿受伤刺客。
——
——
南康公主让李娫带克儿回房休息。
昝氏向南康公主欠身不起。
南康公主道:“昝夫人,快别介,有什么事好说。”
昝氏道:“长公主。确是有事,不得不请您成全。”
“昝夫人说说看,力所能及,自然不能推辞。”
“亡夫乃略阳巴氐族人,巴氐族人有说法,人死后若不能归葬故土,便是不详的殇死鬼。使得子孙后代没个安生之所。我乃服孝之人,不便麻衣面圣。故恳请长公主,与皇上言明因由,恩准寡妇人,送亡夫归蜀地入土。在此也代常璩公求个人情,一同放归。”
南康公主点头道:“落叶归根的道理,讲得通。待我准备一下,便可面圣请准。让你等尽早归去。”
“多谢长公主。”
“不妨事。”
“只是,还有克儿。”
“克儿?”
“我出阁前便是拜师峨眉。峨眉师尊长者皆有得道高人。眼下克儿身受不明内伤,总不得等着神仙垂怜相救。我想克儿随我一同去蜀地,拜访峨眉师长。或能相救。”
“这便是棘手之事。这……符子北伐未归。总不能误了孩子性命啊。这当如何是好!”
“就看长公主能否信得过。”
“并非信不信而言。实在难做主啊。若是孩子有个三长两短,无法向符子交代。”
“若无名道士一个月后过来,也得带克儿去天山,那不是误了时辰。时不待人,事不宜迟。”
“好吧。容我先面圣。定下时候再说。”
——
——
话说桓冲当日派人去到白鹭洲,询问无名道人。
徐州如实相告,师父归来当天就匆匆出了门,也没说要去哪里,何时归。
将士也没进去道观,不然可以看到两个人。便是范天齐与范天成。刘佽在江边摆船捉鱼,二老要渡河。其中有因,刘佽便把他们带上了白鹭洲。
范天齐自行运功疗伤,不日便能康复;范天成则不行,散功后,没有几年功夫自是难以恢复的,他又恨又怕,心里侥幸还留了条命。次日,也不想逗留生事,反正目的达到了。还找到了失散多年的外甥刘佽。便带上刘佽打道回青城山。
桓冲在建康城周边搜人,自然是找不到的。
昝氏也无所谓当下是否拿的到人,反正与青城派的梁子结下了,日后定要去讨回。眼下,主要处理好亡者后事。
——
——
当晚,长公主便回来告之,皇上同意了,还要派精兵护送归去,以保平安。
昝氏道:“此等大恩,何以为报?”
说罢拜欠身作拜。
南康公主扶住昝氏道:“莫有大礼。到时候,昝夫人再将克儿活生生带回,便是桓家要报答与你。”
离别时,不免伤情。李娫因伤,不便远行,便留在家中调养。众家人随在南康公主身后,送昝氏带着小桓征出南门。
桓冲直送至大江,看他们上船,才肯回头。于小桓征,他是心有内疚。若非自己照顾不周,便不会滋生那么多事端。
昝氏此时心情更为复杂,来时成双,归去送亡。人世便是如此,或坎坷多磨,或风平浪静,都是命运,一个来回。
——
——
船至洞庭岳州,又见巴陵城楼。沿江见一些男女老少,身穿灰白麻衣,头戴三角孝帽。见船行将近,便有哭啼声声,甚是勉强,也挥泪湿襟。
昝氏定晴一看,为首的便是三公主李玉。
李玉与李势也是一母同胞,二十年前绣球投婚,下嫁给岳州商贾马跃。马跃高大英俊,李玉自是喜欢。马跃本是西域人,为往返东西贩卖商品方便,便在东西之中、水陆路皆通的岳州置宅。自取李玉公主也未敢纳妾,不敢动那念头,李玉便放狠话:‘若敢不从一而终,我让大哥派兵杀你全家’。先前马跃还真怕,之后成汉败亡后,却也心有余而力不足了。所以李玉能为马家生有十三个儿子。所谓儿孙满堂,长孙都有比幼子大。
昝氏让船靠边停。
“皇嫂。”
李玉一手拉着一幼儿,一手拉着昝氏的手。泪流花了面妆。昝氏另一只手也牵着小桓征。
昝氏原本心沉,便道:“本不必如此张扬。让别人看笑话了不是。”
“谁敢。没人敢的。”
在岳州确实没人敢。岳州城是他马家的天下。她撒一把银子能遮了岳州的天,她生的儿子能占了岳州的地。她家端午送泪罗江的粽子,冲到洞庭,可以让数百名流离失所的乞丐,守在君山水边吃上半个月。
“行事莫太招摇定没坏处。玉儿,进去给你大哥上柱香吧。其他人能省便是省了。”
大船船舱内设了灵堂。苍白装饰。李玉手上的幼儿不肯进去。还笑呵呵的拉拉小桓征。
李玉又看着小桓征,“是十四妹的儿子吧。”
昝氏点头。
“十多年前回去探亲,宛如还是个小姑奶奶呢。”李玉又指着手中幼儿道:“十三儿。名就叫马十三。”
“你是好福气。”
那孩子比桓征大两岁,胖胖嘟嘟,圆头圆脸。昝氏便放开小桓征,让他们同龄说说话。也不至没趣。
马十三毫不见生,对桓征道:“大家都叫我十三哥,你也叫我十三哥吧。有我在,没人敢欺负你的。”
小桓征身体难受,导致心中压抑,便不乐于开口说话。
“你叫,你一定要叫才行。不然我让你做奴隶。我还会打你的哦。”马十三蛮横起来。
小桓征觉着他像自己大哥二哥,甚不喜欢,便道:“我不与你玩。”
“算了,没劲。看在你是客人的份上,我请你吃鸡腿。”
说罢,一手拿出一只油油的鸡腿。笑呵呵地在桓征面前左右晃。
“不吃。”桓征说罢,转身跑进船舱。
马十三咬一口鸡腿,边嚼边撇嘴道:“不识好歹。”
昝氏本也想在岳州留一日,见李玉如此劳师动众,便不待停歇,直往下一码头——荆州。
——
——
待续……
第二十三章 叶落归根 此仇铭记心(中)
话说此时荆州刺史便是谢奕。长公主有飞鸽传书,让谢奕关照。
谢奕早早派人在下游留意船队到来,侯见立报。
不日傍晚,行船方至荆州。谢奕微服迎见。昝氏并不识得谢奕。谢奕娓娓道来与桓温的交情,不时看着昝氏手牵着的桓征。
“呵,克儿都长这般茂盛了。”
谢奕也是两年前在建康时候见过他,便招手让小桓征过来身边。
昝氏道:“汉儿,叫谢伯伯。”
“谢伯伯。”
“诶。诶?哈……哈,你会讲话啦。”谢奕毫不掩饰兴奋劲。
这话说的。两年前他去桓家,知道小桓征还是哑巴,还心想,自己伶俐的女儿要嫁一个哑巴咯。
这会,他把自己身后的一个小女孩推出来,冲小桓征笑道:“你瞧你媳妇多漂亮。”
“爹。”小女孩生气撒娇道。
小桓征也被这一出吓得面红耳赤。不敢看人,心底却想,原来大哥二哥说的小媳妇就是她。昝氏不熟谢奕性格,心中诧异这老儿,竟与孩子开如此玩笑。
“小女,谢云。”谢奕向昝氏介绍。“叫舅母。”
谢奕之女,谢道韫,也是快十岁虚岁。幼时同岁女孩要比男孩长的快一些。扎了两个小辫子,大眼睛,水灵水灵地眨巴眨。确是一个耳聪目明的小女孩。
“舅母。”
昝氏笑道:“诶。真不敢当啊。”
谢奕道:“有何不敢当的。你是克儿舅母,便是云儿舅母。到府上吧,定要好好招待亲家。”
谢奕讲话毫不顾忌。昝氏不很喜欢。
“多谢大人。还是不能去。你看也不方便。”
昝氏看看奠船,示意谢奕。
谢奕才缓过神,原来她是送亡人。别人多悲伤的事,自己还好生开玩笑。确实不对,想着就拉巴着脸起来,同悲。寒暄也省了。转头吩咐随从,就近找一家好客栈安排。
小桓征身体时而平常,时而不耐烦,体内的真气完全不由控制,想静便静,想动就动。折腾的不行,尽管小桓征每夜里都运北冥神功分散。师父曾叮嘱他,不能再运功,将会更害,但就是运功了才好受些。只是非顺着来,是按师伯教的倒着运行的。
在荆州客栈,谢奕带来妻女,一同晚餐,接风洗尘。所谓礼数周到。
小桓征吃着饭,就要呕吐。他体内真气让他的胃着实难受。他自己已经知道是足阳明胃经脉不畅。师父叮嘱的确是对的。所谓久病成医。他有阅古籍医书。便低头用手指在足三里**点刺。
谢奕问,“这孩子怎么啦。”
昝氏道:“练功时候,受了内伤。”
谢奕甚为紧张,练武之人皆明,受内伤极为忌讳,伤身伤元。
“年纪小小,怎的受伤了呢?”
昝氏说不明。摇头叹息。
其实小桓征只是真气过剩,自己无法驾驭。说是危险至极,其实对于他练就了北冥真气,并无大碍。假以时日,能承受了,便是当世高人了。
小桓征起身道:“舅母,谢伯伯,谢伯母,我要回房间。”
他是要回房间疏导真气。昝氏点头。
谢奕道:“云儿,你送桓征会房间吧。小心点,他受伤的呢。”
大人不知道谢奕何意,小孩更是不明。这谢奕老儿。
桓征看看谢云,没有不乐意。他也喜欢这个聪明漂亮的女孩。
小谢云也不讨厌眼前这个不好动的小男孩。便上前扶着小桓征的手,一同去房间。
进房间后,谢云先开口说话:“你叫桓征?”
小桓征答,“是。”
“你以前是哑巴?”
“是。”
“那怎又能说话啊。”
“是我师父帮我治好了。”
“你受伤了?”
“是。”
“你怎就只会说‘是’呢。我应当比你大,你要叫我姐姐才是。”
小桓征笑不语。他就想,这边的人怎都喜欢让别人叫他们哥哥姐姐呢。
“你叫嘛,你叫嘛。”小女孩娇滴滴的。
小桓征透红着脸蛋,“姐姐。”
“诶。”应的甚是斩钉截铁,“你是怎么受伤的呢?”
“不知道。”
“你不想说就算了。我也不问了。你饭都不吃,回来房间干什么呢?”
“运功疗伤。”
谢云很稀奇,“运功疗伤是怎么回事。”
“你不作声,我便练与你看。不得打扰。乱了我的心神,我会吐血的。”
谢云觉着吐血会很严重,便正色点头,“好。”
小桓征打坐,运行真气一周天,额头微汗,精神气爽。谢云拍手叫道,“真好玩。教我,让我也练练。”
“我不会教人,我师父才会。这是要拜师才行。”
“那怎么拜师?”
“我也不知道。就是一个老道人。有人也拜我为师,可是我也没教他。”
“你这么小就有人拜你为师啦。”
看着谢云惊讶地大眼睛,小桓征甚是骄傲地点头。
“那我让我爹也给我拜个师,然后我们就可以一起练了。是不是。”
“好啊。”
外边大人吃好饭,客气道别,叫云儿回家了。
谢云道:“我明日还来找你玩,好不好?”
“好是好。可我明日就不在这里了,我要随我舅母去成都。”
“这样啊?那以后你来了荆州,就来找我玩啊。我叫云儿,你要记得哦。”
“好。云儿。我早记得了。”
“一言为定。”
谢云眨巴眨巴大眼睛,便蹦跳出去了。
——
——
次日,谢奕为昝氏一干人等准备了行船用的水食用品。送他们出渡口。
船行,小谢云挥着小手,追着船跑。说是送自己的小友,其实受自己父亲影响,还有更微妙的心理,有如送别亲人。
“桓征。桓征。”
小桓征也扶着船沿,回挥手。
直到船走远。小谢云才停下,脸颊垂着泪花。
谢奕抱着女儿,笑道,“还没嫁他家呢。就舍不得啦。”
谢云撇着嘴道:“爹,我要拜师学武。”
“拜什么师?你不是喜欢读书写字吗?”
“爹,你找一个老道人。我要拜师。好不好,好不好。好不好。”
谢云摇着父亲的肩膀,泪花都洒了父亲一脸。
“好好好好好。都依你。”
——
——
待续……
第二十四章 叶落归根 此仇铭记心(下)
行船些许日至益州。。换小船。十余日,从金沙江驶入内江,依近峨眉山。
昝氏寻思,先把孩子交与峨眉师长,再回成都办亡夫后事。逝者已去,不能耽搁了好生生的孩子。
昝氏只护着小桓征,和一个侍婢,在眉山渡口下船。交代同行护送军士,先护送常侍一干人等回成都,自己把小桓征送到峨眉山,赶马随后就到。
仰看峨眉山,全形山势,巍峨雄壮,层峦叠嶂,浓郁葱茏。所谓峨眉天下秀。
看似不远,策马一个时辰,才进峨眉山区。马力见慢,三人徒步。但见山中,古木参天;峰回路转,云断桥连;涧深谷幽,天光一线;万壑飞流,水声潺潺;仙雀鸣唱,彩蝶翩翩;灵猴嬉戏,琴蛙奏弹;奇花铺径,别有洞天。此季更万物萌动,郁郁葱葱。
昝氏指着最高的山峰,告诉小桓征道:“看,那便是峨眉金顶,舅母许久前便在那里学习武艺的。”
小桓征点头看去,迷雾朦胧,升烟袅袅,跟蓬莱岛差不多。
想着蓬莱岛,便说道:“会不会也有坏人哦。”
昝氏笑道:“小傻瓜,舅母来峨眉山,就像回家,家里怎么会有坏人呢。”
小桓征朝着山中叫道:“回家咯。又回家咯。”
山中回音,“回家咯。又回家咯。”
小桓征觉着好玩,“是谁在和我说话?”
昝氏道:“乖汉儿。不能叫喊,会吵着神仙静修。神仙不高兴了,会派徒弟出来打你的**。”
“我才不怕呢。”
他一蹦一跳走在前,见蝶扑蝶,见猴儿追猴儿。凌波微步起来,随便就拉住猴儿尾巴。猴儿反扑,他躲更快。猴儿给他吓坏了,尖叫着应和,即刻,整个山中都是猴儿叫唤,回响。怪异尖锐的声音,让小桓征这才有虚心。
——
——
所谓‘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十几里后,越往深处走,先前的阳光不见,就见迷雾重重,阴凉许多。
昝氏让侍婢拿一件衣裳给桓征穿上。
小桓征道:“舅母,我不冷的。”
“乖,穿上。”
小桓征只得穿上。其实他一身浑厚内力,哪还畏寒。再则,一运动,汗就出来了。
穿好衣裳,小桓征道:“舅母。好多人。”
“哪里有人。”昝氏四围扫视,定没人影,虽有人家,也在山下农田。峨眉同门,也要到金顶附近才见呢。
“我听有人匆忙行走。他们吓得鸟儿乱飞,猴儿乱跳。”
“适才你吓的吧。”
“不是。舅母。真的有人,越来越近。”
昝氏固然还听不出。想着孩子没事调皮,便笑笑了之。
不一会。小桓征指着左边道:“那里有人。”指着右边道:“那里也有人。”又转头后面:“追上来了。”
昝氏这才发觉,周围确是有人,像是冲着自己而来。寻思,莫非是拦路劫财之匪。
“哪路朋友,现个身吧。别吓着孩子。”
一左一右一后,飞身现出来七个人。为首的便是范天齐。
昝氏冷笑道:“原来是青城派高手。我寡妇还没去青城派他个说法,当下该不会是特意来给我寡妇个说法。”
范天齐双目寒光看着小桓征。小桓征退到昝氏身后。
昝氏对小桓征说道:“克儿,一会舅母和敌人打斗时候。你就一个人跑掉。刚才你跑的那个步法,舅母都追不上,也不要让他们追上。好不好。”
小桓征点头,又摇头。
昝氏蹲下,贴近小桓征耳旁,道:“克儿乖。你一定要一个人走掉,往舅母告诉你的金顶山跑。你要记得他们。他们是青城派的。成汉国让他们害了,你舅父让他们杀了。说不定舅母也会让他们杀了。你要记住,长大以后,杀了青城派的这些坏人,为你舅父舅母报仇。”
小桓征摇头,又点头。
范天齐道:“拿住那孩子。剖开他,看他肚肠里到底有何妖法。”
自归义侯府,范天齐范天成兄弟俩,一人被废,一人受创,回去怎么也想不通。最后一致认同,定是那孩子在作怪,却也不知到底作怪在哪。刚好这次前去鹤鸣山,转路过成都,听言李势一族赦归,便想他那孩子定当也回来。又听言先去峨眉,便一路寻来,先挡一道,看看那孩子到底怎一个怪物,身上有何宝物。
“你敢。”昝氏接过侍婢手中的剑,“看好克儿。”
“你们青城派也欺人太甚。竟来到峨眉山撒野。”
一壮年男子道:“呵,别拿峨眉派作挡箭牌,这里离峨眉金顶还有一段距离呢。师叔,要抓活的吗。”
范天齐道:“要死的有什么用?就要那孩子。小心点,别着了道。”
范天齐就是想不明白,这毛娃娃哪来的道行。
六人或剑或拳或掌,围攻妇幼三人。昝氏的峨眉剑法虽精妙,护住自身可以滴水不露,可再护二人,挡六人,就玄之又玄。唯有守,无地可退。范天齐站一旁,未出手,不能有失前辈架子,去与后辈围攻妇幼。
青城派一干人等,毫不留情。昝氏体力难支。
昝氏道:“青城派,出了尔等卑鄙下流之人,算是气数尽了。”
范天齐道:“束手就擒吧。免得伤了你,还说我等欺负了你一女流之辈。”
“哼,如此逼迫,就不算欺负我一女流之辈了吗?”
六人将昝氏与侍婢打散。昝氏被围困无法脱身。侍婢护着小桓征惊恐不已。小桓征一心注目着舅母,恨不得自己也能拿起剑,救助舅母。他虽一身内力,可难以自用。
小桓征直叫着舅母。叫得昝氏心意慌乱,筋疲力尽时也奋搏不休。
昝氏道:“汉儿,你一个人快走。”
“不,舅母……呜呜呜呜……”
小桓征见舅母手臂受伤流血,痛哭不止。
“你不走,谁给大舅,舅母报仇啊。”
“呜呜,呜呜。”
幼小的孩子,在一个陌生的地方,在危险时刻,是无助的。
范天齐起身飞跃到小桓征和侍婢面前,目不转睛地看着小桓征。侍婢挺身护住孩子,却被范天齐隔空一指击晕。
昝氏竭力吼道:“汉儿。快走啊。”
“舅母。我要和你一起……”
话没说完,小桓征也被范天齐隔空一直,打在膻中**。范天齐见他也就一个普通的孩子,故只用了三分力道。小桓征有深厚的内力,顷刻就自然冲开,朝昝氏身旁跑去。
昝氏见范天齐对孩子下手了,竭尽全力一招仙女散花,击六人退三步,抽身攻向范天齐。
范天齐甚是惊讶。居然没封住一个小小孩子的**位。自己三层力道,就是一个练武十来年的强手,也要定住个把时辰,不能动弹。
范天齐便使出全力,在小桓征后面追击,直打神堂**。毫无防备的小桓征被重重一击,扑倒在地,吐出一口淤血后,昏死不动。
哪个孩子能受如此重创。昝氏亲眼看见孩子被害,悲愤交加,怒火攻心。咆哮一声“狗贼”,竖眼横剑攻向范天齐。招招都是要命的招子,不要命的打法。孩子若没了,她自也不会偷生。只是这个仇,怎么报这个仇!
范天齐此次追来,只想抓哪孩子解得疑问,并非要伤人或杀人。本以为那一击,定也难伤着那孩子。可偏偏那孩子一点抵抗能力都没有。
此时范天齐心中也有愧于伤害了一个无辜孩子。任凭昝氏杀招,只守不攻。直到六个弟子打上前来,才得退身,怔怔地看着被自己一掌击倒的小孩儿,于心也不忍。自己毕竟是修道之人。
“弟子们,走吧。”范天齐转身要走。
“杀了人又便一走了之。没那么容易,除非将我老寡妇也一同杀了。”
昝氏已披头散发,不顾生死,只想杀了范天齐。直攻范天齐。
范天齐心神烦乱了,怒道:“莫怪我手下无情。”
“呸!”
昝氏仇恨一声,硬攻不让。
范天齐连退几丈,戾气大发,震落昝氏手中长剑。昝氏起掌再攻。势必纠缠,你死我活。
范天齐连让几个回合后,起掌运功,朝冲过来的昝氏,打出摧心掌……
——
——
待续……
第二十五章 八荒宝刀 鹤鸣山安扰(上)
昝氏横心一死,也要打一个玉石俱焚。wwW。手心暗藏玉簪,看准范天齐的双目,神庭、百汇**,备以峨眉针法打出。
范天齐早有防范,了然化解。本想吓退,见此,杀心立起。管你是峨眉派人,管你在峨眉山下。
“手下留人。”
忽闻一阵风似的声音,柔韧有力。幻影即到,眨眼间便推开昝氏,化去范天齐的摧心掌力。
来人是一位白眉白发白须白衣道人,乃峨眉创派人白猿祖师司徒玄空曾孙,有道号怀安真人,现任峨眉派掌门。手执白玉拂尘。是昝氏授艺恩师。
“师父。”
昝氏见是师父,拜倒在地,磕三个响头。
“无双。”怀安真人点头。微笑抱拳向范天齐道:“峨眉通臂拳,领教青城摧心掌。”
说罢,仍拂尘在空中,排式出拳。范天齐以掌对拳迎战。又是两个当世高手较量。虽难见二人真正拳掌碰触,那散出的余力,就让周围草木不稳,泥石乱穿,尘土飞扬。
昝氏无心观战。稍理乱发,抱起气息奄奄的小桓征,还好,还有心脉。并且强劲。
“汉儿,汉儿……”
昝氏拍着小桓征脸蛋,小桓征微微睁开眼睛。
“舅母。我不要一个人走。我要和舅母一起走。”
小桓征流着眼泪。他是背上神堂**疼得厉害。
“好。好孩子。只要你没事。舅母不让你一个人走。”
昝氏疲惫泪连,自己都不知道,有多少年没有放声肆意哭过了。此时她也实在控制不住。
“舅母。我想睡觉。”
“乖孩子。现在不能睡觉呢。天都还没黑。你看,舅母的师父正在打拳。你不是最爱看打拳的吗?”
昝氏引着孩子看怀安真人。小桓征迷糊地看过去。
三十招过后,范天齐明显处于劣势。此时,怀安真人并未出重招。
其余六人见势,出剑围攻上去。怀安道人以峨眉三十六式天罡指**法,转瞬间点住六人。六者成为木头人,一动不动。
“咦!”小桓征眼睛一亮,一?( 摩尼教主 http://www.xlawen.org/kan/1058/ )
        
        
                
        “真是难为皇兄了。”
“他是个糊涂老儿。就是这样,才害的汉儿不语的。宛如,若是汉儿终身不语,我将开不得口,自责在心;但汉儿现在好了,希望你别怪罪你的兄长和我。”
“宛如不敢。”李娫一脸不明白。
昝氏内疚道:“人的笑点,多为哑**。我有次见你兄长拍得汉儿笑不出声,我便责备他了。后来汉儿果真不语,当时有御医照看,我便宽心些,可……幸好汉儿吉人自有天相。”
昝氏忍不住掉下了眼泪。
李娫早为人母,心地已成熟,劝慰道:“既然我们汉儿好了,就不再提及了。”
两人携手走至花园前,见李势追着小桓征玩,难得见他开怀,甚是舒心。
李势教小桓征讲成都话。小桓征更为欢喜,一刻都不肯消停,夜间还要和大舅一同睡。
——
——
夜半,小桓征推醒李势。小声道:
“大舅,大舅,屋顶上有人走动呢。”
“汉儿乖乖,没有人的。快快睡觉。”李势拉着小桓征的小脑袋放在自己手臂。
屋顶确是有高手夜行。李势自然没听出来。小桓征任督二脉已通,身上蓄有一个甲子内力,已属罕见,等同一等一高手的耳目,即便身有内伤,十丈以内特殊动静都是听得出。
小桓征见大舅不理,便叫道:“屋顶是谁?”
屋顶人听露了行迹,便揭瓦而下,杀人灭口先。
李势听瓦碎声音,惊觉起身道:“谁?”
入室人听李势声音,朝外轻道:“大哥。李势狗贼在这。”
——
——
待续……
第二十一章 人之将死 其言或也善(下)
闻声,是一个老者。Www。刹时又飞身进来一个人。两人相貌甚似。花白鬓发,山羊胡子。
李势已经起身拿剑。黑暗中,看不出大概,嚇道:
“什么人。”
一人道:“拿住他再说。”
二人赤手出掌,进攻挥剑李势。寥寥几招下来,李势虽有剑在手,却得不到一点好处,若不是这些年无事练剑,恐怕早就束手就擒了。来者二人一掌一抓,招招攻击要害,凶狠毒辣,毫不留情。
及时,昝氏和李娫闻声也拿剑过来。李娫虽为人妻为人母,但越女剑法仍没落下,攻守兼着。与兄长合攻一人。
昝氏以姿势优美而威力十足的‘峨眉剑法’斗另一人,正是‘玉女素心妙入神,残虹一式定乾坤,身若惊鸿莺穿柳,剑似追魂不离人。临敌只须出半手,纵是越女也失魂。’另一人虽内劲十足,赤手终究难破‘峨眉剑法’。
有李娫和昝氏加入,三人对两人,暂时可以打平手对立。但终究实力玄虚,久战下来定是落败。
昝氏道:“来者何人,即便拼死也当死个明白。”
“我们便是青城派范氏长功二老。寻仇而来。”
昝氏知道到范氏长功二老,是成汉国元老丞相范长生的两个亲孙子。两人是孪生,为兄范天齐,练就一套摧心掌;为弟范范天成,摧坚爪可破利器。两人皆是青城派高手。
昝氏抱拳,江湖规矩。
“原来是青城长功两位师兄。同门之间大打出手,有违祖训。”
并非套近乎,昝氏此话有缘由的。青城派乃是峨眉派分支。所谓‘一树开五花,五花八叶扶,皎皎峨眉月,光辉满江湖。’昝氏师出峨眉,与青城派范氏也算的上同门。
范天成道:“什么同门。我青城派诸多弟子来到建康,都有来无回。难不成不是你们害死的。”
昝氏道:“并非……”
不等昝氏说,范天齐道:“莫再多辩。我等今日就是寻仇来的。你当是同门,便不与你为难,也希望你不与我兄弟俩为难。李势狗命,我等是拿定了。”
说罢,范天齐便攻向李势。此时侍卫也都围上来,眨眼功夫,被范天齐摧心掌击中几人。昝氏救夫,不得不出手。
范天成的摧坚爪更为犀利,伤及见血,李娫不慎一抓锁肩膀,白衣便渗血见红。
“母亲。”
小桓征见母亲受伤倒地,跑过去要护住。范天成见一个孩儿,以为是李势的儿子,想拿住作要挟,速战速决,省的动静太大。
范天成卸去内劲,拿住小桓征的肩膀,冲李势喊道,“快束手就擒,否者要了你孩儿的命先。”
小桓征只觉着肩膀一阵麻,但此时他更为关心的是母亲。
众人见此,都歇下手。范天齐在李势注意分散,也没停下功夫,摧心掌直击李势胸口。所谓一掌摧心肝,九命皆由天。
李势应声倒下,还喊道:“别伤孩子!”
昝氏尖叫:“子仁。”
小桓征又见大舅被打倒。倔劲发出,全身筋脉涌动。倒是范天成解了他肩上的云门**。
桓征伸手要拿开范天成抓在他肩膀上的手,刚好拇指扣在范天成的外关**。此时桓征内力已深,吸力自然很强,范天成不备就被吸住,内力有如决堤之洪流去。
“大哥。”范天成还使出全劲叫了一声。
范天齐见弟弟有如中邪般颤抖,伤了李势后,便轻功跳过。
“怎了?”
范天成抽搐着脸,可见其身上筋脉气行,已然不能在开口说话。
小桓征受到强大内力冲击,比在岛上吸郝自通好些。他不知道,自己身体的内力可以与范天成的抗衡了。不管怎样,对他本身还是有害无益的。他消化不了。所谓嚼多而不烂。
“啊……啊……啊……”
小桓征只能是张嘴咆哮,以卸身上难控之气。众人不知何故,无以为解。
范天成很快萎靡,范天齐见势不妙,要出帮手,小桓征松开范天成,双手去推范天齐。范天齐毫不在意。却不想那一推的威力,着实在范天齐腰背,范天齐有如重创,气血不顺,涌到嘴里一口咸血,为保武林前辈的颜面,生硬吞下,却要理气中和才敢动弹。
小桓征见敌人都不动了,忍着身上的不适,立马去扶自己的母亲。李娫勉强站起,母子俩蹒跚走近李势昝氏。
侍卫见敌人突然倒地的倒地,理气的理气,哪管他光明磊落怎的,出刀攻击。范天齐无奈收气,只有身负内伤,但见范天成有如散功,便竭力起身,一手提携着范天成越墙而上,走为上策。想不通的是,吃亏吃得糊里糊涂,一个孩子怎么能伤及自己,莫不是附近有高人助他。
侍卫要追出。
昝氏道:“莫去追。做好防守。”
受伤的受伤,幼小的幼小,若是敌人再来,想是难保。
昝氏与仆俾扶着李势、李娫进屋。又命人去烧水拿药,给李娫看伤。同时悲泪连连。她心知肚明,李势中了摧心掌,看去无伤,其实五脏六腑皆被震碎,只有最后一口气,回天无力。
李势奄奄一息指着小桓征,昝氏拉桓征的手去给李势,发觉小桓征的手奇热无比。心中暗骂范天成畜生,真对孩子下手。
把脉一看,脉象素乱急迫,脉不出何故,定有内伤。昝氏原本坚强,巾帼不让须眉,此时忍不住哭出声。
昝氏让小桓征打坐,自己运功与他疗伤,却觉自己内力丝毫不起作用,一近小桓征身,如风般被拂去。没有一点折子。她不知道,小桓征也在自己调和真气,只是作用不大。
昝氏拉着小桓征的手放在李势的手上,哭道:“李家究竟造了什么孽。国破家亡。国破家亡啊。”
“无双。”李势看看昝氏,又看看小桓征,“好孩子。”然后闭目微微地,“广弟……”
手便落下,片刻冷去。九亲王李广之死,也是他心中揭不去的伤疤。
昝氏道:“宛如。你皇兄驾崩了。”
李娫也悲伤痛哭起来。整个归义侯府,凄惨凝重。小桓征倒在昝氏怀里,鼻孔流着血……
直至天亮。归义侯府有人不断敲门。来者是常德,常府管家。一脸沉重,说是求见归义侯。他不知昨夜变
故。
昝氏接见常德同时,吩咐下人准备白麻衣去。
常德一脸惊慌拜见昝氏:“皇后。”
昝氏脸色也甚是疲惫,“我已不是皇后。常伯,起身。叫我无双就好。大早如此匆忙,所为何事?”
“常公他……”
“常公怎了?”
“今日我早起,见常公在书房,吐血身亡。昨夜还好好的。”
昝氏叹气道:“莫非,也是青城派杀人。”
常德愤道:“青城派怎就如此无理。这么些年来,纠缠不清。”
“常伯,事已至此,节哀顺变。你也回去发丧。他日一同归蜀报丧。再向青城派讨个说法。”
——
——
待续……
第二十二章 叶落归根 此仇铭记心(上)
“这……”常德不解。。
“子仁,昨夜也遇害了。”昝氏不禁又翛然落泪。
常德再次跪下,义愤填膺,满眶浊泪。“青城范氏一族,太没个天理了。”
送走常德。
昝氏让下人备好马车,携李娫,小桓征,去到大司马府。其一,送他母子回去大司马府更安全;其二,她有求于南康公主,现今只有南康公主可以助她护着亡夫灵柩归蜀。
南康公主见他们昨日还再好不过,隔一晚上,个个都脸无血色,或病或伤。从昝氏手中接过小桓征,看孩子喘息难受,问道:“克儿是怎么了?”
李娫泪流,昝氏咬牙将前一晚,归义侯府遇刺说个大概。
“却不知克儿这是何故。”
桓冲道:“定是内伤发作。”
桓冲这才把小桓征受功无名道士师兄,不慎受内伤的事说出。
“无名道士说一月后,再来府拜访,要带克儿远赴一趟西域天山求医。不想克儿……那刺客何许人也?定拿了碎尸万段。”
“我派人去白鹭洲,看无名道士可在。”桓冲说罢便出门,他自去安排军士,另一目的是捉拿受伤刺客。
——
——
南康公主让李娫带克儿回房休息。
昝氏向南康公主欠身不起。
南康公主道:“昝夫人,快别介,有什么事好说。”
昝氏道:“长公主。确是有事,不得不请您成全。”
“昝夫人说说看,力所能及,自然不能推辞。”
“亡夫乃略阳巴氐族人,巴氐族人有说法,人死后若不能归葬故土,便是不详的殇死鬼。使得子孙后代没个安生之所。我乃服孝之人,不便麻衣面圣。故恳请长公主,与皇上言明因由,恩准寡妇人,送亡夫归蜀地入土。在此也代常璩公求个人情,一同放归。”
南康公主点头道:“落叶归根的道理,讲得通。待我准备一下,便可面圣请准。让你等尽早归去。”
“多谢长公主。”
“不妨事。”
“只是,还有克儿。”
“克儿?”
“我出阁前便是拜师峨眉。峨眉师尊长者皆有得道高人。眼下克儿身受不明内伤,总不得等着神仙垂怜相救。我想克儿随我一同去蜀地,拜访峨眉师长。或能相救。”
“这便是棘手之事。这……符子北伐未归。总不能误了孩子性命啊。这当如何是好!”
“就看长公主能否信得过。”
“并非信不信而言。实在难做主啊。若是孩子有个三长两短,无法向符子交代。”
“若无名道士一个月后过来,也得带克儿去天山,那不是误了时辰。时不待人,事不宜迟。”
“好吧。容我先面圣。定下时候再说。”
——
——
话说桓冲当日派人去到白鹭洲,询问无名道人。
徐州如实相告,师父归来当天就匆匆出了门,也没说要去哪里,何时归。
将士也没进去道观,不然可以看到两个人。便是范天齐与范天成。刘佽在江边摆船捉鱼,二老要渡河。其中有因,刘佽便把他们带上了白鹭洲。
范天齐自行运功疗伤,不日便能康复;范天成则不行,散功后,没有几年功夫自是难以恢复的,他又恨又怕,心里侥幸还留了条命。次日,也不想逗留生事,反正目的达到了。还找到了失散多年的外甥刘佽。便带上刘佽打道回青城山。
桓冲在建康城周边搜人,自然是找不到的。
昝氏也无所谓当下是否拿的到人,反正与青城派的梁子结下了,日后定要去讨回。眼下,主要处理好亡者后事。
——
——
当晚,长公主便回来告之,皇上同意了,还要派精兵护送归去,以保平安。
昝氏道:“此等大恩,何以为报?”
说罢拜欠身作拜。
南康公主扶住昝氏道:“莫有大礼。到时候,昝夫人再将克儿活生生带回,便是桓家要报答与你。”
离别时,不免伤情。李娫因伤,不便远行,便留在家中调养。众家人随在南康公主身后,送昝氏带着小桓征出南门。
桓冲直送至大江,看他们上船,才肯回头。于小桓征,他是心有内疚。若非自己照顾不周,便不会滋生那么多事端。
昝氏此时心情更为复杂,来时成双,归去送亡。人世便是如此,或坎坷多磨,或风平浪静,都是命运,一个来回。
——
——
船至洞庭岳州,又见巴陵城楼。沿江见一些男女老少,身穿灰白麻衣,头戴三角孝帽。见船行将近,便有哭啼声声,甚是勉强,也挥泪湿襟。
昝氏定晴一看,为首的便是三公主李玉。
李玉与李势也是一母同胞,二十年前绣球投婚,下嫁给岳州商贾马跃。马跃高大英俊,李玉自是喜欢。马跃本是西域人,为往返东西贩卖商品方便,便在东西之中、水陆路皆通的岳州置宅。自取李玉公主也未敢纳妾,不敢动那念头,李玉便放狠话:‘若敢不从一而终,我让大哥派兵杀你全家’。先前马跃还真怕,之后成汉败亡后,却也心有余而力不足了。所以李玉能为马家生有十三个儿子。所谓儿孙满堂,长孙都有比幼子大。
昝氏让船靠边停。
“皇嫂。”
李玉一手拉着一幼儿,一手拉着昝氏的手。泪流花了面妆。昝氏另一只手也牵着小桓征。
昝氏原本心沉,便道:“本不必如此张扬。让别人看笑话了不是。”
“谁敢。没人敢的。”
在岳州确实没人敢。岳州城是他马家的天下。她撒一把银子能遮了岳州的天,她生的儿子能占了岳州的地。她家端午送泪罗江的粽子,冲到洞庭,可以让数百名流离失所的乞丐,守在君山水边吃上半个月。
“行事莫太招摇定没坏处。玉儿,进去给你大哥上柱香吧。其他人能省便是省了。”
大船船舱内设了灵堂。苍白装饰。李玉手上的幼儿不肯进去。还笑呵呵的拉拉小桓征。
李玉又看着小桓征,“是十四妹的儿子吧。”
昝氏点头。
“十多年前回去探亲,宛如还是个小姑奶奶呢。”李玉又指着手中幼儿道:“十三儿。名就叫马十三。”
“你是好福气。”
那孩子比桓征大两岁,胖胖嘟嘟,圆头圆脸。昝氏便放开小桓征,让他们同龄说说话。也不至没趣。
马十三毫不见生,对桓征道:“大家都叫我十三哥,你也叫我十三哥吧。有我在,没人敢欺负你的。”
小桓征身体难受,导致心中压抑,便不乐于开口说话。
“你叫,你一定要叫才行。不然我让你做奴隶。我还会打你的哦。”马十三蛮横起来。
小桓征觉着他像自己大哥二哥,甚不喜欢,便道:“我不与你玩。”
“算了,没劲。看在你是客人的份上,我请你吃鸡腿。”
说罢,一手拿出一只油油的鸡腿。笑呵呵地在桓征面前左右晃。
“不吃。”桓征说罢,转身跑进船舱。
马十三咬一口鸡腿,边嚼边撇嘴道:“不识好歹。”
昝氏本也想在岳州留一日,见李玉如此劳师动众,便不待停歇,直往下一码头——荆州。
——
——
待续……
第二十三章 叶落归根 此仇铭记心(中)
话说此时荆州刺史便是谢奕。长公主有飞鸽传书,让谢奕关照。
谢奕早早派人在下游留意船队到来,侯见立报。
不日傍晚,行船方至荆州。谢奕微服迎见。昝氏并不识得谢奕。谢奕娓娓道来与桓温的交情,不时看着昝氏手牵着的桓征。
“呵,克儿都长这般茂盛了。”
谢奕也是两年前在建康时候见过他,便招手让小桓征过来身边。
昝氏道:“汉儿,叫谢伯伯。”
“谢伯伯。”
“诶。诶?哈……哈,你会讲话啦。”谢奕毫不掩饰兴奋劲。
这话说的。两年前他去桓家,知道小桓征还是哑巴,还心想,自己伶俐的女儿要嫁一个哑巴咯。
这会,他把自己身后的一个小女孩推出来,冲小桓征笑道:“你瞧你媳妇多漂亮。”
“爹。”小女孩生气撒娇道。
小桓征也被这一出吓得面红耳赤。不敢看人,心底却想,原来大哥二哥说的小媳妇就是她。昝氏不熟谢奕性格,心中诧异这老儿,竟与孩子开如此玩笑。
“小女,谢云。”谢奕向昝氏介绍。“叫舅母。”
谢奕之女,谢道韫,也是快十岁虚岁。幼时同岁女孩要比男孩长的快一些。扎了两个小辫子,大眼睛,水灵水灵地眨巴眨。确是一个耳聪目明的小女孩。
“舅母。”
昝氏笑道:“诶。真不敢当啊。”
谢奕道:“有何不敢当的。你是克儿舅母,便是云儿舅母。到府上吧,定要好好招待亲家。”
谢奕讲话毫不顾忌。昝氏不很喜欢。
“多谢大人。还是不能去。你看也不方便。”
昝氏看看奠船,示意谢奕。
谢奕才缓过神,原来她是送亡人。别人多悲伤的事,自己还好生开玩笑。确实不对,想着就拉巴着脸起来,同悲。寒暄也省了。转头吩咐随从,就近找一家好客栈安排。
小桓征身体时而平常,时而不耐烦,体内的真气完全不由控制,想静便静,想动就动。折腾的不行,尽管小桓征每夜里都运北冥神功分散。师父曾叮嘱他,不能再运功,将会更害,但就是运功了才好受些。只是非顺着来,是按师伯教的倒着运行的。
在荆州客栈,谢奕带来妻女,一同晚餐,接风洗尘。所谓礼数周到。
小桓征吃着饭,就要呕吐。他体内真气让他的胃着实难受。他自己已经知道是足阳明胃经脉不畅。师父叮嘱的确是对的。所谓久病成医。他有阅古籍医书。便低头用手指在足三里**点刺。
谢奕问,“这孩子怎么啦。”
昝氏道:“练功时候,受了内伤。”
谢奕甚为紧张,练武之人皆明,受内伤极为忌讳,伤身伤元。
“年纪小小,怎的受伤了呢?”
昝氏说不明。摇头叹息。
其实小桓征只是真气过剩,自己无法驾驭。说是危险至极,其实对于他练就了北冥真气,并无大碍。假以时日,能承受了,便是当世高人了。
小桓征起身道:“舅母,谢伯伯,谢伯母,我要回房间。”
他是要回房间疏导真气。昝氏点头。
谢奕道:“云儿,你送桓征会房间吧。小心点,他受伤的呢。”
大人不知道谢奕何意,小孩更是不明。这谢奕老儿。
桓征看看谢云,没有不乐意。他也喜欢这个聪明漂亮的女孩。
小谢云也不讨厌眼前这个不好动的小男孩。便上前扶着小桓征的手,一同去房间。
进房间后,谢云先开口说话:“你叫桓征?”
小桓征答,“是。”
“你以前是哑巴?”
“是。”
“那怎又能说话啊。”
“是我师父帮我治好了。”
“你受伤了?”
“是。”
“你怎就只会说‘是’呢。我应当比你大,你要叫我姐姐才是。”
小桓征笑不语。他就想,这边的人怎都喜欢让别人叫他们哥哥姐姐呢。
“你叫嘛,你叫嘛。”小女孩娇滴滴的。
小桓征透红着脸蛋,“姐姐。”
“诶。”应的甚是斩钉截铁,“你是怎么受伤的呢?”
“不知道。”
“你不想说就算了。我也不问了。你饭都不吃,回来房间干什么呢?”
“运功疗伤。”
谢云很稀奇,“运功疗伤是怎么回事。”
“你不作声,我便练与你看。不得打扰。乱了我的心神,我会吐血的。”
谢云觉着吐血会很严重,便正色点头,“好。”
小桓征打坐,运行真气一周天,额头微汗,精神气爽。谢云拍手叫道,“真好玩。教我,让我也练练。”
“我不会教人,我师父才会。这是要拜师才行。”
“那怎么拜师?”
“我也不知道。就是一个老道人。有人也拜我为师,可是我也没教他。”
“你这么小就有人拜你为师啦。”
看着谢云惊讶地大眼睛,小桓征甚是骄傲地点头。
“那我让我爹也给我拜个师,然后我们就可以一起练了。是不是。”
“好啊。”
外边大人吃好饭,客气道别,叫云儿回家了。
谢云道:“我明日还来找你玩,好不好?”
“好是好。可我明日就不在这里了,我要随我舅母去成都。”
“这样啊?那以后你来了荆州,就来找我玩啊。我叫云儿,你要记得哦。”
“好。云儿。我早记得了。”
“一言为定。”
谢云眨巴眨巴大眼睛,便蹦跳出去了。
——
——
次日,谢奕为昝氏一干人等准备了行船用的水食用品。送他们出渡口。
船行,小谢云挥着小手,追着船跑。说是送自己的小友,其实受自己父亲影响,还有更微妙的心理,有如送别亲人。
“桓征。桓征。”
小桓征也扶着船沿,回挥手。
直到船走远。小谢云才停下,脸颊垂着泪花。
谢奕抱着女儿,笑道,“还没嫁他家呢。就舍不得啦。”
谢云撇着嘴道:“爹,我要拜师学武。”
“拜什么师?你不是喜欢读书写字吗?”
“爹,你找一个老道人。我要拜师。好不好,好不好。好不好。”
谢云摇着父亲的肩膀,泪花都洒了父亲一脸。
“好好好好好。都依你。”
——
——
待续……
第二十四章 叶落归根 此仇铭记心(下)
行船些许日至益州。。换小船。十余日,从金沙江驶入内江,依近峨眉山。
昝氏寻思,先把孩子交与峨眉师长,再回成都办亡夫后事。逝者已去,不能耽搁了好生生的孩子。
昝氏只护着小桓征,和一个侍婢,在眉山渡口下船。交代同行护送军士,先护送常侍一干人等回成都,自己把小桓征送到峨眉山,赶马随后就到。
仰看峨眉山,全形山势,巍峨雄壮,层峦叠嶂,浓郁葱茏。所谓峨眉天下秀。
看似不远,策马一个时辰,才进峨眉山区。马力见慢,三人徒步。但见山中,古木参天;峰回路转,云断桥连;涧深谷幽,天光一线;万壑飞流,水声潺潺;仙雀鸣唱,彩蝶翩翩;灵猴嬉戏,琴蛙奏弹;奇花铺径,别有洞天。此季更万物萌动,郁郁葱葱。
昝氏指着最高的山峰,告诉小桓征道:“看,那便是峨眉金顶,舅母许久前便在那里学习武艺的。”
小桓征点头看去,迷雾朦胧,升烟袅袅,跟蓬莱岛差不多。
想着蓬莱岛,便说道:“会不会也有坏人哦。”
昝氏笑道:“小傻瓜,舅母来峨眉山,就像回家,家里怎么会有坏人呢。”
小桓征朝着山中叫道:“回家咯。又回家咯。”
山中回音,“回家咯。又回家咯。”
小桓征觉着好玩,“是谁在和我说话?”
昝氏道:“乖汉儿。不能叫喊,会吵着神仙静修。神仙不高兴了,会派徒弟出来打你的**。”
“我才不怕呢。”
他一蹦一跳走在前,见蝶扑蝶,见猴儿追猴儿。凌波微步起来,随便就拉住猴儿尾巴。猴儿反扑,他躲更快。猴儿给他吓坏了,尖叫着应和,即刻,整个山中都是猴儿叫唤,回响。怪异尖锐的声音,让小桓征这才有虚心。
——
——
所谓‘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十几里后,越往深处走,先前的阳光不见,就见迷雾重重,阴凉许多。
昝氏让侍婢拿一件衣裳给桓征穿上。
小桓征道:“舅母,我不冷的。”
“乖,穿上。”
小桓征只得穿上。其实他一身浑厚内力,哪还畏寒。再则,一运动,汗就出来了。
穿好衣裳,小桓征道:“舅母。好多人。”
“哪里有人。”昝氏四围扫视,定没人影,虽有人家,也在山下农田。峨眉同门,也要到金顶附近才见呢。
“我听有人匆忙行走。他们吓得鸟儿乱飞,猴儿乱跳。”
“适才你吓的吧。”
“不是。舅母。真的有人,越来越近。”
昝氏固然还听不出。想着孩子没事调皮,便笑笑了之。
不一会。小桓征指着左边道:“那里有人。”指着右边道:“那里也有人。”又转头后面:“追上来了。”
昝氏这才发觉,周围确是有人,像是冲着自己而来。寻思,莫非是拦路劫财之匪。
“哪路朋友,现个身吧。别吓着孩子。”
一左一右一后,飞身现出来七个人。为首的便是范天齐。
昝氏冷笑道:“原来是青城派高手。我寡妇还没去青城派他个说法,当下该不会是特意来给我寡妇个说法。”
范天齐双目寒光看着小桓征。小桓征退到昝氏身后。
昝氏对小桓征说道:“克儿,一会舅母和敌人打斗时候。你就一个人跑掉。刚才你跑的那个步法,舅母都追不上,也不要让他们追上。好不好。”
小桓征点头,又摇头。
昝氏蹲下,贴近小桓征耳旁,道:“克儿乖。你一定要一个人走掉,往舅母告诉你的金顶山跑。你要记得他们。他们是青城派的。成汉国让他们害了,你舅父让他们杀了。说不定舅母也会让他们杀了。你要记住,长大以后,杀了青城派的这些坏人,为你舅父舅母报仇。”
小桓征摇头,又点头。
范天齐道:“拿住那孩子。剖开他,看他肚肠里到底有何妖法。”
自归义侯府,范天齐范天成兄弟俩,一人被废,一人受创,回去怎么也想不通。最后一致认同,定是那孩子在作怪,却也不知到底作怪在哪。刚好这次前去鹤鸣山,转路过成都,听言李势一族赦归,便想他那孩子定当也回来。又听言先去峨眉,便一路寻来,先挡一道,看看那孩子到底怎一个怪物,身上有何宝物。
“你敢。”昝氏接过侍婢手中的剑,“看好克儿。”
“你们青城派也欺人太甚。竟来到峨眉山撒野。”
一壮年男子道:“呵,别拿峨眉派作挡箭牌,这里离峨眉金顶还有一段距离呢。师叔,要抓活的吗。”
范天齐道:“要死的有什么用?就要那孩子。小心点,别着了道。”
范天齐就是想不明白,这毛娃娃哪来的道行。
六人或剑或拳或掌,围攻妇幼三人。昝氏的峨眉剑法虽精妙,护住自身可以滴水不露,可再护二人,挡六人,就玄之又玄。唯有守,无地可退。范天齐站一旁,未出手,不能有失前辈架子,去与后辈围攻妇幼。
青城派一干人等,毫不留情。昝氏体力难支。
昝氏道:“青城派,出了尔等卑鄙下流之人,算是气数尽了。”
范天齐道:“束手就擒吧。免得伤了你,还说我等欺负了你一女流之辈。”
“哼,如此逼迫,就不算欺负我一女流之辈了吗?”
六人将昝氏与侍婢打散。昝氏被围困无法脱身。侍婢护着小桓征惊恐不已。小桓征一心注目着舅母,恨不得自己也能拿起剑,救助舅母。他虽一身内力,可难以自用。
小桓征直叫着舅母。叫得昝氏心意慌乱,筋疲力尽时也奋搏不休。
昝氏道:“汉儿,你一个人快走。”
“不,舅母……呜呜呜呜……”
小桓征见舅母手臂受伤流血,痛哭不止。
“你不走,谁给大舅,舅母报仇啊。”
“呜呜,呜呜。”
幼小的孩子,在一个陌生的地方,在危险时刻,是无助的。
范天齐起身飞跃到小桓征和侍婢面前,目不转睛地看着小桓征。侍婢挺身护住孩子,却被范天齐隔空一指击晕。
昝氏竭力吼道:“汉儿。快走啊。”
“舅母。我要和你一起……”
话没说完,小桓征也被范天齐隔空一直,打在膻中**。范天齐见他也就一个普通的孩子,故只用了三分力道。小桓征有深厚的内力,顷刻就自然冲开,朝昝氏身旁跑去。
昝氏见范天齐对孩子下手了,竭尽全力一招仙女散花,击六人退三步,抽身攻向范天齐。
范天齐甚是惊讶。居然没封住一个小小孩子的**位。自己三层力道,就是一个练武十来年的强手,也要定住个把时辰,不能动弹。
范天齐便使出全力,在小桓征后面追击,直打神堂**。毫无防备的小桓征被重重一击,扑倒在地,吐出一口淤血后,昏死不动。
哪个孩子能受如此重创。昝氏亲眼看见孩子被害,悲愤交加,怒火攻心。咆哮一声“狗贼”,竖眼横剑攻向范天齐。招招都是要命的招子,不要命的打法。孩子若没了,她自也不会偷生。只是这个仇,怎么报这个仇!
范天齐此次追来,只想抓哪孩子解得疑问,并非要伤人或杀人。本以为那一击,定也难伤着那孩子。可偏偏那孩子一点抵抗能力都没有。
此时范天齐心中也有愧于伤害了一个无辜孩子。任凭昝氏杀招,只守不攻。直到六个弟子打上前来,才得退身,怔怔地看着被自己一掌击倒的小孩儿,于心也不忍。自己毕竟是修道之人。
“弟子们,走吧。”范天齐转身要走。
“杀了人又便一走了之。没那么容易,除非将我老寡妇也一同杀了。”
昝氏已披头散发,不顾生死,只想杀了范天齐。直攻范天齐。
范天齐心神烦乱了,怒道:“莫怪我手下无情。”
“呸!”
昝氏仇恨一声,硬攻不让。
范天齐连退几丈,戾气大发,震落昝氏手中长剑。昝氏起掌再攻。势必纠缠,你死我活。
范天齐连让几个回合后,起掌运功,朝冲过来的昝氏,打出摧心掌……
——
——
待续……
第二十五章 八荒宝刀 鹤鸣山安扰(上)
昝氏横心一死,也要打一个玉石俱焚。wwW。手心暗藏玉簪,看准范天齐的双目,神庭、百汇**,备以峨眉针法打出。
范天齐早有防范,了然化解。本想吓退,见此,杀心立起。管你是峨眉派人,管你在峨眉山下。
“手下留人。”
忽闻一阵风似的声音,柔韧有力。幻影即到,眨眼间便推开昝氏,化去范天齐的摧心掌力。
来人是一位白眉白发白须白衣道人,乃峨眉创派人白猿祖师司徒玄空曾孙,有道号怀安真人,现任峨眉派掌门。手执白玉拂尘。是昝氏授艺恩师。
“师父。”
昝氏见是师父,拜倒在地,磕三个响头。
“无双。”怀安真人点头。微笑抱拳向范天齐道:“峨眉通臂拳,领教青城摧心掌。”
说罢,仍拂尘在空中,排式出拳。范天齐以掌对拳迎战。又是两个当世高手较量。虽难见二人真正拳掌碰触,那散出的余力,就让周围草木不稳,泥石乱穿,尘土飞扬。
昝氏无心观战。稍理乱发,抱起气息奄奄的小桓征,还好,还有心脉。并且强劲。
“汉儿,汉儿……”
昝氏拍着小桓征脸蛋,小桓征微微睁开眼睛。
“舅母。我不要一个人走。我要和舅母一起走。”
小桓征流着眼泪。他是背上神堂**疼得厉害。
“好。好孩子。只要你没事。舅母不让你一个人走。”
昝氏疲惫泪连,自己都不知道,有多少年没有放声肆意哭过了。此时她也实在控制不住。
“舅母。我想睡觉。”
“乖孩子。现在不能睡觉呢。天都还没黑。你看,舅母的师父正在打拳。你不是最爱看打拳的吗?”
昝氏引着孩子看怀安真人。小桓征迷糊地看过去。
三十招过后,范天齐明显处于劣势。此时,怀安真人并未出重招。
其余六人见势,出剑围攻上去。怀安道人以峨眉三十六式天罡指**法,转瞬间点住六人。六者成为木头人,一动不动。
“咦!”小桓征眼睛一亮,一?( 摩尼教主 http://www.xlawen.org/kan/105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