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 部分阅读
“是啊,我们是一家人。那徐长老的东西,怎么没见跟贫道分享一下?”回过头冲徐长远笑了笑,随后李帆轻声说道“雨要停了!”
话刚落没多久,雨势明显开始减弱,直到最后渐渐停下。很快乌云便渐渐散去,阳光重回大地。这一场阵雨来得快,去的也同样快。若不是地上的水迹,恐怕还真的不知道刚刚下了一场雨。雨后炙热的阳光,业令空气多少有些闷热。
“竟然真的停了,这小道士好像还真有两把刷子!”
多谢大爷小火打赏了588起点币
李观颐打赏作者588起点币
多谢多谢秘密哇打赏作者200起点币
多谢纯银世纪打赏100起点币
多谢jpj打赏了100起点币
多谢天神死打赏了100起点币
多谢请虚道人打赏了100起点币
多谢风之天云灵打赏了100起点币
第五十九章 收粮
“徐长老,贫道想要下山一趟,最近一段时间内山上的事情就拜托徐长老你了!”
一大早李帆就突然找到徐长远,直言自己将要离开一段时间,让他帮忙照顾一下几个弟子。这事情搞的徐长远一阵迷糊,这小道士不是刚回山么,怎么又要下山。
这里徐长远就忍不住要说上两句了,这小道士平常不修道修心也就罢了,还整天想着往山下跑。没事的时候还老是说是他带着那几个弟子疯闹,也不想想这上梁不正下梁可不就歪了么。
“小道士,自从我见了你,你就三天两头的往山下跑,这一次你下山去干什么?”
“下山收粮!”
“收粮?山上的粮食不够吃么?”听了这话,徐长远整个人都有些疑惑了起来。整个连云山上就他们几个人在,山上存粮足够几个月的了,还用得着下山收粮。再不济给陈贤他爹捎个信。大小好歹也是个县令,多养活三五人根本不算事。
“徐长老误会了,山上的粮食的确足够我们吃了,可是却远不够山下的人吃!”
“山下的人?”徐长远现在感觉这小道士说的话,自己是越来越听不懂了,这关山下的人什么事情。难不成这小道士要下山买粮,供给山下那么多人吃饭,这也太把自己当冤大头了吧。
“徐长老,贫道查看天时,最近一段时间都不会有大雨!”深深叹了口气,李帆无奈的说道“自入夏以来,这里只下过几场淅淅沥沥的小雨,未见过有多少倾盆大雨!”
“而今不少溪流断绝,河水干涸。山下的土地也是越发的干旱,百姓疲于灌溉之事,可是禾苗仍旧枯死。若长此下去,怕是必成旱灾。百姓减产不说,就是怕会饿殍遍野!”
“远山县原本就不是产粮大县,商人逐利之下,若有旱灾发生,一定会囤积居奇。因而贫道想现在下山收粮囤积起来,等日后旱灾一起,就开仓方粮,平抑粮价!”
“开仓放粮,平抑粮价?”意外的看来李帆一眼,眼中也不似之前的那种轻佻之感。随后徐长老轻轻皱了皱眉头,略有些慎重的说道“小道士,我也知道你略有身家。可是远山县这么多人,单凭你一个人的财力,你救的过来!”
“贫道有黄金千两,白银三千两。钱财虽然不多,但粮食能买多少是多少,能救多少人那救多少人。事在人为,贫道也只能尽力而为了!”
“黄金千两,白银三千两;这也不少了。小道士,没想到你还挺有钱的!”听到这个数字,徐长远也挺意外的,想到这么一个常年窝在深山之处的小道士竟然会这么有钱。
李帆自己的身家,也只有他自己清楚。这三千多两白银,是以前在大街上面摆摊的时候劫富济贫弄来的。至于那千两黄金,则是不久之前沈家贡献出来的。
单单这千两黄金,就价值白银十万两。乍看上去是很多,能买很多很多的粮食。但旱灾一起,遍及的可不单单只有一两个县城。到时候会至少会有几十万张嘴,这十万两白银买的粮食,还真不够几天的。
“行了,也算小道士你有些良心。既然你都出了,老夫这个做长辈的,也不能不意思意思!”深深吸了一口气,徐长远接着就脱下自己有些破旧的靴子,然后伸手从里面掏了掏,掏出一张银票来递给了李帆。
“这是。。。。。。黄金万两?”看清楚银票上的数字和金额,李帆多少有些发怵。真是没想到徐长元这个平常穿着破破烂烂的人,竟然会这么有钱?
原本以为自己就算是一个小富翁了,没想到跟眼前这位相比,那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啊。不过想想当初徐长远重伤在身的时候,自己翻遍他的全身,却唯独没翻过这靴子里面,要不然这钱早就让他给贪下了,还能给他留着。
一想起这张银票是藏在靴子里面,还带有点点脚臭味,李帆脸色就不怎么好看了。不过在看到上面的数字之后,李帆也顾不得嫌弃了,连忙将这银票收了起来。
“徐长老仗义疏财,贫道在这里代远山县的百姓谢过徐长老!”
“行了,你也别跟我来这一套,给你你就赶紧拿着吧!”毫不在意的摆了摆手,徐长远就好像完全不放在心上一样,完全就是一副视钱财如粪土的摸样。
“可惜老夫的家当都放在老家了,可能现在已经被我那个不成器的师弟全部霸占了吧。手头上也就这么点了,不然的话,区区黄金万两老夫都不好意思拿出手!”
看徐长远得瑟的劲,李帆也没像以前那样接上两句,而是连忙应和。搞的徐长远还挺不适应,最后忍不住嘟囔道,谁说钱不是万能的啊。
拿上徐长远给的钱,再加上自己的钱,大笔的钱洒下去要多少粮食没有啊。最后若是旱灾影响不那么大的话,说不定还有盈余呢。
可下了山李帆才想起来购粮的不易,远山县毕竟只是个小县城,而且还是个农业不发达的小县城。若不是背靠连云山这座大山,根本养活不了这么多人。
在远山县的粮价本来就不便宜,若是肆意收购的话,粮价势必上涨。粮价一上涨,其他的商家势必会闻到味道,进而加入到其中。没等旱灾过后粮价飞涨自己就先把粮价拉动了,到时候反倒是好心办了坏事,那可就不美了。
从这里到远处购粮,一来一回数百里。而自己袖里乾坤也只有不到一立方的空间,压根也存不了太多的粮食,还不够自己跑腿的钱呢。
为今之计,也就只能从别的地方购粮,让人慢慢给运过来了。可是这粮食运送不便,可能在这里是一个价,从别的地方给运过来又是一个价。这样一来无疑要损失不少的钱,钱包就这么瘪下去了,怎么也让人不太痛快啊。
运起御剑飞行来到青川郡,时隔短短几日,李帆在这里的影响力还未消退。走在大街之上,还是时不时的有人冲他打着招呼,当街求药的也不是没有,不过却都被李帆给笑着拒绝了。
摆脱了“热情”的百姓,李帆大步踏入青川郡的一个颇大的粮店之中,大声的喊道“店家可在!”
“这不是玄阳道长么,道长光临本店,本店可是蓬荜生辉啊?”这里的掌柜的明显也是认识李帆的,见到李帆进来,立刻就亲自出来迎接,慢慢笑容的大声的问道“道长可是要卖粮食,不知道道长想要哪一种?”
“贫道要一些便宜的粮食就可以了,不过贫道要的量有些大,就是不知道贵店能不能拿出来!”
“道长说笑了,我们这里可是青川郡第一大粮店,存粮数万石。道长要多少粮食,我们这里拿不出来啊。就算我们这里拿不出来,我们还可以从其他地方调过来,道长大可放心!”
怀疑的看了李帆一眼,掌柜再次说道“那不知道长您,是想要多少粮食?”
“贵店有多少粮食,贫道就要多少粮食,钱不是问题!”
“道长您吃得下么?”闻言掌柜的脸色微微一变,看李帆不像是说谎的样子,掌柜的也有些慌乱了,接着就立刻轻声问道“更何况您一个道长,要这么多粮食不知何用?”
“有钱赚不就行了,你又何必知道贫道用这些粮食是干什么?”满不在意的笑了笑,李帆紧接着说道“贫道想请你们将这些粮食全部运至远山县,你们有多少,贫道要多少!”
“远山县的话,路途恐怕有些远!”轻轻看了看李帆一眼,掌柜的轻吸一口气,随后低声说道“不过若是道长执意的话,运粮自然也是可以,只是这这价钱方面。。。。。。”
“这一点贫道自然明白,价钱方面也不是问题,你看这些够不够!”从怀里掏出一张银票,轻轻的递了上去,紧接着李帆又加上了一句“这,只是定金而已!”
“黄金千两,够,够了!”看着银票上的数字,掌柜的不由一顿,立刻就眉开眼笑了起来。有钱就行了,管他有没有什么企图呢,跟自己这边也没什么关系“好,您要的粮食一定会给您送到的,您就放心吧!”“那贫道就先走了!”
“道长您慢走,以后若是需要粮食,尽可以来找我们。。。。。。”
同样的场景不仅是在这一家店,在其他的店面也在发生着。如此大手笔的购粮,自然也被有心人看了去。不过看不透李帆想要做什么,他们也只能暗暗派人盯着,省的出什么事情。
李帆也不怕他们盯着,他不仅要买粮运粮,而且要大张旗鼓的运粮。就算没有那么多粮食,起码要把架势给拿出来,让所有人都知道自己这里有很多的粮食。有徐长远给的万两黄金,那粮食还不是要多少就有多少。
这样一来这么多的粮食囤积起来,任谁也知道自己囤积了粮食。到时候只要旱灾一起,自己这边开仓放粮,知道自己这边粮食众多的商家也就不会傻傻的跟自己这边对着干了,粮价自然也就平稳了下来。。。。。
多谢半仙哥打赏了1888起点币多谢半仙哥打赏了1888起点币
多谢你在那里,等我哟打赏了100起点币
多谢唯战而已打赏了100起点币
多谢李观颐打赏了100起点币
第六十章 旱灾渐起
“玄阳道长买这么多粮食是为了什么,难道道长想要做粮食生意?”
“不管道长想要干什么,应该都有他的意思吧!”
李帆如此大手笔的购粮,自然引起了所有人的注意。足足上百万两买来的粮食,在远山县囤积了起来,更是让远山县的粮商们有些惴惴不安。生怕这位小道长再出什么手段,让他们手里的粮食价格大跌。
可接下来一段时间,李帆也只是将这些粮食都囤积了起来,没有拿出去卖,更没有像之前那样开仓放粮赈济穷人,这倒是让全县的粮商世家们轻轻松了口气。
渐渐的,除了县里面的有数的粮商们之外,就再也没有人再去在意这件事情了。这些粮食囤积在那里有县令照看着,再加上李帆在远山县如日中天的名声,暂时也没有人会起什么别的意思。
只是随着时间一点点过去,始终未见大雨降下,让终日期盼的百姓们忍不住担忧了起来。最后旱灾已然渐起,禾苗一片片的干枯,但又变成了绝望,已经不少农户化为了流民。
如此种种终是惊醒了一群世家商人,可能没有人比他们更能捕捉到如此的商机了。旱灾一起对于普通农户来说可能是灭顶之灾,可是对于他们来说,却是难得的圈钱机会。
粮价在短短的时间之内,就翻了两番,而且还在以越来越快的速度上涨着。市面上的粮食不仅没有见多,反而是越来越少。
物以稀为贵,灾年粮食就是硬通货。各世家大族还有各大粮商在这个时候不仅都会把粮食囤积起来,还在市场上面大肆收购,等到最后合适的机会在慢慢抛出,这样以后才能博一个好价钱。
粮食减产,粮价却越来越高,也让越来越多的农户破产变成了居无定所到处乞讨的流民。渐渐的流民越来越多,最后形成了流民潮。到现在为止,已经有人为了活命开始卖儿卖女。
青川郡等三郡大旱的消息,现如今可能已经传递到了帝国都城之中了。等上报之后再朝堂之上讨论,最后开仓赈济灾民等等一系列的是过场走过,等到了最后粮食来了,都不知道会有多少人饿死。
如今走在大街之上,到处都是乞讨之人。只是如今粮价飞涨,县城之中的百姓都吃不饱饭,又能拿什么来资助别人。大街上的人基本上乞讨一整天别说吃饱了,能有点东西垫垫肚子就已经很不错了。
为了保存体力,更是有人直接懒散的躺在大街之上,双眼无神的看着天空。每当天灾来临,对于他们来说都是一次煎熬。熬过去了,日子还像以前那样面朝黄土背朝天该怎么过怎么过,没什么变化。若是熬不过去的话,那恐怕就。。。。。。。
出了这些乞讨的人,还有不少惹簇拥着几个孩子蹲在墙角大声叫卖,几个孩子头上都插着草标。明白这是什么意思的,都知道这是生活所迫之下要卖儿卖女。
不是这些父母狠心,实在是跟着他们也只能饿死,还不如让有钱的人买走,甭管这些孩子的未来会怎么样,起码现在他们被买走之后还能有口饭吃。
若是运气好点的,这些小孩子可能会有钱人被买到家里做个丫鬟仆人之类的。若是运气不好的话,甚至可能被卖进**之类的地方,可能整个一辈子都要毁了。
放眼望去,整个大街之上有将近两成多的都是这些衣衫褴褛之人。这些人的确是可怜,也需要大量的救治。但现在这情况下,这些失去希望甚至快要绝望的人,就如同一个火药桶,恐怕一点就会燃。
若是换成了一般人,为了安全起见恐怕早就将这些人轰出城外了。可是远山显得县令却将他们留在了城中,在城里面多少还能有口饭吃,去了城外跟着流民潮,恐怕很难能熬过去。
“师傅,要不然我们买几个人回去吧,他们好可怜的,大不了以后我少吃一点,好不好!”
“是啊师傅,我们当初就是这么过来的,我们也知道这其中的苦楚。若是所托非人的话,他们这一辈子可能就毁了!”
“这些事情为师都知道,你们也放心好了,为师知道该怎么做!”轻皱着眉头,李帆慢慢说道“早在大半个月前,为师就已经囤积了大量的粮食,就是为了今日之祸!”
眼前这旱灾是自己已经想象的到,而且也早有准备了,却没想到如今已经如此严重了。自己囤积起来的粮食,或许也是时候该派上用场了。
刚刚说话的这两人是李帆原本的那两个记名弟子,只是如今已被李帆收入门墙,这也是几天之前的事情。之所以让李帆下定决心收两人为徒,还算是一个比较偶然的机会。
几天之前,两人之中年纪稍大的陆青川突然就冲到李帆身边跪了下来,求他救一下年龄小一些的方源。在李帆的印象之中,他这两个记名弟子能吃能睡能玩的,也不像是有什么事情啊。
有些迷糊的李帆就跟着陆青川去看了一下情况,结果发现方源的身体温度竟然高于常人,之前李帆对此却是一直没有在意。仔细查看之后,竟然发现这名记名弟子竟然跟陈贤一样也是纯阳灵体。
正是因为如此,方源和陆青川都认为方源自己身体有病,之所以会一直没事也不过是没有爆发出来而已。自从跟随了李帆之后,两人才得知原来陈贤的症状跟方源一模一样,而他们的师父就能治这种病。
不过介于李帆平常对他们不假辞色,又是经常不在山上,同时也怕李帆一生气就把他们赶下山。所以一直以来,两人也都不敢求助。可是老是拖着也不是个办法,最后随陆青川终于忍不住向李帆求助。
对于这两个记名弟子,李帆一直以来也都是抱着可有可无的心态来的。本来就是顺手救来的,也没打算真的倾力培养。最后这一天突然发现,原来两个弟子之中竟有一刻珠玉蒙尘,合着自己骑着驴找驴不是一天两天了。
这时候让自己知道了,李帆自然也就不会拒绝了,直接就说收其为徒。按说若按照常理的话,那方源一定很高兴的。事实上方源也的确是很高兴,而且激动的难以自持,可是最后方源还是拒绝了。
原因就是希望李帆也收陆青川为徒,若是不受其为徒,就坚决不拜师。这事情让李帆很是生气,刚拜师就敢提条件,以后那还了得,真当贫道是上赶着求你拜师啊,爱拜不拜,不拜滚蛋!
后来紧接着陆青川主动向李帆提出要离开,就是为了求李帆可以绕过方源这一次。在之后方源冲出来要跟他一块走,还大声呼喊着什么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最后两人抱在一起痛哭。
直到最后连陈贤和沈青雨两人也忍不住冲了出来,都跪在地上为两人求情,再加上徐长远在一旁冷嘲热讽的,反倒让李帆里外不是人了。
后来李帆才了解到,方源和陆青川之间的感情虽不是亲兄弟,却胜似亲兄弟。从小时候乞讨相遇之时就一直相依为命,而且陆青川同时也在以一个哥哥的心态照顾着方源。换句话说,两人那就是同患难共生死之间的交情。
考察了一段时间之后,对于陆青川,李帆的印象其实也不错。虽然他没有特殊的灵体,但也许是从小照顾方源这个比自己小上一岁半的小弟弟。所以长时间下来却有一股连李帆都有些惊叹毅力,一股始终不放弃肯拼命吃苦的这种毅力。
基于这一点,最后李帆便同时将两人收入门墙。最后虽然系统评定也只有方源达到了系统的要求,至于年龄稍大一点的陆青川则是不符合条件。不过徒弟收都收了,李帆也不准备再改回去,对此也就不在乎了。徒弟都收了,以后有多大成也就全靠他自己了。
借着方源带来的抽奖机会,李帆于前几日再一次抽奖。获得了乾坤玉盒一件,内含上千立方米的空间。老实说,如此大的空间对于李帆来说反倒是没什么用,他自己的东西并不多,也都已经用袖里乾坤存了起来了。
还有一本缩地成寸的神通,若是到了高深境界一经用出,可瞬息百里。当然了,以李帆现在的境界,瞬出了百十来米的已经很勉强了。要想瞬息百里,恐怕还有相当一条路要走。
自李帆这门神通得到之后,可是让他演练了好一段时间。真是到了必要的时候,这可就是保命的绝技,绝对不能生疏。
不过因为刚开始的时候控制不算熟练,撞到树上的情况经常发生,撞到石头上的时候也不是没有。搞得几天下来,李帆脸上也是青一块紫一块的,都不敢出门了。
除了这两样之外,在杂物轮盘之上更是抽到了上品宝器青雷剑。如今李帆用的宝剑,也不过是花了两三千声望值兑换出的极品法器而已。在得到这柄青雷剑之后,原本那把毫不犹豫的就赏给陈贤了。
在商城之中宝器哪一个不是五千点声望值之上,中品宝器都已经过万了,上品宝器更是价值数万声望值不止。这一下抽到了上品宝器青雷剑,那就相当于白捡了数万声望值。
总的来说此次抽奖收获还算不小,也让李帆对这两个新收的小弟子多少有了些好感。因而这一次下山,也将两人带在了身边。
多谢半仙哥打赏了588起点币
多谢醉梦红尘看世间打赏了300起点币
多谢书友1406271…打赏了100起点币
第六十一章 一个条件
“道长,请道长救救我们,请道长开恩呐!”
李帆从这一条道上一走过,立刻就引起了街上百姓的注意。毕竟李帆那一身道袍实在是太扎眼了,想认不出来也不可能。有人一眼认出了李帆,其他人立刻就呼啦啦的围了上来。
远山县的百姓都认识李帆,也都知道他曾经开仓赈济过穷人,还免费为穷人赠医施药。但此时粮价飞涨,他们也都是流离失所错朝不保夕,也不确定李帆能不能帮他们。
李帆囤积了大量的粮食的事情也只有那些粮商和一些世家大族还有有心人知道,普通人其实也不知道。此时这些百姓也很迷茫,不知道这位纯良善心的小道长,会不会帮他们,有没有能力帮他们。
但现在只要有一点希望,他们这些已经到了边缘的人就会绝对死死地抓住。可能眼前的这个神奇的小道长是他们唯一的机会了,他们也没有别的办法,也只能用这种方法来祈求到帮助。
若是李帆开仓放粮,那么李帆在百姓心中的地位将彻底牢固。若是李帆做一个守财奴的话,那可能这种希望就会变成怨恨,李帆的声望将会彻底降到谷底。
“诸位放心,贫道绝不会袖手旁观。此次贫道来县城,就是为了开仓放粮而来,请各位稍等片刻即可。。。。。。”
“嗷!”一听李帆如此说,整个大街上面的人都疯狂的叫了起来。在他们看来,李帆既然是开了口,那就没有他办不到的事情。上到县令下到各家族,哪一个不需要给李帆几分面子。
街上的百姓疯狂的欢呼着,而李帆则是趁着这个机会悄悄的离开,向自己囤粮之地走去。而此时在这里早已等了不少的人,见李帆到来之后,飞快的向各家报信去了。
“什么,你们想买贫道的粮食?”
就在李帆到了这里么多久,各大粮商还有家族就几乎同时找到了李帆,并且向李帆提出了他们的要求。他们的目的其实也只有一个,那就是求粮,要求李帆将粮食卖给他们。
“我们愿意以三倍的价格买道长的粮食,道长想想看,仅仅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一转手道长就净赚了三倍的利润,道长何乐而不为啊!”
“三倍的价格?”不屑的笑了笑,看着这些人李帆只是冷冷的说道“想来各位也都清楚,如今三郡之地大旱不雨,其他周边各郡也都有波及,粮食价格更是疯涨。再过一段时间,恐怕这粮价就不止三倍了吧。既然如此,那贫道为何要卖给你们?”
“道长此话差矣!”
面对眼前这个只有十七八岁的小道士,他们不得不打出十二分的精神来。这小道士何止是老谋深算呐,在他们都未料及之时,就早早的囤积了如此数量的粮食。
刚开始的时候周围的粮商们还喜滋滋的,可是后来旱灾的苗头越来越明显,可是让他们后悔的不行了么。而且各大粮商周边囤积的粮食几乎被李帆抽调一空,虽然又渐渐从各地补充上来。但却错过了一定的时间,可是少赚了好大一笔。
这小道士对时机的把握还有决断能力那都是绝无仅有,上百万两白银眼睛眨都不眨的就撒了出去。这才大半个月的时间,粮价就往上翻了两倍还多。
就算如此,他们也丝毫不惧。因为眼前小道士虽然手中粮食是够多,但却没有足够的渠道。空有粮食而卖不出去,也只能把它们再卖回来。而且三倍于之前的价格,他们已经很有诚意了。
“道长虽然手中握有大量的粮食,可却没有销粮的渠道。纵然有这么多的粮食,一时也无法出手。而且如此多的粮食同时出手,道长认为自己能够卖出三倍以上的价格!”
“贫道有没有这个能力,似乎并不需要你们来操心。而且自贫道将这些粮食囤积起来的那一天开始,也从未想过要去倒卖粮食,诸位还是回去吧!”
一听这话他们就有些着急了,还以为李帆是对这个价格有所不满,立刻就有人说道“若是道长对这个价格还有所不满的话,这些还都好商量!”
“不必商量了,这粮食贫道是绝不会卖的。诸位要是没什么事情的话,那就请离开吧!”
面对这各大势力派来的代表,李帆是一点面子也没给,毫不客气的就下了逐客令。而这时候其他人的脸色也都不怎么好,这么多的粮食可都是钱呐。他们要是没有拿到手的话,回去少不了要被上面一顿销。
“道长不卖粮食,那囤积如此弱的粮食究竟所为何事,难道道长包藏祸心不成?”
“哼!贫道要怎么做,还不需要你们来指手画脚的。老实告诉你们,贫道已经决定自即日起开仓放粮,赈济百姓!”
“开仓放粮?赈济百姓?”
似乎听到了最好笑的事情,这百万两银子买来的数十万石的粮食,这小道士竟然说要赈济百姓。行了,这样的手段各家都已经玩腻了,竟然还在他们面前吹嘘。一方面高价卖粮食,另一方面随便开几个粥铺赈济一下灾民。一场灾祸过去,他们就是名利双收了。
可看着脸色始终未变的李帆,他们终究也是发觉不对了,不由就小声问道“道长此言为真?”
“贫道从不虚言,不日贫道就会将所有粮食都送给灾民!”笑着摇了摇头,李帆看向推得满是粮食的粮仓,后面又加上了一举“这么多粮食,贫道分文不取!”
“分文不取?”此话如同石破天惊一般,震的他们是里焦外嫩的。他们现在买粮食本来就是囤积居奇获得高价,可这数十万石的粮食一旦外流,粮价上涨的趋势势必停滞,甚至有可能下跌。
这小道士简直就是在逼他们,大灾之年你不懂的潜规则么。还开仓放粮,还分文不取。你当是谁,是朝廷么!
呆愣了半响之后,这几个人才反应了过来,紧接着就大声的说道“好,好,道长果然心系百姓,我等万万不及。只是希望道长不要后悔,告辞!”
“不送!”到现在李帆也绝对能感受的出来他们心头的怒火,自己没有答应他们的要求,这些人一定憋着坏呢。为了自己的利益着想,他们还指不定能出什么馊主意呢。
前脚这些人刚走,后脚县令就急匆匆的赶来。此时的县令比之前李帆见到的时候瘦了不少,而且现在看上去完全就是一副憔悴的摸样。看起来这段时间,他可是忙的不清啊。
见到李帆之后,县令露出一个尴尬的笑容,慢慢说道“道长,本官来此是为了。。。。。。。”
“县令大人的来意贫道已经知道了!”看着眼前的县令,李帆脸上也没有昔日的笑脸,只是冷着脸慢慢说道“县令大人是希望频道可以帮助朝廷赈济灾民?”
“本官知道这有些强人所难,只是,只是如今灾祸突降,百姓流离失所。本官身为远山县父母官,自然不能袖手旁观。可是现如今县衙的确拿不出那么多的粮食,所以,所以。。。。。。。”
“大人,早在大半个月之前贫道就已经提醒过县令大人了,可是县令大人丝毫没放在心上。如今灾祸已起,临时抱佛脚恐怕作用不大!”
这件事情早在李帆发觉的时候,就已经跟县令说了,可是这县令好像压根就没放在心上。他承认医术方面李帆是厉害,又治好了他儿子的病。可能也会两手别的,勉强算得上是一个高人。
可是突然有一天李帆找上门来,巴巴的跑过来就跟他说不久之后会有旱灾发生,这事情谁会信呐!
其实也不是他真不信,本着有备无患的原则,县令在远山县也是作了一番准备的。一来对李帆半信半疑,而来县令自己其实也没有那么大的权利,所以这个准备也很有限。
而且县令在向上面上书的时候,差点没让郡守给骂一顿。李帆的名声虽大,但是在他们眼中还不算什么,更不会轻易相信他说的话。就因为一个术士的猜测之语,就让他们花费巨资做准备。万一这事情没发生,这损失算谁的。
所以面对着形势越来越严峻的旱灾,早期因为有所准备,县令还能勉强应付。可是到了后来灾情越发的严重,他是真的疲于应付了。短短的时间之内,白头发就多了很多,脸色也憔悴了不少。
至于郡守那边,可能早就焦头烂额了吧。他是一点也没听进去,现在想后悔也来不及了。要是让人知道早就有人提醒过他早作准备可是他没有的话,那他脑袋上的乌纱帽也是不保了。
此时来见李帆,那可真是有些难为情了。之前李帆一番劝说,他都没听到心里去。如今听闻李帆囤积了大量的粮草,为了全县的百姓,他也不得不上门求助。
对于县令的到来李帆也是早有预料,并且乐得跟他合作。李帆要开仓放粮,很容易就被人构陷说是图谋不轨。而且李帆手底下没什么人,单凭他们几个人就算开仓放粮,场面也一定混乱不堪。所以这件事情,也只有跟他亲近的县令来办才可以。
“县令大人,贫道可以开仓放粮,但是有一个条件!”
多谢寘詺打赏了588起点币
多谢跳着订阅小三郎打赏了100起点币
多谢你在那里,等我哟打赏了100起点币
第六十二章 烧!
“如今粮价竟然开始下跌,全都怪那个小道士。他竟然跟县令联合在一起开仓放粮,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我们必须想一个办法,绝不能让他再这么下去了!”
在李帆下山后不久,就跟县令达成了协议。李帆开仓赈济百姓,县令亲自操持,所有的捕快衙役甚至连城卫军都出动了,整个远山县都被动员了起来。很快,在县令的迅速安排之下,无数的粥棚被支了起来,灾民很快就吃到了他们流浪以来的第一口饱饭。
李帆开仓放粮数额极大,周围闻讯的灾民更是蜂拥而至。远山县本就是一个不大的县城,却突然涌现出数万乃至十数万的灾民,一下子压力大增。好在按照李帆所说的,都将他们迁入到了连云山附近。
李帆给县令提出的条件很简单,他的这么粮食可以拿出来赈灾,但那也这不是白给的,得用这些灾民来干活。用以工代赈之法、大量的开垦连云山附近的荒地。
此时为了赈济灾民省的出什么动乱,县令也不管那些了。别说这么个小小的条件了,就算是再大的条件他也干。更何况这条件也不算什么,而且算得上是一件好事。
再说了就算县令不答应,李帆也可以自己去干。只不过没有他们配合的话,这个过程要困难一些而已。不就是一些无主的荒地么,远山县地少人稀,就是不缺荒地,愿意要就拿去好了。
上百万两银子撒下去效果是显著的,整个连云山附近都开始热火朝天的干了起来。不仅大量的荒地慢慢的被开垦了出来,而且更让李帆激动的是他的声望值在飞速的增加着。
以前李帆在百姓的心目中可能是一个高人,对于李帆的印象仅仅是出于对高人的敬重。但这一次不同,在他们饿得奄奄一息的时候,李帆伸手拉了他们一把。对李帆的感觉就不单单是敬重了,那是感激李帆的活命之恩,怎能不令他们感激涕零。
短短几天的时间,李帆的声望值就从十万突破至二十万。而且随着李帆名声渐渐的打出去,救助的人越来越多,这声望值还在以更快的速度增长着。
不过这边李帆心头是爽快了,那边有人不干了。李帆毫不客气的免费开仓赈济灾民,还拿出一部分粮食平抑粮价,那可是严重的打乱了市场,许多商家囤积的粮食差点都砸在手里面。
不仅是远山县的商家,其他各郡县同样是如此。为了极大的宣传自己,李帆可不会傻到只在远山县这一处地方赈灾。在其他郡县同样有李帆的粥铺在,只是没有这边这么大手笔而已。
别的郡县在朝廷赈济没下来之前,也就是稀稀拉拉的几处粥铺,那么多灾民自然是吃不饱了。那李帆派去的人一边施粥,一边还会跟这些灾民宣传,去远山县吧,去那里起码能吃几口饱饭。
不仅是李帆宣传,各郡县的县令等等这些人,也在不断的把人往李帆这里赶。你那边不是有粮食么,那太好了,赶紧把这些定时炸弹都送到您那去。我们实在是没那么大的本事,您就劳驾也帮我们救治救治。
数万十数万的人往这边涌来,远山县这边压力可谓是倍增,县令额头的冷汗一直都没停过。大家虽然没见过面但好歹也是同朝为官,这些人太不仗义了,为了解决自己的事情,就把灾民往他这边赶,还要不要脸了。
不过灾民来了,他总不能不管。可是他能力又有限,只能把一堆人往李帆这边送。自己捅的篓子自己补上,你那不是开垦荒地么,赶紧把这些人也带上,好歹多少能给点吃的。
原本许多人都在观望,以为李帆也只是在做做样子而已,谁想到这么长时间过去了李帆一直在死撑着。在打探到李帆最近的所为之后,这些人也只能说一句服字。
用了那么多廉价劳动力,将那些荒地开垦出来之后,那可都是自家的产业。这厉害啊,一下多出了这么多的地,可比单纯卖粮食赚的还要多一些,想的也更长远一些,不愧是能够走一步看三步的人。
不过看李帆这个架势,不把这几十万石的粮食用光了,他是不会收手的。等这些粮食用光了,估计朝廷的赈济也就下来了,还有( 修道大掌教 http://www.xlawen.org/kan/1298/ )
话刚落没多久,雨势明显开始减弱,直到最后渐渐停下。很快乌云便渐渐散去,阳光重回大地。这一场阵雨来得快,去的也同样快。若不是地上的水迹,恐怕还真的不知道刚刚下了一场雨。雨后炙热的阳光,业令空气多少有些闷热。
“竟然真的停了,这小道士好像还真有两把刷子!”
多谢大爷小火打赏了588起点币
李观颐打赏作者588起点币
多谢多谢秘密哇打赏作者200起点币
多谢纯银世纪打赏100起点币
多谢jpj打赏了100起点币
多谢天神死打赏了100起点币
多谢请虚道人打赏了100起点币
多谢风之天云灵打赏了100起点币
第五十九章 收粮
“徐长老,贫道想要下山一趟,最近一段时间内山上的事情就拜托徐长老你了!”
一大早李帆就突然找到徐长远,直言自己将要离开一段时间,让他帮忙照顾一下几个弟子。这事情搞的徐长远一阵迷糊,这小道士不是刚回山么,怎么又要下山。
这里徐长远就忍不住要说上两句了,这小道士平常不修道修心也就罢了,还整天想着往山下跑。没事的时候还老是说是他带着那几个弟子疯闹,也不想想这上梁不正下梁可不就歪了么。
“小道士,自从我见了你,你就三天两头的往山下跑,这一次你下山去干什么?”
“下山收粮!”
“收粮?山上的粮食不够吃么?”听了这话,徐长远整个人都有些疑惑了起来。整个连云山上就他们几个人在,山上存粮足够几个月的了,还用得着下山收粮。再不济给陈贤他爹捎个信。大小好歹也是个县令,多养活三五人根本不算事。
“徐长老误会了,山上的粮食的确足够我们吃了,可是却远不够山下的人吃!”
“山下的人?”徐长远现在感觉这小道士说的话,自己是越来越听不懂了,这关山下的人什么事情。难不成这小道士要下山买粮,供给山下那么多人吃饭,这也太把自己当冤大头了吧。
“徐长老,贫道查看天时,最近一段时间都不会有大雨!”深深叹了口气,李帆无奈的说道“自入夏以来,这里只下过几场淅淅沥沥的小雨,未见过有多少倾盆大雨!”
“而今不少溪流断绝,河水干涸。山下的土地也是越发的干旱,百姓疲于灌溉之事,可是禾苗仍旧枯死。若长此下去,怕是必成旱灾。百姓减产不说,就是怕会饿殍遍野!”
“远山县原本就不是产粮大县,商人逐利之下,若有旱灾发生,一定会囤积居奇。因而贫道想现在下山收粮囤积起来,等日后旱灾一起,就开仓方粮,平抑粮价!”
“开仓放粮,平抑粮价?”意外的看来李帆一眼,眼中也不似之前的那种轻佻之感。随后徐长老轻轻皱了皱眉头,略有些慎重的说道“小道士,我也知道你略有身家。可是远山县这么多人,单凭你一个人的财力,你救的过来!”
“贫道有黄金千两,白银三千两。钱财虽然不多,但粮食能买多少是多少,能救多少人那救多少人。事在人为,贫道也只能尽力而为了!”
“黄金千两,白银三千两;这也不少了。小道士,没想到你还挺有钱的!”听到这个数字,徐长远也挺意外的,想到这么一个常年窝在深山之处的小道士竟然会这么有钱。
李帆自己的身家,也只有他自己清楚。这三千多两白银,是以前在大街上面摆摊的时候劫富济贫弄来的。至于那千两黄金,则是不久之前沈家贡献出来的。
单单这千两黄金,就价值白银十万两。乍看上去是很多,能买很多很多的粮食。但旱灾一起,遍及的可不单单只有一两个县城。到时候会至少会有几十万张嘴,这十万两白银买的粮食,还真不够几天的。
“行了,也算小道士你有些良心。既然你都出了,老夫这个做长辈的,也不能不意思意思!”深深吸了一口气,徐长远接着就脱下自己有些破旧的靴子,然后伸手从里面掏了掏,掏出一张银票来递给了李帆。
“这是。。。。。。黄金万两?”看清楚银票上的数字和金额,李帆多少有些发怵。真是没想到徐长元这个平常穿着破破烂烂的人,竟然会这么有钱?
原本以为自己就算是一个小富翁了,没想到跟眼前这位相比,那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啊。不过想想当初徐长远重伤在身的时候,自己翻遍他的全身,却唯独没翻过这靴子里面,要不然这钱早就让他给贪下了,还能给他留着。
一想起这张银票是藏在靴子里面,还带有点点脚臭味,李帆脸色就不怎么好看了。不过在看到上面的数字之后,李帆也顾不得嫌弃了,连忙将这银票收了起来。
“徐长老仗义疏财,贫道在这里代远山县的百姓谢过徐长老!”
“行了,你也别跟我来这一套,给你你就赶紧拿着吧!”毫不在意的摆了摆手,徐长远就好像完全不放在心上一样,完全就是一副视钱财如粪土的摸样。
“可惜老夫的家当都放在老家了,可能现在已经被我那个不成器的师弟全部霸占了吧。手头上也就这么点了,不然的话,区区黄金万两老夫都不好意思拿出手!”
看徐长远得瑟的劲,李帆也没像以前那样接上两句,而是连忙应和。搞的徐长远还挺不适应,最后忍不住嘟囔道,谁说钱不是万能的啊。
拿上徐长远给的钱,再加上自己的钱,大笔的钱洒下去要多少粮食没有啊。最后若是旱灾影响不那么大的话,说不定还有盈余呢。
可下了山李帆才想起来购粮的不易,远山县毕竟只是个小县城,而且还是个农业不发达的小县城。若不是背靠连云山这座大山,根本养活不了这么多人。
在远山县的粮价本来就不便宜,若是肆意收购的话,粮价势必上涨。粮价一上涨,其他的商家势必会闻到味道,进而加入到其中。没等旱灾过后粮价飞涨自己就先把粮价拉动了,到时候反倒是好心办了坏事,那可就不美了。
从这里到远处购粮,一来一回数百里。而自己袖里乾坤也只有不到一立方的空间,压根也存不了太多的粮食,还不够自己跑腿的钱呢。
为今之计,也就只能从别的地方购粮,让人慢慢给运过来了。可是这粮食运送不便,可能在这里是一个价,从别的地方给运过来又是一个价。这样一来无疑要损失不少的钱,钱包就这么瘪下去了,怎么也让人不太痛快啊。
运起御剑飞行来到青川郡,时隔短短几日,李帆在这里的影响力还未消退。走在大街之上,还是时不时的有人冲他打着招呼,当街求药的也不是没有,不过却都被李帆给笑着拒绝了。
摆脱了“热情”的百姓,李帆大步踏入青川郡的一个颇大的粮店之中,大声的喊道“店家可在!”
“这不是玄阳道长么,道长光临本店,本店可是蓬荜生辉啊?”这里的掌柜的明显也是认识李帆的,见到李帆进来,立刻就亲自出来迎接,慢慢笑容的大声的问道“道长可是要卖粮食,不知道道长想要哪一种?”
“贫道要一些便宜的粮食就可以了,不过贫道要的量有些大,就是不知道贵店能不能拿出来!”
“道长说笑了,我们这里可是青川郡第一大粮店,存粮数万石。道长要多少粮食,我们这里拿不出来啊。就算我们这里拿不出来,我们还可以从其他地方调过来,道长大可放心!”
怀疑的看了李帆一眼,掌柜再次说道“那不知道长您,是想要多少粮食?”
“贵店有多少粮食,贫道就要多少粮食,钱不是问题!”
“道长您吃得下么?”闻言掌柜的脸色微微一变,看李帆不像是说谎的样子,掌柜的也有些慌乱了,接着就立刻轻声问道“更何况您一个道长,要这么多粮食不知何用?”
“有钱赚不就行了,你又何必知道贫道用这些粮食是干什么?”满不在意的笑了笑,李帆紧接着说道“贫道想请你们将这些粮食全部运至远山县,你们有多少,贫道要多少!”
“远山县的话,路途恐怕有些远!”轻轻看了看李帆一眼,掌柜的轻吸一口气,随后低声说道“不过若是道长执意的话,运粮自然也是可以,只是这这价钱方面。。。。。。”
“这一点贫道自然明白,价钱方面也不是问题,你看这些够不够!”从怀里掏出一张银票,轻轻的递了上去,紧接着李帆又加上了一句“这,只是定金而已!”
“黄金千两,够,够了!”看着银票上的数字,掌柜的不由一顿,立刻就眉开眼笑了起来。有钱就行了,管他有没有什么企图呢,跟自己这边也没什么关系“好,您要的粮食一定会给您送到的,您就放心吧!”“那贫道就先走了!”
“道长您慢走,以后若是需要粮食,尽可以来找我们。。。。。。”
同样的场景不仅是在这一家店,在其他的店面也在发生着。如此大手笔的购粮,自然也被有心人看了去。不过看不透李帆想要做什么,他们也只能暗暗派人盯着,省的出什么事情。
李帆也不怕他们盯着,他不仅要买粮运粮,而且要大张旗鼓的运粮。就算没有那么多粮食,起码要把架势给拿出来,让所有人都知道自己这里有很多的粮食。有徐长远给的万两黄金,那粮食还不是要多少就有多少。
这样一来这么多的粮食囤积起来,任谁也知道自己囤积了粮食。到时候只要旱灾一起,自己这边开仓放粮,知道自己这边粮食众多的商家也就不会傻傻的跟自己这边对着干了,粮价自然也就平稳了下来。。。。。
多谢半仙哥打赏了1888起点币多谢半仙哥打赏了1888起点币
多谢你在那里,等我哟打赏了100起点币
多谢唯战而已打赏了100起点币
多谢李观颐打赏了100起点币
第六十章 旱灾渐起
“玄阳道长买这么多粮食是为了什么,难道道长想要做粮食生意?”
“不管道长想要干什么,应该都有他的意思吧!”
李帆如此大手笔的购粮,自然引起了所有人的注意。足足上百万两买来的粮食,在远山县囤积了起来,更是让远山县的粮商们有些惴惴不安。生怕这位小道长再出什么手段,让他们手里的粮食价格大跌。
可接下来一段时间,李帆也只是将这些粮食都囤积了起来,没有拿出去卖,更没有像之前那样开仓放粮赈济穷人,这倒是让全县的粮商世家们轻轻松了口气。
渐渐的,除了县里面的有数的粮商们之外,就再也没有人再去在意这件事情了。这些粮食囤积在那里有县令照看着,再加上李帆在远山县如日中天的名声,暂时也没有人会起什么别的意思。
只是随着时间一点点过去,始终未见大雨降下,让终日期盼的百姓们忍不住担忧了起来。最后旱灾已然渐起,禾苗一片片的干枯,但又变成了绝望,已经不少农户化为了流民。
如此种种终是惊醒了一群世家商人,可能没有人比他们更能捕捉到如此的商机了。旱灾一起对于普通农户来说可能是灭顶之灾,可是对于他们来说,却是难得的圈钱机会。
粮价在短短的时间之内,就翻了两番,而且还在以越来越快的速度上涨着。市面上的粮食不仅没有见多,反而是越来越少。
物以稀为贵,灾年粮食就是硬通货。各世家大族还有各大粮商在这个时候不仅都会把粮食囤积起来,还在市场上面大肆收购,等到最后合适的机会在慢慢抛出,这样以后才能博一个好价钱。
粮食减产,粮价却越来越高,也让越来越多的农户破产变成了居无定所到处乞讨的流民。渐渐的流民越来越多,最后形成了流民潮。到现在为止,已经有人为了活命开始卖儿卖女。
青川郡等三郡大旱的消息,现如今可能已经传递到了帝国都城之中了。等上报之后再朝堂之上讨论,最后开仓赈济灾民等等一系列的是过场走过,等到了最后粮食来了,都不知道会有多少人饿死。
如今走在大街之上,到处都是乞讨之人。只是如今粮价飞涨,县城之中的百姓都吃不饱饭,又能拿什么来资助别人。大街上的人基本上乞讨一整天别说吃饱了,能有点东西垫垫肚子就已经很不错了。
为了保存体力,更是有人直接懒散的躺在大街之上,双眼无神的看着天空。每当天灾来临,对于他们来说都是一次煎熬。熬过去了,日子还像以前那样面朝黄土背朝天该怎么过怎么过,没什么变化。若是熬不过去的话,那恐怕就。。。。。。。
出了这些乞讨的人,还有不少惹簇拥着几个孩子蹲在墙角大声叫卖,几个孩子头上都插着草标。明白这是什么意思的,都知道这是生活所迫之下要卖儿卖女。
不是这些父母狠心,实在是跟着他们也只能饿死,还不如让有钱的人买走,甭管这些孩子的未来会怎么样,起码现在他们被买走之后还能有口饭吃。
若是运气好点的,这些小孩子可能会有钱人被买到家里做个丫鬟仆人之类的。若是运气不好的话,甚至可能被卖进**之类的地方,可能整个一辈子都要毁了。
放眼望去,整个大街之上有将近两成多的都是这些衣衫褴褛之人。这些人的确是可怜,也需要大量的救治。但现在这情况下,这些失去希望甚至快要绝望的人,就如同一个火药桶,恐怕一点就会燃。
若是换成了一般人,为了安全起见恐怕早就将这些人轰出城外了。可是远山显得县令却将他们留在了城中,在城里面多少还能有口饭吃,去了城外跟着流民潮,恐怕很难能熬过去。
“师傅,要不然我们买几个人回去吧,他们好可怜的,大不了以后我少吃一点,好不好!”
“是啊师傅,我们当初就是这么过来的,我们也知道这其中的苦楚。若是所托非人的话,他们这一辈子可能就毁了!”
“这些事情为师都知道,你们也放心好了,为师知道该怎么做!”轻皱着眉头,李帆慢慢说道“早在大半个月前,为师就已经囤积了大量的粮食,就是为了今日之祸!”
眼前这旱灾是自己已经想象的到,而且也早有准备了,却没想到如今已经如此严重了。自己囤积起来的粮食,或许也是时候该派上用场了。
刚刚说话的这两人是李帆原本的那两个记名弟子,只是如今已被李帆收入门墙,这也是几天之前的事情。之所以让李帆下定决心收两人为徒,还算是一个比较偶然的机会。
几天之前,两人之中年纪稍大的陆青川突然就冲到李帆身边跪了下来,求他救一下年龄小一些的方源。在李帆的印象之中,他这两个记名弟子能吃能睡能玩的,也不像是有什么事情啊。
有些迷糊的李帆就跟着陆青川去看了一下情况,结果发现方源的身体温度竟然高于常人,之前李帆对此却是一直没有在意。仔细查看之后,竟然发现这名记名弟子竟然跟陈贤一样也是纯阳灵体。
正是因为如此,方源和陆青川都认为方源自己身体有病,之所以会一直没事也不过是没有爆发出来而已。自从跟随了李帆之后,两人才得知原来陈贤的症状跟方源一模一样,而他们的师父就能治这种病。
不过介于李帆平常对他们不假辞色,又是经常不在山上,同时也怕李帆一生气就把他们赶下山。所以一直以来,两人也都不敢求助。可是老是拖着也不是个办法,最后随陆青川终于忍不住向李帆求助。
对于这两个记名弟子,李帆一直以来也都是抱着可有可无的心态来的。本来就是顺手救来的,也没打算真的倾力培养。最后这一天突然发现,原来两个弟子之中竟有一刻珠玉蒙尘,合着自己骑着驴找驴不是一天两天了。
这时候让自己知道了,李帆自然也就不会拒绝了,直接就说收其为徒。按说若按照常理的话,那方源一定很高兴的。事实上方源也的确是很高兴,而且激动的难以自持,可是最后方源还是拒绝了。
原因就是希望李帆也收陆青川为徒,若是不受其为徒,就坚决不拜师。这事情让李帆很是生气,刚拜师就敢提条件,以后那还了得,真当贫道是上赶着求你拜师啊,爱拜不拜,不拜滚蛋!
后来紧接着陆青川主动向李帆提出要离开,就是为了求李帆可以绕过方源这一次。在之后方源冲出来要跟他一块走,还大声呼喊着什么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最后两人抱在一起痛哭。
直到最后连陈贤和沈青雨两人也忍不住冲了出来,都跪在地上为两人求情,再加上徐长远在一旁冷嘲热讽的,反倒让李帆里外不是人了。
后来李帆才了解到,方源和陆青川之间的感情虽不是亲兄弟,却胜似亲兄弟。从小时候乞讨相遇之时就一直相依为命,而且陆青川同时也在以一个哥哥的心态照顾着方源。换句话说,两人那就是同患难共生死之间的交情。
考察了一段时间之后,对于陆青川,李帆的印象其实也不错。虽然他没有特殊的灵体,但也许是从小照顾方源这个比自己小上一岁半的小弟弟。所以长时间下来却有一股连李帆都有些惊叹毅力,一股始终不放弃肯拼命吃苦的这种毅力。
基于这一点,最后李帆便同时将两人收入门墙。最后虽然系统评定也只有方源达到了系统的要求,至于年龄稍大一点的陆青川则是不符合条件。不过徒弟收都收了,李帆也不准备再改回去,对此也就不在乎了。徒弟都收了,以后有多大成也就全靠他自己了。
借着方源带来的抽奖机会,李帆于前几日再一次抽奖。获得了乾坤玉盒一件,内含上千立方米的空间。老实说,如此大的空间对于李帆来说反倒是没什么用,他自己的东西并不多,也都已经用袖里乾坤存了起来了。
还有一本缩地成寸的神通,若是到了高深境界一经用出,可瞬息百里。当然了,以李帆现在的境界,瞬出了百十来米的已经很勉强了。要想瞬息百里,恐怕还有相当一条路要走。
自李帆这门神通得到之后,可是让他演练了好一段时间。真是到了必要的时候,这可就是保命的绝技,绝对不能生疏。
不过因为刚开始的时候控制不算熟练,撞到树上的情况经常发生,撞到石头上的时候也不是没有。搞得几天下来,李帆脸上也是青一块紫一块的,都不敢出门了。
除了这两样之外,在杂物轮盘之上更是抽到了上品宝器青雷剑。如今李帆用的宝剑,也不过是花了两三千声望值兑换出的极品法器而已。在得到这柄青雷剑之后,原本那把毫不犹豫的就赏给陈贤了。
在商城之中宝器哪一个不是五千点声望值之上,中品宝器都已经过万了,上品宝器更是价值数万声望值不止。这一下抽到了上品宝器青雷剑,那就相当于白捡了数万声望值。
总的来说此次抽奖收获还算不小,也让李帆对这两个新收的小弟子多少有了些好感。因而这一次下山,也将两人带在了身边。
多谢半仙哥打赏了588起点币
多谢醉梦红尘看世间打赏了300起点币
多谢书友1406271…打赏了100起点币
第六十一章 一个条件
“道长,请道长救救我们,请道长开恩呐!”
李帆从这一条道上一走过,立刻就引起了街上百姓的注意。毕竟李帆那一身道袍实在是太扎眼了,想认不出来也不可能。有人一眼认出了李帆,其他人立刻就呼啦啦的围了上来。
远山县的百姓都认识李帆,也都知道他曾经开仓赈济过穷人,还免费为穷人赠医施药。但此时粮价飞涨,他们也都是流离失所错朝不保夕,也不确定李帆能不能帮他们。
李帆囤积了大量的粮食的事情也只有那些粮商和一些世家大族还有有心人知道,普通人其实也不知道。此时这些百姓也很迷茫,不知道这位纯良善心的小道长,会不会帮他们,有没有能力帮他们。
但现在只要有一点希望,他们这些已经到了边缘的人就会绝对死死地抓住。可能眼前的这个神奇的小道长是他们唯一的机会了,他们也没有别的办法,也只能用这种方法来祈求到帮助。
若是李帆开仓放粮,那么李帆在百姓心中的地位将彻底牢固。若是李帆做一个守财奴的话,那可能这种希望就会变成怨恨,李帆的声望将会彻底降到谷底。
“诸位放心,贫道绝不会袖手旁观。此次贫道来县城,就是为了开仓放粮而来,请各位稍等片刻即可。。。。。。”
“嗷!”一听李帆如此说,整个大街上面的人都疯狂的叫了起来。在他们看来,李帆既然是开了口,那就没有他办不到的事情。上到县令下到各家族,哪一个不需要给李帆几分面子。
街上的百姓疯狂的欢呼着,而李帆则是趁着这个机会悄悄的离开,向自己囤粮之地走去。而此时在这里早已等了不少的人,见李帆到来之后,飞快的向各家报信去了。
“什么,你们想买贫道的粮食?”
就在李帆到了这里么多久,各大粮商还有家族就几乎同时找到了李帆,并且向李帆提出了他们的要求。他们的目的其实也只有一个,那就是求粮,要求李帆将粮食卖给他们。
“我们愿意以三倍的价格买道长的粮食,道长想想看,仅仅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一转手道长就净赚了三倍的利润,道长何乐而不为啊!”
“三倍的价格?”不屑的笑了笑,看着这些人李帆只是冷冷的说道“想来各位也都清楚,如今三郡之地大旱不雨,其他周边各郡也都有波及,粮食价格更是疯涨。再过一段时间,恐怕这粮价就不止三倍了吧。既然如此,那贫道为何要卖给你们?”
“道长此话差矣!”
面对眼前这个只有十七八岁的小道士,他们不得不打出十二分的精神来。这小道士何止是老谋深算呐,在他们都未料及之时,就早早的囤积了如此数量的粮食。
刚开始的时候周围的粮商们还喜滋滋的,可是后来旱灾的苗头越来越明显,可是让他们后悔的不行了么。而且各大粮商周边囤积的粮食几乎被李帆抽调一空,虽然又渐渐从各地补充上来。但却错过了一定的时间,可是少赚了好大一笔。
这小道士对时机的把握还有决断能力那都是绝无仅有,上百万两白银眼睛眨都不眨的就撒了出去。这才大半个月的时间,粮价就往上翻了两倍还多。
就算如此,他们也丝毫不惧。因为眼前小道士虽然手中粮食是够多,但却没有足够的渠道。空有粮食而卖不出去,也只能把它们再卖回来。而且三倍于之前的价格,他们已经很有诚意了。
“道长虽然手中握有大量的粮食,可却没有销粮的渠道。纵然有这么多的粮食,一时也无法出手。而且如此多的粮食同时出手,道长认为自己能够卖出三倍以上的价格!”
“贫道有没有这个能力,似乎并不需要你们来操心。而且自贫道将这些粮食囤积起来的那一天开始,也从未想过要去倒卖粮食,诸位还是回去吧!”
一听这话他们就有些着急了,还以为李帆是对这个价格有所不满,立刻就有人说道“若是道长对这个价格还有所不满的话,这些还都好商量!”
“不必商量了,这粮食贫道是绝不会卖的。诸位要是没什么事情的话,那就请离开吧!”
面对这各大势力派来的代表,李帆是一点面子也没给,毫不客气的就下了逐客令。而这时候其他人的脸色也都不怎么好,这么多的粮食可都是钱呐。他们要是没有拿到手的话,回去少不了要被上面一顿销。
“道长不卖粮食,那囤积如此弱的粮食究竟所为何事,难道道长包藏祸心不成?”
“哼!贫道要怎么做,还不需要你们来指手画脚的。老实告诉你们,贫道已经决定自即日起开仓放粮,赈济百姓!”
“开仓放粮?赈济百姓?”
似乎听到了最好笑的事情,这百万两银子买来的数十万石的粮食,这小道士竟然说要赈济百姓。行了,这样的手段各家都已经玩腻了,竟然还在他们面前吹嘘。一方面高价卖粮食,另一方面随便开几个粥铺赈济一下灾民。一场灾祸过去,他们就是名利双收了。
可看着脸色始终未变的李帆,他们终究也是发觉不对了,不由就小声问道“道长此言为真?”
“贫道从不虚言,不日贫道就会将所有粮食都送给灾民!”笑着摇了摇头,李帆看向推得满是粮食的粮仓,后面又加上了一举“这么多粮食,贫道分文不取!”
“分文不取?”此话如同石破天惊一般,震的他们是里焦外嫩的。他们现在买粮食本来就是囤积居奇获得高价,可这数十万石的粮食一旦外流,粮价上涨的趋势势必停滞,甚至有可能下跌。
这小道士简直就是在逼他们,大灾之年你不懂的潜规则么。还开仓放粮,还分文不取。你当是谁,是朝廷么!
呆愣了半响之后,这几个人才反应了过来,紧接着就大声的说道“好,好,道长果然心系百姓,我等万万不及。只是希望道长不要后悔,告辞!”
“不送!”到现在李帆也绝对能感受的出来他们心头的怒火,自己没有答应他们的要求,这些人一定憋着坏呢。为了自己的利益着想,他们还指不定能出什么馊主意呢。
前脚这些人刚走,后脚县令就急匆匆的赶来。此时的县令比之前李帆见到的时候瘦了不少,而且现在看上去完全就是一副憔悴的摸样。看起来这段时间,他可是忙的不清啊。
见到李帆之后,县令露出一个尴尬的笑容,慢慢说道“道长,本官来此是为了。。。。。。。”
“县令大人的来意贫道已经知道了!”看着眼前的县令,李帆脸上也没有昔日的笑脸,只是冷着脸慢慢说道“县令大人是希望频道可以帮助朝廷赈济灾民?”
“本官知道这有些强人所难,只是,只是如今灾祸突降,百姓流离失所。本官身为远山县父母官,自然不能袖手旁观。可是现如今县衙的确拿不出那么多的粮食,所以,所以。。。。。。。”
“大人,早在大半个月之前贫道就已经提醒过县令大人了,可是县令大人丝毫没放在心上。如今灾祸已起,临时抱佛脚恐怕作用不大!”
这件事情早在李帆发觉的时候,就已经跟县令说了,可是这县令好像压根就没放在心上。他承认医术方面李帆是厉害,又治好了他儿子的病。可能也会两手别的,勉强算得上是一个高人。
可是突然有一天李帆找上门来,巴巴的跑过来就跟他说不久之后会有旱灾发生,这事情谁会信呐!
其实也不是他真不信,本着有备无患的原则,县令在远山县也是作了一番准备的。一来对李帆半信半疑,而来县令自己其实也没有那么大的权利,所以这个准备也很有限。
而且县令在向上面上书的时候,差点没让郡守给骂一顿。李帆的名声虽大,但是在他们眼中还不算什么,更不会轻易相信他说的话。就因为一个术士的猜测之语,就让他们花费巨资做准备。万一这事情没发生,这损失算谁的。
所以面对着形势越来越严峻的旱灾,早期因为有所准备,县令还能勉强应付。可是到了后来灾情越发的严重,他是真的疲于应付了。短短的时间之内,白头发就多了很多,脸色也憔悴了不少。
至于郡守那边,可能早就焦头烂额了吧。他是一点也没听进去,现在想后悔也来不及了。要是让人知道早就有人提醒过他早作准备可是他没有的话,那他脑袋上的乌纱帽也是不保了。
此时来见李帆,那可真是有些难为情了。之前李帆一番劝说,他都没听到心里去。如今听闻李帆囤积了大量的粮草,为了全县的百姓,他也不得不上门求助。
对于县令的到来李帆也是早有预料,并且乐得跟他合作。李帆要开仓放粮,很容易就被人构陷说是图谋不轨。而且李帆手底下没什么人,单凭他们几个人就算开仓放粮,场面也一定混乱不堪。所以这件事情,也只有跟他亲近的县令来办才可以。
“县令大人,贫道可以开仓放粮,但是有一个条件!”
多谢寘詺打赏了588起点币
多谢跳着订阅小三郎打赏了100起点币
多谢你在那里,等我哟打赏了100起点币
第六十二章 烧!
“如今粮价竟然开始下跌,全都怪那个小道士。他竟然跟县令联合在一起开仓放粮,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我们必须想一个办法,绝不能让他再这么下去了!”
在李帆下山后不久,就跟县令达成了协议。李帆开仓赈济百姓,县令亲自操持,所有的捕快衙役甚至连城卫军都出动了,整个远山县都被动员了起来。很快,在县令的迅速安排之下,无数的粥棚被支了起来,灾民很快就吃到了他们流浪以来的第一口饱饭。
李帆开仓放粮数额极大,周围闻讯的灾民更是蜂拥而至。远山县本就是一个不大的县城,却突然涌现出数万乃至十数万的灾民,一下子压力大增。好在按照李帆所说的,都将他们迁入到了连云山附近。
李帆给县令提出的条件很简单,他的这么粮食可以拿出来赈灾,但那也这不是白给的,得用这些灾民来干活。用以工代赈之法、大量的开垦连云山附近的荒地。
此时为了赈济灾民省的出什么动乱,县令也不管那些了。别说这么个小小的条件了,就算是再大的条件他也干。更何况这条件也不算什么,而且算得上是一件好事。
再说了就算县令不答应,李帆也可以自己去干。只不过没有他们配合的话,这个过程要困难一些而已。不就是一些无主的荒地么,远山县地少人稀,就是不缺荒地,愿意要就拿去好了。
上百万两银子撒下去效果是显著的,整个连云山附近都开始热火朝天的干了起来。不仅大量的荒地慢慢的被开垦了出来,而且更让李帆激动的是他的声望值在飞速的增加着。
以前李帆在百姓的心目中可能是一个高人,对于李帆的印象仅仅是出于对高人的敬重。但这一次不同,在他们饿得奄奄一息的时候,李帆伸手拉了他们一把。对李帆的感觉就不单单是敬重了,那是感激李帆的活命之恩,怎能不令他们感激涕零。
短短几天的时间,李帆的声望值就从十万突破至二十万。而且随着李帆名声渐渐的打出去,救助的人越来越多,这声望值还在以更快的速度增长着。
不过这边李帆心头是爽快了,那边有人不干了。李帆毫不客气的免费开仓赈济灾民,还拿出一部分粮食平抑粮价,那可是严重的打乱了市场,许多商家囤积的粮食差点都砸在手里面。
不仅是远山县的商家,其他各郡县同样是如此。为了极大的宣传自己,李帆可不会傻到只在远山县这一处地方赈灾。在其他郡县同样有李帆的粥铺在,只是没有这边这么大手笔而已。
别的郡县在朝廷赈济没下来之前,也就是稀稀拉拉的几处粥铺,那么多灾民自然是吃不饱了。那李帆派去的人一边施粥,一边还会跟这些灾民宣传,去远山县吧,去那里起码能吃几口饱饭。
不仅是李帆宣传,各郡县的县令等等这些人,也在不断的把人往李帆这里赶。你那边不是有粮食么,那太好了,赶紧把这些定时炸弹都送到您那去。我们实在是没那么大的本事,您就劳驾也帮我们救治救治。
数万十数万的人往这边涌来,远山县这边压力可谓是倍增,县令额头的冷汗一直都没停过。大家虽然没见过面但好歹也是同朝为官,这些人太不仗义了,为了解决自己的事情,就把灾民往他这边赶,还要不要脸了。
不过灾民来了,他总不能不管。可是他能力又有限,只能把一堆人往李帆这边送。自己捅的篓子自己补上,你那不是开垦荒地么,赶紧把这些人也带上,好歹多少能给点吃的。
原本许多人都在观望,以为李帆也只是在做做样子而已,谁想到这么长时间过去了李帆一直在死撑着。在打探到李帆最近的所为之后,这些人也只能说一句服字。
用了那么多廉价劳动力,将那些荒地开垦出来之后,那可都是自家的产业。这厉害啊,一下多出了这么多的地,可比单纯卖粮食赚的还要多一些,想的也更长远一些,不愧是能够走一步看三步的人。
不过看李帆这个架势,不把这几十万石的粮食用光了,他是不会收手的。等这些粮食用光了,估计朝廷的赈济也就下来了,还有( 修道大掌教 http://www.xlawen.org/kan/12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