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8 部分阅读
不过看李帆这个架势,不把这几十万石的粮食用光了,他是不会收手的。等这些粮食用光了,估计朝廷的赈济也就下来了,还有他们什么时机。
“不能够让他再这样下去了!”这是所有人的心声,甚至也这么做了。接连几天的时间里面,李帆都遭到了数次的暗杀。看来是有人不想让他继续留在这个世上,不过这些杀手实力不算强,都被李帆轻而易举的解决了。
“这个小道士软硬不吃,根本不听我们的,真是又臭又硬!”面对李帆强硬的态度,远山县的几家人先按捺不住了。要说损失,没有人比他们损失更大的了。
别的郡县粮食都在往上涨,就他们这里往下跌,你说这事摊到谁身上能痛快的了啊。为了共同的利益几家人聚在一起,没少商量如何对付李帆,可惜这些办法也都不怎么的。
“要不然我们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做了他!”
“不可,我们先前已经出动了几拨人,可惜都是杳无音讯。可这个小道士却还活得好好的,这道士有古怪,我们绝不能在鲁莽行事了!”
“而且一旦这小道士出事情,那这些粮草就会全部落入县令的手里。远山县县令什么脾气你我都清楚,他拿到了这些粮草一定会做出同样的抉择。我们总不能连县令也杀吧,那可是形同造反呐!”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那你们说该怎么办。我们开始囤积粮食,不能就这么白白砸在手里面。实在不行,也只能把粮食往外面运了!”
“笑话,我们能往哪里运。无论去了哪里,那都是人家的地盘。他们会眼睁睁的看着有人跳出来跟他们抢生意么,你们也不想想,换做是你们的话你们会怎么办?”
“那怎么办,孙老,您德高望重一定有办法!”
“事到如今也只有一个办法了!”
“什么办法?”
“放火,将这些粮草统统烧掉。没有了粮食,我看着小道士如何去开垦荒地,如何安抚那些灾民。那可是是十数万灾民,没有了粮食他们什么都做得出来!”
“高啊,孙老您真是高啊!”
“道长,您来了,赶紧坐下歇歇吧!”
每天例行到荒地上面转悠,跟这些到附近求活的灾民们说说话。老实说,李帆虽然说是以工代赈,但这也不过是为了他们日后能有一份产业。十数万人在这里开垦荒地,地虽多人更多,其实干起来也并不累。
唯独让李帆有些忧心的是,他所囤积的粮食在短短时间之内就在极速的减少着,可能都撑不了多久了。他虽然花了重金购买了数十万石粮食,可现如今却接连接纳了十数万张嘴,而且人数还在不断的上涨着。
现在荒地开垦了不少了,李帆也觉得是绝对足够用了。现在连李帆也在掰着指头算日子,看看朝廷的赈灾粮食什么时候能到。自己已经很够意思了,名利双收想达到的都达到了,朝廷赶紧来人赶紧把这个包袱接过去吧。
“道长给了我们活命的机会,我等自然都对道长您感恩戴德!”
“老人家可千万不要这样说,贫道这么做,也只是尽自己一份心力罢了。更何况贫道给您们提供饭食,你们不也在帮贫道开垦荒地么!”
“道长何必谦虚,别人不清楚,我们这些老家伙还不清楚吗,就我们干的这些活根本抵不了那么多的粮食。道长这样做,无非是想我们吃的心安理得罢了。道长心思缜密又处处为我们着想,我们自然是感激不尽!”
“老人家不要恭维贫道了,能够救助这么多人,也是贫道该做的。贫道有这份能力,总不能眼睁睁的看着诸位乡亲挨饿吧!”
“唉,谁能想到竟然会突发灾祸呢!”叹了口气,老人喃喃自语的说道“到现在也没有下雨,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快了,应该快了!”似是在安慰老者,也好像是在自言自语,李帆随后就陷入沉默之中。
“师傅,那边好像着火了,好大的火势啊!”
突然身边的弟子就冲李帆喊了起来,顺着浓烟的方向看了过去,李帆的眼睛突然睁得老大。先是不相信,随后便是愤怒,甚至还有丝丝的杀意忍不住流露了出来。
“师傅,那,那边好像是我们的粮食!”
“哼!”冷哼一声,李帆也顾不得其他,直接纵身快速的离开。在一处大河之中用乾坤玉盒装满了大量的水,然后有快速的赶到粮仓所在。此时粮仓这里浓烟密布,火势极大,已经有小半粮食被烧。
快速打开乾坤玉盒,将里面的水统统倒了出来。火势虽大,但也架不住李帆水多啊。没一会的时间,火势就渐渐被李帆灭掉了。乾坤玉盒头一次亮相,竟然就只充当了救火员的角色、
顺着粮仓检查了一遍,李帆的脸色越来越难看,冷冷的说道“明显就是有人纵火,这些人贪得无厌也就罢了,竟然还敢找贫道的事情!”
“烧我粮草,你们不仁那就休怪贫道不义,贫道一定要你们好看!”
第六十三章 赏赐
“老爷,大事不好了,我们家的粮食突然就没有了!”
“什么?”原本大晚上睡的挺香的突然被吵醒了,孙老爷心情挺不好的,本来想要骂两句。可是一听刚刚那话,孙老爷立刻就惊醒了,睡意全无不说,连骂人的心思也是一点都没有。
连鞋子都没穿就急匆匆的从床上跳了起来,然后向着自家的粮仓跑去了。一到那里孙老爷的脸都变了,当场就傻在了那里。原本推得满满的粮仓,如今哪还有半粒米在,空空荡荡的那是什么都没有。
“我们家的粮食不是好好的在粮库里面放着么,怎么会没有,怎么可能就没有了?”脸色难看的四下看了看,自家的粮仓自家清楚,那是绝对没有暗道之类的东西。
“难道是里应外合?”脸色一冷,孙老爷一双眼睛就不住的往旁边的管家身上看去。十几万石粮食,就这么不明不白悄无声息的就没了。
哪怕是光明正大的搬,也需要费不少功夫,弄出不小的动静来,没道理自己会不知道啊。这要是不是里应外和,根本就不可能。
“老爷你看,那边有字在!”指着墙上一处地方,管家突然就大声的喊道。
顺着管家指着的方向,孙老爷那这灯笼就走了过去,昏暗的灯光下照耀出了上面写的大字“取尔家资略作薄惩,若有下次定不相饶!”
“是他,一定是他!”眼前浮现出李帆的笑脸来,孙老爷脸色瞬间就难看了起来。今天他跟几家人联手烧了李帆的粮食,可不就跟他结下大仇了么。没想到这小道士这么记仇,转眼就会报复。
这也让孙老爷想起一件事情来,那就是今天他们放火烧李帆粮草的事情。本来他们都在粮食之上放了火油,那可以说是一点就着。只要火势一起,那基本上就算是大功告成了。
最后结果是大火起来了,可是小道士的粮食却没有被烧掉,得知这个消息可是让他们震惊的不行。最后一打听,传闻这小道士得知自己粮仓大火之后,随便一招手,就招出了漫天的大水,直接将大火给扑灭了。
在他们看来好像是一件天方夜谭的事情,可是偏偏很多人都看到了。不仅仅是在那里帮着救火的人,就连他们派去放火和监视的人,那都是同样的回答。
这样的发现也让他们知道一点,那就是这小道士的确是真的身怀奇术,绝不是他们可以轻易招惹的存在。而这一次自家粮仓之中的事情加上这些字迹,自然而然的让孙老爷想到了李帆,也让他想到了自己的这些粮草。
哪怕是有人内外勾结,自己也绝不可能一点消息也不知道。更何况今天下午的时候他还照例检查过粮仓,这才安心回家睡觉的。这才过去多长时间,十几万石粮食,就算光明正大的搬也不可能一下子搬完。
怎么办,难道要他们打落牙齿往肚子里面吞,就这么认了。这么多粮食一丢,孙家一大半的家产就算是打了水漂了。不甘心,绝对不甘心!
可是又看了看墙上的字,心头的那点怒火就自然的熄灭了。心里暗暗的告诫自己,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这事情咱今天就忍了,有时候就报复你!
光明正大的走在大街之上,李帆拿着乾坤玉盒招摇过市,脸上的笑容越发的灿烂。没想到孙家囤积了这么多粮草,最后全部都便宜了他。
之前李帆也一直认为这孙家好歹也是书香门第,原以为只有孙少爷自己比较混蛋一点。孙老爷和孙家大公子据说为人还挺好的,知书达理,还经常施粥赠药,乡里之间的名声也很好,却没想到竟然也是一个德行。
若不是抓到来烧他粮草的人,李帆都不敢确定。等了解了前因后果之后,李帆立刻就不干了。好大的胆子,连贫道的粮食你们也敢烧。你们烧了我的粮食么,那好,我就把你的粮食拿来。
如今孙家的粮食拿了,李帆这么一想那其他几家也别客气了。反正他们也是有钱人,缺这点粮食也不要命。不仅可以赈济灾民,还可以拿出去卖收回点成本,何乐而不为啊。
一晚上的时间,县城之中几家人的粮草失窃。原本就为赈济灾民忙的焦头烂额的县令,又被几家人围着要求破案。那可是数十石的粮草啊,足足上百万两的大案子。
不过当初旱灾来袭之时,他挨家挨户的劝说,希望他们可以拿出一些粮食,帮助朝廷度过这一道难关。当初这些人哭着喊着一个个说自己家里没粮,就差没说自家一直吃糠咽菜了。
那这么多粮食是从什么地方冒出来的,以前没有粮食,这么快一下就有了,你们糊弄谁呢。本官最需要你们的时候,磨破了嘴皮子也没见你们拿出来多少,现在丢了知道来找本官了,哪那么容易啊。
你们不是说丢了粮食么么,那当初就是欺骗朝廷命官,可以治你们的罪的。要是没有这么多粮食的话,那不好意思,你们就只自己吞下这个苦果,或者慢慢等着了。
几家欢喜几家忧,这边几大家族和粮商那都是赔了个底朝天,这边李帆一边雇佣人开垦荒地赈济灾民,一边还带着粮食到处贩卖,小日子过的那叫一个舒坦,平常的笑容更是增添了许多。
“道长恭喜恭喜啊!”
一身轻松面带笑容的县令找到李帆,脸上的笑容任谁也看出他现在内心的喜悦。他已经得到了确切消息,朝廷已经派了钦差大臣南下赈灾。也就是说他们只要再支持个几天,事情就完全好办了。
想想这么严重的灾害过去了,他辖下的远山县不仅没有出什么问题,反而还救助了这么多灾民。上面要是不意思意思,也说不过去。屁股底下的位置是注定要挪挪窝了,县令自然喜从心来,整个人都有些不一样。
“贫道何喜之有?”有些意外的看着县令,对于县令的到来李帆不意外。唯一有些意外的就是,原本一直都是愁眉不展的县令,如今却好像中了五百万似的,怎么看着就这么高兴啊。
“天降大旱,道长毁家纾难赈济百姓,此事朝廷已经得知。而且道长还被皇上点名夸奖,并另有赏赐,钦差大人不日即到,到时候道长就可以领取朝廷的赏赐了!”
从京城传到这个比较偏远的远山县,花费了五六天的时间。朝廷专有的通讯灵隼一日可飞越数千里,都城的消息能够在最快的时间传出来,这也是县令为什么会这么快就知道消息的原因。
“哦?”闻言李帆一直古井无波的脸上,也泛起了点点的笑容“县令大人,不知道朝廷赏赐了贫道些什么?”
“朝廷将连云山主峰赐予道长,并另赏白银万两,以示嘉奖!”说到这里,连县令也忍不住有些动容了“朝廷竟然将连云山主峰赐予了道长,这可是莫大的殊荣啊!”
“殊荣么?”多少有些意外,李帆是真不知道朝廷会这么大方,直接把一座山头给他了。
这事情其实也很简单,天灾之事很突然,朝廷一时也来不及反应。等传到都城,然后朝堂之上讨论,最后拨款多少派谁去一切都定下来之后,还要不少的时间。
这段时间里面,应该是灾民遍地,饿殍遍野才是。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反应没那么迅速。就算反应迅速了,从都城到青川郡这样的地方,数万里路一时半会也到不了。
可这么长时间过去了,他们远山县以及附近几个县城愣没出什么篓子,其他地方相对来说都比较平稳。没出什么纰漏,更没有人振臂一呼响者云集之类的事情,朝廷更是大为满意。
之所以会这么轻松的度过了这道难关,就是因为这里出现了一个大土豪,来自连云山上的玄阳道长。一掷千金买粮赈济灾民,虽然有谋私之嫌,但绝对是功大于过的。
要不是有这个什么玄阳道长稳住了局面,可能情况会很糟糕。有功就要奖赏,这是千古不变的道理。为了表彰力帆这样的功绩,同样也是为了鼓励大家向李帆学习,所以朝廷自然要意思意思了。
奖励白银一万两,还把连云山中心主峰,也就是李帆现在所在的那个山头赐给了他。以前的李帆在上面住还在上面开宗立派,严格来说算得上是非法定居,现在朝廷来了旨意,说这块地方就是你的了,完全合理合法的私人占有之地。
乍一看上去,这绝对是大手笔,从未听闻朝廷赏赐一下赏了一座汕头的。可是仔细调查以后却发现,其实根本不是那么一回事。
连云山这座山头是大乾帝国少有的没有什么妖邪的大山川之一,各类的天材地宝之类的也很稀少,所以也没有说你么高手往这边凑。
中心的主峰更是荆棘遍地路途不通,武功低的很难爬,武功高的又不屑上。上山打猎采药之类的人,更不会往这里跑。原本就是个白送都没人要的地方,刚好当成奖励给赐出去的。
将连云山的山头册封给了李帆,反正这山头册封给宗门的事情多了去了。而且宗门只要占了这个山头,基本上就成了他们宗门的私有财产了,也不需要朝廷的封赏。这都成了潜规则了,有些根深蒂固的门派几个朝代了都在那,赶都赶不走。
而且李帆接受册封了,那这事情就跟朝廷挂上了,这个以后随便找个由头还能收来。这就等于是空手套白狼,等于除了一万两奖金之外,他们什么也没有付出。
第六十四章 求雨
(想听到更多你们的声音,想收到更多你们的建议,现在就搜索微信公众号“qdred”并加关注,给《修道大掌教》更多支持!)“如今三郡之地大旱不雨,百姓民不聊生。好在朝廷及时应对,又派了钦差大臣南下赈灾,想来不久之后情况便会好上很多吧!”
似乎放下了全部的担子,县令这时候也忍不住感叹一声。这些天可是把他累个半死,每天晚上就愁得睡不着觉,一睁眼便会发现周围嗡嗡的全部都是粮食粮食。一头乌黑的头发,如今也平白多出很多白发。
好在这一切都过去了,朝廷派了钦差大臣南下赈灾,一切都会顺利的多。虽然还可能还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存在,但大局之上却是没有什么问题了,他也可以松一口气了。
“若是天气依旧如此干旱的话,旱情越发严重,造成的损失也定然不小,受苦的还是百姓啊!”同样忍不住说了一句,旁边的李帆也稍稍有些感叹。朝廷派了钦差大臣来赈灾,这赈灾还是其次,最重要的是让这些地方别乱起来。
“道长不必挂碍!”明明他才是这里的父母官,怎么这小道士比他还要关心国计民生,这不是吃饱了撑的天天没事闲的吧。
不过有人为他分忧,总比什么也不帮忙的强。更何况这人还是自己独子的师傅,之前也是出了大力的。这该给的面子还是要给的,不然回去削你儿子出气,你拿人家也没办法。
“此为天时非人力可改,我们能做的也只有尽人事而已!”
“县令大人所言有理,不过要说办法,其实也不是没有!”叹了口气,李帆稍作犹豫的说道“只是。。。。。。”
“道长有何方法?”脸色突然一变,县令也知道李帆不是那种喜欢吹牛的人。只要开口了,就必然有一些把握。这关乎他们三郡之地旱灾大事,由不得他不上心。
因而在听到李帆说有办法之后,县令立刻有些焦急就说道“若是道长能解此大旱,必是功德无量,朝廷和百姓都不会忘记道长你的!”
“好方法贫道还真没有,笨办法倒是有一个!”
“笨办法?不知是什么笨办法?”
“开坛求雨!”
“开坛求雨?”一时之间,县令脸上的表情可谓是精彩纷呈。开坛求雨,你确定你不是在跟我开玩笑么。这样江湖术士拿出来骗人的把戏,你拿出来准备糊弄谁。
当然,面对眼前这个名声据说已经传到朝堂之上的小道士,县令可不敢直接指着鼻子骂,只是很小声的问道“道长可有把握?”
“没有!”县令问的很干脆,李帆回答的更干脆。从上一次抽奖之后,李帆的手里握着一张唤雨符到现在还没用上,有这张唤雨符在手,倒是可以试着召出一阵雨出来,
虽说如今大旱之际,正是收拢声望值的好机会。只要自己开坛求雨成功了,说不定就会被朝廷知道后带去奉为国师,那声望值还不是蹭蹭的往上涨。
只是对于这张唤雨符的威力李帆还不算太清楚,而且现在天气干燥能不能有雨降下都两说。万一大张旗鼓的宣扬一番,结果最后就召了一点小雨出来,那脸可就丢大了。
“虽然贫道对此没有把握,但也只是雨量大小的问题罢了。三郡大旱骄阳似火,所以贫道也只能尽力尝试试一下。若是运气好了,可能会降下漂泊大雨,借此大旱。若是运气不好的话,只能是零星小雨,压根就没多少用处!”
“道长此言当真?”听这对方说话的语气,县令明白了。只要开坛求雨,那肯定是能让这里下雨的,唯一的问题也就是雨量大小了。这雨量大小倒在其次,关键是这个事情只要成了,那就绝对是一笔大大的政绩。
“县令大人不是说了么,我们也是尽人事听天命而已。若是能成自然就好,就算是不成那也没办法!”
“道长所言甚是,是本官执着了!”笑着摇了摇头,县令立刻就问道“道长,事不宜迟,不知道道长这开坛求雨需要什么,本官立刻就去准备。无论成与不成,本官都要代全县百姓,谢谢道长!”
“贫道准备的东西有很多,县令大人可以慢慢准备。等县令大人凑齐了东西,贫道即可就在城外开坛求雨,希望可以一解此地旱事!”
跟县令说了一大推的东西,县令将所有东西都记下来之后,就立刻派人私下准备了。事实上,除了他手里的唤雨符之外,李帆根本就用不上任何的东西。
不过既然说了是开坛求雨了,那自然是准备的越繁杂越好。要是说什么也不需要的话,那才会被人当成骗子呢。开坛求雨这样的话就已经够让人不信的了,若是什么都不需要就去求雨的话,那基本上就不会有人信了。
更何况,李帆还需要一点时间让尽可能的人知晓这件事情。如此重要的时刻,可是收拢声望值和名声的绝好机会。若是不让人知道的话,那这不就是白干了。
这边县令紧锣密鼓的找齐李帆所要的东西,并在城外修筑求雨台。那边李帆也是一点不怠慢,立刻大张旗鼓的开始宣传,几天的时间,就已经弄的满城风雨。大半的人都知道李帆想要开坛求雨,不少人在听闻之后甚至都对此都深信不疑。
“道长,你东西本官也都已经准备好了,道长看什么时候可以开坛?”在忙活了两三天之后,县令就立刻找到李帆希望他可以尽快开始。
这时候灾民遍地,只要有口饭吃,就不缺干活的人。在城外的求雨台,那是县令遣了大量灾民,直接用木头搭建了一个简单的高台,两天的功夫就已经全部弄完了,三天时间下来基本上所有东西都已经准备好了。
“既然都准备好了,那贫道觉得应该越快越好,不如就定在明日吧!”
“好,那本官立刻就去准备!”
两人的对话很简单,县令在得到李帆肯定的回答之后,立刻就回去准备了。同时在李帆的特意宣扬之下,这事情也很快就被全城的人知晓了。
“你们听说了么,明日玄阳道长要在城外开坛求雨!”
“玄阳道长可是有大本事的人,他说开坛求雨,那应该是有把握吧!”轻声说了两句,这人随后眉飞色舞的接着又说道“若是玄阳道长真的能求来大雨,那我们也就不必忍饥挨饿了!”
“说的也是,不过听闻玄阳道长求雨需要耗费极大的功力。道长先是散尽家财赈济我们,如今更是不惜耗费莫大公里开坛求雨,道长的大恩我们难以为报!”
“是啊,是啊!”
。。。。。。。。
“大人,远山县这道士竟然要开坛求雨。大人料事如神,这小道士果然是包藏祸心!”
在这些人堆在一起议论纷纷,一个个兴奋的手舞足蹈之际。旁边的茶摊之上,几个面带精悍之色的人却是面色微变,牢牢守护在这个中年男子身边。在听到周围的谈论声之后,眼神更是齐齐看向这个中年人。
“果然如此,本官一直就认为没有那么简单!”脸上露出一丝的得意,中年男子淡淡的说道“上百万两的粮食用以赈灾,如此一掷千金的大手笔,本官还从未听说过有那个世家宗门做过。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道士,竟然会有如此大的手笔?”
“这道士不是心怀天下,就必然是包藏祸心!”冷哼一声,中年人继续冷冷的说道“先是以厚利收买人心,如今更是假借开坛求雨迷惑天下。本官身为朝廷命官,又被陛下委任为钦差大臣,更决不允许有此等别有用心之人!”
“大人,那小道士说要开坛求雨,而且周围的百姓也都深信不疑,不知道这事情究竟是真是假,若是真的话,倒不失为。。。。。。”
“哼,如此一戳即破的谎言你们也信?”横了几个手下一眼,中年人略有些温怒的说道“若是开坛求雨真的有效,哪还需要要本官前来赈灾,只需要请几个人求雨便是了!”
“本官猜测,最多也就是使用障眼法一定范围内弄成下雨的景象。最后再用功力不济等等理由搪塞,效果如何其实并不重要。只要这些百姓信了就可以了,这道士倒是好手段。本官倒要看看,这道士他能玩出什么把戏来!”
“那大人,这道士明日便要开坛求雨,以此迷惑百姓,那我们要不要今日就去。。。。。。”
“大可不必!”摆了摆手,中年男人冷冷的说道“这等障眼之法如何能瞒得过本官,更何况此事全城皆知,贸然行动只会对我们不利!”
“这道士不是想要明日开坛求雨?”眼中厉色一闪而逝,中年人慢慢站了起来,随后大声的说道:“那本官明日就去戳穿他的把戏,让远山县的百姓看看他的真面目!”
“此地县令也是昏聩,竟然如此纵容甚至配合,简直目无朝廷法度。如此县令朝廷要它何用,等拆穿了那道士的障眼法之后,本官第一个就拿他开刀!”(我的小说《修道大掌教》将在官方微信平台上有更多新鲜内容哦,同时还有100%抽奖大礼送给大家!现在就开启微信,点击右上方“+”号“添加朋友”,搜索公众号“qdred”并关注,速度抓紧啦!)
第六十五章 会一会他
(想听到更多你们的声音,想收到更多你们的建议,现在就搜索微信公众号“qdred”并加关注,给《修道大掌教》更多支持!)“道长,一切准备就绪,请道长登台!”
第二日晴空万里,天空之上一眼望去望不见半片云彩。这个天气最适合出行,因为你不用担心半路上会下雨。可要是说这个天气求雨的话,那可真成了笑话了。
可是今日城外,李帆却要迎着烈日登上高台,准备开坛求雨。早早得知了消息的百姓已经将这里围得水泄不通,高台附近全都是要见证奇异的人群。当然,里面还包括了那位朝廷派来的钦差大臣,一直冷冷的盯着这里。
望向高台之处,李帆一跃而上,轻松的就站在了上面。天空之上骄阳似火,四周的百姓额头汗水不断的往地上滴着,可是却顾不得擦拭。所有人都在小心翼翼的看着,生怕错过了什么。
而站到了高台之上的李帆似乎一点也不着急,却一下盘腿坐了起来,双目紧闭也不知在想些什么。时间一点点过去,连李帆面前的两支蜡烛渐渐的耗尽,台下的人群也开始渐渐的躁动不安。
“怎么还不开始啊,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啊?”
“不会是出什么问题了吧?”
“不会吧?”
。。。。。。。。
“故弄玄虚!”望向高台之上年轻得过分的李帆,人群之中一身华袍的中年人却是冷哼一声,脸上尽是不屑之色。在她的眼中,高台之上的李帆连最基本的障眼法都没有准备,只会装模作样欺骗无知百姓而已。
就在这个时候,李帆双眼突然睁开,眼中涌现一道精芒。面前蜡烛更是在李凡睁开双眼的同时火焰大盛,形成一道火龙围着李帆迎空飞舞,片刻之后才消失不见。
“仙法,这是道长用的仙法啊!”
一声呐喊传来,紧接着呼啦啦的人群跪了下来,不住的向李帆磕头。唯有中年人和他的一些随从直直的站在那里,不仅没有半分下跪的意思,反而儿用一种嘲讽的眼神看向李帆。
“哼,雕虫小技而已,也敢拿出来随便卖弄!”不屑的撇了撇嘴,中年人淡淡的说道“我当是什么了不起的障眼法呢,原来就是这样普通的东西,真是太让本官失望了!”
“也就是远山县因为地处偏僻,这里的百姓没见过什么世面,所以对这些小戏法没什么辨别能力。若是放到京城之中,这小道士怎么可能骗得了这么多人!”
没等中年男子说完,就只见李帆一下便跳了起来,手中莫名多出了一把宝剑。宝剑迎空而起,似乎要直插云霄。一道金光顺着宝剑之处直射向天空,然后如同水波一般迅速的向四周的天空弥漫。
好一会之后金光消失无踪,那震撼的一幕却是在人的心中久久不能平静。所有人都匍匐在地,对高台之上的李帆越发的敬畏了起来。
可是又等了一会之后,百姓纷纷抬起头来看向天空。他们苦苦等待的雨水没有降下,天空之上骄阳依旧,只有他们的汗水在一点点的往地下滴淌。
希望越大失望越大,渐渐周围的人群之中多少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声音,最后渐进变大。所有人都不约而同的看向李帆,希望这位神秘的道长给他们一个合理的解释。
“我去,不至于吧!”眼前的情况让李帆也傻眼了,刚刚他在挥舞宝剑的时候把唤雨符也给打入空中了。这唤雨符既然是呼风唤雨之用,那按说应该起作用才是。
这怎么回事,怎么会只是一道金光过去了,然后什么动静都没有了。说好的风雨呢,怎么可能一点也没有。这系统抽取的宝物之中,应该不至于有残次品之类,导致这上面的效果完全没有的吧。
不过乍一想想当初自己抽到的返老还童丹,好像是残次品的仙丹。这样一想,李帆就立刻紧张了起来。系统之中抽到的东西,好像也也不是完全没有残次品的。
可就算是残次品也应该有些作用,这完全一点动静也没有算怎么回事,难道这是个哑弹?
“黔驴技穷了!”看着李帆有些惊讶的表情,中年人好像有些了然。还以为李帆原本的计划出了偏差,所以才导致他会如此表情。
事实上李帆的确是出了偏差,但不是跟中年人想的那样。李帆的偏差是没想到唤雨符的作用迟迟没能发挥出来,并不是障眼法出了小故障。
中年人此时也是兴致缺缺,脸上尽是得意之色。既然这小道士的戏没法演下去了,百姓质疑之声越来越多。那这戏法他们也就不看了,也没必要看了,直接收网算了。
“来人,给我将这个诓骗百姓的道士拿下!”
“是,大人!”狞笑一声,几个护卫就悄悄的抽刀出鞘,同时冷冷的看向了李帆。越过重重人群,静静的向李帆的方向走去。
可是刚走了一半,突然额头之上好像被人滴了什么东西,带来了一丝清凉的感觉。擦了擦额头上的东西,让正准备上前的几人愣住了。“雨,这是雨滴?”
惊讶的望向了天空之中,原本晴朗的天空,似火的骄阳不知何时竟已被厚重的乌云所遮住。而且随着他们抬头看向天空,又有几滴水滴滴到他们头上。而且水滴下落的这个速度,也是越来越快。
同时回头惊讶的看向中年男子,有些不可思议的说道“大人,雨,雨滴!”
“雨滴,这,这怎么可能?”跟几名随从同样的表情,中年人甚至忍不住伸手去碰触那些落下雨滴,脸上尽是不可思议之色。
就算这大雨这雨滴能造假,这厚重的乌云也不可能造假。中年人可不认为一个江湖术士,有能力遮住如此广阔的天空。这可是在城外,他们的目光可以看到很远的地方。
“下雨了,真的下雨了!”
天空之中的雨滴越来越快,阵阵清风吹拂而来,将之前的燥热一扫而空。雨滴打湿了衣衫,却浇不灭他们此时火热的心。
欢呼,尽情的欢呼!
此时城外密密麻麻的百姓同时大声的欢呼了起来,任谁也可以看出他们此时的兴奋和激动。而人群之中的中年人此时却是阴晴不定,他不能确定这究竟是早有预谋的一场极为庞大的障眼法,还是这世上真的有呼风唤雨之术。
“道长,不,真人。若不是玄阳真人施法,也不会有天降大雨。真人怜悯我等,不惜耗费毕生功力,我等多谢真人!”
“多谢真人,多谢真人!”
随着一声呐喊,哗啦啦所有人都跪了下来。雨越下越大,身上的衣衫已经被彻底的打湿,却丝毫没有人离开,全部都跪在李帆面前高声感念着其恩德。
轻轻松了一口气,这漫天的乌云让李帆一直悬着的心放下了。谁能想到这唤雨符竟然还延时操作,差一点就出事了,没有这么玩人的吧。要不是雨终究是下来了,那场面还指不定乱成什么样子呢。
看着高台之下跪了一地的百姓,原本就一大半为了作戏而来的李帆,此时也隐隐有些感动了,进而又有了一种其他的莫名感觉,一种奇妙的感觉。
高台之上的李帆往无悲无喜,整个人仿佛步入了顿悟之中。与天地万物融为了一体,感受着此时众人的喜怒哀乐,感受着天地万物的喜悦。
此处久旱不雨,这一场大雨下过,为万物带来了生机。李帆仿佛感受到无数奄奄一息的花草树木,却是渐渐在大雨之下露出了喜悦的情感。
这前所未有的感觉,这种感觉让李帆沉醉其中不可自拔。甚至连李帆自己也搞不清楚,这种感觉究竟是众生的愿力还是那些虚无缥缈的功德。只是令他深陷其中,沉醉于其中。
从那种玄而又玄的感悟之中回过神来,李帆几欲有些欲罢不能。可是那种感觉来得快,去得也快。即使李帆再怎么不舍,那种感觉已然是消失无踪,再也无法挽留。
深吸一口气,李帆顿觉的神清气爽,之前的所有压力仿佛一扫而空。原本有些滞留的境界感悟,也在刚刚的一瞬间中飞速的提高着,连自己的修为也被带动了起来。
此时李帆感觉自己已经便迈出炼气十层巅峰的境界,差一点点便可进入元神之境。只是炼气,元神,这一步之隔,却如同天渊。不过经过刚刚的那一小会的莫名感悟,李帆感觉此时就如同已经在天渊之上加上了一座桥,只要时机已到便可以成功度过。
“诸位快快请起,贫道也不过是尽自己所能罢了!”看着依旧跪了一地的百姓,李帆立刻就大声的说道“如今天降大雨,大家还是快点找个地方避雨,千万别冻坏了身体!”
“真人大恩!”
“大人,我们现在该怎么办。。。。。。。。”
相对于欢呼雀跃的百姓和一脸温和笑容的李帆,最郁闷的莫过于中年男子和他身边的几个人了。此时李帆威望突然提升已然是无可撼动,已经由不得他们上前再将人带走了。除非他们敢冒着众怒的危险,执意要去做这件事情。
“先回去!”深深望了李帆一眼,中年男子轻声说道“看来,本官真的要拜访一下这位玄阳真人了,不知道他能给本官带来什么样的惊喜!”
多谢李观颐打赏了588起点币
多谢阿明打赏( 修道大掌教 http://www.xlawen.org/kan/1298/ )
“不能够让他再这样下去了!”这是所有人的心声,甚至也这么做了。接连几天的时间里面,李帆都遭到了数次的暗杀。看来是有人不想让他继续留在这个世上,不过这些杀手实力不算强,都被李帆轻而易举的解决了。
“这个小道士软硬不吃,根本不听我们的,真是又臭又硬!”面对李帆强硬的态度,远山县的几家人先按捺不住了。要说损失,没有人比他们损失更大的了。
别的郡县粮食都在往上涨,就他们这里往下跌,你说这事摊到谁身上能痛快的了啊。为了共同的利益几家人聚在一起,没少商量如何对付李帆,可惜这些办法也都不怎么的。
“要不然我们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做了他!”
“不可,我们先前已经出动了几拨人,可惜都是杳无音讯。可这个小道士却还活得好好的,这道士有古怪,我们绝不能在鲁莽行事了!”
“而且一旦这小道士出事情,那这些粮草就会全部落入县令的手里。远山县县令什么脾气你我都清楚,他拿到了这些粮草一定会做出同样的抉择。我们总不能连县令也杀吧,那可是形同造反呐!”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那你们说该怎么办。我们开始囤积粮食,不能就这么白白砸在手里面。实在不行,也只能把粮食往外面运了!”
“笑话,我们能往哪里运。无论去了哪里,那都是人家的地盘。他们会眼睁睁的看着有人跳出来跟他们抢生意么,你们也不想想,换做是你们的话你们会怎么办?”
“那怎么办,孙老,您德高望重一定有办法!”
“事到如今也只有一个办法了!”
“什么办法?”
“放火,将这些粮草统统烧掉。没有了粮食,我看着小道士如何去开垦荒地,如何安抚那些灾民。那可是是十数万灾民,没有了粮食他们什么都做得出来!”
“高啊,孙老您真是高啊!”
“道长,您来了,赶紧坐下歇歇吧!”
每天例行到荒地上面转悠,跟这些到附近求活的灾民们说说话。老实说,李帆虽然说是以工代赈,但这也不过是为了他们日后能有一份产业。十数万人在这里开垦荒地,地虽多人更多,其实干起来也并不累。
唯独让李帆有些忧心的是,他所囤积的粮食在短短时间之内就在极速的减少着,可能都撑不了多久了。他虽然花了重金购买了数十万石粮食,可现如今却接连接纳了十数万张嘴,而且人数还在不断的上涨着。
现在荒地开垦了不少了,李帆也觉得是绝对足够用了。现在连李帆也在掰着指头算日子,看看朝廷的赈灾粮食什么时候能到。自己已经很够意思了,名利双收想达到的都达到了,朝廷赶紧来人赶紧把这个包袱接过去吧。
“道长给了我们活命的机会,我等自然都对道长您感恩戴德!”
“老人家可千万不要这样说,贫道这么做,也只是尽自己一份心力罢了。更何况贫道给您们提供饭食,你们不也在帮贫道开垦荒地么!”
“道长何必谦虚,别人不清楚,我们这些老家伙还不清楚吗,就我们干的这些活根本抵不了那么多的粮食。道长这样做,无非是想我们吃的心安理得罢了。道长心思缜密又处处为我们着想,我们自然是感激不尽!”
“老人家不要恭维贫道了,能够救助这么多人,也是贫道该做的。贫道有这份能力,总不能眼睁睁的看着诸位乡亲挨饿吧!”
“唉,谁能想到竟然会突发灾祸呢!”叹了口气,老人喃喃自语的说道“到现在也没有下雨,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快了,应该快了!”似是在安慰老者,也好像是在自言自语,李帆随后就陷入沉默之中。
“师傅,那边好像着火了,好大的火势啊!”
突然身边的弟子就冲李帆喊了起来,顺着浓烟的方向看了过去,李帆的眼睛突然睁得老大。先是不相信,随后便是愤怒,甚至还有丝丝的杀意忍不住流露了出来。
“师傅,那,那边好像是我们的粮食!”
“哼!”冷哼一声,李帆也顾不得其他,直接纵身快速的离开。在一处大河之中用乾坤玉盒装满了大量的水,然后有快速的赶到粮仓所在。此时粮仓这里浓烟密布,火势极大,已经有小半粮食被烧。
快速打开乾坤玉盒,将里面的水统统倒了出来。火势虽大,但也架不住李帆水多啊。没一会的时间,火势就渐渐被李帆灭掉了。乾坤玉盒头一次亮相,竟然就只充当了救火员的角色、
顺着粮仓检查了一遍,李帆的脸色越来越难看,冷冷的说道“明显就是有人纵火,这些人贪得无厌也就罢了,竟然还敢找贫道的事情!”
“烧我粮草,你们不仁那就休怪贫道不义,贫道一定要你们好看!”
第六十三章 赏赐
“老爷,大事不好了,我们家的粮食突然就没有了!”
“什么?”原本大晚上睡的挺香的突然被吵醒了,孙老爷心情挺不好的,本来想要骂两句。可是一听刚刚那话,孙老爷立刻就惊醒了,睡意全无不说,连骂人的心思也是一点都没有。
连鞋子都没穿就急匆匆的从床上跳了起来,然后向着自家的粮仓跑去了。一到那里孙老爷的脸都变了,当场就傻在了那里。原本推得满满的粮仓,如今哪还有半粒米在,空空荡荡的那是什么都没有。
“我们家的粮食不是好好的在粮库里面放着么,怎么会没有,怎么可能就没有了?”脸色难看的四下看了看,自家的粮仓自家清楚,那是绝对没有暗道之类的东西。
“难道是里应外合?”脸色一冷,孙老爷一双眼睛就不住的往旁边的管家身上看去。十几万石粮食,就这么不明不白悄无声息的就没了。
哪怕是光明正大的搬,也需要费不少功夫,弄出不小的动静来,没道理自己会不知道啊。这要是不是里应外和,根本就不可能。
“老爷你看,那边有字在!”指着墙上一处地方,管家突然就大声的喊道。
顺着管家指着的方向,孙老爷那这灯笼就走了过去,昏暗的灯光下照耀出了上面写的大字“取尔家资略作薄惩,若有下次定不相饶!”
“是他,一定是他!”眼前浮现出李帆的笑脸来,孙老爷脸色瞬间就难看了起来。今天他跟几家人联手烧了李帆的粮食,可不就跟他结下大仇了么。没想到这小道士这么记仇,转眼就会报复。
这也让孙老爷想起一件事情来,那就是今天他们放火烧李帆粮草的事情。本来他们都在粮食之上放了火油,那可以说是一点就着。只要火势一起,那基本上就算是大功告成了。
最后结果是大火起来了,可是小道士的粮食却没有被烧掉,得知这个消息可是让他们震惊的不行。最后一打听,传闻这小道士得知自己粮仓大火之后,随便一招手,就招出了漫天的大水,直接将大火给扑灭了。
在他们看来好像是一件天方夜谭的事情,可是偏偏很多人都看到了。不仅仅是在那里帮着救火的人,就连他们派去放火和监视的人,那都是同样的回答。
这样的发现也让他们知道一点,那就是这小道士的确是真的身怀奇术,绝不是他们可以轻易招惹的存在。而这一次自家粮仓之中的事情加上这些字迹,自然而然的让孙老爷想到了李帆,也让他想到了自己的这些粮草。
哪怕是有人内外勾结,自己也绝不可能一点消息也不知道。更何况今天下午的时候他还照例检查过粮仓,这才安心回家睡觉的。这才过去多长时间,十几万石粮食,就算光明正大的搬也不可能一下子搬完。
怎么办,难道要他们打落牙齿往肚子里面吞,就这么认了。这么多粮食一丢,孙家一大半的家产就算是打了水漂了。不甘心,绝对不甘心!
可是又看了看墙上的字,心头的那点怒火就自然的熄灭了。心里暗暗的告诫自己,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这事情咱今天就忍了,有时候就报复你!
光明正大的走在大街之上,李帆拿着乾坤玉盒招摇过市,脸上的笑容越发的灿烂。没想到孙家囤积了这么多粮草,最后全部都便宜了他。
之前李帆也一直认为这孙家好歹也是书香门第,原以为只有孙少爷自己比较混蛋一点。孙老爷和孙家大公子据说为人还挺好的,知书达理,还经常施粥赠药,乡里之间的名声也很好,却没想到竟然也是一个德行。
若不是抓到来烧他粮草的人,李帆都不敢确定。等了解了前因后果之后,李帆立刻就不干了。好大的胆子,连贫道的粮食你们也敢烧。你们烧了我的粮食么,那好,我就把你的粮食拿来。
如今孙家的粮食拿了,李帆这么一想那其他几家也别客气了。反正他们也是有钱人,缺这点粮食也不要命。不仅可以赈济灾民,还可以拿出去卖收回点成本,何乐而不为啊。
一晚上的时间,县城之中几家人的粮草失窃。原本就为赈济灾民忙的焦头烂额的县令,又被几家人围着要求破案。那可是数十石的粮草啊,足足上百万两的大案子。
不过当初旱灾来袭之时,他挨家挨户的劝说,希望他们可以拿出一些粮食,帮助朝廷度过这一道难关。当初这些人哭着喊着一个个说自己家里没粮,就差没说自家一直吃糠咽菜了。
那这么多粮食是从什么地方冒出来的,以前没有粮食,这么快一下就有了,你们糊弄谁呢。本官最需要你们的时候,磨破了嘴皮子也没见你们拿出来多少,现在丢了知道来找本官了,哪那么容易啊。
你们不是说丢了粮食么么,那当初就是欺骗朝廷命官,可以治你们的罪的。要是没有这么多粮食的话,那不好意思,你们就只自己吞下这个苦果,或者慢慢等着了。
几家欢喜几家忧,这边几大家族和粮商那都是赔了个底朝天,这边李帆一边雇佣人开垦荒地赈济灾民,一边还带着粮食到处贩卖,小日子过的那叫一个舒坦,平常的笑容更是增添了许多。
“道长恭喜恭喜啊!”
一身轻松面带笑容的县令找到李帆,脸上的笑容任谁也看出他现在内心的喜悦。他已经得到了确切消息,朝廷已经派了钦差大臣南下赈灾。也就是说他们只要再支持个几天,事情就完全好办了。
想想这么严重的灾害过去了,他辖下的远山县不仅没有出什么问题,反而还救助了这么多灾民。上面要是不意思意思,也说不过去。屁股底下的位置是注定要挪挪窝了,县令自然喜从心来,整个人都有些不一样。
“贫道何喜之有?”有些意外的看着县令,对于县令的到来李帆不意外。唯一有些意外的就是,原本一直都是愁眉不展的县令,如今却好像中了五百万似的,怎么看着就这么高兴啊。
“天降大旱,道长毁家纾难赈济百姓,此事朝廷已经得知。而且道长还被皇上点名夸奖,并另有赏赐,钦差大人不日即到,到时候道长就可以领取朝廷的赏赐了!”
从京城传到这个比较偏远的远山县,花费了五六天的时间。朝廷专有的通讯灵隼一日可飞越数千里,都城的消息能够在最快的时间传出来,这也是县令为什么会这么快就知道消息的原因。
“哦?”闻言李帆一直古井无波的脸上,也泛起了点点的笑容“县令大人,不知道朝廷赏赐了贫道些什么?”
“朝廷将连云山主峰赐予道长,并另赏白银万两,以示嘉奖!”说到这里,连县令也忍不住有些动容了“朝廷竟然将连云山主峰赐予了道长,这可是莫大的殊荣啊!”
“殊荣么?”多少有些意外,李帆是真不知道朝廷会这么大方,直接把一座山头给他了。
这事情其实也很简单,天灾之事很突然,朝廷一时也来不及反应。等传到都城,然后朝堂之上讨论,最后拨款多少派谁去一切都定下来之后,还要不少的时间。
这段时间里面,应该是灾民遍地,饿殍遍野才是。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反应没那么迅速。就算反应迅速了,从都城到青川郡这样的地方,数万里路一时半会也到不了。
可这么长时间过去了,他们远山县以及附近几个县城愣没出什么篓子,其他地方相对来说都比较平稳。没出什么纰漏,更没有人振臂一呼响者云集之类的事情,朝廷更是大为满意。
之所以会这么轻松的度过了这道难关,就是因为这里出现了一个大土豪,来自连云山上的玄阳道长。一掷千金买粮赈济灾民,虽然有谋私之嫌,但绝对是功大于过的。
要不是有这个什么玄阳道长稳住了局面,可能情况会很糟糕。有功就要奖赏,这是千古不变的道理。为了表彰力帆这样的功绩,同样也是为了鼓励大家向李帆学习,所以朝廷自然要意思意思了。
奖励白银一万两,还把连云山中心主峰,也就是李帆现在所在的那个山头赐给了他。以前的李帆在上面住还在上面开宗立派,严格来说算得上是非法定居,现在朝廷来了旨意,说这块地方就是你的了,完全合理合法的私人占有之地。
乍一看上去,这绝对是大手笔,从未听闻朝廷赏赐一下赏了一座汕头的。可是仔细调查以后却发现,其实根本不是那么一回事。
连云山这座山头是大乾帝国少有的没有什么妖邪的大山川之一,各类的天材地宝之类的也很稀少,所以也没有说你么高手往这边凑。
中心的主峰更是荆棘遍地路途不通,武功低的很难爬,武功高的又不屑上。上山打猎采药之类的人,更不会往这里跑。原本就是个白送都没人要的地方,刚好当成奖励给赐出去的。
将连云山的山头册封给了李帆,反正这山头册封给宗门的事情多了去了。而且宗门只要占了这个山头,基本上就成了他们宗门的私有财产了,也不需要朝廷的封赏。这都成了潜规则了,有些根深蒂固的门派几个朝代了都在那,赶都赶不走。
而且李帆接受册封了,那这事情就跟朝廷挂上了,这个以后随便找个由头还能收来。这就等于是空手套白狼,等于除了一万两奖金之外,他们什么也没有付出。
第六十四章 求雨
(想听到更多你们的声音,想收到更多你们的建议,现在就搜索微信公众号“qdred”并加关注,给《修道大掌教》更多支持!)“如今三郡之地大旱不雨,百姓民不聊生。好在朝廷及时应对,又派了钦差大臣南下赈灾,想来不久之后情况便会好上很多吧!”
似乎放下了全部的担子,县令这时候也忍不住感叹一声。这些天可是把他累个半死,每天晚上就愁得睡不着觉,一睁眼便会发现周围嗡嗡的全部都是粮食粮食。一头乌黑的头发,如今也平白多出很多白发。
好在这一切都过去了,朝廷派了钦差大臣南下赈灾,一切都会顺利的多。虽然还可能还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存在,但大局之上却是没有什么问题了,他也可以松一口气了。
“若是天气依旧如此干旱的话,旱情越发严重,造成的损失也定然不小,受苦的还是百姓啊!”同样忍不住说了一句,旁边的李帆也稍稍有些感叹。朝廷派了钦差大臣来赈灾,这赈灾还是其次,最重要的是让这些地方别乱起来。
“道长不必挂碍!”明明他才是这里的父母官,怎么这小道士比他还要关心国计民生,这不是吃饱了撑的天天没事闲的吧。
不过有人为他分忧,总比什么也不帮忙的强。更何况这人还是自己独子的师傅,之前也是出了大力的。这该给的面子还是要给的,不然回去削你儿子出气,你拿人家也没办法。
“此为天时非人力可改,我们能做的也只有尽人事而已!”
“县令大人所言有理,不过要说办法,其实也不是没有!”叹了口气,李帆稍作犹豫的说道“只是。。。。。。”
“道长有何方法?”脸色突然一变,县令也知道李帆不是那种喜欢吹牛的人。只要开口了,就必然有一些把握。这关乎他们三郡之地旱灾大事,由不得他不上心。
因而在听到李帆说有办法之后,县令立刻有些焦急就说道“若是道长能解此大旱,必是功德无量,朝廷和百姓都不会忘记道长你的!”
“好方法贫道还真没有,笨办法倒是有一个!”
“笨办法?不知是什么笨办法?”
“开坛求雨!”
“开坛求雨?”一时之间,县令脸上的表情可谓是精彩纷呈。开坛求雨,你确定你不是在跟我开玩笑么。这样江湖术士拿出来骗人的把戏,你拿出来准备糊弄谁。
当然,面对眼前这个名声据说已经传到朝堂之上的小道士,县令可不敢直接指着鼻子骂,只是很小声的问道“道长可有把握?”
“没有!”县令问的很干脆,李帆回答的更干脆。从上一次抽奖之后,李帆的手里握着一张唤雨符到现在还没用上,有这张唤雨符在手,倒是可以试着召出一阵雨出来,
虽说如今大旱之际,正是收拢声望值的好机会。只要自己开坛求雨成功了,说不定就会被朝廷知道后带去奉为国师,那声望值还不是蹭蹭的往上涨。
只是对于这张唤雨符的威力李帆还不算太清楚,而且现在天气干燥能不能有雨降下都两说。万一大张旗鼓的宣扬一番,结果最后就召了一点小雨出来,那脸可就丢大了。
“虽然贫道对此没有把握,但也只是雨量大小的问题罢了。三郡大旱骄阳似火,所以贫道也只能尽力尝试试一下。若是运气好了,可能会降下漂泊大雨,借此大旱。若是运气不好的话,只能是零星小雨,压根就没多少用处!”
“道长此言当真?”听这对方说话的语气,县令明白了。只要开坛求雨,那肯定是能让这里下雨的,唯一的问题也就是雨量大小了。这雨量大小倒在其次,关键是这个事情只要成了,那就绝对是一笔大大的政绩。
“县令大人不是说了么,我们也是尽人事听天命而已。若是能成自然就好,就算是不成那也没办法!”
“道长所言甚是,是本官执着了!”笑着摇了摇头,县令立刻就问道“道长,事不宜迟,不知道道长这开坛求雨需要什么,本官立刻就去准备。无论成与不成,本官都要代全县百姓,谢谢道长!”
“贫道准备的东西有很多,县令大人可以慢慢准备。等县令大人凑齐了东西,贫道即可就在城外开坛求雨,希望可以一解此地旱事!”
跟县令说了一大推的东西,县令将所有东西都记下来之后,就立刻派人私下准备了。事实上,除了他手里的唤雨符之外,李帆根本就用不上任何的东西。
不过既然说了是开坛求雨了,那自然是准备的越繁杂越好。要是说什么也不需要的话,那才会被人当成骗子呢。开坛求雨这样的话就已经够让人不信的了,若是什么都不需要就去求雨的话,那基本上就不会有人信了。
更何况,李帆还需要一点时间让尽可能的人知晓这件事情。如此重要的时刻,可是收拢声望值和名声的绝好机会。若是不让人知道的话,那这不就是白干了。
这边县令紧锣密鼓的找齐李帆所要的东西,并在城外修筑求雨台。那边李帆也是一点不怠慢,立刻大张旗鼓的开始宣传,几天的时间,就已经弄的满城风雨。大半的人都知道李帆想要开坛求雨,不少人在听闻之后甚至都对此都深信不疑。
“道长,你东西本官也都已经准备好了,道长看什么时候可以开坛?”在忙活了两三天之后,县令就立刻找到李帆希望他可以尽快开始。
这时候灾民遍地,只要有口饭吃,就不缺干活的人。在城外的求雨台,那是县令遣了大量灾民,直接用木头搭建了一个简单的高台,两天的功夫就已经全部弄完了,三天时间下来基本上所有东西都已经准备好了。
“既然都准备好了,那贫道觉得应该越快越好,不如就定在明日吧!”
“好,那本官立刻就去准备!”
两人的对话很简单,县令在得到李帆肯定的回答之后,立刻就回去准备了。同时在李帆的特意宣扬之下,这事情也很快就被全城的人知晓了。
“你们听说了么,明日玄阳道长要在城外开坛求雨!”
“玄阳道长可是有大本事的人,他说开坛求雨,那应该是有把握吧!”轻声说了两句,这人随后眉飞色舞的接着又说道“若是玄阳道长真的能求来大雨,那我们也就不必忍饥挨饿了!”
“说的也是,不过听闻玄阳道长求雨需要耗费极大的功力。道长先是散尽家财赈济我们,如今更是不惜耗费莫大公里开坛求雨,道长的大恩我们难以为报!”
“是啊,是啊!”
。。。。。。。。
“大人,远山县这道士竟然要开坛求雨。大人料事如神,这小道士果然是包藏祸心!”
在这些人堆在一起议论纷纷,一个个兴奋的手舞足蹈之际。旁边的茶摊之上,几个面带精悍之色的人却是面色微变,牢牢守护在这个中年男子身边。在听到周围的谈论声之后,眼神更是齐齐看向这个中年人。
“果然如此,本官一直就认为没有那么简单!”脸上露出一丝的得意,中年男子淡淡的说道“上百万两的粮食用以赈灾,如此一掷千金的大手笔,本官还从未听说过有那个世家宗门做过。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道士,竟然会有如此大的手笔?”
“这道士不是心怀天下,就必然是包藏祸心!”冷哼一声,中年人继续冷冷的说道“先是以厚利收买人心,如今更是假借开坛求雨迷惑天下。本官身为朝廷命官,又被陛下委任为钦差大臣,更决不允许有此等别有用心之人!”
“大人,那小道士说要开坛求雨,而且周围的百姓也都深信不疑,不知道这事情究竟是真是假,若是真的话,倒不失为。。。。。。”
“哼,如此一戳即破的谎言你们也信?”横了几个手下一眼,中年人略有些温怒的说道“若是开坛求雨真的有效,哪还需要要本官前来赈灾,只需要请几个人求雨便是了!”
“本官猜测,最多也就是使用障眼法一定范围内弄成下雨的景象。最后再用功力不济等等理由搪塞,效果如何其实并不重要。只要这些百姓信了就可以了,这道士倒是好手段。本官倒要看看,这道士他能玩出什么把戏来!”
“那大人,这道士明日便要开坛求雨,以此迷惑百姓,那我们要不要今日就去。。。。。。”
“大可不必!”摆了摆手,中年男人冷冷的说道“这等障眼之法如何能瞒得过本官,更何况此事全城皆知,贸然行动只会对我们不利!”
“这道士不是想要明日开坛求雨?”眼中厉色一闪而逝,中年人慢慢站了起来,随后大声的说道:“那本官明日就去戳穿他的把戏,让远山县的百姓看看他的真面目!”
“此地县令也是昏聩,竟然如此纵容甚至配合,简直目无朝廷法度。如此县令朝廷要它何用,等拆穿了那道士的障眼法之后,本官第一个就拿他开刀!”(我的小说《修道大掌教》将在官方微信平台上有更多新鲜内容哦,同时还有100%抽奖大礼送给大家!现在就开启微信,点击右上方“+”号“添加朋友”,搜索公众号“qdred”并关注,速度抓紧啦!)
第六十五章 会一会他
(想听到更多你们的声音,想收到更多你们的建议,现在就搜索微信公众号“qdred”并加关注,给《修道大掌教》更多支持!)“道长,一切准备就绪,请道长登台!”
第二日晴空万里,天空之上一眼望去望不见半片云彩。这个天气最适合出行,因为你不用担心半路上会下雨。可要是说这个天气求雨的话,那可真成了笑话了。
可是今日城外,李帆却要迎着烈日登上高台,准备开坛求雨。早早得知了消息的百姓已经将这里围得水泄不通,高台附近全都是要见证奇异的人群。当然,里面还包括了那位朝廷派来的钦差大臣,一直冷冷的盯着这里。
望向高台之处,李帆一跃而上,轻松的就站在了上面。天空之上骄阳似火,四周的百姓额头汗水不断的往地上滴着,可是却顾不得擦拭。所有人都在小心翼翼的看着,生怕错过了什么。
而站到了高台之上的李帆似乎一点也不着急,却一下盘腿坐了起来,双目紧闭也不知在想些什么。时间一点点过去,连李帆面前的两支蜡烛渐渐的耗尽,台下的人群也开始渐渐的躁动不安。
“怎么还不开始啊,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啊?”
“不会是出什么问题了吧?”
“不会吧?”
。。。。。。。。
“故弄玄虚!”望向高台之上年轻得过分的李帆,人群之中一身华袍的中年人却是冷哼一声,脸上尽是不屑之色。在她的眼中,高台之上的李帆连最基本的障眼法都没有准备,只会装模作样欺骗无知百姓而已。
就在这个时候,李帆双眼突然睁开,眼中涌现一道精芒。面前蜡烛更是在李凡睁开双眼的同时火焰大盛,形成一道火龙围着李帆迎空飞舞,片刻之后才消失不见。
“仙法,这是道长用的仙法啊!”
一声呐喊传来,紧接着呼啦啦的人群跪了下来,不住的向李帆磕头。唯有中年人和他的一些随从直直的站在那里,不仅没有半分下跪的意思,反而儿用一种嘲讽的眼神看向李帆。
“哼,雕虫小技而已,也敢拿出来随便卖弄!”不屑的撇了撇嘴,中年人淡淡的说道“我当是什么了不起的障眼法呢,原来就是这样普通的东西,真是太让本官失望了!”
“也就是远山县因为地处偏僻,这里的百姓没见过什么世面,所以对这些小戏法没什么辨别能力。若是放到京城之中,这小道士怎么可能骗得了这么多人!”
没等中年男子说完,就只见李帆一下便跳了起来,手中莫名多出了一把宝剑。宝剑迎空而起,似乎要直插云霄。一道金光顺着宝剑之处直射向天空,然后如同水波一般迅速的向四周的天空弥漫。
好一会之后金光消失无踪,那震撼的一幕却是在人的心中久久不能平静。所有人都匍匐在地,对高台之上的李帆越发的敬畏了起来。
可是又等了一会之后,百姓纷纷抬起头来看向天空。他们苦苦等待的雨水没有降下,天空之上骄阳依旧,只有他们的汗水在一点点的往地下滴淌。
希望越大失望越大,渐渐周围的人群之中多少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声音,最后渐进变大。所有人都不约而同的看向李帆,希望这位神秘的道长给他们一个合理的解释。
“我去,不至于吧!”眼前的情况让李帆也傻眼了,刚刚他在挥舞宝剑的时候把唤雨符也给打入空中了。这唤雨符既然是呼风唤雨之用,那按说应该起作用才是。
这怎么回事,怎么会只是一道金光过去了,然后什么动静都没有了。说好的风雨呢,怎么可能一点也没有。这系统抽取的宝物之中,应该不至于有残次品之类,导致这上面的效果完全没有的吧。
不过乍一想想当初自己抽到的返老还童丹,好像是残次品的仙丹。这样一想,李帆就立刻紧张了起来。系统之中抽到的东西,好像也也不是完全没有残次品的。
可就算是残次品也应该有些作用,这完全一点动静也没有算怎么回事,难道这是个哑弹?
“黔驴技穷了!”看着李帆有些惊讶的表情,中年人好像有些了然。还以为李帆原本的计划出了偏差,所以才导致他会如此表情。
事实上李帆的确是出了偏差,但不是跟中年人想的那样。李帆的偏差是没想到唤雨符的作用迟迟没能发挥出来,并不是障眼法出了小故障。
中年人此时也是兴致缺缺,脸上尽是得意之色。既然这小道士的戏没法演下去了,百姓质疑之声越来越多。那这戏法他们也就不看了,也没必要看了,直接收网算了。
“来人,给我将这个诓骗百姓的道士拿下!”
“是,大人!”狞笑一声,几个护卫就悄悄的抽刀出鞘,同时冷冷的看向了李帆。越过重重人群,静静的向李帆的方向走去。
可是刚走了一半,突然额头之上好像被人滴了什么东西,带来了一丝清凉的感觉。擦了擦额头上的东西,让正准备上前的几人愣住了。“雨,这是雨滴?”
惊讶的望向了天空之中,原本晴朗的天空,似火的骄阳不知何时竟已被厚重的乌云所遮住。而且随着他们抬头看向天空,又有几滴水滴滴到他们头上。而且水滴下落的这个速度,也是越来越快。
同时回头惊讶的看向中年男子,有些不可思议的说道“大人,雨,雨滴!”
“雨滴,这,这怎么可能?”跟几名随从同样的表情,中年人甚至忍不住伸手去碰触那些落下雨滴,脸上尽是不可思议之色。
就算这大雨这雨滴能造假,这厚重的乌云也不可能造假。中年人可不认为一个江湖术士,有能力遮住如此广阔的天空。这可是在城外,他们的目光可以看到很远的地方。
“下雨了,真的下雨了!”
天空之中的雨滴越来越快,阵阵清风吹拂而来,将之前的燥热一扫而空。雨滴打湿了衣衫,却浇不灭他们此时火热的心。
欢呼,尽情的欢呼!
此时城外密密麻麻的百姓同时大声的欢呼了起来,任谁也可以看出他们此时的兴奋和激动。而人群之中的中年人此时却是阴晴不定,他不能确定这究竟是早有预谋的一场极为庞大的障眼法,还是这世上真的有呼风唤雨之术。
“道长,不,真人。若不是玄阳真人施法,也不会有天降大雨。真人怜悯我等,不惜耗费毕生功力,我等多谢真人!”
“多谢真人,多谢真人!”
随着一声呐喊,哗啦啦所有人都跪了下来。雨越下越大,身上的衣衫已经被彻底的打湿,却丝毫没有人离开,全部都跪在李帆面前高声感念着其恩德。
轻轻松了一口气,这漫天的乌云让李帆一直悬着的心放下了。谁能想到这唤雨符竟然还延时操作,差一点就出事了,没有这么玩人的吧。要不是雨终究是下来了,那场面还指不定乱成什么样子呢。
看着高台之下跪了一地的百姓,原本就一大半为了作戏而来的李帆,此时也隐隐有些感动了,进而又有了一种其他的莫名感觉,一种奇妙的感觉。
高台之上的李帆往无悲无喜,整个人仿佛步入了顿悟之中。与天地万物融为了一体,感受着此时众人的喜怒哀乐,感受着天地万物的喜悦。
此处久旱不雨,这一场大雨下过,为万物带来了生机。李帆仿佛感受到无数奄奄一息的花草树木,却是渐渐在大雨之下露出了喜悦的情感。
这前所未有的感觉,这种感觉让李帆沉醉其中不可自拔。甚至连李帆自己也搞不清楚,这种感觉究竟是众生的愿力还是那些虚无缥缈的功德。只是令他深陷其中,沉醉于其中。
从那种玄而又玄的感悟之中回过神来,李帆几欲有些欲罢不能。可是那种感觉来得快,去得也快。即使李帆再怎么不舍,那种感觉已然是消失无踪,再也无法挽留。
深吸一口气,李帆顿觉的神清气爽,之前的所有压力仿佛一扫而空。原本有些滞留的境界感悟,也在刚刚的一瞬间中飞速的提高着,连自己的修为也被带动了起来。
此时李帆感觉自己已经便迈出炼气十层巅峰的境界,差一点点便可进入元神之境。只是炼气,元神,这一步之隔,却如同天渊。不过经过刚刚的那一小会的莫名感悟,李帆感觉此时就如同已经在天渊之上加上了一座桥,只要时机已到便可以成功度过。
“诸位快快请起,贫道也不过是尽自己所能罢了!”看着依旧跪了一地的百姓,李帆立刻就大声的说道“如今天降大雨,大家还是快点找个地方避雨,千万别冻坏了身体!”
“真人大恩!”
“大人,我们现在该怎么办。。。。。。。。”
相对于欢呼雀跃的百姓和一脸温和笑容的李帆,最郁闷的莫过于中年男子和他身边的几个人了。此时李帆威望突然提升已然是无可撼动,已经由不得他们上前再将人带走了。除非他们敢冒着众怒的危险,执意要去做这件事情。
“先回去!”深深望了李帆一眼,中年男子轻声说道“看来,本官真的要拜访一下这位玄阳真人了,不知道他能给本官带来什么样的惊喜!”
多谢李观颐打赏了588起点币
多谢阿明打赏( 修道大掌教 http://www.xlawen.org/kan/12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