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 部分阅读
齐良提醒:“安民告示上要写上‘驱除靼虏,恢复中华!万众一心,兴我汉室!’等口号!”
胡国柱赞道:“此举甚好!可凝聚民心,拥戴我军!”
齐良摇头:“仅是叫一些口号是没有用的,还得给百姓们实实在在的实惠!”吩咐:“开仓放粮救济无衣无食的百姓,杀几个民愤极大的劣绅恶霸!此事由鲁千户去办理”
鲁辉湘没想第一个叫的是他,从人群的最后面钻出:“卑职遵命。”他长得难看,豹头环眼,脸黄黑带麻,整张脸像一个“酉”字,同僚们不愿接近他,以前什么事都没他的份,每次堂会他都自动地站最后面。
“城内治安要马上好转起来,咸宁接管工作要迅速展开,这些事由秦将军负责。”齐良站起,“城防方面有胡将军负责!”他安坐不到一盏茶的时间已准备走人。
胡国柱急急挡下问:“世子!进军的问题怎么办?背后蒲圻县城还未拿下,怎么办?”
齐良未停脚步,边走边道:“进军的问题胡将军自己看着办,蒲圻县城由唐道木千户率其本部一千兵马攻打,回返时带上俘获的清军,让他们帮助劝降蒲圻守军!”
“卑职遵令!”少言寡语的唐道木躬身应下。
此时齐良已进了县衙后院,也不知他听到唐道木那声应答没有?他急于离开是突然想起县衙大牢里会否关有原来的旧部?
阴暗发霉的的大牢里仔细找一遍他再次失望,一刻也不愿多呆急急离开,里面阵阵哀叫声令其想起自己呆在天牢里那段不堪回首的岁月,重新呼吸外面清新的空气,回望一眼里面阴黑的大牢,心生怜悯向刘胜明吩咐:“查查牢里犯人的资料,如果有无辜的百姓就马上放了!”
忙碌一上午,终有时间坐下来休息,小七子为齐良献上茶,齐良问:“杨松龄大夫在吗?”
小七子担心问:“世子哪不舒服吗?”
齐良白一眼,敲他的头一下道:“找杨松龄大夫就一定有病吗?”
小七子吓得跪在地上,惶恐道:“奴才掌嘴,打烂奴才这臭嘴巴!”“啪”地一声已重重地打了一下。
齐良怔然,忙阻止:“小七子!你这是干什么?谁让你掌嘴了?还不快停下?”
小七子小心翼翼问:“主子爷不怪罪奴才了?”
齐良瞪一眼:“我什么时候怪你了?”
“刚才主子爷……”小七子摸着头脑疑惑问。
齐良哭笑不得,温和道:“起来吧,去把杨松龄大夫叫来!”他想如果是小六子绝不会把刚才的敲打理解为怪罪。
“庶!”小七子退下。
杨松龄匆匆赶来,齐良问:“杨大夫最近在忙什么?”
杨松龄道:“回世子!奴才未忙什么!”
齐良听这话不舒服了:“小王不是吩咐你帮忙招揽一些民间奇技人士的吗?”
杨松龄躬身道:“奴才这就去做!”
齐良轻叹一声,这杨大夫看来不适合当“猎头”。实际是这杨松龄根本不屑去与那些贱民打交道,虽然他也仅是一个没品没阶的杏林医生而已。
“杨大夫稍等片刻,我让陈正成侍卫长帮着你!”齐良不得不又依仗陈正成。
第二日,胡国柱正策划着向北进军的事,接到大元帅营快马传来的红泥火漆封顶文卷,急忙拿着去找齐良。齐良也正想去找他提向北进军的事,两人恰巧在门口碰上,胡国柱恭敬递上文卷禀道:“世子!大元帅急令!”
齐良一边拆文卷一边问:“说什么了?”
胡国柱道:“大元帅让世子与卑职回岳州府!”他早已看过文卷,想是吴三桂出发前许予了他这份权限。
齐良浏览一遍后蹙眉问:“这里怎么办?”
胡国柱道:“这里由秦归林将军负责!”
齐良道:“我指的是向北进军之事,朱满还没有解决呢!”
胡国柱道:“姑且饶过他这一回吧,以后再解决。”
齐良不甘问:“可否北上解决他后再回岳州?”多好的机会,马上即可把江南清军清理干净,这可为今后省许多事。同时,他也想试试自己到底有多大的权力,这些将领会否听他的?
胡国柱断然否定:“不可!大元帅有令,不得违抗!”
听这语气齐良喟然长叹,吴三桂定是在出发前对胡国柱有所交待,他不能真正指挥这些军队,人家只听吴三桂的,想其它将领应都是这样,退一步道:“咸宁周边的嘉鱼、通山、崇阳三县总要解决吧?”
胡国柱略显不耐:“世子!此可是六百里加紧军情,怎可拖怠?”
胡国柱是吴三桂的女婿,云南集团的实权人物,齐良忍忍,又道:“那西北的嘉鱼就算了,可通山与崇阳是一定要解决的,否则咸宁安全如何保障?”
胡国柱深锁浓眉,拖长声音:“世子——”
齐良沉吟片晌,坚定道:“胡将军带大军沿来路先行,我率关宁铁骑走咸宁——通山——崇阳道,一并解决了两县,而后与将军在赵李桥会合如何?这样虽绕了一个大圈,但我率的是骑兵并不会影响行程。”
“以为那通山与崇阳等着你走过去就可以拿下啊?”胡国柱暗忖,“何况带的还是骑兵,怎么攻城?”他真不明白世子为何视紧急军情如无物,没一点大局观。
见胡国柱不言不语,齐良追问:“胡将军,如何?”
想想如果不答应,这位花样繁多的世子恐难罢休,胡国柱无奈道:“世子看着办吧,路上可千万要小心。”接着又郑重提醒:“不管能否夺下通山与崇阳都不可耽搁时间,卑职在赵李桥是不会等人的!”
齐良点头:“小王保证不会误了时间!”
第九十三章 难以置信
为了赶时间,胡国柱刚走,齐良即召来陈正成、刘胜明、杨松龄、马根生等交待相关事宜,他简洁吩咐:“父王有令,让我火速回岳州,陈侍卫长随我而行,杨大夫、马先生带着其它人随胡国柱将军大军而行,刘副侍卫长路上要保护好大家的安全!”
众人点头,不知发生了什么,均一脸肃穆。齐良回头对立于一旁的小七子道:“小七子!你也随杨大夫他们走!”
小七子急道:“主子爷没人侍候怎能成?”
齐良道:“都是行军打仗还要侍候什么?”
小七子道:“奴才也能行军打仗!”
齐良笑道:“一路疾马奔驰你那身子骨能吃得消?老实跟着马先生他们走吧!”
小七子还待再要求,齐良已站起,雷厉风行道:“大家抓紧时间下去准备,我也马上要出发,我们在赵李桥会合!”
众人揖礼告辞:“世子多保重!”
城外三冲关宁铁骑及新增的几百骑兵早已整装待发,他们人人腰挂一壶水,叠几十块烧饼,足足准备了五天的食物。齐良在陈正成一众侍卫的族拥中从城里出来,鲁辉湘打马迎上:“部队已准备完毕,请世子下令!”阳光下,他那张脸就像脱了水的桔子皮,许多人睃其一眼即瞟向天空,
齐良大手空中一挥:“出发!”
鲁辉湘擅长行军打仗,齐良点了他的将。
扬起漫天黄尘,二千骑兵奔驰而去,至东南五十里上梅叉路口,鲁辉湘向齐良告别:“世子多保重!卑职去了!”他将领一千骑骑兵奔往通山,
齐良问:“鲁千户可还记得吾的吩咐?”
鲁辉湘道:“卑职铭记于心:只可奇袭不可强攻,事不可为,绝不强求。”
齐良满意点头,叮嘱:“鲁千户多加小心,去吧!”
鲁辉湘打马走后,齐良叫道:“正成!你带几个人跟着鲁辉湘!”
陈正成拱手:“是!”
齐良有蕴意地问:“正成可知为何让你跟着鲁千户?”
陈正成不假思索回答:“可是监视于他?”
齐良摇头,陈正成侧首一想道:“可是招揽通山之才?”
齐良点头:“听说通山有一位很有名的铁匠,叫洪通,你想办法把他带回来!”
陈正成坚定道:“定不辱使命!”
齐良提醒:“你跟鲁千户明说,不要让他产生误会!”
“卑职省得!”
“好了!去吧!鲁千户他们走远了!”齐良说完,亦打马赶往崇阳。
咸宁城,胡国柱作一番安排后也开始率大军南归。咸宁城交给秦归林负责,并为其留下四千兵马防守。
路上,胡国柱总是心神不安地望着东南方向,他根本不相信世子率二千骑兵能攻下通山与崇阳,担心世子会否恋战误了南归?走了整整一个下午天渐黑,春寒涌了上来,他心忧大元帅营紧急军情,看看远处的山还依然可见,觉得还能赶上几里路,遂决定再走二十里再安营扎寨。南面一匹快马飞至,禀报:“将军!唐千户报,蒲圻城已被攻下?”
胡国柱惊喜:“这么快?怎么攻下的?”这才二天时间啊。
传令兵道:“唐千户让两名降将进城劝降,外面押解五百名降卒示众,又辅于敲锣打鼓以壮声势,蒲圻守军魂胆俱丧,献城投降!”
果如世子所料,打败朱满蒲圻不战而降。想起那日世子在咸宁县衙看似简单的布置,不想却是神来之笔,胡国柱不由暗暗钦佩。“传令下去,就地安营扎寨明日再走!”他心情大好。
第二日午时到达蒲圻城,为应蒲圻新得在此歇息一夜,翌日清晨天刚亮胡国柱又催促部队赶路,他想把昨日浪费的那一下午的时间补回来。这次,蒲圻城仅留下百人,唐道木的本部兵马也合着他一并南归了。
已过四天,一直没有齐良的消息,胡国柱越来越担心,看看前面马上就到湘鄂交界的赵李桥,他不由暗暗后悔那日不该就那么答应了世子。
“将军!前面五里有一大队人马出现!”前出探马回报。
胡国柱随意问:“可是我赵李桥的驻军前来迎接了?”他一点也不担心会是清军。
探马道:“正是!”
“传令!加速前进!到赵李桥大家好好歇息一晚!”胡国柱吩咐。虽早说好不等齐良,但不等又放心不下。
两军很快相会,前面奔来几匹马,一个洪亮的声音道:“胡将军一路辛苦了!”
胡国柱睁大眼不敢相信:“世子?”旋跳马顿首:“卑职恭请世子金安!”所有的人均跪下:“恭请世子金安!”
“大家都起来吧!”齐良手扶胡国柱,嘴对大家道。
“世子!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你怎么跑卑下前头去了?”胡国柱忍不住好奇,急不可待问。
齐良哈哈笑道:“将军不急,待归营后吾慢慢再告诉你!”
胡国柱那能不急?急急切切道:“世子!快告诉卑职,到底什么情况?世子您有没有事?”
齐良直翻白眼,什么话?有事我还能兴冲冲地跑来迎接你?也不再调胡国柱味口,笑道:“胡将军勿用担心,一切顺利!”
胡国柱不相信问:“通山与崇阳世子拿下来了?”
齐良重重点头:“嗯!”
四天时间拿下两县城?且还是用骑兵,胡国柱仍不相信地摇摇头,就是从咸宁——通山——崇阳跑一趟也要四天时间啊,更不用说攻城夺池了!
齐良知胡国柱不信,笑道:“胡将军不要不信,呆会进营后我让将军看两样东西,将军自会相信了!”
进到大营,卫兵呈上两颗大印,分别书通山与崇阳,胡国柱这才不得不相信这是事实,恭敬揖礼:“世子乃神人也!”
齐良摇手笑道:“胡将军谬赞了!”
胡国柱好奇问:“世子采用什么方法怎个这么神速拿下了通山与崇阳两城?”
齐良道:“很简单,鲁辉湘千户率一千骑骑兵袭通山,先五十军士化装进城,夜幕时分突发攻击,夺得北门,通山入我手!”
“崇阳呢?”
齐良道:“那就更简单了,小王率另一千骑骑兵至崇阳门外,往里射了一份招降信,而后崇阳城门大开,我便率部入城了!”
“就这么简单?”胡国柱愕然。
齐良一本正经:“就这么简单!”
胡国柱鼓睁双眼,重又抚抚桌上那两颗硕大的县印,由不得他不相信这不是事实。
实际情况哪会真像齐良所述那么简单,个中惊险不亚于一场真正的血战。夺取通山,鲁辉湘亲自化装入城,以一张如钟馗般恐怖的麻脸骗过所有的人杀了通山守军把总,攻下北门;夺取崇阳,齐良五名侍卫黄琦、刘德祥等混入城中挟持知县及其家人,而后齐良射入招降信,知县被迫献城投降。
“胡将军!两颗县印便交给你了,我在通山与崇阳都留有百人,你派人去接收吧!”
胡国柱钦佩道:“卑职这就去安排!”
第九十四章 不离不弃
北京紫禁城,旭日和风,天空明澈,甜甜的新鲜之气直往人的鼻里钻,桑兰珠吸纳芬芳的花香,轻盈地穿过花园赶往御书房。
“兰姑娘来了!”老太监张万强朱漆门外迎上,虽是一个小小的使唤奴婢,却不敢少了礼数。桑兰珠这奴婢太特殊,太皇太后宠爱,建宁公主喜爱,皇上还……
桑兰珠盈盈一礼:“张公公!皇上在忙什么?”
“嘘——”张万强作个噤声动作,挨近了些,尖细着声:“万岁爷正火着呢!”
桑兰珠心中一紧,小心翼翼侧首瞟了里面一眼,里面年轻的皇熙皇帝正倏地一个转身坐下,拍着桌横眉怒目道:“抄了朱满的家,把那没用的朱满押回京来!”
立于一旁的大学士索额图道:“皇上!东南西北,在在鼎沸,叛报频传,举朝震动,现北方又添了蒙古林丹汗之孙布尔尼额驸的反叛,朝廷还能应付得下去吗?奴才认为抄了朱满的家不如杀了那些当初主张削藩的人与平西王吴三桂议和!”
兵部尚书明珠急道:“吴贼狼子野心,岂会甘心雌伏?三桂不除,朝廷永无宁日,皇上万不可动摇啊!”这索额图太狠,此一提议若是被允准了,不知有许多人头落地,其中就包括自己的。
皇上瞪一眼索额图:“朕就是主张削藩的人,索大人可是要把朕也杀了?”都什么时候了,还抱着幻想!
索额图慌忙跪在地上:“奴才该死!奴才哪有此意?奴才忠心耿耿,只是想保全我大清千秋大业永恒,万里江山永固!”
康熙没好气道:“好啦!朕不怪罪你,不过,今后这种动摇军心、涣散民心之事不可再提,否则杀无赦!”
索额图磕着头:“谢皇上!”
“你们下去吧!照朕的意思去做,杀一儆百,督促下面的人奋勇作战!”康熙疲倦地挥挥手。
几个上书房行走大臣走后,桑兰珠进来稽首:“奴才恭请圣安!”
康熙木着的脸上难得地露出一丝笑容:“起来吧!”
桑兰珠起身,大胆地盯着康熙嫣然一笑:“皇上可别累着气着坏了身子骨!”
康熙轻叹:“前方将士作战不力,丢城失地,节节败退,这不那无能的朱满把整个湘北与鄂南都给丢了,朕正恼着呢!”
桑兰珠随意问:“是谁那么厉害把朱满都统的蒙古镶黄旗都给打败了?”她玉洁冰心,冰雪聪慧,对朝中之事也略知一二。
康熙苦笑:“这人你认识!而且还很熟!”
桑兰珠好奇问:“谁?”
康熙道:“建宁姑姑的额驸——吴应熊!”
“是他?”桑兰珠难以置信状,惊得美目如石化了般。又急问:“不是早说他摔下山崖死了吗?”
康熙道:“朕也是今日才得到的消息,摔死的只是他的替身。”
那吴世子没死桑兰珠不知是该为建宁公主高兴还是该为乱臣贼子之死而复生感到愤怒?但她还是不相信那吴狗贼有那种本事,素齿朱唇问:“他真领兵打败了朱满都统大军?”
康熙撇嘴:“廷寄上说的是吴逆应熊、国柱、归林领一万五千军北犯,陷湘北与鄂南!”
桑兰珠恍悟,不屑道:“原来有那胡国柱在,难怪了!”吴三桂手下悍将胡国柱是其中的佼佼者,人人皆知。
康熙笑道:“桑兰珠好像很恨那吴世子。”
桑兰珠愤懑:“那狗贼害得建宁公主可苦了!”最重要的一点她没说,那狗贼一直对她怀有觊觎之心,可她想着那狗熊的膗样就恶心。
“建宁姑姑现在好些了吗?”亡夫丧子之痛搅碎了建宁公主的心,康熙一直担心着这位苦命的姑姑。
桑兰珠垂下眼帘,神色悲戚道:“建宁公主整日不语不言,神情木然,像失了魂儿似的,人已憔悴许多!”
康熙哀叹一声,即便他富有四海,贵为九尊,却不能帮上自己敬爱的人分毫。
桑兰珠敛神,莹莹目光轻瞥,轻启朱唇道:“万岁爷!太皇太后让您过去用晚膳,她老人家有些日子没见着您了,想得您紧呢!”吴三桂叛乱之后,朝廷节节败退,各方势力蠢蠢欲动,忧心国事康熙没一天能睡好,太皇太后体恤自己的孙儿想让他放松放松。
康熙站起伸伸手:“好!今日朕什么也不管了去乾清宫!”
桑兰珠掩映生姿,喜滋滋道:“太皇太后早准备好了皇上最喜爱吃的玉米花!”颦笑轻挪翠步挨近康熙,为其整装戴冠。
桑兰珠着粉红坎肩,浅绿色长裙,亭亭玉立,神态俊逸,丰姿绰约,芳馨满体,人未近已是暗香袭人。康熙由着桑兰珠摆弄,瞥一眼桑兰珠桃花玉面,顺眼直下可见其白璧无暇,冰肌莹彻的肌肤,不由伸手捏了一把桑兰珠正理肩坎的素手。桑兰珠如受惊的小兔,慌忙缩手,百媚横生的瞟一眼,退后一步含羞垂下螓首,即时红霞扩散,连耳根玉颈都烧红了。
桑兰珠冷峻泼辣,但康熙最喜把她弄得娇痴羞涩,媚蚀情动。
“都弄好了?”康熙剑眉挑动。
桑兰珠瞅一眼,康熙头上的冠还歪着呢,轻笑出声嗔眸道:“万岁爷你自己弄!”
康熙也不怪桑兰珠失礼,自个整了整头冠道:“走吧!”
桑兰珠回眸举步,媚态如风,康熙快上一步,拉着了桑兰珠的手,桑兰珠娇躯一阵战栗却不洒手,低着头红着脸还把康熙的手紧了紧。
………………………………………………………………………
几天之后;齐良大军回到岳州,周王吴三桂亲出城迎接。齐良跳下马,同样的地方同样的时间他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盯紧了吴三桂那鼻上的黑线,跪地顿首:“儿臣叩见父王!”
吴三桂扶起齐良,眼开眉展道:“我儿大获全胜,凯旋归来,为父为你由衷感到高兴!”仔细打量,一月不到发现自家儿子身体健硕许多,目光锐利许多,处事沉稳许多,满心高兴。
齐良谦卑道:“儿臣没做什么,都是将军士们的功劳,其中胡国柱将军、鲁辉湘千户、唐道木千户居功至伟!”
齐良不骄不躁,礼让谦逊,吴三桂大感欣慰,拉着齐良的手:“我儿随为父一起坐车进城!”
齐良婉拒:“父王!儿臣想与将士们一起进城!”
“我儿能对将士们同甘共苦,不离不弃,孤甚慰!”吴三桂含笑点头,“去吧!孤在文庙为汝接风洗尘,庆功祝酒!”
齐良哪是对将士们不离不弃?他现在正是要扬名立威的时候,后世来的他岂会错过这一做广告的好机会?
第九十五章 哪做错了
回到文庙,平平静静不见将士们忙碌,感觉没有什么军情,齐良不免奇怪吴三桂这么紧急召自己回来干什么?洗漱干净,刚整戴完毕,立有内侍太监请去崇圣祀。
崇圣祀里已站满文臣武将,齐良扫视一通,目光在一身雪白的吴应麟身上停留两秒,不知吴应麟是心虚还是有心思一直低垂着头。
再进这种朝会,齐良再没有以前的紧张,走到中央有神的眼睛平视端坐于上的吴三桂,不慌不乱地跪在地上:“儿臣叩见父王!”
吴三桂捋须而笑,慈爱问:“熊儿可还感到劳累?”
齐良抬头道:“熊儿没事,精神着呢!”
吴三桂点头:“平身吧!站孤身边来!”
齐良起身走到吴三桂右侧身边面对众将臣,不经意间又把目光停在吴应麟身上,这回两人目光相触,仅是刹那吴应麟即瞟向了他处。
吴三桂端庄而坐,不是帝王胜似帝王,鹰隼般的利眼平视,精神矍铄道:“此次前锋营将士用命,英勇奋战,攻城掠池夺得蒲圻、咸宁、崇阳等城,取得重大胜利可喜可贺!”这些当然不能与前期攻下长沙等大城,甚至于占领一个省那样的战果相比,但因为是其儿子第一次领军取得的胜利,虽只是几个小城他也感到无比欣慰矣。
众人齐躬身道:“世子英明神武,殿下之福!大周之福!”
吴三桂哈哈大笑,谋士谭炎良涎脸左右瞧瞧上位的吴三桂与齐良,眼珠子骨碌转转,出列谄媚道:“闻世子引二千骑兵四天之内夺得通山、崇阳两城,此等神勇如骠骑大将军再世!”
把世子比作奔袭万里大破匈奴的霍去病大将军,众人均感到夸张得好笑,但也不得不承认世子确实智勇。
接着又有一人出来恭维:“最神奇的是听闻世子召雷神击敌,此可是从古自今闻所未闻,听所未听!听将士们说当时世子就若天神下凡,笑谈间即退蒙古骑兵!”此人是美得像女人的汪士荣,嫩白的脸上堆着红晕。
尽是些阿谀奉承之言,齐良自动虑过,后世来的他记得一句英国警句格言:甜言蜜语全使愚者得意忘形!
那汪士荣面如冠玉,目若朗星,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齐良瞟一眼即打了一个冷颤移开了,此子太迷人!那谭炎良却是多瞄了两眼,这人三角眼看起来很是阴险,不像一个好人。不过,人不可貌相,比如钱云房师爷一样的三角眼就对他忠心耿耿!
吴三桂心怀大开,哈哈大笑:“若天神下凡,好!就封我儿为天朔将军,允开府建军!”
齐良大喜过望,指甲深深地掐进肉里压抑住蹦跳的心跪在地上稍显兴奋道:“谢父王隆恩!”终于有个职位了,而且还是将军!
齐良明白吴三桂真正把他当作接班人来培养了,准允开府就是准许他建立自己的团队,准允建军就是准许他拥有自己的势力。
许多人不以为怪,只是吴应麟嫉妒地死死盯着跪在地上的齐良,但也无奈地认命,谁叫自己不是人家的亲儿子呢!
吴三桂又赐齐良黄金千两,布匹百丈、珠宝无数,同时也赏赐了胡国柱、唐道木等人,唐道木还荣升为佐领,就连吴应麟也获得丰厚赏赐,吴三桂把夺下临湘的功劳算到了他的头上。
齐良奇怪为何独没有鲁辉湘?他记得功劳薄上记有鲁辉湘的啊!再度出列鞠礼道:“父王!鲁辉湘千户在夺取通山城时立有奇功,应该得到嘉奖!”
“鲁辉湘吗?”吴三桂浓眉凝聚,迟疑片刻,“好!赏其白银百两!”鲁辉湘长相丑陋,他十分不喜,还曾吓倒过其爱妾——陈圆圆!这一点许多众将臣都知道。
齐良觉得这样还是对鲁辉湘不公,又道:“父王!鲁辉湘智勇双全,无名山丘一役沉着冷静退敌,咸宁城果断干练安民,通山城身先士卒绝杀清军把总,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将才,可酌情荣升!”
吴三桂面有不快:“已赏了他银子,可以了!”
齐良突跪下,磕着头道:“儿臣愿辞所有奖赏为鲁辉湘请功!”
吴三桂扪其鼻子道:“熊儿起来,孤再赏他就是!”接着朗声道:“再赏鲁辉湘白银千两!”
吴三桂曾一次战斗中,鼻子受重伤,幸当时年轻,靠着旺盛的生命力恢复很快,不过留下了轻微疤痕,虽不显眼但破了相,也许他感到这是一个缺陷,每当与人谈话不投合时就用手“自扪其鼻”,慢慢就成了习惯,亲近的人都知道这一点。众人见其扪鼻,知其已不快,暗为齐良担心,可齐良没看见,看见了不知因果。
齐良跪着不起,坚持道:“鲁辉湘功劳比之唐道木有过之而无不及,为何唐道木可荣升佐领而鲁辉湘不能?此对鲁辉湘何其不公?”
吴三桂脸色越来越难看,众人暗暗焦急,有人偷偷向齐良使眼色,可惜齐良低垂着头,胡国柱终忍不住小声叫唤:“世子!世子!”
齐良一动不动,好像也没听见。吴三桂脸色如打了秋霜的树叶,鼻子抚了又抚,好半晌方道:“酌准,鲁辉湘千户升为佐领!”
“谢父王!”齐良喜溢眉梢抬头,碰见吴三桂阴冷的目光,又见吴三桂脸色难看如砸烂的紫色茄子,茫然不知所措,顿时惴惴不安,如坐针毡,有哪做错了吗?瞟了一眼其它人,个个都在摇头,暗忖:“难道真有哪做错了?”
管他呢!老子跟他是父子俩,就是做错了也不至于杀头吧?齐良往最坏里想,心反安定下来,坦然地望着吴三桂。不过,心底下却暗暗决定呆会下去后一定要问问那些人到底哪错了,好像胡国柱将军就知道。同时也警告自己,还是要少说多听啊!他起身不亢不卑地退回站位。
朝堂沉寂了好一会儿,吴三桂容色稍霁,道:“今日召众将臣相议,主要讨论我军下一步的行动方向问题!”
众人端站整齐,静静聆听。“国相你出来向大家介绍一下整体情况!”吴三桂望向一位五官端正、身材魁梧、端庄肃穆之人。
夏国相与胡国柱一样都是吴三桂的女婿,是吴三桂的勇将与谋士,所倚重之人。夏国柱站前一步出列道:“自起事以来,周王殿下英明,将士神勇,攻城夺地一日千里,今已取得云南、贵州、湖南三省及四川一部,可谓成绩斐然,战果丰硕!然,我军前期作战损伤亦大,部分空缺至今未补上,夺下的各地又需派兵把守分散了兵力,如我军若继续向各地大踏步地进军以扩大范围,则兵力显不足矣!”
其话音刚落,紧接着闪出一将,忧心道:“如若继续北进,我军防线越拉越长成了长龙阵形,背有广东尚之信威胁,西有广西孙延龄清军虎视,东有江西清军进攻,我军防线恐有被腰斩之危险!”此人是吴三桂第一悍将马宝。
吴三桂皱着眉道:“进攻还是要进攻的,就看向哪个方向进攻了!大家各抒已见,都说说吧!”
将领刘锋雄道:“禀周王殿下,后方稳固是关键,只有后方稳固了方进可攻退可守不至失据,奴才建议首攻广西,拿下广西全境把我整个后方基地连成一片,而后再图北进!”
将军林玉和不同意道:“虽说广西孙延龄清军威胁甚大,但他处于我云南、湖南的包围圈中已是惶惶不可终日矣,目前他只求自保哪敢言进攻我军?所以我军暂可不理广西,而应集中兵力向东进攻拿下江西,江西得手后力压尚处观望之中的广东平南王尚可喜,可迫其早日反清!之后再联络福建靖南王耿仲明反清,如此整个江南连成一片,大半个中国反清,清廷日不久矣!”
谋士汪士荣站出不以为然道:“禀周王殿下,靖南王、平南王虽前与我王同为妖廷藩王,可相互之间有隙,戒备太深,并不能同一条心,两王至今未起事便是明证。奴才建议我军首应向西进攻,占领湘西,打通与我军在四川进攻的王屏藩部的联系,合两军之力四川全境不日即可拿下,而后向北进攻陕西,陕西提督王辅臣仍我王旧部,可策反之。之后合几路大军向东进攻,清廷焉能不完?”
“大家还有何良计都说出来,朝堂议事,无话不可说,无事不可言,大家怎么说孤都不怪罪!”吴三桂广纳良言,很有明君派头。
接着又有几个将臣发表不同意见,有的说先扩军之后再进军;有的说暂时不进军了,先发展经济再说;有的说派出使者联络各方势力,然后共同向北进军。
各有各的意见,各有各的道理,最后居然分成派别吵了起来,吴三桂对此早已司空见惯,锐利的眼扫视一通,见一旁一直没未说话的齐良,便道:“熊儿有什么想法也说说看!”
朝堂安静下来,都望向齐良,这一月的作战把齐良传得神乎其神,他们也想听听这位新任天朔将军的高见,看他到底有何本事?
“我?”齐良听着大家的讨论也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只是没想吴三桂会突然点自己的名。
“熊儿说说看!”吴三桂鼓励,也有考量的意味,刚对齐良的怒意早烟消云散,毕竟是自己的儿子啊!
第九十六章 头头是道
齐良沉思片刻,组织一下语言,向吴三桂行一礼,巡视一圈道:“父王!各位将军!各位大人!古人云: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在决定战略方向前,我们必须搞清楚我们有多么敌人?我们的主要敌人又有多少敌人?”
大家听得拗口,但基本还是能明白齐良的意思。
齐良望向右侧,问:“胡将军!你能说说我们有多少敌人吗?”高级将领中他现在只跟胡国柱熟悉,所以找上了他,唐道木等还没有资格列堂。
胡国柱想都不想,理所当然道:“我们的敌人不就是满清!”
齐良点头又摇头:“胡将军所言既对又错,我们的最大敌人是满清,但我们还有其它敌人——前明遗族及南蛮各小国!因我们现在反清,尊前明崇祯帝三太子为主,前明遗族已暂不与我为敌了;而南蛮小国从不干涉我中华内战,他们的存在也可忽略不计!因此,胡将军所言我们的敌人是满清也对!”
以为是什么高见呢,原来尽是一些废话,许多人不以为然。
齐良又问:“满清的敌人又是谁呢?”
这问题谁都知道可又似乎谁都说不清,扫一眼齐良笑笑,自问自答了:“我想除了我们清廷还有许多敌人,东北有罗刹国(沙俄)掠地烧杀;北有蒙古林丹汗之孙布尔尼额驸的反叛;西北有葛尔丹的擅自称王;东有台湾郑家的骚扰海疆,东南有靖南王与平南王二藩的离心离德;南有我军的猛烈进攻;内还有前明遗族的起义及诸多自然灾害等等!”
大家听了大讶,既惊讶满清原来有这么多的敌人,又惊讶于世子的胸罗万象!
齐良停顿片刻,继续道:“满清虽有如此多的敌人,但东北罗刹国地广人稀,在远东的兵力不足万余,他们对满清只是小小地提点领土要求不能威胁满清之根本;蒙古布尔尼与葛尔丹心无大志,自立为王只是想脱离满清统治,构不成对满清的威胁,即便他们有大志但其人口与兵力问题也无法撼动满清根本;东南靖南王与平南王二藩目前尚处于观望阶段,虽也是满清心腹大患,但暂不构成直接威胁;其内的前明遗族的起义都是些小打小闹,满清朝廷也可以对其忽略不计,上述都只是满清的小敌。除此之外,我们与台湾郑家是想消灭满清且又有实力的人,应是满清的大敌,而又尤以我们为甚,我军的猛烈进攻已令清廷危如累卵矣!”
大家听了齐良头头是道的分析,豁然开朗!吴三桂老怀大开,心中大悦,熊儿何时变成如此厉害了?
同时,众人又不免一阵失望,刚听到清廷仇敌满天下涌起的高兴烟消云散,满清敌人虽多但有威胁的还是原来的两个——台湾郑家与云南平西王府。
齐良接着说:“敌人的敌人就是我们的朋友!”
这话句没人听过,细想想却是有很深的道理,大家若有所思。
齐良继续道:“分清敌我后,我们就知道团结谁,打倒谁!北方的‘朋友’太远我们够不着,就不用管了,近处的‘朋友’我们必须联合,所以首先我们应该派出使者去说服他们!”北方的也不是够不着,而是当卖国贼齐良过不了心里那一关。
不用齐良说,这一点大家都知道,吴三桂早已向其它二藩及台湾郑家派出使者了。
闪出一白影,无不含妒问:“世子说了一大通,可还是没有解决今日所议的进军方向问题啊!”
见是吴应麟,齐良瞪了一眼,转对大家道:“我们的敌人是满清,我们的目的是消灭满清,搞清楚这些下面的事就好办了!为着消灭满清的目的,有上、中、下三策!”
“何谓上、中、下三策?说来听听!”吴三桂有兴趣地问。
齐良躬身:“回父王!上策即是放弃所有的地方,集中所有的兵力,渡过长江,直捣黄龙——北京城!”炯目一眨不眨地注视吴三桂,胸腔充满强大自信。
众人惊耳骇木,此策太意外,太大胆,也太荒唐了,所有的人都摇头,只有夏国相赞许地点头。
汪士荣星目放出异彩,脸上抹满红晕像熟透的仙桃,兴奋问:“中策呢?”
齐良转过身,知是汪士荣在问却绝不看他,作憧憬状道:“中策即向西进军打通与王屏藩部的联系,占领四川,联合陕西的王辅?( 重生成了吴应熊 http://www.xlawen.org/kan/1448/ )
胡国柱赞道:“此举甚好!可凝聚民心,拥戴我军!”
齐良摇头:“仅是叫一些口号是没有用的,还得给百姓们实实在在的实惠!”吩咐:“开仓放粮救济无衣无食的百姓,杀几个民愤极大的劣绅恶霸!此事由鲁千户去办理”
鲁辉湘没想第一个叫的是他,从人群的最后面钻出:“卑职遵命。”他长得难看,豹头环眼,脸黄黑带麻,整张脸像一个“酉”字,同僚们不愿接近他,以前什么事都没他的份,每次堂会他都自动地站最后面。
“城内治安要马上好转起来,咸宁接管工作要迅速展开,这些事由秦将军负责。”齐良站起,“城防方面有胡将军负责!”他安坐不到一盏茶的时间已准备走人。
胡国柱急急挡下问:“世子!进军的问题怎么办?背后蒲圻县城还未拿下,怎么办?”
齐良未停脚步,边走边道:“进军的问题胡将军自己看着办,蒲圻县城由唐道木千户率其本部一千兵马攻打,回返时带上俘获的清军,让他们帮助劝降蒲圻守军!”
“卑职遵令!”少言寡语的唐道木躬身应下。
此时齐良已进了县衙后院,也不知他听到唐道木那声应答没有?他急于离开是突然想起县衙大牢里会否关有原来的旧部?
阴暗发霉的的大牢里仔细找一遍他再次失望,一刻也不愿多呆急急离开,里面阵阵哀叫声令其想起自己呆在天牢里那段不堪回首的岁月,重新呼吸外面清新的空气,回望一眼里面阴黑的大牢,心生怜悯向刘胜明吩咐:“查查牢里犯人的资料,如果有无辜的百姓就马上放了!”
忙碌一上午,终有时间坐下来休息,小七子为齐良献上茶,齐良问:“杨松龄大夫在吗?”
小七子担心问:“世子哪不舒服吗?”
齐良白一眼,敲他的头一下道:“找杨松龄大夫就一定有病吗?”
小七子吓得跪在地上,惶恐道:“奴才掌嘴,打烂奴才这臭嘴巴!”“啪”地一声已重重地打了一下。
齐良怔然,忙阻止:“小七子!你这是干什么?谁让你掌嘴了?还不快停下?”
小七子小心翼翼问:“主子爷不怪罪奴才了?”
齐良瞪一眼:“我什么时候怪你了?”
“刚才主子爷……”小七子摸着头脑疑惑问。
齐良哭笑不得,温和道:“起来吧,去把杨松龄大夫叫来!”他想如果是小六子绝不会把刚才的敲打理解为怪罪。
“庶!”小七子退下。
杨松龄匆匆赶来,齐良问:“杨大夫最近在忙什么?”
杨松龄道:“回世子!奴才未忙什么!”
齐良听这话不舒服了:“小王不是吩咐你帮忙招揽一些民间奇技人士的吗?”
杨松龄躬身道:“奴才这就去做!”
齐良轻叹一声,这杨大夫看来不适合当“猎头”。实际是这杨松龄根本不屑去与那些贱民打交道,虽然他也仅是一个没品没阶的杏林医生而已。
“杨大夫稍等片刻,我让陈正成侍卫长帮着你!”齐良不得不又依仗陈正成。
第二日,胡国柱正策划着向北进军的事,接到大元帅营快马传来的红泥火漆封顶文卷,急忙拿着去找齐良。齐良也正想去找他提向北进军的事,两人恰巧在门口碰上,胡国柱恭敬递上文卷禀道:“世子!大元帅急令!”
齐良一边拆文卷一边问:“说什么了?”
胡国柱道:“大元帅让世子与卑职回岳州府!”他早已看过文卷,想是吴三桂出发前许予了他这份权限。
齐良浏览一遍后蹙眉问:“这里怎么办?”
胡国柱道:“这里由秦归林将军负责!”
齐良道:“我指的是向北进军之事,朱满还没有解决呢!”
胡国柱道:“姑且饶过他这一回吧,以后再解决。”
齐良不甘问:“可否北上解决他后再回岳州?”多好的机会,马上即可把江南清军清理干净,这可为今后省许多事。同时,他也想试试自己到底有多大的权力,这些将领会否听他的?
胡国柱断然否定:“不可!大元帅有令,不得违抗!”
听这语气齐良喟然长叹,吴三桂定是在出发前对胡国柱有所交待,他不能真正指挥这些军队,人家只听吴三桂的,想其它将领应都是这样,退一步道:“咸宁周边的嘉鱼、通山、崇阳三县总要解决吧?”
胡国柱略显不耐:“世子!此可是六百里加紧军情,怎可拖怠?”
胡国柱是吴三桂的女婿,云南集团的实权人物,齐良忍忍,又道:“那西北的嘉鱼就算了,可通山与崇阳是一定要解决的,否则咸宁安全如何保障?”
胡国柱深锁浓眉,拖长声音:“世子——”
齐良沉吟片晌,坚定道:“胡将军带大军沿来路先行,我率关宁铁骑走咸宁——通山——崇阳道,一并解决了两县,而后与将军在赵李桥会合如何?这样虽绕了一个大圈,但我率的是骑兵并不会影响行程。”
“以为那通山与崇阳等着你走过去就可以拿下啊?”胡国柱暗忖,“何况带的还是骑兵,怎么攻城?”他真不明白世子为何视紧急军情如无物,没一点大局观。
见胡国柱不言不语,齐良追问:“胡将军,如何?”
想想如果不答应,这位花样繁多的世子恐难罢休,胡国柱无奈道:“世子看着办吧,路上可千万要小心。”接着又郑重提醒:“不管能否夺下通山与崇阳都不可耽搁时间,卑职在赵李桥是不会等人的!”
齐良点头:“小王保证不会误了时间!”
第九十三章 难以置信
为了赶时间,胡国柱刚走,齐良即召来陈正成、刘胜明、杨松龄、马根生等交待相关事宜,他简洁吩咐:“父王有令,让我火速回岳州,陈侍卫长随我而行,杨大夫、马先生带着其它人随胡国柱将军大军而行,刘副侍卫长路上要保护好大家的安全!”
众人点头,不知发生了什么,均一脸肃穆。齐良回头对立于一旁的小七子道:“小七子!你也随杨大夫他们走!”
小七子急道:“主子爷没人侍候怎能成?”
齐良道:“都是行军打仗还要侍候什么?”
小七子道:“奴才也能行军打仗!”
齐良笑道:“一路疾马奔驰你那身子骨能吃得消?老实跟着马先生他们走吧!”
小七子还待再要求,齐良已站起,雷厉风行道:“大家抓紧时间下去准备,我也马上要出发,我们在赵李桥会合!”
众人揖礼告辞:“世子多保重!”
城外三冲关宁铁骑及新增的几百骑兵早已整装待发,他们人人腰挂一壶水,叠几十块烧饼,足足准备了五天的食物。齐良在陈正成一众侍卫的族拥中从城里出来,鲁辉湘打马迎上:“部队已准备完毕,请世子下令!”阳光下,他那张脸就像脱了水的桔子皮,许多人睃其一眼即瞟向天空,
齐良大手空中一挥:“出发!”
鲁辉湘擅长行军打仗,齐良点了他的将。
扬起漫天黄尘,二千骑兵奔驰而去,至东南五十里上梅叉路口,鲁辉湘向齐良告别:“世子多保重!卑职去了!”他将领一千骑骑兵奔往通山,
齐良问:“鲁千户可还记得吾的吩咐?”
鲁辉湘道:“卑职铭记于心:只可奇袭不可强攻,事不可为,绝不强求。”
齐良满意点头,叮嘱:“鲁千户多加小心,去吧!”
鲁辉湘打马走后,齐良叫道:“正成!你带几个人跟着鲁辉湘!”
陈正成拱手:“是!”
齐良有蕴意地问:“正成可知为何让你跟着鲁千户?”
陈正成不假思索回答:“可是监视于他?”
齐良摇头,陈正成侧首一想道:“可是招揽通山之才?”
齐良点头:“听说通山有一位很有名的铁匠,叫洪通,你想办法把他带回来!”
陈正成坚定道:“定不辱使命!”
齐良提醒:“你跟鲁千户明说,不要让他产生误会!”
“卑职省得!”
“好了!去吧!鲁千户他们走远了!”齐良说完,亦打马赶往崇阳。
咸宁城,胡国柱作一番安排后也开始率大军南归。咸宁城交给秦归林负责,并为其留下四千兵马防守。
路上,胡国柱总是心神不安地望着东南方向,他根本不相信世子率二千骑兵能攻下通山与崇阳,担心世子会否恋战误了南归?走了整整一个下午天渐黑,春寒涌了上来,他心忧大元帅营紧急军情,看看远处的山还依然可见,觉得还能赶上几里路,遂决定再走二十里再安营扎寨。南面一匹快马飞至,禀报:“将军!唐千户报,蒲圻城已被攻下?”
胡国柱惊喜:“这么快?怎么攻下的?”这才二天时间啊。
传令兵道:“唐千户让两名降将进城劝降,外面押解五百名降卒示众,又辅于敲锣打鼓以壮声势,蒲圻守军魂胆俱丧,献城投降!”
果如世子所料,打败朱满蒲圻不战而降。想起那日世子在咸宁县衙看似简单的布置,不想却是神来之笔,胡国柱不由暗暗钦佩。“传令下去,就地安营扎寨明日再走!”他心情大好。
第二日午时到达蒲圻城,为应蒲圻新得在此歇息一夜,翌日清晨天刚亮胡国柱又催促部队赶路,他想把昨日浪费的那一下午的时间补回来。这次,蒲圻城仅留下百人,唐道木的本部兵马也合着他一并南归了。
已过四天,一直没有齐良的消息,胡国柱越来越担心,看看前面马上就到湘鄂交界的赵李桥,他不由暗暗后悔那日不该就那么答应了世子。
“将军!前面五里有一大队人马出现!”前出探马回报。
胡国柱随意问:“可是我赵李桥的驻军前来迎接了?”他一点也不担心会是清军。
探马道:“正是!”
“传令!加速前进!到赵李桥大家好好歇息一晚!”胡国柱吩咐。虽早说好不等齐良,但不等又放心不下。
两军很快相会,前面奔来几匹马,一个洪亮的声音道:“胡将军一路辛苦了!”
胡国柱睁大眼不敢相信:“世子?”旋跳马顿首:“卑职恭请世子金安!”所有的人均跪下:“恭请世子金安!”
“大家都起来吧!”齐良手扶胡国柱,嘴对大家道。
“世子!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你怎么跑卑下前头去了?”胡国柱忍不住好奇,急不可待问。
齐良哈哈笑道:“将军不急,待归营后吾慢慢再告诉你!”
胡国柱那能不急?急急切切道:“世子!快告诉卑职,到底什么情况?世子您有没有事?”
齐良直翻白眼,什么话?有事我还能兴冲冲地跑来迎接你?也不再调胡国柱味口,笑道:“胡将军勿用担心,一切顺利!”
胡国柱不相信问:“通山与崇阳世子拿下来了?”
齐良重重点头:“嗯!”
四天时间拿下两县城?且还是用骑兵,胡国柱仍不相信地摇摇头,就是从咸宁——通山——崇阳跑一趟也要四天时间啊,更不用说攻城夺池了!
齐良知胡国柱不信,笑道:“胡将军不要不信,呆会进营后我让将军看两样东西,将军自会相信了!”
进到大营,卫兵呈上两颗大印,分别书通山与崇阳,胡国柱这才不得不相信这是事实,恭敬揖礼:“世子乃神人也!”
齐良摇手笑道:“胡将军谬赞了!”
胡国柱好奇问:“世子采用什么方法怎个这么神速拿下了通山与崇阳两城?”
齐良道:“很简单,鲁辉湘千户率一千骑骑兵袭通山,先五十军士化装进城,夜幕时分突发攻击,夺得北门,通山入我手!”
“崇阳呢?”
齐良道:“那就更简单了,小王率另一千骑骑兵至崇阳门外,往里射了一份招降信,而后崇阳城门大开,我便率部入城了!”
“就这么简单?”胡国柱愕然。
齐良一本正经:“就这么简单!”
胡国柱鼓睁双眼,重又抚抚桌上那两颗硕大的县印,由不得他不相信这不是事实。
实际情况哪会真像齐良所述那么简单,个中惊险不亚于一场真正的血战。夺取通山,鲁辉湘亲自化装入城,以一张如钟馗般恐怖的麻脸骗过所有的人杀了通山守军把总,攻下北门;夺取崇阳,齐良五名侍卫黄琦、刘德祥等混入城中挟持知县及其家人,而后齐良射入招降信,知县被迫献城投降。
“胡将军!两颗县印便交给你了,我在通山与崇阳都留有百人,你派人去接收吧!”
胡国柱钦佩道:“卑职这就去安排!”
第九十四章 不离不弃
北京紫禁城,旭日和风,天空明澈,甜甜的新鲜之气直往人的鼻里钻,桑兰珠吸纳芬芳的花香,轻盈地穿过花园赶往御书房。
“兰姑娘来了!”老太监张万强朱漆门外迎上,虽是一个小小的使唤奴婢,却不敢少了礼数。桑兰珠这奴婢太特殊,太皇太后宠爱,建宁公主喜爱,皇上还……
桑兰珠盈盈一礼:“张公公!皇上在忙什么?”
“嘘——”张万强作个噤声动作,挨近了些,尖细着声:“万岁爷正火着呢!”
桑兰珠心中一紧,小心翼翼侧首瞟了里面一眼,里面年轻的皇熙皇帝正倏地一个转身坐下,拍着桌横眉怒目道:“抄了朱满的家,把那没用的朱满押回京来!”
立于一旁的大学士索额图道:“皇上!东南西北,在在鼎沸,叛报频传,举朝震动,现北方又添了蒙古林丹汗之孙布尔尼额驸的反叛,朝廷还能应付得下去吗?奴才认为抄了朱满的家不如杀了那些当初主张削藩的人与平西王吴三桂议和!”
兵部尚书明珠急道:“吴贼狼子野心,岂会甘心雌伏?三桂不除,朝廷永无宁日,皇上万不可动摇啊!”这索额图太狠,此一提议若是被允准了,不知有许多人头落地,其中就包括自己的。
皇上瞪一眼索额图:“朕就是主张削藩的人,索大人可是要把朕也杀了?”都什么时候了,还抱着幻想!
索额图慌忙跪在地上:“奴才该死!奴才哪有此意?奴才忠心耿耿,只是想保全我大清千秋大业永恒,万里江山永固!”
康熙没好气道:“好啦!朕不怪罪你,不过,今后这种动摇军心、涣散民心之事不可再提,否则杀无赦!”
索额图磕着头:“谢皇上!”
“你们下去吧!照朕的意思去做,杀一儆百,督促下面的人奋勇作战!”康熙疲倦地挥挥手。
几个上书房行走大臣走后,桑兰珠进来稽首:“奴才恭请圣安!”
康熙木着的脸上难得地露出一丝笑容:“起来吧!”
桑兰珠起身,大胆地盯着康熙嫣然一笑:“皇上可别累着气着坏了身子骨!”
康熙轻叹:“前方将士作战不力,丢城失地,节节败退,这不那无能的朱满把整个湘北与鄂南都给丢了,朕正恼着呢!”
桑兰珠随意问:“是谁那么厉害把朱满都统的蒙古镶黄旗都给打败了?”她玉洁冰心,冰雪聪慧,对朝中之事也略知一二。
康熙苦笑:“这人你认识!而且还很熟!”
桑兰珠好奇问:“谁?”
康熙道:“建宁姑姑的额驸——吴应熊!”
“是他?”桑兰珠难以置信状,惊得美目如石化了般。又急问:“不是早说他摔下山崖死了吗?”
康熙道:“朕也是今日才得到的消息,摔死的只是他的替身。”
那吴世子没死桑兰珠不知是该为建宁公主高兴还是该为乱臣贼子之死而复生感到愤怒?但她还是不相信那吴狗贼有那种本事,素齿朱唇问:“他真领兵打败了朱满都统大军?”
康熙撇嘴:“廷寄上说的是吴逆应熊、国柱、归林领一万五千军北犯,陷湘北与鄂南!”
桑兰珠恍悟,不屑道:“原来有那胡国柱在,难怪了!”吴三桂手下悍将胡国柱是其中的佼佼者,人人皆知。
康熙笑道:“桑兰珠好像很恨那吴世子。”
桑兰珠愤懑:“那狗贼害得建宁公主可苦了!”最重要的一点她没说,那狗贼一直对她怀有觊觎之心,可她想着那狗熊的膗样就恶心。
“建宁姑姑现在好些了吗?”亡夫丧子之痛搅碎了建宁公主的心,康熙一直担心着这位苦命的姑姑。
桑兰珠垂下眼帘,神色悲戚道:“建宁公主整日不语不言,神情木然,像失了魂儿似的,人已憔悴许多!”
康熙哀叹一声,即便他富有四海,贵为九尊,却不能帮上自己敬爱的人分毫。
桑兰珠敛神,莹莹目光轻瞥,轻启朱唇道:“万岁爷!太皇太后让您过去用晚膳,她老人家有些日子没见着您了,想得您紧呢!”吴三桂叛乱之后,朝廷节节败退,各方势力蠢蠢欲动,忧心国事康熙没一天能睡好,太皇太后体恤自己的孙儿想让他放松放松。
康熙站起伸伸手:“好!今日朕什么也不管了去乾清宫!”
桑兰珠掩映生姿,喜滋滋道:“太皇太后早准备好了皇上最喜爱吃的玉米花!”颦笑轻挪翠步挨近康熙,为其整装戴冠。
桑兰珠着粉红坎肩,浅绿色长裙,亭亭玉立,神态俊逸,丰姿绰约,芳馨满体,人未近已是暗香袭人。康熙由着桑兰珠摆弄,瞥一眼桑兰珠桃花玉面,顺眼直下可见其白璧无暇,冰肌莹彻的肌肤,不由伸手捏了一把桑兰珠正理肩坎的素手。桑兰珠如受惊的小兔,慌忙缩手,百媚横生的瞟一眼,退后一步含羞垂下螓首,即时红霞扩散,连耳根玉颈都烧红了。
桑兰珠冷峻泼辣,但康熙最喜把她弄得娇痴羞涩,媚蚀情动。
“都弄好了?”康熙剑眉挑动。
桑兰珠瞅一眼,康熙头上的冠还歪着呢,轻笑出声嗔眸道:“万岁爷你自己弄!”
康熙也不怪桑兰珠失礼,自个整了整头冠道:“走吧!”
桑兰珠回眸举步,媚态如风,康熙快上一步,拉着了桑兰珠的手,桑兰珠娇躯一阵战栗却不洒手,低着头红着脸还把康熙的手紧了紧。
………………………………………………………………………
几天之后;齐良大军回到岳州,周王吴三桂亲出城迎接。齐良跳下马,同样的地方同样的时间他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盯紧了吴三桂那鼻上的黑线,跪地顿首:“儿臣叩见父王!”
吴三桂扶起齐良,眼开眉展道:“我儿大获全胜,凯旋归来,为父为你由衷感到高兴!”仔细打量,一月不到发现自家儿子身体健硕许多,目光锐利许多,处事沉稳许多,满心高兴。
齐良谦卑道:“儿臣没做什么,都是将军士们的功劳,其中胡国柱将军、鲁辉湘千户、唐道木千户居功至伟!”
齐良不骄不躁,礼让谦逊,吴三桂大感欣慰,拉着齐良的手:“我儿随为父一起坐车进城!”
齐良婉拒:“父王!儿臣想与将士们一起进城!”
“我儿能对将士们同甘共苦,不离不弃,孤甚慰!”吴三桂含笑点头,“去吧!孤在文庙为汝接风洗尘,庆功祝酒!”
齐良哪是对将士们不离不弃?他现在正是要扬名立威的时候,后世来的他岂会错过这一做广告的好机会?
第九十五章 哪做错了
回到文庙,平平静静不见将士们忙碌,感觉没有什么军情,齐良不免奇怪吴三桂这么紧急召自己回来干什么?洗漱干净,刚整戴完毕,立有内侍太监请去崇圣祀。
崇圣祀里已站满文臣武将,齐良扫视一通,目光在一身雪白的吴应麟身上停留两秒,不知吴应麟是心虚还是有心思一直低垂着头。
再进这种朝会,齐良再没有以前的紧张,走到中央有神的眼睛平视端坐于上的吴三桂,不慌不乱地跪在地上:“儿臣叩见父王!”
吴三桂捋须而笑,慈爱问:“熊儿可还感到劳累?”
齐良抬头道:“熊儿没事,精神着呢!”
吴三桂点头:“平身吧!站孤身边来!”
齐良起身走到吴三桂右侧身边面对众将臣,不经意间又把目光停在吴应麟身上,这回两人目光相触,仅是刹那吴应麟即瞟向了他处。
吴三桂端庄而坐,不是帝王胜似帝王,鹰隼般的利眼平视,精神矍铄道:“此次前锋营将士用命,英勇奋战,攻城掠池夺得蒲圻、咸宁、崇阳等城,取得重大胜利可喜可贺!”这些当然不能与前期攻下长沙等大城,甚至于占领一个省那样的战果相比,但因为是其儿子第一次领军取得的胜利,虽只是几个小城他也感到无比欣慰矣。
众人齐躬身道:“世子英明神武,殿下之福!大周之福!”
吴三桂哈哈大笑,谋士谭炎良涎脸左右瞧瞧上位的吴三桂与齐良,眼珠子骨碌转转,出列谄媚道:“闻世子引二千骑兵四天之内夺得通山、崇阳两城,此等神勇如骠骑大将军再世!”
把世子比作奔袭万里大破匈奴的霍去病大将军,众人均感到夸张得好笑,但也不得不承认世子确实智勇。
接着又有一人出来恭维:“最神奇的是听闻世子召雷神击敌,此可是从古自今闻所未闻,听所未听!听将士们说当时世子就若天神下凡,笑谈间即退蒙古骑兵!”此人是美得像女人的汪士荣,嫩白的脸上堆着红晕。
尽是些阿谀奉承之言,齐良自动虑过,后世来的他记得一句英国警句格言:甜言蜜语全使愚者得意忘形!
那汪士荣面如冠玉,目若朗星,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齐良瞟一眼即打了一个冷颤移开了,此子太迷人!那谭炎良却是多瞄了两眼,这人三角眼看起来很是阴险,不像一个好人。不过,人不可貌相,比如钱云房师爷一样的三角眼就对他忠心耿耿!
吴三桂心怀大开,哈哈大笑:“若天神下凡,好!就封我儿为天朔将军,允开府建军!”
齐良大喜过望,指甲深深地掐进肉里压抑住蹦跳的心跪在地上稍显兴奋道:“谢父王隆恩!”终于有个职位了,而且还是将军!
齐良明白吴三桂真正把他当作接班人来培养了,准允开府就是准许他建立自己的团队,准允建军就是准许他拥有自己的势力。
许多人不以为怪,只是吴应麟嫉妒地死死盯着跪在地上的齐良,但也无奈地认命,谁叫自己不是人家的亲儿子呢!
吴三桂又赐齐良黄金千两,布匹百丈、珠宝无数,同时也赏赐了胡国柱、唐道木等人,唐道木还荣升为佐领,就连吴应麟也获得丰厚赏赐,吴三桂把夺下临湘的功劳算到了他的头上。
齐良奇怪为何独没有鲁辉湘?他记得功劳薄上记有鲁辉湘的啊!再度出列鞠礼道:“父王!鲁辉湘千户在夺取通山城时立有奇功,应该得到嘉奖!”
“鲁辉湘吗?”吴三桂浓眉凝聚,迟疑片刻,“好!赏其白银百两!”鲁辉湘长相丑陋,他十分不喜,还曾吓倒过其爱妾——陈圆圆!这一点许多众将臣都知道。
齐良觉得这样还是对鲁辉湘不公,又道:“父王!鲁辉湘智勇双全,无名山丘一役沉着冷静退敌,咸宁城果断干练安民,通山城身先士卒绝杀清军把总,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将才,可酌情荣升!”
吴三桂面有不快:“已赏了他银子,可以了!”
齐良突跪下,磕着头道:“儿臣愿辞所有奖赏为鲁辉湘请功!”
吴三桂扪其鼻子道:“熊儿起来,孤再赏他就是!”接着朗声道:“再赏鲁辉湘白银千两!”
吴三桂曾一次战斗中,鼻子受重伤,幸当时年轻,靠着旺盛的生命力恢复很快,不过留下了轻微疤痕,虽不显眼但破了相,也许他感到这是一个缺陷,每当与人谈话不投合时就用手“自扪其鼻”,慢慢就成了习惯,亲近的人都知道这一点。众人见其扪鼻,知其已不快,暗为齐良担心,可齐良没看见,看见了不知因果。
齐良跪着不起,坚持道:“鲁辉湘功劳比之唐道木有过之而无不及,为何唐道木可荣升佐领而鲁辉湘不能?此对鲁辉湘何其不公?”
吴三桂脸色越来越难看,众人暗暗焦急,有人偷偷向齐良使眼色,可惜齐良低垂着头,胡国柱终忍不住小声叫唤:“世子!世子!”
齐良一动不动,好像也没听见。吴三桂脸色如打了秋霜的树叶,鼻子抚了又抚,好半晌方道:“酌准,鲁辉湘千户升为佐领!”
“谢父王!”齐良喜溢眉梢抬头,碰见吴三桂阴冷的目光,又见吴三桂脸色难看如砸烂的紫色茄子,茫然不知所措,顿时惴惴不安,如坐针毡,有哪做错了吗?瞟了一眼其它人,个个都在摇头,暗忖:“难道真有哪做错了?”
管他呢!老子跟他是父子俩,就是做错了也不至于杀头吧?齐良往最坏里想,心反安定下来,坦然地望着吴三桂。不过,心底下却暗暗决定呆会下去后一定要问问那些人到底哪错了,好像胡国柱将军就知道。同时也警告自己,还是要少说多听啊!他起身不亢不卑地退回站位。
朝堂沉寂了好一会儿,吴三桂容色稍霁,道:“今日召众将臣相议,主要讨论我军下一步的行动方向问题!”
众人端站整齐,静静聆听。“国相你出来向大家介绍一下整体情况!”吴三桂望向一位五官端正、身材魁梧、端庄肃穆之人。
夏国相与胡国柱一样都是吴三桂的女婿,是吴三桂的勇将与谋士,所倚重之人。夏国柱站前一步出列道:“自起事以来,周王殿下英明,将士神勇,攻城夺地一日千里,今已取得云南、贵州、湖南三省及四川一部,可谓成绩斐然,战果丰硕!然,我军前期作战损伤亦大,部分空缺至今未补上,夺下的各地又需派兵把守分散了兵力,如我军若继续向各地大踏步地进军以扩大范围,则兵力显不足矣!”
其话音刚落,紧接着闪出一将,忧心道:“如若继续北进,我军防线越拉越长成了长龙阵形,背有广东尚之信威胁,西有广西孙延龄清军虎视,东有江西清军进攻,我军防线恐有被腰斩之危险!”此人是吴三桂第一悍将马宝。
吴三桂皱着眉道:“进攻还是要进攻的,就看向哪个方向进攻了!大家各抒已见,都说说吧!”
将领刘锋雄道:“禀周王殿下,后方稳固是关键,只有后方稳固了方进可攻退可守不至失据,奴才建议首攻广西,拿下广西全境把我整个后方基地连成一片,而后再图北进!”
将军林玉和不同意道:“虽说广西孙延龄清军威胁甚大,但他处于我云南、湖南的包围圈中已是惶惶不可终日矣,目前他只求自保哪敢言进攻我军?所以我军暂可不理广西,而应集中兵力向东进攻拿下江西,江西得手后力压尚处观望之中的广东平南王尚可喜,可迫其早日反清!之后再联络福建靖南王耿仲明反清,如此整个江南连成一片,大半个中国反清,清廷日不久矣!”
谋士汪士荣站出不以为然道:“禀周王殿下,靖南王、平南王虽前与我王同为妖廷藩王,可相互之间有隙,戒备太深,并不能同一条心,两王至今未起事便是明证。奴才建议我军首应向西进攻,占领湘西,打通与我军在四川进攻的王屏藩部的联系,合两军之力四川全境不日即可拿下,而后向北进攻陕西,陕西提督王辅臣仍我王旧部,可策反之。之后合几路大军向东进攻,清廷焉能不完?”
“大家还有何良计都说出来,朝堂议事,无话不可说,无事不可言,大家怎么说孤都不怪罪!”吴三桂广纳良言,很有明君派头。
接着又有几个将臣发表不同意见,有的说先扩军之后再进军;有的说暂时不进军了,先发展经济再说;有的说派出使者联络各方势力,然后共同向北进军。
各有各的意见,各有各的道理,最后居然分成派别吵了起来,吴三桂对此早已司空见惯,锐利的眼扫视一通,见一旁一直没未说话的齐良,便道:“熊儿有什么想法也说说看!”
朝堂安静下来,都望向齐良,这一月的作战把齐良传得神乎其神,他们也想听听这位新任天朔将军的高见,看他到底有何本事?
“我?”齐良听着大家的讨论也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只是没想吴三桂会突然点自己的名。
“熊儿说说看!”吴三桂鼓励,也有考量的意味,刚对齐良的怒意早烟消云散,毕竟是自己的儿子啊!
第九十六章 头头是道
齐良沉思片刻,组织一下语言,向吴三桂行一礼,巡视一圈道:“父王!各位将军!各位大人!古人云: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在决定战略方向前,我们必须搞清楚我们有多么敌人?我们的主要敌人又有多少敌人?”
大家听得拗口,但基本还是能明白齐良的意思。
齐良望向右侧,问:“胡将军!你能说说我们有多少敌人吗?”高级将领中他现在只跟胡国柱熟悉,所以找上了他,唐道木等还没有资格列堂。
胡国柱想都不想,理所当然道:“我们的敌人不就是满清!”
齐良点头又摇头:“胡将军所言既对又错,我们的最大敌人是满清,但我们还有其它敌人——前明遗族及南蛮各小国!因我们现在反清,尊前明崇祯帝三太子为主,前明遗族已暂不与我为敌了;而南蛮小国从不干涉我中华内战,他们的存在也可忽略不计!因此,胡将军所言我们的敌人是满清也对!”
以为是什么高见呢,原来尽是一些废话,许多人不以为然。
齐良又问:“满清的敌人又是谁呢?”
这问题谁都知道可又似乎谁都说不清,扫一眼齐良笑笑,自问自答了:“我想除了我们清廷还有许多敌人,东北有罗刹国(沙俄)掠地烧杀;北有蒙古林丹汗之孙布尔尼额驸的反叛;西北有葛尔丹的擅自称王;东有台湾郑家的骚扰海疆,东南有靖南王与平南王二藩的离心离德;南有我军的猛烈进攻;内还有前明遗族的起义及诸多自然灾害等等!”
大家听了大讶,既惊讶满清原来有这么多的敌人,又惊讶于世子的胸罗万象!
齐良停顿片刻,继续道:“满清虽有如此多的敌人,但东北罗刹国地广人稀,在远东的兵力不足万余,他们对满清只是小小地提点领土要求不能威胁满清之根本;蒙古布尔尼与葛尔丹心无大志,自立为王只是想脱离满清统治,构不成对满清的威胁,即便他们有大志但其人口与兵力问题也无法撼动满清根本;东南靖南王与平南王二藩目前尚处于观望阶段,虽也是满清心腹大患,但暂不构成直接威胁;其内的前明遗族的起义都是些小打小闹,满清朝廷也可以对其忽略不计,上述都只是满清的小敌。除此之外,我们与台湾郑家是想消灭满清且又有实力的人,应是满清的大敌,而又尤以我们为甚,我军的猛烈进攻已令清廷危如累卵矣!”
大家听了齐良头头是道的分析,豁然开朗!吴三桂老怀大开,心中大悦,熊儿何时变成如此厉害了?
同时,众人又不免一阵失望,刚听到清廷仇敌满天下涌起的高兴烟消云散,满清敌人虽多但有威胁的还是原来的两个——台湾郑家与云南平西王府。
齐良接着说:“敌人的敌人就是我们的朋友!”
这话句没人听过,细想想却是有很深的道理,大家若有所思。
齐良继续道:“分清敌我后,我们就知道团结谁,打倒谁!北方的‘朋友’太远我们够不着,就不用管了,近处的‘朋友’我们必须联合,所以首先我们应该派出使者去说服他们!”北方的也不是够不着,而是当卖国贼齐良过不了心里那一关。
不用齐良说,这一点大家都知道,吴三桂早已向其它二藩及台湾郑家派出使者了。
闪出一白影,无不含妒问:“世子说了一大通,可还是没有解决今日所议的进军方向问题啊!”
见是吴应麟,齐良瞪了一眼,转对大家道:“我们的敌人是满清,我们的目的是消灭满清,搞清楚这些下面的事就好办了!为着消灭满清的目的,有上、中、下三策!”
“何谓上、中、下三策?说来听听!”吴三桂有兴趣地问。
齐良躬身:“回父王!上策即是放弃所有的地方,集中所有的兵力,渡过长江,直捣黄龙——北京城!”炯目一眨不眨地注视吴三桂,胸腔充满强大自信。
众人惊耳骇木,此策太意外,太大胆,也太荒唐了,所有的人都摇头,只有夏国相赞许地点头。
汪士荣星目放出异彩,脸上抹满红晕像熟透的仙桃,兴奋问:“中策呢?”
齐良转过身,知是汪士荣在问却绝不看他,作憧憬状道:“中策即向西进军打通与王屏藩部的联系,占领四川,联合陕西的王辅?( 重生成了吴应熊 http://www.xlawen.org/kan/14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