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新辣文小说网 > 穿越历史 > 重生成了吴应熊 > 重生成了吴应熊 第 52 部分阅读

第 52 部分阅读

    它们连在一起形成了吴军抵御清军南下的防线。

    鲁辉湘更加放心,清军仅一个方向进军说明清军非大举进攻,齐良与鲁辉湘想法相同,喃喃:“清军采取重点进攻的办法,想是已得知我军来援,想抢在我军到达宁远府之前夺下宁远府,而后以逸待劳击退我军!”

    张景山点头:“清军都无需出战,只要守住宁远府不出,我军补给困难,日久必退,到时已得到充分休整的他们再趁机追击,我军必败矣!”

    齐良眉头拧成一团,异常坚定,铿锵有力道:“绝不能让清军夺下宁远府!”

    张景山紧接着问:“世子!怎样解宁远府之危?”

    齐良把目光望向鲁辉湘,鲁辉湘道:“加快行军速度,驰援宁远府!”

    齐良大为失望,若只是这样,这鲁辉湘也仅是一个很一般的将领!“宁远府还能守多久?”他问。清军都已出来,难道就不能有一点更积极的想法吗?

    张景山回答:“至少五天,最多十天!”

    齐良再问:“我军赶至宁远府需几日?”

    张景山回答:“最快三日,慢则十日!”

    鲁辉湘看出齐良有不满,侧首问:“世子可是想吃掉这一万清军?”

    齐良点点头:“如若能吃掉这一万清军,待我军再夺回叙州府时便要轻松多了。”

    鲁辉湘蹲在地上开始画地图,寥寥几笔画毕,抬头道:“世子!要想吃掉这一万清军须有两个先决条件:一,宁远府必须守住;二、昭通府胡国柱将军必须给予配合!”异常慎重地问:“世子!这两个条件能满足嘛?”

    齐良这才收起对鲁辉湘轻视地目光,人家久经沙场,身经百战,各方面考虑周到。“若是我军先遣出一支骑兵,可两日之内赶到宁远府,宁远府之危可解!”齐良道。

    鲁辉湘问:“我军哪来的骑兵?”昆明卫仍步兵建制!

    齐良道:“像以前一样,集中军中所有马匹就是骑兵!”

    鲁辉湘道:“集中昆明卫及世子的侍卫队所有马匹也不过五百骑的样子,这点兵力不足以解宁远府之危!”

    齐良道:“非用骑兵攻击清军也,而是用骑兵伪装成我大部队施以疑兵,让清军胆怯而退!”

    鲁辉湘笑而点头,齐良又道:“第二个条件,我即刻修书一封命令胡国柱将军给予配合!”其它人他不敢讲,但胡国柱他相信他还是能指挥得动的。

    鲁辉湘这才完全满意,复又蹲在地上,一边画一边道:“让胡国柱将军出昭通府,赶至清军前面到达雷波城,阻住清军退往叙州府的退路,而后我昆明卫合着宁远府守军一道追击,合歼清军于山棱岗!”原来人家非无韬略,只是求稳求实。确实,打仗出不得任何差错,错一步便一败涂地!

    齐良缓缓点头,补充一点:“恐清军鼠窜慌急,胡国柱将军不能赶在清军前面到达雷波城,我建议我军可遣一千军士走小路绕到清军前面层层迟滞清军的撤退,为胡国柱将军争取时间!”

    鲁辉湘同意:“让谢静林的第06千人队去吧!”

    命令按照三人商定的一一下达,鲁辉湘亲率五百临时编组的骑兵日夜兼程赶往宁远府解危。同时,一匹快马五百里加急向东北赶往昭通府。

    但事情的发展却绝不像齐良等三人所预料的那样,鲁辉湘的五百骑兵没有起到疑兵的作用,清军不仅不以理会反而加紧了对宁远城的攻击,直至齐良大军真正到来时,他们才停止下来。

    齐良赶到宁远城后天已放晴,鲁辉湘惭愧前来禀报:“世子!卑职无能,未能吓退清军!”

    齐良一点不责怪,反赞道:“鲁将军的五百骑虽没有起到吓退清军的作用,但却有效牵制住了清军不少兵力,加上鲁将军灵活多智,指挥得当,成功偷袭清军一次,令清军过了六天都未能攻下宁远城,已完全达到了我们解救宁远城的初期战略目的。”

    鲁辉湘道:“军情演变至此,胡国柱部抢占雷波城已无意义,而谢静林的第06千人队的绕道阻击也已没有意义,世子是否令两部南下合击此股清军?”

    齐良道:“可以!但当务之急应是我们该怎样击退这万余清军?”

    鲁辉湘道:“这有何难?清军既然一直不在意我骑兵的外围骚扰,不若我们今次将计就计,诱使一部分清军入埋伏,围而歼之?”

    齐良担心问:“只是不知清军知否我大军已到来?”

    鲁辉湘道:“这很难说,按道理我大军到来动静大他们的探子应该已探知,只是这六天以来我先遣骑兵虚虚实实,实实虚虚地伪装大部队,不知敌军指挥官会否相信?”

    齐良笑道:“不管真假,我们暂且设置埋伏再说,如若清军不上当,我们再出来正面攻击敌军也不迟!”

    鲁辉湘点头,立刻道:“卑职这就下去布置!”

    齐良最后吩咐:“与城内的守军取得联系,当清军后退时,配合一起冲击敌军!”

    吴军骑兵又出现在清军攻城战场的四周,他们打着许多旗帜,不时向清军射冷箭,有时还突然快速冲击一下。清军四周警戒的部队烦不胜烦,各个方向都派出步、骑混合军驱赶,吴军骚扰部队与清军若即若离,保持一定距离,南面百骑骚扰部队引出七百清军五里后,瞧见清军骑、步分离突然大胆地返身回冲,与清军展开激战,但双方仅接触一下,他们就狼狈不堪地逃跑了。清军跟踪而来,紧追不舍,一个快速撤退,一个拼命追赶。

    齐良与鲁辉湘站在一高处举着单筒望远镜观察到这一切,两人同时放下望远镜,相视而笑,齐良道:“可以出击了!”

    鲁辉湘点点头,向后挥挥手,一名传令兵左右挥着旗帜,顿时,从左右两翼分别杀出一个千人队,他们迅速包抄上去,一支两百人的骑兵部队则插到敌人背后,切断退路,七百步、骑混合的清军立陷入包围圈中。

    吴军以森严的阵形向清军压过来,清军尽管人数少队形混乱,但他们仍然英勇奋战。由于战场上有一些树木和荒山杂草,因而整个战斗形式显得复杂多样。树丛里,两军时而肉搏厮杀,时而射击,时而小队合击,时而马上对杀。两军短兵相接,刀光剑影。士兵们一手举着盾牌,一手挥舞刀剑,以全部力量拼命砍杀。

    吴军一支百人队贯穿了清军阵容,并砍倒清军一杆旗帜,引得清军一阵大乱。清军右翼最先崩溃,接着左翼随即崩溃,混乱中的士兵纷纷向北逃窜,这是他们的来路方向。可这里早有一支二百骑的吴军骑兵阻断,清兵被冲击得分不清方向,战场上到处是血肉模糊的尸体。

    七百余清军覆没后,齐良整序部队,刀盾手在前面,弓箭手在中间,长矛兵在最后,骑兵则集中在侧翼,开始向清军攻城战场冲去。

    清军早接到禀报,不知虚实,不敢恋战,迅速撤退,驻营于宁远城北面二十里!

    宁远城早已是破烂不堪,军民伤亡惨重,许多军民见到援军到来喜极而泣,守军将领苗仁宁佐领左手臂上包扎着绷带,跪在地上顿首:“卑职叩见世子!”

    齐良扶起苗仁宁:“苗将军快快请起!”对于英雄,齐良从内心里感到崇敬。接着向所有的宁远城军民们深深一拜:“感谢大家,感谢大家的浴血奋战,正是由于有了你们的英勇奋战才保住了宁远城!”

    所有人跪在地上顿首:“世子千岁!千岁!千千岁!”

    苗仁宁请齐良到知府衙门休息,但齐良拒绝,而是去看望那些受伤的军民,献上诚挚慰问。

    清军退而不撤,齐良百思不得其解,召来众将询问:“你们说城外清军为何不退?难道他们不知他们已身陷险境了?”

    鲁辉湘摇头:“清军不可能不知我胡国柱部已包围过来!”

    宁远城守将苗仁宁带伤来参加军事会议:“清军定是有所恃!”日前,齐良已接管了所有军务,并派侍卫队的刘德祥及昆明卫的一名千户对宁远守军也进了整编,整编后宁远守军还剩三千人。

    鲁辉湘问:“有何恃?”

    苗仁宁答不上来,谁也答不上来,这正是大家困惑之处。齐良打开一份简易地图,道:“我们先不要疑神疑鬼了,各路探子不是回报没有大股清军南下增援吗?”敲着桌子问:“吃掉这股清军!有没有问题?”

    张景山道:“清军尚余七千人,而我军昆明卫、宁远守军共有近八千多人,再加上赶来的胡国柱部,总计有一万五千人,应该可以吃掉这股清军!”

    齐良自信十足,对鲁辉湘吩咐:“鲁将军来作下布置!”

    鲁辉湘遵令:“谢静林的第06千人队占领泸吉封住清军北退之路;由东北而来的胡国柱部占领五觉,堵住清军东归之路;南面是我主力大军且有宁远城,清军应不至向南窜;西面是滔滔雅砻江,也是死路,所以清军已入四难之地,我军必歼灭之!”

    张景山提醒:“雅砻江边有一个渡口我们必须占领,不然,清军有可能从此处渡河逃窜!”

    齐良望着地图问:“在什么地方?”地图上并没有标明。

    张景山指着一条长长的细线中间段道:“宁远城西北,距宁远城四十里的地方,有一个叫朗山的地方即是渡口!”那细线代表的就是雅砻江。

    齐良吩咐:“遣五百军士占领朗山渡口,收拢并烧毁江边所有渡船!占领朗山渡口之际,就我军向清军发起总攻之时,主攻由我昆明卫担任!”

    整整一日,仍不见朗山渡口有消息传来,齐良十分气愤,五百军难道还拿不下一个小小的朗山渡口?

    黄昏时分,张景山匆匆前来禀报:“世子!渡口是藏彝少数民族聚居区,里面有部分藏兵!”

    齐良现在十分作难,贸然攻击必会为自己树下一个大敌,可不夺下朗山渡口,清军就有可能从此处逃逸!转念一想,不会清军所恃就是于此吧?清军会得到藏彝军的支持?又或是清军会有援兵从朗山渡口过来?想到这里,齐良认为更应该拿下朗山渡口了。

    军中探子四处侦察,范围扩大至百十里都没有发现其它大股清军存在,但探子并没有过雅砻江对岸去看看,齐良觉得不仅要拿下朗山渡口,而且还要抓紧时间拿下。

    “景山!派出人与藏彝两族的人接触,让他们要么投靠我军,要么把朗山渡口让给我军!”齐良吩咐。

    接触的结果很令人气馁,张景山禀报:“世子!情况很不乐观!藏彝土司很傲慢,不但不理我军的代表,而且还百般羞辱我军代表,甚至还嚣张地说,我军若进攻朗山,就是与整个藏彝两族作对,他们将给予还击。”

    齐良蹙眉问:“藏彝两族怎会与我军关系搞成这样?早前不是让你们搞好与少数民族的关系吗?”天朔府制定有完善可行的民族政策,吴统区由各县府执行,而清统区则由夜鹰组及敌后武工队执行。

    张景山赍恨道:“川西藏彝两族的番司们可恶,他们愚弄百姓,煽动百姓对抗吴军,对所有反对他们的少数民族百姓进行疯狂的报复,我天朔府的民族政策在川西地区执行困难,我军派入开展工作的人员要么被驱赶出来,要么被多方羞辱,要么被残酷折磨,更有甚者,有几个还被土司的兵丁残忍杀害。一些藏民还经常结团下山打劫抢掠商队和吴军的后勤部队!”

    齐良盛怒,但他知道这主要还是实力使然,之前见吴军势盛,大有入主中原之势,所有民族还不极力巴结?现在见吴军不行了,他们又见风使舵了。

    要不要与藏彝闹翻呢?齐良踌躇难决。入夜,齐良在房子呆了近一个时辰,默不作声的他一会儿站在窗户旁举头望天;一会儿又转身到桌面的地图上,目不转睛地盯着朗山渡口;一会儿又瘫坐在座椅上苦苦沉思,纹丝不动。齐惜音几次推门进来,见其一直没有反应,便又关上门悄悄离开了。

    已是午夜子时,齐惜音再次推门进来,还端进来一杯浓浓的热茶。苦思良久,心里有所决定的齐良这次察觉到了齐惜音的到来,他向齐惜音招招手,齐惜音温顺地走到他的面前,齐良瞧着她手中冒着腾腾热气的茶,笑着道:“齐姐!你是不是今晚都不想让我睡觉了?”

    齐惜音不明所以,诧异一笑:“世子为何如此说?”

    齐良指着浓茶:“齐姐不知道茶是清脑提神的吗?现在齐姐还泡得这么浓,不是明显不想让我今晚休息吗?”说罢,还暧昧地盯着齐惜音高耸地丰胸。

    看哪里呢?齐惜啐一声,这登徒贼子都在想些什么啊?脸顿时红通通的。

    齐良拉过齐惜音,拥着她坐下,脸靠在她肩上,芳香袭人,齐良深深吸一口,微闭双眼,静静依恋。

    “惜音,我爱你!”齐良不觉间喃喃出声。

    齐惜音娇躯颤动,十分吃惊,齐良花言巧语,甜言蜜语,可就是一直未说过这句话,顿时浑身充满一种叫幸福的东西。其实,她知道当世子叫她“惜音”时,是世子最温柔最体贴最忘情的时候。

    “齐姐!我需要你的帮忙,天朔军现在遇到了麻烦。”齐良又恢复了叫齐惜音“齐姐”,他一点也没有察觉自己对齐惜音称谓的不同,代表着他不同的心理状态。

    齐惜音露出疑惑的神情,暗想:“自己一个女人能帮上什么忙?”但她还是回身抚摸着齐良的脸,静听他的下文。

    “齐姐!你能为我去一趟朗山吗?”齐良是想利用齐惜音本身也是少数民族的身份去朗山做说服工作。那些藏彝少数族应该对齐惜音有认同感吧!齐惜音的言传身教,也应该更有说服力!

    齐惜音身体激烈的抖动了一下,疑惑地看着齐良,齐良解释:“我军必须拿下朗山,封住清军这唯一可能突破的口子。但更主要的我还是想与藏彝两族搞好民族关系,我答应你的也可以答应他们!”

    齐惜音这才明白齐良呆在书房苦思的原因,她反过身爱怜地把齐良抱得紧紧,“世子!明日奴家去就是了,你又何必担心呢?”她安慰道。

    齐良感激万分,努力平静心情后,温柔说:“齐姐!此行有危险,带多些人去,我让魏士安跟着你,若是有异动,你们可以采取断然行动!”

    本书首发。

    第一百九十七章 十分担心

    卉木萋萋,仓庚喈喈,采蘩祁祁!川南的春天来得早,这里早已是如此一番欣欣向荣的美景了!和煦的太阳撒向大地,齐良拉着齐惜音的手总不舍让她离去,齐惜音瞟着四周,又羞又甜,娇音萦萦:“世子!奴家要去了!”

    齐良咬一下牙,突地反悔:“齐姐!这次不去算了!”

    这登徒贼子什么时候这么婆婆妈妈的了?齐惜音秋水般的美眸瞅一眼,心中甜甜地道:“世子!昨夜说好的又怎能变卦呢?我是去谈判又不是去打仗?你担心什么?”接着又瞪一眼:“你放手啊!他们都看着呢!”

    齐良才不计较这些呢,柔声道:“齐姐!可要多小心啊!”

    齐惜音“嗯”一声:“好了!大家都在等着呢!”第三次用力抽手。

    齐良终还是松开了齐惜音那温暧而柔软的手,齐惜音生怕齐良又反悔,似决裂般的动作飞速转身上马,仅颔首一下即打马去了。

    明卫第一高手魏士安向齐良恭敬道:“世子您放心,卑职定保齐总教头平安归来!”齐惜音虽已不再是鬼屋总教头,但他还是习惯称其为总教头。

    齐良点点头,目送着齐惜音等一众三十几人离去,他的心似被掏空了般。

    坠在最后面的十门火炮终于上来,齐良吩咐赶快检查,看有没有损坏。这些火炮真是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它们是攻城的利器,可又是行进中的累赘。

    午时,齐惜音等人离开两个时辰后,张景山匆匆来报:“世子!一队二千人的清军于一个时辰前突然奔向朗山渡口!”

    齐良惊愕失色,魂飞魄散:“什么?”真是怕什么有什么,担心什么来什么!难道清军坐不住要撤退了?沉声问:“清军大营有什么动静?”

    张景山道:“清军大军倒是未动!”

    清军应是对朗山渡口的藏彝军的忠诚度与战斗力缺乏信心,准备直接接管朗山渡口以备不测,齐良万分焦虑齐惜音等人危险了!悔不该让她去做什么说服工作啊!

    “派出快马去追回齐侍卫长等人!”齐良焦心似火吩咐。都已过去两个时辰,还能追得回来吗?他现在只是在尽尽人事!

    张景山下去布置后,齐良心急如焚地在屋里踱来踱去,他现在才发现齐惜音对于他是多么的重要!“惜音!你可千万不要有事啊!千万不要有事啊!”他默默地祈祷。

    “传鲁将军与苗佐领!”这样焦虑地傻等下去也不是办法,还得采取更积极的措施,齐良双手拳掌相握,拍得很响。

    片刻后,鲁辉湘与苗仁宁赶来,齐良向他们通告情况后,眉头拧成一团道:“我准备即刻向清军大营发起攻击!”

    鲁辉湘担忧道:“虽清军调走二千军,但我部若没有胡国柱将军部与谢静林的第06千人队的配合而强行攻击,即使我军能胜也是惨胜!”

    苗仁宁点头认同:“是啊!清军大营仍有五千军,而我部也仅八千军,八千对五千,又是进攻一个防守严密的寨营,我部并不占优!”

    俩人都不知齐良突然要发起进攻的真正原因,齐良也不可能告诉他们是为了齐惜音,只是找了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清军可能要逃!但齐良心里是有负担的,这次不顾大局、假公济私的行为若是造成重大伤亡他会自责一辈子!

    齐良道:“两位难道忘记我们的十门火炮了吗?”

    鲁辉湘惊憷,而苗仁宁则不以为然,他不认为那些火炮能起多大作用,因为他没有见过红衣大炮的威力,而鲁辉湘在川中作战时已尝过这种火炮的滋味。此次清军来得突然并没有火炮跟来,不然宁远城早被攻下了!

    鲁辉湘问:“那些火炮已测试过了吗?”

    齐良道:“已测试过,八门无问题,两门正在维修!”

    鲁辉湘这会改变了主意:“好!立刻进攻清军大营!”虽心中还是觉得仓促了点,但想世子坚持这样做一定有原因。

    齐良道:“我向胡国柱将军与谢静林千户下达合围命令,你们下去布置准备出战!”

    鲁辉湘与苗仁宁遵令而去。

    八千军分成三个方阵向北进军,最前面的是昆明卫方阵;中间是火炮部队,他们驴骡马匹一大群,有拖火炮的,有拖弹药的,还有拖一些附件设备和维修工具的;最后面是宁远守军方阵。

    漫天的黄尘飞扬天空,步行二十里到了清军大营前,鲁辉湘是实际的总指挥,但他列好阵之后也没有了事,最忙碌的还是火炮部队的兵卒们,他们上窜下跳得忙得满头大汗,一刻钟之后才把八门火炮“一”字排列架好,但他们还要测距,校正炮位,很是麻烦。

    清军未敢出战,惶惶不安地在大营内做着防御工作,当他们看见高昂着头的火炮时立魂惊魄飞,这用木栅山石筑成的简单大营怎经得起火炮的攻击?连高大的城墙都不能阻挡它的啊!

    要么撤退,要么出战,否则就是坐以待毙!知悉火炮威力的清军大开寨门,在吴军火炮尚未发炮之前涌了出来,然后如潮水般地冲向吴军,但迎接他们的是如蝗的箭雨。

    两军相距的距离只够双方射十轮箭,清军骑兵已飞至,只是清军在冲锋中箭射得零乱而分散,绩效不大,而吴军严阵以待,一声声号令,一阵阵箭雨又宽又密,一片又一片的清军被收割。

    齐良已被侍卫们护着后退,鲁辉湘大喝一声:“杀!”弓箭手退到最后,长矛兵与刀盾手顶到前面,双方发生了最为惨烈的短兵相接。

    这惨烈的杀人场面太过震撼,齐良平复激动的心情,冷酷地举着望远镜看着一个个鲜活的人倒下。同时,他又感到又好笑又无奈,那八尊火炮讽刺的坐着那里,没人管也没人要,炮兵早跑了。

    火炮没有发挥任何威力,但这后现代热兵器的出现影响了双方的作战,究其原因齐良认为双方都还没有很好的适应火炮的出现,更谈不上什么火炮作战方式。进攻一方应该把火炮置于隐蔽的地方,岂能随便暴露炮位?防守一方,不能再用这种古代的安营扎寨方式防御了,而应该占据山头挖壕沟拒敌!

    齐良想着一些作战方式的改进,但这是战后的事,他再次举起望远镜时,他发现清军好像根本不堪一击,成片成片的清军倒下。他把望远镜往清军大营处看了看,顿时惊色:“不好!清军要逃!”原来这些涌出的清兵只是清军的佯兵。

    “预备队绕过战场追击清军大军!”齐良毫不犹豫命令。

    “集合骑兵随后追击!”

    “令鲁将军让一部分部队脱离战场,加入追击!”他又一连串下达命令,接着也率着一众侍卫尾随而去,他揪心着齐惜音。

    兵败如山倒,清军败退的方向就是西北方,正是朗山渡口!吴军穷追不舍,入夜时分亦没有停止,许多人腿酸的都没了感觉,一些人劳累过度倒在地上吐白泡,吴军也有清军也有,但没有人去管他们,清军只顾一味的逃,吴军只顾一味的追,有的吴军士兵与清军士兵倒在一起,谁也无力去动对方,只是躺着向天,慢慢恢复体力。不过,倒下的清军最终都会成后继追来的吴军的俘虏。

    “世子!天已黑!恐敌有诈,应立刻停止追击!”佐领苗仁宁跟在齐良旁边,他左臂有伤,也是重点保护对象。

    齐良喝断:“有什么诈?我军不间歇追击,他们哪来的时间布置?”

    苗仁宁被齐良噎住,但仍然劝道:“世子!现在已分不清方向,大部分清军已分散而逃了,再追下去效果也已不大!”

    齐良要的并不是清军,而是齐惜音,他现在就想赶到朗山,趁敌大军溃退混乱占领朗山。“别再多说,没有命令不准停止!”现在跟着一起追击的部队已不到三千人,许多人已掉队。

    “世子!将士们都累了!这样下去士兵们会累死的!”苗仁宁苦劝。

    齐良喝道:“我们累,难道清军不累吗?休要再乱军心,否则军法惩治!”

    苗仁宁尽着一个做属下的职责,夷然不惧道:“世子!漆黑茫茫,朗山还有二千清军及部分藏彝军,我们不得不防啊!”

    苗仁宁话音未落,就听“嗖嗖”声不断传来,有人大声道:“有埋伏!”

    队伍大乱,苗仁宁情急地大叫:“保护世子!”谁知旁边的刘胜明重拍一下他,怒骂:“你瞎叫什么?这不是暴露世子吗?”果然一些箭集中往这个方向退来。

    齐良懊恼没有听从苗仁宁的建议,喝令:“快退!”这一阵袭击也不知有多少士兵倒下?

    后面传来震天响的锣鼓声、叫喊声,士兵们慌不择路没头没脑地乱跑,等到后面没有声响后,齐良也已不知自己身在何处?

    “大家停下来休息一下吧!”齐良扭扭自己的脖子,拍拍自己的头。

    所有人得令立刻像散了架般泻瘫在地上,还跟随在齐良身边的人不足四百人矣,他们本以为自己早不跑不动了,可谁知刚那一番逃命他们又跑了七、八里。

    “苗仁宁佐领呢?”齐良虽一直骑着马,可也累得不行。

    刘胜明回答:“没见着,可能跑散了吧!”

    “有谁知道这是什么地方?”齐良接着问。忠言逆言,他觉得颇有点对不起苗仁宁,但愿他不要有事。回想起来,自己真是被热血冲昏了头脑,失去了理智,这是为将为帅者的大忌啊。

    没有人回答,刘胜明坚强着站起道:“卑职派人去周边搜索一下,看有没有民宅?”

    齐良点点头,接着吩咐:“也派一些人去联络鲁将军他们,并顺便收拢一下失散的人!”

    半个时辰后,刘胜明回来禀报:“世子!这里是一个叫坳子的地方,在宁远城西,离宁远城有四十来里!”

    齐良惊悚:“岂不是已到朗山渡口了?”

    刘胜明道:“世子!我们尚未到朗山渡口,朗山渡口还要往北走十里!”

    齐良恍然,朗山渡口在宁远城的西北方向,而大家所处位置在宁远城的正西方向。

    接着陆续有人回来,他们带回来一些士兵,慢慢地散落的士兵也越聚越多,已有六百余人,但去与鲁辉湘联络的人却还没有回来。

    齐良决定就在这里过夜,等天亮后再说,让刘胜明布置周边的警戒。他不担心清军来袭,清军大败已丧胆,之前的伏击应该是清军为了摆脱追击的自救办法。

    晨曦,美丽的太阳冉冉升起,刘胜明叫唤着大家起来并做好战斗准备,经过一夜的休息大家都恢复了体力,个个精神抖擞。

    “世子!我们去哪里?”刘胜明问。

    齐良吩咐:“往北走!”

    刘胜明大惊:“去朗山渡口?”接着劝道:“世子!现在情况不明,还是等搞清楚状况后再说!”

    齐良道:“你派出人去了解就是,我们慢慢往前走!”又奇怪问:“怎么昨夜派出联络鲁将军的人还未回来?”

    刘胜明也不知为什么,只得赶快派出人四下打听消息。

    天大亮后,第一批探子回来,他们并没带回任何有价值的消息,但他们却带回来四十个走散了的士兵,并还有二十多名清军俘虏。

    第二批探子回来,他们从南面回来,他们空手而归,但他们碰到了一大队吴军。齐良大喜,马上召来领队小旗问:“为何不把他们带过来?”

    小旗道:“禀世子!那是我军的一支后勤运输队,加上民夫,约有三百余人!”

    难怪!齐良问:“我军情况如何?”

    小旗道:“据后勤运输队的兄弟们介绍,此役我军大获全胜,缴获清军粮草、马匹、兵器等物资无数,杀敌二千余人,俘敌九百余人。”

    “鲁将军呢?”齐良喜笑眉服。

    小旗道:“他们并不知鲁将军在哪,上述都是后勤部门的统计!”

    齐良蹙眉:“他们怎会出现在这里?目的地在哪?”

    小旗道:“他们奉命运送一部分粮草,目的地是朗山渡口?”

    朗山渡口?齐良奇怪,难道鲁辉湘大军在朗山渡口?猜想鲁辉湘一定是准备攻打朗山渡口。

    “旗令前面带路,我们去与那队运输队会合!”齐良吩咐一声,遂紧急下令:“大家加快速度!我们的大军就在前面!”

    走出不到两里,第三批探子回报:“世子!前面发现我大军,朗山渡口已被我军拿下!”他们是去北面侦探的探子。

    齐良惊诧,遂大喜过望:“朗山渡口拿下来了?”

    接着所有的士兵欢呼:“朗山渡口拿下来了!朗山渡口拿下来了!”

    难怪那队运输队运输的目的是朗山渡口,齐良暗忖,朗山渡口被拿下,岂不是清军全军覆没?心中更喜,旋又想到齐惜音,不知她获救没有?心中焦急已有点迫不及待,大声道:“刘胜明!你留下带队!刘德祥跟我先行!”

    见世子安恙归来,鲁辉湘大喜,他早知世子无事,一些归来的散兵禀告了当时遭伏击时的一些情况,但当亲眼见到世子时,他还是掩饰不住地兴奋。

    见苗仁宁也在,齐良高兴问:“苗佐领是怎么脱险的?”

    苗仁宁道:“天太黑,卑职与世子走散后,卑职躲过一阵子又回到大道,沿着来路往回走,不久即遇到鲁将军的大军!”他是当地的守将,当然熟悉当地地形。

    鲁辉湘道:“卑职解决残剩的那些清军后,一直在背后追世子,只是没想到世子你们太快,与我们的距离拉得太远。”

    齐良问:“后来的情况呢?”

    苗仁宁叹息:“世子可知,昨晚伏击我们的清军仅有四百余人!”

    “啊!”齐良惊叫,“四百余清军就把我们三千多人的部队吓退了?”懊恼不已,也难怪当时闻锣鼓声,未见追兵来,想那些清军在虚张声势!

    苗仁宁却不这样想,他认为早就不应该追击,不然也不至一场完美的胜局最后却落下一个残缺的尾巴。

    苗仁宁继续道:“卑职与鲁将军汇合后,派出人寻找世子未果,于是我们继续向朗山渡口进发。”

    齐良急着知道怎样拿下朗山渡口的,问:“后面呢?”

    苗仁宁道:“后来,我们恐有诈,于朗山渡口十里处驻扎,准备等到天亮后再说!”

    齐良紧张的等着苗仁宁的下文,可谁知这混蛋竟又停下来要去找茶喝,比那说书人都不如。

    幸有鲁辉湘接着说:“天亮后,竟发现朗山渡口已空了!”

    齐良惊问:“清军都逃了?”

    鲁辉湘点点头:“正是!清军趁夜色昨晚已偷偷渡过了雅砻江!”

    齐良大为失望,还以为歼灭了所有的清军了呢!突地抓住鲁辉湘问:“你是说朗山渡口空了,一个人有没有留下?”

    鲁辉湘奇怪齐良的过激反应,懵懂地点点头,齐良急切问:“也没有发现什么?”

    鲁辉湘不知道齐良什么指什么,只是茫然摇头。

    “我好累了!你们都出去吧!”齐良情绪异常低落,挥着手,依然没有齐惜音消息。

    鲁辉湘与苗仁宁不知所以地退出,世子这是怎么啦?刚不是还好好的吗?难道是因为让清军逃走对战果感到不满意?可总体来说这次突击是成功的啊,缴获物资无数,歼俘清军一半以上,虽未达到预期全歼清军的目的,但也已是相当不错的战绩了。

    屋子里静悄悄的,只余齐良一个人,齐良慢慢走到窗旁,昂望外面明亮的天空,喃喃:“惜音!你在哪里?”不知觉地划落两滴眼泪。他不敢想像齐惜音被扣或是被抓的后果,不知她会遭到怎样的凌辱?他闭上眼,心在滴血,他现在情愿自己去代替刘惜音遭受折磨,就像以前在北京刑部大狱中那般折磨他也愿意。

    外面悄然无声地走进来一人,“世子!你在看什么啊?”一声娇莺初啭,微风振箫的美妙声音传来。

    齐良诧异地转身,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齐姐?”他突地跑上前,死死抱住齐惜音生怕她飞了似的。

    这登徒贼子干什么嘛!齐惜音气得半死,见面即这么色急,前日离开时不是喂得他饱饱的吗?

    “惜音!见到你真好!”齐良闭着眼,静静地享受这一欢乐时光,他现在觉得他已拥有了一切。

    齐惜音用力挣扎着出来,瞟一眼,惊讶道:“世子!你哭了?”

    齐良伸手抹掉脸上的小眼珠,马上否认:“我哪哭了?没有,没有!”他还转过身掩饰。

    齐惜音又蛮不讲理地拉过齐良,戏笑道:“还说没有?”旋地想到什么,轻轻地问:“可是为惜音?”

    齐良矢口否认,但齐惜音已明白一切,知道齐良是因为担心自己才如此反应的,十分感动,心中甜得像喝了蜜,这登徒贼子也会为了我落泪?她还嫉妒着上次齐良为柳依依的留泪呢。

    齐良嘴上否认,但表现出来的又是另一样,拉着齐惜音的手:“齐姐!你是怎么回来的?他们没有为难你吗?有没有遇到清军?”

    齐惜音道:“我们根本就没有进朗山渡口与那些藏彝土司谈!”

    齐良问:“到底怎么一回事?”

    本书首发。

    第一百九十八章 军事会议

    今天有事,少了点,明天补上!!!

    齐良紧张地盯着齐惜音,齐惜音却轻描淡写道:“当日,我们赶到朗山渡口后,奴家遵循世子的吩咐,首先与先遣的五百昆明卫联系,然后再准备进朗山渡口镇。可领军的欧灿民副千户却建议说,最好把朗山渡口镇的藏彝土司约出镇外谈判,因为镇里好像出现了清朝廷的人。”

    齐良认真听着,齐惜音继续道:“奴家听从欧副千户的话,用箭信邀请对方出镇相谈,在等待对方答复的时候,在周边警戒的探子突然禀报,有约二千清军正朝朗山渡口奔来,欧副千户立即命令五百昆明卫转移以避敌锋芒,奴家遂亦打消了与藏彝土司相谈的念头,随着欧副千户的五百军士转移了。”

    如此简单?齐良完全放松下来,问:“后来呢?”

    齐惜音道:“二千清军进朗山后,我们一边派出传令兵回报宁远城,一边隐蔽在朗山渡口东北角二十里处的一个山谷里,之后直到深夜,负责监视朗山渡口的探子才发现整个渡口都乱了,后又发现我吴军的存在,我们遂出来与大军相会,不想只见到了鲁辉湘指挥使而没有见到世子您!”

    已了解了整个事情过程,齐良感慨平日做事警惕的重要啊!他很感激那个叫欧灿民的副千户。“没事了就好!啊,那个惜音啊——”齐良装着一点( 重生成了吴应熊 http://www.xlawen.org/kan/1448/ )

本站所有小说都是转载而来,所有章节都是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备案号:粤ICP备1234567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