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部分阅读
权虎对陆家的态度自然深感不解,当晚就要随姐姐回家找她父亲理论,幸被姐姐挡住了。姐姐说还是让我自己先做我爸的工作吧,他就是那个脾气。其实我爸真正在乎的是我弟。我是女孩,女孩迟早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我再去求求我爸他不会硬不同意的。再说这都快到二十一世纪了,父母也不可能干涉儿女的婚姻自由啊。
那天晚上姐姐一回来就敲开了父亲的房门,还没进门她就双膝一跪,两行眼泪往下一淌,哭着说:爸,您就成全了我们吧。我以后就是嫁到天涯海角,我都是您的女儿,我一辈子都会孝敬您的。父亲坐在床上,闷着无话。母亲披衣出来把姐姐扶进去了。保良站在门边溜着缝看,他不知道姐姐都这么哀求了父亲还能心不软?
父亲闷了很久,终于开口:“保珍,你还小,还不懂事,你不知道这种门不当户不对的两家人,结了婚以后会有多少麻烦。我们做长辈的,比你有社会经验,所以在这种大事上,必须为你做主。我就你这么一个女儿,我和你妈都不愿意看到你今后生活不幸……”
姐姐打断父亲,她抱着父亲的双腿哭道:“爸,只要您同意,今后的路我自己走,摔多大跟头我认了,摔了我自己再爬起来。”
父亲说:“你自己爬起来,你爬起来不还是要回你的娘家来。所以这事不光涉及你一个人,也涉及到我和你妈,涉及咱们全家,我们当然有权利发表意见。”
姐姐说:“我摔倒了我不回来还不行吗,我有多大事我都不再求你们了还不行吗!我只求你们答应我和权虎好。以后我保证,我们就是沿街要饭都不到咱家门口来要!”
父亲的话却就此打住,不想再和姐姐争执下去,他转脸对保良的母亲说道:“你先带保珍回她屋吧,今天晚了,这事今天先不谈了。”
母亲弯腰,要拉姐姐起来,姐姐的身子往后一退,坐在了地上,她哑着哭坏的噪子说:“爸,您要是非不同意,我只有跟着权虎走了,如果权虎他爸也不同意,我们明天就离开鉴宁!”
姐姐这个毒誓发的,让父亲脸色涨红,让母亲眼圈发红。母亲对父亲说:“你就答应她吧,女儿嫁人这是好事啊,怎么话都说成了这样,咱们女儿要是真跟人私奔跑了,咱们丢不 起这份人啊……”
保良看到父亲脸色迅速由红变紫,一拍床板站了起来,他冲姐姐颤声吼道:“你要嫌这个家妨碍你了你就走,你就别当我是你父亲,你也别要你妈你弟弟了,你说出这种话来,你还有没有良心……”
父亲的怒吼和姐姐的抽泣,至此全都戛然而止,保良冲进门去,因为他看到父亲的身体趔趄了一下,脸色忽然由红变白,白得就象涂上了一层厚厚的脏蜡。母亲和姐姐也都吓坏了,都去扶持父亲。扶着他在床沿坐下。母亲显然感觉到了父亲手上异常的冰冷和剧烈的脉跳,她慌慌张张让姐姐去打电话叫急救车来。父亲有高血压,高血糖,心脏也曾经犯过病的,这些病让母亲犹如惊弓之鸟,稍有征兆就如临大敌。这天夜里他们把父亲送到医院后,医生给他开了床吊上了药瓶,才对母亲说你们幸亏送的及时,要不麻烦可就大了。
第二天权虎带着权三枪来医院探望父亲,他们带来了一大堆水果和一大篮鲜花,代表二伯问候病情。并且马上叫医生把父亲从急诊室的观察间搬到了一个正规的单人病房里。当然,父亲病着,权虎和姐姐谁也没再提起他们的事情。父亲也没提。大家彼此之间,都是一脸客气。
权虎他们走后,吃过午饭,父亲就要下床出院。母亲说:你在医院住两天吧,权虎刚才给保珍钱了,保珍到收费处替你交住院费去了。父亲说:咱们家又不是没钱,干吗要收权虎的钱!是不是非要做出一家人的样子来逼我同意?母亲说:你讲话不能总这么难听,人家看你病了,是表一下做晚辈的心意。父亲命令母亲:你去叫保珍不用交住院费了,她要不想让我再犯病就去把钱还给权虎,我出院回家躺一天就好。
母亲怕父亲再犯病,不敢违拗,急急地出了病房找姐姐去了。父亲让保良搀着下床,让保良这就搀他回家。保良说:不等我妈我姐了?父亲说:咱们先走,不等了。
保良也不敢多话,扶了父亲出门,在医院门口叫了一辆出租汽车,刚一上车父亲就用手机给什么人拨打电话,和那人约了地方说有事要谈。于是,车子半路转弯,没往保良家去,而是开到了离保良家不算太远的群众体育馆,在那里保良见到了父亲约来的那人。
那人不是别人,又是父亲原来的同事小于叔叔。
父亲给了保良十块钱,让他到一边玩儿沙壶球去。父亲当刑警时带保良来这里玩儿过沙壶球,不过那次玩儿是免费的。
保良就去玩沙壶球了。
保良玩着沙壶球,眼睛却是瞄着父亲的。因为他能感觉到,在这个轻松热闹的体育馆里,父亲和于叔叔的表情都不轻松。父亲情绪激动,说话时连肢体都会夸张地用力。保良几乎可以肯定,他们是在说姐姐的事情,在说姐姐的婚事。现在除了这件事能让父亲如此激动,还有什么事呢。
小于叔叔——其实也不小啦——先是平静地听,然后参与到对话中去。他的表情时而平缓时而激烈,有一刻保良看到,他差点和父亲吵起来了,但又马上压住。他们即便是争吵也全都压着声音,并且不时环顾左右,一副深怕隔墙有耳的样子。除了从表情动作上能感受到他们彼此的分歧,他们的谈话保良一句无法听清。
保良心里很乱,乱得没了玩兴,尽管他以前对沙壶球曾极度着迷,但此刻每个球都被他推得方向错失。几个中学生模样的人过来问他:你还玩儿吗,你还玩儿多长时间?虽然保良已经交了半个小时的钱,但他说了句:不玩儿了,便离开球台向父亲走去。这时父亲和小于叔叔似乎已经达成了某种一致,父亲安静下来,闷着面孔听小于叔叔如此这般地解释着什么,劝说着什么……看见保良过来,父亲中断谈话皱眉询问:
“保良,你怎么不玩儿了?”
保良说:“不想玩儿了。”
父亲说:“是不是他们抢你的台子?”
保良说:“没有,我不想玩儿了。”
父亲说:“怎么不想玩儿了?”
保良没有回答,小于叔叔说:“老陆,那就这样吧,你身体有病,先带儿子回去,这事就这么办吧。回头我等你电话。”
父亲说了句好吧,小于叔叔便和保良打了个招呼,匆匆走了。在父亲的提醒下,保良冲他的背影追了一声:“于叔叔再见!”
保良跟着父亲回家,路上父亲始终在想问题,始终没和保良说话。
第二天,父亲跟二伯告假,说要上省城看看病去。二伯在电话里说:上省城干什么,干脆上北京去看,我帮你找个大医院,你是看心脏还是看什么?父亲说:朋友帮我联系了省城的一位老中医,我这病,不能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还是得找中医综合辩证地调理一下。二伯说那要不要跟个人啊,要不让三枪陪你一趟?父亲说不用了,我让我女儿陪我去就行。
父亲带着姐姐走了,去了省城。
照理,该由母亲陪父亲去省城的,可父亲偏偏让姐姐陪他。
姐姐陪父亲去省城看中医的第二天,权虎来看望母亲,给父亲带来些降压强心的补药,又托母亲转达他的问候。权虎还带来一台IBM的台式电脑,最新款的,让人安装在保良的屋里。这是保良拥有的第一台电脑,而且比学校里和任何网吧里的电脑都高级多了。母亲死活不收,权虎死活让人安上,还让安电脑的师傅教保良学习怎么使用。母亲看着保良眉开眼笑爱不释手的样子,终于没再逼权虎把电脑拆走。
姐姐陪父亲去省城看中医了,一连三天,保良一放学就泡在那台电脑前废寝忘食。他完全没有注意到三天以来,父亲始终没给家里打过一个电话,报过一声平安。
三天之后,母亲有些着急,打父亲的手机,手机是关的。母亲让保良去问权虎,看权虎有没有接到姐姐的电话。权虎说没有接到,这两天他一直拨打姐姐的手机,可姐姐的手机也是关的。
第四天,母亲急得几乎要报警了,父亲的电话这时打回家来。一听到父亲的声音母亲的悬心一下落地,可父亲电话中的语气却是万分的焦急。
父亲问母亲,保珍有没有回家,有没有往家里打过电话。母亲慌了,慌得口吃起来:没,没有啊,保珍不是跟你在一起吗?父亲说:保珍不见了,我打她电话,手机也关掉了。
姐姐失踪了。
母亲想到的第一个人,就是权虎。
她让保良陪着她到百万豪庭大酒楼去找权虎,可权虎听到姐姐失踪的消息也同样大吃一惊:没有啊,她没有给我来过电话,她走以后一次都没跟我联系过。二伯也闻讯赶过来了,和父亲又通了电话。据父亲说,他们住在省城火车站附近的一家旅馆里,第二天去看了医生,昨天去街上逛了逛,今天一早起来,姐姐就不见了。原以为她又出去逛街了,父亲还生气了一个上午,到午饭时还不见姐姐回来,才疑心出了意外。二伯又厉声追问权虎,是否知道姐姐的下落,权虎赌咒发誓,坚称不知。保良和母亲都相信权虎的表情不是装的。于是,二伯建议父亲别再等了,应当马上报警!
于是,父亲在省城报了警。
母亲和权虎当天晚上也赶往省城去了。两天后二伯也赶过去了,据说二伯在省城有不少关系,在公安局公安厅也有不少熟人。
两周之后,父亲和母亲一起从省城回来了,回来时两手空空。虽然二伯在省城托了不少关系,点了不少钞票,但姐姐还是生不见人,死不见尸。母亲天天流泪,什么事都干不下去,家里又脏又乱,前所未有。保良也哭了两场,但他看到父亲没哭,而且还一个人到厨房去找吃的。在父亲那照例沉默的表情里,保良看不到应有的悲伤。没有人留意到保良看父亲的眼神,连父亲本人也不会察觉,一个刚满十三岁的孩子,眼神中的疑惑究竟意味着什么。
父母回来的第二天,晚上,天还没黑,母亲不想做饭,拿钱让刚刚放学的保良去巷外饭馆买些饭菜回来。保良买回饭菜,又帮母亲收拾餐桌摆好碗筷。母亲满目憔悴,有气无力地对保良说:去,喊你爸过来吃饭。保良去了父亲的卧室,卧室里没人,又去卫生间找,卫生间也空着,但卫生间旁边的后门却半开半掩。保良从后门探头出去,隐约看到那条夹道般的小巷端口,父亲的影子一闪。保良叫声:爸!小巷里只有空洞的回声。保良犹豫了一下,顺着窄巷寻踪而去,出了巷口不见人迹,只有坡地上那座庞然大物的废窑横垣眼前。保良不知 为什么竟下意识地放轻了脚步,做贼般地摸到了废窑跟前,他忽然听到窑里传来笑声,那笑声让保良心惊肉跳,因为他几乎可以断定,那轻松笑着的家伙,就是父亲以前的同事小于叔叔。
保良心口突突跳着,踮着步子慢慢往前,尽量不让脚下发出一点声音。他终于看到了于叔叔。于叔叔嘴角的笑纹,这时尚未收净,在那副轻松表情的对面,是一个微驼的背影,那瘦削却又宽阔的脊背上,架着父亲硕大的头颅。
也许是听到了什么动静,于叔叔的目光抬起,向保良这边扫来,保良的心脏,几乎从嘴里蹦出。他不知为什么对从小相熟的这位小于叔叔,甚至对生养自己的父亲,此时竟有一种莫名的恐惧,他害怕自己真的看到了什么不可告人的阴谋,他因此而不敢正对于叔叔那道突然扬起的锐利目光,他仓促间选择了逃避,他向窑口的方向亡命狂奔。
他们也发现他了!
父亲在身后叫他:“保良!保良!”叫第三遍时保良停住了,但不敢回头。父亲从身后过来,问他:“你怎么到这儿来了?”保良喘气喘得胸口发慌,他上气不接下气地答道:“妈……妈让我……让我喊你吃饭!”
保良说完这话,仍然不敢回头。父亲说:“你们先吃吧,我和于叔叔谈点事情。”
保良低了头往窑外走去,父亲在他身后又说了一句:“你和你妈先吃!”
在那之后的几天,大家还在想方设法寻找姐姐。父亲和母亲,二伯家的人,特别是二伯的儿子权虎,打电话找遍了姐姐所有的同学朋友,希望姐姐的失踪,只是一场负气出走。公安局的人也来找父亲、找权虎、找相关的人员了解情况。权虎还让人把姐姐的照片登在网上,悬赏寻人。二伯也花钱在省里的报纸上登了寻人启事。马上快过元旦了,年头年尾,一天天临近,催得人人心急如焚。也许只有保良一人看得出来,在父亲那张表面焦急沉痛的脸上,隐含着一丝平静和轻松。尤其是在母亲哭着抱怨父亲不该干涉女儿恋爱自由的时候,父亲居然说:我们一时见不到她,也比她跟人私奔了恨我们一辈子强!
十三岁的保良,想姐姐想得发疯。
十三岁的保良,心里包藏着巨大的惶恐。
在寻人启事见报后的第四天,姐姐突然回到了鉴宁。
姐姐回来了,但没有回家,她用一个电话把权虎约到了他们经常相约的一个路口,并且嘱咐他不要告诉任何人。所谓任何人,当然也包括他们双方的父亲母亲。
权虎悄悄赶到路口,他在那个路口站了不到一分钟,就看到姐姐从街的对面快步跑来。姐姐跑过马路,跑向权虎,她紧紧抱住了权虎,然后泣不成声。
姐姐的归来,证实了她的“失踪”,确实是父亲亲手策划的一起“阴谋”。这起“阴谋”的目的,还是为了反对姐姐持意不肯放弃的这场门弟不合的爱情。
在所有人看来,父亲实在愚蠢到顶。他以看中医的名义把姐姐带到省城,又在省城找到公安方面的熟人朋友,把姐姐“软禁”在一个四面高墙的院子当中。虽然吃喝都有人安排照顾,但这是长久之计吗,你能关她一辈子吗?姐姐和父亲一起住在那院子中的一幢三层高的小别墅里,她的手机从一开始就让父亲藏了,楼里的电话也打不了长途。三天后父亲说要出去办点事情,让她等在这里不许乱跑,从此便人不见影鬼不见踪。院子里的人每天用各种花言巧语试图稳住姐姐,以致姐姐一周之后才发觉情形不对,但院子的大门始终锁着。这期间父亲给她打过几次电话,先是骗她稍安勿躁,耐心等他回来,后又挑明如不放弃与权虎结婚的想法,就不让她回家。
姐姐又哭又闹,她后来才知道这院子原来是公安局的一个内部的招待点。保良后来回想,这个“计谋”肯定是于叔叔出的主意。因为父亲在去省城之前,曾在体育馆和于叔叔鬼鬼祟祟地碰面,在父亲回来之后,又在废窑弹冠相庆地接头。在他们自鸣得意的时候,也许没想到姐姐在省城的那个小院里,已被逼成困兽。
那个小院、还有院里的三层小楼,都是空着的,只有一个老头和一个中年妇女日夜守着 姐姐,不许她出去,每日好言相劝,茶饭伺候,无非劝她要听父母的话,劝她在这里好好安静几天,等父亲过来接她回去。
在明白真相的第三天深夜,姐姐从三楼卫生间的窗户顺着楼后外墙的下水管子爬了下来,手和腿都蹭出了见血的伤口。当她的双脚着地后她顾不上疼痛,向着大街的方向飞快奔逃。天亮后她用身上仅有的一点钱买了火车票回到了鉴宁,在那个只有他们两人知道的路口,见到了她的爱人权虎。
权虎马上把姐姐带到二伯那里,声称要立即与姐姐结婚。他们没有告诉二伯,这时的姐姐,其实已经怀有身孕。
二伯给出的态度非常明确,第一、不反对他们相爱和结婚,第二、他对姐姐说,我跟你爸爸是几十年的兄弟,你嫁到权家来,你爸必须有个态度,哪怕他到我这儿来点个头,也就算数。他不同意,你们就不能办结婚手续。你们别让我们做老辈的,为你们伤了和气。
二伯的态度与其说是支持,不如说是反对。
姐姐和权虎决定私奔。
保良是从父亲接到一个电话的反应上,知道了姐姐已经回到鉴宁。父亲接了那个电话后,马上打电话给权虎和二伯,追问姐姐的下落,打给权虎的电话是权三枪接的,说权虎不在,搪塞过了。二伯则在电话里向父亲通报了儿女的想法,并把自己的立场做了复述。在他们通话之后,双方家庭都在寻找各自的儿女,但姐姐没有回家,权虎也不在酒楼,两个年轻人摆出了一副人间蒸发的架式,以争取他们相爱的权利。
保良这才看到,父亲真的急了,脸色发白地四处打电话求助。在和于叔叔通了一个电话后,又匆匆离家而去。也许保良那时年纪太小,他无法推测父亲的不近情理,是否必有其中的道理和原因。
这个道理和原因,是在这段棒打鸳鸯的悲剧发生将近一年之后,保良才得以明晰,可那时一切都为时已晚,一切都已成为过去。
保良见到姐姐是在姐姐回到鉴宁的第二天下午,也就是阳历的大年三十。保良放学时被权三枪在校门口叫走,用汽车把他拉到了一条叫不出名字的街道,带他进入了一幢普通的居民楼里。在这幢居民楼顶层的一套单元房内,保良见到了权虎和姐姐。
姐弟二人抱头痛哭。
保良觉得,姐姐太可怜了。
见到姐姐憔悴的样子,见到姐姐淌下的泪水,保良也止不住自己的眼泪。他那时把全部的同情,全都投向了姐姐,投向了和姐姐痴情相爱的权虎。那天晚上他自觉自愿地充当了一个小交通员的角色,把姐姐决定结婚并决定与权虎双双出走的消息,悄悄带给了母亲。
这个消息让母亲也流下了眼泪。她和保良躲在厨房里,背着一墙之隔的卧室里的父亲,看了保良带回来的姐姐的亲笔信。那封信里充满了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激与愧疚,让人悲肠百转,也发出了从此井水河水永不相犯的毒誓,令人心寒如冰。
元旦这天,父亲原说要出去找二伯和几个走得近的朋友好好谈谈,但母亲把早饭做熟之后,父亲还未起床。母亲问他,他说头痛不去了。母亲把保良叫到厨房,从身上掏出一只精巧的小盒子,保良知道,这就是母亲唯一留存下来的那件嫁妆——一对镶着真钻的白金耳环。
母亲打开盒子,两只耳环熠熠耀目。母亲取出一只,放在保良手里,随即哽咽起来,克制了半天,才把抽泣压住。她对保良说:“昨天晚上我去街上,给你姐打了电话,她今天和权虎结婚。今天是元旦,是个挺好的日子,今天结婚挺好的。我跟你姐说了,今天妈妈去不了啦,可妈妈要送她一个结婚礼物。保良你把这只耳环带给你姐,告诉她以后不管走到哪儿了,要是想妈妈了,想家了,就看看这只耳环。妈妈这儿还留了一只,妈要想她了,也看看这只耳环……什么时候这一对耳环又合到一起了,妈妈的心也就安了,妈妈等着这天。你跟姐说,妈祝他们幸福。”
元旦,鉴宁的街上,好大的雪。
俗话说,瑞雪兆丰年。
元旦下雪是个好兆,但保良走在街上,雪粉飘在脸上,每一滴每一粒,都像妈妈和姐姐的眼泪,特别凉,特别疼。
姐姐的婚礼就在那幢居民楼的顶层单元里举行,仪式简单。姐姐和权虎一没拜天地,二没拜高堂,甚至,也没有夫妻对拜。他们只是坐在一张旧餐桌前,喝了交杯酒,说了祝福自己的话。桌上摆的“婚宴”,都是从楼下的餐馆里买回来的酒菜,因为这房子是临时租的,所以没有任何餐具,菜就盛在从餐馆带回的塑料饭盒里,筷子也是从餐馆拿来的一次性筷子。权虎因为执意结婚,和他父亲也闹僵了,所以尽管身上有钱,也不敢到街上象样的酒楼里大办喜事。二伯在鉴宁城里耳目众多,他们必须小心为妙。代表女方参加婚礼的,竟然只有保良一人,而男方亲属的代表,也只有背着二伯悄悄赶来的权三枪。
餐桌的一侧,放着姐姐和权虎行将上路的行李,那两只行李让婚礼充满了天涯沦落的辛酸味道。保良把母亲的那只耳环交给了姐姐,保良说:妈让我把这个给你,她祝你们一生幸福。姐姐接了耳环,看了半天,摘了自己原来戴的普通耳环,让保良把这只白金镶钻的耳环给她戴上。保良给姐姐戴耳环时姐姐哭了,耳朵抖得让保良戴了半天才好歹戴上。权虎问:怎么只有一只?保良说:另一只我妈留着,说想我姐的时候就拿出来看看。他又对姐姐说:妈说你要想她了,就也看看这只耳环。什么时候两只耳环合在一起了,妈妈的心也就安了。妈说她要一直等着这天。
保良说完这话,鼻子酸得想哭,泪到眼窝又忍住没落。
姐姐没有说话,只是把保良搂在怀里,先是用手,后又用唇,抚摸亲吻着保良乌黑的头发。婚宴也就此草草结束,权虎开始催促姐姐收拾上路。保良和权三枪一起送姐姐和权虎去了火车站,他看着权三枪帮这对新人把行李搬上车厢,看着权虎拉着姐姐的手踏上了列车的踏板,那一刻他觉得姐姐脸上终于漾起的笑容是那么幸福,那么由衷。
火车开动。
姐姐走了。
保良哭了。
他那时觉得,这就是永别,姐姐真的再也不会回来了。
火车是绿色的,绿色中涂了黄|色和银色,还点缀着白色和红色。当火车在雪地里渐渐走远,越变越小以后,统统变成了单纯的黑色。
第三章
元旦过后,父亲照常去二伯的公司上班,和二伯见了面,谁也不提儿女的事情。也许他们都不知道他的女儿和他的儿子,已经秘密地结了婚,他们兄弟二人,已经亲上加亲地成了儿女亲家。
元旦后上班的头一天晚上,二伯让父亲参加公司里的一个应酬,是一家地产商在百万豪庭大酒楼宴请二伯。那家地产商要开发市南的一块地皮,想请二伯手下的拆迁公司承包拆迁 任务,二伯手下的拆迁公司就由权三枪负责,听说鉴宁很多难缠的钉子户一听权三枪三个字,就全都老老实实地搬了。
那天酒席宴上父亲多喝了几口酒,散席后二伯让权三枪开车送父亲回家。车子开到小巷的巷口,停稳之后,下车之前,父亲问权三枪:“三枪,你跟叔说句实话,你到底知不知道权虎跟我家保珍现在在哪儿?”
权三枪想了一下,说:“权虎和保珍已经走了,他们已经结了婚,前天就走了,可能到上海去了。”
父亲按说应有预料,可他当时的表情却说明他真的没有料到:“结婚?他们已经结了婚?”
权三枪说:“他们也不能不结了,保珍已经怀了权虎的孩子,不结婚更不好办了。”
父亲没再说话,他手脚迟钝地开了车门,下了车子,刚刚走了两步就双腿一软,瘫在了马路边上。
保良和母亲赶到医院时父亲已经打上了吊针,吊针里除了治疗高血压的药物外,还有一种镇定催眠的药物,父亲很快睡过去了。二伯也赶过来探望,见父亲已无危险,又向医生问了情况,才打道回府。走前对母亲说:“妹子,你跟三弟说,他愿不愿意跟我搭亲家我无所谓,不是亲家我们还是兄弟。孩子也都大了,咱们想管也管不了,随他们去吧。咱们做老辈的,别跟自己的身体过不去,长命百岁才是真的。”保良站在母亲身后,他在二伯的话里,听不出他对权虎和姐姐己成夫妻的事实,是否已经清楚。
父亲醒来之后,又在医院里躺了两天,才出院回家。于叔叔来家里探望了一次,父亲支开保良和母亲,关上卧室的门和于叔叔谈了很久很久。于叔叔走的时候,脸色阴沉,但并没忘记对在门口做功课的保良笑了一下。保良突然讨厌这个于叔叔,他甚至断定,父亲之所以反对姐姐的婚姻,之所以粗暴地把姐姐软禁在省城的那座小楼,大概都是于叔叔出的主意,都是于叔叔设下的圈套。
从此以后,父亲更加沉默。只要父亲在家,家也就变得沉默。父亲只有在严肃地要求保良用功学习的时候,才开口和保良说话,。父亲要求保良必须考上鉴宁最好的高中,因为只有上了高中,才有可能考上大学。父亲说他已经和省公安学院的熟人说好,只要保良的分数过了公安学院的录取线,就一定会收他去那里上学。虽然这是几年以后的事情,但从现在就要加倍努力,打好基础。咱们陆家就靠你了!
父亲说这些话时,态度虽然严肃,言语虽然重复,但声调却总是保持着强烈的激动。说到动情时,眼里还会闪出些许泪光。保良每次照例听着,听完照例点头,然后照例说声“唔。”
那一阵保良在家,只有母亲可以倾心对话。母子二人说话的地点,多数是在厨房和后门,以及其他可以避开父亲的角落。他们相谈的内容,多数是关于姐姐——关于姐姐的去向,关于她的生活,关于她是否幸福,关于权虎是否仍然爱她……还有她肚里的孩子,是男孩还是女孩?母亲说要是男孩就好了,男孩是家里耀祖光宗的希望,长大以后恋爱结婚,也不象女孩那么让人牵肠挂肚。
保良问母亲:“姐姐要是生了男孩,爸爸是不是就会同意她跟权虎大哥好了?”
母亲反问:“是吗?”
保良说:“因为爸爸看重男孩呀,姐姐要是生了男孩,爸爸也就不用整天逼我学习了。我要是考不上公安学院,还有姐姐的孩子,他要是考上了,一样耀祖光宗呀。”
母亲楞了半天,叹口气说:“唉,你姐就算生了男孩,也是人家权家的苗啊。耀的是人家的祖,光的是人家的宗,和陆家不相干的。”
关于姐姐的长嘘短叹,也是保良与李臣刘存亮聚会时的一个内容。李臣还异想天开地提议大家攒钱,帮助保良前往上海,演绎一出千里寻姐的现代传奇——万一你姐在上海落入虎口了呢,你去把她解救出来,那时全国的报纸电视都会把这动人的故事宣传报道,你陆保良从此也就一世名扬!
后来保良知道,姐姐和权虎出走之后,确实去了上海,又从上海去了南京。他们并没“ 落入虎口”,而是在鉴宁左右的不同城市辗转迁徙,日子过得还算和谐。
姐姐和权虎之间唯一不和谐的,是关于当初要不要离家出走。离家半年之后的权虎开始想家,特别是每当他信用卡上的钱快要用光,马上就会有人在卡上注入新的存额的时候,他的意志和情感,就遭到一次无形的肢解。第一次发现卡上的钱突然回涨的那一刻权虎就知道他父亲已经原谅他了。他开始和姐姐计划归程,但姐姐不愿。那时姐姐即将临产,她害怕回去看到父亲那副严厉的面容。她已经对家里立下了永不回头的誓言,她希望权虎能带她在宁静的二人世界中,让孩子平安降生。
在南京租房非常便宜,这也是他们后来离开上海的主要原因。他们在玄武湖畔租下了一套两房一厅的公寓,并且就在离这套公寓不远的医院,生下了他们的孩子。孩子没有降生之前名字就已起好,叫权雷,小名就叫雷雷,既上口,又有力。从字面的笔划看,也算雨露润禾,吉利富贵。如果生下女孩,就在雷字上加个草字头,变成花蕾的蕾。雨后的田地上草木繁盛,也算寓意不凡。
权家有福,是个男孩!
在姐姐生下儿子的这一天,权虎兴奋难抑,终于背着姐姐,拨通了他父亲的电话。他在电话里听到声音虽然余怒未消,但那熟悉的沙哑还是让权虎感到无比可亲。他说爸,我是权虎,我想你。沙哑的声音故作冷淡:你还知道打电话回来,我还以为你真有骨气扛到底呢。权虎说:爸,我在南京呢,保珍生了,生了一个男孩,我们给他起了个名字叫权雷,您看行吗?
一周之后,权三枪突然来到了南京。他为权虎和姐姐租下了一套豪华公寓,还为他们雇了保姆。孩子满月的时候,权虎带着姐姐和他们的孩子,一起回到了鉴宁。
真是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姐姐和权虎在一起生活,做什么不做什么,基本上都是权虎拿主意的。姐姐只有在快要临产时才母以子贵,得到万般尊宠,平时则无甚主见及任何权柄。在孩子出世之后,权虎决心回家,说要赶回去参加他父亲五十五岁的寿宴,姐姐也就只能抱着孩子,忐忑不安地踏上归途。
姐姐回到鉴宁的这一天,正是二伯五十五岁的生日,百万豪庭大酒楼可容纳二百人同时进餐的最大厅房,从早上开始就张灯结彩地布置起来。二伯跟父亲通了电话,告诉他姐姐回来的消息。并且约他晚上一起过来喝酒同乐,父亲在电话里祝了二伯生日快乐,但表示身体不爽,晚上不能恭陪。二伯猜到父亲还是为儿女婚事耿耿于怀,于是放下电话就让权虎带着姐姐和他们的孩子,回家探望父亲。父亲那天其实本来无病,见姐姐回家来了,马上躺倒呻吟。母亲兴高采烈地带着权虎和姐姐一走进父亲的卧室,父亲便假病真喘地连连咳嗽起来,母亲过去替他捶了半天才稍稍平息。姐姐满脸堆笑叫了一声:爸。父亲又开始咳嗽,没有应声。
姐姐说:“爸,我和权虎回来看您来了,我给您生了个外孙子,也看您来了。”
父亲还没答话,孩子忽然睡醒哭了,母亲过去帮姐姐哄那孩子,大家的注意力全被孩子吸引过去。保良偷眼观察父亲,发现父亲坐在床上没动,但看孩子的眼神,专注而又迷惘,说不清是爱怜还是厌恶。等孩子的哭声停了,父亲才慢慢开口:
“保珍,你留下,我跟你单独说两句话。”
母亲看看父亲,又看看权虎,连保良都能感觉得到,父亲始终不理权虎有点不近情理,不太礼貌。不管怎么说,权虎也是陆家事实上的女婿,也是陆家这个新生的外孙法律上的父亲。因为这个孩子,权虎在血缘上,和陆家也有了不可更改的联系。
保良看得出来,权虎很尴尬,也有点不快,从母亲手里接过孩子,扭脸走出了父亲的卧室。
父亲又对保良说:“保良,你跟你妈也出去一下。”
母亲不敢违拗,拉着保良出了屋子。
卧室里只剩下姐姐和父亲两人。
父亲对姐姐说:“保珍,你走以后,爸爸病得不成样子,你做女儿的心里还有没有父母?”
姐姐说:“有,我出去这大半年,天天都在想您,想我妈,可我不敢回来,回来怕您骂我,怕又惹您着急上火。”
父亲说:“一个人,要是连父母都不顾了,别说街坊邻居,今后不管你走到哪里大家都会骂你。咱们陆家有你弟弟,所以我不求你有多么出息,我只求你做女儿的,为人处事,孝字为先,你爸这个要求,不为过吧。”
姐姐的声音和目光一起低垂:“不过”。
父亲说:“你今天能回来,能回来看我,好,我高兴。今天爸爸只求你一件事,希望你能答应。你今天在家陪陪爸爸,爸爸不舒服,你做女儿的在床前尽尽孝,不为过吧?权虎你先让他回去,孩子他今天愿意抱走,他就抱走,愿意留在咱这儿,就留下,留下你妈也能照顾。至于你们俩今后怎么办,这孩子今后怎么办,你容爸爸过一两天病好了,再慢慢跟你商量,行不行?”
姐姐抬起眼睛,愣了半天,说:“爸,今天权虎他爸过生日,我已经做了人家的媳妇,不能不过去照个面的。我今天晚上去照个面,完事我就回来,回来好好陪您,好好听您的开导……”
父亲没容姐姐说完,马上坚决地打断:“我刚刚说了,爸求你今天陪在家里,就求你今天!你答应,就是还认我是你爸,还是听话的女儿。你不答应,你连这点要求都不答应,你就是对有没有我这个亲生父亲无所谓了,那你就拿权虎的爸爸当你亲爹去吧。他有钱,你认钱做父,我这个生你养你二十多年的父亲,我是死是活,你就不用管了!”
姐姐哭起来了,她说:“爸,不是我不认您,是您不认我。自从您知道我和权虎好上了,您就没说过一句疼女儿的话。如今我都当妈了,您都不认权虎,不认您这个外孙!不是我不爱您,是您根本就不爱我!”
父亲脸孔扭曲,眼圈也忽地红了,于其说是伤心,不如说是怨怒:“我不爱你?我不爱你?早晚有一天你会知道,爸爸为你操了多大的心!我今天就问你这一句话,你是我女儿不是,你是咱们陆家的人不是,是,你就留在家里,等过一两天咱们商量妥了,你爱去哪里我不拦着你。你今天要是非走不可,我也不拦你,那你以后也就别再回来了!”
姐姐泣不成声,她扑通跪下来,说了句:“爸,我是您的女儿,可我现在,也是人家权家的媳妇,我对不起您了。”说完她朝父亲砰地一声磕了一个响头,磕完便爬起来出了房门,门外的母亲紧张地盯着姐姐脸上的泪水,颤声相问:“怎么了又?”姐姐哭着叫了声“妈”,然后从权虎手上接过孩子,说了句:“走!”便一路走出了家门。
姐姐抱着她的孩子和权虎走了,那孩子也是母亲的骨肉,也是保良的骨肉。母亲叫一声:“保珍!”,眼泪哗哗地淌个不停,但听见父亲在卧室里狠狠地一声不吭,也不敢放声悲恸。保良呆呆地站在客厅门口,他想安慰一下母亲,又想追出去和姐姐告别,又想应该进屋去看一下父亲。就在六神无主的这个瞬间,保良发觉自己突然长大,他的胸膛里沉沉跳动着的,是一颗沧桑的心!
那天晚上保良没有睡着,他在床上辗转反侧,渴望再次梦见那个喷火的女孩。他渴望依附在一个身怀绝技无所不能的女神怀中,受她庇护,被她爱抚,随她驾风而去,远离一切尘俗。但保良望着黑洞洞的屋顶,女神始终没有光临。
隔壁房里,父亲母亲也许同样今夜无眠。尽管姐姐早在半年多前就已离家出走,但保良能感觉到的,这一夜才是真正的亲人离散。
第二天一早,母亲借口到外面买豆浆去,跑出去用巷口的公用电话拨了姐姐的手机,不料姐姐的手机关了。母亲犹豫片刻又拨了权虎的电话,权虎的手机也关了。母亲回家悄悄问正准备出门上学的保良,保良说:昨天二伯过生日,可能他们都睡得很晚,不会起那么早吧。母亲松口气说:我还以为你姐真的不理咱们了呢。
白天,父亲也出门去了,不知是去上班还是办事,夹了个皮包,一瘸一拐地走出了巷子 。快到中午时分,母亲又拨了姐姐的手机,那手机依然关着,权虎的手机也依然关着。母亲在家里的电话本上查到了权三枪的电话,拨过去,同样关着。母亲放心不下,犹豫了很久。终于拨了二伯的电话。二伯办公室和家里的电话都没人接。母亲慌了,又无可作为,连烧水做饭的心情都没有了。
晚上,保良和父亲几乎是前后脚一起回的家。父亲的脸色依然不好,他没有照例盘问保良的学习成绩,也没有问母亲饭做好了没有,他在客厅里的餐桌前坐下,叫母亲,又叫保良,让他们都过来,一起坐下。他说你们坐下,我有话要说。
母亲坐下来了。
保良还背着书包,也坐下来了。
父亲说:“有件事,我要告诉你们。我大哥权力( 河流如血 http://www.xlawen.org/kan/1471/ )
那天晚上姐姐一回来就敲开了父亲的房门,还没进门她就双膝一跪,两行眼泪往下一淌,哭着说:爸,您就成全了我们吧。我以后就是嫁到天涯海角,我都是您的女儿,我一辈子都会孝敬您的。父亲坐在床上,闷着无话。母亲披衣出来把姐姐扶进去了。保良站在门边溜着缝看,他不知道姐姐都这么哀求了父亲还能心不软?
父亲闷了很久,终于开口:“保珍,你还小,还不懂事,你不知道这种门不当户不对的两家人,结了婚以后会有多少麻烦。我们做长辈的,比你有社会经验,所以在这种大事上,必须为你做主。我就你这么一个女儿,我和你妈都不愿意看到你今后生活不幸……”
姐姐打断父亲,她抱着父亲的双腿哭道:“爸,只要您同意,今后的路我自己走,摔多大跟头我认了,摔了我自己再爬起来。”
父亲说:“你自己爬起来,你爬起来不还是要回你的娘家来。所以这事不光涉及你一个人,也涉及到我和你妈,涉及咱们全家,我们当然有权利发表意见。”
姐姐说:“我摔倒了我不回来还不行吗,我有多大事我都不再求你们了还不行吗!我只求你们答应我和权虎好。以后我保证,我们就是沿街要饭都不到咱家门口来要!”
父亲的话却就此打住,不想再和姐姐争执下去,他转脸对保良的母亲说道:“你先带保珍回她屋吧,今天晚了,这事今天先不谈了。”
母亲弯腰,要拉姐姐起来,姐姐的身子往后一退,坐在了地上,她哑着哭坏的噪子说:“爸,您要是非不同意,我只有跟着权虎走了,如果权虎他爸也不同意,我们明天就离开鉴宁!”
姐姐这个毒誓发的,让父亲脸色涨红,让母亲眼圈发红。母亲对父亲说:“你就答应她吧,女儿嫁人这是好事啊,怎么话都说成了这样,咱们女儿要是真跟人私奔跑了,咱们丢不 起这份人啊……”
保良看到父亲脸色迅速由红变紫,一拍床板站了起来,他冲姐姐颤声吼道:“你要嫌这个家妨碍你了你就走,你就别当我是你父亲,你也别要你妈你弟弟了,你说出这种话来,你还有没有良心……”
父亲的怒吼和姐姐的抽泣,至此全都戛然而止,保良冲进门去,因为他看到父亲的身体趔趄了一下,脸色忽然由红变白,白得就象涂上了一层厚厚的脏蜡。母亲和姐姐也都吓坏了,都去扶持父亲。扶着他在床沿坐下。母亲显然感觉到了父亲手上异常的冰冷和剧烈的脉跳,她慌慌张张让姐姐去打电话叫急救车来。父亲有高血压,高血糖,心脏也曾经犯过病的,这些病让母亲犹如惊弓之鸟,稍有征兆就如临大敌。这天夜里他们把父亲送到医院后,医生给他开了床吊上了药瓶,才对母亲说你们幸亏送的及时,要不麻烦可就大了。
第二天权虎带着权三枪来医院探望父亲,他们带来了一大堆水果和一大篮鲜花,代表二伯问候病情。并且马上叫医生把父亲从急诊室的观察间搬到了一个正规的单人病房里。当然,父亲病着,权虎和姐姐谁也没再提起他们的事情。父亲也没提。大家彼此之间,都是一脸客气。
权虎他们走后,吃过午饭,父亲就要下床出院。母亲说:你在医院住两天吧,权虎刚才给保珍钱了,保珍到收费处替你交住院费去了。父亲说:咱们家又不是没钱,干吗要收权虎的钱!是不是非要做出一家人的样子来逼我同意?母亲说:你讲话不能总这么难听,人家看你病了,是表一下做晚辈的心意。父亲命令母亲:你去叫保珍不用交住院费了,她要不想让我再犯病就去把钱还给权虎,我出院回家躺一天就好。
母亲怕父亲再犯病,不敢违拗,急急地出了病房找姐姐去了。父亲让保良搀着下床,让保良这就搀他回家。保良说:不等我妈我姐了?父亲说:咱们先走,不等了。
保良也不敢多话,扶了父亲出门,在医院门口叫了一辆出租汽车,刚一上车父亲就用手机给什么人拨打电话,和那人约了地方说有事要谈。于是,车子半路转弯,没往保良家去,而是开到了离保良家不算太远的群众体育馆,在那里保良见到了父亲约来的那人。
那人不是别人,又是父亲原来的同事小于叔叔。
父亲给了保良十块钱,让他到一边玩儿沙壶球去。父亲当刑警时带保良来这里玩儿过沙壶球,不过那次玩儿是免费的。
保良就去玩沙壶球了。
保良玩着沙壶球,眼睛却是瞄着父亲的。因为他能感觉到,在这个轻松热闹的体育馆里,父亲和于叔叔的表情都不轻松。父亲情绪激动,说话时连肢体都会夸张地用力。保良几乎可以肯定,他们是在说姐姐的事情,在说姐姐的婚事。现在除了这件事能让父亲如此激动,还有什么事呢。
小于叔叔——其实也不小啦——先是平静地听,然后参与到对话中去。他的表情时而平缓时而激烈,有一刻保良看到,他差点和父亲吵起来了,但又马上压住。他们即便是争吵也全都压着声音,并且不时环顾左右,一副深怕隔墙有耳的样子。除了从表情动作上能感受到他们彼此的分歧,他们的谈话保良一句无法听清。
保良心里很乱,乱得没了玩兴,尽管他以前对沙壶球曾极度着迷,但此刻每个球都被他推得方向错失。几个中学生模样的人过来问他:你还玩儿吗,你还玩儿多长时间?虽然保良已经交了半个小时的钱,但他说了句:不玩儿了,便离开球台向父亲走去。这时父亲和小于叔叔似乎已经达成了某种一致,父亲安静下来,闷着面孔听小于叔叔如此这般地解释着什么,劝说着什么……看见保良过来,父亲中断谈话皱眉询问:
“保良,你怎么不玩儿了?”
保良说:“不想玩儿了。”
父亲说:“是不是他们抢你的台子?”
保良说:“没有,我不想玩儿了。”
父亲说:“怎么不想玩儿了?”
保良没有回答,小于叔叔说:“老陆,那就这样吧,你身体有病,先带儿子回去,这事就这么办吧。回头我等你电话。”
父亲说了句好吧,小于叔叔便和保良打了个招呼,匆匆走了。在父亲的提醒下,保良冲他的背影追了一声:“于叔叔再见!”
保良跟着父亲回家,路上父亲始终在想问题,始终没和保良说话。
第二天,父亲跟二伯告假,说要上省城看看病去。二伯在电话里说:上省城干什么,干脆上北京去看,我帮你找个大医院,你是看心脏还是看什么?父亲说:朋友帮我联系了省城的一位老中医,我这病,不能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还是得找中医综合辩证地调理一下。二伯说那要不要跟个人啊,要不让三枪陪你一趟?父亲说不用了,我让我女儿陪我去就行。
父亲带着姐姐走了,去了省城。
照理,该由母亲陪父亲去省城的,可父亲偏偏让姐姐陪他。
姐姐陪父亲去省城看中医的第二天,权虎来看望母亲,给父亲带来些降压强心的补药,又托母亲转达他的问候。权虎还带来一台IBM的台式电脑,最新款的,让人安装在保良的屋里。这是保良拥有的第一台电脑,而且比学校里和任何网吧里的电脑都高级多了。母亲死活不收,权虎死活让人安上,还让安电脑的师傅教保良学习怎么使用。母亲看着保良眉开眼笑爱不释手的样子,终于没再逼权虎把电脑拆走。
姐姐陪父亲去省城看中医了,一连三天,保良一放学就泡在那台电脑前废寝忘食。他完全没有注意到三天以来,父亲始终没给家里打过一个电话,报过一声平安。
三天之后,母亲有些着急,打父亲的手机,手机是关的。母亲让保良去问权虎,看权虎有没有接到姐姐的电话。权虎说没有接到,这两天他一直拨打姐姐的手机,可姐姐的手机也是关的。
第四天,母亲急得几乎要报警了,父亲的电话这时打回家来。一听到父亲的声音母亲的悬心一下落地,可父亲电话中的语气却是万分的焦急。
父亲问母亲,保珍有没有回家,有没有往家里打过电话。母亲慌了,慌得口吃起来:没,没有啊,保珍不是跟你在一起吗?父亲说:保珍不见了,我打她电话,手机也关掉了。
姐姐失踪了。
母亲想到的第一个人,就是权虎。
她让保良陪着她到百万豪庭大酒楼去找权虎,可权虎听到姐姐失踪的消息也同样大吃一惊:没有啊,她没有给我来过电话,她走以后一次都没跟我联系过。二伯也闻讯赶过来了,和父亲又通了电话。据父亲说,他们住在省城火车站附近的一家旅馆里,第二天去看了医生,昨天去街上逛了逛,今天一早起来,姐姐就不见了。原以为她又出去逛街了,父亲还生气了一个上午,到午饭时还不见姐姐回来,才疑心出了意外。二伯又厉声追问权虎,是否知道姐姐的下落,权虎赌咒发誓,坚称不知。保良和母亲都相信权虎的表情不是装的。于是,二伯建议父亲别再等了,应当马上报警!
于是,父亲在省城报了警。
母亲和权虎当天晚上也赶往省城去了。两天后二伯也赶过去了,据说二伯在省城有不少关系,在公安局公安厅也有不少熟人。
两周之后,父亲和母亲一起从省城回来了,回来时两手空空。虽然二伯在省城托了不少关系,点了不少钞票,但姐姐还是生不见人,死不见尸。母亲天天流泪,什么事都干不下去,家里又脏又乱,前所未有。保良也哭了两场,但他看到父亲没哭,而且还一个人到厨房去找吃的。在父亲那照例沉默的表情里,保良看不到应有的悲伤。没有人留意到保良看父亲的眼神,连父亲本人也不会察觉,一个刚满十三岁的孩子,眼神中的疑惑究竟意味着什么。
父母回来的第二天,晚上,天还没黑,母亲不想做饭,拿钱让刚刚放学的保良去巷外饭馆买些饭菜回来。保良买回饭菜,又帮母亲收拾餐桌摆好碗筷。母亲满目憔悴,有气无力地对保良说:去,喊你爸过来吃饭。保良去了父亲的卧室,卧室里没人,又去卫生间找,卫生间也空着,但卫生间旁边的后门却半开半掩。保良从后门探头出去,隐约看到那条夹道般的小巷端口,父亲的影子一闪。保良叫声:爸!小巷里只有空洞的回声。保良犹豫了一下,顺着窄巷寻踪而去,出了巷口不见人迹,只有坡地上那座庞然大物的废窑横垣眼前。保良不知 为什么竟下意识地放轻了脚步,做贼般地摸到了废窑跟前,他忽然听到窑里传来笑声,那笑声让保良心惊肉跳,因为他几乎可以断定,那轻松笑着的家伙,就是父亲以前的同事小于叔叔。
保良心口突突跳着,踮着步子慢慢往前,尽量不让脚下发出一点声音。他终于看到了于叔叔。于叔叔嘴角的笑纹,这时尚未收净,在那副轻松表情的对面,是一个微驼的背影,那瘦削却又宽阔的脊背上,架着父亲硕大的头颅。
也许是听到了什么动静,于叔叔的目光抬起,向保良这边扫来,保良的心脏,几乎从嘴里蹦出。他不知为什么对从小相熟的这位小于叔叔,甚至对生养自己的父亲,此时竟有一种莫名的恐惧,他害怕自己真的看到了什么不可告人的阴谋,他因此而不敢正对于叔叔那道突然扬起的锐利目光,他仓促间选择了逃避,他向窑口的方向亡命狂奔。
他们也发现他了!
父亲在身后叫他:“保良!保良!”叫第三遍时保良停住了,但不敢回头。父亲从身后过来,问他:“你怎么到这儿来了?”保良喘气喘得胸口发慌,他上气不接下气地答道:“妈……妈让我……让我喊你吃饭!”
保良说完这话,仍然不敢回头。父亲说:“你们先吃吧,我和于叔叔谈点事情。”
保良低了头往窑外走去,父亲在他身后又说了一句:“你和你妈先吃!”
在那之后的几天,大家还在想方设法寻找姐姐。父亲和母亲,二伯家的人,特别是二伯的儿子权虎,打电话找遍了姐姐所有的同学朋友,希望姐姐的失踪,只是一场负气出走。公安局的人也来找父亲、找权虎、找相关的人员了解情况。权虎还让人把姐姐的照片登在网上,悬赏寻人。二伯也花钱在省里的报纸上登了寻人启事。马上快过元旦了,年头年尾,一天天临近,催得人人心急如焚。也许只有保良一人看得出来,在父亲那张表面焦急沉痛的脸上,隐含着一丝平静和轻松。尤其是在母亲哭着抱怨父亲不该干涉女儿恋爱自由的时候,父亲居然说:我们一时见不到她,也比她跟人私奔了恨我们一辈子强!
十三岁的保良,想姐姐想得发疯。
十三岁的保良,心里包藏着巨大的惶恐。
在寻人启事见报后的第四天,姐姐突然回到了鉴宁。
姐姐回来了,但没有回家,她用一个电话把权虎约到了他们经常相约的一个路口,并且嘱咐他不要告诉任何人。所谓任何人,当然也包括他们双方的父亲母亲。
权虎悄悄赶到路口,他在那个路口站了不到一分钟,就看到姐姐从街的对面快步跑来。姐姐跑过马路,跑向权虎,她紧紧抱住了权虎,然后泣不成声。
姐姐的归来,证实了她的“失踪”,确实是父亲亲手策划的一起“阴谋”。这起“阴谋”的目的,还是为了反对姐姐持意不肯放弃的这场门弟不合的爱情。
在所有人看来,父亲实在愚蠢到顶。他以看中医的名义把姐姐带到省城,又在省城找到公安方面的熟人朋友,把姐姐“软禁”在一个四面高墙的院子当中。虽然吃喝都有人安排照顾,但这是长久之计吗,你能关她一辈子吗?姐姐和父亲一起住在那院子中的一幢三层高的小别墅里,她的手机从一开始就让父亲藏了,楼里的电话也打不了长途。三天后父亲说要出去办点事情,让她等在这里不许乱跑,从此便人不见影鬼不见踪。院子里的人每天用各种花言巧语试图稳住姐姐,以致姐姐一周之后才发觉情形不对,但院子的大门始终锁着。这期间父亲给她打过几次电话,先是骗她稍安勿躁,耐心等他回来,后又挑明如不放弃与权虎结婚的想法,就不让她回家。
姐姐又哭又闹,她后来才知道这院子原来是公安局的一个内部的招待点。保良后来回想,这个“计谋”肯定是于叔叔出的主意。因为父亲在去省城之前,曾在体育馆和于叔叔鬼鬼祟祟地碰面,在父亲回来之后,又在废窑弹冠相庆地接头。在他们自鸣得意的时候,也许没想到姐姐在省城的那个小院里,已被逼成困兽。
那个小院、还有院里的三层小楼,都是空着的,只有一个老头和一个中年妇女日夜守着 姐姐,不许她出去,每日好言相劝,茶饭伺候,无非劝她要听父母的话,劝她在这里好好安静几天,等父亲过来接她回去。
在明白真相的第三天深夜,姐姐从三楼卫生间的窗户顺着楼后外墙的下水管子爬了下来,手和腿都蹭出了见血的伤口。当她的双脚着地后她顾不上疼痛,向着大街的方向飞快奔逃。天亮后她用身上仅有的一点钱买了火车票回到了鉴宁,在那个只有他们两人知道的路口,见到了她的爱人权虎。
权虎马上把姐姐带到二伯那里,声称要立即与姐姐结婚。他们没有告诉二伯,这时的姐姐,其实已经怀有身孕。
二伯给出的态度非常明确,第一、不反对他们相爱和结婚,第二、他对姐姐说,我跟你爸爸是几十年的兄弟,你嫁到权家来,你爸必须有个态度,哪怕他到我这儿来点个头,也就算数。他不同意,你们就不能办结婚手续。你们别让我们做老辈的,为你们伤了和气。
二伯的态度与其说是支持,不如说是反对。
姐姐和权虎决定私奔。
保良是从父亲接到一个电话的反应上,知道了姐姐已经回到鉴宁。父亲接了那个电话后,马上打电话给权虎和二伯,追问姐姐的下落,打给权虎的电话是权三枪接的,说权虎不在,搪塞过了。二伯则在电话里向父亲通报了儿女的想法,并把自己的立场做了复述。在他们通话之后,双方家庭都在寻找各自的儿女,但姐姐没有回家,权虎也不在酒楼,两个年轻人摆出了一副人间蒸发的架式,以争取他们相爱的权利。
保良这才看到,父亲真的急了,脸色发白地四处打电话求助。在和于叔叔通了一个电话后,又匆匆离家而去。也许保良那时年纪太小,他无法推测父亲的不近情理,是否必有其中的道理和原因。
这个道理和原因,是在这段棒打鸳鸯的悲剧发生将近一年之后,保良才得以明晰,可那时一切都为时已晚,一切都已成为过去。
保良见到姐姐是在姐姐回到鉴宁的第二天下午,也就是阳历的大年三十。保良放学时被权三枪在校门口叫走,用汽车把他拉到了一条叫不出名字的街道,带他进入了一幢普通的居民楼里。在这幢居民楼顶层的一套单元房内,保良见到了权虎和姐姐。
姐弟二人抱头痛哭。
保良觉得,姐姐太可怜了。
见到姐姐憔悴的样子,见到姐姐淌下的泪水,保良也止不住自己的眼泪。他那时把全部的同情,全都投向了姐姐,投向了和姐姐痴情相爱的权虎。那天晚上他自觉自愿地充当了一个小交通员的角色,把姐姐决定结婚并决定与权虎双双出走的消息,悄悄带给了母亲。
这个消息让母亲也流下了眼泪。她和保良躲在厨房里,背着一墙之隔的卧室里的父亲,看了保良带回来的姐姐的亲笔信。那封信里充满了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激与愧疚,让人悲肠百转,也发出了从此井水河水永不相犯的毒誓,令人心寒如冰。
元旦这天,父亲原说要出去找二伯和几个走得近的朋友好好谈谈,但母亲把早饭做熟之后,父亲还未起床。母亲问他,他说头痛不去了。母亲把保良叫到厨房,从身上掏出一只精巧的小盒子,保良知道,这就是母亲唯一留存下来的那件嫁妆——一对镶着真钻的白金耳环。
母亲打开盒子,两只耳环熠熠耀目。母亲取出一只,放在保良手里,随即哽咽起来,克制了半天,才把抽泣压住。她对保良说:“昨天晚上我去街上,给你姐打了电话,她今天和权虎结婚。今天是元旦,是个挺好的日子,今天结婚挺好的。我跟你姐说了,今天妈妈去不了啦,可妈妈要送她一个结婚礼物。保良你把这只耳环带给你姐,告诉她以后不管走到哪儿了,要是想妈妈了,想家了,就看看这只耳环。妈妈这儿还留了一只,妈要想她了,也看看这只耳环……什么时候这一对耳环又合到一起了,妈妈的心也就安了,妈妈等着这天。你跟姐说,妈祝他们幸福。”
元旦,鉴宁的街上,好大的雪。
俗话说,瑞雪兆丰年。
元旦下雪是个好兆,但保良走在街上,雪粉飘在脸上,每一滴每一粒,都像妈妈和姐姐的眼泪,特别凉,特别疼。
姐姐的婚礼就在那幢居民楼的顶层单元里举行,仪式简单。姐姐和权虎一没拜天地,二没拜高堂,甚至,也没有夫妻对拜。他们只是坐在一张旧餐桌前,喝了交杯酒,说了祝福自己的话。桌上摆的“婚宴”,都是从楼下的餐馆里买回来的酒菜,因为这房子是临时租的,所以没有任何餐具,菜就盛在从餐馆带回的塑料饭盒里,筷子也是从餐馆拿来的一次性筷子。权虎因为执意结婚,和他父亲也闹僵了,所以尽管身上有钱,也不敢到街上象样的酒楼里大办喜事。二伯在鉴宁城里耳目众多,他们必须小心为妙。代表女方参加婚礼的,竟然只有保良一人,而男方亲属的代表,也只有背着二伯悄悄赶来的权三枪。
餐桌的一侧,放着姐姐和权虎行将上路的行李,那两只行李让婚礼充满了天涯沦落的辛酸味道。保良把母亲的那只耳环交给了姐姐,保良说:妈让我把这个给你,她祝你们一生幸福。姐姐接了耳环,看了半天,摘了自己原来戴的普通耳环,让保良把这只白金镶钻的耳环给她戴上。保良给姐姐戴耳环时姐姐哭了,耳朵抖得让保良戴了半天才好歹戴上。权虎问:怎么只有一只?保良说:另一只我妈留着,说想我姐的时候就拿出来看看。他又对姐姐说:妈说你要想她了,就也看看这只耳环。什么时候两只耳环合在一起了,妈妈的心也就安了。妈说她要一直等着这天。
保良说完这话,鼻子酸得想哭,泪到眼窝又忍住没落。
姐姐没有说话,只是把保良搂在怀里,先是用手,后又用唇,抚摸亲吻着保良乌黑的头发。婚宴也就此草草结束,权虎开始催促姐姐收拾上路。保良和权三枪一起送姐姐和权虎去了火车站,他看着权三枪帮这对新人把行李搬上车厢,看着权虎拉着姐姐的手踏上了列车的踏板,那一刻他觉得姐姐脸上终于漾起的笑容是那么幸福,那么由衷。
火车开动。
姐姐走了。
保良哭了。
他那时觉得,这就是永别,姐姐真的再也不会回来了。
火车是绿色的,绿色中涂了黄|色和银色,还点缀着白色和红色。当火车在雪地里渐渐走远,越变越小以后,统统变成了单纯的黑色。
第三章
元旦过后,父亲照常去二伯的公司上班,和二伯见了面,谁也不提儿女的事情。也许他们都不知道他的女儿和他的儿子,已经秘密地结了婚,他们兄弟二人,已经亲上加亲地成了儿女亲家。
元旦后上班的头一天晚上,二伯让父亲参加公司里的一个应酬,是一家地产商在百万豪庭大酒楼宴请二伯。那家地产商要开发市南的一块地皮,想请二伯手下的拆迁公司承包拆迁 任务,二伯手下的拆迁公司就由权三枪负责,听说鉴宁很多难缠的钉子户一听权三枪三个字,就全都老老实实地搬了。
那天酒席宴上父亲多喝了几口酒,散席后二伯让权三枪开车送父亲回家。车子开到小巷的巷口,停稳之后,下车之前,父亲问权三枪:“三枪,你跟叔说句实话,你到底知不知道权虎跟我家保珍现在在哪儿?”
权三枪想了一下,说:“权虎和保珍已经走了,他们已经结了婚,前天就走了,可能到上海去了。”
父亲按说应有预料,可他当时的表情却说明他真的没有料到:“结婚?他们已经结了婚?”
权三枪说:“他们也不能不结了,保珍已经怀了权虎的孩子,不结婚更不好办了。”
父亲没再说话,他手脚迟钝地开了车门,下了车子,刚刚走了两步就双腿一软,瘫在了马路边上。
保良和母亲赶到医院时父亲已经打上了吊针,吊针里除了治疗高血压的药物外,还有一种镇定催眠的药物,父亲很快睡过去了。二伯也赶过来探望,见父亲已无危险,又向医生问了情况,才打道回府。走前对母亲说:“妹子,你跟三弟说,他愿不愿意跟我搭亲家我无所谓,不是亲家我们还是兄弟。孩子也都大了,咱们想管也管不了,随他们去吧。咱们做老辈的,别跟自己的身体过不去,长命百岁才是真的。”保良站在母亲身后,他在二伯的话里,听不出他对权虎和姐姐己成夫妻的事实,是否已经清楚。
父亲醒来之后,又在医院里躺了两天,才出院回家。于叔叔来家里探望了一次,父亲支开保良和母亲,关上卧室的门和于叔叔谈了很久很久。于叔叔走的时候,脸色阴沉,但并没忘记对在门口做功课的保良笑了一下。保良突然讨厌这个于叔叔,他甚至断定,父亲之所以反对姐姐的婚姻,之所以粗暴地把姐姐软禁在省城的那座小楼,大概都是于叔叔出的主意,都是于叔叔设下的圈套。
从此以后,父亲更加沉默。只要父亲在家,家也就变得沉默。父亲只有在严肃地要求保良用功学习的时候,才开口和保良说话,。父亲要求保良必须考上鉴宁最好的高中,因为只有上了高中,才有可能考上大学。父亲说他已经和省公安学院的熟人说好,只要保良的分数过了公安学院的录取线,就一定会收他去那里上学。虽然这是几年以后的事情,但从现在就要加倍努力,打好基础。咱们陆家就靠你了!
父亲说这些话时,态度虽然严肃,言语虽然重复,但声调却总是保持着强烈的激动。说到动情时,眼里还会闪出些许泪光。保良每次照例听着,听完照例点头,然后照例说声“唔。”
那一阵保良在家,只有母亲可以倾心对话。母子二人说话的地点,多数是在厨房和后门,以及其他可以避开父亲的角落。他们相谈的内容,多数是关于姐姐——关于姐姐的去向,关于她的生活,关于她是否幸福,关于权虎是否仍然爱她……还有她肚里的孩子,是男孩还是女孩?母亲说要是男孩就好了,男孩是家里耀祖光宗的希望,长大以后恋爱结婚,也不象女孩那么让人牵肠挂肚。
保良问母亲:“姐姐要是生了男孩,爸爸是不是就会同意她跟权虎大哥好了?”
母亲反问:“是吗?”
保良说:“因为爸爸看重男孩呀,姐姐要是生了男孩,爸爸也就不用整天逼我学习了。我要是考不上公安学院,还有姐姐的孩子,他要是考上了,一样耀祖光宗呀。”
母亲楞了半天,叹口气说:“唉,你姐就算生了男孩,也是人家权家的苗啊。耀的是人家的祖,光的是人家的宗,和陆家不相干的。”
关于姐姐的长嘘短叹,也是保良与李臣刘存亮聚会时的一个内容。李臣还异想天开地提议大家攒钱,帮助保良前往上海,演绎一出千里寻姐的现代传奇——万一你姐在上海落入虎口了呢,你去把她解救出来,那时全国的报纸电视都会把这动人的故事宣传报道,你陆保良从此也就一世名扬!
后来保良知道,姐姐和权虎出走之后,确实去了上海,又从上海去了南京。他们并没“ 落入虎口”,而是在鉴宁左右的不同城市辗转迁徙,日子过得还算和谐。
姐姐和权虎之间唯一不和谐的,是关于当初要不要离家出走。离家半年之后的权虎开始想家,特别是每当他信用卡上的钱快要用光,马上就会有人在卡上注入新的存额的时候,他的意志和情感,就遭到一次无形的肢解。第一次发现卡上的钱突然回涨的那一刻权虎就知道他父亲已经原谅他了。他开始和姐姐计划归程,但姐姐不愿。那时姐姐即将临产,她害怕回去看到父亲那副严厉的面容。她已经对家里立下了永不回头的誓言,她希望权虎能带她在宁静的二人世界中,让孩子平安降生。
在南京租房非常便宜,这也是他们后来离开上海的主要原因。他们在玄武湖畔租下了一套两房一厅的公寓,并且就在离这套公寓不远的医院,生下了他们的孩子。孩子没有降生之前名字就已起好,叫权雷,小名就叫雷雷,既上口,又有力。从字面的笔划看,也算雨露润禾,吉利富贵。如果生下女孩,就在雷字上加个草字头,变成花蕾的蕾。雨后的田地上草木繁盛,也算寓意不凡。
权家有福,是个男孩!
在姐姐生下儿子的这一天,权虎兴奋难抑,终于背着姐姐,拨通了他父亲的电话。他在电话里听到声音虽然余怒未消,但那熟悉的沙哑还是让权虎感到无比可亲。他说爸,我是权虎,我想你。沙哑的声音故作冷淡:你还知道打电话回来,我还以为你真有骨气扛到底呢。权虎说:爸,我在南京呢,保珍生了,生了一个男孩,我们给他起了个名字叫权雷,您看行吗?
一周之后,权三枪突然来到了南京。他为权虎和姐姐租下了一套豪华公寓,还为他们雇了保姆。孩子满月的时候,权虎带着姐姐和他们的孩子,一起回到了鉴宁。
真是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姐姐和权虎在一起生活,做什么不做什么,基本上都是权虎拿主意的。姐姐只有在快要临产时才母以子贵,得到万般尊宠,平时则无甚主见及任何权柄。在孩子出世之后,权虎决心回家,说要赶回去参加他父亲五十五岁的寿宴,姐姐也就只能抱着孩子,忐忑不安地踏上归途。
姐姐回到鉴宁的这一天,正是二伯五十五岁的生日,百万豪庭大酒楼可容纳二百人同时进餐的最大厅房,从早上开始就张灯结彩地布置起来。二伯跟父亲通了电话,告诉他姐姐回来的消息。并且约他晚上一起过来喝酒同乐,父亲在电话里祝了二伯生日快乐,但表示身体不爽,晚上不能恭陪。二伯猜到父亲还是为儿女婚事耿耿于怀,于是放下电话就让权虎带着姐姐和他们的孩子,回家探望父亲。父亲那天其实本来无病,见姐姐回家来了,马上躺倒呻吟。母亲兴高采烈地带着权虎和姐姐一走进父亲的卧室,父亲便假病真喘地连连咳嗽起来,母亲过去替他捶了半天才稍稍平息。姐姐满脸堆笑叫了一声:爸。父亲又开始咳嗽,没有应声。
姐姐说:“爸,我和权虎回来看您来了,我给您生了个外孙子,也看您来了。”
父亲还没答话,孩子忽然睡醒哭了,母亲过去帮姐姐哄那孩子,大家的注意力全被孩子吸引过去。保良偷眼观察父亲,发现父亲坐在床上没动,但看孩子的眼神,专注而又迷惘,说不清是爱怜还是厌恶。等孩子的哭声停了,父亲才慢慢开口:
“保珍,你留下,我跟你单独说两句话。”
母亲看看父亲,又看看权虎,连保良都能感觉得到,父亲始终不理权虎有点不近情理,不太礼貌。不管怎么说,权虎也是陆家事实上的女婿,也是陆家这个新生的外孙法律上的父亲。因为这个孩子,权虎在血缘上,和陆家也有了不可更改的联系。
保良看得出来,权虎很尴尬,也有点不快,从母亲手里接过孩子,扭脸走出了父亲的卧室。
父亲又对保良说:“保良,你跟你妈也出去一下。”
母亲不敢违拗,拉着保良出了屋子。
卧室里只剩下姐姐和父亲两人。
父亲对姐姐说:“保珍,你走以后,爸爸病得不成样子,你做女儿的心里还有没有父母?”
姐姐说:“有,我出去这大半年,天天都在想您,想我妈,可我不敢回来,回来怕您骂我,怕又惹您着急上火。”
父亲说:“一个人,要是连父母都不顾了,别说街坊邻居,今后不管你走到哪里大家都会骂你。咱们陆家有你弟弟,所以我不求你有多么出息,我只求你做女儿的,为人处事,孝字为先,你爸这个要求,不为过吧。”
姐姐的声音和目光一起低垂:“不过”。
父亲说:“你今天能回来,能回来看我,好,我高兴。今天爸爸只求你一件事,希望你能答应。你今天在家陪陪爸爸,爸爸不舒服,你做女儿的在床前尽尽孝,不为过吧?权虎你先让他回去,孩子他今天愿意抱走,他就抱走,愿意留在咱这儿,就留下,留下你妈也能照顾。至于你们俩今后怎么办,这孩子今后怎么办,你容爸爸过一两天病好了,再慢慢跟你商量,行不行?”
姐姐抬起眼睛,愣了半天,说:“爸,今天权虎他爸过生日,我已经做了人家的媳妇,不能不过去照个面的。我今天晚上去照个面,完事我就回来,回来好好陪您,好好听您的开导……”
父亲没容姐姐说完,马上坚决地打断:“我刚刚说了,爸求你今天陪在家里,就求你今天!你答应,就是还认我是你爸,还是听话的女儿。你不答应,你连这点要求都不答应,你就是对有没有我这个亲生父亲无所谓了,那你就拿权虎的爸爸当你亲爹去吧。他有钱,你认钱做父,我这个生你养你二十多年的父亲,我是死是活,你就不用管了!”
姐姐哭起来了,她说:“爸,不是我不认您,是您不认我。自从您知道我和权虎好上了,您就没说过一句疼女儿的话。如今我都当妈了,您都不认权虎,不认您这个外孙!不是我不爱您,是您根本就不爱我!”
父亲脸孔扭曲,眼圈也忽地红了,于其说是伤心,不如说是怨怒:“我不爱你?我不爱你?早晚有一天你会知道,爸爸为你操了多大的心!我今天就问你这一句话,你是我女儿不是,你是咱们陆家的人不是,是,你就留在家里,等过一两天咱们商量妥了,你爱去哪里我不拦着你。你今天要是非走不可,我也不拦你,那你以后也就别再回来了!”
姐姐泣不成声,她扑通跪下来,说了句:“爸,我是您的女儿,可我现在,也是人家权家的媳妇,我对不起您了。”说完她朝父亲砰地一声磕了一个响头,磕完便爬起来出了房门,门外的母亲紧张地盯着姐姐脸上的泪水,颤声相问:“怎么了又?”姐姐哭着叫了声“妈”,然后从权虎手上接过孩子,说了句:“走!”便一路走出了家门。
姐姐抱着她的孩子和权虎走了,那孩子也是母亲的骨肉,也是保良的骨肉。母亲叫一声:“保珍!”,眼泪哗哗地淌个不停,但听见父亲在卧室里狠狠地一声不吭,也不敢放声悲恸。保良呆呆地站在客厅门口,他想安慰一下母亲,又想追出去和姐姐告别,又想应该进屋去看一下父亲。就在六神无主的这个瞬间,保良发觉自己突然长大,他的胸膛里沉沉跳动着的,是一颗沧桑的心!
那天晚上保良没有睡着,他在床上辗转反侧,渴望再次梦见那个喷火的女孩。他渴望依附在一个身怀绝技无所不能的女神怀中,受她庇护,被她爱抚,随她驾风而去,远离一切尘俗。但保良望着黑洞洞的屋顶,女神始终没有光临。
隔壁房里,父亲母亲也许同样今夜无眠。尽管姐姐早在半年多前就已离家出走,但保良能感觉到的,这一夜才是真正的亲人离散。
第二天一早,母亲借口到外面买豆浆去,跑出去用巷口的公用电话拨了姐姐的手机,不料姐姐的手机关了。母亲犹豫片刻又拨了权虎的电话,权虎的手机也关了。母亲回家悄悄问正准备出门上学的保良,保良说:昨天二伯过生日,可能他们都睡得很晚,不会起那么早吧。母亲松口气说:我还以为你姐真的不理咱们了呢。
白天,父亲也出门去了,不知是去上班还是办事,夹了个皮包,一瘸一拐地走出了巷子 。快到中午时分,母亲又拨了姐姐的手机,那手机依然关着,权虎的手机也依然关着。母亲在家里的电话本上查到了权三枪的电话,拨过去,同样关着。母亲放心不下,犹豫了很久。终于拨了二伯的电话。二伯办公室和家里的电话都没人接。母亲慌了,又无可作为,连烧水做饭的心情都没有了。
晚上,保良和父亲几乎是前后脚一起回的家。父亲的脸色依然不好,他没有照例盘问保良的学习成绩,也没有问母亲饭做好了没有,他在客厅里的餐桌前坐下,叫母亲,又叫保良,让他们都过来,一起坐下。他说你们坐下,我有话要说。
母亲坐下来了。
保良还背着书包,也坐下来了。
父亲说:“有件事,我要告诉你们。我大哥权力( 河流如血 http://www.xlawen.org/kan/14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