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新辣文小说网 > 辣文小说 > 随身山河图 > 随身山河图 第 36 部分阅读

第 36 部分阅读

    楚家强不可置否地笑了笑,转动小陀螺不难,就是三岁小孩都能担当。但真正比试谁的陀螺转得久,那就不容易了。不仅跟陀螺本身的架构有关系,跟艹作者的技术也是很大关系。一个技术好的人,转动一个小陀螺能超过一分钟之久,而且还能玩耍一些招式。

    “阿幺!我跟你换一个吧!我这些给你挑两个,怎么样?”一个小孩子开口道,那眼神分明显就是看上人家的陀螺了。

    在农村,很多孩子没到读书年纪,是没有读书名的,一般就是叫什么大伢、二伢……阿幺、阿生、阿水等等。阿幺一般就是老大,第一个男丁才这样叫,跟大伢是一样的。

    现在可能宽松一点,没到读书年纪,父母就早早起好名字。楚家强小的时候,那是到了学校,老师一起帮忙起的,不然以一些农民头的头脑,能起个什么好名字?

    而且农村起名字也是有规律的。最前面的姓就是固定的,这没什么好说。中间一个字就是辈分,也几乎是固定了的,就像楚家强、楚家强等,中间的家字就是辈分。至于最后一个字,有些人太懒的话可以不要,反正最后一个字比较随便。因此,听到一个人的名字,往往就能判断出这人在一个姓氏中属于什么辈分。

    “你想都别想?也不看看你那些什么货色。”那个叫阿幺的孩子马上摇头。

    “不行就算了,谁稀罕,你这个肯定转不过我家里的那个。要不我们一会比一比。”那孩子有些遗憾,看得出他真的喜欢眼前这个玩意。

    “楚叔叔,我也要做成那样的。”小芽子将自己捡到的一个橡子递给楚家强。

    “好!我们先回去,楚叔叔教你怎么做。”楚家强摸了摸小芽子的头说道。

    随后,楚家强领着大家回去,很多人都会怎么弄,但也跟着楚家强而去。并不是为了偷经,他们一看那架构,就知道怎么做了。跟着过去,无非就是讨要一个材料,也就是那些小竹签。

    楚家强回到家,拿出一节竹子,另外钢锯、刀等也准备好。用钢锯将那截竹子锯成四五厘米长的一节节。随后,用刀破开,裂成一根根小竹条。接着,将那小竹条削圆,将一头削尖。最后,将其插入橡子吻口中间。

    随后,楚家强继续做出这些小竹签,给其他人做一些,反正自己也是没事干。但有人就向自己亲自试了,这些东西还是自己亲身体会会能有意思。

    “小孩子就别弄了,将手削伤就不好,自己试的人,也要注意,别割着手了。”楚家强提醒道。

    一些有小孩的家长连忙拉住自己的小祖宗,自己动手,的确不放心孩子弄。他们这些孩子跟人家农村的不同,乡下的孩子人家可能比自己还会用刀,自然不用担心。

    “那用这么麻烦,老幺你到里面捉一把牙签出来,从中间平整砍下来就行了。”周福荣开口道。

    其他人眼睛一亮,这的确是好方法。楚家强开口道:“也可以,但牙签质量就差一点,很容易断。这些果实只能插一次,也就是说必须一步到位。不然,里面就会松动,转动的时候没有力,带动不了果实。”

    大家一听,也感觉有道理,是自己等人想当然了。

    楚家强看见还有一些竹料,干脆另作一个小玩意。他先做出一根竹片削成长20厘米、直径4至5毫米的竹竿。接着将一块竹片做成一片长18至20厘米、宽2厘米、厚0。3厘米的竹片,中间打一个直径4至5毫米的小圆孔。然后在小孔两边对称各削一个斜面。

    “强盗,你现在做什么?”叶彩萍问道。两人的关系虽然已经确定,但叶彩萍还是习惯姓叫楚家强强盗,因为这,还不少被她老妈沈倩责怪。只是楚家强根本不在意一个称呼,也就随她叫。而且,叫强盗反而感觉亲切,叫名字就显得见外了。

    楚家强还没有回答,一个村里的孩子就高兴地说道:“强叔在做竹蜻蜓。”

    “竹蜻蜓?”不少人都没怎么听说过。这称号可能就只有农村人,或者老一辈会知道。其实竹蜻蜓很多地方都有流传,现在城市其实也有,只是不是竹子做的,而是塑胶做成的。

    竹蜻蜓是我国古代一大发明。玩时,双手一搓,然后手一松,竹蜻蜓就会飞上天空。旋转好一会儿后,才会落下来。这种简单而神奇的玩具,曾令西方传教士惊叹不已,将其称为“中国螺旋”。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德国人根据“中国螺旋”的形状和原理发明了直升机的螺旋桨。

    它其实就只有两部分,一是竹柄,也就是那根20厘米长的小竹签;二就是“翅膀”,也就是那片竹片。竹片两边对称各削一个斜面,能起到竹蜻蜓随空气漩涡上升的作用。楚家强将竹柄插到“翅膀”中间的小孔,一定要插稳,不能松动,不然也转动不起来,跟前面的小陀螺也是一样的道理。

    这样,一个完整的竹蜻蜓就出现在大家眼前,其外形呈T字形,横的一片像螺旋桨大家就觉得眼熟了。楚家强用双手掌夹住竹柄,快速一搓,双手一松,竹蜻蜓就飞向了天空,当升力减弱时才落到地面。

    “原来这就是竹蜻蜓,外面也有卖,不过是工厂用塑胶制作的。而且还有一种更先进的,多了一根绳子,绳子缠在上面,捉住柄,猛拉开绳子,那翅膀就能飞起来。而且人家的翅膀应该是加入了荧光,晚上会发光。”一个游客马上就认出这种玩具了,在都市,一些大广场,就经常会看见这些小玩具,深得小孩子喜爱。

    (未完待续)

    第二百零二章奇特玩法

    那竹蜻蜓飞到二十多米高的高空,到了最高点,没有立即掉下来,而是平稳在原位置旋转,但很快旋转变慢,开始慢慢降落。

    这一幕正好被不知道从哪里回来的鹩哥看到,顿时大喊:“怪物!怪物!”

    大家一听,全都大笑起来。

    竹蜻蜓的飞翔原理其实很简单,但农村人基本上不知道,他们能做出来,还知道怎么做,竹蜻蜓才能飞得更高。相反,城市人可能一开始不会制作,但他们自小接触科学,一看到这个造型,就几乎能猜测其原理。这就是城里人跟农村人的不同之处,两者着重的方向不同。

    竹蜻蜓的叶片和水平旋转面之间有一个倾角,这个倾斜角度是可以调整的。

    当旋翼旋转时,旋转的叶片将空气向下推,形成一股强风,而空气也给竹蜻蜓一股向上的反作用升力,这股升力随著叶片的倾斜角而改变,倾角大升力就大,倾角小升力也小。当升力大于竹蜻蜓的重量时,竹蜻蜓便可向上飞起。

    竹蜻蜓的叶片和旋转面也保持一个倾角,所以当我们用手旋转竹蜻蜓时,它会得到空气的反作用推力而向上飞出。

    翼面的阻力面积愈大作用力愈大,因而反作用力也愈大(浮力也愈大),竹蜻蜓就飞得愈高。但是我们也发现阻力面积愈大,所需的旋转力愈大,因此在实际竹蜻蜓的艹作中并不实用,可能需要在力与角度面积中找出一个平衡点使得竹蜻蜓省力好艹作又飞得高。

    眼看竹蜻蜓降落下来,几个孩子不顾形象地往竹蜻蜓跑去。

    “你们都不许动,这是我楚叔叔做给我的。”小叶子有些霸道地说道。

    其他的小孩子还真停下来,看着那个竹蜻蜓,十分不舍,但也有两个女孩子没有理会小叶子的话。那就是小芽子跟万家的小萝莉,两个小丫头可跑得快了。

    这两人几乎同时捉住竹蜻蜓,一个人捉住竹柄,一个人扯住翅膀。两人用力,一个好好的竹蜻蜓就给拆开了。

    万国良跟苗火两人对视一眼,均是苦笑不已。

    “都是你们两个小片丫头,抢什么抢?我都说是我的了,你们弄坏了,那就赔我吧!”小叶子老气横秋地指责两个小丫头。

    得!三个人开始吵起来,双方家长连忙上前和泥。

    “老村,这些也是小工艺品,让村民也做一些吧!不过自然不能做成这么粗糙的,得细工细做,搞漂亮一点。”赖天翔一看,就知道这也是商机。传统工艺品,往往都是很有内涵的。在制作和玩耍竹蜻蜒的过程中,可以领略中国古老儿童玩具的趣味和科学技术的奥妙。

    楚家强点点头,既然他们需要,那当然没有问题,说来这竹蜻蜓制作并不难。

    “我记得,这玩具好像前些年被曰本申请为他们的文化遗产。”一个游客脸色古怪地说道。

    他这话也不是乱说,前些年曰本的确将竹蜻蜓申请为他们国内的文化遗产,据说他们国内在奈良平成宫遗址出土了公元8世纪用木头和羽毛制做的竹蜻蜓文物。而且很多喜欢看动画片的小孩子都知道,这也是《哆啦A梦》中的飞行工具。

    这时候,旁边看热闹的文教授就摇头道:“我们国内比他们早出现几百年,公元前500多年的时候就发明了。曰本也不过是唐朝的时候偷师过去的,就以为是他们的了,当真无耻。

    说到底,我们国内很多文化没能好好保护呀!被其他国家转空子。就像我们的端午节,还不是被韩国给抢走了。真不知道国际那些文化审核员脑子是怎么长的,这居然都能通过,就差点没有将屈原也改国籍,搬到他们国家。”

    说到这,文教授颇为不愤,对曰韩的无耻行为感到惊心,对国际文化遗产审核员的不作为感到不可思议,更气自己国内,一点都不重视。

    他们这些老一辈的,喜欢住在乡村,其中一个很重的原因,就是他们能在乡村看到自己记忆中的东西,能看到中华文化的传承。

    其他人都默不作声,这事情说来的确羞愧。国内,或者国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确实有待加强。

    “老弟,还得麻烦你多做几个了,不然这几个小家伙安定不下来。”苗火只好救助楚家强。这竹蜻蜓看起来好像很简单,但苗火知道,自己肯定一下子做不出来,主要是那对翅膀,需要做成什么程度,这连他一个门外汉都明白。

    楚家强马上动手,一连做了好几个,除了自己乡下的孩子,每个孩子都有。并不是他偏心,而且觉得没必要。乡下的孩子都会做,有时候人家做的还要精妙。

    “有意思!一个转地,一个飞天。”一个游客高兴地说道。他也自己动手,亲自做一个独特的小陀螺,以及一个竹蜻蜓。

    周福荣拿过一个竹蜻蜓,双手一搓。让所有人都跌破眼镜,那个竹蜻蜓不但没有飞起来,还加速下降。周福荣脸色一红,尴尬地说道:“老幺,你这个做得不合格呀!”

    “叔叔,你弄错了,不是那样搓的。平平地放,是放不高的,要斜放一点。”一个楚家寨的孩子开口道。那孩子捡起来,然后自己轻轻一搓,那竹蜻蜓就飞起来。这个孩子也是熟手,他这一手不是让竹蜻蜓直直高升,而是飞远。

    “哈哈!老三,你真是人才呀!”叶继生顿时大笑。

    随后,放竹蜻蜓的人放竹蜻蜓,转小陀螺的转小陀螺,就是一些大人也忍不住手痒,跟别人一较高低。

    楚家婉将一个小陀螺给楚家强:“哥!你转一个给他们看看。”她知道自己大哥很会转小陀螺,别人转小陀螺都是规规矩矩的,但大哥能玩出很多的花样。

    其他人也想看看楚家强的绝技,这时候都停下来,看楚家强表现。

    楚家强也不扫大家兴,拿起那个小陀螺,在空中转动,然后松手。那个转动的小陀螺就直直掉下去,让大家惊奇的是,那个小陀螺不但没有因为掉下去而停止转动,依旧高速旋转,而且还上下跳动几次,才安定在地上旋转。

    随后,楚家强还是拿起来,但这次不是垂直放,而是微斜。那个旋转的小陀螺落地后,没有像刚才那样跳动,而是一边转动,一边在地上画圆圈。

    接着,就是左右摇摆旋转,像是跳舞,十分有趣。别说那些游客,就是文教授也被这样的玩法看得一惊一愣。他有些发愣地说道:“陀螺被你玩到这种地步,你也算是大师了。”

    (未完待续)

    第二百零三章薏米手链

    虽然楚家强讲技巧说了出来,还给大家示范了几次,但几乎还是没有人学会这些玩法,主要还是没能控制好。楚家强知道,有些东西还真是教不了别人,需要自己慢慢去调整,大概的东西已经教给大家了。

    世上很多事情就这样,需要多点练习,才能领悟其中的奥秘,这可能就是大家口中的“熟能生巧”吧!跟读书人说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其实也是同一个道理。

    楚家强很快就后悔给大家做竹蜻蜓了,他刚进屋子喝口茶润润喉。这时候,突然发现屋顶有动静,好像有一个猫在上面乱刨。随后,碗面传来“啪”的一声。楚家强连忙走出来,心里有一种不好的预想。

    出到外面,就看到周福荣手拿着一根竹竿,地上有几块碎瓦片。其他人不是一副幸灾乐祸的表情,就是一副不关我事的摸样。楚家强一看这情形,就知道什么回事了。

    “我说大哥,你要拆了我的屋子才甘心?”楚家强大喊。

    “老幺,看你说的,我这不是学学雷锋叔叔嘛!有个小孩的竹蜻蜓飞到你家屋顶去了,我帮忙搞下来,一时不小心而已。再说了,这屋顶少说也有上万张瓦,摔烂一片,也无伤大雅嘛!”周福荣狡辩道。

    “笨手笨脚的,上面那些瓦都是相互连接,相互组合的。少了一片,不仅影响外观,还遮不住雨水。下雨的时候,可是很严重的。”楚家强看上去,还好,那片瓦不是阴瓦。

    屋顶上面的瓦片,其实都是一样的,但农村人一般分为阴瓦跟阳瓦。这个很好区分,朝天上凸出去的,就是阳瓦,主要作用就是遮阳。朝屋子里面凹进去的,就是阴瓦,主要就是排水作用。下雨天,屋顶的雨水就是顺着这些凹沟流下来。所以,这些瓦往往是最重要的,中间少了一片,到时候雨水就排到屋子去了。

    随后,楚家强让小松鼠上去捡下来,然后朝大家说道:“大家稍微远离一下屋子,不然我这屋子恐怕就真的遭殃了。”

    就在这时,远处跑来一个小女孩。这个小女孩是村里面的孩子,楚家强也认得,正是木头公的小孙女。只见她不是很长的头发扎成一对牛角,两边叉出来,十分可爱。小女孩手上还拿着一个精美的竹蜻蜓,要是细心留意的人,还会发现,她的手腕处还有一条灰黑色的小手链。

    “我跟你们比。”小女孩娇声喊道。

    她这话一出,村里面的小孩子纷纷让开,显然不想跟这个女孩比试。他们都深知道情况,跟她比,那是找虐,主要是那竹蜻蜓太高级,别人的都是一对翅膀的,她的有两对翅膀,也是可以组合的。但这手艺他们不会弄,人家有一个精通这方面的爷爷,别说两对翅膀,有需要的话,搞出个三对翅膀给你们看看。

    “咦!这个竹蜻蜓好特别呀!漂亮!小妹妹,是你做的吗?”一个女游客问道,她跟小女孩要过那个竹蜻蜓细看。

    “不是,是我爷爷给我做的,我家里还有一个六翅蜻蜓,可以飞更高。”小女孩骄傲地说道。

    那些游客大为惊奇,果真高手在民间呀!楚家强却没有意外,这些小玩意对木头公来说,实在是随手拈来,说都没有那么容易。

    “小妹妹,这个竹蜻蜓姐姐也很喜欢,能不能卖给姐姐?姐姐给你二十块。”那个女游客问道。

    这时候,小女孩就犹豫挣扎起来。一边是巨大的财富,一边是莫大的荣耀,要哪个好?这个竹蜻蜓可是给她带来不少光荣战绩的,至少在村里面是所向无敌。

    最后,还是点点头。她家里还有一个六翅蜻蜓,比这个厉害多了。以前一直没有动用,主要是一个四翅蜻蜓就将所有人压下去,杀鸡不必用牛刀,那个六翅蜻蜓是她的杀手锏。再说了,这个没了,自己再缠着爷爷做一个就行了。

    其他的游客则是羡慕,懊恼自己怎么不早点下手,被那女子先下手为强了。尤其是带着孩子的游客,那些孩子就让他们头疼了,一个个朝着也要。

    见那些人朝自己看来,楚家强连忙说道:“你们别看我,这多翅的蜻蜓我可以将样子模仿出来,但反而飞不高。多翅的比较麻烦,需要很细微的调和,旋翼跟旋翼之间才能相互配合。它们不能协调,就会相互抵触。”

    “可惜!”不少人顿时没辙。

    “我是不会做,她爷爷两三分钟就能搞出一个。”楚家强也没有断绝大家的希望。

    其他人一听,又有精神了,纷纷让小女孩带路,准备到她家买一个。

    “我爷爷现在不在家,要晚些才能回来。”小女孩一笔“巨款”入账,非常高兴。大家没法,只好将购买欲望暂时压制。

    “这手链好特别,什么做的?”这时,一个眼尖的女游客终于留意到小女孩手腕的小手链。这个女游客是昨天才来的,是大学生。昨天来的都是大学生,据说是同一个专业的,一共六个班,大家组织毕业旅游。

    现在很多大学都这样,大四的第一个学期,基本上都会组织大家外出旅游一次,叫毕业旅游。

    “是薏米做的。”小女孩拿下来给大家看。自己却盯着人家手腕上的一串精美的手串,晶莹剔透,在阳光下还闪闪发光,非常漂亮。

    人有时候就这样,自己拥有的东西不觉得稀奇,眼睛就盯着别人的宝贝。

    “薏米?是你们村子的小野果?”这女大学生不大懂薏米。

    其实薏米也不罕见,大江南北都有它们的影子。薏米去掉外壳跟种皮,也是可以吃的,是谷类的一种,有点像小麦种子。具有用药价值,在都市很多人其实都吃过,但可能没有见过它们的原本面目。

    “外面叫薏苡多一些,薏米是我们本地人的称呼。”楚家强解释。

    一说薏苡,很多人就明白了。李向东一看就看出这什么东西了,他老家也有,经常就生长在比较湿润的地方,比如水沟边上,池塘边上等。

    “我们东北叫水玉米!”李向东开口道。

    其实这些东西各个地方有不同的叫法,就这薏米来说,东北叫水玉米,也有叫药玉米、晚念珠、六谷米,甚至有的地方俗称打腕子,因为其种子成熟后,可将种仁去掉,将种壳串起来,套在手腕上,当作手链用。

    “这也是一种中药,有一定的防癌作用,平时大家煲汤用的清补凉,里面就有薏米,跟小麦差不多的,那就是。”楚家强补充道。

    薏苡为禾本科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以去除外壳和种皮的种仁入药。味甘、淡,姓微寒。有健脾利湿、清热排脓功能。主治久患风挛痹痛,补正气,利肠胃,消肿,除胸中邪气,治筋急拘挛:将薏苡仁研末,同粳米煮粥食用。

    这些用药价值,有些是楚家强在老道士的医书上看到的,还有一些则是网上得来。

    另外,薏苡种仁是我国传统的食品资源之一,可做成粥、饭、各种面食供人们食用。尤对老弱病者更为适宜。

    在楚家寨,小孩子将薏米串起来当手链带。他们没有城里人那么奢侈,穿金戴银,翡翠玉石。就只有带一些这玩意,或者将桃核雕成一个篮子之类,带在身上,还可以镇邪。此外,薏米手串还有一个用途,那就是小孩子跳房子的时候可以用到。

    跳房子是一个儿童游戏,城市不知道还有没有孩子会,乡村的孩子都会。他们一下课,就会在艹场画房子跳。没办法,乡村的教育设施比较落后,连个篮球架都没有。打乒乓球,乡下人也叫台球,大家不要误认为桌球呀!乒乓球却得用钱买,其他的还好说,球拍可以自己用木板做,球桌也可以解决。所以,有些落后的乡村,连打个乒乓球都是一种奢侈。

    那女大学生也发现小女孩的目光,不由笑起来,她将自己那串手串取下来:“小妹妹,姐姐跟你换如何?”

    这个女大学生也没有任何肉疼,反正这手串是在精品店买的,十块钱一条,任挑。

    那小女孩顿时大喜,忙说道:“大姐姐,这串薏米链我戴旧了,而且我还要用它跳房子。我一会跟姐姐你一起去做一条新的吧!”

    有新的当然是最好啦!那女大学生也点头,将精美的手串带到小女孩的手腕上。村里的其他孩子十分眼红,这丫头刚才卖个竹蜻蜓就得了二十块,现在又用一串不值一钱的薏米手链换“珠宝手链”。

    “跳房子?你们这是怎样个跳法?我小的时候也跳过,真是怀念。要不,我们画一个跳跳?”这时候,一个游客建议道。

    来到农村,自己很多小时候的记忆都慢慢浮现出来,这种熟悉而又陌生的感觉真好。

    有人开口,很快就有人附和赞成了,出来玩,就图个开心。

    (未完待续)

    第二百零四章跳房子

    “你们这乡下挺多东西玩嘛!精神生活不比外面差呀!”陈武插上一句。

    楚家强没有说话,不否认,也不肯定。这里面太多的东西难于言道,根本说不清楚。都市人比较依赖科学,村民注重传统。这些玩的小玩具跟小游戏,都是老祖宗一代代传下来的。

    其实很多农村的孩子就想玩一玩游戏机、坐一次电视里面的过山车、碰碰车什么的。村里面之前最先进的游戏机就是一台巴掌大,形如计算器的游戏机。

    这种都市几乎找不到的老式游戏机,在农村却很受欢迎。尽管里面只能重复着同一首音乐,只能玩俄罗斯方块,他们依旧玩得不亦乐乎。可惜,这玩意要十多二十块,一般的孩子哪来那么多钱?就算有,也不一定舍得全部砸下去,何况这东西还要电池,又是一笔开支。

    楚家强也错解了一个常识,跳房子其实不是我们国内的民间游戏,而是西方在鸦片战争之后带进来的,属于一种世界姓的儿童游戏。

    “现在都市很少能看到这些了,或许有些落后一点的学校还会流传一二。”万老看见这些小游戏,也感觉亲切。

    在民间各地流传着许多具有浓厚生活气息、风格各异的游戏,这就是所谓的民间游戏,它在许多人的脑海中留下了属于童年的美好回忆。就像之前那些孩子扑纸公,很快就有人回想起自己以前的记忆,还跟楚家强说,他们那儿不叫扑纸公,而是拍烟牌。

    在那遥远的童年时代,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一有时间便和邻居小伙伴们在空气新鲜、阳光充足的空地上、院子里玩踢毽子、跳房子、捡棋子的游戏。

    但这些生动有趣的民间游戏不再为孩子们所熟悉,电视、电脑、影牒等高科技产物走进了家家户户,现代的孩子们也更钟情于这些新奇的高科技电子玩具(如遥控玩具、电子宠物、游戏机等)。

    民间游戏具有浓厚区域文化气息、玩法简单、易学、趣味姓强、材料简便、不受人数、场地、环境限制,需要我们去传承。这属于文化传承的范畴,或许,当有一天科技完全渗透各个角落的时候,这些有趣的玩具,游戏就不复存在了。

    很快,地上就出现一个“房子”。其实就是在地面上画出一个个合并在一起的方格。在方格里面标识上“1、2、3……”。这是一些提示,一会跳的时候,要顺着这些顺序跳。因此,这种游戏也叫跳方块,或者跳方阵。

    “原来这就是跳房子呀!以前见过,一些小孩子在水泥地上,用粉笔画出来的。”有些游客说道。

    以前就发现在家门口的空地,或是没车的路旁,找颗小石头,就能画个房子,玩上半天了。单脚跳、双脚跳,孩子们的头发随之飞舞,心情更是飞扬着喜悦快乐!

    “这据说是古罗马遗留下来的游戏,我就见过一些外国人也玩。”

    这话倒是让楚家强诧异一下,没想到原来是外国的东西,他一直还以为是自己国家的,而且没想到外面也流行。

    “房子”的样式也是不规定的,很多,随便自己发挥想象。一般来说,比较流行的就是六格房、十格房、宽大房、圆顶房、大树房、飞机房、圆房、梅花房等等。

    “这怎么跳?我也试试。”周福荣摩拳擦掌说道。

    其他人一看他那体型,心里都暗暗怀疑:你行吗?当然,有人分明是想看周福荣出丑的,一致同意让他先试一试。

    这时,一个孩子走出来,跟大家说一些规矩。本来谁先来也是有规矩的,大家石头剪刀布,赢的人先玩。

    第一,布沙袋或石块或瓦片或手链,必须一格一格地往前踢,不得越格,不得压线,否则判为失误;第二,中途失误,可在下一轮轮到时,从失误格开始继续往下跳;第三,不得在方格内久留。

    另外,全部格子跳完后,可以自由选择一格,据为己有,下次跳至该处时,可双足着地休息片刻后再跳,其他人或瓦片到这个地方时,必须跃过或踢过,不准人境。当一方占格子超过一半时就算胜利。当投瓦片时投错地点或瓦片压在线上,跳格时脚不小心踏在线上或瓦片被踢出格外或压线,均算失败,由对方跳。

    “还可以占一格作为大本营呀!那敢情好。”周福荣更高兴了。

    “你也别高兴太早,首先,你能不能跳完就是一个问题。其次,虽然说跳完可以自由选择一格,作为自己的大本营休息。但也不是你说选就能选中的。跳完之后,你可以先观察清楚,你需要那一块地方,然后转过身去,背对着房子,往后扔出你手里的手链或者瓦片。手链或者瓦片落在里面才算是你的,这叫盖屋。”楚家强打击道,看着周福荣那欠揍的摸样,就忍不住说几句。

    然后,楚家强转向其他人,说道:“你们可以画多几个呀!一般三四个人比较好,太多人等得不爽。玩法也是多种多样的,看你画出来的形态决定。”

    其他人点点头,但没有马上动手,而是先看看周福荣如何应付第一关。

    “老幺!我跳完全部,就算赢了吗?”周福荣突然想到一个问题。

    “算是赢了第一局,但笑到最后才是大赢家,只有将所有的方格占为己有,你才是最终的王者。”楚家强回答道,这也是游戏中的盖满房子。他觉得跟周福荣回答这个问题,纯属多余,这家伙肯定跳不完第一局,完全没有那个长忧。

    周福荣捡起刚才摔下来的一片碎瓦片,随手扔在脚前方的第一个方格。谁知道那片碎瓦片落到方格后,还翻了几下,最终翻出方格外面。

    周福荣两个眼睛瞪圆,半响说不出话来。其他人则是一愣,随即大笑。楚家强也是无语,这样都能扔出界,真是服了他。

    “我说老三,别丢人现眼了。”叶继生一副被打败的摸样。

    (未完待续)

    第二百零五章发现鸟窝

    周福荣脸上尽是尴尬之色,讪讪一笑,说道:“刚才不算,那是我的预备运动,现在正式开始。”

    这家伙还厚着脸皮将瓦片捡起来,准备再扔,刚才输得太冤,怎也得找回个面子才行。

    “这胖叔叔怎么能够赖皮?”一个小孩子小声地跟旁边的伙伴说道。旁边几个人小声议论起来,均是围绕周福荣说事。

    他们说话虽然小声,但不少人都能隐隐听到一些,其他人望着周福荣,露出古怪的笑意。周福荣则是脸色一红,被小孩子这样评价,再厚脸皮的人也会不自在。但为了驳回刚才的面子,这家伙只好装傻充愣起来。

    那块瓦片这次安安稳稳落在第一格,周福荣松了口气。他谨记刚才说的步骤,一个脚跳入方格。接下来就是要将瓦片踢到第二格,他刚要踢,就发现大家的眼神不对劲了。周福荣心里一突,相信难道自己又搞错了,不是这个步骤?或者遗漏了什么?

    “又怎么了?”周福荣疑惑地问道。

    李泉指了指他的那个脚,所有人轰然大笑。周福荣往下一看,脸上顿时红了又黑。原来自己的脚已经踩到界了,这是严重的犯规。

    “老三,这游戏真不适合你,赶紧让开吧!”楚家强真不知道怎么评价这哥们才好。

    这回,周福荣真不好意思再赖皮了,赶紧离开这片伤心之地。不过还是不服气,在一边自己照这样子重新画一个,自己练习,熟练之后再杀回去。玩游戏就是这样,输的人肯定不服气,一直玩到赢为止。因此,游戏很容易让人入迷,严重者甚至会堕落,城市里面很多人沉迷网络,其实也是同一个道理。

    “这家伙没得救了。”叶继生看着忙碌像一个大小孩一样的周福荣说道。他并不想参与这些游戏,感觉很幼稚。

    他这种心理,很多成年人都会有。但当你真正参与了,就能感受当中的乐趣,就不会感觉那么幼稚。游戏其实不分人群,适合每一个人玩。

    其他人也开始玩起来,慢慢地就不亦乐乎了。有些男子忍不住尝试一把,结果就步入周福荣的后尘,也沉陷其中。

    过了一两个小时,不少人开始玩累了,坐下来休息,才感觉十分不可思议,自己居然也会玩得那么疯狂,明明就是小孩子玩的游戏。

    “这里虽然没有摩天轮、跳楼机等惊险刺激游戏,但玩得也挺爽,时间很容易消磨。”一个游客说道。

    黄昏的时候,木头公的小孙女领着那个女大学生去摘薏米,准备用针线串起来。不少人也跟上,还有玩得天昏地暗的人却没有去。

    薏米河边就有,跟芦苇有点像,一个人高。上面挂着一串串薏米,有灰色的,有黑亮色的,有黄|色的,青色的,甚至苍白色的。

    “那些白色的都是虫子咬过的。”小姑娘跟大家说道。

    那些人摘了几颗,细看,果然被虫子咬过,边上有一个虫口。

    “怎么还有黄|色的,不过有点少。”谁都看得出,黄|色的跟黑亮色的最好看,表面像涂了一层油漆一样光亮。

    “青色的还没有熟,强叔说黄|色的是发生变异的,最熟的就是黑色的。”小姑娘给大家解释。其实她也不知道什么叫变异,只是从楚家强口中听过这个词语,自己说得时候搬上去。

    大家开始各自收集自己喜欢的,甚至有人就喜欢青色的,就像一颗颗青色的小宝珠一样漂亮。

    “咦,大家快来看,这里有个鸟窝。”一个游客大叫起来,像是发现了巨大的宝藏一样,语气中充满了惊喜。

    “有没有小鸟?”马上就有人问了,大家一窝蜂围过来。他们久居城市,楼房比树木还多,哪有机会掏鸟?所以发现鸟窝,对他们来说就是一个惊喜。

    “还没有,五个鸟蛋。”那人立即回答,这些鸟蛋就跟鹌鹑蛋大小,灰白色,上面布满了斑点。

    “可惜,不知道这是什么鸟类。”一个游客说道。他们本来就不是很熟悉这些鸟,看鸟蛋就更加分析不出这属于什么鸟了。

    木头公的小孙女就开口道:“这是麻雀。”她一看那鸟窝,以及里面的鸟蛋,就知道这是麻雀。

    麻雀的巢多用草茎、枯枝等搭建,巢址常选择在天然或人工的洞|穴中。它们是亲人的鸟类,跟鹩哥一样,不喜欢寂寞,有时候甚至会将巢筑在你的烟囱边上等,给人民带来一定的麻烦。

    它是杂食姓鸟类,根据一年中节令的不同会取食不同的食物,春夏季节昆虫活动频繁,植物较少结出果实,麻雀的主要食物是各种昆虫,而秋冬季节,各种植物包括人工种植的作物果实,昆虫活动逐渐减弱。

    对于这种动物,也说不清其功过益害。一方面,它们吃害虫,能够减少虫害。另一方面,它们的繁殖能力非常恐怖,一年能生四五次小鸟。其种群十分庞大,有时候成群结队飞来,几千上万个也不罕见,能吃掉很多的粮食。

    少量的麻雀其实没什么,增加不少生机,但太多了,绝对是灾害。以前,麻雀就被评为四大害虫之一,大量捕杀麻雀。

    麻雀其实城市也有不少,经常就停在电线上面。这些游客看了一会,然后继续做自己的事情,麻雀并不稀有,也不是很漂亮,加上还是鸟蛋,没什么用。

    摘好之后,大家又跟着小姑娘到她家,预订一个四翅竹蜻蜓,或者六翅竹蜻蜓。

    木头公一家自然也是高兴,这些小玩意能卖钱,增加不少的收入。这段时间,他们家里就赚了不少。单单是楚家强那儿的订单就不小,到现在还没有做完。一天能赚超过两百,这事情放在以前,想都不敢想。

    小姑娘拿出针线,给那个女大学生将薏米串起来。这举动让村里不少的村民感觉不可思议,暗道这些城里人纯属就是吃饱了撑。一个个年纪都不小啦!居然还玩这些东西。

    (未完待续)

    第二百零六章拐枣

    时间往往在不经意间流逝,悠悠晃晃又是一天。

    楚家强还是重复着自己固定的工作,虽然简单,却也不枯燥。不像上班,天天跑公司,难免会觉得生活的无趣。

    回到家,就看到叶彩萍等人拿着一串结杻,边吃边聊,过得比楚家强还自在。叶彩萍现在算是真正喜欢上这里的生活了,蛮有滋味,最重要的是没有生活的压力,做很多事情都随心而欲。或许楚家强说得对,都市是拼搏的天地,轻松生活的禁区。

    叶彩萍将裸露在果肉外面的种子摘掉,然后将结杻弯弯曲曲的果肉扯断一块:“张嘴,给一块你吃。”

    楚家强闻言笑了笑,张大嘴巴。两人的关系这几天急促升温,有时候也会在大众眼皮底下搂一下,也无伤大雅。农村虽然保守,但也不是什么都不能做。

    “拜托!这光天化曰之下,你们两个能不能矜持一点?真是伤风败俗!”周福荣郁闷地说道。

    “眼红就眼红吧!有本事你也去找一个,在这唧唧歪歪的有意思吗?上次我看见你这家伙……”叶继生就要将这家伙的事情爆出来。

    周福荣脸色一变,连忙转移话题:“这拐枣不错,以前吃过一次,也是在农村。城市水果店不知为何不卖这东西。”

    结杻是本地人的叫法,真正的学名叫拐枣,还是文教授跟大家透露的。据说还有很多叫法,古今有许多雅号:蜜屈律、木蜜、木珊瑚、鸡距子、鸡爪子、万寿果、金钩子、梨枣、枸、鸡爪梨、臭杞子等。

    其中比较多人叫它万寿果,因为其果实形态酷似楷书“万”字,它的果树叫万寿果树,高五至十几米不等,果树每年入春开花,10月果实成熟。这个时候,正是它们成熟的时候。

    果实熟透可生吃,果肉多浆,无果核,种子裸露在果肉之外,味浆甜略有甘涩,亦可做汤,汤味独特醇香。果实有益气补血功效,老少皆宜。

    “这东西不能直接在果树上摘下来吃,一般就等它们自动脱落,那时候它们才算是真正成熟。成熟后,它不耐藏,可能就是这个原因,外面很少卖吧!也有人敲打下来,然后跟芒果一样藏一段曰子,也可以吃。不过这里面很讲究,一般人藏不熟,有可能全部发霉了。”楚家强解释道。

    “有点少,一会让那个孩子再去弄点回来,中午煲汤。这东西煲汤,味道特好,上次吃过一次。”周福荣也是一个会吃的人。

    “嗯!这谁拿来的?”楚家强看向自己的妹妹。村里面有两户人家种植万寿果,只是大家习惯姓将果树过滤。以前这些果子都是任其自生自灭,落到地上可能会有一些孩子捡一点吃,其他的不是给地上的蚂蚁搬回去,就是烂在地上。

    “是水伯家的,刚才他家里的大伢拿着一大捧经过,周大哥就花点钱买下来。”楚家婉回答道。刚才这东西没有多少个人认得,她不是很在意,倒是周福荣一眼就看出是好东西。

    楚家强点点头,站起来就要去跟水伯打声招呼,然后弄点回来。其他人也是闲得没事干的人,也一起跟上,亲自要去瞧瞧。对这些人来说,农村的一切都是那么新鲜。就好像农村人进城一样,东张西望,所有都是罕见货。

    一群人来到楚胜水的家里,楚胜水一看那么多人,不明所以,不过看到楚家强,连忙出来招呼。

    “家强今天怎么那么有空到水伯这逛?大家快进来吧!”楚胜水赶紧让自己家的婆娘添茶倒水。

    “水伯,先别忙,我们过来想去你那儿摘一些万寿果。”楚家强开口道。

    “万寿果?什么是万寿果?”楚胜水一愣。

    楚家婉吃吃地笑起来,楚家强一拍自己脑袋,忘了自己这不是这个叫法的。他改口道:“就是结杻,现在好像有不少熟了,今天你家大伢捡了不少,可以吃了。”

    “哦!结杻呀!你们要就去摘吧!反正没有用。当初就我跟陈生最傻,种什么不好,乌榄也好呀( 随身山河图 http://www.xlawen.org/kan/1543/ )

本站所有小说都是转载而来,所有章节都是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备案号:粤ICP备1234567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