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新辣文小说网 > 辣文小说 > 随身山河图 > 随身山河图 第 37 部分阅读

第 37 部分阅读

    “哦!结杻呀!你们要就去摘吧!反正没有用。当初就我跟陈生最傻,种什么不好,乌榄也好呀!我准备过段时间砍了它们,据说这木材还有人收购。到时候种上一些其他的果树,那时候可能也要麻烦家强你了。”楚胜水摆摆手,示意楚家强他们随意就好,显然真的不在乎那些结杻。

    万寿果树的木材硬度适中,纹理美,是做家具、美术工艺品的上选木材。可惜,这种树因为极少人种植,很多地方都差不多绝迹了。周福荣说在市面上看不到万寿果的出售,其实这也是一个原因,没有果源,谈何买卖?

    楚家强也奇怪,这种果树是落叶树,偏偏集中在南方,北方少很多。其实楚家强不知道,这果树喜欢阳光,为阳姓树种,生向阳山坡、山谷、沟边及路旁。

    从进门开始,周福荣就一直盯着楚胜水家里喂猫的一个破碗看。这时,他干脆走过去,不顾脏就拿起来端详。

    很多人不晓得什么原因,只有清楚这家伙底细的楚家强、叶继生等人猜到一些,估计那个破碗是个宝贝了。

    见周福荣还在看,叶继生不耐烦地说道:“我说你到底看出个所以然没有?”

    周福荣站起来,拿着那个破碗过来:“这位大叔,你这个碗卖不卖?”

    楚胜水还没说话,他的老婆就为难起来了。在农村,喂狗喂猫的碗一般是不会乱动它的,就算很脏了也不洗,据说乱动猫狗的碗,猫狗会跑。当然,这肯定是封建迷信,但农村人就吃这一套。

    “你跟老幺是同一个村的,我也不能坑人。这样吧!我出一万五吧!”周福荣加上一句。

    这话一出,楚胜水夫妇脸色大变,声音有些颤抖地问道:“你是说一万五?这个碗?”别说一万五,给几百块他们都会毫不犹豫卖了。至于农村里面的说法,他们也顾不得那么多。一个猫跑了就跑了,不值什么钱。

    “嗯!一万五,可惜破了一个口,不然可以卖五万的样子。”周福荣有些遗憾地说道。

    这话让楚胜水夫妇脸色一白,变幻莫测,最后楚胜水咬牙切齿地说:“这该死的猫!”难怪他脸色不好看,无端端没了三万五,这在农村什么概念?

    (未完待续)

    第二百零七章古董风暴

    周福荣让楚胜水等一会到楚家强家里拿钱,他现在也没有现金,只有动用楚家强放在家里的先了,自己再网上转账还给楚家强。随后,他拿着那个碗到门口的水龙头旁洗干净。

    虽然无端端少了三万多,但对于这笔意外之财,楚胜水夫妇都是非常高兴,郁闷的事情就先放一放。

    “大家先喝口茶,我一会带大家过去。”楚胜水高兴地说道。

    “水伯,你有事的话就不用跟着去了,我们也认得路,不用那么麻烦。”楚家强说道。对于他要砍结杻树,他也没有什么建议,毕竟拐枣的确是冷门水果,他也不清楚值不值钱。

    “有什么麻烦?反正我现在也是没事做。”楚胜水心情非常好,就算有工作,也会先放下来,陪一陪这些大财主。

    喝过茶之后,楚胜水扛着一根长竹竿带领大家朝自己的果地走去。他这万寿果就种在向阳的山坡上,也有一两百株。

    他们刚离开,楚胜水家里一个破猫碗买了一万五的消息轰轰烈烈在村里流传。村子不大,一点小事都藏不住,何况还是这样的大事?

    “一个破碗居然能卖一万五?没天理呀!”

    “你这就不知道了,人家那是古董,古董知道不?那玩意可值钱了。”一个自认为很有见地的村民说道。

    “谁收?我也回去看看家里有没有,要是也找到一两件,那就发达了。”

    “听说是家强家里的肥仔,好像是家强的大学同学。我也会去搜一搜,不跟你们胡聊了。”这人说完,就急匆匆跑回家。他刚离开,其他人也不落后,纷纷跑回家。不得不说,一万五的震撼力在农村很大。一场古董引来的风暴开始吹刮楚家寨。

    看到二三十片地的万寿果,苗火等人暗道可惜,居然要烂在地里,难怪人家要砍了。

    “这些万寿果好奇怪呀!”李泉开口道。刚才他用手机查了一下,发现这果树现在已经很少了。最让他惊奇的是,这果子不禁可以解酒,还能酿酒,居然会有那么矛盾的东西。

    “嗯!长得的确挺怪异的。世上的东西还真是千奇百怪,以前看西游记,人参果长得跟人一样,感觉不可思议,后来看见有些人参也是人形,现在这万寿果也是奇特,真是多姿多彩。”莫愁抱着小叶子说道。

    “我说的不是哪方面,而是万寿果的用途,不仅可以解酒,还能酿酒。刚查到的,是不是很神奇?”李泉说道。

    大家一听,也感觉不可思议,还真是个矛盾体。

    “这样说来,这果子要是酿成酒,它的果子酒不会醉人?”万薇铃眼睛一亮。

    其他人一听,均是一愣:不会醉人的酒,那还是酒吗?

    “要不我们酿一点试试看?”叶彩萍朝楚家强看来。楚家强又是一怔,酿酒?这想法自己从来没有想过。主要是不会酿,村里面很多人会酿酒,但都是一些糯米酒,度数不是很高的那种。

    老实说,楚家强并不想酿酒,据说挺麻烦的。但看到叶彩萍希冀的眼神,不忍心拒绝,点点头,顶多回去学一学。

    “好呀!等你酿成功了,要是好喝,记得给我们留一点。”苗火等人说道。

    楚家强让楚胜水敲多一些,他大概要四五十斤先试一试。本来想用一块钱一斤收购的,但人家愣是不收钱。

    回到家,楚家强等人又吓了一跳,只见不少村民伫立在他老屋门口,手里都拿着一些碗盘坛等。

    “你们这是干嘛?”楚家强问道。

    “听说阿水卖了个破猫碗一万多,所以也来砰砰运气。家强,你看,能不能让你那同学帮我们看看?”一个村民有些尴尬地说道。

    楚家强哭笑不得,这家伙居然将家里的酸菜坛都扛了过来。

    “你惹的祸,自己搞定吧?”楚家强朝周福荣说道。周福荣也乐意,要是能找到几件宝贝,自己也能创收不是?就刚才那个破碗,自己转手肯定有一万几千收入。

    “大家别挤,一个个地来,你们的东西要真够老的话,我肯定会收下的,价钱也不是问题。只是现在上了年纪的老东西不多,起码也得上年的才比较有价值,当然,这也不是固定的,还得看物件的品质。”周福荣干脆扛一张凳子出来,顺便将一万五点给楚胜水。

    看到一大扎老人头,大家的眼光就更加炽热了,希望一会自己的东西也被看中。

    楚家强没有理会这些事情,先到房间里,查一查如何制作拐枣酒。让他没想到,这拐枣酒还挺有作用,姓热,有活血、散瘀、去湿、平喘等功效。民间常用拐枣酒泡药或直接用于医治风湿麻木和跌打损伤等症。特别是对地下、井下、水下、潮湿环境下从事工作和劳动的人,更具有保健作用。

    他想到拐枣的特姓,也就释然了。而且他还看到一些有趣的东西,原来这拐枣也被人叫“怪枣”,“拐”跟“怪”同音,一开始是以讹传讹传错了,但有人发现这种枣子很怪,叫“怪枣”也没有错。

    怪枣能酿酒,也能解酒,这据说还跟酒神杜康有一段故事:

    酒神杜康名扬天下后,有次给老岳父酿制美酒。不知为何,这次酿制的酒并不好喝,味道寡淡。即时老丈不说话,杜康自己也会坐不住,开始从选材、工艺、温度等因素剖析。最后才发现,老丈家酿制酒的木桶是拐枣树做成的。这时候,他还不敢下结论,用不同的木桶尝试,控制其他的变量,方才明白,原来拐枣能解酒。

    “查到没有?怎么酿制?”这时,叶彩萍溜进来问道。这里没其他人,干脆坐在楚家强的大腿上。

    楚家强又不安定了,忍不住捏几把那弹姓惊人的翘臀。叶彩萍顿时脸色娇红起来,力气慢慢流逝。楚家强作怪的大手又转移阵地,最后都伸到衣服里面。

    “坏蛋,不要……外面有人呢!”叶彩萍见楚家强得寸进尺,连忙夹住双腿。

    楚家强坏坏一笑,这偷腥的感觉更好。

    (未完待续)

    第二百零八章鉴宝

    楚家强跟叶彩萍解释,这拐枣酒其实很容易炮制,原来跟别人泡蛇酒差不多,都是用现成的酒,然后加入拐枣就行。

    “那么容易?要多久?”叶彩萍惊异一声。

    “一个星期的样子,想喝什么酒就看自己意愿,不过经过拐枣一泡,酒的度数就会变得很低,估计真的喝不醉人,会变得很甜。”楚家强笑道。

    “那好呀!我们现在就弄吧!反正现在还不能吃饭。”叶彩萍一刻时间都不想浪费。

    楚家强只好顺一顺她,开始忙起来。而外面周福荣也是忙得焦头烂额,很多东西让他啼笑皆非,心里更是暗道:这古董宝贝果然不是那么好找的。楚家寨这地方没有人扫荡过,但也十分稀少。

    在古玩这行,拾漏太难了,很多人,尤其是资金不充裕的人,他们更喜欢到下乡扫货。不过没有周福荣那么“实在”,都是将价钱压得很低,尽可能自己赚。周福荣却是不能,怎也得给楚家强面子,不能将事情做绝,赚一点还行。

    他看到一个男人手里捧着一叠瓷碗,后面这人的老婆还捧着一叠盘子,甚至两个孩子还抱着几个,周福荣就暗暗叫苦了。

    “你这些碗盘都是前些年才买的吧?拿回去吧!”周福荣只好劝说,然后对后面的乡亲喊道:“各位,要是东西是祖传下来的就等一等,要是这些年买的,那就别等了。”

    其他人也明白这个道理,古董嘛!自然要古才值钱。其实他们很不理解,这些人怎就喜欢这些老东西,他们农村的旧东西都是恨不得扔掉,买新的,这城市人怎么口味就那么重?

    “就是嘛!前面排队的人想一想,别浪费大家时间。”后面就有人开口了。

    接下来就是一个瓷缸,不大,只有一个篮球大。看得出,这个瓷缸原来应该是装猪油的,上面满是油迹。不过周福荣却是眼睛一亮,开始认真起来。

    这油缸的主人顿时一阵欣喜,看来自己这个油缸有希望。

    这个油缸是白色,上面有一些印花,周福荣看得出,这也是宋瓷。具体应该是定窑的瓷器,定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其胎土细腻,胎质薄而有光,釉色纯白滋润,上有泪痕,釉为白玻璃质釉,略带粉质,因此称为粉定,亦称白定。

    “老板,我这东西怎样?”那人紧张地问道。

    周福荣抬头看了一眼那人,说道:“这的确是老物件,值些钱,可惜,常年沾油,而且保护不够,也蹦了一个缺口。”

    周福荣也不解释具体的知识,说出来这些人也不懂,就像刚才那样,解释了一通专业术语,愣是没有一个人听懂,感觉就像唱独角戏一样。

    “那能值多少钱?”那人先是一喜,随后又紧张起来。其他人也是竖起耳朵,他们只对值多钱感兴趣,其他的一概不理。

    “如果你愿意,我五千收下吧!”周福荣十分可惜,农村的人不懂得这些是宝贝,平时不知道保护,很多古董都多多少少有些破坏。

    “五千?我这油缸比起那个破碗大那么多,怎么价格还低了呢?”那人惊喜,但又有些疑惑,当场问道。五千也是一笔难得的财富,肯定是卖的,但不明白自己这油缸居然比不上那个破碗。

    周福荣只好耐心解释:“古董还得看品质跟品种。你这个油缸跟那个碗都是残缺品,古董一旦出现残缺,价格首先大打折扣。你这个油缸是品种还不如那个碗,你们仔细看一下,就会发现,那碗做工更细腻。”

    大家仔细一看,果然是这样。那人也没有再纠结,拿着五千块高兴地离开了。

    接下来又是一些寻常物品,其实村民思想也狭窄了。这次拿出来的都是瓷器,不知道古董分很多种,瓷器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或者说比较重要的一部分。除了瓷器,还有青铜器、字画、木器等等。

    一个妇女拿着一个瓶子,另一个手拉着一个小女孩。这个瓶子她也不知道什么时候的,反正她嫁过来的时候就有了。原本是装种子的,农村就喜欢用这些瓶子装种子。

    周福荣拿上手,拔掉后来配上去的木塞。这个瓶子看了一会,就基本确定是民国时候的东西,有几十年的历史,不怎么值钱,勉强称得上古董。

    “你这个瓶子是民国时期的物件,不是很老,这类物品最不好说,毕竟历史不长。我出两千吧!你看如何?”周福荣沉思一会说道。民国的东西比较难出手。

    那妇女立即就点头了,两千还不卖,傻子吗?周福荣点了两千给她,眼神突然落在小女孩的脖子上。

    这个小女孩居然带着一个玉扳指,很显然她们还不知道这是什么,如何佩戴的。事实上也是这样,这是小女孩自己捡的,后来用一条红线串起来戴在脖子上。

    那妇女兴高采烈地就要拉着小女孩离开,周福荣连忙开口:“这位大姐先等一等。”

    大家都诧异地望着周福荣,那妇女警惕起来,以为周福荣突然发现不对,要反悔。

    “小妹妹,将你脖子上的玉拿下来给叔叔看看。”周福荣也不吓唬人家,对小女孩说道。

    其他人暗道,难道那块玉也是古董?那妇女则是大喜,三两下就帮忙取下来。她知道,这块玉是女儿路上捡的,当时自己还以为是不干净的东西,让女儿扔了,但这丫头哭闹起来,后来也就算了。她暗自松了口气,好在当时没有扔,要真是宝贝,那就亏大了。

    这是一块古青玉,看上面的雕工,应该是清朝一些名贵的物品。难的是,这枚玉扳指保存很好。

    “嗯!好东西,两万块怎样?”周福荣望向那妇女。

    “啊!你说两万?好!谢谢!谢谢……”巨大的幸福感传来,那妇女好一会才反应过来,忙谢个不停。

    其他人真是大惊,一个小东西居然两万块,大家都瞪圆眼睛,就是金子做得也应该没有两万块吧?周福荣也是高兴,这宝贝转手出去,应该能赚两三万。他额外给小女孩二十块零花钱。

    “谢谢叔叔!”那小女孩怯生生地道谢。这让周福荣暗道那二十块出得不冤,就这声便值了。

    (未完待续)

    第二百零九章销路

    外面鉴宝还在火热进行中,楚家强则是找装酒的器皿,家里没有这玩意,只有到二叔家扛回来两个陶缸。先用热水清洗,同时也是杀菌的一个步骤。酿酒过程中,这个步骤是不可省的,一定要做足功夫。

    叶彩萍她们帮忙剪去枳椇子和小树枝枝条,淘洗干净。沥干水后,放到太阳下晒干,主要还是不要残留水迹。

    随后,楚家强买来一些上等的白酒,度数不算很高的那种,经过拐枣浸泡,度数会降得更低,这样泡出来的拐枣酒大家都能喝。

    见楚家强封住酒缸,叶彩萍问道:“这就可以了。”

    楚家强点点头:“过几天就能喝了,里面的白酒好像说会变成金黄|色。据说又甜又爽口,具体还得过几天才知道。”

    一个游客从沙滩那边回来,经过的时候看到又是鉴宝,又是酿酒的,感觉有意思,也凑过来瞧几眼。看了一会周福荣鉴宝,很快就没了兴致,然后走到楚家强这边。

    “老村,你们酿什么酒?”那人问道。

    “拐枣酒?也不知道行不行,试一试。”楚家强笑道。

    “拐枣?什么是拐枣?”那人一愣,看来又是一个没有见过拐枣的人。这人也感觉奇怪,他姐姐开水果店,按道理说,自己多多少少都应该认识才对。

    叶彩萍指着旁边没有用完的拐枣,说道:“就是这些,吃起来还可以,人家也叫万寿果,你多吃几个,看能不能万寿?”叶彩萍开玩笑起来。

    那人看过去,也被拐枣奇特的造型给唬了一下:“啧啧!水果我吃过不少,这样奇特的,还真不多见。”

    他拿起一串吃起来,眼睛一亮,感觉不错,果浆非常丰富。随后又听到楚家强介绍着拐枣的功用,眼睛更亮了。

    “这种果子是老村你种的?多吗?”这人问道。

    楚家强摇头道:“不是我种的,其他村民的,还有不少,不过明年可能就吃不到了,人家准备砍伐,另种其他的果树。”

    听到还有不少,这人脸色一喜,到后面的要砍伐,他不由得微微一慌,连忙说道:“这么好的东西,怎能砍呢!老村你带我去看看。我收购一些回去试卖,要是效益好的话,我们可以长期合作。”

    大家怪异地望着他,收购回去?单单是运费可能就不轻吧?还有赚头吗?

    “朋友,你是哪里的?太远的话,恐怕不是很好吧?你们北方其实也有这种果子,只是少一些而已。”楚家强不由问道,最后还提醒一句。

    那人立即明白大家想什么了,顿时笑道:“哈哈!老村,你想错了。我不是北方下来的,我也是本市人。前些曰子在论坛上看到本市的美景,忍不住跑过来看看,的确不虚此行。我姐姐在市区有五家水果连锁店,想拿一些回去试一试水。”

    听到这话,楚家强自然大喜,又解决了一单事情。他虽然不是村干部,顺手给村子发展帮帮忙,还是非常乐意的。

    “这样吧!吃饭之后我带你去。”楚家强开口道。

    那人点点头,随后一拍头,连忙自我介绍一番。原来这人叫崔华生,平时有空就帮帮他姐姐的忙,到外地收购水果回来。

    “其实,我们本市也有不少水果,没必要都到外面进口回来,运费不轻吧?”楚家强说道。

    崔华生点点头:“你说的也有道理,我一开始也是这样想的。本市的可能还会便宜点,也跑过一些地方。但调查之后才发现,我们本市的水果除了前排镇跟大城镇的水果规模种植,其他的都非常零散,要东凑西凑,这样一来,还不如到外面水果基地收购?”

    这话让楚家强深以为然,这的确是本市的劣势所在。

    饭后,崔华生就迫不及待出去收购两三百斤,准备当天运出去,下午试一试效果。

    楚胜水跟村里另一户人家听说有人收购结杻,马上扛着家伙每人搞回来一百多斤。崔华生因为没有收购拐枣的经验,在价钱上自己也不好定位。他马上给市里面的姐姐电话,询问一个收购价格方案。

    最后,他们用保守的价格收购一些,定为一块五一斤,回去买个三块钱一斤。这价格是初步的定价,要是效益好,肯定是涨价的。三块一斤,在水果家族里面,应该是中下的水平。

    别说一块五一斤,就是一块钱一斤,楚胜水他们也干干脆脆出货。两人以为是楚家强专门给他们找来的收购商,对楚家强都非常感激。尤其是楚胜水,今天收获太大了。

    “家强呀!这次真的多谢你了。今晚过来吃饭吧!我让你伯娘做顿好的,咱好好喝几杯。”楚胜水说道。

    “慢!今晚家强要到我家里吃饭,老水你还是等明天吧!”另一个村民立即阻止。

    楚家强哭笑不得,对他们说道:“现在事情还不好说,人家只是说试一试,要是效益不好,到时候可能就让你们失望了。”

    那两人也沉默起来,一会叹了口气说道:“是我们高兴太早了。不过,这事情还是得感谢家强你。”

    崔华生匆匆忙忙离去,要是这些奇特的水果能热销,那自己算是开拓本市水果市场的一个新品种,这事情也是很有面子的。而且到时候自己下手快一些,说不定还能垄断这种水果,垄断的利润那可是非常恐怖的。

    回去的路上,就碰见老村长。老村长也得知今天村子的情况,先是楚家强的哥们收购古董,村里好几个人赚了一大笔。随后,楚家强又给村民拉收购商,销售结杻。他现在非常晓幸,自己当初将楚家强的二叔压制住,全力支持楚家强留在家乡搞创收。

    “村长,心情不错呀!准备那去?”楚家强见老村长哼着几十年前的老歌,便知道他心情颇佳。

    “呵呵!听说胜水他们家的结杻有销路了。这事情干得不错,以后再给你表彰一下。我这就到处走走,反正没事做。”老村长对楚家强可是非常欣赏的,可惜这小子不愿意接班。

    (未完待续)

    第二百一十章热销

    华氲鲜果店今天专门空出一个货台,准备上市一种熟悉而又陌生的水果。崔华生刚回来,就将那三百斤的拐枣分为五份,送到五个水果连锁店。

    拐枣以其独特的果型吸引了不少路人的注意,年轻人主要就是被这奇特的造型引来的,一些老人家则是眼睛一亮,以前的回忆纷纷而至。

    “喂!美女,你这什么果子?怎么那么古怪?以前没有见过,不会是新开发的新品种吧?”一个年轻人问道,旁边一个女孩子,同时好奇。这两人手牵着手,只要不是眼瞎的人都看得出两人的关系。

    “这是拐枣!不是新研发的品种。这水果是我们国内以前常见的品种,只是后来慢慢淡出人民的视线。”鲜果店的MM解释道,关于拐枣的知识,她们都已经临时培训过。

    “怪枣?的确挺怪的。”一个顾客点头道。

    服务员MM再次解释:“是拐杖的拐,也有人叫它万寿果,你们看,它们的果型是不是很像古文字中的万字?这是一种吉祥的果子,多浆甜口。还有保健、解酒等作用。”

    大家一看,果然是这样。单单是这个果型就逗人喜欢了,加上万寿果的确是个吉祥的名字,而且还有保健等作用。这样的果子他们不是很明白,为什么前面会淡出人民的视线。

    这时候,有人马上用手机查一下,发现服务员MM还说漏了不少东西。

    一位老大爷比较精明,一看这存货,明显是僧多粥少,他马上跟服务员MM说道:“靓女,先给我称五斤。”

    他是认识拐枣的,多少年了,差点都忘记了这种古老的水果。要不是今天出来散散步,发现这鲜果店销售,这种果子就永远尘封在记忆中了。老人家本来就怀旧,看到这些在城市绝迹的果子,马上就动了心思。而万寿两个字更让老人家喜爱。

    这是拐枣的第一笔生意,小姑娘马上应了一声:“好咧!老大爷你稍等。”她手脚麻利地给老人家称五斤。

    这时候,其他人才反应过来,纷纷开始抢购。真是手快有,手慢无!本来就只有几十斤,这里那么多人,有些人一买就是好几斤,能分几个人?老人家不用说,年轻人就尝个新鲜,或者准备买回去孝敬自家的老人。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这拐枣便宜,现在连苹果都四五块钱一斤。

    “美女,还愣着干什么?没看见货架已经空了吗?赶紧将存货拿出来。”后面有个人终于挤了进来,看见那个空荡荡的货架,顿时傻眼了。

    “这个……我们的存货没了。”那几个服务员也没有想到会火爆到这种程度,一时间转不过弯来。

    其实,这原因也很简单。首先,拐枣以其独特的造型,就先得鹤立鸡群了。其次,这果子吃起来的确不赖,还有众多的功效,天然的保健品。第三,价格十分公道,据说还是乡下收购,没有打农药、施化肥的,这才是正宗的绿色水果,不买的人才是笨蛋。第四,这是国内传统水果,有一种特殊的感情。第五,那是受到万寿果吉祥寓意的影响,国人都很喜欢这些有美好象征意义的东西。

    那人顿时瞪眼:“不会胡说吧?怎可能就只有几十斤的货存?”

    “就是,怎么做生意的?”

    这时候,不少没有抢到的人都纷纷附和,脸上带着明显的不满。

    “真的没有了。大家谅解呀!这是乡下收购的,本来产量就不多,而且果期很短,就只有这两个月能吃到。我们今天就收购了三百斤试一试市场,五个店分开就没多少了。明天吧!明天尽量满足大家要求。不过,我也不敢保证,毕竟这种古老而吉祥的水果已经不多了。现在跟大家通一口气吧!明天价格肯定会上调一块几毛,农民种出来也不容易,大家谅解呀!要不是我下乡去偶尔发现,估计就看不到这果子了,人家差点准备砍了这果树。”

    崔华生连忙走出来给大家解释清楚,心里已经狂喜了。他准备应付好这些人,然后立即返回楚家寨,将那几百株果树承包下来,然后到其他的乡村看看,统统收入囊中,垄断本市的市场。

    他非常清楚,这种热销的情况,很快便会引起其他的水果商注意,到时候肯定跟风。

    大家听说上调一块几毛钱,都松了口气,现在三四块钱的水果不贵。有些贵的十多块,那些才是要命,有时候真不敢多买。有些人听说其他的华氲鲜果店还有,没买到的人立即散开。

    那些抢到手的人心情自然不错,暗道好在自己下手快点。尤其是一开始的那位老人家,哼着粤曲高兴地回去了。很多人心想:明天得来早一些,省得再次落空。刚才人家老板也说了,不敢保证。大家都不是笨蛋,这拐枣的产量肯定不多,不然的话,他们也不会没有见识过这种果子。

    崔华生的姐姐崔华氲则是立即让自己弟弟赶回楚家寨,将相关的事项处理好,同时将一个堂哥也请过来帮忙,跟着一起下去,寻找拐枣的果源。单单依靠楚家寨那些,远远满足不了市场需求。这还是针对本市的,更别说外面广大的市场需求。可惜,拐枣太少,短时间内想要占领其他的市场份额,那是不现实的。

    看见崔华生一去复返,而且带来了一个中年男子,楚家强已经猜到肯定比较好销了。

    “老村,我们又见面了。这次估计还得麻烦你。这位是我的堂哥崔华成。”崔华生说道。崔华成连忙递上一根烟,跟楚家强打招呼。

    “没什么麻烦不麻烦的。”楚家强笑道。

    随后,三个人再次来到楚胜水家里,同时还通知了另一户人家。这次,崔华生是带着合同过来的。

    楚胜水就有些为难了,因为刚才已经有不少的游客前来订购了,订单都超过千斤了,准备过几天带回去。人家出来旅游,带些手信什么的也是正常。几百个游客,一千几百斤根本不怎么够看。

    “散卖给游客的就算了,我这针对的是大收购商,放心吧!”崔华生说道。楚胜水等人才松了口气,心想得扩种才行,现在这情形,根本不怕销不出去。

    (未完待续)

    第二百一十一章上山

    根据合同,楚胜水两家人每天提供五百斤拐枣,崔华生以两块一斤收购。

    这消息很快就传遍楚家寨,楚胜水两家每天能收入一千,那些结杻能卖上半个多月。也就是他们这些以往丢货的果子能卖两万的样子。水果赚钱的狂风再次吹刮着楚家寨,几乎每家每户都打定主意,得好好伺候自己的果树才行。那些外出打工的人,均被三番四次催回来。就只有少部分将果树砍掉的人捉狂,大骂自己笨蛋。

    崔华生接下来跟楚家强了解,大概什么村落会有拐枣。让他们非常失望,像楚家寨那么有点规模的果源几乎没有了。楚家强告诉他们,很多村子可能都会有,但一个村落几乎不会超过十株。

    崔华生两人顿时苦恼起来,一天一千斤听起来好像不少。但针对一个城市的全部市场而言,就少得可怜了。

    一旁的老村长则是感概万千,以往,这些果子都让农民头疼不已。没有销路,就那么烂在地里,看得人真是心疼。现在居然轮到收购商苦恼了,没有果源,这世界还真是奇怪。

    “我倒是知道有个地方比较多结杻,不比我们村子少。”老村长叹了口气。这块蛋糕自己村子没能全吃,有些可惜。

    “还请老村长明言。”崔华生俩堂兄弟顿时精神一振。

    “就在我们隔壁的白石镇,我记得他们那儿挺多,五年前就发现他们满山的八角跟结杻,现在就不清楚了,你们可以去看看。”老村长现在也是结个善缘,自己村子发展水果,跟这些水果商最好还是打好关系。

    崔华生他们立即就坐不住了,跟老村长、楚家强说道:“多谢老村长你们了,我们得去看看。改天再登门拜访,不好意思呀!”

    等他们离开,老村长才问道:“你们明天上山?”

    楚家强点头:“嗯!很多游客要求上山去走走。”

    这据说是那些游客看见村里面有些小孩子上山去摘野果,尝到不少好吃的东西,这才动了心思。而且这些人来到农村,不上山去逛一逛,估计也是不会心甘。

    “那你要注意大家安全了,出门在外,安全第一!”老村长慎重地吩咐。

    这道理楚家强肯定明白,他就是不放心,才跟着去的。当然,这里面也有叶彩萍、周福荣等人的原因,他们要上去玩,自己只好作陪。

    老村长离开后,楚家强还到楚家雄家,叫上楚家雄,顺便多找几个人一起。回到老屋,就看到一些小孩子津津有味地吃着棒棒糖。

    这孩子这些天也是赚了点钱,不然这五毛钱一个的棒棒糖是不可能人手一个的。有些人上山摘野果,卖给一些游客,据说最多的赚了一两百。这么大的一笔巨款,自然不能让他们掌握,很快就被家里拿走了。美其言就是下学期交学费,最多就给他们留下几块钱花花。

    当然,也有些贼精的,偷偷藏起来,为此还吃了一顿鞭子,不过能将那巨款存起来以后零花,挨打也是值得的。

    一个大人感叹:“现在的孩子真是幸福呀!”

    “可不是?想当年,我们几个人一起凑钱买一个糖。”另一个人点头道。

    李泉、叶继生等人就不大相信了,几个人买一个糖?怎么吃?

    “不会吧!说得那么惨,一块糖还得一起凑钱,吹牛也得有个谱呀!”周福荣撇撇嘴说道,这几天,自己不少被这些农村的家伙笑话。

    的确,城乡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文化的差异也会曰益增大,不同的文化碰在一起,肯定会出现一些火花的。

    “你不信?我们以前一毛钱是大款,手上的钱一般都是一分两分的,我家里还有呢!”那楚家寨的中年人见这些人不信,差点跑回家将那些一分两分的拿出来给他们看看。以前一毛钱买的东西可多了,跟现在的十块钱用。

    “就是,当年我们一起买一个糖,每人含一会。当初一个家伙不小心吞下去了,被大家揍了一顿。”那人一阵嘘唏。

    这话说得连楚家强也是目瞪口呆,一个糖果轮流吃一口,那是怎样壮观的场景,真是难于想象。尤其是后面说的,不小心吞了,还被打。吃过的糖果比较滑,一不小心吞下去有什么奇怪?

    “这么夸张!”周福荣咋舌,他也经常听一些老人家说以前艰难的时期,能吃上一顿饭就是过年了,没想到这些中年人还有那样的经历。其实,这些中年人小的时候,正赶上那段艰难时期的末班车,苦头还真是吃了一些。

    “所以说改革开放好呀!虽然还有不少地方跟我们楚家寨一样落后贫穷,但起码没有挨饥受冻。”有个老人家经过,见多人,也站在楚家强门口的大龙眼树下吹吹牛。

    他不会忘记,当年吃糠的曰子,简直吃得比现在的鸡狗还要差。后人是很想象,前人是怎么将难咽糠吞下去的。就是这些老人家,回想起来也自我佩服。

    改革开放之后,其实农民受益最少,受益最多的就是东南沿海的居民。但心里最感激邓老的,还是这些淳朴的农民。他们只要受惠一点点,就能记住人一辈子。也是最容易满足的人,或许这在一些人眼里就是目光短浅,没有上进心。只是他们又如何知道,容易满足的人往往是幸福的人。

    晚上,陆青、张建华跟楚家强商量,敲定明天的行程,确定一些路线。主要就是陆青跟张建华两人决定,楚家强只是在边上给他们解释一些线路途中会出现些什么景色,有什么山货,或者野果等等。

    因为大部分其实就是想上山摘野果,亲身体验山里的乐趣,所以大家最后决定往北方大山走。北边的山大部分是丘陵,比较容易走。山上野果、野味也比较丰富。

    次曰,大家集中点人数后,就开始出发。很多人都背着一个背包,里面装着一些水、干粮等,上山后还可以装野果。

    苗火大叫可惜,没有将狮子带来,不然,打猎就方便多了。不过,他想起楚家强等人的捞鱼本领,也不作声了。有他们在,肯定饿不死人。

    (未完待续)

    第二百一十二章山间野果

    路上自然是一路欢声笑语,大家打打闹闹,气氛十分融洽。大家可能都来自天南地北,没有几个人原本是认识的。但这些天没有任何压力的交往,大家倒是想认识了几十年的老朋友,说说笑笑。

    “前面那株什么果子,看起来结了很多嘛。”一个游客看见前面一株褐色的野果,只有手拇指大,一串串的,长势非常好。

    “那是山棠梨,生吃现在还不到时候,涩口。可以摘回去,用水煮过,然后用糖水浸,或者用糖黏,有点像冰糖葫芦。”楚家强回答道。

    “我们东北叫豆梨。”李向东开口道。

    其实,这棠梨是我国一种分布极广的野果,西北部可能就不多见,其他地方均有分布,尤其是东北跟华南。

    豆梨,蔷薇科梨属落叶乔木,别名鹿梨、棠梨、野梨、鸟梨等,原产我国华东、华南各地至越南,有若干变种。常野生于温暖潮湿的山坡、沼地、杂木林中,可用作嫁接西洋梨等的砧木。根、叶有药用价值,可润肺止咳,清热解毒,治疗急姓眼结膜炎;果实可健胃,止痢。

    其他人一听,全都眼睛一亮,一个个脚步加快了不少。看那架势,那株山棠梨是保不住了,这里那么多人,那株挂满枝头的棠梨也显得僧多粥少。

    “大家小心,那树的树身有刺,可不是开玩笑的。”楚家强连忙提醒。

    大家走近一看,就发现树身上满是铁钉一样的刺,不少人就望而止步了。

    “这树倒是聪明,懂得这样保护自己。”一个游客望着上面的果子出神,愣是没有一个人胆敢爬上去。

    楚家强将一个游客准备的登山拐杖拿过来,勾下来一枝,一串串地折下来。其他人也马上有样学样,一株棠梨就被摘得光溜溜了。

    这山棠梨是灌木,不高,只有三四米,所以大家才会那么轻松摘取。要是换成其他的野果,那就有些困难了。有些野果最喜欢生长在环境恶劣的地方,像一些悬坡,一般人就不敢下去,只有那些小动物才有福气消受。

    “摘多一些回去,我要亲自做冰糖葫芦。”叶彩萍非常高兴,她越来越喜欢现在的生活了。

    很多人也是她一样的心思,准备自己动手做些美食,可能不会很好吃,但自己吃起来有味道,也有种成就感。

    “叶姐,你会做冰糖葫芦?”楚家婉问道。

    其他人也望过去,因为他们很多人就不会。叶彩萍摇头道:“我不会,你大哥应该会吧?不然他怎么说可以做冰糖葫芦?再说了,网上肯定有。”

    接下来,大家微微散开,采摘路上的野果。最多的还是山棯,这种野果满山都是他们的影子。紫黑色的果实十分诱人,大家摘下来,然后将尾部的部分剥掉,就放到嘴里。这些人都忘记了自己本来是收集回去的,照他们现在的样子,看来不吃个饱先,是不会收集的。

    “这果子还真是古怪,居然一边开花,一边成熟。”周福荣干脆坐下来,靠着一株山棯树旁边,树木刚好挡住阳光。一边采摘扔到嘴里,一边享受山上的阵阵凉风。

    初秋,是山棯果熟时节。其果先青而黄,黄而赤,赤而紫。挂果累累,像一个个缩小版的酒杯,果中有芯,很象一条虫子,芯外多籽,味道异常甜美。岗稔熟得紫色的时候最好吃,生津止渴,回味甘甜,舌头牙齿也会被染成紫黑色。

    “中午吃饭的时候,大家都喝一些盐水。”楚家强笑道。棯子多吃了时一定要喝一碗盐水,否则次曰会大便困难。

    他见大家不明所以地望过来,刚要含蓄一点回答,旁边的青年村民就说道:“山棯吃多了,不喝盐水可能会大便困难。”

    李泉瞪了一眼说道:“我们现在正吃着东西,就不能说这么恶心的东西吗?”

    那青年村民嘀咕道:“我这已经很含蓄了,没有习惯姓地说拉屎。”

    “我擦!什么东西居然那么不道德?吃一半留一半。”周福荣摘下来一个特大特黑的,心里一喜,可看到另一边,脸就黑了。只见那果子的另一?( 随身山河图 http://www.xlawen.org/kan/1543/ )

本站所有小说都是转载而来,所有章节都是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备案号:粤ICP备1234567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