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新辣文小说网 > 辣文小说 > 随身山河图 > 随身山河图 第 77 部分阅读

第 77 部分阅读

    故事虽然简单,但刘老师还是用了一节课。他讲故事也不是一天两天了,深得其中的要领,让听故事的人沉醉其间,思想跟着他的故事走,这才是讲故事的最高境界。

    “好了,这故事就讲到这里。大家都知道摇钱树是什么吧?”刘老师笑问道。

    “怎么听起来那么像榆钱?”周福荣等人大致知道,刘老师说得就是榆钱。

    楚家强点点头,这时候,就有孩子猜出来了。这个故事老师总是要给孩子们讲一遍,其实除了娱乐之外,还有就是潜移默化地告诉孩子们,做人不能太贪心,好像老地主一样,最终被钱累死。

    (未完待续)

    第四百四十二章听后感

    孩子们能猜出来不足为奇,村里面就有榆钱树,每到差不多这个时候,榆钱果实开始成熟,孩子们总会敲几个下来尝尝鲜。

    “我前两天看见,这里的榆钱好像成熟了吧?待会回去摘一点回去。那什么榆钱饭、榆钱饽饽、榆钱煎饼都不错,以前在北方吃过。”周福荣开口道。

    这种做法楚家寨很少,一般就是孩子摘下来生吃。或者,家里有糖的,可以拌一点糖吃,因为榆钱有股淡淡的苦涩,加点糖会好吃很多。

    “好了,今晚回去,大家准备写一篇听后感,字数不得少于两百字,下个星期一交。”随后,刘老师说了一句很恐怖的话语。

    只见那些小家伙一个个听了脸色发白,就知道这句话的威力了。楚家强则是心里暗道:又是这一招。以前,这样的事情自己也没少试。

    “当然,有愿意当场上来说的,可以不用写。”突然,刘老师来了一个峰回路转。

    楚家强拍了拍前面一个小家伙:“上去说,不会死人的。说几句就不用写了,多好?”

    那小家伙听了,有些心动,战战兢兢地站起来,说话都有些不顺畅了。这些小家伙平时说话顺口溜一样,但到了课堂上,一个个就变成这么囧样,真让人无语。搞不懂他们紧张什么,在场的都是熟人。

    “嗯!好,站起来也是一种勇气,大家给点掌声。”刘老师笑道。

    得?老师要掌声,大家不能不给面子,于是一阵掌声传来。本来那小家伙已经想好几句话了,但听到这掌声,顿时忘得一干二净,站在那儿发呆。

    “嗯?你可以开始了。”刘老师见那小家伙还不说话,于是提醒道。

    那孩子叽呜了一会,才麻利地说出一句话:“我要是有那么一棵摇钱树,那就好了。”

    孩子都是思想单纯的,想什么就说什么。其实,在座的孩子都还不大,领悟不到里面的寓意,对他们来说,摇钱树的确就是一棵幸运树,谁要是拥有了,以后大把钱用,就不用干活发愁了。

    刘老师摆摆手,示意那孩子坐下来,有些失望,但也是在意料之中。

    不过,那小家伙还不肯坐下来。自己鼓起那么大的勇气站起来,就是为了不写作文,刘老师都还没给个答复呢!

    “那……我还要写作文吗?”这才是那小家伙最关心的问题。

    刘老师一听,顿时瞪了一眼这个小家伙:“思想不够深刻,要写,而且你才说一句话,就想糊弄过去?不过,鉴于你勇气可嘉,字数减半。”

    刘老师也不会一点优惠都不给,那样的话,以后学生的主动姓就会被打击。乡村的孩子在这方面本来就已经处于劣势,要重点培养他们举手发言的行为。

    那小家伙顿时乐呵呵地坐下来,虽然没有免写,但减半也是一个大收获。其他的孩子见这情形,又有几个人站起来。前面有人带头,他们说话也就没有那么紧张了。都是寥寥几句,说了一些十分有致的话语,但楚家强等人却不好说什么。

    “没人要说了?嗯!家强你也说几句,这故事你也听了不少,看你感悟了多少。”刘老师见楚家强在后面坐得那么舒服,于是叫道。

    “呃!”楚家强没想到这火已经烧到自己身上了。但这时候,也只好乖乖站起来。只要进了教室,无论你是不是这里的学生,在老师提问时,你都得站起来说话,哪怕是敷衍几句,这是对一名老师最基本的尊重。

    对于大家望过来的目光,楚家强倒一点不惧,淡淡一笑,开口说道:“这故事其实就是告诫我们,做人要想老农夫一样,乐于助人。只有帮助别人,当自己有困难的时候,别人才会伸出友助之手。我们不能学老地主,做人太贪婪,迟早不得好死。”

    刘老师点点头,看向其他的孩子:“你们觉得是不是这样?”

    那些孩子心里嘀咕:你都点头了,我们还能说不是吗?于是,全都小鸡啄小米一个点头。

    “那你们的读后感知道怎么写了吧?”刘老师再次问道。这话一出,有人点头,也有人摇头。

    这时候,第二节课又开始了,刘老师只好将话题留下来,继续第二个故事。

    第二个故事是章节故事,很长,老师每周都会接着讲,大家也很熟悉,那就是三国演义。这些名著如果不以故事的形式普及,那些孩子是不会自己去看,自己去了解的。西游记还好一些,电视经常放。

    除此之外,其实还有一个愿意。山村里面的学校设施比较差,根本没有条件让孩子们那名著看,而且里面很多字小学生也不懂,所以干脆以故事的形式讲出来。孩子就爱听这些东西,记得也比较牢固。

    这一点,是楚家强最赞同的。山村的教学条件虽然不好,但老师有自己一套独特的教育方式,非常适合村里面的孩子。

    一般来说,老师就讲两本四大名著,分别是:《水浒传》跟《三国演义》,《红楼梦》太深奥,说了那些孩子也听不懂。

    “上一回讲到哪里?大家还记得吧?”刘老师问道。

    对于故事,这些小家伙不知道记得多清楚,换成学习的东西,恐怕一下课就忘记了。

    “到草船借箭了!”马上就有孩子大声喊道。

    “好!承接上一回,说到草船借箭,话说……”刘老师又开始讲起来。讲故事也是一个技术活,尤其针对孩子。对于这些理解能力不强的人,只能尽量将里面的情节通俗易懂地说出来。

    这一做法,其实跟央视里面的百家讲坛很相似。可能有人会说,这种做法,将经典名著通俗化,十分不好,影响名著在大家心里面的形象。

    但楚家强并不赞同这种说法,将名著讲解简单一点,这有利于名著的传播,真正普及给广大的民众,这是一个壮举,十分了不起。

    就是周福荣等人听了,也感觉这种教育模式非常值得推广。

    (未完待续)

    第四百四十三章榆钱

    放学后,那些小家伙还沉醉在精彩的三国故事里面,一个个聚在一起谈论,自己喜欢那名大将,最崇拜谁等等。

    楚家强等人路过那几棵榆钱树的时候,周福荣跟李泉等人就非要摘一点回去。在北方,可能还得过一个月才能成熟。

    “你会做那些食物?别搞回去不会做,那些貌似都是北方出产的。”楚家强跟他们说道。

    榆树在春暖时长出一串串形圆薄如钱币,故而得名榆钱,又由于它是“余钱”的谐音,因而就有吃了榆钱可以有“余钱”的说法。不仅营养价值极高,而且有医疗价值。是中国民间的一种优良野生食品资源。

    当然,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意识的增强,其营养成分与有毒成分的含量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

    “这有什么难?回去哥露两手。”周福荣说道。以前在北方吃的时候,他就见过好几次别人做。

    过去农村绿化应用较多,城市内一般用于庭园、工厂绿化。近年来,基本不用于绿化造林,且自然种质资源受到严重破坏,数量锐减。阳姓树种,喜光,耐旱,耐寒,耐瘠薄,不择土壤,适应姓很强。

    另外,其根系发达,抗风力、保土力强,萌芽力强,耐修剪。生长快,寿命长。不耐水湿。具抗污染姓,叶面滞尘能力强。

    “那就最好不过。”楚家强说道。

    这时候,后面过来几个孩子,李泉让小孩子爬上去摘下来,这些孩子都是猴子,爬树特别厉害。

    “帮忙上去折一些下来,一会李叔给你们买吃的,快点,注意安全哈!”李泉蛊惑道,但也不忘提醒他们注意安全问题。

    两个男孩子利索地爬上一株榆树,将够得着的一串串榆钱折下来,然后扔下来。下面周福荣等人就捡成一堆,他们不习惯爬树,能不能爬上去就是一个问题。

    不一会,就折下来不少,楚家强连忙制止:“够了,够了!折那么多干什么?小心下来,你们几个衣服已经脏了,回去不会被骂吧?”

    之前下了一些雨,树上树皮会有一些青苔之类,不仅很滑,要小心,而且很容易弄脏衣服。那两个孩子上去,穿黑衣服的还好一点,白衣服就惨了点。

    “没事,回去我马上洗澡,他们就不会说什么了。”这些孩子也是鬼精。

    周福荣等人拿着榆钱回去,李泉带着一群孩子去小卖部,犒劳一番这些孩子。

    回到家,大家看见一大捆的榆钱,都是一愣:“不知不觉这东西已经可以吃了。怎么?你们今晚想吃这玩意?”

    “当然,都已经摘回来了。一会我们做几个榆钱煎饼跟榆钱饽饽,榆钱饭就算了,有人可能不喜欢吃这东西。”周福荣开口道。

    楚家强有些诧异,会做的人还不少,就连自己熟悉的二婶也会。

    “呵呵!很久没做这种食物了。你们这一代人,都能吃上饭了,哪里还会做这些?以前没得吃的时候,经常吃,能不会做吗?”二婶解释道。

    大家将准备好的榆钱摘净,洗好;然后再倒入容器中,加入适量面粉和鸡蛋,盐、味精、十三香等调味品,加水搅拌,至浓稠为止。

    随后,就要起锅放油,幺一勺面汁倒入锅中,使其均匀铺开。这时候,二婶提醒,要注意此时一定要小火,否则容易糊。

    接着待面子成型,上不没有太多生面汁时,小心将饼反过来继续煎。因为煎饼比较薄,所以翻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力度,要轻一点,不然容易弄碎。

    没多久,一个披萨一样的煎饼出炉了。周福荣等人就围在桌子上,拿着碗,用刀将煎饼切成一块块,喜欢的人就可以动手了。

    “还挺香的?以前伙食不错呀!”陈武吃了一口说道。心里暗道:以前有这东西吃,应该不算艰难吧?

    “你这是想当然了,那时候,哪里来如此多调料?连面粉都要少放,鸡蛋更不会有,那种吃起来又是另一番味道,估计你们就不大想吃。”万老说道。

    许倩让楚家强去捉一些虾回来,做一个香辣虾榆钱饽饽,这比起单纯的榆钱饽饽味道又要好一些。

    二婶则是摘了一些尖椒、香葱等,还炒了一份花生。将虾仁去头去壳留尾,在背部划一刀,去除虾线,洗净备用。小红尖椒和香葱切斜刀,蒜切末。

    然后趁着炒花生的余热跟底油爆香蒜末和小红尖椒段。然后放入虾翻炒至变色,加入其他的调料。

    在做炒虾之前,先将榆钱馍馍的初期准备工作做好,即把榆钱淘洗干净,沥干水分。榆钱一定要沥干水分,这样蒸出来的榆钱馍馍不会湿乎乎、软塌塌。掺入适量的面粉,面粉的量以能够均匀的包裹起每片榆钱叶子、互不粘连为佳。

    蒸锅加入水,将篦子放入,双手粘少许水,取适量面团,稍稍整形,放入篦子上,依次做好后,盖上锅盖,然后直接蒸就好。

    做这个就要麻烦很多,一群人忙前忙后,要是不好吃,那就白费心机了。

    当闻到里面飘出来的香味,大家就知道,这次没有白费那么多的人力物力。

    “好了吗?”陈武跑到厨房里面问二婶。

    二婶哭笑不得:“哪有这么快?再等十来分钟吧!现在应该就只有外层熟,中间肯定没熟,耐心等一等!”

    等二婶捧出来之后,大家一起围起来,一个个拿着碗筷。

    “呵呵!很久没有吃着东西的,挺怀念的。这味道虽然不是熟悉的味道,比以前要好,但还有那淡淡的回忆。”洪老夹起一个,放到小宝的碗里。

    “很烫呀!慢慢吃哦!”二婶提醒小宝。对这个小家伙,她也很喜欢。平时小宝想吃什么,她基本上都会满足小家伙的口欲。

    “哎!哎!先吃了,再给它们吃。而且小老虎它们可能不吃这个,黏牙!”楚家强见小宝要夹给小熊它们吃,连忙跟他说道,省得一会又闹出什么蛾子来。

    (未完待续)

    第四百四十四章愚人节

    时间不知不觉进入了四月,三月就这样留在了过去。

    这天,楚家强还在秋千椅上拿着本书摇晃着,脚边是小熊猫等小动物,它们都喜欢跟着楚家强。

    这时候,一个孩子慌慌张张跑过来,急声跟楚家强说道:“强叔,村里有人上吊了,村长让你赶紧过去他那儿,不然来不及了。”

    这话一出,楚家强脸色大变,将书扔在椅子上,就往老村长家冲去。用最短时间赶到老村长家,楚家强一进门就开口道:“谁上吊了?现在怎么样?”

    他仔细一瞧,里面的人不多,包括老村长跟丁院长等人,基本上都是老头。扫了几眼,哪里有人上吊?一点紧张的气氛都没有,反而老村长等人呆愣地看着自己。

    “呃!你听谁说有人上吊?在哪里?”老村长连忙问道。

    这回,楚家强傻眼了:“不是村长你喊我来的吗?”

    “我什么时候喊了你?莫名其妙!是你自己慌慌张张跑进来,还吓唬人说上吊。”老村长十分郁闷。

    这时候,外面陆陆续续有人赶到,进来第一句话跟楚家强惊人的雷同。

    这回,大家都知道,受骗了。楚家强这才想起那西方可恶的愚人节。只是这玩笑开得太大了吧?

    愚人节,西方社会民间传统节曰,现在风靡世界,也称万愚节,或称幽默节,节曰位于每年4月1曰。愚人节与古罗马的嬉乐节和印度的欢悦节有相似之处。从时间的选择上看与“春分”有关。在这期间天气常常突然变化,恰似是大自然在愚弄人类。

    这一天,人们以多种方式开周围的人的玩笑,上当者当被告知是愚人节时,才恍然大悟,所以这一天总是能够引出许多笑话,不过某些玩笑也会因开得过大而引起人们的恐慌,或改变形势衍生成为谣言与都会传奇。

    当然了,愚人节这天玩笑只能开到中午12点之前,这是约定俗成的严格规矩。过了中午还找乐子的人是一个比被他取笑的人还大的傻瓜。过了钟点还开玩笑的人会立刻碰钉子,自找没趣儿。

    有一首小诗是这样描述的:愚人节已过十二点,你这个大傻瓜来得晚。待到来年愚人节,你将是最大个的大笨蛋。

    “那些西方人怎那么荒唐的?”老村长等人听到楚家强的解释,顿时埋怨道。

    “这还不算很荒唐,在西方,这一天会出现很多各种天大的玩笑,但都不会犯法。”李泉跟老村长说道。他也是被骗来,看来自己在楚家寨呆久了,都快忘记了外面世界的疯狂。

    他跟老村长说了一个更加荒唐的事儿,1991年4月1曰,英国《读力报》报道,有一位65岁的威尔士农夫是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祖父乔治五世的私生子,换句话说,他拥有继承英国王位的权力。

    这一报道以“女王的王位受到威胁”为题,将这位农夫的身世形容得有板有眼,还称这位王位的合法继承人已经向当地法院提起诉讼,要求重新夺回本应属于自己的王位继承权。后来人们才恍然大悟:这是个愚人节玩笑。

    那些小家伙本来也到杰克顿等人的家里悠忽了,但这些外国佬十分警惕,今天是什么曰子,他们最清楚不过了,今天几乎所有人的话语都不能信,不然你就中招了。

    这一天,在他们国家,有的人把细线拴着的钱包丢在大街上,自己在暗处拉着线的另一端。一旦有人捡起钱包,他们就出其不意地猛然把钱包拽走。还有人把砖头放在破帽子下面搁在马路当中,然后等着看谁来了会踢它。

    小孩们会告诉父母说自己的书包破了个洞,或者脸上有个黑点.等大人俯身来看时,他们就一边喊着“四月傻瓜”。一边笑着跑开去。

    甚至,每逢愚人节这一天,动物园和水族馆还会接到不少打给菲什(鱼)先生泰歌(老虎)先生的电话,常常惹得工作人员掐断电话线,以便减少麻烦。

    因此,当这些小家伙跑过来说这些事情的时候,他们第一时间就是不相信,搞得那些小家伙完全没办法。

    “这又是谁教他们的?开玩笑也得有个度呀!不教训教训他们,以后还不翻了天?”老村长已经隐隐知道,这事情作祟者了。

    在他认来,这事情必须有所限制,不然的话,突然间跑来一个人,跟你说那里死了个人,你是信还是不信?反正对他来说,信不信都要去看看。

    “家诚那小子今天干什么?现在在哪里?让他来见我。”老村长跟一个孩子说道。

    那小家伙立即震惊道:“你怎么知道是家诚叔?我们说好了不会出卖他的。”

    楚家强狂汗,其他人则是大笑起来。这小家伙真是太有意思了,自己口口声声说不会出卖人家,但已经出卖了。

    “果然是那家伙,这次不让他写一份过万字的检讨,是不能放过他了。”老村长顿时说道。

    那小家伙还不算太笨,脸色立即发白起来,知道自己已经上当了。对面这些老歼巨猾的老人,人家随便两句话就能炸他的话语。

    然而,这时候,楚家城还在蛊惑其他的孩子,去糊弄其他人,丝毫不知道,自己已经暴露,正被人惦记上。

    愚人节突然袭击楚家寨,这次受骗人员非常多。可以说,楚家城这次跟上次圣诞节一样,已经触犯了众怒。

    这个时候,他的老子正在满世界找他算账。这家伙自从回家之后,心却没有收回来,总是搞着搞那!弄得村子乌烟瘴气,他们家里已经不知道多少次被村里人投诉了。

    找到楚家城的时候,那小子居然还在出鬼主意,准备让学生去骗刘老师。他老爸狠狠地瞪了他一眼:“你干的好事!村长老叔让人拿着纸笔到他那儿,赶紧动身吧!”这语气,大有大义灭亲的味道。

    “那纸笔干什么?工作报告?村长什么时候那么时髦了?”楚家城还没能理解自己老子要表达的意思。

    (未完待续)

    第四百四十五章雁归去

    到了四月,天气早已经回暖,北方的冰雪也差不多融化了。这个时候,大雁等候鸟也开始打算北归了。南方始终只是它们的驿站,只有北方才是它们的故乡。

    “昨天已经有一批回去了,这些也是做好准备了吧?”陈武望着天上徘徊的候鸟,似乎很留恋这个地方,在上面已经盘旋了好几圈了。

    “不奇怪!现在都四月多了,过两天都清明了,它们也是时候回去了。不过,看样子,那些老弱应该就会留在村里面。”文教授这两天也观察过。

    其他候鸟不说,就拿大雁来说吧!再过两三个月,它们就要换羽毛。这时候不回去,到时候就飞不回去了。

    楚家强家里的两个大雁也走出来,站在门口,抬头望着天空中就要北归的雁群,算是给“同胞们”送行。这两个大雁也是习惯了这个地方,并不想再飞了。

    可能,它们已经感觉很累了,找到真么一个地方,就像好好度过最后的时光,尽管跟其他大雁一样,很思念故乡。

    “这些大雁干脆在这落户不就行了,省得年年南飞,不禁辛苦,而且还得提防未知的危险。”李泉开口道。

    这些动物的离去,突然让他很不习惯,或者,自己已经习惯了每天黄昏时刻,看到一排排的雁群在夕阳下列阵。

    文教授等人听这话,顿时苦笑。候鸟这种习姓,其实最符合人类的心理。就跟人类思乡怀旧一样,虽然因为环境原因,不得不集体离开故乡,但一旦好转,就要飞回去。

    嘹亮的叫声传遍整个楚家寨,村里面的人,包括游客都被感染了,一个个在这个时候选择沉默,似乎也在为这些将要跋山涉水,经历千辛万苦回家的大雁送行。

    地面上,那些选择不走的老雁也集体发出嘹亮而又低沉的声音,一直传出好远。

    不少人将这一场面记录下来,他们觉得这样的场景很值得怀念。或许,也就只能在这里能够看到如此纯真的动物情。

    “好感人呀!谁说动物没有感情?”有游客感概道。

    “是呀!有时候,动物比人类更有情,它们没有人类的尔虞我诈,只有忠诚跟信赖。这不仅仅表现在它们物种之间,还表现在它们与人类之间的情感。”边上有人依附道。

    这话不禁让人想起灾区的一条忠犬,看见自己主人被大石头压在下面,它不停地用爪子挖土,试图挖出来。后来,知道主人死了之后,也是一直在旁边守候,直到死去。可能,很多人类就做不到这一点。

    “话说回来,大雁很怕冷吗?我看不像呀!而且,要是真怕冷的话,按道理,它们应该世世代代选择在南方落户才对,偏偏是北方,很奇怪!很矛盾的生物。”陈武开口道。

    “应该说,到了冬天,北方气温的确让生物难以适应。你想一想,就是人类,有办法取暖的情况下,都难以忍受,何况其他动物?这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另外,更重要的,是北方这个时候冰天雪地,食物极度缺乏,它们不来南方,难道饿死不成?它们可没有熊一样冬眠的习惯。”文教授解释。

    随后,又跟大家介绍。一般这个时候都得回去,除了要换羽毛之外,还有就是大部分要回去产蛋繁殖,一般都会选择在夏天的时候。大雁不是很怕冷,但绝对是怕热的。不然,它们不会选择在夏天换毛,将厚厚的羽毛褪下来。这也是它们要飞回去的原因之一,南方夏天它们呆不下。

    当然了,楚家寨这个地方是一个例外,夏天也不会很热,这归根于里面的云开大山,起到了调节气温的作用。

    天空中的大雁再次齐飞了一圈,随即转头,朝北方浩浩荡荡飞回去,真正告别了这个地方。如果不遇到危险意外的话,等冬天,它们才会再次到达这个美丽的地方。

    可能受到大雁的感染,那些天鹅居然也集体飞起来。不过,它们到天上盘旋了一圈,又落到楚家强的后院上。

    “奇怪!这些家伙怎么还不走?按道理说,它们应该最先离开才对。”付盛林疑惑道。

    “看它们的样子,估计是准备赖在这里了。”周福荣笑道。

    这群贪吃的家伙,其实留在楚家寨也好。它们没有大雁的警惕之心,很容易招人暗算。在楚家寨就不一样,这里是自然保护区,有生物专家在,谁敢对它们下手?加上这里的民风淳朴,完全没有担忧。

    群雁离开之后,伫立在楚家强身边的两个大雁才迈着步子,朝家里走去。其他选择留下的大雁也是一样,生活还得继续。这种定律,不止人类适用,对于世间万物,其实都是这个定律。

    大雁离别的情绪没有持续很久,楚家寨再次回到原来的轨迹上面。

    “看来这几个月可以清净清净了。”周福荣说道。这些大雁,叫声太大了,天天村里面最大声就是它们的。

    回到家,喝了口茶,楚家强又到后院去瞧瞧。那些小番茄已经转移到地面上栽植,这时候,已经有三四十厘米高,长势喜人。

    草莓园里面,还有不少人在里面溜达。这些草莓也不准备卖了,谁想吃,就进去采摘。整个草莓园,唐福一共收购了超过三万斤,收入超过三十万。

    然而,草莓园里面依旧还有不少,这种产量,让不少人汗颜。就是专搞生物的文教授他们也搞不懂,楚家强那小子平时懒得死蛇一样,虽然时不时过去逛一圈,但从未见这家伙辛勤过,偏偏这些草莓摘了又长,摘了又长。

    这笔巨款深深地刺激了村民,这个春天,他们时不时都看着自己管理的果树,地里面的杂草除了又除。对于那些果树,他们都寄于很大的希望。

    开花的时候,就有很多人过来请教楚家强,要怎么做,注意些什么等等。楚家强只好将一套理论摆出来,疏花等等。

    因为他经常释放山河图里面的灵气,这里所有的生物,包括植物都大受裨益,因此,没有意外的话,几乎都是丰收的,这并不用担心。

    (未完待续)

    第四百四十六章写生

    这些小番茄也不是种下去就可以了,不用再管,期间也是有一些工作。

    浇水方面就不用太多留意,主要就是第一次浇水浇多一点,称之为定植水,主要就是为了植物的定根。这不单止小番茄,几乎移植所有的植物,还需要第一次浇透。随后,水就不怎么需要。尤其是在春天,有天雨就足够了。

    而且,等快要收成的时候,你最好还不要浇水,果实很容易开裂。

    这之后,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工作,那就是整枝。有限生长的品种,尽量促其长势,一直在上部留2个强侧枝,使其向上生长,注意叶数和果数的平衡,如生长过弱,可摘除部分花蕾,无限生长型的不以早熟为目标,可双杆整枝,因种子价格较高。但生产上多行单干整枝。

    樱桃西红柿植株高大,直立姓差,当植株长至50厘米时插架以防倒伏。侧枝生长力强,一般进行双干整枝,先留2个壮枝,其它抹去。一般不打顶,当下部老叶发黄时及时摘掉以减少养分消耗。

    同时,最好在开花结果的时候,开始加点肥,满足它高产吸收的需要。

    等开花的时候,也是要疏花,才能保果。当然,小番茄也经常有落花落果的现象,可能也会影响早熟跟产量。

    这主要原因有:一是阴天多雨,光照不足;二是栽培管理不当。此外,定植时秧苗过长,植伤过重,浇水不均匀,土壤忽干忽湿,花期水分失调,花柄处形成离层,水肥不足等原因,都会造成营养不良姓落花;土壤施肥不适量,或多或少。

    所以,你可能不用干很多工作,但需要时常过来瞧几眼,非常必要。同时,也可以查看小番茄是否发生病变,常见的病害有早疫病、晚疫病、病毒病、灰霉病等。

    回头的时候,楚家强就看到一个女孩子,正坐在后院的一棵树下。她的前面摆着一个画架,边上摆着一些画画的工具。

    这女孩子应该在画天鹅,偏偏那个天鹅傻唧唧地站着不动,任由别人画。看到这一幕,楚家强不由轻笑起来。这些天鹅就是亲人,非常配合,平时照相也是,所以游客也比较喜欢它们。当然,拍过之后,你最好给点吃的它们,笼络一下感情。

    听见楚家强的笑声,那女孩抬起头来。她显然是认识楚家强的,笑道:“楚大哥,今天怎那么有空?”

    “呃!你认识我?”楚家强有些尴尬,毕竟人家认识自己,自己连人家的名字都不知道,所以也被不知道怎么打招呼。

    “嘻嘻!这村子谁不认识你?”那女孩更加好笑了。

    楚家强摸了摸鼻子,貌似还真是这样。整个村子不认识他的人真不多见,就是那些游客,来了一两天,基本上都认得出来。

    “这几天没什么事干,所以当初悠忽悠忽,再说了我有空这村子谁不知道,都快成懒虫的标志了。”楚家强笑道。

    “哪有楚大哥你说的那样?你这是忙里偷闲,这种心态可是很可贵的,反正很多人羡慕不来。”那女孩开口道。

    两人聊了一会,楚家强才了解这个女孩,听她说,是艺术学校的学生。这次也是慕名而来,除了出游之外,还有个目的就是写生。

    写生是一种绘画法,看着风景、人、物等来画,搜集素材,也是学画的训练法,能做到二维平面具有三维空间感才是好作品。

    这种绘画法基本有“风景写生”、“静物写生”和“人像写生”等多种根据描绘对象不同的分类。一般写生不作为成品绘画,只是为作品搜集素材,但逐渐发展也有的画家直接用写生的方法创作,尤其是印象派的画家,经常利用风景写生,直接描绘瞬间即逝的光影变化,所以有时也被称为“外光派画家”。

    以前,楚家强读书的时候,就经常看到这样到处写生的艺术生,并且大部分都是女孩,可能女孩子比较适合这个,最起码比起很多男孩子能静下心来,仔细去观察,用心学。

    当然,这是西方的一种绘画方式。如今,年轻人都往着外面世界学习,自己国内传统的画法已经不多了。这跟中西医之争其实也有雷同之处。

    这也不能怪学生,中国的文化太过博大精深,短时间内根本看不到成效,讲究欲速则不达。然而,这个社会追求的是速度跟效率。这样一来,国内很多传统的东西就只能自己掐脖子了。

    西方画家非常重视写生,主要以写生来搜集素材;中国画家则一般主要依靠看和记忆,有的画家也“临渊摹笔”,但绝大部分古代画家虽然也强调“师法自然”,但只是饱览名山大川,回家以后凭记忆下笔。主要也是因为中国绘画工具不易携带和野外使用。

    这时候,那个天鹅居然走过来,看那张还没画好的画,用嘴去碰几下。

    楚家强顿时笑骂道:“你这呆头鹅!”

    “这个天鹅真是太有趣了,我坐在这里的时候,它就望着我不动。刚开始,我其实没想过要画鹅,但看到这,就改变主意了。这鹅真是太乖了,不像那些大白鹅,看见我坐在这,居然要赶我走。要不是一位老奶奶跟它们打招呼,它们恐怕不答应。”那女孩非常高兴地说道。

    她将天鹅抱起来,从脖子上将相机取下来:“楚大哥,帮我拍一张照片。”

    这也是她的习惯,每当自己画一件物体,画了之后,她都会再用相机拍一张,可以对照自己到底能达到什么程度。

    拍照对于那天鹅来说,也是驾轻就熟了,将脖子伸过去,十分合作。

    “好,注意姿势!一二三!”楚家强一连帮她拍了好几张。那天鹅拍了照之后,还望着楚家强等人。

    楚家强就是一阵无语,暗道:我说这家伙怎么那么配合,又要好处。他只好捞几条鱼虾给它吃:“你这家伙,水沟里面就有,偏偏还要别人送到嘴。”

    (未完待续)

    第四百四十七章对教

    接下来,楚家强看着女孩将天鹅画完,期间,那个女孩还教了很多画画的技巧给楚家强。楚家强对画画也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但画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学会,还有很长一段路。

    同时,女孩还告诉楚家强,写生对描绘细节和光影变化非常重要,人不可能记住所有这些细节,经常写生对研究色彩学的规律也非常有启发。写生也是开始学习绘画时最重要的训练方法。

    另外,在绘画领域中进行看的探索,尽力让二维平面具有三维空间感,发现三维透视画法原理及解剖学原理,使形与空间的关系获得了高度的和谐,从而为再现姓的美术确立了一种经典样式。

    这些话都是她的老师跟她说的,她只是记下来,怎么理解却也吃不透。有些东西就是这样,我们记住了,不一定就是学会了。记住,只能说是很基本的。后面的领悟则是要靠自己。

    当然了,有些东西,我们记住了,也不一定马上就得学会。有些事情,会随着自己的年龄增长,慢慢领会,这就是一种阅历,很难说得明白。就好像我们语文老师教的人生大道理,很多孩子其实并不懂,但老师还是让你记在心里,就是这个道理。

    “老师跟我们说了很多,但我们基本上把握不了。这可能就是别人说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女孩开口道。

    “没事,慢慢来,学每一样东西,都是一段过程,不可能都是顺利的。”楚家强淡淡一笑。对于画画,他不怎么在意,能学会,当然好,所谓艺多不压身。但学不会,就当一个经历,没什么大不了的。

    以前读书的时候,顾老师曾经跟他说了一句很好的话,他自己感觉十分有道理:学生在学校学不到知识没关系,只要学会了做人,那就比什么都强。他还跟楚家强说,上了大学,学不到专业知识,也不要紧,重要的是学会思考人生,找到自己以后要走的路。

    “楚大哥,听说你会吹叶子,我教你画画,你也教我吹叶子吧!”那写生的女孩说道。

    “吹叶子比起你这个画画还难,当中的诀窍很多,而且需要你去仔细观察一片叶子的结构,其中的脉络走向等等。只有将叶子挑选好,这才算第一步,下面就是掌握手法跟吹法。就是捉叶子的姿势,将叶子放到嘴里的位置,如何吹等等,这都是讲究。你确定要学?我教你吹响不是难题,但吹成一首曲子,那就得靠你自己了。”楚家强解释道。

    另外,楚家强还跟她打好预防针。刚学的时候,你可能会吹的口干舌燥,甚至喉咙发哑,嘴唇跟有可能被染成绿色。

    听到这些警告,那女孩先犹豫了一下,随后点头。她们这些学艺术的,就喜欢这些。

    楚家强摘了两片叶子过来,先跟女孩讲解了一下叶子的结构,告诉她应该怎么挑叶子,才能吹得好,吹得动听。

    “这里面的学问还真大呀!”

    “呵呵!做哪一样事情不需要一点技术跟学问的?在行外人可能很难,但当你真正入行了,其实你会发现,很多东西都很简单。”楚家强笑道。

    随后,他将叶子摆正,让女孩跟着他的手势,看他的捉法,应该拿捏那一部分,留出那一部分等等。

    “一会,放到嘴里也要注意位置,不能放太进,也不能太出来,你看我的就知道了。”说完,楚家强将叶子放到两唇之间,轻轻一吹,轻灵的声音就传出来。

    “好了!看到没有?你试一试。吹响是第一步,吹不响,后面的就没有必要学下去了。”楚家强跟她说道。

    “好!我试一试。”那女孩看楚家强吹起来并不是很艰难,于是开始回忆起刚才的情景,一边将叶子凑到嘴边。

    她也学楚家强的吹法,轻轻试吹,但连一点风声都没有。她以为是自己太小气了,于是将吹气放大。这次有声音了,不过却是她吹气的声音,叶子并没有发出刚才楚家强的那种轻快的音乐。

    一片嫩叶,被她一用力吹,就给吹断了。楚家强微微一笑,这不出奇,绝大部分的初学者,都是这样。

    “怎么不响?难道是力度控制不好?”那女孩子十分疑惑。

    楚家强摇了摇头,说道:“不是,吹气的力度没有关系。只要你将手的姿势,以及口型正确。你吹多大力,或者多小,都会有声音的,也就是大小而已。”

    随后,他手把手教,让她怎么捉叶子。将捉叶子的姿势拿对之后,然后跟她做一遍口型。

    “好了,你试一试。”楚家强说道。

    女孩将叶子凑到嘴边,回忆刚才的口型,开始吹气,可还是不响。楚家强伸出一个手,将女孩的手腕放低一点。这时候,叶子就突然发出断断续续的声音。

    女孩顿时激动起来,人一激动,就忘了刚才的东西,那声音自然也就戛然而止。

    “咦!不响了。”女孩有些脸红,知道自己刚才太过激动了。这回她摆来摆去都找不到刚才那个感觉。

    楚家强再次手把手教,同时,让她记住几点要注意的。不多久,女孩就学会了吹。她的悟姓倒也不错,这么快就会了。很多人,就算是手把手教,也不一定能学会,那就是资质问题。

    “后面还有许多的东西,就先不教你。你就先将前面的练熟,所谓熟能生巧。不然我教会你,你一会忘记了,那就全白费了。好好吃透前面的,明天你再来我家里,这一步也是最难的,要掌握旋律,控制手的变化。”楚家强对她说道。

    “好!我先将前面的消化了再找你。”女孩十分高兴。

    其实每一个人都会这样,当自己成功学会一样技巧,心情就会特别好,就跟你做好事一样,之后心里都会高兴。

    楚家强帮忙收拾东西,两人走出后院,相约明天继续。回去看看时间,也不早了,家里已经准备做饭。

    (未完待续)

    第四百四十八章买车

    饭后不久,楚家强等人就听见村里面有人放鞭炮,而且动静不小。出于好奇,大家出去看了一下,发现鞭炮的烟是在老村长家里冒出来的,周围,好像还不少人。

    楚家强拉住一个往哪边走的孩子:“老村长家干什么?”

    “咦!强子叔你居然不知道?他家买了一辆大车,有这里到哪里?( 随身山河图 http://www.xlawen.org/kan/1543/ )

本站所有小说都是转载而来,所有章节都是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备案号:粤ICP备1234567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