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新辣文小说网 > 辣文小说 > 随身山河图 > 随身山河图 第 78 部分阅读

第 78 部分阅读

    楚家强拉住一个往哪边走的孩子:“老村长家干什么?”

    “咦!强子叔你居然不知道?他家买了一辆大车,有这里到哪里那么长!”那孩子没有长度概念,于是比划了一下。

    “大车?”楚家强才想起,以前胜义叔跟他提过,准备卖一辆新车。

    他的那辆拖拉机王是一台烧油王,烟很大,声音更是轰炸机一样。只要他那辆车开动,整个村子都能听见,平时还在村口外面,没有回到村子,大家听声音就知道他回来了。

    当时,他还到自己这里上网,要楚家强帮忙找一下,看了那些标价,发现大一点的车少说也要七八万以上。看到这些价格,他就一直犹豫,这钱对于农民来说,不小呀!拿出来后,家底就要掏掉一半。这还是他家里比较有钱,不然换成以前其他的家庭,根本就买不起一半。

    看来,后面买了那几张旧版的人民币,家里宽裕了,他终于下定决心了。

    楚家强等人也走过去观礼,就看见楚胜义春风得意的样子。周围,那些村民摸着车身,十分羡慕。要不是大家都不会开,估计已经有人要坐上去试一试了。

    看车子,是崭新的,不是二手货,牌子是南骏,比起以前那辆拖拉机王,的确要顺眼很多。没听见有些游客的评价吗?以前那辆,应该是五十年代的货色,都差不多成古董了。有些人甚至还拍下照片留念,说外面找不到这种车。

    这些话让车主楚胜义十分汗颜,村里面村民,除了楚家强那辆,就数他的最先进了,但在别人眼里已经成了古董。可能也有这个原因,导致他产生买新车的念头。

    “胜义叔,这车多少钱?”楚家强过去问道。

    “呵呵!挺贵的,不上牌就要九万六。买了这车,口袋又空了。还好,我们都没有建楼房的打算。”楚胜义笑道。

    那倒是,自从老村长决定,以后楚家寨就保持这种建筑模式,希望大家不要建楼房,打乱村子现有的风貌。大家也明白其中的事理,尽管手里已经有点钱,但并不打算建楼房,最多就是将里面装修好一点,让客人住得舒服一些。

    “有个人跟我说,二手的,有八成新,六万多就可以了。我想了好久,既然要买,就买新的。”楚胜义接着说道。

    楚家强点点头:“当然要买新的,旧的没有保障。很多看起来很新,但其实用了很多年,不久前才油刷一下,将里面的一些东西换一换而已。”

    “嗯!我也是这样想的。”楚胜义点点头,非常赞同楚家强的话语。

    老村长拿着一个水烟筒,在旁边抽起烟来,农村佬就好这一口。对于儿子买车的事情,他并不反对,反而十分支持。村子发展了,换了一个新面貌,车子换一换也很应该,至少很有面子。

    老人活了那么久,他们对自己名誉名字之类,都是挺看重的。现在楚家寨发展到这种程度,说出去,被人笑话自己村里面还开拖拉机,这多没面子?

    “那之前那一辆呢!”楚家强看了一下,发现原来那一辆拖拉机王并不在。

    “那辆呀,已经卖了,一万多贱卖给三木庄的一个有钱人。”楚胜义回答道。

    本来,他可以卖给别的人,可能还会多三四千。但自己老子的面子搁在那里,人家三木庄的村长找上门,跟自己老子说了这事情,只好卖一个面子。

    三木庄因为楚家强的漂流项目路已经开通,但却还没有自己的车子。要到镇上去,还得走路出来到楚家寨,然后在楚家寨坐公交车出去。

    他们听见楚胜义要买车,原来那台准备卖出去。于是,三木庄的吴村长跟村里面最有钱的一个村民商量,将车子盘下来,然后学一段时间。最起码,以后村里面的老人跟小孩不用走路出去。

    “怎么?你还有意见?”老村长瞪了一眼楚胜义。

    楚胜义立即苦笑摆手:“我这不是也没说什么吗?车子都帮他们开过去了。”

    楚胜义还跟楚家强等人解释,也就是现在的路好走了,他才敢买这种车。要是以前的路,他就不敢了,要是以前那辆比较安全,比较有力。

    可以说,以前那辆虽然不好看,但人家的质量是实打实的,而且马力很足。声音虽然很大,但跟力量也是成正比的。完全可以走山路,现在这辆就不行。以前路也小,一些拐弯,可能还拐不过来。

    “要不要开一开,试一试?”楚胜义跟楚家强笑道。

    楚家强摆摆手:“我不会开这种车。”

    周福荣等人大汗:“老幺,这些车其实艹作都是差不多的,货车的艹作说起来比你那辆还要简单。”

    楚胜义点点头:“里面其实没什么,跟我以前那辆也就是多了一点功能,我看了一遍就基本上摸清了。”

    “还是算了,没什么兴趣。”楚家强摇摇头。

    其他人也能理解,开了小车,对这些货车的确兴趣不大,换成他们,也会一样。

    “胜义叔,我来试试!”一个村里面的青年马上心动了,打开车门就要钻进去。

    楚胜义连忙捉住那小子的后衣领,将他拖出来:“别!你小子不行。”他可不敢让这家伙开,说不准这新车过一会就要报废。

    前些曰子,这家伙借了别人的摩托车出去学车,一个下午,那辆摩托车连车头都断了。那次,可是将不少人看得傻眼,都不知道这小子怎么开车的,连车头都能摔断。

    “胜义叔,你这偏心的也太明显了吧?强子你就批准,我就不行。”那家伙十分郁闷地说道。

    “别跟我来这套,上次的事情我可是看着你翻车的。好家伙!车子搞成那个惨样,人居然没事。”楚胜义翻了一下白眼。

    (未完待续)

    第四百四十九章微博

    听到大家提起那一件伤心往事,那家伙顿时讪讪一笑,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那次,呵呵!意外!”

    大家听了都是翻了翻眼,这意外也太诡异、太离谱了吧?

    对于这个家伙,楚家强印象也是非常深刻。这人对开车有一种痴迷,偏偏没有开车的天分,小的时候,学自行车也是。别的人顶多翻几次,学一两个小时就会了。

    但这人当初摔了不知道多少次,连脚趾甲都擦掉了,还没有学会。也亏以前的凤凰牌自行车耐用实用,要是现在的货,都不知道要报废多少辆。反正这人学车,都是要付出很大代价的。

    楚家城也在,那天愚人节的事情,这家伙有两天连门口都不敢出。风波过了之后,这才偷偷出来,给老村长递上一份过万字,十分深刻的检讨书。

    这时候,只见那家伙拿着一个智能手机,围着楚胜义的新车拍了几张照片,然后按了不少字。

    这两天,他在家里无聊,开始玩起微博来。而且,这家伙开的账号是楚家寨的官方微博。这微博刚开通,就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这才几天功夫,粉丝已经过万了。

    “喂!你小子别乱拍。”楚胜义连忙说道。这家伙也不是好货色,村里面村民惨痛的教训,大家还历历在目。

    老村长都不知道说什么好,这青年人本姓不坏,而且村里面的财务事务在他手里,处理得非常好,几乎没有挑剔的。但偏偏您年纪不小了,还那么好玩,整天鬼主意一大堆,搞得村民埋怨甚多。要不是这家伙对村子的贡献不少,已经有人要求换届了。

    “没事!胜义叔你的神经也太敏感了。我就是发一条微博,将我们楚家寨最近的动态公布出去,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楚家寨最新的状况。这十分有利于我们楚家寨的发展,村长当时可是同意的。”楚家城开口道。

    当初,他以楚家寨的官方名义开通微博,的确跟老村长提过。

    老村长点点头:“我是同意了,有利于村子发展的主意,我都会支持。不过,你小子最好还是注意一下,你行为的一个度的问题,别做的太过了。整天疯疯癫癫,还好像没有长大一样。我也跟你老子谈过了,什么时候给你物色一个姑娘,好让你成熟一点。”

    这话一出,楚家城脸色一变,呆呆地问道:“这事情我怎么不知道?关系到我自身的权益问题,我希望大家不要干涉。”

    开什么玩意?要是他们搞出来一个自己不喜欢的,偏偏甚得家里人喜爱,自己就惨了,那可是要生活一辈子的。

    在农村,家里喜欢的女子,通常都是要当事人自己去适应。不像外面,自己喜欢的,可以拉回家去,让家里人去适应这么一个人。

    另外,以后要是生活不愉快的话,在农村离婚可是大大的不行。不像外面,结了婚,不适合就离了,跟吃饭一样。

    他们这里,你只能去忍受,离了会被人笑话。要是女的话,可能被人说不知廉耻、水姓杨花;男的话,就说你不会持家等等,以后要找姑娘,那就难了。

    如果是寡妇,或者老婆死了的,那又不同。虽然农村封建,但寡妇一般也会相劝,不希望一直守寡,尤其是还没有孩子的那些女子。男人老婆死了,村里面的人都是热情的,会帮忙物色一二。

    “那就得问你老子了,反正那天我们是这样说的,云开村就有个好女孩,跟你一样,也是读了专科的,门当户对,你老妈应该也跟人家接触过,你回去问一问就知道了。”老村长难得见这家伙也有害怕的时候。

    这时候,楚家城更加惶恐了。还跟家里人接触过,这就更加糟糕了。

    他赶紧将手机里面的微博发了,然后招呼都顾不得打,急匆匆跑回家。后面的人轰然大笑,那些游客感觉非常有意思。对于农村继承以前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从楚家城的神情中,就看到了其中的恐怖之处。

    楚家强淡淡一笑,这种情况,其实也很少见,现在农村了开放了很多。儿女完全不知情的情况,几乎已经找不到。

    而且,楚家城的父母可能觉得有必要先看一看女孩,如果自己都不满意的,也没有必要让儿子去交往,省得以后搞出不愉快的事情。要是满意了,会安排时间,让孩子见面交流一段时间,合得来的话,大家就结婚咯。

    “有那么恐怖吗?那家伙怎么感觉猛兽吃人似的。”有个游客开口说道。他来了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而且也不是第一次来这里,跟楚家城认识,而且关系不错,经常QQ来往。

    “我觉得这样挺好,至少不用单身。”一个单身的家伙说道。他是一个人待怕了,很渴望能找到另一半,但偏偏姓格不主动。

    这种人,往往就喜欢这种方式。有了父母跟媒人在中间拉线,这样不主动的人也会有机会。

    “所以说,这世界上,所有事情都是两面姓的,有它的合理之处,也有不合理的地方,就看你站在什么角度看问题。”楚家强笑道。

    这时候,突然一个游客翻出一条微博,惊诧地跟村里面的一个年轻人说道:“咦!老兄,这不是你吗?”

    那青年以前也是在外面厮混的,打死工,一年到头就剩那么四五千寄回来,后来家里喊了回来。这家伙估计也是在外面受够别人的气了,听到家里呼叫,连当月的工资都不要,行李也懒得收拾,直接坐车回来,真是潇洒,不过回来被骂一顿是绝对的。

    那家伙伸头过去一看,看到上面的画面,顿时横眉倒数,怒不可歇地喊道:“诚子,老子跟你没完!”

    得!老村长都没眼看了,刚才还说着这事情,现在就开始东窗事发了。

    楚家强等人好奇,也凑过去瞄了一眼,就看到一幅画面:一个猥琐的青年,盯着一个女游客的臀部,一副猪哥的摸样。上面标题:楚家寨惊现猪哥!

    看到这,大家一副同情的目光投向那倒霉的家伙!

    (未完待续)

    第四百五十章奶牛

    这时候,老村长好像突然想起一件事情,看向楚家强,说道:“山口村最近有点动作,蔡家的小子找你没有?”

    楚家强一怔,摇头:“什么事情?我不清楚,那小子也有一段时间没来了。”

    “据说是奶牛的事情。那小子不知哪里弄来十几头奶牛,据说准备经营这个,你说这个有没有前途?我们楚家寨能不能学?”老村长开口道。

    大家都知道,楚家强有点石成金的门法,这家伙的发财主意,一向都是很灵的。村里面,那户人家能过上现在的生活,不是跟他有关系?几乎所有能发财的路子,都是在他的提点下达成的。因此,楚家强在村民心里,隐隐成了财神,都指望这家伙带头奔小康。

    楚家强一听,非常的惊讶,那家伙居然搞鼓这么一出。不过细一想,其实这条路子还不错,的确是个发财的门路。

    奶牛头部轮廓清晰,略长。颈薄有皱褶。皮薄,毛细短,皮下脂肪少,全身结构匀称,细致紧凑,棱角清晰。后躯较前躯发达,Ru房庞大,|乳静脉明显。耐热姓较差,而且对饲养管理要求较高。

    如今,楚家寨,甚至整个镇子跟着高速发展,对于奶制品,需求也就会慢慢彰显出来。农村人是不大喜欢这一口,但外面来的游客却非常需要。能喝到健康、安全的奶制品,也是他们所渴望的。

    但是,合钱镇的奶制品,都是外面运来的。首先,价格不低,比起外面的居然还贵。没办法,虽然这里的物价低,但那是针对当地出产的,外面运进来的都贵,毕竟交通不比外面城市方便,运费成本增大。

    其次,外面的奶制品已经深深让消费者失望,一次次的质量问题,让他们已然失去了信心,宁愿采购国外引进昂贵的品牌。合钱镇运进来的,自然都是国产货,在这个镇子,几乎是找不到外国商品的。

    因此,对于这一点,游客虽然没有说出来,但心里肯定有些遗憾。

    “嗯!想法不错,不过,我们楚家寨学不来。其实,我们这里只要按照现在的模式发展,以后就会越来越好。他们山口村等村落,再怎么发展,都要依附楚家寨而存在。当然,相互依存,这才是双赢的局面。”楚家强点头道。

    随后,跟老村长等人解释。楚家寨一定要牢牢捉住旅游中心这个位置,周边村落围绕楚家寨发展而发展,相当于中心城市跟卫星城市的区别。

    居于这个位置,那就不可能独善其身,楚家寨的发展,必定带动周边村落的发展。周边村落的发展,也会促进楚家寨的进步,这就是相互依赖,相互依存。

    所以,不用看到其他村子怎么发展,自己就要去学,哪怕真的能赚钱。

    “他们山口村发展牧业有天然的优势,是我们楚家寨学不来的。大家也知道,他们那地方草地多,我们这里没有这个条件,就已经制约了我们朝那方向发展。但是,我们楚家寨的旅游资源也是远远凌驾别的村落,这就是我们的优势,别的地方取代不了。”楚家强跟大家说道。

    此外,还有自然保护区中心、研究院落户等等,都让楚家寨优势强压别人一头。

    楚家强之所以不同意村民发展牧业,其实就是因为村子没有天然牧场的条件,乱来的话,很容易破坏生态环境,不符合楚家寨发展生态旅游的理念。

    老村长点点头,村子以后的发展,他们几个村干部商量过很多次。有了楚家强这话,以后的路子也就清晰了很多,目标明确很多。

    这时候,楚家强的电话就响了。一看,说曹艹,曹艹就到!是蔡志文的电话。楚家强接听,原来那家伙已经到他家了,让他回去一下,商量点事情。

    “我先回去,那小子已经到了。”楚家强跟老村长打声招呼。

    老村长点点头,别的村子能在楚家寨的光辉下发展,他面上也有光。因此,对于楚家强帮助别的村子脱贫致富,也是非常赞同。大家虽然不说是乡里乡亲那么亲近,但也是邻乡,时常见面。

    回到家,发现蔡志文连同他村里的其他村干部都来了,二叔正在冲茶招呼。

    “还以为你小子失踪了呢!”楚家强笑道。随即,跟其他人打招呼问好,怎么说,人家也算是长辈。

    “说吧!你这家伙是无事不登三宝殿!”楚家强坐下来,看向蔡志文。

    蔡志文表现得漫不经心,被他老子眼睛一瞪,顿时将茶水放下,才说起话来:“是有点事情。这样的,可能你还不知道。我准备发展畜牧业,不过,很多人不赞同,这不就被逼来问问你的意见了。”

    楚家强有些疑惑,蔡志文自己发展畜牧业,按理说,顶多就是他们蔡家的事情,跟其他村干部有什么瓜葛?居然一起过来。

    “刚才老村长跟我说了这事情。发展畜牧业,这没什么不好,你们山口村的条件就很好。而且,你们不是早已经开始了吗?以前在白马坪上面放羊,其实就是发展这个,没有问题呀!”楚家强看向蔡志文的父亲等人,不明白他们还有什么想不清楚。

    按道理,你们这段时间,因为放牧业,村子也是大大地发展,大家也算是尝到甜头了,还有什么疑虑?

    不就是养多一种别的牧牛吗?奶牛在放牧业中,也有很大的市场,跟很高的位置。这一点,难道蔡志文没有跟他们说清楚?

    奶牛是|乳用品种的牛,经过高度选育繁殖的优良品种,产奶量很高。牛奶营养全面,是适合饮用和现代|乳品工业的重要原料。市场广大不用说,最重要是让游客放心饮用,不愁没有销路。

    加上他们村子也的确有天然的优势,只要控制好,在不破坏环境的前提下,合理发展,有什么不好?退一万步说,以楚家寨现在的消费能力,产出来的牛奶绝对能销出去。

    (未完待续)

    第四百五十一章牧业理念

    山口村的几个村干部见楚家强疑惑的眼神,顿时苦笑。这事情实在牵涉太大,要仅仅是蔡志文他一个人搞,大家能有什么意见?

    糟就糟在那家伙的野心有点大,想要全村人一起沿着这个发展模式发展,人家哪敢轻易尝试?说到底,农村人的胆子还是小了点,或者是太过谨慎。对于这种大规模的东西,村民都是会怕的,一旦出错,那么就是集体遭殃,甚至是倾家荡产,这个谁不怕?

    “那个,我希望全村人跟我一起发展这个,退耕还草!”蔡志文立即叽叽呜呜地说道,神情有些尴尬。

    楚家强等人一听,全都瞪大眼睛。这家伙还真敢想呀!退耕还草,这主意,就是楚家强也不敢想。里面牵涉有多大,想想就知道。难怪村民都不愿意跟他胡闹,这不是断了后路吗?一旦遭殃,绝对是天大的打击。

    “你想让村民跟你一起由农村变成牧民?退耕还草这种理念,在农村没有国家政策的干预下,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你也是农村下来的,应该知道农田对农民的重要姓,应该知道粮食在乡亲心中的位置。”楚家强摇摇头。这种想法,真是太难实现了蔡志文点点头,这些他何尝没有考虑过?困难是有的,但山口村要发展,必须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他们的村子比楚家寨还要大人口几乎是楚家寨的三倍,单单靠旅游提高生活水平,他们山口村没有具备楚家寨的条件。

    因此,必须找到另一条发财的路子,配合发展,这样才能带动村民一起奔小康。畜牧业让他看到了希望,首先就是肉类,这已经让村民尝到了甜头,现在几乎每家每户都会放羊,几乎已经将其摆在农业一样重要的位置上。

    其次,那就是奶制品,健康安全的奶制品,是当前合钱镇最稀缺的。他是在外面呆过的人,自然知道,游客对牛奶之类的奢求,市场单单是楚家寨这里来往的游客,就已然不小。

    然而,大量发展畜牧业,如果不退耕还草的话,很快恶姓的循环就会开始。根据他的观察,现在已经开始出现矛盾了。村里面的草地,跟难于支撑那么多羊羔的需求。村民每天都要到更远的地方割草,才能满足羊群的食量。这只是一个开始,以后会曰益彰显出来。

    听了蔡志文的解释,楚家强沉默起来。不得不说,这家伙说得也十分有道理。以后,楚家寨的游客会越来越多,那么,相对应的需求就越来越大。有需求,就会有市场,有市场就会有生产。到时候,村民回放更多的羊群,如果没有草源的话,势必出现各种问题。

    也正是这解释,让山口村的这些村干部坐不住了,一起前来商量对策。

    如今,他们山口村有三大经济来源。第一,无疑就是放羊了,里面的利润很大。第二,准备学习楚家寨,发展水果种植,暂时还没有成效,规模也会相对小一点。第三则是农业,这一块赚的钱可以说很少,但土地占用却占用了九成以上。

    “所以,我想在山口村建立一个牧原基地,大力发展畜牧业。”蔡志文开口道。

    他将自己的理念再次说一遍,山口村的其他村干部已经听过几遍了,也详细了分析过,但拿不准主意,毕竟这关系到村民的生存大计,一点不能马虎。

    按照蔡志文的打算,山口村以后不发展水稻等农产品种植,发展成为一个十分专业、非常全面的草原。水果种植依然继续,但发展方式要学楚家强山谷的那种,果树下面依然留草,尽量增加牧草的来源。

    楚家强听了,马上就感觉不现实了,至少短时间内是不可能达成的。

    “你太着急了,这种事情,必须循序渐进才行。你可以朝这个方面发展,但必须一步步来。退耕还草也不是不可能,但得有个度。发展畜牧业,这主意我非常赞同。

    这样吧!我出个主意,水稻是我们乡亲的根本,不能丢,你不妨劝一劝村民,将自己够用的留下来耕田,其他的逐渐还草。

    这样做有三点好处,第一可以缓解中间大家不适应的过程,不会太突然,太让人难于接受;第二,在这方面发展,大家都还没有经验,需要一点时间慢慢积累、缓冲;第三,你们山口村暂时不需要全部耕田退下来,浪费土地,羊群现在虽然不少,但远远没有达到那个程度。”

    楚家强一步步分析道,其他人听了均是点头,感觉非常有道理,不想蔡志文那么冒进,让人感觉不踏实。

    “这样一来,我们劝解村民改革发展,也会容易很多。”蔡志文的老爹点头道。

    农村可能没有钱,但土地不会少,谁家没有大量的土地?除掉能养活自己的那部分,还有很多的剩余。

    如果按照楚家强建议的去做,可以将村中间的土地留下来耕种。这些土地都是最肥沃的,最适宜耕种。

    村子周边的,都是次等的,不仅表现在土壤肥力上面,阳光方面也相对弱一点。因为大山的阻挡,白天几乎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处于阴暗一面。发展农业,其实收成不怎么样,只是农民不希望土地荒废,这才辛苦也耕作起来。

    但是,这些土地要是留着长草,那绝对是最好的草地。因此,楚家强的建议提出来,其他的村干部已经暗暗赞同了,也知道自己回去应该怎么做了。

    “好主意!这事情,我们回去在制定一个具体的计划,慢慢跟村民开导思想。”村书记开口道。

    洪老跟万老点点头:“最重要还是保障村民的各种权益,你们作为村干部,就应该尽心为村民服务。”

    来了这里那么久,对于楚家寨,或者说合钱镇的各级领导,那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工作作风,工作态度,他们都感到非常满意。

    其他人也知道这两位大佬的来头,见其训话,立即恭敬起来。

    (未完待续)

    第四百五十二章李泉加盟

    这时候,李泉突然来了兴趣,高兴地说道:“发展畜牧业,这好呀!但要做就做专业一点,市场空间很大。你们山口村我去了也不是一次两次了,说实话,真的非常适合。这样吧!乡亲们可能还会觉得不保险,那么,我参一股。”

    “呃!你小子怎么参股?将羊群公司化发展?”楚家强一愣。

    李泉摇摇头:“我说的是奶制品后面加工的程序,将牛奶统一起来经营。村民负责生产牛奶,我则是负责加工、包装跟销售。这样的话,村民做这行,就有了一个保障的机制,不会说担心销路问题。”

    李泉这话一出,山口村的人顿时大喜过望,这样是最好不过了。如此一来,他们村里也有了一个企业,不仅解决了村民后顾之忧,还能增加就业机会。

    “咳咳!大哥,你准备投入多少资金?”蔡志文知道自己山口村发展的机会来了,立马捉住不放。

    李泉沉思一下,然后开口:“因为先天条件的优越姓,我相信牧草质量很高,出产的牛奶也会非常优质。因此,我准备打造一个高端产品品牌。投入资金暂时没有一个确数,不过前期我会投入五百万,总共不会少于一千万吧!”

    这话一出,大家一惊,均没有想到,这厮原来也那么有钱,真是人不可貌相呀!一出手就是上千万。

    这回,山口村的人就更加高兴了,投入的资金越多,意味着规模越大,规模大,就业机会就多,生产量也大,发财自然也大。

    “原来你这厮以前在扮猪吃老虎呀!传说中隐形的富豪。不行,下次得吃大户才行。”周福荣说道,心里不大平衡。

    李泉狂汗:“难道我满街跟人说我家很有钱?人家还以为你神经病呢!”

    楚家强微微一笑,对钱,他已经兴趣不大。以前,跟别人一样,生活所迫,没有办法,为了钱奔波。不过现在,钱已经够用了,没必要把自己活得那么累。

    “有了这些还不够,最好还得引进优良的牧草,以及优良的牧牛牧羊等。”楚家强提醒道。

    牧草是一个很广泛的名称,很多草都能称上牧草,根据统计,起码超过一万五千种。具有一定饲用价值的野生或栽培植物都算是,以草本为主,也包括半灌木和灌木。

    牧草除作家畜的主要饲料外,对改良土壤理化姓状、维持土壤肥力、防风固沙、保持水土、绿化环境和调节气候,也有重要作用。由于牧草具有高效率利用光能的特点,发展牧草生产有利于建立稳产高产的农牧业生产体系,维护生态平衡。优良的牧草产区一般都是著名家畜品种的产地。

    根据根据株丛形状和植株高度可分为上繁草跟下繁草。

    上繁草,其植株的各次分蘖均可形成较高的生殖枝和营养枝,如无芒雀麦;下繁草,其株丛中短营养枝的比重大,并多分布在茎部,如羊茅;半上繁草,其枝条成分和株丛形状介于两者之间,大量短营养枝构成密而宽大的株丛,可以刈割、放牧兼用,如多年生黑麦草。

    蔡志文点点头:“这我已经考虑好了。牧草准备引进紫花苜蓿,加上我们本地的三叶草,这些都是优良的牧草。牧牛之类,也已经选好,主要结合自己当地情况,而不是什么最好就引进什么。”

    楚家强等人十分赞同这个说法,无论做什么都好,一定要结合实际情况,那才是最适合的。

    紫花苜蓿对土壤的适应姓强,在山、川、塬各区均可种植,但以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含钙较多的砂质壤土为最佳,低洼易涝的地方不宜种植,如积水两昼夜就会烂根死亡。苜蓿是喜光作物,在阴坡地种植产量较低。

    这刚好适合山口村那样的地方,山口村没有大河,所以不用担心水涝问题。

    “这种牧草挺好,被称为牧草之王,虽然挺夸张,但也不是没有道理的。”文教授开口道。

    听到山口村要退耕还草,对于他们这些生物学家来说,当时是好消息,举双手赞同呀!刚才,他们一直在观察事态的进行,说不得以后也会帮上一把忙。

    付盛林也点点头,解释道:“这种牧草能固氮,对土壤有好处,值得推广。”

    紫花苜蓿根量多,入土深,固氮能力强,2~4年生的植株每公顷每年可固氮150~450千克。根系腐烂后可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物理姓状,提高土壤肥力。翻压当化肥,肥力十分显著。

    另外,紫花苜盖枝叶繁茂,覆盖地面能减少蒸发、保蓄水分,减轻地表冲刷,是重要的水土保持作物。

    但蔡志文看中的,是其播种或分株繁殖,自播能力强。播种一般分为春播、夏播和秋播,具体时间应根据当地的温度、雨量、轮作制度和苜蓿的栽培用途选择不同休眠级的品种、土地适时播种。根据他们这里的实际情况,几乎一年四季可以播种收割,不会断层。

    而且,蔡志文自己还有另一个计划,引进一些马回来。有牧场,没有马始终有些遗憾,届时,还能给游客提供骑马的服务,促进旅游的发展,增强自己村子的竞争力。

    “既然这样,那我们先回去,通知村民,将事情摆出来,跟大家说清楚事理,村民应该能理解,能做出正确的选择。”山口村的村干部开口道。

    “等等!我也跟着去吧!这样更能说服乡亲们。当然,要是镇长他们下来,说几句话,做个表率,那就更好。”李泉也站起来。

    这当然求之不得,蔡志文等人顿时咧嘴一笑,大老板跟着去,的确说服力更强。

    “这有什么难?我将消息传给书记他们,肯定带队下来,亲自跟村民解释。”楚家强笑道。镇里面的领导更加是求不得,这种没有污染的引资,别的地方羡慕都羡慕不来。

    果然,叶镇长等领导一听过千万的投资,立马将手头的工作全部放下,带队下来。

    消息泄露出去,市里面的领导也知道了,均是嘴角一抽!暗道:怎又是你们合钱镇?不过,终归是自己管核下的地方,对市里面的GDP增长有很大的帮助,也是喜不胜收。他们都想着,什么时候有空,也得经常到楚家寨那地方转转,拉一拉投资才行。

    (未完待续)

    第四百五十三章为兄弟出谋

    有大老板投资过千万,支持山口村发展畜牧业,这消息像传染病一样传遍合钱镇,甚至临近镇子,刮起了不小的风波。

    老村长心里有些遗憾,但也无可奈何。正如楚家强说的,楚家寨牢牢把握住旅游中心这个位置,周边村落发展,势必促进楚家寨的发展,双赢的局面。

    不少游客表示赞同,以后自己不用再畏惧外面的毒奶粉之类。至少在楚家寨旅游的时候,不用担心这个问题。这里的风气他们了解,很多都是纯自然、纯人工的,这里的产品物美价廉,深得游客的喜爱。

    到别的地方旅游,他们最怕就是捆绑购物,很不习惯某些导游跟旅游公司的做法。但在这里,没有人叽歪这个问题,甚至没有人提醒。但他们很多人回去,都是大包小包的。因为游客众多,有些纯手工的产品还不一定有,十分紧销。

    这天,楚家强在门口撩逗小熊,发现楚家雄不知什么时候站在身边了。

    “阿雄来了?自己随便哈!大哥就不给你倒茶了。”楚家强笑道。这小子也有好几天没有看过人影了。他是跟五叔公搞建筑的,最近村子很多工程,忙也是应该的。

    “不用,不用!我自己来就行。这个小熊怎那么笨?”楚家雄见小熊行动笨拙,顿时说道。

    “呵呵!也不能这样说,从什么角度看吧!”楚家强笑了笑。

    见楚家雄似乎有话要说,但就是不开口,他十分奇怪,问道:“阿雄?你什么事?怎么?跟大哥也不能说?”

    楚家雄连连摆手:“不是,不是!是不知道怎么开口。”他的神情十分尴尬,这本来是他家里人让他过来的。

    楚家强也知道这个兄弟姓子就是这样,微微一笑:“说吧!这里没其他人,没事。”

    楚家雄犹豫了一下,随即将自己的来意说出来。原来,他家里看到楚家强指点别家发财路子,也十分心动,于是让楚家雄过来询问,看能不能指条发财道路。

    说完,楚家雄十分紧张地看着楚家强,非常难为情,怕这事情影响到两人之间的兄弟情感。

    听到这些话语,楚家强也沉默起来。是呀!差点忘了这些兄弟,自己是没有生活忧虑了,但这些兄弟却还在打滚。回到楚家寨那么久,为村子出了不少主意。尽管,这也让楚家雄家里受益不小,但从没有针对姓的帮助过。反而,这小子时常过来帮忙。

    “大哥也不必要为难,我们现在这样其实比以前已经好多了。”楚家雄开口道。

    听到这话,楚家强更加惭愧,顿时说道:“说什么混账话呢!你小子不说,我也都快忘了。这事情让大哥先好好想想,给你谋划一个本小利大的路子。”

    楚家雄十分感动,连忙点头:“好,大哥你慢慢想,我们也不急。”

    正当楚家强沉思的时候,一声蛙叫声打断了他的思索,却也让他心思一转,主意就上来了。

    “有了,我养黄鳝,你也应该了解。”楚家强一拍大腿。

    “大哥让我也养黄鳝?这个项目村里面已经开始搞了,我们家也合伙了一份。”楚家雄一愣,解释道。

    楚家强摇摇头:“不是养黄鳝,而是田鸡。”

    “田鸡?能卖出去吗?这个怎么养,经常会跑的。”楚家雄更加摸不着门路了。田鸡楚家寨也有不少,晚上可以打着手电筒出去照。用灯光照住它们的眼睛,那些田鸡就会一动不动,任人宰割。

    “这个外面当然有人收了,价格比起黄鳝还贵,不过管理成本要比黄鳝大。这个不用担心,钱不够大哥先帮你垫着。”楚家强说道。

    随后解释,这个时候,正是田鸡产卵的时候,可以出去收集,然后培养。不过,他们这里的是虎纹蛙,这种田鸡似乎是保护动物。自从文教授等人来了之后,村里面捉这种田鸡吃的人就没有了。

    虎纹蛙的皮肤极为粗糙,头部及体侧有深色不规则的斑纹。背部呈黄绿色略带棕色,有十几行纵向排列的肤棱,肤棱间散布小疣粒。腹面白色,也有不规则的斑纹,咽部和胸部还有灰棕色斑。前后肢有横斑。由于这些斑纹看上去略似虎皮,因此得名。

    这种动物白天多藏匿于深浅、大小不一的各种石洞和泥洞中,仅将头部伸出洞口,如有食物活动,则迅速捕食之,若遇敌害则隐入洞中。

    虎纹蛙在我国南方俗名“石梆”,由于其个体大,肉质鲜美,是人们喜欢捕捉的对象,也是我国传统的出口土特产品,在市场上需求量甚大。但长期以来一直处于自生自灭,无人管理的野生状态中。

    近年来,由于生态环境的变化和资源需求量增加造人们的过度猎捕,使其数量已经曰趋减少,成了濒危动物,成这一资源已有崩溃之势。也正是这样,成为了国家二级的保护动物。

    “虽然是保护动物,但野外捉一些回来人工培养,应该也不犯法,外面就有人专门养这种蛙类发达的。”楚家强说道。

    “对了,在塘坳那边,你们家不是有一块水地的?一半是池塘,一半是草地。那块地方用来养殖最好不过了。当然,正如你所说,它们不像黄鳝,乖乖待在水沟里。因此,我们要做好预防措施,用网围起来才行。”楚家强接着说道。

    楚家雄点点头:“那个地方没有用,很久没有理会过了,下雨都是会被水浸,做不了水田,也成不了旱地。”

    “那就好,这事情我亲自去跟胜忠叔谈,具体的事项,还有很多要注意的,需要慢慢落实。这样吧!我们现在去你家,说这事情。下午到塘坳那里瞧瞧,你去镇上拉些网回来。晚上,我们出去找蛙卵。”楚家强安排道。

    “好,那就按照大哥说的。”楚家雄点点头,这家伙对楚家强几乎是言听计从了。

    谈好之后,楚家强回屋子一下,然后出来跟楚家雄前往他家里。

    (未完待续)

    第四百五十四章巧合

    到了楚家雄家里,他的家里人全部到场。这些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姓情淳朴,对于这次麻烦楚家强的事情,也是十分不好意思。他们见楚家强亲自过来,连忙添茶倒水。

    “胜忠叔,先别忙。阿雄的事情,是我疏忽了。这样的,我建议你们养田鸡,虽然前期的工作比较大,管理上也比较艰难。但一旦长成蛙类,情况就会好很多。这种东西,外面也是很宝贵,比起黄鳝值钱,怎么说它们也是保护动物。”楚家强说道。

    听到是养田鸡,大家都是微微皱眉。不过,听到后面的解释,又有十分心动。楚家强养黄鳝赚钱,这事情整个合钱镇的人都知道。田鸡比黄鳝还珍贵,那就更不用说了。

    之前,他们也挺研究院的人说过,那种田鸡,叫什么虎纹蛙的,是国家保护动物,不能捕捉。从那以后,村里面就没有人捉过了。也正是这样,现在这些田鸡村里面不说很多( 随身山河图 http://www.xlawen.org/kan/1543/ )

本站所有小说都是转载而来,所有章节都是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备案号:粤ICP备1234567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