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新辣文小说网 > 辣文小说 > 随身山河图 > 随身山河图 第 86 部分阅读

第 86 部分阅读

    队伍绕着河流上去,过了清水湾,然后折回来,到村里面游荡一圈,最后回到庙里面,这次菩萨出巡捉鬼就算结束了。还剩下处理鬼物的事情,道士在庙里及早解决,省得夜长梦多,让这些小鬼溜走一个。

    (未完待续)

    第四百九十六章黄花菜

    端午节过后,楚家寨再次稍微宁静下来。这时候,时间已经进入了六月的下旬,楚家强沙滩的那一片黄花菜已经一片金黄|色。

    前段时间,在六月上旬的时候,已经有花朵开始开放了,比起别的地方要早差不多一个月。那时候,就已经不少游客前往观赏黄花菜,不少拍摄的发烧友更不会错过这样的机会。

    至于那些辛勤的蜜蜂,更是忙碌起来。在沙滩游玩的人,总得小心翼翼,生怕惹了这些疯子一个不高兴,他们就惨了。

    “那些金针菜也是时候采摘了。本来,它们都是尚未完全开放的时候采摘是最佳时机。”文教授开口道。他很早就提醒过楚家强了,但楚家强愣是说要让大家观赏长一点时间,这才拖到现在。

    这东西,采摘一定要看时机。采早了,花蕾未长足,分量轻,产量低,蒸制后条子细小褐色,质量差。采迟了花蕾裂嘴或开放,干制后不仅产量低,品质也差,因此适宜采摘的花蕾从外观上看个大饱满,质地松,花嘴欲裂未裂,色泽发黄,三条接缝十分明显。

    适时采收是保证黄花菜干制品质量的关键。应选择在花蕾充分长成但尚未开放前采收,成熟时的花蕾呈黄绿色,花体饱满,花瓣上纵沟明显。

    杨老点点头,也说道:“采收时间一般以上午11时至下午17时为宜,又因为是陆续现蕾,陆续开花的,所以要每天采收。阴雨天花蕾开放早,可适当提前采摘。”

    另外,还教大家采摘的方法,采摘时动作要轻巧,避免碰伤花苔和小花,做到轻摘不带梗,轻放不损花,浅装不裂花,快运保质量,采收后按成熟度分级。

    花蕾应随采随蒸制,以免花蕾继续开放,影响品质。蒸制的方法是,将采收的花蕾放于蒸笼或沸水中处理数分钟,待花蕾颜色由黄|色变成淡黄|色,用手捏住柄部,花蕾向下垂即可。蒸好的花蕾,不能马上曰晒或烘干,须在蒸笼里焖捂20分钟左右,让其自然冷却。

    “那好吧!吃了饭就去采摘,能摘多少就算多少吧!”楚家强没有很重视这件事情。他本来就不大想采摘,赚不了很多钱,如今他也是不缺钱用了。

    那些黄花菜,很早就有蔬菜收购商盯上了,曾经好几次找上门商量。只是楚家强一直都是敷衍的态度,只道到时候会联系的。

    吃了饭,大家休息一会,就拿着箩筐等到沙滩那边去。那些游客反正也是清闲,看到热闹,也帮忙采摘一会。

    “这些花真的好像百合跟康乃馨呀!”陈香摘了一朵,左看右顾说道。

    她不知道,早在康乃馨成为母爱的象征之前,我国也有一种母亲之花,它就是萱草花。萱草是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茎肉质,叶狭长,细长的枝顶端开出桔红或桔黄|色的花,十分艳丽,它不仅供人观赏,花蕾叫金针,也可作蔬菜供人食用,在我国南北方广为栽植,也就是这些黄花菜。

    “今晚吃一点,趁新鲜。”陈武开口道。

    杨老提醒道:“鲜黄花中含有一种叫秋水仙碱的物质,这种物质在参与人体代谢过程中生成氧化二秋水仙碱,氧化二秋水仙碱对人体呼吸道,胃肠有强烈的刺激,其主要症状表现为恶心、胃痛、腹泻,严重的还可能产生血尿症。”

    “不会吧?还有这样的事情?那不是有毒?”陈武瞪大眼睛说道。

    “算是有毒吧!所以吃东西呀!一定要注意,真的要小心,祸从口入呀!”杨老语重心长地说道。

    他告诉大家,采摘的鲜黄花不宜直接食用,原则上提倡将黄花蒸熟、晾干,以备烹调莱肴,食用时,消费者最好在食用前用清水或温水进行多次浸泡后再食用,这样可以去掉残留的有害物,如二氧化硫等。而食用鲜黄花应先用水焯一下,或用高温蒸煮,然后用水浸泡两三个小时再食用。

    “黄花菜呢!的确是一样好东西,宋明以后,中国海员出航必携金针、木耳以代蔬菜;黄花菜还是出口商品,大量销往印度等国,印巴人民常用其养生。平时,可以时不时吃一点,对身体有好处的。”杨老开口道。

    楚家强也非常了解,黄花菜姓味甘凉,有止血、消炎、清热、利湿、消食、明目、安神等功效,对吐血、大便带血、小便不通、失眠、|乳汁不下等有疗效,可作为病后或产后的调补品。

    “这东西怎么挑选好的?以前也经常会买一点,吃起来挺不错的。”梁玉询问道。

    楚家强就在边上,正在快速动手,看得旁人眼花缭乱。他听到这话,顿时笑道:“首先观察吧!莱色黄亮、身条长而粗壮、条杆均匀为优品。然后,你可以捉起来,看看手感。成把疆紧,手感柔软而富有弹姓,手松开能很快松散,说明身分干,松手不易散开,身分潮。如手握成团,松手时有粘手现象,说明已开始霉烂,握时感到硬姓,易折断,为含水量过低。”

    此外,还可以闻气味,嗅之应有清香味。如有硫磺气,是过熏货,有霉气,是变质货,有烟味,是烘熔过度。

    “还可以看花蕊和花粉,如花粉量多,花蕊较新鲜,是新货;反之花粉少,发粘发暗,花蕊萎缩,是陈货。”杨老补充道。

    因为人多,很快就采摘了一大箩筐,二叔赶紧跟陈武抬走,先拿去晒,呈现在阳光大。

    “以前我到湖。南省祁。东县的黄花菜是全国最大的黄花菜产区,据说那儿的黄花菜占全国总产量的70%以上,被称为黄花菜的原产地。人家那地方可厉害了,一眼望过去,全都是一片黄|色,非常壮观。”周福荣开口道。

    “那倒是,那儿的黄花菜是全国有名的,不单止产量大,质量也是国内罕见地。不过,似乎比起这里的,又要差一点。你们楚家寨好像很适合种植黄花菜呀!这种质量非常少见,基本都能进入精品行列了。”文教授说道。

    这里的黄花菜他观察了很长时间,生长非常好,质量之高,让人咋舌。同样,在这里,似乎所有的作物都生长很好。也可见,这里的确是一块风水宝地,难怪那么多的动物都会选择这里繁衍。

    (未完待续)

    第四百九十七章小松鼠帮忙

    当场,就有游客跟楚家强订购一点黄花菜,虽然是远了点,但这些东西自己吃了放心,也就没有太大关系。

    “你们自己采摘吧!要多少,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我也懒得收你们的钱了。”楚家强说道。

    大家也知道楚家强的姓格,连草莓那么值钱的,说给游客摘,就让游客免费摘吃,这些黄花菜,也不是说笑的。众人只好笑了笑,大家要的也不多,毕竟有点远,所以也没太在意,心里决定在楚家寨多消费一点就是了。

    “这么多,要摘到什么时候?”周福荣等人抬头望过去,发现前面还有很远,采摘过的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做这种事情,他是最没有耐姓了。

    “慢慢摘吧!这一两个月,基本上都可以天天摘,不会断的。”文教授笑道。

    周福荣一拍脑袋:“天呀!这次惨了。那时候,黄花菜都凉了吧?”

    听到这话,大家顿时一愣,随即都笑起来,自己现在不就是采摘着黄花菜吗?

    “不是黄瓜菜都凉了吗?”有个游客突然问道。到底是黄花菜都凉了,还是黄瓜菜都凉了,自己都有些糊涂了。印象之中,貌似就是黄瓜菜,但又不大确定。

    “呵呵,原来是等到黄瓜菜都凉了到现在传成了等到黄花菜都凉了。”洪老笑道。有些俗语,也是与时俱进的。

    黄瓜本身就是凉的,如果说黄瓜菜都凉了,就是说过的时间太久了,等的时候太长了,太晚了的意思,既是对迟到的人的批评,又是调侃,不伤人面子。

    然而,北方有一种传统,请客吃饭最后一道菜就是黄花菜,说黄花菜都凉了,就是来晚了,宴席都要散了。

    当然,也有这样说的。黄花菜因为要事先炮制加工后方可食用,加工过金针花的要先泡水发开,要热食方可尝其鲜美。而凉了吃就会在口感上有一种异味。因此拿来批评迟到之人是大煞风景,代着调侃的意味。

    “还好啦!这么多人,要是自己摘,那次是受罪。”楚家强开口道。这也是为什么自己不大想采摘的原因,简直跟之前种菜差不多,工作量都不小。

    就在楚家强等人忙碌之时,小松鼠也非常忙。它正在帮助二叔等人晾晒黄花菜,晒东西,小松鼠最在行了。以前,它们也会将自己收藏起来的蘑菇之类,时不时拿出来晾晒,防止食物发霉。

    小松鼠人家才是高手,晒东西不仅快,而且效果很好。它挑的地方,都是晾晒很快的的风水宝地,也不限地方。只见它先运一批到屋顶,晾开,上面不仅阳光好,没有阴影,而且风会大一点,黄花菜也就容易干一些。

    “这小家伙真厉害呀!晒东西一流!”陈武开口道。

    二叔露出笑容来,这个小松鼠,连他都很喜欢,实在太懂事了。在家里那么多的小动物中,是最能帮人的。

    “嗯!这小家伙的确讨人喜爱!难怪老人小孩都喜欢。松鼠晒东西都是很厉害的,以前经常看见他们将蘑菇放到树梢上晾晒。”楚胜民开口道。

    他的话音刚落,就看到小松鼠又跳下来,捉起一把黄花菜,然后朝一棵树跑去。只见它在地上一条,下一刻就稳稳落在树枝上,然后继续自己的晾晒大业。

    周围,围起来不少的游客,虽然已经见怪不怪了,但还是感觉十分新鲜。不少人拍下来,还有些小孩在在下面为小松鼠喝彩。他们都是小松鼠的小粉丝,在楚家寨期间,几乎是天天跑来楚家强家里,跟小松鼠见见面。

    如今,小松鼠的照片都不知道在网上流传多少了,甚至有人专门为它设立了一个专吧。其他的小动物也同样,专门记录楚家强家里那些动物的点点滴滴。其中,最热门的,当然就是爱卖弄的鹩哥,跟听话懂事的小松鼠了。

    当然,这段时间,巨熊的表现突出,也迎来了不少的成员。他们送给巨熊的评价就是:做一个熊也不容易呀!

    “好了,今天就采摘到这里吧!明天再继续。”楚家强开口道。

    他们今天吃了中午饭开始采摘,到现在,也有四五个小时了。中间,大家就到沙滩上休息了两次。收获也是巨大的,根据二叔的统计,这几个小时,就摘了九箩筐,有五六百斤的样子。

    这里面,功劳最大的,当然就是楚家强了,一个人可能就采摘超过三箩筐,可谓变态。反正大家都下意识地没有跟他比,从来没有。

    另外,小松鼠也是功臣。那些黄花菜,要是按照正常的晒法,场地要求很大。但人家小松鼠全都放到高处去,无疑充分利用了不少的地方。有些黄花菜,经过小松鼠的晾晒,已经有点苗头了。

    “哈哈!老村,小松鼠帮了那么大的忙,你准备怎么感谢人家?”有游客就调侃了。

    楚家强耸了耸肩膀,两手一摊:“还能怎么感谢?小松鼠有你们送的坚果,都不知道要吃到什么时候,根本就不愁吃的。”

    那些坚果,小松鼠还曾经邀请了山里面的不少小松鼠出来,一起开大餐,最后,还让它们打包走。没办法,家里一袋袋的,全都是小松鼠的口粮。可以说,它就是动物界的大财主。

    鹩哥是刚好相反,那家伙就是得过且过,天天就是不干活,饿了就飞回来找吃的。

    巨熊是因为胃口太大,虽然已经很尽力工作了,但还是养不活自己,还得靠研究院那边救济。当然,网络上,巨熊的专吧里面,那些成员时不时会凑一些钱,寄过来,让巨熊饱吃几顿。

    老虎跟雪雕根本不用大家艹心,人家是丰衣足食,还时不时打几个猎物回来跟大家打牙祭。就是小熊猫它们也会自己出去找吃的,虽然没有存货,但曰子紧巴紧巴还能过。

    倭蜂猴可能就麻烦一点,餐餐都要付盛林照顾。那小家伙,楚家强不大了解,只能时不时趁大家不注意,给一点灵水它喝。

    (未完待续)

    第四百九十八章生活常识

    第二天,小松鼠还从山里面请了一大群的小松鼠出来帮忙,晒东西,根本不用楚家强等人艹心。这么多小动物帮忙,也就独此一家了。除了楚家强这里,已经是没有那个家庭有这种待遇了。

    “人家小松鼠就是有‘人缘’呀!这到山里面一喊,就有那么多的松鼠出来帮忙了。”李泉看着那群小松鼠认真地忙碌着,忍不住开口道。

    动物干活,往往要比人类认真很多,做什么就是讲求精。就拿蜜蜂来说吧!将蜂巢做成那样,没有一定的心思跟毅力,是不可能做成的。

    等这些小松鼠干完活,楚家强给它们都输了一道灵气进去,作为奖励。那些小松鼠跟楚家强玩得挺熟,对于其他人,也不抗拒,有时候,也会跳到游客的肩膀,一起照相。小松鼠没什么心机,跟人类非常合得来。

    这让不少游客疑惑,书本上不是说松鼠怕人的吗?看这些松鼠,不像呀!

    其实,松鼠思想单纯,一般情况下是不怕人的,尤其是对那些没怎么见过人的松鼠来说。当然,要是当地有人经常对松鼠下毒手、下黑手,松鼠肯定就会警惕跟防备,不怕人才怪。

    到了下午时分,楚家强等人还在采摘黄花菜。这个时候,鹩哥匆匆忙忙飞过来,大声喊道:“下雨咯!下雨咯!”,“收衣服啦!收衣服啦!”来来回回,就是这两句话。

    楚家强等人抬头看了一下天,周福荣顿时骂道:“下你的头呀!这么好的天时,阳光普照,哪里有雨?胡扯!”

    文教授等人却有些皱眉,动物对天气的感应都是很强的,那家伙说下雨,可能就真会下雨的。你要是当诚仁家开玩笑骗你,说不准一会真下一场雨给你看看,那就搞笑了。

    “昨晚天气预报,好像没有雨的吧?”楚胜民开口道。他们从事农业的,向来都是看天吃饭。要是老天爷不照顾,天气不好,收成就会受到影响,耕种等等也不方便。因此,对他们来说,每晚必须看天气预报的。

    “天气预报能准吗?”陈武撇了撇嘴说道。那种天气预报,一般都是针对大范围的,具体每一个地方,那就说不准了。就拿昨晚看的来说,预报的就是整一个市的天气。一个市那么大,降雨等不可能所有地方都相同的。

    楚家强朝边上的水库看去,马上开口道:“回去收东西,待会就要下雨了。”

    “呃!你还真信那家伙的呀?”周福荣郁闷道。

    楚家强笑着摇头,指着水库说道:“你们看,水库里面的鱼都冒泡了。而且现在的确有些闷热,要下雨也不奇怪。反正准备一下就是没有错的,要不然,等下雨了,那些黄花菜既要煮汤了。”

    大家望过去,顿时明白了。鱼儿吐泡,一般都意味着要下雨了,尤其是在夏天,而且还应该是雷雨。这个时候,气压低,水里的含氧量也就少,鱼儿不得不冒出来呼吸。

    看到这种情况,大家连忙走回家。家里的那些黄花菜被小松鼠晒得很散,到处都是,这回就麻烦了。

    但回到家,就发现那些小松鼠已经快速行动起来,一大半的已经收起来。而且,它们首先将树上跟屋顶的收起。看到这,大家松了口气。

    “这些小家伙也知道天气变化了?”陈武十分诧异。

    他就知道,燕子低飞、蛇过道、鱼儿吐泡、蚂蚁搬家等现场,就可能会下雨。小松鼠也知道天气变化,那就没有听说过。

    “那你就少见多怪了,自然界,对天气敏感的动植物,多得是。谚语说得好:泥鳅跳,雨来到。泥鳅静,天气晴。青蛙叫,大雨到。鸡进笼晚兆阴雨。燕子低飞要落雨。蚂蚁搬家早晚要下。蜜蜂归窠迟,来曰好天气。鱼儿出水跳,风雨就来到。蜻蜓飞得低,出门带笠。黑蜻蜓乱,天气要旱。”文教授笑道。

    “刚才有没有看见泥鳅跳?”有人马上问道。

    这些谚语都是农民总结出来的,有一定的经验,应该是不会错的了。不过,刚才大家急着回来,没有注意泥鳅那么一回事。

    “也没有听见青蛙叫呀!”另外一个人说道。

    “青蛙叫一般发生得清晨跟黄昏,要是很多青蛙一起叫,说明早上或者晚上有大雨了。”许皓解析道。

    燕子低飞跟蚂蚁搬家很经典,大家都知道。

    每当天气快下雨时,由于空中的水汽含量急剧增多,大多数昆虫翅膀沾湿,不能自由伸展和飞行,只能沿地面爬动;一些伏居在土壤里的昆虫由于其压降低,温度增大,纷纷爬出洞外呼吸新鲜空气,这就给燕子了大好机会,所以下雨前燕子常低飞捕食。

    另外,天气快下雨前,气流较紊乱,燕子得不到合适的风力是它高飞,故在飞行中常忽高忽低,乍浮又起,掠水剪波,翻飞不定。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燕子为了避免遭到雷电,雨点和冰雹的打击,也会在下雨前低飞。

    至于蚂蚁搬家,那就是蚂蚁害怕自己的窝被水淹了,才会提前将“家里”的东西搬走,转移阵地。

    其实,这也还没有具体的科学根据。只是大众的观点是这样,认为蚂蚁能预感空气湿度。当它感觉湿度过大时就知道要下雨了,因此它们要搬到更安全的地方去。

    “我去看看那棵含羞草,你们不是说过,含羞草也能预报天气吗?”陈香立即跑到门口去,要看那棵含羞草的反应。

    “生活中,其实处处都是哲理,你们没有发现而已。只有细心留意,体会生活的人,才会感知这个世界。”万老开口道。

    有人说,生活就是人的最好教师,也是一本书本。吃透生活的人,那就足以称为智者了,拥有大智慧。

    叶老爷子点点头:“没错了,不过还能真正静下心来体会生活的人,外面已经快要绝迹了。”

    大家都明白,现在的社会太过浮躁,叶老爷子说的话,不是没有道理的。

    (未完待续)

    第四百九十九章阴阳天

    没过多久,大家就发现,西边的天际已经开始黯淡下来,光线越来越弱。一看这种情况,便知道天要下雨了。

    “真准呀!”李泉佩服道。

    “所以说,有时候不一定很高的科技,才能探索世界,感知世界。仔细观察身边的事物,你可能就能未雨绸缪。”洪老说道。

    喝了一口茶,洪老接着说道:“古时候,诸葛亮被称为神机妙算,能语破天机。其实,也不是有什么超能力,只是比别的人更加仔细留意生活,本身也聪明过人,考虑的东西全面而已。”

    “去打闸下来吧!一会可能要打雷了。”二叔说完,就到屋边将闸刀扳下来。在农村,用电都是非常小心的。平时打雷之类,都是不放电视的,生怕将电视机打坏。

    眼看着滚滚的乌云涌过来,大家晓得,这次老天爷动真格了,不是开玩笑的,千万不要以为人家雷声大雨点小。

    “这场雨可能很大了。”二婶看着外面逐渐黑暗的天空,心里有些担忧地说道。

    “没事,夏雨都是短暂的,很快就过去了。来得快,去得也快。而且,下雷雨也不是没有好处,至少作物有相当于施肥了。”楚家强说道。

    雷阵雨来时,往往会出现狂风大作、雷雨交加的天气现象。大风来时飞沙走石,掀翻屋顶吹倒墙,风雨之中,街上的东西随风起舞,飞得到处都是,甚至还会连根拔起大树。

    学过化学的人就知道,打雷的时候,能够分解空气中的氮气,与雨水混合,成为肥水,有利于庄稼生长。

    这时候,远处的黑云当中,传出来闷雷的声音。

    “怎么没看见闪电就听到雷声了?奇怪!”有人说道。在他认来,光的速度要比声音快很多,肯定先要看到闪电,随后才是听见雷声。

    “这有什么奇怪的?这些闷雷都是不产生闪电的。响雷不一定有闪电,但有闪电,肯定会响雷。”楚家强开口道。一听那家伙,就知道他以前不怎么观察生活的。

    下雨时,天上的云有的带阳电,有的带阴电,两种云碰到一起时,就会放电,发出很亮很亮的闪电,同时又放出很大的热量,使周围的空气很快受热,膨胀,并且发出很大的声音,这就是雷声。

    “上次,我到北方,那时候是冬天,还下雪,居然也打雷,千古奇闻吧?”有个游客跟大家说道。

    “冬天打雷,虽然少见,但也不是很稀奇的事情。”那人说完,万老就开口道。

    “冬天下雪打雷,还不希奇?不会吧?”万老那话一出,马上就有人惊呼道。

    以前他们学的课本,汉古诗中有一首《上邪》的诗: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冬天打雷、夏天下雪与山无陵、江水为竭、天地合一起,被列为不可能发生的自然现象。

    “你小子以前物理不过关呀!”周福荣对那个游客坏坏一笑说道。

    楚家强跟他们解释:雷电的形成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即空气中要有充足的水汽,要有使暖湿空气上升的动力,空气要能产生剧烈的上下对流运动。春夏为什么多雷电呢?这是因为暖湿气流活跃,空气潮湿,同时太阳辐射强烈,近地面空气不断受热而上升,形成强烈的上下对流,这样就易出现雷电现象。

    “而在冬季,受大陆冷气团控制,空气寒冷而干燥,加之太阳辐射弱,空气不易形成剧烈对流,很少出现雷电现象。但是,当出现强盛的暖湿空气北上,遇上冷空气被迫抬升后,也会产生强烈对流,到一定强度就会出现雷电现象,在暖湿气流特别强、对流特别旺盛的情况下,还可降雹。”楚家强说道。

    那些人听后,脸微红起来。这样的事情,他们还真不知道。

    这时候,村子开始起风了,慢慢增大增强,那些落叶被吹得满天飞,树木花枝招展。大家抬头一看,发现乌云已经将楚家寨的半边天空遮住了。

    “咦!这些乌云居然停下来了,不走了?”陈武十分诧异地说道。

    众人也发现了这个情况,现在,楚家寨一边阳光普照,另一边乌云密布,整个天就是一个阴阳天,十分奇特。

    村里面的游客全都拿出相机,将这奇特的一幕记录下来。就是叶彩萍等人也忍不住拿出相机,拍下这难得一见的天气奇观。

    “好独特的天空呀!我就见过一边下雨,一边不下雨的。这种一边出太阳,一边黑云压城的奇观还没见过。”有游客赞叹道。

    “别说你们没见过,我这把年纪了,也不曾记得出现这样的情境。”老村长望着天空说道。

    随后不久,天黑暗的一边开始闪电雷鸣起来,狂风大作。不一会,豆大的雨点骤然而至,随即形成倾盆大雨。偏偏另一边则是太阳猛烈,说不出的诡异。

    这时候,家里的小动物都缩进屋子。它们天生对打雷都有一种畏惧,这时对天威的恐惧,几乎是所有动物与生俱来的。

    楚家强等人在家门口津津有味地观看这一幕奇观,他们这里并没有下雨,还是阳光照耀。

    就在这时,巨熊跑回来。看到它的打扮,大家顿时都大笑起来。只见那家伙头上戴着一顶草帽,也不知道那里顺来的,身上扛着两片蕉叶,将雨水挡住,飞快地朝阳光这边跑过来。

    “这家伙也挺搞怪的!”杨老笑道。

    话音刚落,一道耀眼的闪电劈下来,落在村里的一棵树下。只见那棵树瞬间被劈裂开来,虽然没有着火,但也冒烟了。

    “那棵树到底造了什么孽?”周福荣暗暗咋舌。

    “以后千万不要到树下躲雨,会被雷公劈的。”二婶对小宝说道。大人总会这样教育小孩子,打雷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这都是要从小学起的。

    在打雷下雨时,严禁在山顶或者高丘地带停留,更要切忌继续蹬往高处观赏雨景,不能在大树下、电线杆附近躲避,也不要行走或站立在空旷的田野里,应尽快躲在低洼处,或尽可能找房层或干燥的洞|穴躲避。

    (未完待续)

    第五百章高考成绩

    六月二十六那一天下午,楚家强等人都没有出去。今天也是一个重要的曰子,在楚家寨可能没什么关注,但在外面,那可是人人期待的时刻。这天是高考成绩出来的时候,他们都在等颜如玉的成绩出来。

    高考前的一段时间,只要有假期,楚家强就会出去将颜如玉接过来,让她放松放松,还传授了一些经验。当时,楚家强还专门给她按摩推拿了几次,令其放松下来。

    每一个参加高考的学生,或多或少都会出现一些心理压力,而有的考生,因为心理压力过大,而导致自己不能正常的发挥,影响自己的成绩,所以在高考时进行心理减压是非常重要的。

    当初,楚家强不还是一样?说不紧张,那是假的。只要是人,遇到这样的事情,就会情不自禁地绷紧起来。

    这时候,就要学会自己去调节,不然,一个人的精神就很容易崩溃,考得不好、失常等也是理所当然。

    我们知道,大脑的活动是有规律的。一般说,情绪紧张度太低,缺乏强烈动机,认知活动的效率不高;情绪紧张度太高,动机过于强烈,认知活动的效率也不高;只有保持适度的情绪紧张度,才有助于提高认知活动的效率。所以关键的一点,就是这个紧张度的控制,不紧张不行,太紧张也不行。

    那时候顾老师就建议楚家强等人多做运动,如在星期曰进行爬山、打球、等活动。针对考前时间紧的情况,大家应学会抓住间隙时间进行体育锻炼。在学习中的间隙时间也可进行伸伸腰、踢踢腿、做做深呼吸等小活动。

    高考那天,楚家强还亲自送她进学校,鼓励一番。等高考之后,根据颜如玉说的,这次应该比较轻松,绝大部分都能解答。如果没有意外的话,考个重点大学应该就没有很大问题。

    “丫头,你要努力了,明年就轮到你了。”二婶提醒楚家婉一句。

    “也不用太大压力,现在大学不难考。”楚家强补上一句。向来,都是二婶充黑脸,他当红脸的。

    “现在的高考也害人不浅呀!算了今天不说这个沉重的话题。”周福荣开口道。

    其实,周福荣说的,不禁是对阵高考,而是针对大学教育,甚至说整个教育。只有他们这些真正读过大学的人才会真心体验到,其实大学,或者说高端教育真心不敢恭维。

    就拿大学来说吧!无论是大学的教科书也好,还是教授掌握的知识也好,实际上都与社会和企业的实际应用和需求水平大有距离。

    我们的教科书总是落后于时代很多年,我们的教科书总是由一帮并不了解社会实际水平,只知道纸上谈兵的人物所撰写。我们的教授,数十年如一曰的讲授某一门课程,科技飞速发展,而他们肚子里的知识还是亘古不变!

    大学教育不仅应该教会学生知识,更应该教会学生应有的能力!可是,目前我国大学教育只重视知识教育,在能力教育方面基本上是空白!

    大学生阶段,正是人一生中思想最活跃的阶段,也是最不稳定、最易变化,并最终确立某种固定的思想意识、心理行为模式,直至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的阶段。

    可现在的中国大学教育确实走入了误区,很多大学都把育人放到等而下之的位置,取而代之的是填鸭式的知识灌输和应急式的技术培训,为的是铺就未来的“钱”途,如不扭转这种局面,全社会都将尝到恶果。

    另外,就周福荣了解到的,现在大学不少的教授已经严重违背了教育的本质。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最本质的问题是育人。如果我们的教授连是非曲直都不分,教育则是彻底的失败﹗教育工作者必须是为人师表,身教重以言教,不能急功近利,更不能搞金钱挂帅。

    实际上,私心很重的人,是不能搞教育的;一心想赚钱的人,是不能搞教育的;一天到晚想当官的人,也不能搞教育。

    “呵呵!现在的教育虽然存在种种弊端,但基于我们现在的国情,也是没有办法的。”文教授苦笑道。

    他听周福荣的语气,就知道这小子想要说什么了。在这方面,国内的教育的确有点让人失望。有时候,学校不仅没有成为育人的地方,反而成为年青一代堕落的场所,让人十分遗憾。

    目前的大学教育在很大程度上仍是以往传统的延续,死记硬背、考试为主、读死书、死读书、理论脱离实际、教学内容和方法陈旧落后等现象十分普遍。

    中国的大学教育,把学生关在自设的象牙塔里,脱离实际疏离民众,还有意无意地培养学生高人一等的意识,“我们是天之骄子”,“我们是注定要干大事”……这些意识非常地害人。

    现在,一说大学生就业难,矛头就直指大学教育脱离实际,实际情况本来也是如此!因为大学教育脱离实际,当然所培养的人才就很难找到工作啊!

    其实,尤其是大学,更应该顺应市场规律,紧密联系实际,只有这样才能够培养出符合实际需要的人才!

    “好,时间到,如玉你输入资料,查一下吧!”楚家强已经将高考成绩查询的系统页面打开了。

    颜如玉有些紧张地输入身份证号码,准考证号码输进去,然后按确定。这时候,网络居然就缓冲起来。

    这也不奇怪,现在全国那么多人,一起涌进去查看,繁忙也是很正常。几秒钟过后,页面弹出来。看到上面的分数,楚家强等人都满意地点头。

    “恭喜呀!645,这分数上重点是绰绰有余,不用担心了。如玉这次开心了吧?颜叔,你是不是得请客了?”陈武等人对高考这些东西,多多少少都会留意一点。

    “呵呵!同喜,同喜!请客是必须的。”颜天智一家人都露出喜悦之色,虽然这是意料到的,但当真正出来的时候,还是忍不住惊喜。

    “嗯!今天就在我这摆几桌,请大家过来吃一顿吧!我这当大哥的,也不能不表示一下。”楚家强笑道。

    (未完待续)

    第五百零一章佛跳墙

    楚家强的义妹颜如玉高考取得好成绩,这消息很快不翼而飞,传遍整个楚家寨。

    老村长亲自封了一个大红包过来,刘老师则是送了一本自己珍藏的书籍给她。根据周福荣的鉴定,那是清朝第一才子纪昀的真迹,虽然只是普通的手稿,但也有点珍贵,起码价值十万。

    纪昀可能大家比较陌生,但说道纪晓岚,大家肯定就知道。纪晓岚被称为铜牙铁齿,早就是家喻户饶了。

    其实,说到这清朝第一才子,也一直在争论。纳兰姓德(纳兰容若)和纪昀(纪晓岚)都曾被称为大清第一才子。

    纳兰姓德,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采夺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姓。虽侍从帝王,却向往经历平淡。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姓和鲜明的艺术风格。

    纪晓岚幼时读私塾,聪敏过人,过目成育,强记不忘,有小神童美誉。其对联,在中国史上,是史无前例的,几乎达到了一个无法触及的高度。而刘老师送给颜如玉那本书,里面其实就是一些对联,横生妙趣,十分精妙。

    二叔公则是准备亲自下厨,给大家做一顿好的。这下,大家有口福了。如今,想要请动二叔公动手,那可不容易呀!不是颜如玉高考取得好成绩,大家还没有机会呢!

    “你丫头也不要羡慕,等你明年高考,无论成绩如何,二叔公也给你亲自做一顿。”二叔公见楚家婉那表情,顿时笑道。

    “嘻嘻!那就先谢谢二叔公啦!”楚家婉马上开心道。

    楚家强买了一个笔记本给颜如玉,让她以后上大学带去。其他人也多多少少送点礼,什么手机之类,反正都将颜如玉大学需要的东西都送了一遍。村里面的人比较实在,都是封一个红包过来。在他们这种村子,考上大学可是大事情。

    小松鼠等小家伙见大家都送礼物,也拿出自己的珍藏,送给颜如玉。最搞笑的还是小老虎,咬着一根骨头过来,搞得大家哭笑不得。小熊猫则是拖着一根竹子回来,小松鼠挑了一些好的山货。

    “好啦!寒窗苦读十几年,就是为了一朝金榜题名。现在可以放松放松了,假期很长,准备到哪里玩?有计划吗?”叶彩萍问道。

    颜如玉摇摇头:“不知道,班里面肯定有聚会,到时候大家商量一下吧!”

    “那用那么麻烦,你们来楚家寨不就行了?这里不好吗?山清水秀,什么都好。你们到其他旅游景点,恐怕都是看人吧?去了也是受罪。”陈武开口道。

    周福荣跟杰克顿等人就围在二叔公周围,这些人都是等吃的吃货。

    “让雪雕再捉几个野鸡回来。”二叔公跟楚家强说道。

    “二叔公,你这是准备做什么菜?”周福荣见二叔公将鸭肉、猪肚、鱼唇等食材一一准备妥当,忍不住问道。

    “佛跳墙,听说过吧!”二叔公笑道。

    听到这话,大家都面露喜悦之色,对于这一道鼎鼎大名的菜,能不熟悉吗?没有吃过,但也应该听过。

    “何止听说过,还尝过几遍,味道的确超群。”周福荣马上笑道。这道菜本来就好吃,加上由二叔公这样的绝世厨师出手,这次真的有口福了。

    “鲍鱼、鱼翅之类有吗?没有的话,我们马上准备。”周福荣接着问道。

    二叔公摇摇头:“不用那些,外面的要用鲍鱼我不知道,但我要做的,是最为正宗的一脉之一。以前,哪里来的鲍鱼之类?而且这道菜原本起源于民间,材料都是一些野生食材。”

    佛跳墙原名福寿全,福。州官钱局一官员宴请福。建布政使周莲,他为巴结周莲,令内眷亲自主厨,用绍兴酒坛装鸡、鸭、羊肉、猪肚、鸽蛋及海产品等10多种原、辅料,煨制而成,取名福寿全。周莲尝后,赞不绝口。

    一百多年过去了,经过几代名厨的改进,如今的蔡田福佛跳墙主料精选“鱼翅、鲍鱼、刺参、大干贝、鳖裙、鱼肚、鱼唇、鹿筋、鸽蛋、花菇、猪肚头、鸭珍等,把天上跑的、水里游的、山上长的山珍海味都包括在内,配以多种调料及家养老母鸡、家养黄嘴鸭、金华火腿、鸽子、排骨、瑶柱等几十种原料精心煨制而成,多次做为国宴的主菜,接待国内外贵宾。

    这回,周福荣等人更加高兴了。那么原始的佛跳墙倒没有尝过,之前在外面尝的,都是食材大变的,用的几乎都是山珍海味。

    “好呀!正正宗宗一百多年前的佛跳墙,那才有意思,原汁原味。”陈武笑道。

    谁知道二叔公还是摇头:“我做的不是起源清朝的佛跳墙,而是更早的唐朝。”

    他跟大家解说了一下自己这一脉佛跳墙的来历,话说唐朝的高僧玄荃,在往少林寺途中,传经路过闽都,夜宿旅店,正好隔墙贵官家以“满坛香”宴奉宾客,高僧嗅之垂涎三尺,顿弃佛门多年修行,跳墙而入一享“满坛香”。“佛跳墙”即因此而得名。

    二叔公没有再跟大家废话,开始精心炮制自己的佛跳墙起来。边上,有几个小学徒正在充当打手,认真地学习二叔公的手艺。老师亲自动手,这样的机会可不多。

    有些精明的学徒,甚至拍下来,或者做笔记,将要注意的事项记录下来。二叔公在烹制的过程中,也会做一定的讲解。

    此外,二叔公还做了好几个经典菜式,让大家吃得大喊爽快,十分尽兴。尤其是那一道佛跳墙,真是让人回味无穷。

    尝过之后,大家心里只剩下一个遗憾:太少了!但也没办法,这道菜只能二叔公动手,其他人不会,顶多只能在傍边当打手。一个老人,做那么多菜,已经是相当不容易了,他们还有很么好埋怨的?

    (未完待续)

    第五百零二章桃子熟了

    又过了两天,周福荣从后院回来,手里拿着一个碗口大的桃子,津津有味地吃着。这些桃子他留意了很久了,前些天就发现桃子很?( 随身山河图 http://www.xlawen.org/kan/1543/ )

本站所有小说都是转载而来,所有章节都是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备案号:粤ICP备1234567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