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 部分阅读
是吧?林爷这就赏给你们!”
两个家丁不过是会些粗糙的拳脚功夫,又怎是他的对手,未来得及躲闪,几巴掌狠狠地打在了脸上,噼噼啪啪几下子,脸颊便肿胀开来。
“你。。。你。。。你好大的胆子!”家丁苏南捂着脸,一脸的震惊,这个刁民,竟敢打他们两个?他们虽然只是苏家的下人,但是在整个苏州地界,谁敢不卖他们面子,谁见着他们不是笑言相对?而今竟然在自己家门口让人给打了,这事要是传出去,他们可丢不起这人,于是大怒道:“好好好!你们这些刁民,对刺史大人出言不逊,还敢出手伤人,今日要是让你们竖着离开苏州城,我就拧下自己的脑袋!“
“是谁那么大胆子,对本官出言不逊的?”说话间,一个富态的中年人走了过来,一脸人畜无害的笑容。细看之下,眉目间还真有苏言的样子。
林然忙施了一礼,道:“敢问尊驾可是刺史苏诜苏大人?”如果他是苏言的父亲,那自己到时不能太放肆了。
“正是苏某,尔等这是?”苏诜笑眯眯地道。
还没等林然答话,张轻轻就插口道:“苏大人可要好好管教这些下人了,连几个家人都管不好又怎么能治理好一郡一州?”
“哦?这是怎么回事?”苏诜脸色一正,连忙问道,待到问明了缘由,他脸上早已笑容不复,脸色沉得可怕,怒骂道:“好你们两个狗奴才!竟如此这般待客?平日管家是怎么教你们的?要你们以诚待客,万事多用脑子,你们却是这般德性!打了你们是活该!滚!去账房领了工钱,我们苏家再不要你这样的人了!”
这一脸和气的人一发起火来也是官威凛然,那两个个家丁不敢答话,灰溜溜的退下了。林然见得如此,心里的火气稍稍平复。
“本官管教不言,得罪诸位,还请见谅。。。。”他顿了顿,脸色一正道:“不过这位姑娘,你说本府不是好官,可是因为这个?”
张轻轻哼了一声不答话。林然一看连忙上前道:“我这朋友不经事,说话没个分寸,还望大人海涵!”
苏诜脸上又回复了笑容,笑道:“好说好说,不知诸位要入我府中可有何事?”
“在下林然,是令郎好友,此番是拜会令郎来的。”
“林然?你便是林然?”苏诜上下打量了他一番,道:“果然是一表人才,无怪乎我儿这些日子来为你茶饭不思。”
茶饭不思?林然一头黑线,竟然有种想掐死他的冲动,能不能不用这么恶心的词?人家不知道还以为。。。
“那这三位是。。。”
“这位是在下的好友李白李太白,这位是拙内曾氏,这位是京城张小姐。”
“呵呵呵,都是少年俊杰啊!哎哟,你看我,如此失礼,诸位里边请。”苏诜说着就引着他们几个入内,走了几步,忽然停下来,“这位张小姐好生面熟,好似在哪里见过?”
张轻轻点头道:“家父乃是张嘉贞。”
苏诜胖胖的脸上肌肉抽了抽,语气有些不自然:“张嘉贞,张云龙?”
“正是家父,轻轻见过苏大人。”张轻轻施礼道。
“原来是贤侄女!”苏诜脸色很快恢复如常,甚至笑容更甚,点点头道:“你幼时我曾见过你,未料十多年不见,当年的小丫头落得如此标致了!”
林然有些若有所思,他也是第一次听张轻轻说起他的父亲,不过苏张两家的冤仇由来已久,两家的关系绝不如眼前这般和睦,既然两人都不点破,他自然也乐得当做什么都不知道。
第三十二章 天才赖皮者
“你看吧孟兄,我就说嘛,林兄吉人自有天相,怎么会有事呢,这不,还抱得美人归了。”苏言哈哈大笑道。
孟浩然摇摇头,笑道:“也不知道当初是何人,心急火燎地把杭州城给翻了个底朝天,如今反倒说起孟某人来了。”
林然微微一笑,他看得出来两人对自己是发自肺腑的关心,心中也是一暖,动情地道:“哥几个,这份情在下铭记于心,来给你们介绍一个小兄弟,李白,字太白,来苏州的这一路上还真多亏了他,要不还指不定会怎样呢。”
“两位兄长,久闻大名!林大哥可没少和我提起过你们。”李白抱拳道。
苏孟二人也连忙回礼,苏言问道:“林大哥,听你所言,此番前来苏州的路上可是遇上了什么事?”
“这说起来话就长了。。。”林然刚要细细道来,李白就打断了他的话:“话长就先留着呆会再说,小弟可是一天都没闻到酒味,苏大哥,在这苏州城你可是东家,管酒不?”
苏孟两人哈哈大笑,对着豪放的小伙子大有好感,苏言笑道:“别的没有,酒定是管饱,走,我带你们去个好地方!”
“这姑苏城,要说道喝酒的好去处,醉月楼敢说第二,就没别的地方敢排第一。”苏言带路,一边走一边给众人讲解着苏州的名胜古迹,没多久,一行人就来到了目的地,“喏,这就是了。”
这醉月楼与其说是酒楼,还不如说是一座庄园,此处比较偏僻,进的园内,只见树木葱葱,奇花争艳,一条清流,从花木深处曲折泻于石隙之间,再前行数步,渐向北边,地势平坦宽阔,两边长廊雕甍绣槛,其间有一小池,池中水清莲红,群鱼嬉戏,远处数栋楼阁,隐于山石树梢之间,青砖蓝璃,在骄阳下闪烁生辉。
好地方,真是好地方!林然等人见得此景,纷纷赞叹不已,要说杭州的景色也是不差,但窥一斑而知全豹,比起着苏州景色,还是要逊色一些,要说起来也不奇怪,这苏州之景才是中国园林景致的鼻祖。
“苏公子,您来了,诸位往楼上请!”迎客之人身着一袭蓝衫,淡笑着打躬作揖,温雅而不做作,淡然而不孤傲,可谓礼数至周,让人无从挑剔。不管后世今生,林然还是第一次见到如此待客的,
林然在他身边小声解释道:“此地乃苏州文人墨客最喜欢聚集之地,此间的主人,乃是当朝大儒,寻常庸蔽之辈是进不来的。”
林然点点头,这就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了,要说这古人对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讲究比之后世人,有过之而无不及。林然对此也没有觉得有何不妥,要说阶级之异,即便是标榜民主的后世,也未必就比现在好到哪里去。
“如此说来,这些事情都是跟那个人有关?”苏言听了林然说了路途中所遇之事,面色很不好看,他自然也知道这事情的严重性,苏家与李撝的关系很不和,这是举朝皆知的,但对方如此明目张胆地对付苏家,倒是从未有过。
“这事,得与家父商量商量,他们此番并没有得逞,但照那人的行径,必定还有后手的。”苏言皱着眉头,这事如果被皇帝知道,他李撝肯定要吃罪,没准会被安个图谋造反之罪,当今圣上虽然开明,那也是要你没有动摇其根基的念头,如果真有此念头,想想自古皇家无亲情,这后果可想而知。但这一切的前提是你要有证据确凿,无凭无据的,单凭只言片语去判断,谁也不敢提这个碴。
林然也是深知的,按史书上说,玄宗皇帝的几个兄弟,也就是睿宗皇帝的几个儿子,除了一个早就病逝的,其他人都是得以好活,即便是他们并不是同母所生。这在历朝历代来说,也算是少有的了,当然了,像对他有威胁的中宗皇帝子女,就没那么好运了。
不过历史终究是历史,肯定会因林然的到来而有所改变,历史上这个李撝究竟有没有现在的这些举动很不好说,如果这是他带来的改变,林然反而不担心,他相信玄宗皇帝不傻,对方太出格了那只会自寻死路。
“来来来!今日只谈风月不谈国事,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今朝有酒今朝醉!”李白看着众人情绪都不高,忙出言打岔,在他的思想里,这些朝堂之事,离他们还远的很呢。
众人也纷纷抛开杂念,畅饮起来。酒到浓时,孟浩然笑道:“诸位,今日我等难得一聚,光是喝酒可没甚意思,不如我们就来行酒令如何?”
“如此甚妙!”李白与苏言抚掌叫道。
林然苦笑,跟你们几个牛人玩这种高雅的游戏,搞不好会穿帮,眼见他们兴趣盎然,倒不好拂逆他们,只好硬着头皮点头了。
刚要开始行酒令,却听楼下传来剧烈的争吵声,苏言皱了皱眉,喊道:“伙计,这是怎么回事?”
伙计很快就进来了,答道:“回苏公子话,陈家公子正在楼下和一位客人争吵呢。”
“陈元么?”苏言沉吟道。
“正是。”
苏言微微一笑,道:“那倒要下去看看了。”
“你这穷酸!上回在这里吃了白食。陈某好心助你,没想到你却是拿一块假玉佩糊弄我,还骗我说价值连城,匡我钱财,今日不好好收拾你,你就不认识我姑苏陈公子是何人!”众人刚下的楼来,便看见一个公子哥正挽着袖子,怒气冲冲地道。而他的身边,四五个家丁打扮的人正围着一个二十一二岁年纪的书生。
被骂了一顿,那书生也不生气,只是等他说完,才慢慢悠悠地道:“上次你可是主动让把玉佩抵押给你的?怎么说我框你钱财了?”书生奇道。
“就你这假玉佩,才值几个钱?竟敢糊弄我,今天你不给个交代,哼哼!”陈元怒道,长这么大,他哪里受过这样的气。
“上次我说那玉佩值百贯钱,你却说只值十五贯,怎么今天却说不值钱了?莫非你想仗势欺人?”
陈元哑口无言,呆了一会才说道:“我不管你怎么说,反正今天不把钱还回来我就不客气了。”说着拿出一张字据来,说道:“怎么样?上面白纸黑字的可写得分明——王文达,你就不怕我把这字据交到衙门那,你以次充好,欺骗他人,看你怎么说!”
“什么叫以次充好?”王文达乐了,笑道:“你凭什么认定我的玉佩是假的?”
“难道我长没眼睛!”陈元刚说出口又觉得不对,这样说来上次自己没看出是假的来就是没眼睛了,忙改口道:“大伙给评评理,这块玉佩可是真的?”说着从怀里拿出一块玉佩,次玉佩造型精美,滑润光泽。林然虽不懂玉,但看起来也觉得这玉应该蛮值钱的。不由叹道:“这样的玉佩若是假的,这造假技术也太高明了吧。”
王文达耳朵挺尖的,听了林然的话,便对着林然微微一笑道:“这位仁兄说得倒是不错,这玉佩要是假的,这假得也太逼真了点,不过。。。”他朝着陈元道:“这玉虽然雕工好,但玉质却差多了。此玉杂质太多,玉不纯,说它不值钱倒也没错。”
陈元一听高兴了:“大家听听,大家听听,他自己也承认这玉是假的。”
“我可没说玉是假的,我只说这玉不值钱而已。”
“那还不是一样?”陈元道:“上次你却跟我说这玉是你祖传的,是极品好玉,价值千金,如今你却说这玉不值钱,那不是骗人吗?看你还怎么说!”
王文达倒是不急,笑道:“上次我是说那玉价值千金不假,今天我说这玉不值钱也是真的,我可曾骗过何人?”
“难道不是?”陈元给他说得一愣一愣,这人说话怎么前后矛盾的。
“上次那块玉是上次那块玉,你把我那块值钱的玉换成一块不值钱的玉,反倒无赖我来了。”王文达笑呵呵地道。
“你胡说,明明就是这块玉,字据上写着呢!”陈元急了。
“字据?我看看?。。。‘今有王文达抵玉佩一块,折钱十五贯。’咦?上面可没说是哪块玉来着。”
陈元一看,确实如此,只怪自己当时一听这玉佩价值千金,高兴过头了,倒没注意这字据上并不标明这玉佩为何玉佩。想来这次这闷亏是吃定了。可又心疼那十五贯钱,不甘心地道:“那你凭什么就说这玉佩不是你的?”
“那又怎么证明它是我的?我叫它它答应么?”
林然一头大汗。。。这么明显的事,是个人都看得出来这家伙分明是在狡辩,但明明知道他是狡辩也奈何不了他。完全是一个阿Q的古代版,这家伙太强悍了。林然有点怀疑了,其实鲁迅先生是搞错了,阿Q不是姓赵,他是姓王来着,这前面就是一个他的祖宗。。。
第三十三章 苏州四杰
陈元眯着眼,冷冷地道:“王文达,你是打定主意要耍赖了是么?”
王文达摇了摇头,笑道:“话可不能这么说,在下也是个读书人,什么耍赖不耍赖的,你可别冤枉好人,你们苏州四杰也是讲道理的对吧?”
“讲道理?好!陈某今天就和你讲讲道理,动手!让他知道在苏州城,不是谁都能和我讲道理的!”陈元的话音刚落,几个家丁就准备冲上去教训王文达。
“哟!竟然敢在醉月楼内施暴,陈公子胆子很肥啊,别人不知道,你陈公子还不知道这醉月楼的规矩么?”
“知道我是谁还敢拦我!不想在这苏州城呆了是吗!”陈元气冲冲地转过身,待到看见说话之人,脸色一变,沉声道:“我道是谁这么大胆子,原来是苏公子,莫非苏公子今天要为这穷酸出头?”
“穷酸?你陈元也是个读书人,这词你也说得出口,我呸!还苏州四杰呢,跟你齐名还真是侮辱我了!”苏言满脸不屑,这个陈元,他老早就看不顺眼了,仗着自己的父亲是苏州长史,平时很是嚣张跋扈,一副他老子第一他第二的派头,若不是为了不让自己父亲为难,苏言老早就削了他的脸面了。
“苏言!不要口出狂言,别人怕你我可不怕,除了家世比我好你哪点比得上我,别装作一副正人君子的样,你是个什么鸟你不知道?今日我就要收拾这穷酸,我倒要看看你是不是真要阻我!”陈元今天出门没看黄历,总是碰到让他添堵的人。先是王文达,后是苏言,前者他还能教训一顿,后者。。。说真的他心里其实是有点悚的,他父亲陈箓确实权大势大,但也只是苏言父亲的副手而已,跟人家是没法比的。不过今天他真是气急了,也不再顾忌苏言的身份,今日让一个穷酸给耍了,而自己还拿他没办法,这要是传了出去,他陈元的脸面可就丢尽了。
苏言一点都不恼,只是乐呵呵地看着他,似乎他一个人在看戏一样,他真是不明白了,就陈元这德行,怎么就能和他齐名呢?他在考虑着是不是要把苏州四杰之一的名头丢掉。至于陈元敢不敢动手,苏言就更不担心了,就算他敢动手他也动不了手,醉月楼是什么地方别人不知道他可是清楚得很,就算是他父亲苏诜,面对醉月楼的东主,也不敢放肆,陈元这是自找不痛快。而暴怒中的陈元完全不顾这些了,依旧下令家丁去收拾王文达。
“陈公子,你是决定不给醉月楼脸面了是不?这后果陈公子可是想清楚了?”这时,一声清冷的声音传来,顿时把陈元给惊醒了。看清来人,陈元头上冒出了冷汗,他突然感到了后怕,自己这是怎么了?就似中了魔障一般,竟然要坏醉月楼的规矩,想及如此做的下场,他浑身都有些冰凉了。
“陈元见过杨先生,适才在下一时糊涂,差点坏了醉月楼的规矩,在下深感惶恐,望先生恕罪。”清醒过来的陈元也不笨,这苏州四杰的称号倒也不全是浪得虚名,连忙道歉,连一句辩解的话都不敢有。苏言见此暗叹可惜,若是他一意孤行,那就好玩了。
来人轻哼一声,顿时把陈元吓得面色发白。还好来人没有再深究,只是冷冷地道:“这醉月楼可不是寻欢作乐之地,也不是厮闹耍横之处,诸位公子若是有何恩怨,到外头解决,这规矩你们都懂的。”说完头也不回地走了。
直到这人远去,陈元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这时他才发觉自己已是汗流浃背,腿脚都有些发软。转过头,恶狠狠地瞪着王文达,道:“小子,出去你给我小心点!”
王文达笑嘻嘻地道:“陈公子,咱们读书人可不兴这一套啊,你动不动就喊打喊杀那是纨绔子弟才做的事情,我想陈公子你也不是那般没器量之人,对吧?”说着他忽然面色一正,道:“醉月楼有醉月楼的规矩,读书人也有读书人的规矩,你若对在下有何不满,咱们也可以用读书人的规矩来办。”
“好!读书人的规矩就读书人的规矩,别怪我不提醒你,武的不行,文的你更不是对手,知道别人都是怎么称呼我的吗?苏州四杰之首!懂不?你自己选择的,输了你就老老实实给我磕头认错吧!”
“苏州四杰之首?”王文达很是不屑道:“什么时候陈公子成了四杰之首来着?”
林然微微一笑,这王文达挺有意思的,先是惹陈元发怒,借醉月楼之手对他进行打压,后又给陈元支招,让对方有了出气的渠道,这事情的结果就顺着自己的走。一翻连消带打,把对方玩得团团转,又对他无可奈何,最后还来个挑拨离间,人才啊!
“就你这样,还苏州四杰之首,说大话也不怕把自己给吓死,就凭你?”苏言明明知道王文达的话是不怀好意,但还是顺着他的意思,刮一下陈元的脸面。
“哼!”王文达把脸转过一边,不理会苏言,他这时才记起苏言还在旁边,但他也搁不下脸把这话收回,反正今天也把苏言给得罪了,再得罪一点又有何妨。
“怎的那么多废话,要比试便比试,不比试回家睡觉去,别妨碍我喝酒。”李白这时候站出来,他在一边早就不耐烦了。
林然等人不禁莞尔,这个小酒鬼,年纪轻轻的酒瘾可不小。苏言哈哈一笑,道:“走,李兄,咱们继续喝酒去了。王公子,不嫌弃的话,也和我等小酌几杯如何?”他对王文达这人也是很有兴趣,不由好言相邀。
王文达呵呵一笑,点头答应了下来,不过脚下却没懂,眼睛还是看着陈元。
苏言淡然一笑,道:“陈公子想来的话,也不妨一起,正好见识一下陈公子的大才,不过我也提醒一下公子,这里的每一个人,才学都要高你一筹,不怕丢人的尽管来。”
陈元本来就对李白跳出来插嘴很不满了,听的苏言之话更觉得受了侮辱,这些人没一个认识的,肯定不是苏州城内有头有脸的读书人,于是哈哈大笑道:“苏公子可是说笑?就凭这几个外乡人,还不知道是哪里来的乡巴佬,还和我们苏州四杰比?他们有什么资格?”
——万恶的分割线——
又准备开始文斗了,其实我并不想写那么多的,太费脑子,胡编乱造的,编得不好怕给童鞋们笑话,不过在这个时代,文人就这点乐趣了,不写不成。
推荐票俺就不厚颜相求了,不过如果觉得本文还可以的话,不妨收藏一下,养肥了再杀也行~~非绿色产品,放了饲料的,长得快。。。
第三十四章 行酒令
要说起行酒令,后世的行酒令真是五花八门,比如摇骰子,猜拳,两只小蜜蜂,老虎棒子鸡等等,但毕竟文化不比科技,越发展越先进,古人的行酒令就不是后世所能比的,光是这格调也要比后世高雅得多。唐朝时候是行酒令盛行的时期,后人甚至用一句话来形容“唐人饮酒必为令,以佐欢乐”,而且酒令类目繁多,细分起来有瞻相令、手势令、旗幡令、拆字令、不语令、急口令、四字令、雅令、招手令、鞍马令、抛打令等等,通俗点,可分文雅令和通令两大类。
顾名思义,通令平常人用得较多一点,雅令更多传于文人雅士之间,而雅令也是多种多样,但在这时期,最常见的还是对子和赋诗;对子算是新兴的,赋诗主要是收魏晋之风影响,魏晋时,文人雅士喜袭古风之上,已之整日饮酒作乐,纵情山水,清淡老庄,游心翰墨,作流觞曲水之举。这种有如“阳春白雪”的高雅酒令,不仅是一种罚酒手段,还因被罚作诗这种高逸雅致的精神活动的参与,在士子之中最为流行。
当然,其他的雅令既然带了个“雅”字,自然也不差到哪里去的,只是唐时文学兴盛,自古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人多了斗争自然也多了,文人之间的斗争不比武者,自然也要讲究身份格调的,所以在文斗时,这雅令更偏向于赋诗。
“我们也不欺负你,怎么出这个令由你出题。”苏言大大方方地说道,这种事情他是驾轻就熟,可谓信心满满,一点都不担心会被陈元给比下去。
“好,那在下就出令,诸位听好--我徂南山,慆慆不归,原是东,何为南,只因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令道出,陈元悠然自得,“我徂东山,慆慆不归”这句源自诗经中《东山》一诗,此令把“东山”改成“南山”,然后以陶渊明的一句诗,道出为何是南山而不是东山。这酒令他可是早就想好了,平时在一些酒宴上道出此令,别人无不叫绝,只因此令并不好接。现在用此令,这里的人即便有接的上来的,那也最多是一两个,不可能所有人都接的上,那苏言说的这里所有人才学都比他高一筹,就是个笑话罢了。
“只要你们能接得上来,就算我输!”陈元冷冷道。
李白看着陈元得意洋洋的神情,嘿嘿一笑道:“这有何难,且听我道来--窈窕淑女,小人好逑,原是君子,何为小人,只因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李白这酒令,也是以诗经《关雎》为首,陶渊明的《咏荆轲》释。
陈元一听,面色有些不好看,他料不到竟然会有人这么快的接上来,脸上有些微辣。不过他还不担心,一两个人急智罢了,兴许是以前也遇到过这样的酒令,不足为虑。
“文王初载,地作之合,原是天,何为地,只因试酌百情远,重觞忽忘天。”孟浩然接口道,也是《诗经》中的句子对陶渊明的《连雨独饮》。
陈元的的脸又黑了几分,原本以为这酒令很难,没想到这两人几乎都没有思索便接了上来,本来他这酒令,并不一定是要改《诗经》中的诗句,要对的也不一定是陶渊明的诗,只要格式对了都行的,没想到这两人都是照此而作,这分明是打他的脸啊!
可怜的娃。。。林然摇了摇头,这小子今天撞上铁板了,就算是自己也能答得上来,对于他这样的中文系高材生来说,作诗可能还未必信手拈来,但是借用前人的诗词,那就太轻松了,随即朗声念道:“旧树兰蕙葩,杂用杜蘅草,原是新,何为旧,只因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陈元目瞪口呆了,一个两个就算了,这都三个人了,他们都是这般有才之人?还是自己太差了?
苏言也接口道:“陟彼南山,言采其杞,原是北,何为南,只因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陈元已经无语了,这回无论如何,他这脸面都丢定了,还好还有一个王文达,只要赢了他,自己也挽回了一点颜面。
王文达看着陈元,面不改色,挤眉弄眼地道:“实在抱歉啊。。。”
陈元舒了一口气,总算是赢了一次场了,最主要的是赢的是正主,这回看他王文达还有何话说!可还没等他说话,王文达却差点把他气吐血。
王文达笑呵呵地说道:“实在抱歉,在下也接的上了,匏有苦叶,济有浅涉,原是深,何为浅,只因山涧清且浅,遇以濯吾足。”
陈元脸色已是苍白,心中尽是苦涩,输了,自己就这样输了?这些人,个个都能对上自己得意的酒令,难道他们真的都比自己强么?他很是不甘,自己可是苏州四杰之首啊!怎么会输?怎么能输?木然地看着眼前众人,或是好笑,或是冷漠,或是淡定,或是同情,在他看来,这些人心里肯定是在狠狠地鄙视自己。忽然,他的眉头舒展开来,因为他看见了另外两个人,应该是两个女人,忍不住笑出声来:“哈哈哈,不是还有两个女人在么,敢说所有人都胜我一筹,你这是胡说八道!”
张轻轻一听,眉毛一挑,哼了一声道:“有什么好得意么,这有何难,秋日迟迟,卉木萋萋,原是春,何为秋,只因秋菊有佳色,选抖奁溆ⅰ!?br />
曾雪叹了口气,望向林然,林然嘿嘿一笑道:“接令吧,不用给他面子。”曾雪是什么人,昔日杭州城的大才女,又岂会被这酒令难住呢。
曾雪听了林然的话,点点头道:“朝隮于东,崇朝其雨,原是西,何为东,只因在昔曾远游,直至东海隅。”
陈元突然笑道:“我知道了,定是你们平日已经听说了我的这个酒令,早已揣摩透了是吧,早已还来和我比试,你们太过分了!”
王文达笑容僵住了,一副不可思议的表情道:“陈公子才是真正的不要脸皮,这耍赖之术比之在下,可高了不止一筹了,在下佩服,佩服!”
陈元满脸通红,偏偏又无话可说,最后忍不住道:“尽是一派胡言!你们没听过这个酒令,绝对接不上的,这样胜之不武,这次不算,我要和你们比赋诗!如果我还输了,那我就不要这苏州四杰的名头,以后见了你们就绕道走!”
苏言给他逗乐了,这样的极品怎么也当得苏州四杰的名头?摇摇头道:“你这是自讨苦吃,自己把脸伸出来让我们打的,就再给你一次机会,再输了看你还敢不敢耍赖!”
————万恶的分割线————
这章码得太费神了,所以码得晚了点,各位请见谅哈~~~
第三十五章 斗诗
李白皱了皱眉头道:“赋诗乃大雅之事,岂是拿来比斗的?诗文可寄情寓意,抒怀助兴,若只为相争而赋诗,岂不是有辱斯文?”
孟浩然听后颔首赞同,林然也是有些汗颜,比起这些纯粹的诗人,他这境界还是差远了去。苏言更是赫然,忙告罪道:“李兄教训得是,苏某倒是过于着相了,我自罚三杯!”
“哼!怕了吧?怕了就干脆认输,不用找什么借口。”陈元似乎找回了一些信心,嘲讽道:“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子,还谈什么风雅之事,才疏学浅就不要来这里丢人。”
李白本就是狂放不羁之人,何曾受人如此侮辱,刚想训斥,苏言已是骂道:“你算个什么东西,给你脸不要脸是吧?”他心道此人怎生如此不识好歹,难道非要让自己狠狠地打他的脸才舒服?本来听了李白的话,想放他一马来着,他竟然还敢对李白出言不逊,当即道:“比赋诗是吧?我等奉陪就是,你可记着刚才的话,输了以后给大爷们滚远点!”
陈元冷哼一声:“今日是月圆之夜,又是在这醉月楼,我们便以月为引赋诗,如何?”
王文达笑嘻嘻地道:“那胜负何论?输了你该不会又不认账吧?”
“我们便请这醉月楼众多文人雅士做评,如何?”
“随你!”
醉月楼的众多才子佳人,一听有这等事情,纷纷来了兴趣,都往这边聚来。平日里这些人再次吟诗作画,大多只是为了助个兴,添分热闹,倒是少有比斗之举,毕竟大家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暗地里不服较劲那是一回事,最多也就是平日行酒令或者诗会之时装作毫不在意地比上一比,如此大张旗鼓地比斗却是很少见,而且比斗的双方还是大名鼎鼎的苏州四杰中人。
“既然是我先出的题,便由你们先作诗吧。”陈元看见有这么多人围观,心下也是忐忑,可这时候已经是骑虎难下,只好硬着头皮撑下去,吸取了刚才的教训,他觉得还是先让对法先来,这样自己心里也有些底。
第一个作出诗来的是李白,他拱手说道:“在下文采不佳,不敢与诸位相比,不过诸位有此雅兴,我就抛砖引玉了: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林然暗笑,李白是谁?千古诗仙!从古至今,要说咏月诗,他绝对是作得最多最好的一人,一生之中所作的咏月诗至少得有三百多首,不说陈元一个籍籍无名之辈,就算后来的那些大诗人也没人敢说可与其比肩的。就算现在年纪还不大,但三首两首好诗,还不是信手拈来么?
果然,听了李白所作的这首《月下独酌》,在场众人无不抚掌称赞,就连陈元,也慌了神,虽然不愿意,但是他不得不承认,这首诗作得极好。
未等他多想,孟浩然已吟道:“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不愧是流芳千古的两位大诗人,这年头不会作诗的读书人不多见,但是能扬名的却不多,没有点水平,没人把你当根葱。
“我也来!”苏言不甘落后,也朗声念道:“明玉出山间,流淌入山泉,举杯接琼酿,取月画青莲”
张轻轻偷偷望了林然一眼,轻启朱唇道:“玉镜梳红妆,清风描素颜。当窗问云月,何日送君还。萋萋花无语,寂寂孤月寒。咫尺天地远,冷月并花眠。”
林然刚想叫好,话到嘴边又收了回去,张轻轻这首诗不对劲啊,按她的性格,应当不会作出这样的诗来,倒是不知,她何有此感。不知为何,林然心里竟是有些难受。
“好诗!好诗!”王文达抚掌叫好,饮尽一杯酒,摇头晃脑地道:“月下花开,玉镜红颜,寒夜漫漫,相思苦短,寥寥数句,竟有如此意境,这位小姐如此才学,实在是让在下佩服不已”
张轻轻瞥了他一眼,对于他的讨好之意毫不承情。曾雪若有所思地看着张轻轻,低头想了一番,念道:“阁窗只影两鬓哀,银雾化水洗妆台。莫使佳人空对月,待取铜镜揽玉来。”
这诗听得林然心里直打鼓,“莫使佳人空对月,待取铜镜揽玉来”雪儿她是什么意思?林然心里一惊,看看曾雪,发现她只是微笑着看向他,神情没有任何不对,不由松了口气。
一边的王文达又笑了笑,道:“两位小姐真是好文采!在下倒是不敢在二位面前现丑了。”
陈元立马接过了话:“不敢现丑就不要现丑了!”他心里很不是滋味,比斗到现在,他仿佛已经看见,一出悲剧正上演。。。
“呵呵,在她们面前是献丑,在你面前就不是了。”王文达笑了笑道:“清风微拂戏明月,明月高照画芙蓉。芙蓉开似伊人笑,伊人笑若弄清风。”念完意犹未尽到晃了晃脑袋,又念了一遍,而后拱手对着张轻轻与曾雪道:“二位小姐觉得在下此诗如何?”
林然傻眼了,原本以为这小子挺聪明,没想到这么没有眼介力,连林爷的女人都敢讨好?一急之下,林然张口便念道:“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哼!这是你逼我使用绝招的,这可是张九龄的绝品好诗,还不把你们吼住我就不信。
未曾料到众人竟是面面相觑,陈元突然大笑道:“诸位看看,此人不学无术!今日我等乃作诗助兴,而他却以张九龄先生所作为己诗,盗用他人才学,还如此明目张胆。”陈元心里舒坦啊,好似吃了蜂蜜一样,这回肯定是扳回一局了,看他们谁还敢小看我。
林然一愣,怎么撞车了?这首诗是张九龄所作不假,但应该不是这个时期的啊?又一想,坏了!连李白孟浩然以后的诗句都提前出来了,张九龄的诗句也不是不可能出现。。。万万没想到会遇到这种状况,这也太没面子了。
李白,孟浩然等人都疑惑地望着他,林然只是苦笑,早知道就不用古人的诗了,以前他就说过这种事情要少干,这次一着急,倒是给忘了。林然连忙干笑两声道:“在下认为张先生的这首诗乃精妙至极的好诗,此情此景,忍不住脱口而出,不过在下仍有一作,自认为不比此诗差。”
“哦?”众人动容,而陈元是完全不信,哈哈大笑道:“你还在说胡话呢,做不出来就自己认输,少在这里丢人现眼了!”
看他那欠揍的样子林然心里就来气。反正脸皮本就不薄,再厚着脸皮偷一首后世的大作又如何?想着便祭出了众多穿越人士用过的大杀器:“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念罢,众人顿时失声,就连陈元也沉默了,脸上阴晴不定,也不知道在想什么,不过我看他那样子,心里就暗爽,老子别的不会,就是背诗?( 盛世长歌 http://www.xlawen.org/kan/1689/ )
两个家丁不过是会些粗糙的拳脚功夫,又怎是他的对手,未来得及躲闪,几巴掌狠狠地打在了脸上,噼噼啪啪几下子,脸颊便肿胀开来。
“你。。。你。。。你好大的胆子!”家丁苏南捂着脸,一脸的震惊,这个刁民,竟敢打他们两个?他们虽然只是苏家的下人,但是在整个苏州地界,谁敢不卖他们面子,谁见着他们不是笑言相对?而今竟然在自己家门口让人给打了,这事要是传出去,他们可丢不起这人,于是大怒道:“好好好!你们这些刁民,对刺史大人出言不逊,还敢出手伤人,今日要是让你们竖着离开苏州城,我就拧下自己的脑袋!“
“是谁那么大胆子,对本官出言不逊的?”说话间,一个富态的中年人走了过来,一脸人畜无害的笑容。细看之下,眉目间还真有苏言的样子。
林然忙施了一礼,道:“敢问尊驾可是刺史苏诜苏大人?”如果他是苏言的父亲,那自己到时不能太放肆了。
“正是苏某,尔等这是?”苏诜笑眯眯地道。
还没等林然答话,张轻轻就插口道:“苏大人可要好好管教这些下人了,连几个家人都管不好又怎么能治理好一郡一州?”
“哦?这是怎么回事?”苏诜脸色一正,连忙问道,待到问明了缘由,他脸上早已笑容不复,脸色沉得可怕,怒骂道:“好你们两个狗奴才!竟如此这般待客?平日管家是怎么教你们的?要你们以诚待客,万事多用脑子,你们却是这般德性!打了你们是活该!滚!去账房领了工钱,我们苏家再不要你这样的人了!”
这一脸和气的人一发起火来也是官威凛然,那两个个家丁不敢答话,灰溜溜的退下了。林然见得如此,心里的火气稍稍平复。
“本官管教不言,得罪诸位,还请见谅。。。。”他顿了顿,脸色一正道:“不过这位姑娘,你说本府不是好官,可是因为这个?”
张轻轻哼了一声不答话。林然一看连忙上前道:“我这朋友不经事,说话没个分寸,还望大人海涵!”
苏诜脸上又回复了笑容,笑道:“好说好说,不知诸位要入我府中可有何事?”
“在下林然,是令郎好友,此番是拜会令郎来的。”
“林然?你便是林然?”苏诜上下打量了他一番,道:“果然是一表人才,无怪乎我儿这些日子来为你茶饭不思。”
茶饭不思?林然一头黑线,竟然有种想掐死他的冲动,能不能不用这么恶心的词?人家不知道还以为。。。
“那这三位是。。。”
“这位是在下的好友李白李太白,这位是拙内曾氏,这位是京城张小姐。”
“呵呵呵,都是少年俊杰啊!哎哟,你看我,如此失礼,诸位里边请。”苏诜说着就引着他们几个入内,走了几步,忽然停下来,“这位张小姐好生面熟,好似在哪里见过?”
张轻轻点头道:“家父乃是张嘉贞。”
苏诜胖胖的脸上肌肉抽了抽,语气有些不自然:“张嘉贞,张云龙?”
“正是家父,轻轻见过苏大人。”张轻轻施礼道。
“原来是贤侄女!”苏诜脸色很快恢复如常,甚至笑容更甚,点点头道:“你幼时我曾见过你,未料十多年不见,当年的小丫头落得如此标致了!”
林然有些若有所思,他也是第一次听张轻轻说起他的父亲,不过苏张两家的冤仇由来已久,两家的关系绝不如眼前这般和睦,既然两人都不点破,他自然也乐得当做什么都不知道。
第三十二章 天才赖皮者
“你看吧孟兄,我就说嘛,林兄吉人自有天相,怎么会有事呢,这不,还抱得美人归了。”苏言哈哈大笑道。
孟浩然摇摇头,笑道:“也不知道当初是何人,心急火燎地把杭州城给翻了个底朝天,如今反倒说起孟某人来了。”
林然微微一笑,他看得出来两人对自己是发自肺腑的关心,心中也是一暖,动情地道:“哥几个,这份情在下铭记于心,来给你们介绍一个小兄弟,李白,字太白,来苏州的这一路上还真多亏了他,要不还指不定会怎样呢。”
“两位兄长,久闻大名!林大哥可没少和我提起过你们。”李白抱拳道。
苏孟二人也连忙回礼,苏言问道:“林大哥,听你所言,此番前来苏州的路上可是遇上了什么事?”
“这说起来话就长了。。。”林然刚要细细道来,李白就打断了他的话:“话长就先留着呆会再说,小弟可是一天都没闻到酒味,苏大哥,在这苏州城你可是东家,管酒不?”
苏孟两人哈哈大笑,对着豪放的小伙子大有好感,苏言笑道:“别的没有,酒定是管饱,走,我带你们去个好地方!”
“这姑苏城,要说道喝酒的好去处,醉月楼敢说第二,就没别的地方敢排第一。”苏言带路,一边走一边给众人讲解着苏州的名胜古迹,没多久,一行人就来到了目的地,“喏,这就是了。”
这醉月楼与其说是酒楼,还不如说是一座庄园,此处比较偏僻,进的园内,只见树木葱葱,奇花争艳,一条清流,从花木深处曲折泻于石隙之间,再前行数步,渐向北边,地势平坦宽阔,两边长廊雕甍绣槛,其间有一小池,池中水清莲红,群鱼嬉戏,远处数栋楼阁,隐于山石树梢之间,青砖蓝璃,在骄阳下闪烁生辉。
好地方,真是好地方!林然等人见得此景,纷纷赞叹不已,要说杭州的景色也是不差,但窥一斑而知全豹,比起着苏州景色,还是要逊色一些,要说起来也不奇怪,这苏州之景才是中国园林景致的鼻祖。
“苏公子,您来了,诸位往楼上请!”迎客之人身着一袭蓝衫,淡笑着打躬作揖,温雅而不做作,淡然而不孤傲,可谓礼数至周,让人无从挑剔。不管后世今生,林然还是第一次见到如此待客的,
林然在他身边小声解释道:“此地乃苏州文人墨客最喜欢聚集之地,此间的主人,乃是当朝大儒,寻常庸蔽之辈是进不来的。”
林然点点头,这就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了,要说这古人对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讲究比之后世人,有过之而无不及。林然对此也没有觉得有何不妥,要说阶级之异,即便是标榜民主的后世,也未必就比现在好到哪里去。
“如此说来,这些事情都是跟那个人有关?”苏言听了林然说了路途中所遇之事,面色很不好看,他自然也知道这事情的严重性,苏家与李撝的关系很不和,这是举朝皆知的,但对方如此明目张胆地对付苏家,倒是从未有过。
“这事,得与家父商量商量,他们此番并没有得逞,但照那人的行径,必定还有后手的。”苏言皱着眉头,这事如果被皇帝知道,他李撝肯定要吃罪,没准会被安个图谋造反之罪,当今圣上虽然开明,那也是要你没有动摇其根基的念头,如果真有此念头,想想自古皇家无亲情,这后果可想而知。但这一切的前提是你要有证据确凿,无凭无据的,单凭只言片语去判断,谁也不敢提这个碴。
林然也是深知的,按史书上说,玄宗皇帝的几个兄弟,也就是睿宗皇帝的几个儿子,除了一个早就病逝的,其他人都是得以好活,即便是他们并不是同母所生。这在历朝历代来说,也算是少有的了,当然了,像对他有威胁的中宗皇帝子女,就没那么好运了。
不过历史终究是历史,肯定会因林然的到来而有所改变,历史上这个李撝究竟有没有现在的这些举动很不好说,如果这是他带来的改变,林然反而不担心,他相信玄宗皇帝不傻,对方太出格了那只会自寻死路。
“来来来!今日只谈风月不谈国事,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今朝有酒今朝醉!”李白看着众人情绪都不高,忙出言打岔,在他的思想里,这些朝堂之事,离他们还远的很呢。
众人也纷纷抛开杂念,畅饮起来。酒到浓时,孟浩然笑道:“诸位,今日我等难得一聚,光是喝酒可没甚意思,不如我们就来行酒令如何?”
“如此甚妙!”李白与苏言抚掌叫道。
林然苦笑,跟你们几个牛人玩这种高雅的游戏,搞不好会穿帮,眼见他们兴趣盎然,倒不好拂逆他们,只好硬着头皮点头了。
刚要开始行酒令,却听楼下传来剧烈的争吵声,苏言皱了皱眉,喊道:“伙计,这是怎么回事?”
伙计很快就进来了,答道:“回苏公子话,陈家公子正在楼下和一位客人争吵呢。”
“陈元么?”苏言沉吟道。
“正是。”
苏言微微一笑,道:“那倒要下去看看了。”
“你这穷酸!上回在这里吃了白食。陈某好心助你,没想到你却是拿一块假玉佩糊弄我,还骗我说价值连城,匡我钱财,今日不好好收拾你,你就不认识我姑苏陈公子是何人!”众人刚下的楼来,便看见一个公子哥正挽着袖子,怒气冲冲地道。而他的身边,四五个家丁打扮的人正围着一个二十一二岁年纪的书生。
被骂了一顿,那书生也不生气,只是等他说完,才慢慢悠悠地道:“上次你可是主动让把玉佩抵押给你的?怎么说我框你钱财了?”书生奇道。
“就你这假玉佩,才值几个钱?竟敢糊弄我,今天你不给个交代,哼哼!”陈元怒道,长这么大,他哪里受过这样的气。
“上次我说那玉佩值百贯钱,你却说只值十五贯,怎么今天却说不值钱了?莫非你想仗势欺人?”
陈元哑口无言,呆了一会才说道:“我不管你怎么说,反正今天不把钱还回来我就不客气了。”说着拿出一张字据来,说道:“怎么样?上面白纸黑字的可写得分明——王文达,你就不怕我把这字据交到衙门那,你以次充好,欺骗他人,看你怎么说!”
“什么叫以次充好?”王文达乐了,笑道:“你凭什么认定我的玉佩是假的?”
“难道我长没眼睛!”陈元刚说出口又觉得不对,这样说来上次自己没看出是假的来就是没眼睛了,忙改口道:“大伙给评评理,这块玉佩可是真的?”说着从怀里拿出一块玉佩,次玉佩造型精美,滑润光泽。林然虽不懂玉,但看起来也觉得这玉应该蛮值钱的。不由叹道:“这样的玉佩若是假的,这造假技术也太高明了吧。”
王文达耳朵挺尖的,听了林然的话,便对着林然微微一笑道:“这位仁兄说得倒是不错,这玉佩要是假的,这假得也太逼真了点,不过。。。”他朝着陈元道:“这玉虽然雕工好,但玉质却差多了。此玉杂质太多,玉不纯,说它不值钱倒也没错。”
陈元一听高兴了:“大家听听,大家听听,他自己也承认这玉是假的。”
“我可没说玉是假的,我只说这玉不值钱而已。”
“那还不是一样?”陈元道:“上次你却跟我说这玉是你祖传的,是极品好玉,价值千金,如今你却说这玉不值钱,那不是骗人吗?看你还怎么说!”
王文达倒是不急,笑道:“上次我是说那玉价值千金不假,今天我说这玉不值钱也是真的,我可曾骗过何人?”
“难道不是?”陈元给他说得一愣一愣,这人说话怎么前后矛盾的。
“上次那块玉是上次那块玉,你把我那块值钱的玉换成一块不值钱的玉,反倒无赖我来了。”王文达笑呵呵地道。
“你胡说,明明就是这块玉,字据上写着呢!”陈元急了。
“字据?我看看?。。。‘今有王文达抵玉佩一块,折钱十五贯。’咦?上面可没说是哪块玉来着。”
陈元一看,确实如此,只怪自己当时一听这玉佩价值千金,高兴过头了,倒没注意这字据上并不标明这玉佩为何玉佩。想来这次这闷亏是吃定了。可又心疼那十五贯钱,不甘心地道:“那你凭什么就说这玉佩不是你的?”
“那又怎么证明它是我的?我叫它它答应么?”
林然一头大汗。。。这么明显的事,是个人都看得出来这家伙分明是在狡辩,但明明知道他是狡辩也奈何不了他。完全是一个阿Q的古代版,这家伙太强悍了。林然有点怀疑了,其实鲁迅先生是搞错了,阿Q不是姓赵,他是姓王来着,这前面就是一个他的祖宗。。。
第三十三章 苏州四杰
陈元眯着眼,冷冷地道:“王文达,你是打定主意要耍赖了是么?”
王文达摇了摇头,笑道:“话可不能这么说,在下也是个读书人,什么耍赖不耍赖的,你可别冤枉好人,你们苏州四杰也是讲道理的对吧?”
“讲道理?好!陈某今天就和你讲讲道理,动手!让他知道在苏州城,不是谁都能和我讲道理的!”陈元的话音刚落,几个家丁就准备冲上去教训王文达。
“哟!竟然敢在醉月楼内施暴,陈公子胆子很肥啊,别人不知道,你陈公子还不知道这醉月楼的规矩么?”
“知道我是谁还敢拦我!不想在这苏州城呆了是吗!”陈元气冲冲地转过身,待到看见说话之人,脸色一变,沉声道:“我道是谁这么大胆子,原来是苏公子,莫非苏公子今天要为这穷酸出头?”
“穷酸?你陈元也是个读书人,这词你也说得出口,我呸!还苏州四杰呢,跟你齐名还真是侮辱我了!”苏言满脸不屑,这个陈元,他老早就看不顺眼了,仗着自己的父亲是苏州长史,平时很是嚣张跋扈,一副他老子第一他第二的派头,若不是为了不让自己父亲为难,苏言老早就削了他的脸面了。
“苏言!不要口出狂言,别人怕你我可不怕,除了家世比我好你哪点比得上我,别装作一副正人君子的样,你是个什么鸟你不知道?今日我就要收拾这穷酸,我倒要看看你是不是真要阻我!”陈元今天出门没看黄历,总是碰到让他添堵的人。先是王文达,后是苏言,前者他还能教训一顿,后者。。。说真的他心里其实是有点悚的,他父亲陈箓确实权大势大,但也只是苏言父亲的副手而已,跟人家是没法比的。不过今天他真是气急了,也不再顾忌苏言的身份,今日让一个穷酸给耍了,而自己还拿他没办法,这要是传了出去,他陈元的脸面可就丢尽了。
苏言一点都不恼,只是乐呵呵地看着他,似乎他一个人在看戏一样,他真是不明白了,就陈元这德行,怎么就能和他齐名呢?他在考虑着是不是要把苏州四杰之一的名头丢掉。至于陈元敢不敢动手,苏言就更不担心了,就算他敢动手他也动不了手,醉月楼是什么地方别人不知道他可是清楚得很,就算是他父亲苏诜,面对醉月楼的东主,也不敢放肆,陈元这是自找不痛快。而暴怒中的陈元完全不顾这些了,依旧下令家丁去收拾王文达。
“陈公子,你是决定不给醉月楼脸面了是不?这后果陈公子可是想清楚了?”这时,一声清冷的声音传来,顿时把陈元给惊醒了。看清来人,陈元头上冒出了冷汗,他突然感到了后怕,自己这是怎么了?就似中了魔障一般,竟然要坏醉月楼的规矩,想及如此做的下场,他浑身都有些冰凉了。
“陈元见过杨先生,适才在下一时糊涂,差点坏了醉月楼的规矩,在下深感惶恐,望先生恕罪。”清醒过来的陈元也不笨,这苏州四杰的称号倒也不全是浪得虚名,连忙道歉,连一句辩解的话都不敢有。苏言见此暗叹可惜,若是他一意孤行,那就好玩了。
来人轻哼一声,顿时把陈元吓得面色发白。还好来人没有再深究,只是冷冷地道:“这醉月楼可不是寻欢作乐之地,也不是厮闹耍横之处,诸位公子若是有何恩怨,到外头解决,这规矩你们都懂的。”说完头也不回地走了。
直到这人远去,陈元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这时他才发觉自己已是汗流浃背,腿脚都有些发软。转过头,恶狠狠地瞪着王文达,道:“小子,出去你给我小心点!”
王文达笑嘻嘻地道:“陈公子,咱们读书人可不兴这一套啊,你动不动就喊打喊杀那是纨绔子弟才做的事情,我想陈公子你也不是那般没器量之人,对吧?”说着他忽然面色一正,道:“醉月楼有醉月楼的规矩,读书人也有读书人的规矩,你若对在下有何不满,咱们也可以用读书人的规矩来办。”
“好!读书人的规矩就读书人的规矩,别怪我不提醒你,武的不行,文的你更不是对手,知道别人都是怎么称呼我的吗?苏州四杰之首!懂不?你自己选择的,输了你就老老实实给我磕头认错吧!”
“苏州四杰之首?”王文达很是不屑道:“什么时候陈公子成了四杰之首来着?”
林然微微一笑,这王文达挺有意思的,先是惹陈元发怒,借醉月楼之手对他进行打压,后又给陈元支招,让对方有了出气的渠道,这事情的结果就顺着自己的走。一翻连消带打,把对方玩得团团转,又对他无可奈何,最后还来个挑拨离间,人才啊!
“就你这样,还苏州四杰之首,说大话也不怕把自己给吓死,就凭你?”苏言明明知道王文达的话是不怀好意,但还是顺着他的意思,刮一下陈元的脸面。
“哼!”王文达把脸转过一边,不理会苏言,他这时才记起苏言还在旁边,但他也搁不下脸把这话收回,反正今天也把苏言给得罪了,再得罪一点又有何妨。
“怎的那么多废话,要比试便比试,不比试回家睡觉去,别妨碍我喝酒。”李白这时候站出来,他在一边早就不耐烦了。
林然等人不禁莞尔,这个小酒鬼,年纪轻轻的酒瘾可不小。苏言哈哈一笑,道:“走,李兄,咱们继续喝酒去了。王公子,不嫌弃的话,也和我等小酌几杯如何?”他对王文达这人也是很有兴趣,不由好言相邀。
王文达呵呵一笑,点头答应了下来,不过脚下却没懂,眼睛还是看着陈元。
苏言淡然一笑,道:“陈公子想来的话,也不妨一起,正好见识一下陈公子的大才,不过我也提醒一下公子,这里的每一个人,才学都要高你一筹,不怕丢人的尽管来。”
陈元本来就对李白跳出来插嘴很不满了,听的苏言之话更觉得受了侮辱,这些人没一个认识的,肯定不是苏州城内有头有脸的读书人,于是哈哈大笑道:“苏公子可是说笑?就凭这几个外乡人,还不知道是哪里来的乡巴佬,还和我们苏州四杰比?他们有什么资格?”
——万恶的分割线——
又准备开始文斗了,其实我并不想写那么多的,太费脑子,胡编乱造的,编得不好怕给童鞋们笑话,不过在这个时代,文人就这点乐趣了,不写不成。
推荐票俺就不厚颜相求了,不过如果觉得本文还可以的话,不妨收藏一下,养肥了再杀也行~~非绿色产品,放了饲料的,长得快。。。
第三十四章 行酒令
要说起行酒令,后世的行酒令真是五花八门,比如摇骰子,猜拳,两只小蜜蜂,老虎棒子鸡等等,但毕竟文化不比科技,越发展越先进,古人的行酒令就不是后世所能比的,光是这格调也要比后世高雅得多。唐朝时候是行酒令盛行的时期,后人甚至用一句话来形容“唐人饮酒必为令,以佐欢乐”,而且酒令类目繁多,细分起来有瞻相令、手势令、旗幡令、拆字令、不语令、急口令、四字令、雅令、招手令、鞍马令、抛打令等等,通俗点,可分文雅令和通令两大类。
顾名思义,通令平常人用得较多一点,雅令更多传于文人雅士之间,而雅令也是多种多样,但在这时期,最常见的还是对子和赋诗;对子算是新兴的,赋诗主要是收魏晋之风影响,魏晋时,文人雅士喜袭古风之上,已之整日饮酒作乐,纵情山水,清淡老庄,游心翰墨,作流觞曲水之举。这种有如“阳春白雪”的高雅酒令,不仅是一种罚酒手段,还因被罚作诗这种高逸雅致的精神活动的参与,在士子之中最为流行。
当然,其他的雅令既然带了个“雅”字,自然也不差到哪里去的,只是唐时文学兴盛,自古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人多了斗争自然也多了,文人之间的斗争不比武者,自然也要讲究身份格调的,所以在文斗时,这雅令更偏向于赋诗。
“我们也不欺负你,怎么出这个令由你出题。”苏言大大方方地说道,这种事情他是驾轻就熟,可谓信心满满,一点都不担心会被陈元给比下去。
“好,那在下就出令,诸位听好--我徂南山,慆慆不归,原是东,何为南,只因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令道出,陈元悠然自得,“我徂东山,慆慆不归”这句源自诗经中《东山》一诗,此令把“东山”改成“南山”,然后以陶渊明的一句诗,道出为何是南山而不是东山。这酒令他可是早就想好了,平时在一些酒宴上道出此令,别人无不叫绝,只因此令并不好接。现在用此令,这里的人即便有接的上来的,那也最多是一两个,不可能所有人都接的上,那苏言说的这里所有人才学都比他高一筹,就是个笑话罢了。
“只要你们能接得上来,就算我输!”陈元冷冷道。
李白看着陈元得意洋洋的神情,嘿嘿一笑道:“这有何难,且听我道来--窈窕淑女,小人好逑,原是君子,何为小人,只因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李白这酒令,也是以诗经《关雎》为首,陶渊明的《咏荆轲》释。
陈元一听,面色有些不好看,他料不到竟然会有人这么快的接上来,脸上有些微辣。不过他还不担心,一两个人急智罢了,兴许是以前也遇到过这样的酒令,不足为虑。
“文王初载,地作之合,原是天,何为地,只因试酌百情远,重觞忽忘天。”孟浩然接口道,也是《诗经》中的句子对陶渊明的《连雨独饮》。
陈元的的脸又黑了几分,原本以为这酒令很难,没想到这两人几乎都没有思索便接了上来,本来他这酒令,并不一定是要改《诗经》中的诗句,要对的也不一定是陶渊明的诗,只要格式对了都行的,没想到这两人都是照此而作,这分明是打他的脸啊!
可怜的娃。。。林然摇了摇头,这小子今天撞上铁板了,就算是自己也能答得上来,对于他这样的中文系高材生来说,作诗可能还未必信手拈来,但是借用前人的诗词,那就太轻松了,随即朗声念道:“旧树兰蕙葩,杂用杜蘅草,原是新,何为旧,只因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陈元目瞪口呆了,一个两个就算了,这都三个人了,他们都是这般有才之人?还是自己太差了?
苏言也接口道:“陟彼南山,言采其杞,原是北,何为南,只因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陈元已经无语了,这回无论如何,他这脸面都丢定了,还好还有一个王文达,只要赢了他,自己也挽回了一点颜面。
王文达看着陈元,面不改色,挤眉弄眼地道:“实在抱歉啊。。。”
陈元舒了一口气,总算是赢了一次场了,最主要的是赢的是正主,这回看他王文达还有何话说!可还没等他说话,王文达却差点把他气吐血。
王文达笑呵呵地说道:“实在抱歉,在下也接的上了,匏有苦叶,济有浅涉,原是深,何为浅,只因山涧清且浅,遇以濯吾足。”
陈元脸色已是苍白,心中尽是苦涩,输了,自己就这样输了?这些人,个个都能对上自己得意的酒令,难道他们真的都比自己强么?他很是不甘,自己可是苏州四杰之首啊!怎么会输?怎么能输?木然地看着眼前众人,或是好笑,或是冷漠,或是淡定,或是同情,在他看来,这些人心里肯定是在狠狠地鄙视自己。忽然,他的眉头舒展开来,因为他看见了另外两个人,应该是两个女人,忍不住笑出声来:“哈哈哈,不是还有两个女人在么,敢说所有人都胜我一筹,你这是胡说八道!”
张轻轻一听,眉毛一挑,哼了一声道:“有什么好得意么,这有何难,秋日迟迟,卉木萋萋,原是春,何为秋,只因秋菊有佳色,选抖奁溆ⅰ!?br />
曾雪叹了口气,望向林然,林然嘿嘿一笑道:“接令吧,不用给他面子。”曾雪是什么人,昔日杭州城的大才女,又岂会被这酒令难住呢。
曾雪听了林然的话,点点头道:“朝隮于东,崇朝其雨,原是西,何为东,只因在昔曾远游,直至东海隅。”
陈元突然笑道:“我知道了,定是你们平日已经听说了我的这个酒令,早已揣摩透了是吧,早已还来和我比试,你们太过分了!”
王文达笑容僵住了,一副不可思议的表情道:“陈公子才是真正的不要脸皮,这耍赖之术比之在下,可高了不止一筹了,在下佩服,佩服!”
陈元满脸通红,偏偏又无话可说,最后忍不住道:“尽是一派胡言!你们没听过这个酒令,绝对接不上的,这样胜之不武,这次不算,我要和你们比赋诗!如果我还输了,那我就不要这苏州四杰的名头,以后见了你们就绕道走!”
苏言给他逗乐了,这样的极品怎么也当得苏州四杰的名头?摇摇头道:“你这是自讨苦吃,自己把脸伸出来让我们打的,就再给你一次机会,再输了看你还敢不敢耍赖!”
————万恶的分割线————
这章码得太费神了,所以码得晚了点,各位请见谅哈~~~
第三十五章 斗诗
李白皱了皱眉头道:“赋诗乃大雅之事,岂是拿来比斗的?诗文可寄情寓意,抒怀助兴,若只为相争而赋诗,岂不是有辱斯文?”
孟浩然听后颔首赞同,林然也是有些汗颜,比起这些纯粹的诗人,他这境界还是差远了去。苏言更是赫然,忙告罪道:“李兄教训得是,苏某倒是过于着相了,我自罚三杯!”
“哼!怕了吧?怕了就干脆认输,不用找什么借口。”陈元似乎找回了一些信心,嘲讽道:“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子,还谈什么风雅之事,才疏学浅就不要来这里丢人。”
李白本就是狂放不羁之人,何曾受人如此侮辱,刚想训斥,苏言已是骂道:“你算个什么东西,给你脸不要脸是吧?”他心道此人怎生如此不识好歹,难道非要让自己狠狠地打他的脸才舒服?本来听了李白的话,想放他一马来着,他竟然还敢对李白出言不逊,当即道:“比赋诗是吧?我等奉陪就是,你可记着刚才的话,输了以后给大爷们滚远点!”
陈元冷哼一声:“今日是月圆之夜,又是在这醉月楼,我们便以月为引赋诗,如何?”
王文达笑嘻嘻地道:“那胜负何论?输了你该不会又不认账吧?”
“我们便请这醉月楼众多文人雅士做评,如何?”
“随你!”
醉月楼的众多才子佳人,一听有这等事情,纷纷来了兴趣,都往这边聚来。平日里这些人再次吟诗作画,大多只是为了助个兴,添分热闹,倒是少有比斗之举,毕竟大家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暗地里不服较劲那是一回事,最多也就是平日行酒令或者诗会之时装作毫不在意地比上一比,如此大张旗鼓地比斗却是很少见,而且比斗的双方还是大名鼎鼎的苏州四杰中人。
“既然是我先出的题,便由你们先作诗吧。”陈元看见有这么多人围观,心下也是忐忑,可这时候已经是骑虎难下,只好硬着头皮撑下去,吸取了刚才的教训,他觉得还是先让对法先来,这样自己心里也有些底。
第一个作出诗来的是李白,他拱手说道:“在下文采不佳,不敢与诸位相比,不过诸位有此雅兴,我就抛砖引玉了: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林然暗笑,李白是谁?千古诗仙!从古至今,要说咏月诗,他绝对是作得最多最好的一人,一生之中所作的咏月诗至少得有三百多首,不说陈元一个籍籍无名之辈,就算后来的那些大诗人也没人敢说可与其比肩的。就算现在年纪还不大,但三首两首好诗,还不是信手拈来么?
果然,听了李白所作的这首《月下独酌》,在场众人无不抚掌称赞,就连陈元,也慌了神,虽然不愿意,但是他不得不承认,这首诗作得极好。
未等他多想,孟浩然已吟道:“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不愧是流芳千古的两位大诗人,这年头不会作诗的读书人不多见,但是能扬名的却不多,没有点水平,没人把你当根葱。
“我也来!”苏言不甘落后,也朗声念道:“明玉出山间,流淌入山泉,举杯接琼酿,取月画青莲”
张轻轻偷偷望了林然一眼,轻启朱唇道:“玉镜梳红妆,清风描素颜。当窗问云月,何日送君还。萋萋花无语,寂寂孤月寒。咫尺天地远,冷月并花眠。”
林然刚想叫好,话到嘴边又收了回去,张轻轻这首诗不对劲啊,按她的性格,应当不会作出这样的诗来,倒是不知,她何有此感。不知为何,林然心里竟是有些难受。
“好诗!好诗!”王文达抚掌叫好,饮尽一杯酒,摇头晃脑地道:“月下花开,玉镜红颜,寒夜漫漫,相思苦短,寥寥数句,竟有如此意境,这位小姐如此才学,实在是让在下佩服不已”
张轻轻瞥了他一眼,对于他的讨好之意毫不承情。曾雪若有所思地看着张轻轻,低头想了一番,念道:“阁窗只影两鬓哀,银雾化水洗妆台。莫使佳人空对月,待取铜镜揽玉来。”
这诗听得林然心里直打鼓,“莫使佳人空对月,待取铜镜揽玉来”雪儿她是什么意思?林然心里一惊,看看曾雪,发现她只是微笑着看向他,神情没有任何不对,不由松了口气。
一边的王文达又笑了笑,道:“两位小姐真是好文采!在下倒是不敢在二位面前现丑了。”
陈元立马接过了话:“不敢现丑就不要现丑了!”他心里很不是滋味,比斗到现在,他仿佛已经看见,一出悲剧正上演。。。
“呵呵,在她们面前是献丑,在你面前就不是了。”王文达笑了笑道:“清风微拂戏明月,明月高照画芙蓉。芙蓉开似伊人笑,伊人笑若弄清风。”念完意犹未尽到晃了晃脑袋,又念了一遍,而后拱手对着张轻轻与曾雪道:“二位小姐觉得在下此诗如何?”
林然傻眼了,原本以为这小子挺聪明,没想到这么没有眼介力,连林爷的女人都敢讨好?一急之下,林然张口便念道:“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哼!这是你逼我使用绝招的,这可是张九龄的绝品好诗,还不把你们吼住我就不信。
未曾料到众人竟是面面相觑,陈元突然大笑道:“诸位看看,此人不学无术!今日我等乃作诗助兴,而他却以张九龄先生所作为己诗,盗用他人才学,还如此明目张胆。”陈元心里舒坦啊,好似吃了蜂蜜一样,这回肯定是扳回一局了,看他们谁还敢小看我。
林然一愣,怎么撞车了?这首诗是张九龄所作不假,但应该不是这个时期的啊?又一想,坏了!连李白孟浩然以后的诗句都提前出来了,张九龄的诗句也不是不可能出现。。。万万没想到会遇到这种状况,这也太没面子了。
李白,孟浩然等人都疑惑地望着他,林然只是苦笑,早知道就不用古人的诗了,以前他就说过这种事情要少干,这次一着急,倒是给忘了。林然连忙干笑两声道:“在下认为张先生的这首诗乃精妙至极的好诗,此情此景,忍不住脱口而出,不过在下仍有一作,自认为不比此诗差。”
“哦?”众人动容,而陈元是完全不信,哈哈大笑道:“你还在说胡话呢,做不出来就自己认输,少在这里丢人现眼了!”
看他那欠揍的样子林然心里就来气。反正脸皮本就不薄,再厚着脸皮偷一首后世的大作又如何?想着便祭出了众多穿越人士用过的大杀器:“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念罢,众人顿时失声,就连陈元也沉默了,脸上阴晴不定,也不知道在想什么,不过我看他那样子,心里就暗爽,老子别的不会,就是背诗?( 盛世长歌 http://www.xlawen.org/kan/168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