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1 部分阅读
棒棒军里混得并不好,没当上老大,没有什么号召力,不过,有业务来了,棒棒军们是不会拒绝的。于是勾老三招来二十多个棒棒军。
娄大全最有文化,也最有见识,负责统筹指挥协调,他把棒棒军们分配到小货车上,一个辆小货车配两个,由娄大全统一电话指挥,俨然形成一个小型搬运公司。包大成和肖纤纤那边一联系上货,这一群小货车就疾驰而去,拉上货就往梁县跑,一天下来,给北渡乡拉过去一百吨漂白粉。这些漂白粉马上就喷洒到北渡乡的田间地头房前屋后,北渡乡如同下了一场大雪,到处白茫茫一片。方主任大为满意。
然而,到了第二天,问题出来了。包大成和肖纤纤跑偏了整个上江城,却抓不到漂白粉了,肖纤纤当机立断,出两倍甚至三倍的价格收购,好不容易凑了五吨,再也抓不到货了,原因很简单,整个上江城的漂白粉已经被他们搜刮一空。
还差四十五吨,方主任在北渡乡一个电话一个电话地催,牛丽丽急得上窜下跳,肖纤纤愁眉不展,包大成跑断了腿,却是毫无办法。
最后,方主任撂下一句话:“包大成,今天晚上12点之前见不到漂白粉,我和你一起坐牢!”
方主任这个老上医,要不是到了绝路上,说不出这样的话。
今天恰逢双日,按照牛丽丽和肖纤纤达成的协议,包大成今天在丽丽百货工作、吃饭、睡觉。
已经到了中午十二点,距离方主任发出的最后通牒时间,只有十二个小时,包大成坐在饭桌前,忽见眼前白乎乎一团,鼓鼓囊囊,恰似盛装漂白粉的包装袋,包大成大喜,一声怪叫,伸手狠命一抓,响起牛丽丽一声惨叫。
包大成这一把,正抓在牛丽丽高耸的胸脯上,牛丽丽穿着一件白大褂,这是纤纤消杀的工作服,乍一看,还真像是一袋新鲜出炉的漂白粉。
牛丽丽一把拍掉了包大成的爪子,骂道:“狗日的包大成,老娘不是漂白粉!”牛丽丽完全理解包大成的心情,这一抓,与破坏和谐的上江城色狼们截然不同,下手虽然凶狠,但目的截然不同,色狼们出手,是轻薄,而包大成出手的目的,是要把牛丽丽的胸脯磨成漂白粉,送给水深火热中的北渡乡父老乡亲,救民于水火,因而,动机十分崇高,出手十分果决,不带任何暧昧色彩。
所以,牛丽丽不仅感觉到了疼痛,也感觉到了包大成崇高的精神境界,虽然略感尴尬,但对包大成也是十分敬佩:“大成,还是先吃饭,吃了饭再想办法。”
包大成又是一声怪叫,一把抓进了饭碗,他又把米饭当漂白粉了。
牛丽丽大惊,急忙脱掉白大褂,撤掉米饭,把家里所有白色的东西全部从包大成眼前搬走,包括货架上的餐巾纸和卫生巾,否则,那包大成弄不好会逼着娄大全拉一车卫生巾到北渡乡。
牛丽丽的杂货店里,五彩缤纷,唯独没有白色。
然而,白色是包大成的精神支柱,没有了白颜色,就没有漂白粉。包大成萎靡不振,靠在沙发里翻白眼。
包大成的责任心太强了,以前,他再倒霉,也都是他一个人的事,现在,如果凑不起四十五吨漂白粉,那不是一个杂货店的问题,是一个注册资金两百万的大公司的问题,包大成一辈子没负过这么大的责任,他的心理承受能力还不足以承担一个大公司。
牛丽丽从来没见过包大成如此状态,那包大成虽然木呐,可不管怎么样,总还是个大活人,而现在的包大成,成了一堆行尸走肉。牛丽丽不怕没有漂白粉,她怕包大成精神奔溃,没有漂白粉,大不了不做生意,要是包大成垮了,这个小姨就没得当了。
牛丽丽见势不妙,急忙把郝玉秀叫了来。
郝玉秀来到沙发边,握着包大成的手,一声轻叹:“吉人自有天相。”
包大成翻翻白眼,没有动静。
“大成,咱们每年给你爸爸上坟的时候,好像那附近有个什么化工厂。”郝玉秀说道。
包大成腾地跳了起来,怔怔地望着郝玉秀。
“那地方叫唐家沱。”
包大成一声怪叫,冲出了杂货店。
牛丽丽追赶不及,急忙招呼娄大全、曹二坨、勾老三,开着长安客货车追了过去。
第130章 水鬼的聚宝盆
正在包大成心急火燎地四处寻找漂白粉的时候,上江城市郊,唐家沱江边,一座独栋别墅里,吉斯吉总裁陈大强坐在茶室里,品着极品铁观音,嘴里咂吧咂吧,一脸的惬意。
唐家沱是长江的一个回水湾,上江人把回水湾叫做“沱”,至于前面的“唐家”二字,顾名思义,大约八百年前,这里住着一个姓唐的财主。
陈大强对这套别墅很满意,依山伴水,前有浩浩大江,后有青山翠柏,真可谓江山如画,美不胜收。陈大强还没来上江城之前,就让赵达购置了这套别墅。身为吉斯吉总裁,著名企业家,陈大强在许多城市都有别墅,正所谓成功人士,家外有家。
陈大强来上江城已经快一个月了,这一个月,他几乎没有出门,整天窝在别墅里,品茶、观山、听涛,俨然是位超然物外的隐士。
其实,他并没闲着,他在指挥吉斯吉对上江城当局展开攻击行动,陈大强给这个行动起了一个代号“翻江行动”,他要把上江城翻个底朝天。这个行动的直接目的,是戳穿陈思思有关“非典”的报道,从而彻底断了陈思思当记者的路,逼迫陈思思回到吉斯吉。间接目的,是报上江城官方惩处吉斯吉的一箭之仇。
但是,这还不是“翻江行动”的全部目的。
陈大强是一位远见卓识的商人,有远见的商人,是不会意气用事的。
翻江行动的最终目的,是要在上江城,给吉斯吉争取到广阔的发展空间,要让吉斯吉成为上江城的老大。
上江城是西南地区的经济重镇,成了上江城的老大,吉斯吉就成了整个大西南的老大。进而,吉斯吉可以在整个西部地区,建立起不可动摇的龙头老大地位。
要想做到这一点,就要先给上江城当局一点颜色看看,让上江城的官场和商场,都见识见识吉斯吉的利害,然后,提出条件,争取政策倾斜,站稳上江,放眼西部,冲出亚洲,走向世界。
所以,“翻江行动”不是一个简单的打击报复,而是吉斯吉发展战略的重要环节,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容不得半点闪失。
对于这次行动,陈大强信心十足,这不仅是因为,他掌握了上江城当局合谋非典作假的证据,而且,他坐在了一块风水宝地上,这是一个好兆头。
陈大强的风水宝地,就是这栋别墅。
陈大强家大业大,全国各地房产无数,唯独对这唐家沱的别墅最为满意。陈大强略通风水,那别墅前有青龙后有白虎,天薄地厚,星转斗移,江水汇聚,群山环拱,乃是可遇不可求的聚财宝地,坐在如此宝地上,陈大强必然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陈大强的风水知识还算将就,在商界,他那两把刷子还真唬住了不少人,被人誉为陈半仙。就拿这唐家沱说吧,陈大强看法,从理论上讲,还都说得过去。
然而,这一次,陈大强却看走了眼。
单就风水而言,陈大强看得没错,但是,这栋风水极佳的别墅,有着三个极为重要的疑点。
这三个疑点不在山水之间,而是,这栋别墅的存在,本身就十分可疑。其一,这是一栋独立别墅,在它周围方圆一公里范围内,再没别的住房,只是别墅背后的小树林里,有一座灰白建筑,与别墅有一墙之隔,据说那是一座废弃的仓库,也就是说,别墅周围方圆一公里,荒无人烟。其二,别墅价格很低,只有其他别墅均价的一半。其三,这么好的别墅,上江城的富豪竟然不屑一顾,好像专门是给陈大强准备的。
对于这种种疑点,精明的赵达倒是看到了,中间人的解释是,上江城真的没啥大富豪,有的只是暴发户,这些暴发户土生土长在长江边,品味偏低,而且早就看腻了这般江景。只有像陈大强这样的国际化大富豪,才有品味有眼光,才能够挖掘出唐家沱的内在美,这是一种独立寒秋湘江远去橘子洲头的境界,高远、深邃、浩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总之,很伟大!
这话听着有理,不仅合理地解释了别墅的疑点,而且,高度肯定了陈大强的精神境界,因而,得到了陈大强的高度认同。
然而,不管是陈大强还是赵达,他们都不是上江人,不了解上江城的历史文化。
单纯看风水,陈大强的眼光倒也没错,这地方的确很像是个聚宝盆。
然而,年纪大的上江人都知道,在唐家沱汇聚的不是财宝,而是水鬼。
那唐家沱在上江城下游,距离主城区大约三十公里,江水到此形成一个回水湾,江水倒流,上下水体也会颠倒翻转,长江中溺水身亡者,到了这里,就会浮上水面。在解放前,唐家沱是一个打捞浮尸的地方,这里还专门设有义庄,供人收尸和殓葬。
只是,近二十年来,长江上安全设施大为改善,溺水的人少之又少,就算不小心掉进长江里,营救手段和打捞技术都十分先进,不管是活人还是死人,都能就地解决,用不着到唐家沱收尸。所以,唐家沱这个收尸场,就算退出了历史舞台。
所以,唐家沱被上江人视为阴气极重的地方,水鬼太多,上江人怕被这些水鬼拉去当转世投胎的替死鬼,躲之唯恐不及,哪里还敢跑到这里住别墅。
世易时移,上江城的年青人很少知道这段历史。陈大强和赵达两个外地人就更不知道了。
两个人懵懵懂懂,把个收尸的道场,当成了聚宝盆,还以为捡了个大便宜,心里美滋滋的,满怀信心坐在聚宝盆上要大干一场。
当然,从翻江行动到目前为止所获得的战果上看,还是非常符合“聚宝盆”的说法的。赵达旗开得胜,一封写给上江城卫生局的匿名信,就惹出《上江日报》一篇措辞严厉的社论出来,各位看官,一定要区分《上江日报》和《上江晚报》,一字之差,性质完全不同。《上江日报》是真正的党和政府的喉舌,是给领导看的,上面的文章,都是宣传部圈定的,代表上江政府的观点和态度,也就是官方的态度。而《上江晚报》则是以娱乐为主,是给老百姓看的,版面要活跃得多,里面常常有些花边新闻。
也不知从那天起,形成这么个局面,领导看日报,群众看晚报,领导白天看报,群众晚上看报,好像领导看的东西都是正大光明,群众看的东西都是黑灯瞎火。
话不扯远了,总之,《上江日报》发表社论,表示市领导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这个社论把老蜈蚣吴科长吓了个半死,却让陈总裁精神大振。
第131章 大鬼头
按照计划,陈大强密令赵达,再接再厉,给上江城政府办公厅发了一封匿名信,内容与上一封大同小异,但是投递的级别提高了。
市卫生局只是政府部门之一,从理论上讲,卫生局不能代表市政府,能够代表市政府的,是政府办公厅。
有看官会问了,上一封匿名信虽然是发给了市卫生局,那孔局长早已向市领导做了汇报,市领导也早已了解此事,而这一封匿名信的内容又没啥变化。陈大强是不是多此一举了?
各位看官,两封匿名信的内容一致,但投递的对象和时机大不相同,因而,传递的信息也是天差地别,其震撼作用也是大不相同。
第一封信,投递到了市卫生局,传递的信息是,群众怀疑市卫生局造假。第二封信投递到了市政府办公厅,传递的信息是,群众怀疑市政府造假。
市卫生局造假与市政府造假,性质完全不一样!
市卫生局是个小窝,市政府是个大窝!
市卫生局倒几个局长,虽然轰动,但与倒几个市长相比,那就算不得什么了。
更为严重的是,第二封匿名信,是在《上江日报》社论发表之后发出的,那传递的信息就是,群众绝不向政府屈服!群众要斗争到底!
这是群众公然向政府叫板!
然而,第二封匿名信发出后,如同石沉大海,上至市政府中至卫生局下至疾控中心,全部保持沉默,连一个泡也没出。没有社论,也没有市领导讲话。上到市长,下到卫生局孔局长、疾控中心方主任,都没有上窜下跳。
不过,在葫芦街乃至整个上江城的大街小巷,流言四起,群众开始交头接耳——上江城从来就没发生过非典,首例非典极有可能是假冒的!
这个流言尚未形成一种定论,但却是一股暗流,在上江城的大街小巷,悄悄涌动。
暗流的源头,还是来自陈大强。按照陈大强的布置,黑九、廖石龙四处传播包大成非典可疑的说法,造成一股声势,对上江城当局形成上下夹攻之势。
各位看官,传染病可以传染,流言蜚语照样可以传染,而且,流言蜚语的威力,有时候比传染病还利害。
陈大强这一招,比匿名信更加有力!
群众的力量是无穷的,干革命工作要发动群众,干阴谋诡计也要发动群众,在这一点上,政府、商人、黑社会的认识高度一致。政府懂得发动群众防控非典,商人懂得发动群众要挟政府,就连黑九,也懂得发动群众来整垮包大成。
然而,上江当局依旧保持沉默,没有口头声明,也没有实际行动。
上江当局的沉默,并不是因为他们对匿名信或者流言蜚语不屑一顾。
恰恰相反,这封匿名信严重伤害了市政当局,以汪市长为首的市政府,遭受了沉重打击,到了这个时候,当局才意识到,问题比想像要复杂得多,严重的多!
阶级敌人不仅没有被吓到,反倒更加嚣张!
而且,从街面上的流言蜚语上看,阶级敌人已经从一小撮,发展成了一大群!
上江城当局顿时慌了神。
最为心慌的就是汪市长。
那包大成的假非典,是他这位一把手钦定的。否定了包大成,就是否定了市长本人!
当务之急,是找到匿名信的幕后主使,采取果断行动,阻止流言蜚语进一步漫延。
事实上,按照陈大强的设计,赵达在那封匿名信上,故意露出了破绽,只要上江城当局认真查找,就能把匿名信与吉斯吉联系在一起。
然而,一向精明的汪市长,这次发生了方向性错误,根本就没把匿名信和吉斯吉联系在一起,这一变故,出乎陈大强的预料。这一头暂且按下不表。
有看官会问了,陈大强这是啥意思?写匿名信还要故意露出马脚,简直是脱了裤子放屁。
各位看官,这正是陈大强的精明之处。
他的真正目的,不是要整垮汪市长,更不是要上江政府垮台,而是要上江政府领导来求他。
陈大强要的是威慑,而不是棒打。
把汪市长整垮了,陈大强就做了一件损人不利己的的蠢事,那叫伤天害理,陈大强没工夫也没心思去伤天害理。
陈大强要的是,他好我也好!
所以,陈大强故意在匿名信上露出破绽,他就是要让上江城官方知道,在幕后捣鬼的是陈大强陈总裁。这年头,总裁不怕市长,市长怕总裁,汪市长如果知趣,就该乖乖找上门来,然后,在唐家沱这个聚宝盆上,双方亮出底牌,实现双赢。
现在,陈大强待在他那聚宝盆别墅里,品着极品铁观音,等着上江城领导亲自登门拜访。这种等待是一种甜蜜的等待,就像一个小伙子,坐在公园里的长椅上,等待美女如期到来。
按照陈大强的估计,不出三天,市领导的专车就会出现在他的别墅大门口。
然后,他就可以向领导摊牌。
然而,陈大强怀着忐忑而甜蜜的心情,在唐家沱的别墅里等了三天,却是门庭冷落,别说市领导,就是送饭菜的农民工也没来。
那唐家沱别墅虽然风景如画,周围却是没啥人烟,最近的集市距离别墅也有五公里,生活很是不便,所以,赵达专门雇了一个农民工,给陈大强总裁送饭做清洁。
然而,这几天,那农民工像是人间蒸发,不见了踪影,陈大强断炊了!
陈大强没等来市领导,自己的生活反倒出现了严重危机,一夜之间回到了旧社会,腰缠万贯却是有上顿没下顿。没奈何,陈大强只得让赵达赶快找人送饭,赵达跑遍了整个唐家沱地区,高薪聘请送饭工,可是,周围的人只要一听说是给那别墅送饭,个个脸色大变,仓皇而逃。
赵达跑了几天,也没找到一个送饭工,考虑到总裁年岁已大,挨不起饿,赵达只得亲自担任送饭工的工作,每天在唐家沱忙里忙外,一时顾不上“翻江行动”。
“翻江行动”的总指挥是陈大强,前敌总指挥是赵达,广大指战员是黑九、廖石龙、吴夫农。因为吃饭问题,总指挥和前敌总指挥无法亲临前线,指战员们群龙无首,前线行动受阻。
这个局面很严重,但是,造成如此局面的原因,却是陈大强始料不及的。
黑九等人在上江城散布包大成假冒非典的流言蜚语,而在唐家沱,一个对陈大强极为不利的流言蜚语却早已不胫而走,而且如春风一般散入千万家,深入人心,唐家沱广大人民群众都是深信不疑。
这个流言就是,别墅里闹鬼!陈大强是个大鬼头!
人民群众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都是无穷的。因为唐家沱是上江城水鬼的道场,而那别墅座落的位置,就是当年火花尸体的火葬场,所以,自从别墅建成,就没人敢入住,空置了将近二十年,悄无声息,现在,吉斯吉总裁陈大强住了进去,里面有了声响和灯火,那当然是陈大强总裁工作生活的声音和光芒,可是,在唐家沱居民的耳朵和眼睛里,怎么看怎么听都是孤魂野鬼的呜咽和坟头上的磷火。
经过广大人民群众的提炼加工,形成了这么一个凄美哀怨的传奇:说大明洪武年间,那上江城还是一个不毛之地,与世隔绝,有一位有志青年,出夔门走三峡,要去首都南京轰轰烈烈干出一番事业,临走时,与青梅竹马的邻家女孩约定,事业有成,必将回上江迎娶女孩。然而,行船撞上了滟毓堆,船毁人亡。
有志青年出师未捷身先死,尸体漂到了唐家沱,在回水湾里绕圈,好像不打算再走了,当地人看他可怜,就把他打捞上来,焚尸于江岸边,算是入土为安。然而,那有志青年事业未成,丢了命,也丢了邻家女孩,怨气冲天,难以转世,就成了唐家沱江边的孤魂野鬼,游荡于江滩礁石之间,变成了一个大鬼头,特别爱好把人拉下水。所以,唐家沱江边风景如画,而唐家沱的居民却从不去江边观景,他们害怕那大鬼头来拉人。
由于没人去江边玩耍,大鬼头拉不到人,十分气愤,于是心生一计,幻化出一栋别墅,诱骗人们去别墅,那别墅下有一道暗泉,直达江心,人要是进了别墅,就等于进了龙潭虎|穴,连根骨头都剩不下。
陈大强雇佣的送饭工听到这个传说,借他十个胆子也不敢挣这钱,躲得远远的。送饭工不上门,赵达只得四处寻找接任者,他这一找,传说又有了升级版。说那大鬼头守在别墅里,等不来人,又是心生一计,派出一个小鬼,以雇佣送饭工为名,诱骗人们去别墅。
所以,赵达在唐家沱走了一圈,不仅没雇到人,反而成了群众眼中的小鬼头,远近之人看见他便作鸟兽散。
爱好风水的陈大强,怎么也没想到,他选了一块凶地,成了唐家沱群众眼中的大鬼头。
那凄美的传说当然传不到当事人陈大强耳朵人,蒙在鼓里的他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断炊断水。
第132章 野猪出没的仓库
总裁断水断炊,身为总裁助理的赵达只得担负起了送饭工的工作,整日忙前忙后,买菜、做饭、沏茶、打扫卫生,成了陈大强的保姆,陷在别墅里不能自拔。
那唐家沱距离市区有三十公里,地势偏僻,消息来源本来就少,陈大强和赵达又成了当地居民眼中的大小二鬼,更打听不到任何消息,远在市区的黑九和廖石龙得不到赵达的指令,也不敢擅自行动,于是,“翻江行动”受到严重影响,处于停滞状态。
不过,陈大强依旧信心十足,他很清楚第二封匿名信的份量,上江城当局不可能置若罔闻。
其实,陈大强的判断是正确的,第二封匿名信在上江城市政当局中间,翻起了轩然大波。但是,陈大强的判断只有一半正确,因为,市政府对于第二封匿名信的判断,发生了令陈大强意想不到的严重偏差。
前文已经交待了,陈大强让赵达在匿名信上故意卖了个破绽,按照这个破绽,市领导很容易就能把匿名信和吉斯吉联系在一起,如果领导脑子不太笨,就会按照陈大强的设想,前往唐家沱,礼贤下士三顾茅庐,恳请陈大强高抬贵手,然后,陈大强趁机提出一系列要求,这其中最为重要的要求是,把正在开发的上江城中央商务区,划到吉斯吉的名下,那才是上江城真正的聚宝盆。
然而,市领导,尤其是汪市长,对匿名信上的破绽视而不见。
汪市长已经先入为主地把匿名信的幕后主谋,定为副市长宋弗。
各位看官,官场和商场虽然有相通的地方,甚至会出现官商结合,但是,官场和商场也有着本质的区别,商场有商场的思维,官场有官场的思维,两种思维方式的兴趣点是完全不同的,商场的思维是围着钱转,而官场的思维是围着人转。按照商人的思维模式,陈大强想当然地认为,上江城的市领导会把第二封匿名信的侦破目标锁定在商人身上。
但是,陈大强完全错了。
在汪市长看来,这第二封匿名信,绝对不是出于商人或者普通群众之手,而是出于政敌之手。
理由有二,其一,这封匿名信是在《上江日报》社论强大威慑的背景下出台的,普通群众没这个胆子,商人更不愿趟这个浑水。有胆子的,一定是高官。其二,不管是群众和商人,都没理由向市政府叫板,群众很现实,你要强拆他的房子,你要没收他的地摊,群众会奋起反抗,可是,一个非典是真是假,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并无直接利害关系,群众照样吃饭睡觉,天不下雨天不刮风天上照样有太阳。只有政敌,才会揪着他的小辫子不放,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政敌是谁?答案是一目了然的。
副市长宋弗映入了汪市长的眼眶!
第一封匿名信,卫生局孔局长就向汪市长汇报了这一线索,汪市长似信非信,第二封匿名信的出现,终于让汪市长确认,宋弗就是那幕后小人。
看来,宋副市长是急不可耐地想取代汪市长了!
既然在背后捣乱的是宋副市长,市里当然用不着再大动干戈发什么社论了,社论是威慑群众的,而敌人就隐藏在领导内部,就应该采取路线斗争的斗争艺术!
于是,汪市长不露声色,表面上若无其事,暗地里铆足了劲,对宋副市长宋弗展开了全面反击。
这段时间,汪市长的全部精力都放在了宋弗身上,脑子一根筋,只对宋弗以及和宋弗有关的人和事敏感,对其他的人和事完全麻木。所以,他既想不到吉斯吉,更想不到在唐家沱别墅里当大鬼头的陈大强。
就这样,陈大强总裁精心策划并付诸实施了“翻江行动”,得到的结果却是,被冷落在唐家沱别墅里,整日为吃饭问题发愁。
陈大强等了一个星期,也没人求上门来,要是换了别人,应该会想到,“翻江行动”出问题了,至少,出现了意想不到的偏差,此时的陈大强,正确的做法是,立即离开别墅,秘密潜入上江城,住进希尔顿,摸清上江城的实际情况,决定下一步动向。
然而,陈大强太自信了,不仅对他的计划自信,更对他的风水宝地充满了依赖感,他坚信,市领导正在赶赴别墅的路上,如果他前脚一走,市领导后脚就到,岂不是错失良机。
于是,陈大强呆在别墅里,开始了漫长而艰难的等待,同时把赵达也耗在这里。
先按下陈大强这一头不表,单表包大成,一听妈妈说起唐家沱有个化工厂,就心急火燎冲出了丽丽百货。
娄大全、曹二坨、勾老三追上包大成,四人驱车直奔唐家沱。
唐家沱距离市区有三十公里,说起来也不远,不过,那唐家沱是长江边的一个小集镇,不是什么繁华之地,又具有收尸的悠久历史,久而久之,成了上江城公众眼里的荒蛮之地。这些年来,上江城发展突飞猛进,城市迅速扩张,可扩张的方向,总是有意无意地避开了唐家沱。上江城日渐繁华,而唐家沱镇却是日渐破败,人口锐减,到现在,整个集镇只剩下一百来户人,住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吊脚楼里。
那三十公里的的公路,还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老柏油路,年久失修,到处坑坑洼洼,又是沿着长江边的山形曲折上下,加上长安车糟糕的车况,两个小时后,四人到达唐家沱,颠得七荤八素。
鉴于唐家沱有收尸的传统,上江城就把公墓选在了这里,包大成的爸爸就埋在唐家沱江边的一个山清水秀的山峰上,背靠青山,面向大江,风水极佳。
自从父亲离世,包大成每年要来唐家沱,父亲的忌日、清明节是必来,其他时候,如果适逢人生大事,郝玉秀也要把包大成拉到父亲坟上,详细汇报。比如考上大学,找到工作等等。所以,包大成对唐家沱的路径还是比较熟悉的,不过,每次来的目的性很强,就是给父亲上坟,办完事就走人,很少与当地人攀谈。所以,尽管熟人熟路,他对唐家沱的历史人文并没有太深的了解。
不过,对于郝玉秀提到的化工厂,包大成有所耳闻。那其实不是化工厂,而是一个化学品仓库,前几年,上江城搞了一次全市化学品清理活动,对全市散放的闲置化学品进行集中收储。上江城是个老化学工业基地,近些年来,不少老牌国营大厂要么破产要么转制,一些老厂人去厂空,长年堆积的化学品处于无人管理状态,形成不少安全隐患。所以,上江城当局痛下决心,对全市的化学品进行全面清理,能用的折价拍卖,不能用的,就选些偏僻场所,建立了几个化学品回收仓库,集中收储。唐家沱的化学品仓库,是其中之一,这里地势偏僻,人口稀少,相对较为安全,只是,唐家沱在长江边,考虑的长江水域的安全,收储在这里的化学品,一般毒性较低,万一出了事,也不会出什么大事。
漂白粉就属于毒性较低的化学品,包大成希望,在那个仓库里,能找到一些。
仓库距离唐家沱镇还有五公里,在一片林子里,与仓库一墙之隔,有一栋空置的别墅,包大成家里穷,对别墅没有刚性需求,所以,对那别墅的情况不甚了了。
四人来到仓库门口,斑驳的铁门已经锈得看不出颜色,门上锁着一把锈迹斑斑的将军锁,仓库周围荒草萋萋,林荫森森,那钢筋水泥的屋顶上,长满了野草和青苔,很明显,这道门不知多长时间没打开过了。
四人围着仓库转了七八圈,扯破嗓子喊了半天,没喊出一个人来,倒有一窝野猪气哼哼从草丛中蹿了出来,狠狠瞪了他们几眼,逃入仓库背后的山林里。
四人只得驱车来到唐家沱镇,一打听,才知道,那仓库已经不是仓库了。市政府建了这个仓库后,由于财政紧张,没有后续资金投入,无法维持,先是委托唐家沱镇政府管理,镇政府聘了个老头当管理员,每月工资两百块,一年前,老头去世,没人愿意干这个吃力不讨好的差使。仓库处于无人管理状态,镇政府无奈,只得请示上级,将这个仓库连同里面的东西全部折价转手给了一个叫胡大用的个体户,算是去除了一块心病。
包大成闻言大喜,那仓库要是公家的,要动用里面的物资,还要费些周折,现在,那仓库连同里面的东西都是个体户的,这就好办多了,无非就是个钱的问题。现在的包大成,有肖纤纤这个富婆做后盾,不怕没钱,就怕没货。
经人指点,四人来到了胡大用家门口,这是一座一楼一底的吊脚楼,曹二坨跳下车,冲着房门一顿乱敲:“开门开门!”
门哐的一声开了,曹二坨却是倒退两步,倒吸一口凉气。
第133章 小鬼敲门
那曹二坨人高马大,一脸凶神恶煞,号称秃鹰,人见人怕,可屋里出来的人,比他还高大,比他还凶神恶煞,整整比曹二坨高出一个头,满脸横肉,也是个秃头,不过这秃头比曹二坨的秃头,大出一号来,一双铜铃似的眼睛一瞪,曹二坨就像见到了巨灵神,吓得一个激灵。
“干吗?”那人牙缝里挤出两个字。
包大成急忙挤到曹二坨身前,躬身问道:“请问,这里是胡大用胡先生的家吗?”
那人警惕地打量了一番包大成,挤出两个字:“是的!”
“我们找胡先生,有要事相商。”
“啥要事?”这次多了一个字。
“就是……我们还是和胡先生面谈的好,”包大成看看那巨灵神,心头暗自发虚,和这巨灵神要是一句话不合适,这四个人恐怕要交待在这里。
“不谈!”那巨灵神缩回了门洞里,就要关门。
包大成大急,一把拉着门板:“且慢,且慢,这位大哥,我们真的有急事要见胡先生。”
“滚!”这一次,那巨灵神只用了一个字,而这一个字,却是如同平地里响起一声惊雷,包大成因为长期在牛丽丽身边,经过磨练,承受能力还算不错,身体只是摇了三摇。身后的勾老三扑通一声坐在了地上,曹二坨和娄大全却没有倒地,他们的身体刚好相互支撑,如同两只扣在一起的铰链,犹自颤抖不已。
那惊雷般的“滚”字绕梁不绝,娄大全、曹二坨、勾老三的心灵均是受到极大的震撼,三人跳将起来,一转眼就跳上了车,轰隆一声,曹二坨发动了车,做紧急撤离状。
却见包大成不慌不忙,高声赞叹:“好!”
包大成这一声“好”,是对那巨灵神一个“滚”字的由衷赞叹。那巨灵神的一个“滚”字,发音方法十分科学,气息浑厚,势大力沉,丝毫不若于牛丽丽的狮吼,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超过了牛丽丽,牛丽丽的狮吼,有的时候过于尖利,而且用词量过于丰富,其威慑力大多是触及皮肉,而这位巨灵神仅仅用了一个简单的“滚”字,却能够触及灵魂,这是何等功力!
包大成不仅不跑,反而以一个“好”字应战那巨灵神的“滚”字,这把车上三人吓了一大跳,莫非那包大成被震得神志不清,发生错乱?娄大全急得手舞足蹈,待要跳下车救包大成,又见那巨灵神威武雄壮,心头害怕,待要开跑,又不忍丢下包大成,要把包大成丢在这巨灵神手里,他恐怕再也不用回上江城了,直接去他爸爸坟边就行了。
三人正急得手足无措,却见包大成不慌不忙,冲着那巨灵神深鞠一躬:“这位大哥威武雄壮,狮吼功夫炉火纯青,一个‘滚’字说的是斩钉截铁掷地有声,在下包大成佩服啊佩服!我们刚从仓库过来……”
包大成还没说完,就听“扑通”一声,那威武雄壮的巨灵神跪在包大成身前,磕头如捣蒜;泪流满面,嘴里呜呜咽咽:“大神饶命,大神饶命!”
那巨灵神威风全无,跪在包大成脚边,哭得像个怨妇:“大神饶命,小民胡大用有眼不识泰山,冲撞了大神,大神高抬贵手,绕过小民一家,小民一定在家中供奉大神牌位,早晚烧香,若有半点疏忽,天打雷劈,永世不得超生!”
原来这巨灵神就是胡大用。
那胡大用一嗓子“滚”没把包大成怎么样,这突然又是磕头又是哀告的,倒把包大成吓得魂不附体,扑通一声跪在胡大用身前,跟着胡大用也磕上了头:“胡先生,使不得,小人包大成无意冲撞胡先生的虎威……”
那胡大用见包大成跪了下来,哭得更是惊天动地:“大神这是要我的命啊!”一口气没接上,一翻白眼,竟然晕了过去。
车上的娄大全这才看出了名堂,那胡大用外强中干,外形貌似巨灵神,内心恰似小萝莉,形式与本质严重错位。娄大全急忙招呼曹二坨和勾老三跳下车,和包大成一起,七手八脚抬起胡大用,正要往门里送,里面跑出一个十一二岁的小姑娘和一个五六十岁的老太婆,一齐把胡大用抬进了吊脚楼,放在床上,( 商战之极品艳遇 http://www.xlawen.org/kan/1745/ )
娄大全最有文化,也最有见识,负责统筹指挥协调,他把棒棒军们分配到小货车上,一个辆小货车配两个,由娄大全统一电话指挥,俨然形成一个小型搬运公司。包大成和肖纤纤那边一联系上货,这一群小货车就疾驰而去,拉上货就往梁县跑,一天下来,给北渡乡拉过去一百吨漂白粉。这些漂白粉马上就喷洒到北渡乡的田间地头房前屋后,北渡乡如同下了一场大雪,到处白茫茫一片。方主任大为满意。
然而,到了第二天,问题出来了。包大成和肖纤纤跑偏了整个上江城,却抓不到漂白粉了,肖纤纤当机立断,出两倍甚至三倍的价格收购,好不容易凑了五吨,再也抓不到货了,原因很简单,整个上江城的漂白粉已经被他们搜刮一空。
还差四十五吨,方主任在北渡乡一个电话一个电话地催,牛丽丽急得上窜下跳,肖纤纤愁眉不展,包大成跑断了腿,却是毫无办法。
最后,方主任撂下一句话:“包大成,今天晚上12点之前见不到漂白粉,我和你一起坐牢!”
方主任这个老上医,要不是到了绝路上,说不出这样的话。
今天恰逢双日,按照牛丽丽和肖纤纤达成的协议,包大成今天在丽丽百货工作、吃饭、睡觉。
已经到了中午十二点,距离方主任发出的最后通牒时间,只有十二个小时,包大成坐在饭桌前,忽见眼前白乎乎一团,鼓鼓囊囊,恰似盛装漂白粉的包装袋,包大成大喜,一声怪叫,伸手狠命一抓,响起牛丽丽一声惨叫。
包大成这一把,正抓在牛丽丽高耸的胸脯上,牛丽丽穿着一件白大褂,这是纤纤消杀的工作服,乍一看,还真像是一袋新鲜出炉的漂白粉。
牛丽丽一把拍掉了包大成的爪子,骂道:“狗日的包大成,老娘不是漂白粉!”牛丽丽完全理解包大成的心情,这一抓,与破坏和谐的上江城色狼们截然不同,下手虽然凶狠,但目的截然不同,色狼们出手,是轻薄,而包大成出手的目的,是要把牛丽丽的胸脯磨成漂白粉,送给水深火热中的北渡乡父老乡亲,救民于水火,因而,动机十分崇高,出手十分果决,不带任何暧昧色彩。
所以,牛丽丽不仅感觉到了疼痛,也感觉到了包大成崇高的精神境界,虽然略感尴尬,但对包大成也是十分敬佩:“大成,还是先吃饭,吃了饭再想办法。”
包大成又是一声怪叫,一把抓进了饭碗,他又把米饭当漂白粉了。
牛丽丽大惊,急忙脱掉白大褂,撤掉米饭,把家里所有白色的东西全部从包大成眼前搬走,包括货架上的餐巾纸和卫生巾,否则,那包大成弄不好会逼着娄大全拉一车卫生巾到北渡乡。
牛丽丽的杂货店里,五彩缤纷,唯独没有白色。
然而,白色是包大成的精神支柱,没有了白颜色,就没有漂白粉。包大成萎靡不振,靠在沙发里翻白眼。
包大成的责任心太强了,以前,他再倒霉,也都是他一个人的事,现在,如果凑不起四十五吨漂白粉,那不是一个杂货店的问题,是一个注册资金两百万的大公司的问题,包大成一辈子没负过这么大的责任,他的心理承受能力还不足以承担一个大公司。
牛丽丽从来没见过包大成如此状态,那包大成虽然木呐,可不管怎么样,总还是个大活人,而现在的包大成,成了一堆行尸走肉。牛丽丽不怕没有漂白粉,她怕包大成精神奔溃,没有漂白粉,大不了不做生意,要是包大成垮了,这个小姨就没得当了。
牛丽丽见势不妙,急忙把郝玉秀叫了来。
郝玉秀来到沙发边,握着包大成的手,一声轻叹:“吉人自有天相。”
包大成翻翻白眼,没有动静。
“大成,咱们每年给你爸爸上坟的时候,好像那附近有个什么化工厂。”郝玉秀说道。
包大成腾地跳了起来,怔怔地望着郝玉秀。
“那地方叫唐家沱。”
包大成一声怪叫,冲出了杂货店。
牛丽丽追赶不及,急忙招呼娄大全、曹二坨、勾老三,开着长安客货车追了过去。
第130章 水鬼的聚宝盆
正在包大成心急火燎地四处寻找漂白粉的时候,上江城市郊,唐家沱江边,一座独栋别墅里,吉斯吉总裁陈大强坐在茶室里,品着极品铁观音,嘴里咂吧咂吧,一脸的惬意。
唐家沱是长江的一个回水湾,上江人把回水湾叫做“沱”,至于前面的“唐家”二字,顾名思义,大约八百年前,这里住着一个姓唐的财主。
陈大强对这套别墅很满意,依山伴水,前有浩浩大江,后有青山翠柏,真可谓江山如画,美不胜收。陈大强还没来上江城之前,就让赵达购置了这套别墅。身为吉斯吉总裁,著名企业家,陈大强在许多城市都有别墅,正所谓成功人士,家外有家。
陈大强来上江城已经快一个月了,这一个月,他几乎没有出门,整天窝在别墅里,品茶、观山、听涛,俨然是位超然物外的隐士。
其实,他并没闲着,他在指挥吉斯吉对上江城当局展开攻击行动,陈大强给这个行动起了一个代号“翻江行动”,他要把上江城翻个底朝天。这个行动的直接目的,是戳穿陈思思有关“非典”的报道,从而彻底断了陈思思当记者的路,逼迫陈思思回到吉斯吉。间接目的,是报上江城官方惩处吉斯吉的一箭之仇。
但是,这还不是“翻江行动”的全部目的。
陈大强是一位远见卓识的商人,有远见的商人,是不会意气用事的。
翻江行动的最终目的,是要在上江城,给吉斯吉争取到广阔的发展空间,要让吉斯吉成为上江城的老大。
上江城是西南地区的经济重镇,成了上江城的老大,吉斯吉就成了整个大西南的老大。进而,吉斯吉可以在整个西部地区,建立起不可动摇的龙头老大地位。
要想做到这一点,就要先给上江城当局一点颜色看看,让上江城的官场和商场,都见识见识吉斯吉的利害,然后,提出条件,争取政策倾斜,站稳上江,放眼西部,冲出亚洲,走向世界。
所以,“翻江行动”不是一个简单的打击报复,而是吉斯吉发展战略的重要环节,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容不得半点闪失。
对于这次行动,陈大强信心十足,这不仅是因为,他掌握了上江城当局合谋非典作假的证据,而且,他坐在了一块风水宝地上,这是一个好兆头。
陈大强的风水宝地,就是这栋别墅。
陈大强家大业大,全国各地房产无数,唯独对这唐家沱的别墅最为满意。陈大强略通风水,那别墅前有青龙后有白虎,天薄地厚,星转斗移,江水汇聚,群山环拱,乃是可遇不可求的聚财宝地,坐在如此宝地上,陈大强必然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陈大强的风水知识还算将就,在商界,他那两把刷子还真唬住了不少人,被人誉为陈半仙。就拿这唐家沱说吧,陈大强看法,从理论上讲,还都说得过去。
然而,这一次,陈大强却看走了眼。
单就风水而言,陈大强看得没错,但是,这栋风水极佳的别墅,有着三个极为重要的疑点。
这三个疑点不在山水之间,而是,这栋别墅的存在,本身就十分可疑。其一,这是一栋独立别墅,在它周围方圆一公里范围内,再没别的住房,只是别墅背后的小树林里,有一座灰白建筑,与别墅有一墙之隔,据说那是一座废弃的仓库,也就是说,别墅周围方圆一公里,荒无人烟。其二,别墅价格很低,只有其他别墅均价的一半。其三,这么好的别墅,上江城的富豪竟然不屑一顾,好像专门是给陈大强准备的。
对于这种种疑点,精明的赵达倒是看到了,中间人的解释是,上江城真的没啥大富豪,有的只是暴发户,这些暴发户土生土长在长江边,品味偏低,而且早就看腻了这般江景。只有像陈大强这样的国际化大富豪,才有品味有眼光,才能够挖掘出唐家沱的内在美,这是一种独立寒秋湘江远去橘子洲头的境界,高远、深邃、浩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总之,很伟大!
这话听着有理,不仅合理地解释了别墅的疑点,而且,高度肯定了陈大强的精神境界,因而,得到了陈大强的高度认同。
然而,不管是陈大强还是赵达,他们都不是上江人,不了解上江城的历史文化。
单纯看风水,陈大强的眼光倒也没错,这地方的确很像是个聚宝盆。
然而,年纪大的上江人都知道,在唐家沱汇聚的不是财宝,而是水鬼。
那唐家沱在上江城下游,距离主城区大约三十公里,江水到此形成一个回水湾,江水倒流,上下水体也会颠倒翻转,长江中溺水身亡者,到了这里,就会浮上水面。在解放前,唐家沱是一个打捞浮尸的地方,这里还专门设有义庄,供人收尸和殓葬。
只是,近二十年来,长江上安全设施大为改善,溺水的人少之又少,就算不小心掉进长江里,营救手段和打捞技术都十分先进,不管是活人还是死人,都能就地解决,用不着到唐家沱收尸。所以,唐家沱这个收尸场,就算退出了历史舞台。
所以,唐家沱被上江人视为阴气极重的地方,水鬼太多,上江人怕被这些水鬼拉去当转世投胎的替死鬼,躲之唯恐不及,哪里还敢跑到这里住别墅。
世易时移,上江城的年青人很少知道这段历史。陈大强和赵达两个外地人就更不知道了。
两个人懵懵懂懂,把个收尸的道场,当成了聚宝盆,还以为捡了个大便宜,心里美滋滋的,满怀信心坐在聚宝盆上要大干一场。
当然,从翻江行动到目前为止所获得的战果上看,还是非常符合“聚宝盆”的说法的。赵达旗开得胜,一封写给上江城卫生局的匿名信,就惹出《上江日报》一篇措辞严厉的社论出来,各位看官,一定要区分《上江日报》和《上江晚报》,一字之差,性质完全不同。《上江日报》是真正的党和政府的喉舌,是给领导看的,上面的文章,都是宣传部圈定的,代表上江政府的观点和态度,也就是官方的态度。而《上江晚报》则是以娱乐为主,是给老百姓看的,版面要活跃得多,里面常常有些花边新闻。
也不知从那天起,形成这么个局面,领导看日报,群众看晚报,领导白天看报,群众晚上看报,好像领导看的东西都是正大光明,群众看的东西都是黑灯瞎火。
话不扯远了,总之,《上江日报》发表社论,表示市领导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这个社论把老蜈蚣吴科长吓了个半死,却让陈总裁精神大振。
第131章 大鬼头
按照计划,陈大强密令赵达,再接再厉,给上江城政府办公厅发了一封匿名信,内容与上一封大同小异,但是投递的级别提高了。
市卫生局只是政府部门之一,从理论上讲,卫生局不能代表市政府,能够代表市政府的,是政府办公厅。
有看官会问了,上一封匿名信虽然是发给了市卫生局,那孔局长早已向市领导做了汇报,市领导也早已了解此事,而这一封匿名信的内容又没啥变化。陈大强是不是多此一举了?
各位看官,两封匿名信的内容一致,但投递的对象和时机大不相同,因而,传递的信息也是天差地别,其震撼作用也是大不相同。
第一封信,投递到了市卫生局,传递的信息是,群众怀疑市卫生局造假。第二封信投递到了市政府办公厅,传递的信息是,群众怀疑市政府造假。
市卫生局造假与市政府造假,性质完全不一样!
市卫生局是个小窝,市政府是个大窝!
市卫生局倒几个局长,虽然轰动,但与倒几个市长相比,那就算不得什么了。
更为严重的是,第二封匿名信,是在《上江日报》社论发表之后发出的,那传递的信息就是,群众绝不向政府屈服!群众要斗争到底!
这是群众公然向政府叫板!
然而,第二封匿名信发出后,如同石沉大海,上至市政府中至卫生局下至疾控中心,全部保持沉默,连一个泡也没出。没有社论,也没有市领导讲话。上到市长,下到卫生局孔局长、疾控中心方主任,都没有上窜下跳。
不过,在葫芦街乃至整个上江城的大街小巷,流言四起,群众开始交头接耳——上江城从来就没发生过非典,首例非典极有可能是假冒的!
这个流言尚未形成一种定论,但却是一股暗流,在上江城的大街小巷,悄悄涌动。
暗流的源头,还是来自陈大强。按照陈大强的布置,黑九、廖石龙四处传播包大成非典可疑的说法,造成一股声势,对上江城当局形成上下夹攻之势。
各位看官,传染病可以传染,流言蜚语照样可以传染,而且,流言蜚语的威力,有时候比传染病还利害。
陈大强这一招,比匿名信更加有力!
群众的力量是无穷的,干革命工作要发动群众,干阴谋诡计也要发动群众,在这一点上,政府、商人、黑社会的认识高度一致。政府懂得发动群众防控非典,商人懂得发动群众要挟政府,就连黑九,也懂得发动群众来整垮包大成。
然而,上江当局依旧保持沉默,没有口头声明,也没有实际行动。
上江当局的沉默,并不是因为他们对匿名信或者流言蜚语不屑一顾。
恰恰相反,这封匿名信严重伤害了市政当局,以汪市长为首的市政府,遭受了沉重打击,到了这个时候,当局才意识到,问题比想像要复杂得多,严重的多!
阶级敌人不仅没有被吓到,反倒更加嚣张!
而且,从街面上的流言蜚语上看,阶级敌人已经从一小撮,发展成了一大群!
上江城当局顿时慌了神。
最为心慌的就是汪市长。
那包大成的假非典,是他这位一把手钦定的。否定了包大成,就是否定了市长本人!
当务之急,是找到匿名信的幕后主使,采取果断行动,阻止流言蜚语进一步漫延。
事实上,按照陈大强的设计,赵达在那封匿名信上,故意露出了破绽,只要上江城当局认真查找,就能把匿名信与吉斯吉联系在一起。
然而,一向精明的汪市长,这次发生了方向性错误,根本就没把匿名信和吉斯吉联系在一起,这一变故,出乎陈大强的预料。这一头暂且按下不表。
有看官会问了,陈大强这是啥意思?写匿名信还要故意露出马脚,简直是脱了裤子放屁。
各位看官,这正是陈大强的精明之处。
他的真正目的,不是要整垮汪市长,更不是要上江政府垮台,而是要上江政府领导来求他。
陈大强要的是威慑,而不是棒打。
把汪市长整垮了,陈大强就做了一件损人不利己的的蠢事,那叫伤天害理,陈大强没工夫也没心思去伤天害理。
陈大强要的是,他好我也好!
所以,陈大强故意在匿名信上露出破绽,他就是要让上江城官方知道,在幕后捣鬼的是陈大强陈总裁。这年头,总裁不怕市长,市长怕总裁,汪市长如果知趣,就该乖乖找上门来,然后,在唐家沱这个聚宝盆上,双方亮出底牌,实现双赢。
现在,陈大强待在他那聚宝盆别墅里,品着极品铁观音,等着上江城领导亲自登门拜访。这种等待是一种甜蜜的等待,就像一个小伙子,坐在公园里的长椅上,等待美女如期到来。
按照陈大强的估计,不出三天,市领导的专车就会出现在他的别墅大门口。
然后,他就可以向领导摊牌。
然而,陈大强怀着忐忑而甜蜜的心情,在唐家沱的别墅里等了三天,却是门庭冷落,别说市领导,就是送饭菜的农民工也没来。
那唐家沱别墅虽然风景如画,周围却是没啥人烟,最近的集市距离别墅也有五公里,生活很是不便,所以,赵达专门雇了一个农民工,给陈大强总裁送饭做清洁。
然而,这几天,那农民工像是人间蒸发,不见了踪影,陈大强断炊了!
陈大强没等来市领导,自己的生活反倒出现了严重危机,一夜之间回到了旧社会,腰缠万贯却是有上顿没下顿。没奈何,陈大强只得让赵达赶快找人送饭,赵达跑遍了整个唐家沱地区,高薪聘请送饭工,可是,周围的人只要一听说是给那别墅送饭,个个脸色大变,仓皇而逃。
赵达跑了几天,也没找到一个送饭工,考虑到总裁年岁已大,挨不起饿,赵达只得亲自担任送饭工的工作,每天在唐家沱忙里忙外,一时顾不上“翻江行动”。
“翻江行动”的总指挥是陈大强,前敌总指挥是赵达,广大指战员是黑九、廖石龙、吴夫农。因为吃饭问题,总指挥和前敌总指挥无法亲临前线,指战员们群龙无首,前线行动受阻。
这个局面很严重,但是,造成如此局面的原因,却是陈大强始料不及的。
黑九等人在上江城散布包大成假冒非典的流言蜚语,而在唐家沱,一个对陈大强极为不利的流言蜚语却早已不胫而走,而且如春风一般散入千万家,深入人心,唐家沱广大人民群众都是深信不疑。
这个流言就是,别墅里闹鬼!陈大强是个大鬼头!
人民群众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都是无穷的。因为唐家沱是上江城水鬼的道场,而那别墅座落的位置,就是当年火花尸体的火葬场,所以,自从别墅建成,就没人敢入住,空置了将近二十年,悄无声息,现在,吉斯吉总裁陈大强住了进去,里面有了声响和灯火,那当然是陈大强总裁工作生活的声音和光芒,可是,在唐家沱居民的耳朵和眼睛里,怎么看怎么听都是孤魂野鬼的呜咽和坟头上的磷火。
经过广大人民群众的提炼加工,形成了这么一个凄美哀怨的传奇:说大明洪武年间,那上江城还是一个不毛之地,与世隔绝,有一位有志青年,出夔门走三峡,要去首都南京轰轰烈烈干出一番事业,临走时,与青梅竹马的邻家女孩约定,事业有成,必将回上江迎娶女孩。然而,行船撞上了滟毓堆,船毁人亡。
有志青年出师未捷身先死,尸体漂到了唐家沱,在回水湾里绕圈,好像不打算再走了,当地人看他可怜,就把他打捞上来,焚尸于江岸边,算是入土为安。然而,那有志青年事业未成,丢了命,也丢了邻家女孩,怨气冲天,难以转世,就成了唐家沱江边的孤魂野鬼,游荡于江滩礁石之间,变成了一个大鬼头,特别爱好把人拉下水。所以,唐家沱江边风景如画,而唐家沱的居民却从不去江边观景,他们害怕那大鬼头来拉人。
由于没人去江边玩耍,大鬼头拉不到人,十分气愤,于是心生一计,幻化出一栋别墅,诱骗人们去别墅,那别墅下有一道暗泉,直达江心,人要是进了别墅,就等于进了龙潭虎|穴,连根骨头都剩不下。
陈大强雇佣的送饭工听到这个传说,借他十个胆子也不敢挣这钱,躲得远远的。送饭工不上门,赵达只得四处寻找接任者,他这一找,传说又有了升级版。说那大鬼头守在别墅里,等不来人,又是心生一计,派出一个小鬼,以雇佣送饭工为名,诱骗人们去别墅。
所以,赵达在唐家沱走了一圈,不仅没雇到人,反而成了群众眼中的小鬼头,远近之人看见他便作鸟兽散。
爱好风水的陈大强,怎么也没想到,他选了一块凶地,成了唐家沱群众眼中的大鬼头。
那凄美的传说当然传不到当事人陈大强耳朵人,蒙在鼓里的他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断炊断水。
第132章 野猪出没的仓库
总裁断水断炊,身为总裁助理的赵达只得担负起了送饭工的工作,整日忙前忙后,买菜、做饭、沏茶、打扫卫生,成了陈大强的保姆,陷在别墅里不能自拔。
那唐家沱距离市区有三十公里,地势偏僻,消息来源本来就少,陈大强和赵达又成了当地居民眼中的大小二鬼,更打听不到任何消息,远在市区的黑九和廖石龙得不到赵达的指令,也不敢擅自行动,于是,“翻江行动”受到严重影响,处于停滞状态。
不过,陈大强依旧信心十足,他很清楚第二封匿名信的份量,上江城当局不可能置若罔闻。
其实,陈大强的判断是正确的,第二封匿名信在上江城市政当局中间,翻起了轩然大波。但是,陈大强的判断只有一半正确,因为,市政府对于第二封匿名信的判断,发生了令陈大强意想不到的严重偏差。
前文已经交待了,陈大强让赵达在匿名信上故意卖了个破绽,按照这个破绽,市领导很容易就能把匿名信和吉斯吉联系在一起,如果领导脑子不太笨,就会按照陈大强的设想,前往唐家沱,礼贤下士三顾茅庐,恳请陈大强高抬贵手,然后,陈大强趁机提出一系列要求,这其中最为重要的要求是,把正在开发的上江城中央商务区,划到吉斯吉的名下,那才是上江城真正的聚宝盆。
然而,市领导,尤其是汪市长,对匿名信上的破绽视而不见。
汪市长已经先入为主地把匿名信的幕后主谋,定为副市长宋弗。
各位看官,官场和商场虽然有相通的地方,甚至会出现官商结合,但是,官场和商场也有着本质的区别,商场有商场的思维,官场有官场的思维,两种思维方式的兴趣点是完全不同的,商场的思维是围着钱转,而官场的思维是围着人转。按照商人的思维模式,陈大强想当然地认为,上江城的市领导会把第二封匿名信的侦破目标锁定在商人身上。
但是,陈大强完全错了。
在汪市长看来,这第二封匿名信,绝对不是出于商人或者普通群众之手,而是出于政敌之手。
理由有二,其一,这封匿名信是在《上江日报》社论强大威慑的背景下出台的,普通群众没这个胆子,商人更不愿趟这个浑水。有胆子的,一定是高官。其二,不管是群众和商人,都没理由向市政府叫板,群众很现实,你要强拆他的房子,你要没收他的地摊,群众会奋起反抗,可是,一个非典是真是假,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并无直接利害关系,群众照样吃饭睡觉,天不下雨天不刮风天上照样有太阳。只有政敌,才会揪着他的小辫子不放,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政敌是谁?答案是一目了然的。
副市长宋弗映入了汪市长的眼眶!
第一封匿名信,卫生局孔局长就向汪市长汇报了这一线索,汪市长似信非信,第二封匿名信的出现,终于让汪市长确认,宋弗就是那幕后小人。
看来,宋副市长是急不可耐地想取代汪市长了!
既然在背后捣乱的是宋副市长,市里当然用不着再大动干戈发什么社论了,社论是威慑群众的,而敌人就隐藏在领导内部,就应该采取路线斗争的斗争艺术!
于是,汪市长不露声色,表面上若无其事,暗地里铆足了劲,对宋副市长宋弗展开了全面反击。
这段时间,汪市长的全部精力都放在了宋弗身上,脑子一根筋,只对宋弗以及和宋弗有关的人和事敏感,对其他的人和事完全麻木。所以,他既想不到吉斯吉,更想不到在唐家沱别墅里当大鬼头的陈大强。
就这样,陈大强总裁精心策划并付诸实施了“翻江行动”,得到的结果却是,被冷落在唐家沱别墅里,整日为吃饭问题发愁。
陈大强等了一个星期,也没人求上门来,要是换了别人,应该会想到,“翻江行动”出问题了,至少,出现了意想不到的偏差,此时的陈大强,正确的做法是,立即离开别墅,秘密潜入上江城,住进希尔顿,摸清上江城的实际情况,决定下一步动向。
然而,陈大强太自信了,不仅对他的计划自信,更对他的风水宝地充满了依赖感,他坚信,市领导正在赶赴别墅的路上,如果他前脚一走,市领导后脚就到,岂不是错失良机。
于是,陈大强呆在别墅里,开始了漫长而艰难的等待,同时把赵达也耗在这里。
先按下陈大强这一头不表,单表包大成,一听妈妈说起唐家沱有个化工厂,就心急火燎冲出了丽丽百货。
娄大全、曹二坨、勾老三追上包大成,四人驱车直奔唐家沱。
唐家沱距离市区有三十公里,说起来也不远,不过,那唐家沱是长江边的一个小集镇,不是什么繁华之地,又具有收尸的悠久历史,久而久之,成了上江城公众眼里的荒蛮之地。这些年来,上江城发展突飞猛进,城市迅速扩张,可扩张的方向,总是有意无意地避开了唐家沱。上江城日渐繁华,而唐家沱镇却是日渐破败,人口锐减,到现在,整个集镇只剩下一百来户人,住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吊脚楼里。
那三十公里的的公路,还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老柏油路,年久失修,到处坑坑洼洼,又是沿着长江边的山形曲折上下,加上长安车糟糕的车况,两个小时后,四人到达唐家沱,颠得七荤八素。
鉴于唐家沱有收尸的传统,上江城就把公墓选在了这里,包大成的爸爸就埋在唐家沱江边的一个山清水秀的山峰上,背靠青山,面向大江,风水极佳。
自从父亲离世,包大成每年要来唐家沱,父亲的忌日、清明节是必来,其他时候,如果适逢人生大事,郝玉秀也要把包大成拉到父亲坟上,详细汇报。比如考上大学,找到工作等等。所以,包大成对唐家沱的路径还是比较熟悉的,不过,每次来的目的性很强,就是给父亲上坟,办完事就走人,很少与当地人攀谈。所以,尽管熟人熟路,他对唐家沱的历史人文并没有太深的了解。
不过,对于郝玉秀提到的化工厂,包大成有所耳闻。那其实不是化工厂,而是一个化学品仓库,前几年,上江城搞了一次全市化学品清理活动,对全市散放的闲置化学品进行集中收储。上江城是个老化学工业基地,近些年来,不少老牌国营大厂要么破产要么转制,一些老厂人去厂空,长年堆积的化学品处于无人管理状态,形成不少安全隐患。所以,上江城当局痛下决心,对全市的化学品进行全面清理,能用的折价拍卖,不能用的,就选些偏僻场所,建立了几个化学品回收仓库,集中收储。唐家沱的化学品仓库,是其中之一,这里地势偏僻,人口稀少,相对较为安全,只是,唐家沱在长江边,考虑的长江水域的安全,收储在这里的化学品,一般毒性较低,万一出了事,也不会出什么大事。
漂白粉就属于毒性较低的化学品,包大成希望,在那个仓库里,能找到一些。
仓库距离唐家沱镇还有五公里,在一片林子里,与仓库一墙之隔,有一栋空置的别墅,包大成家里穷,对别墅没有刚性需求,所以,对那别墅的情况不甚了了。
四人来到仓库门口,斑驳的铁门已经锈得看不出颜色,门上锁着一把锈迹斑斑的将军锁,仓库周围荒草萋萋,林荫森森,那钢筋水泥的屋顶上,长满了野草和青苔,很明显,这道门不知多长时间没打开过了。
四人围着仓库转了七八圈,扯破嗓子喊了半天,没喊出一个人来,倒有一窝野猪气哼哼从草丛中蹿了出来,狠狠瞪了他们几眼,逃入仓库背后的山林里。
四人只得驱车来到唐家沱镇,一打听,才知道,那仓库已经不是仓库了。市政府建了这个仓库后,由于财政紧张,没有后续资金投入,无法维持,先是委托唐家沱镇政府管理,镇政府聘了个老头当管理员,每月工资两百块,一年前,老头去世,没人愿意干这个吃力不讨好的差使。仓库处于无人管理状态,镇政府无奈,只得请示上级,将这个仓库连同里面的东西全部折价转手给了一个叫胡大用的个体户,算是去除了一块心病。
包大成闻言大喜,那仓库要是公家的,要动用里面的物资,还要费些周折,现在,那仓库连同里面的东西都是个体户的,这就好办多了,无非就是个钱的问题。现在的包大成,有肖纤纤这个富婆做后盾,不怕没钱,就怕没货。
经人指点,四人来到了胡大用家门口,这是一座一楼一底的吊脚楼,曹二坨跳下车,冲着房门一顿乱敲:“开门开门!”
门哐的一声开了,曹二坨却是倒退两步,倒吸一口凉气。
第133章 小鬼敲门
那曹二坨人高马大,一脸凶神恶煞,号称秃鹰,人见人怕,可屋里出来的人,比他还高大,比他还凶神恶煞,整整比曹二坨高出一个头,满脸横肉,也是个秃头,不过这秃头比曹二坨的秃头,大出一号来,一双铜铃似的眼睛一瞪,曹二坨就像见到了巨灵神,吓得一个激灵。
“干吗?”那人牙缝里挤出两个字。
包大成急忙挤到曹二坨身前,躬身问道:“请问,这里是胡大用胡先生的家吗?”
那人警惕地打量了一番包大成,挤出两个字:“是的!”
“我们找胡先生,有要事相商。”
“啥要事?”这次多了一个字。
“就是……我们还是和胡先生面谈的好,”包大成看看那巨灵神,心头暗自发虚,和这巨灵神要是一句话不合适,这四个人恐怕要交待在这里。
“不谈!”那巨灵神缩回了门洞里,就要关门。
包大成大急,一把拉着门板:“且慢,且慢,这位大哥,我们真的有急事要见胡先生。”
“滚!”这一次,那巨灵神只用了一个字,而这一个字,却是如同平地里响起一声惊雷,包大成因为长期在牛丽丽身边,经过磨练,承受能力还算不错,身体只是摇了三摇。身后的勾老三扑通一声坐在了地上,曹二坨和娄大全却没有倒地,他们的身体刚好相互支撑,如同两只扣在一起的铰链,犹自颤抖不已。
那惊雷般的“滚”字绕梁不绝,娄大全、曹二坨、勾老三的心灵均是受到极大的震撼,三人跳将起来,一转眼就跳上了车,轰隆一声,曹二坨发动了车,做紧急撤离状。
却见包大成不慌不忙,高声赞叹:“好!”
包大成这一声“好”,是对那巨灵神一个“滚”字的由衷赞叹。那巨灵神的一个“滚”字,发音方法十分科学,气息浑厚,势大力沉,丝毫不若于牛丽丽的狮吼,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超过了牛丽丽,牛丽丽的狮吼,有的时候过于尖利,而且用词量过于丰富,其威慑力大多是触及皮肉,而这位巨灵神仅仅用了一个简单的“滚”字,却能够触及灵魂,这是何等功力!
包大成不仅不跑,反而以一个“好”字应战那巨灵神的“滚”字,这把车上三人吓了一大跳,莫非那包大成被震得神志不清,发生错乱?娄大全急得手舞足蹈,待要跳下车救包大成,又见那巨灵神威武雄壮,心头害怕,待要开跑,又不忍丢下包大成,要把包大成丢在这巨灵神手里,他恐怕再也不用回上江城了,直接去他爸爸坟边就行了。
三人正急得手足无措,却见包大成不慌不忙,冲着那巨灵神深鞠一躬:“这位大哥威武雄壮,狮吼功夫炉火纯青,一个‘滚’字说的是斩钉截铁掷地有声,在下包大成佩服啊佩服!我们刚从仓库过来……”
包大成还没说完,就听“扑通”一声,那威武雄壮的巨灵神跪在包大成身前,磕头如捣蒜;泪流满面,嘴里呜呜咽咽:“大神饶命,大神饶命!”
那巨灵神威风全无,跪在包大成脚边,哭得像个怨妇:“大神饶命,小民胡大用有眼不识泰山,冲撞了大神,大神高抬贵手,绕过小民一家,小民一定在家中供奉大神牌位,早晚烧香,若有半点疏忽,天打雷劈,永世不得超生!”
原来这巨灵神就是胡大用。
那胡大用一嗓子“滚”没把包大成怎么样,这突然又是磕头又是哀告的,倒把包大成吓得魂不附体,扑通一声跪在胡大用身前,跟着胡大用也磕上了头:“胡先生,使不得,小人包大成无意冲撞胡先生的虎威……”
那胡大用见包大成跪了下来,哭得更是惊天动地:“大神这是要我的命啊!”一口气没接上,一翻白眼,竟然晕了过去。
车上的娄大全这才看出了名堂,那胡大用外强中干,外形貌似巨灵神,内心恰似小萝莉,形式与本质严重错位。娄大全急忙招呼曹二坨和勾老三跳下车,和包大成一起,七手八脚抬起胡大用,正要往门里送,里面跑出一个十一二岁的小姑娘和一个五六十岁的老太婆,一齐把胡大用抬进了吊脚楼,放在床上,( 商战之极品艳遇 http://www.xlawen.org/kan/17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