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新辣文小说网 > 辣文小说 > 官路逍遥 > 官路逍遥 第 83 部分阅读

第 83 部分阅读

    色。

    与之相比的是,潘宝山却有点坐不住了。在石白海刚上任百源区委书记的时候,他就吃惊不小,因为万万没想到石白海就这么突兀地下到县区一线做一把手了。

    本来,潘宝山以为石白海应该会在市委副秘书长的位子上使劲熬那么一熬,朝正职秘书长的目标争取一下,没准就能蹿上去,然后徐图谋取常务副市长一职,接下来再顺着爬一阵,最后弄个市长也不是没有可能。

    可现在潘宝山对石白海的思路有点把握不准了,当然,最容易猜测就是他任区委书记是为了更好地配合严景标推行施政路线,等出了成绩再往上跳。由此也可以推断,马上要产生的下一任市委秘书长的位子,多是要由冯德锦来担任,他被提为市委常委,就是一个铺垫。

    不过对这一些,潘宝山倒不是很担心,现在松阳市的政局,肯定是要由严景标来布控,他犯不上费心。

    让潘宝山忧虑的是,王三奎和鱿鱼的下一步发展会不会受到影响。好在是,陆鸿涛离任前已经把事办结了,王三奎升成了副区长,鱿鱼也当上了百源公安分局副局长,同时兼着丰华派出所所长一职。丰华派出所所长的职位是个要害,潘宝山舍不得放弃,他让彭自来跟项自成暗示过,提拔鱿鱼的时候,还不能放手所长的职务。

    当然,鱿鱼兼任丰华派出所所长时间不会长,那么个重要的位置,必须单列担任。这一点潘宝山有考虑,他让鱿鱼用点心,推荐一个靠谱的人选,到时他再说说话促成。那样,还是能把丰华派出所牢牢地抓在手里。

    不过总的来说,潘宝山对局势很没有把握,因为石白海可以调整人事,王三奎和鱿鱼,有被拿下的可能。

    可能是有的,但现在还不会。如今石白海的心思都用在发行政府债券上了,他紧盯紧促,三天之内就拿出了一套完备的方案,急匆匆送给严景标把关。

    严景标只提了一个意见,把本金封冻期由一年改为三年。

    “一年的时间太短。”严景标道,“万一到时出现不可控因素,都来要本金,场面如何应付?三年,还是三年稳妥些。根据现在的发展势头看,三年后松阳的经济会上一个大台阶,那个时候的偿还能力足以应对。”

    “嗯,严书记你说得是,那就三年。”石白海笑道,“前三年只给付利息,本金三年后逐渐偿还,那样一来,财政上也就不会太紧张了。”

    “所以嘛,余地,做事要充分考虑回旋的余地。”严景标笑了起来,其实他把期限放至三年,是考虑到自己三年后的去向:上下得力的话有可能升半级弄个副省,或者是捞个省委常委干干,那么一来,政治寿命就又能延长几年,够折腾的;如果没什么起色,就退二线,养老。

    两种情况不管如何,对百源区发行政府债券的事,到时都沾不了身。严景标都盘算好了:如果债券返还不出现问题,很好。如果出现问题,他也可以撇清,对二线的话完全可以头一歪不管,假如要升个台阶的话,也就有一定的能力去周旋解决。

    石白海个短视的货,他摸不到严景标的想法,只是以为自己的方案得到了完善,摸着脑门儿高兴。他急着找冯德锦,一来分享一下喜悦,二来趁机恭维一把,预祝他早日走到市委秘书长的位子上。

    不过石白海找的不是时候,冯德锦“出差”在外,和艾琳达交欢享乐,庆贺富祥工业园区厂房建设项目取得巨大成功。

    艾琳达这次是赚大发了,厂房本身造价就不高,但她开价却很高,几乎是漫天要价。县里分管的领导也没法子,知道艾琳达是奔着冯德锦来的,还能有什么话说,只有同意二字。这还不算,在建设后期,艾琳达又乱扯项目,申请追加投资,仍旧获得了同意。

    冯德锦说,这一下赚了好几百万,该庆贺一下。艾琳达知道冯德锦的心思,也想稳住这条财富鱼,便和他一起出去旅游,沿途极尽侍奉,把冯德锦弄得小腿肚子都抽了筋。

    其实冯德锦不是傻子,他知道和艾琳达不能这么继续下去,否则肯定要出事。这次出来,就是想把艾琳达给尝尽了味,以便舍得放手。

    两个人心怀各异,但又善于隐藏,所以在结束欢乐行之前,并没有出现什么不愉快的事。只是在回程的路上,冯德锦露了点迹象,他说现在位置不一样了,下一步有可能要到市里去,有些事不太好操作了。

    艾琳达一听就察觉出了味,忙说到市里又怎么了,该操作的一样操作。而且,去市里是升职,权力更大了,应该更好地搞运作才是。

    “在富祥我是土皇帝,到市里算什么?”冯德锦道,“琳达,你是个聪明的女人呢,应该能分析透。”

    艾琳达抱着膀子转开了脑筋,的确是那么回事,冯德锦到市里后有些事确实不太好上手,不过她又不甘心,“冯哥,我一个女人家能分析透什么?说到底还是要靠你这个大男子汉的。”

    “靠可以啊,但要看怎么个靠法。”冯德锦现在已经不吃艾琳达这一套了,“像厂房建设这种事,以后想也别想了,否则出了问题谁能好过?严重一点说就是全部玩完。”

    艾琳达沉默了,冯德锦说得并不夸张,她也害怕面对那个不堪的局面,毕竟就现在的情况看,她的所得已经够可以了。

    可是贪欲又让艾琳达难以放手,“那在你去市里之前争取再搞两个项目,也让我多积累点,为以后的发展作下铺垫。”

    冯德锦暗暗咬了咬牙根,忍不住暗骂起来:好一个不知足的恶女人,几百万都填不满**的深沟,足以说明是个无底洞。冯德锦开始觉得,艾琳达着着实实是个麻烦事,他甚至动了杀机。

    其实艾琳达应该能感觉得到,冯德锦说出“全部玩完”一话,就是个下意识的暗示。到了他那么个地位的人,能说出这种话来,应该是已经到了走投无路的境地,再逼下去,什么心都能激发出来。

    但是,冯德锦的杀心也只是冒了个小泡,他权衡了一下,还是不至于冒那个险。相比之下,帮艾琳达捣腾个项目,让她赚个盆钵满溢的风险还小些。而且,艾琳达也说了,再争取搞两个项目,两个项目之后,是不是就可以清净了呢?

    “琳达,做什么都要有个度。”冯德锦有意识地试探,“我就争取在去市里之前,帮你再运作两个项目,之后就要完全收手了,常在河边走没有不湿脚的,我们得考虑利益的最大化,不能盲目,只是一味地想赚钱,结果最后把人给赚了进去可不划算。”

    “哎呀,冯哥你说得好严重啊。”艾琳达撒起小娇来,“怎么会呢。”

    “别说会不会,你说我讲得有没有道理?”冯德锦紧问。

    “好嘛冯哥,就听你的是了,再搞两单就收手。”艾琳达的表情颇为无奈,其实她的心里已经很满足,再做两单,没准手头就有千万资金了,那样还不满足,真是叫贪得无厌了。

    从这一点来说,艾琳达还有点自知之明。这也让冯德锦稍稍安了点心,他决定回去之后就立马找机会,让艾琳达接项目,好早点把她打发掉。

    不过回到松阳的第一件事,冯德锦要找石白海碰个面,毕竟他在外面的时候,石白海给过电话,怎么也得应一下。

    ~

    第三百二十六章油库

    冯德锦这一下应得还真是时候,刚好严景标要找他和石白海,于是两人一骨碌就跑到了严景标办公室。

    “松阳机场的事,你们看看谁张罗一下?”严景标笑呵呵地说。

    “严书记,机场有什么事?”石白海是很积极的,迫不及待地发问。

    “我们的机场太陈旧了,硬件跟不上,软件也跟不上,一周才有一趟去省城的航班,和形同虚设也差不多了。”严景标道,“下一步,要逐渐完善机场的各项建设,当然,鉴于现在城市建设处于一个关键节点,没有更多分流的资金,所以要从长远着眼,从小处着手。”

    “先修修补补?”冯德锦问。这一点冯德锦是清楚的,松阳机场原先是军用机场,前几年驻地空军某部在附近重新规划选址,新建了一个更为适用的,于是便把原有的机场让给地方作为民航机场使用。再后来,军地协商用置换的办法,把机场完全给地方使用,但是因为在操作过程中有点小尾巴还没解决,油库问题。到现在,还和军用机场共用一个油库,一定程度上说产权还有点小不清,所以,松阳政府一直以来想对机场搞点建设动作,也没合适的机会。

    “对,不管怎样,我们政府出钱,把候机厅好好修整一下,大小不讲,起码看上去要有点派吧。”严景标道,“候机厅收拾妥当了,下一步就要跟航空公司谈谈开辟线路问题,争取把航班量搞上去,那对我们松阳来说也是个形象宣传。”

    “严书记您说的没错,一个地方的航空业务发展程度,是经济发展的一个侧面反映,我觉得非常有必要。”冯德锦道,“而且我觉得松阳的铁路建设也要好好地抓一抓。”

    “呵呵。”严景标点头看和冯德锦,“抓铁路建设,那也是早晚的事,不过现在还不是时候。”

    石白海见严景标对冯德锦欣赏地点起了头,心里很是不甘,不过也没法子,有些话、有些事他的确说不出来、做不出来。

    “那机场修整一事现在就行动?”冯德锦善抓主题,“我马上找具体负责机场工作的计经委主任谈谈,了解下装修的难度和花费情况。”

    “行,你抓紧上手,有什么事需要协助的就跟白海说,你们一起办。”严景标道,“尽快拿个方案。”

    冯德锦和石白海得令而出,一起到百源区委区政府。石白海上任后,冯德锦还没来过。

    “嚯,办公室好大。”冯德锦一进石白海办公室就夸口道,“跟严书记有的一拼了。”

    “办公室大有什么用?”石白海自嘲一笑,“权力不大还是屁用没有。”

    “堂堂主城区的区委书记,权力还不够大?”冯德锦笑道,“当然,再怎么大也只是暂时的,毕竟区就是区,不是市。但我相信,以后会的。”

    “呵呵,朝市里奋斗,我是有那个心没那个力喽。”石白海笑笑,“就做个区委书记,我也就满足了,人得学会知足才行。自己有几两沉,自己最清楚,我爬不了高,否则腿软眼花,一个跟头栽下去可就惨了。”

    “行了,在我面前你别谦虚。”冯德锦笑了笑,“咱们还是谈点正事,你是说严书记怎么半响不夜地就想起了装修机场?就目前来说,机场建设远不是松阳的重点,而且那种事搞出来也不见政绩,耗时耗力很不划算,真不知道严书记是怎么计划的。”

    “那个你就别管了。”石白海道,“咱们只管不折不扣地执行任务,别的不问。”

    石白海避而不谈此事,其实有一定原因。严景标修机场,是因为崔怡梅。

    崔怡梅前几天从省城来松阳,嫌路上坐车时间太长,容易长痔疮,所以就选择乘飞机过来。谁知一问才明白,省城飞松阳的飞机一个星期只有一班。

    为了不坐几个小时的汽车,只有一班也等。就这样,崔怡梅一直等到班机开航才过来。更糟糕的是,一到松阳机场,崔怡梅眉头就皱了起来,又小又破的候机厅太让人倒胃口,这哪里能算得上是机场?

    于是,崔怡梅一到严景标办公室就开始抱怨松阳机场差劲。抱怨了没几句,灵感突然来了,忙攀着严景标的肩膀说,既然如此,那就把机场建设提上日程,让她负责搞定,不又是能赚上一笔?

    严景标一听,看了看崔怡梅,从她的眼神中察觉出了“坚定”二字,当即也就不再说什么。本来严景标是没打算捣腾机场的,就跟冯德锦分析的一样,那不是他执政期间的重点,出力费时不显功的事,费那个劲干什么?

    可现在,崔怡梅提到了钱的问题,没错,是可以用机场建设项目来攫一把。当然,有一点是很明白的,机场建设并不一定能利索,万一空军方面咬住口不放,那还真是没法收尾

    开始的时候,严景标还是想到了潘宝山,打算让他充当马前卒,把事情联络一番。但是他也怕,怕潘宝山在联系当中发现什么猫腻会制造障碍。新区行政中心的建设就是个例子,前期用地问题协调解决后,他竟然还想建一个多部门的领导小组来搞监督、制衡,差点把他的算盘给打碎了。假如真是组建了综合领导小组,人多眼杂不好下手,那正儿八经地一道一道过关口,崔怡梅也许并不能暗中帮省三建顺利中标。

    这一次,机场候机厅的装修,还是差不多的套路,暗中操作,就是所谓的先暗箱后阳光,总之要保证让崔怡梅插足进去,否则就白忙活了。

    在这件事上,冯德锦是不敢怠慢的,他很积极地找市计经委主任了解情况,并与驻地空军方面联系。期间,需要百源地方牵线搭桥的,冯德锦也不找石白海,只是一个人操办,因为他知道,石白海的精力还是要放到政府债券的发行上。对石白海来说,把政府债券发行了,拢一笔资金用于老城区的道路拓宽项目,是头等大事。

    冯德锦这边办得还比较顺利,与驻地空军方面的接触协商没有任何问题,装修的预估费用也不高,大概八百万。

    可就在冯德锦认为一切就绪的是时候,意外却发生了,中间不知道哪个环节出了问题,省军区空军后勤部给计经委发了个函,明确表示驻松阳空军机场,不能和民航机场共用油库。

    这事容不得商量,冯德锦一下皱起了眉头,民航机场重建油库,初略估计一下差不多要三千万,那可是让人头疼的一大笔资金。从哪里筹钱?向财政上要是不可能的,为官从政这么多年,冯德锦摸出了一个规律,领导交办的事,不能动不动伸手要钱。有钱顶着,傻子也能干啊?那个口一开,严景标一个不高兴,没准前面的努力也都白费了,不得好。

    不过事情也算赶巧,刚好中石化省石油分公司老总谭津炜来松阳,与严景标碰面,说松阳发展日新月异,城市面积越来越大,功能越来越完善,与之相应的是,加油站也需要新建一批,看能否交由省石油公司来负责,具体有松阳支公司来实施。

    严景标在这事上拿了一把,说可以,不过前提要让规划局总体着眼选点,等有了方案再进一步具体协商。

    这事让冯德锦知道了,他赶紧找严景标汇报。

    “严书记,本来这事不打算说的,但因为中石化省石油分公司来松阳希望建加油站的缘故,所以我还是向您汇报一下。”冯德锦小心翼翼地说。

    “什么事?”严景标道,“重要嘛?”

    “还比较重要。”冯德锦道,“空军机场那边的油库,我们地方民航不能再继续使用了,前几天省军区空军后勤部已经发了函。所以我们民航机场新建油库的事已经是迫在眉睫,否则用油就成了难题。”

    “哦。”严景标点点头,沉思道:“不共用油库的原因就不谈了,情况已既成事实,还是要想实际解决办法。”

    “是的严书记。”冯德锦道,“我听说中石化省石油公司来谈新增加油站的事,正好可以利用一下。如果可以的话,就把民航用油库交由他们公司建设,资金自行解决,而且油库建成后,可以让他们负责经营。”

    “这个可以考虑,相互得利的事情,成功的几率很大。”严景标道,“德锦,这事就交给你去做吧,包括市区新增加油站的事,也一并解决,你向来比较沉稳,交给你去协商我也放心。”

    “谢谢严书记信任,我一定办好!”冯德锦点头道。

    “你跟规划局还有计经委要进行沟通,具体负责的部门不能绕过。”严景标道,“对了,以后如果有需用资金的地方,可以跟我说说,不管怎样我心里也好有个数。”

    “好的严书记。”冯德锦微笑着,“我是怕扰了严书记的心神,所以就想着只要能解决就自己担着,不给您添麻烦。”

    “没事,自己人嘛。”严景标笑笑,“不过你做得很好,很好。”

    冯德锦的腰立刻鞠了下来,“严书记夸奖!”

    “好了,不耽误时间,该办的事你抓紧上手。”严景标道,“事情一环扣一环,别脱节。”

    冯德锦连连称是,退出了严景标办公室,连半点都不耽搁,迅速把规划局局长司向东和计经委主任茅自建召集过来,把松阳市新增加油站和民航油库的事说了。

    没想到的是,这一说,还有了个意外收获。

    ~

    第三百二十七章候机厅重建

    意外收获是因为茅自建。作为计经委主任,他跟石油方面打交道已经多年,松阳成品油供应市场,中石化和中石油几乎是平分秋色,各有一块不相上下的市场。

    茅自建暗中两边平衡,从中得了不少好处,尤其是和中石油松阳支公司方面的联系较为密切。他一听说中石化那边有可能操作那么大一个项目,要把市区新增的加油站都给拿下来,那绝对会导致市场倾斜的,所以便悄悄把消息透露给了中石油。

    这事对中石油松阳支公司的老总来说非同小可,这么多年来在松阳跟中石化一直是暗中较劲,大家都在伯仲之间,分不出什么明显的胜负。可这次如果让中石化把市区新增的加油站都包揽下来,那气势可以就一下明显弱了下来,肯定要受到省公司的批评,弄不好还职位不保。至于民航机场油库的事,那还倒无所谓,单一性的项目衡量起来要考虑到多方面的因素,得与失不会简单下结论说对或错。

    但是,新增加油站点的事一定要把握好,那关系到市场面的问题。于是中石油松阳支公司方面立刻作出反馈,表示愿意出三千万帮松阳民航机场建油库,作为回馈,希望能得到新增加油站点建设经营。

    茅自建也不敢耽误,立刻就把情况向冯德锦汇报。

    “哎唷,没想到一个烂山芋突然还变成了香饽饽。”冯德锦听了茅自建的汇报后,不由得笑了起来,他把身子抽座椅上一靠,对茅自建道:“茅主任,中石油方面的消息很灵通嘛。”

    “冯常委,成品油供应市场竞争很激烈,对新增加油站点的事都瞪着眼呢,有事肯定会漏风的。”茅自建趋前道,“所以中石油那边的人到计经委来找,我一点都不感到奇怪。”

    “也好,也好啊。”冯德锦笑道,“鹬蚌相争嘛,我们是渔翁。”

    “冯常委,你有什么打算?”茅自建问道。

    “现在还没有打算,事情才刚开始。”冯德锦道,“骑驴看戏,边走边瞧,总之怎么有利就怎么来。”

    茅自建对冯德锦的心思感到不安,他是想得到个确切的信息,因为中石油那边对他有情意,情面和意思,两方面都有了,所以最好得给人家一个比较准确的答复。毕竟这种事可能就是眨眼的工夫就定方案签合同了,没有什么回旋余地。

    没有个确信,无奈之下,茅自建给中石油方面出了个主意,把款项准备好,也许到时就是看打款的速度了。

    总的来说,油库的问题得到解决,机场候机厅的装修就不成问题,立马就提上了日程。冯德锦向严景标作了汇报,严景标马上暗中操作,让崔怡梅把联系好的几个装饰公司找了过来,进行议标,而不是公开招标。

    议标没什么意外,崔怡梅已经策划好了,真正出手的只有一家,其他的都是陪衬。事情很简单,冯德锦作为项目总负责,一下就看出了其中的道道,他也不点破,只是暗中迎合着崔怡梅,让她心满意足。

    按理说事情应该很顺溜,签合同后开工干活,弄一个漂亮的候机厅出来就行,可谁知事情又有意外。

    在候机厅装修的初期排摸中,一个严重的问题出现:候机厅天棚的主框架钢筋混凝土大梁有多处开裂,甚至有严重的地方,钢筋已经裸露了出来,锈迹斑斑。

    这事不可小视,冯德锦马上向严景标汇报。严景标也不敢大意,忙让冯德锦安排质监局和建设局相关检测部门去核准鉴定一下,看看损害的程度有多大。

    结果很不理想,鉴定的结果是危房,继续使用下去有极大隐患。

    “那得花多少钱?”严景标有点泄劲,“原本候机厅的外观和室内装修还有机场整体环境改造也就八百万,这一下不得翻好几番?”

    “严书记,既然要推倒重建,我觉得就要建得像样一点。”冯德锦道,“起码要八千万吧,不过有点好的是,土地不用协调,否则只有搁置了。”

    “八千万?”严景标皱起了眉头,“去年松阳的一般性收入也不过就百十来亿,钱袋子很瘪啊。老城区改造的费用,还是想了不少法子才集到了一点,现在又要拿八千万出来,太难。”

    “严书记,我们可以跟银行方面沟通一下,弄点无息贷款。”冯德锦突然头脑灵光一闪,道:“当然了,银行认的是钱,不会白白损耗,但我们可以相对把市里的公职人员工资开支渠道集中,用来做沟通的筹码。”

    “哦?”严景标眉头一展,嘴角泛起一丝微笑,“财政拨款的工资总量不小啊,走哪家银行都是肥肉。这样,你统计一下,切成块,分成几个组别同各家银行谈谈,如果哪家银行不乐意即刻调头,实在不行就选两三家,让他们大块分享就是。总之一个目的,要把无息贷款拿到。”

    “好的严书记!”冯德锦满怀信心,他为自己的突发异想感到高兴,这是个出色的表现,在严景标那里能获得加分。

    的确是这样,在冯德锦走后,严景标悠闲地敲着桌子,还发出一阵小小的叹息,如果之前能想到这个法子,肯定是老早就用在老城区改造启动资金上了,哪里还会等到现在。由此,严景标也把石白海同冯德锦比较了一下,很明显,石白海的能力要逊色得多。

    想到这里,严景标更觉得当初的判断很对路,让石白海下去做个县区一把手,由他折腾,好坏也算是对崔怡梅有个交待。而下一步,严景标觉得应该早点把冯德锦弄到市委秘书长的位置上来,很多事让他出谋划策,应该得力不少。

    冯德锦也在琢磨这事,他认为应该乘势而上,再表现一把,进一步取得严景标的高度认可。

    马上,冯德锦决定再次向严景标汇报,告诉他市区新增加油站点的项目也可以操作一下,能挪出几千万闲置资金。

    恰好严景标召集了常委会,研究民航机场候机厅重建事项。这是显而易见的事情,没有人敢说不,否则后期一旦出现坍塌,造成伤亡事故谁都担不起。也正是如此,严景标摆足了姿态,几次三番拍着桌子,一脸正气,说像这种事关重大的决策,一定要群策群力集思广益,绝不能搞一言堂。

    会后,徐光放仍旧发了一通牢骚,说严景标装模作样到这种程度,简直让人不耻。

    陪在旁边的潘宝山似乎对此种现象已经司空见惯,“徐市长,严景标的做派你还能不了解?避重就轻搞冠冕堂皇,他就那样了,咱们还是谋划咱们的。”

    “嗯。”徐光放点点头,“最近你跟他表面上是和气了许多,但本质上他对你还是拒千里之外的,一句话,跟他融不到一起去。”

    “表面工作就这样,算是拙劣的幌子吧。”潘宝山道,“近期我打算搞点动作。”

    “在老城改造上?”徐光放问。

    “对。”潘宝山道,“分管财政金融的卢山峰副市长跟我说,冯德锦正在搞一个策划,与各大银行接洽,准备搞一批无息贷款。也就是说,下一步的改造力度会加大,要形成一定气势,我们必须拦一拦。”

    “搞无息贷款?”徐光放道,“银行都是钱抠子,能那么痛快答应无息?而且还是几家银行。”

    “有条件的。”潘宝山道,“市区财政拨款的公职人员工资,发放渠道都将走同意无息贷款的银行。”

    “怪不得。”徐光放道,“其实之前市里缺钱的时候,这法子我也想过,但考虑到影响没有实施,没想到严景标做了。”

    “趁在位的时候多折腾一番,能捞就捞呗。那么一大笔钱投入的建设上,分流出来还不都进了他的口袋?”潘宝山道,“还有,最近石化和石油方面好像也有动作,应该也是个融资的机会。”

    “让他折腾吧。”徐光放颇为无奈,“对了,卢山峰的话你得防着点,那人做事不厚道,和我们不一路。上次他病休就很奇怪,不知道搞什么鬼,现在回来了,还不知道要搞些什么。”

    潘宝山没把拿捏卢山峰的事告诉徐光放,但他相信,卢山峰不会对他搞什么手脚,确切地说是不敢。当然,潘宝山也知道,卢山峰绝对不会安分,肯定在寻找机会反手拿他的把柄,以便相互制衡,那确实需要提防,不过还不用当成大事。

    “管他搞什么呢,反正不损害我们的利益就行。”潘宝山笑了笑,“徐市长,刚才我说想搞点动作,是想在拆迁上制造些麻烦,你可合不合适?”

    “总的来说,老城改造是个大趋势,从长远来看对我们市有好处,但严景标急速冒进却不好。”徐光放道,“所以说,弄出点事端来拖一拖,让他把步子放慢点也好。”

    “那就好,我准备准备。”潘宝山道,“不能让严景标太惬意了。”

    不让严景标太惬意,这一点,严景标自己完全没有意识到,现在他的注意力全放在了如何筹集资金上面。

    而这方面,冯德锦的表现确实出色。

    现在,冯德锦正在虔诚地坐在严景标面前献计,说可以通过新增加油站点的项目操作一下,挪出几千万流动资金来。

    ~

    第三百二十八章思路小转

    冯德锦告诉严景标,中石化方面看中了松阳市区新增的加油站点,中石油方面也是。

    “现在他们两家都在主动和我们联系,态度非常积极,都愿意出资三千万帮我们建民航机场油库。”冯德锦道,“可以稍微操作一下,让两家同时打款过来,然后我们召集个小会知会他们,把市区新增的加油站点一分为二。这么一来,两家都不好说什么。另外,我们这边再主动一点,说打过来用作建油库的款项,各留一半,一半是多少?等油库建成后再说。”

    “哦。”严景标笑笑,“能用多少?”

    “他们一家出资三千万,到时就照五千八万的成本来算吧。”冯德锦咧着嘴角一笑,“然后每家返还一百万,算是个意思。”

    “呵呵。”严景标摸着后脑勺,朝椅子上一靠,“那样好嘛?”

    “我看也没什么不妥。”冯德锦道,“因为两家谁都不敢先嘀咕,哪家一嘀咕,我们一板脸把加油站点投向另一家,那后果可是相当严重的。”

    “嗯。”严景标点点头,“不过当时我记得当时你说过,民航机场油库建设一事好像是谁出资建谁经营的吧,现在照你说的,由两家共同出资,经营的事怎么解决?”

    “严书记,那个不是问题。”冯德锦笑道,“当时我跟中石化省石油分公司相关负责人接触的时候,那个没作为重点,只是提了一下,尚未深入交谈。如果再要提及此事,我自有办法,随便找个理由就能应付过去。”

    “既然这样你看着办吧。”严景标笑了笑,“德锦,马上就春节了,春节过后市委班子要进行调整,有些准备你要做一下,因为唐凌飞的职务可能要有所变动,秘书长的位子就空了。”

    “严书记,我明白,我一定谨遵您的指示!”冯德锦有点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谢谢您,严书记!”

    “好了,去忙吧。”严景标面带微笑,也颇为自得。

    冯德锦走出严景标办公室,双手紧握拳头,觉得命运之门已经向他敞开了一条光阳大道,假以短短时日,春节一过,马上就能成为松阳市委秘书长,那是一个弹力十足的底垫,作为跳板再合适不过了。此时,冯德锦的心情极度舒畅,就像刚压过一个弹性十足的小女人,满足惬意着。

    但有一件事,冯德锦是要放弃的,就是给艾琳达创造发财的机会。原本冯德锦打算利用市区新增加油站点或者是机场油库建设的项目,让她小赚一笔,以便尽量满足她的要求,然后和她撇清。可现在冯德锦觉得不能把那股祸水朝市区引,万一艾琳达尝到甜头盯着市区的大蛋糕不放,那就简直就是荆棘绕手,还是想办法在富祥给她撮合两个项目妥当。

    不管怎样,艾琳达的事还是要朝后放放,眼前是要把机场候机厅重建资金、机场油库以及市区新增加油站点的事安排好。其实这些事情并不难,因为解决的方案可行。

    候机厅重建资金一事,冯德锦把分管财政金融工作的副市长卢山峰找来,还有财政局局长崔奋为,让他们召集几大银行负责人开会,商谈无息贷款事项。在还款期限上,冯德锦给出建议,尽量把还款期限延长。

    新增加油站点的事情,冯德锦故意制造声势,他知道计经委主任茅自建肚子里有小九九,所以有意无意地传递了点压力。茅自建当然不敢大意,立刻就向中石油松阳支公司反馈。冯德锦老奸巨滑,又借此向中石化方面说事,说中石油方面也在想办法运作,所以有些事要尽快上手。

    这么一周旋,三天时间不到,两大油品巨头各把三千打进了账户。

    冯德锦胜券在握,立刻召开了一个协调会,把早就准备好的方案搬了出来。两大油品巨头代表虽然有意见,但都很冷静,谁都不愿表示不满,唯恐一着不慎导致一边倒,失去新增加油站点的市场份额,那是明显的失势。

    最后,一切都按照冯德锦的预期进行,新增市场份额一分为二,各家供建设油库的打款资金不收回,等建设竣工后共同分担,多退少不补。

    事情解决得相当顺,冯德锦高兴之余给卢山峰打了电话,问无息贷款的事操作到了什么程度。卢山峰也很兴奋,说合同已经草签,马上再审议一下便签正式合同。

    冯德锦捏着电话,仰着脑袋笑了,钱的问题已经解决,下面就是进行项目运作了。

    项目运作,还需要筹划一番。

    新增加油站点的建设项目要完全放手,作为打款不退的安慰,两大巨头各自负担分配到手的站点自己筹建。候机厅重建项目也有眉目,多是还要以那个叫崔怡梅的女人为主来定夺。油库建设项目完全未定,还必须向严景标汇报。

    严景标对此已然有了打算,本来让崔怡梅从中运作的装修工程泡了汤,刚好用重建的项目来个大弥补。他告诉崔怡梅,这次需要找建设公司,八千万的候机厅建设,比几百万的装修项目可肥厚得多。

    崔怡梅大喜,又找到上次运作行政中心大楼的省三建公司联系,争取再把候机厅的重建工程拿下来。二次合作,驾轻就熟,很快就敲定了方案。

    候机厅建设项目搞定,严景标开始谋划油库建设一事,他觉得不能把事情做过分,该表演的时候要表演。

    “机场油库建设项目要向社会公示,走百分百公开招投标的路子。”严景标对冯德锦道,“我们不伸手不掺假,那是一层保护色,必须不折不扣地涂好!”

    “严书记放心。”冯德锦一挺腰板,“一切唯您马首是瞻!”

    “嗯。”严景标满意地点点头,“石白海那边的事比较棘手,你应该抽出点时间照应一下,老城区的改造提升工作确实有难度,第一阶段的主干道拓宽工程在拆迁上阻力很大,而石白海的能耐又有限,让我很不放心呐。”

    “严书记,眼下强拆是个敏感话题,街道拓宽确实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冯德锦道,“其实难点就难在资金上。”

    “不错,石白海也想办法了,已经操作了政府债券运转方式,根据他的汇报情况来看还可以。”严景标道,“不过对于全局工作来说,并不能起到决定性作用,毕竟缺口还很大。”

    “严书记,其实在我看来,在工作思路方面是不是该稍微转化一下?”冯德锦问得很谨慎,他边说边密切留着严景标的表情变化。

    “哦?”严景标眉毛轻微地一个抖动,“你说说看,怎么个转换法?”

    “严书记。”冯德锦上前两步,借石白海说事,“照目前石白海的思路看,是想靠政府投入来打通老城区‘井’字形主干道,形成‘环’字格局,以提升发展潜力来让地价飙升,然后再通过招商引资所得回补财政。”

    “这思路比较通用。”严景标听出冯德锦话里有话,问道:“当然凡事有利弊,你怎么看?”

    “利处显而易见,就是前期政府靠少投入来换取市场大回报,用少量的拆迁投资,博得地块升值,让开发商掏大把的钱。”冯德锦道,“不过严书记,从百源区的实际情况来看,这恰恰也是弊端所在。因为随着一系列房屋拆迁法规政策的出台,现在的拆迁代价太高,尤其是百源区的事情更是如此。也就是说,我们前期的投入会很多,后期的招商引资不一定能回补得过来,而且回补的期限又遥遥无期。”

    “你说的是实情,这种情形也并非我们松阳是这样。”严景标道,“各地的城市开发建设,都存在这么个问题。”

    “所以要转变下思路,一次性直接到位。”冯德锦道,“与其我们先投入,后让开发商反哺,还不如直接让开发商直接投入,让他们负担拆迁补偿费用,然后把地块免费或者少收取点费用,让他们来开发。这样我们既免了投入,又能让老城改造提速出形象。”

    “也就是说变‘筑巢引凤’为‘引凤筑巢’?”严景标闭上眼睛沉思起来。

    冯德锦没有立即支声,只是默默地为严景标加了点水,让他安静思考。

    过了一会,严景标睁开眼来说道:“你的思路不是不可行,但有一点还是欠考虑,就是我们的收益问题。你想想,我们投入拆迁,把开发环境搞好后再招商引资,收益要大得多。”

    “可是严书记,那个收益的期限会有多长?”冯德锦似乎早就料到严景标会这么问,接话很快,“如果在您执政松阳期间能收回当然很好,可如果几年后您高升到省里才开始收回,是不是有点晚?当然,我们的事业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千秋大业,不能有私心,可理论和实际到底还是有所不同的。再者,您说的收益问题,那都是有很大调节空间的嘛,我们现在可以把优惠政策放得很宽,并不影响收益。”

    “我明白你的意思。”严景标表情凝重,“那可是寅吃卯粮啊,对地方的长远发展来说不利。”

    “严书记,您深明大义,这点是不可否认的,但我们确实也要从实际出发,您想想,不管通过什么法子,如果能把老城区改造提升这一有深远意义的事情给办好,又有什么代价不能付出?”冯德锦道,“况且这种做法也不是我们松阳首创,外地也有不少类似先例,也几乎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事实证明还是可取的。”

    “呵呵,即使没有先例也不是不可以尝试,创新嘛。”严景标笑了笑,“这个问题我再考虑考虑,现阶段你还是要抽出点精力关照下石白海手头上的工作。”

    ~

    第三百二十九章借力点

    严景标要冯德锦照顾点石白海手头上的工作,是因为知道石白海很艰难,对于他那么个缺少能力的人来说,负责千辛万难的拆迁工作无疑是赶鸭子上架。

    当然,努力是不能抹杀的。石白海多少也做了点成绩,他盯住高桂达让其想办法,要不惜一切代价,把拆迁工作推行下去。

    高桂达也尽心尽力,他明白石白海对他的重要性,来不得半点怠慢。不过高桂达也头疼,因为石白海说过,可以无所不用其极,但要保证不惹乱子,这让他很焦灼。换句话说,就是杀人不偿命,怎么可能?

    好在高桂达也还有点本事,尤其是近两年来通过石白海赚了几笔,气粗壮了,有点膨胀,手底下也拢了一批所谓道上的人,直白地说,高桂达的集团已经是带有点恶霸性质的团伙,跟先前的纯商人大不一样。不过也正是带有点恶霸性质,才推动了拆迁的小步进展。搞拆迁,不带点黑社会性质的举动,一般没法正常进行。

    不过话说回来,( 官路逍遥 http://www.xlawen.org/kan/2109/ )

本站所有小说都是转载而来,所有章节都是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备案号:粤ICP备1234567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