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4 部分阅读
看看,其实这也是潘宝山所想,当初在夹林经手的那几个项目,现在不知道发展得如何了。
去夹林,有一个人必然要陪同,郑金萍。
在中午陪吃饭的时候,高厚松就把郑金萍叫到了酒桌上,当时她心里就乐颠了,但好在也经受了一些磨砺,表面上还能够掌控,并没有曝出火辣味,只是在散席安排房间休息的时候,她得了个空悄悄对潘宝山略带羞涩地说,还跟以前一样,还是他的人。
潘宝山听后不露声色,对郑金萍暗暗一笑,说一直都把她当成是他圈子里的人,没有见外,郑金萍闻听小小地一愣,不过马上就笑了,有潘宝山这话已经足够,现在她感兴趣甚至已经到了痴迷程度的是,升职和升级,有人在官场上提携或扶助,其重要程度是压倒一切的。
所以,原本在冯德锦当上市委秘书长以后,郑金萍曾又一度朝他靠拢,毕竟在松阳他很得势,但让她失落的是,已经不能近身,因为冯德锦对富祥界地之前曾经接触的人都开始疏远,尤其是女人,几乎是绝缘,这一点,冯德锦有自己的看法,到了新地方,他不想让知根知底的人盘踞在身边,特别是曾经多多少少有点关系的女人,他个个不理。
对此,郑金萍颇感遗憾,便开始琢磨如何跟潘宝山重新接头,以便得他的一些援手,让她没想到的是,潘宝山竟然意外惊喜地出现了,而且还要到夹林那个颇有渊源的地方调研曾经开展的项目,在郑金萍心里,她没忘记和潘宝山的那一次,虽然一直只字不提,但那是放在心里能兜底的东西,她看得很重。
那件事,潘宝山也没忘记,也不会忘记,他曾经很后悔当初怎就那么冲动,竟然把郑金萍给宽衣解带了,不过后悔归后悔,担心和害怕是没有的,因为当时事发突然,毫无遗留可抓,而且只是偶然一次,如果郑金萍敢拿出来说事,马上就能脸一翻,找个理由把她打成女疯子,但潘宝山并不想那么做,作为男人,各种担当都要有,即便是对郑金萍那样的女人,既然有过穿插,哪怕只一次,也不能吃干抹净跟没事人一样。
不过虽然要有担当,但旧事是不需要重提的,该怎么做自然会权衡,如果说是要提及旧事或忆起,和郑金萍之间的事还要使劲朝后放。
来到夹林,站在这块曾经懵懂的土地上,第一个让潘宝山深有触动的是妻子刘江燕。
当潘宝山和徐光放在高厚松的陪同下,来到夹林乡大院的时候,看到那老旧的院墙、大门头,还有院子中那一排溜青瓦房,潘宝山心里便莫名急颤动起来,这个院子,当初作为省委选调生过来时承载了多少梦想,而现在,梦想似乎正一步步实现。
“好啊。”潘宝山由衷地点着头,对殷勤在一旁的吴强道:“吴书记,这几年夹林乡发展不错,但乡党委、政府能坚守勤俭节约的作风和习惯,依旧趴在平房里办公,不搞什么阔大洋气的办公楼,这很好!”
“潘局长,夹林的发展,我一直强调要重民生、促发展,这是一贯的工作理念。”吴强很有眼色,忙应和道:“最近几年,夹林的发展依旧保持高昂奋进态势,但民生的改善、乡村环境的治理、新乡镇工程的推广建设以及乡镇产业发展升级等各个方面,急需的资金是很大的!”
“嗯,重视民生、促进发展,是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科学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潘宝山赞赏地看着吴强道,“这既关注发展的综合质量、又兼顾了发展的可持续性,很好,当然了,如此一来资金方面是要吃些紧,但这不要紧,因为这正是工作能力和价值的体现!”
“是啊潘局长。”吴强神色很庄重,“仅去年以来,乡街道路绿化亮化及配套工程就投入了一千两百多万元,新建村级垃圾收集站和农村改水改厕又用了一千多万元,发放农村低保补助金和五保老人供养补助金又是三四百万元,这些都是刚性支出,不可避免的!”
郑金萍是不会放过这种机会的,作为副县长、原乡党委书记,她觉得似乎更有发言权,于是上前两步,带着满脸虔诚的微笑,对潘宝山道:“潘局长,早在零一年前后,全国曾兴起改善乡镇办公条件、引领小城镇建设热潮,很多乡镇建起了办公大楼,当时你也在夹林,是了解情况的,我们夹林没有赶那波热潮,除了当时考虑到经济条件制约,不能为了面子问题而让财政受累,另外,关键是我们还意识到,在平房办公,能方便群众上门,群众进出时,也不会有进‘衙门’的感觉!”
“不错,当时确实是这么个情况。”潘宝山道,“现在看来真是难能可贵,而且最可贵的是后来的领导班子能有这么高度一致的观念,把这么务实的工作状态给一贯保持了下来!”
在众多的媒体记者当中,张道飞的新闻敏感最强,也最活跃,马上就此话题展开了采访,问吴强一些具体的情况。
潘宝山看在了眼里,主动上前跟张道飞交流,说夹林乡多少年来不改善办公条件,而是把财力用于民生和发展上,是以不变的为人民服务理念,谋求人民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巨变,要好好写一写,争取树立个典型。
潘宝山的话音一落,吴强立刻带头鼓掌,引起掌声一片。
潘宝山微微一笑,立马压压手,说到夹林来也算是故地重游,既然来了,就转一转,看一看。
大院东北角,还是三层小宿舍楼还在,只是外墙当初清新的涂料已看不到影子了。
这座小楼里的故事很多,像观摩二楼女性内衣到后来打赌的笑事,现在咂摸起来似乎带着一种陈年老酒的香味,还有和王韬、老王一起在宿舍的日子,尤其是在是在这初冬的季节,想起来心中竟然还升腾起些许温暖。
当然,让潘宝山记忆最深刻的是刘江燕,曾经的一幕幕不断浮现在眼前,恍如昨日,他忘不了那些个夜晚,偷偷溜进刘江燕的宿舍,那是怎样一种带着强盗的幸福而又甜蜜的心情。
“潘局长,这里你应该很熟悉吧。”郑金萍又热乎地开口了。
潘宝山一扭头,看到笑嘻嘻的郑金萍一脸讨好的神态,想到以前在夹林之初她自高傲气的样子,两下一对比,反差巨大,一瞬间,突然对她有了股强烈的骑服欲,
第四百零八章还没老
不过这股邪欲很快就消了下去。
潘宝山一行来到了循环农业高效产业园,美味菇业公司的菌类种植区虽然又有扩建,但还保留着之前的设施,包括邓如美曾经的办公室,那里也有太多的无法忘记的往事。
脑海中邓如美的浮现,将郑金萍的一切驱赶得无影无踪,潘宝山一直认为,生活上有刘江燕是他的万幸,而作为合作伙伴,邓如美无疑是不二人选,能让他碰到也实在是幸运之极,当然,还有那个方面的事,也是不可替代的。
环视一圈菌类种植区的场面,潘宝山一声长叹,感慨万千。
“潘局长,你当初主张的菌类种植项目真是太好了。”吴强不失时机地上前说道,“现在形势发展很好,邓老板偶尔会过来一趟,我跟她说赶上好时候了,应该放大点步子!”
“看准苗头是要果断出手,适当扩大规模。”潘宝山指着不远处的施工现场问,“那边是不是也扩建成了菌类种植区!”
“是。”吴强道,“也是邓老板的,三期工程,现代化的钢结构标准菇房,建成之后,马上还要上几台脉动抽真空高压灭菌器,那时蘑菇的成品产量将会翻倍!”
“那是不错。”潘宝山抬眼又看了看,道:“肉禽肉畜养殖业看来是萎缩了,三期工程占用的是它们区的面积!”
“肉禽肉畜养殖没发展起来,关键是缺少投入后续没跟上,缺乏后劲。”吴强道,“现在只有菌类种植和蔬菜种植了!”
“蔬菜种植如何。”潘宝山转过身向蔬菜区域望去,“大棚似乎增加了不少!”
“这几年种植面积有所增加,但也面临一个难题,丰产不丰收啊。”吴强道,“销路是个问题!”
“原先的合作社呢。”潘宝山问,“不是由它来负责销售的么!”
“合作社还有,但发挥的作用不是太大,没有人扑在上面了。”吴强道,“因为外运成本有点高,折合一算,与在本地零零散散销售的收入也差不多,菜农的兴致也不高!”
“零星销售,利润不高吧!”
“不高,保本可以,但赚不了多少钱。”吴强摇着头道,“所以不少菜农开始动摇了,打算转行,针对这个问题,乡里已经开始筹划,看看还得鼓励、支持把合作社给运作起来,总比各家游击队似地单打独斗要好!”
“让合作社联系就近销售呢,不跑远路,适当降低运输成本。”潘宝山道,“市里的农贸市场是个不错选择嘛!”
“太小了,而且分散。”吴强道,“市里有好几个农贸市场,大车拉过去要来回倒腾,消耗也大,小车分头运过去,单体的量上不去,成本也就相对高了!”
“咱们松阳市在农贸方面还可以,如果有个大型的四季蔬菜批发中心就好了,到时不只是各个县区的蔬菜种植户可以长期、稳定供货,还可以广辟货源,让外地的蔬菜也进来,形成了一个大的区域性的蔬菜集散地,那样可能就会好很多。”潘宝山道。
“那是肯定的了,潘局长,我们做过调查,在夹林的带动下,仅仅是本县就有十几个蔬菜基地了,年产量大得很,而且品种也够丰富。”吴强道,“差不多都是大棚菜,季节性的大都不缺!”
此时,高厚松也附和过来,“潘局长,富祥的蔬菜种植在松阳县区中是有名望的,已经把其他县区带动起来了,毫不夸张地说,全市的产量供应本地需求绝对不成问题,就像你说的,如果咱们市真是要建一个大型蔬菜批发中心,肯定能影响到周边甚至其他蔬菜高产的省市,完全可以做成大区域性的蔬菜集散地!”
“现在市里的那帮人怎么会关心这些。”一旁的徐光放叹笑着跟上话,“搞这些项目能有多大意思,哪里比得上搞城建,动一动就是上亿、十几亿甚至是几十亿,那样折腾起来多有分量!”
潘宝山看了看围在旁边的媒体记者,呵呵一笑,对徐光放道:“徐主席,那些就不说了,领导的思路总有差异嘛,走,再去看看观光农业,当初我可是想连点成线、连线成面的,不知道有没有变化!”
“潘局长,大的变化不怎么有,但局面保持得很好。”郑金萍总不甘寂寞,踊跃发言,“有现代农业示范区这个大龙头,观光农业这一项目就有强力支撑,其中像斜沟村的庭院种植、大陡岭村的特色林果种植等兼具观赏和经济效益的项目,都是亮点,至于金银花种植和中药材综合种植两个基地,配合着丘陵风光,更是城里人下乡的观赏游玩好去处!”
“那这么说还可以嘛。”潘宝山笑道,“利用旧水库搞亲水项目有没有动作,水的灵性是无可替代的,一个旅游观光系统,如果缺少水趣这一环节,是个很大缺陷!”
提到这一点,吴强一缩脖子,不过马上就壮起了底气,“潘局长,前几年有些关系没理顺,进展不大,现在各方面条件都已具备,下一步马上就进行规划设计招标!”
“哦。”潘宝山明白是怎么回事,笑道:“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也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如果经济条件不够,也不能硬上,那样就容易成硬伤!”
“如果是资金问题,县里会想办法进行一定的扶持。”高厚松立马答话,“吴强,等规划做好了报个预算,看看有多少缺口!”
“那可就太好了高书记。”吴强喜出望外,“乡里一定会在第一时间把预算做出来,到时呈给您过目!”
“呵,这下事情该好办了。”徐光放笑了起来,对高厚松道:“高书记,乡里抓紧,你这边也不能丢松啊!”
“徐主席,你是老领导,今天话都当着你的面说了,哪能不当回事。”高厚松笑道,“而且潘局长也亲自点了题,绝对是要推行下去的!”
说说笑笑,场面很好看。
吴强提出来去乡街看看新乡镇还有大陡岭新村的建设,这是潘宝山感兴趣的,吴强能抓住要点。
夹林的新乡镇建设一直没落下,现在的街区已和以前截然不同。
“嚯,要是事先不说,猛然把我放到这里来,还真不敢相信这就是夹林。”潘宝山看到出了如此成果很高兴,问吴强道:“吴书记,这几年投入不少吧!”
“采用市场化运作,政府投入得不多。”吴强道,“事实证明,已经实现了双赢!”
“那很好。”潘宝山点点头,“不过有个倾向要注意,凡事市场化运作的东西,难免会与民争利,对民众基层的影响和刺激可能会大一些,容易引起社会情绪,这个要加以疏导和引导!”
“潘局长,这方面乡里一直是高度警惕的,维稳是根本,一切涉及稳定的事情,我们都解决得很好。”吴强道。
“嗯。”潘宝山点着头,抬眼深望夹林乡街,街上行人百态,有步履匆匆,也有悠闲踱步,潘宝山觉得这很有生活气息,是早年工作时所熟识的,留在记忆深处,偶尔泛出来,难免思绪交织。
“潘局长,再去看看新村建设吧。”高厚松看了看时间,已经三点半多了,如果不抓点紧,回富祥就有点晚了,车子不能太快,还要一两个钟头时间。
“好,去看看。”潘宝山应声道,“新农村建设,大陡岭新村是个典范,想当初一个零散混乱的村子,变成现在这模样,而且运转状况还很好,不能不说是个巨大的成功!”
“有对比才能见效果。”吴强道,“只不过现在大陡岭村的旧址已经看不到任何痕迹了,都变成了良田,等会我们要经过那里,可以停下来看看!”
众人各自上车,徐徐前行,往大陡岭新村而去。
大陡岭村,在潘宝山脑海中印象深刻,下村几次的场景都清晰地记得。
记忆点除了王三奎,更有蒋春雨,这个想起来遥远却又近在咫尺的女人,尤其是那个夜晚,当时他要到县农业局去,各个村支书都要请客安排不开,便让王三奎在村部支个场子一锅烩,那场酒喝得痛快,中途出来撒尿,蒋春雨跟了出来,从后面抱住他说她就是早熟的麦子,让他收了。
就是那么个内敛的姑娘,显露出的热烈奔放简直让人无法抗拒,之后的一段时期,每每想起蒋春雨,潘宝山总要在下嘴唇咬出几个牙印,可再后来,由于忙着官场上的勾斗,竟然要把她给忘了,但再再后来,到了省广电局,她竟然天意般又出现了,而且伸手可触,不过也就在那个时候,潘宝山竟然察觉到自己在那个方面缺少强烈的需求,无论是通电话还是见面坐在一起吃饭,他的**没有熊熊燃烧起来。
开始的时候,潘宝山以为自己老了,荷尔蒙分泌已经不足量,但现在发觉不是,可能那会刚到新的环境,要面临挑战,而且在工作上野心十足,对异性的关注和需求并不高。
此时的潘宝山,坐在车里翘起了二郎腿,以挤压不断膨胀的那根海绵体,既是抑制,也是种快感。
潘宝山竟然想,明天回局里后就把蒋春雨叫到办公室,深入地交流一下,
第四百零九章不要勉强她
念想太多,行动就变得缺少意义,去大陡岭新村看农村环境改善也就形式而形式了,刚好,高厚松又催促得紧尽量早点回富祥县城,不能天黑才赶到,潘宝山便早早地结束了所谓的调研,与徐光放在高厚松的陪同下一起回县城。
此时,潘宝山便开始准备要转入正题,探探冯德锦在富祥的口风,是不是可以撬动了,不过略一思索,他就拍起了大腿,怨自己一时看不清形势瞎忙活一场,在富祥撬动冯德锦,怎么可能,别说是富祥了,现在松阳也可以说是他冯德锦的天下,有严景标做后盾,几乎就没有摆不平的事。
当然也有一种可能,就是抓住某些个得力的事情,直接向省里反映,或者再朝上捅,那样的可能性会有一些,不过还有一点,在省里,仍需要穿过段高航和万少泉的封锁线,他们在严景标的请求下可能会出手相救,但也不一定,如果事情真是要闹大了,谁都不想惹一手腥气。
现在的关键,是看富祥这边和冯德锦有过合作的人,会不会揭竿而起。
到了县城,在县委招待所最大最豪华的包间坐下,潘宝山试探着问高厚松,说冯德锦当初在富祥留下了不少水深湍急的摊子,有没有人把难题转嫁到他头上的,很多涉公的事都是上任不找找当任嘛。
高厚松听了一摇头,说道:“冯德锦在富祥是折腾得不轻,但他比较注重扫尾,该断的都决然斩断联系,绝不来往,不留瓜葛,至于那些联系深切没法断绝的,干脆就抓得更紧,像一些被他喝过血的,他就很注意通过这样或那样的手段给人家补血,总得来说,富祥这边的摊子,冯德锦守得不错!”
这话听得潘宝山很失望,也就是说,想从富祥这边掀冯德锦的老底,很难,不过这个结果也在预料之中,有一定的接受心理准备。
“冯德锦是很老道的。”潘宝山笑了笑,“搁在一般人来说,在富祥的屁股擦不干净!”
“就是啊,要不怎么能一路高升呢。”高厚松说完仰头一笑,对潘宝山道:“不过说到一路高升,冯德锦跟你还没法比!”
“我这算什么呢,无非是运气好而已。”潘宝山笑了笑,话题到此也就自然从冯德锦身上移开,“高书记,富祥是重点县呐,是不是该考虑一下进个常委!”
“嗳,那事不敢想。”高厚松笑道,“本来到富祥任县委书记的事都没想过,完全是个意外!”
“生活有时就是由意外不断推动的。”潘宝山笑道,“关键是要敢想!”
“不想了。”高厚松笑道,“现在的市委班子,跟他们相处可能会比较艰难。”高厚松之所以如此大胆放言对松阳现任领导班子的不满,是因为在潘宝山面前。
潘宝山呵地一笑,“任何时候,改变不了环境就改变自己嘛!”
高厚松把这当成是潘宝山对他的试探,丝毫不松口,“呵呵,潘局长,如果说要改变自己,那也得等领导班子换换血啊!”
潘宝山一听笑了,刚要接话下去,这时,张道飞凑了过来,说打搅一下,就夹林平房办公的报道选题,要采访一下高书记,请他点睛几句。
高厚松连忙打了手势,要张道飞先采访下潘宝山,要他先点评几句。
潘宝山当然不会接受采访,这种事他说不上什么,也不方便说,高厚松见潘宝山真无此意,也就不勉强,便自己向张道飞介绍了几句,加了点评价。
高厚松说的都是场面套话,不实用,但用在新闻报道里却非常合适。
张道飞采访结束后,潘宝山对他招了招手,要和他聊几句,和张道飞也算是老熟人了,不管什么时候,见这面只要条件允许,总得私下说上几句,否则会有眼大不理人的闲说,况且,当初离开富祥时,张道飞还专门摆了一桌,让江楠做中间人邀请到场,还送了玉饰,鉴于如此关系,怎么也得表示出来点与他的关系不一般。
“张站长,在松阳这边,工作开展得还可以吧。”潘宝山的问话带着关切,虽然年龄比张道飞还小一点,但毕竟高度是有的。
“潘部长,蒙您关心,马马虎虎还可以吧。”张道飞习惯喊潘宝山部长头衔,因为那更直管。
“什么叫马马马虎虎。”潘宝山笑道,“看来是有一定难处,想换换位置,回本部。”潘宝山这么说有一定把握,以他的身份,到《瑞东日报》打个招呼,调换个中层干部的职位,并不是什么难事。
张道飞有数,知道潘宝山能帮他,所以也就不再遮掩,“潘部长,我在下面记者站闲散惯了,回本部怕是还不适应,但在松阳确实有点呆不住,大的宣传、舆论环境不尽如人意,开展起工作来的确有种举步维艰的感觉!”
“想换个城市,应该没问题。”潘宝山也不绕弯子,问道:“想到哪里!”
“友同吧。”张道飞笑着说,“刚好邵卓出也在哪里,跟他一个日报一个晚报,碰个班子感觉很不错!”
“哦,可以。”潘宝山点了点头,“说到邵卓出,他现在还可以吧!”
“还是老样子。”张道飞道,“跟以前没有变化!”
“没变化。”潘宝山小小地一惊,“一点变化都没有!”
“没有!”
“哦。”潘宝山面色凝重地一点头,心中腾起一股怨气来,看来找了单梁一趟并不管用,他也太不给面子了,跟他说的话,竟然成了耳边风。
张道飞察觉到潘宝山脸色有点不对劲,也就不再说下去,找了个借口离开。
潘宝山颇有一番暗叹,今天来松阳可以说是诸事不顺,到广电局不顺,到富祥探冯德锦的底子不顺,聊起邵卓出来还是不顺,当然,安慰也是有的,就是在夹林时翻出了记忆中的段段回忆,还算是有所得。
很快,开始推杯换盏,潘宝山只是场面应付,对前来敬酒的人都笑容和蔼,礼敬到位,不过事后,他几乎记不得都有谁站到过面前。
八点半的时候,索然无味的酒席结束,算是正常的公务接待时点,酒宴之后,节目也是有的,起码松松骨,小歇一阵散散酒气,但没人参加,潘宝山急着回家,徐光放也要早点回市里,高厚松只好作罢,本来也就没指望着两个人能出场,只是作为礼节的一部分,报一下而已。
寒暄一阵,挥手作别,各自离去。
因为之前有电话说要回来,潘宝山回到家时,刘江燕还没睡,刘海燕已经进了自己房间了,带着孩子。
潘宝山洗漱上床,和刘江燕谈心。
自从刘江燕说她患上性冷淡且还犯恶心之后,潘宝山和她在床上都以谈心代替那方面的交流,不过今天很意外,潘宝山讲到下午在夹林看到三层小宿舍楼触景生情,想到了以前的那些个夜晚时,刘江燕竟然伸手摸捉住了他的下体。
刘江燕的这个举动让潘宝山着实吃惊,他倔强地把手伸进她的衬裤,勾开内裤腰,探了进去,瞬间就惊诧于刘江燕的一片潮湿、温润了。
“哟,很奇怪啊。”潘宝山吸着冷气,手下一撮动,已经开始打滑,于是“嘿”地一笑,“今天怎么想了!”
“也不想,但男人总是有需求的嘛,时间长了总得泄一下,做妻子的有义务啊。”刘江燕几乎是像蚊子一样哼哼着说。
“也不犯恶心了。”潘宝山手脚并用,踢拽刘江燕的衬裤。
“今天还行,不恶心。”刘江燕声音轻得只有把耳朵贴到嘴唇上才能听得到。
潘宝山“呼”地一声把刘江燕压在了身下,探路而进。
“江燕,之前你都是装的吧。”潘宝山挺进了几下,停下来问。
“装。”刘江燕明显是慌乱了,“我,我装什么!”
“性冷淡啊,还说什么会犯恶心。”潘宝山又开始动了,抬压了几下屁股,“这么多水,说明你也是想的!”
“我,我不想啊……”刘江燕嘴上这么支支吾吾地说,但身体却不自觉地迎合着。
黑暗中,潘宝山歪着嘴笑了,并不再说话。
此时,行动高于一切。
一切归于平静之后,潘宝山才又开口谈及此事,这个时候,刘江燕已经不再回答装不装了,只是说不知怎的就好了,她已经意识到,刚才做事的时候,身体语言已经说明了一切。
“可能心理上的毛病就是如此吧,来无影去无踪,不知不觉的。”刘江燕边说边压住潘宝山要开灯的手。
“嗯,应该是的。”潘宝山无声地笑了,他相信,如果开了灯,肯定能看到刘江燕通红通红的脸。
潘宝山也明白刘江燕为什么要装,但这事不需要说出来,在沉默中开始,也在沉默中结束,最好。
但刘江燕是做不到安然的,她的心情有说不清的复杂,许这需要一段时间的独自净化才能回归自然。
第二天早上,刘海燕发现刘江燕神态有点不对,等去厨房的时候,她悄悄问是不是和潘宝山吵嘴了,刘江燕笑着摇摇头,说怎么可能吵架,是昨夜睡得太迟,没养好精神。
刘海燕是不知情的,又见潘宝山春风满面,略一思索,便暗暗一皱眉,摇了摇头默叹一声。
潘宝山出门时,刘海燕说等她一下。
“小潘,有些事江燕做不来。”走下楼梯,刘海燕对潘宝山有些欲言又止,“你,你就不要勉强她吧!”
“嗯。”潘宝山没有反应过来,疑惑地看着刘海燕。
“你看,江燕今天早上起来的精神很不好。”刘海燕不好说得太直接,但见潘宝山还很迷糊,只好说道:“夜里不能折腾她犯恶心!”
“哦。”潘宝山这下算是明白了过来,歪头一笑,不过他不想说太多,“大姐我知道了,你放心吧,没事的!”
“当然,有些情况也有情可原,毕竟你是正常的。”刘海燕抿了抿嘴唇,似乎是经过深思熟虑后才作出决定,道:“这样吧,下次你回松阳的时候,先给我打个电话。”
第四百一十章有必要
潘宝山听了刘海燕的话,头皮一阵接一阵地发紧,他不明白刘海燕是什么意思,但好像又很明白。
理所当然,接下来潘宝山的心好一阵狂跳,这里面有种莫名的骚动,似乎还有种切切思盼。
就在恍然间有些不知所措时,手机响了,潘宝山立马回过神来。
接通来电,盖茂在电话那头毕恭毕敬地说,现在电视、电影申报评奖工作启动了,是不是需要到相关单位去鼓鼓劲加加油,象征性地强调几句,这是历年来的惯例,潘宝山当即就答应下来,说马上就动身回双临,让盖茂先准备一下,下午就行动,下去转转。
对广电局来说,每年积极组织下属或非属但又有业务指导关系的单位,申报参评一系列与播音、电视还有电影相关的评奖活动,也是职责所在,这方面,最后取得的成绩,也算作是局里的工作成效,这个潘宝山从一开始就知道,所以对此很上心。
接近中午的时候,潘宝山回到了省城,稍微歇息了一下,查了点资料,然后便用午餐。
下午两点,潘宝山午休后准时起床,叫上盖茂一起,先去省广电总台考察。
作为直属事业单位,广电台拿广电局一直是高高在上,台长朱易早已接到了盖茂的通知,准备做得很足,上一次,邝同舟陪潘宝山到广电信息网络公司视察,他已经直接或间接地领教过了,当然要毫无例外地重视起来。
朱易提前十分钟就到广电楼一楼大厅内等候了,还带着一大帮人,他担心潘宝山提前到来,迎接不及会显得礼数不到。
朱易的热情和恭谨让潘宝山感到了什么叫优越,跟到松阳广电局相比,简直是天上地下。
“朱台长,眼下各大电视节就要相继举办评选活动了,我们瑞东省的广电文化向来是很出成果的,我看今年也不能落后,要积极发动各部门、各单位参与进来,汇聚一批高质量、高看点的电视节目和地产电视剧,踊跃参加各大节参评。”潘宝山甚至都不用开场白,直接说事,“金鹰电视艺术节的影响力是不可忽视的,要争取在上面打出一定的名气来!”
“潘局长,我们台已经做好了准备,除了金鹰电视艺术节,还有上海电视节和北京国际电视节,都是我们参战的阵地。”朱易满脸带笑,“而且抱着必胜的信心!”
“嗯,有准备就有实力、有目标就有动力,我相信在朱台长的组织领导下,应该能取得不错的成绩,当然了,这其中可能还需要一定的沟通,像主办单位、协办单位,尤其是评委们,和他们之间要多多走动走动,通通气还是必要的。”潘宝山说得有点露,但很实在,他觉得这个时候没必要做架势谈高调,直奔中心主题也许更好,尤其是对朱易这样的人,可能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的确,朱易听潘宝山这么直接就谈到了台面下的事,不但不觉得俗气,而且顿时还觉得他身上似乎带有一种不可逆转的意志力,作为领导,这是难能可贵的,因为它可以转化成强大的执行力。
“潘局长,这方面我们台一直很注意,每年都花费不少精力投在上面。”朱易干脆也不摆调子了,以前,局领导过来都是唱一通高调,作为回应,他只有罗列些空洞的言辞,并且还会豪情万丈地表态,要在哪些个方面取得怎样的成绩,而现在,面对潘宝山,似乎都不需要了。
“哦,那就好。”潘宝山点点头,“根据以前的情况看,效果还可以吧!”
“起码是说得过去的。”朱易道,“主办单位有个权衡,总体上会注重平衡,每年各个评奖几乎是家家有份,只是具体的奖项会轮流换,今年这个,明年那个,不会落空!”
“随大流也行,但万万不能落后。”潘宝山道,“当然了,如果能稍微向前半个身位,那就做到突出了,更好!”
“潘局长,其实要想做出令人刮目的成绩也不是不可能,但投入和产出比可能就达不到效益最大化了。”朱易道,“到现在为止,好像没有哪家电视台那么疯狂过!”
“那咱们瑞东也不要做出头鸟。”潘宝山道,“保持一个平稳的水平也不错,一切要以‘稳’字当头嘛!”
“是,潘局长的指示一定照办。”朱易点头一笑,“对了,以往每年九月份评出的金话筒奖,今年可能要提前,大概在三月份就要启动!”
“嚯,那得早点做准备,要上上紧。”潘宝山道,“金话筒奖是中国播音主持界的最高等级大奖,是广电总局上报中宣部批准的,含金量很高!”
“是的潘局长,这个奖项对于地方台来说,就像是业界的诺贝尔奖,分量之重可想而知,但竞争之激烈也很显然。”朱易道,“地方台想得到那奖项,极其不易!”
“这种播音主持界的唯一全国性奖项,获得提名奖也很重要嘛。”潘宝山道,“总之,这个事情你跟广播电台方面要商量一下,选准在播音、主持方面有竞争潜力的选手,做好报评工作!”
“潘局长你放心,前期工作肯定会做足的。”朱易道,“包括后期工作也能跟上,与主办单位始终都保持着一定的联络!”
“看来你们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惯性做法,很好。”潘宝山给予了肯定,“有理由相信,今年依旧会取得不俗的成绩,!”
“谢谢潘局长鼓励,我们绝对会拼尽全力的。”朱易到此时悄悄松了口气,开始他一直担心潘宝山会压什么硬性指标。
“嗯,很多时候,做事的态度比力度要重要得多。”潘宝山看着朱易,“所以嘛,你一定要带头重视起来!”
面对潘宝山直射过来的不可捉摸的眼光,朱易惶惶然点点头,他觉得这话一语双关,还有另外一层意思。
很快,潘宝山就结束了考察,准备离开广电总台,虽然朱易极力挽留用个晚餐,但他还是拒绝了,说吃饭的机会还是留到下一次,朱易点点头,说既然潘局长实在有事,也只好下次再了,那样也很好,因为只要有机会,就一直有希望嘛。
潘宝山听了这话呵呵地笑了,抬手看了看手表,道:“这样吧,我马上要去省电影公司去,现在时间还早,如果条件许可,晚上我尽量回台里用餐!”
“好好好,潘局长,那我就备足马力候着了。”在朱易看来,这是相当给面子的。
“嗬,既然朱台长如此盛情,那就说定了,晚上我一定过来。”潘宝山笑道,“刚好再谈谈金话筒奖的主办单位,中国广播电视协会那边还是要重视到位的,他们的能量挺足,虽然在主奖项上不太好左右事态,但在提名奖上还有一定的发言权!”
“潘局长,没想到你对方方面面的事也都那么了解啊。”朱易略显含蓄地笑了。
“随便说说。”潘宝山豁然一笑,“好了,就先谈到这里吧!”
“潘局长,您先忙。”朱易身子再次一侧,做了个请的姿势。
潘宝山点头一笑,大步流星地向外走去。
离开广电总台,前往省电影公司。
上车前,盖茂主动要求和潘宝山同坐一车,说有点情况要说一下,这个时候,盖茂觉得是向潘宝山示好的机会。
“潘局,省电影公司的老总衡建齐不是个凡人。”盖茂上车后,稍微平稳了气息,道:“有点小傲气!”
“他有什么背景。”潘宝山问道,“人事方面的!”
“人事方面的倒没有,主要是专业上过硬,在瑞东来说,从业务上讲确确实实是无出其右。”盖茂道,“公认的!”
“哦,也就是说,能力超强。”潘宝山略一点头,“恃才而傲也可以理解,跟省网公司老总邝同舟相比,傲气如何!”
“衡建齐的傲跟邝同舟不一样,邝同舟是傲在外表,衡建齐是傲在内里,骨子里,有一种舍我其谁的自负。”盖茂很认真地说道,“说白了,就是程序上的礼节丝毫不会差,但明显能看出来,热情度不够!”
“哦,知道了。”潘宝山微微一点头,闭上了眼睛。
平心而论,潘宝山对这样的所谓专业型人才还是比较钦佩的,毕竟是有真本事,不是靠拍马溜须耍嘴皮子上去的,也还总有正规意义上的可取之处。
到了电影公司,衡建齐已然在楼下等候,环节安排得果真是到位,但如同盖茂所言,热情度是跟不上的。
“潘局长,欢迎。”衡建齐点头微笑,上前握手。
握过手后,衡建齐平摆着手臂,请潘宝山上楼道会议室坐坐,无论是进电梯还是出电梯,包括进会议室,每一个环节,衡建齐都面带浅浅的笑,但一眼就能看出来,一切都是程序化的,笑得深度不够,如蜻蜓点水,做的只是个形式。
对这样的人,潘宝山知道不能硬扳,那只会起反作用,行之有效的,是不动声色,做出点实绩来证明自己也是实力派,不是泛泛庸官,那样才能让衡建齐打心底里服气。
不过潘宝山突然又冒出一个想法,觉得也无所谓,为什么要让衡建齐服气,用得着。
但这个想法很快就被忽略了,人难免会争强好胜,尤其是在盖茂事先“爆料”的前提下,潘宝山觉得有必要让衡建齐服气,起码对盖茂来说,是一种正面、积极的影响,
第四百一十一章分工比赛
电影公司的会议室布置得一般,这说明衡建齐并不重视官位上的面子问题,比较注重实惠,这从会议桌上摆放的果盘就能看得出来,杨桃、芒果和新鲜的椰子,都令人刮目相看,在瑞东,这个季节能吃上如此品类的热带水果,还是很不一般的。
“潘局长,您到瑞东宣传、广电系统也有段时间了,今天能抽空到电影公司来指导工作,我代表公司全体员工表示热烈欢迎。”衡建齐像背课文一样,机械地说着开场白,面部表情不是很丰富。
“衡总不用客气,今天我过来可能也就是看个热闹,毕竟在电影方面你是专家。”潘宝山笑道,“但热闹看归看,免不了要说几句!”
“潘局长你谦虚了。”衡建齐脸皮一抖,笑道:“有什么指示尽管说!”
“今年电影各大奖项评审延迟的延迟,提前的提前,现在都赶到一块了,所以在报评上可能要忙碌一些,但成果收获也是有叠加效应的。”潘宝山道,“与往年相比,可能会更具轰动效应,容易出彩,所以希望公司能优中选精,拿出一批优秀的影片送评!”
“百花齐放是很好,但齐头并进也许并不太现实,不知道潘局长在参评类别上有没有重点,那样也好有的放矢,可能命中率要高一些。”衡建齐很认真地向潘宝山征求意见。
对话听上去很自然,不过实际上却有暗流,潘宝山明白,衡建齐这是不知不觉中给他出了个考题,对几大电影奖项有没有了解。
“类别。”潘宝山略一皱眉,道:“如果是从向省委省政府报喜、邀功的角度看,当然是要以华表奖为重点了,华表奖的前身是文化部优秀影片奖,一般来说,是被看成我国电影界的最高荣誉奖,毕竟是带有一定政治性的嘛,所以( 官路逍遥 http://www.xlawen.org/kan/2109/ )
去夹林,有一个人必然要陪同,郑金萍。
在中午陪吃饭的时候,高厚松就把郑金萍叫到了酒桌上,当时她心里就乐颠了,但好在也经受了一些磨砺,表面上还能够掌控,并没有曝出火辣味,只是在散席安排房间休息的时候,她得了个空悄悄对潘宝山略带羞涩地说,还跟以前一样,还是他的人。
潘宝山听后不露声色,对郑金萍暗暗一笑,说一直都把她当成是他圈子里的人,没有见外,郑金萍闻听小小地一愣,不过马上就笑了,有潘宝山这话已经足够,现在她感兴趣甚至已经到了痴迷程度的是,升职和升级,有人在官场上提携或扶助,其重要程度是压倒一切的。
所以,原本在冯德锦当上市委秘书长以后,郑金萍曾又一度朝他靠拢,毕竟在松阳他很得势,但让她失落的是,已经不能近身,因为冯德锦对富祥界地之前曾经接触的人都开始疏远,尤其是女人,几乎是绝缘,这一点,冯德锦有自己的看法,到了新地方,他不想让知根知底的人盘踞在身边,特别是曾经多多少少有点关系的女人,他个个不理。
对此,郑金萍颇感遗憾,便开始琢磨如何跟潘宝山重新接头,以便得他的一些援手,让她没想到的是,潘宝山竟然意外惊喜地出现了,而且还要到夹林那个颇有渊源的地方调研曾经开展的项目,在郑金萍心里,她没忘记和潘宝山的那一次,虽然一直只字不提,但那是放在心里能兜底的东西,她看得很重。
那件事,潘宝山也没忘记,也不会忘记,他曾经很后悔当初怎就那么冲动,竟然把郑金萍给宽衣解带了,不过后悔归后悔,担心和害怕是没有的,因为当时事发突然,毫无遗留可抓,而且只是偶然一次,如果郑金萍敢拿出来说事,马上就能脸一翻,找个理由把她打成女疯子,但潘宝山并不想那么做,作为男人,各种担当都要有,即便是对郑金萍那样的女人,既然有过穿插,哪怕只一次,也不能吃干抹净跟没事人一样。
不过虽然要有担当,但旧事是不需要重提的,该怎么做自然会权衡,如果说是要提及旧事或忆起,和郑金萍之间的事还要使劲朝后放。
来到夹林,站在这块曾经懵懂的土地上,第一个让潘宝山深有触动的是妻子刘江燕。
当潘宝山和徐光放在高厚松的陪同下,来到夹林乡大院的时候,看到那老旧的院墙、大门头,还有院子中那一排溜青瓦房,潘宝山心里便莫名急颤动起来,这个院子,当初作为省委选调生过来时承载了多少梦想,而现在,梦想似乎正一步步实现。
“好啊。”潘宝山由衷地点着头,对殷勤在一旁的吴强道:“吴书记,这几年夹林乡发展不错,但乡党委、政府能坚守勤俭节约的作风和习惯,依旧趴在平房里办公,不搞什么阔大洋气的办公楼,这很好!”
“潘局长,夹林的发展,我一直强调要重民生、促发展,这是一贯的工作理念。”吴强很有眼色,忙应和道:“最近几年,夹林的发展依旧保持高昂奋进态势,但民生的改善、乡村环境的治理、新乡镇工程的推广建设以及乡镇产业发展升级等各个方面,急需的资金是很大的!”
“嗯,重视民生、促进发展,是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科学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潘宝山赞赏地看着吴强道,“这既关注发展的综合质量、又兼顾了发展的可持续性,很好,当然了,如此一来资金方面是要吃些紧,但这不要紧,因为这正是工作能力和价值的体现!”
“是啊潘局长。”吴强神色很庄重,“仅去年以来,乡街道路绿化亮化及配套工程就投入了一千两百多万元,新建村级垃圾收集站和农村改水改厕又用了一千多万元,发放农村低保补助金和五保老人供养补助金又是三四百万元,这些都是刚性支出,不可避免的!”
郑金萍是不会放过这种机会的,作为副县长、原乡党委书记,她觉得似乎更有发言权,于是上前两步,带着满脸虔诚的微笑,对潘宝山道:“潘局长,早在零一年前后,全国曾兴起改善乡镇办公条件、引领小城镇建设热潮,很多乡镇建起了办公大楼,当时你也在夹林,是了解情况的,我们夹林没有赶那波热潮,除了当时考虑到经济条件制约,不能为了面子问题而让财政受累,另外,关键是我们还意识到,在平房办公,能方便群众上门,群众进出时,也不会有进‘衙门’的感觉!”
“不错,当时确实是这么个情况。”潘宝山道,“现在看来真是难能可贵,而且最可贵的是后来的领导班子能有这么高度一致的观念,把这么务实的工作状态给一贯保持了下来!”
在众多的媒体记者当中,张道飞的新闻敏感最强,也最活跃,马上就此话题展开了采访,问吴强一些具体的情况。
潘宝山看在了眼里,主动上前跟张道飞交流,说夹林乡多少年来不改善办公条件,而是把财力用于民生和发展上,是以不变的为人民服务理念,谋求人民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巨变,要好好写一写,争取树立个典型。
潘宝山的话音一落,吴强立刻带头鼓掌,引起掌声一片。
潘宝山微微一笑,立马压压手,说到夹林来也算是故地重游,既然来了,就转一转,看一看。
大院东北角,还是三层小宿舍楼还在,只是外墙当初清新的涂料已看不到影子了。
这座小楼里的故事很多,像观摩二楼女性内衣到后来打赌的笑事,现在咂摸起来似乎带着一种陈年老酒的香味,还有和王韬、老王一起在宿舍的日子,尤其是在是在这初冬的季节,想起来心中竟然还升腾起些许温暖。
当然,让潘宝山记忆最深刻的是刘江燕,曾经的一幕幕不断浮现在眼前,恍如昨日,他忘不了那些个夜晚,偷偷溜进刘江燕的宿舍,那是怎样一种带着强盗的幸福而又甜蜜的心情。
“潘局长,这里你应该很熟悉吧。”郑金萍又热乎地开口了。
潘宝山一扭头,看到笑嘻嘻的郑金萍一脸讨好的神态,想到以前在夹林之初她自高傲气的样子,两下一对比,反差巨大,一瞬间,突然对她有了股强烈的骑服欲,
第四百零八章还没老
不过这股邪欲很快就消了下去。
潘宝山一行来到了循环农业高效产业园,美味菇业公司的菌类种植区虽然又有扩建,但还保留着之前的设施,包括邓如美曾经的办公室,那里也有太多的无法忘记的往事。
脑海中邓如美的浮现,将郑金萍的一切驱赶得无影无踪,潘宝山一直认为,生活上有刘江燕是他的万幸,而作为合作伙伴,邓如美无疑是不二人选,能让他碰到也实在是幸运之极,当然,还有那个方面的事,也是不可替代的。
环视一圈菌类种植区的场面,潘宝山一声长叹,感慨万千。
“潘局长,你当初主张的菌类种植项目真是太好了。”吴强不失时机地上前说道,“现在形势发展很好,邓老板偶尔会过来一趟,我跟她说赶上好时候了,应该放大点步子!”
“看准苗头是要果断出手,适当扩大规模。”潘宝山指着不远处的施工现场问,“那边是不是也扩建成了菌类种植区!”
“是。”吴强道,“也是邓老板的,三期工程,现代化的钢结构标准菇房,建成之后,马上还要上几台脉动抽真空高压灭菌器,那时蘑菇的成品产量将会翻倍!”
“那是不错。”潘宝山抬眼又看了看,道:“肉禽肉畜养殖业看来是萎缩了,三期工程占用的是它们区的面积!”
“肉禽肉畜养殖没发展起来,关键是缺少投入后续没跟上,缺乏后劲。”吴强道,“现在只有菌类种植和蔬菜种植了!”
“蔬菜种植如何。”潘宝山转过身向蔬菜区域望去,“大棚似乎增加了不少!”
“这几年种植面积有所增加,但也面临一个难题,丰产不丰收啊。”吴强道,“销路是个问题!”
“原先的合作社呢。”潘宝山问,“不是由它来负责销售的么!”
“合作社还有,但发挥的作用不是太大,没有人扑在上面了。”吴强道,“因为外运成本有点高,折合一算,与在本地零零散散销售的收入也差不多,菜农的兴致也不高!”
“零星销售,利润不高吧!”
“不高,保本可以,但赚不了多少钱。”吴强摇着头道,“所以不少菜农开始动摇了,打算转行,针对这个问题,乡里已经开始筹划,看看还得鼓励、支持把合作社给运作起来,总比各家游击队似地单打独斗要好!”
“让合作社联系就近销售呢,不跑远路,适当降低运输成本。”潘宝山道,“市里的农贸市场是个不错选择嘛!”
“太小了,而且分散。”吴强道,“市里有好几个农贸市场,大车拉过去要来回倒腾,消耗也大,小车分头运过去,单体的量上不去,成本也就相对高了!”
“咱们松阳市在农贸方面还可以,如果有个大型的四季蔬菜批发中心就好了,到时不只是各个县区的蔬菜种植户可以长期、稳定供货,还可以广辟货源,让外地的蔬菜也进来,形成了一个大的区域性的蔬菜集散地,那样可能就会好很多。”潘宝山道。
“那是肯定的了,潘局长,我们做过调查,在夹林的带动下,仅仅是本县就有十几个蔬菜基地了,年产量大得很,而且品种也够丰富。”吴强道,“差不多都是大棚菜,季节性的大都不缺!”
此时,高厚松也附和过来,“潘局长,富祥的蔬菜种植在松阳县区中是有名望的,已经把其他县区带动起来了,毫不夸张地说,全市的产量供应本地需求绝对不成问题,就像你说的,如果咱们市真是要建一个大型蔬菜批发中心,肯定能影响到周边甚至其他蔬菜高产的省市,完全可以做成大区域性的蔬菜集散地!”
“现在市里的那帮人怎么会关心这些。”一旁的徐光放叹笑着跟上话,“搞这些项目能有多大意思,哪里比得上搞城建,动一动就是上亿、十几亿甚至是几十亿,那样折腾起来多有分量!”
潘宝山看了看围在旁边的媒体记者,呵呵一笑,对徐光放道:“徐主席,那些就不说了,领导的思路总有差异嘛,走,再去看看观光农业,当初我可是想连点成线、连线成面的,不知道有没有变化!”
“潘局长,大的变化不怎么有,但局面保持得很好。”郑金萍总不甘寂寞,踊跃发言,“有现代农业示范区这个大龙头,观光农业这一项目就有强力支撑,其中像斜沟村的庭院种植、大陡岭村的特色林果种植等兼具观赏和经济效益的项目,都是亮点,至于金银花种植和中药材综合种植两个基地,配合着丘陵风光,更是城里人下乡的观赏游玩好去处!”
“那这么说还可以嘛。”潘宝山笑道,“利用旧水库搞亲水项目有没有动作,水的灵性是无可替代的,一个旅游观光系统,如果缺少水趣这一环节,是个很大缺陷!”
提到这一点,吴强一缩脖子,不过马上就壮起了底气,“潘局长,前几年有些关系没理顺,进展不大,现在各方面条件都已具备,下一步马上就进行规划设计招标!”
“哦。”潘宝山明白是怎么回事,笑道:“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也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如果经济条件不够,也不能硬上,那样就容易成硬伤!”
“如果是资金问题,县里会想办法进行一定的扶持。”高厚松立马答话,“吴强,等规划做好了报个预算,看看有多少缺口!”
“那可就太好了高书记。”吴强喜出望外,“乡里一定会在第一时间把预算做出来,到时呈给您过目!”
“呵,这下事情该好办了。”徐光放笑了起来,对高厚松道:“高书记,乡里抓紧,你这边也不能丢松啊!”
“徐主席,你是老领导,今天话都当着你的面说了,哪能不当回事。”高厚松笑道,“而且潘局长也亲自点了题,绝对是要推行下去的!”
说说笑笑,场面很好看。
吴强提出来去乡街看看新乡镇还有大陡岭新村的建设,这是潘宝山感兴趣的,吴强能抓住要点。
夹林的新乡镇建设一直没落下,现在的街区已和以前截然不同。
“嚯,要是事先不说,猛然把我放到这里来,还真不敢相信这就是夹林。”潘宝山看到出了如此成果很高兴,问吴强道:“吴书记,这几年投入不少吧!”
“采用市场化运作,政府投入得不多。”吴强道,“事实证明,已经实现了双赢!”
“那很好。”潘宝山点点头,“不过有个倾向要注意,凡事市场化运作的东西,难免会与民争利,对民众基层的影响和刺激可能会大一些,容易引起社会情绪,这个要加以疏导和引导!”
“潘局长,这方面乡里一直是高度警惕的,维稳是根本,一切涉及稳定的事情,我们都解决得很好。”吴强道。
“嗯。”潘宝山点着头,抬眼深望夹林乡街,街上行人百态,有步履匆匆,也有悠闲踱步,潘宝山觉得这很有生活气息,是早年工作时所熟识的,留在记忆深处,偶尔泛出来,难免思绪交织。
“潘局长,再去看看新村建设吧。”高厚松看了看时间,已经三点半多了,如果不抓点紧,回富祥就有点晚了,车子不能太快,还要一两个钟头时间。
“好,去看看。”潘宝山应声道,“新农村建设,大陡岭新村是个典范,想当初一个零散混乱的村子,变成现在这模样,而且运转状况还很好,不能不说是个巨大的成功!”
“有对比才能见效果。”吴强道,“只不过现在大陡岭村的旧址已经看不到任何痕迹了,都变成了良田,等会我们要经过那里,可以停下来看看!”
众人各自上车,徐徐前行,往大陡岭新村而去。
大陡岭村,在潘宝山脑海中印象深刻,下村几次的场景都清晰地记得。
记忆点除了王三奎,更有蒋春雨,这个想起来遥远却又近在咫尺的女人,尤其是那个夜晚,当时他要到县农业局去,各个村支书都要请客安排不开,便让王三奎在村部支个场子一锅烩,那场酒喝得痛快,中途出来撒尿,蒋春雨跟了出来,从后面抱住他说她就是早熟的麦子,让他收了。
就是那么个内敛的姑娘,显露出的热烈奔放简直让人无法抗拒,之后的一段时期,每每想起蒋春雨,潘宝山总要在下嘴唇咬出几个牙印,可再后来,由于忙着官场上的勾斗,竟然要把她给忘了,但再再后来,到了省广电局,她竟然天意般又出现了,而且伸手可触,不过也就在那个时候,潘宝山竟然察觉到自己在那个方面缺少强烈的需求,无论是通电话还是见面坐在一起吃饭,他的**没有熊熊燃烧起来。
开始的时候,潘宝山以为自己老了,荷尔蒙分泌已经不足量,但现在发觉不是,可能那会刚到新的环境,要面临挑战,而且在工作上野心十足,对异性的关注和需求并不高。
此时的潘宝山,坐在车里翘起了二郎腿,以挤压不断膨胀的那根海绵体,既是抑制,也是种快感。
潘宝山竟然想,明天回局里后就把蒋春雨叫到办公室,深入地交流一下,
第四百零九章不要勉强她
念想太多,行动就变得缺少意义,去大陡岭新村看农村环境改善也就形式而形式了,刚好,高厚松又催促得紧尽量早点回富祥县城,不能天黑才赶到,潘宝山便早早地结束了所谓的调研,与徐光放在高厚松的陪同下一起回县城。
此时,潘宝山便开始准备要转入正题,探探冯德锦在富祥的口风,是不是可以撬动了,不过略一思索,他就拍起了大腿,怨自己一时看不清形势瞎忙活一场,在富祥撬动冯德锦,怎么可能,别说是富祥了,现在松阳也可以说是他冯德锦的天下,有严景标做后盾,几乎就没有摆不平的事。
当然也有一种可能,就是抓住某些个得力的事情,直接向省里反映,或者再朝上捅,那样的可能性会有一些,不过还有一点,在省里,仍需要穿过段高航和万少泉的封锁线,他们在严景标的请求下可能会出手相救,但也不一定,如果事情真是要闹大了,谁都不想惹一手腥气。
现在的关键,是看富祥这边和冯德锦有过合作的人,会不会揭竿而起。
到了县城,在县委招待所最大最豪华的包间坐下,潘宝山试探着问高厚松,说冯德锦当初在富祥留下了不少水深湍急的摊子,有没有人把难题转嫁到他头上的,很多涉公的事都是上任不找找当任嘛。
高厚松听了一摇头,说道:“冯德锦在富祥是折腾得不轻,但他比较注重扫尾,该断的都决然斩断联系,绝不来往,不留瓜葛,至于那些联系深切没法断绝的,干脆就抓得更紧,像一些被他喝过血的,他就很注意通过这样或那样的手段给人家补血,总得来说,富祥这边的摊子,冯德锦守得不错!”
这话听得潘宝山很失望,也就是说,想从富祥这边掀冯德锦的老底,很难,不过这个结果也在预料之中,有一定的接受心理准备。
“冯德锦是很老道的。”潘宝山笑了笑,“搁在一般人来说,在富祥的屁股擦不干净!”
“就是啊,要不怎么能一路高升呢。”高厚松说完仰头一笑,对潘宝山道:“不过说到一路高升,冯德锦跟你还没法比!”
“我这算什么呢,无非是运气好而已。”潘宝山笑了笑,话题到此也就自然从冯德锦身上移开,“高书记,富祥是重点县呐,是不是该考虑一下进个常委!”
“嗳,那事不敢想。”高厚松笑道,“本来到富祥任县委书记的事都没想过,完全是个意外!”
“生活有时就是由意外不断推动的。”潘宝山笑道,“关键是要敢想!”
“不想了。”高厚松笑道,“现在的市委班子,跟他们相处可能会比较艰难。”高厚松之所以如此大胆放言对松阳现任领导班子的不满,是因为在潘宝山面前。
潘宝山呵地一笑,“任何时候,改变不了环境就改变自己嘛!”
高厚松把这当成是潘宝山对他的试探,丝毫不松口,“呵呵,潘局长,如果说要改变自己,那也得等领导班子换换血啊!”
潘宝山一听笑了,刚要接话下去,这时,张道飞凑了过来,说打搅一下,就夹林平房办公的报道选题,要采访一下高书记,请他点睛几句。
高厚松连忙打了手势,要张道飞先采访下潘宝山,要他先点评几句。
潘宝山当然不会接受采访,这种事他说不上什么,也不方便说,高厚松见潘宝山真无此意,也就不勉强,便自己向张道飞介绍了几句,加了点评价。
高厚松说的都是场面套话,不实用,但用在新闻报道里却非常合适。
张道飞采访结束后,潘宝山对他招了招手,要和他聊几句,和张道飞也算是老熟人了,不管什么时候,见这面只要条件允许,总得私下说上几句,否则会有眼大不理人的闲说,况且,当初离开富祥时,张道飞还专门摆了一桌,让江楠做中间人邀请到场,还送了玉饰,鉴于如此关系,怎么也得表示出来点与他的关系不一般。
“张站长,在松阳这边,工作开展得还可以吧。”潘宝山的问话带着关切,虽然年龄比张道飞还小一点,但毕竟高度是有的。
“潘部长,蒙您关心,马马虎虎还可以吧。”张道飞习惯喊潘宝山部长头衔,因为那更直管。
“什么叫马马马虎虎。”潘宝山笑道,“看来是有一定难处,想换换位置,回本部。”潘宝山这么说有一定把握,以他的身份,到《瑞东日报》打个招呼,调换个中层干部的职位,并不是什么难事。
张道飞有数,知道潘宝山能帮他,所以也就不再遮掩,“潘部长,我在下面记者站闲散惯了,回本部怕是还不适应,但在松阳确实有点呆不住,大的宣传、舆论环境不尽如人意,开展起工作来的确有种举步维艰的感觉!”
“想换个城市,应该没问题。”潘宝山也不绕弯子,问道:“想到哪里!”
“友同吧。”张道飞笑着说,“刚好邵卓出也在哪里,跟他一个日报一个晚报,碰个班子感觉很不错!”
“哦,可以。”潘宝山点了点头,“说到邵卓出,他现在还可以吧!”
“还是老样子。”张道飞道,“跟以前没有变化!”
“没变化。”潘宝山小小地一惊,“一点变化都没有!”
“没有!”
“哦。”潘宝山面色凝重地一点头,心中腾起一股怨气来,看来找了单梁一趟并不管用,他也太不给面子了,跟他说的话,竟然成了耳边风。
张道飞察觉到潘宝山脸色有点不对劲,也就不再说下去,找了个借口离开。
潘宝山颇有一番暗叹,今天来松阳可以说是诸事不顺,到广电局不顺,到富祥探冯德锦的底子不顺,聊起邵卓出来还是不顺,当然,安慰也是有的,就是在夹林时翻出了记忆中的段段回忆,还算是有所得。
很快,开始推杯换盏,潘宝山只是场面应付,对前来敬酒的人都笑容和蔼,礼敬到位,不过事后,他几乎记不得都有谁站到过面前。
八点半的时候,索然无味的酒席结束,算是正常的公务接待时点,酒宴之后,节目也是有的,起码松松骨,小歇一阵散散酒气,但没人参加,潘宝山急着回家,徐光放也要早点回市里,高厚松只好作罢,本来也就没指望着两个人能出场,只是作为礼节的一部分,报一下而已。
寒暄一阵,挥手作别,各自离去。
因为之前有电话说要回来,潘宝山回到家时,刘江燕还没睡,刘海燕已经进了自己房间了,带着孩子。
潘宝山洗漱上床,和刘江燕谈心。
自从刘江燕说她患上性冷淡且还犯恶心之后,潘宝山和她在床上都以谈心代替那方面的交流,不过今天很意外,潘宝山讲到下午在夹林看到三层小宿舍楼触景生情,想到了以前的那些个夜晚时,刘江燕竟然伸手摸捉住了他的下体。
刘江燕的这个举动让潘宝山着实吃惊,他倔强地把手伸进她的衬裤,勾开内裤腰,探了进去,瞬间就惊诧于刘江燕的一片潮湿、温润了。
“哟,很奇怪啊。”潘宝山吸着冷气,手下一撮动,已经开始打滑,于是“嘿”地一笑,“今天怎么想了!”
“也不想,但男人总是有需求的嘛,时间长了总得泄一下,做妻子的有义务啊。”刘江燕几乎是像蚊子一样哼哼着说。
“也不犯恶心了。”潘宝山手脚并用,踢拽刘江燕的衬裤。
“今天还行,不恶心。”刘江燕声音轻得只有把耳朵贴到嘴唇上才能听得到。
潘宝山“呼”地一声把刘江燕压在了身下,探路而进。
“江燕,之前你都是装的吧。”潘宝山挺进了几下,停下来问。
“装。”刘江燕明显是慌乱了,“我,我装什么!”
“性冷淡啊,还说什么会犯恶心。”潘宝山又开始动了,抬压了几下屁股,“这么多水,说明你也是想的!”
“我,我不想啊……”刘江燕嘴上这么支支吾吾地说,但身体却不自觉地迎合着。
黑暗中,潘宝山歪着嘴笑了,并不再说话。
此时,行动高于一切。
一切归于平静之后,潘宝山才又开口谈及此事,这个时候,刘江燕已经不再回答装不装了,只是说不知怎的就好了,她已经意识到,刚才做事的时候,身体语言已经说明了一切。
“可能心理上的毛病就是如此吧,来无影去无踪,不知不觉的。”刘江燕边说边压住潘宝山要开灯的手。
“嗯,应该是的。”潘宝山无声地笑了,他相信,如果开了灯,肯定能看到刘江燕通红通红的脸。
潘宝山也明白刘江燕为什么要装,但这事不需要说出来,在沉默中开始,也在沉默中结束,最好。
但刘江燕是做不到安然的,她的心情有说不清的复杂,许这需要一段时间的独自净化才能回归自然。
第二天早上,刘海燕发现刘江燕神态有点不对,等去厨房的时候,她悄悄问是不是和潘宝山吵嘴了,刘江燕笑着摇摇头,说怎么可能吵架,是昨夜睡得太迟,没养好精神。
刘海燕是不知情的,又见潘宝山春风满面,略一思索,便暗暗一皱眉,摇了摇头默叹一声。
潘宝山出门时,刘海燕说等她一下。
“小潘,有些事江燕做不来。”走下楼梯,刘海燕对潘宝山有些欲言又止,“你,你就不要勉强她吧!”
“嗯。”潘宝山没有反应过来,疑惑地看着刘海燕。
“你看,江燕今天早上起来的精神很不好。”刘海燕不好说得太直接,但见潘宝山还很迷糊,只好说道:“夜里不能折腾她犯恶心!”
“哦。”潘宝山这下算是明白了过来,歪头一笑,不过他不想说太多,“大姐我知道了,你放心吧,没事的!”
“当然,有些情况也有情可原,毕竟你是正常的。”刘海燕抿了抿嘴唇,似乎是经过深思熟虑后才作出决定,道:“这样吧,下次你回松阳的时候,先给我打个电话。”
第四百一十章有必要
潘宝山听了刘海燕的话,头皮一阵接一阵地发紧,他不明白刘海燕是什么意思,但好像又很明白。
理所当然,接下来潘宝山的心好一阵狂跳,这里面有种莫名的骚动,似乎还有种切切思盼。
就在恍然间有些不知所措时,手机响了,潘宝山立马回过神来。
接通来电,盖茂在电话那头毕恭毕敬地说,现在电视、电影申报评奖工作启动了,是不是需要到相关单位去鼓鼓劲加加油,象征性地强调几句,这是历年来的惯例,潘宝山当即就答应下来,说马上就动身回双临,让盖茂先准备一下,下午就行动,下去转转。
对广电局来说,每年积极组织下属或非属但又有业务指导关系的单位,申报参评一系列与播音、电视还有电影相关的评奖活动,也是职责所在,这方面,最后取得的成绩,也算作是局里的工作成效,这个潘宝山从一开始就知道,所以对此很上心。
接近中午的时候,潘宝山回到了省城,稍微歇息了一下,查了点资料,然后便用午餐。
下午两点,潘宝山午休后准时起床,叫上盖茂一起,先去省广电总台考察。
作为直属事业单位,广电台拿广电局一直是高高在上,台长朱易早已接到了盖茂的通知,准备做得很足,上一次,邝同舟陪潘宝山到广电信息网络公司视察,他已经直接或间接地领教过了,当然要毫无例外地重视起来。
朱易提前十分钟就到广电楼一楼大厅内等候了,还带着一大帮人,他担心潘宝山提前到来,迎接不及会显得礼数不到。
朱易的热情和恭谨让潘宝山感到了什么叫优越,跟到松阳广电局相比,简直是天上地下。
“朱台长,眼下各大电视节就要相继举办评选活动了,我们瑞东省的广电文化向来是很出成果的,我看今年也不能落后,要积极发动各部门、各单位参与进来,汇聚一批高质量、高看点的电视节目和地产电视剧,踊跃参加各大节参评。”潘宝山甚至都不用开场白,直接说事,“金鹰电视艺术节的影响力是不可忽视的,要争取在上面打出一定的名气来!”
“潘局长,我们台已经做好了准备,除了金鹰电视艺术节,还有上海电视节和北京国际电视节,都是我们参战的阵地。”朱易满脸带笑,“而且抱着必胜的信心!”
“嗯,有准备就有实力、有目标就有动力,我相信在朱台长的组织领导下,应该能取得不错的成绩,当然了,这其中可能还需要一定的沟通,像主办单位、协办单位,尤其是评委们,和他们之间要多多走动走动,通通气还是必要的。”潘宝山说得有点露,但很实在,他觉得这个时候没必要做架势谈高调,直奔中心主题也许更好,尤其是对朱易这样的人,可能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的确,朱易听潘宝山这么直接就谈到了台面下的事,不但不觉得俗气,而且顿时还觉得他身上似乎带有一种不可逆转的意志力,作为领导,这是难能可贵的,因为它可以转化成强大的执行力。
“潘局长,这方面我们台一直很注意,每年都花费不少精力投在上面。”朱易干脆也不摆调子了,以前,局领导过来都是唱一通高调,作为回应,他只有罗列些空洞的言辞,并且还会豪情万丈地表态,要在哪些个方面取得怎样的成绩,而现在,面对潘宝山,似乎都不需要了。
“哦,那就好。”潘宝山点点头,“根据以前的情况看,效果还可以吧!”
“起码是说得过去的。”朱易道,“主办单位有个权衡,总体上会注重平衡,每年各个评奖几乎是家家有份,只是具体的奖项会轮流换,今年这个,明年那个,不会落空!”
“随大流也行,但万万不能落后。”潘宝山道,“当然了,如果能稍微向前半个身位,那就做到突出了,更好!”
“潘局长,其实要想做出令人刮目的成绩也不是不可能,但投入和产出比可能就达不到效益最大化了。”朱易道,“到现在为止,好像没有哪家电视台那么疯狂过!”
“那咱们瑞东也不要做出头鸟。”潘宝山道,“保持一个平稳的水平也不错,一切要以‘稳’字当头嘛!”
“是,潘局长的指示一定照办。”朱易点头一笑,“对了,以往每年九月份评出的金话筒奖,今年可能要提前,大概在三月份就要启动!”
“嚯,那得早点做准备,要上上紧。”潘宝山道,“金话筒奖是中国播音主持界的最高等级大奖,是广电总局上报中宣部批准的,含金量很高!”
“是的潘局长,这个奖项对于地方台来说,就像是业界的诺贝尔奖,分量之重可想而知,但竞争之激烈也很显然。”朱易道,“地方台想得到那奖项,极其不易!”
“这种播音主持界的唯一全国性奖项,获得提名奖也很重要嘛。”潘宝山道,“总之,这个事情你跟广播电台方面要商量一下,选准在播音、主持方面有竞争潜力的选手,做好报评工作!”
“潘局长你放心,前期工作肯定会做足的。”朱易道,“包括后期工作也能跟上,与主办单位始终都保持着一定的联络!”
“看来你们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惯性做法,很好。”潘宝山给予了肯定,“有理由相信,今年依旧会取得不俗的成绩,!”
“谢谢潘局长鼓励,我们绝对会拼尽全力的。”朱易到此时悄悄松了口气,开始他一直担心潘宝山会压什么硬性指标。
“嗯,很多时候,做事的态度比力度要重要得多。”潘宝山看着朱易,“所以嘛,你一定要带头重视起来!”
面对潘宝山直射过来的不可捉摸的眼光,朱易惶惶然点点头,他觉得这话一语双关,还有另外一层意思。
很快,潘宝山就结束了考察,准备离开广电总台,虽然朱易极力挽留用个晚餐,但他还是拒绝了,说吃饭的机会还是留到下一次,朱易点点头,说既然潘局长实在有事,也只好下次再了,那样也很好,因为只要有机会,就一直有希望嘛。
潘宝山听了这话呵呵地笑了,抬手看了看手表,道:“这样吧,我马上要去省电影公司去,现在时间还早,如果条件许可,晚上我尽量回台里用餐!”
“好好好,潘局长,那我就备足马力候着了。”在朱易看来,这是相当给面子的。
“嗬,既然朱台长如此盛情,那就说定了,晚上我一定过来。”潘宝山笑道,“刚好再谈谈金话筒奖的主办单位,中国广播电视协会那边还是要重视到位的,他们的能量挺足,虽然在主奖项上不太好左右事态,但在提名奖上还有一定的发言权!”
“潘局长,没想到你对方方面面的事也都那么了解啊。”朱易略显含蓄地笑了。
“随便说说。”潘宝山豁然一笑,“好了,就先谈到这里吧!”
“潘局长,您先忙。”朱易身子再次一侧,做了个请的姿势。
潘宝山点头一笑,大步流星地向外走去。
离开广电总台,前往省电影公司。
上车前,盖茂主动要求和潘宝山同坐一车,说有点情况要说一下,这个时候,盖茂觉得是向潘宝山示好的机会。
“潘局,省电影公司的老总衡建齐不是个凡人。”盖茂上车后,稍微平稳了气息,道:“有点小傲气!”
“他有什么背景。”潘宝山问道,“人事方面的!”
“人事方面的倒没有,主要是专业上过硬,在瑞东来说,从业务上讲确确实实是无出其右。”盖茂道,“公认的!”
“哦,也就是说,能力超强。”潘宝山略一点头,“恃才而傲也可以理解,跟省网公司老总邝同舟相比,傲气如何!”
“衡建齐的傲跟邝同舟不一样,邝同舟是傲在外表,衡建齐是傲在内里,骨子里,有一种舍我其谁的自负。”盖茂很认真地说道,“说白了,就是程序上的礼节丝毫不会差,但明显能看出来,热情度不够!”
“哦,知道了。”潘宝山微微一点头,闭上了眼睛。
平心而论,潘宝山对这样的所谓专业型人才还是比较钦佩的,毕竟是有真本事,不是靠拍马溜须耍嘴皮子上去的,也还总有正规意义上的可取之处。
到了电影公司,衡建齐已然在楼下等候,环节安排得果真是到位,但如同盖茂所言,热情度是跟不上的。
“潘局长,欢迎。”衡建齐点头微笑,上前握手。
握过手后,衡建齐平摆着手臂,请潘宝山上楼道会议室坐坐,无论是进电梯还是出电梯,包括进会议室,每一个环节,衡建齐都面带浅浅的笑,但一眼就能看出来,一切都是程序化的,笑得深度不够,如蜻蜓点水,做的只是个形式。
对这样的人,潘宝山知道不能硬扳,那只会起反作用,行之有效的,是不动声色,做出点实绩来证明自己也是实力派,不是泛泛庸官,那样才能让衡建齐打心底里服气。
不过潘宝山突然又冒出一个想法,觉得也无所谓,为什么要让衡建齐服气,用得着。
但这个想法很快就被忽略了,人难免会争强好胜,尤其是在盖茂事先“爆料”的前提下,潘宝山觉得有必要让衡建齐服气,起码对盖茂来说,是一种正面、积极的影响,
第四百一十一章分工比赛
电影公司的会议室布置得一般,这说明衡建齐并不重视官位上的面子问题,比较注重实惠,这从会议桌上摆放的果盘就能看得出来,杨桃、芒果和新鲜的椰子,都令人刮目相看,在瑞东,这个季节能吃上如此品类的热带水果,还是很不一般的。
“潘局长,您到瑞东宣传、广电系统也有段时间了,今天能抽空到电影公司来指导工作,我代表公司全体员工表示热烈欢迎。”衡建齐像背课文一样,机械地说着开场白,面部表情不是很丰富。
“衡总不用客气,今天我过来可能也就是看个热闹,毕竟在电影方面你是专家。”潘宝山笑道,“但热闹看归看,免不了要说几句!”
“潘局长你谦虚了。”衡建齐脸皮一抖,笑道:“有什么指示尽管说!”
“今年电影各大奖项评审延迟的延迟,提前的提前,现在都赶到一块了,所以在报评上可能要忙碌一些,但成果收获也是有叠加效应的。”潘宝山道,“与往年相比,可能会更具轰动效应,容易出彩,所以希望公司能优中选精,拿出一批优秀的影片送评!”
“百花齐放是很好,但齐头并进也许并不太现实,不知道潘局长在参评类别上有没有重点,那样也好有的放矢,可能命中率要高一些。”衡建齐很认真地向潘宝山征求意见。
对话听上去很自然,不过实际上却有暗流,潘宝山明白,衡建齐这是不知不觉中给他出了个考题,对几大电影奖项有没有了解。
“类别。”潘宝山略一皱眉,道:“如果是从向省委省政府报喜、邀功的角度看,当然是要以华表奖为重点了,华表奖的前身是文化部优秀影片奖,一般来说,是被看成我国电影界的最高荣誉奖,毕竟是带有一定政治性的嘛,所以( 官路逍遥 http://www.xlawen.org/kan/21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