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新辣文小说网 > 辣文小说 > 官路逍遥 > 官路逍遥 第 105 部分阅读

第 105 部分阅读

    无形中就有了一定的高度,不过,如果仅仅是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说,我倒是看中大众电影百花奖,那是群众性的,代表着群众的观点,所以才会又叫群众奖,但是,对于像衡总这样的专业人士来说,或许看重的应该是金鸡奖,那是专业性评选最高奖次了,评委都是电影专家,是名符其实的专家奖啊,当然了,还有什么金马奖、金像奖之类,那些就不说了!”

    “呵呵。”衡建齐听潘宝山这么一说笑了,“听潘局长这么条理清晰地一讲,看来今年真是要齐头并进争取优异成绩了!”

    “嚄,你的意思,开始以为我是眉毛胡子一把抓。”潘宝山笑了起来。

    “没,没那个意思。”衡建齐扶了扶眼镜,“潘局长,反正我尽量努力吧!”

    “衡总,要说工作,其实不是哪一个人的事,绝大多数时候,需要大家共同努力。”潘宝山道,“刚才我具体说的三个奖项,是三个不同方向,以往都是由你们公司全揽的,但其实完全是可以分开来落实的!”

    “嗯,那最好,可以集中精力把事情办妥。”衡建齐点头道,“潘局长,按照程序,报审送评的影片,我们省广电局是第一道卡,到时公司会同地方公司,群策群力,针对不同奖项选送足量的影片,供局里初步甄选!”

    “嗯,有政治意义的,报评华表奖,上座率高的,报百花奖,有专业水准的,哪怕是小众的,没准也很有竞争力,可以报金鸡奖。”潘宝山道:“当然,这些话在你面前其实用不着强调,但我所要表达的意思是,在分工上的明确性,像金鸡奖这种专业水准较强的奖项,也只有衡总带队去争取了,因为单从奖项上来说,包括最佳剪辑、最佳置景等比较冷门的奖项,就多达二十个,一般人甚至都不知道怎么去报,而且,在评选时跟评委专家的沟通交流,也是个问题,不是业内人士可能根本就说不上什么!”

    “潘局长,你的意思是,华表奖和百花奖的报评,初审之后就由局里跟踪。”衡建齐道,“我们公司可以撒手了!”

    “对,你们电影公司好好把准金鸡奖就可以了。”潘宝山回答得很干脆、很肯定。

    盖茂忍不住多看了潘宝山两眼,以前所有的电影奖项,在局里初审之后,接下去的所有报评具体事宜,都是由省电影公司负责的。

    潘宝山感觉到了盖茂的眼光,扭头看了过去,问道:“盖主任,有什么要说的!”

    “没有。”盖茂立刻摇了摇头。

    “嗯。”潘宝山一点头,又对衡建齐道:“衡总呢,还有没有要说的!”

    “也没有!”

    “那好,今天就谈到这里,具体的操作,到时由局党组成员、办公室主任盖茂同志与你们接洽。”潘宝山指指盖茂,说完站起身来。

    “潘局长,这都快下班了,不如再聊一会,刚好留下来吃个晚饭吧。”衡建齐发出了邀请。

    “晚饭就不在这吃了,马上到别的地方还有事情。”潘宝山毫不犹豫地拒绝。

    衡建齐也不硬留,又客气了一句便作罢,一副波澜不惊的神态,其实,此刻在心里,他还是有颇多想法的,这个年轻的局长一过来就下挑战书,是针对他,还是真的想出成绩或者风头。

    说是挑战书,其实就是比赛影片评奖,看各自个负责的奖项能不能结果子。

    潘宝山确实也是这么想的,让电影公司负责金鸡奖,剩下的华表奖和百花奖由广电局操作,比学赶超嘛。

    衡建齐是领会到潘宝山的意图了,盖茂没有,潘宝山也不跟他多解释,有时候,给下属指派工作只需要告诉如何去做,没必要解释为何去做。

    离开电影公司,时候还早,现在就去广电总台还有点太提前,潘宝山决定先回局里,刚好得落实一下昨天在松阳调研视察的相关事宜。

    俗话说大事不急小事挤,这次回松阳,冯德锦斜里冲出,陡然间成了大事,但是一时把不准就不能着急,相反,有些稳操胜券的小打小闹,还是要抓抓的,就像对待丁方芳,不能让她安闲了,况且,利用丁方芳的事,还可以反过来牵压下辛安雪和万军。

    “盖主任,让辛安雪到我办公室来一下。”潘宝山不直接打电话给辛安雪,而是让盖茂通知她来面见,是想显示他的随意态度。

    辛安雪接到盖茂的电话,听后虽然有所不悦,却也没法子。

    “潘局长,什么事。”辛安雪敲开潘宝山的门,仰着头径自进去,也不征询需不需要关门。

    “辛书记坐。”潘宝山很客气。

    “不用!”

    “那就随你了。”潘宝山淡然一笑,道:“前几天省发改委万军不是来调研有线电视收费情况嘛,昨天我到松阳了解了下,问题还是比较严重的,对特殊人群的初装费优惠上,大面积没有执行,可以说就是截留,你是分管那块工作的,有关查办、督促整改事宜要认起真来,要通过对松阳错误做法的惩戒,起到杀一儆百的作用!”

    不管愿不愿意,领导交办的事,一般情况下没有理由拒绝,辛安雪一时找不到什么回绝的借口,只有答应下来,不过她心里却有着另外一番打算:任务是接了下来,但怎么做就是她的事了。

    这一点,潘宝山也有所料,所以在辛安雪离开之前又强调了一句:“一周之内,我要见到有关处理的报告材料!”

    “……”辛安雪一时语顿,“我争取完成任务吧!”

    辛安雪说这话,潜台词就是完不成任务,潘宝山知道,但现在绝不多说一句,等有了事实再捏巴,让她坐不稳,软鞭子就需要这样抽,看似不紧不慢,但时不时来一下,日子一久就见效。

    辛安雪不甘心地走了,潘宝山对着她的背影哼了一声,这一刻,他突然觉得有句话还真是鞭辟入里到骨髓里去了: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其乐无穷,放开去看,针对严景标和冯德锦的战斗,虽然具有长期性、艰巨性,但乐在其中,而且有的是办法,十六字方针:敌进我退,敌退我追,敌驻我扰,敌疲我打。

    “我党我军,就是这么取得全国最后胜利的,我自己,也一样。”潘宝山喟然一笑,躺在椅背上晃悠起来,这种自得、自乐又带着些许自嘲的闲散,他颇为享受。

    没多会,盖茂来了,问答应到广电总台吃饭的,还去不去。

    “去,怎么不去。”潘宝山直起身子,“岂能言而无信,走吧!”

    “好的,那我先跟朱易说一声,让他有个准备。”盖茂步子有点急,边退边掏出手机。

    “盖主任,把罗祥通也叫上,他这个影视管理处处长在关键时刻要顶上去,报评的工作,他要出死力的。”潘宝山说这话,颇有点意气风发。

    “好,马上我就通知。”盖茂的回答总是很脆响。

    五分钟后,集合出发。

    朱易的饭局就设在广电总台的食堂。

    这已是共识了,单位大一点、有自己食堂的单位,总要设一间类似于总统级别的餐厅,专门用以接待想用心示好的领导,这种自设食堂包间,比起任何五星级酒店的房间丝毫不差,而且在菜肴上更是有可贵之处,可能在菜的花色上会逊色,但菜品绝对不输半分,有一些还很罕见。

    但菜肴再好,也不过是穿肠过的东西,对于场面上的饭,潘宝山一直觉得不应该闲散无二事就是喝、吃,那就真成吃闲饭的了,

    第四百一十二章找驻京办

    坐到酒桌上之后,几句话没说,潘宝山就开始转入正题,强调电视节目和电视剧的各种评比,一定要注重与广电协会的交流,多走关系。

    “在这方面,朱台长感觉有没有难度,如果有的话就提出来,看看局里是不是有能协助的地方,如果有,会及时进位的。”潘宝山转头对罗祥通道,“罗处长,影视处跟广电协会也应该有联系吧!”

    “有的,有的。”罗祥通笑着对潘宝山连连点头,继而又朝向朱易,道:“朱台,如果有需要就说一声,我这边绝对会全力跟上!”

    朱易已经寻思开了,这是充分表现的时候,哪能提要求。

    “谢谢潘局,还有罗处,跟广电协会的接洽应该不是什么问题。”朱易回笑道,“潘局,下午您离开后,我已经开始着手安排了,一切都按部就班!”

    “嗯,那就好。”潘宝山满意地点了点头,对罗祥通道:“罗处长,先提醒一下,你肩上的担子可不轻呐,有关电影的几个奖项报评,重要的前期公关工作你要做好!”

    这工作,对罗祥通来说还是第一次,他一时无法准确领会,稍稍愣了一下,但发愣归发愣,在应付场面上他还是很灵光的,马上就小鸡啄米似地点起了头,说做好,一定会做好。

    盖茂看得出来罗祥通还不太明白,向他解释道:“下午潘局到电影公司就电影报评工作进行指导时,跟衡见齐说了,金鸡奖的评审工作由他操办,华表奖和百花奖,由我们广电局上手去做!”

    “哦哦,是这么回事。”罗祥通不好意思地笑了,“开始我还真不知道,因为之前这项工作都是电影公司报送过来,我们做个初评就又推给电影公司去操作!”

    “潘局来了,瑞东的这方面工作就有了新气象。”朱易附笑插话,“横向看一看,这方面的工作其实别的省份一般都由广电局上手,因为有些东西做起来可能会更顺一些!”

    “就是。”罗祥通点头应声道,“华表奖的主办单位就是广电总局,跟我们是上下级单位,沟通起来就是要顺畅得多!”

    “总局的情况我还不了解,罗处长,你联系一下,找个合适的时间我们进京,拜访一下相关部门科室。”潘宝山道,“衙门虽高,总得进啊,哪怕碰一鼻子灰,关系嘛,就是靠这样打出来的!”

    “没问,明天我就着手安排,争取早日成行。”罗祥通有点激动,和领导出差,机会千千万,是好事。

    “潘局,为了华表奖去广电总局,那还不顺便也把百花给摘了。”朱易很能抓机会,“百花奖的主办单位《大众电影》杂志社,我有个要好的同学在里面,职位还可以,到时可以找他搭个桥!”

    “好。”潘宝山一听便爽快地一拍桌子,端起酒杯对朱易道:“那就这么说定了,去北京的时候,朱台长你也跟着,到时一起和你的同学坐一坐,联络下感情!”

    “一定一定,潘局随时召唤,必奉陪。”朱易站起身来,和潘宝山碰杯。

    “不站,不站。”潘宝山嘴上说着,屁股也离开了椅子,“坐着喝嘛,站着喝酒不算的!”

    “那我喝两杯,罚一杯。”朱易知道该豪喝的时候绝对不能捏细嗓子,要打开喉咙猛灌。

    “朱台,很少看你这么爽快啊。”盖茂一旁笑着说,暗中给朱易起势。

    “今天不是机会难得嘛,潘局这么给面子,能到台里来,我不高兴谁高兴。”朱易笑道,“如果不是考虑到是在自家,喝多了出丑不好看,肯定是要大醉的!”

    “不需要醉,喝得高兴就行。”潘宝山拍拍朱易的膀子,“你就一杯,用不着罚加一杯!”

    “这……”朱易面露难色,道:“罚酒是显示我对潘局的尊重,可潘局又发话免罚,我该怎么办呢,要不这样,半杯,加罚半杯!”

    有人叫起了好,气氛就这么一下上来了,在座的都开始找着理由向潘宝山敬酒,潘宝山一看,说酒不能这么喝,受不了,既然在酒桌上坐了,都要相互喝。

    潘宝山这么一说,接下来的酒就成闲喝了,各人变着法子捉对,推杯换盏,欢声起伏。

    直到十点多钟,酒席才结束,朱易一心想继续上点娱乐节目,但虑来滤去还是没开口,这方面的事比较敏感,一般关系不到位是不能提的。

    潘宝山也不想那方面的事,危险性极高,何必冒险,况且也不需要,现在正事还要忙不过来,再说即便是有需要,也要选安全的路子。

    但不管怎么说,这顿酒潘宝山觉得喝得值,有一定收获,起码初步确定了去首都办事的路子。

    进京跑关系,要好好筹划一下,各个环节怎么安排,事无巨细都要计划一番,至于临场有变化,那是外话,现在潘宝山考虑的是程序问题,就这么去了,通过关系找到人,约出来吃个饭,然后表示一下,似乎有点老套了。

    不过不那么老套又能怎样,在这方面可不能轻易创新,弄不好就会栽跟头,没必要冒那个险,还是规矩本分点行事,稳妥第一。

    还有一个问题是很重要的,就是对关系人如何表示、表示什么。

    货币这东西是好,但直接过手影响太大,一个不留神就会出问题,货物,应该是比较合适的,一句话,物有所值嘛,花几万块钱弄个玉器或者金银饰物再或者是藏物什么的,好出手,也好接手,但这也存在一个问题,万一对方不识货,或者不相信是真货,那就要扼腕了,所以还是采用可以折现的方式为好,不动声色地送个提货单或者消费卡,反手就能兑换成|人民币。

    没几天,一切准备得差不多了,该联系的,已经电话打过招呼,剩下的只是时机问题,组团也已完成,包括盖茂、罗祥通、朱易还有孙见雯,作为局财务处处长,孙见雯必须去,因为要动钱,潘宝山一点都不想沾,一切费用让财务处长经手,合适。

    最后,需要敲定的是落脚点以及请客点,落脚点无所谓,可以根据请客点来安排。

    请客点的安排,是学问最大的,通常情况下,由被邀请人指定,到时一顿普通的饭收个几万块,再弄两壶茶又收个几万块,甚至是上十万或更多,就什么都能办妥,其实说白了,被邀请人指定的饭店,就是个洗钱店,不过,能设置如此洗钱店的被邀请人,大多是各部委的要害关口负责人或者是相当的,能保证一定的“食客”量,那样,让扯不到的亲戚或是信得过的人,随便整个小饭店,一年到头就吃那些地方上来跑关系的人就足够了,平时关门都成。

    不过,这次去请客的对象,似乎还没到那样厉害的程度,不是级别不够就是职位不够要害,并不是一年到头都有人来求,负责华表奖具体业务操办的总局电影局制片处还好些,只要是实力派的负责人,绝对有能力撑起一个小饭店,可是,像广电协会那样的总局直属单位就逊色多了,只是阶段性的红火,不是特殊情况,弄个小饭店还真顶不起来。

    但是这次罗祥通找的制片处某负责人,情况小有特殊,他处事非常谨慎,据了解没有“自家”饭店,所以,潘宝山干脆就把目光投向了瑞东省驻京办,把“戏台”放到驻京办去折腾。

    瑞东省驻京办在北京有一个大的运作平台,祥瑞和东大厦,可以说这是专为驻京办建的,大厦极小的一部分作为办公之用,一部分开发成餐饮住宿,剩下的当成写字楼出租,当然,各个功能区是截然分开的,很利索,虽谈不上规模,但也绝对够一定档次。

    可如何跟杜成行联络、让他在提供帮助上竭诚一点,是个重要的问题,驻京办主任这个角色,到国家各部委跑路子时就是孙子,但回过头来对省里的各大局、部门和单位来说又是大爷,省里的只要进京走路子,大多要对他跌吧着陪上笑脸。

    潘宝山决定亲自找焦自高委婉地说一下,如果能得到他的发话,一切就容易多了,因为前几年驻京办给省委班子归拢了过来,列到了省委办公厅下面,处级设置,一直延续到现在,所以,作为省委秘书长、办公厅主任的焦自高,是驻京办的直接领导,说话的分量也就可想而知了。

    焦自高应该很忙,潘宝山让省委办公厅请示的时候没有底,怕他长时间延期,那样就耽误了进京的计划,可实际上,一点都不用担心,焦自高很给面子,马上就安排了跟他见面。

    这算是第一次跟焦自高直接单独见面,其实原本潘宝山打算让徐光放中间搭个话的,但想来想去觉得不合适,他认为现在应从背后走到身前,该和焦自高直接接触了。

    比起以往群体性的见面,现在单独见面时,焦自高一改往日的严肃、规正,非常和蔼,还热情,也许做官就这样,位置越高态度就越和蔼,因为已经用不着摆什么谱了。

    焦自高对潘宝山的支持是不用说的,当着他的面就打电话给驻京办主任杜成行,在介绍时也没有先提他的官职,而是用“小老弟”来称呼,之后才说是广电局长、宣传部副部长。

    潘宝山很清楚,这可以理解成厚爱,所以在焦自高没有挂电话之前就对着他微微一点头,投出感激的目光,

    第四百一十三章材料包

    潘宝山无言的感激,焦自高看在了眼里,但没有做出回应,这让潘宝山感到稍有点不适,不过还能算是坦然地接受,道理很浅显,无论是何种方式的感激,在焦自高看来都习以为常,因为平日里看多了,在他面前出现的人几乎都这样,已司空见惯。

    焦自高只是和杜成行通电话,通过话后,便开始拉家常式地问潘宝山工作如何、经不经常回松阳等闲话,潘宝山非常认真作答,这种私下关系唱主角的场合,需要表现恭谨之心。

    不过是潘宝山也知道,这样的闲聊持续时间不会太长,要有点眼色,不能当老赖,会招嫌的。

    果然,也就是五六分钟的样子,焦自高的眼睛便开始扫向摆在面前的文件,潘宝山一看,马上起身告辞并再三表示感谢。

    回局里的路上,潘宝山前后一思量,对焦自高能有此番表现也感到很满足,首先,安排见面是迅捷的,其次,答应的事办得也极其利落,当面就电话联络,而且还能闲聊几句,这种待遇,不是一般人能享受到的,应该值得庆贺。

    潘宝山心情高扬起来,怎么说这次单独见焦自高是很成功的,是个很好的开始,到了局里,潘宝山便把盖茂喊到跟前,安排赴京的行程。

    两天后的中午,潘宝山几人降落在首都机场。

    迎宾出口,杜成行非常体面地等待着,电话联系碰面,确定身份之后,杜成行热情地自我介绍,把潘宝山一行请上带过来的两辆轿车。

    潘宝山乘坐的是奥迪A6,杜成行陪同,其他人集中到另外一辆车上,新帕萨特V6。

    “潘局长,前两天焦秘书长打电话给我,说你要进京公办,就把我这里当成大本营吧,需要帮忙并且能帮得上的,我一定不遗余力。”杜成行一看就是非常健谈的人,能到驻京办主任的位子上,自然不会是闷头鸭子,“以后啊,只要潘局长来北京,只要我还没离开,只要你还看得起我,就一定要给我打个电话,以便让我有机会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杜主任你客气了。”潘宝山非常诚恳地笑道,“不过还是要谢谢你!”

    “哪里,都是应该的嘛。”杜成行这话说得没有虚假的成分,因为在接到焦自高的电话后,他对潘宝山进行了一番探听,从个人的能力到根系所依,方方面面都了解一通,最后形成了一个综合评价:前途无量,这样的人能靠,也必须靠上去,没准等以后离开驻京办回瑞东,还能指望着他拉几把。

    潘宝山从杜成行过于热情的态度上能看出来,他必有所图,因为仅仅是焦自高的一个电话,还不至于热情到如此程度,对于这样有目的的人,必须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不能走得太近,否则到时都没法躲闪。

    “杜主任,说是应该的,其实居多还是看私人关系,否则从工作角度来说,凡事都是可轻可重的嘛。”潘宝山刻意把矛头转了转,拉出焦自高来说话,“要不是焦秘书长先跟你通个电话,我们相互熟悉的磨合期怕是要长多了,可能还要生疏一点时间呢!”

    “那是,那是,什么叫搭话呢,就是牵线搭桥,直通友谊的心灵深处。”杜成行呵呵一笑,道:“潘局,这次过来需要安排几场!”

    “两场吧,准备都放在祥瑞和东大厦这边。”潘宝山道,“不过这不是重点,关键是如何表示,表示多少,类似情况我没经历过,还摸不着门路,你久在京里,应该是轻车熟路的,有什么建议不妨说说!”

    “这个……”杜成行略一犹豫,“潘局,如果按照我的意思来看,每人照三到五万不等表示就行了,现在形势有点小变化,多了烫手,一般人没那胆,当然,有的人是‘少食多餐’,到时根据具体情况看,有需要的就加点密度是了,个把月来一次,或者邀请到瑞东去,都可以!”

    “嗯,这次主要的目标最多三四个,少则也就两个,如此看来,总额控制在二十万内的预算还是很宽松的。”潘宝山道,“就表示的方式,来之前我考虑过了,觉得用提货单或消费卡退抵折现的办法比较可行!”

    “这法子前几年常用。”杜成行道,“而且瑞东方面的安排也都放在祥瑞和东大厦,餐饮消费卡是常用的,一般是一万元一张,有的人一次都拿十几张来退款,直接打进卡里,轻松走人,但后来渐渐流传了一股风,说这种操作有风险,即便是找家人或者熟人来操办,会留下影像,万一被捅出去不太好解释,所以后来慢慢返璞归真,直挠!”

    “返璞归真。”潘宝山皱眉道,“来现的!”

    “现的。”杜成行道,“而且方式简单,不是要谈事嘛,不管形式不形式,座谈会肯定是要安排的,会前每人要发个座谈材料包,材料包不需要上档次,但质地要厚实、不透明,里面放点材料,放个笔记簿、水笔,然后就是打扎的人民币了,随便放几个也看不大出来,多的话就固定成板块,像大部头的小说那样有分量!”

    “当场分发到个人。”潘宝山觉得有点不可思议,技术含量太低不讲,也太大胆了。

    “不能当场,放到会前。”杜成行道,“邀请对方到会的时间,一般比座谈会实际开始的时候要提前半小时,到时以组织有疏忽为由,先把被邀请人分别安排到房间歇一歇,就趁着歇息这会,让工作人员把密封的材料包挨个送去,就这么简单,但是很有效!”

    “如果有人不买账怎么办!”

    “那也好办。”杜成行道,“不接受的人,自然会把材料包留在房间里!”

    “哦。”潘宝山恍然点点头,“这跟机械原理一样,越简单越容易操作,而且不拖泥带水!”

    “那就这么定了。”杜成行道,“定下来的话,我就尽早让人着手准备道具!”

    “嗯,就这样。”潘宝山点点头,“确实也不需要复杂,复杂了会让对方感到不适,反而适得其反!”

    方案定下来,潘宝山来到祥瑞和东大厦后,就把盖茂、罗祥通和孙见雯召集起来开了个小会,把情况说了,朱易不在场,潘宝山觉得没必要让他知道,他来的作用,是通过在广电协会的同学,邀请协会说话有分量的人前来,朱易也知道他的任务,所以也很知趣,该回避的就主动走开。

    这倒让潘宝山感到有点内疚,因此在空闲的时候他找朱易小聊了一阵,以示不让他参加个别小会,不是对他本人有成见,而是工作需要的问题,对此,朱易有点受宠若惊,他觉得潘宝山不但智商出众,而且情商也极其饱满,这样的人混官场,简直就是如鱼得水。

    鉴于此,朱易下定决心要跟着潘宝山的步子走,他主动提出要去找同学切磋一下,把广电协会那边的事情安排好,潘宝山说好,广电协会那边的场子,如果可以的话就安排在晚上,电影局制片处的事情放在第二天解决。

    朱易一听当然上紧,午饭一吃完就动身去广电协会,杜成行安排车子送过去。

    潘宝山这边也不闲着,凡事早着手,他让盖茂同罗祥通去电影局制片处打个招呼,预约一下明天的饭局,中午或晚上,根据人家的时间安排来定。

    杜成行在一旁听了,犹豫了一下对潘宝山道:“潘局,我觉得你也去一下,或许更合适些!”

    潘宝山一听,恍然间就明白了过来,呵地一笑,“我不去是不是显得有点端了,嗯,既然来求人办事,就要拿出一定的诚意!”

    “潘局,说句不太鼓舞士气的话,其实诚意只是一厢情愿的事。”杜成行道,“我们各省驻京的也时常会在一切交流切磋,谈到某些个牛掰的部委,那可真是不得了,一个副司长就傲得不行,有时省里来的副省级干部都难逃热脸贴冷屁股的尴尬!”

    “副司长也不过就是个副厅嘛。”盖茂听了有点想不通,道:“跟副省部级还差两小截呢!”

    “那没办法,人家是居要塞之位的,太管用了。”杜成行道,“上个月,有个正厅级的干部来京,见一个卡脖子的副处长,不巧,当时那副处长正准备去打乒乓球,就对那厅长冷脸说有事,等等再说,于是,那厅长就跟着他去了乒乓球室,帮着拣了一个多小时的球,就这样最后才把本应该义务办理的事给结了,另外,还得搭上一顿高价饭!”

    “唉,这可怎么好呢。”盖茂还真有股忧天忧民的感慨,“下面乱也就乱点了,上面也这样,长此以往该怎么办!”

    “疮不疼不割。”杜成行笑道,“最上面的已经开始重视了,不信看明年的十八大,防腐是重要内容之一,尤其是职务防腐,肯定要非常突出地强调出来!”

    “这些事还是少谈吧。”潘宝山觉得不能跑题太远,而且有的方面也不能议论得太深,尤其是多人在场的时候,还是要谨慎些的,“现在重要的是去制片处的事,刚才听杜主任一说,我心里还没底了,要是一来二去不顺当见不着人,时间还耽搁不起!”

    “没事,我们没事。”杜成行马上回道:“罗处不是有熟人嘛,中间稍微搭个话就好办,人情,到哪里都是很重要的。”

    第四百一十四章给面子

    杜成行说人情很重要,有人搭话好办事,其实那只是表面现象,在人情的背后,实则是利益链条的高安全性。

    下午三点钟,潘宝山他们见到了和罗祥通熟悉的制片处办事员,还有他牵引过来的一个资格很老的制片处副处长魏笃专。

    罗祥通负责介绍,把潘宝山隆重推介出来。

    这场景让潘宝山有点不自在,像是王婆卖瓜,不过事情到了这地步也没法子,只有堆着笑脸上前跟魏笃专握手。

    “魏处长,你是总局的领导,我到瑞东局时间还不够长,所以之前一直也没来拜访,可这却成了我的心事,让放不下啊。”潘宝山笑道,“今天算是有幸,魏处长能给这么个机会!”

    “哪里哪里,潘局长你真是太客气了,都是一个系统的,而且你才是领导嘛。”魏笃专爽朗地笑了起来。

    在场的人没想到魏笃专的态度这么好,就连处里随来的和罗祥通熟悉的办事员也纳闷,他不禁向罗祥通投去疑惑的目光,似乎在询问:眼前这个潘局长潘宝山,有什么来头,竟然让魏笃专的态度如此近人。

    来头,只是衡量一个人能效的一个方面,魏笃专看的不仅仅是这个,关键还有自身的能耐,瑞东广电局新上任了个年轻的局长,魏笃专也是有所知晓的,但没细在意,今天一看,年轻得程度出乎他的意料,所以他马上进行了官场技术综合分析,很快就推算出来,潘宝山上升的趋势很明显,没准几年后还能到总局来,那时可就是名符其实的领导了,就算是不到总局里来,分量也绝对不轻,所以,趁现在这机会,不如做个感情投资,反正又不需要花费什么,无非就是点热情。

    有了这个基础,接下来的场面可想而知,对于潘宝山发出的宴请,魏笃专答应得很爽快,潘宝山一看,想都没想便把时间定在了晚上,因为晚上能放得开。

    谈话很快,不到四点,该说的也就都说了,这个环节本来也就没多安排什么,潘宝山不想耽误魏笃专太多时间,再者朱易那边的情况还不知如何,得早点联系下,所以很快就和魏笃专话别,约定第二天晚上见。

    回驻京办的路上,潘宝山让盖茂和朱易通个电话,看他的进展如何。

    朱易那边的情况很好,事情办得很顺,他的同学不出意外地把广电协会的副会长贾绪构请到了。

    如此一来,一切按计划进行,潘宝山让朱易和同学陪贾绪构最好在五点之前到达祥瑞和东大厦。

    还算比较准时,五点十分不到,朱易等三人便到了,潘宝山热情迎接并表示了歉意,说汇报材料尚未备齐,座谈会五点半开始,暂且先歇息会。

    杜成行安排了两个房间,潘宝山把贾绪构和朱易的同学一一送到门口。

    接下来是盖茂的工作,他从孙见雯那里拿了六万块钱,其中五万给贾绪构,一万给朱易的同学,盖茂把钱分别放进汇报材料包,和孙见雯一起过去。

    孙见雯是不进门的,到了贾绪构的房间门口,她在外面等着,顺便拿着给朱易的同学准备的材料包。

    前后也就两三分钟的事,两个材料包便送到位。

    五点半,所谓的座谈开始。

    开场白由潘宝山发话,还是跟魏笃专说的那几句一样,什么刚到瑞东广电局时间不长、今天有幸见着面了之类,潘宝山说话的时候,特别留意了贾绪构带到会议室里的材料包,能带来就好,而且里面也没有杂物,这说明其中的部分填充物已经被他妥善转移。

    贾绪构是来者不拒的,包括饭后的洗浴休闲,只要有节目,他就敢一上为快。

    这也好,融通起来可以少费些周折,所以,洗澡的时候潘宝山对贾绪构发出了邀请,说有时间到瑞东去转转。

    贾绪构欣然应允,说瑞东有个松阳,哪里的矿泉浴比较有名,去年他和几个朋友去玩过,还比较正宗。

    “贾会长,你这么一说还就对上号了。”潘宝山笑道,“我就是松阳人,对矿泉浴是再了解不过的了,我跟你说,现在松阳的矿泉,有的商家已经开采使用了地热,那比温泉要好得多,因为它里面用来健身养颜的矿物质比一般温泉里的含量要丰富得多,看看过段时间天冷的时候,我请贾会长到松阳玩玩,那个时候感受地热矿泉绝对是另外一番感受,要是赶上下雪天更是别有情趣,在露天区域随便选个池子,进去一泡,身子热乎乎的,看着水面腾起的水蒸气,再抬脸接着空中飘下来的雪花,落在脸上点点清凉,呵,那感受绝对不一样!”

    “哟,那看来我还真得去一趟。”贾绪构好像被潘宝山说得很是向往,“好好体验一番!”

    “行,等松阳逢到降雪的天气,我定通知你,你抓点紧动身,到应该能赶上。”潘宝山笑道,“即使碰不到巧逢不上落雪,那就下一次,反正机会是无数次的嘛!”

    “好好好。”贾绪构连连点头,“就是赶不上雪也无妨,只要能洗到真的温泉,哦,是地热矿泉,那也也是很不错的嘛,潘局长你看知道,现在各地都开发温泉,做招牌招揽客人,其实都是些什么,假的,进水里一扑腾,自来水的漂白粉味都出来了,你说都糊弄到什么程度了,只不过请客的人和被请客的人都碍于面子,不说而已,倒是给商家拣了漏子!”

    “贾会长,能用自来水加热其实还算不错了。”陪在一旁的杜成行跟上话来,“有的更缺德,用自来水加热冒充温泉不是有味嘛,干脆拿河水来冒充,可那么一来,自来水味道是没了,可细菌含量却超标得厉害,因为悄悄运过来的河水没经过什么消毒程序,直接加热,反而让里面的细菌大量繁殖,有的客人洗完后,浑身起红疙瘩,跟过敏一样,去找商家理论,可又被哄得一愣又一愣,你知道商家是怎么说的!”

    “怪顾客体质不好,容易过敏!”

    “那个能说服人嘛。”杜成行笑道,“商家先说恭喜,然后解释,说皮肤出现异常,是因为温泉里的矿物质作用于皮肤了,是好事情,怎么个好法呢,有病祛病,对各种皮肤病都有效,没病呢,就是养颜,会让全身皮肤变得更年轻!”

    “这,这不是没有商业道德嘛。”贾绪构哈哈笑了。

    “商家大多是为了钱,不为道德。”杜成行道:“所以,这年头不管干什么,只要能碰到路子,享用到货真哪怕价不实的东西,也就很好了!”

    “就是嘛,所以松阳我一定要去。”贾绪构说话丝毫不拐弯,“到时就找潘局长引路了啊!”

    “那是必须的。”潘宝山当然满口应承,这也是求之不得的事情,贾绪构能到松阳,说明事情好办,当然,潘宝山也知道,贾绪构口口声声说是要感受地热矿泉,实际上也许并不是那回事,洗矿泉浴可能只是附带,主要还是为了实惠,到时怎么说也得再表示点。

    总的来说,与贾绪构的接触很融洽,可以说是惬意的。

    不过,第二天晚上与魏笃专接洽的时候,气氛就严谨多了,魏笃专远不像贾绪构那样放得开,也许是和所处的位置不同,行事自然要谨慎得多,也可以理解。

    看其实话说回来,从魏笃专自己的角度,他觉得对潘宝山是给面子的,已经超乎热情了,别的厅级干部一般还得不到他如此的态度。

    这一点,潘宝山自然也是了解的,所以比起陪贾绪构来说,对魏笃专更是用心。

    用心,注意力自然要集中,精神也就相对有些紧张,酒桌上,潘宝山几乎无时不刻都在意着魏笃专的感受,就怕一个疏忽让他不快,包括邀请他下去到瑞东指导工作、体验基层时,措词都非常小心。

    但是还好,整个酒席总体上看还是比较顺畅的,况且还有打底的地方,晚饭之前,按照套路送给魏笃专的材料包,他也收了。

    酒席结束后,魏笃专没有参加余外节目,潘宝山当然不会强求,朱易的同学倒是留下了,不过潘宝山没陪,朱易也主动开口,说他和同学也许久未见了,刚好他单独陪陪,谈谈心。

    就这样,潘宝山早早地回了房间,洗了把脸对着镜子揉起两腮来,一晚上端酒赔笑,两个腮帮子的肌肉都有点僵硬了。

    “求人办事真是不容易啊。”潘宝山躺到床上自语起来,也就是提到“求人办事”的字眼时,潘宝山突然想了张道飞,他托付的调换记者站一事还没落实呢,这事得上心,对自己可以说是举手之劳,但对张道飞可能是困难重重,抛开不用费事就能落得个人情不说,凭交情,那个忙的确也该帮,还有邵卓出,他的事更要关注一下。

    第二天,潘宝山带着团队回双临,临行前和杜成行告辞,感谢他提供的便利,杜成行一歪头,说要是这么讲就看不起他了,都是自家人,用不着见外,一切都是应该的。

    杜成行说得诚恳之至,让潘宝山还真没法再客气了,便认真地握了握手,作别而去。

    飞机上,潘宝山也没闲着,还是考虑邵卓出和张道飞的事。

    帮张道飞是没有什么困难的,到《瑞东日报》走一趟,找社长兼总编辑邹星吾谈谈应该能比较顺利地解决,但是邵卓出的事就比较头疼了,给单梁施加压力显然不是办法,上次去过,已经证明无效。

    想得无奈之时,潘宝山还是觉得先易后难,先找邹星吾把张道飞的事给安排好。

    不过此时,潘宝山的念头一闪,为何不换个思维,把邵卓出从晚报弄到日报,找邹星吾两件事一手办了,不也很合适,邵卓出从晚报到日报,去日报本部有点难,不如干脆就在友同市完成转化,直接从晚报的记者站跳到日报的,那就跟张道飞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搭班了。

    想到这,潘宝山颇感自得,毕竟就目前来说,这还是个不错的方案。

    不过想法虽好,但关键是能不能行得通,邹星吾的态度非常重要,万一要有什么意外他没法答应,事情还是不好办,

    第四百一十五章立地不顶天

    如何跟邹星吾自然地搭上关系,变得十分重要,潘宝山觉得需要好好下一番功夫,说白了,其实就是要让他有个认同感,这样事情说出口来接招解决的可能性就会大一些。

    如何找认同感,潘宝山酝酿了半天,觉得从共同感兴趣的话题入手,有单方面的认可或者互动共鸣最好,那可以不经意间就拉近距离,然后就可以增进了解,接下来谈点私事,也应该是顺理成章的了。

    潘( 官路逍遥 http://www.xlawen.org/kan/2109/ )

本站所有小说都是转载而来,所有章节都是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备案号:粤ICP备1234567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