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 部分阅读
立刻道:“别停下,砍她双腿。”屈良得令,跟着一个踉跄扑上,举剑便往杨文凤双脚砍去。杨文凤吓得花容失色,忙铆足劲往右侧翻转身体,双脚顺势挑起地上泥土,往屈良脸上踢去。屈良一剑只砍去杨文凤绣花鞋端的那枚绒球,却吃她挑来的泥土弄了一头,眼耳鼻口皆难过异常。
杨文凤得了便宜,立刻以一招“美人横卧”,单臂举剑,斜身侧躺,拦腰斩向屈良。眼见屈良失手,神秘人怒道:“叫你砍她双腿,你去砍她脚干嘛?还不赶快翻过身来举剑封挡,想等死啊?”
屈良吓得面如土色,赶紧翻过身来,举剑搁挡。岂料杨文凤狡诈异常,剑还未砍到,左袖中已射出数点金光,直取屈良胸前数处大|穴。魏彦鹏见了失声大叫不好,红娘子也是暗暗捏了把汗,只有姚美凤振臂高呼道:“杀死他,杀死他。”
眼看屈良行将毙命,就在这电光石火间,森林里突然响起一片破风声,只见数道黑影疾射而至,顿时响起一阵劈里啪啦声,顷刻间便击落了杨文凤发出的所有金莲镖。两剑跟着相遇,屈良劲灌双臂,拼死挡住了杨文凤的剑。神秘人忽道:“快踢她蛮腰。”屈良不及细想,伸脚便朝杨文凤腰间踢去。
杨文凤正为暗器被击落而感到震惊,哪里还来得及躲避屈良的脚,被结结实实踢了个正着,痛得她水牛般滚了开去。屈良爬将起来,得意洋洋道:“怎么样啊!小贱婢,识得你家哥哥厉……哎哟妈呀!”他话尚未说完,只见十数点金光已飞射而来,直吓得忙抱头鼠窜。
原来杨文凤狡诈异常,翻滚叫痛之余,还未忘记将袖中金莲镖悉数发出,暗算屈良。也是屈良粗心大意,得了便宜便自满起来,差点没为此断送了性命。神秘人见无法全数击落暗器,只得现身出来一把提起屈良,转到一株大树后躲避。那些金莲镖几乎全被大树拦住,发出噗噗连响。只有一枚漏网的,挨着屈良大腿飞过,将他裤腿撕去一大块。
屈良还以为自己受了伤,只管连声怪叫。李丹凤却看得真切,厉声问道:“阁下既然自持武功,揽下了这茬子事,又何必藏头露尾,不敢以真面目示人呢?”屈良这才想起已被人救了,并未受伤,忙回头看时,哪里还有神秘人的身影。
李丹凤见无人回答,又冷冷道:“难道阁下觉得我三人尚不配你亲自出手不成?”一个冰冷的声音笑道:“我若出手,决不留活口。”姚美凤撅嘴冷哼道:“大言不惭,有本事便出来一见高下,藏头露尾算……”她话尚未说完,忽见一条银蛇疾窜而至,简直快若闪电,迅如奔雷,瞬息便到了咽喉前。
姚美凤深知要闪避已来不及,暗叫一声我命休已,却见那银蛇只在咽喉处轻轻一点,又迅速退了回去,并消失在了树阴之中。姚美凤呆呆地站着,宛如一座泥塑。咽喉上有一点冰凉,禁连痛楚的感觉也没有,可她的目光中却充满了恐惧,两片嘴唇不住打着颤,过的片刻,方从喉头里蹦出几个含糊不清的字:“你是一剑飘红……”
杨文凤也看到了那条银蛇,面露惨色道:“是……是飘红剑,是他……”那冰冷的声音断喝道:“我不想与你红莲教结仇,还不快滚。”李丹凤吓得一哆嗦,连忙拉起姚美凤道:“这个人咱们惹不起,快走。”
姚美凤摸了摸咽喉,发觉只破了点皮,连血也没流出,心知对手剑术以臻收发自如的境界,要再逞强,那就是自讨没趣了,当下抱拳道:“阁下剑术高超,神鬼莫测,咱姐妹技不如人,今日之事只好暂且作罢。不过这梁子总是结了,咱姐妹回山再练几年,自会前来寻阁下和这臭小子报仇。暂且别过,后会有期。”说完,便捂住腹中伤口,与李丹凤和杨文凤狼狈而去。
屈良见三凤要走,急得大叫道:“前辈不可放她们走,这三个贱婢奸猾狡诈,气量狭小,专门欺压善弱。此番若让她们逃走,说不定又生什么阴谋诡计,流毒无穷啊!”三女闻言,均拿狠毒的目光瞪着屈良。只听姚美凤破口大骂道:“小畜生,就没见过似你这等丑恶歹毒之辈,伤了人不算,还想赶尽杀绝?”
屈良正要回骂,那神秘人却断喝道:“让她们走。”屈良不敢违抗,只得悻悻然作罢。三凤咬牙切关,从此将屈良恨之入骨,若非慑于神秘人的剑术,不把他碎尸万段了才怪。屈良见三凤去远,这才气鼓鼓地叫道:“前辈也真是的,就这么放她们走,岂不太便宜了这三个贱婢,说不定还有辱你老人家的威名呢!”
岂料许久不见有人回答,屈良又叫了两声,还是没人回答,正纳闷间,只听红娘子在身边道:“他已经走了。”屈良扭头看着红娘子吃惊道:“走了?”红娘子面有惧色,只颔首轻声道:“此人乃江湖中赫赫有名的杀手,‘一剑飘红’范希尧,据说从未有人见过其真面目,因为那些见过的人,都已成了他的剑下亡魂。”
“他有这么厉害?”屈良又惊又喜,立马转身便想去寻那神秘人。魏彦鹏忙唤住道:“小兄弟万万不可,这范希尧生性古怪,从不轻易露面,他若不想见你,你找也没用。”
屈良先是一愣,续而捶胸跺足失声大叫道:“唉哟!错失良机。可惜啊!可惜。”红娘子笑道:“你可惜什么啊?”屈良道:“我可惜没能拜他为师,学习上乘本领。”魏彦鹏乐道:“哟呵!瞧不出你这丑娃志气还蛮高的嘛!我本想收你为徒,可就怕别人说我没眼光,找了这么个浊物来充数。”
屈良白了他一眼,嗔怒道:“若非看在你曾给过我两块大饼的份上,我才懒得救你这蛮子,说话也不积点德。就你那歪瓜劣枣的把式,连三个贱婢都打不过,也好意思收人家为徒?别害人家太平日子过不了,反落得提前见了阎王。”
红娘子抿嘴笑道:“小兄弟别见怪,你魏二哥只是心直口快,其实人到也不坏。”屈良没好气道:“就是说话没个分寸,俗不可耐。人家好心好意,累死累活地救他,他却拿人家取笑。当我屈良犯贱啊!好好的觉不睡,偏偏跑来找这份罪受。”
魏彦鹏仰天打了个哈哈,抱拳致歉道:“小兄弟只为两张大饼便舍命相救,这份情义自比天高海阔,彦鹏焉有不知之礼。只是老哥我生平嘻嘻哈哈,开惯玩笑,得罪之处还请多多包涵。大恩不言谢。”红娘子颔首道:“是啊!小兄弟若就住在这界口镇,我二人到也好找,只怕你也是路过,却不好寻来。”
第二章 界口 六
屈良摆摆手道:“报答就不必了,要找我喝酒,镇上‘知味斋’便是。”说完正要走,红娘子忙唤道:“小兄弟暂且留步。”屈良不耐烦道:“还有何事?”
红娘子道:“我兄妹身负重伤,不便远行,小兄弟能否赏个地方借住一宿,待我兄妹包扎好伤口,在行上路不迟?”屈良见二人浑身是血,尤其是魏彦鹏一条左腿更是血流不止,尽管已做简单包扎,但若不及时医治,轻则残废,重则有性命之忧。于是想了想道:“且跟我回店禀明老板再说,至于他收不收留你们,我也做不了主。”
魏彦鹏颔道:“那是,那是。红莲教在江南势力庞大,任谁也不敢轻捏虎须。小兄弟不畏艰险,不惧权贵,此等高风亮节,真令彦鹏五体投地。如此就多谢了。”屈良朝他做了个鬼脸,悻悻然道:“漂亮话儿真不少,也不嫌骚得慌。哼!快走吧!”说完,转身大摇大摆而去。
三人相互搀扶着,好容易来到了镇上。此刻尚在子夜时分,一路上连个鬼影子都没有,到也安静。屈良远远看见“知味斋”里灯光闪烁,心知范不二已经醒来,八成是没看到自己,所以在饭堂等候。于是忙领着两个伤者走去。
屈良推开虚掩的店门,听见范不二的咳嗽声由厨房传来,于是请二人先坐下,自己则赶到厨房,只见水气蒸腾,原来范不二正在煮水。屈良有些担忧挨骂,忙抢着添柴加火道:“范老板,小子无撞,好管闲事,给你添麻烦不说,还劳你半夜起来烧水,实在是该掌嘴。”
范不二眯着一双惺惺睡眼,淡淡问道:“我起身想叫你烧点水,结果没人应,这才下楼来现你已不在店中。到底是什么事,叫你半夜三更离店而去?”屈良忙一五一十说了原委,范不二听罢眉头深锁,颇有愠色道:“咱们是做小买卖的人,最好远离江湖是非。在这江南地界,天都派与红莲教具有呼风唤雨之能,更是轻易得罪不起,可你却偏偏义气用事,得罪了人不说,还将伤者带来……唉!罢了,罢了。看在你年幼无知,又是初来乍到的份上,姑且饶你一回,下不为例。”
屈良诚惶诚恐,唯唯诺诺应下,便垂一旁。范不二将已烧得“噗噗”直响的铜吊子提起放到一旁,又叹了口气,沉声道:“你随我来吧!”屈良知道给范不二惹了麻烦,哪里还敢多言,只得默默跟上。
范不二走进饭堂,只见地上有些血迹,饭桌上压了张布条,却不见红娘子跟魏彦鹏的踪影,不由奇怪道:“人上那去了?”屈良也是吃惊不小,忙跑过去拾起布条一看,只见上面歪歪扭扭书了几个红字:留此多有不便,后会有期。
屈良看罢叹道:“他们走了。”范不二凝眉问道:“他们伤势如何?”屈良道:“有些不妙。”范不二颔道:“我这有些上好的云南白药,就放在小屋床头那木箱里,你赶快拿些追上交给他们,也算是尽点心意吧!”屈良忙谢了,立刻去寻来白药,离店顺血迹追去。
谁知他追出了三里地,也未见着红娘子二人身影,只得悻悻然而归。走着走着,已可闻镇中鸡鸣,远山后一片淡彩,显然日近破晓。屈良折腾了一夜,反没了困意,回到店里复命后,索性便劈柴淘米,洗菜喂鸡,忙活了起来。
待到卯时三刻,范不二来到院中,递给屈良五贯钱和一张纸条,说道:“你按条子去采办些蔬菜回来,记住,千万不可错了人家,否则菜的味道便不同了。背篓就在饭堂,去回。”
屈良拿了银子跑到饭堂背起背篓,大步来到街上,展开条子一看,只见上面写了数行正楷小字:到镇西河边的木老爹家买五百钱的青菜,五十钱的野葱。去镇北刘大娘家买一贯钱的香菇,四百钱的木耳。再到隔壁李快嘴家切十块豆腐,另加一百张豆腐皮,差不多六百钱。杨屠夫的铺子就在好来客栈对面,去切十斤五花肉,五斤猪头肉,再到镇后南八妹家买五十钱的姜蒜,和五十钱的香料。买好这些东西,大约还能剩下一百五十钱,你可到阿桑家买一百钱的布料,余下五十钱就让阿桑给你做两套衣裳吧!
屈良又是惭愧又是感动,忙按条子往镇西木老爹家走去。这是座建在河边的小院子,院前禾苗葱郁,菜花芬芳。看得出木老爹一家非常勤劳,方有此硕果。屈良沿着三条田埂宽的小路来到院外,还没开口叫门,便冲出一条大黄狗,呲牙咧嘴地朝着他低吼。屈良忙大叫道:“快来人啊!这狗要咬人了。”
只见柴门吱呀一声打开,跑出个裸着上半身,体格壮硕结实的小伙。这小伙大约十四五岁,眉目英挺,肤若古铜,一出来便朝那大黄狗吼道:“大黄,不许乱叫,快回去。”大黄狗见主人斥责,又低吠了两声,这才有些不情愿地转身而去。那小伙打量了屈良几眼,皱眉问道:“你是那来的?我好像在镇上没见过你。”
屈良道:“我是‘知味斋’范老板新请的伙计,奉命前来买些蔬菜。请问这是木老爹家吗?”小伙颔道:“不错。”接着又迟疑道:“你真是范老板请来的伙计?”屈良有些不快,于是反问道:“难不成这还有假的吗?”小伙嘴角挂笑道:“只因你也太……太古怪了点。呵呵!买菜是么?跟我来吧!”
屈良心知对方是嫌弃自己貌陋,虽然气愤,却不敢坏了范不二交代的事情,只得隐忍下来。那小伙引着屈良转向后院,路上随口问道:“你叫什么名字?”屈良回答了,小伙道:“我叫木瓜,你就叫我小瓜好了。”屈良灵机一动,调笑道:“你的名字也真有趣,瓜,瓜皮,西瓜皮。嘿嘿!你叫我阿良好了。”
木瓜也不生气,反嘲笑道:“没见识了吧!《诗经》有《木瓜》云:投我以木瓜,报之于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说的是小伙子对心仪姑娘的殷勤回馈。你不知我姓名来源,却胡言乱语,真是好笑。”屈良被说得满脸通红,哪能甘心,狡辩道:“那是先有木呢,还是先有瓜?”木瓜闻言一愣,呐呐道:“木生瓜,瓜再生木,终归是同始同终喽!”屈良调侃道:“木生瓜,瓜生木,周而复始,始有木瓜。”木瓜报以傻笑。
两人说着话已进了后院,只见数篓青菜和半篓野葱摆在当中,菜根处泥土清新,显然是刚从地里挖来的,木瓜问道:“还是老样子吗?”屈良道:“五百钱的。”说着放下了背篓。木瓜道:“刚从地里打上来的,无论煮汤还是清炒,一样新鲜可口,范老板最喜欢我家种的菜了。”于是捧了一堆菜放到屈良背篓里。
屈良见一棵青菜上有条菜虫,正想拿袖子打掉,谁知木瓜却抢先一把抓在手里,跟着一口吞了下去,并若无其事道:“这么美味的东西,丢了岂不可惜。”屈良看得目瞪口呆,连咽口水,差点没呕出来。
木瓜横了他一眼,不屑道:“觉得恶心是吧!真是个笨蛋,平日里也不知吃了多少虫子,却还在这里装腔作势。这菜虫是吃青菜长大的,又干净又肥美,只是你们这些人平日里嫌它们丑陋低贱,所以不敢吃,其实这东西比青菜还来得滋补。”
屈良鼓起腮帮子,望天想了想,觉得自己不也因长相丑陋,而受人排挤冷落么?这虫子也是一样,明明是个宝贝,却因长相恶心,而没人敢吃。唉!人同此心啊!他想着想着,不由来了股傲气,暗忖道:“哼!别人不喜欢的,我屈良偏偏要喜欢。”这时又见一条菜虫爬了出来,屈良二话没说,抄手抓过一口吞下。也不敢咀嚼,甚至不敢去想那味道,只管闭起眼睛说道:“有什么了不起,你吃得我也吃得。”
木瓜愣了一愣,突然抱起屈良哈哈大笑道:“好家伙,好家伙,我喜欢你。”屈良感觉肚子里怪怪的,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心中颇有些后悔,于是撅嘴道:“你要是再吃些什么稀奇古怪的玩意,我可不敢奉陪了。”说着掏出半吊子钱递给木瓜道:“这里是五百钱,你数一下。”
谁知木瓜却眉飞色舞道:“今天这菜就算我送你的,咱们权且交个朋友好么?”屈良惊讶道:“你真不收我钱?”木瓜笑道:“能认识你这么有趣的朋友,些许青菜算什么,我连香葱也一并赠你得了。”
他话音甫落,打院外进来个胡子花白,满脸皱纹的老头,挑着两箩筐菜依旧健步如飞,一进来就展开嘶哑的喉咙道:“你到挺大方的,家里有什么都敢往外送,也不见你由外面赚点便宜回来。”木瓜道:“爹,阿良是范老板新请的伙计,人家范老板一直很照顾咱父子,送点也是因该的。”
那老头放下扁担,咧嘴道:“哦!既然是范老板要的菜,这个人情到也卖得,你自个决定吧!”说着放下箩筐,自行去了。屈良将钱放在木瓜手心里,说道:“范老板没叫我买菜不给钱,我也不想欠你人情。朋友归朋友,没道理以钱财论交。”他说着抓了把野香葱,转身便走。
“你如此爽气,那我就不多说什么了。”木瓜相送至门外,高声道:“得闲我会来找你玩的。”屈良应了声好,人已去远。
第二章 界口 七
屈良来到刘大娘家买香菇木耳。见刘大娘仅仅徐娘半老,却已头花白,体形佝偻,想是常年辛劳所至。而刘大娘为人朴实善良,又极厚道,非但不嫌他丑陋,反觉屈良瘦弱可怜,临走时还塞了两个馍馍给他,并吩咐想吃馍馍了,尽管来家里要就好。屈良不由想起了母亲,竟抱着刘大娘痛哭起来。谁知刘大娘的儿子蛮牛刚好放牛回来,撞见屈良抱着自己母亲哭,只管拿双牛眼干瞪着,也不说话。屈良见他矮小精悍,面带古怪神色,那还好意思呆下去,忙起身去隔壁李快嘴家买豆腐去了。
李快嘴生来一副尖嘴猴腮的样子,人又瘦长,活象根竹竿,虽说乃镇上有名的嘴快话多之人,但心眼却不坏,也不拿屈良当外人,叫儿子李旦切了十一块豆腐,一百二十张豆腐皮给屈良,并不多收一文钱。李旦和他父亲一样瘦长,但却不似父亲喋喋不休,反而十分沉默,切好豆腐交给屈良,至始至终没说一句话。屈良觉得别扭,忙连声谢过,这才收了豆腐告辞而去。
他一路走着,不知不觉已转到“好来客栈”对面,果见有家肉铺,屋檐下挂满了牛羊猪头,旁边插着根手臂粗的旗杆,上面飘着面旌旗,赫然写着“杨记肉铺”四个大字,其中肉字还用红色书写,外套了个圈,远远地便十分醒目。
屈良见铺子里站着一大一小两个胖子,均是袒胸露臂,肥头大耳,活象两个糯米团子,看上去也不比砧板上摆着的那些猪瘦。屈良于是上前叫道:“杨老板,我是‘知味斋’新来的伙计,范老板叫我来买些五花肉和猪头肉。”
那杨屠夫眯着双好似长在石头缝里的眼睛,来回打量着屈良,忽然冷哼一声,甩起个破锣嗓子,嗡声嗡气地道:“范老板会找你这么个蠢物做伙计?嘿嘿!你骗谁来着。若是想来打秋风混饭吃,那你算是走错地方了。也不出去打听打听,这镇上谁敢占我杨怜刀的便宜,想是活得不耐烦了。”
屈良勃然大怒,正想反唇相讥,忽念起范不二的吩咐,只得暂压怒火,强作欢颜道:“杨老板这是哪里话,我屈良小孩儿一个,那敢骗您老人家。你若不信,可叫这位小哥随我回一趟‘知味斋’,自有分晓。”
杨怜刀正想开口,他身边那小胖子忽然贼笑道:“爹,我看这小猴儿虽然丑样,人到算老实,待会我自去‘知味斋’寻他逗乐,你姑且不用与他计较。”杨屠夫闻言大笑,拿起把宽背刀“唰唰”两下,割了块五花肉拿在手中掂量,眯着眼睛道:“嗯!过五百钱了。”言必,拿刀割去一小块,将剩下的递给屈良道:“这是五百钱的五花肉。”说着又割了些猪头肉,照旧去了一小块,这才递给屈良道:“总计一贯钱。”
屈良也不知一贯钱到底能买多少,将两块肉放手里掂量,也掂不出个所以然来,因而迟迟不敢交钱。杨怜刀见状大怒,挥刀直骂道:“他娘的小畜牲,再不给钱当心老子割你肉来充数。”那小胖子跟着冷笑道:“爹,你看他身上能有几斤肉?”
杨屠夫摸着下巴估量道:“剔掉骨头和内脏,大概还有三十斤左右吧!”小胖子抡起一柄薄刃的削骨肉刀道:“那我先割块看看肉色如何。”说时在屈良手肘上来去两刀,动作竟娴熟迅捷之极。屈良只觉手肘上抹过一丝冰凉,也不知是否被割了肉,吓得丢下一贯钱撒腿便跑,身后却传来杨氏父子的哈哈大笑声。
屈良一口气跑出老远,这才撂起袖子来看,只见衣袖上多了两道口子,皮肤也泛起两条淡红的痕迹,却没到流血的地步。他这回受惊不小,由此也对杨氏父子平添了一份恨意。可是生气归生气,事情还得继续操办。屈良一路骂骂咧咧来到镇南,问明八妹家去处,上前敲门却听八妹病榻上的老父咳嗽道:“八妹去阿桑家了,要买姜蒜和香料只管去找。”屈良无奈,只得问明阿桑家去处,一路寻了过去。
一条通往山坡的石板小径,路旁山花灿烂,绿柳成荫。坡上葱葱郁郁,鸟语花香。阿桑家就坐落在小镇的最高处,也是最幽静的地方。屈良走走停停,幻想着阿桑究竟是何许人物,挑了这么个恬静的居所。他不知不觉走入林间,远远看见一幢木头搭成的小屋坐落其间,周围围着圈齐腰高的篱笆,院里正坐着两个十四五岁的少女,在那里安安静静地缝制着衣裳。
屈良还没靠近小屋,便从草丛里跑出条黑背白腹的大狗,朝他狂吠。屈良道:“你别叫了,我是来找你家主人买布料的,并无恶意。”院中女孩听见人声,其中一个满脸雀斑的女孩叫道:“小黑,别吓着客人,让他进来吧!”那狗竟十分听话,低头添了屈良脚丫子两下,便又钻草丛里捉虫玩去了。
小院里晾着各色布料,屈良不知两个女孩谁是阿桑,谁是南八妹,于是一进院子便打了个疾,说道:“我是‘知味斋’范老板新请的伙计,奉命来跟八妹姐姐买点姜蒜和香料,另外再跟阿桑姐姐买些布料,并置办两套衣裳。不知那位姐姐是此间主人?”那满脸深褐雀斑的女孩睁着双无神的眼睛道:“我就是阿桑,旁边这位便是八妹,不知小哥哥要买那几味香料?”
屈良见阿桑除了满脸雀斑,双目无神外,五官到也端庄,皮肤更是细腻白皙,如珠如玉。只可惜身体略显单薄了点,裹在条藏青色长裙中,看上颇为干瘦,迥无青春少女的活力和英姿。反观旁边的南八妹,不但明眸皓齿,而且丰腴窈窕。红扑扑的脸蛋上,两个醉人的小酒窝迎风招展。乌溜溜的秀结成两条麻花辫子,由双肩垂下,一朵粉红的小花点缀其间,衬着那身桃红色衣裙,显得既活泼又大方。
两个少女差异如此之大,不禁令屈良心生感慨,既有对阿桑的同情和怜悯,又有对南八妹的倾慕和喜爱。直到阿桑又叫了两声,他才回过神来,应道:“哦!我要买花椒、八角、续随子、洛神花、还有米醋。”
“小哥哥稍后,我这就帮你拿。”阿桑说着放下手中的阵线活,摸索着站了起来,返身往左小屋走去。屈良诧异道:“阿桑姐姐的眼睛……”南八妹却替阿桑回答道:“阿桑六岁时,随父母在青冥山上采药,因误食毒果,不但导致目盲,而且脸上还长出了许多毒癍。她父母为了给她解毒,再上接天岭采药,结果不幸……唉!可怜的阿桑……”说到后面,不禁流下了眼泪。
原来阿桑自从中毒后,她父母仗着颇识药性,再上接天岭采药给她治眼睛,却不幸遇到狼群,双双毙命。从此以后,孤苦无依的阿桑便和爷爷住在一起,爷孙俩相依为命,仅靠卖些布料和做点裁缝营生,日子过得甚是艰难。
屈良听完阿桑的故事,心中好不惆怅,联想到自己的悲惨命运,不禁对阿桑平添了几分亲切感,由此也在俩人间种下了深厚的情义。屈良感慨之余,忽然想起还要买葱蒜,忙道:“八妹姐姐,我还要些姜蒜?”
南八妹瞪着双大眼睛笑道:“阿桑这里也有姜蒜,你就一并与她买了吧!”屈良应道:“好。”俩人说着话,阿桑已由屋里出来,提了满满一篮子香料,每一样都用油纸包好,做得甚是体贴。屈良赶紧上前接过,将油纸包一一放入背篓,说道:“姐姐能再给点姜蒜吗?”
阿桑笑道:“是不是八妹叫你跟我买的?”屈良挠挠头道:“我见你院中有姜蒜,前去南姐姐家又没遇上,索性跟你买也是一样的。”阿桑却故作嗔怒道:“八妹你也真是的,好好的生意不做,偏偏又让给我。南老爹还等着你买药治病呢!你若再这样,我可不领情了。”
南八妹道:“你平日给我的药还少吗?没来由训我一顿,我可不依。”屈良在一旁瞧着两个姑娘相互笑骂,只管傻笑,到也觉得有趣。阿桑笑罢,对屈良道:“你自个去簸箕里抓些便是,不用我再折腾了。”
屈良应了一声,自去簸箕里取了些姜蒜放入背篓,回身又对阿桑道:“我还要买些布匹,打算请姐姐做两套行头。”阿桑问道:“我这有灰白、朱膘、葛红、藏青、石青、帛黑、赭石、土黄八色,不知你要那几色的布料?我收你五十文一匹,你要几匹?”
屈良憨笑道:“反正我也不懂什么颜色好看,黑黑瘦瘦人又丑样,姐姐就看着办好了。我这还剩一百五十文钱,我打算用一百文买布,五十文给姐姐做酬劳,不知可好?”
阿桑不乐道:“你明知我目盲,却要我看着办,这不是存心气我来着。”屈良心知说错话,忙赔不是道:“姐姐勿怪,我打小就口无遮拦,竟做蠢事。没得伤了姐姐,实在是无心之过,还望见谅。”阿桑甜甜一笑,莺声燕语道:“人家拿你说笑,你却来当真。依我看深色干活不怕脏,我就给你藏青和皂黑各做一套好了。”
屈良忙连声称谢,阿桑拿条软尺量了他三围和身高,估摸着做了记号,这才说道:“好了,你过几日来取吧!”屈良也不管阿桑目盲,是靠什么选布料做裁缝的,大大咧咧作了一揖,又和南八妹道别而去。
须臾,身后传来两个女孩的嬉笑声,隐隐听见南八妹说道:“亏得阿桑你看不见,天下就没见过他这般丑怪的人。”阿桑道:“我不觉得他丑啊!反到挺有趣的。”屈良无言,暗叹一声,背起沉重的背篓悻悻然回“知味斋”去了。
从此,屈良便在界口镇安顿下来,过起了再平凡不过的日子。
第三章 卖鱼 一
“知味斋”每日总有那么二十几位客人,说忙不忙,说闲也闲不了。屈良每日卯时起来,打水砍柴,生火造饭,接着就是去置办瓜果蔬菜,猪马牛羊等食物。中午要喂鸡喂鸭,腌制蔬菜腊肉。到晚间还要洗碗刷锅,拖地抹桌。虽说辛苦了点,日子到也过得充实,比之以前颠沛流离的生活,那是强了许多。
如此过了几日,屈良在木老爹、刘大娘、李快嘴、杨屠夫、南八妹家买好所需物品,便往阿桑家走去。石板铺就的小路已然宁静,路边的山花争奇斗艳,各展风姿。每次走在这条路上,屈良便感到身心愉快,也不知是因为路,还是因为路那头的女主人。
屈良来到小院外,阿桑的黑狗小黑也不理会他,只管懒洋洋地趴在草堆上打盹。屈良掏出一小块碎肉抛在它跟前,笑道:“看你今天听话,赏你一块肉吃。”谁知大黑狗低鸣了两声,又眯眼睡去。屈良自感没趣,起身来到柴门外唤道:“阿桑姐姐在家吗?”
阿桑由屋内出来道:“我昨夜刚把衣裳做好,还没来得及收针呢!你到来得巧,偏赶在我出门前来取,说不得也只好先给你弄了。门没锁,自己进来吧!”屈良笑道:“那就有劳姐姐了。”说着推开柴门,跟阿桑进到房内。
这是间简陋朴实的小屋,当中放着张织布机,墙角木案上叠着几十匹各色粗布,旁边摞着数捆棉线。最里面靠墙处有张小床和口箱子,铺盖叠得整整齐齐,看上去非常干净。这里没有梳妆台,没有铜镜,更没有绣蝶的屏风,镂花的凤榻,可屈良还是觉得非常新奇,因为这是他头一回进女孩子的闺房,即便这里更像是间工房,他也不免有些害臊起来。
阿桑道:“屋里有板凳,你稍坐会,我很快就好。”屈良应了一声,放下背篓,找了张小板凳坐下。阿桑拿了只篮子,只见里面叠着两套衣裳,一套藏青色一套皂黑。虽说是粗布麻衣,但纽扣、衣领、缝接却无一不精致,足见其手艺非凡。
屈良忍不住赞叹道:“姐姐手艺真棒,一件普普通通的衣裳也能做得如此精致,真不知你是怎么做到的。”阿桑笑道:“你是想说我双眼失明,却还能做衣裳,心里感到奇怪是吧!”屈良连忙摇手道:“不不不,我可没想编排姐姐的不是,仅仅是好奇而已。”
阿桑一面穿针引线,一面道:“心里怎么想,就怎么说。遮遮掩掩,躲躲藏藏,反而越抹越黑。”屈良傻笑道:“没得惹姐姐牢骚,实在是抱歉之至。想我屈良一生凄苦,又生得丑陋,到现在也没个人喜欢。若不是范老板好心收留,我说不定已饿死深山了。姐姐虽说目盲,却是兰心慧智,可比我强多了,我又岂敢有嘲弄之心。”
“衣裳好了,你试穿一下。”阿桑咬断线头,将件藏青色的衣裳递给屈良。屈良忙接在手里,捧着左看右看,爱不释手。他一想到自从母亲去后,就再未穿过新衣,抑制不住的泪水便滚滚而下。阿桑听到他的抽泣声,讶然问道:“你怎么哭了?”
屈良忙抹了把眼泪鼻涕,强压着波澜的心情,哽咽道:“姐姐有所不知,小弟原也出生在武林世家,书香门第,只可惜父母先后遭人害死,小弟八岁便开始流浪。这些年来,甭说是穿新衣裳了,就连找块遮羞布还要跟人抢。今日忽然捧着这……这至母亲去后,再未穿过的新衣,心里反而闹得慌。”他说着说着,又流下泪来。
阿桑联想到自己死去的双亲,顿觉感同身受,不禁泫然欲泣道:“想不到这世上还有比我更苦的人。阿良,你若不嫌姐姐是个盲女,干脆就做我的弟弟吧!”屈良再也控制不住情绪,冲上去抱住阿桑大哭道:“姐姐,我的好姐姐。”阿桑搂着屈良哭道:“好弟弟,你永远是我的好弟弟。”俩人抱头痛哭,一时泣不成声。
离开阿桑家的时候,屈良却是满脸笑容,步履轻快。因为他身上不仅穿了新衣裳,而且还有了个温柔善良的姐姐。这么多年来,他从不敢奢望自己能有朋友,更何况是姐姐。可是阿桑的出现,却弥补了他许多的遗憾,这无疑是上天赐给他最大的恩惠。
林间鸟儿在欢唱,道旁花儿在摆舞。屈良走在石板路上,嘴里哼着小曲,一副怡然自得的样子。他沿着石阶正欲下坡,忽听一声断喝道:“嘿!傻小子屁颠屁颠地,难不成是吃了蜜儿,又或被哪家姐儿相中了?”屈良愕然回,却见是杨屠夫的胖儿子,挺了个圆溜溜的肚皮靠在棵枣树下朝自己冷笑。
此子名唤杨通,与乃父杨怜刀横行乡里,欺压善弱,左邻右舍都是敢怒不敢言,莫不暗暗恨在心里。屈良吃过他父子的亏,头一会买肉回去,一称才现短了二两。好在范不二并未指责,还劝他没事别去招惹杨氏父子。可你不去惹人家,不等于人家不来惹你。杨通这么一说,屈良尽管不愿搭理他,也只好翻眼道:“我爱唱爱跳,爱说爱笑,又碍着谁了?”
杨通摸着肥硕的下巴,强横道:“在别处也许我管不着,可在这界口,一切都得听我和我爹的。”末了,又叫道:“哟呵!原来穿了新衣裳,难怪这般猴样。瞎丫头别样不行,手艺却是一流,竟连下作料子也能做出这等光鲜的衣裳,实在是厉害。”
屈良恼怒道:“不许你说我姐姐。”杨通好奇道:“什么?阿桑是你姐姐?”屈良大声道:“过去不是,现在是了。”杨通瞪着对乌溜溜的小眼睛,连转了好几圈,忽然哈哈大笑道:“感情瞎丫头给你做衣裳,你便认她做了姐姐。这到有趣,一个是满脸麻子瞎眼睛,一个是相貌丑陋笨猪头,两下凑一块简直是对活宝。”言罢大笑不止。
屈良一听这话恨得牙痒痒,破口大骂道:“去你娘的,骂骂你家小爷也就算了,但不许你骂我姐姐。自己长得跟头猪似的,也敢大言不惭说人家是猪头。别以为你家小爷好欺负,把我惹毛了,杀人放火也不在话下。”
杨通几时吃过人家痛骂,不由怒火中烧,冲上来一把楸住屈良的衣领,竟将他整个人提了起来,怒吼道:“我不把你个小杂种摔死,今天就没完。”说着振臂一甩,便将屈良连人带背篓整个丢了出去。
屈良甚是灵活,在空中拧腰转身,便以双脚落地,只是踉跄了两步,并没有摔倒。杨通见状大怒,抡起藕臂劈头盖脸打去。屈良不由也了狠,忙卸下背篓,猴跳着扑了上去。俩人顿时扭打做一团,并相互撕咬起来。枣树下泥土湿润,两人来回翻滚,霎时成了泥人。
杨通自幼随父亲杀猪宰羊,加之人又胖又高,力气自然比屈良大了不少。然而屈良流浪多年,跟人跟狗都打过不少架,经验更是相当丰富,明知力气不如人,他便使巧劲,专拿人家的柔软处,两个人又哭又叫,闹得不可开交。斗到紧要处,杨通一手逮住屈良头,一手去撕其衣裳。屈良一急,便去扯杨通的耳朵,捏他的鼻子。
俩人恶斗,引来不少行人及乡亲驻足,大都是瞧热闹的,没几人真正担心闹出人命。须臾,杨屠夫气势汹汹地赶来,手中提了把杀猪刀,大有活劈屈良之意。游农也来了,紧紧跟在杨屠夫身后,因他心知杨怜刀脾气暴躁,盛怒之下万一真杀了屈良,那可不是闹着玩的。( 尊天令 http://www.xlawen.org/kan/2137/ )
杨文凤得了便宜,立刻以一招“美人横卧”,单臂举剑,斜身侧躺,拦腰斩向屈良。眼见屈良失手,神秘人怒道:“叫你砍她双腿,你去砍她脚干嘛?还不赶快翻过身来举剑封挡,想等死啊?”
屈良吓得面如土色,赶紧翻过身来,举剑搁挡。岂料杨文凤狡诈异常,剑还未砍到,左袖中已射出数点金光,直取屈良胸前数处大|穴。魏彦鹏见了失声大叫不好,红娘子也是暗暗捏了把汗,只有姚美凤振臂高呼道:“杀死他,杀死他。”
眼看屈良行将毙命,就在这电光石火间,森林里突然响起一片破风声,只见数道黑影疾射而至,顿时响起一阵劈里啪啦声,顷刻间便击落了杨文凤发出的所有金莲镖。两剑跟着相遇,屈良劲灌双臂,拼死挡住了杨文凤的剑。神秘人忽道:“快踢她蛮腰。”屈良不及细想,伸脚便朝杨文凤腰间踢去。
杨文凤正为暗器被击落而感到震惊,哪里还来得及躲避屈良的脚,被结结实实踢了个正着,痛得她水牛般滚了开去。屈良爬将起来,得意洋洋道:“怎么样啊!小贱婢,识得你家哥哥厉……哎哟妈呀!”他话尚未说完,只见十数点金光已飞射而来,直吓得忙抱头鼠窜。
原来杨文凤狡诈异常,翻滚叫痛之余,还未忘记将袖中金莲镖悉数发出,暗算屈良。也是屈良粗心大意,得了便宜便自满起来,差点没为此断送了性命。神秘人见无法全数击落暗器,只得现身出来一把提起屈良,转到一株大树后躲避。那些金莲镖几乎全被大树拦住,发出噗噗连响。只有一枚漏网的,挨着屈良大腿飞过,将他裤腿撕去一大块。
屈良还以为自己受了伤,只管连声怪叫。李丹凤却看得真切,厉声问道:“阁下既然自持武功,揽下了这茬子事,又何必藏头露尾,不敢以真面目示人呢?”屈良这才想起已被人救了,并未受伤,忙回头看时,哪里还有神秘人的身影。
李丹凤见无人回答,又冷冷道:“难道阁下觉得我三人尚不配你亲自出手不成?”一个冰冷的声音笑道:“我若出手,决不留活口。”姚美凤撅嘴冷哼道:“大言不惭,有本事便出来一见高下,藏头露尾算……”她话尚未说完,忽见一条银蛇疾窜而至,简直快若闪电,迅如奔雷,瞬息便到了咽喉前。
姚美凤深知要闪避已来不及,暗叫一声我命休已,却见那银蛇只在咽喉处轻轻一点,又迅速退了回去,并消失在了树阴之中。姚美凤呆呆地站着,宛如一座泥塑。咽喉上有一点冰凉,禁连痛楚的感觉也没有,可她的目光中却充满了恐惧,两片嘴唇不住打着颤,过的片刻,方从喉头里蹦出几个含糊不清的字:“你是一剑飘红……”
杨文凤也看到了那条银蛇,面露惨色道:“是……是飘红剑,是他……”那冰冷的声音断喝道:“我不想与你红莲教结仇,还不快滚。”李丹凤吓得一哆嗦,连忙拉起姚美凤道:“这个人咱们惹不起,快走。”
姚美凤摸了摸咽喉,发觉只破了点皮,连血也没流出,心知对手剑术以臻收发自如的境界,要再逞强,那就是自讨没趣了,当下抱拳道:“阁下剑术高超,神鬼莫测,咱姐妹技不如人,今日之事只好暂且作罢。不过这梁子总是结了,咱姐妹回山再练几年,自会前来寻阁下和这臭小子报仇。暂且别过,后会有期。”说完,便捂住腹中伤口,与李丹凤和杨文凤狼狈而去。
屈良见三凤要走,急得大叫道:“前辈不可放她们走,这三个贱婢奸猾狡诈,气量狭小,专门欺压善弱。此番若让她们逃走,说不定又生什么阴谋诡计,流毒无穷啊!”三女闻言,均拿狠毒的目光瞪着屈良。只听姚美凤破口大骂道:“小畜生,就没见过似你这等丑恶歹毒之辈,伤了人不算,还想赶尽杀绝?”
屈良正要回骂,那神秘人却断喝道:“让她们走。”屈良不敢违抗,只得悻悻然作罢。三凤咬牙切关,从此将屈良恨之入骨,若非慑于神秘人的剑术,不把他碎尸万段了才怪。屈良见三凤去远,这才气鼓鼓地叫道:“前辈也真是的,就这么放她们走,岂不太便宜了这三个贱婢,说不定还有辱你老人家的威名呢!”
岂料许久不见有人回答,屈良又叫了两声,还是没人回答,正纳闷间,只听红娘子在身边道:“他已经走了。”屈良扭头看着红娘子吃惊道:“走了?”红娘子面有惧色,只颔首轻声道:“此人乃江湖中赫赫有名的杀手,‘一剑飘红’范希尧,据说从未有人见过其真面目,因为那些见过的人,都已成了他的剑下亡魂。”
“他有这么厉害?”屈良又惊又喜,立马转身便想去寻那神秘人。魏彦鹏忙唤住道:“小兄弟万万不可,这范希尧生性古怪,从不轻易露面,他若不想见你,你找也没用。”
屈良先是一愣,续而捶胸跺足失声大叫道:“唉哟!错失良机。可惜啊!可惜。”红娘子笑道:“你可惜什么啊?”屈良道:“我可惜没能拜他为师,学习上乘本领。”魏彦鹏乐道:“哟呵!瞧不出你这丑娃志气还蛮高的嘛!我本想收你为徒,可就怕别人说我没眼光,找了这么个浊物来充数。”
屈良白了他一眼,嗔怒道:“若非看在你曾给过我两块大饼的份上,我才懒得救你这蛮子,说话也不积点德。就你那歪瓜劣枣的把式,连三个贱婢都打不过,也好意思收人家为徒?别害人家太平日子过不了,反落得提前见了阎王。”
红娘子抿嘴笑道:“小兄弟别见怪,你魏二哥只是心直口快,其实人到也不坏。”屈良没好气道:“就是说话没个分寸,俗不可耐。人家好心好意,累死累活地救他,他却拿人家取笑。当我屈良犯贱啊!好好的觉不睡,偏偏跑来找这份罪受。”
魏彦鹏仰天打了个哈哈,抱拳致歉道:“小兄弟只为两张大饼便舍命相救,这份情义自比天高海阔,彦鹏焉有不知之礼。只是老哥我生平嘻嘻哈哈,开惯玩笑,得罪之处还请多多包涵。大恩不言谢。”红娘子颔首道:“是啊!小兄弟若就住在这界口镇,我二人到也好找,只怕你也是路过,却不好寻来。”
第二章 界口 六
屈良摆摆手道:“报答就不必了,要找我喝酒,镇上‘知味斋’便是。”说完正要走,红娘子忙唤道:“小兄弟暂且留步。”屈良不耐烦道:“还有何事?”
红娘子道:“我兄妹身负重伤,不便远行,小兄弟能否赏个地方借住一宿,待我兄妹包扎好伤口,在行上路不迟?”屈良见二人浑身是血,尤其是魏彦鹏一条左腿更是血流不止,尽管已做简单包扎,但若不及时医治,轻则残废,重则有性命之忧。于是想了想道:“且跟我回店禀明老板再说,至于他收不收留你们,我也做不了主。”
魏彦鹏颔道:“那是,那是。红莲教在江南势力庞大,任谁也不敢轻捏虎须。小兄弟不畏艰险,不惧权贵,此等高风亮节,真令彦鹏五体投地。如此就多谢了。”屈良朝他做了个鬼脸,悻悻然道:“漂亮话儿真不少,也不嫌骚得慌。哼!快走吧!”说完,转身大摇大摆而去。
三人相互搀扶着,好容易来到了镇上。此刻尚在子夜时分,一路上连个鬼影子都没有,到也安静。屈良远远看见“知味斋”里灯光闪烁,心知范不二已经醒来,八成是没看到自己,所以在饭堂等候。于是忙领着两个伤者走去。
屈良推开虚掩的店门,听见范不二的咳嗽声由厨房传来,于是请二人先坐下,自己则赶到厨房,只见水气蒸腾,原来范不二正在煮水。屈良有些担忧挨骂,忙抢着添柴加火道:“范老板,小子无撞,好管闲事,给你添麻烦不说,还劳你半夜起来烧水,实在是该掌嘴。”
范不二眯着一双惺惺睡眼,淡淡问道:“我起身想叫你烧点水,结果没人应,这才下楼来现你已不在店中。到底是什么事,叫你半夜三更离店而去?”屈良忙一五一十说了原委,范不二听罢眉头深锁,颇有愠色道:“咱们是做小买卖的人,最好远离江湖是非。在这江南地界,天都派与红莲教具有呼风唤雨之能,更是轻易得罪不起,可你却偏偏义气用事,得罪了人不说,还将伤者带来……唉!罢了,罢了。看在你年幼无知,又是初来乍到的份上,姑且饶你一回,下不为例。”
屈良诚惶诚恐,唯唯诺诺应下,便垂一旁。范不二将已烧得“噗噗”直响的铜吊子提起放到一旁,又叹了口气,沉声道:“你随我来吧!”屈良知道给范不二惹了麻烦,哪里还敢多言,只得默默跟上。
范不二走进饭堂,只见地上有些血迹,饭桌上压了张布条,却不见红娘子跟魏彦鹏的踪影,不由奇怪道:“人上那去了?”屈良也是吃惊不小,忙跑过去拾起布条一看,只见上面歪歪扭扭书了几个红字:留此多有不便,后会有期。
屈良看罢叹道:“他们走了。”范不二凝眉问道:“他们伤势如何?”屈良道:“有些不妙。”范不二颔道:“我这有些上好的云南白药,就放在小屋床头那木箱里,你赶快拿些追上交给他们,也算是尽点心意吧!”屈良忙谢了,立刻去寻来白药,离店顺血迹追去。
谁知他追出了三里地,也未见着红娘子二人身影,只得悻悻然而归。走着走着,已可闻镇中鸡鸣,远山后一片淡彩,显然日近破晓。屈良折腾了一夜,反没了困意,回到店里复命后,索性便劈柴淘米,洗菜喂鸡,忙活了起来。
待到卯时三刻,范不二来到院中,递给屈良五贯钱和一张纸条,说道:“你按条子去采办些蔬菜回来,记住,千万不可错了人家,否则菜的味道便不同了。背篓就在饭堂,去回。”
屈良拿了银子跑到饭堂背起背篓,大步来到街上,展开条子一看,只见上面写了数行正楷小字:到镇西河边的木老爹家买五百钱的青菜,五十钱的野葱。去镇北刘大娘家买一贯钱的香菇,四百钱的木耳。再到隔壁李快嘴家切十块豆腐,另加一百张豆腐皮,差不多六百钱。杨屠夫的铺子就在好来客栈对面,去切十斤五花肉,五斤猪头肉,再到镇后南八妹家买五十钱的姜蒜,和五十钱的香料。买好这些东西,大约还能剩下一百五十钱,你可到阿桑家买一百钱的布料,余下五十钱就让阿桑给你做两套衣裳吧!
屈良又是惭愧又是感动,忙按条子往镇西木老爹家走去。这是座建在河边的小院子,院前禾苗葱郁,菜花芬芳。看得出木老爹一家非常勤劳,方有此硕果。屈良沿着三条田埂宽的小路来到院外,还没开口叫门,便冲出一条大黄狗,呲牙咧嘴地朝着他低吼。屈良忙大叫道:“快来人啊!这狗要咬人了。”
只见柴门吱呀一声打开,跑出个裸着上半身,体格壮硕结实的小伙。这小伙大约十四五岁,眉目英挺,肤若古铜,一出来便朝那大黄狗吼道:“大黄,不许乱叫,快回去。”大黄狗见主人斥责,又低吠了两声,这才有些不情愿地转身而去。那小伙打量了屈良几眼,皱眉问道:“你是那来的?我好像在镇上没见过你。”
屈良道:“我是‘知味斋’范老板新请的伙计,奉命前来买些蔬菜。请问这是木老爹家吗?”小伙颔道:“不错。”接着又迟疑道:“你真是范老板请来的伙计?”屈良有些不快,于是反问道:“难不成这还有假的吗?”小伙嘴角挂笑道:“只因你也太……太古怪了点。呵呵!买菜是么?跟我来吧!”
屈良心知对方是嫌弃自己貌陋,虽然气愤,却不敢坏了范不二交代的事情,只得隐忍下来。那小伙引着屈良转向后院,路上随口问道:“你叫什么名字?”屈良回答了,小伙道:“我叫木瓜,你就叫我小瓜好了。”屈良灵机一动,调笑道:“你的名字也真有趣,瓜,瓜皮,西瓜皮。嘿嘿!你叫我阿良好了。”
木瓜也不生气,反嘲笑道:“没见识了吧!《诗经》有《木瓜》云:投我以木瓜,报之于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说的是小伙子对心仪姑娘的殷勤回馈。你不知我姓名来源,却胡言乱语,真是好笑。”屈良被说得满脸通红,哪能甘心,狡辩道:“那是先有木呢,还是先有瓜?”木瓜闻言一愣,呐呐道:“木生瓜,瓜再生木,终归是同始同终喽!”屈良调侃道:“木生瓜,瓜生木,周而复始,始有木瓜。”木瓜报以傻笑。
两人说着话已进了后院,只见数篓青菜和半篓野葱摆在当中,菜根处泥土清新,显然是刚从地里挖来的,木瓜问道:“还是老样子吗?”屈良道:“五百钱的。”说着放下了背篓。木瓜道:“刚从地里打上来的,无论煮汤还是清炒,一样新鲜可口,范老板最喜欢我家种的菜了。”于是捧了一堆菜放到屈良背篓里。
屈良见一棵青菜上有条菜虫,正想拿袖子打掉,谁知木瓜却抢先一把抓在手里,跟着一口吞了下去,并若无其事道:“这么美味的东西,丢了岂不可惜。”屈良看得目瞪口呆,连咽口水,差点没呕出来。
木瓜横了他一眼,不屑道:“觉得恶心是吧!真是个笨蛋,平日里也不知吃了多少虫子,却还在这里装腔作势。这菜虫是吃青菜长大的,又干净又肥美,只是你们这些人平日里嫌它们丑陋低贱,所以不敢吃,其实这东西比青菜还来得滋补。”
屈良鼓起腮帮子,望天想了想,觉得自己不也因长相丑陋,而受人排挤冷落么?这虫子也是一样,明明是个宝贝,却因长相恶心,而没人敢吃。唉!人同此心啊!他想着想着,不由来了股傲气,暗忖道:“哼!别人不喜欢的,我屈良偏偏要喜欢。”这时又见一条菜虫爬了出来,屈良二话没说,抄手抓过一口吞下。也不敢咀嚼,甚至不敢去想那味道,只管闭起眼睛说道:“有什么了不起,你吃得我也吃得。”
木瓜愣了一愣,突然抱起屈良哈哈大笑道:“好家伙,好家伙,我喜欢你。”屈良感觉肚子里怪怪的,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心中颇有些后悔,于是撅嘴道:“你要是再吃些什么稀奇古怪的玩意,我可不敢奉陪了。”说着掏出半吊子钱递给木瓜道:“这里是五百钱,你数一下。”
谁知木瓜却眉飞色舞道:“今天这菜就算我送你的,咱们权且交个朋友好么?”屈良惊讶道:“你真不收我钱?”木瓜笑道:“能认识你这么有趣的朋友,些许青菜算什么,我连香葱也一并赠你得了。”
他话音甫落,打院外进来个胡子花白,满脸皱纹的老头,挑着两箩筐菜依旧健步如飞,一进来就展开嘶哑的喉咙道:“你到挺大方的,家里有什么都敢往外送,也不见你由外面赚点便宜回来。”木瓜道:“爹,阿良是范老板新请的伙计,人家范老板一直很照顾咱父子,送点也是因该的。”
那老头放下扁担,咧嘴道:“哦!既然是范老板要的菜,这个人情到也卖得,你自个决定吧!”说着放下箩筐,自行去了。屈良将钱放在木瓜手心里,说道:“范老板没叫我买菜不给钱,我也不想欠你人情。朋友归朋友,没道理以钱财论交。”他说着抓了把野香葱,转身便走。
“你如此爽气,那我就不多说什么了。”木瓜相送至门外,高声道:“得闲我会来找你玩的。”屈良应了声好,人已去远。
第二章 界口 七
屈良来到刘大娘家买香菇木耳。见刘大娘仅仅徐娘半老,却已头花白,体形佝偻,想是常年辛劳所至。而刘大娘为人朴实善良,又极厚道,非但不嫌他丑陋,反觉屈良瘦弱可怜,临走时还塞了两个馍馍给他,并吩咐想吃馍馍了,尽管来家里要就好。屈良不由想起了母亲,竟抱着刘大娘痛哭起来。谁知刘大娘的儿子蛮牛刚好放牛回来,撞见屈良抱着自己母亲哭,只管拿双牛眼干瞪着,也不说话。屈良见他矮小精悍,面带古怪神色,那还好意思呆下去,忙起身去隔壁李快嘴家买豆腐去了。
李快嘴生来一副尖嘴猴腮的样子,人又瘦长,活象根竹竿,虽说乃镇上有名的嘴快话多之人,但心眼却不坏,也不拿屈良当外人,叫儿子李旦切了十一块豆腐,一百二十张豆腐皮给屈良,并不多收一文钱。李旦和他父亲一样瘦长,但却不似父亲喋喋不休,反而十分沉默,切好豆腐交给屈良,至始至终没说一句话。屈良觉得别扭,忙连声谢过,这才收了豆腐告辞而去。
他一路走着,不知不觉已转到“好来客栈”对面,果见有家肉铺,屋檐下挂满了牛羊猪头,旁边插着根手臂粗的旗杆,上面飘着面旌旗,赫然写着“杨记肉铺”四个大字,其中肉字还用红色书写,外套了个圈,远远地便十分醒目。
屈良见铺子里站着一大一小两个胖子,均是袒胸露臂,肥头大耳,活象两个糯米团子,看上去也不比砧板上摆着的那些猪瘦。屈良于是上前叫道:“杨老板,我是‘知味斋’新来的伙计,范老板叫我来买些五花肉和猪头肉。”
那杨屠夫眯着双好似长在石头缝里的眼睛,来回打量着屈良,忽然冷哼一声,甩起个破锣嗓子,嗡声嗡气地道:“范老板会找你这么个蠢物做伙计?嘿嘿!你骗谁来着。若是想来打秋风混饭吃,那你算是走错地方了。也不出去打听打听,这镇上谁敢占我杨怜刀的便宜,想是活得不耐烦了。”
屈良勃然大怒,正想反唇相讥,忽念起范不二的吩咐,只得暂压怒火,强作欢颜道:“杨老板这是哪里话,我屈良小孩儿一个,那敢骗您老人家。你若不信,可叫这位小哥随我回一趟‘知味斋’,自有分晓。”
杨怜刀正想开口,他身边那小胖子忽然贼笑道:“爹,我看这小猴儿虽然丑样,人到算老实,待会我自去‘知味斋’寻他逗乐,你姑且不用与他计较。”杨屠夫闻言大笑,拿起把宽背刀“唰唰”两下,割了块五花肉拿在手中掂量,眯着眼睛道:“嗯!过五百钱了。”言必,拿刀割去一小块,将剩下的递给屈良道:“这是五百钱的五花肉。”说着又割了些猪头肉,照旧去了一小块,这才递给屈良道:“总计一贯钱。”
屈良也不知一贯钱到底能买多少,将两块肉放手里掂量,也掂不出个所以然来,因而迟迟不敢交钱。杨怜刀见状大怒,挥刀直骂道:“他娘的小畜牲,再不给钱当心老子割你肉来充数。”那小胖子跟着冷笑道:“爹,你看他身上能有几斤肉?”
杨屠夫摸着下巴估量道:“剔掉骨头和内脏,大概还有三十斤左右吧!”小胖子抡起一柄薄刃的削骨肉刀道:“那我先割块看看肉色如何。”说时在屈良手肘上来去两刀,动作竟娴熟迅捷之极。屈良只觉手肘上抹过一丝冰凉,也不知是否被割了肉,吓得丢下一贯钱撒腿便跑,身后却传来杨氏父子的哈哈大笑声。
屈良一口气跑出老远,这才撂起袖子来看,只见衣袖上多了两道口子,皮肤也泛起两条淡红的痕迹,却没到流血的地步。他这回受惊不小,由此也对杨氏父子平添了一份恨意。可是生气归生气,事情还得继续操办。屈良一路骂骂咧咧来到镇南,问明八妹家去处,上前敲门却听八妹病榻上的老父咳嗽道:“八妹去阿桑家了,要买姜蒜和香料只管去找。”屈良无奈,只得问明阿桑家去处,一路寻了过去。
一条通往山坡的石板小径,路旁山花灿烂,绿柳成荫。坡上葱葱郁郁,鸟语花香。阿桑家就坐落在小镇的最高处,也是最幽静的地方。屈良走走停停,幻想着阿桑究竟是何许人物,挑了这么个恬静的居所。他不知不觉走入林间,远远看见一幢木头搭成的小屋坐落其间,周围围着圈齐腰高的篱笆,院里正坐着两个十四五岁的少女,在那里安安静静地缝制着衣裳。
屈良还没靠近小屋,便从草丛里跑出条黑背白腹的大狗,朝他狂吠。屈良道:“你别叫了,我是来找你家主人买布料的,并无恶意。”院中女孩听见人声,其中一个满脸雀斑的女孩叫道:“小黑,别吓着客人,让他进来吧!”那狗竟十分听话,低头添了屈良脚丫子两下,便又钻草丛里捉虫玩去了。
小院里晾着各色布料,屈良不知两个女孩谁是阿桑,谁是南八妹,于是一进院子便打了个疾,说道:“我是‘知味斋’范老板新请的伙计,奉命来跟八妹姐姐买点姜蒜和香料,另外再跟阿桑姐姐买些布料,并置办两套衣裳。不知那位姐姐是此间主人?”那满脸深褐雀斑的女孩睁着双无神的眼睛道:“我就是阿桑,旁边这位便是八妹,不知小哥哥要买那几味香料?”
屈良见阿桑除了满脸雀斑,双目无神外,五官到也端庄,皮肤更是细腻白皙,如珠如玉。只可惜身体略显单薄了点,裹在条藏青色长裙中,看上颇为干瘦,迥无青春少女的活力和英姿。反观旁边的南八妹,不但明眸皓齿,而且丰腴窈窕。红扑扑的脸蛋上,两个醉人的小酒窝迎风招展。乌溜溜的秀结成两条麻花辫子,由双肩垂下,一朵粉红的小花点缀其间,衬着那身桃红色衣裙,显得既活泼又大方。
两个少女差异如此之大,不禁令屈良心生感慨,既有对阿桑的同情和怜悯,又有对南八妹的倾慕和喜爱。直到阿桑又叫了两声,他才回过神来,应道:“哦!我要买花椒、八角、续随子、洛神花、还有米醋。”
“小哥哥稍后,我这就帮你拿。”阿桑说着放下手中的阵线活,摸索着站了起来,返身往左小屋走去。屈良诧异道:“阿桑姐姐的眼睛……”南八妹却替阿桑回答道:“阿桑六岁时,随父母在青冥山上采药,因误食毒果,不但导致目盲,而且脸上还长出了许多毒癍。她父母为了给她解毒,再上接天岭采药,结果不幸……唉!可怜的阿桑……”说到后面,不禁流下了眼泪。
原来阿桑自从中毒后,她父母仗着颇识药性,再上接天岭采药给她治眼睛,却不幸遇到狼群,双双毙命。从此以后,孤苦无依的阿桑便和爷爷住在一起,爷孙俩相依为命,仅靠卖些布料和做点裁缝营生,日子过得甚是艰难。
屈良听完阿桑的故事,心中好不惆怅,联想到自己的悲惨命运,不禁对阿桑平添了几分亲切感,由此也在俩人间种下了深厚的情义。屈良感慨之余,忽然想起还要买葱蒜,忙道:“八妹姐姐,我还要些姜蒜?”
南八妹瞪着双大眼睛笑道:“阿桑这里也有姜蒜,你就一并与她买了吧!”屈良应道:“好。”俩人说着话,阿桑已由屋里出来,提了满满一篮子香料,每一样都用油纸包好,做得甚是体贴。屈良赶紧上前接过,将油纸包一一放入背篓,说道:“姐姐能再给点姜蒜吗?”
阿桑笑道:“是不是八妹叫你跟我买的?”屈良挠挠头道:“我见你院中有姜蒜,前去南姐姐家又没遇上,索性跟你买也是一样的。”阿桑却故作嗔怒道:“八妹你也真是的,好好的生意不做,偏偏又让给我。南老爹还等着你买药治病呢!你若再这样,我可不领情了。”
南八妹道:“你平日给我的药还少吗?没来由训我一顿,我可不依。”屈良在一旁瞧着两个姑娘相互笑骂,只管傻笑,到也觉得有趣。阿桑笑罢,对屈良道:“你自个去簸箕里抓些便是,不用我再折腾了。”
屈良应了一声,自去簸箕里取了些姜蒜放入背篓,回身又对阿桑道:“我还要买些布匹,打算请姐姐做两套行头。”阿桑问道:“我这有灰白、朱膘、葛红、藏青、石青、帛黑、赭石、土黄八色,不知你要那几色的布料?我收你五十文一匹,你要几匹?”
屈良憨笑道:“反正我也不懂什么颜色好看,黑黑瘦瘦人又丑样,姐姐就看着办好了。我这还剩一百五十文钱,我打算用一百文买布,五十文给姐姐做酬劳,不知可好?”
阿桑不乐道:“你明知我目盲,却要我看着办,这不是存心气我来着。”屈良心知说错话,忙赔不是道:“姐姐勿怪,我打小就口无遮拦,竟做蠢事。没得伤了姐姐,实在是无心之过,还望见谅。”阿桑甜甜一笑,莺声燕语道:“人家拿你说笑,你却来当真。依我看深色干活不怕脏,我就给你藏青和皂黑各做一套好了。”
屈良忙连声称谢,阿桑拿条软尺量了他三围和身高,估摸着做了记号,这才说道:“好了,你过几日来取吧!”屈良也不管阿桑目盲,是靠什么选布料做裁缝的,大大咧咧作了一揖,又和南八妹道别而去。
须臾,身后传来两个女孩的嬉笑声,隐隐听见南八妹说道:“亏得阿桑你看不见,天下就没见过他这般丑怪的人。”阿桑道:“我不觉得他丑啊!反到挺有趣的。”屈良无言,暗叹一声,背起沉重的背篓悻悻然回“知味斋”去了。
从此,屈良便在界口镇安顿下来,过起了再平凡不过的日子。
第三章 卖鱼 一
“知味斋”每日总有那么二十几位客人,说忙不忙,说闲也闲不了。屈良每日卯时起来,打水砍柴,生火造饭,接着就是去置办瓜果蔬菜,猪马牛羊等食物。中午要喂鸡喂鸭,腌制蔬菜腊肉。到晚间还要洗碗刷锅,拖地抹桌。虽说辛苦了点,日子到也过得充实,比之以前颠沛流离的生活,那是强了许多。
如此过了几日,屈良在木老爹、刘大娘、李快嘴、杨屠夫、南八妹家买好所需物品,便往阿桑家走去。石板铺就的小路已然宁静,路边的山花争奇斗艳,各展风姿。每次走在这条路上,屈良便感到身心愉快,也不知是因为路,还是因为路那头的女主人。
屈良来到小院外,阿桑的黑狗小黑也不理会他,只管懒洋洋地趴在草堆上打盹。屈良掏出一小块碎肉抛在它跟前,笑道:“看你今天听话,赏你一块肉吃。”谁知大黑狗低鸣了两声,又眯眼睡去。屈良自感没趣,起身来到柴门外唤道:“阿桑姐姐在家吗?”
阿桑由屋内出来道:“我昨夜刚把衣裳做好,还没来得及收针呢!你到来得巧,偏赶在我出门前来取,说不得也只好先给你弄了。门没锁,自己进来吧!”屈良笑道:“那就有劳姐姐了。”说着推开柴门,跟阿桑进到房内。
这是间简陋朴实的小屋,当中放着张织布机,墙角木案上叠着几十匹各色粗布,旁边摞着数捆棉线。最里面靠墙处有张小床和口箱子,铺盖叠得整整齐齐,看上去非常干净。这里没有梳妆台,没有铜镜,更没有绣蝶的屏风,镂花的凤榻,可屈良还是觉得非常新奇,因为这是他头一回进女孩子的闺房,即便这里更像是间工房,他也不免有些害臊起来。
阿桑道:“屋里有板凳,你稍坐会,我很快就好。”屈良应了一声,放下背篓,找了张小板凳坐下。阿桑拿了只篮子,只见里面叠着两套衣裳,一套藏青色一套皂黑。虽说是粗布麻衣,但纽扣、衣领、缝接却无一不精致,足见其手艺非凡。
屈良忍不住赞叹道:“姐姐手艺真棒,一件普普通通的衣裳也能做得如此精致,真不知你是怎么做到的。”阿桑笑道:“你是想说我双眼失明,却还能做衣裳,心里感到奇怪是吧!”屈良连忙摇手道:“不不不,我可没想编排姐姐的不是,仅仅是好奇而已。”
阿桑一面穿针引线,一面道:“心里怎么想,就怎么说。遮遮掩掩,躲躲藏藏,反而越抹越黑。”屈良傻笑道:“没得惹姐姐牢骚,实在是抱歉之至。想我屈良一生凄苦,又生得丑陋,到现在也没个人喜欢。若不是范老板好心收留,我说不定已饿死深山了。姐姐虽说目盲,却是兰心慧智,可比我强多了,我又岂敢有嘲弄之心。”
“衣裳好了,你试穿一下。”阿桑咬断线头,将件藏青色的衣裳递给屈良。屈良忙接在手里,捧着左看右看,爱不释手。他一想到自从母亲去后,就再未穿过新衣,抑制不住的泪水便滚滚而下。阿桑听到他的抽泣声,讶然问道:“你怎么哭了?”
屈良忙抹了把眼泪鼻涕,强压着波澜的心情,哽咽道:“姐姐有所不知,小弟原也出生在武林世家,书香门第,只可惜父母先后遭人害死,小弟八岁便开始流浪。这些年来,甭说是穿新衣裳了,就连找块遮羞布还要跟人抢。今日忽然捧着这……这至母亲去后,再未穿过的新衣,心里反而闹得慌。”他说着说着,又流下泪来。
阿桑联想到自己死去的双亲,顿觉感同身受,不禁泫然欲泣道:“想不到这世上还有比我更苦的人。阿良,你若不嫌姐姐是个盲女,干脆就做我的弟弟吧!”屈良再也控制不住情绪,冲上去抱住阿桑大哭道:“姐姐,我的好姐姐。”阿桑搂着屈良哭道:“好弟弟,你永远是我的好弟弟。”俩人抱头痛哭,一时泣不成声。
离开阿桑家的时候,屈良却是满脸笑容,步履轻快。因为他身上不仅穿了新衣裳,而且还有了个温柔善良的姐姐。这么多年来,他从不敢奢望自己能有朋友,更何况是姐姐。可是阿桑的出现,却弥补了他许多的遗憾,这无疑是上天赐给他最大的恩惠。
林间鸟儿在欢唱,道旁花儿在摆舞。屈良走在石板路上,嘴里哼着小曲,一副怡然自得的样子。他沿着石阶正欲下坡,忽听一声断喝道:“嘿!傻小子屁颠屁颠地,难不成是吃了蜜儿,又或被哪家姐儿相中了?”屈良愕然回,却见是杨屠夫的胖儿子,挺了个圆溜溜的肚皮靠在棵枣树下朝自己冷笑。
此子名唤杨通,与乃父杨怜刀横行乡里,欺压善弱,左邻右舍都是敢怒不敢言,莫不暗暗恨在心里。屈良吃过他父子的亏,头一会买肉回去,一称才现短了二两。好在范不二并未指责,还劝他没事别去招惹杨氏父子。可你不去惹人家,不等于人家不来惹你。杨通这么一说,屈良尽管不愿搭理他,也只好翻眼道:“我爱唱爱跳,爱说爱笑,又碍着谁了?”
杨通摸着肥硕的下巴,强横道:“在别处也许我管不着,可在这界口,一切都得听我和我爹的。”末了,又叫道:“哟呵!原来穿了新衣裳,难怪这般猴样。瞎丫头别样不行,手艺却是一流,竟连下作料子也能做出这等光鲜的衣裳,实在是厉害。”
屈良恼怒道:“不许你说我姐姐。”杨通好奇道:“什么?阿桑是你姐姐?”屈良大声道:“过去不是,现在是了。”杨通瞪着对乌溜溜的小眼睛,连转了好几圈,忽然哈哈大笑道:“感情瞎丫头给你做衣裳,你便认她做了姐姐。这到有趣,一个是满脸麻子瞎眼睛,一个是相貌丑陋笨猪头,两下凑一块简直是对活宝。”言罢大笑不止。
屈良一听这话恨得牙痒痒,破口大骂道:“去你娘的,骂骂你家小爷也就算了,但不许你骂我姐姐。自己长得跟头猪似的,也敢大言不惭说人家是猪头。别以为你家小爷好欺负,把我惹毛了,杀人放火也不在话下。”
杨通几时吃过人家痛骂,不由怒火中烧,冲上来一把楸住屈良的衣领,竟将他整个人提了起来,怒吼道:“我不把你个小杂种摔死,今天就没完。”说着振臂一甩,便将屈良连人带背篓整个丢了出去。
屈良甚是灵活,在空中拧腰转身,便以双脚落地,只是踉跄了两步,并没有摔倒。杨通见状大怒,抡起藕臂劈头盖脸打去。屈良不由也了狠,忙卸下背篓,猴跳着扑了上去。俩人顿时扭打做一团,并相互撕咬起来。枣树下泥土湿润,两人来回翻滚,霎时成了泥人。
杨通自幼随父亲杀猪宰羊,加之人又胖又高,力气自然比屈良大了不少。然而屈良流浪多年,跟人跟狗都打过不少架,经验更是相当丰富,明知力气不如人,他便使巧劲,专拿人家的柔软处,两个人又哭又叫,闹得不可开交。斗到紧要处,杨通一手逮住屈良头,一手去撕其衣裳。屈良一急,便去扯杨通的耳朵,捏他的鼻子。
俩人恶斗,引来不少行人及乡亲驻足,大都是瞧热闹的,没几人真正担心闹出人命。须臾,杨屠夫气势汹汹地赶来,手中提了把杀猪刀,大有活劈屈良之意。游农也来了,紧紧跟在杨屠夫身后,因他心知杨怜刀脾气暴躁,盛怒之下万一真杀了屈良,那可不是闹着玩的。( 尊天令 http://www.xlawen.org/kan/21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