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 部分阅读
讨苦吃,非要送到楼前不可。只是看到他站在偏门外头,停了一阵子,大概是在思量着怎么跨进来。那门小而且矮,他一边顾着抬起完全不能动的右腿跨过门槛并保持着平衡,一边还要低头防止撞着上面。终于踏进来的时候身体却晃了晃,他忙抓着旁边的铁柱才没有摔倒。她的心“咚”地一下跳动幅度极大,身体也随着他刚才的危险动作动了一下,但最后还是没跑上前去。
看得出他今天状态真的不好,连左腿也迈不大开,右腿只能靠着右手的辅助一点点往前蹭,走了一半又停下来揉了揉腰。她只是愣愣地站着等他,说不出的难受。
好不容易才来到她面前,额上的汗在路灯下显得密密麻麻。“上去吧。”他看了一眼在楼梯口前的容意,右腿和腰已经开始发麻,让他再上楼是不怎么可能了。
“哦。”她点点头,却看到他右手食指上的血痕,伤口还冒着细细的血珠,分明是刚才抓住那铁柱给绕在周围的铁丝划破的。
他也顺着她的目光往下移,这才发现细长的伤口。
“明明有的啊。”她把手袋翻了个遍,记忆中好像上次在公司割破小腿后便随身携带着止血贴的,这回怎么又找不到了。他开口想说着什么,可她却忽然转身跑进楼里去了,即使穿着高跟鞋还是异常的敏捷,边跑边回头对他说:“你等等我!”
他抬头看着楼梯间的灯光一层层地亮起,忽然笑了。
只是一会儿,她便又气喘吁吁地站在他面前了,连高跟都没换直接就下来了,她还没喘过气来便让他伸出手来,卡通版的邦迪创可贴,很小的米老鼠,那次和同事的儿子一起到超市,他非要让她买这种,她也觉得可爱,只当哄哄孩子,却没想到是用在今天这样的场合上。
他看着她低头认真给他贴上去的一瞬间,只觉得有什么东西也把自己的心给粘住了,挣脱不了。心一横,右手包住了她的十指,其实他的手指比她的更漂亮,毕竟是没挨过苦的公子哥儿。
她抬起头却没挣开他,看着他身后的路灯好一会才开口说,“今天的事,谢谢你。”很认真很诚恳,声音很低,楼前树上的虫子叫声几乎湮没了她的声音。 “还有,我们以后还是不要再见面了。”今晚上他的出现已经是大大的意外,某些东西是不是越过了底线她不知道,只是很清楚地明白不应该让他们之间的暧昧升级,所以,最好的方式只能是戛然而止,她不想欠任何人任何东西。今天的这顿饭虽然心疼,可也让她觉得轻松。压在她身上的本就已经很重,再负担别的东西,她就真的寸步难行了。
他怔了一下,看了一眼她那黑眼圈已经浮起,疲惫不堪的脸色。笑着缓缓松开手,“上去吧。”依旧是那句轻轻的话。
车头大灯照亮了大半个院子,他一上车手机却响了起来,边戴上蓝牙边倒车。
“李二,你也太不够意思了,今晚这Hurakan开业庆典怎么没过来玩?现在这里可挤满了你最爱的长腿妹妹。明星名模齐聚一场呢!”许俊恒作为大股东投资的酒吧今晚盛大开业,半个城的花儿都往那边钻去了。兴许已经醉得差不多了,说话时连舌头都大了,电话中夹杂着Disco里震天的音乐声。
“你那儿人太多了,心烦。”
“我就知道你爱独享美人抱,这会儿连Jean都乖乖呆在为李二少你度身订做的二楼包间候着您的大驾呢,人家这才刚从国外拿了影后便忙着回来寻你的温柔乡来了,好歹你也……”
“你让她直接上翠亭府邸那儿吧。”他懒得再和直打酒嗝的许俊恒瞎聊,挂了电话。深夜了,高架上来往的车很少,一排排的路灯延伸向远处看不到尽头。车窗全开,车速也不低,风直灌进来在脸上刮得生疼,他却感觉气闷得发慌。
第 13 章
单宁国际30楼的会议室巨大的落地窗户向外看去,早晨的天空如同一张未睡醒的脸,阴沉沉的,毫无生气,台风天前的闷热却丝毫没渗进这会议厅中,围着圆桌而坐的高管穿着一丝不苟,脸色凝重。
坐在首席的CEO手指轻敲着光滑如镜的黑色桌面,把厚厚的项目发展计划书盖上,脸色不愈。
旁边的资深顾问看了一眼助理传来的眼色,解释道:“单宁初涉国内的PE领域,找项目本来就像寻宝一样困难。再加上这几年,国际国内几大巨头等着投资的钱要远远多于项目,我们的分析员好不容易发现一个不错的项目,一打进电话,对方往往会说已有基金进入了,已经'满'了。业务开展缓慢倒也是意料之中。”
杨勉的手指停止了动作,沉吟了一会儿才开口说:“这个领域里的主要对手有哪些?”
“萧氏集团,美国的凯达投资,KG,势头最强劲的是一间外资另类资产管理及金融咨询服务提供商——MRG,几年前进驻国内后,几乎所有大项目都有所涉及。”
“MRG?”这公司不算老牌金融巨头,由两个犹太人建立于八十年代后期,业务主要集中于企业私人股权、房地产、可交易另类资产管理和金融咨询。截至去年,MRG管理的资产达884亿美元左右,虽然在国际上早已声名鹊起,但进入国内市场的时间却不长。
窗外的雨斜撇在玻璃上,模糊了远远的天际线和周围的擎天大楼。杨勉只是看着办公桌前文件夹里的资料,丝毫没察觉没入地毯中悄无声息的高跟鞋声。
单晓婉一把搂住他,头发在他耳际摩擦着,一边摇一边说:“秘书说你午餐都没吃,看什么看得这么入神啊?”手挑起桌面上的文件,看了几眼,全都是几间公司的主要负责人的详尽资料。
其实他还是不习惯她这样亲昵的动作,即使已经给他足够多的时间去适应了,但有些东西,终究是在心底抗拒的。
抬头看了一眼她疑惑地眼神,轻笑着不露痕迹地轻轻挣脱她的怀抱。“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可是心里却没表面上的轻松,公司回国扎营驻地,却未见半点成效,哪个CEO会坐的稳当?
单晓婉知道他不打没把握的仗,拿起桌上的文件掀过好几页,目光在MRG上停顿着。
“这公司所有的高管资料我都查阅过,并没有比其它投资公司过人之处,这几年却插手好几个大项目,在国内PE这块算得上是风生水起了。”
“Martin。Li?”目光触及并不在MRG高管之列的名单上,她凝眉想了一下。
“嗯,一毕业就进大摩当交易员,两年的对冲基金经理,战绩辉煌,名副其实的明星交易员,却在最风光的时候戛然而止。”依稀记得也是MRG全球三十个董事总经理之一,亚太区首席投资顾问,在中国区里却连个正式的头衔都没有,只是“辅助”公司在亚太区的投资。
“MRG的CEO是从香港调过来的,班底也大多是几年前从美国带回来的,比起其它集团拼命挖角儿,这间公司也的确不同寻常。”在这行的人都知道,“人脉”资源意义重大。
杨勉看着她一幅了然于胸的样子,仿佛一点也不惊讶,脸色凝重。出生于世家,她举手投足从来都散发着无可攀比的气势,任何人面前都不输半点,此刻却感觉到她的谨慎,抬头问:“你认识他?”
她微微点头应了声,典雅的红嘴唇一张一合,却稍有迟疑,慢慢吐出两个字,“李汐。”
搁在椅子把手上的手指抖动了一下,自言自语似的重复着,“李汐……李家的人?”
她迎上他询问的眼光,“李家老二。”
“那还真是个不错的对手。”从来只听说李家老大在国内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却不曾想到还有一个李汐。隐隐看到晓婉脸上露出担忧,又随意地问了句,“你见过他?”
“爷爷是他姥爷的旧部下,小时候和爸爸回北京看爷爷时见过一面。”其实6,7岁时留下的记忆都模糊得没有痕迹了,但对那个在粗大的国槐下差点烧了她辫子的人却记忆深刻。
山上树木森森,栖荫鸣绿,宁静得让人心旷神怡。一路上山,连城里最烦人的汽车鸣笛声都听不到。爷爷坐在车里声声叮嘱她,不能高声喧哗,行事要礼貌周到云云。
可她站在别墅前的老槐树下被突如其来的鞭炮声吓得三魂丢了七魄,差点放声大哭时,爷爷只是轻轻向这边看了一眼,却什么都没说,继续和另外一个老爷爷喝茶聊天。抬头看那瘦小个在楼上露出促狭的笑容后一溜烟跑掉,侍卫官追着他喊,“汐子。”……
回程时听到大人们聊天才知道那是耿家的外孙,心里还愤愤不平地和爷爷说,“为什么他可以放鞭炮,我连大声说话都不可以。”她也不是被宠坏的刁蛮小公主,只是气。可没想到爷爷板着脸呵斥道:“家里是怎么教你的,说话不懂分寸?” 她在家中排行最小,自小跟着父母调外,爷爷疼她都来不及,鲜少有这样严肃的时候。吓得她瞪圆的眼睛溢满了泪水。
见他沉默不语,不想他想太多,拉开话题道,“妈妈前几天还问我怎么回来这么久都没回北京看看她。嫂子也在我耳边叨,说单勤都快三岁了,这一年才见姑姑两三回,都要生分了……”她一说起家里就是这样眉飞色舞,不像他,大多是沉默。最后试探性地问了句,“要不,你周末和我一起回北京一趟?”
“周末我飞N市看爸爸。”回来后一直没有回去,只是心里还过不了那道槛,远在美国的母亲夜晚哭泣的声音,那晚容意从床上爬起来穿衣服的漠然,一切的一切都源于那个又爱又恨的父亲。
她双手抱着他,沉默了一会儿,抬头看着他黯然的眼睛,“我陪你一起回去。”
下班时候,金黄的夕阳照在一身疲倦的容意身上,拉着长长的影子。一步步挨着走到公车站,心烦不已。今天同事向她借相机给刚出生的小外甥照相时,她才记起,从和李汐去博物馆的那天开始,她的相机就一直搁在他车里。其实从前都是他主动来找她,自从上次他送到楼下后,两人已经有一个多月没见过了。要是给他打电话说自己去拿,这不是自打嘴巴吗?明明上次这样狠绝地说了不要再见面,现在又打电话过去是什么意思嘛?可这相机又能白白送给他(虽然知道人家也不屑要)。
回到家后想了又想,再三思量,直到半夜都没下得决心拿起电话,不知道应该用怎么样的方式开口,想来想去,她竟然戴起手套,把厨房,洗手间,卧室,阳台都收拾得干干净净,连年代久远的地砖都被擦得泛起了久违的光泽。这是她从小时候就有的毛病,一心烦的时候就必须找点事来做,不然非把自己逼疯不成。
最后真的没有力气再去擦窗户了,趴在床上,看着电话,什么都没想地拿起电话拨了李汐的手机。电话里没传来恶俗的彩铃,只是单调的连接声音,却让她没来由地紧张着。
过了好一会,那边还是没有人听,她的心才稍稍放松下来,想着没人接也是好事一桩。电话里却忽然响起了嘶哑疲惫不堪的声音,“喂?”李汐的声音瞬间又把她心里的弦拉紧。
她支支唔唔地才说出话来,“我……你在哪?我想拿回我的相机。”声音越来越小,连她自己都快听不清楚了。
信号本来就不好,再加上她那堪比蚊子飞过的声音,他只听得见她问他在哪,连着四十多个小时没阖上过眼,脑子混混沌沌地回答着,“新加坡。”连声音都显慵懒。
她愣着,忙忙地说了句“打扰了。”便立刻切断了通话,额边都要冒出三条黑线来了,这三更半夜没头没脑地打电话给人家,糗死了。
李汐从酒店的三十楼看下灯光璀璨的Marina 港口,听着容意挂了电话,脑子一顿,累得挤不开一丝表情的脸却浮起微笑。
回拨了电话,听到那边小心翼翼地一声“喂”。他没好气地开口问,“你怎么了?”
“我就是想拿回我的相机。”小白兔委屈地小声回答。
“那刚才怎么又挂电话了?”看来今天大灰狼火有点大。
“长途电话费贵啊。”她胡扯出一个理由来,总不能说自己不好意思吧。可听到他没有任何芥蒂的声音,紧张的心又重新安稳。
他却只是笑了一声,“相机得回去再还你。”
“大少爷的生活可真是悠游自在,多姿多彩啊!”她忍不住讥讽他一句,大前个月才从波多黎各晒了一身古铜色的皮肤回来,这才多久啊,又往美丽妖娆的星城奔去了。
“谁说我去度假了?”他的声音哑的难听。
“那你去干嘛?”听着他哑的难听的声音也的确不像是去度假,刚才的讽刺也转成了疑问。
“工作啊。”他回答得理所当然。“灰姑娘和白马王子到民政局拿证的前一刻忽然因为嫁妆和礼金不合预期而闹翻,这不急死我这媒人了。”说得轻松,这几天却因为两家公司的董事长各执己见而将合并时间一推再推,两边轮流炮轰着他,几乎两宿都没合过眼了。
被他逗得发笑,她也像往常一样有一句没一句地东扯西扯,“你还是金牌媒人不成?”
“可不是。”他声音里面没有平时的傲气,倒是充满了自嘲。
听着他疲倦不已和浓重的鼻音,“你,是不是病了?”她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这样问,只是这样的他让她有点难以适从。
“没,真的没有。”他忽然却高兴了起来,像个小孩证明自己没做错一样用力地强调着。
她低低地嘀咕了一声,“又没人说是假的。”
他却像吃了兴奋剂一样给她介绍起前几天过去时在飞机上见到温柔热情的漂亮新航空姐,从飞机起飞时穿着紧身制服的尤物在他身旁弯下腰给他系安全带,到她细心给睡着的他盖毯子时温暖绵软的手背摩挲着他的下巴,再到下飞机时他怎么浑身解数地拿到她的电话,最后昨晚两人在酒店32楼的俱乐部里看着美丽Marina 港口的无敌浪漫烛光晚餐……
那边的容意听着听着就开始打瞌睡了,没办法,她实在是累啊!今天出去见了一整天的客,晚上回来又几乎把整个房子清洁了一遍,开始时还能勉强地夸他两句大情圣什么的,听到最后,连意识都模糊了,只是胡乱地应着他。
听到电话那头毫无动静,李汐叫了一声,“容意。”深夜里的声音轻得如蝴蝶拂动翅膀一样。
“嗯。”挣扎着,意识却还是渐渐丢失的容意也轻轻地应了声。
他停顿着,偌大的酒店套间里只亮着一盏昏黄的床头灯,仰着躺在床上,看着落地玻璃上倒映的灯光,眼神柔和而充满了迷雾,自言自语地说:“我好像,有点想你了。”
那边没有任何的回答,只有她平缓的呼吸声萦绕在耳边,他只是抿着嘴,一笑而过。
飞机降落的刺耳声音响彻着偌大的停机坪,临近傍晚,天空阴霾而低沉,李汐走出机舱抬头看了一眼灰蒙蒙的天空,到底是回家了。
安静的头等舱里只剩下他一个地按着扶手慢慢站起,空姐站在旁边细心地询问他是否需要帮助,他只是摇头笑了笑。最后,长长的舷梯也只有他一手拄着手杖一手扶着扶手缓缓往下走,不远处的停机坪上,司机老远看见他就已经下来替他打开了车门。
上了车才刚发动车子不久,他手机便响了起来。
“李二,在哪儿呢?”许俊恒略带着雀跃,那口京腔字正腔圆,此刻更是兴奋特别带劲,就知道那小子出马,新加坡的合并案肯定没问题。
“首都机场。”窗外的景物一溜而过,看得像是有点厌烦似的,把座椅的后背调整了一下,半躺着闭上了眼睛。
“你不刚在虹桥吗?怎么又回北京了?我说,你那打小的志愿都用在给航空公司作贡献上了?”这才刚知道他搞定了两个大客从新加坡回来,他还想着给汐少洗洗尘呢。
“扯淡,老爷子前几天就让人叫我回去了。”他不经意地说着。
“怎么回事?”听着他语气中的不耐烦,许俊恒自然知道现在不是开玩笑的时候。
手指摩挲着真皮沙发细细的纹理,良久才半眯着眼开口说:“隔墙花影动,必有玉人来。”
汽车进门的时候,天已经全黑了,绕湖,过桥,再进门,一道一道的院门,一排一排参天的古柏,一声一声老鸹的嘶哑叫声,幽深而神秘。
进院后,车子在湖边一大片柳树前停了下来,由北向南排列着几进平房小院,父亲就住在南边的小院里,其实家里是在他出国后才搬来这边的,他在这里住的时间总共也没超过一个星期。目光向东穿过几段抄手游廊,便可看到北面的小院,已经多少年没再踏足那个地方了,那个凝聚了他四岁前所有的记忆的天堂仍在,那个布满岁月痕迹而又厚实燥暖,拖着丁点儿大的他去看飞机的手却早以冰凉彻底。
古式院落,右手必须抬起腿才能跨过小院门槛,只见院子里几株海棠树,盛开着一簇簇白色、粉色的花朵,使这古朴的院落增添了热烈、欢快、繁荣的气氛,一片生机盎然。心里还在疑惑着是什么时候起种了海棠的,却听到廊里一阵衣物唏率声,手杖落在青砖地面上的声音顿了顿,才调整了一下情绪,抬头便看见耿世平一脸笑容走来。
“妈。”他收起黯淡的表情,也笑,廊灯下的眼睛亮如星辰。
“亏你还记得有我这妈,都多久没回来了?”耿世平板着脸呵责他,嘴角却不自然地扬起,走到近处细细看着他,心疼得皱着眉头,捏着他尖尖的下巴,“看你都要瘦成什么样子了?”
他一手揽着她的肩,突然贴近她的脸,一脸认真地说:“别动,妈,再皱眉头就有皱纹了。”眼睛瞪得大大的,仿佛是什么天大的事儿。
“没句正经。”却还是被他逗得笑开了眉眼,其实她眼角只有很细很细的纹理,保养又很好,六十岁的人看上去和四十岁差不了多少。“先去吃饭,今天方姨刚好做了麻酥油卷儿,算你有口福。”她总记得他小时候最爱吃这个,不让他近厨房还是偷偷跑着去,后来被他父亲狠狠训斥了一顿,差点还抄起家伙来揍他一顿才罢休。
“爸呢?”他小声地问了句。
“赵常委刚走,这会儿在书房呢。”她看了一眼他凝着笑容的脸,又担心地问了句,“你是不是又在外头闯什么祸了?”
“妈,我又不是小孩子了,闯什么祸啊?”他没好气地回答着,也不想她多想,“我就是回来看看你和爸,对了,哥最近有没有回来?”
“回的倒比你还勤。都站这儿这么久了,先去饭厅,肯定饿了吧,看你累的……”手不经意地抚过他右腿碰到衣料内搁手的支架,又忍不住心疼起来。
“我先到书房去,你可别把我的麻酥油卷儿给吃光了。”
“知道你爱吃,老早就让方姨给你做好了一大盘了。”
“就知道妈是最疼我的。”单手给了个大大的拥抱。
“都多大的人了,还撒娇呢,羞不羞啊?”知道他历来都是油嘴滑舌没个正经,虽话是这样说,脸上的疼惜却一览无遗。
院子深处便是父亲的书房,南北向的、长方形结构,是北京标准的旧式四合院的建筑形式,静得只能听到微风拂过院子里一小片竹林,叶子互相摩擦“沙沙”的声音。才刚走到廊下,便见生活秘书开门出来。
他叫了声,“梁叔叔。”眼睛瞄向书房打开着的窗户,询问之意毕现。灯光映着院子里翠绿的竹子,反射出幽幽的光。
梁秘书在他身边顿了顿,讪讪地丢下句“好自为之。”别的他也不敢多讲,只能清淡提醒一句。
看着那片翠绿的光,叹了口气,他从小就最怕父亲,因为不在他身边长大,所以最怕的也是他。小时候每次他回北京首先都要把他叫到书房去,看看他的字写得怎样了,看看他小提琴练得怎样了。从小在姥爷身边深受熏陶,字还是写得不错的,可是琴真没法练,那会儿一整到晚和大院里的孩子到处捣蛋,哪静得半点心下来练琴啊。
最好笑的是他第一天被送到空军幼儿园里上学时,院长亲自出来接他,他却在门口指着牌匾对许俊恒嚷嚷道:“连飞机都没有,叫什么空军幼儿园啊?”直接把拿着的小提琴往地上一扔就钻回车里去了,惹得一旁的老师只能向身旁的保姆尴尬地笑着。
后来被父亲知道了,还是勉不了一顿打,即使那细长的竹子抽在腿上是真疼得要命,可他愣是不求饶,抬起头一脸英勇就义的样子说:“就是打死我,也不去上幼儿园。”最终幼儿园的事还是不了了之,姥爷亲自来接了他到身边。但那些疼,痛得真实,如今却是感受不到了后才觉得怀念。
敲门声才刚落下,里面便传来了平稳中不显冷淡“进来。”
“爸,我回来了。”书房里的摆设很简单,简单利落的木书桌和藤椅,墙上书柜是一整排摆放整齐的书籍和文件,花梨木雕花书柜上蒙不上年轮的记忆,依旧被擦拭得一尘不染。
埋头书案上的人没抬头,依旧忙碌于自己的事情,只随意说了句:“坐。”声音不大,却有着绝对的权威。
这里背山临湖,绿树成荫,即使是盛夏也不会闷热,房里所有的木质家具也不会添置坐垫,想着做下去一时半会也起不来,他干脆不出声,像个被老师罚站的小学生一样立在书案前。
“哼!怎么?这半年不回一趟,回来一次也急着跑?” 老爷子终于发难了。
他哪能跑啊?最多不就像小时候一样被父亲打得爬出房门。可没敢说出口,身板挺得直直的,这个时候说这样的话不是找抽吗?只能半低着头不敢出声。
看他没出声,老爷子的语气缓了缓,“前天老梁打电话给你的时候在哪?”
“新加坡。”
“上个月华宇的收购案是怎么回事?”
“工作。”
“你倒是惜字如金啊?一句“工作”牵起了三间在华外资大机构的贿赂案。”外面满城风雨,他倒是想着只手遮天了。
“我不是证监也不是银监,贿赂案更不可能因为我一个人说几句话牵扯出来……”
“你不杀伯仁,伯仁因你而死。”许是觉得语气太过锋利,转而又语气伸长地对他说:“过刚易折,凡事不可过度,在姥爷身边呆了这么多年你怎么都学不会?整天就知道混着那堆狐朋狗友,没件正经的事儿。”对这从小就叛逆不循常道而为的小儿子,他从来就只有头疼两个字。
“我没错。”听他说出姥爷,李汐冷淡地开口,不想在这个话题上继续纠缠。
“那是我错了?”老头有点火大了,声调从刚才平静无澜上扬了几分,搁下笔站了起来平视着他,闲淡隐逸的书房顿时气压骤降。
他还是半低着头,一动不动,也不反驳,这几乎是他每次回来必须在这里上演的戏码,爷俩两句谈不拢便僵住了,空气中的硝烟味浓重。
不过只是僵持了几分钟,老爷子看了一眼他的腿,叹了口气,挥挥手:“到里屋给我抄五十遍家训。”
他愣了一下,竟然没操家伙。小时候许俊恒就老笑话他,说就数他们家规矩最多,犯了错不单打,打完了还得背家训,背完还得默写出来。每次去他家看到他恹恹的样子就知道被罚完了,偏偏他性格又倔,被打得半死也绝不肯求饶,老爷子真火大的时候下手哪知道轻重啊?曾有一次打得他一整个星期都下不了床,最后姥爷来训了老爷子一顿才微微收敛。
关上书房门,直到走到院子时才缓缓舒了一口气,漆黑夜里,远远近近的房屋布置疏散有致,毫无拥挤,局促之感。他却没敢放松下来,目光越过假山,看向深深的里屋,微微挑起眉头笑了一下,就知道老头不会轻易放过他。
里屋放着些老旧文件,三十见方的房间只有一张旧得脱了漆的八仙桌,所谓的“抄写家训”也不是什么简单的活,曾让他一听到家训这两个字便不自觉地打颤。从五六岁开始老爷子便要他用狼毫笔抄家训,铅笔字写错了还能擦,毛笔字一旦写错了根本擦不了,全张的宣纸,写错一个字便要从头再来。偏偏这个方法是得姥爷首肯的,写每一个字都要如下棋一般,“落子不悔。”当年进大摩当分析师做模型时,那令人咋舌的惊人专注力就是从那时候练下来的。有时候哥看得不忍心便也帮着他写,可李潮的字学自父亲,笔笔透露着坚锐,和他的一对比便露陷了,无可奈何只能自己硬着头皮写,写完后拿给老头一看还得挨批。 这小时候的梦魇,现在想起来脸上却只剩下笑意。
许是老爷子早就下定主意让他抄家训去了,八仙桌上的大叠宣纸是为他而备的,连墨都让人先磨好了,真是周到。他放下手杖,右手紧紧撑着桌面,微微弯下腰,左手才提起笔来,小楷精致,细而不弱,笔墨酣畅而气韵生动。月光隔着树影照过来,透过木质窗花只落下参差的斑驳黑影,一夜无声。
第 14 章
黑色大理石地面反射出高挑人儿的影子,容意站在自家公司的电梯口看着液晶显示屏的数字,又翻出手机看了看时间,有点儿不耐烦。正走向她的古悦问:“不是下午茶吗?干嘛那么急?”
“还下午茶呢?家里爆水管,整层楼都快被淹了,管理处的人今早就打了电话过来了,一直开着会就没听电话,刚才留意到短信,估计现在楼下的人已经都闹翻天了。”电梯门一打开她边迫不及待地踏了进去。
烈日笼罩在头顶,她绝望地看着路口,这也不是上下班高峰期,却一辆的士也看不见,穿着质料不薄的套装站在这,真是要人命啊。晚上还要见客人,再这么折腾下去估计就没戏了。
正当她额上的第一滴汗水夹杂着融化的妆滴落脸上时,一辆银色的雷克萨斯停在她身前,她愣愣地看着车身反射着刺眼的阳光,还想着这李二少什么时候变朴素起来了,竟然抛弃了骚包阿斯顿开起节能减排标兵的日本车来了……
“上车吧。”车门打开,她听到里面传出的声音,只是愣愣地一动不动,额上的汗珠密密麻麻一滴连着一滴滑过脸颊,她却仿佛只因为一个声音而失去了所有的反应。
转头又觉得自己可笑,有必要矫情的形同陌路吗?况且又的确是急,一股脑钻进车里,丝丝冷气吹到热的发烫的脸上,只觉得心也有凉飕飕的感觉。
“去哪?”他很平静,表情柔和,仿佛她是哪个久不相见的老同学一样,语气平淡。
她笑了笑,脱口而出说:“回家……”话出口便又觉得自己傻,他怎么可能知道哪里是她的家呢?也许连她是谁都未必记得清楚,时间是怎样残忍?磨掉所有,沙子般从指尖溜走。
她的尴尬只持续了一阵子,手机便响起,她向着他说了句,“不好意思。”便接起电话来。是小区的物业管理员,语气中夹杂着丝丝火气,兴许楼下的人已经投诉去了,她一句一个抱歉,只是解释自己会赶快回去了,旁边的人没等她说自己的家在哪便开车上了高架。
好不容易才费尽口舌安慰好了管理员,手机才刚放下便又响起了,客户的助理,说是经理今晚临时改变行程要飞海南,见面谈合约的事必须提前到六点。她唯唯,她诺诺,她唯唯诺诺地说着没问题,这个客户是出了名的难缠,偏偏又是大客之一,她没办法,只能声声句句地说着“好。”对方最后说得连她的手机都发烫了才肯收线,缓缓地舒了口气。
杨勉递过一支水,她接着,熟门熟路地扭开再递给他。这源于高中时第一次看他打球,半场休息的时候她抛了一支水给他,他耍赖要她扭开喂他喝,她转头就走,还嘀咕着:“渴死了和我没关系。”后面的他却可怜兮兮地说着:“刚打了球手上很多细菌的。”他肠胃敏感,用她的话说是“天生少爷命”的人。后来久而久之,竟然变成了习惯。
他看着她的动作,也想起了什么似的咧开嘴笑了笑,没好气地说:“你喝。”
她这才察觉自己傻了,“哦”了一声,却暗暗觉得他的笑容里少了什么东西似的,失了魂。他的小虎牙,不见了。她大大地喝了一口,掩饰自己眼中的失落。
他认真开着车,又开口问:“累吗?”
“啊?”她拧过头看到了他的侧脸,锐利的弧线,那会儿他下巴总长着几颗青春痘,整天瞎嚷嚷着说是她爱用手摸他的脸,那些尘螨毁了他的绝世容颜。现在那里却光滑一片,只看得到细细的须根,泛着淡淡的青色。
“工作累吗?”
她收回目光,呵呵地干笑着,“我就是靠嘴皮子干活的料,哪会累啊?”
他有点恍惚,只觉得时光穿梭回了他牵着容意走进F大大门的那天,她挣脱开他的手,像个疯子一样在绿树遮天的校道上跑着,嘴里嚷嚷着:“以后,我就真成了靠嘴皮子吃饭的人啦……”“你还靠相声吃饭不成?”他总忍不住笑她。
她那时的笑脸和刚才那近乎自嘲的笑意截然不同,明亮得近乎炫目,左脸颊上的酒窝会不自觉地把他的灵魂吸进去,如今却只剩下黯淡无华的平静。
她一时没察觉,车子竟然开到了小区的大铁栏外了,刚刚好像还没来得及讲她住哪吧?可也不再想太多了,看着从楼梯潺潺留下的水流,楼道中吵吵闹闹的怒骂声,只觉得头大如斗。
下车后便跑着上楼,没料到身后的杨勉紧紧跟在身后。她走得那么急,只是怕她家里出了什么事,看了一眼颇有历史的旧小区楼层,一路跟着她上到七楼。
七楼和六楼之间的楼梯上站满了人,她一句一个对不起地迅速打开门让维修工人进去维修,水从浴室潺潺流出来,她低头捡起昨晚通宵做的市场分析报表时丢得满地都是的文件资料,一张张浸透满了水。蹲在瓷砖上忽然想起了什么似的,簌地站了起来跑进杂物房。
连灯都没来得及打开她便在那堆杂物中找啊找,一把将那个箱子拿起来,却没料纸箱因为浸在水中太久,底面都糊掉了。用力一拿起来,纸箱底穿了个大洞,一本本书都掉在地上,被水淹没。
杨勉蹲在地上捡起其中一本,她条件反射似的挡住他的手,赶紧说着:“都是些没用的资料。不用捡了。”可他已经把书给翻开了,传播学史,沉闷得让每个学生打瞌睡的课,而容意的课本却密密麻麻写满了东西。
“我好想吃南门外面的那家沙冰啊!!!!!!!!”坐在第二排的容意把课本推了推给杨勉,顺便踢了他一脚。其实是困得要命,不弄点什么话说真要睡着了。
“猪,就知道吃。”义愤填膺的杨某人抵抗不了睡意,只能继续和她侃,“下课一起去?”
“要做兼职啊。”
“不许去,你还不累死啊?还有,明天交新闻学概论作业,你写了没?”
“死绵羊,你怎么现在才告诉我啊?”
……
无聊的时光一去不复返,纸上的字迹已经模糊,记忆中的痕迹又是否抹得去?他没有勇气再翻下去,只好默默盖上递到她面前。
“有时候可能用得着,所以一直没丢……”她呵呵笑着接过,一时又不知道该说什么了,低着头看着他被水滴沾湿的皮鞋,拿着的那本书像是自己的心一样,又湿又凉。
杨勉的嘴唇动了动,却什么都说不出口,这房子又闷又热,只觉得领带绑得太紧了,透不过气来。低头看了看表,说:“你不是还要出去见客人吗?”
“哦,今天谢谢你了。我……”
“我送你过去吧。” 他径自走出门口,也是怕,怕看到她强作镇定的回答,笑得倔强的眼睛里明明那么明显的凄凉。连一个对不起也说不出口,什么都说不出口,凝滞在心中,如千斤重的岩石, 永无翻身之日。
约客户见面的地方是一间精致高雅的日本餐厅,到了门口时,他下车来给她开门,他那个时候多懒啊,连衣服都得搁着等她周末洗,什么时候变得如此绅士了,还是国外的环境果然会熏陶人,还是和那个她在一起更有品味和深度了……
她打掉自己的胡思乱想,很认真地对他说:“今天麻烦了,谢谢你。”说完后便转身进去了,是因为知道他无话可说。
客户一向难缠,日本菜一向难吃,烧酒一杯接一杯地往肚子里倒,那边的经理一直问她是不是菜不合胃口,怎么都不沾筷子。她无可奈何只能沾了一大块芥末把三文鱼生给吞了,又腥又难吃,芥末( 惜意绵绵 http://www.xlawen.org/kan/2146/ )
看得出他今天状态真的不好,连左腿也迈不大开,右腿只能靠着右手的辅助一点点往前蹭,走了一半又停下来揉了揉腰。她只是愣愣地站着等他,说不出的难受。
好不容易才来到她面前,额上的汗在路灯下显得密密麻麻。“上去吧。”他看了一眼在楼梯口前的容意,右腿和腰已经开始发麻,让他再上楼是不怎么可能了。
“哦。”她点点头,却看到他右手食指上的血痕,伤口还冒着细细的血珠,分明是刚才抓住那铁柱给绕在周围的铁丝划破的。
他也顺着她的目光往下移,这才发现细长的伤口。
“明明有的啊。”她把手袋翻了个遍,记忆中好像上次在公司割破小腿后便随身携带着止血贴的,这回怎么又找不到了。他开口想说着什么,可她却忽然转身跑进楼里去了,即使穿着高跟鞋还是异常的敏捷,边跑边回头对他说:“你等等我!”
他抬头看着楼梯间的灯光一层层地亮起,忽然笑了。
只是一会儿,她便又气喘吁吁地站在他面前了,连高跟都没换直接就下来了,她还没喘过气来便让他伸出手来,卡通版的邦迪创可贴,很小的米老鼠,那次和同事的儿子一起到超市,他非要让她买这种,她也觉得可爱,只当哄哄孩子,却没想到是用在今天这样的场合上。
他看着她低头认真给他贴上去的一瞬间,只觉得有什么东西也把自己的心给粘住了,挣脱不了。心一横,右手包住了她的十指,其实他的手指比她的更漂亮,毕竟是没挨过苦的公子哥儿。
她抬起头却没挣开他,看着他身后的路灯好一会才开口说,“今天的事,谢谢你。”很认真很诚恳,声音很低,楼前树上的虫子叫声几乎湮没了她的声音。 “还有,我们以后还是不要再见面了。”今晚上他的出现已经是大大的意外,某些东西是不是越过了底线她不知道,只是很清楚地明白不应该让他们之间的暧昧升级,所以,最好的方式只能是戛然而止,她不想欠任何人任何东西。今天的这顿饭虽然心疼,可也让她觉得轻松。压在她身上的本就已经很重,再负担别的东西,她就真的寸步难行了。
他怔了一下,看了一眼她那黑眼圈已经浮起,疲惫不堪的脸色。笑着缓缓松开手,“上去吧。”依旧是那句轻轻的话。
车头大灯照亮了大半个院子,他一上车手机却响了起来,边戴上蓝牙边倒车。
“李二,你也太不够意思了,今晚这Hurakan开业庆典怎么没过来玩?现在这里可挤满了你最爱的长腿妹妹。明星名模齐聚一场呢!”许俊恒作为大股东投资的酒吧今晚盛大开业,半个城的花儿都往那边钻去了。兴许已经醉得差不多了,说话时连舌头都大了,电话中夹杂着Disco里震天的音乐声。
“你那儿人太多了,心烦。”
“我就知道你爱独享美人抱,这会儿连Jean都乖乖呆在为李二少你度身订做的二楼包间候着您的大驾呢,人家这才刚从国外拿了影后便忙着回来寻你的温柔乡来了,好歹你也……”
“你让她直接上翠亭府邸那儿吧。”他懒得再和直打酒嗝的许俊恒瞎聊,挂了电话。深夜了,高架上来往的车很少,一排排的路灯延伸向远处看不到尽头。车窗全开,车速也不低,风直灌进来在脸上刮得生疼,他却感觉气闷得发慌。
第 13 章
单宁国际30楼的会议室巨大的落地窗户向外看去,早晨的天空如同一张未睡醒的脸,阴沉沉的,毫无生气,台风天前的闷热却丝毫没渗进这会议厅中,围着圆桌而坐的高管穿着一丝不苟,脸色凝重。
坐在首席的CEO手指轻敲着光滑如镜的黑色桌面,把厚厚的项目发展计划书盖上,脸色不愈。
旁边的资深顾问看了一眼助理传来的眼色,解释道:“单宁初涉国内的PE领域,找项目本来就像寻宝一样困难。再加上这几年,国际国内几大巨头等着投资的钱要远远多于项目,我们的分析员好不容易发现一个不错的项目,一打进电话,对方往往会说已有基金进入了,已经'满'了。业务开展缓慢倒也是意料之中。”
杨勉的手指停止了动作,沉吟了一会儿才开口说:“这个领域里的主要对手有哪些?”
“萧氏集团,美国的凯达投资,KG,势头最强劲的是一间外资另类资产管理及金融咨询服务提供商——MRG,几年前进驻国内后,几乎所有大项目都有所涉及。”
“MRG?”这公司不算老牌金融巨头,由两个犹太人建立于八十年代后期,业务主要集中于企业私人股权、房地产、可交易另类资产管理和金融咨询。截至去年,MRG管理的资产达884亿美元左右,虽然在国际上早已声名鹊起,但进入国内市场的时间却不长。
窗外的雨斜撇在玻璃上,模糊了远远的天际线和周围的擎天大楼。杨勉只是看着办公桌前文件夹里的资料,丝毫没察觉没入地毯中悄无声息的高跟鞋声。
单晓婉一把搂住他,头发在他耳际摩擦着,一边摇一边说:“秘书说你午餐都没吃,看什么看得这么入神啊?”手挑起桌面上的文件,看了几眼,全都是几间公司的主要负责人的详尽资料。
其实他还是不习惯她这样亲昵的动作,即使已经给他足够多的时间去适应了,但有些东西,终究是在心底抗拒的。
抬头看了一眼她疑惑地眼神,轻笑着不露痕迹地轻轻挣脱她的怀抱。“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可是心里却没表面上的轻松,公司回国扎营驻地,却未见半点成效,哪个CEO会坐的稳当?
单晓婉知道他不打没把握的仗,拿起桌上的文件掀过好几页,目光在MRG上停顿着。
“这公司所有的高管资料我都查阅过,并没有比其它投资公司过人之处,这几年却插手好几个大项目,在国内PE这块算得上是风生水起了。”
“Martin。Li?”目光触及并不在MRG高管之列的名单上,她凝眉想了一下。
“嗯,一毕业就进大摩当交易员,两年的对冲基金经理,战绩辉煌,名副其实的明星交易员,却在最风光的时候戛然而止。”依稀记得也是MRG全球三十个董事总经理之一,亚太区首席投资顾问,在中国区里却连个正式的头衔都没有,只是“辅助”公司在亚太区的投资。
“MRG的CEO是从香港调过来的,班底也大多是几年前从美国带回来的,比起其它集团拼命挖角儿,这间公司也的确不同寻常。”在这行的人都知道,“人脉”资源意义重大。
杨勉看着她一幅了然于胸的样子,仿佛一点也不惊讶,脸色凝重。出生于世家,她举手投足从来都散发着无可攀比的气势,任何人面前都不输半点,此刻却感觉到她的谨慎,抬头问:“你认识他?”
她微微点头应了声,典雅的红嘴唇一张一合,却稍有迟疑,慢慢吐出两个字,“李汐。”
搁在椅子把手上的手指抖动了一下,自言自语似的重复着,“李汐……李家的人?”
她迎上他询问的眼光,“李家老二。”
“那还真是个不错的对手。”从来只听说李家老大在国内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却不曾想到还有一个李汐。隐隐看到晓婉脸上露出担忧,又随意地问了句,“你见过他?”
“爷爷是他姥爷的旧部下,小时候和爸爸回北京看爷爷时见过一面。”其实6,7岁时留下的记忆都模糊得没有痕迹了,但对那个在粗大的国槐下差点烧了她辫子的人却记忆深刻。
山上树木森森,栖荫鸣绿,宁静得让人心旷神怡。一路上山,连城里最烦人的汽车鸣笛声都听不到。爷爷坐在车里声声叮嘱她,不能高声喧哗,行事要礼貌周到云云。
可她站在别墅前的老槐树下被突如其来的鞭炮声吓得三魂丢了七魄,差点放声大哭时,爷爷只是轻轻向这边看了一眼,却什么都没说,继续和另外一个老爷爷喝茶聊天。抬头看那瘦小个在楼上露出促狭的笑容后一溜烟跑掉,侍卫官追着他喊,“汐子。”……
回程时听到大人们聊天才知道那是耿家的外孙,心里还愤愤不平地和爷爷说,“为什么他可以放鞭炮,我连大声说话都不可以。”她也不是被宠坏的刁蛮小公主,只是气。可没想到爷爷板着脸呵斥道:“家里是怎么教你的,说话不懂分寸?” 她在家中排行最小,自小跟着父母调外,爷爷疼她都来不及,鲜少有这样严肃的时候。吓得她瞪圆的眼睛溢满了泪水。
见他沉默不语,不想他想太多,拉开话题道,“妈妈前几天还问我怎么回来这么久都没回北京看看她。嫂子也在我耳边叨,说单勤都快三岁了,这一年才见姑姑两三回,都要生分了……”她一说起家里就是这样眉飞色舞,不像他,大多是沉默。最后试探性地问了句,“要不,你周末和我一起回北京一趟?”
“周末我飞N市看爸爸。”回来后一直没有回去,只是心里还过不了那道槛,远在美国的母亲夜晚哭泣的声音,那晚容意从床上爬起来穿衣服的漠然,一切的一切都源于那个又爱又恨的父亲。
她双手抱着他,沉默了一会儿,抬头看着他黯然的眼睛,“我陪你一起回去。”
下班时候,金黄的夕阳照在一身疲倦的容意身上,拉着长长的影子。一步步挨着走到公车站,心烦不已。今天同事向她借相机给刚出生的小外甥照相时,她才记起,从和李汐去博物馆的那天开始,她的相机就一直搁在他车里。其实从前都是他主动来找她,自从上次他送到楼下后,两人已经有一个多月没见过了。要是给他打电话说自己去拿,这不是自打嘴巴吗?明明上次这样狠绝地说了不要再见面,现在又打电话过去是什么意思嘛?可这相机又能白白送给他(虽然知道人家也不屑要)。
回到家后想了又想,再三思量,直到半夜都没下得决心拿起电话,不知道应该用怎么样的方式开口,想来想去,她竟然戴起手套,把厨房,洗手间,卧室,阳台都收拾得干干净净,连年代久远的地砖都被擦得泛起了久违的光泽。这是她从小时候就有的毛病,一心烦的时候就必须找点事来做,不然非把自己逼疯不成。
最后真的没有力气再去擦窗户了,趴在床上,看着电话,什么都没想地拿起电话拨了李汐的手机。电话里没传来恶俗的彩铃,只是单调的连接声音,却让她没来由地紧张着。
过了好一会,那边还是没有人听,她的心才稍稍放松下来,想着没人接也是好事一桩。电话里却忽然响起了嘶哑疲惫不堪的声音,“喂?”李汐的声音瞬间又把她心里的弦拉紧。
她支支唔唔地才说出话来,“我……你在哪?我想拿回我的相机。”声音越来越小,连她自己都快听不清楚了。
信号本来就不好,再加上她那堪比蚊子飞过的声音,他只听得见她问他在哪,连着四十多个小时没阖上过眼,脑子混混沌沌地回答着,“新加坡。”连声音都显慵懒。
她愣着,忙忙地说了句“打扰了。”便立刻切断了通话,额边都要冒出三条黑线来了,这三更半夜没头没脑地打电话给人家,糗死了。
李汐从酒店的三十楼看下灯光璀璨的Marina 港口,听着容意挂了电话,脑子一顿,累得挤不开一丝表情的脸却浮起微笑。
回拨了电话,听到那边小心翼翼地一声“喂”。他没好气地开口问,“你怎么了?”
“我就是想拿回我的相机。”小白兔委屈地小声回答。
“那刚才怎么又挂电话了?”看来今天大灰狼火有点大。
“长途电话费贵啊。”她胡扯出一个理由来,总不能说自己不好意思吧。可听到他没有任何芥蒂的声音,紧张的心又重新安稳。
他却只是笑了一声,“相机得回去再还你。”
“大少爷的生活可真是悠游自在,多姿多彩啊!”她忍不住讥讽他一句,大前个月才从波多黎各晒了一身古铜色的皮肤回来,这才多久啊,又往美丽妖娆的星城奔去了。
“谁说我去度假了?”他的声音哑的难听。
“那你去干嘛?”听着他哑的难听的声音也的确不像是去度假,刚才的讽刺也转成了疑问。
“工作啊。”他回答得理所当然。“灰姑娘和白马王子到民政局拿证的前一刻忽然因为嫁妆和礼金不合预期而闹翻,这不急死我这媒人了。”说得轻松,这几天却因为两家公司的董事长各执己见而将合并时间一推再推,两边轮流炮轰着他,几乎两宿都没合过眼了。
被他逗得发笑,她也像往常一样有一句没一句地东扯西扯,“你还是金牌媒人不成?”
“可不是。”他声音里面没有平时的傲气,倒是充满了自嘲。
听着他疲倦不已和浓重的鼻音,“你,是不是病了?”她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这样问,只是这样的他让她有点难以适从。
“没,真的没有。”他忽然却高兴了起来,像个小孩证明自己没做错一样用力地强调着。
她低低地嘀咕了一声,“又没人说是假的。”
他却像吃了兴奋剂一样给她介绍起前几天过去时在飞机上见到温柔热情的漂亮新航空姐,从飞机起飞时穿着紧身制服的尤物在他身旁弯下腰给他系安全带,到她细心给睡着的他盖毯子时温暖绵软的手背摩挲着他的下巴,再到下飞机时他怎么浑身解数地拿到她的电话,最后昨晚两人在酒店32楼的俱乐部里看着美丽Marina 港口的无敌浪漫烛光晚餐……
那边的容意听着听着就开始打瞌睡了,没办法,她实在是累啊!今天出去见了一整天的客,晚上回来又几乎把整个房子清洁了一遍,开始时还能勉强地夸他两句大情圣什么的,听到最后,连意识都模糊了,只是胡乱地应着他。
听到电话那头毫无动静,李汐叫了一声,“容意。”深夜里的声音轻得如蝴蝶拂动翅膀一样。
“嗯。”挣扎着,意识却还是渐渐丢失的容意也轻轻地应了声。
他停顿着,偌大的酒店套间里只亮着一盏昏黄的床头灯,仰着躺在床上,看着落地玻璃上倒映的灯光,眼神柔和而充满了迷雾,自言自语地说:“我好像,有点想你了。”
那边没有任何的回答,只有她平缓的呼吸声萦绕在耳边,他只是抿着嘴,一笑而过。
飞机降落的刺耳声音响彻着偌大的停机坪,临近傍晚,天空阴霾而低沉,李汐走出机舱抬头看了一眼灰蒙蒙的天空,到底是回家了。
安静的头等舱里只剩下他一个地按着扶手慢慢站起,空姐站在旁边细心地询问他是否需要帮助,他只是摇头笑了笑。最后,长长的舷梯也只有他一手拄着手杖一手扶着扶手缓缓往下走,不远处的停机坪上,司机老远看见他就已经下来替他打开了车门。
上了车才刚发动车子不久,他手机便响了起来。
“李二,在哪儿呢?”许俊恒略带着雀跃,那口京腔字正腔圆,此刻更是兴奋特别带劲,就知道那小子出马,新加坡的合并案肯定没问题。
“首都机场。”窗外的景物一溜而过,看得像是有点厌烦似的,把座椅的后背调整了一下,半躺着闭上了眼睛。
“你不刚在虹桥吗?怎么又回北京了?我说,你那打小的志愿都用在给航空公司作贡献上了?”这才刚知道他搞定了两个大客从新加坡回来,他还想着给汐少洗洗尘呢。
“扯淡,老爷子前几天就让人叫我回去了。”他不经意地说着。
“怎么回事?”听着他语气中的不耐烦,许俊恒自然知道现在不是开玩笑的时候。
手指摩挲着真皮沙发细细的纹理,良久才半眯着眼开口说:“隔墙花影动,必有玉人来。”
汽车进门的时候,天已经全黑了,绕湖,过桥,再进门,一道一道的院门,一排一排参天的古柏,一声一声老鸹的嘶哑叫声,幽深而神秘。
进院后,车子在湖边一大片柳树前停了下来,由北向南排列着几进平房小院,父亲就住在南边的小院里,其实家里是在他出国后才搬来这边的,他在这里住的时间总共也没超过一个星期。目光向东穿过几段抄手游廊,便可看到北面的小院,已经多少年没再踏足那个地方了,那个凝聚了他四岁前所有的记忆的天堂仍在,那个布满岁月痕迹而又厚实燥暖,拖着丁点儿大的他去看飞机的手却早以冰凉彻底。
古式院落,右手必须抬起腿才能跨过小院门槛,只见院子里几株海棠树,盛开着一簇簇白色、粉色的花朵,使这古朴的院落增添了热烈、欢快、繁荣的气氛,一片生机盎然。心里还在疑惑着是什么时候起种了海棠的,却听到廊里一阵衣物唏率声,手杖落在青砖地面上的声音顿了顿,才调整了一下情绪,抬头便看见耿世平一脸笑容走来。
“妈。”他收起黯淡的表情,也笑,廊灯下的眼睛亮如星辰。
“亏你还记得有我这妈,都多久没回来了?”耿世平板着脸呵责他,嘴角却不自然地扬起,走到近处细细看着他,心疼得皱着眉头,捏着他尖尖的下巴,“看你都要瘦成什么样子了?”
他一手揽着她的肩,突然贴近她的脸,一脸认真地说:“别动,妈,再皱眉头就有皱纹了。”眼睛瞪得大大的,仿佛是什么天大的事儿。
“没句正经。”却还是被他逗得笑开了眉眼,其实她眼角只有很细很细的纹理,保养又很好,六十岁的人看上去和四十岁差不了多少。“先去吃饭,今天方姨刚好做了麻酥油卷儿,算你有口福。”她总记得他小时候最爱吃这个,不让他近厨房还是偷偷跑着去,后来被他父亲狠狠训斥了一顿,差点还抄起家伙来揍他一顿才罢休。
“爸呢?”他小声地问了句。
“赵常委刚走,这会儿在书房呢。”她看了一眼他凝着笑容的脸,又担心地问了句,“你是不是又在外头闯什么祸了?”
“妈,我又不是小孩子了,闯什么祸啊?”他没好气地回答着,也不想她多想,“我就是回来看看你和爸,对了,哥最近有没有回来?”
“回的倒比你还勤。都站这儿这么久了,先去饭厅,肯定饿了吧,看你累的……”手不经意地抚过他右腿碰到衣料内搁手的支架,又忍不住心疼起来。
“我先到书房去,你可别把我的麻酥油卷儿给吃光了。”
“知道你爱吃,老早就让方姨给你做好了一大盘了。”
“就知道妈是最疼我的。”单手给了个大大的拥抱。
“都多大的人了,还撒娇呢,羞不羞啊?”知道他历来都是油嘴滑舌没个正经,虽话是这样说,脸上的疼惜却一览无遗。
院子深处便是父亲的书房,南北向的、长方形结构,是北京标准的旧式四合院的建筑形式,静得只能听到微风拂过院子里一小片竹林,叶子互相摩擦“沙沙”的声音。才刚走到廊下,便见生活秘书开门出来。
他叫了声,“梁叔叔。”眼睛瞄向书房打开着的窗户,询问之意毕现。灯光映着院子里翠绿的竹子,反射出幽幽的光。
梁秘书在他身边顿了顿,讪讪地丢下句“好自为之。”别的他也不敢多讲,只能清淡提醒一句。
看着那片翠绿的光,叹了口气,他从小就最怕父亲,因为不在他身边长大,所以最怕的也是他。小时候每次他回北京首先都要把他叫到书房去,看看他的字写得怎样了,看看他小提琴练得怎样了。从小在姥爷身边深受熏陶,字还是写得不错的,可是琴真没法练,那会儿一整到晚和大院里的孩子到处捣蛋,哪静得半点心下来练琴啊。
最好笑的是他第一天被送到空军幼儿园里上学时,院长亲自出来接他,他却在门口指着牌匾对许俊恒嚷嚷道:“连飞机都没有,叫什么空军幼儿园啊?”直接把拿着的小提琴往地上一扔就钻回车里去了,惹得一旁的老师只能向身旁的保姆尴尬地笑着。
后来被父亲知道了,还是勉不了一顿打,即使那细长的竹子抽在腿上是真疼得要命,可他愣是不求饶,抬起头一脸英勇就义的样子说:“就是打死我,也不去上幼儿园。”最终幼儿园的事还是不了了之,姥爷亲自来接了他到身边。但那些疼,痛得真实,如今却是感受不到了后才觉得怀念。
敲门声才刚落下,里面便传来了平稳中不显冷淡“进来。”
“爸,我回来了。”书房里的摆设很简单,简单利落的木书桌和藤椅,墙上书柜是一整排摆放整齐的书籍和文件,花梨木雕花书柜上蒙不上年轮的记忆,依旧被擦拭得一尘不染。
埋头书案上的人没抬头,依旧忙碌于自己的事情,只随意说了句:“坐。”声音不大,却有着绝对的权威。
这里背山临湖,绿树成荫,即使是盛夏也不会闷热,房里所有的木质家具也不会添置坐垫,想着做下去一时半会也起不来,他干脆不出声,像个被老师罚站的小学生一样立在书案前。
“哼!怎么?这半年不回一趟,回来一次也急着跑?” 老爷子终于发难了。
他哪能跑啊?最多不就像小时候一样被父亲打得爬出房门。可没敢说出口,身板挺得直直的,这个时候说这样的话不是找抽吗?只能半低着头不敢出声。
看他没出声,老爷子的语气缓了缓,“前天老梁打电话给你的时候在哪?”
“新加坡。”
“上个月华宇的收购案是怎么回事?”
“工作。”
“你倒是惜字如金啊?一句“工作”牵起了三间在华外资大机构的贿赂案。”外面满城风雨,他倒是想着只手遮天了。
“我不是证监也不是银监,贿赂案更不可能因为我一个人说几句话牵扯出来……”
“你不杀伯仁,伯仁因你而死。”许是觉得语气太过锋利,转而又语气伸长地对他说:“过刚易折,凡事不可过度,在姥爷身边呆了这么多年你怎么都学不会?整天就知道混着那堆狐朋狗友,没件正经的事儿。”对这从小就叛逆不循常道而为的小儿子,他从来就只有头疼两个字。
“我没错。”听他说出姥爷,李汐冷淡地开口,不想在这个话题上继续纠缠。
“那是我错了?”老头有点火大了,声调从刚才平静无澜上扬了几分,搁下笔站了起来平视着他,闲淡隐逸的书房顿时气压骤降。
他还是半低着头,一动不动,也不反驳,这几乎是他每次回来必须在这里上演的戏码,爷俩两句谈不拢便僵住了,空气中的硝烟味浓重。
不过只是僵持了几分钟,老爷子看了一眼他的腿,叹了口气,挥挥手:“到里屋给我抄五十遍家训。”
他愣了一下,竟然没操家伙。小时候许俊恒就老笑话他,说就数他们家规矩最多,犯了错不单打,打完了还得背家训,背完还得默写出来。每次去他家看到他恹恹的样子就知道被罚完了,偏偏他性格又倔,被打得半死也绝不肯求饶,老爷子真火大的时候下手哪知道轻重啊?曾有一次打得他一整个星期都下不了床,最后姥爷来训了老爷子一顿才微微收敛。
关上书房门,直到走到院子时才缓缓舒了一口气,漆黑夜里,远远近近的房屋布置疏散有致,毫无拥挤,局促之感。他却没敢放松下来,目光越过假山,看向深深的里屋,微微挑起眉头笑了一下,就知道老头不会轻易放过他。
里屋放着些老旧文件,三十见方的房间只有一张旧得脱了漆的八仙桌,所谓的“抄写家训”也不是什么简单的活,曾让他一听到家训这两个字便不自觉地打颤。从五六岁开始老爷子便要他用狼毫笔抄家训,铅笔字写错了还能擦,毛笔字一旦写错了根本擦不了,全张的宣纸,写错一个字便要从头再来。偏偏这个方法是得姥爷首肯的,写每一个字都要如下棋一般,“落子不悔。”当年进大摩当分析师做模型时,那令人咋舌的惊人专注力就是从那时候练下来的。有时候哥看得不忍心便也帮着他写,可李潮的字学自父亲,笔笔透露着坚锐,和他的一对比便露陷了,无可奈何只能自己硬着头皮写,写完后拿给老头一看还得挨批。 这小时候的梦魇,现在想起来脸上却只剩下笑意。
许是老爷子早就下定主意让他抄家训去了,八仙桌上的大叠宣纸是为他而备的,连墨都让人先磨好了,真是周到。他放下手杖,右手紧紧撑着桌面,微微弯下腰,左手才提起笔来,小楷精致,细而不弱,笔墨酣畅而气韵生动。月光隔着树影照过来,透过木质窗花只落下参差的斑驳黑影,一夜无声。
第 14 章
黑色大理石地面反射出高挑人儿的影子,容意站在自家公司的电梯口看着液晶显示屏的数字,又翻出手机看了看时间,有点儿不耐烦。正走向她的古悦问:“不是下午茶吗?干嘛那么急?”
“还下午茶呢?家里爆水管,整层楼都快被淹了,管理处的人今早就打了电话过来了,一直开着会就没听电话,刚才留意到短信,估计现在楼下的人已经都闹翻天了。”电梯门一打开她边迫不及待地踏了进去。
烈日笼罩在头顶,她绝望地看着路口,这也不是上下班高峰期,却一辆的士也看不见,穿着质料不薄的套装站在这,真是要人命啊。晚上还要见客人,再这么折腾下去估计就没戏了。
正当她额上的第一滴汗水夹杂着融化的妆滴落脸上时,一辆银色的雷克萨斯停在她身前,她愣愣地看着车身反射着刺眼的阳光,还想着这李二少什么时候变朴素起来了,竟然抛弃了骚包阿斯顿开起节能减排标兵的日本车来了……
“上车吧。”车门打开,她听到里面传出的声音,只是愣愣地一动不动,额上的汗珠密密麻麻一滴连着一滴滑过脸颊,她却仿佛只因为一个声音而失去了所有的反应。
转头又觉得自己可笑,有必要矫情的形同陌路吗?况且又的确是急,一股脑钻进车里,丝丝冷气吹到热的发烫的脸上,只觉得心也有凉飕飕的感觉。
“去哪?”他很平静,表情柔和,仿佛她是哪个久不相见的老同学一样,语气平淡。
她笑了笑,脱口而出说:“回家……”话出口便又觉得自己傻,他怎么可能知道哪里是她的家呢?也许连她是谁都未必记得清楚,时间是怎样残忍?磨掉所有,沙子般从指尖溜走。
她的尴尬只持续了一阵子,手机便响起,她向着他说了句,“不好意思。”便接起电话来。是小区的物业管理员,语气中夹杂着丝丝火气,兴许楼下的人已经投诉去了,她一句一个抱歉,只是解释自己会赶快回去了,旁边的人没等她说自己的家在哪便开车上了高架。
好不容易才费尽口舌安慰好了管理员,手机才刚放下便又响起了,客户的助理,说是经理今晚临时改变行程要飞海南,见面谈合约的事必须提前到六点。她唯唯,她诺诺,她唯唯诺诺地说着没问题,这个客户是出了名的难缠,偏偏又是大客之一,她没办法,只能声声句句地说着“好。”对方最后说得连她的手机都发烫了才肯收线,缓缓地舒了口气。
杨勉递过一支水,她接着,熟门熟路地扭开再递给他。这源于高中时第一次看他打球,半场休息的时候她抛了一支水给他,他耍赖要她扭开喂他喝,她转头就走,还嘀咕着:“渴死了和我没关系。”后面的他却可怜兮兮地说着:“刚打了球手上很多细菌的。”他肠胃敏感,用她的话说是“天生少爷命”的人。后来久而久之,竟然变成了习惯。
他看着她的动作,也想起了什么似的咧开嘴笑了笑,没好气地说:“你喝。”
她这才察觉自己傻了,“哦”了一声,却暗暗觉得他的笑容里少了什么东西似的,失了魂。他的小虎牙,不见了。她大大地喝了一口,掩饰自己眼中的失落。
他认真开着车,又开口问:“累吗?”
“啊?”她拧过头看到了他的侧脸,锐利的弧线,那会儿他下巴总长着几颗青春痘,整天瞎嚷嚷着说是她爱用手摸他的脸,那些尘螨毁了他的绝世容颜。现在那里却光滑一片,只看得到细细的须根,泛着淡淡的青色。
“工作累吗?”
她收回目光,呵呵地干笑着,“我就是靠嘴皮子干活的料,哪会累啊?”
他有点恍惚,只觉得时光穿梭回了他牵着容意走进F大大门的那天,她挣脱开他的手,像个疯子一样在绿树遮天的校道上跑着,嘴里嚷嚷着:“以后,我就真成了靠嘴皮子吃饭的人啦……”“你还靠相声吃饭不成?”他总忍不住笑她。
她那时的笑脸和刚才那近乎自嘲的笑意截然不同,明亮得近乎炫目,左脸颊上的酒窝会不自觉地把他的灵魂吸进去,如今却只剩下黯淡无华的平静。
她一时没察觉,车子竟然开到了小区的大铁栏外了,刚刚好像还没来得及讲她住哪吧?可也不再想太多了,看着从楼梯潺潺留下的水流,楼道中吵吵闹闹的怒骂声,只觉得头大如斗。
下车后便跑着上楼,没料到身后的杨勉紧紧跟在身后。她走得那么急,只是怕她家里出了什么事,看了一眼颇有历史的旧小区楼层,一路跟着她上到七楼。
七楼和六楼之间的楼梯上站满了人,她一句一个对不起地迅速打开门让维修工人进去维修,水从浴室潺潺流出来,她低头捡起昨晚通宵做的市场分析报表时丢得满地都是的文件资料,一张张浸透满了水。蹲在瓷砖上忽然想起了什么似的,簌地站了起来跑进杂物房。
连灯都没来得及打开她便在那堆杂物中找啊找,一把将那个箱子拿起来,却没料纸箱因为浸在水中太久,底面都糊掉了。用力一拿起来,纸箱底穿了个大洞,一本本书都掉在地上,被水淹没。
杨勉蹲在地上捡起其中一本,她条件反射似的挡住他的手,赶紧说着:“都是些没用的资料。不用捡了。”可他已经把书给翻开了,传播学史,沉闷得让每个学生打瞌睡的课,而容意的课本却密密麻麻写满了东西。
“我好想吃南门外面的那家沙冰啊!!!!!!!!”坐在第二排的容意把课本推了推给杨勉,顺便踢了他一脚。其实是困得要命,不弄点什么话说真要睡着了。
“猪,就知道吃。”义愤填膺的杨某人抵抗不了睡意,只能继续和她侃,“下课一起去?”
“要做兼职啊。”
“不许去,你还不累死啊?还有,明天交新闻学概论作业,你写了没?”
“死绵羊,你怎么现在才告诉我啊?”
……
无聊的时光一去不复返,纸上的字迹已经模糊,记忆中的痕迹又是否抹得去?他没有勇气再翻下去,只好默默盖上递到她面前。
“有时候可能用得着,所以一直没丢……”她呵呵笑着接过,一时又不知道该说什么了,低着头看着他被水滴沾湿的皮鞋,拿着的那本书像是自己的心一样,又湿又凉。
杨勉的嘴唇动了动,却什么都说不出口,这房子又闷又热,只觉得领带绑得太紧了,透不过气来。低头看了看表,说:“你不是还要出去见客人吗?”
“哦,今天谢谢你了。我……”
“我送你过去吧。” 他径自走出门口,也是怕,怕看到她强作镇定的回答,笑得倔强的眼睛里明明那么明显的凄凉。连一个对不起也说不出口,什么都说不出口,凝滞在心中,如千斤重的岩石, 永无翻身之日。
约客户见面的地方是一间精致高雅的日本餐厅,到了门口时,他下车来给她开门,他那个时候多懒啊,连衣服都得搁着等她周末洗,什么时候变得如此绅士了,还是国外的环境果然会熏陶人,还是和那个她在一起更有品味和深度了……
她打掉自己的胡思乱想,很认真地对他说:“今天麻烦了,谢谢你。”说完后便转身进去了,是因为知道他无话可说。
客户一向难缠,日本菜一向难吃,烧酒一杯接一杯地往肚子里倒,那边的经理一直问她是不是菜不合胃口,怎么都不沾筷子。她无可奈何只能沾了一大块芥末把三文鱼生给吞了,又腥又难吃,芥末( 惜意绵绵 http://www.xlawen.org/kan/21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