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新辣文小说网 > 辣文小说 > 孽缘千里 > 孽缘千里 第 3 部分阅读

第 3 部分阅读

    。”

    “来,弟兄们,别老跳这些个老掉牙的四步三步了,来个摇滚吧!”说着吕峰摸出一盘带子,“这是我作词的一首新摇滚,请广州大腕儿谱的曲子灌的带子。他们都特为我卖块儿。来,听听,跟着跳,《我的童年》。”

    谁说童年已过我依旧用弹弓瞄准蜂窝。

    谁说童年已过我依旧在河里摸鱼浑身赤裸。

    谁说童年已过我依旧斗鸡斗狗斗蛐蛐。

    谁说童年已过谁说童年遥远依旧是奶奶的故事爸爸的吼叫妈妈的抚摸。

    童年童年童年爱悔恨你离不开你无忧无愁无边无际欢乐无聊渴望寂寞。

    大街小巷是我的战场蓝天白云是我的寄托。

    童年童年童年再玩一次过家家你是妈我是爸怀里抱个枕头娃。

    童年童年童年你是一曲唱不完的歌作是一场跳不完的迪斯科。

    这个曲子是广州某青年作曲家写的,颇有力度,摇滚味十足,由童声和沙哑的男声交替演唱,每一句“童年童年”都是急速飞旋般的合唱伴唱并配以架子鼓雨点般的敲击,整个曲子忽而苍凉忽而暴风骤雨,在飞旋的变色灯光下,叫人跳得鬼影绰绰昏天黑地。一曲结束,雪亮的灯光又亮起,大家全都欢呼大叫。

    “好久没这么年轻一次了!”吕峰说。

    人们一起鼓掌。

    刘芳刚才同吕峰对舞,吕峰几次把她托起来旋转,令她发出恐惧的狂叫。现在她急急地喘着靠在吕峰身上,说:“吕峰这小子去了南边儿真长本事了,这舞跳绝”

    吕峰抹着汗说:“不是吹的,我一进舞池就迷倒一大片。”又耳语说,“跟我跳一曲的女人没有不对我出感情的。”

    “行了,赶紧治了你的病吧。”刘芳一句话引得大家大笑不止。

    许鸣鸣对刘芳说:“芳芳,你送我的MTV 能不能现在打开让大家一块儿他饱眼福?”

    “行啊,“刘芳说,”只是里面我那首歌儿太惨兮兮了点,是个伤感曲儿,词儿特苦,可比不上吕峰的歌儿来劲。“

    人们起哄说:“这年头就靠苦戏卖座儿呢,放放呗!”

    屏幕上映出《爱一千次错一千次的牵缘》,大海的浪涛叠映出刘芳身着泳装趴在沙滩上哭泣的镜头。前奏曲的过程中叠化着刘芳和男人戏水、拥吻、争吵、慢速奔跑的镜头。一排海浪涌过,刘芳从浪下钻出,恰到好处地在水线上露出双|乳,猛抬头甩甩水湿的长发开始歌唱:孽线千里是命运的安排,爱一千次错一千次,只把千般温情留给瞬间。

    让冷雨潇潇,任泪水涟涟,吻干你的泪水,让你我沉醉在陌生中狂欢。

    一千次的爱我不知你的名字,一千次的错也无悔无怨,从不期待永远,只因那孽缘的迷人,迷人的草缘。

    从第二段起, 曲子急剧变奏成探戈节奏,“让冷雨潇潇/任泪水涟涟”唱得人心里颇有冲动。吕峰首先拉起刘芳跳起来,人们随之恍然大悟,纷纷下舞池。

    “我真觉得今天像火山爆发前的庞贝城,咱们这样狂欢,很有点末日的样子,这大厦不会塌了吧?”吕峰拥着刘芳说。

    “咱们这批人,就是让一线牵线牵到一起的,”刘芳说,“十六年前谁能想到今天是这 ”

    吕峰的神情有点迷离,颤颤地说:“十六年前散伙那天你哭得一塌糊涂。谁知道你为什么?该不是为了你心目中的几个情人儿吧?最终你一个也没得到他们。怎么样,今天我能排上号

    我可是真心的。“

    “别让我恶心 就凭你那身病?”

    “你真信他们胡说八道 ” 吕峰有点急,“好像一个男人到了深圳闯天下就非沾上点性病不可,什么逻辑!”

    “是你自己跟同学们说的, 说你成了大款,天天泡妞儿,泡出病来 只有你才拿性病当成光辉业绩宣扬。是啊,没钱的人上哪儿买性病去?”

    “嗨,男人之间的话你也信!哪个男人不吹牛的?像我这样的下海人,要说没嫖过,谁信?还当我是当年的团干部那么纯洁呀?嫖一回就是百回,不妨多吹吹。

    那些下等妓女,一百块一次的我能要?”

    “又来了不是,您嫖的是几千块一次的,对吧,恐怕还挽救了几个失足少女,跟人家讲精神文明,教育人家‘五讲四美三热爱’,是吧?没准儿还要跟人家产生感情,明媒正娶一个,像阿芒爱上茶花女,”刘芳几乎笑得伏在目峰身上。引得人们都看他们。“笑什么呢,这么开心?”许鸣鸣问。

    “我在说吕峰要讨个茶花女作老婆呢,艳福不浅。”刘芳大笑着说。

    吕峰气急败坏地俯在刘芳再边说:“我现在就想把你掐死!”

    说完去调音台,一路喊着“放迪斯科!迪斯科!这种舞太没劲,是给太监跳的!”

    狂烈的舞曲像一阵阵气浪冲击着人们。吕峰们如鱼得水地踏着节奏狂跳着。一会儿溜冰般满场转,一会儿又抽搐般缩成一团,一会儿又走起太空步,进而又做起“托马斯全旋”似的动作。

    而李大明穿着笔挺的西装,浑身像打了石膏一样动弹不得。

    但又分明被这气浪冲得前仰后合,无法立稳。

    “再给我一段年少时代……我拥有Rock and Roll……随着我的音乐摇摇摇…

    …”曲子又隐隐变奏出《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大家都情不自禁地跺着地板在唱,那声浪几乎要把人抛起。

    李大明一扬脖调干杯中的酒,甩掉铁架子一样的德国名牌西装杀进人群中,跟在吕峰身后一把一式地效颦,扭、缩、提胯、蹦、旋、张牙舞爪。“第七不许调戏妇女们/流氓习气坚决要除掉……”

    “大明,你这样才显得年轻!”吕峰在他耳边大叫。

    李大明飘飘扬扬地跳着,那种醉态舞姿很可笑。突然,他做了一个引体向上的动作,足尖像跳芭蕾一样踮起,随后就砰然倒地,烂泥一般瘫软。“遵守纪律人人要自觉/互相监督切莫违犯了……”

    “这小子醉了,咱们的教授这么不经折腾。”

    “他这人身子骨儿太虚。”

    “坏正常,有病吧?“

    吕峰和文海抬了李大明到沙发上,给他解了领带。李大明睁开眼:“不好意思,我没事儿,大伙儿接着闹吧。”

    “走,吕峰,坐我的车,送大明回家吧。”文海说。

    冯志永过来说: “就有劳你们二位 大明,明天我和鸣鸣去看你,好好休息一下就会好。”

    一个冷艳的女人正在二楼阴影处盯着他们。

    文海开着车,吕峰扶着大明坐在后面,“奥迪”在冷清宽敞的大街上飞驰。

    “咱这小地方儿,这几年变化真大,当年这边是一片农田。”

    吕峰说。

    “可不,我每次来找爹,都是从这块地边上过,来回一走就是八十里。”文海说。

    “那会儿,在你眼里这儿可大了吧?”

    “可不。以后满天飞,可印象最深的还是小时候进城的样子,什么东京悉尼香港,都一样,连北京都记不太准哪儿是哪儿。”

    “还是第一个梦最美,是吧?”

    “没错,小时候能让我进城来就像一步登天 我说吕峰,什么时候事业干大了,别忘了回来开个分公司,不能白让家乡养活你十八年呢。”

    说笑间车就开到了李大明家门口。

    “天啊, ”文海说,“怎么延寿里更破 这门楼儿怎么又矮又烂?我住大明家时,这个高台阶儿、大门楼儿可壮观 ”

    “你那会儿还是个乡下土小子呢,”李大明迷迷瞪瞪地起身说,‘你们别扶我了,我自个儿过去得了,省得吓死我老娘。““改天我再来看大姑。”文海说。

    他们跟在大明身后,穿过一人宽的曲曲弯弯通道,进了院子。直到看着大明家亮了灯,听到他和家人说话这才出来。

    “走,我送你回家,又乔迁哪儿去 ”

    “算了,”吕峰说,“我今天不想回去。”

    “那咱回‘绿川’,到我房间去聊个通宵吧。”文海说。

    “不了,我明天去山东,今天想一个人逛逛这城。回来好几次了,愣是没好好儿走走看看。”

    “你疯了,大半夜的,找死 ”

    “真的,文海,你不懂,我对北河比你有感情。条条胡同我都熟,小时候绕世界疯跑过,今天好好复习一遍。明儿就走。咱们这就再见吧,没想到在这儿碰上你,好缘分儿  ”

    “干嘛急着走?明天跟我下乡,去看看我的公司嘛。我们乡下跟以前大不一样这城里找不出一家我那么漂亮的厂子。”

    吕峰摇摇头:“下回吧。文海,我总替你担心,你的台湾傻表舅打不开国际市场。”

    “那我就办成内销的,中国大陆这么大,我这天然果酱果露会销不出去?你一定要帮我打开南方市场,咱们南北齐下手,把家乡的东西扬名天下,省得人家一说咱这地方就是满地狗腿子,专出听差的,咱得让家乡的名声在咱这一代手里改变改变。”

    “你别用这个激我,行不行关键看你产品质量 我可是只认钱,一分钱一分货,货不行,砸我牌子,再有乡情也白搭。”

    “冲你这话我早晚把分公司办到深圳去!”

    “拉倒吧,深圳有咱家乡这么优质的水?有这么好的草每山植大枣儿?你还是让我代销吧,当你的南方总代理。”

    “唉!咱们考上了外头的大学那阵儿,为永远逃出了一个小地方而欢欣鼓舞。

    后来我想通过电视让咱家乡杨扬名,你是想写书这么干,都不行。”

    “可不, ”吕峰嘿嘿笑着说,“写咱家乡的书还少 从抗日的到打国民党的,一大串儿。可给人的印象却是老土!我再写一本,不过是再加深这种印象。”

    “得来实在的,经济发达了,比你一本抗日小说强。”

    “那不算完,早晚我得回来办家出版社。”

    “臭文人本性难移。国家不准私人办出版社。”

    “唉,文人下海跟妓女从良一样不自在呀。太晚了,你回宾馆吧,我自个儿逛逛。”

    “真浪漫,寒夜独行客,整个城市就你独醒,它就属于你回到深圳给我打电话!“

    目送着文海开车到胡同口,车猛然又停下,文海打开车门,探出头,又向吕峰挥挥手:“真要逛 ”

    “真的,”吕峰回答。

    “那就真再见了!”文海钻进车中开走

    吕峰在那一刻心中“突”地热了一下,眼睛也有些发烫。知道自己又被感动了,随之嘲笑自己。“还是文海这样饱经磨难的乡下孩子实诚。”吕峰喃喃着向胡同外的西大街走去。那是北河最长最繁华的一条街,一千年前的宋代淳化年间这城起源于此。

    它地势最高,像一条长长的龙脊,没了这条长街,北河就像没了脊梁骨。他打算用自己的脚去丈量这座生长于斯的古城,不过今天他是客。倒是文海这个乡下人今天成了这个城市的全人,为这个城市添着光彩。而小时候这个城市排挤他,给他的净是屈辱。

    连他考大学前来城里听辅导课,后妈和弟弟们都不容他住在家中,他又只好轮流住在李大明和吕峰家。考上北京的大学了,后妈换了一副嘴脸,请他去家里,他从来也不去。一到冬天他就拉一小车红薯进城,给吕峰和李大明家各分一半。那朴实的样子吕峰仍记忆犹新。跟文海比,吕峰总觉自己过于尖刻,过于玩世不恭。他真想追到文海住的地方,告诉他也想回家乡来干番事业。

    可理智阻止了他这样做。“别他妈事事儿的,你永远是个流浪者。”他告诫自己。

    北河最古老的街就在眼前。

    就在自己的家乡流浪一阵子吧。

    这时他耳畔响起了刘芳唱的那首歌,他几乎让刘芳唱得落下泪来。

    孽缘千里是命运的安排,爱一千次错一千次,只把千般温情留给瞬间。

    让冷雨潇潇,任泪水涟涟……

    多么悲凉的歌。是什么孽缘让自己千里迢迢远走他乡不归?

    为什么身在家乡却老有一种异乡的感觉?

    独在故乡为异客。吕峰怆然地拉起大衣领子,向前走去。眼睛隐隐发胀发酸。

    这条悠长的街,大平原上的高高脊梁,一千多年前这里一片苍茫,清溪荡荡的时候,人们发现了这条隆起的脊椎骨,相信它是一条巨蟒的脊梁,就依傍上了它,在它两侧一字排开了房屋,建成了一条街。到民国最繁华的时候,这里已是官府商家酒肆青楼西洋楼宇书店当铺林立的十里洋场。这里的风水最好,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大水几乎淹了全城,可到了卫上坡就再也漫不上来,这条龙脊傲然蔑视着洪水,如方舟的大桁。走在它上面,仿佛脚下踩着几千页的史书,那阵阵回声似乎极其悠长。

    第二章 孽缘

    又要过年。

    过了这个年, 再过几个月你就六十岁  六十,六十年,从来没像今天这样仔仔细细地让这大半辈子过过眼。闭上眼,你似乎是在空中看着自己的肉体躺在屋里沉思。这景象又似乎是早就有过的。

    人经常这样,突然会发现自己的现在其实早在以前哪个时刻出现过,一时分不清过去、现在和未来,也分不清有几个自己存在。或许你是一缕出壳的灵魂在俯视自己无魂的肉体。或许,所谓生命不过是某种超自然的现象,一切都被什么安排好了,有一种神的密码在操纵着,让它渐渐像一场戏展开,忽然有一天你在这个超自然的密码键上碰错了一下,屏幕上就演示出了未来你的某一天,它稍纵即逝,程序又恢复了正常,但你却无法忘记你过去偶然看到的今天这一幕,与今天别无二致。

    是的,你在自己最春风得意的时候,就看到过自己这样安安静静地躺在病榻上痛心疾首地回忆忏悔祈祷。不,你不想就这样谴责自己,在忏悔中死去,你只求公正的上帝做出裁决,只希望那些不幸的学生过得比你好。这样的良心债不是你一个人欠下的,甚至不是你欠的,你不过是个可怜的演员,是个角色演员,出色地扮演了一个可悲可鄙的角色。  比你更出色的演员多的是,谁又像你这样苦苦忏悔 不过都是提线木偶罢了!凭什么一个可诅咒的时代过去后一个个都事后聪明地把自己洗得一干二净?

    凭什么受了点苦的人事后都会千方百计夸大自己的痛苦以示自己曾经是先知?

    没必要,没必要,没必要这样折磨自己的心。

    一个时代迅速代替另一个时代,拼着命流着血杀出跑道发现无路可走后又退回来在跑道上追着一个虚无飘渺的目标,灵魂上那件“皇帝的新衣”终于褪去,人人变得赤裸如初。挣扎了几十年,却原来是用一件无形的“皇帝的新衣”欺骗自己。

    淮一的成功是脱去了它。你为这件皇帝新衣扒了一层皮,换了一腔子血,而那些无辜的学生却跟着你饱尝了苦果。你换了皮,可他们他们在十六岁的花季上没能开花,误了花期,在三十二岁的第二个花季里他们开出的是残花败叶。

    你说服自己,如果那时你不当他们的班主任,也许会有个更坏的班主任。即使没有更坏的班主任,那个时代他们也注定没有花季。在整个国家都披着“皇帝新衣”

    的时候, 任何事都可能发生。你的心可以平静  再说,他们并没谴责你,没有。相反,他们给你和你的学校捐了一大笔款,供你的校办产业兴旺发达起来,让老师们多发几个奖金。或许这比谴责你更教你难过。这个学校,他们只在这里上了三年学,学校没给他们什么,有的只是痛苦的回忆,可他们十六年后却回来如此报答母校。

    真想见他们一面,作被这个念头折磨得发疯。可你深深觉得没脸见他们,见到他们,怎么去请求他们的宽恕?他们一定长得很高很大,一定认不出他们你瑟瑟地起床,拿出那本照相簿,翻开,那第一页上发了黄的黑白照片上是五十九个呼之欲出的孩子。

    那是1975年一个晴好的天,蓝得透亮的天,背后是金海一样的麦田。那个时候的中学生真叫纯朴,一式的小平头、小辫子,男孩子全是穿蓝的军绿的衣裤,女孩子也是一身蓝一身军绿。夏天里讲究点,不过是穿一件朴素的小花布衬衫,很少有人穿裙子。这张照片是全班人在农村拔麦子时照的。似乎还能闻到大家身上的汗味,还能看到孩子们嫩嫩的手上磨出的水泡,还能闻到大家从家里带来的午饭香。再看看你,十六年一晃而过,你却变得与那时判若两人那会儿不过四十几岁,似乎跟二十年前大学毕业时没什么两样,小分头,白衬衫,一双布鞋,一脸的朝气。当年意气风发地回国来上大学,一回来就剃掉了一头时髦卷发,扔掉了一身身的格子花衬衫,换上了跟大陆青年一样朴实的白衣蓝裤。

    你发誓要改掉身上的一切资产阶级少爷气。

    其实在印尼,你家根本算不上什么资产阶级,不过是开了一间小杂货铺,在雅加达城边上一点也不起眼, 不过是小户人家辛辛苦苦地过日子罢  你和姐姐从小过的是穷人家少爷小姐的日子,靠父母的辛苦钱上学念书。可是到大学二年级时可怜的父母已经快破产  那个小铺子似乎一天二十四小时不关门也赚不到几个钱。 父母供不起你上大学,你面临的是失学去做工。

    眼看着那个从没见过的祖国一天天强盛起来了,连美国人都在朝鲜吃了它的败仗,父母便鼓励你回国,找你的堂叔。你决定回国,但姐姐却看中了一个老商人,竟要做他的小,说要用那家的钱来养弟弟,要送弟弟去荷兰,去美国念大学。记得那时全家人吵得昏天黑地,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和父母激烈地反对,说姐姐这是卖自己。姐姐痛哭失声,说她已经有了那个资本家的孩子。

    说完就跑了出去,再也没回来,只是经常派人送钱来。你真伤心透了,眼看着美丽如仙的姐姐就这样堕落。你找上门去,在那个郊外的小别墅里见到了大肚子的姐姐和那个如同怀了孕的大腹便便的资本家。你痛骂姐姐堕落,痛骂那个大资本家是流氓,发誓永远不认他们。姐姐的婚姻更坚定了你回国的决心,这决。动甚至变成了一种不可遏制的热望。你要回中国,回到这个清风月白的祖先的故国,你知道这里虽穷但充满了希望,没有堕落没有剥削是一片净土。你把姐姐送来的一大笔钱掷了回去,那是她的卖身钱,你绝不要靠这笔钱去荷兰美国念大学,你要回中国,义无反顾,绝不再回头看那灯红酒绿的“索德姆”一眼。

    回到这片朴实的热土,你踏上湛江港的第一步时,热泪立即泉涌而出。火车一路北上,你整个白天都坐在车窗旁看着两边的青山绿水,怎么也看不够。这就是祖国,这就是人们说的江山。

    你不停地奋笔疾书,要记下你所有的感想,那几天你几乎进入了亢奋状态。白天看、记笔记,与同车的人用不熟练的普通话交谈。夜晚仍旧坐在窗前不停地吸着烟凝视着夜幕中的田野和城市。偶尔闪过一星星渔火和农家小屋亮着的一丝丝油灯光都会令你周身的血热起来。

    那天你恍惚睡着了一会儿,强烈的光照醒了你,睁开眼睛,车窗外竞换了一幅景色。不再是青山秀水小桥扁舟的江南,而是一望无垠金黄的麦海,是高耸入云的飒飒白杨,是黄土地,是麦浪中绿树掩映着的土屋小村庄。偶尔闪过一条河,闪过一片草地,只觉得这里的天格外高格外蓝格外清澈,这里的水和草格外碧绿鲜嫩,因为这里的景致对比太鲜明  这里的山全然是青石峭壁,  难见葱笼;这里的地是黄土地,黄得像油彩涂抹上去的一样。因此那流水就显得格外清冽,那绿树就显得格外清新。这是北方。你仿佛觉得进入了另一个世界。从海天一色的岛国到南方,终日在绿色和雨雾热浪中生活,似乎对那种山水浑然一体的绿色麻木了,那边缘得过于奢侈!来到这天高云淡的北方,方党出绿色的宝贵,真觉得那一溪溪流水是上帝赐与的琼浆玉液一般。一种直感告诉你,这里的景色最适合画油画,在这里最容易产生做诗的冲动!

    你那被病痛折磨着的肉体此时竟感到微微有些发热,似有一股热浪在体内冲荡着,手心开始浸出汗来。你相信你的病快好了,你想召呼老伴进来,告诉她你的病真地快好了,你今天有了饥饿感,想吃点什么是因为想起了最初见到北方的情景。从此这辈子就挂在了北方,并且在北方的大山里度过了一生中最难忘的三年,和一个美丽、泼辣、血性的北方女人在大山里像野人一样过了三年,生下了三个儿子。这似乎就是命运吧。你与北方的大山一见钟情,命运就让你实实在在地与它血肉一体叫你一辈子忘不掉它,每时每刻一提到大山就让你血管发烫。这就叫刻骨铭心。

    不知不觉中你流下了泪,泪水滴在发黄的照片上,浑浑浊浊。你忙用袖子揩干。

    或许一切都是因了这金灿灿的麦浪,以后的一切幸福、悲哀、卑鄙、无耻、荣耀、屈辱都因为你一眼看中了这块出油画出诗的土地。毕业时本来是分配你去外交部做译员的,可你却提出要来这小城,理由似乎极简单:“我喜欢那里广那时你已经画了一百幅春夏秋冬四季的风景油画,写了一百首诗,记了厚厚的几本日记,那似乎是你大学四年中全部的财富。外人总凭印象说你是艺术系的学生,其实你并不想当什么画家,你的专业是英语,一门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回回拿五分的专业。在国外时你早就说得一口流利的英语和荷兰语  可你不喜欢去当译员, 不愿过那种跟着别人东跑西颠的日子,只想看看书,闲时画画作诗。

    五四年第一次来北河写生, 你就被它迷住 那时城墙还在,河水还湍急清冽,一派古色古香田园景色。你最爱的是城西南双流交汇外落瀑如涛,两岸首首一片。

    如烟柳色中综俄着一座佛堂,梵声和着涛声,成为这城外一处名景,人称“西刹秋涛”。

    以后逢周口便一早坐了火车来那烟柳涛声处,画到中午进城去哈一碗卤煮火烧或炸酱面,画一阵子市府门口两根水泥的灰色大旗杆,那可是北河的象征,是清代北河总督署的旗杆子。再上城墙,画草色蒙蒙中远方淡淡的山影,直到夜色袭上城墙,才下去,买一只烧鸡,坐上火车吃回北京。厌了雅加达北京广州这样的都市,终于寻到一处安闲古朴之地,就自自然然地来了,根本不懂户口对中国人有多重要,那个北京户口似乎是金子一样。你却迷迷糊糊中放弃了它,没人明白你想干什么。

    其实你什么都不想干。

    就是这么一座在人们眼中土里土气的北方古城,你在这里演出了悲喜闹剧种种,最终还会从这里走向天国。这场大病不倒,也应是今生最后一场病  你再也病不起雅加达是永远回不去了, 父母早死了,姐姐一家人早迁居荷兰  去年她又要你一家去荷兰定居,你没走,说不上为什么,只觉得这是人生最后一站了,既然一切都留在了北河, 为什么还要让这一把老骨头葬在异乡去?这里就是归宿  一切从这儿开始,就也在这里结束吧。

    1985年你带着一家人坐了八天火车去荷兰看姐姐,三十多年后的见面竟是以那样一场抱头痛哭消解了三十多年的恩恩怨怨;记忆中美丽的姐姐变得让你认不出了,干瘦得像一株弱小的枯树,浓妆艳抹之下,活像一个老妖精一般。你的泪眼死死盯住她,想找回那个花仙子一样的小姐姐,但最终却是抽泣着大叫“姐呀,你怎么这么这么老哇!”姐姐也说:“我也没想到你会是这样枯黄,小时候你漂亮得像电影明星,结实得像个运动员呢!

    我们走在一起,人人都说咱们是一对般配的情人呢户说完你们又哭又笑着拥抱在一起。你明显地感到姐姐身上生命的火焰已燃尽了,剩下的只是一团温热的灰烬这样一副美丽的生命之躯竟成了那个资本家的玩物。你忍不住要抚摸她那弯曲干枯的脊背,使她也让自己平静下来。

    姐姐一个人住在临海的一个小村子里,安静得像世外无人之境。厅里迎面是她一家人的巨幅大照片,那是姐姐中年时和那个胖商人和四个漂亮的子女的合影。那四个孩子全像姐姐一样美。

    胖商人早死了,孩子们都在外国发展自己的事业,姐姐真成了一介怨妇,平静地守在这海滨别墅里,念着一本永远念不完的《圣经》。说到那个资本家,姐姐竟是一往情深,说他爱她,他决不是玩弄她。她心甘情愿为他生了四个孩子,直到生不动为止。姐姐还提到那个姐夫对你有多么慷慨,“每月寄的钱都是姐夫同意的,他不怨你”。

    “你幸福吗,姐?”你抓住她干枯如柴的手问。

    姐姐说她知足 一个小家碧玉能让一个大阔佬真心疼爱,也就够 富家们也不都是始乱终弃的坏人。 “我们这个小户人家,  还不是全靠了你姐夫?”姐姐问你,“我们那几年要去看你,你为什么不让去?叫你来,你为什么又不来?你是恨姐姐姐夫, 是吧?现在,你却永远见不到他  去他坟上看看吧,也算谢谢他对咱们一家的恩德。”

    你默默地向姐夫的墓碑献了一束花。那拦海大堤外的涛声沉重地撞击着你的心。

    你不得不告诉姐姐,  /你们给我寄钱,六0年寄食品,这些到了‘文化大革命’时全成了我里通外国的罪状,他们说我是特务,是用这钱建联络站的。他们要打死我,我就钻进野山沟里去过了三年。这三个儿子都是在大山洞里生的“。

    你只能告诉姐姐这些事情,但你无法告诉她你的心这些年受的是怎样的煎熬。

    姐姐劝你留下,你说不,你要回中国,回来是为了还一笔良心债。

    姐姐不明白,你也说不清,你受了折磨和苦难,何以对别人欠下了债。你永远说不清,只有靠默默地工作,一点点忘却那段耻辱的罪恶历史。你既是受害者也是害人者。姐姐听不懂,你说是victim  一victimizer,几乎人人都是,她似乎才懂。

    如果说历史站污了你的灵魂,摧残了你的肉体是一种罪过,你还在今天可以控诉可以咒骂,那么你摧残了那些孩子稚嫩的心灵,他们却无处可诉,甚至人们并不认为那是摧残。没人同情他们,甚至没几个人记得他们。但你和他们是割不断的,他们永远也不会忘了你,只有你们才知道你们之间的思怨。

    是的,当人们善于大处着眼把一切错误归咎于一个罪恶的时代时,人们往往忘了,罪恶的时代里的罪恶是由大大小小的个人犯下的。人不能随时代的结束而变成另一个全新的人,必须让他们永远带有负罪感,永远有良心的自我谴责才行。第三帝国的血腥罪恶绝不只是希特勒一伙的事,沾满血的一双手难道在希特勒的尸布上指干就算干净  别人的血已浸入你的皮层, 污了你的血。那些在中国杀人取乐的日本兵绝不能把罪行往军国主义大战犯们身上一推就算干净,他们必须永远负疚才能避免再次犯罪。

    毕竟生命是个体的,感受也是个体的,人们对于一个时代的记忆是与个体息息相关的记忆。那五十九个学生对那个罪恶时代的记忆是与你的阴险连在一起的,在他们眼里你就代表着那个时代的罪孽。他们在十六年后的今天原谅了你,那不过是理性的原谅,他们的感情上永远留下了你砍下的刀痕。正如你对“文化大革命”的记忆就是被红卫兵打得奄奄一息钻山洞当野人一样。

    在六十岁的病榻上,你反省着这段重要的生命历程,回想着你与这小城和小城里鲜活的人物的关联缘分,终于悟出了个体在历史上的重要。让那五十九个人永远恨你吧,如果对你一个人的恨能代替他们对一个时代的痛苦回忆,你付出的惨重代价也算值

    最终你得到的是什么?除了那个市政协委员的头衔还有什么?一校之长,哈哈,一校之长!这就是用生命用扭曲的灵魂换来的一切。哦,还有那张党票!仅仅因为你是“资本家”出身,你就必须付出一生的努力才入党。你恨不得用刀剖开自己的心给人们看,  可一个“还要考验”  几乎考验了你一辈子!若不是一晃之间你那个“资本家”海外关系突然变得时髦了,你也不会当上无产阶级先锋队的一员,不会成为一校之长,不会当上政协委员。

    来北河后不久开始闹政治运动 每个单位都分到几个“右派”  名额。仅仅因为你沉迷于颓墙陋屋,天天画个不停,人们就批评你,说你不画工家兵,不画社会主义建设, 专画阴暗面。  你似乎说了一句“还有没有一点自由”,就当上了“右派‘,被赶到了农村去”锻炼“。又莫名其妙被摘了帽,又让你回来教英语,人称”

    摘帽右派“。从此就永远与”右“字难分彼此。

    你似乎是在被赶到农村,阿珍断然与你分手时才明白“右派”是怎么回事。似乎在那一刻才长大成|人。那个周末你照常去阿珍家吃饭,那是西大街上一座阴沉沉的旧当铺。未来的丈母娘连门都没让你进,从当年人们交当品的高柜台上探出身子痛骂“你这个大右派还来勾引我女儿,我明天去告你耍流氓,让你罪加一等圈进大狱里去!滚!”你忽然明白右派就是“不拿枪的敌人”。

    从此你忽然长大了,你撕掉了所有的画和诗,把它们统统烧掉扔进厕所。你去哭哭啼啼地找领导一个一个地诉衷肠,说你是因为爱国才回来,是来报效祖国的。

    你没学好毛泽东思想,才说了几句错话,根本原因是那个资产阶级出身在起作用,表示从此不再与那个资本家家庭往来,断绝一切关系。你突然变得伶牙俐齿起来,变得连自己都觉得恬不知耻起来。你明白一个说假话的时代从此轰轰烈烈地开始若不是如此这般献忠心,你那个右派帽是摘不掉的,永远会被扔在大山沟里喂黄土。

    断绝家庭关系,  把父母姐姐寄来的钱如数退回,六0年饥荒时姐姐寄来的食品和奶粉全部在一次大会上公开展出:“资产阶级以为我们会垮,不,我们伟大的祖国一定能顶住帝修反的压力,我绝不吃敌人的东西!”一通慷慨陈词后你把那些东西全扔进了护城河。在师生们热烈的掌声中你饥肠精键地大笑着。可就在那一刻,河边上沸腾了,饥饿的老百姓们连衣服都不脱,争先恐后地扑通通杀进护城河,奋力打捞那些食品。  那是多么惨烈的一幕  人们在河里撕扯起来,为一个罐头在拼命撕打。一个白头发的老头捞到一包奶粉,奋力向岸上游者,身后竟有四五个小伙子红着眼在追他。老人在扑上岸的时候,奶粉却被人抢走那老人在岸上苦苦地爬着,喊着“救命”,就再也没站起来,他趴在地上吐出了鲜红的一口血。河岸上一个个泥水汤汤的人举着战利品在欢呼雀跃。师生们不忍看下去,哭着回了学校。那一晚你饿得睡不着,泪水流了一夜。但你咬着牙,死也不哭出声,生怕让人听见再去告你的状。

    老伴进来问你要木要喝牛奶,你说不要。要木喝一碗粥吧,要不把鸡汤热热喝了,她在不厌其烦地劝你吃点东西。你答应喝点鸡汤。你知道你是在为她而吃,多一半是为她而动了手术,为她而多活几年。不论好歹,是她在你最潦倒的时候踉上了你,伴你三年野人的生活,在山洞里为你生下了三个儿子。

    几个月前医生无情地宣布你必须动手术时,你明白你得了绝症。一拨儿一拨儿人来看你,劝你“一个良性息肉,割了就好了”。可你从人们的目光中看了出来你得的是癌。你知道上帝的审判到了,绝不想动手术,只想一死了之。是她哭了三天,劝你做手术,求你为她活下去。你厌倦了这个世界,无动于衷地摇着头。终于,她擦干了眼泪,站起来,怒目而视,开始痛骂你:“好你个没良心的东西,狗日的王八操的!你还是人揍的木是?你倒想死了轻生了是不?我怎么着?你他妈大我十岁,糟老头子,不想想我正年轻着?你就忍心这么着把我扔给别的男人?你他妈敢情有过俩老婆。当右派时也不闲着,勾引人家农村姑娘。你跟那个阿珍肯定不清白,是不是也睡过?你这种资本家少爷,在印尼时没少逛窑子吧?响,女人玩够了,三四个儿子都有了,政协委员也混上了,活够了是不?你扔下我,让我守活寡呀?儿子们都小三十了,  能让我再找男人?你听见他们说什么 他们说看见别的男人勾搭我他们就活劈了他!老头子,你接着活,不能死,为我,为我活,”

    这个没什么文化可心地善良的女人,这个刀子嘴豆腐心的女人,这个敢做敢当的北方女人, 从她勾引你开始,就注定了你们苦乐一生的缘分是分不开  你想死也不能死!

    1957年你给打成右派,阿珍哭着告诉你算了吧,没缘分,她受不了一家人的压力。你紧紧拥抱着她,问她,是她变了心还是因为她家人她才变心,如果她还爱你,就私奔,哪怕走到天涯海角也不分开。阿珍苦笑着,惨白着脸苦笑着,说她对不起你,她们单位党支部找她谈话了,不与你断她就入不了党。

    阿珍家出身“不好”,父亲据说当过国军大官,留下了几房姨太太。阿珍妈是四姨太。妈妈带着三个孩子,日子很不好过,天天骂那个死在妓院的男人。阿珍写了好几年的思想汇报。几乎开会就控诉父亲的罪行,把父亲怎么迫害三房姨太太的故事声泪俱下地讲给人们,要说明的一个意思是她在那个官僚家里过的是跟女佣人差不多的生活,妈妈几乎沦为女佣人,干的也是洗衣做饭的粗活儿。

    这样的控诉招来的是哄堂大笑和批判。人们说“你这控诉本身就有问题,说明你看不起女佣人,看不起劳动人民!你那不是受苦,是不受宠,想过大小姐的日子没过上,心里气不忿儿!你必须好好改造资产阶级思想。”

    把家里的丑事儿全抖出来了,人人知道她是四姨太的女儿,让父亲甩下的贱货。

    传来传去, 连她母亲早年在平康里当窑姐儿的秘密也传出来  阿珍很透了父母,也恨透了所有的人。当然心里最恨的还是那个不拿母亲当人的父亲。他逛平庸里时看中了母亲这枝“夹竹桃”,就赎她出来从良,收为四房带去上海。可很快就玩腻了,又续了第五房,母亲和二房、三房的说贬就被贬到了后院,跟女仆们为伴。男人死后母亲被赶出门,就带着孩子们返回了故乡来,给西大街上一个当铺老板作了填房,从此隐居起来。全是因为阿珍入团入党闹的,一交待家史,闹个满城风雨。阿珍在单位不是人,回家也挨骂,里外受气。刚刚有你替他遗风挡雨,可你一夜间又成了右派。你这个一帆风顺的少爷根本还没弄明白当有派从此就跟“不拿枪的敌人”一样为人不齿,可阿珍明白歧视是怎么一回事,她那几天哭红了眼,不停地讲她的家史。是阿珍的泪让你清醒了,你不想连累这个可怜的姑娘,你那“天涯海角”的浪漫殉情幻想当即化为泡沫。

    从乡下又回到城里,你虽然“摘了帽”,可那个“右”字却像老虎额上的那个“王”字一样昭著。你发现你人了另册,没有哪个姑娘愿和你谈恋爱。女教师们都躲着你,好心的老教师帮你介绍对象,但没人愿意同你见面,你成了一个“老大难”。

    而阿珍早就嫁了一个老干部,脱胎换了骨。这时你突然想到了姐姐。

    人的命运,实在难以抗拒。

    你在街上又见过阿珍,只是那么远远地看着她,她像个女儿搀着一个老父亲在逛街。那是个声名显赫的领导。你不敢上前去打扰她们,只顾望着她们。阿珍,像一只受了伤的鸽子落到了一艘大船上,你替她庆幸不已。以后她因夫贵而妻荣,当上了市政府的副处长,竟是管中学教育。再下来巡视,发号施令,果然一身的领导派头。你只是个摘帽右派,普通教师,从来没有机会亲耳聆听她的指示。只能在教工大会上听校领导传达“刘贵珍处长”的话。那时你已经娶了那个女干部。你回家来对她说:“什么刘处长,当初还不是死追活追我?要不是老子成了右派,我还要考虑考虑要不要她。( 孽缘千里 http://www.xlawen.org/kan/2190/ )

本站所有小说都是转载而来,所有章节都是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备案号:粤ICP备1234567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