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 部分阅读
。你哪个也舍不得。都是你做下的孽!这个女人,这三个儿子,分明是你苦难的里程碑,你割舍不下。只能一辈子对文海歉疚,像是一笔孽债,永远压在。心头偿还不清。
可最争气的还是文海,他像一棵疯长的树,自强自立,上了大学,在北京闯出了一个自己的天地。而这三个儿子一个不如一个,倒像是讨债鬼一样永远驱之不去。
报应,这就是报应,你永远得不到内心的安宁。
那天你的文海突然开着自己的小汽车来 他开口叫你爹, 几乎令你浑身一震。
这分明是三十岁时的你呀!只是他比你多了几分北方人的强壮和豪爽。一转眼岁月已经开始催白他油黑的秀发,面颊上也过早地起了皱纹。可他是那么浑身洋溢着活力,令病榻上的体顿感枯竭。你忽然闻到了自己身上散发着一股干爽的肉皮味。哦,这是临死前的体味,是你二十岁时在祖父的病榻前闻到的那股肉皮味。儿子的到来,似乎是在催促着你死去。 你抓住他有力的大手, 禁不住淌下老泪来。你哽咽着:
“来了就好!
来了就好!“
儿子像一个大老板一样指挥着他的助手搬进来几箱子广告上常见的抗衰老饮品,紧紧擦住你的手说:“爹,好好儿活着!赶等你好了,接你上‘绿川’的阳台上画画去。”然后扔下厚厚几万元扬长而去。爹,这个词久违他带来的消息让你哭笑不得:你的第一个老婆的叔叔竟然是在台湾!他当年让国民党的队伍抓去当兵一去无消息, 都以为他死 后来成了官,为了不连票这边的亲戚,一直没找过,生怕给家人带来不幸。现在派儿子们回来投资,要在老家开工厂,用老家的山泉水装了瓶做成高档饮料;用老家满地满山的草每山枣做罐头做绿色保健食品。你前妻一下子成了远近闻名的大富婆,儿子当上了合资厂的总经理,早就辞了那个人人羡慕的电视台记者的位子,从北京回了那个山村。
你忽然觉得嗓子里堵了一口痰,怎么也笑不出哭不出来!历史真是会捉弄人摆弄人。总让你处在一个尴尬的位子上里外不是人。若是你当年依靠做了人家小老婆的姐姐去美国荷兰念了大学发了家,再回来投个资办个厂,不也是这样荣归故里风光一方?
你放弃了那个在你看来是罪恶的机会。后来海外关系突然又吃了香,人家巴望你说动姐姐来这小城投资,为此让你入了党、当了校长和市政协委员,你却徒有其名,没有劝说你那可怜的姐姐回来光宗耀祖。你要动手术,穷疯了的学校没钱交医药费。就在你要拉下脸来写报告向市里求告手术费时,文海来了,扔下了那一把手术费。
“好好儿活着。”这是你的儿子在甩下钱的同时甩下的一句话。这么一句话,够让你回味一生的。“谁他妈不想好好活着?!”
你几乎是冲地的背影叫着。回答你的是他发动汽车的声音。你把那沓钱撒了一地,只觉得那是儿子送来的纸钱,是在给你送葬的。我他妈不就是要好好儿活着才活到今天这步田地?你拒绝做手术,你够了,不想再活着承受一个又一个报应。你要亲自等那顽瘤长大,眼看着自己一口口让它咬死,绝不想挨上一刀换来躺在床上的半死不活状态。你哈哈笑着一把把撒着儿子的钱,在飞舞的票子中看到了死去的自己。
是这个老婆的一顿疯骂制止了你的歇斯底里。她对你从来没有这样过,她是太绝望了才这样的。她永远崇拜着你,你永远是她心中的白马王子,在你让红卫兵打得半死不活时,是这个弱女子救了你一命,从此开始了三年山洞里野人的生活。那三年,你感到自己得到了再生,没有思想,只有欲望和兽的行为,活得陶然混饨。
浑浑噩噩中竟生下了三个儿子,像一窝野人,悠然自得。是这个女人陪伴了你,过着人间最难得的超凡脱俗的日子。
就冲她那三年的相依相伴,你也要答应她,为了她的后半生,多活几年算几年。
你就那么浑浑噩噩地上了手术台,全是为了她,你终于知道什么叫为别人而活。
老婆送进来一碗鸡汤, 一口口地喂你喝下去。 你望着她,发现她刚刚哭过。
“老夫老妻的了,我又死不了,哭什么?”你笑着。
不是为这个,她说,是为那仨混蛋儿子。你病了他们不闻不问,没事人一样,都在自己的小家里忙过年,每家送来几斤肉和鱼算孝敬。养他们有什么用?倒不如没有的好。刚才又来过一会儿,怕惹你生气,干脆连你的屋都不进,坐在堂屋里小声说了几句话就走 他们现在一心只想发财, 都辞了城里的工作去找文海哥,进他厂里去工作。当初是他们把文海哥欺负回乡下的,瞧不起他。现在哥哥有了钱,就又苍蝇似地凑上去了,对那个女人,也一口一个大姑地叫起来,这年头儿,真是有钱能让鬼推磨。谁知道那女人的一帮子堂弟们能有几天蹦跳头儿?人家台湾人才不管你这边将来怎么样,也不理会你这边的人怎么样,只顾眼下的利益,狠命赚钱,赚一天算一天,吃的是这边儿便宜的劳动力和资源。哪天赚不到钱了拍拍屁股就走人。这仁混蛋小子只顾眼下能赚钱,公职也不要了,万一那个厂垮了失了业怎么办?
那个文海也是近视眼,好好儿的电视台工作辞了回山沟里冒这个险。全是见钱眼开的主儿。
你说就随他们去吧, 孩子们大了,管不了 再说了,这也是件好事,他们住总算跟文海成了朋友。这都是我做的孽。看着他们四个兄弟能在一块儿,我也算安心了,否则心里总放不下什么。这仨儿子不争气,连大学都考不上,成不了大事,就跟上他们的文海哥去赚钱吧。老大人聪明,也能吃苦,从乡下考到北京,进电视台当了大记者,又回乡下干企业,他眼光儿也许差木了,他们哥儿住跟上他不会吃亏的。
女人默默不语半晌才喃喃地说:“这倒好,到底最后咱家还得靠人家,你没白跟妇联主任一场,也算苦尽甜来。”
你苦苦一笑: “别吃醋了,都一大把年纪 她能发,也是偶然。谁知道她叔叔逃到台湾去能这么风光地回来?谁知道这世道是这么个转法?我要是不回来现在也许早成了个大资本家
人都在赶潮流, 赶上哪一排浪算哪一排,走不走运就看你命好不好 谁也别拦着谁。“
这三个孽种总在埋怨你,怨你没给他们创造财富。他们生在山洞里,长在穷教员的家里,时兴闹政治时他们没个当官的爸爸撑腰。时兴赚钱时父亲仍然是个穷教员,开个校办工厂加工印刷纸盒子为教职工谋福利,工厂办得奄奄一息,人们都在想办法离开学校去赚钱。这样的父亲,孩子们有理由埋怨。谁让我混成这样的?!
我是活该。他们看不起我,也是我活该。谁让我把他们生在大山里的?!
那天女人半夜里用小车拉着半死不活的你逃出城,进了太行山区的表叔家。表叔把你们安顿在山洞里藏了起来。直到你们快成了野人,只听天上飞机轰鸣,往下扬着雪片般的传单, 你捡起来看了才知道党中央号召人们停止武斗, 回工作岗位“抓革命。
促生产、促工作、促战备“,才知道”全国山河一片红“了,人民不再敌对,大联合 那是六九年的夏天。 那天你和你的两个儿子几乎像牲口一样光着屁股满山疯跑着捡天上掉下来的花花绿绿传单。
你们拉家带口地回来 两个破衣烂衫的大人带着两个“野孩子” ,她的肚子还巍峨耸立着,第三个孩子即将出生。那惨相令人惊诧垂泪。小孩子们惊呼“野人,野人来了”。
你们又回到了自己的家,家里早已被洗劫一空,门窗都已经砸得稀烂,墙壁上溅满了血污。人们告诉你,幸亏你们走了,否则非被打死不可。这两间屋曾做了刑讯室,日日夜夜有人被拷打。学校跟市里一样,工家兵学商分成木知多少派,有长城、卫东、钢铁、敢死队、联纵、红总什么的,互相白刀子进红刀子出,满城枪林弹雨。比当年日本子打进来时闹得还厉害。小小一个城市,死了两千多人,天天街上一队队发丧的,大喇叭接二连三奏哀乐。你听了心头发悸,这可是真正的“索德姆”城
你好庆幸做了“野人”,躲过了大屠杀。当别人在消灭生命时,你们却在创造生命。生第一个孩子时,你和表婶在山洞里烧了一盆开水,用火烧红了剪刀算消了毒,剪断了脐带。生第二个时,你连表婶也没去叫,自顾接生,竟然在老婆的狼哭鬼叫中把孩子接了下来。在一片血污中捞起一个光赤赤的婴儿,一家人哭叫着。文太、文行、文山,我又有了三个儿子。两个“野人”生了三个“小野人‘。
现在想起那山洞里的日子,总觉得虽不堪回首但又令人神往。日出而做日落而息,在荒无人烟的山坡地上表叔为你们种上几分田,春夏看看麦,秋天看看高粱,打打野味,完全是世外桃园的日子。夜半堵好山洞口,燃起火来,听着洞外偶尔传来的野兽嚎叫,你给女人讲《鲁宾逊漂流记》,讲《王子与贫儿》,讲你的家乡和童年。 她害怕地蟋缩在你怀里,像孩子一样听着听着就睡着 无数个夜晚,无数个雨雪天, 你们都是堵起洞口来,相依偎熬着那可怕的日子。大山里的雷声格外响Z像是天公劈山一样;山洞的流水格外凶猛,听似倒海翻江一样,随时会冲垮山洞,把你们冲下山去。你们便Zuo爱,疯狂地做着,从而忘记了山外的一切。你想起同第一个老婆结婚时她让你天天扒光了上炕时不自然的情景,把这事讲给第二个女人听,她颤动着一对下垂的Ru房哈哈大笑,说:“现在让她来吧,她非吓死不可!”
那没有精神负担的野人般的日子,让你忘记了英语,几乎也忘了学过的一切知识。混混饨饨,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现在想起来似乎很清纯很明朗的日子。你们不停地Zuo爱,以证实自己的存在,排解黑暗中的恐惧。那片山上,溪水旁,处处留下了你们的痕迹。有时,就在正午炽烈的阳光下,吃着女人做的烤玉米饼子,在女人弯腰倒水时你从后面看到她一览无余的臀部和几乎垂到地上的双|乳,你都会性起,嚼着满嘴的饼子扑将过去,疯过之后两个已经滚成了野猪样,一身的泥土,哈哈大笑着接着吃烤饼子。一次表叔。上山来,正碰上你们在尘土飞扬的地上疯闹,你们站起来,自自然然地同表叔打着招呼。表叔暗自垂泪,你们倒反过来劝他想开点。
那些日子里你似乎颇有做画的冲动,可惜没有纸也没有油彩。那大山里四季的色彩,那一家赤身裸体的人在大山里耕作觅食的景象,现在回想起来似乎是一幅幅明丽诱人的油画一样。那是一生中最刻骨铭心的三年,是绘在心灵上的油画,永远那么鲜明,。不会褪色。
可惜当初没有笔墨水彩,没画下来。回来后一连串的政治运动,人心慌慌们们,挖地道防美帝苏修来轰炸,野营拉练,批林批孔,反击右倾翻案风,学大寨学小靳在,批判资产阶级法权,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虽然不再武斗,可一颗心永远悬着,不明不白地活着,浑浑噩噩地赶潮流争当先进想改变自己“摘帽右派”和“特务嫌疑”的形象。人党申请永远被压着,永远需要“考验”,哪敢去画那些刻在心头上的油画?敢画一笔出来不就又成了资产阶级?现在能画了,人也老了,不中用了,三个儿子没一个会画的,只能让那一幅幅激|情的画卷随风飘去。那是多美的油画素材呀!当年你迷上了这块出油画出诗歌的土地时,还是作为一个外来客,以一种客体的审美激|情爱着它,绘出的画木免有一种别人察觉木出的隔膜感。可是那三年的野人生活,教你生生死死地与它融为了一体,赤裸的你在赤裸的山野里做着赤裸的一切,挥洒着激|情与欲望的血汗,过着天人合一物我一体的日子。
你现在分明仍然能够找到那种肉体与。心灵的感受,能够听到旷野里你和女人在Zuo爱的高潮时发出的那一声声震荡山谷的欢叫,一声声空谷里的回音,绵绵续续,引来山谷里百兽的回应,人兽在那一刻都进入了发情期,满山满野的野性嚎叫,甚至那山涧的流水也淌着欲望的欢呼。
人在安定之后回想过去的苦日子,往往留下的是些诗意的回味。可安定的日子留给记忆的却往往是些丑恶。
你们一家“野人”回到学校后,很让人们同情了一阵子。被洗劫一空的房子,家徒四壁,满地的臭水。人们帮你们打扫,各家送来了些被褥,端来了馒头和烙饼。
头几日你们像难民一样受着救济。 你以为经过一场洗劫,人都变善良 可分配工作时你发现你仍然受歧视,你被分到总务处,专管一屋子铁铣和镐头,负责劳动时为大家分发这些工具,劳动完—一收回,破损的拿去修理。不知从何时开始你的称呼不再是“老师”,全校师生几乎众口一词地叫你“老方”。或许几年的“野人”生活让你三年内一下子苍老了许多,你在人们眼里成了一个傻呆呆的半大老头子,那些学生甚至管你叫老方头儿。
你默默无语地干你的事。白天人们忙着打坯烧砖,挖防空洞,垒防空洞,整个学校全挖空了,下面是四通八达的地下学校。你那两屋子铁铣和镐头总在坏,需要不停地修,不停地拉来送去。你干脆请了师傅来,烧起炉子,自己跟着当上了铁匠,打起铁来。 渐渐地,人们开始称你方师傅 你开始咧开嘴向人们笑着,一边打铁一边唱《咱们工人有力量》。大概你那在火炉进赤着上身打铁的样子与打铁师傅真地别无二致了, 附近的老百姓也开始往你这里送活儿,求你修理他们的铁铣镐头 那几年全民备战挖洞打坯,真不知磨坏了多少铣镐。你这个小铁匠摊上总是那么热闹地人来人往。 你终日汗流浃背, 一脸黑油泥,唱着歌,打着铁,又得了一个外号“小炉匠”。人们发现这个外号非常适合你,不仅因为你真成了个打铁师傅,还因为“小炉匠”是《智取威虎山》戏中的特务。
你的特务背景一直没搞清,“斗、批、改”运动中一直要求你交待是否与外国的组织有联系,交待你的回国真正动机,交待你那些外国钱的来历。你一开始正经地写了一沓沓的材料,交待你回国的过程,一遍又一遍地痛骂着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逼得姐姐做了小;一遍又一遍地讴歌社会主义祖国,说这就是你的回国动机。
没人想相信你,一次次打回来要你重写,尤其要说明为何放弃北京来这个小城。你开始厌恶了,开始激动了,在大会上说:“我要是真想搞特务活动,我为什么不去外交部当译员,偏要来这么个小地方?我就是为艺术嘛厂依的话引起的是哄堂大笑。
人们开始讨论,说”小炉匠“看来真的木像特务,倒像是缺心眼儿。有人在小声地说着粗话,说你”整个儿一个大傻X !回来干什么?!“说这话的是那些根红苗正的三代贫农子弟,人们开这种会开烦了,就开始嘀嘀咕咕开小会,骂脏话,打盹儿。
那次会上学会了“傻X ”这个脏透了的北方用语。搜遍你的印尼语、荷兰语和英语,也找不到一个与之相对应的词儿。你渐渐发现中国话里骂人的字太多,词汇太丰富了,而一骂到最恶毒时,总是与女人的生殖器连在一起骂,不那样就不解恨。
后来你“解放”了,又去教英语,讲到do这个词有“做”
和“干” 的意思时, 班上的学生已经自行组词造句,互相冲对方说:“I doyour mother! ”当你明白这是在骂人时,你竟当堂放声大笑,笑得浑身颤抖,学生们先跟着你笑,笑到最后他们感到了恐惧,不敢再笑,只剩下你一个人伏在桌上抖着身子笑,那笑声无比恐怖地回荡在教室里。全班学生脸色惨白地盯着你。你开始因为大笑过度而频频打嗝儿,一个比一个响。然后你涨红了脸,大吼一声:“谁他妈再说这句话,嗝儿,我就do嗝儿his mother!
傻嗝儿X !“
记得那天你依然在工具房里修理镐把儿,打了一根根木楔子往镐头孔里砸。革委会主任和“教改组”组长进来说高一二班第三节的英语课让你去上,马上收拾一下去上课。你听后只觉得胳膊上的血流加快了,握镐的手轻轻地颤抖起来。
“我这几年连课本都没摸过呀,”你试探地说。
“你还用看课本?快去吧,课间操都完 ”组长催促。
你连脸都没洗,用一块毛巾使劲干搓了一下上面的黑汗,就尾随他们而去。你知道你那样子,几个月没剪过的头发,好几天没刮的一脸胡茬子,一身破工作服和一双破解放鞋。
上课铃响了, 主任领你走进教室。“又要劳动 ”学生们不约而同地叫起来,因为他们看到了你,你就是劳动的代名词。
主任说张教师早晨急性肠炎住院了,由方老师来代课。你又是老师了!不禁身上又热起来。全班的人惊讶地望着你,不仅是老师还是英语老师!
你颤抖着说了一段礼节性的英语,然后让大家翻开课本。你叫起一个学生问:
“Please tell mel,where you were。”
一连问了一排人, 都在摇头。 问第二排的人时,终于有个勇敢的人反问你:
“When?”
“The last time when Mr。Zhang were with you。”
“Mr。Zhang! ” 全班人哈哈大笑起来, “没有Mr。Zhang ! , 只有TeaherZHang !”
We were in the classroom。“他回答。
“Risht ?”你问。
“Risht !”全班人众口一声地回答。
“不对。我问的是上节课学到哪儿 ”你说。全班人莫名其妙地吐吐舌头。
按照学生们的线索,你翻开了那一课,扫了一眼课文,题目是In Agriculture,learn frorm DaZhai(农业学大寨)。那种课文满篇都是政治口号,全是中国式的英语,十分可笑。但你仍然用最纯正的英语发育朗读着课文。全班很安静,直到你念完,大家才猛然叫起来“盖了!老方头儿!没治了!”你真想说:“这压根儿不是英语!”可你没说,你很珍惜这种机会。你又成老师了,以后再不会有人叫你方师傅和老方头。从此你理了短发,刮了胡子,换上了干净的衣服,人们发现你仍然那么年轻英俊。你在课堂上又发现了女学生们的那种眼光,这眼光证明你仍旧有魅力。
所以你一上课就激动,就口若悬河。这也算职业病吧。
那次你在课堂上淋漓尽致地骂了一通“do his Inother”和“傻X ”之后,似乎浑身长了许多力气。你感到一种新生的快意,总有一种要干点什么的冲动。你并木知道你真想干什么,只是浑身总处在一种亢奋状态中。
稀里糊涂中就没人要你写材料交待特务问题了,没人提你摘帽右派的事了,虽然也没有人说你被平反了,反正你就那么又让人推上了教师的岗位。那些个解放前参加过国民党外围组织如“三青团”的人据说都有了结论,只算“一般历史问题”,照样是人民教师。那些“文化大革命”中打死人的,被抓起来审判那些打砸抢分子,严重的都法办了,轻的如砸了你家的总务处长之流都算“上当受骗”,属于“群众斗群众”的人,不算问题。
学校里分成过好几派,互相反目为仇,后来说大家都是革命派,没有“造反”
和“保皇”之分,把大家挑着文攻武卫的是中央里头的坏人陈伯达之流,把那些人揪出来了,革命群众就该实行革命大联合,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搞好本职工作,真正把教育革命搞好。这些话让你听得云山雾罩。他们之间怎么样了不关你的事,什么“三青团”之类你也没听说过,“批陈整风”也不懂。
关键是你自己算哪一类人?没人管你。
让你去上课就说明你也没问题 别再去问, 问不好又会问出问题来。政治这东西真叫麻烦。你只是想堂堂正正当个老师,重现你当年上课的风采。你坚信你的英语是这座城里最好的,你讲课的风度足以迷倒全城的女人。
你开始越来越不安分,木甘于寂寞。是否因为那三年大山的日子加上那几年当“方师傅”的日子太让你寂寞?你热心于参加一切活动,特别热心共青团的工作。
你帮他们办起第一块英文的黑板报,常常在最热闹的大门口那块黑板上又写又圆,引得学生们围个水泄不通。你异常亢奋地写着漂亮的英文,画着别出心裁的一幅幅插图,只觉得背后无数道热切的目光在盯着你,盯得你后背直发热。是的,你要让全学校的人看看,你他妈压根儿不是什么方师傅,你是在为自己平反昭雪。你也不知道你这个画惯了西洋油画的人怎么能用粉笔在黑板上画出那种钢花飞舞的车间和麦浪滚滚的农村景色来。你的黑板画栩栩如生,引得人们不得不驻足。你两周出一期板报,紧踉形势,一会儿学工,一会儿学农,一会儿军训,学校里搞什么活动你就和学生们一起出什么内容的墙报,而且每期中英文对照。你的黑板报成了校园里的一片风景。为此校团委会特别邀请你当了他们的顾问。
如果不是当团委会的顾问,或许你这一辈子也不会跟那个该死的95班那59个学生有什么联系。你是当然的高中英文教师,永远不会教初中,那种初级英语不过是“毛主席万岁”之类的水平,全由一些个来路不明的老师教着,正经的“农业学大寨”这样的高中英文一般人还教不来。可你同团委书记聊天儿时听说了那个初中95班,竟然对这个班产生了兴趣。
无知道一个人无聊的时候会做出什么来。那个团委书记是你第一个老婆的同乡,只隔一条河那个村的。体压根儿看不上这种人的。好像“文化大革命”前一年他从哪个师范学校的政教科毕业来教了点政治课,“文革”中先是保皇派,保校长和书记,后来让造反派给抓去吊打了半宿,就反戈一击,写大字报揭露书记跟女教师私通,一下子又成了造反派里的骨干。老书记的隐私被公之与众后丢了大脸,被老婆孩子轰出家门,一时想不开就跳了楼,可惜没摔死,摔了个半瘫,又被造反派装进筐里抬着游街示众, 身后是披头散发的那个女教师, 脖子上吊一个大牌子“我是XXX 的外室”。老书记瘫在筐里,眼巴巴看着一帮人嘲笑他,使劲挣扎着要跳出筐来,回回被人一脚踢缩回去,一脸的口水,十分狼狈。造反派把老书记折腾个够,有天晚上把他扔进楼梯下的小仓库里锁起来,第二天那楼让对立派给抢占了,谁也不知道那小破屋里还扔着一个人。多少天后闻到那里发出的恶臭味,打开才发现老书记已经喂了虫子和蚊子。
这种反戈一击者,说他有罪没罪都可以,你看见他就恶心。
可是在你寂寞无主的时候,他请你当团委的顾问,你也就忘了他是什么人。毕竟他是第一个向你伸出友谊之手的人,数遍全校的老师,哪个还那么热情待你?迷迷瞪腾中你们竟成了朋友。找不到个人说话时,他就成了最佳人选。加上他老婆孩子在农村,以校为家,就住办公室,你不断去那里坐坐,闲聊点学校里的事。
聊到了那个95班,说是个人见人头疼的班,换了几任班主任谁也管不了什么的。
你立即来了精神,要求去当那个班主任,要让它后进变先进。团书记也很兴奋,说他也正要抓个典型,也好露一手。他告诉你,团书记照理说将来是当然的党书记的接班人,可玩不出几手漂亮活儿,就算不得有业绩,人家就不服。不如就拿95班开刀,整好这个班,证明咱们都有两下子,我也有了前途,你这个摘帽右派也就从此扬眉吐气了,以后入党升官还不是水到渠成的事?!你们似乎在那一刻成了知心朋友,真地是“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
从此你开始了你一生中最辉煌的一章。你终于把那个别人说成是流氓班的95班整顿成了后进变先进的典型。因此你当上了模范班主任,当上了全市的模范教师,和班干部一起到各个学校去巡回“讲用”,由铁匠一下子变成了教改组的副组长后又改称教导处副主任。
眼看着就可以火线入党,向着更高的阶梯攀登上去,那群学生自己却像喂大了的狼一样反过来要吃掉价。你终于吃掉了他们,但你的光辉历史也完结了,留下了一笔人人清楚但又人人难以言说的账。这账永远无法了结,永远折磨着那五十九个人和你,永生永世伴你们到另一个世界。你从未想象过,你自己一个人这辈子除了与女人汗交道做下几个后代,算是与你有关系的人以外,还会与那五十九个人结下生生死死的怨仇,跟他们无亲无故却又是那样生死相连。当你对自己在大山里生下的三个孽子丧失了一切希望,视他们恍若身外之物时,你无法忘却那五十九个人。
当然,他们也无法忘却你。
十六年后,他们说他们原谅了你,也要忘记十六年前的你。
他们捐来一大笔钱支撑你那个半死不活的校办工厂。这似乎加速着你的死亡。
他们送来了信,但他们不见你,在他们心里,他们是永远不会饶恕你的。多少次在梦中你又看见了他们当年哭红的眼睛,你一次次对他们说让我们重新重新成为朋友,你看到你在汹涌的浪头下向他们伸出了求援的手,但那五十九个人没一个人回头。
如今读他们的信,盯着这发黄的照片,你在想象他们刚过而立之年的样子。十六年,又一个人生的花季!催人老的时间
现在上哪儿去找这么一群淳朴可爱但又野心勃勃到丑恶的孩子们?又上哪儿去找我这样让历史耍弄着扮演了一个个悲喜剧角色的好演员!如果身体好,一定要一个个去他们家中看看, 过年了,他们都回家来 那一户户住家,你还十分熟悉。当年你用双脚走遍了这五十九家,从来没想到过你会认识这么多北河的人。北河在变,许多破平房都推倒了起了新楼,再不去,就永远看不到了,就像你永远再也看不到当年的城门楼子和清亮亮的护城河水一样。那时你曾在河里冬泳过,数九寒天砸开冰,跳下去,浑身冒着热气再钻出来,顶天立地地站在冰河上大声地唱着歌,歌声似乎震动着那颓败的灰色城墙。后来一夜间人山人海拆城墙,它就没了,变成了一圈马路。似乎又是在一夜间,那清亮亮的小河就变成了臭气冲天的脏河沟,城市下水道。人生难得一个充满回忆的十六年,不管它是美丽还是丑恶。
他们那封信像是你追悼会上的悼辞一样。 你不会再有另一个十六年 那时他们已经是近五十的人 他们那时不会再看到你。 但如果他们知道他们这封信随着你的尸体一起烧掉了,他们终于会理解你,原谅你的。你准备这样,让那封信与自己一起进入天国。
方先生: 您好!还记得十六年前这一天吗!还记得95班那五十九个学生 您一定不再记得 您甚至从来不理解我们,不知道我们是怎样离开母校的。
记忆早已风干。可我们今天又回到了母校,又是在一个像飘着魂幡的雪夜。十六年前的今天也是下着这样的大雪。不过我们是来凭吊自己的,也是来凭吊那个与我们的命运无法割离的方先生。我们都不是过去的我们了,对十六年前的脚印让尸布样的大雪掩埋了不知多少次,可我们仍然在努力寻找着,我们相信被生命踏出的脚印是无法消失的。
十六年前的那个雪夜,我们没告诉您,偷偷钻进漆黑一片的校园,最后一次坐在黑洞洞的教室里,默默无语,低声地哭了很久。然后我们来到校园外的雪野里,点起一小堆黄火, 最后看了校园一眼,就走 95班从此消失了,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
十六年后,我们当中出了博士、硕士,有军官,有演员,有商人,有倒爷,有无业游民。不少人的孩子都快小学毕业了,比十六年前的我们小不了几岁。但我们当中不少人至今仍然Single。听到这些您感慨 那五十九个活泼泼的生命如今是什么样子?那第六十个曾经很年轻潇洒的先生如今又是什么样子?
我们很想去看您。可我们不敢面对现在的您。我们知道那个被病魔折磨过的入一定不堪情绪的波动;我们也不愿意您看到我们过早沧桑的脸,同样不愿看到病痛中不再潇洒的您。我们都想面对美,对 要知道,当年班上不少女生是暗恋过您的,而男生们也为您的飘逸风度折服,希望长大后成为您那样一个男子汉。尽管我们。
心中的偶像最终破灭了,但可以告慰的是,我们在十六年后回忆起来,仍然保留着您当年的男子汉形象。正因为这样,我们还是不见面吧。
这点钱是我们的一点心意。我们知道现在当教师该有多么苦。就用它的为校办工厂添点好的设备,让商标上咱们学校的名字叫得更响,我们能做的也就这些十六年前, 从您当我们班主任的那天起,我们就以为自己成熟了,是大人 甚至在今天,我们仍感到,我们除了年龄又增长了十六岁,心并没有比十六年前更老。
我们的人格就在那段时间里成形了,以这种心理去迎战一个个新的社会变化。您是不是也觉得那就是昨天?
今天我们聚在这里,真感到在时间面前人的渺小。当年的努力和恩怨,倒像一出戏,当年我们曾恨过您,尤其当我们处在人生低潮的时候,我们都认为如果不是您亲手拆了95班,我们或许会走一条正常的路。哪怕那之后再有什么灾难,也算我们自己命中注定。可因为您拆散了95班,我们在十六岁上就走向了“广阔天地”,不能像同龄人那样正常地求学,因此总认为是您造成了我们终生的灾难。现在看来,那似乎是一场人生大戏的预演。正因为我们较早地体验到了人生的残酷,我们走上社会后才能处变不惊。人生注定是要与残酷遭遇的,是早晚的事。有了那场小小的预演,我们反倒觉得现在的中学生大幸福又太幼稚。他们经不起什么风浪。因此我们应该感谢十六年前与您的相遇。
待您康复之后,我们当中会有人去看您。我们都期待着相聚的那一天。会有今天和我们在一起的,还有您的儿子文海。我们当年与他一起玩过。现在他是大商人了,看到他跟看到十六年前的您一样。您有这样一个历经磨难的好儿子,真该感到自豪。他有话写在下面。
95班,十六年后爹:今天我跟他们聚在一起,我想对您说我现在总算了解了您和您的学生。当年我是个农村的傻孩子,进城来住几天,跟他们玩在一起,我在他们面前是那么惭愧,他们城里的孩子多么聪明幸福。我并不懂你们那时在干什么。
后来我同大明在澳大利亚又见了面,同吕峰和志永也成了买卖上的朋友。通过他们我了解了您。爹,您这辈子真不容易。好好儿活着,爹,我从心里爱您。我会帮助三个弟弟的,我不再记仇,我认他们作我的亲弟弟。
文海1992年X 月X日“好好儿活着!”他依然像农村孩子那样朴实地叫你“爹”。
你默默地叨念出声来。这辈子,找对得起谁?谁又对得起我!你已经是泪流满面。
女人端了热水进来替你擦身,那一双仍然细嫩的手在你身上抚爱着,令你感到热流滚滚。你抖着,抓住她的手,焦渴地说:“这该死的病!咱们三个月没在一起了吧?!”
“老不正经!”女人使劲往那勃起的东西上擦了几下,“你就做孽吧!没这东西,什么祸害也不会有。”
你们都嘿嘿地笑
“等我好了,”你说,“就辞了这个破校长,咱们两口子一块儿办个幼儿园吧,发展发展,再办个小学校。”
“再发展,就该办中学大学 老东西,你还有几天活头儿,还不赶紧歇歇儿。”
“要真想歇,还不如去找我那老姐姐哩,在荷兰那海滨别墅里修身养性,陪陪她。老姐姐其实怪可怜的。一大座房子,还有游泳池,就一个人,守着条狗,儿女们一个也指不上。一辈子富贵一辈子没意思。”
“让她来咱家住住,她又不来,嫌咱穷,连个洗澡间也没有。”
“她一看咱家的照片就吓住了,哪儿敢来?”
“要不你病好了,再去趟荷兰?”
“算了,经不住生离死别 别去 就这么对着想念就行 看不见,感情就谈点儿,什么时候说谁不在了,听着也不太受刺激。”
“倒是那仨不着调的儿子,总埋怨你不让他们去荷兰哩!说你这辈子没给他们留下一丁点财产,眼看着那边一个大阔亲戚也不让他们去投奔,明摆着让他们活受穷。”
“唉!仨孽障!”你有点急,“他们真是位讨债鬼!懂什么哟。
人家外国人跟咱想法儿不一样,谁的就是谁的,别人一分钱光甭想沾!我那老姐姐对我是好,可她不会对三个侄子好的,再说她的儿女们也眼巴巴盯着她的财产呢。咱们中国人的思想也该变变了,不能沾个亲带个故的就刮吃人家。““你办幼儿园,钱 又找你老姐姐要?”
“不,找文海,现在时兴企业赞助福利事业。他要那么些钱干什么?”
“你刚还说不刮吃别人呢!”
“又不是我刮吃他,是为国家办好事嘛。老大这孩子心肠好,农村长大的孩子,就是跟城里人不一样。人家又当过北京的大记者,出过详,见过世面,明白这个道理。就算我不是他老子,求上门去,他也会出这笔钱的。”
“老东西,说到底,还是你自个儿的儿子好不是?办个幼儿园用他那个企业的名字,整个儿没我什么事儿,我就靠边歇着吧。”
“又吃醋!你就不会拿他也当你儿子?”
“人家是大经理,我一个妇道人家,怎么敢?再说,他一定恨我这个后妈。”
“等办起幼儿园,你好好当个慈祥的老奶奶,权当将功补过 ”
冬日的斜阳,一丝丝照进来,很温馨,很柔和。那午后的阳光,多晒一会儿,都会教人生出些儿困倦。你开始有点迷离地看着老婆,说累了,要打个小吨儿。老婆给你掖上被子转身走
你的眼皮沉沉地望着她的背影,那是二十多年前的夜半,在朦胧月光下,你们热切地躲在小仓库里偷情。你昏睡过去后,偶尔睁开眼,迷迷瞪瞪看她穿上衣服的背影。你开始心跳加快,一阵燥热,你想抓住她,不让她走。终于你坚持不住,让那一阵热烘烘的感觉击倒,仿佛是在大山里,你们赤着身子嘴里还嚼着玉米饼子就滚在土里。你终于醒来,一身的汗,下面精湿一片。老没出息的东西!你喘息着责骂自己。也就迷糊过去那么几分钟的事儿吧,就这样儿了!
但你又为自己高兴。你好了,你不会很快死去,你的生命仍然潮水般汹涌着。
“好好儿活着,爹。”你又听到大儿子这样说。
你闻到了那股生命的气息了,是淡淡的豆浆的味道。于是你真的确信自己活着。
你听人说过,将死的男人首先丧失的是他的性力,然后在死前的那几小时,他的生命之根先行萎缩回去。你不会死了,你仍然燃烧着生命的火。
多么温暖的冬日午后。现在才真正有了困意。
第三章 流浪
沉重的腿曳着你沉重的影子在小胡同大马路上路过。从小,这双曾经像麻秆一样的小腿就拖着你丈量着这座城,几乎走遍了北河的角角落落。那时,这城显得那么大,大得无边无际,你像一个钻入迷宫中的小精灵,在这城里的小胡同中“探险”,每一座门楼,每一道滴水的屋檐,每一头把门的石狮子都让你流连。
似乎这里就是世界。
可今天在这寂冷的街上大步流星地穿行着,似乎几步就横越了一个( 孽缘千里 http://www.xlawen.org/kan/2190/ )
可最争气的还是文海,他像一棵疯长的树,自强自立,上了大学,在北京闯出了一个自己的天地。而这三个儿子一个不如一个,倒像是讨债鬼一样永远驱之不去。
报应,这就是报应,你永远得不到内心的安宁。
那天你的文海突然开着自己的小汽车来 他开口叫你爹, 几乎令你浑身一震。
这分明是三十岁时的你呀!只是他比你多了几分北方人的强壮和豪爽。一转眼岁月已经开始催白他油黑的秀发,面颊上也过早地起了皱纹。可他是那么浑身洋溢着活力,令病榻上的体顿感枯竭。你忽然闻到了自己身上散发着一股干爽的肉皮味。哦,这是临死前的体味,是你二十岁时在祖父的病榻前闻到的那股肉皮味。儿子的到来,似乎是在催促着你死去。 你抓住他有力的大手, 禁不住淌下老泪来。你哽咽着:
“来了就好!
来了就好!“
儿子像一个大老板一样指挥着他的助手搬进来几箱子广告上常见的抗衰老饮品,紧紧擦住你的手说:“爹,好好儿活着!赶等你好了,接你上‘绿川’的阳台上画画去。”然后扔下厚厚几万元扬长而去。爹,这个词久违他带来的消息让你哭笑不得:你的第一个老婆的叔叔竟然是在台湾!他当年让国民党的队伍抓去当兵一去无消息, 都以为他死 后来成了官,为了不连票这边的亲戚,一直没找过,生怕给家人带来不幸。现在派儿子们回来投资,要在老家开工厂,用老家的山泉水装了瓶做成高档饮料;用老家满地满山的草每山枣做罐头做绿色保健食品。你前妻一下子成了远近闻名的大富婆,儿子当上了合资厂的总经理,早就辞了那个人人羡慕的电视台记者的位子,从北京回了那个山村。
你忽然觉得嗓子里堵了一口痰,怎么也笑不出哭不出来!历史真是会捉弄人摆弄人。总让你处在一个尴尬的位子上里外不是人。若是你当年依靠做了人家小老婆的姐姐去美国荷兰念了大学发了家,再回来投个资办个厂,不也是这样荣归故里风光一方?
你放弃了那个在你看来是罪恶的机会。后来海外关系突然又吃了香,人家巴望你说动姐姐来这小城投资,为此让你入了党、当了校长和市政协委员,你却徒有其名,没有劝说你那可怜的姐姐回来光宗耀祖。你要动手术,穷疯了的学校没钱交医药费。就在你要拉下脸来写报告向市里求告手术费时,文海来了,扔下了那一把手术费。
“好好儿活着。”这是你的儿子在甩下钱的同时甩下的一句话。这么一句话,够让你回味一生的。“谁他妈不想好好活着?!”
你几乎是冲地的背影叫着。回答你的是他发动汽车的声音。你把那沓钱撒了一地,只觉得那是儿子送来的纸钱,是在给你送葬的。我他妈不就是要好好儿活着才活到今天这步田地?你拒绝做手术,你够了,不想再活着承受一个又一个报应。你要亲自等那顽瘤长大,眼看着自己一口口让它咬死,绝不想挨上一刀换来躺在床上的半死不活状态。你哈哈笑着一把把撒着儿子的钱,在飞舞的票子中看到了死去的自己。
是这个老婆的一顿疯骂制止了你的歇斯底里。她对你从来没有这样过,她是太绝望了才这样的。她永远崇拜着你,你永远是她心中的白马王子,在你让红卫兵打得半死不活时,是这个弱女子救了你一命,从此开始了三年山洞里野人的生活。那三年,你感到自己得到了再生,没有思想,只有欲望和兽的行为,活得陶然混饨。
浑浑噩噩中竟生下了三个儿子,像一窝野人,悠然自得。是这个女人陪伴了你,过着人间最难得的超凡脱俗的日子。
就冲她那三年的相依相伴,你也要答应她,为了她的后半生,多活几年算几年。
你就那么浑浑噩噩地上了手术台,全是为了她,你终于知道什么叫为别人而活。
老婆送进来一碗鸡汤, 一口口地喂你喝下去。 你望着她,发现她刚刚哭过。
“老夫老妻的了,我又死不了,哭什么?”你笑着。
不是为这个,她说,是为那仨混蛋儿子。你病了他们不闻不问,没事人一样,都在自己的小家里忙过年,每家送来几斤肉和鱼算孝敬。养他们有什么用?倒不如没有的好。刚才又来过一会儿,怕惹你生气,干脆连你的屋都不进,坐在堂屋里小声说了几句话就走 他们现在一心只想发财, 都辞了城里的工作去找文海哥,进他厂里去工作。当初是他们把文海哥欺负回乡下的,瞧不起他。现在哥哥有了钱,就又苍蝇似地凑上去了,对那个女人,也一口一个大姑地叫起来,这年头儿,真是有钱能让鬼推磨。谁知道那女人的一帮子堂弟们能有几天蹦跳头儿?人家台湾人才不管你这边将来怎么样,也不理会你这边的人怎么样,只顾眼下的利益,狠命赚钱,赚一天算一天,吃的是这边儿便宜的劳动力和资源。哪天赚不到钱了拍拍屁股就走人。这仁混蛋小子只顾眼下能赚钱,公职也不要了,万一那个厂垮了失了业怎么办?
那个文海也是近视眼,好好儿的电视台工作辞了回山沟里冒这个险。全是见钱眼开的主儿。
你说就随他们去吧, 孩子们大了,管不了 再说了,这也是件好事,他们住总算跟文海成了朋友。这都是我做的孽。看着他们四个兄弟能在一块儿,我也算安心了,否则心里总放不下什么。这仨儿子不争气,连大学都考不上,成不了大事,就跟上他们的文海哥去赚钱吧。老大人聪明,也能吃苦,从乡下考到北京,进电视台当了大记者,又回乡下干企业,他眼光儿也许差木了,他们哥儿住跟上他不会吃亏的。
女人默默不语半晌才喃喃地说:“这倒好,到底最后咱家还得靠人家,你没白跟妇联主任一场,也算苦尽甜来。”
你苦苦一笑: “别吃醋了,都一大把年纪 她能发,也是偶然。谁知道她叔叔逃到台湾去能这么风光地回来?谁知道这世道是这么个转法?我要是不回来现在也许早成了个大资本家
人都在赶潮流, 赶上哪一排浪算哪一排,走不走运就看你命好不好 谁也别拦着谁。“
这三个孽种总在埋怨你,怨你没给他们创造财富。他们生在山洞里,长在穷教员的家里,时兴闹政治时他们没个当官的爸爸撑腰。时兴赚钱时父亲仍然是个穷教员,开个校办工厂加工印刷纸盒子为教职工谋福利,工厂办得奄奄一息,人们都在想办法离开学校去赚钱。这样的父亲,孩子们有理由埋怨。谁让我混成这样的?!
我是活该。他们看不起我,也是我活该。谁让我把他们生在大山里的?!
那天女人半夜里用小车拉着半死不活的你逃出城,进了太行山区的表叔家。表叔把你们安顿在山洞里藏了起来。直到你们快成了野人,只听天上飞机轰鸣,往下扬着雪片般的传单, 你捡起来看了才知道党中央号召人们停止武斗, 回工作岗位“抓革命。
促生产、促工作、促战备“,才知道”全国山河一片红“了,人民不再敌对,大联合 那是六九年的夏天。 那天你和你的两个儿子几乎像牲口一样光着屁股满山疯跑着捡天上掉下来的花花绿绿传单。
你们拉家带口地回来 两个破衣烂衫的大人带着两个“野孩子” ,她的肚子还巍峨耸立着,第三个孩子即将出生。那惨相令人惊诧垂泪。小孩子们惊呼“野人,野人来了”。
你们又回到了自己的家,家里早已被洗劫一空,门窗都已经砸得稀烂,墙壁上溅满了血污。人们告诉你,幸亏你们走了,否则非被打死不可。这两间屋曾做了刑讯室,日日夜夜有人被拷打。学校跟市里一样,工家兵学商分成木知多少派,有长城、卫东、钢铁、敢死队、联纵、红总什么的,互相白刀子进红刀子出,满城枪林弹雨。比当年日本子打进来时闹得还厉害。小小一个城市,死了两千多人,天天街上一队队发丧的,大喇叭接二连三奏哀乐。你听了心头发悸,这可是真正的“索德姆”城
你好庆幸做了“野人”,躲过了大屠杀。当别人在消灭生命时,你们却在创造生命。生第一个孩子时,你和表婶在山洞里烧了一盆开水,用火烧红了剪刀算消了毒,剪断了脐带。生第二个时,你连表婶也没去叫,自顾接生,竟然在老婆的狼哭鬼叫中把孩子接了下来。在一片血污中捞起一个光赤赤的婴儿,一家人哭叫着。文太、文行、文山,我又有了三个儿子。两个“野人”生了三个“小野人‘。
现在想起那山洞里的日子,总觉得虽不堪回首但又令人神往。日出而做日落而息,在荒无人烟的山坡地上表叔为你们种上几分田,春夏看看麦,秋天看看高粱,打打野味,完全是世外桃园的日子。夜半堵好山洞口,燃起火来,听着洞外偶尔传来的野兽嚎叫,你给女人讲《鲁宾逊漂流记》,讲《王子与贫儿》,讲你的家乡和童年。 她害怕地蟋缩在你怀里,像孩子一样听着听着就睡着 无数个夜晚,无数个雨雪天, 你们都是堵起洞口来,相依偎熬着那可怕的日子。大山里的雷声格外响Z像是天公劈山一样;山洞的流水格外凶猛,听似倒海翻江一样,随时会冲垮山洞,把你们冲下山去。你们便Zuo爱,疯狂地做着,从而忘记了山外的一切。你想起同第一个老婆结婚时她让你天天扒光了上炕时不自然的情景,把这事讲给第二个女人听,她颤动着一对下垂的Ru房哈哈大笑,说:“现在让她来吧,她非吓死不可!”
那没有精神负担的野人般的日子,让你忘记了英语,几乎也忘了学过的一切知识。混混饨饨,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现在想起来似乎很清纯很明朗的日子。你们不停地Zuo爱,以证实自己的存在,排解黑暗中的恐惧。那片山上,溪水旁,处处留下了你们的痕迹。有时,就在正午炽烈的阳光下,吃着女人做的烤玉米饼子,在女人弯腰倒水时你从后面看到她一览无余的臀部和几乎垂到地上的双|乳,你都会性起,嚼着满嘴的饼子扑将过去,疯过之后两个已经滚成了野猪样,一身的泥土,哈哈大笑着接着吃烤饼子。一次表叔。上山来,正碰上你们在尘土飞扬的地上疯闹,你们站起来,自自然然地同表叔打着招呼。表叔暗自垂泪,你们倒反过来劝他想开点。
那些日子里你似乎颇有做画的冲动,可惜没有纸也没有油彩。那大山里四季的色彩,那一家赤身裸体的人在大山里耕作觅食的景象,现在回想起来似乎是一幅幅明丽诱人的油画一样。那是一生中最刻骨铭心的三年,是绘在心灵上的油画,永远那么鲜明,。不会褪色。
可惜当初没有笔墨水彩,没画下来。回来后一连串的政治运动,人心慌慌们们,挖地道防美帝苏修来轰炸,野营拉练,批林批孔,反击右倾翻案风,学大寨学小靳在,批判资产阶级法权,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虽然不再武斗,可一颗心永远悬着,不明不白地活着,浑浑噩噩地赶潮流争当先进想改变自己“摘帽右派”和“特务嫌疑”的形象。人党申请永远被压着,永远需要“考验”,哪敢去画那些刻在心头上的油画?敢画一笔出来不就又成了资产阶级?现在能画了,人也老了,不中用了,三个儿子没一个会画的,只能让那一幅幅激|情的画卷随风飘去。那是多美的油画素材呀!当年你迷上了这块出油画出诗歌的土地时,还是作为一个外来客,以一种客体的审美激|情爱着它,绘出的画木免有一种别人察觉木出的隔膜感。可是那三年的野人生活,教你生生死死地与它融为了一体,赤裸的你在赤裸的山野里做着赤裸的一切,挥洒着激|情与欲望的血汗,过着天人合一物我一体的日子。
你现在分明仍然能够找到那种肉体与。心灵的感受,能够听到旷野里你和女人在Zuo爱的高潮时发出的那一声声震荡山谷的欢叫,一声声空谷里的回音,绵绵续续,引来山谷里百兽的回应,人兽在那一刻都进入了发情期,满山满野的野性嚎叫,甚至那山涧的流水也淌着欲望的欢呼。
人在安定之后回想过去的苦日子,往往留下的是些诗意的回味。可安定的日子留给记忆的却往往是些丑恶。
你们一家“野人”回到学校后,很让人们同情了一阵子。被洗劫一空的房子,家徒四壁,满地的臭水。人们帮你们打扫,各家送来了些被褥,端来了馒头和烙饼。
头几日你们像难民一样受着救济。 你以为经过一场洗劫,人都变善良 可分配工作时你发现你仍然受歧视,你被分到总务处,专管一屋子铁铣和镐头,负责劳动时为大家分发这些工具,劳动完—一收回,破损的拿去修理。不知从何时开始你的称呼不再是“老师”,全校师生几乎众口一词地叫你“老方”。或许几年的“野人”生活让你三年内一下子苍老了许多,你在人们眼里成了一个傻呆呆的半大老头子,那些学生甚至管你叫老方头儿。
你默默无语地干你的事。白天人们忙着打坯烧砖,挖防空洞,垒防空洞,整个学校全挖空了,下面是四通八达的地下学校。你那两屋子铁铣和镐头总在坏,需要不停地修,不停地拉来送去。你干脆请了师傅来,烧起炉子,自己跟着当上了铁匠,打起铁来。 渐渐地,人们开始称你方师傅 你开始咧开嘴向人们笑着,一边打铁一边唱《咱们工人有力量》。大概你那在火炉进赤着上身打铁的样子与打铁师傅真地别无二致了, 附近的老百姓也开始往你这里送活儿,求你修理他们的铁铣镐头 那几年全民备战挖洞打坯,真不知磨坏了多少铣镐。你这个小铁匠摊上总是那么热闹地人来人往。 你终日汗流浃背, 一脸黑油泥,唱着歌,打着铁,又得了一个外号“小炉匠”。人们发现这个外号非常适合你,不仅因为你真成了个打铁师傅,还因为“小炉匠”是《智取威虎山》戏中的特务。
你的特务背景一直没搞清,“斗、批、改”运动中一直要求你交待是否与外国的组织有联系,交待你的回国真正动机,交待你那些外国钱的来历。你一开始正经地写了一沓沓的材料,交待你回国的过程,一遍又一遍地痛骂着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逼得姐姐做了小;一遍又一遍地讴歌社会主义祖国,说这就是你的回国动机。
没人想相信你,一次次打回来要你重写,尤其要说明为何放弃北京来这个小城。你开始厌恶了,开始激动了,在大会上说:“我要是真想搞特务活动,我为什么不去外交部当译员,偏要来这么个小地方?我就是为艺术嘛厂依的话引起的是哄堂大笑。
人们开始讨论,说”小炉匠“看来真的木像特务,倒像是缺心眼儿。有人在小声地说着粗话,说你”整个儿一个大傻X !回来干什么?!“说这话的是那些根红苗正的三代贫农子弟,人们开这种会开烦了,就开始嘀嘀咕咕开小会,骂脏话,打盹儿。
那次会上学会了“傻X ”这个脏透了的北方用语。搜遍你的印尼语、荷兰语和英语,也找不到一个与之相对应的词儿。你渐渐发现中国话里骂人的字太多,词汇太丰富了,而一骂到最恶毒时,总是与女人的生殖器连在一起骂,不那样就不解恨。
后来你“解放”了,又去教英语,讲到do这个词有“做”
和“干” 的意思时, 班上的学生已经自行组词造句,互相冲对方说:“I doyour mother! ”当你明白这是在骂人时,你竟当堂放声大笑,笑得浑身颤抖,学生们先跟着你笑,笑到最后他们感到了恐惧,不敢再笑,只剩下你一个人伏在桌上抖着身子笑,那笑声无比恐怖地回荡在教室里。全班学生脸色惨白地盯着你。你开始因为大笑过度而频频打嗝儿,一个比一个响。然后你涨红了脸,大吼一声:“谁他妈再说这句话,嗝儿,我就do嗝儿his mother!
傻嗝儿X !“
记得那天你依然在工具房里修理镐把儿,打了一根根木楔子往镐头孔里砸。革委会主任和“教改组”组长进来说高一二班第三节的英语课让你去上,马上收拾一下去上课。你听后只觉得胳膊上的血流加快了,握镐的手轻轻地颤抖起来。
“我这几年连课本都没摸过呀,”你试探地说。
“你还用看课本?快去吧,课间操都完 ”组长催促。
你连脸都没洗,用一块毛巾使劲干搓了一下上面的黑汗,就尾随他们而去。你知道你那样子,几个月没剪过的头发,好几天没刮的一脸胡茬子,一身破工作服和一双破解放鞋。
上课铃响了, 主任领你走进教室。“又要劳动 ”学生们不约而同地叫起来,因为他们看到了你,你就是劳动的代名词。
主任说张教师早晨急性肠炎住院了,由方老师来代课。你又是老师了!不禁身上又热起来。全班的人惊讶地望着你,不仅是老师还是英语老师!
你颤抖着说了一段礼节性的英语,然后让大家翻开课本。你叫起一个学生问:
“Please tell mel,where you were。”
一连问了一排人, 都在摇头。 问第二排的人时,终于有个勇敢的人反问你:
“When?”
“The last time when Mr。Zhang were with you。”
“Mr。Zhang! ” 全班人哈哈大笑起来, “没有Mr。Zhang ! , 只有TeaherZHang !”
We were in the classroom。“他回答。
“Risht ?”你问。
“Risht !”全班人众口一声地回答。
“不对。我问的是上节课学到哪儿 ”你说。全班人莫名其妙地吐吐舌头。
按照学生们的线索,你翻开了那一课,扫了一眼课文,题目是In Agriculture,learn frorm DaZhai(农业学大寨)。那种课文满篇都是政治口号,全是中国式的英语,十分可笑。但你仍然用最纯正的英语发育朗读着课文。全班很安静,直到你念完,大家才猛然叫起来“盖了!老方头儿!没治了!”你真想说:“这压根儿不是英语!”可你没说,你很珍惜这种机会。你又成老师了,以后再不会有人叫你方师傅和老方头。从此你理了短发,刮了胡子,换上了干净的衣服,人们发现你仍然那么年轻英俊。你在课堂上又发现了女学生们的那种眼光,这眼光证明你仍旧有魅力。
所以你一上课就激动,就口若悬河。这也算职业病吧。
那次你在课堂上淋漓尽致地骂了一通“do his Inother”和“傻X ”之后,似乎浑身长了许多力气。你感到一种新生的快意,总有一种要干点什么的冲动。你并木知道你真想干什么,只是浑身总处在一种亢奋状态中。
稀里糊涂中就没人要你写材料交待特务问题了,没人提你摘帽右派的事了,虽然也没有人说你被平反了,反正你就那么又让人推上了教师的岗位。那些个解放前参加过国民党外围组织如“三青团”的人据说都有了结论,只算“一般历史问题”,照样是人民教师。那些“文化大革命”中打死人的,被抓起来审判那些打砸抢分子,严重的都法办了,轻的如砸了你家的总务处长之流都算“上当受骗”,属于“群众斗群众”的人,不算问题。
学校里分成过好几派,互相反目为仇,后来说大家都是革命派,没有“造反”
和“保皇”之分,把大家挑着文攻武卫的是中央里头的坏人陈伯达之流,把那些人揪出来了,革命群众就该实行革命大联合,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搞好本职工作,真正把教育革命搞好。这些话让你听得云山雾罩。他们之间怎么样了不关你的事,什么“三青团”之类你也没听说过,“批陈整风”也不懂。
关键是你自己算哪一类人?没人管你。
让你去上课就说明你也没问题 别再去问, 问不好又会问出问题来。政治这东西真叫麻烦。你只是想堂堂正正当个老师,重现你当年上课的风采。你坚信你的英语是这座城里最好的,你讲课的风度足以迷倒全城的女人。
你开始越来越不安分,木甘于寂寞。是否因为那三年大山的日子加上那几年当“方师傅”的日子太让你寂寞?你热心于参加一切活动,特别热心共青团的工作。
你帮他们办起第一块英文的黑板报,常常在最热闹的大门口那块黑板上又写又圆,引得学生们围个水泄不通。你异常亢奋地写着漂亮的英文,画着别出心裁的一幅幅插图,只觉得背后无数道热切的目光在盯着你,盯得你后背直发热。是的,你要让全学校的人看看,你他妈压根儿不是什么方师傅,你是在为自己平反昭雪。你也不知道你这个画惯了西洋油画的人怎么能用粉笔在黑板上画出那种钢花飞舞的车间和麦浪滚滚的农村景色来。你的黑板画栩栩如生,引得人们不得不驻足。你两周出一期板报,紧踉形势,一会儿学工,一会儿学农,一会儿军训,学校里搞什么活动你就和学生们一起出什么内容的墙报,而且每期中英文对照。你的黑板报成了校园里的一片风景。为此校团委会特别邀请你当了他们的顾问。
如果不是当团委会的顾问,或许你这一辈子也不会跟那个该死的95班那59个学生有什么联系。你是当然的高中英文教师,永远不会教初中,那种初级英语不过是“毛主席万岁”之类的水平,全由一些个来路不明的老师教着,正经的“农业学大寨”这样的高中英文一般人还教不来。可你同团委书记聊天儿时听说了那个初中95班,竟然对这个班产生了兴趣。
无知道一个人无聊的时候会做出什么来。那个团委书记是你第一个老婆的同乡,只隔一条河那个村的。体压根儿看不上这种人的。好像“文化大革命”前一年他从哪个师范学校的政教科毕业来教了点政治课,“文革”中先是保皇派,保校长和书记,后来让造反派给抓去吊打了半宿,就反戈一击,写大字报揭露书记跟女教师私通,一下子又成了造反派里的骨干。老书记的隐私被公之与众后丢了大脸,被老婆孩子轰出家门,一时想不开就跳了楼,可惜没摔死,摔了个半瘫,又被造反派装进筐里抬着游街示众, 身后是披头散发的那个女教师, 脖子上吊一个大牌子“我是XXX 的外室”。老书记瘫在筐里,眼巴巴看着一帮人嘲笑他,使劲挣扎着要跳出筐来,回回被人一脚踢缩回去,一脸的口水,十分狼狈。造反派把老书记折腾个够,有天晚上把他扔进楼梯下的小仓库里锁起来,第二天那楼让对立派给抢占了,谁也不知道那小破屋里还扔着一个人。多少天后闻到那里发出的恶臭味,打开才发现老书记已经喂了虫子和蚊子。
这种反戈一击者,说他有罪没罪都可以,你看见他就恶心。
可是在你寂寞无主的时候,他请你当团委的顾问,你也就忘了他是什么人。毕竟他是第一个向你伸出友谊之手的人,数遍全校的老师,哪个还那么热情待你?迷迷瞪腾中你们竟成了朋友。找不到个人说话时,他就成了最佳人选。加上他老婆孩子在农村,以校为家,就住办公室,你不断去那里坐坐,闲聊点学校里的事。
聊到了那个95班,说是个人见人头疼的班,换了几任班主任谁也管不了什么的。
你立即来了精神,要求去当那个班主任,要让它后进变先进。团书记也很兴奋,说他也正要抓个典型,也好露一手。他告诉你,团书记照理说将来是当然的党书记的接班人,可玩不出几手漂亮活儿,就算不得有业绩,人家就不服。不如就拿95班开刀,整好这个班,证明咱们都有两下子,我也有了前途,你这个摘帽右派也就从此扬眉吐气了,以后入党升官还不是水到渠成的事?!你们似乎在那一刻成了知心朋友,真地是“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
从此你开始了你一生中最辉煌的一章。你终于把那个别人说成是流氓班的95班整顿成了后进变先进的典型。因此你当上了模范班主任,当上了全市的模范教师,和班干部一起到各个学校去巡回“讲用”,由铁匠一下子变成了教改组的副组长后又改称教导处副主任。
眼看着就可以火线入党,向着更高的阶梯攀登上去,那群学生自己却像喂大了的狼一样反过来要吃掉价。你终于吃掉了他们,但你的光辉历史也完结了,留下了一笔人人清楚但又人人难以言说的账。这账永远无法了结,永远折磨着那五十九个人和你,永生永世伴你们到另一个世界。你从未想象过,你自己一个人这辈子除了与女人汗交道做下几个后代,算是与你有关系的人以外,还会与那五十九个人结下生生死死的怨仇,跟他们无亲无故却又是那样生死相连。当你对自己在大山里生下的三个孽子丧失了一切希望,视他们恍若身外之物时,你无法忘却那五十九个人。
当然,他们也无法忘却你。
十六年后,他们说他们原谅了你,也要忘记十六年前的你。
他们捐来一大笔钱支撑你那个半死不活的校办工厂。这似乎加速着你的死亡。
他们送来了信,但他们不见你,在他们心里,他们是永远不会饶恕你的。多少次在梦中你又看见了他们当年哭红的眼睛,你一次次对他们说让我们重新重新成为朋友,你看到你在汹涌的浪头下向他们伸出了求援的手,但那五十九个人没一个人回头。
如今读他们的信,盯着这发黄的照片,你在想象他们刚过而立之年的样子。十六年,又一个人生的花季!催人老的时间
现在上哪儿去找这么一群淳朴可爱但又野心勃勃到丑恶的孩子们?又上哪儿去找我这样让历史耍弄着扮演了一个个悲喜剧角色的好演员!如果身体好,一定要一个个去他们家中看看, 过年了,他们都回家来 那一户户住家,你还十分熟悉。当年你用双脚走遍了这五十九家,从来没想到过你会认识这么多北河的人。北河在变,许多破平房都推倒了起了新楼,再不去,就永远看不到了,就像你永远再也看不到当年的城门楼子和清亮亮的护城河水一样。那时你曾在河里冬泳过,数九寒天砸开冰,跳下去,浑身冒着热气再钻出来,顶天立地地站在冰河上大声地唱着歌,歌声似乎震动着那颓败的灰色城墙。后来一夜间人山人海拆城墙,它就没了,变成了一圈马路。似乎又是在一夜间,那清亮亮的小河就变成了臭气冲天的脏河沟,城市下水道。人生难得一个充满回忆的十六年,不管它是美丽还是丑恶。
他们那封信像是你追悼会上的悼辞一样。 你不会再有另一个十六年 那时他们已经是近五十的人 他们那时不会再看到你。 但如果他们知道他们这封信随着你的尸体一起烧掉了,他们终于会理解你,原谅你的。你准备这样,让那封信与自己一起进入天国。
方先生: 您好!还记得十六年前这一天吗!还记得95班那五十九个学生 您一定不再记得 您甚至从来不理解我们,不知道我们是怎样离开母校的。
记忆早已风干。可我们今天又回到了母校,又是在一个像飘着魂幡的雪夜。十六年前的今天也是下着这样的大雪。不过我们是来凭吊自己的,也是来凭吊那个与我们的命运无法割离的方先生。我们都不是过去的我们了,对十六年前的脚印让尸布样的大雪掩埋了不知多少次,可我们仍然在努力寻找着,我们相信被生命踏出的脚印是无法消失的。
十六年前的那个雪夜,我们没告诉您,偷偷钻进漆黑一片的校园,最后一次坐在黑洞洞的教室里,默默无语,低声地哭了很久。然后我们来到校园外的雪野里,点起一小堆黄火, 最后看了校园一眼,就走 95班从此消失了,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
十六年后,我们当中出了博士、硕士,有军官,有演员,有商人,有倒爷,有无业游民。不少人的孩子都快小学毕业了,比十六年前的我们小不了几岁。但我们当中不少人至今仍然Single。听到这些您感慨 那五十九个活泼泼的生命如今是什么样子?那第六十个曾经很年轻潇洒的先生如今又是什么样子?
我们很想去看您。可我们不敢面对现在的您。我们知道那个被病魔折磨过的入一定不堪情绪的波动;我们也不愿意您看到我们过早沧桑的脸,同样不愿看到病痛中不再潇洒的您。我们都想面对美,对 要知道,当年班上不少女生是暗恋过您的,而男生们也为您的飘逸风度折服,希望长大后成为您那样一个男子汉。尽管我们。
心中的偶像最终破灭了,但可以告慰的是,我们在十六年后回忆起来,仍然保留着您当年的男子汉形象。正因为这样,我们还是不见面吧。
这点钱是我们的一点心意。我们知道现在当教师该有多么苦。就用它的为校办工厂添点好的设备,让商标上咱们学校的名字叫得更响,我们能做的也就这些十六年前, 从您当我们班主任的那天起,我们就以为自己成熟了,是大人 甚至在今天,我们仍感到,我们除了年龄又增长了十六岁,心并没有比十六年前更老。
我们的人格就在那段时间里成形了,以这种心理去迎战一个个新的社会变化。您是不是也觉得那就是昨天?
今天我们聚在这里,真感到在时间面前人的渺小。当年的努力和恩怨,倒像一出戏,当年我们曾恨过您,尤其当我们处在人生低潮的时候,我们都认为如果不是您亲手拆了95班,我们或许会走一条正常的路。哪怕那之后再有什么灾难,也算我们自己命中注定。可因为您拆散了95班,我们在十六岁上就走向了“广阔天地”,不能像同龄人那样正常地求学,因此总认为是您造成了我们终生的灾难。现在看来,那似乎是一场人生大戏的预演。正因为我们较早地体验到了人生的残酷,我们走上社会后才能处变不惊。人生注定是要与残酷遭遇的,是早晚的事。有了那场小小的预演,我们反倒觉得现在的中学生大幸福又太幼稚。他们经不起什么风浪。因此我们应该感谢十六年前与您的相遇。
待您康复之后,我们当中会有人去看您。我们都期待着相聚的那一天。会有今天和我们在一起的,还有您的儿子文海。我们当年与他一起玩过。现在他是大商人了,看到他跟看到十六年前的您一样。您有这样一个历经磨难的好儿子,真该感到自豪。他有话写在下面。
95班,十六年后爹:今天我跟他们聚在一起,我想对您说我现在总算了解了您和您的学生。当年我是个农村的傻孩子,进城来住几天,跟他们玩在一起,我在他们面前是那么惭愧,他们城里的孩子多么聪明幸福。我并不懂你们那时在干什么。
后来我同大明在澳大利亚又见了面,同吕峰和志永也成了买卖上的朋友。通过他们我了解了您。爹,您这辈子真不容易。好好儿活着,爹,我从心里爱您。我会帮助三个弟弟的,我不再记仇,我认他们作我的亲弟弟。
文海1992年X 月X日“好好儿活着!”他依然像农村孩子那样朴实地叫你“爹”。
你默默地叨念出声来。这辈子,找对得起谁?谁又对得起我!你已经是泪流满面。
女人端了热水进来替你擦身,那一双仍然细嫩的手在你身上抚爱着,令你感到热流滚滚。你抖着,抓住她的手,焦渴地说:“这该死的病!咱们三个月没在一起了吧?!”
“老不正经!”女人使劲往那勃起的东西上擦了几下,“你就做孽吧!没这东西,什么祸害也不会有。”
你们都嘿嘿地笑
“等我好了,”你说,“就辞了这个破校长,咱们两口子一块儿办个幼儿园吧,发展发展,再办个小学校。”
“再发展,就该办中学大学 老东西,你还有几天活头儿,还不赶紧歇歇儿。”
“要真想歇,还不如去找我那老姐姐哩,在荷兰那海滨别墅里修身养性,陪陪她。老姐姐其实怪可怜的。一大座房子,还有游泳池,就一个人,守着条狗,儿女们一个也指不上。一辈子富贵一辈子没意思。”
“让她来咱家住住,她又不来,嫌咱穷,连个洗澡间也没有。”
“她一看咱家的照片就吓住了,哪儿敢来?”
“要不你病好了,再去趟荷兰?”
“算了,经不住生离死别 别去 就这么对着想念就行 看不见,感情就谈点儿,什么时候说谁不在了,听着也不太受刺激。”
“倒是那仨不着调的儿子,总埋怨你不让他们去荷兰哩!说你这辈子没给他们留下一丁点财产,眼看着那边一个大阔亲戚也不让他们去投奔,明摆着让他们活受穷。”
“唉!仨孽障!”你有点急,“他们真是位讨债鬼!懂什么哟。
人家外国人跟咱想法儿不一样,谁的就是谁的,别人一分钱光甭想沾!我那老姐姐对我是好,可她不会对三个侄子好的,再说她的儿女们也眼巴巴盯着她的财产呢。咱们中国人的思想也该变变了,不能沾个亲带个故的就刮吃人家。““你办幼儿园,钱 又找你老姐姐要?”
“不,找文海,现在时兴企业赞助福利事业。他要那么些钱干什么?”
“你刚还说不刮吃别人呢!”
“又不是我刮吃他,是为国家办好事嘛。老大这孩子心肠好,农村长大的孩子,就是跟城里人不一样。人家又当过北京的大记者,出过详,见过世面,明白这个道理。就算我不是他老子,求上门去,他也会出这笔钱的。”
“老东西,说到底,还是你自个儿的儿子好不是?办个幼儿园用他那个企业的名字,整个儿没我什么事儿,我就靠边歇着吧。”
“又吃醋!你就不会拿他也当你儿子?”
“人家是大经理,我一个妇道人家,怎么敢?再说,他一定恨我这个后妈。”
“等办起幼儿园,你好好当个慈祥的老奶奶,权当将功补过 ”
冬日的斜阳,一丝丝照进来,很温馨,很柔和。那午后的阳光,多晒一会儿,都会教人生出些儿困倦。你开始有点迷离地看着老婆,说累了,要打个小吨儿。老婆给你掖上被子转身走
你的眼皮沉沉地望着她的背影,那是二十多年前的夜半,在朦胧月光下,你们热切地躲在小仓库里偷情。你昏睡过去后,偶尔睁开眼,迷迷瞪瞪看她穿上衣服的背影。你开始心跳加快,一阵燥热,你想抓住她,不让她走。终于你坚持不住,让那一阵热烘烘的感觉击倒,仿佛是在大山里,你们赤着身子嘴里还嚼着玉米饼子就滚在土里。你终于醒来,一身的汗,下面精湿一片。老没出息的东西!你喘息着责骂自己。也就迷糊过去那么几分钟的事儿吧,就这样儿了!
但你又为自己高兴。你好了,你不会很快死去,你的生命仍然潮水般汹涌着。
“好好儿活着,爹。”你又听到大儿子这样说。
你闻到了那股生命的气息了,是淡淡的豆浆的味道。于是你真的确信自己活着。
你听人说过,将死的男人首先丧失的是他的性力,然后在死前的那几小时,他的生命之根先行萎缩回去。你不会死了,你仍然燃烧着生命的火。
多么温暖的冬日午后。现在才真正有了困意。
第三章 流浪
沉重的腿曳着你沉重的影子在小胡同大马路上路过。从小,这双曾经像麻秆一样的小腿就拖着你丈量着这座城,几乎走遍了北河的角角落落。那时,这城显得那么大,大得无边无际,你像一个钻入迷宫中的小精灵,在这城里的小胡同中“探险”,每一座门楼,每一道滴水的屋檐,每一头把门的石狮子都让你流连。
似乎这里就是世界。
可今天在这寂冷的街上大步流星地穿行着,似乎几步就横越了一个( 孽缘千里 http://www.xlawen.org/kan/21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