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部分阅读
《 笔下文学 》整理收藏 www.Bxwx.Org
《女俘(全本)》
1.一(1)
下弦月挂上了树梢,昏黄的月光将几个野鬼似的黑影紧紧钉在一片荒漠上。***为的是个瘦高个儿,手提驳壳枪,一脸的惊慌和沮丧。他木橛似的杵在那里,呆眼望着响枪的方向。
远处枪响如爆豆,令人颤。
过了半晌,黑影中有人了话:“连长,咱们撤吧,胡子他们怕是完了!”
瘦高个儿连长叫常安民,闻惊醒过来,看清说话的是三排长刘万仁。他迟疑了一下,说:“再等等。”
“胡子”是二排长杨朝贵的绰号。杨朝贵跟常安民是拜把子兄弟,这次若没有他的死命掩护,他们这几个恐怕都已经做了鬼。
这一仗败得实在太惨了。最初接到这个剿匪任务时,他还以为捡了个便宜一一一个特务连对付四五十个土匪还不是以石击卵,小菜一碟?他求胜心切,不顾一切地跟踪追击。说来也真是奇怪,他们追得快,土匪便跑得快,他们追得慢,土匪也便跑得慢;土匪一直就在他们眼皮底下,可就是抓不着。他曾怀疑土匪在施计打埋伏,可是四围并无山峦沟壑,于是放开胆子追。歼灭土匪头子徐老大后,他将晋升为营长一一交代任务时,团长已经明白无误地给他许了愿。
他们尾随着这股土匪,追了三天三夜,到了这个不毛之地后,土匪却突然钻进了地缝似的,消失得无影无踪。他们如一群经过长途跋涉的猎犬,猛地失去了就要到手的猎物,急得团团转。就在这时,四下里响起了密集的枪声,剿匪官兵顿时成了活靶子。常安民最先醒悟过来,他当机立断,命令一排往左突围,自己带着三排往右突围,杨胡子的二排掩护断后;冲出去后,在东北方向会合。
常安民带领三排杀开一条血胡同,总算冲出了包围圈,可一个排只剩下了不到十个人。
侧耳细听,左边的枪声依然响得很紧。不知杨胡子他们到底怎么样了,按时间算,他们应该跟上来了,却直到这时还无踪影,是不是全完了?
想到这里,常安民沁出一身冷汗。
忽然,有人喊道:“杨排长他们回来了!”
常安民扭头一看,杨胡子猫着腰慌慌张张跑了过来,忙牛似的喘着粗气。
“胡子,回来了多少?”常安民急忙问。
杨胡子用衣袖抹了一把脸,回头一指,懊丧地说:“就他们几个。”
常安民举目一看,也就七八个人吧,心里不禁一痛,又问:“一排的况咋样?”
杨胡子摇头谠:“不清楚,徐老大的人都往左边去了,我们才撤下来。”
常安民不再说啥,知一排凶多吉少。
杨胡子又说:“我们抓了几个俘虏!”
常安民定睛一瞧,果然见抓了几个俘虏,月色中看不清眉目,只觉身影瘦弱,估计是几个体质差的土匪。
“四个,都是土匪婆!”杨胡子在一旁指点说。
原来是女土匪!
常安民吃了一惊,凑近细看。四个土匪都被破布塞了嘴巴,倒剪着双手,个个怒目网瞪,毫无惧色。
“连长,咋个处置?”
常安民略一思索,手一挥:“带回去!”
“撤吧?”
常安民还在迟疑,刘万仁走过来说:“连长,撤吧,这地方不能久待。一排若能冲出来,会跟上咱们的。”
常安民朝响枪的方向又凝视片刻,狠着心挥手道:“撤!”
十几个人押着四个女匪向月亮升起的方向奔去。
常安民走在队,杨胡子依旧断后。
常安民在前边走得很快,他一心想把这十几个人尽快带离虎口。忽然,身后一阵骚乱,他停住脚步,急问了啥事儿。
原来是一个女匪挣脱了绑绳,从挨着她的士兵腰间拔出刺刀,捅死了那个士兵,企图逃跑,却被杨胡子疾步赶上,一枪刺从后背捅了进去。
常安民赶到近前时,杨胡子已拔出了刺刀,那个女匪还没死,恶狠狠地盯着杨胡子破口大骂。他一把没拦住,杨胡子恼怒地骂了声:“狗日的!”端起枪又是一刺刀。随后,又有几把刺刀捅在女匪身上。鲜血汩汩直涌。女匪晃了晃,栽倒在地,两只眼睛瞪得溜网。
2.一(2)
常安民别过脸去。当兵吃粮以来,他杀了不少人,可还从没杀过女人,他心里有点儿刺痛。
杨胡子拔出刺刀,恨恨地道:“连长,把这三个土匪婆都宰了算了!”
常安民原想,一个特务连几乎全军覆没,回去没法跟上峰交代,好歹抓了几个俘虏,总算挽回了一点儿面子。眼前的事~生,他倒真动了杀机。他走过去,怒目瞪视着余下的三个女匪。
三个女匪目睹了同伴的惨死,却都仍是面无惧色,齐齐瞪着常安民。
常安民不由得暗暗称奇。他还没见过如此不怕死的女人,不由得生出几分怜惜之。他举目苍穹,天色青蓝,东方渐渐露出鱼肚白,几颗残星还在眨巴着眼睛。再环顾四周,空旷寂寥,没一点儿声息。
“连长,咋办?”杨胡子又问了一声。
“带走。”
杨胡子一怔:“连长,带上是累赘啊。”
“执行命令!”常安民的脸色很难看。
“是!”杨胡子很不愿地走过去,将捆绑女匪的绳子又紧了紧。
3.二(1)
天色亮。***
常安民大吃一惊一一呈现在眼前的是一望无垠的大戈壁。追捕这股土匪,他们一直是在黄土高原上疾行,所到之处,绿黄分明。可眼下干黄一片,除了鹅卵石就是沙丘,不见半点儿绿色,更别说村庄人影了。他虽是北方汉子,看惯了大自然的苍凉景象,但此刻还是被眼前的蛮荒吓呆了。
杨胡子等人浑然不觉,在后面推搡着三个女匪说荤话穷开心。他们刚从死人堆里爬出来,急需另一种刺激提神。常安民为人比较正派,平日里带兵极严,可此时他心事重重,顾不上理会这些。杨胡子没有看他的脸色,只是大声嚷嚷:“大哥,你给评评,这三个土匪婆哪个长得最惹眼?”
杨胡子说话、办事公私分明,若是叫常安民为“连长”,那肯定是公事;若在喊“大哥”,一定是私事了。评论女人美丑,当然不是公事。
“大哥,我给这三个土匪婆编了号。这是一号,这是二号,这是三号。”杨胡子满脸邪笑,给常安民一一指点。
昨晚月色中看不清俘虏的面容,现在,在朝霞的映照下看得清清楚楚。被杨胡子编为一号的俘虏最年轻,十**岁,嘴里塞的破布不见了,鹅蛋脸白里透红,一双黑葡萄似的大眼睛流溢着野性,窈窕身材被一条绳索捆了个交叉十字花,将一对原本就十分丰满的**勒得似要撑破衣衫。编为二号和二号的两个女俘,都是二十四五岁的样子,容貌较一号逊色一些,腰身粗壮,脸膛红黑,但五官都很周正。杨胡子和三排长刘万仁为二号和三号孰前孰后的问题生了争执。
刘万仁说三号应该是二号,二号只能是三号。杨胡子却坚持自己的排名。两人为此争得脸红脖子粗,其余人则都在一旁起哄。
“大哥,你给评评,我们哪个说得对?”
常安民冷着脸道:“你们俩是不是闲得慌?”
杨、刘二人一怔,这才现常安民神色不对,急忙噤了声。
常安民将他们俩叫到一旁,环顾一下四周,沉声道:“咱们可能走错了方向。”
杨胡子抬眼看看跃上地平线、火球般的太阳,很白信地说:“没错。咱们来时是向西,现在是往东,咋会出错?”
常安民指了一下大戈壁,说:“咱们来时没经过这地方啊。”
刘万仁四顾望望,也疑惑地说:“是有点儿不对头。”
常安民拿出地图,三双眼睛看了半天,都弄不清现在所处到底是什么地方。
常安民伸手去摸指南针,却摸遍全身也没找着。经昨晚一场恶战,指南针不知何时丢了。他叹了口气,决定审审俘虏,摸摸况。
他让人给俘虏们松了绑。三个女俘活动着麻木的胳膊,面无表地看着他。
常安民尽量把声音放得柔和一点儿:“我知道你们都是良家妇女,是被徐老大强抓去当了土匪的。我们是**,不杀妇女。”
三个女俘仍是冷冷地盯着他。
常安民又缓和了一下语气,问道:“你们谁知道这地方叫什么名儿?”
无人回答。
“你们不用害怕,说出来,我们不会为难你们的。”
还是无人吭声。
常安民走到杨胡子指定的二号女俘面前,说道:“你说吧,我们保证你的性命安全。”
二号女俘恶狠狠地瞪着眼喊道:“要杀就杀,我啥也不知道。”
常安民皱了一下眉头,转脸去问一号女俘:“你叫什么?不用怕,你说,说出来,我马上就放了你。”
一号女俘标致的面庞上流露出一丝信任的神色,一双大眼睛不停地眨巴着,显然在权衡思虑着。
常安民自然看出来了,刚想再说点儿什么,二号女俘却大喊大叫起来:“不耍相信他那套把戏!你一说出来就会死的!”
一号女俘的脸色凶狠起来,不再理睬常安民。
常安民心头腾地蹿起一股儿怒火,但他只是把枪把攥了攥,还是强压住了怒火。小不忍则乱大谋,这个理他懂。
杨胡子却忍不住了,跳起来骂道:“你这个瞎x,老子扒光你的衣服,看你的x嘴还硬不硬!”骂着就要动手,被常安民拦住了。
常安民想再审审三号,却见三号满眼凶光地瞪着他。他明白审也是白审,便打消了这个念头。
他跟杨、刘二人嘀咕一阵,带着人马朝太阳升起的地方走去。
4.三(1)
最初的行军颇有几分轻松。
三个女俘没有被五花大绑了,只是手脖子串在一起,让大家簇拥着往前赶。
尽管已经十分疲惫,然而因三个年轻漂亮女俘的存在,这支队伍倒也有许多生气。士兵们拿三个女俘取笑,在嘴巴上解解馋。有几个胆大的,借推搡女俘、催促快走之机,趁势在她们的诱人处摸一把,惹起一阵怒骂一阵哄笑。
常安民走在队伍最前面,一张脸板得似生铁。怒骂哄笑声不时撞进他的耳朵,可他已无心去呵斥部下。他忧心忡忡,不时举目看看迎面的朝阳,又环顾一下四野。他心里一直不踏实,升起太阳的方向究竟是不是东方?
清晨的戈壁苍茫寂寥,满目皆是大大小小的鹅卵石和成峰成谷的黄沙。
没有绿色,看不见飞禽走兽,只有一望无垠的荒凉。视野尽头,那轮血红太阳区分着天与地的界限。如果这是一幅油画,可谓雄浑壮美,然而,这不是油画。
太阳越升越高,天气也越来越热。众人的破军装被热汗浸透,队伍前进的速度明显慢了。有人耐不住,大声嚷嚷着脱了帽子,解开衣扣。当太阳升到头顶时,天气闷热得像个大蒸笼,所有的人都如垂死的鱼,大张着嘴,喘着粗气。连长常安民也敞开怀,摘下帽子直撩汗。杨胡子、刘万仁他们干脆脱了军装,光着脊梁。三个女俘的绸料衣裤早已被汗水浸得雨淋丁似的,紧紧贴在身上,将女人特有的曲线勾勒得显山露水,惹得这些当兵的目光像锥子一样直往里钻。然而,骄阳的炙烤使他们没了最初的心,只是放荡了目光而已。
行军的速度越来越慢。
杨胡子仰起脖子,将水壶里最后一滴水倒进喉咙,赌气似的将水壶扔得老远。水壶滚过去,出一阵哐啷哐啷的声响。
常安民转脸看见,好几个士兵都喝干了水。他下意识地摸了一下腰间的水壶。嗓子眼快要冒烟了,可他舍不得喝一口水。他已经感觉到了问题的严重性,知道干渴的折磨刚刚开始。腰间的这壶水就是性命,喝一口就接近死亡一步,不到最关键的时候,他是不会轻易动用这壶水的。他停住脚步,用舌头舔了舔干裂的嘴唇,沙哑着对大伙儿说:“弟兄们,忍着点儿,水要省着喝!”
杨胡子伸出大舌头舔舔嘴唇,有气无力地说:“连长,歇歇脚吧。”说着,一屁股坐到地上,随即又蛇咬了似的跳起来。“他娘的,这石头蛋赛过了煤球!”
他一脚踢飞硌了他屁股的鹅卵石,悻悻地骂道。
常安民仰头看天,太阳似一个硕大无比的火球在头顶悬着,而且好像越来越大,令人眩晕。天蓝得青,没有一丝云彩,没有一丝风,空气都在烫。环顾四野,别说遮阳树木,便是一根野草也难得瞧见。
“还是慢些走吧。”常安民说了一句,垂着头开始挪动脚步。
大伙儿都默不作声。此时,在这个地方歇息的话,会被烤熟的。他们听从连长的话,强打精神,默然无语地往前赶路。
太阳斜到了西天。
杨胡子突然欢叫起来:“连长,快看!”
常安民手搭凉棚,顺着杨胡子手指的方向看去。天尽头,竞隐隐约约现出一抹绿色。他惊喜非常,大声命令道:“加速前进!”
大伙儿都瞧见了那抹绿色,队伍立刻有了生气,行军速度明显加快。三个女俘交换了一下眼色。杨胡子推了二号一把:“磨蹭啥,还不快走?”
到了近前,却现原来只是一片胡杨林。大戈壁的胡杨生长在风沙肆虐的世界,每棵树都显露卅独特的风采。有的身段优雅,四肢舒展,好似戈壁滩上的迎客松;有的只有树干没有枝叶,却生成奇特形状,妤似枯木雕塑;有的前面完整,背面蚀空,宛如舞台上耸立的树的模型。林边有棵胡杨树堪称树王,树干粗壮,两个巨大的枝丫伸向空中呈“、r”字状,一个像杂技演员耍碟子,曲背弯腰,嘴里叼着一团绿荫,另一个树叶茂密,犹如撑着一把绿伞。
常安民看着胡杨林,又转眼看看就要落山的夕阳,命令道:“今晚就在这里宿营吧。”
5.三(2)
大伙儿闻令,谁也没心思欣赏这戈壁滩上特有的风景了,拣一抹阴凉各白躺下。***
常安民将三个女俘安顿在一处树荫下面,自己靠着一棵树坐下。他浑身骨头散了架似的酸痛,嗓子眼着了火似的生疼生疼。他下意识地摸着腰间的水壶,迟疑半晌,才解下来喝了一小口。当他放下水壶的时候,现三个女俘都瞪着他的水壶,舌尖不住地舔着裂出血口子的嘴唇。他没有理睬,闭上眼睛开始养神。
忽然,耳边响起一阵骚乱声。常安民猛地握住枪把,急忙睁开眼看,原来是两个士兵为争一块干粮打了起来。
行军途中,大伙儿都被干渴折磨得奄奄一息,倒忘记了饥饿。此时找到阴凉地,歇息片刻,精神稍有恢复,这才感到饥肠辘辘。可经过昨晚一场恶战,许多人都把干粮袋弄丢了。于是,没粮的就朝有粮的强拿硬要起来。
常安民一摸自己身上,干粮袋也早已不见了踪影,不觉皱紧了眉头。他起身走过去,厉声喝住两个士兵。他跟杨、刘二人商量一番,将队伍集合起来。
他一脸严肃,将队伍扫视几遍,沙哑着嗓子说:“弟兄们,咱们走进了戈壁滩,一两天的功夫不一定能走出去。从现在起,全连的干粮和水都交给杨排长,由他统一管理放,谁也不能多吃一口、多喝一口!”说罢,他摘下腰间的水壶交给杨胡子。
有水有粮的虽有几分不愿,但还是服从了命令,纷纷将水壶和干粮袋交了出来。
常安民又扫视队伍一眼,提高声音道:“弟兄们,咱们来白天南海北,这辈子能在一起当兵吃粮不容易,这是缘分。昨晚一场恶仗,百十来号弟兄将命丢了,只剩下咱们这十来个人,这更不容易,是咱们的福分。从现在起,咱们更要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要亲如兄弟,互帮互助,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说啥也要活着走出这戈壁滩!”
随后,常安民留下两人看守俘虏,命令其他人四处寻找水源和能吃的东西。
不一会儿,出去的人一个个垂头丧气地回来了。这个胡杨林子不大,一眨眼他们就寻了个遍。没有水源,没有走兽,连一只飞鸟也不曾见到。
常安民的脸黑得很难看。
在这个荒凉的戈壁滩上,这块巴掌大的胡杨林的存在已经是个奇迹了,不可能再有奇迹出现了。
6.四(1)
天很快黑了下来。
干渴、饥饿和疲惫已经将这支队伍折磨垮了。大伙儿一躺倒在地,便昏昏沉沉地死睡过去了。
常安民也是身心疲惫,但却并无睡意。他没有派人站岗,他察看了地形,估计土匪是不可能跟踪到这个荒芜之地来袭击他们的,可本能却使他没有放松警惕。他将三个女俘赶在一个沙窝里,捆了她们的双手,白己则仰靠在沙窝口一棵粗壮的胡杨树上假寐。
大漠之夜有一种难以名状的寂寞,四围听不t出一点儿声音,似乎连风儿也死去了。
常安民的心海却不似这大漠之夜风平浪静,他心潮翻滚,思绪万千。
此时,他吃起了后悔药。想到白己当兵以来,打的都是些没名堂的仗,跟吴佩孚打,跟阎锡山打,跟**打,就是不去东北跟日本鬼子打。说到剿匪吧,这一带的确土匪很多,可话说回来,顽匪只是少数,大多数土匪是被逼上梁山的老百姓,并没有犯下什么杀头大罪。但上峰却命令,只要是土匪共党什么的,一律格杀勿论。这样一来,真土匪也好,假土匪也好,都明白落到**手中不得活命,因此,拼死反围剿。自己也是t出身农家,看着那些农民装束的土匪哀号着死在枪下,他实在有点儿于心不忍。昨晚一仗,他的特务连几乎拼光了。常道,杀敌一千白损八百,土匪的伤亡也绝对不会小。转瞬间,几百条命就没了,真是惨啊。仔细想想,人有时候真比虎狼还凶残。今天我打你,明天你打我,都为的啥呵?图名的为名而死,图利的为利而亡,多少贪念成了一场噩梦?
常安民自己觉得有点儿明白了,长长地叹了口气。他在心里拿定主意,走出戈壁滩就解甲归田,回老家娶个好老婆,男耕女织,与世无争,过清静白在的平凡日子。想到这里,他的心境有点儿晴朗了。
子夜时分,温度骤然降了下来,与白天的高温判若两季。常安民禁不住打了个寒战,揉了揉涩的眼睛。他听人说过,戈壁的气候是:早穿棉衣午穿纱,晚上抱炉吃西瓜。此果然不假。可惜没有火炉,更没有西瓜吃。他怕自己昏睡过去,爬上树,折下许多树枝,燃起了一堆篝火。
篝火的烈焰撕破了黑暗,将近旁的一切映照得清清楚楚。三个女俘就横躺在眼前,篝火的光焰给她们脸上抹上了一层淡淡的红晕。熟睡了的女俘没有了白日里冷漠敌视的表,还原了女人温馨柔的本色。
被杨胡子称为一号的女俘躺在边儿上,距常安民不足一丈远。篝火将她烘托得更加妩媚俏丽,她的肤色并没有被戈壁烈日晒黑,只是红了些,却更加迷人。
她的睫毛很长,鼻梁高挺且直,嘴巴很小,只是那两片美丽的唇不再娇艳红润,09
布满了血口子。她的呼吸很急促,每次都将胸脯绷得很紧,似乎单薄的绸衫限制住了她的呼吸。绸衫是粉红色的,好久没洗了,油污的反光与绸衫白身的光泽融合在一起,在跳跃的篝火映照下忽明忽暗地变幻着,将女人动人的丰润出卖在常安民眼里。乍看上去,她像一个刚从泥水里捞出来的**女人。
常安民心里怦然一动,涌起一股原始的生命**。自去年老婆难产而死之后他再没有挨过女人的身。现在,他身体中的另一种干渴在折磨着他。他不能白已地站起身,无意识地朝一号飘动。待到了一号身边,他浑身激动得有点儿颤,眼睛贪婪地盯着一号如裸的躯体。他如痴如醉地呆看着,竞不知接下来该干些什么。好半晌,他一个激灵突醒过来,急忙闭上眼睛。理智告诉他,此时此地千万不能做出什么i出格的事。他强压欲火,慢慢退了回去。
他不敢再看一号,双眼望着篝火出神。
忽然,身后响起脚步声。他一惊,抬起枪口,低声喝道:“谁?”
“是我,连长。”来人是杨胡子。
常安民松开了攥枪的手。
杨胡子打着哈欠走过来,说:“大哥,你歇歇吧,我来盯着。”说着坐在火堆跟前,顺手给火堆里添了些树枝,火苗欢快地跳跃起来。
7.四(2)
“其实这个哨不用放,不会出啥事儿的。”杨胡子又说。
“大意失荆州,小心点儿不舍错。咱们吃了一次大亏,再也不能有半点儿闪失了。”常安民长长地打了个哈欠,看了一眼拨弄火堆的杨胡子,又道:“胡子,那我打个盹儿,你千万要当心点儿。”
杨胡子拍着胸膛说:“大哥,你放心。有我在,啥事也出不了。”
常安民闭上眼睛,很快就迷糊了过去。
不知过了多久,他隐约听见有厮打声,便猛地跳起身,一把抽出手枪朝沙窝扑去。
到了跟前,常安民惊呆了。
只见杨胡子正骑在一号女俘身上,使劲撕扯她的衣裤。一号的双手被绑着,无力还击,只是拼命扭动身体,用双脚和牙齿自卫。另外两个女俘都惊醒了,爬起身帮着用脚踢杨胡子,但却明显构不成威胁。杨胡子欲火中烧,不管不顾,一双手在一号身上不停地动作着。一号那对又大又白的**已被他从衣衫里拨弄出来,在篝火的映照下分外夺目。
常安民怒不可遏。他抢上前,一把抓住拴二号、三号的绳索,猛地一拽,将二号和三号摔倒在地。随即,他揪住杨胡子的后衣领,咆哮道:“松手!”
杨胡子极不愿地松了手,嘴里还说:“大哥,我实在憋不住了,你就让我解解馋吧……”
这家伙真是色胆包天,刚歇了口气就想胡来。
见常安民沉着脸未做声,杨胡子又说:“大哥,咱们都到这个份儿上了,你还不让我找点儿乐子?再说,我这也只是废物利用啊,她们又不是什么良家妇女。”
常安民真想给他一个大嘴巴,可想到自己刚才也差点儿犯了浑,挥起的手掌又落了下来。他呵斥道:“啥时候也不许胡来!”
一号坐起身,双手掩住前胸,一双幽幽的眸子刀子似的刺向杨胡子。杨胡子的目光还恋恋不舍地在一号的躯体上游动,喉结一上一下地滚动着,干咽着唾沫。
刘万仁他们都醒了,提着枪跑过来,急声问t出了啥事。常安民摆摆手,说没啥事,令大伙儿抓紧时间再休息一会儿。
8.五(1)
拂晓。
常安民醒来,大声命令起床,准备上路。
出前,他让杨胡子给每人喝一口水,放半块锅盔。在大伙儿分锅盔时,他将三个女俘带到一旁。
他扫视三个女俘一眼,拿出一块锅盔,说道:“谁说出了走出戈壁滩的路,这块锅盔就归谁!”
三个女俘都冷眼看着他手中的锅盗。他将刚才的话又重复了一遍。他早就听说,徐老大有个妹妹,是个心狠手辣的女匪,人称徐大脚,她的手下有不少女匪。这三个女俘一定是徐大脚的部下,从衣着来看,她们八成还是徐大脚的亲随。这股土匪经常在这一带出没,不可能不知道路径。
二号和三号女俘很快转过脸去,似乎不屑一顾。一号看了常安民一眼,眼里闪出一丝别样的东西,但稍纵即逝。
常安民还想再说点儿啥,但意识到昨晚杨胡子的行为肯定使这三个女俘更加仇视他们了,便钳了口。他转过身,黑着脸大声命令道:“出!”
队伍逶迤前行。休息了一夜,又喝了口水,吃了点儿干粮,加之早晨天气凉爽,初始的行军速度还是较快的。然而,随着太阳的渐渐升高,速度又是越来越慢。太阳升到了中天,脚下的鹅卵石和黄沙好像经铁锅炒过似的,隔着鞋也觉烫得慌。
杨胡子光着膀子,阿拉伯人似的将衣服裹在头上,黝黑的脊背上滚动着闪亮的油汗珠子。他不时抬头看看钉在头顶的太阳,边走边骂:“他娘的脚!这是个啥鬼地方!怕比孙猴子过的火焰山还热!”走了几步又嚷嚷,“连长,让弟兄们喝口水吧?”他虽然背着几壶水,此时还知道请示长官。
没等常安民话,队伍就停了下来。大伙儿看了看连长,目光最后全落在杨胡子腰间的水壶上,舌头不住舔着早已干裂起泡的嘴唇。
常安民扫视了队伍一眼,半晌,方才点了点头。
大伙儿立刻围住了杨胡子。
杨胡子摘下水壶,威严地说:“每人只许喝一小口!连长,你先喝吧。”说着,将水壶递给了常安民。
常安民接过水壶,迟疑了一下,举起水壶喝了一口,顿觉浑身清爽起来,可立刻又感到更加干渴,恨不能连水壶也倒进肚里去。但他还是立即将水壶递绐了身边的士兵,他明白此时此地不能搞半点儿特殊。
这口水还是没有给女俘喝。常安民只是让人给她们松了绑。三个女俘都像霜打了的黄花,蔫头耷脑,有气无力。到了这种境地,估计她们逃跑的可能性很小了。
终于熬过了最难熬的午间时刻。太阳斜到了西天,温度有所减退,但整个队伍疲惫不堪,如蚯蚓般蠕动。
常安民万分焦急,他不知道何时才能走出大戈壁。假如明天还走不出去,后果将不堪设想。昨晚还有巴掌大的胡杨林可以宿营,今天该上哪里去歇息一晚呢?他手搭凉棚,举目远眺,沙丘似阔人家祭亡人供桌上的馒头,一个挨着一个,直到看不见的天边。他不由得仰天长叹了一口气。
刘万仁赶上来,喘着粗气说:“连长,大伙儿都不行了,几个挂彩的弟兄口鼻都出血了,是不是让弟兄们喝点儿水、吃点儿干粮?”
常安民看着刘万仁,这个原本精瘦的汉子只剩下一把骨头了,一双眼睛出奇的大,眼珠子黑白分明,让人瞅着害怕。他点了一下头。刘万仁刚转身要走,又被他叫住了。
“让胡子也给俘虏一口水喝吧。”
刘万仁一怔,有点儿不解地看着他。
“别把她们渴死了,我们的命也许在她们手里攥着呢。”
刘万仁有点儿迟疑地说:“只怕胡子不肯……”
常安民摆了一下手,说:“你先给弟兄们分干粮吧,水的事我跟胡子说。”
一听要给俘虏水喝,杨胡子果然瞪起了眼:“连长,水可是咱们的命啊。依我看,把她们都宰了算了,带着是个累赘!”
常安民咧嘴笑了一下,说:“胡子,把一号宰了,你能舍得?”
杨胡子转眼去看一号。一号头蓬乱,面相憔悴,已花容尽失。衣衫昨晚被杨胡子撕烂了,大半个**裸露在外,她也不去遮掩。杨胡子收回目光,苦笑道:“大哥,不瞒你说,昨晚我还有一股子邪劲,这会儿就是她要光着身子找我睡觉,我也没一点儿心思了。”
9.五(2)
常安民在杨胡子肩头拍了拍:“胡子,看远点儿,在紧要关头,她们也许对咱们有大用呢。***”
杨胡子虽然十分不愿,但还是服从了常安民的命令。他从腰间解下一个水壶,摇了摇递给常安民。
常安民拿着水壶,来到三个女俘面前。他扫视她们一眼,没有问仲么,只说了一句:“一人喝一口。”顺手将水壶给了一号。
一号疑惑地看了常安民一眼。
“喝吧。”常安民又说了一句,口气很温和。
一号不再迟疑,接过水壶,喝了一口,转身递给身边的三号。
三号接过水壶,并不急着喝,只是充满敌意地看着常安民。
二号却一把抢过水壶,仰脖贪婪地喝了一口,还不肯罢休地想继续喝。站在一旁的杨胡子,疾步上前去抢水壶。二号不肯松手,杨胡子掐住她的脖子才将水壶夺下,又顺手给了她一个耳光。一缕鲜血从二号嘴角流c出来,她伸出舌头将鲜血裹进嘴里,一脸仇恨地瞪着杨胡子。杨胡子骂骂咧咧的,不愿再给三号水喝。常安民要过水壶,拿在手上让三号喝了一口。他不想让白己的希望毁在一口水上。
喝罢水,继续出。但行军的速度并没有快多少,队伍干渴至极、饥饿至极、疲惫至极,不是一口水、半块干粮就能解决问题的。
傍晚时分,队伍走到了一个大沙窝里。常安民看看天色,命令停止前进,就地宿营。他取出绳索,将三个女俘的手腕拴住,又串成一串,命令她们在沙窝里挤在一起。随后又让其他人睡在四周。他担心又生类似昨晚杨胡子的事件,自己挨着女俘睡下。
大家躺倒在地,一动不动了。常安民仍是不敢放松警惕。他闭目养神,竭力不让白己睡死过去。不知过了多久,一号女俘翻了个身,将半边身子压在了常安民身上。常安民睁开眼,虽是黑夜,却也看得分明。一号衣不蔽体,两个裸|||乳|颤颤悠悠,半截肚皮也白白地露在外面。其中一个**整个儿搁在他的胸膛上,软绵绵的十分受用。那股原始的**虽在心底潮落潮起,却并不能掀起惊涛巨浪,渐渐又消失了。他不知不觉昏睡过去……
10.六(1)
常安民睁开眼时,太阳已经冒花了。***他急忙爬起身来。大伙儿都还横七竖八地躺着,三个女俘挤在中间,大虾似的蜷成一堆。
“起来!”他喊了一嗓子。
没人动弹。
他又喊了几嗓子,这才有人慢慢爬起身。他了火,挨个儿踢去,费了好半天劲儿,才将众人吆喝起来。
队伍又出了。这一天的行军极为艰难困苫,前行速度如同蜗牛。
中午时分,大伙儿喝干了最后一滴水,吃尽了最后一块干粮。
开始有人掉队了。常安民时不时地命令队伍停下来,等掉队的人。随着时间的推移,掉队的人越来越多,而且出现了伤亡。
先死的那个士兵叫王长胜。走着走着,他突然一头栽倒在沙窝里。紧跟在他身后的刘万仁喊叫起来:“王长胜,王长胜!”
队伍停了下来。常安民抱起王长胜大声呼唤。半晌,王长胜睁开了眼睛,干裂的嘴唇不住地颤抖着,却说不出话来。
常安民知道他是要水喝,高喊道:“胡子,拿水来!”
“连长,水没了。”杨胡子的声音有气无力。
常安民明白过来,心下无比懊恼,他不知该怎么安慰王长胜才好,只是喃喃道:“长胜,挺住,你要挺住啊……”
王长胜的眼睛瞪得溜圆,挣扎着似乎要坐起,从嗓子眼里挤出一句话:“我要喝水!”便脖子一歪,咽了气。
常安民鼻子一酸,眼里却流不出泪来。他清楚,死亡刚刚开始。大伙儿将王长胜用沙子埋了,继续默默地往前走……
队伍越走越疲惫,有人趴在沙窝里不再走了,杨胡子也躺倒在沙地上不愿动弹。
常安民先是好相劝,说沙窝里千万不能躺,躺下去渴不死也会烫死的,要鼓起精神朝前走。可没人听他的。无奈之下,他抡起皮带抽打,强令他们起身赶路。
后来,他不得不命令队伍轻装前进,每人只留一把刺刀,其余的东西全都扔掉。常安民没舍得扔他的驳壳枪,尽管现在这玩意儿吊在腰间是一个大累赘。
下午,又有两个伤员倒在大戈壁上,永远不能再起来了。说来也奇怪,三个女俘虏的况要好得多。尽管三天来她们每人只喝了两口水,一粒干粮未进,却都没有倒下去。当然,她们早已憔悴枯萎,身子失去了几日前的丰润。就连天生丽质的一号也大失光彩,面枯如木,一对翘翘的丰|||乳|也垂头丧气地耷拉下来。
队伍在干热的戈壁路上苦苦挣扎。忽煞,杨胡子惊喜地喊:“连长,快看!”
常安民急忙举目望去,前方隐隐约约有一抹绿色。突然到来的惊喜竟使他感到一阵眩晕。
“我们走出大戈壁了!”杨胡子兴奋地大声吼叫起来。
大伙儿一窝蜂似的跑上沙梁,都看到了那抹绿色,互相抱在一起狂喊:“有救了!我们有救了!”脸上淌满了喜悦的泪水。
三个女俘也看到了那抹绿色,彼此对望一眼,脸上浮过一丝冷笑。
常安民没有注意到女俘们的神,他兴奋地命令道:“加速前进!”
11.七(1)
众人跌跌撞撞地走近那抹绿色,才看清那是一片胡杨林。
大伙儿刚才那股欢乐劲儿顿时减退了。
常安民仔细察看着胡杨林,心里起了疑惑。
刘万仁走了过来,指着那棵粗壮的“丫”字形胡杨,在他耳边低声说:“连长,这好像是咱们前天晚上宿营的那个胡杨林啊!”
常安民铁青着脸,呆望着那棵大胡杨,一语不。
这时,( 女俘(全本) http://www.xlawen.org/kan/2333/ )
《女俘(全本)》
1.一(1)
下弦月挂上了树梢,昏黄的月光将几个野鬼似的黑影紧紧钉在一片荒漠上。***为的是个瘦高个儿,手提驳壳枪,一脸的惊慌和沮丧。他木橛似的杵在那里,呆眼望着响枪的方向。
远处枪响如爆豆,令人颤。
过了半晌,黑影中有人了话:“连长,咱们撤吧,胡子他们怕是完了!”
瘦高个儿连长叫常安民,闻惊醒过来,看清说话的是三排长刘万仁。他迟疑了一下,说:“再等等。”
“胡子”是二排长杨朝贵的绰号。杨朝贵跟常安民是拜把子兄弟,这次若没有他的死命掩护,他们这几个恐怕都已经做了鬼。
这一仗败得实在太惨了。最初接到这个剿匪任务时,他还以为捡了个便宜一一一个特务连对付四五十个土匪还不是以石击卵,小菜一碟?他求胜心切,不顾一切地跟踪追击。说来也真是奇怪,他们追得快,土匪便跑得快,他们追得慢,土匪也便跑得慢;土匪一直就在他们眼皮底下,可就是抓不着。他曾怀疑土匪在施计打埋伏,可是四围并无山峦沟壑,于是放开胆子追。歼灭土匪头子徐老大后,他将晋升为营长一一交代任务时,团长已经明白无误地给他许了愿。
他们尾随着这股土匪,追了三天三夜,到了这个不毛之地后,土匪却突然钻进了地缝似的,消失得无影无踪。他们如一群经过长途跋涉的猎犬,猛地失去了就要到手的猎物,急得团团转。就在这时,四下里响起了密集的枪声,剿匪官兵顿时成了活靶子。常安民最先醒悟过来,他当机立断,命令一排往左突围,自己带着三排往右突围,杨胡子的二排掩护断后;冲出去后,在东北方向会合。
常安民带领三排杀开一条血胡同,总算冲出了包围圈,可一个排只剩下了不到十个人。
侧耳细听,左边的枪声依然响得很紧。不知杨胡子他们到底怎么样了,按时间算,他们应该跟上来了,却直到这时还无踪影,是不是全完了?
想到这里,常安民沁出一身冷汗。
忽然,有人喊道:“杨排长他们回来了!”
常安民扭头一看,杨胡子猫着腰慌慌张张跑了过来,忙牛似的喘着粗气。
“胡子,回来了多少?”常安民急忙问。
杨胡子用衣袖抹了一把脸,回头一指,懊丧地说:“就他们几个。”
常安民举目一看,也就七八个人吧,心里不禁一痛,又问:“一排的况咋样?”
杨胡子摇头谠:“不清楚,徐老大的人都往左边去了,我们才撤下来。”
常安民不再说啥,知一排凶多吉少。
杨胡子又说:“我们抓了几个俘虏!”
常安民定睛一瞧,果然见抓了几个俘虏,月色中看不清眉目,只觉身影瘦弱,估计是几个体质差的土匪。
“四个,都是土匪婆!”杨胡子在一旁指点说。
原来是女土匪!
常安民吃了一惊,凑近细看。四个土匪都被破布塞了嘴巴,倒剪着双手,个个怒目网瞪,毫无惧色。
“连长,咋个处置?”
常安民略一思索,手一挥:“带回去!”
“撤吧?”
常安民还在迟疑,刘万仁走过来说:“连长,撤吧,这地方不能久待。一排若能冲出来,会跟上咱们的。”
常安民朝响枪的方向又凝视片刻,狠着心挥手道:“撤!”
十几个人押着四个女匪向月亮升起的方向奔去。
常安民走在队,杨胡子依旧断后。
常安民在前边走得很快,他一心想把这十几个人尽快带离虎口。忽然,身后一阵骚乱,他停住脚步,急问了啥事儿。
原来是一个女匪挣脱了绑绳,从挨着她的士兵腰间拔出刺刀,捅死了那个士兵,企图逃跑,却被杨胡子疾步赶上,一枪刺从后背捅了进去。
常安民赶到近前时,杨胡子已拔出了刺刀,那个女匪还没死,恶狠狠地盯着杨胡子破口大骂。他一把没拦住,杨胡子恼怒地骂了声:“狗日的!”端起枪又是一刺刀。随后,又有几把刺刀捅在女匪身上。鲜血汩汩直涌。女匪晃了晃,栽倒在地,两只眼睛瞪得溜网。
2.一(2)
常安民别过脸去。当兵吃粮以来,他杀了不少人,可还从没杀过女人,他心里有点儿刺痛。
杨胡子拔出刺刀,恨恨地道:“连长,把这三个土匪婆都宰了算了!”
常安民原想,一个特务连几乎全军覆没,回去没法跟上峰交代,好歹抓了几个俘虏,总算挽回了一点儿面子。眼前的事~生,他倒真动了杀机。他走过去,怒目瞪视着余下的三个女匪。
三个女匪目睹了同伴的惨死,却都仍是面无惧色,齐齐瞪着常安民。
常安民不由得暗暗称奇。他还没见过如此不怕死的女人,不由得生出几分怜惜之。他举目苍穹,天色青蓝,东方渐渐露出鱼肚白,几颗残星还在眨巴着眼睛。再环顾四周,空旷寂寥,没一点儿声息。
“连长,咋办?”杨胡子又问了一声。
“带走。”
杨胡子一怔:“连长,带上是累赘啊。”
“执行命令!”常安民的脸色很难看。
“是!”杨胡子很不愿地走过去,将捆绑女匪的绳子又紧了紧。
3.二(1)
天色亮。***
常安民大吃一惊一一呈现在眼前的是一望无垠的大戈壁。追捕这股土匪,他们一直是在黄土高原上疾行,所到之处,绿黄分明。可眼下干黄一片,除了鹅卵石就是沙丘,不见半点儿绿色,更别说村庄人影了。他虽是北方汉子,看惯了大自然的苍凉景象,但此刻还是被眼前的蛮荒吓呆了。
杨胡子等人浑然不觉,在后面推搡着三个女匪说荤话穷开心。他们刚从死人堆里爬出来,急需另一种刺激提神。常安民为人比较正派,平日里带兵极严,可此时他心事重重,顾不上理会这些。杨胡子没有看他的脸色,只是大声嚷嚷:“大哥,你给评评,这三个土匪婆哪个长得最惹眼?”
杨胡子说话、办事公私分明,若是叫常安民为“连长”,那肯定是公事;若在喊“大哥”,一定是私事了。评论女人美丑,当然不是公事。
“大哥,我给这三个土匪婆编了号。这是一号,这是二号,这是三号。”杨胡子满脸邪笑,给常安民一一指点。
昨晚月色中看不清俘虏的面容,现在,在朝霞的映照下看得清清楚楚。被杨胡子编为一号的俘虏最年轻,十**岁,嘴里塞的破布不见了,鹅蛋脸白里透红,一双黑葡萄似的大眼睛流溢着野性,窈窕身材被一条绳索捆了个交叉十字花,将一对原本就十分丰满的**勒得似要撑破衣衫。编为二号和二号的两个女俘,都是二十四五岁的样子,容貌较一号逊色一些,腰身粗壮,脸膛红黑,但五官都很周正。杨胡子和三排长刘万仁为二号和三号孰前孰后的问题生了争执。
刘万仁说三号应该是二号,二号只能是三号。杨胡子却坚持自己的排名。两人为此争得脸红脖子粗,其余人则都在一旁起哄。
“大哥,你给评评,我们哪个说得对?”
常安民冷着脸道:“你们俩是不是闲得慌?”
杨、刘二人一怔,这才现常安民神色不对,急忙噤了声。
常安民将他们俩叫到一旁,环顾一下四周,沉声道:“咱们可能走错了方向。”
杨胡子抬眼看看跃上地平线、火球般的太阳,很白信地说:“没错。咱们来时是向西,现在是往东,咋会出错?”
常安民指了一下大戈壁,说:“咱们来时没经过这地方啊。”
刘万仁四顾望望,也疑惑地说:“是有点儿不对头。”
常安民拿出地图,三双眼睛看了半天,都弄不清现在所处到底是什么地方。
常安民伸手去摸指南针,却摸遍全身也没找着。经昨晚一场恶战,指南针不知何时丢了。他叹了口气,决定审审俘虏,摸摸况。
他让人给俘虏们松了绑。三个女俘活动着麻木的胳膊,面无表地看着他。
常安民尽量把声音放得柔和一点儿:“我知道你们都是良家妇女,是被徐老大强抓去当了土匪的。我们是**,不杀妇女。”
三个女俘仍是冷冷地盯着他。
常安民又缓和了一下语气,问道:“你们谁知道这地方叫什么名儿?”
无人回答。
“你们不用害怕,说出来,我们不会为难你们的。”
还是无人吭声。
常安民走到杨胡子指定的二号女俘面前,说道:“你说吧,我们保证你的性命安全。”
二号女俘恶狠狠地瞪着眼喊道:“要杀就杀,我啥也不知道。”
常安民皱了一下眉头,转脸去问一号女俘:“你叫什么?不用怕,你说,说出来,我马上就放了你。”
一号女俘标致的面庞上流露出一丝信任的神色,一双大眼睛不停地眨巴着,显然在权衡思虑着。
常安民自然看出来了,刚想再说点儿什么,二号女俘却大喊大叫起来:“不耍相信他那套把戏!你一说出来就会死的!”
一号女俘的脸色凶狠起来,不再理睬常安民。
常安民心头腾地蹿起一股儿怒火,但他只是把枪把攥了攥,还是强压住了怒火。小不忍则乱大谋,这个理他懂。
杨胡子却忍不住了,跳起来骂道:“你这个瞎x,老子扒光你的衣服,看你的x嘴还硬不硬!”骂着就要动手,被常安民拦住了。
常安民想再审审三号,却见三号满眼凶光地瞪着他。他明白审也是白审,便打消了这个念头。
他跟杨、刘二人嘀咕一阵,带着人马朝太阳升起的地方走去。
4.三(1)
最初的行军颇有几分轻松。
三个女俘没有被五花大绑了,只是手脖子串在一起,让大家簇拥着往前赶。
尽管已经十分疲惫,然而因三个年轻漂亮女俘的存在,这支队伍倒也有许多生气。士兵们拿三个女俘取笑,在嘴巴上解解馋。有几个胆大的,借推搡女俘、催促快走之机,趁势在她们的诱人处摸一把,惹起一阵怒骂一阵哄笑。
常安民走在队伍最前面,一张脸板得似生铁。怒骂哄笑声不时撞进他的耳朵,可他已无心去呵斥部下。他忧心忡忡,不时举目看看迎面的朝阳,又环顾一下四野。他心里一直不踏实,升起太阳的方向究竟是不是东方?
清晨的戈壁苍茫寂寥,满目皆是大大小小的鹅卵石和成峰成谷的黄沙。
没有绿色,看不见飞禽走兽,只有一望无垠的荒凉。视野尽头,那轮血红太阳区分着天与地的界限。如果这是一幅油画,可谓雄浑壮美,然而,这不是油画。
太阳越升越高,天气也越来越热。众人的破军装被热汗浸透,队伍前进的速度明显慢了。有人耐不住,大声嚷嚷着脱了帽子,解开衣扣。当太阳升到头顶时,天气闷热得像个大蒸笼,所有的人都如垂死的鱼,大张着嘴,喘着粗气。连长常安民也敞开怀,摘下帽子直撩汗。杨胡子、刘万仁他们干脆脱了军装,光着脊梁。三个女俘的绸料衣裤早已被汗水浸得雨淋丁似的,紧紧贴在身上,将女人特有的曲线勾勒得显山露水,惹得这些当兵的目光像锥子一样直往里钻。然而,骄阳的炙烤使他们没了最初的心,只是放荡了目光而已。
行军的速度越来越慢。
杨胡子仰起脖子,将水壶里最后一滴水倒进喉咙,赌气似的将水壶扔得老远。水壶滚过去,出一阵哐啷哐啷的声响。
常安民转脸看见,好几个士兵都喝干了水。他下意识地摸了一下腰间的水壶。嗓子眼快要冒烟了,可他舍不得喝一口水。他已经感觉到了问题的严重性,知道干渴的折磨刚刚开始。腰间的这壶水就是性命,喝一口就接近死亡一步,不到最关键的时候,他是不会轻易动用这壶水的。他停住脚步,用舌头舔了舔干裂的嘴唇,沙哑着对大伙儿说:“弟兄们,忍着点儿,水要省着喝!”
杨胡子伸出大舌头舔舔嘴唇,有气无力地说:“连长,歇歇脚吧。”说着,一屁股坐到地上,随即又蛇咬了似的跳起来。“他娘的,这石头蛋赛过了煤球!”
他一脚踢飞硌了他屁股的鹅卵石,悻悻地骂道。
常安民仰头看天,太阳似一个硕大无比的火球在头顶悬着,而且好像越来越大,令人眩晕。天蓝得青,没有一丝云彩,没有一丝风,空气都在烫。环顾四野,别说遮阳树木,便是一根野草也难得瞧见。
“还是慢些走吧。”常安民说了一句,垂着头开始挪动脚步。
大伙儿都默不作声。此时,在这个地方歇息的话,会被烤熟的。他们听从连长的话,强打精神,默然无语地往前赶路。
太阳斜到了西天。
杨胡子突然欢叫起来:“连长,快看!”
常安民手搭凉棚,顺着杨胡子手指的方向看去。天尽头,竞隐隐约约现出一抹绿色。他惊喜非常,大声命令道:“加速前进!”
大伙儿都瞧见了那抹绿色,队伍立刻有了生气,行军速度明显加快。三个女俘交换了一下眼色。杨胡子推了二号一把:“磨蹭啥,还不快走?”
到了近前,却现原来只是一片胡杨林。大戈壁的胡杨生长在风沙肆虐的世界,每棵树都显露卅独特的风采。有的身段优雅,四肢舒展,好似戈壁滩上的迎客松;有的只有树干没有枝叶,却生成奇特形状,妤似枯木雕塑;有的前面完整,背面蚀空,宛如舞台上耸立的树的模型。林边有棵胡杨树堪称树王,树干粗壮,两个巨大的枝丫伸向空中呈“、r”字状,一个像杂技演员耍碟子,曲背弯腰,嘴里叼着一团绿荫,另一个树叶茂密,犹如撑着一把绿伞。
常安民看着胡杨林,又转眼看看就要落山的夕阳,命令道:“今晚就在这里宿营吧。”
5.三(2)
大伙儿闻令,谁也没心思欣赏这戈壁滩上特有的风景了,拣一抹阴凉各白躺下。***
常安民将三个女俘安顿在一处树荫下面,自己靠着一棵树坐下。他浑身骨头散了架似的酸痛,嗓子眼着了火似的生疼生疼。他下意识地摸着腰间的水壶,迟疑半晌,才解下来喝了一小口。当他放下水壶的时候,现三个女俘都瞪着他的水壶,舌尖不住地舔着裂出血口子的嘴唇。他没有理睬,闭上眼睛开始养神。
忽然,耳边响起一阵骚乱声。常安民猛地握住枪把,急忙睁开眼看,原来是两个士兵为争一块干粮打了起来。
行军途中,大伙儿都被干渴折磨得奄奄一息,倒忘记了饥饿。此时找到阴凉地,歇息片刻,精神稍有恢复,这才感到饥肠辘辘。可经过昨晚一场恶战,许多人都把干粮袋弄丢了。于是,没粮的就朝有粮的强拿硬要起来。
常安民一摸自己身上,干粮袋也早已不见了踪影,不觉皱紧了眉头。他起身走过去,厉声喝住两个士兵。他跟杨、刘二人商量一番,将队伍集合起来。
他一脸严肃,将队伍扫视几遍,沙哑着嗓子说:“弟兄们,咱们走进了戈壁滩,一两天的功夫不一定能走出去。从现在起,全连的干粮和水都交给杨排长,由他统一管理放,谁也不能多吃一口、多喝一口!”说罢,他摘下腰间的水壶交给杨胡子。
有水有粮的虽有几分不愿,但还是服从了命令,纷纷将水壶和干粮袋交了出来。
常安民又扫视队伍一眼,提高声音道:“弟兄们,咱们来白天南海北,这辈子能在一起当兵吃粮不容易,这是缘分。昨晚一场恶仗,百十来号弟兄将命丢了,只剩下咱们这十来个人,这更不容易,是咱们的福分。从现在起,咱们更要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要亲如兄弟,互帮互助,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说啥也要活着走出这戈壁滩!”
随后,常安民留下两人看守俘虏,命令其他人四处寻找水源和能吃的东西。
不一会儿,出去的人一个个垂头丧气地回来了。这个胡杨林子不大,一眨眼他们就寻了个遍。没有水源,没有走兽,连一只飞鸟也不曾见到。
常安民的脸黑得很难看。
在这个荒凉的戈壁滩上,这块巴掌大的胡杨林的存在已经是个奇迹了,不可能再有奇迹出现了。
6.四(1)
天很快黑了下来。
干渴、饥饿和疲惫已经将这支队伍折磨垮了。大伙儿一躺倒在地,便昏昏沉沉地死睡过去了。
常安民也是身心疲惫,但却并无睡意。他没有派人站岗,他察看了地形,估计土匪是不可能跟踪到这个荒芜之地来袭击他们的,可本能却使他没有放松警惕。他将三个女俘赶在一个沙窝里,捆了她们的双手,白己则仰靠在沙窝口一棵粗壮的胡杨树上假寐。
大漠之夜有一种难以名状的寂寞,四围听不t出一点儿声音,似乎连风儿也死去了。
常安民的心海却不似这大漠之夜风平浪静,他心潮翻滚,思绪万千。
此时,他吃起了后悔药。想到白己当兵以来,打的都是些没名堂的仗,跟吴佩孚打,跟阎锡山打,跟**打,就是不去东北跟日本鬼子打。说到剿匪吧,这一带的确土匪很多,可话说回来,顽匪只是少数,大多数土匪是被逼上梁山的老百姓,并没有犯下什么杀头大罪。但上峰却命令,只要是土匪共党什么的,一律格杀勿论。这样一来,真土匪也好,假土匪也好,都明白落到**手中不得活命,因此,拼死反围剿。自己也是t出身农家,看着那些农民装束的土匪哀号着死在枪下,他实在有点儿于心不忍。昨晚一仗,他的特务连几乎拼光了。常道,杀敌一千白损八百,土匪的伤亡也绝对不会小。转瞬间,几百条命就没了,真是惨啊。仔细想想,人有时候真比虎狼还凶残。今天我打你,明天你打我,都为的啥呵?图名的为名而死,图利的为利而亡,多少贪念成了一场噩梦?
常安民自己觉得有点儿明白了,长长地叹了口气。他在心里拿定主意,走出戈壁滩就解甲归田,回老家娶个好老婆,男耕女织,与世无争,过清静白在的平凡日子。想到这里,他的心境有点儿晴朗了。
子夜时分,温度骤然降了下来,与白天的高温判若两季。常安民禁不住打了个寒战,揉了揉涩的眼睛。他听人说过,戈壁的气候是:早穿棉衣午穿纱,晚上抱炉吃西瓜。此果然不假。可惜没有火炉,更没有西瓜吃。他怕自己昏睡过去,爬上树,折下许多树枝,燃起了一堆篝火。
篝火的烈焰撕破了黑暗,将近旁的一切映照得清清楚楚。三个女俘就横躺在眼前,篝火的光焰给她们脸上抹上了一层淡淡的红晕。熟睡了的女俘没有了白日里冷漠敌视的表,还原了女人温馨柔的本色。
被杨胡子称为一号的女俘躺在边儿上,距常安民不足一丈远。篝火将她烘托得更加妩媚俏丽,她的肤色并没有被戈壁烈日晒黑,只是红了些,却更加迷人。
她的睫毛很长,鼻梁高挺且直,嘴巴很小,只是那两片美丽的唇不再娇艳红润,09
布满了血口子。她的呼吸很急促,每次都将胸脯绷得很紧,似乎单薄的绸衫限制住了她的呼吸。绸衫是粉红色的,好久没洗了,油污的反光与绸衫白身的光泽融合在一起,在跳跃的篝火映照下忽明忽暗地变幻着,将女人动人的丰润出卖在常安民眼里。乍看上去,她像一个刚从泥水里捞出来的**女人。
常安民心里怦然一动,涌起一股原始的生命**。自去年老婆难产而死之后他再没有挨过女人的身。现在,他身体中的另一种干渴在折磨着他。他不能白已地站起身,无意识地朝一号飘动。待到了一号身边,他浑身激动得有点儿颤,眼睛贪婪地盯着一号如裸的躯体。他如痴如醉地呆看着,竞不知接下来该干些什么。好半晌,他一个激灵突醒过来,急忙闭上眼睛。理智告诉他,此时此地千万不能做出什么i出格的事。他强压欲火,慢慢退了回去。
他不敢再看一号,双眼望着篝火出神。
忽然,身后响起脚步声。他一惊,抬起枪口,低声喝道:“谁?”
“是我,连长。”来人是杨胡子。
常安民松开了攥枪的手。
杨胡子打着哈欠走过来,说:“大哥,你歇歇吧,我来盯着。”说着坐在火堆跟前,顺手给火堆里添了些树枝,火苗欢快地跳跃起来。
7.四(2)
“其实这个哨不用放,不会出啥事儿的。”杨胡子又说。
“大意失荆州,小心点儿不舍错。咱们吃了一次大亏,再也不能有半点儿闪失了。”常安民长长地打了个哈欠,看了一眼拨弄火堆的杨胡子,又道:“胡子,那我打个盹儿,你千万要当心点儿。”
杨胡子拍着胸膛说:“大哥,你放心。有我在,啥事也出不了。”
常安民闭上眼睛,很快就迷糊了过去。
不知过了多久,他隐约听见有厮打声,便猛地跳起身,一把抽出手枪朝沙窝扑去。
到了跟前,常安民惊呆了。
只见杨胡子正骑在一号女俘身上,使劲撕扯她的衣裤。一号的双手被绑着,无力还击,只是拼命扭动身体,用双脚和牙齿自卫。另外两个女俘都惊醒了,爬起身帮着用脚踢杨胡子,但却明显构不成威胁。杨胡子欲火中烧,不管不顾,一双手在一号身上不停地动作着。一号那对又大又白的**已被他从衣衫里拨弄出来,在篝火的映照下分外夺目。
常安民怒不可遏。他抢上前,一把抓住拴二号、三号的绳索,猛地一拽,将二号和三号摔倒在地。随即,他揪住杨胡子的后衣领,咆哮道:“松手!”
杨胡子极不愿地松了手,嘴里还说:“大哥,我实在憋不住了,你就让我解解馋吧……”
这家伙真是色胆包天,刚歇了口气就想胡来。
见常安民沉着脸未做声,杨胡子又说:“大哥,咱们都到这个份儿上了,你还不让我找点儿乐子?再说,我这也只是废物利用啊,她们又不是什么良家妇女。”
常安民真想给他一个大嘴巴,可想到自己刚才也差点儿犯了浑,挥起的手掌又落了下来。他呵斥道:“啥时候也不许胡来!”
一号坐起身,双手掩住前胸,一双幽幽的眸子刀子似的刺向杨胡子。杨胡子的目光还恋恋不舍地在一号的躯体上游动,喉结一上一下地滚动着,干咽着唾沫。
刘万仁他们都醒了,提着枪跑过来,急声问t出了啥事。常安民摆摆手,说没啥事,令大伙儿抓紧时间再休息一会儿。
8.五(1)
拂晓。
常安民醒来,大声命令起床,准备上路。
出前,他让杨胡子给每人喝一口水,放半块锅盔。在大伙儿分锅盔时,他将三个女俘带到一旁。
他扫视三个女俘一眼,拿出一块锅盔,说道:“谁说出了走出戈壁滩的路,这块锅盔就归谁!”
三个女俘都冷眼看着他手中的锅盗。他将刚才的话又重复了一遍。他早就听说,徐老大有个妹妹,是个心狠手辣的女匪,人称徐大脚,她的手下有不少女匪。这三个女俘一定是徐大脚的部下,从衣着来看,她们八成还是徐大脚的亲随。这股土匪经常在这一带出没,不可能不知道路径。
二号和三号女俘很快转过脸去,似乎不屑一顾。一号看了常安民一眼,眼里闪出一丝别样的东西,但稍纵即逝。
常安民还想再说点儿啥,但意识到昨晚杨胡子的行为肯定使这三个女俘更加仇视他们了,便钳了口。他转过身,黑着脸大声命令道:“出!”
队伍逶迤前行。休息了一夜,又喝了口水,吃了点儿干粮,加之早晨天气凉爽,初始的行军速度还是较快的。然而,随着太阳的渐渐升高,速度又是越来越慢。太阳升到了中天,脚下的鹅卵石和黄沙好像经铁锅炒过似的,隔着鞋也觉烫得慌。
杨胡子光着膀子,阿拉伯人似的将衣服裹在头上,黝黑的脊背上滚动着闪亮的油汗珠子。他不时抬头看看钉在头顶的太阳,边走边骂:“他娘的脚!这是个啥鬼地方!怕比孙猴子过的火焰山还热!”走了几步又嚷嚷,“连长,让弟兄们喝口水吧?”他虽然背着几壶水,此时还知道请示长官。
没等常安民话,队伍就停了下来。大伙儿看了看连长,目光最后全落在杨胡子腰间的水壶上,舌头不住舔着早已干裂起泡的嘴唇。
常安民扫视了队伍一眼,半晌,方才点了点头。
大伙儿立刻围住了杨胡子。
杨胡子摘下水壶,威严地说:“每人只许喝一小口!连长,你先喝吧。”说着,将水壶递给了常安民。
常安民接过水壶,迟疑了一下,举起水壶喝了一口,顿觉浑身清爽起来,可立刻又感到更加干渴,恨不能连水壶也倒进肚里去。但他还是立即将水壶递绐了身边的士兵,他明白此时此地不能搞半点儿特殊。
这口水还是没有给女俘喝。常安民只是让人给她们松了绑。三个女俘都像霜打了的黄花,蔫头耷脑,有气无力。到了这种境地,估计她们逃跑的可能性很小了。
终于熬过了最难熬的午间时刻。太阳斜到了西天,温度有所减退,但整个队伍疲惫不堪,如蚯蚓般蠕动。
常安民万分焦急,他不知道何时才能走出大戈壁。假如明天还走不出去,后果将不堪设想。昨晚还有巴掌大的胡杨林可以宿营,今天该上哪里去歇息一晚呢?他手搭凉棚,举目远眺,沙丘似阔人家祭亡人供桌上的馒头,一个挨着一个,直到看不见的天边。他不由得仰天长叹了一口气。
刘万仁赶上来,喘着粗气说:“连长,大伙儿都不行了,几个挂彩的弟兄口鼻都出血了,是不是让弟兄们喝点儿水、吃点儿干粮?”
常安民看着刘万仁,这个原本精瘦的汉子只剩下一把骨头了,一双眼睛出奇的大,眼珠子黑白分明,让人瞅着害怕。他点了一下头。刘万仁刚转身要走,又被他叫住了。
“让胡子也给俘虏一口水喝吧。”
刘万仁一怔,有点儿不解地看着他。
“别把她们渴死了,我们的命也许在她们手里攥着呢。”
刘万仁有点儿迟疑地说:“只怕胡子不肯……”
常安民摆了一下手,说:“你先给弟兄们分干粮吧,水的事我跟胡子说。”
一听要给俘虏水喝,杨胡子果然瞪起了眼:“连长,水可是咱们的命啊。依我看,把她们都宰了算了,带着是个累赘!”
常安民咧嘴笑了一下,说:“胡子,把一号宰了,你能舍得?”
杨胡子转眼去看一号。一号头蓬乱,面相憔悴,已花容尽失。衣衫昨晚被杨胡子撕烂了,大半个**裸露在外,她也不去遮掩。杨胡子收回目光,苦笑道:“大哥,不瞒你说,昨晚我还有一股子邪劲,这会儿就是她要光着身子找我睡觉,我也没一点儿心思了。”
9.五(2)
常安民在杨胡子肩头拍了拍:“胡子,看远点儿,在紧要关头,她们也许对咱们有大用呢。***”
杨胡子虽然十分不愿,但还是服从了常安民的命令。他从腰间解下一个水壶,摇了摇递给常安民。
常安民拿着水壶,来到三个女俘面前。他扫视她们一眼,没有问仲么,只说了一句:“一人喝一口。”顺手将水壶给了一号。
一号疑惑地看了常安民一眼。
“喝吧。”常安民又说了一句,口气很温和。
一号不再迟疑,接过水壶,喝了一口,转身递给身边的三号。
三号接过水壶,并不急着喝,只是充满敌意地看着常安民。
二号却一把抢过水壶,仰脖贪婪地喝了一口,还不肯罢休地想继续喝。站在一旁的杨胡子,疾步上前去抢水壶。二号不肯松手,杨胡子掐住她的脖子才将水壶夺下,又顺手给了她一个耳光。一缕鲜血从二号嘴角流c出来,她伸出舌头将鲜血裹进嘴里,一脸仇恨地瞪着杨胡子。杨胡子骂骂咧咧的,不愿再给三号水喝。常安民要过水壶,拿在手上让三号喝了一口。他不想让白己的希望毁在一口水上。
喝罢水,继续出。但行军的速度并没有快多少,队伍干渴至极、饥饿至极、疲惫至极,不是一口水、半块干粮就能解决问题的。
傍晚时分,队伍走到了一个大沙窝里。常安民看看天色,命令停止前进,就地宿营。他取出绳索,将三个女俘的手腕拴住,又串成一串,命令她们在沙窝里挤在一起。随后又让其他人睡在四周。他担心又生类似昨晚杨胡子的事件,自己挨着女俘睡下。
大家躺倒在地,一动不动了。常安民仍是不敢放松警惕。他闭目养神,竭力不让白己睡死过去。不知过了多久,一号女俘翻了个身,将半边身子压在了常安民身上。常安民睁开眼,虽是黑夜,却也看得分明。一号衣不蔽体,两个裸|||乳|颤颤悠悠,半截肚皮也白白地露在外面。其中一个**整个儿搁在他的胸膛上,软绵绵的十分受用。那股原始的**虽在心底潮落潮起,却并不能掀起惊涛巨浪,渐渐又消失了。他不知不觉昏睡过去……
10.六(1)
常安民睁开眼时,太阳已经冒花了。***他急忙爬起身来。大伙儿都还横七竖八地躺着,三个女俘挤在中间,大虾似的蜷成一堆。
“起来!”他喊了一嗓子。
没人动弹。
他又喊了几嗓子,这才有人慢慢爬起身。他了火,挨个儿踢去,费了好半天劲儿,才将众人吆喝起来。
队伍又出了。这一天的行军极为艰难困苫,前行速度如同蜗牛。
中午时分,大伙儿喝干了最后一滴水,吃尽了最后一块干粮。
开始有人掉队了。常安民时不时地命令队伍停下来,等掉队的人。随着时间的推移,掉队的人越来越多,而且出现了伤亡。
先死的那个士兵叫王长胜。走着走着,他突然一头栽倒在沙窝里。紧跟在他身后的刘万仁喊叫起来:“王长胜,王长胜!”
队伍停了下来。常安民抱起王长胜大声呼唤。半晌,王长胜睁开了眼睛,干裂的嘴唇不住地颤抖着,却说不出话来。
常安民知道他是要水喝,高喊道:“胡子,拿水来!”
“连长,水没了。”杨胡子的声音有气无力。
常安民明白过来,心下无比懊恼,他不知该怎么安慰王长胜才好,只是喃喃道:“长胜,挺住,你要挺住啊……”
王长胜的眼睛瞪得溜圆,挣扎着似乎要坐起,从嗓子眼里挤出一句话:“我要喝水!”便脖子一歪,咽了气。
常安民鼻子一酸,眼里却流不出泪来。他清楚,死亡刚刚开始。大伙儿将王长胜用沙子埋了,继续默默地往前走……
队伍越走越疲惫,有人趴在沙窝里不再走了,杨胡子也躺倒在沙地上不愿动弹。
常安民先是好相劝,说沙窝里千万不能躺,躺下去渴不死也会烫死的,要鼓起精神朝前走。可没人听他的。无奈之下,他抡起皮带抽打,强令他们起身赶路。
后来,他不得不命令队伍轻装前进,每人只留一把刺刀,其余的东西全都扔掉。常安民没舍得扔他的驳壳枪,尽管现在这玩意儿吊在腰间是一个大累赘。
下午,又有两个伤员倒在大戈壁上,永远不能再起来了。说来也奇怪,三个女俘虏的况要好得多。尽管三天来她们每人只喝了两口水,一粒干粮未进,却都没有倒下去。当然,她们早已憔悴枯萎,身子失去了几日前的丰润。就连天生丽质的一号也大失光彩,面枯如木,一对翘翘的丰|||乳|也垂头丧气地耷拉下来。
队伍在干热的戈壁路上苦苦挣扎。忽煞,杨胡子惊喜地喊:“连长,快看!”
常安民急忙举目望去,前方隐隐约约有一抹绿色。突然到来的惊喜竟使他感到一阵眩晕。
“我们走出大戈壁了!”杨胡子兴奋地大声吼叫起来。
大伙儿一窝蜂似的跑上沙梁,都看到了那抹绿色,互相抱在一起狂喊:“有救了!我们有救了!”脸上淌满了喜悦的泪水。
三个女俘也看到了那抹绿色,彼此对望一眼,脸上浮过一丝冷笑。
常安民没有注意到女俘们的神,他兴奋地命令道:“加速前进!”
11.七(1)
众人跌跌撞撞地走近那抹绿色,才看清那是一片胡杨林。
大伙儿刚才那股欢乐劲儿顿时减退了。
常安民仔细察看着胡杨林,心里起了疑惑。
刘万仁走了过来,指着那棵粗壮的“丫”字形胡杨,在他耳边低声说:“连长,这好像是咱们前天晚上宿营的那个胡杨林啊!”
常安民铁青着脸,呆望着那棵大胡杨,一语不。
这时,( 女俘(全本) http://www.xlawen.org/kan/23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