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8 部分阅读
白线团上。
“咋,你不愿意?”格莲嫂停下了手中的活儿。
兰女吮吸着手指头,连连摇头,眼里泪水盈盈。
格莲嫂转脸望着玉成,那意思是要他劝说兰女。玉成低下了头。他心里很不好受。按说,兰女姐早就该出嫁了,村里像她这样大年龄的姑娘,孩子都有四五岁了,可她还没寻下婆家!然而,她要出门了,这个家怎么办?
玉成已经深深认识到,离开了兰女姐,他这个家很可能就不存在了。
就在这时,玉成妈回来了。
格莲嫂还没有给老人说完她的来意,老人的脸色就变得十分难看。打玉成记事起,还从没见过母亲过这样大的火。
“狗逮老鼠多管闲事!你给我往出滚!”老人的指尖几乎戳上了格莲嫂的鼻子尖。
格莲嫂和玉成都傻了眼,呆在那儿,弄不清老人为啥要这么大的火。
兰女低着头,一声不吭。
“给你说明白,我家兰女不嫁人!往后你少操这份儿闲心!”
“大妈,你……”格莲嫂想问个究竟。
“你给我往出滚!”老人怒不可遏。格莲嫂十分尴尬地走了。
“妈,你咋能那样对待格莲嫂!”玉成埋怨母亲。
“谁让她多管闲事!”老人怒气不息,“你知道嘛,你兰女姐不能出嫁!”
玉成见母亲的火太大了,吓得不敢做声。可他在心里十分埋怨坶亲不明事理,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是人之常,世之常理。母亲为何要出此?就算格莲嫂多管闲事吧,可兰女总不能一辈子不寻婆家。她老人家有点儿老糊涂了吧?
17.十五(1)
又是一个星期天到。
玉成回到家,一进门就大声喊“姐!”
没人应声。
玉成推开屋门,兰女不在家。他放下提包,刚要出门,格莲嫂走进屋来。
“嗯,大嫂,你看见我姐了吗?”
“洗衣裳去了。你坐下,我给你说个事。”
“啥事?”
“你先说谢我不谢我。”格莲嫂笑着。
玉成也笑了:“你还没说是啥事呢,叫我咋谢你。”
“要媳妇吗?”
玉成红了脸,嘿嘿一笑,没吭声。
“我有个表妹,比你小两岁……”
玉成心里一激灵,笑纹僵死在脸上,呆呆地望着格莲嫂。他实在弄不明白,当年格莲嫂竭力撮合他和兰女姐结亲,这会儿为啥又要把她的表妹介绍给他?难道现在的他不是过去的他?
“咋,你是怕她的长相不好?给,这是她的照片,你看看。”格莲嫂误会了玉成的意思,拿出一张照片让玉成看。“不是我给你夸口,我表妹的人才是百里挑一!”
玉成没有接照片,只瞥了一眼。格莲嫂没有夸口,照片上的姑娘确实漂亮。
格莲嫂见玉成无动于衷,又问:“咋,你是怕她的人品不好?我敢给你打保票,我表妹的人品要不好,我把头割下来给你做个尿壶!”
然而,玉成轾轻摇了一下头。
格莲嫂有点儿急了:“兄弟,你的眼界也太高了。花骨朵似的女子你不愿意,还想找个仙女不成!”
玉成说:“大嫂,你不要误会我的意思。我是想我和我兰女姐的事……”
“你和你兰女姐咋了?”
“我想和我兰女姐一达过……”
“和你兰女姐一达过?”格莲嫂一愣神,随后就明白了,以为玉成在揶揄她,红了脸面:“兄弟,再不要揭你嫂子的短处了,都怨我目光短浅,看事不远。”
“不不,我是说真格的!”
“说真格的?”格莲嫂见玉成一本正经,毫无揶揄她的意思,脸上变了色,呆呆地把玉成看了半天,以为他的神经出毛病了。
“你这话当真?”
“当真!”
格莲嫂把面孑l凑到玉成的面前,又把他仔细看了半天,确信他的神经没出毛病,这才叹了一口气:“唉,兄弟,我真不知你是咋想的!”
玉成反问她:“你不是当初要我们姐弟俩一达过吗?”
“你还提过去的事干啥。那时你有病,还不知能好不。现时你的病好了,又当了工人,是人前的人了。可你兰女姐的腰……唉,咋说呢……你就不怕旁人笑话你吗?”
这个,玉成确实没有想过。他只想到兰女对他深似海,恩重如山。他的生活中不能没有兰女姐。
玉成喃喃地说:“不,我不能没有兰女姐……”
“唉,你兰女姐是个难得的好人,可怜她的命太苦……”
玉成一时不知说啥才好,默默无。
嘭!
门被推开了,兰女c出现在门口。玉成和格莲嫂都吃了一慷,有点儿慌乱。兰女朝格莲嫂做了个笑脸,问她有啥事。格莲嫂便把她的来意说了一遍,随后又把她的表妹介绍了一番,还拿出她表妹的照片让兰女看。
兰女把照片看了半天。她的手有点儿抖。她早就预料到有这么一天,也做了思想准备。现在这一天来了,她感到突然,心里好像打翻了五味瓶,几乎有点儿不能白已了。她竭尽全力抑制住白己感的岩浆,勉强把泪水吞进肚里。好半天,她抬起头,冲着玉成一笑:“你同意吗?”
玉成看得出兰女的笑很勉强,也估计到她已经听到了他和格莲嫂的谈话,一时有点儿慌乱,竟糊里糊涂地点了一下头。
为此,他遗恨无穷!
兰女略一迟疑,猛地一咬嘴唇,对格莲嫂说:“大嫂,请你给女方说一声,我们,同意了!”
“不!”玉成大声叫了起来。
兰女转过脸,诧异地问:“你咋了?”
玉成结结巴巴地说:“不……不同意……我不能离开你呀……”
兰女惨然一笑:“你甭说傻话了,我还能守着你一辈子。”
10.九(1)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玉成万万没有想到母亲会突然抛下他离开人世。她老人家是下台阶时跌了一跤,一句话没说,只“哎哟”了一声,就再也叫不应声了……
母亲去了,极大的悲痛打垮了玉成。兰女比他还要伤心。她抱着老人的遗
兰一兰1体,嗓子都哭哑了。
她边哭边数落:“妈呀,你好狠心呀,不给你娃留一句话就走了……往后你娃的心里话给谁去说呀……”
兰女数落有点儿跷蹊,而且不是叫姨,却是叫着妈哭,可玉成却丝毫没有觉察出其中的跷蹊,只当她是伤心得昏了头。
老人人了殓,赵四婶把兰女叫到了一旁。
“四婶……”兰女叫了一声,禁不住的泪水又从红肿的眼眶里涌了出来。
“你不要难过了,人死不能复活了。你妈人不在了,我想给玉成把你俩的事挑明说了。你看咋样?”
兰女抹着泪水,摇了一下头。
“咋,你不愿意玉成?”赵四婶一惊。
兰女又摇了一下头。
“哪是为啥?”
兰女哽咽着说:“我妈刚过世,他很难过,又有病……过些日子再说吧……”
赵四婶一沉吟:“那也好。玉成心胸窄,你要好好劝劝他。”
兰女点了点头。
葬埋了老人,玉成的魂魄也好像随母亲去了。整日不吃不喝,只是痴呆呆地躺在炕上望着土楼板。
他是个独生子,打五岁上离开了父亲,是母亲把他抚养成|人的。多年来,他们母子俩相依为命,有啥好吃的好穿的母亲都是尽着他。可他却没有孝敬过母亲一天,反而还拖累了她,让她老人家吃尽了苦头,受尽了艰难。现在老人家辞世了,而他还被病魔缠着身。往后的日子该怎么过呢?他活着还有啥意思?这个地界上,他还有啥可留恋的呢……
玉成正在胡思乱想,兰女进了屋。她把一碗香气扑鼻的葱花面条递到玉成面前。为了给玉成做顿可口饭,她跑了半个村子才借来了一碗白面。
葬埋了老人,兰女没有再在玉成面前流一滴泪,时常劝玉成想开些,不要太伤心难过了。她十分清楚,只要她挺得住,玉成就能活下去,只要她在,这个家就能存在。
“吃饭吧。”兰女柔声地说。
玉成摇摇头。他已经有一年时间没尝面条的滋味了,那香味儿是十分馋人的。但是,一个想去寻死的人,就是把山珍海味摆到他面前,他怎么能咽下去!
兰女央求玉成似的说:“多少吃点儿吧,你已经一天多没吃啥了。”
玉成只是摇头。
“强挣着吃点儿吧,你有病……”
病!一提起病,玉成恨不能立刻去死。这该死的病已经把母亲拖累死了,他咋能再忍心拖累兰女姐呢!
玉成忽地坐起身,两眼直瞪瞪地看着兰女,半晌,说:“姐,你明日回去吧……”
“回去?”兰女吃了一惊,瞪大了眼睛望着玉成,不解其意。
“你再甭陪我这个活死人受罪了……”
“看你胡说了些啥话!”兰女生气了。
玉成哽咽着说:“我这么活着都不如死了的好……妈叫我活活拖累死了,我咋能再连累你……你走吧……”
“快不要说傻话了。这达就是我的家。你是我唯一的亲人……我咋能离开你……”兰女说着,泣不成声了。
“姐!”玉成再也忍不住了,一头扑在兰女的肩膀上失声痛哭。
兰女抹着眼泪说:“你不要伤心了,吃点儿饭吧。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只要有我在,你就不要怕。”
平平淡淡的话语,却出白肺腑。
“姐……”
玉成在心里责备着白己。他对不起兰女姐。这个世界咋能没有他值得留恋的东西?姐姐的爱,姐姐的关怀,姐姐的温暖,不是永远值得他留恋的吗?
18.十五(2)
玉成连连摇头:“不,不……我,我……你……”他囫囫囵囵说不清个话来。
格莲嫂在一旁说:“兄弟,你兰女姐说得对。她不能守着你一辈子,你得有个家呀。”
兰女又开了腔:“兄弟,你信得过我吗?”
玉成的声音有点儿哽咽:“姐,我要信不过你,还能信得过谁!”
兰女淡淡一笑:“有你这话就好。那这事我就做主了。”她转脸斩钉截铁地对格莲嫂说:“大嫂,这事就这么定了。麻烦你去给女方说一声,就说我们同意。”
“姐……”玉成叫了一声,只觉得鼻子酸,嗓子眼辣。
兰女一笑:“看你,这么大的喜事,你应该高兴才是,你咋是这副模样。”
她说着还笑出了声。
“姐……”玉成扑进了兰女怀里,热泪满面。
兰女笑着,推开玉成:“甭这样,看大嫂笑话你。”
格莲嫂被这个场面感动了,对玉成说:“兄弟,不要忘了你姐的好处啊……”
下午,玉成要回厂于去。他到姐姐屋里向姐姐辞行。
兰女坐在炕沿上,目光呆滞,脸色惨白。
玉成不禁吃了一惊,急忙问:“姐,你咋了?”
半晌,兰女惨白的脸上才挤出了一丝笑纹:“哦,没啥……我心口有点儿疼……”
玉成信以为真了:“我给你请个大夫去。”说着,往外就走。
兰女急忙拦住他:“不要紧的,一点儿小毛病,用不着请大夫。”
“那我下星期天给你带点儿药回来。”玉成知道兰女姐有胃病,那全是因为吃糠咽菜太多的缘故。
19.十六(1)
下个星期天,玉成给兰女带回了健胃药。
一进家门,他不禁大吃一惊,仅仅一星期没见面,兰女好像一下老了十多岁,瘦得使他不敢相认了!
兰女的脸色苍白,额头显出了三道皱纹,眉梢眼角的鱼尾纹也清晰可见,腰越显得佝偻了。更使玉成感到诧异的是,她的眼睛竞有点儿红肿!难道她有啥伤心事?不可能吧,她是个很要强的人,从没见过她轻易掉过泪。玉成百思不得其解,以为她是胃病犯得厉害,急忙拿出药让她吃。
兰女听从了玉成的话,吃了药,下午玉成回厂时,再三关照她要按时吃药。
她强笑着说:“你走吧,我又不是三岁娃娃。”
以往的星期天玉成回家来,兰女都是有说有笑的。可那个星期天她却少寡语。玉成给她说话,她只是“嗯嗯啊啊”地应着,从不搭话,很有点儿魂不守舍。玉成觉着有点儿奇怪,却以为她是身体不好,精神不振,也没太在意。
以后的每个星期天,玉成都要给兰女带药回来。可她的病并不见轻。玉成有点儿心慌了,要带她到县医院去检查,看看到底是什么病。可不管玉成怎么说,兰女就是不去。玉成无奈,要给她请大夫来家看看,她也不让,还直说她没病,让玉成别瞎操心了。玉成知道她的脾气,认定了死理,就是用八头牛去拉,也不回头。玉成没敢强求她。
一个星朔天,格莲嫂对玉成说:“近来你姐的气色不大好,叫你媳妇来看看你姐。大伙儿见见面,高兴高兴,你姐心里宽畅了,也许会好点儿的。”
玉成觉着这话说得在理,便点头同意了。
玉成的对象来家那天,兰女确实很高兴。她不让玉成帮忙,亲手杀了两只鸡,做了一顿很丰盛的饭菜,可她却没有吃一口。玉成和他的对象都要她吃一点儿。她说胃口不好,一看见荤腥就恶心。
下午,玉成和他的对象要离家走了,却不见兰女的影子。玉成来到她屋门口,门闭着,听见里边有哭泣声。
啊,这是怎么回事?
玉成急忙上前推门,门却上着闩。他大声叫了起来:“姐!姐!”
哭声顿时没了。
过了一会儿,门才开了。玉成进了屋,现兰女姐刚刚洗过脸,可两眼还是通红通红的。兰女见玉成直看她,慌忙避开玉成的目光,低下了头。
玉成的心一时变得十分沉重,不明白兰女姐为啥要哭。
“姐,你咋了?”
“不咋。你们该走了吧。”兰女没抬头。
“姐,你是不是身子不舒服?”
“不,我好着呢。”
“那你是咋了?”
“啥也不咋。”
“姐,我看你近来有啥心事瞒着我。”
“看你说的啥话,我有啥心事还能瞒着你。”
玉成久久地凝望着兰女,心里说不出是啥滋味。白母亲去世后,他们俩相依为命。兰女姐是喜欢他的,信任他的,不可能有啥心里话瞒着他。可她为啥要背着他哭呢?她是对他找的对象不满意?不可能,这门亲事是她做主定的。是他啥地方不注意,伤了她的心吗?反躬白省,他没有啥地方对不住姐姐。那么是她想出嫁了?是的,姐姐早就该出嫁了。他已经托格莲嫂等几个好心人给姐姐打听合适的人家,这个姐姐也是知道的。哪究竟是为啥呢?玉成百思不得其解。
“姐,咱妈殁了,你就是我唯一的亲人,有啥心里话,你就跟我说吧。”玉成诚恳地说。
“你不要多心了,我啥都好着呢。”兰女抬起头,望着玉成笑了笑。
玉成就是再傻,也看得出她的笑是强装的,里边包藏着悲伤相难的苦衷。
谜,一个玉成无法解开的谜!
11.十(1)
生活揭开了新的一页。
兰女和王成相依为命。换药,是他们的主要生活内容。没有欢声笑语,纱布条成了他们的纽带,加深了玉成对兰女永不能忘怀的感。
在这个世界上,善良的人总是很多的,格莲嫂就是其中一个。她并没有因为玉成妈曾经把她赶出家门而气恨老人。玉成妈过世后,她一直帮着兰女和玉成料理家务,给玉成说宽心话。玉成和兰女都十分感激她。
一天中午,兰女出门洗衣服去了。格莲嫂来,随手拿起玉成的破褂子缝起来,嘴却没闲:“你兰女姐呢?”
“洗衣裳去了。”
“兄弟,咱大妈殁了,你姐弟俩这么过不咋方便,干脆过在一达算了。”
“过在一达?”这是啥话?玉成不明白,他们姐弟俩不是在一达过着吗?
玉成大惑不解地看着格莲嫂。
格莲嫂笑着说:“你真个没看出?你姐对你有那个意思!”
“啥意思?”玉成更加糊涂了。
“你真是个木头!一一给你挑明说吧,你姐弟俩干脆结为夫妻吧。”
玉成几乎要跳起来了:“你胡说些啥?她是我姐呀!天底下有姐弟结夫妻的吗?你没老咋就糊涂了!”他真想扇格莲嫂一个嘴巴子。
格莲嫂收了话,一本正经地说:“她是咋嘛个姐?他是你姨的女子一一表姐!
天底下有没有表姐弟结亲的?你说呀!”
玉成已经完全把兰女当成了他的亲姐姐,经格莲嫂这么一说,他才醒悟过来。
“你说话呀,到底愿不愿意?”
玉成不知如何回答才好。他没有思想准备。他从没想过这个问题,需要认真考虑考虑。
他想起了格莲嫂以前跟他提到的这件事,顿时感到十分内疚,惭愧。他以前怎么能那样想呢?真个是糊涂呵!兰女姐的罗锅腰是不美,可她一颗心却是金子做的!没有地,就没有刘玉成!假如她真的能和他结为夫妻,那该有多好哇……
玉成想到这里,只觉得一阵心跳,面红耳热。
格莲嫂见玉成不吭声,以为他不愿意:“咋,你嫌她是个罗锅腰?兄弟,你现时不能和别人比,有病。听我劝吧,将就将就算了。”
玉成本来都动心了,可听格莲嫂这么一说,心里顿时一酸,十分生气。
“将就将就算了”,这是啥话?好像他们两人一个身有残疾,一个有病,结合在一起是理所当然的。格莲嫂,你咋这样糊涂!
其实也难怪格莲嫂,村里人几乎都这么看。玉成当初不也是瞧不起兰女吗?
玉成突然感到一种不可名状的悲哀。人们往往只注重一个人的外表,而忽视了他的内心世界。这种偏见是可怕的,也是可悲的。
玉成认为他的兰女姐是世界上最美的女子,他是配不上她的。他的腿不知是否还能保住,他不能坑了亲爱的姐姐。
几天后,赵四婶又来劝说玉成。
“玉成,你看兰女咋样?”
“我姐是世上第一个好人。”
“让她给你做媳妇吧。”
“这……”
“你不愿意?瓜娃,听四婶的话,你是个病身子,心甭往高处想了…..”
赵四婶怎么也这样想?可叹,可悲!
“四婶,不是这话……我是……”
“你想咋?”
“我这腿不知能不能保住,万一要保不住,不是害了她一辈子?她是个菩萨一样的好人,我配不上她。她应该找一个和她一样的好人一起过日子。”
“你这是真心话?”
“四婶,我还能给你说假话!”
“你说的也是……”
赵四婶嘴唇动了几动,欲又止。“菩萨保佑你姐弟俩……”
20.十七(1)
不觉到了年底,兰女开始张罗玉成喜事。***
兰女拿出玉成让她存起来的全部工资,买了立柜、箱子、桌子、椅子、被子、床单、毛毯、衣服……又请人把新房里里外外拾掇了一番,再后又请人来杀圈里的肥猪。
玉成看着穿着打满补丁,心神交瘁的姐姐,心里实在过意不去。
“姐,咱家的客不多,也不富裕,还是简单点儿办吧。”
兰女却说:“人家都体体面面的,咱咋能马虎。我要对得起黄泉下的妈妈。”
“姐,你看你瘦成啥了……省点儿钱,给你补补身子。”
“我身子好着呢。”
“姐……”
“你要还认我是你姐,这事我就得做主。”
玉成犟不过兰女,只好随她的便。兰女杀了猪,订好了厨子和乐工。
正月初二的夜晚,两盏一百支光的灯泡把玉成家的院子照得通亮,明日是玉成结婚喜日。厨师和来帮忙的亲友们忙得不亦乐乎。兰女i出出进进,取这拿那,跑了个马不停蹄。
子夜时分,该忙的活都忙完了,大伙儿都去休息。兰女来玉成的屋里。
“姐,你坐。”玉成把椅子放到兰女身后,又倒了一杯水。
这些日子,姐姐为了他的婚事操碎了心,他对姐姐的感激之是难以表的。兰女没有坐,也没有接茶杯,她似乎没有听见玉成的话。只是痴呆呆地看着玉成,那目光充满着疼爱、依恋,还有痛苦。
“姐……”玉成看出了兰女的反常神。
“哦,你睡吧,时间不早了。”兰女白觉失态了,转身就走。
“姐!”
兰女停住了脚,回头又恋恋不舍地看了玉成一眼,扭头走了。
“姐!”玉成追出门外。他分明看见姐姐眼里闪动着汨光。
兰女没有应声,也没有回头,径直回到了自己的屋子,紧接着灯灭了。
玉成在窗外呆立了很久,心里感到有说不i出的难受。他看出兰女今晚的举动十分反常,但却一点儿也弄不清原因。
天亮了,迎亲的唢呐吹响了。
玉成换上新衣,却不见兰女!
“二叔,你看见我姐了吗?”
12.十一(1)
时光如流水,不觉到了一九六三年,况明显好转起来。***
俗话说:“富不离书,穷不离猪。”兰女不光养猪,还养羊,鸡屁股是银行,不仅改善了玉成的伙食,还有了积蓄。她说积攒点儿钱,打听着名医好为玉成治病。
真个是幸运,名医还真的叫兰女打听到了!
一天中午,兰女乐颠颠地跑进屋对玉成说:“李家三叔的二小子从丰镇回来了,他说丰镇有个老中医手段很高,能治你这号病。”
“真个?”玉成忽地坐起身,喜形于色。
“真个。听说已经治好十多个和你一样的病人!”
“可……”玉成的脸上又布满了愁云。
丰镇离他们这里有百十里地,又是土道,他怎么能走?他走一步路都离不开拐杖!去请人家大夫吧,谁去请呢,人家大夫医术那么高明,愿意出远门吗?一个好消息倒让玉成愁眉不展,心里熬煎。
兰女看穿了他的心思,说:“你甭愁,明日个我用架子车拉你去。”
“这咋能行!”玉成连连摇头。
兰女的腿虽然没有毛病,可那腰……唉!走路也艰难得很,看着让人心里实在难受,咋能用架子车拉人!再说,玉成咋能忍心让她拉!
第二天,鸡刚叫头遍,兰女就下了炕。她麻利地做好早饭,喊玉成起来。
“姐,这么早,叫我干啥?”玉成睡得迷迷糊糊,揉着眼睛。
“咱们到丰镇去。”
“啥,去丰镇?”玉成没了睡意。
“嗯。饭我做好了,吃了咱就动身。”
“不,我不去!你那腰……”
“我拉得动你。”
“不不……”
“甭犟了。”
“不,我不去……”
“听话!”兰女口气严厉起来。她从没这样对待过玉成。
“姐……”玉成的热泪溢满了眼眶。他知道兰女姐的脾气,比他还犟,打定的主意,任谁也改变不了。
架子车的车轮在高低不平的土道上滚动着,兰女双手握着车把,肩上套着纤绳,很吃力地迈着步子,头上渗出了细密密的汗珠,一绺被风吹散的长贴在额上。她那罗锅腰越她弓了,让人看着于心不忍。
一架长坡ii现在车轮下,玉成在车厢再也坐不住了。
“姐,停下!”玉成的声音有点儿涩,眼里泪花花的。
兰女停下了车,回头抹了一把脸上的汗水。玉成拿起放在车厢的拐杖,挣扎着要下车。
兰女急忙问:“你要干啥?”
“姐,让我走吧……”
“你快坐好。”兰女抢下玉成手中的拐杖,佯装生气,“我能拉上去。”
兰女一猫腰,头快要挨上地皮了。车轮滚动了……
“姐,你停下……”
“你坐好。”
车轮缓慢地往坡上滚动着。兰女不时地回头问:“颠不颠?”
“不,不颠,一点儿也不颠……”玉成哽咽着,热泪潸潸而下……
傍晚,他们终于到了丰镇。
几经打听,他们到了老中医的门前。刚一进老中医家门,兰女就一头栽倒在地上。玉成一惊,慌忙从车厢滚了下来,抱住兰女哭喊起来:“姐!姐……”
老中医一家人被哭喊声惊动了,慌忙奔出屋门,颇有几分仙风道骨的老中医一见此景,急忙招呼家里人把兰女抱到他的屋里。
老大夫翻开兰女的眼皮看了看,又把了一会儿脉,对眼泪汪汪拄着拐杖站在一旁的玉成说:“别害怕,你姐是劳累过度,一会儿就会好的。”
果然时辰不大,兰女醒了过来。
“姐!”玉成泪如泉涌。兰女是为了他才累成这个样子的呀!
兰女看了看玉成,目光落在了老大夫身上。
“闺女,你觉着咋样?”老大夫问。
兰女的嘴唇颤动着:“求求您老人家,千万治好我兄弟的病……”
听了这句话,玉成百感交集,眼泪像河水决了堤。他在心里喊:“姐姐啊,你成了这般模样,还惦记的是你兄弟的病!兄弟对不住你呀!”
老大夫的眼圈也红丁,声音有点儿颤地说:“闺女,你放心,我一定尽力!”
21.十八(1)
“大哥,你看见我姐了吗?”
院子里人来人往,热闹非常,玉成逢人就问,众人都说不曾看见。***他心中隐约感到事不妙,又跑进兰女的屋子。
屋里空荡荡的,被子叠得整整齐齐,昨晚根本就没有拉开过。玉成慌得不知所措,对着空荡荡的屋子大声喊叫起来:“姐!姐!”
没人应声。
忽然,玉成现放在柜盖上的木梳匣子下面压着一张字条,急忙捡起。
玉成:队(对)不主(住)你,走四(时)没给你说一声。咱妈一(以)前给了我一个东西,现在还给你,在木书(梳)下(匣)里方(放)着。
祝你们心(幸)福。
玉成急忙打开木梳匣,只见里边有个红绸小包,打开一看,一下惊呆了,是母亲的金戒指!
玉成知道这戒指是外婆陪给母亲的嫁妆。在一天喝三顿菜汤的困难日子里,母亲也没舍得拿它换粮吃,说是给儿子定亲时,要用它做聘礼。可它怎么到了兰女手中?
玉成双手捧着戒指,越想越觉着不对劲儿。终于,他有点儿明白了。
“兰女……姐……”他疯似的跑出屋门,喊叫着。
院里的人都吃了一惊:“玉成,你姐咋了?”
“我姐她……”玉成失声痛哭起来。
亲友们围住玉成,纷纷询问是咋回事。玉成哽咽得说不出话来。好半天,大伙儿才弄清了是咋回事。
众人叹息不已。
赵四婶抹着眼泪,劝慰玉成:“大軎的日子,你不要哭了。这事都怨我……
你兰女姐当初是逃荒出来的,是我出的主意让你妈收留她的,想让她给你做媳妇……起初你不愿意……你妈死后,我想给你挑明说,兰女不让,说是你妈刚去世,怕你心里不好受……后来你病好,我觉着她和你不般配,再没提起这话……
没想到这闺女性子这么烈……”
“四婶,你好糊涂呵……”玉成号了一声,朝村外跑去……
原载2005年《人民文学》第三期增刊
13.十二(1)
玉成的病势沉重,老大夫要他住下来观察观察病。***
“您老人家看我兄弟这病……”两天过后,兰女迫不及待,忧心忡忡地问老大夫。她一双大眼可怜巴巴地望着老大夫。
老大夫微微一笑:“闺女,不要害怕,你兄弟这病是个麻缠病,可还没有到不可治的地步。不过,要让你多受些累。早晚两遍汤药不能少。还要用药水熏洗
兰一兰1伤口,然后再上药……你随我来,看我是咋样上药的。”
老大夫一边给玉成的伤口上药,一边给兰女说着注意事项。兰女用心记住。
从第三天起,兰女开始学着给玉成的伤口上药。早晚煎汤药,夜晚熬药水熏洗伤口,再给伤口上药。仅仅几天,她人瘦了一圈,腰显得更圈了。
一星期过后,玉成的病伤有了起色。老大夫说可以回家疗养了。临行时,兰女从贴身衣袋拿出一个包裹了好几层的小布包,打开,是一沓人民币。揉皱的也有,毛票也有,但捋得整整齐齐。这是她的全部积蓄,五十二元。
“老人家,这点儿钱不知够不够您的医药费?这是我的一点儿心意,请您不要嫌少,千万收下。”兰女双手把钱捧到老中医面前。
老大夫急忙把钱挡了回去:“我行医不是为了钱。闺女,不瞒你说,我活了这把年纪,头一回遇见你这么个好心肠的娃娃,我愿意帮你一把。你兄弟的身体需要好营养,这些钱你拿回去给他买点儿补品吧。另外,我这里还有点儿祖传的丹药,治你兄弟的病有特效。你把它带上吧。”老大夫拿出一个小药包,给了兰女。
兰女双手接过药包,“咕咚”一声,双膝跪倒在地,磕了一个头:“我姐弟俩谢谢老人家……”
“不要这样,快起来,快起来。”老大夫搀扶起兰女,回头感慨地对玉成说:“娃呀,依遇了个天下难寻的好姐姐。腿好了可不能忘了你姐姐的恩。”
玉成含着热泪,频频点头……
回到家,兰女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杀了几只老母鸡,再后又杀了圈里的那头壳郎猪。她自己连一口汤也没舍得喝,全让玉成吃。
玉成于心不忍,好多次含着泪说:“姐,你也吃点儿吧。”
兰女笑着说:“我没病没灾的,吃那干啥。你快吃吧。”
“你不吃,我也不吃!”
“快甭犟了。老大夫说是营养好了,你的病好得就快。你的病好了,比我吃啥都香。听话,快吃吧。”
玉成还能说啥呢,含着热泪喝下了鸡汤……
1.后记(1)
走上文路,是我无奈的选择。
当厄运突然降临的时候,生命被可怕的黑暗和绝望吞噬着,几乎所有罹难者的精神都濒临崩溃的边缘。已故著名残疾人作家史铁生说过:在科学的迷茫之外,在命运的混沌之点,人唯有乞求自己的精神。为了从精神上拯救自己,我选择了文学。
文学现在已经完全边缘化了,也有人说过,文学不再神圣。但我以为文学是一盏永不熄灭的神灯,是我生命的阳光、雨露,她让我倍受创伤的心灵得到了滋养、慰藉和安抚,并从中汲取了力量、勇气和信心。
收入这部集子里的中短篇,都是近几年表在各种刊物上的,或收入各种选本的作品,孰好孰歹,读者读到这里,一定心中有数了,作者如果还要喋喋不休地去说什么,就嫌哆唆了,但有几句话还得必须说。一是,我感恩文学。文学使我活得有自信,有尊严;同时,也让我的生命有了意义和价值。二是,我感谢所有关注和关爱我的朋友们。有了朋友们的关注和关爱,在前行的路上,我就有了信心和力量,也会走得更远。再者,多年来陕西省作家协会的领导给予了我极大的关怀、帮助和支持,在此谨表衷心感谢!
这部集子的出版得到了朱西京先生的鼎力支持,再次表示谢忱!
二〇一二年三月五日于杨陵家乐园
14.十三(1)
奇迹出现了,三月后,玉成病痊愈了!
玉成和兰女欣喜若狂。玉成一天到晚秦腔乱弹不离口。兰女整天笑眯眯的,罗锅腰似乎也直了许多。
初夏的一天中午,兰女坐在院子缝补衣裳,玉成一蹦三跳地跑回家来:“姐,大喜事!”
兰女停下了手中的活,笑着问:“啥喜事?这么高兴的。”
“县机修厂招收工人,队里决定让我去。”
“真个?”
“真个!你看,这是招工表。”玉成把招工表递到兰女的面前。
兰女没有接,目光霎时变得呆滞起来,脸色苍白。
兰女的神变化当然没逃出玉成的眼睛,他急忙问:“姐,你咋了?”
“我……头有点儿晕……”
玉成信以为真了:“厉害吗?我给你叫大夫去!”他说着,拔腿要走。
兰女急忙阻拦:“不,过一会儿就会好的……”
“那你在炕上躺一会儿吧。”
“嗯……”
玉成把兰女搀进了屋……
再后几天,兰女一直愁眉不展,精神不振。玉成以为她身子不舒坦,心中又溢满了喜悦,并不在意这事。
几天后,玉成要去县机修厂报到,兰女一直把他送得很远很远。
天空碧蓝,万里无云,几只小鸟在自由地飞翔,玉成的心像小鸟一样,早已飞出了心窝。从今日起,生活向他展现出了新的一页。
大路两边秀齐穗的麦子一望无垠,阵阵轻风吹来,麦浪滚动,宛如大海起伏的波涛。几块全黄的油菜田夹杂在麦浪中间,就像绿海中的金子滩。远( 女俘(全本) http://www.xlawen.org/kan/2333/ )
“咋,你不愿意?”格莲嫂停下了手中的活儿。
兰女吮吸着手指头,连连摇头,眼里泪水盈盈。
格莲嫂转脸望着玉成,那意思是要他劝说兰女。玉成低下了头。他心里很不好受。按说,兰女姐早就该出嫁了,村里像她这样大年龄的姑娘,孩子都有四五岁了,可她还没寻下婆家!然而,她要出门了,这个家怎么办?
玉成已经深深认识到,离开了兰女姐,他这个家很可能就不存在了。
就在这时,玉成妈回来了。
格莲嫂还没有给老人说完她的来意,老人的脸色就变得十分难看。打玉成记事起,还从没见过母亲过这样大的火。
“狗逮老鼠多管闲事!你给我往出滚!”老人的指尖几乎戳上了格莲嫂的鼻子尖。
格莲嫂和玉成都傻了眼,呆在那儿,弄不清老人为啥要这么大的火。
兰女低着头,一声不吭。
“给你说明白,我家兰女不嫁人!往后你少操这份儿闲心!”
“大妈,你……”格莲嫂想问个究竟。
“你给我往出滚!”老人怒不可遏。格莲嫂十分尴尬地走了。
“妈,你咋能那样对待格莲嫂!”玉成埋怨母亲。
“谁让她多管闲事!”老人怒气不息,“你知道嘛,你兰女姐不能出嫁!”
玉成见母亲的火太大了,吓得不敢做声。可他在心里十分埋怨坶亲不明事理,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是人之常,世之常理。母亲为何要出此?就算格莲嫂多管闲事吧,可兰女总不能一辈子不寻婆家。她老人家有点儿老糊涂了吧?
17.十五(1)
又是一个星期天到。
玉成回到家,一进门就大声喊“姐!”
没人应声。
玉成推开屋门,兰女不在家。他放下提包,刚要出门,格莲嫂走进屋来。
“嗯,大嫂,你看见我姐了吗?”
“洗衣裳去了。你坐下,我给你说个事。”
“啥事?”
“你先说谢我不谢我。”格莲嫂笑着。
玉成也笑了:“你还没说是啥事呢,叫我咋谢你。”
“要媳妇吗?”
玉成红了脸,嘿嘿一笑,没吭声。
“我有个表妹,比你小两岁……”
玉成心里一激灵,笑纹僵死在脸上,呆呆地望着格莲嫂。他实在弄不明白,当年格莲嫂竭力撮合他和兰女姐结亲,这会儿为啥又要把她的表妹介绍给他?难道现在的他不是过去的他?
“咋,你是怕她的长相不好?给,这是她的照片,你看看。”格莲嫂误会了玉成的意思,拿出一张照片让玉成看。“不是我给你夸口,我表妹的人才是百里挑一!”
玉成没有接照片,只瞥了一眼。格莲嫂没有夸口,照片上的姑娘确实漂亮。
格莲嫂见玉成无动于衷,又问:“咋,你是怕她的人品不好?我敢给你打保票,我表妹的人品要不好,我把头割下来给你做个尿壶!”
然而,玉成轾轻摇了一下头。
格莲嫂有点儿急了:“兄弟,你的眼界也太高了。花骨朵似的女子你不愿意,还想找个仙女不成!”
玉成说:“大嫂,你不要误会我的意思。我是想我和我兰女姐的事……”
“你和你兰女姐咋了?”
“我想和我兰女姐一达过……”
“和你兰女姐一达过?”格莲嫂一愣神,随后就明白了,以为玉成在揶揄她,红了脸面:“兄弟,再不要揭你嫂子的短处了,都怨我目光短浅,看事不远。”
“不不,我是说真格的!”
“说真格的?”格莲嫂见玉成一本正经,毫无揶揄她的意思,脸上变了色,呆呆地把玉成看了半天,以为他的神经出毛病了。
“你这话当真?”
“当真!”
格莲嫂把面孑l凑到玉成的面前,又把他仔细看了半天,确信他的神经没出毛病,这才叹了一口气:“唉,兄弟,我真不知你是咋想的!”
玉成反问她:“你不是当初要我们姐弟俩一达过吗?”
“你还提过去的事干啥。那时你有病,还不知能好不。现时你的病好了,又当了工人,是人前的人了。可你兰女姐的腰……唉,咋说呢……你就不怕旁人笑话你吗?”
这个,玉成确实没有想过。他只想到兰女对他深似海,恩重如山。他的生活中不能没有兰女姐。
玉成喃喃地说:“不,我不能没有兰女姐……”
“唉,你兰女姐是个难得的好人,可怜她的命太苦……”
玉成一时不知说啥才好,默默无。
嘭!
门被推开了,兰女c出现在门口。玉成和格莲嫂都吃了一慷,有点儿慌乱。兰女朝格莲嫂做了个笑脸,问她有啥事。格莲嫂便把她的来意说了一遍,随后又把她的表妹介绍了一番,还拿出她表妹的照片让兰女看。
兰女把照片看了半天。她的手有点儿抖。她早就预料到有这么一天,也做了思想准备。现在这一天来了,她感到突然,心里好像打翻了五味瓶,几乎有点儿不能白已了。她竭尽全力抑制住白己感的岩浆,勉强把泪水吞进肚里。好半天,她抬起头,冲着玉成一笑:“你同意吗?”
玉成看得出兰女的笑很勉强,也估计到她已经听到了他和格莲嫂的谈话,一时有点儿慌乱,竟糊里糊涂地点了一下头。
为此,他遗恨无穷!
兰女略一迟疑,猛地一咬嘴唇,对格莲嫂说:“大嫂,请你给女方说一声,我们,同意了!”
“不!”玉成大声叫了起来。
兰女转过脸,诧异地问:“你咋了?”
玉成结结巴巴地说:“不……不同意……我不能离开你呀……”
兰女惨然一笑:“你甭说傻话了,我还能守着你一辈子。”
10.九(1)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玉成万万没有想到母亲会突然抛下他离开人世。她老人家是下台阶时跌了一跤,一句话没说,只“哎哟”了一声,就再也叫不应声了……
母亲去了,极大的悲痛打垮了玉成。兰女比他还要伤心。她抱着老人的遗
兰一兰1体,嗓子都哭哑了。
她边哭边数落:“妈呀,你好狠心呀,不给你娃留一句话就走了……往后你娃的心里话给谁去说呀……”
兰女数落有点儿跷蹊,而且不是叫姨,却是叫着妈哭,可玉成却丝毫没有觉察出其中的跷蹊,只当她是伤心得昏了头。
老人人了殓,赵四婶把兰女叫到了一旁。
“四婶……”兰女叫了一声,禁不住的泪水又从红肿的眼眶里涌了出来。
“你不要难过了,人死不能复活了。你妈人不在了,我想给玉成把你俩的事挑明说了。你看咋样?”
兰女抹着泪水,摇了一下头。
“咋,你不愿意玉成?”赵四婶一惊。
兰女又摇了一下头。
“哪是为啥?”
兰女哽咽着说:“我妈刚过世,他很难过,又有病……过些日子再说吧……”
赵四婶一沉吟:“那也好。玉成心胸窄,你要好好劝劝他。”
兰女点了点头。
葬埋了老人,玉成的魂魄也好像随母亲去了。整日不吃不喝,只是痴呆呆地躺在炕上望着土楼板。
他是个独生子,打五岁上离开了父亲,是母亲把他抚养成|人的。多年来,他们母子俩相依为命,有啥好吃的好穿的母亲都是尽着他。可他却没有孝敬过母亲一天,反而还拖累了她,让她老人家吃尽了苦头,受尽了艰难。现在老人家辞世了,而他还被病魔缠着身。往后的日子该怎么过呢?他活着还有啥意思?这个地界上,他还有啥可留恋的呢……
玉成正在胡思乱想,兰女进了屋。她把一碗香气扑鼻的葱花面条递到玉成面前。为了给玉成做顿可口饭,她跑了半个村子才借来了一碗白面。
葬埋了老人,兰女没有再在玉成面前流一滴泪,时常劝玉成想开些,不要太伤心难过了。她十分清楚,只要她挺得住,玉成就能活下去,只要她在,这个家就能存在。
“吃饭吧。”兰女柔声地说。
玉成摇摇头。他已经有一年时间没尝面条的滋味了,那香味儿是十分馋人的。但是,一个想去寻死的人,就是把山珍海味摆到他面前,他怎么能咽下去!
兰女央求玉成似的说:“多少吃点儿吧,你已经一天多没吃啥了。”
玉成只是摇头。
“强挣着吃点儿吧,你有病……”
病!一提起病,玉成恨不能立刻去死。这该死的病已经把母亲拖累死了,他咋能再忍心拖累兰女姐呢!
玉成忽地坐起身,两眼直瞪瞪地看着兰女,半晌,说:“姐,你明日回去吧……”
“回去?”兰女吃了一惊,瞪大了眼睛望着玉成,不解其意。
“你再甭陪我这个活死人受罪了……”
“看你胡说了些啥话!”兰女生气了。
玉成哽咽着说:“我这么活着都不如死了的好……妈叫我活活拖累死了,我咋能再连累你……你走吧……”
“快不要说傻话了。这达就是我的家。你是我唯一的亲人……我咋能离开你……”兰女说着,泣不成声了。
“姐!”玉成再也忍不住了,一头扑在兰女的肩膀上失声痛哭。
兰女抹着眼泪说:“你不要伤心了,吃点儿饭吧。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只要有我在,你就不要怕。”
平平淡淡的话语,却出白肺腑。
“姐……”
玉成在心里责备着白己。他对不起兰女姐。这个世界咋能没有他值得留恋的东西?姐姐的爱,姐姐的关怀,姐姐的温暖,不是永远值得他留恋的吗?
18.十五(2)
玉成连连摇头:“不,不……我,我……你……”他囫囫囵囵说不清个话来。
格莲嫂在一旁说:“兄弟,你兰女姐说得对。她不能守着你一辈子,你得有个家呀。”
兰女又开了腔:“兄弟,你信得过我吗?”
玉成的声音有点儿哽咽:“姐,我要信不过你,还能信得过谁!”
兰女淡淡一笑:“有你这话就好。那这事我就做主了。”她转脸斩钉截铁地对格莲嫂说:“大嫂,这事就这么定了。麻烦你去给女方说一声,就说我们同意。”
“姐……”玉成叫了一声,只觉得鼻子酸,嗓子眼辣。
兰女一笑:“看你,这么大的喜事,你应该高兴才是,你咋是这副模样。”
她说着还笑出了声。
“姐……”玉成扑进了兰女怀里,热泪满面。
兰女笑着,推开玉成:“甭这样,看大嫂笑话你。”
格莲嫂被这个场面感动了,对玉成说:“兄弟,不要忘了你姐的好处啊……”
下午,玉成要回厂于去。他到姐姐屋里向姐姐辞行。
兰女坐在炕沿上,目光呆滞,脸色惨白。
玉成不禁吃了一惊,急忙问:“姐,你咋了?”
半晌,兰女惨白的脸上才挤出了一丝笑纹:“哦,没啥……我心口有点儿疼……”
玉成信以为真了:“我给你请个大夫去。”说着,往外就走。
兰女急忙拦住他:“不要紧的,一点儿小毛病,用不着请大夫。”
“那我下星期天给你带点儿药回来。”玉成知道兰女姐有胃病,那全是因为吃糠咽菜太多的缘故。
19.十六(1)
下个星期天,玉成给兰女带回了健胃药。
一进家门,他不禁大吃一惊,仅仅一星期没见面,兰女好像一下老了十多岁,瘦得使他不敢相认了!
兰女的脸色苍白,额头显出了三道皱纹,眉梢眼角的鱼尾纹也清晰可见,腰越显得佝偻了。更使玉成感到诧异的是,她的眼睛竞有点儿红肿!难道她有啥伤心事?不可能吧,她是个很要强的人,从没见过她轻易掉过泪。玉成百思不得其解,以为她是胃病犯得厉害,急忙拿出药让她吃。
兰女听从了玉成的话,吃了药,下午玉成回厂时,再三关照她要按时吃药。
她强笑着说:“你走吧,我又不是三岁娃娃。”
以往的星期天玉成回家来,兰女都是有说有笑的。可那个星期天她却少寡语。玉成给她说话,她只是“嗯嗯啊啊”地应着,从不搭话,很有点儿魂不守舍。玉成觉着有点儿奇怪,却以为她是身体不好,精神不振,也没太在意。
以后的每个星期天,玉成都要给兰女带药回来。可她的病并不见轻。玉成有点儿心慌了,要带她到县医院去检查,看看到底是什么病。可不管玉成怎么说,兰女就是不去。玉成无奈,要给她请大夫来家看看,她也不让,还直说她没病,让玉成别瞎操心了。玉成知道她的脾气,认定了死理,就是用八头牛去拉,也不回头。玉成没敢强求她。
一个星朔天,格莲嫂对玉成说:“近来你姐的气色不大好,叫你媳妇来看看你姐。大伙儿见见面,高兴高兴,你姐心里宽畅了,也许会好点儿的。”
玉成觉着这话说得在理,便点头同意了。
玉成的对象来家那天,兰女确实很高兴。她不让玉成帮忙,亲手杀了两只鸡,做了一顿很丰盛的饭菜,可她却没有吃一口。玉成和他的对象都要她吃一点儿。她说胃口不好,一看见荤腥就恶心。
下午,玉成和他的对象要离家走了,却不见兰女的影子。玉成来到她屋门口,门闭着,听见里边有哭泣声。
啊,这是怎么回事?
玉成急忙上前推门,门却上着闩。他大声叫了起来:“姐!姐!”
哭声顿时没了。
过了一会儿,门才开了。玉成进了屋,现兰女姐刚刚洗过脸,可两眼还是通红通红的。兰女见玉成直看她,慌忙避开玉成的目光,低下了头。
玉成的心一时变得十分沉重,不明白兰女姐为啥要哭。
“姐,你咋了?”
“不咋。你们该走了吧。”兰女没抬头。
“姐,你是不是身子不舒服?”
“不,我好着呢。”
“那你是咋了?”
“啥也不咋。”
“姐,我看你近来有啥心事瞒着我。”
“看你说的啥话,我有啥心事还能瞒着你。”
玉成久久地凝望着兰女,心里说不出是啥滋味。白母亲去世后,他们俩相依为命。兰女姐是喜欢他的,信任他的,不可能有啥心里话瞒着他。可她为啥要背着他哭呢?她是对他找的对象不满意?不可能,这门亲事是她做主定的。是他啥地方不注意,伤了她的心吗?反躬白省,他没有啥地方对不住姐姐。那么是她想出嫁了?是的,姐姐早就该出嫁了。他已经托格莲嫂等几个好心人给姐姐打听合适的人家,这个姐姐也是知道的。哪究竟是为啥呢?玉成百思不得其解。
“姐,咱妈殁了,你就是我唯一的亲人,有啥心里话,你就跟我说吧。”玉成诚恳地说。
“你不要多心了,我啥都好着呢。”兰女抬起头,望着玉成笑了笑。
玉成就是再傻,也看得出她的笑是强装的,里边包藏着悲伤相难的苦衷。
谜,一个玉成无法解开的谜!
11.十(1)
生活揭开了新的一页。
兰女和王成相依为命。换药,是他们的主要生活内容。没有欢声笑语,纱布条成了他们的纽带,加深了玉成对兰女永不能忘怀的感。
在这个世界上,善良的人总是很多的,格莲嫂就是其中一个。她并没有因为玉成妈曾经把她赶出家门而气恨老人。玉成妈过世后,她一直帮着兰女和玉成料理家务,给玉成说宽心话。玉成和兰女都十分感激她。
一天中午,兰女出门洗衣服去了。格莲嫂来,随手拿起玉成的破褂子缝起来,嘴却没闲:“你兰女姐呢?”
“洗衣裳去了。”
“兄弟,咱大妈殁了,你姐弟俩这么过不咋方便,干脆过在一达算了。”
“过在一达?”这是啥话?玉成不明白,他们姐弟俩不是在一达过着吗?
玉成大惑不解地看着格莲嫂。
格莲嫂笑着说:“你真个没看出?你姐对你有那个意思!”
“啥意思?”玉成更加糊涂了。
“你真是个木头!一一给你挑明说吧,你姐弟俩干脆结为夫妻吧。”
玉成几乎要跳起来了:“你胡说些啥?她是我姐呀!天底下有姐弟结夫妻的吗?你没老咋就糊涂了!”他真想扇格莲嫂一个嘴巴子。
格莲嫂收了话,一本正经地说:“她是咋嘛个姐?他是你姨的女子一一表姐!
天底下有没有表姐弟结亲的?你说呀!”
玉成已经完全把兰女当成了他的亲姐姐,经格莲嫂这么一说,他才醒悟过来。
“你说话呀,到底愿不愿意?”
玉成不知如何回答才好。他没有思想准备。他从没想过这个问题,需要认真考虑考虑。
他想起了格莲嫂以前跟他提到的这件事,顿时感到十分内疚,惭愧。他以前怎么能那样想呢?真个是糊涂呵!兰女姐的罗锅腰是不美,可她一颗心却是金子做的!没有地,就没有刘玉成!假如她真的能和他结为夫妻,那该有多好哇……
玉成想到这里,只觉得一阵心跳,面红耳热。
格莲嫂见玉成不吭声,以为他不愿意:“咋,你嫌她是个罗锅腰?兄弟,你现时不能和别人比,有病。听我劝吧,将就将就算了。”
玉成本来都动心了,可听格莲嫂这么一说,心里顿时一酸,十分生气。
“将就将就算了”,这是啥话?好像他们两人一个身有残疾,一个有病,结合在一起是理所当然的。格莲嫂,你咋这样糊涂!
其实也难怪格莲嫂,村里人几乎都这么看。玉成当初不也是瞧不起兰女吗?
玉成突然感到一种不可名状的悲哀。人们往往只注重一个人的外表,而忽视了他的内心世界。这种偏见是可怕的,也是可悲的。
玉成认为他的兰女姐是世界上最美的女子,他是配不上她的。他的腿不知是否还能保住,他不能坑了亲爱的姐姐。
几天后,赵四婶又来劝说玉成。
“玉成,你看兰女咋样?”
“我姐是世上第一个好人。”
“让她给你做媳妇吧。”
“这……”
“你不愿意?瓜娃,听四婶的话,你是个病身子,心甭往高处想了…..”
赵四婶怎么也这样想?可叹,可悲!
“四婶,不是这话……我是……”
“你想咋?”
“我这腿不知能不能保住,万一要保不住,不是害了她一辈子?她是个菩萨一样的好人,我配不上她。她应该找一个和她一样的好人一起过日子。”
“你这是真心话?”
“四婶,我还能给你说假话!”
“你说的也是……”
赵四婶嘴唇动了几动,欲又止。“菩萨保佑你姐弟俩……”
20.十七(1)
不觉到了年底,兰女开始张罗玉成喜事。***
兰女拿出玉成让她存起来的全部工资,买了立柜、箱子、桌子、椅子、被子、床单、毛毯、衣服……又请人把新房里里外外拾掇了一番,再后又请人来杀圈里的肥猪。
玉成看着穿着打满补丁,心神交瘁的姐姐,心里实在过意不去。
“姐,咱家的客不多,也不富裕,还是简单点儿办吧。”
兰女却说:“人家都体体面面的,咱咋能马虎。我要对得起黄泉下的妈妈。”
“姐,你看你瘦成啥了……省点儿钱,给你补补身子。”
“我身子好着呢。”
“姐……”
“你要还认我是你姐,这事我就得做主。”
玉成犟不过兰女,只好随她的便。兰女杀了猪,订好了厨子和乐工。
正月初二的夜晚,两盏一百支光的灯泡把玉成家的院子照得通亮,明日是玉成结婚喜日。厨师和来帮忙的亲友们忙得不亦乐乎。兰女i出出进进,取这拿那,跑了个马不停蹄。
子夜时分,该忙的活都忙完了,大伙儿都去休息。兰女来玉成的屋里。
“姐,你坐。”玉成把椅子放到兰女身后,又倒了一杯水。
这些日子,姐姐为了他的婚事操碎了心,他对姐姐的感激之是难以表的。兰女没有坐,也没有接茶杯,她似乎没有听见玉成的话。只是痴呆呆地看着玉成,那目光充满着疼爱、依恋,还有痛苦。
“姐……”玉成看出了兰女的反常神。
“哦,你睡吧,时间不早了。”兰女白觉失态了,转身就走。
“姐!”
兰女停住了脚,回头又恋恋不舍地看了玉成一眼,扭头走了。
“姐!”玉成追出门外。他分明看见姐姐眼里闪动着汨光。
兰女没有应声,也没有回头,径直回到了自己的屋子,紧接着灯灭了。
玉成在窗外呆立了很久,心里感到有说不i出的难受。他看出兰女今晚的举动十分反常,但却一点儿也弄不清原因。
天亮了,迎亲的唢呐吹响了。
玉成换上新衣,却不见兰女!
“二叔,你看见我姐了吗?”
12.十一(1)
时光如流水,不觉到了一九六三年,况明显好转起来。***
俗话说:“富不离书,穷不离猪。”兰女不光养猪,还养羊,鸡屁股是银行,不仅改善了玉成的伙食,还有了积蓄。她说积攒点儿钱,打听着名医好为玉成治病。
真个是幸运,名医还真的叫兰女打听到了!
一天中午,兰女乐颠颠地跑进屋对玉成说:“李家三叔的二小子从丰镇回来了,他说丰镇有个老中医手段很高,能治你这号病。”
“真个?”玉成忽地坐起身,喜形于色。
“真个。听说已经治好十多个和你一样的病人!”
“可……”玉成的脸上又布满了愁云。
丰镇离他们这里有百十里地,又是土道,他怎么能走?他走一步路都离不开拐杖!去请人家大夫吧,谁去请呢,人家大夫医术那么高明,愿意出远门吗?一个好消息倒让玉成愁眉不展,心里熬煎。
兰女看穿了他的心思,说:“你甭愁,明日个我用架子车拉你去。”
“这咋能行!”玉成连连摇头。
兰女的腿虽然没有毛病,可那腰……唉!走路也艰难得很,看着让人心里实在难受,咋能用架子车拉人!再说,玉成咋能忍心让她拉!
第二天,鸡刚叫头遍,兰女就下了炕。她麻利地做好早饭,喊玉成起来。
“姐,这么早,叫我干啥?”玉成睡得迷迷糊糊,揉着眼睛。
“咱们到丰镇去。”
“啥,去丰镇?”玉成没了睡意。
“嗯。饭我做好了,吃了咱就动身。”
“不,我不去!你那腰……”
“我拉得动你。”
“不不……”
“甭犟了。”
“不,我不去……”
“听话!”兰女口气严厉起来。她从没这样对待过玉成。
“姐……”玉成的热泪溢满了眼眶。他知道兰女姐的脾气,比他还犟,打定的主意,任谁也改变不了。
架子车的车轮在高低不平的土道上滚动着,兰女双手握着车把,肩上套着纤绳,很吃力地迈着步子,头上渗出了细密密的汗珠,一绺被风吹散的长贴在额上。她那罗锅腰越她弓了,让人看着于心不忍。
一架长坡ii现在车轮下,玉成在车厢再也坐不住了。
“姐,停下!”玉成的声音有点儿涩,眼里泪花花的。
兰女停下了车,回头抹了一把脸上的汗水。玉成拿起放在车厢的拐杖,挣扎着要下车。
兰女急忙问:“你要干啥?”
“姐,让我走吧……”
“你快坐好。”兰女抢下玉成手中的拐杖,佯装生气,“我能拉上去。”
兰女一猫腰,头快要挨上地皮了。车轮滚动了……
“姐,你停下……”
“你坐好。”
车轮缓慢地往坡上滚动着。兰女不时地回头问:“颠不颠?”
“不,不颠,一点儿也不颠……”玉成哽咽着,热泪潸潸而下……
傍晚,他们终于到了丰镇。
几经打听,他们到了老中医的门前。刚一进老中医家门,兰女就一头栽倒在地上。玉成一惊,慌忙从车厢滚了下来,抱住兰女哭喊起来:“姐!姐……”
老中医一家人被哭喊声惊动了,慌忙奔出屋门,颇有几分仙风道骨的老中医一见此景,急忙招呼家里人把兰女抱到他的屋里。
老大夫翻开兰女的眼皮看了看,又把了一会儿脉,对眼泪汪汪拄着拐杖站在一旁的玉成说:“别害怕,你姐是劳累过度,一会儿就会好的。”
果然时辰不大,兰女醒了过来。
“姐!”玉成泪如泉涌。兰女是为了他才累成这个样子的呀!
兰女看了看玉成,目光落在了老大夫身上。
“闺女,你觉着咋样?”老大夫问。
兰女的嘴唇颤动着:“求求您老人家,千万治好我兄弟的病……”
听了这句话,玉成百感交集,眼泪像河水决了堤。他在心里喊:“姐姐啊,你成了这般模样,还惦记的是你兄弟的病!兄弟对不住你呀!”
老大夫的眼圈也红丁,声音有点儿颤地说:“闺女,你放心,我一定尽力!”
21.十八(1)
“大哥,你看见我姐了吗?”
院子里人来人往,热闹非常,玉成逢人就问,众人都说不曾看见。***他心中隐约感到事不妙,又跑进兰女的屋子。
屋里空荡荡的,被子叠得整整齐齐,昨晚根本就没有拉开过。玉成慌得不知所措,对着空荡荡的屋子大声喊叫起来:“姐!姐!”
没人应声。
忽然,玉成现放在柜盖上的木梳匣子下面压着一张字条,急忙捡起。
玉成:队(对)不主(住)你,走四(时)没给你说一声。咱妈一(以)前给了我一个东西,现在还给你,在木书(梳)下(匣)里方(放)着。
祝你们心(幸)福。
玉成急忙打开木梳匣,只见里边有个红绸小包,打开一看,一下惊呆了,是母亲的金戒指!
玉成知道这戒指是外婆陪给母亲的嫁妆。在一天喝三顿菜汤的困难日子里,母亲也没舍得拿它换粮吃,说是给儿子定亲时,要用它做聘礼。可它怎么到了兰女手中?
玉成双手捧着戒指,越想越觉着不对劲儿。终于,他有点儿明白了。
“兰女……姐……”他疯似的跑出屋门,喊叫着。
院里的人都吃了一惊:“玉成,你姐咋了?”
“我姐她……”玉成失声痛哭起来。
亲友们围住玉成,纷纷询问是咋回事。玉成哽咽得说不出话来。好半天,大伙儿才弄清了是咋回事。
众人叹息不已。
赵四婶抹着眼泪,劝慰玉成:“大軎的日子,你不要哭了。这事都怨我……
你兰女姐当初是逃荒出来的,是我出的主意让你妈收留她的,想让她给你做媳妇……起初你不愿意……你妈死后,我想给你挑明说,兰女不让,说是你妈刚去世,怕你心里不好受……后来你病好,我觉着她和你不般配,再没提起这话……
没想到这闺女性子这么烈……”
“四婶,你好糊涂呵……”玉成号了一声,朝村外跑去……
原载2005年《人民文学》第三期增刊
13.十二(1)
玉成的病势沉重,老大夫要他住下来观察观察病。***
“您老人家看我兄弟这病……”两天过后,兰女迫不及待,忧心忡忡地问老大夫。她一双大眼可怜巴巴地望着老大夫。
老大夫微微一笑:“闺女,不要害怕,你兄弟这病是个麻缠病,可还没有到不可治的地步。不过,要让你多受些累。早晚两遍汤药不能少。还要用药水熏洗
兰一兰1伤口,然后再上药……你随我来,看我是咋样上药的。”
老大夫一边给玉成的伤口上药,一边给兰女说着注意事项。兰女用心记住。
从第三天起,兰女开始学着给玉成的伤口上药。早晚煎汤药,夜晚熬药水熏洗伤口,再给伤口上药。仅仅几天,她人瘦了一圈,腰显得更圈了。
一星期过后,玉成的病伤有了起色。老大夫说可以回家疗养了。临行时,兰女从贴身衣袋拿出一个包裹了好几层的小布包,打开,是一沓人民币。揉皱的也有,毛票也有,但捋得整整齐齐。这是她的全部积蓄,五十二元。
“老人家,这点儿钱不知够不够您的医药费?这是我的一点儿心意,请您不要嫌少,千万收下。”兰女双手把钱捧到老中医面前。
老大夫急忙把钱挡了回去:“我行医不是为了钱。闺女,不瞒你说,我活了这把年纪,头一回遇见你这么个好心肠的娃娃,我愿意帮你一把。你兄弟的身体需要好营养,这些钱你拿回去给他买点儿补品吧。另外,我这里还有点儿祖传的丹药,治你兄弟的病有特效。你把它带上吧。”老大夫拿出一个小药包,给了兰女。
兰女双手接过药包,“咕咚”一声,双膝跪倒在地,磕了一个头:“我姐弟俩谢谢老人家……”
“不要这样,快起来,快起来。”老大夫搀扶起兰女,回头感慨地对玉成说:“娃呀,依遇了个天下难寻的好姐姐。腿好了可不能忘了你姐姐的恩。”
玉成含着热泪,频频点头……
回到家,兰女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杀了几只老母鸡,再后又杀了圈里的那头壳郎猪。她自己连一口汤也没舍得喝,全让玉成吃。
玉成于心不忍,好多次含着泪说:“姐,你也吃点儿吧。”
兰女笑着说:“我没病没灾的,吃那干啥。你快吃吧。”
“你不吃,我也不吃!”
“快甭犟了。老大夫说是营养好了,你的病好得就快。你的病好了,比我吃啥都香。听话,快吃吧。”
玉成还能说啥呢,含着热泪喝下了鸡汤……
1.后记(1)
走上文路,是我无奈的选择。
当厄运突然降临的时候,生命被可怕的黑暗和绝望吞噬着,几乎所有罹难者的精神都濒临崩溃的边缘。已故著名残疾人作家史铁生说过:在科学的迷茫之外,在命运的混沌之点,人唯有乞求自己的精神。为了从精神上拯救自己,我选择了文学。
文学现在已经完全边缘化了,也有人说过,文学不再神圣。但我以为文学是一盏永不熄灭的神灯,是我生命的阳光、雨露,她让我倍受创伤的心灵得到了滋养、慰藉和安抚,并从中汲取了力量、勇气和信心。
收入这部集子里的中短篇,都是近几年表在各种刊物上的,或收入各种选本的作品,孰好孰歹,读者读到这里,一定心中有数了,作者如果还要喋喋不休地去说什么,就嫌哆唆了,但有几句话还得必须说。一是,我感恩文学。文学使我活得有自信,有尊严;同时,也让我的生命有了意义和价值。二是,我感谢所有关注和关爱我的朋友们。有了朋友们的关注和关爱,在前行的路上,我就有了信心和力量,也会走得更远。再者,多年来陕西省作家协会的领导给予了我极大的关怀、帮助和支持,在此谨表衷心感谢!
这部集子的出版得到了朱西京先生的鼎力支持,再次表示谢忱!
二〇一二年三月五日于杨陵家乐园
14.十三(1)
奇迹出现了,三月后,玉成病痊愈了!
玉成和兰女欣喜若狂。玉成一天到晚秦腔乱弹不离口。兰女整天笑眯眯的,罗锅腰似乎也直了许多。
初夏的一天中午,兰女坐在院子缝补衣裳,玉成一蹦三跳地跑回家来:“姐,大喜事!”
兰女停下了手中的活,笑着问:“啥喜事?这么高兴的。”
“县机修厂招收工人,队里决定让我去。”
“真个?”
“真个!你看,这是招工表。”玉成把招工表递到兰女的面前。
兰女没有接,目光霎时变得呆滞起来,脸色苍白。
兰女的神变化当然没逃出玉成的眼睛,他急忙问:“姐,你咋了?”
“我……头有点儿晕……”
玉成信以为真了:“厉害吗?我给你叫大夫去!”他说着,拔腿要走。
兰女急忙阻拦:“不,过一会儿就会好的……”
“那你在炕上躺一会儿吧。”
“嗯……”
玉成把兰女搀进了屋……
再后几天,兰女一直愁眉不展,精神不振。玉成以为她身子不舒坦,心中又溢满了喜悦,并不在意这事。
几天后,玉成要去县机修厂报到,兰女一直把他送得很远很远。
天空碧蓝,万里无云,几只小鸟在自由地飞翔,玉成的心像小鸟一样,早已飞出了心窝。从今日起,生活向他展现出了新的一页。
大路两边秀齐穗的麦子一望无垠,阵阵轻风吹来,麦浪滚动,宛如大海起伏的波涛。几块全黄的油菜田夹杂在麦浪中间,就像绿海中的金子滩。远( 女俘(全本) http://www.xlawen.org/kan/23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