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7 部分阅读
啥心里话就跟我说……听话,不要哭……”母亲说着,竟然也哭了。
玉成的鼻子也酸酸的。反躬白省,他责怪起了自己。表姐大老远的来投亲,他不该那样冷淡人家。是的,表姐的模样不好看,可她愿意长个罗锅腰吗?将心比心,白己喜欢得这个麻缠病吗?人都是有自尊的,越是有残疾的人,自尊心越强。她好歹是自己的表姐,自己应该以礼相待才是。
12.十一(1)
时光如流水,不觉到了一九六三年,况明显好转起来。***
俗话说:“富不离书,穷不离猪。”兰女不光养猪,还养羊,鸡屁股是银行,不仅改善了玉成的伙食,还有了积蓄。她说积攒点儿钱,打听着名医好为玉成治病。
真个是幸运,名医还真的叫兰女打听到了!
一天中午,兰女乐颠颠地跑进屋对玉成说:“李家三叔的二小子从丰镇回来了,他说丰镇有个老中医手段很高,能治你这号病。”
“真个?”玉成忽地坐起身,喜形于色。
“真个。听说已经治好十多个和你一样的病人!”
“可……”玉成的脸上又布满了愁云。
丰镇离他们这里有百十里地,又是土道,他怎么能走?他走一步路都离不开拐杖!去请人家大夫吧,谁去请呢,人家大夫医术那么高明,愿意出远门吗?一个好消息倒让玉成愁眉不展,心里熬煎。
兰女看穿了他的心思,说:“你甭愁,明日个我用架子车拉你去。”
“这咋能行!”玉成连连摇头。
兰女的腿虽然没有毛病,可那腰……唉!走路也艰难得很,看着让人心里实在难受,咋能用架子车拉人!再说,玉成咋能忍心让她拉!
第二天,鸡刚叫头遍,兰女就下了炕。她麻利地做好早饭,喊玉成起来。
“姐,这么早,叫我干啥?”玉成睡得迷迷糊糊,揉着眼睛。
“咱们到丰镇去。”
“啥,去丰镇?”玉成没了睡意。
“嗯。饭我做好了,吃了咱就动身。”
“不,我不去!你那腰……”
“我拉得动你。”
“不不……”
“甭犟了。”
“不,我不去……”
“听话!”兰女口气严厉起来。她从没这样对待过玉成。
“姐……”玉成的热泪溢满了眼眶。他知道兰女姐的脾气,比他还犟,打定的主意,任谁也改变不了。
架子车的车轮在高低不平的土道上滚动着,兰女双手握着车把,肩上套着纤绳,很吃力地迈着步子,头上渗出了细密密的汗珠,一绺被风吹散的长贴在额上。她那罗锅腰越她弓了,让人看着于心不忍。
一架长坡ii现在车轮下,玉成在车厢再也坐不住了。
“姐,停下!”玉成的声音有点儿涩,眼里泪花花的。
兰女停下了车,回头抹了一把脸上的汗水。玉成拿起放在车厢的拐杖,挣扎着要下车。
兰女急忙问:“你要干啥?”
“姐,让我走吧……”
“你快坐好。”兰女抢下玉成手中的拐杖,佯装生气,“我能拉上去。”
兰女一猫腰,头快要挨上地皮了。车轮滚动了……
“姐,你停下……”
“你坐好。”
车轮缓慢地往坡上滚动着。兰女不时地回头问:“颠不颠?”
“不,不颠,一点儿也不颠……”玉成哽咽着,热泪潸潸而下……
傍晚,他们终于到了丰镇。
几经打听,他们到了老中医的门前。刚一进老中医家门,兰女就一头栽倒在地上。玉成一惊,慌忙从车厢滚了下来,抱住兰女哭喊起来:“姐!姐……”
老中医一家人被哭喊声惊动了,慌忙奔出屋门,颇有几分仙风道骨的老中医一见此景,急忙招呼家里人把兰女抱到他的屋里。
老大夫翻开兰女的眼皮看了看,又把了一会儿脉,对眼泪汪汪拄着拐杖站在一旁的玉成说:“别害怕,你姐是劳累过度,一会儿就会好的。”
果然时辰不大,兰女醒了过来。
“姐!”玉成泪如泉涌。兰女是为了他才累成这个样子的呀!
兰女看了看玉成,目光落在了老大夫身上。
“闺女,你觉着咋样?”老大夫问。
兰女的嘴唇颤动着:“求求您老人家,千万治好我兄弟的病……”
听了这句话,玉成百感交集,眼泪像河水决了堤。他在心里喊:“姐姐啊,你成了这般模样,还惦记的是你兄弟的病!兄弟对不住你呀!”
老大夫的眼圈也红丁,声音有点儿颤地说:“闺女,你放心,我一定尽力!”
4.四(1)
玉成有个堂嫂,名叫格莲。
格莲嫂三十来岁,人长得小巧精干。她常来玉成家串门,帮玉成妈磨面挑水。
她这人有个毛病,就是好管个闲事。婆媳反目、叔嫂顶牛,她是最热心的调解人。就连小两口拌嘴这样的私房事,她都要从中插一杠子。可她并不讨人嫌。
她手脚勤快、心肠热,谁的忙都肯帮,在村里极有人缘。说媒牵线当红娘,是格莲嫂最热衷的事业。村里好多对小夫妻都是她成全的。
一天中午,格莲嫂笑嘻嘻地进了玉成的家门。玉成妈和兰女都不在家,屋里只有玉成。
格莲嫂坐在板凳上,“兹啦一兹啦一”纳着鞋底。她有一个许多妇女望尘莫及的优点,磨嘴皮子不误手中活儿。
“兄弟,想要媳妇吗?我给你介绍一个。”
玉成以为她开玩笑,嘿嘿一笑。
“你甭以为我和你说耍话,当真!”
“我立马就要呢。”玉成却还当做玩笑话。
“你看兰女咋样?”
玉成一愣,竞没听明白格莲嫂的话。
“我看,你俩倒挺般配的。咱大妈的年纪大了,照顾不了你了,让兰女照顾你吧。”
玉成听明白了,苍白的脸一下涨得血红。他并不是害羞不好意思,而是觉得自己的人格受到了侮辱。
格莲嫂真是太混账!给他找个罗锅腰的对象,他愿意吗?她把玉成看成啥人了,咋能说出这样的话!
“你胡说些啥话!”玉成生了气。
格莲嫂却不来气:“兄弟,你现时有病……”
“我有病咋了!”玉成的脸色都青了。格莲嫂怎么能下眼观他!格莲嫂见
兰一兰1玉成动了肝火,知道他的犟脾气犯了,便赔着笑脸说:“兄弟,不要上火,我是跟你说着耍的。”
有这么闹着耍的吗?格莲嫂真个是….作为兄弟,玉成愿意尊重兰女姐,当然也同她,可怜她。但是,要玉成和她结为终身伴侣,这咋能行!玉成的腿还没有截掉!就是截掉了腿,他还得好好考虑一下这个问题。
可真正值得同、可怜的不是兰女,而是玉成。
三年困难时期粮食极缺,一个包谷棒棒卖到了两元钱,干白菜帮子成了高级营养品。
关中平原白古到今是米粮川,从不缺吃的。可那一年家家没啥吃,户户喝稀汤。其实遭灾的前几年收成都是很不错的,大伙儿或多或少都储存了些粮食。可硬是让“大炼钢铁”、“办大食堂”把那点儿储存给折腾光了。这会儿遇上了连年白然灾害,不饿肚子倒是见了鬼!
人常说:“天灾**”。天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天折腾,人可以挪地方谋生;人折腾,人能往哪达跑!正所谓:天作孽,犹可恕;人作孽,不可活。
玉成家的光景原本是很不错的。一个棒小伙儿只养活一个老太婆日子能不好过吗?一九五六年那阵政策对路,加上老天肯帮忙,玉成积攒了些粮和钱。可到了一九六二年已经折腾的精打光了。大炼钢铁时连锅铲都被搜寻去炼了钢铁。办大食堂时他只当是离其产主义不远了,把余粮也粜了。到头来天时变了,大食堂散了伙,玉成置办灶具花了些钱,不久又得了个麻缠病,又花了一河滩钱,还没治好病,日子过得要多艰难有多艰难。每顿饭只能在野菜汤里像放调料一样撒一把玉米皮做的炒面。就这,玉成妈还尽着儿子吃,她只喝点儿野菜汤压压饥。
为了度饥荒,村里一些有积蓄的人家,拿着衣物银钱进终南山去换粮食。山里地广人稀收成也好,粮食还是比较宽裕的。玉成知道母亲的箱子底下压着一个金戒指,那是外婆陪给母亲的嫁妆。在最困难的日子里,老人家都舍不得拿它换粮食吃,说是给儿子定亲时要用它做聘礼。老人家一直放心不下儿子的媳妇,常在儿子跟前念叨。
玉成理解母亲的心,可心里烦,一听母亲念叨这事,就禁不住起火来:“妈,你少唠叨几句好不好,让我清静清静!”他知道自己腿伤的严重性,朝不保夕,心里很不好受。
13.十二(1)
玉成的病势沉重,老大夫要他住下来观察观察病。***
“您老人家看我兄弟这病……”两天过后,兰女迫不及待,忧心忡忡地问老大夫。她一双大眼可怜巴巴地望着老大夫。
老大夫微微一笑:“闺女,不要害怕,你兄弟这病是个麻缠病,可还没有到不可治的地步。不过,要让你多受些累。早晚两遍汤药不能少。还要用药水熏洗
兰一兰1伤口,然后再上药……你随我来,看我是咋样上药的。”
老大夫一边给玉成的伤口上药,一边给兰女说着注意事项。兰女用心记住。
从第三天起,兰女开始学着给玉成的伤口上药。早晚煎汤药,夜晚熬药水熏洗伤口,再给伤口上药。仅仅几天,她人瘦了一圈,腰显得更圈了。
一星期过后,玉成的病伤有了起色。老大夫说可以回家疗养了。临行时,兰女从贴身衣袋拿出一个包裹了好几层的小布包,打开,是一沓人民币。揉皱的也有,毛票也有,但捋得整整齐齐。这是她的全部积蓄,五十二元。
“老人家,这点儿钱不知够不够您的医药费?这是我的一点儿心意,请您不要嫌少,千万收下。”兰女双手把钱捧到老中医面前。
老大夫急忙把钱挡了回去:“我行医不是为了钱。闺女,不瞒你说,我活了这把年纪,头一回遇见你这么个好心肠的娃娃,我愿意帮你一把。你兄弟的身体需要好营养,这些钱你拿回去给他买点儿补品吧。另外,我这里还有点儿祖传的丹药,治你兄弟的病有特效。你把它带上吧。”老大夫拿出一个小药包,给了兰女。
兰女双手接过药包,“咕咚”一声,双膝跪倒在地,磕了一个头:“我姐弟俩谢谢老人家……”
“不要这样,快起来,快起来。”老大夫搀扶起兰女,回头感慨地对玉成说:“娃呀,依遇了个天下难寻的好姐姐。腿好了可不能忘了你姐姐的恩。”
玉成含着热泪,频频点头……
回到家,兰女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杀了几只老母鸡,再后又杀了圈里的那头壳郎猪。她自己连一口汤也没舍得喝,全让玉成吃。
玉成于心不忍,好多次含着泪说:“姐,你也吃点儿吧。”
兰女笑着说:“我没病没灾的,吃那干啥。你快吃吧。”
“你不吃,我也不吃!”
“快甭犟了。老大夫说是营养好了,你的病好得就快。你的病好了,比我吃啥都香。听话,快吃吧。”
玉成还能说啥呢,含着热泪喝下了鸡汤……
5.四(2)
每逢玉成火时,母亲就一声不吭了,背着儿子偷抹眼泪,老人家知道儿子心里不好受,但也知道人不可能万寿无疆。她怕她有一天起不来了,谁来照管儿子?另外,她更怕刘家断了香火。
唉,可怜天下父母心!
一天晚上,玉成妈从箱子里拿出一个红绸小包,递给兰女:“兰女,你把它收着。”
兰女不知里边包着啥东西,不解地望着老人。
“是个金戒指。我出嫁时,玉成他外婆陪给我。”
兰女红了脸:“不不,我不要……”她把红绸小包还给老人。
“咋,你不愿意?”玉成妈变颜失色。
兰女轻轻摇了一下头,她看得出玉成母子俩都是好人。可她也看得出,玉成不喜欢她,只是可怜同她。本来她不想在玉成家待下去,想去另谋生路。但是,玉成妈却像亲闺女一样待她,使她很感激。她白己已经是泡在黄连汤中的人,却看见别人的难处就于心不忍。老人家守着一个病儿子,苦极了。她很想为老人分担痛苦,哪怕一点点。她要走了,老人说不定有多难过呢!就这样,她才留下来。然而,老人现在要把这定之物给她,她怎么能收下!坦白地说,她有点儿喜欢玉成,可人家不喜欢她,也是枉然呵!
“那你为啥不收?”
“……”她垂下目光,不敢看老人那可怜巴巴的目光。
她心里十分痛苦,一肚予难的苦衷能对老人讲吗?不,她羞于说出,口。
“闺女,说啥你也得收下……看在我的老脸上……”老人声音哽咽,泪水从皱纹堆垒的脸上滚落下来。
她的心软了:“您老人家不要难过……我,我收下……”
她双手接过红绸小包。
6.五(1)
兰女来了,凭空添了一张嘴。嘴多了,少得可怜的粮食不得不省着吃。
玉成看着日渐见底的面缸,心中十分熬煎。不知为啥,母亲的精神却比先前
兰一兰1好多了,虽说也为缺吃少穿熬煎,可核桃皮似的脸庞上不时地挂着笑,身子骨似乎也硬朗了许多。玉成真有点儿莫名其妙。
村后的大坡有片树林,这真是片救命林子。春天有香椿芽、榆钱、洋槐花可以充饥,夏秋两季有野果子可以填肚子,冬天有树皮煮着吃,村里总算没有饿死人。
兰女没有来玉成家之前,玉成妈每日去树林采榆钱、采野果。六十多岁的老人本来就行走艰难,加上腹中无食,爬坡穿林地寻觅野菜野果怎么能受得了!每次回来,老人家的头都散乱着,手和膝盖处染成草绿色。
玉成完全想象得i出,母亲是怎样手脚并用在坡林中爬行的。他恨白己呵,恨自己不死!恨白己不能奉养老母,反而还要老母养活自己!老母早已到了该儿子养活的年龄,可他……唉!他心里好疼呵!
兰女来玉成家后,干的第一件事就是接过老人家手中的菜笼子。她完全看得出来,收留她的这家人日子过得十分艰难,就像一盏快要熬干油的灯,苦苦挣扎着。她是个要强的女子,寄人篱下,却不愿成为别人的负担、累赘,更不愿讨人嫌。她要尽自己所能,为这家人分忧解难。
天刚蒙蒙亮,树林在小鸟的呜叫中苏醒。
兰女挎着笼子,佝偻着腰,艰难地在坡林中穿行着,边走边搜寻着可以充饥的东西。晨露打湿了她的衣服,树杖挂散了她的头。
穿过杂乱的树木,她看见一个坡坎上有棵歪脖子榆树,成串的榆钱挂满了枝头,黄得耀眼,诱人食欲。
她急忙奔了过去,手脚并用爬上坡坎。她踮起脚尖,勉强抓住一个树枝,捋了一把榆钱塞进嘴里,大口嚼着,绿色的汁液从嘴角流了出来。昨晚的一碗菜汤怎么能把肚子支持到今日早晨!
时辰不大,捋满了笼子。她一松手,树枝猛地一弹,一个枝权打在她的脸上。她“哎哟”叫了一声跌倒在地,骨碌一下滚下坡坎,幸好被一棵大树挡住了。一股鲜血从她的额角流了下来,染红了小草……
早饭熟了。兰女拿起勺子盛满了两大碗野菜,锅里只剩下了少许的野菜和半锅绿菜汤。她从面缸抓了一把炒面分别撒进两个碗里,用筷子仔细搅了搅,端进屋去。那是给玉成母子俩的早饭。
她回到厨房,站在锅台跟前,用筷子打捞着锅里的野菜,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榆钱提供的能量早就消耗完了。
三五筷头野菜就光了。她不甘心,用筷子在汤里打捞着,寻觅着。
“兰女”,身后有人叫她。
兰女回头一看,是玉成妈。老人家把她那碗野菜递到兰女面前:“你快吃吧。”
兰女急忙说:“您老吃吧,我吃饱了。”说着,响亮地打了个饱嗝。
“你再不要瞒我了,你看你都饿成了啥样……”老人在兰女看起来似乎胖乎乎的手背上按了一下,一个深坑,好半天都不能复原。
兰女得了浮肿病!
“都怪我不好,让你受委屈了……”老人轻轻摸着兰女额角被树枝划破的伤痕,泪水从深眼窝滚落出来。
“妈,”兰女很动感地叫了一声,泪水也涌出了眼眶,“您快不要这么说了……”
“你吃吧,我没几天活头了,这个家全靠你了……”
“不,还是您吃吧。我年轻,能挺得住……”
母女俩四只手推让着一碗野菜……
艰辛的生活像龟裂的旱田,爱的溪流却滋润着这块旱田。
14.十三(1)
奇迹出现了,三月后,玉成病痊愈了!
玉成和兰女欣喜若狂。玉成一天到晚秦腔乱弹不离口。兰女整天笑眯眯的,罗锅腰似乎也直了许多。
初夏的一天中午,兰女坐在院子缝补衣裳,玉成一蹦三跳地跑回家来:“姐,大喜事!”
兰女停下了手中的活,笑着问:“啥喜事?这么高兴的。”
“县机修厂招收工人,队里决定让我去。”
“真个?”
“真个!你看,这是招工表。”玉成把招工表递到兰女的面前。
兰女没有接,目光霎时变得呆滞起来,脸色苍白。
兰女的神变化当然没逃出玉成的眼睛,他急忙问:“姐,你咋了?”
“我……头有点儿晕……”
玉成信以为真了:“厉害吗?我给你叫大夫去!”他说着,拔腿要走。
兰女急忙阻拦:“不,过一会儿就会好的……”
“那你在炕上躺一会儿吧。”
“嗯……”
玉成把兰女搀进了屋……
再后几天,兰女一直愁眉不展,精神不振。玉成以为她身子不舒坦,心中又溢满了喜悦,并不在意这事。
几天后,玉成要去县机修厂报到,兰女一直把他送得很远很远。
天空碧蓝,万里无云,几只小鸟在自由地飞翔,玉成的心像小鸟一样,早已飞出了心窝。从今日起,生活向他展现出了新的一页。
大路两边秀齐穗的麦子一望无垠,阵阵轻风吹来,麦浪滚动,宛如大海起伏的波涛。几块全黄的油菜田夹杂在麦浪中间,就像绿海中的金子滩。远处,渭河像一条白色玉带蜿蜒东去。
再远处,终南山连绵起伏。身边,林立在大路两旁的白杨树笔直挺拔,树叶在阳光的照耀下,像用油纸刻镂出来的一样闪闪光。眼前,红的、黄的、蓝
兰一兰1的、紫的野花开满了路边,蜜蜂、彩蝶乱舞……
家乡竟是这样的秀丽可爱!玉成以前怎么没有现呢?此时此刻,他心中油然升起一股从没有过的依恋之。
送客千里,总有一别。玉成让兰女回去,兰女不肯。玉成再三劝阻,兰女才住了脚。平日少寡语的兰女今日变得十分哕唆,不住地给玉成叮咛:“到了厂子,好好工作,要听师傅的话……你的病伤刚好,一定要注意身体,吃好点儿,不要舍不得花钱……家里不要操心……”好像玉成是个还没长大的娃娃。
一千多个日日夜夜的共同生活,使兰女的心完全贴在了玉成的身上。她完全看得t出玉成对她的一片真心。她多么希望玉成不要把她当姐姐看。玉成每喊她一声“姐”,她的心都要颤动一下。她多少次都想把心里话对玉成说,可姑娘的羞涩心理使她羞于开口。现在玉成要离她而去了,去一个陌生的地方生活。玉成的病伤好了,不需要她伺候了。玉成成为健康人了,未来的幸福生活在等待着他。
兰女十分清楚地感觉到,悲剧的结局在等待着她。她的心碎了,却也有一点儿欣慰。她为她所喜欢的人做了她所能做到的一切。
玉成很动感地说:“姐,你放心吧,你的话,我都记住了。我每个星期天都会回来看望你的。”
“记住就好。”兰女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紫紧盯着玉成,嘴唇动了几动,却啥也没说。
玉成清楚地看见,兰女的额头、眉角眼梢已经爬满了细细的皱纹。他知道,这些皱纹除了岁月无外,更多的是他给兰女姐刻上去的。扳着指头算,兰女已经二十八岁了。她来到玉成的家已经三年了。三年来,她苦没少吃,罪没少受,却没有享过一天福。她为玉成操碎了心。玉成只觉得太对不起兰女姐了。没有兰女姐,就没有他刘玉成今天呵!
“姐,”玉成突然双膝跪倒在兰女面前,“要没有你,就没有我今日……”他声音哽咽,热泪滚滚。
兰女急忙把玉成扶起来,鼻子不禁一酸,“看你,还跟我说这话……”
兰女的心似锅烧开的水翻着浪花,她竭力想使心潮平静下来,却怎么也不能。她想向玉成表白自己心迹,却难于启齿。唉!生性刚直的兰女,却怎么在这一点上变得懦弱了?
7.六(1)
熬到冬天,日子过得更加艰难了。***野菜野果没有了,大伙儿开始剥树皮吃。
椿树皮、苦楝树皮、洋槐树皮苦的无法下咽,只有榆树皮勉强可以下肚。榆树少,剥皮的人却多。兰女每天天不亮出门,到中午才能剥半笼树皮回来。
窗外还是黑糊糊的一片,兰女就摸黑下炕。她轻轻拉开门,黎明的寒风扑面而来,她不禁一迮打了几个寒战。她掩了门,把头巾往紧系了系,提起门背后的笼子,没小心却撞倒了铁锨。
“兰女,”玉成妈被惊醒了,“天还早,等天亮了再去吧。”
“这几天树皮很难找,得去早点儿,晚了怕是寻不下。”
“那你不要走得太远,早点儿回来。”玉成妈叮咛着。
“您老人家放心。”
然而,太阳偏西了,还不见兰女回来。玉成母子俩坐卧不安。玉成妈在村口望了四五次,路两旁落秃叶的树木在寒风中颤抖着,哪里有兰女的人影!
玉成在炕上也躺不住了。他感到事有点儿不妙。前几天他听人说,邻村有个小伙子出外去找吃的,走着走着,一头栽倒在地,再也没起来。近几日兰女姐的气色很不好,会不会i卅了啥意外?他都不敢往下想了。
玉成妈比儿子还着急。她拄着根拐杖,准备出门去寻兰女。就在这时,格莲嫂慌慌张张跑进门来,上气不接下气地说:“大……大妈,不……不好了……兰女昏倒了……”
呵!玉成母子俩都吓傻了。好半天,玉成才醒过神来,急忙问:“她在哪达?”
“树林子……快叫人把她抬回来……”
玉成妈跌跌撞撞跑出门去喊人。玉成也拄着拐杖下了炕。
时辰不大,大伙儿把兰女抬了回来。她躺在炕上,头披散着,脸色苍白,有许多血印子,双目紧闭,人事不省。
玉成妈没了主意,只是抱住兰女失声痛哭。玉成拄着拐杖,站在炕前,一个劲儿地呼喊:“姐!姐!”
有人在一旁出主意:“大婶,快请个大夫来看看。”
这时,格莲嫂端着冒着热气的饭碗进了屋:“不要急,兰女十有**是饿的。
把这碗稀糊汤喂下去看看再说。”
喂完了碗稀糊汤,兰女慢慢睁开了双眼……
“兰女!”玉成妈的老泪扑簌簌滚落下来,滴在兰女苍白的脸上。
“姐!”玉成的热泪已潸潸而下。他心里有愧,对不起兰女姐。兰女姐是为了这个家才饿成了这个样儿!
“我对不住你呀……叫你吃了这么大的苦……”玉成妈泣不成声。
15.十三(2)
蓦地,玉成心中生起一股对兰女从没有过的爱恋之。兰女在他眼里是那样的美,那样的可爱、可亲、可敬!他感到他的生活中不能没有兰女。
最初,他有点儿看不起兰女,只是同怜悯她。再后,他喜欢兰女了,却又怕白己的腿保不住,坑害了兰女。现在他的病伤好了,又当了工人,他白认为可以配上兰女了。如果他能和她结为夫妻,他保证永远待她好。他想把心里话给兰女说说,却觉着面红耳热心口跳,竟都不敢抬眼看兰女了。
唉,他哪里是个男子汉,真是个窝囊废!
8.七(1)
是的,兰女来到玉成家后,吃的苦太多了。***单给玉成的伤口换药这件事,就把她劳伤了神。
给玉成的伤口换药实在是件麻烦事。玉成妈每次给儿子换药时,都在地上跪着。站着有点儿高,猫着腰老人家又受不了,只能跪着。兰女在一旁只看了三次,就替老人家揽下了这苦差事。
玉成在县医院住院那阵,护士给他换药,戴两层口罩还嫌臭呢!可是,兰女给他换了两年多药,没说一个臭字。
有一次,兰女刚解开玉成腿上的绷带,一股黄脓就“嗖”地射了出来,溅在她的脸上。她用废纸擦了擦脸,又去用镊子夹塞在伤口里边的纱布条。带着恶臭味的血脓沾满了她的双手,也溅在了她的衣襟上。玉成恶心得都不敢睁眼睛,可兰女却连眉头皱都不皱,轻轻地用药棉为玉成擦洗伤口,还时不时地问玉成疼不疼。玉成再也抑制不住白己的感了,眼里蒙上了泪花哽咽着说:“姐,让妈换吧……”
母亲给儿子换药,就是再脏再累,也是心甘愿的。可是要让旁人干这苦差事,怎么能不嫌弃!
兰女抬起头,惊慌地看着玉成:“咋,我手重,撞疼了你?”
“不不,不是的……太脏了……”玉成的热泪在眼眶里直打转转。
“看你说的。”兰女低下头,又用药棉轻轻地、仔细地擦洗伤口。一层细密密的汗珠从她的额头鼻尖沁了c出来,汇集在一起,滴在炕沿上。
蓦地,兰女觉得手腕有点儿冰凉,抬头一看,玉成的热泪顺着脸颊往下淌。
她的心扉怦然一动,不知说啥才好,低下头继续擦洗伤口……
由子玉成的伤口不断地往外流脓,屋里的空气很不好。兰女每天去树林摘野果采吃食时,都要带回一束野花来插在玉成炕头的玻璃瓶里。芬芳的花香驱散了臭味,给玉成带来了说不出的惬意,他觉着病痛似乎都减轻了许多。
玉成家的日子过得很苦,但苦中也有乐。这个乐是兰女带来的,她是幸福的天使,欢乐的女神!
兰女一天到晚手脚不闲,承担了全部家务活,缝缝补补,洗洗涮涮,还养了十几只鸡和一头猪娃,在房前屋后种瓜点豆。眼看就要散了架的家,又有了从没有过的生气。玉成妈高兴得一天三遍在儿子面前夸兰女贤惠、能干,会过日子。
玉成也打心眼儿里喜欢她了,感激她使他在病痛中得到安慰和欢乐。
兰女用勤劳、善良、贤惠的美德赢得了玉成的尊敬。玉成奇迹般地在她身上现了一种美,一种女性特有的魅力。他一点儿也不再厌恶兰女那畸形的身体了,反而觉得正因为兰女有那畸形的身体才可亲可敬。
玉成不再只是同怜悯兰女了,而是真真正正地喜欢她!玉成对她不喊“姐”不开口。他真挚的感和真诚的尊敬终于取得了兰女对他的谅解和信任。
兰女不再以佣人对待主人的态度对待玉成了。她开始对玉成亲近起来。
16.十四(1)
玉成不是白眼狼,牢记着白己的诺。他每个星期天都要回家看望兰女,帮助兰女干家务活。
玉成领到的第一个月工资,一分没花,全给兰女买了衣服。兰女来他家三年了,没添一件新衣呵!
“姐,你试试,看合身不。”玉成抖开衣服,让兰女试。
那衣服鲜的耀眼,把兰女的脸都映红了,可兰女的心好酸哟!她没有试衣服。她知道自己的腰身不好,怕寒碜了这件好看的新衣。她更知道自己红颜已失,穿大红大绿的衣裳是下一辈子的事了。她悲哀地低下了头。
玉成一惊:“姐,你咋了?”
兰女白觉失颜,笑了笑:“你花这冤枉钱干啥。往后有多余的钱给我,我给你存起来。”
玉成有点儿明白了,在心里责备白己干了一件傻事。
又是一个星期天,玉成回到家帮兰女往白留地送粪。他不许兰女下地,等他星期天回来由化来干。
身体完全复原的玉成,结实得像头犍牛。他三五下就把架子车装满了,随后把纤绳搭上了肩。兰女要帮他推车,他急忙阻拦:“姐,你快歇着,这活儿我一人干得了。”
兰女姐已经为他出尽了力,他怎么能忍心再让兰女姐干这样的重体力活呢!
兰女笑了笑:“路不好走,我帮你推一把。”
玉成再三阻拦,兰女却执意要推车。玉成犟不过,只好答应。在回来的路上,玉成一定要兰女坐上车。
“姐,你上车,我拉你。”
兰女不肯:“我能行能走的,坐车干啥。”
“姐,你坐上吧。”
“路不好走,空车也重得很。”
“不要紧,我走慢点儿。你坐上吧。”
“有你这句话,我就知足了……”兰女完全明白玉成的心,神不禁激动起来。
“不,你一定要坐!”
兰女无奈,只好上车。她知道玉成这样做,不完全是为了报答她的恩,而更多的是真心待她好。她感到欣慰,然而,心中却在痛。每每看见玉成那健康的身躯,她的心就在痛。她不配玉成,尽管她很喜欢玉成。她和玉成在一起,觉得辱没了玉成。玉成应该有一个健康的伴侣。
玉成心中也感慨万端。就在这条土道上,兰女曾经用架子车拉着他去百里以外的地方治病。当时,他就在心中誓,病好后一定要百倍、千倍报答姐姐的恩。此时,他开始实现自己的诺,可他却不知道兰女的心在想什么。
快到村口时,他们碰上了去揽柴火的赵四婶。
“四婶!”兰女叫了一声,要下车。
赵四婶拦住了她:“不要下来,让玉成拉着你。”回头赵四婶又对玉成说:“你姐为你吃尽了苦,你娃要有良心。”
兰女急忙拦住赵四婶的话头:“四婶,快甭说这个了……我……”欲又止,脸一下涨得通红,只是用会说话的眼睛看着赵四婶。
玉成妈去世后,赵四婶找地商量,要跟玉成挑明她俩的事。她当时考虑到母亲刚去世,玉成心里不好受,又有病,没让赵四婶说。玉成病好后,她想让赵四婶把这事给玉成挑明,可赵四婶却闭口不谈这事。她有点儿理解赵四婶的心,却又不甘心。她是多么地希望赵四婶能成全她呵!
赵四婶明白了兰女的意思,急忙避开她的目光。其实,玉成的病刚好那阵,她就想把当年的事给玉成挑明。可一看见兰女的腰,几次张开的口又钳住了。她可怜兰女,却又觉得兰女现在实在和玉成不般配了。她想以后找机会给玉成好好说说,让玉成像对待亲姐姐一样待兰女。
好糊涂呵,赵四婶,兰女失望了,垂下目光,走开了。
她已经完全清楚了她在人们心目中的身份和地位。她不再存有一点儿幻想了。她决定吞下人生最难咽下的这枚苦果。
9.八(1)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它常常和人们开些不该开的玩笑。
一天下午,玉成妈不知干啥去了,屋里剩下了兰女和玉成。兰女坐在炕沿缠线团,玉成侧身躺在炕上双手架着线。
格莲嫂来了,手里线拐子舞的团团转。
“哟,看你姐弟俩亲的哟。”
兰女的脸一下子涨得血红,下意识地站起身,眼皮都不敢抬:“大嫂,你坐。”她给格莲嫂拿过一把凳子。
格莲嫂没有觉她感的变化,拉着她在炕沿上坐下。“大妈呢?”
“出去了。你有啥事?”
“没啥事。”格莲嫂笑了一下,摸着兰女乌黑亮的头,亲热地问,:“妹子,你今年多大了?”
“二十五了。”兰女不明白格莲嫂为啥突然问起了她的年龄,不解地望着她。
“你在甘肃寻婆家了吗?”兰女有点儿明白了,红了脸,轻轻摇了一下头。
“我娘家有个兄弟,比你大一岁,有木匠手艺,人品不错,五官也端正,人挺精灵,就是不会语……你要不嫌弃,我给你保个媒……”
哦,原来格莲嫂是来给兰女姐介绍对象的!玉成心里说不t出是喜还是忧,县是呆呆地看着兰女。
兰女的神慌慌,两只灵巧的手也变得笨拙起来。
“妹子,你愿意吗?”
“……”兰女的脸好像蒙上了红布。
“咋,你还怕羞!嘿嘿,你要不吭声,就是答应了。”
兰女没有吭声。
“那好,我明日就回娘家去……”
兰女蓦地抬起头,目光正好和玉成的目光相遇。她“啊”地叫了一声,别在线团上的竹针戳在了指头上,一股殷红的鲜血流了出来,染在了( 女俘(全本) http://www.xlawen.org/kan/2333/ )
玉成的鼻子也酸酸的。反躬白省,他责怪起了自己。表姐大老远的来投亲,他不该那样冷淡人家。是的,表姐的模样不好看,可她愿意长个罗锅腰吗?将心比心,白己喜欢得这个麻缠病吗?人都是有自尊的,越是有残疾的人,自尊心越强。她好歹是自己的表姐,自己应该以礼相待才是。
12.十一(1)
时光如流水,不觉到了一九六三年,况明显好转起来。***
俗话说:“富不离书,穷不离猪。”兰女不光养猪,还养羊,鸡屁股是银行,不仅改善了玉成的伙食,还有了积蓄。她说积攒点儿钱,打听着名医好为玉成治病。
真个是幸运,名医还真的叫兰女打听到了!
一天中午,兰女乐颠颠地跑进屋对玉成说:“李家三叔的二小子从丰镇回来了,他说丰镇有个老中医手段很高,能治你这号病。”
“真个?”玉成忽地坐起身,喜形于色。
“真个。听说已经治好十多个和你一样的病人!”
“可……”玉成的脸上又布满了愁云。
丰镇离他们这里有百十里地,又是土道,他怎么能走?他走一步路都离不开拐杖!去请人家大夫吧,谁去请呢,人家大夫医术那么高明,愿意出远门吗?一个好消息倒让玉成愁眉不展,心里熬煎。
兰女看穿了他的心思,说:“你甭愁,明日个我用架子车拉你去。”
“这咋能行!”玉成连连摇头。
兰女的腿虽然没有毛病,可那腰……唉!走路也艰难得很,看着让人心里实在难受,咋能用架子车拉人!再说,玉成咋能忍心让她拉!
第二天,鸡刚叫头遍,兰女就下了炕。她麻利地做好早饭,喊玉成起来。
“姐,这么早,叫我干啥?”玉成睡得迷迷糊糊,揉着眼睛。
“咱们到丰镇去。”
“啥,去丰镇?”玉成没了睡意。
“嗯。饭我做好了,吃了咱就动身。”
“不,我不去!你那腰……”
“我拉得动你。”
“不不……”
“甭犟了。”
“不,我不去……”
“听话!”兰女口气严厉起来。她从没这样对待过玉成。
“姐……”玉成的热泪溢满了眼眶。他知道兰女姐的脾气,比他还犟,打定的主意,任谁也改变不了。
架子车的车轮在高低不平的土道上滚动着,兰女双手握着车把,肩上套着纤绳,很吃力地迈着步子,头上渗出了细密密的汗珠,一绺被风吹散的长贴在额上。她那罗锅腰越她弓了,让人看着于心不忍。
一架长坡ii现在车轮下,玉成在车厢再也坐不住了。
“姐,停下!”玉成的声音有点儿涩,眼里泪花花的。
兰女停下了车,回头抹了一把脸上的汗水。玉成拿起放在车厢的拐杖,挣扎着要下车。
兰女急忙问:“你要干啥?”
“姐,让我走吧……”
“你快坐好。”兰女抢下玉成手中的拐杖,佯装生气,“我能拉上去。”
兰女一猫腰,头快要挨上地皮了。车轮滚动了……
“姐,你停下……”
“你坐好。”
车轮缓慢地往坡上滚动着。兰女不时地回头问:“颠不颠?”
“不,不颠,一点儿也不颠……”玉成哽咽着,热泪潸潸而下……
傍晚,他们终于到了丰镇。
几经打听,他们到了老中医的门前。刚一进老中医家门,兰女就一头栽倒在地上。玉成一惊,慌忙从车厢滚了下来,抱住兰女哭喊起来:“姐!姐……”
老中医一家人被哭喊声惊动了,慌忙奔出屋门,颇有几分仙风道骨的老中医一见此景,急忙招呼家里人把兰女抱到他的屋里。
老大夫翻开兰女的眼皮看了看,又把了一会儿脉,对眼泪汪汪拄着拐杖站在一旁的玉成说:“别害怕,你姐是劳累过度,一会儿就会好的。”
果然时辰不大,兰女醒了过来。
“姐!”玉成泪如泉涌。兰女是为了他才累成这个样子的呀!
兰女看了看玉成,目光落在了老大夫身上。
“闺女,你觉着咋样?”老大夫问。
兰女的嘴唇颤动着:“求求您老人家,千万治好我兄弟的病……”
听了这句话,玉成百感交集,眼泪像河水决了堤。他在心里喊:“姐姐啊,你成了这般模样,还惦记的是你兄弟的病!兄弟对不住你呀!”
老大夫的眼圈也红丁,声音有点儿颤地说:“闺女,你放心,我一定尽力!”
4.四(1)
玉成有个堂嫂,名叫格莲。
格莲嫂三十来岁,人长得小巧精干。她常来玉成家串门,帮玉成妈磨面挑水。
她这人有个毛病,就是好管个闲事。婆媳反目、叔嫂顶牛,她是最热心的调解人。就连小两口拌嘴这样的私房事,她都要从中插一杠子。可她并不讨人嫌。
她手脚勤快、心肠热,谁的忙都肯帮,在村里极有人缘。说媒牵线当红娘,是格莲嫂最热衷的事业。村里好多对小夫妻都是她成全的。
一天中午,格莲嫂笑嘻嘻地进了玉成的家门。玉成妈和兰女都不在家,屋里只有玉成。
格莲嫂坐在板凳上,“兹啦一兹啦一”纳着鞋底。她有一个许多妇女望尘莫及的优点,磨嘴皮子不误手中活儿。
“兄弟,想要媳妇吗?我给你介绍一个。”
玉成以为她开玩笑,嘿嘿一笑。
“你甭以为我和你说耍话,当真!”
“我立马就要呢。”玉成却还当做玩笑话。
“你看兰女咋样?”
玉成一愣,竞没听明白格莲嫂的话。
“我看,你俩倒挺般配的。咱大妈的年纪大了,照顾不了你了,让兰女照顾你吧。”
玉成听明白了,苍白的脸一下涨得血红。他并不是害羞不好意思,而是觉得自己的人格受到了侮辱。
格莲嫂真是太混账!给他找个罗锅腰的对象,他愿意吗?她把玉成看成啥人了,咋能说出这样的话!
“你胡说些啥话!”玉成生了气。
格莲嫂却不来气:“兄弟,你现时有病……”
“我有病咋了!”玉成的脸色都青了。格莲嫂怎么能下眼观他!格莲嫂见
兰一兰1玉成动了肝火,知道他的犟脾气犯了,便赔着笑脸说:“兄弟,不要上火,我是跟你说着耍的。”
有这么闹着耍的吗?格莲嫂真个是….作为兄弟,玉成愿意尊重兰女姐,当然也同她,可怜她。但是,要玉成和她结为终身伴侣,这咋能行!玉成的腿还没有截掉!就是截掉了腿,他还得好好考虑一下这个问题。
可真正值得同、可怜的不是兰女,而是玉成。
三年困难时期粮食极缺,一个包谷棒棒卖到了两元钱,干白菜帮子成了高级营养品。
关中平原白古到今是米粮川,从不缺吃的。可那一年家家没啥吃,户户喝稀汤。其实遭灾的前几年收成都是很不错的,大伙儿或多或少都储存了些粮食。可硬是让“大炼钢铁”、“办大食堂”把那点儿储存给折腾光了。这会儿遇上了连年白然灾害,不饿肚子倒是见了鬼!
人常说:“天灾**”。天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天折腾,人可以挪地方谋生;人折腾,人能往哪达跑!正所谓:天作孽,犹可恕;人作孽,不可活。
玉成家的光景原本是很不错的。一个棒小伙儿只养活一个老太婆日子能不好过吗?一九五六年那阵政策对路,加上老天肯帮忙,玉成积攒了些粮和钱。可到了一九六二年已经折腾的精打光了。大炼钢铁时连锅铲都被搜寻去炼了钢铁。办大食堂时他只当是离其产主义不远了,把余粮也粜了。到头来天时变了,大食堂散了伙,玉成置办灶具花了些钱,不久又得了个麻缠病,又花了一河滩钱,还没治好病,日子过得要多艰难有多艰难。每顿饭只能在野菜汤里像放调料一样撒一把玉米皮做的炒面。就这,玉成妈还尽着儿子吃,她只喝点儿野菜汤压压饥。
为了度饥荒,村里一些有积蓄的人家,拿着衣物银钱进终南山去换粮食。山里地广人稀收成也好,粮食还是比较宽裕的。玉成知道母亲的箱子底下压着一个金戒指,那是外婆陪给母亲的嫁妆。在最困难的日子里,老人家都舍不得拿它换粮食吃,说是给儿子定亲时要用它做聘礼。老人家一直放心不下儿子的媳妇,常在儿子跟前念叨。
玉成理解母亲的心,可心里烦,一听母亲念叨这事,就禁不住起火来:“妈,你少唠叨几句好不好,让我清静清静!”他知道自己腿伤的严重性,朝不保夕,心里很不好受。
13.十二(1)
玉成的病势沉重,老大夫要他住下来观察观察病。***
“您老人家看我兄弟这病……”两天过后,兰女迫不及待,忧心忡忡地问老大夫。她一双大眼可怜巴巴地望着老大夫。
老大夫微微一笑:“闺女,不要害怕,你兄弟这病是个麻缠病,可还没有到不可治的地步。不过,要让你多受些累。早晚两遍汤药不能少。还要用药水熏洗
兰一兰1伤口,然后再上药……你随我来,看我是咋样上药的。”
老大夫一边给玉成的伤口上药,一边给兰女说着注意事项。兰女用心记住。
从第三天起,兰女开始学着给玉成的伤口上药。早晚煎汤药,夜晚熬药水熏洗伤口,再给伤口上药。仅仅几天,她人瘦了一圈,腰显得更圈了。
一星期过后,玉成的病伤有了起色。老大夫说可以回家疗养了。临行时,兰女从贴身衣袋拿出一个包裹了好几层的小布包,打开,是一沓人民币。揉皱的也有,毛票也有,但捋得整整齐齐。这是她的全部积蓄,五十二元。
“老人家,这点儿钱不知够不够您的医药费?这是我的一点儿心意,请您不要嫌少,千万收下。”兰女双手把钱捧到老中医面前。
老大夫急忙把钱挡了回去:“我行医不是为了钱。闺女,不瞒你说,我活了这把年纪,头一回遇见你这么个好心肠的娃娃,我愿意帮你一把。你兄弟的身体需要好营养,这些钱你拿回去给他买点儿补品吧。另外,我这里还有点儿祖传的丹药,治你兄弟的病有特效。你把它带上吧。”老大夫拿出一个小药包,给了兰女。
兰女双手接过药包,“咕咚”一声,双膝跪倒在地,磕了一个头:“我姐弟俩谢谢老人家……”
“不要这样,快起来,快起来。”老大夫搀扶起兰女,回头感慨地对玉成说:“娃呀,依遇了个天下难寻的好姐姐。腿好了可不能忘了你姐姐的恩。”
玉成含着热泪,频频点头……
回到家,兰女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杀了几只老母鸡,再后又杀了圈里的那头壳郎猪。她自己连一口汤也没舍得喝,全让玉成吃。
玉成于心不忍,好多次含着泪说:“姐,你也吃点儿吧。”
兰女笑着说:“我没病没灾的,吃那干啥。你快吃吧。”
“你不吃,我也不吃!”
“快甭犟了。老大夫说是营养好了,你的病好得就快。你的病好了,比我吃啥都香。听话,快吃吧。”
玉成还能说啥呢,含着热泪喝下了鸡汤……
5.四(2)
每逢玉成火时,母亲就一声不吭了,背着儿子偷抹眼泪,老人家知道儿子心里不好受,但也知道人不可能万寿无疆。她怕她有一天起不来了,谁来照管儿子?另外,她更怕刘家断了香火。
唉,可怜天下父母心!
一天晚上,玉成妈从箱子里拿出一个红绸小包,递给兰女:“兰女,你把它收着。”
兰女不知里边包着啥东西,不解地望着老人。
“是个金戒指。我出嫁时,玉成他外婆陪给我。”
兰女红了脸:“不不,我不要……”她把红绸小包还给老人。
“咋,你不愿意?”玉成妈变颜失色。
兰女轻轻摇了一下头,她看得出玉成母子俩都是好人。可她也看得出,玉成不喜欢她,只是可怜同她。本来她不想在玉成家待下去,想去另谋生路。但是,玉成妈却像亲闺女一样待她,使她很感激。她白己已经是泡在黄连汤中的人,却看见别人的难处就于心不忍。老人家守着一个病儿子,苦极了。她很想为老人分担痛苦,哪怕一点点。她要走了,老人说不定有多难过呢!就这样,她才留下来。然而,老人现在要把这定之物给她,她怎么能收下!坦白地说,她有点儿喜欢玉成,可人家不喜欢她,也是枉然呵!
“那你为啥不收?”
“……”她垂下目光,不敢看老人那可怜巴巴的目光。
她心里十分痛苦,一肚予难的苦衷能对老人讲吗?不,她羞于说出,口。
“闺女,说啥你也得收下……看在我的老脸上……”老人声音哽咽,泪水从皱纹堆垒的脸上滚落下来。
她的心软了:“您老人家不要难过……我,我收下……”
她双手接过红绸小包。
6.五(1)
兰女来了,凭空添了一张嘴。嘴多了,少得可怜的粮食不得不省着吃。
玉成看着日渐见底的面缸,心中十分熬煎。不知为啥,母亲的精神却比先前
兰一兰1好多了,虽说也为缺吃少穿熬煎,可核桃皮似的脸庞上不时地挂着笑,身子骨似乎也硬朗了许多。玉成真有点儿莫名其妙。
村后的大坡有片树林,这真是片救命林子。春天有香椿芽、榆钱、洋槐花可以充饥,夏秋两季有野果子可以填肚子,冬天有树皮煮着吃,村里总算没有饿死人。
兰女没有来玉成家之前,玉成妈每日去树林采榆钱、采野果。六十多岁的老人本来就行走艰难,加上腹中无食,爬坡穿林地寻觅野菜野果怎么能受得了!每次回来,老人家的头都散乱着,手和膝盖处染成草绿色。
玉成完全想象得i出,母亲是怎样手脚并用在坡林中爬行的。他恨白己呵,恨自己不死!恨白己不能奉养老母,反而还要老母养活自己!老母早已到了该儿子养活的年龄,可他……唉!他心里好疼呵!
兰女来玉成家后,干的第一件事就是接过老人家手中的菜笼子。她完全看得出来,收留她的这家人日子过得十分艰难,就像一盏快要熬干油的灯,苦苦挣扎着。她是个要强的女子,寄人篱下,却不愿成为别人的负担、累赘,更不愿讨人嫌。她要尽自己所能,为这家人分忧解难。
天刚蒙蒙亮,树林在小鸟的呜叫中苏醒。
兰女挎着笼子,佝偻着腰,艰难地在坡林中穿行着,边走边搜寻着可以充饥的东西。晨露打湿了她的衣服,树杖挂散了她的头。
穿过杂乱的树木,她看见一个坡坎上有棵歪脖子榆树,成串的榆钱挂满了枝头,黄得耀眼,诱人食欲。
她急忙奔了过去,手脚并用爬上坡坎。她踮起脚尖,勉强抓住一个树枝,捋了一把榆钱塞进嘴里,大口嚼着,绿色的汁液从嘴角流了出来。昨晚的一碗菜汤怎么能把肚子支持到今日早晨!
时辰不大,捋满了笼子。她一松手,树枝猛地一弹,一个枝权打在她的脸上。她“哎哟”叫了一声跌倒在地,骨碌一下滚下坡坎,幸好被一棵大树挡住了。一股鲜血从她的额角流了下来,染红了小草……
早饭熟了。兰女拿起勺子盛满了两大碗野菜,锅里只剩下了少许的野菜和半锅绿菜汤。她从面缸抓了一把炒面分别撒进两个碗里,用筷子仔细搅了搅,端进屋去。那是给玉成母子俩的早饭。
她回到厨房,站在锅台跟前,用筷子打捞着锅里的野菜,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榆钱提供的能量早就消耗完了。
三五筷头野菜就光了。她不甘心,用筷子在汤里打捞着,寻觅着。
“兰女”,身后有人叫她。
兰女回头一看,是玉成妈。老人家把她那碗野菜递到兰女面前:“你快吃吧。”
兰女急忙说:“您老吃吧,我吃饱了。”说着,响亮地打了个饱嗝。
“你再不要瞒我了,你看你都饿成了啥样……”老人在兰女看起来似乎胖乎乎的手背上按了一下,一个深坑,好半天都不能复原。
兰女得了浮肿病!
“都怪我不好,让你受委屈了……”老人轻轻摸着兰女额角被树枝划破的伤痕,泪水从深眼窝滚落出来。
“妈,”兰女很动感地叫了一声,泪水也涌出了眼眶,“您快不要这么说了……”
“你吃吧,我没几天活头了,这个家全靠你了……”
“不,还是您吃吧。我年轻,能挺得住……”
母女俩四只手推让着一碗野菜……
艰辛的生活像龟裂的旱田,爱的溪流却滋润着这块旱田。
14.十三(1)
奇迹出现了,三月后,玉成病痊愈了!
玉成和兰女欣喜若狂。玉成一天到晚秦腔乱弹不离口。兰女整天笑眯眯的,罗锅腰似乎也直了许多。
初夏的一天中午,兰女坐在院子缝补衣裳,玉成一蹦三跳地跑回家来:“姐,大喜事!”
兰女停下了手中的活,笑着问:“啥喜事?这么高兴的。”
“县机修厂招收工人,队里决定让我去。”
“真个?”
“真个!你看,这是招工表。”玉成把招工表递到兰女的面前。
兰女没有接,目光霎时变得呆滞起来,脸色苍白。
兰女的神变化当然没逃出玉成的眼睛,他急忙问:“姐,你咋了?”
“我……头有点儿晕……”
玉成信以为真了:“厉害吗?我给你叫大夫去!”他说着,拔腿要走。
兰女急忙阻拦:“不,过一会儿就会好的……”
“那你在炕上躺一会儿吧。”
“嗯……”
玉成把兰女搀进了屋……
再后几天,兰女一直愁眉不展,精神不振。玉成以为她身子不舒坦,心中又溢满了喜悦,并不在意这事。
几天后,玉成要去县机修厂报到,兰女一直把他送得很远很远。
天空碧蓝,万里无云,几只小鸟在自由地飞翔,玉成的心像小鸟一样,早已飞出了心窝。从今日起,生活向他展现出了新的一页。
大路两边秀齐穗的麦子一望无垠,阵阵轻风吹来,麦浪滚动,宛如大海起伏的波涛。几块全黄的油菜田夹杂在麦浪中间,就像绿海中的金子滩。远处,渭河像一条白色玉带蜿蜒东去。
再远处,终南山连绵起伏。身边,林立在大路两旁的白杨树笔直挺拔,树叶在阳光的照耀下,像用油纸刻镂出来的一样闪闪光。眼前,红的、黄的、蓝
兰一兰1的、紫的野花开满了路边,蜜蜂、彩蝶乱舞……
家乡竟是这样的秀丽可爱!玉成以前怎么没有现呢?此时此刻,他心中油然升起一股从没有过的依恋之。
送客千里,总有一别。玉成让兰女回去,兰女不肯。玉成再三劝阻,兰女才住了脚。平日少寡语的兰女今日变得十分哕唆,不住地给玉成叮咛:“到了厂子,好好工作,要听师傅的话……你的病伤刚好,一定要注意身体,吃好点儿,不要舍不得花钱……家里不要操心……”好像玉成是个还没长大的娃娃。
一千多个日日夜夜的共同生活,使兰女的心完全贴在了玉成的身上。她完全看得t出玉成对她的一片真心。她多么希望玉成不要把她当姐姐看。玉成每喊她一声“姐”,她的心都要颤动一下。她多少次都想把心里话对玉成说,可姑娘的羞涩心理使她羞于开口。现在玉成要离她而去了,去一个陌生的地方生活。玉成的病伤好了,不需要她伺候了。玉成成为健康人了,未来的幸福生活在等待着他。
兰女十分清楚地感觉到,悲剧的结局在等待着她。她的心碎了,却也有一点儿欣慰。她为她所喜欢的人做了她所能做到的一切。
玉成很动感地说:“姐,你放心吧,你的话,我都记住了。我每个星期天都会回来看望你的。”
“记住就好。”兰女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紫紧盯着玉成,嘴唇动了几动,却啥也没说。
玉成清楚地看见,兰女的额头、眉角眼梢已经爬满了细细的皱纹。他知道,这些皱纹除了岁月无外,更多的是他给兰女姐刻上去的。扳着指头算,兰女已经二十八岁了。她来到玉成的家已经三年了。三年来,她苦没少吃,罪没少受,却没有享过一天福。她为玉成操碎了心。玉成只觉得太对不起兰女姐了。没有兰女姐,就没有他刘玉成今天呵!
“姐,”玉成突然双膝跪倒在兰女面前,“要没有你,就没有我今日……”他声音哽咽,热泪滚滚。
兰女急忙把玉成扶起来,鼻子不禁一酸,“看你,还跟我说这话……”
兰女的心似锅烧开的水翻着浪花,她竭力想使心潮平静下来,却怎么也不能。她想向玉成表白自己心迹,却难于启齿。唉!生性刚直的兰女,却怎么在这一点上变得懦弱了?
7.六(1)
熬到冬天,日子过得更加艰难了。***野菜野果没有了,大伙儿开始剥树皮吃。
椿树皮、苦楝树皮、洋槐树皮苦的无法下咽,只有榆树皮勉强可以下肚。榆树少,剥皮的人却多。兰女每天天不亮出门,到中午才能剥半笼树皮回来。
窗外还是黑糊糊的一片,兰女就摸黑下炕。她轻轻拉开门,黎明的寒风扑面而来,她不禁一迮打了几个寒战。她掩了门,把头巾往紧系了系,提起门背后的笼子,没小心却撞倒了铁锨。
“兰女,”玉成妈被惊醒了,“天还早,等天亮了再去吧。”
“这几天树皮很难找,得去早点儿,晚了怕是寻不下。”
“那你不要走得太远,早点儿回来。”玉成妈叮咛着。
“您老人家放心。”
然而,太阳偏西了,还不见兰女回来。玉成母子俩坐卧不安。玉成妈在村口望了四五次,路两旁落秃叶的树木在寒风中颤抖着,哪里有兰女的人影!
玉成在炕上也躺不住了。他感到事有点儿不妙。前几天他听人说,邻村有个小伙子出外去找吃的,走着走着,一头栽倒在地,再也没起来。近几日兰女姐的气色很不好,会不会i卅了啥意外?他都不敢往下想了。
玉成妈比儿子还着急。她拄着根拐杖,准备出门去寻兰女。就在这时,格莲嫂慌慌张张跑进门来,上气不接下气地说:“大……大妈,不……不好了……兰女昏倒了……”
呵!玉成母子俩都吓傻了。好半天,玉成才醒过神来,急忙问:“她在哪达?”
“树林子……快叫人把她抬回来……”
玉成妈跌跌撞撞跑出门去喊人。玉成也拄着拐杖下了炕。
时辰不大,大伙儿把兰女抬了回来。她躺在炕上,头披散着,脸色苍白,有许多血印子,双目紧闭,人事不省。
玉成妈没了主意,只是抱住兰女失声痛哭。玉成拄着拐杖,站在炕前,一个劲儿地呼喊:“姐!姐!”
有人在一旁出主意:“大婶,快请个大夫来看看。”
这时,格莲嫂端着冒着热气的饭碗进了屋:“不要急,兰女十有**是饿的。
把这碗稀糊汤喂下去看看再说。”
喂完了碗稀糊汤,兰女慢慢睁开了双眼……
“兰女!”玉成妈的老泪扑簌簌滚落下来,滴在兰女苍白的脸上。
“姐!”玉成的热泪已潸潸而下。他心里有愧,对不起兰女姐。兰女姐是为了这个家才饿成了这个样儿!
“我对不住你呀……叫你吃了这么大的苦……”玉成妈泣不成声。
15.十三(2)
蓦地,玉成心中生起一股对兰女从没有过的爱恋之。兰女在他眼里是那样的美,那样的可爱、可亲、可敬!他感到他的生活中不能没有兰女。
最初,他有点儿看不起兰女,只是同怜悯她。再后,他喜欢兰女了,却又怕白己的腿保不住,坑害了兰女。现在他的病伤好了,又当了工人,他白认为可以配上兰女了。如果他能和她结为夫妻,他保证永远待她好。他想把心里话给兰女说说,却觉着面红耳热心口跳,竟都不敢抬眼看兰女了。
唉,他哪里是个男子汉,真是个窝囊废!
8.七(1)
是的,兰女来到玉成家后,吃的苦太多了。***单给玉成的伤口换药这件事,就把她劳伤了神。
给玉成的伤口换药实在是件麻烦事。玉成妈每次给儿子换药时,都在地上跪着。站着有点儿高,猫着腰老人家又受不了,只能跪着。兰女在一旁只看了三次,就替老人家揽下了这苦差事。
玉成在县医院住院那阵,护士给他换药,戴两层口罩还嫌臭呢!可是,兰女给他换了两年多药,没说一个臭字。
有一次,兰女刚解开玉成腿上的绷带,一股黄脓就“嗖”地射了出来,溅在她的脸上。她用废纸擦了擦脸,又去用镊子夹塞在伤口里边的纱布条。带着恶臭味的血脓沾满了她的双手,也溅在了她的衣襟上。玉成恶心得都不敢睁眼睛,可兰女却连眉头皱都不皱,轻轻地用药棉为玉成擦洗伤口,还时不时地问玉成疼不疼。玉成再也抑制不住白己的感了,眼里蒙上了泪花哽咽着说:“姐,让妈换吧……”
母亲给儿子换药,就是再脏再累,也是心甘愿的。可是要让旁人干这苦差事,怎么能不嫌弃!
兰女抬起头,惊慌地看着玉成:“咋,我手重,撞疼了你?”
“不不,不是的……太脏了……”玉成的热泪在眼眶里直打转转。
“看你说的。”兰女低下头,又用药棉轻轻地、仔细地擦洗伤口。一层细密密的汗珠从她的额头鼻尖沁了c出来,汇集在一起,滴在炕沿上。
蓦地,兰女觉得手腕有点儿冰凉,抬头一看,玉成的热泪顺着脸颊往下淌。
她的心扉怦然一动,不知说啥才好,低下头继续擦洗伤口……
由子玉成的伤口不断地往外流脓,屋里的空气很不好。兰女每天去树林摘野果采吃食时,都要带回一束野花来插在玉成炕头的玻璃瓶里。芬芳的花香驱散了臭味,给玉成带来了说不出的惬意,他觉着病痛似乎都减轻了许多。
玉成家的日子过得很苦,但苦中也有乐。这个乐是兰女带来的,她是幸福的天使,欢乐的女神!
兰女一天到晚手脚不闲,承担了全部家务活,缝缝补补,洗洗涮涮,还养了十几只鸡和一头猪娃,在房前屋后种瓜点豆。眼看就要散了架的家,又有了从没有过的生气。玉成妈高兴得一天三遍在儿子面前夸兰女贤惠、能干,会过日子。
玉成也打心眼儿里喜欢她了,感激她使他在病痛中得到安慰和欢乐。
兰女用勤劳、善良、贤惠的美德赢得了玉成的尊敬。玉成奇迹般地在她身上现了一种美,一种女性特有的魅力。他一点儿也不再厌恶兰女那畸形的身体了,反而觉得正因为兰女有那畸形的身体才可亲可敬。
玉成不再只是同怜悯兰女了,而是真真正正地喜欢她!玉成对她不喊“姐”不开口。他真挚的感和真诚的尊敬终于取得了兰女对他的谅解和信任。
兰女不再以佣人对待主人的态度对待玉成了。她开始对玉成亲近起来。
16.十四(1)
玉成不是白眼狼,牢记着白己的诺。他每个星期天都要回家看望兰女,帮助兰女干家务活。
玉成领到的第一个月工资,一分没花,全给兰女买了衣服。兰女来他家三年了,没添一件新衣呵!
“姐,你试试,看合身不。”玉成抖开衣服,让兰女试。
那衣服鲜的耀眼,把兰女的脸都映红了,可兰女的心好酸哟!她没有试衣服。她知道自己的腰身不好,怕寒碜了这件好看的新衣。她更知道自己红颜已失,穿大红大绿的衣裳是下一辈子的事了。她悲哀地低下了头。
玉成一惊:“姐,你咋了?”
兰女白觉失颜,笑了笑:“你花这冤枉钱干啥。往后有多余的钱给我,我给你存起来。”
玉成有点儿明白了,在心里责备白己干了一件傻事。
又是一个星期天,玉成回到家帮兰女往白留地送粪。他不许兰女下地,等他星期天回来由化来干。
身体完全复原的玉成,结实得像头犍牛。他三五下就把架子车装满了,随后把纤绳搭上了肩。兰女要帮他推车,他急忙阻拦:“姐,你快歇着,这活儿我一人干得了。”
兰女姐已经为他出尽了力,他怎么能忍心再让兰女姐干这样的重体力活呢!
兰女笑了笑:“路不好走,我帮你推一把。”
玉成再三阻拦,兰女却执意要推车。玉成犟不过,只好答应。在回来的路上,玉成一定要兰女坐上车。
“姐,你上车,我拉你。”
兰女不肯:“我能行能走的,坐车干啥。”
“姐,你坐上吧。”
“路不好走,空车也重得很。”
“不要紧,我走慢点儿。你坐上吧。”
“有你这句话,我就知足了……”兰女完全明白玉成的心,神不禁激动起来。
“不,你一定要坐!”
兰女无奈,只好上车。她知道玉成这样做,不完全是为了报答她的恩,而更多的是真心待她好。她感到欣慰,然而,心中却在痛。每每看见玉成那健康的身躯,她的心就在痛。她不配玉成,尽管她很喜欢玉成。她和玉成在一起,觉得辱没了玉成。玉成应该有一个健康的伴侣。
玉成心中也感慨万端。就在这条土道上,兰女曾经用架子车拉着他去百里以外的地方治病。当时,他就在心中誓,病好后一定要百倍、千倍报答姐姐的恩。此时,他开始实现自己的诺,可他却不知道兰女的心在想什么。
快到村口时,他们碰上了去揽柴火的赵四婶。
“四婶!”兰女叫了一声,要下车。
赵四婶拦住了她:“不要下来,让玉成拉着你。”回头赵四婶又对玉成说:“你姐为你吃尽了苦,你娃要有良心。”
兰女急忙拦住赵四婶的话头:“四婶,快甭说这个了……我……”欲又止,脸一下涨得通红,只是用会说话的眼睛看着赵四婶。
玉成妈去世后,赵四婶找地商量,要跟玉成挑明她俩的事。她当时考虑到母亲刚去世,玉成心里不好受,又有病,没让赵四婶说。玉成病好后,她想让赵四婶把这事给玉成挑明,可赵四婶却闭口不谈这事。她有点儿理解赵四婶的心,却又不甘心。她是多么地希望赵四婶能成全她呵!
赵四婶明白了兰女的意思,急忙避开她的目光。其实,玉成的病刚好那阵,她就想把当年的事给玉成挑明。可一看见兰女的腰,几次张开的口又钳住了。她可怜兰女,却又觉得兰女现在实在和玉成不般配了。她想以后找机会给玉成好好说说,让玉成像对待亲姐姐一样待兰女。
好糊涂呵,赵四婶,兰女失望了,垂下目光,走开了。
她已经完全清楚了她在人们心目中的身份和地位。她不再存有一点儿幻想了。她决定吞下人生最难咽下的这枚苦果。
9.八(1)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它常常和人们开些不该开的玩笑。
一天下午,玉成妈不知干啥去了,屋里剩下了兰女和玉成。兰女坐在炕沿缠线团,玉成侧身躺在炕上双手架着线。
格莲嫂来了,手里线拐子舞的团团转。
“哟,看你姐弟俩亲的哟。”
兰女的脸一下子涨得血红,下意识地站起身,眼皮都不敢抬:“大嫂,你坐。”她给格莲嫂拿过一把凳子。
格莲嫂没有觉她感的变化,拉着她在炕沿上坐下。“大妈呢?”
“出去了。你有啥事?”
“没啥事。”格莲嫂笑了一下,摸着兰女乌黑亮的头,亲热地问,:“妹子,你今年多大了?”
“二十五了。”兰女不明白格莲嫂为啥突然问起了她的年龄,不解地望着她。
“你在甘肃寻婆家了吗?”兰女有点儿明白了,红了脸,轻轻摇了一下头。
“我娘家有个兄弟,比你大一岁,有木匠手艺,人品不错,五官也端正,人挺精灵,就是不会语……你要不嫌弃,我给你保个媒……”
哦,原来格莲嫂是来给兰女姐介绍对象的!玉成心里说不t出是喜还是忧,县是呆呆地看着兰女。
兰女的神慌慌,两只灵巧的手也变得笨拙起来。
“妹子,你愿意吗?”
“……”兰女的脸好像蒙上了红布。
“咋,你还怕羞!嘿嘿,你要不吭声,就是答应了。”
兰女没有吭声。
“那好,我明日就回娘家去……”
兰女蓦地抬起头,目光正好和玉成的目光相遇。她“啊”地叫了一声,别在线团上的竹针戳在了指头上,一股殷红的鲜血流了出来,染在了( 女俘(全本) http://www.xlawen.org/kan/23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