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3 部分阅读
人见谅。”众人心思不在此间,哪会在意这些,皆道:“娘娘发起确立六道轮回秩序一事。实乃是为三界生灵谋大福之事,吾等前来讨挠。已觉惭愧,娘娘如此说话。却是太过客气。”
此般虚礼客套之后,待要进入正题,平心娘娘却又为难起来,寻思:“依葫芦道友计划。却是要建立一套行政系统,将六道轮回规范化。奈何镇元大仙、葫芦道兄名头太大,冥河老祖又与贫道不合,实在不好安排。”说道:“确立六道轮回秩序一事。诸位皆已明了梗概,如今却须推个主事之人,统筹此事,不知诸位道友可有建言?”
镇元大仙虽然心有所图,但却是旨在参与,其它枝节问题倒不甚在意,寻思:“平心娘娘身为地主,主持此事名正言顺,何须征求他人意见?只是葫芦贤弟许了好处给我,这事却须与他共进退。”遂把目光落在胡卢身上。胡卢自认是个外来户,四处奔走不过是受人所托、终人之事,如今该做的已经做了、该说的也已经说了,准备退居二线,更兼实在没有什么权利欲望,便当先说道:“娘娘身为六道轮回地主人,主持此事,却是当仁不让,似不必再选他人了!”
平心娘娘摇头道:“葫芦道兄此言谬矣,平心何德何能敢担此重任,道兄素有贤名,才智于三界不做第二人想,更为地界之事,奔波劳碌,于情于理也当为这主持之人!”
冥河老祖早知自己无论如何也与主事之位无缘,所谓旁观者清,对平心娘娘的心思倒是猜得八九分,听了胡卢谦让之言,暗道:“平心为后土化身,甚有几分自知之明,明白自己能为、威仪有限,无法服众。不过这主事之人的名份,既然无论如何也落不到贫道身上,何如再卖一份人情?”和声说道:“以贫道所知,葫芦道兄日前为确立六道轮回秩序一事,四处奔走,本身又素有仁名,智计过人,合该主持此事。镇元道兄身为地仙之祖,亦是德高望重,担得此任,再有贫道、娘娘等查漏补缺,倒也可以万全。”
镇元大仙也回过味儿来,接道:“贫道只是应邀而来,岂能以客欺主?倒是葫芦贤弟四处奔走联络,功劳最大,自身又别无所求,并无私心,合该做这统筹之人。”听得平心娘娘和冥河老祖一起推举葫芦主持此事,正合心意,笑道:“两位道友所言,与贫道却是不谋而合。”、螭吻以小辈自居,寻思人轻言微,原不敢轻易发表意见,只是谨记祖龙吩咐,时刻准备与胡卢站在同一阵营。此时闻见各方态度,皆中意胡卢,正是自己所期望的,急忙出声附合,说道:“合该如此。”沸腾文学网,。101'du。net,手机访问:.101^du.NeT
胡卢正待再次习惯性的推辞,忽有省起自己与龙族、镇元大仙、冥河老祖的协定,寻思这些东西还真得由自己出面、安排说明。于是说道:“祖巫后土娘娘舍身化六道轮回,有莫大功德于三界生灵,平心娘娘自六道轮回而出,与祖巫后土一脉相承,这大义名份是谁也不可争夺的,因此统筹名份还是交由平心娘娘掌控为好。不过,贫道四处奔走联络,确有一
要说,其中或有不妥之处,还望诸位指正。”
众人接道:“正要听道兄(贤弟/师叔)高论!”
“贫道以为确立六道轮回秩序,须把各个环节剥离,方可保证公平、公正、公开。可先立鬼使、鬼差,负责接引三界身陨所遗之魂魄,若有恶灵还须抓捕;再立判官,负责刑判死者一生功过;又立一大神通者与无间炼狱,前者者负责洗却魂灵今生一切记忆,后者负责惩戒恶灵;最后立监督、记录,以防徇私。须要说明的是,这四个机构互不统属。不得干涉正常行政。”
胡卢这一番言论,却是参考了“三权分立”的大原则,然后又道:“平心娘娘宅心仁厚,身为六道轮回之主,一切人员调动增减,皆须平心娘娘监督,并有最终地否决权利,娘娘乃至公之人,绝无偏私。贫道还有些许建言。仅供参考:修罗一族生性好战,可负责抓捕恶灵,但没有审判权和处决权。性公正、喜刑事,可负责审判刑讯,但没有抓捕权和处决执行权。镇元大仙德高望重,可负责监督,但却不得以大神通干涉各个机构正常行政。亦没有独立处置官员的权利,若有纷争。须要和平心娘娘以及当事人所属的第三方协商解决。至于其它环节,如魂魄的正常接引等。还须平心娘娘派遣人手补齐。”
平心娘娘略作思考,说道:“道兄设想甚为周到,贫道没有异意,只不知诸位道友以为如何?”镇元大仙和犴、螭吻已经达到目的。再无所求,亦表示没有意见。冥河老祖虽觉自家分到的只是一件苦差事,似乎并无好处,但想到自己与平心娘娘的关系并不和睦。又深知平心娘娘人手紧缺,不愁没有入手之处,说道:“贫道亦无异意,娘娘若是人手不足,若有用得着贫道地地方,只管开口。”平心娘娘略觉诧异,倒也不曾多想,只道冥河老祖经由胡卢劝解,有意和自己和解,于是说道:“正有用到道兄之处,道兄能以三界生灵为重,不计前嫌,贫道非常感谢。”众人对二人恩怨皆有耳闻,胡卢了解的更多,自然知道错不在平心娘娘,一时颇觉古怪。冥河老祖老脸微红,说道:“道友与贫道同在地界,比邻而居,自该相互扶持。”
计议即已妥当,遂大兴土木,造库府屋舍。这番动静不小,确立六道轮回秩序又事关三界,影响深远,各方大能皆心中有感,捏指推算,方知和六道轮回有关,心中有几分疑惑,又有几分释然,目光却被镇元大仙入驻地府所吸引,竟然不曾注意到:若非“确立六道轮回秩序”竟义重大,岂会心中有感?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便是此理!
女娲娘娘忽觉心血来潮,略作推算,不由得既烦且恼,寻思:“原是葫芦道人这个冤家,日前掇夺大哥伏羲上门生事,如今又整出这般动静,当真不叫人安心,难道你不能寻一个洞府潜心静修么?镇元大仙也是,不好好呆在五庄观,到处乱跑凑热闹,像个什么样子!”
老子从入定中醒来,不解地摇了摇头,寻思:“镇元大仙本是清静之人,怎地忽然入驻了地府?难道镇元大仙和葫芦道人地交情已经深到了‘但有所求,无有不应’的地步?若非如此,却又该如何解释呢?真叫人费解!不过……以镇元大仙如此心性,岂能成就混元,证得无上大道?委实不当人子,无怪乎始终无法证得混元道果。”
元始天尊亦有类似地想法,不过着眼点不同,寻思:“这葫芦道人的能量不小,竟能说服镇元大仙放弃清修,和他一起到地府,端地‘不务正业’。四百年前丹元大会时,便觉那葫芦道人交游广博、不可小觑,也不曾想到交情竟深到了这等地步,日前葫芦道人来访,贫道言语中倒是有些失了计较,以后与那葫芦道人打交道,却不能再等闲视之。”
通天教主却是冷哼一声,心道:“葫芦道人不悟真修,尽搞些歪门儿邪道,不成圣终是蝼蚁,有道是人死如灯灭,名头再大,交游再广,充其量也不过是个福德之仙。但愿你莫要惹到贫道头上,如若不然,便有西方教相护,也救不得你性命。”
西方教两位圣人正讨论教义,却是准提道人从“确立六道轮回秩序”一事中若有所悟,嗅到一丝让西方教大兴的机缘。此时忽觉有感,各自推算后,不觉相视一笑,接引道人笑道:“吾教兴起怕是要落在葫芦道友身了。”准提道人亦是笑道:“正是,待六道轮回秩序确立,葫芦道友名扬三界再非一句赞语,乃是事实!”
天庭玉帝与王母亦是心有所感,对六道轮回之事倒不甚在意,反而因此想到了另一件事,寻思:“葫芦道兄既然能寻到素色云界旗,想必也寻到了瑶姬,瑶姬失了宝旗护持,仍然隐匿不见,想必亦是葫芦道兄的手段,只不知葫芦道兄准备如何解决此事,一直这样藏着掖着总不是个事儿。”
鹏妖师淡出洪荒久矣,此时却生出一丝怒意,暗道:“葫芦道人地不识情趣,即使你近年来风头正盛,贫道亦没有介入六道轮回地打算,但你四处奔走,拜访各方,独独把贫道漏掉,却把贫道置于何地?当真以为妖族只有女娲娘娘一个么?”
092回 话战事一语成谶 变数生天命难违
说六道轮回秩序初立、诸事烦多,胡卢留在地府查漏间过了许多时候。这一日,忽有鬼役报入:“门外有一男一女求见,自称是前辈们人应龙、女魃。”其时镇元大仙、冥河老祖皆在座,胡卢说道:“可唤进来!”
应龙、女魃入内相见,行礼说道:“老师万安!”胡卢问道:“你二人来寻为师,有何要事?可是战事有甚变化?”
女魃遂把战事大略叙述一遍,激奋之情溢于言表,颇有羡慕之意,答道:“战事确实有变,日前得老师所借素色云界旗之助,商军大破夏军于葛城,歼敌良多,中方诸侯之长葛伯垠、东方诸侯之长孔宾更是双双陨命。如今却是孔宾之子孔冀继父位,掌豕韦氏,至夏都京中哭诉,不言自家作恶,只言商侯心怀不臣、枉顾王命。履癸震怒,令四方诸侯各兴兵车军马、围剿商侯,有那北方诸侯之长吾昆氏巳牟卢带甲十万、西方诸侯之长委望率战车八千、南方诸侯之长常于引奇兵五万,并新任东方诸侯之长孔冀领甲士十五万、战车一万二千乘,总计近四十万军马,声势甚为浩大。然四路夏军各有心事,各行其是,相互间并无统属、亦无配合;柏鉴师弟、飞熊师侄得老师教导,研习兵法经年,谋深若海,早已定下破敌之法。却是分兵引进,或相拒或误导,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至我等离开战场之时,如今四路夏军,已破其二,形势甚佳,想来再过些许时日,商军便可大获取胜。”
又有应龙从旁补充说明,说的虽少,却往往能切中要害,把战略战术要点一一列出,将柏鉴奇谋、变化应对一一剖析。要知应龙夫妻原先皆是轩辕黄帝佐臣。不但神通广大法术精奇,而且在统兵作战上亦有颇多建树心得,眼光独到,为当世有数的战阵名将,把战事叙述清楚之后,又对后继发展作了一番展望,说道:“总而言之,万事顺利,柏鉴师弟、飞熊师侄果不负老师期望。实可说为当世绝代兵法大家,胜过我夫妇多矣!老师尽可放心。”
镇元大仙面色不动,心中慨叹:“胡卢贤弟几乎是个完人,可惜不曾成圣,亦不曾立教,否则,凭借胡卢的贤名。只要自己不出错,在一定时间内。他教岂能兴起?”冥河老祖心中羡慕,寻思:“葫芦道人门下人才何其之多。那柏鉴、飞熊不过是两个声名未显的小辈,便已如此出色,以二十万对四十万,尚且游刃有余。许多计谋竟是闻所未闻,对兵书战策理解只怕已经几愈宗师境界。”
胡卢听得心惊胆颤,那些“奇谋妙计、用兵之法”在别人看来啧啧称奇,在他本人看来却是依稀可辨。说白了不过是一面诱敌深入。出谋设伏,围点打援;一面用骚扰滞敌之计,很有些“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退我追,敌疲我打”的意思,但知道是一回事儿,做起来却是另一会事儿,其中惊险实在不足为外人道也。至少胡卢本人就颇有自知之明,晓得自己不是引军打仗的料,即使知道许多别人不知道的奇谋战例,当真做起来也一定是两眼抓瞎。
待应龙、女魃把话叙完,胡卢总算放下心来,抚掌笑道:“此战若胜,商侯必然声威再涨,致霸于九州,八方诸侯皆有归服敬畏之意,当再无疑虑之心。届时必然有人生出从龙之意、拥立之心,再由仓等晓以大义、出言相劝,然后为师请出‘埪印’,说明以商代夏用是大势所趋、天意如此,实在不行还可请历代人皇神农、轩辕等出面,商侯便是忠义无双、迂腐之人,也不得不顺应天意,起兵伐夏。如此一来,三清门下便可全面介入,你我师徒正可功成身退,从此逍遥于天地,潜心修炼,不必再为红尘俗事烦恼。”
胡卢说到兴起处,不觉吐露了许多辛秘,却是主持伐夏伐巫之事本非他所愿,初始时又没能正确定位,凭白沾惹了许多烦恼,此时眼见事已将成,一时失态。镇元大仙原就知晓此事内幕,倒不觉意外,冷眼旁观,至多再次慨叹“不成圣,终为蝼蚁”而已。冥河老祖却是脸色微变,手脚发冷,省起那施独、妹喜之事,寻思:“原想进献妹喜,借人族气运,不意内中另有极大辛秘,听那葫芦道人言语,竟似与三清等多人合谋人皇之位,连镇元子似乎也知甚多,但愿施独、妹喜二人不曾站错了队伍,卷入乱局,殃及老祖我和修罗一族,回头却须叮嘱一番,早早置身事外,否则大祸之日不远矣!”
冥河老祖这边心中骇然,冷汗直流;胡卢本人却自顾说完,复又说道:“凭借此战,柏鉴始开在大战中以弱胜强的先例,必将声名大势,于青史丹书留下重重一笔,奠定兵祖之名。他本人又是以兵法入道,经此一役,想必领悟更深,他之大道证果可期,也不枉与我师徒一场。”
女魃原
领兵之人,与柏鉴同殿称臣,身份还在柏鉴之上,听赞、拔高柏鉴,心中不由略略生出些许妒嫉之意,嘀咕道:“师尊,柏鉴师弟不就是打了几场胜仗吗?似乎也没什么了不起的吧,换了女魃领兵,却也未必比柏鉴师弟差了。”
声音虽小,奈何在座地皆是大能为之辈,应龙相对略差一线,但凭借大巫之身、真龙之体,却也已经强过寻常准圣良多。因此皆把女魃之语听个清楚明白,只是众人并不在意,毕竟女魃名声不小,若非因了应龙的关系,与胡卢师徒相称,便以镇元大仙与冥河老祖之能,见了亦须称一声道友,而不敢贸然以长辈自居。何况女魃身为轩辕黄帝手下有数的大将,虽然语气里醋意十足,但是在镇元大仙与冥河老祖看来,却也是所言非虚,事实如此。
女魃出言不逊,别人可以不在意,应龙却不能不在意,急忙拉了女一把,低声斥道:“柏鉴乃是自家兄弟,你怎可生出妒嫉之心?何况柏鉴师弟用兵之妙。确实已远在你我之上,如今始开以弱胜强之先河,老师称赞一声,又碍着你什么了?”女魃亦觉自己失言,面露尴尬之余,却也不肯服输,强辩道:“柏鉴师弟能有今日成就,所仗者不过是老师教授的战策奇谋,若是老师肯把兵书妙计传我。我或者能做的更好也非不能!”
应龙面露无奈,正待再说;胡卢何尝不知女魃心思,胡意说道:“好了,你二人莫做小女儿姿态,凭白叫镇元大仙和冥河老祖两位道友耻笑。女呀,为师不意你有此志向,想来你是不愿再研习《神农百草经》了。回头把经书交还,为师好把兵书传你。”女原不过随口一说。闻听胡卢此言,颇有当真之意。讪讪道:“老师莫当真,弟子并无此意。”
胡卢失笑道:“早知你没有此心,却又何必出争强好胜之语?须知本门众人各有各自的缘法,如柏鉴、飞熊以兵法入道。仓以文理入道,明理又以先天术数之法入道,你夫妇也分别以医理、药理行济洪荒,却未见得差了。师傅却不曾偏心!”
应龙、女魃面现惶恐,躬身受教道:“弟子知晓师尊微言大义,断不曾说师傅偏心,弟子惹恼师尊,请师尊重重惩处!弟子决无怨言!”
胡卢见状一愣,脱口道:“你们说什么呢,为师和你们说几句闲话,怎么搞的这么隆重,还惩处?还决无怨言?给我站好了!”
镇元大仙与胡卢有兄弟之谊,虽说他自己偶尔也和门下小童玩笑,但当着外人如此,却是觉得胡卢对门下未免太过宽松,即使应龙、女魃身份非比寻常,到底也是弟子身份,于是说道:“贤弟门下亲师尊师之意倒是甚浓。”胡卢却不曾听出言外之意,随口应道:“兄长何必羡慕,清风、明月二人不也对兄长颇为亲近么?”
镇元大仙噎在当场,颇觉哭笑不得。冥河老祖想得则是另一番光景,望向胡卢的目光里多了一分谨慎,寻思:“原先听那应龙、女魃转述,只觉柏鉴用兵妙不可言,许多计谋令人难以想象,骚扰之法竟还包含了如此多的阴险心思。若非葫芦师徒玩笑,竟没有意识到柏鉴再厉害,也不过是葫芦道友地一个弟子。弟子已经如此,何况乎老师?以后与葫芦道友打交道,却须十二分小心,免得中了算计还不自觉。”
却听应龙又道:“弟子此来,有另一幢事儿须要和老师说明。却是巫族多有秘术奇宝,自身又不修元神,只以巫法储物,身死之后,宝物秘籍皆会暴出。虽然众师兄弟得老师嘱咐,尽量不沾惹因果杀劫,对巫族亦是处处留情,只求败敌便是。但那阐、截两教门人,枉为圣人弟子,为了谋夺宝物,个个心狠手辣,对巫族赶尽杀绝,丝毫不体恤天心。长此以往,巫族只怕要因此而断绝,与老师本意也并不相符,还望老师早做打算。”
胡卢早知巫族身死之后会有宝物暴出之事,闻听应龙之言,对阐、截两教愈加不屑,待要说话,忽觉心血来潮,渺渺不知所想,郁郁心头烦闷,捏指一算,惊呼出声:“不好,飞熊有难!”当下顾不得细说,极速化虹而去;应龙、女魃告罪一声,亦各施遁法相随。
镇元大仙与冥河老祖见胡卢脸色大变,走得甚是勿忙,不明所以之余,亦推算了一番。半晌之后,冥河老祖脸色铁青,仰天长叹:“施独误我!”然后,向镇元大仙告罪道:“贫道族内有大事发生,道兄见谅!”说罢,化作一片血云激速自归族内。镇元大仙推算有果,苦笑的摇了摇头,叹道:“三界从此多事矣!”却又寻思:“飞熊身陨,对葫芦贤弟而言,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儿!”
093回 天道有凭人难逆 洪荒沧桑心惘然
说胡卢突觉心血来潮,觉出飞熊有大凶之象,急忙虹救,沿路把慧眼张开,用千里神通、顺风法术,辨明方位,见一处杀气腾空、血云笼罩地,结合一路行来的推算,料想当是飞熊所在。胡卢心系飞熊安危,不敢待慢,忙把化虹之术全力施为,只须臾间已至一军营,并不见争斗,心中狐疑,愈发不安,把遁光落下,至辕门前,命门官通报。
门官报入中军,军中因主帅飞熊已不能理事,正混乱时,幸尚有陆压在此坐阵,方始不至哗变。此时闻听胡卢亲至,陆压才觉心头略安,率将佐出营迎请,悲声叹道:“道兄却是来迟一步,日前飞熊小友中了巫族邪术,贫道虽略算出梗概,奈何军中无人主事,脱身不得,至使飞熊小友双目溃烂、心头呕血而死。贫道未能护得飞熊小友周全,那巫门诅咒着实歹毒,贫道全力施为,亦只保得飞熊小友七分魂灵不失,愧对柏鉴道友重托,几乎无颜面见道兄矣!”
胡卢未见飞熊出迎,已知彼凶多吉少,但心底深处总还抱了那一线万一希望,此时闻得陆压言语,幻想破灭,登时手足冰凉,两眼发黑,不觉放声痛哭,泪如珠下。胡卢本是一个异世他乡客,孤苦寂寞,不比土生土长的大神通者,见惯了生离死别,很有几分薄情寡义;对亲旧反而甚为看重,何况今日“白发人送黑发人”?
飞熊原是洪荒异种得道,却算不得天赋异秉,拜入胡卢门下之前,曾在落荒流落多时,对民间疾苦了解颇深,拜入胡卢门下之后,与同门时相亲相爱,甚是仁厚。即便随柏鉴下山辅佐商侯,亦不曾有须臾忘本,虽称得上治军极严。却也亲兵如子。此时逢难身陨,虽有将佐刻意隐埋,但军中士卒心中也有几分猜想,闻得陆压言语、胡卢悲声,不觉心下恻然;再有知情将佐亲兵,眼见胡卢亲来,自觉无甚再隐埋的必要,略一传散,大多怅然泪下。
哭罢多时。陆压将胡卢迎入中军大帐,不待胡卢细问,取出一幅道袍,一柄金箍棒,说道:“飞熊小友留有遗言,言道自己天资有限,只能把天地玄功修成天罡之数。三十六般变化,徒称刚强。失却灵巧,以至未能撑过此劫。恨不能再在道兄身前略尽孝道。希望道兄能暂将个人荣辱放在一边,以大局为重;又嘱贫道将此道袍与此神兵留予道兄,见物如见人。”
胡卢睹物思人,不觉又潸然泪下。问道:“飞熊棺椁在哪里?待我见上最后一眼。”陆压想及飞熊身死时形容凄惨,迟疑道:“飞熊小友即死,何必又看?”胡卢决然道:“即来了,看看何妨?”陆压见胡卢经历飞熊之死。气质锐变,不复有给人如沐春风之感,眼光里、口气中尽是无尽森然冷意,虽非对自己而发,但陆压自觉愧对胡卢,一时间却也心中谨然,无奈长叹一声,头前带路,将胡卢引到帐后。胡卢见了棺木,揭开一看,见一副凄惨形容,正是:
巫门邪法诅咒术,唤作钉头七箭书;
中者四九亦难脱,命里合该遭此厄。
心如发火投无路,意似油煎坐不安;
目血溃烂心亦血,形容凄惨不复容。
习得玄功天罡数,不过多挨三两天;
本是天定封神人,陨落天数始轮转。
胡卢仔细看过,不言不语,只是轻手轻脚把棺木盖好,沉寂的可怕,然后用奇怪的目光盯着陆压看了半晌。陆压觉出不妥,心中分外压抑、难受之极,宁愿胡卢暴跳如雷、恶声恶语,待要说些什么,却又不知如何言语。忽听胡卢语气淡然,神色平静地说道:“据道友形容,飞熊惨状已是天人无衰之象尽露,所中者当为‘钉头七箭书’!”
陆压心头狂跳,下意识间竟觉得这“钉头七箭书”似乎和自己有某种关联,然而却又清楚地知道自己是首次听说这个名称,问道:“钉头七箭书!?那是何物,便是此物害死飞熊小友?!”胡卢平寂的脸上终于有些释然,问道:“军中怎不见其它道友?”陆压有些跟不上胡卢跳跃性的思维,亦不知胡卢心中如何作想,虽觉奇怪,仍旧答道:“飞熊小友所率,本是偏师,阐、截两人教门人多仗法术神通,不知军略要义,料想难有立功之机,是以不曾请命,柏鉴道友亦不好强派。”
胡卢“哦”了一声,正待说话,忽有小校报入:“门外有一道人求见。”胡卢说道:“请来!”入内相见,竟是仓到了,说道:“弟子忽觉心血来潮,算出飞熊师侄有难,不意老师已经先到,只不知情况如何?”胡卢长叹一声,未及细说,又有小校来报:“门外有一男一女两个道人求
〖
应龙、女魃进来,陆压心中谨然,却是观这三人修为,竟已不逊于自己。随后,陆压又把飞熊身陨前后大略描述了一番;仓、应龙、女三人各自流泪,恨声说道:“老师有一言说的好‘良将难免阵前亡’!倘若飞熊师侄在阵前战死,我等自无话可说,怪也只怪飞熊师侄学艺不精。如今却是被小人施法暗算,若非陆压道兄相护,连魂魄也难以保全,此仇怎可不报!”
陆压道君刚才被胡卢弄的异常憋闷,此时闻言,才觉气氛正常起来,加之飞熊乃是死在他的面前,心下正觉不忿,附和道:“合该如此!”胡卢反倒平静下来,向陆压施了一礼,说道:“还不曾谢过道友连日来对飞熊的照料。”陆压面色微变,寻思:“葫芦道兄这是在讽刺贫道保护不力么?但观其面色,似乎并无不妥,反而是真心实意谢我。难道是飞熊小友之死,对其打击太重,神智一时错乱?”
正如陆压不知胡卢心中如何作想一般,胡卢亦不知陆压心思,却森然道:“飞熊身陨,此仇不共戴天!五夷一脉,有恩报恩,有仇报仇,应龙、女魃你二人速去整顿军务,不论对方战力几何,皆要做过一场,以还此恨!”
应龙、女魃躬身领命,陆压接道:“敌军为南方诸侯之长,常息国常于,有奇兵五万,大巫十余,万万不可小觑。但是,有道兄和几位道友出手,再加上贫道,未必便没有取胜之机……”
胡卢冷冷一笑,却未接话,陆压与胡卢相交已久,却也从未见过三界第一老好人——葫芦道人如此模样,下边地话愣是没说完。
应龙、女魃二人原是轩辕黄帝旧臣,乃是天地洪荒三界有数的名将。凭此名号神通,略作暗示,一应将佐军士,立时拜服,心中大定;应龙亦当仁不让,暂作统军之帅。正逢探马报入:“敌踪已现。”却是常息国之军,自觉兵强马壮,又料想商军领军之人新死,军心必然不固,未曾作万全准备,更不曾安营立寨,而是直接掩杀而来。胡卢师徒并陆压道君,当下升帐聚将,兵出全师迎战。两军对圆,胡卢师徒方知何为五万奇兵,但见:
炎炎烈焰迎空燎,赫赫威风遍地红;好似火轮飞上下,犹如火鸟舞西东。这火不是燧人钻木生,亦非老君炼丹用;那火乃是三昧生化并五行,怎见得?却是风火符印合五行,五行生化火煎成;肝木能生心火旺,心火致令脾土平;脾土生金金化水,水能生木澈通灵;生生化化皆因火,火燎长空万物荣。
离得尚远,商军士卒已觉热浪扑面,虽为哀兵,心下亦不禁踌躇,军心略微动摇;应龙统军多年,知晓厉害,心中虽然激愤,却也没有失了计较,将先天灵宝离水钩擎出,望空中一晃,只须臾间,阴风阵阵,乌云密布,电闪雷鸣处,瓢泼大雨降了下来。女魃亦不怠慢,祭起四珠,按地、水、风、火而立,成四象之境,把阵角护住,厉声说道:“尔等用邪术害吾师侄,如今吾师亲来,必叫尔等死无葬身之地!报此血仇便在今日!”
常息国之军不意商军失了统军之人,反而一改常态,不作骚扰之计,竟出阵正面决战;那统军之人,并一众大巫,闻听女魃之言,不忧反喜,寻思:“两军对阵,岂可持个人能为?不晓统军之妙,便是对方师门来人来援,有大神通者,又有何惧哉!?”
一念未绝,又有一道白虹极速遁至,却是那明理到了,只见明理把那先天灵宝乾坤尺祭起,一手指天,一手指地,顶上生三花之象,青莲遍布,毫光万道,赤马猴研习先天八卦易理数数多年,自创风水之学,最为精擅利用环境形势,与天地结为一体,入玄妙之境,小者可使自身如鱼得水,中者可结符印禁人元神法身,大者可移星换斗,乾坤搬运,若至颠峰,造化三界也在指掌之间!端地霸道,明理虽未达颠峰,却也已臻大成之境,牛刀小试,三界少有人能当!是以,此术一出,两军但凡能略悟大道,偶修法术者,无不变色。
商军还好,只觉天高任鸟飞,从来不曾如此舒坦过。常息国之军却倒了大霉,修为高者,如一众大巫,还只是颜色更变,觉出法力生涩滞垢,似被天地所排斥;修为低者,如奇兵数万,已觉驭火之术无以后继,大有力不从心之感。
应龙眼见机不可失,不等敌军应对,高呼道:“诸公,此时不奋力杀敌,更待何时!”
094回 五夷门下人皆怒 阵前对决各施术
说排兵布阵、出谋用计,应龙或者不如柏鉴、飞熊;决断,应龙却可说更胜一筹,颇有些老而弥坚的意思。两军对阵,除了实力对比,军心和信念显得异常重要;临阵易将乃是兵家大忌,然而飞熊新死,不得不易。惟以应龙的声望、能力,却足以使这一支商军由衰转盛。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一定时间内,军力还要强过由飞熊统率之时,毕竟凭飞熊的声望,还远没有达到可以与上古人皇轩辕重臣——应龙相提并论的地步。
应龙的战场嗅觉异常灵敏,对阵之处,观夏军阵容,便知颇不利于已军,立时先以大法力兴云布雨。看似声势浩大,实则对于三昧真火一级法力而言作用有限之极;但手下军士却是不知,只看自家军帅有天地之威,只知水能克火,足以抹去心中最后一丝踌躇。又有女魃祭起地、水、风、火四颗神异灵宝,布下四象奇阵;又凑巧有明理适时赶到,借环境之利,天地之威,大施“风水”之术;众军士虽不明究理,却也知道那是有大法力、大神通之人,士气一时大涨,纷纷寻思:“有此能人相助,断断无不胜之理?”
令出如山!应龙之语,无疑是全军冲锋的信号;然而,这种“明示”在军中使用是不妥当的。军令须要的是简洁明了,连修辞都不可使用,何况含糊其词?但应龙有他自己的考量,却也有些担心混战起来之后,自家士卒不敌,毕竟军力数量本就大大不如对方,损失太快的话,反而不美,因此故意不把话说清楚,留下一个缓冲。
说罢,应龙已冲阵而去,却是有相试之意。相信不论情况如何,一应将佐军士均会“正确”地理解,并做出“正确”的反应。胡卢却不管这许多,亦不曾多想,原先不曾动作,只是觉得军中不比寻常,须得令行禁止,不愿喧宾夺主,此时一见应龙做出冲阵之势。立势冲出阵角,杀向敌阵。老师已经亲自出马,弟子岂能落后?仓、女魃、明理等三人,亦是反应迅速,紧随其后,他师徒五人,两前三后。无意中倒似布了个“鱼鳞”小阵。
场面一时有些混乱,因为按照正常程序。理应阵前斗将;即使直接冲杀,也是发一军作试探性攻击或全军冲锋决战。像胡卢师徒这等行为。无疑是非常不智的,尤其是在对方军马非比寻常,几乎个个是略通法术的巫祖大神通之士。陆压道君怔了怔,面露苦笑。心底却是长叹一声,寻思:“葫芦道友师徒却是失了算计,即便是贫道这等不通军略的人,也知两军对阵须慎之又慎。即为统军之帅。哪有扔下一句莫棱两可的话之后,自己直接冲上去之理?此战怕是凶多吉少!只是事已至此,贫道也只好舍命陪君子,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就连陆压道君这自己人都觉意外,遑论夏军?夏军一时倒有些措手不及,然后阵前分列了十余位大巫,岂能容胡卢师徒随意冲阵?当下齐声怒喝一声,纷纷上前,意在拦截;然而,距离有远近之分,手脚亦有快慢之别,仓促间如何做到步调统一?
想那化虹之术何等神速,虽然应龙起变略早,胡卢却是后发先至。行进间,胡卢将吃饭的家伙流星飞砖擎出,那流星飞砖见风即长,待要交锋时,竟已有磨盘小山相仿,其上更有雷光隐显,风火汹涌。有道是:仇人见面,分外眼红。胡卢双目圆睁,须发涨扬,陡然暴喝一声,把自身无匹神力运起,发气血之勇,将流星飞砖强力掷出。
厉声响处,真如一道流星破空而至!倘若换个旁人,决计不敢直面胡卢的全力一击,奈何巫族多是好战之人,正面决战从来何曾怕过洪荒其他种族中人?然而,胡卢心怀愤恨,血脉喷涨,本就至强至刚地神力天赋,多年来由于心性原因,有意无意间地倍受压抑,始终不曾得到全力施为,此时却因飞熊身死,于刹那间爆发,无意中升华。岂可待闲视之?
对上胡卢的那位大巫,自峙勇力,见胡卢是道家打扮,料想没甚气力,便是用得重兵器,想必也就千百斤,更以为是幻术一流的东西,那曾想到胡卢竟如此神力,竟把一件重量级法宝,当兵器来运使?交锋刹那,才觉出不妙,早已迟了;登时惨呼一声,吐血重伤,倒飞而回,更乱了自家阵角。这却是常息国大巫多属祝融氏后裔,本就不比夸父一族,以气力见长,适逢胡卢全力施为,自身又不曾作万全准备,未能早早使出法天象地神通,有此结果,并不希奇。
再说应龙,几乎和胡卢同时接战,亦占了上风。想那应龙早在数千年前,便已是大巫之身,真龙之体,到了如今这个时候,更是老而弥坚。若非因血脉问题,怕已修成巫族最高成就——祖巫之体,但应龙具有巫、龙两族血脉,天赋惊人,近年来与女魃行道洪荒,修积功德,杀气尽敛!平时虽不显山、不露水,却不代表这些年来修为没有增长。接战之人相对于应龙却不过是后进小辈,应龙本人又对巫族法门知根知底,虽然还不如胡卢那般暴力决绝,但取胜却也不过刹那间的事情。
他二人拔得头筹,却也激发了其它大巫同仇敌忾之心,但闻声声怒喝,齐齐运使法天象地神通,各各身化万丈,撑天立地,个个齿如门板,口若血池。
胡卢首创天地玄功,已臻大圆满之境,如何不会此类法门?暴喝一声,金光闪处,亦身化万丈,双目似日月,兵( 玄法变 http://www.xlawen.org/kan/2426/ )
此般虚礼客套之后,待要进入正题,平心娘娘却又为难起来,寻思:“依葫芦道友计划。却是要建立一套行政系统,将六道轮回规范化。奈何镇元大仙、葫芦道兄名头太大,冥河老祖又与贫道不合,实在不好安排。”说道:“确立六道轮回秩序一事。诸位皆已明了梗概,如今却须推个主事之人,统筹此事,不知诸位道友可有建言?”
镇元大仙虽然心有所图,但却是旨在参与,其它枝节问题倒不甚在意,寻思:“平心娘娘身为地主,主持此事名正言顺,何须征求他人意见?只是葫芦贤弟许了好处给我,这事却须与他共进退。”遂把目光落在胡卢身上。胡卢自认是个外来户,四处奔走不过是受人所托、终人之事,如今该做的已经做了、该说的也已经说了,准备退居二线,更兼实在没有什么权利欲望,便当先说道:“娘娘身为六道轮回地主人,主持此事,却是当仁不让,似不必再选他人了!”
平心娘娘摇头道:“葫芦道兄此言谬矣,平心何德何能敢担此重任,道兄素有贤名,才智于三界不做第二人想,更为地界之事,奔波劳碌,于情于理也当为这主持之人!”
冥河老祖早知自己无论如何也与主事之位无缘,所谓旁观者清,对平心娘娘的心思倒是猜得八九分,听了胡卢谦让之言,暗道:“平心为后土化身,甚有几分自知之明,明白自己能为、威仪有限,无法服众。不过这主事之人的名份,既然无论如何也落不到贫道身上,何如再卖一份人情?”和声说道:“以贫道所知,葫芦道兄日前为确立六道轮回秩序一事,四处奔走,本身又素有仁名,智计过人,合该主持此事。镇元道兄身为地仙之祖,亦是德高望重,担得此任,再有贫道、娘娘等查漏补缺,倒也可以万全。”
镇元大仙也回过味儿来,接道:“贫道只是应邀而来,岂能以客欺主?倒是葫芦贤弟四处奔走联络,功劳最大,自身又别无所求,并无私心,合该做这统筹之人。”听得平心娘娘和冥河老祖一起推举葫芦主持此事,正合心意,笑道:“两位道友所言,与贫道却是不谋而合。”、螭吻以小辈自居,寻思人轻言微,原不敢轻易发表意见,只是谨记祖龙吩咐,时刻准备与胡卢站在同一阵营。此时闻见各方态度,皆中意胡卢,正是自己所期望的,急忙出声附合,说道:“合该如此。”沸腾文学网,。101'du。net,手机访问:.101^du.NeT
胡卢正待再次习惯性的推辞,忽有省起自己与龙族、镇元大仙、冥河老祖的协定,寻思这些东西还真得由自己出面、安排说明。于是说道:“祖巫后土娘娘舍身化六道轮回,有莫大功德于三界生灵,平心娘娘自六道轮回而出,与祖巫后土一脉相承,这大义名份是谁也不可争夺的,因此统筹名份还是交由平心娘娘掌控为好。不过,贫道四处奔走联络,确有一
要说,其中或有不妥之处,还望诸位指正。”
众人接道:“正要听道兄(贤弟/师叔)高论!”
“贫道以为确立六道轮回秩序,须把各个环节剥离,方可保证公平、公正、公开。可先立鬼使、鬼差,负责接引三界身陨所遗之魂魄,若有恶灵还须抓捕;再立判官,负责刑判死者一生功过;又立一大神通者与无间炼狱,前者者负责洗却魂灵今生一切记忆,后者负责惩戒恶灵;最后立监督、记录,以防徇私。须要说明的是,这四个机构互不统属。不得干涉正常行政。”
胡卢这一番言论,却是参考了“三权分立”的大原则,然后又道:“平心娘娘宅心仁厚,身为六道轮回之主,一切人员调动增减,皆须平心娘娘监督,并有最终地否决权利,娘娘乃至公之人,绝无偏私。贫道还有些许建言。仅供参考:修罗一族生性好战,可负责抓捕恶灵,但没有审判权和处决权。性公正、喜刑事,可负责审判刑讯,但没有抓捕权和处决执行权。镇元大仙德高望重,可负责监督,但却不得以大神通干涉各个机构正常行政。亦没有独立处置官员的权利,若有纷争。须要和平心娘娘以及当事人所属的第三方协商解决。至于其它环节,如魂魄的正常接引等。还须平心娘娘派遣人手补齐。”
平心娘娘略作思考,说道:“道兄设想甚为周到,贫道没有异意,只不知诸位道友以为如何?”镇元大仙和犴、螭吻已经达到目的。再无所求,亦表示没有意见。冥河老祖虽觉自家分到的只是一件苦差事,似乎并无好处,但想到自己与平心娘娘的关系并不和睦。又深知平心娘娘人手紧缺,不愁没有入手之处,说道:“贫道亦无异意,娘娘若是人手不足,若有用得着贫道地地方,只管开口。”平心娘娘略觉诧异,倒也不曾多想,只道冥河老祖经由胡卢劝解,有意和自己和解,于是说道:“正有用到道兄之处,道兄能以三界生灵为重,不计前嫌,贫道非常感谢。”众人对二人恩怨皆有耳闻,胡卢了解的更多,自然知道错不在平心娘娘,一时颇觉古怪。冥河老祖老脸微红,说道:“道友与贫道同在地界,比邻而居,自该相互扶持。”
计议即已妥当,遂大兴土木,造库府屋舍。这番动静不小,确立六道轮回秩序又事关三界,影响深远,各方大能皆心中有感,捏指推算,方知和六道轮回有关,心中有几分疑惑,又有几分释然,目光却被镇元大仙入驻地府所吸引,竟然不曾注意到:若非“确立六道轮回秩序”竟义重大,岂会心中有感?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便是此理!
女娲娘娘忽觉心血来潮,略作推算,不由得既烦且恼,寻思:“原是葫芦道人这个冤家,日前掇夺大哥伏羲上门生事,如今又整出这般动静,当真不叫人安心,难道你不能寻一个洞府潜心静修么?镇元大仙也是,不好好呆在五庄观,到处乱跑凑热闹,像个什么样子!”
老子从入定中醒来,不解地摇了摇头,寻思:“镇元大仙本是清静之人,怎地忽然入驻了地府?难道镇元大仙和葫芦道人地交情已经深到了‘但有所求,无有不应’的地步?若非如此,却又该如何解释呢?真叫人费解!不过……以镇元大仙如此心性,岂能成就混元,证得无上大道?委实不当人子,无怪乎始终无法证得混元道果。”
元始天尊亦有类似地想法,不过着眼点不同,寻思:“这葫芦道人的能量不小,竟能说服镇元大仙放弃清修,和他一起到地府,端地‘不务正业’。四百年前丹元大会时,便觉那葫芦道人交游广博、不可小觑,也不曾想到交情竟深到了这等地步,日前葫芦道人来访,贫道言语中倒是有些失了计较,以后与那葫芦道人打交道,却不能再等闲视之。”
通天教主却是冷哼一声,心道:“葫芦道人不悟真修,尽搞些歪门儿邪道,不成圣终是蝼蚁,有道是人死如灯灭,名头再大,交游再广,充其量也不过是个福德之仙。但愿你莫要惹到贫道头上,如若不然,便有西方教相护,也救不得你性命。”
西方教两位圣人正讨论教义,却是准提道人从“确立六道轮回秩序”一事中若有所悟,嗅到一丝让西方教大兴的机缘。此时忽觉有感,各自推算后,不觉相视一笑,接引道人笑道:“吾教兴起怕是要落在葫芦道友身了。”准提道人亦是笑道:“正是,待六道轮回秩序确立,葫芦道友名扬三界再非一句赞语,乃是事实!”
天庭玉帝与王母亦是心有所感,对六道轮回之事倒不甚在意,反而因此想到了另一件事,寻思:“葫芦道兄既然能寻到素色云界旗,想必也寻到了瑶姬,瑶姬失了宝旗护持,仍然隐匿不见,想必亦是葫芦道兄的手段,只不知葫芦道兄准备如何解决此事,一直这样藏着掖着总不是个事儿。”
鹏妖师淡出洪荒久矣,此时却生出一丝怒意,暗道:“葫芦道人地不识情趣,即使你近年来风头正盛,贫道亦没有介入六道轮回地打算,但你四处奔走,拜访各方,独独把贫道漏掉,却把贫道置于何地?当真以为妖族只有女娲娘娘一个么?”
092回 话战事一语成谶 变数生天命难违
说六道轮回秩序初立、诸事烦多,胡卢留在地府查漏间过了许多时候。这一日,忽有鬼役报入:“门外有一男一女求见,自称是前辈们人应龙、女魃。”其时镇元大仙、冥河老祖皆在座,胡卢说道:“可唤进来!”
应龙、女魃入内相见,行礼说道:“老师万安!”胡卢问道:“你二人来寻为师,有何要事?可是战事有甚变化?”
女魃遂把战事大略叙述一遍,激奋之情溢于言表,颇有羡慕之意,答道:“战事确实有变,日前得老师所借素色云界旗之助,商军大破夏军于葛城,歼敌良多,中方诸侯之长葛伯垠、东方诸侯之长孔宾更是双双陨命。如今却是孔宾之子孔冀继父位,掌豕韦氏,至夏都京中哭诉,不言自家作恶,只言商侯心怀不臣、枉顾王命。履癸震怒,令四方诸侯各兴兵车军马、围剿商侯,有那北方诸侯之长吾昆氏巳牟卢带甲十万、西方诸侯之长委望率战车八千、南方诸侯之长常于引奇兵五万,并新任东方诸侯之长孔冀领甲士十五万、战车一万二千乘,总计近四十万军马,声势甚为浩大。然四路夏军各有心事,各行其是,相互间并无统属、亦无配合;柏鉴师弟、飞熊师侄得老师教导,研习兵法经年,谋深若海,早已定下破敌之法。却是分兵引进,或相拒或误导,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至我等离开战场之时,如今四路夏军,已破其二,形势甚佳,想来再过些许时日,商军便可大获取胜。”
又有应龙从旁补充说明,说的虽少,却往往能切中要害,把战略战术要点一一列出,将柏鉴奇谋、变化应对一一剖析。要知应龙夫妻原先皆是轩辕黄帝佐臣。不但神通广大法术精奇,而且在统兵作战上亦有颇多建树心得,眼光独到,为当世有数的战阵名将,把战事叙述清楚之后,又对后继发展作了一番展望,说道:“总而言之,万事顺利,柏鉴师弟、飞熊师侄果不负老师期望。实可说为当世绝代兵法大家,胜过我夫妇多矣!老师尽可放心。”
镇元大仙面色不动,心中慨叹:“胡卢贤弟几乎是个完人,可惜不曾成圣,亦不曾立教,否则,凭借胡卢的贤名。只要自己不出错,在一定时间内。他教岂能兴起?”冥河老祖心中羡慕,寻思:“葫芦道人门下人才何其之多。那柏鉴、飞熊不过是两个声名未显的小辈,便已如此出色,以二十万对四十万,尚且游刃有余。许多计谋竟是闻所未闻,对兵书战策理解只怕已经几愈宗师境界。”
胡卢听得心惊胆颤,那些“奇谋妙计、用兵之法”在别人看来啧啧称奇,在他本人看来却是依稀可辨。说白了不过是一面诱敌深入。出谋设伏,围点打援;一面用骚扰滞敌之计,很有些“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退我追,敌疲我打”的意思,但知道是一回事儿,做起来却是另一会事儿,其中惊险实在不足为外人道也。至少胡卢本人就颇有自知之明,晓得自己不是引军打仗的料,即使知道许多别人不知道的奇谋战例,当真做起来也一定是两眼抓瞎。
待应龙、女魃把话叙完,胡卢总算放下心来,抚掌笑道:“此战若胜,商侯必然声威再涨,致霸于九州,八方诸侯皆有归服敬畏之意,当再无疑虑之心。届时必然有人生出从龙之意、拥立之心,再由仓等晓以大义、出言相劝,然后为师请出‘埪印’,说明以商代夏用是大势所趋、天意如此,实在不行还可请历代人皇神农、轩辕等出面,商侯便是忠义无双、迂腐之人,也不得不顺应天意,起兵伐夏。如此一来,三清门下便可全面介入,你我师徒正可功成身退,从此逍遥于天地,潜心修炼,不必再为红尘俗事烦恼。”
胡卢说到兴起处,不觉吐露了许多辛秘,却是主持伐夏伐巫之事本非他所愿,初始时又没能正确定位,凭白沾惹了许多烦恼,此时眼见事已将成,一时失态。镇元大仙原就知晓此事内幕,倒不觉意外,冷眼旁观,至多再次慨叹“不成圣,终为蝼蚁”而已。冥河老祖却是脸色微变,手脚发冷,省起那施独、妹喜之事,寻思:“原想进献妹喜,借人族气运,不意内中另有极大辛秘,听那葫芦道人言语,竟似与三清等多人合谋人皇之位,连镇元子似乎也知甚多,但愿施独、妹喜二人不曾站错了队伍,卷入乱局,殃及老祖我和修罗一族,回头却须叮嘱一番,早早置身事外,否则大祸之日不远矣!”
冥河老祖这边心中骇然,冷汗直流;胡卢本人却自顾说完,复又说道:“凭借此战,柏鉴始开在大战中以弱胜强的先例,必将声名大势,于青史丹书留下重重一笔,奠定兵祖之名。他本人又是以兵法入道,经此一役,想必领悟更深,他之大道证果可期,也不枉与我师徒一场。”
女魃原
领兵之人,与柏鉴同殿称臣,身份还在柏鉴之上,听赞、拔高柏鉴,心中不由略略生出些许妒嫉之意,嘀咕道:“师尊,柏鉴师弟不就是打了几场胜仗吗?似乎也没什么了不起的吧,换了女魃领兵,却也未必比柏鉴师弟差了。”
声音虽小,奈何在座地皆是大能为之辈,应龙相对略差一线,但凭借大巫之身、真龙之体,却也已经强过寻常准圣良多。因此皆把女魃之语听个清楚明白,只是众人并不在意,毕竟女魃名声不小,若非因了应龙的关系,与胡卢师徒相称,便以镇元大仙与冥河老祖之能,见了亦须称一声道友,而不敢贸然以长辈自居。何况女魃身为轩辕黄帝手下有数的大将,虽然语气里醋意十足,但是在镇元大仙与冥河老祖看来,却也是所言非虚,事实如此。
女魃出言不逊,别人可以不在意,应龙却不能不在意,急忙拉了女一把,低声斥道:“柏鉴乃是自家兄弟,你怎可生出妒嫉之心?何况柏鉴师弟用兵之妙。确实已远在你我之上,如今始开以弱胜强之先河,老师称赞一声,又碍着你什么了?”女魃亦觉自己失言,面露尴尬之余,却也不肯服输,强辩道:“柏鉴师弟能有今日成就,所仗者不过是老师教授的战策奇谋,若是老师肯把兵书妙计传我。我或者能做的更好也非不能!”
应龙面露无奈,正待再说;胡卢何尝不知女魃心思,胡意说道:“好了,你二人莫做小女儿姿态,凭白叫镇元大仙和冥河老祖两位道友耻笑。女呀,为师不意你有此志向,想来你是不愿再研习《神农百草经》了。回头把经书交还,为师好把兵书传你。”女原不过随口一说。闻听胡卢此言,颇有当真之意。讪讪道:“老师莫当真,弟子并无此意。”
胡卢失笑道:“早知你没有此心,却又何必出争强好胜之语?须知本门众人各有各自的缘法,如柏鉴、飞熊以兵法入道。仓以文理入道,明理又以先天术数之法入道,你夫妇也分别以医理、药理行济洪荒,却未见得差了。师傅却不曾偏心!”
应龙、女魃面现惶恐,躬身受教道:“弟子知晓师尊微言大义,断不曾说师傅偏心,弟子惹恼师尊,请师尊重重惩处!弟子决无怨言!”
胡卢见状一愣,脱口道:“你们说什么呢,为师和你们说几句闲话,怎么搞的这么隆重,还惩处?还决无怨言?给我站好了!”
镇元大仙与胡卢有兄弟之谊,虽说他自己偶尔也和门下小童玩笑,但当着外人如此,却是觉得胡卢对门下未免太过宽松,即使应龙、女魃身份非比寻常,到底也是弟子身份,于是说道:“贤弟门下亲师尊师之意倒是甚浓。”胡卢却不曾听出言外之意,随口应道:“兄长何必羡慕,清风、明月二人不也对兄长颇为亲近么?”
镇元大仙噎在当场,颇觉哭笑不得。冥河老祖想得则是另一番光景,望向胡卢的目光里多了一分谨慎,寻思:“原先听那应龙、女魃转述,只觉柏鉴用兵妙不可言,许多计谋令人难以想象,骚扰之法竟还包含了如此多的阴险心思。若非葫芦师徒玩笑,竟没有意识到柏鉴再厉害,也不过是葫芦道友地一个弟子。弟子已经如此,何况乎老师?以后与葫芦道友打交道,却须十二分小心,免得中了算计还不自觉。”
却听应龙又道:“弟子此来,有另一幢事儿须要和老师说明。却是巫族多有秘术奇宝,自身又不修元神,只以巫法储物,身死之后,宝物秘籍皆会暴出。虽然众师兄弟得老师嘱咐,尽量不沾惹因果杀劫,对巫族亦是处处留情,只求败敌便是。但那阐、截两教门人,枉为圣人弟子,为了谋夺宝物,个个心狠手辣,对巫族赶尽杀绝,丝毫不体恤天心。长此以往,巫族只怕要因此而断绝,与老师本意也并不相符,还望老师早做打算。”
胡卢早知巫族身死之后会有宝物暴出之事,闻听应龙之言,对阐、截两教愈加不屑,待要说话,忽觉心血来潮,渺渺不知所想,郁郁心头烦闷,捏指一算,惊呼出声:“不好,飞熊有难!”当下顾不得细说,极速化虹而去;应龙、女魃告罪一声,亦各施遁法相随。
镇元大仙与冥河老祖见胡卢脸色大变,走得甚是勿忙,不明所以之余,亦推算了一番。半晌之后,冥河老祖脸色铁青,仰天长叹:“施独误我!”然后,向镇元大仙告罪道:“贫道族内有大事发生,道兄见谅!”说罢,化作一片血云激速自归族内。镇元大仙推算有果,苦笑的摇了摇头,叹道:“三界从此多事矣!”却又寻思:“飞熊身陨,对葫芦贤弟而言,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儿!”
093回 天道有凭人难逆 洪荒沧桑心惘然
说胡卢突觉心血来潮,觉出飞熊有大凶之象,急忙虹救,沿路把慧眼张开,用千里神通、顺风法术,辨明方位,见一处杀气腾空、血云笼罩地,结合一路行来的推算,料想当是飞熊所在。胡卢心系飞熊安危,不敢待慢,忙把化虹之术全力施为,只须臾间已至一军营,并不见争斗,心中狐疑,愈发不安,把遁光落下,至辕门前,命门官通报。
门官报入中军,军中因主帅飞熊已不能理事,正混乱时,幸尚有陆压在此坐阵,方始不至哗变。此时闻听胡卢亲至,陆压才觉心头略安,率将佐出营迎请,悲声叹道:“道兄却是来迟一步,日前飞熊小友中了巫族邪术,贫道虽略算出梗概,奈何军中无人主事,脱身不得,至使飞熊小友双目溃烂、心头呕血而死。贫道未能护得飞熊小友周全,那巫门诅咒着实歹毒,贫道全力施为,亦只保得飞熊小友七分魂灵不失,愧对柏鉴道友重托,几乎无颜面见道兄矣!”
胡卢未见飞熊出迎,已知彼凶多吉少,但心底深处总还抱了那一线万一希望,此时闻得陆压言语,幻想破灭,登时手足冰凉,两眼发黑,不觉放声痛哭,泪如珠下。胡卢本是一个异世他乡客,孤苦寂寞,不比土生土长的大神通者,见惯了生离死别,很有几分薄情寡义;对亲旧反而甚为看重,何况今日“白发人送黑发人”?
飞熊原是洪荒异种得道,却算不得天赋异秉,拜入胡卢门下之前,曾在落荒流落多时,对民间疾苦了解颇深,拜入胡卢门下之后,与同门时相亲相爱,甚是仁厚。即便随柏鉴下山辅佐商侯,亦不曾有须臾忘本,虽称得上治军极严。却也亲兵如子。此时逢难身陨,虽有将佐刻意隐埋,但军中士卒心中也有几分猜想,闻得陆压言语、胡卢悲声,不觉心下恻然;再有知情将佐亲兵,眼见胡卢亲来,自觉无甚再隐埋的必要,略一传散,大多怅然泪下。
哭罢多时。陆压将胡卢迎入中军大帐,不待胡卢细问,取出一幅道袍,一柄金箍棒,说道:“飞熊小友留有遗言,言道自己天资有限,只能把天地玄功修成天罡之数。三十六般变化,徒称刚强。失却灵巧,以至未能撑过此劫。恨不能再在道兄身前略尽孝道。希望道兄能暂将个人荣辱放在一边,以大局为重;又嘱贫道将此道袍与此神兵留予道兄,见物如见人。”
胡卢睹物思人,不觉又潸然泪下。问道:“飞熊棺椁在哪里?待我见上最后一眼。”陆压想及飞熊身死时形容凄惨,迟疑道:“飞熊小友即死,何必又看?”胡卢决然道:“即来了,看看何妨?”陆压见胡卢经历飞熊之死。气质锐变,不复有给人如沐春风之感,眼光里、口气中尽是无尽森然冷意,虽非对自己而发,但陆压自觉愧对胡卢,一时间却也心中谨然,无奈长叹一声,头前带路,将胡卢引到帐后。胡卢见了棺木,揭开一看,见一副凄惨形容,正是:
巫门邪法诅咒术,唤作钉头七箭书;
中者四九亦难脱,命里合该遭此厄。
心如发火投无路,意似油煎坐不安;
目血溃烂心亦血,形容凄惨不复容。
习得玄功天罡数,不过多挨三两天;
本是天定封神人,陨落天数始轮转。
胡卢仔细看过,不言不语,只是轻手轻脚把棺木盖好,沉寂的可怕,然后用奇怪的目光盯着陆压看了半晌。陆压觉出不妥,心中分外压抑、难受之极,宁愿胡卢暴跳如雷、恶声恶语,待要说些什么,却又不知如何言语。忽听胡卢语气淡然,神色平静地说道:“据道友形容,飞熊惨状已是天人无衰之象尽露,所中者当为‘钉头七箭书’!”
陆压心头狂跳,下意识间竟觉得这“钉头七箭书”似乎和自己有某种关联,然而却又清楚地知道自己是首次听说这个名称,问道:“钉头七箭书!?那是何物,便是此物害死飞熊小友?!”胡卢平寂的脸上终于有些释然,问道:“军中怎不见其它道友?”陆压有些跟不上胡卢跳跃性的思维,亦不知胡卢心中如何作想,虽觉奇怪,仍旧答道:“飞熊小友所率,本是偏师,阐、截两人教门人多仗法术神通,不知军略要义,料想难有立功之机,是以不曾请命,柏鉴道友亦不好强派。”
胡卢“哦”了一声,正待说话,忽有小校报入:“门外有一道人求见。”胡卢说道:“请来!”入内相见,竟是仓到了,说道:“弟子忽觉心血来潮,算出飞熊师侄有难,不意老师已经先到,只不知情况如何?”胡卢长叹一声,未及细说,又有小校来报:“门外有一男一女两个道人求
〖
应龙、女魃进来,陆压心中谨然,却是观这三人修为,竟已不逊于自己。随后,陆压又把飞熊身陨前后大略描述了一番;仓、应龙、女三人各自流泪,恨声说道:“老师有一言说的好‘良将难免阵前亡’!倘若飞熊师侄在阵前战死,我等自无话可说,怪也只怪飞熊师侄学艺不精。如今却是被小人施法暗算,若非陆压道兄相护,连魂魄也难以保全,此仇怎可不报!”
陆压道君刚才被胡卢弄的异常憋闷,此时闻言,才觉气氛正常起来,加之飞熊乃是死在他的面前,心下正觉不忿,附和道:“合该如此!”胡卢反倒平静下来,向陆压施了一礼,说道:“还不曾谢过道友连日来对飞熊的照料。”陆压面色微变,寻思:“葫芦道兄这是在讽刺贫道保护不力么?但观其面色,似乎并无不妥,反而是真心实意谢我。难道是飞熊小友之死,对其打击太重,神智一时错乱?”
正如陆压不知胡卢心中如何作想一般,胡卢亦不知陆压心思,却森然道:“飞熊身陨,此仇不共戴天!五夷一脉,有恩报恩,有仇报仇,应龙、女魃你二人速去整顿军务,不论对方战力几何,皆要做过一场,以还此恨!”
应龙、女魃躬身领命,陆压接道:“敌军为南方诸侯之长,常息国常于,有奇兵五万,大巫十余,万万不可小觑。但是,有道兄和几位道友出手,再加上贫道,未必便没有取胜之机……”
胡卢冷冷一笑,却未接话,陆压与胡卢相交已久,却也从未见过三界第一老好人——葫芦道人如此模样,下边地话愣是没说完。
应龙、女魃二人原是轩辕黄帝旧臣,乃是天地洪荒三界有数的名将。凭此名号神通,略作暗示,一应将佐军士,立时拜服,心中大定;应龙亦当仁不让,暂作统军之帅。正逢探马报入:“敌踪已现。”却是常息国之军,自觉兵强马壮,又料想商军领军之人新死,军心必然不固,未曾作万全准备,更不曾安营立寨,而是直接掩杀而来。胡卢师徒并陆压道君,当下升帐聚将,兵出全师迎战。两军对圆,胡卢师徒方知何为五万奇兵,但见:
炎炎烈焰迎空燎,赫赫威风遍地红;好似火轮飞上下,犹如火鸟舞西东。这火不是燧人钻木生,亦非老君炼丹用;那火乃是三昧生化并五行,怎见得?却是风火符印合五行,五行生化火煎成;肝木能生心火旺,心火致令脾土平;脾土生金金化水,水能生木澈通灵;生生化化皆因火,火燎长空万物荣。
离得尚远,商军士卒已觉热浪扑面,虽为哀兵,心下亦不禁踌躇,军心略微动摇;应龙统军多年,知晓厉害,心中虽然激愤,却也没有失了计较,将先天灵宝离水钩擎出,望空中一晃,只须臾间,阴风阵阵,乌云密布,电闪雷鸣处,瓢泼大雨降了下来。女魃亦不怠慢,祭起四珠,按地、水、风、火而立,成四象之境,把阵角护住,厉声说道:“尔等用邪术害吾师侄,如今吾师亲来,必叫尔等死无葬身之地!报此血仇便在今日!”
常息国之军不意商军失了统军之人,反而一改常态,不作骚扰之计,竟出阵正面决战;那统军之人,并一众大巫,闻听女魃之言,不忧反喜,寻思:“两军对阵,岂可持个人能为?不晓统军之妙,便是对方师门来人来援,有大神通者,又有何惧哉!?”
一念未绝,又有一道白虹极速遁至,却是那明理到了,只见明理把那先天灵宝乾坤尺祭起,一手指天,一手指地,顶上生三花之象,青莲遍布,毫光万道,赤马猴研习先天八卦易理数数多年,自创风水之学,最为精擅利用环境形势,与天地结为一体,入玄妙之境,小者可使自身如鱼得水,中者可结符印禁人元神法身,大者可移星换斗,乾坤搬运,若至颠峰,造化三界也在指掌之间!端地霸道,明理虽未达颠峰,却也已臻大成之境,牛刀小试,三界少有人能当!是以,此术一出,两军但凡能略悟大道,偶修法术者,无不变色。
商军还好,只觉天高任鸟飞,从来不曾如此舒坦过。常息国之军却倒了大霉,修为高者,如一众大巫,还只是颜色更变,觉出法力生涩滞垢,似被天地所排斥;修为低者,如奇兵数万,已觉驭火之术无以后继,大有力不从心之感。
应龙眼见机不可失,不等敌军应对,高呼道:“诸公,此时不奋力杀敌,更待何时!”
094回 五夷门下人皆怒 阵前对决各施术
说排兵布阵、出谋用计,应龙或者不如柏鉴、飞熊;决断,应龙却可说更胜一筹,颇有些老而弥坚的意思。两军对阵,除了实力对比,军心和信念显得异常重要;临阵易将乃是兵家大忌,然而飞熊新死,不得不易。惟以应龙的声望、能力,却足以使这一支商军由衰转盛。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一定时间内,军力还要强过由飞熊统率之时,毕竟凭飞熊的声望,还远没有达到可以与上古人皇轩辕重臣——应龙相提并论的地步。
应龙的战场嗅觉异常灵敏,对阵之处,观夏军阵容,便知颇不利于已军,立时先以大法力兴云布雨。看似声势浩大,实则对于三昧真火一级法力而言作用有限之极;但手下军士却是不知,只看自家军帅有天地之威,只知水能克火,足以抹去心中最后一丝踌躇。又有女魃祭起地、水、风、火四颗神异灵宝,布下四象奇阵;又凑巧有明理适时赶到,借环境之利,天地之威,大施“风水”之术;众军士虽不明究理,却也知道那是有大法力、大神通之人,士气一时大涨,纷纷寻思:“有此能人相助,断断无不胜之理?”
令出如山!应龙之语,无疑是全军冲锋的信号;然而,这种“明示”在军中使用是不妥当的。军令须要的是简洁明了,连修辞都不可使用,何况含糊其词?但应龙有他自己的考量,却也有些担心混战起来之后,自家士卒不敌,毕竟军力数量本就大大不如对方,损失太快的话,反而不美,因此故意不把话说清楚,留下一个缓冲。
说罢,应龙已冲阵而去,却是有相试之意。相信不论情况如何,一应将佐军士均会“正确”地理解,并做出“正确”的反应。胡卢却不管这许多,亦不曾多想,原先不曾动作,只是觉得军中不比寻常,须得令行禁止,不愿喧宾夺主,此时一见应龙做出冲阵之势。立势冲出阵角,杀向敌阵。老师已经亲自出马,弟子岂能落后?仓、女魃、明理等三人,亦是反应迅速,紧随其后,他师徒五人,两前三后。无意中倒似布了个“鱼鳞”小阵。
场面一时有些混乱,因为按照正常程序。理应阵前斗将;即使直接冲杀,也是发一军作试探性攻击或全军冲锋决战。像胡卢师徒这等行为。无疑是非常不智的,尤其是在对方军马非比寻常,几乎个个是略通法术的巫祖大神通之士。陆压道君怔了怔,面露苦笑。心底却是长叹一声,寻思:“葫芦道友师徒却是失了算计,即便是贫道这等不通军略的人,也知两军对阵须慎之又慎。即为统军之帅。哪有扔下一句莫棱两可的话之后,自己直接冲上去之理?此战怕是凶多吉少!只是事已至此,贫道也只好舍命陪君子,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就连陆压道君这自己人都觉意外,遑论夏军?夏军一时倒有些措手不及,然后阵前分列了十余位大巫,岂能容胡卢师徒随意冲阵?当下齐声怒喝一声,纷纷上前,意在拦截;然而,距离有远近之分,手脚亦有快慢之别,仓促间如何做到步调统一?
想那化虹之术何等神速,虽然应龙起变略早,胡卢却是后发先至。行进间,胡卢将吃饭的家伙流星飞砖擎出,那流星飞砖见风即长,待要交锋时,竟已有磨盘小山相仿,其上更有雷光隐显,风火汹涌。有道是:仇人见面,分外眼红。胡卢双目圆睁,须发涨扬,陡然暴喝一声,把自身无匹神力运起,发气血之勇,将流星飞砖强力掷出。
厉声响处,真如一道流星破空而至!倘若换个旁人,决计不敢直面胡卢的全力一击,奈何巫族多是好战之人,正面决战从来何曾怕过洪荒其他种族中人?然而,胡卢心怀愤恨,血脉喷涨,本就至强至刚地神力天赋,多年来由于心性原因,有意无意间地倍受压抑,始终不曾得到全力施为,此时却因飞熊身死,于刹那间爆发,无意中升华。岂可待闲视之?
对上胡卢的那位大巫,自峙勇力,见胡卢是道家打扮,料想没甚气力,便是用得重兵器,想必也就千百斤,更以为是幻术一流的东西,那曾想到胡卢竟如此神力,竟把一件重量级法宝,当兵器来运使?交锋刹那,才觉出不妙,早已迟了;登时惨呼一声,吐血重伤,倒飞而回,更乱了自家阵角。这却是常息国大巫多属祝融氏后裔,本就不比夸父一族,以气力见长,适逢胡卢全力施为,自身又不曾作万全准备,未能早早使出法天象地神通,有此结果,并不希奇。
再说应龙,几乎和胡卢同时接战,亦占了上风。想那应龙早在数千年前,便已是大巫之身,真龙之体,到了如今这个时候,更是老而弥坚。若非因血脉问题,怕已修成巫族最高成就——祖巫之体,但应龙具有巫、龙两族血脉,天赋惊人,近年来与女魃行道洪荒,修积功德,杀气尽敛!平时虽不显山、不露水,却不代表这些年来修为没有增长。接战之人相对于应龙却不过是后进小辈,应龙本人又对巫族法门知根知底,虽然还不如胡卢那般暴力决绝,但取胜却也不过刹那间的事情。
他二人拔得头筹,却也激发了其它大巫同仇敌忾之心,但闻声声怒喝,齐齐运使法天象地神通,各各身化万丈,撑天立地,个个齿如门板,口若血池。
胡卢首创天地玄功,已臻大圆满之境,如何不会此类法门?暴喝一声,金光闪处,亦身化万丈,双目似日月,兵( 玄法变 http://www.xlawen.org/kan/2426/ )